基础产业投资的提供方式?2.养老保险的特点?3.什么是财政的财政收入分配职能能

财政学材料分析题
您现在的位置:&&
财政学材料分析题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大学财政学经典试题与复习资料 人大《财
学》经典试题详细解析 第一章
财政职能 一、名词解释 免费搭车:免费搭车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成为免费搭车者。免费搭车现象缘于公共物品生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免费搭车行为往往导致公共物品供应不足。 投票规则:投票规则是通过投票进行决策的一种公共选择程序规则。投票规则有两类:一致同意规则和多数票规则。一致同意规则是指一项政策或议案,须经全体投票人一致赞同才能通过的一种投票规则,这是最符合公共利益要求的投票规则,但因其实质是一票否决制,故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施;多数票规则是指一项政策或议案,须经半数以上投票人赞同才能通过的一种投票规则,有氛围简单多数票规则和比例多数票规则,多数票规则往往导致循环投票并且不能反映个人的偏好程度,容易造成政府失灵。 寻租行为:寻租行为是指通过游说政府和院外活动获得某种垄断权或特许权,以赚取超常利润或租金的行为。政府的某些干预形式,如颁发许可证、授权书、批文、特许经营等,为寻租行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寻租行为越多,社会资源的浪费就越大。 二、简述题: 1、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 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私人个别需要而言的, 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社会公共需要包括政府执行其职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如国防、文教、卫生、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以及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风险产业的投资;广义上还包括为调解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等等。社会公共需要具有以下特征: 1、非加总性。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他不是普遍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 2、无差异性。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可以无差别的由每个社会成员共同享用,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这种公共物品,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3、代价的非对称性。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公共物品,无需付出任何代价,或只支付与提供这些公共物品的所费不对称的少量费用。 4、外部性。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一般具有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指的是一个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或生产者的生产行为给其他消费者或生产者带来利益或损失。外部效应往往会导致公共物品供给的过度与不足。 5、社会剩余产品性。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如果剩余产品表现为价值形态,就只能是对“M”部分的抽取。 2、简述财政职能的基本内容 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经济时期的财政职能包括分配职能和监督职能。20世纪80年代至1992年以前的有计划商品时期的财政职能包括分配职能、监督职能和调节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可概括为四个方面: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和经济发展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指政府主要通过税收动员社会资源,通过财政支出提供公共物品,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 2、收入分配职能。指政府通过收入—支出制度,对不同收入阶层征税或不征税、多征税或少征税,从事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支出项目,实现对市场活动产生的收入分配状况的合理调整。 3、经济稳定职能。指政府在失业和经济萧条时期实行赤字财政,在充分就业和通货膨胀压力很大时期实行盈余财政,熨平经济波动。 4、经济发展职能。指政府主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调整支出结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财政职能之所以具有上述功能,是由于市场失灵往往会导致资源配置扭曲,收入不公、经济波动以及总量不平衡。 三、论述题 1、请利用无差异分析方法,分析政府部门和市场部门间的最优资源配置。 1、整个社会可以分为政府部门(公共部门)和市场部门(私人部门)两大部门。在社会的经济资源既定并稀缺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两大部门间的最优资源配置,不仅关系到政府经济活动的界限问题,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 2、假设公共部门产出和私人部门产出的边际替代率为1,在社会成员偏好格局和有效需求既定的情况下,两大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可能存在着某种最优组合。 3、利用无差异分析方法可以找到部门间的最优配置资源点。 (1)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社会可能性曲线是代表整个社会的生产可能性的曲线,它表明的是在某一既定的时点上,该社会可利用的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限的土地、劳动和资本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出来的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各种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越高,该社会的生产潜力就越大。 (2)社会无差异曲线。每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都代表一定的社会效用水平,其曲线上每一点的斜率都表明社会对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边际替代率。每条曲线上各点代表的是福利水平相等的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各种组合。位置越高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福利水平越高。 (3)部门间的资源配置点。我们把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放在一起,如下图。在下图中,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R与社会无差异曲线S3相切于A点,与S2曲线相交于BC两点。在A点,私人物品生产和公共物品生产的边际替代率等于社会对这些物品消费的边际替代率,社会消费这些物品获得了最大福利。在B点,社会资源则过度集中于公共部门,在C点,社会资源多度集中于私人部门.但是BC两点都在生产可能性曲线R上,都代表资源的充分利用。因而是资源充分利用但不是最优的情形。而S1上的D点则为与生产可能性曲线R之内,表明社会资源利用不充分。 (4)随着时间的推移,部门间的资源配置可能发生变化,可以从最优的资源配置点移动到非最优配置点,或从非最优的资源配置点转移到最优配置点。另外,生产可能性曲线R和社会无差异曲线S都可能发生变化,这就很可能形成一个新的部门间最优配置点。 2、阐述公共选择理论关于政府失灵原因的分析。 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短缺或过剩。如果政府的干预方式是把价格固定在非均衡水平上,将导致生产短缺或者生产过剩。如果把价格固定在均衡水平之下,就会产生短缺。反之,则产生过剩。 (2)信息不足。政府不一定知道其政策的全部成本和收益,也不十分清楚其政策的后果,难以进行政策评价。 (3)官僚主义。政府决策过程中也许高度僵化和官僚主义严重,可能存在大量的重复劳动和繁文缛节。 (4)缺乏市场激励。政府干预消除了市场的力量,或冲抵了他们的作用,敢于就可能消除某些有益的激励。 (5)政府政策的频繁变化。如果政府干预的政策措施变化得太频繁,行业的经济效率就会蒙受损失,因为企业难以规划生产经营活动。 政府失灵的原因。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活动的结果未必能校正市场失灵,政府活动本身也许就有问题,甚至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主要原因包括政府决策的无效率、政府机构运转的无效率和政府干预的无效率。 (1)政府决策的无效率。公共选择理论在用经济模型分析政治决策时指出,民主程序不一定能产生最优的政府效率。 第一,投票规则的缺陷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投票规则有两种,一是一致同意规则,二是多数票规则。常用的投票规则是多数票规则。
多数票规则也不一定是一种有效的集体决策方法。首先,在政策决策超过两个以上时,会出现循环投票,投票不可能有最终结果。其次,为了消除循环投票现象,使集体决策有最终的结果,可以规定投票程序。但是,确定投票程序的权力往往是决定投票结果的权利,谁能操纵投票程序,谁也就能够决定投票结果。再次,多数票规则不能反映个人的偏好程度,无论一个人对某种政治议案的偏好有多么强烈,它只能投一票,没有机会表达其偏好程度。 第二,政治市场上行为主体动机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现实中,政府是由政治家和官员组成的,政治家的基本行为动机也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因此,政治家追求其个人目标时,未必符合公共利益或社会目标,而使广大选民的利益受损。 第三,利益集团的存在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利益集团又称压力集团,通常是指那些有某种共同的目标并试图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的有组织的团体。在许多情况下,政府政策就是在许多强大的利益集团的相互作用下做出的。而这些利益集团,特别是还可能拥有部政党政治权势的利益集团,通过竞选捐款、院外有水、直接贿赂等手段,对政治家产生影响,左右政府的议案和选民的投票行为,从而市政府做出不利于公众的决策。 (3)政府机构运转的无效率。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机构运转无效率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缺乏竞争、缺乏激励两个方面。 第一,缺乏竞争导致的无效率。首先是政府工作人员之间缺乏竞争,因为大部分官员和一般工作人员是逐级任命和招聘的,且“避免错误和失误”成为政府官员的行为准则,故他们没有竞争的压力,也就不能高效率的工作。其次是在政府部门之间缺乏竞争,因为政府各部门提供的服务是特定的,无法直接评估政府各部门内部的行为效率,也不能评价各部门间的运行效率,更难以设计出促使各部门展开竞争、提高效率的机制。第二,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导致的无效率。从客观来看,由于政府部门的活动大多不计成本,及时计算成本,也很难做到准确,再加上政府部门具有内在的不断扩张的冲动,往往出现公共物品的多度提供,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从主观来看,政府各部门对其所提供的服务一般具有绝对的垄断性,正因为有这种垄断地位,也就没有提高服务质量的激励机制。此外,由于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比较复杂,他们可以利用所处的垄断地位隐瞒其活动的真实成本信息,所以无法评价其运行效率,也难以对他们进行充分的监督和制约。 (4)政府干预的无效率。为了确保正常而顺畅的社会经济秩序,政府必须制定和实施一些法律法规。但是,有些政府干预形式,比如政府办法许可证、配额、执照、授权书、皮纹、特许经营证等,可能同时为寻租行为创造了条件。因为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政府人为地制造出一种稀缺,这种稀缺就会产生潜在的租金,必然会导致寻租行为。寻租行为一般是指通过游说政府和院外活动获得某种垄断全或特许权,以赚取超常利润的行为。寻租行为越多,社会资源浪费越大。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一、名词解释 购买性支出:把财政支出按照经济性质分类,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开支,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再分配活动。在财政支出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越大,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的规模就越大。,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较强。 转移性支出:把财政支出按照经济性质分类,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指政府资金的无偿、单方面的转移。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型在分配活动。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越大。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从国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其中公平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就是针对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建设目标的方案,详列各种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分析比较,选出最优的政府投资项目。成本—效益分析法包含了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政府确定备选项目和被选方案,第二个过程是政府选择方案和项目的过程。成本—效益分析法的运用,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确定项目的效率、成本和贴现率。在项目选择的过程中,一般的原则是选择支出既定情况下的净社会效益最大的项目。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往往运用于政府投资项目的评价。 最低费用选择法:最低费用选择法一般不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备选的财政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只计算每项备选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的标准。运用最低费用选择法时,首先要提出多种备选方案,计算出备选方案的有形费用,并按照费用的高低排出顺序,以供决策者选择。这种方法适用于事业单位的支出评价。 公共定价法:公共定价法是指政府对公共企业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定价或政府对私人部门定价的管制。公共定价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纯公共定价法,既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二是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既政府规定竞争性管制行业(如金融、农业、教育和保健等行业)的价格。政府使用公共定价法,目的不仅在于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更重要的是使这些物品和服务得到最有效的使用,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公共定价法包括平均成本定价法、二部定价法和负荷定价法。二、简述题 1、简述财政支出按费用类别分类的基本内容 按费用类别分类,又称按国家职能分类。根据国家职能的划分,将财政支出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5大类。 按国家职能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能够揭示国家执行了怎样一些职能以及侧重于哪些职能;对一个国家的支出结构作时间序列分析,能够揭示该国的国家职能发生了怎样的演变,对若干国家在同一时期的支出结构作横向分析,则可以揭示各国国家职能的差别。 我国不论是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费都是最大的财政支出项目。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而社会文教费、行政管理费所占比重一直在稳定上升。这说明国家的经济建设职能正在向社会管理职能转变。 2、简述我国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对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意义 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其中公平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 政府采购制度在三个层次上有利于财政支出效益的提高: 第一,从财政部门自身的角度来看,政府才有制度有利于政府强化支出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下,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二,从政府部门的代理人角度看,通过招标竞价方式,优中选优,具体的采购实体将尽可能地节约资金,提高所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质量,提高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效率。 第三,从财政部门代理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角度来看,由于政府采购制度引入了招标、投标的竞争机制,使得采购实体与供应商之间的“合谋”型博奕转化为“囚徒困境”型博奕,大大减少了他们之间的共谋和腐败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供应商和采购实体是最大利益者而国家是最大损失者问题。 政府采购制度的程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确定采购要求;(2)竞标并签订采购合同;(3)管理执行采购合同。 三、论述题 1、如何认识和调整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 一、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也称财政支出构成。财政支出结构直接关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财政支出结构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可能比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更大。一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及其变化,表明了该国政府正在履行的重点职能以及变化趋势。 政府职能可以简化为两大类:经济管理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财政支出也就相应的形成了经济管理支出和社会管理支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逐渐弱化,社会管理职能日益加强。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从改革前的平均60%下降到“九五”期间的40%。 我国经济建设支出下降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支出下降的原因有二:一是流动资金支出下降,二是基本建设支出下降。篇二:财政学案例分析
《财政学》案例分析 前 言 近年来,全国许多高校都有一些《财政学》案例分析,它们基本是以案例库的形式出现的。这种形式,虽然往往设计精巧,却不易提起读者学习的兴趣。而从内容上看,有些案例直接照搬国外,不完全切合我国实际;有些案例则陈旧老套,没有时代感也缺乏现实针对性。我们组织的《财政学》案例分析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所突破: 从内容上看,案例的时代性强,一方面紧密联系我国财政改革实践,另一方面,也注意了典型的国外财政案例的选取。这些案例都是从近期财经信息中精心挑选的,都能较好地反映《财政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而具体的案例分析虽然三言两语,却也能精辟独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从形式上看,《财政学》案例来源于经济生活实践,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说明的原理对内容有选择地作了增删、节选和重新加工,其中尤其突出了学者的观点。这一方面使得具体案例和学者观点条分缕析,文章结构清晰明了;另一方面也能尽量保持原文的精要,使初学者既能理解相关的财政学原理,也能到学者名家的生花妙笔和解决财政问题的独特思路。为了更好地让初学者领会财政学原理,笔者将财政学原理拆分在包括导论(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财政支出概述、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财政收入概述、税收原理、税收制度、国债原理、国家预算、预算管理体制、财政平衡、财政政策、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问题等十三章内。而每一章划分成数节,每节原理的阐释具体包括案例、简要分析、思考题和原理综述四个部分。 《财政学》案例分析是财政学初学者登堂入室的利器;而对于那些对财政学已有一定把握者来讲,通过《财政学》案例分析你也可以管窥我国《财政学》研究的发展状况,仔细研读,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我们希望,《财政学》案例分析能够切实地促进学习者对于财政学的学习兴趣,对从事《财政学》教学工作的同行也有所启发。鉴于笔者水平有限,其中或有错误和遗漏之处,敬请专家、学者和读者批评指正。 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 一、案例及分析 (一)案例1.1:分拆垄断企业,能否解决问题? 1、分拆微软,打破垄断 2000年美国地方法院法官杰克逊法官的初步判决,几乎吸收了司法部全部反微软的观点。但2001年9月美国司法部表示不会执行法官将微软分割为二到三家独立公司的裁定。微软的反对者失望,认为政府出尔反尔。 观点1(蔡建诚):微软垄断——社会大众沟通不良。微软的错不在于它的高市场占有率,更不在于它同时提供作业系统与应用软件, 而在于它不断试图控制资讯交换的界面,以达致排挤竞争者的目的。当新版权条例在本年四月实施时,本港不少中小企业叫苦连天,为了守法宁愿以高价购回正版视窗及MS Office套装软件。是由于Windows系统稳定?相信很多没额外付钱购买技术支援的用家也有怀疑,但Office必须在这个作业系统上运行却是事实。是由于Office的任何功能其他应用软件也无法代替?恐怕也未必。但由Office软件产生的文件档,往往不能由其他功能同样强大的软件开启﹝或者起码不能完全读取﹞,恐怕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被迫升级封闭软件。假使有日要转换不同厂牌的软件,或不想跟风盲目升级现有软件的版本,既有的或他人传送过来的档案则可能无法读取,用家的选择权利得不到保障。经典例子就如微软文书处理微软 Word 产生封闭的 .doc 档案格式,连旧版的 Word也无法开启新版的 .doc 档,然后微软可以藉已购新软件的用者的「自发」力量,促使其他用者也升级或购买新版本。 微软的利害之处更在于它利用桌上电脑作业系统市场的占有率和庞大资本储备作价格战的强大优势,令它可以轻易抢攻较弱的市场。它可以「免費」把浏览器「整合」入作业系统內﹝不提供移除选择﹞,並透过网页制作软件对「超文字标记语言」﹝html﹞这个本是公开的语法标准加入只有由该浏览器﹝的某个版本﹞才能阅读的独有标识,诱导网民上网时遇到「最好由微软牌浏览器欣賞此网页」的讯息时放弃另类浏览器程式;在邮件发送程式采用预设特別编码,令其他信件处理程式读到邮件主旨时已出现乱码;把软件必要的程式呼叫介面私密化,让竞争对手在 Windows上面开发运行稳定的产品的时候困难重重;甚至对原是跨平台的程式语言加以修改,让「以非微软版程式语言所写的程式」无法在视窗上执行,令视窗无须面对在纯质素上与其他平台公平竞争的压力。这些手法的本质和目的都是意图控制软件与软件﹝作业系统或应用程式﹞之间的资讯沟通界面,剥夺用者﹝以至程式设计员﹞的选择自由﹝纵使只是部分成功﹞。 美国司法部放弃分拆微软是否恰当或许有待商榷,但若不同时采取措施监察微软的价格政策,並规定微软必须详细公开过去的档案格式和应用程式介面,並于将来尊重公开的通讯协定,让其他软件发展者可尽早生产真正兼容的替代产品,就对社会大众的自由选择权利没有交待。因此笔者认为,真正打击MS的做法,除了必须从反垄断法例入手外,用家还应尽量选择微软外的产品,特別是完全支持开放介面的应用程式和平台,不再参与制造人为的沟通障碍。长远来说或须应换上別个开放式Operating System (如 GNU/Linux),但现时起码应为将来作好准备﹝如坚持使用公开的档案格式、使用跨平台的应用软件、不升级现有的视窗作业系统﹞。 观点2:“垄断,但无害”。杰克逊法官判决将微软分割为二到三家独立公司。这是一个偏帮政府干预企业创新自由的恶判例,不管法庭最后怎么判,我还是从根本上反对美国政府用反垄断法来惩罚靠自由竞争而成功的企业。 关键之处在于,这套反垄断法所针对的,并不是老百姓心目中讨厌的政府垄断,而是市场竞争所导致的自然垄断。不少在竞争中处下风的厂商,纷纷为杰克逊法官的判决叫好。他们怂恿和支持司法部,劳民伤财打官司,既要求微软提供落后的产品,又要求微软搭售对手的产品。企业转移竞争的战场,从市场移师到法庭和国会,这真是不正之风。 1999年6月,遍布全美的240位经济学家联名写信给克林顿总统。信中说:“反垄断法本来是用来对付垄断者‘高价格、低质量’的行为的,但是现在情况恰恰相反,消费者前所未有地享受着不断降低的价格、以及不断提高的质量。一些竞争对手,日子越来越难过,便转而向政府寻求行政帮助。最近政府几宗针对微软、英特尔、Visa与万事达卡的反垄断诉讼,始作俑者都不是消费者,而是被告企业的竞争对手。这个现象令人忧虑。自由竞争才是信息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呼吁有关当局撤消那些证据不足的反垄断起诉。”
2、我国垄断行业:坚冰渐融 长期存在的广泛的行政性进入壁垒的延续决定了行政性垄断在现阶段中国垄断现象中的重要地位,而与此同时,不同形式的经济性垄断开始在部分产业领域中出现,并且开始出现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压制和扭曲竞争的行为,如价格联盟、产品市场垄断、外资通过保护所形成的垄断以及自然垄断。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开始对一些垄断行业进行第二轮改革,其导向是放松管制,在可能展开竞争的领域尽可能多地引入竞争。此次改革触及到了较深层次的体制矛盾,力图从制度体制上削减垄断、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各类投资者的积极性。主要的改革办法是,自上而下地从管理体制框架上实行政企分开,即有步骤地撤并垄断行业的政府管理机构,对其所属的行业按其特性进行拆分,打破市场垄断格局、培育多个竞争主体。 在新一轮的改革中,垄断行业的原始格局逐渐发生了变化: 一是在部分垄断性行业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行政性垄断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电信、电力、民航、邮政等部门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新组建的公司与相应的行业管理机构脱钩,政府管理职能基本移交至相关的政府部门。但铁路等部门仍延续政企不分的体制。 二是在部分垄断性行业形成了有利于引入竞争的市场结构,其中有些行业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其一是原有独家垄断的企业,采取横向分拆的方式,将其重组成能够在相同的业务领域展开相互竞争的公司,这一方法在电信部门得到应用,形成了电信行业“5+1”的市场格局;其二是垂直一体化垄断的公司,将竞争环节和自然垄断环节分开,在竞争环节引入竞争机制,电力行业“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改革即采用此种方式。 三是垄断性行业中特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电信、民航、电力等行业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原则,组建了公司或企业集团;电信等行业通过上市(尤其是海外上市),推动了现代公司制度的建立,在法人治理结构、公司运行机制、内部管理制度以及透明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观点1(高世楫):从三个指标来评价垄断行业改革,第一,市场准入是否放宽;第二,原来企业的治理结构是否改变;第三,政府的管理体制是否改变。通过第二轮改革,篇三:《财政学》试题库 《财政学》试 题 库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亚当.斯密关于财政支出方面提出的原则是(
) A.量入为出 B.量出为入C.财政赤字D.赤字财政 2、亚当.斯密关于税收方面提出的原则有 () A.公平 B.确定 C.简便 D.征收费用最低 3、凯恩斯税收方面着重分析的是( ) A.税负转嫁B.增加收入C.税收调节D.税收制度 4、研究和学习财政学,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值得我们借鉴的三大理论有() A.劳动价值学说
B.再生产理论 C.社会产品分配论D.阶级斗争理论 5、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 A.国防 B.花园C.教育 D.桥梁 6、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 A.国防 B.花园C.教育 D.桥梁 7、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
C.收入分配不公
D.经济波动 8、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 A.立法和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C.财政手段
D.强制手段 9、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 A.政府决策失误
B.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C.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D.寻租行为 10、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包括() A.历史性 B.非排他性C.非竞争性 D.单一性 11、财政的基本职能是() A.资源配置职能B.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C.组织生产和销售职能D.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12、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 A.阶级性与公共性 B.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C.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性D.历史性 13、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哪几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 A.家庭 B.企业 C.政府 D.中介 14、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 A.划清市场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B.规范工资制度 C.加强税收调节
D.通过转移支出 15、纯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是(
) A.政府 B.市场 C.公共管理部门 D.政府与市场
E.私人; 16、政府提供纯公共物品的来源是() A.税收B.收费C.价格D.利率E.税费; 17、混合物品的类型有()A.拥挤性物品 B.价格排他物品 C.外部效应的物品 D.非竞争性同时具备排他性 E.俱乐部物品; 18、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混合物品的有效提供方式有() A. 政府授权经营 B.政府参股经营 C.政府补助 D.私人经营E.政府垄断 19、我国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时对垄断性国有企业可采取的改革方式是(
) A.国有国营模式 B.国有国控模式 C.公司制 D.放开经营
E.国家垄断 20、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有(
) A.边际成本定价B.平均成本定价
C.二部定价 D.负荷定价 E.管制定价 21、财政支出效率着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 A.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B.纯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 C.准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 D.收入分配效率 E.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 22、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用大于纳税的边际负效用时( ) A.公共物品配置不足B.公共物品配置过度 C.公共物品配置最优D.私人物品配置不足
E.品配置过度; 23、财政支出内源性效益可分为( ) A.财政支出总量效益
B.财政支出结构效益 C.财政支出项目效益
D.财政支出的部门绩效 E.财政支出的单位绩效 24、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有( ) A.成本——效益分析法B.因素分析法C.最低成本法 D.最低费用选择法 E.平均成本法 25、公共选择是一种政治过程,主要经过三个阶段,即(
) A.立宪 B.立法 C.议会D.行政E.司法 26、我国的财政法制建设包括( ) A.财政立法 B.财政执法 C.财政宪法 D.财政行政复议E.财政政策 27、财政行政复议应遵循的原则有( ) A.合法原则
B.公开原则
C.及时原则
D.便民原则
E.公正原则 28、财政执法中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合法原则 B.适当原则C.权力制约原则 D.执法监督原则E.禁止权力滥用原则 29、技术改造支出属于() A.生产性支出 B.经常性支出C.投资性支出 D.积累性支出 30、下列属于消费性支出的是( ) A.基本建设支出 B.价格补贴支出 C.国家储备支出
D.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 31、按财政功能分类,所占数额最大的是(
) A.经济建设支出 B.投资性支出C.行政管理费 D.积累性支出 32、下列属于经常性支出的是( ) A.支付债务利息B.基本建设投资C.国家储备支出 D.购置交通工具支出 33、下列产业中,应由财政进行投资的有( ) A.环境治理B.治理国土 C.能源开发D.教育 34、下列关于“瓦格纳法则”的说法正确的有() A.是由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提出的一种财政支出扩张论 B.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将其阐述为财政支出的绝对增长 C. 这是一条经验性法则,但能描述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半个世纪以来的财政支出变化趋势 D.它是皮科克和怀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的理论基础 35、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政局是否稳定 B.政体结构 C.行政效率 D.宏观经济政策 36、以下属于经济建设费的有( ) A.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 B.城市维护费 C.文化教育科学方面的补助 D.简易建筑支出 37、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属于购买性支出 B.资本性支出由于其受益不在当期,应由发行国债的收益来补偿 C.按支出用途分类,挖潜改造资金属于积累性支出 D.按支出用途分类,国有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属于经济建设费 38、以下关于财政支出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有() A. 简单的说,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B.财政支出结构与政府职能存在着紧密的对应关系 C.我国行政管理费的增加趋势符合瓦格纳法则的阐述,属于支出结构的优化 D.我国财政支出中亏损补贴比重下降,是支出结构优化的体现 39、下列支出中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有() A. 行政管理费
B.国防费 C.卫生事业费 D.社会保障费E.利息支出 40、下列支出中属于国家基本支出的有() A.经济建设支出B.社会文教支出C.行政管理支出 D.国防支出
E.其他支出 41、影响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的因素有( ) A. 财政收支规模
B.政府职能
C.机构设置 D.行政效率 E.经济总体增长水平 42、行政管理支出的弹性系数应维持在( ) A.0.1~0.2 B、0.3~0.4 C、0~1
E、0.5~0.6 43、用于文教卫生事业的支出属于() A.生产性支出B.非生产性支出C.社会消费性支出 D.投资性支出E.转移性支出 44、依据经费自给率的大小,把事业单位划分为() A.全额管理 B.差额管理 C.自收自支 D.企业化管理
E.定额管理 45、目前事业单位的经费分配办法是()A.基数加增长法B.因素分析法C.零基预算法 D.部门预算法
E.增长法 46、财政投资包括() A. 生产性投资B.非生产性投资
C.资本投资 D.消费资料投资
E.转移性投资 47、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投资的宏观调控方式有() A.行政调控B.直接调控 C.间接调控 D.计划调控E.经济调控 48、政府财政投资的标准主要有( ) A.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
B.资本/劳动力最大化 C.就业创造 D.稀缺要素
E.边际成本最大化 49、在我国提供基础设施的形式有( ) A.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
B.政府筹资,免费提供 C.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D.私人出资、定期收费 E.BOT投资方式 50、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的政府性特点主要体现在( ) A. 财政借款
B.财政贴息C.税收减免 D.财政透支E.财政投资 51、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包括(
) A.社会保险型 B.社会救济型
C.普通津贴型 D.节俭基金型 E.商业型 52、新加坡、马来西亚国家的公共养老金属于( ) A.社会保险型B.社会救济型
C.普通津贴型 D.节俭基金型E.商业型 53、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社会保障项目有( ) A.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
C.抚恤支出 D.社会福利救济 E.自然灾害 54、我国养老保险费用主要来自( ) A.企业B.职工C.个人D.财政E.社区 55、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规定,个人缴费的比例是工资总额的() A.4%
C.20% D.23% E.19% 56、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规定,企业缴费划入个人帐户的比例为() A.4%
E.8% 57、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中规定,个人缴费的比例是工资总额的() A.1%
E.5% 58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中规定,用人单位的缴费的比例是职工工资总额的( A.4%
E.8% 59、我国的辅助社会保险项目有(
) A. 工伤保险 B.生育保险
C.社会救济 D.社会福利
E.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60、财政补贴的性质是() A. 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消费性支出 D.补偿性支出
E.积累性支出 61、在我国财政统计中,财政补贴主要有()
)A. 物价补贴 B.企业亏损补贴 C.专项补贴 D.财政贴息
E.税收支出 62、从财政补贴同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关系来看,可分为() A. 生产环节补贴 B.流通环节补贴 C.消费环节补贴
D.现金补贴E.实物补贴 63、税收支出的形式有() A. 税收豁免 B.纳税扣除 C.税收抵免 D.优惠税率
E.延期纳税 64、税收支出的预算控制形式有() A. 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与控制B.建造统一的税收支出帐户式 C.临时性与制度化相结合的方式
D.收支两条线管理方式 E.退还进口税管理方式 65、关于税费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谓税费改革,就是将可以改为税收形式的收费改为规范化的税收,对应当保留的收费加以规范并加强管理,坚决取缔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 B.税费改革是治理整顿预算外资金、规范政府收入机制的一种有效措施 C.税费改革是当前提高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重要途径 D.税费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以税收替代收费 66、1996年以来,我国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新举措包括() A.计划管理,财政审批,专户储存,银行监督 B.提出最终要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内管理 C.要求参照预算内资金管理模式,建立预算外资金的预决算制度 D.提出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将社会保障基金纳入预算内收入 67、收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A.与政府提供的特定商品和服务有直接联系,专项收入、专项使用 B.往往是作为部门和地方特定用途的筹资手段 C.可完全由部门和地方自收自支 D.法治性和规范性相对较差 68、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有() A.经济发展水平
B.生产技术水平 C.分配制度D.所有制结构 69、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体现在( ) A.征收通货膨胀税
B.税收的档次爬升效应 C.造成财政收入虚增D.使财政收入数据失去信度 70、不考虑其他因素,以下哪种税制会在通货膨胀形势下让财政收入实际增长率 大于名义增长率() A. 定额税B.比例税C.累进税
D.累退税 71、改革开放初期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的原因有( ) A.减税让利
B.增税政策执行力 C.分配政策向个人倾斜D.根本原因是体制调整带来的生产效率下降 72、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包括(
) A.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思考,我国的财政收入规模不宜过大,目前过快的提升速度应适当加以调节,使财政收入规模控制在适当的空间 B.实行全面的减税政策本&&篇:《》来源于:
优秀范文,论文网站
本篇网址:/2017/huibaocailiao_.html
好文大家读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政局的职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