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一提弟子规礼貌情景剧剧本总是要提跪拜礼呢?我看了弟子规礼貌情景剧剧本全文也没有看到

前言:本站编辑为你整理为什么大家一提弟子规总是要提跪拜礼呢?我看了弟子规全文也没有看到相关百科知识以及网友最关心的问题,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于为什么大家一提弟子规总是要提跪拜礼呢?我看了弟子规全文也没有看到,网友们最关心的问题
弟子规全部内容让一我看一下_百科知识
弟子规全部内容让一我看一下
今天19:09 匿名 | ...弟子规全文〈总叙〉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弟子规这么垃圾,为什么很多学校还要求背诵?_百科知识
整部弟子规,无非就是怎么无条件服从长辈师长不允许生气等一套很压抑的礼仪教条,礼这个东西其实要和爱与慈悲区分的,礼就是礼,我今天和你问声好可以说是礼做到家...
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_百科知识
《弟子规》被称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因为它是依据圣贤孔子的教诲、采用儒家《论语》思想而编写成的做人之生活规范,具体到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所应有的礼仪...
为什么要学《弟子规》?_百科知识
构建学习型企业也是现代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总的来说,公寓员工学好《弟子规》,对于“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_百科知识
已经三皈依的佛弟子,没有必要学弟子规,佛法中包含世出世间的善法,慈悲两字,恒顺众生四字摄尽弟子规和超出弟子规无余,五戒十善做好了,是世间第一等好人,但是弟子规...
弟子规为什么要作为蒙学,难道弟子规里面的内容都是精华..._百科知识
弟子规为什么要作为蒙学,难道弟子规里面的内容都是精华吗?弟子规讲的是孝亲尊师,自我完善,对自己有利的同时,对他人有利,成就好的人格,然后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社...
弟子规全文_百科知识
搜索答案 我要提问 首页
经济...弟子规全文 〈总叙〉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现在,《弟子规》已经走进校园,与我们朝夕相处有一段...
小学一年级为什么背弟子规?我们的教育怎么了?_百科知识
手机版 我的知道 小学一年级为什么背弟子规?我们的教育...如此看来,从小孩子抓道德伦理教育不为过。你要是... 弟子规全文小学四年级 22
弟子规《总叙》的内容_百科知识
无论老少,都应该来学学看什么叫《弟子规》。“规”的意思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懂的道理,做人应遵循的规范。【总叙】一本书,它的开头总是会有提要,提要就是...
为什么要求小学生背诵弟子规等_百科知识
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心性,积德行善就好,不一定要背条...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217 更多关于弟子规的...关注百科知识微博,互动拿好礼! 真相问答机,我们一起...
答:弟子规全文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答:弟子规全文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答:那就先放下弟子规 因为你内心的我执很重 放不下自然就接受不了 有抵触情绪 一积压就会更猛烈 先修佛法吧 佛法也是需要从恭敬中去求的 礼佛跪拜 也是为了锻炼出一颗谦卑的心.
答:〈总叙〉原文: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原文: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答:是要这篇文章的全文吗? 我为什么反对幼儿读《弟子规》 ——源自一次和学生的对话 文:王立华 上周六,我给首都师大成人大学生监考《儿童发展心理学》,考完后我就在隔壁教室阅卷。没多久,一位美丽的女学生轻轻推门进来,她面带微笑说:“王老师,...
答:《弟子规》原文及解说〈总叙〉原文: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解说: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
我为什么反对幼儿读《弟子规》
答:是要这篇文章的全文吗? 我为什么反对幼儿读《弟子规》 ——源自一次和学生的对话 文:王立华 上周六,我给首都师大成人大学生监考《儿童发展心理学》,考完后我就在隔壁教室阅卷。没多久,一位美丽的女学生轻轻推门进来,她面带微笑说:“王老师,...
答:当然是学习古人一些优秀的礼仪传统,百家讲坛钱文忠讲过弟子规有兴趣你可以去看看。
答:一、全文及解释 总叙 1、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同‘悌’) 次谨信 【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首先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是谨言慎行、信守承诺。 2、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如果家庭条件...
弟子规 经典语句
答:1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 2凡出言,信为先。事非宜,勿轻诺。 3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4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 勿轻略。 5不如人,当自勉。人所服,非言大。 6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7勿自暴,勿自弃。不如...
答:《弟子规》从这六个方面阐述了处事方法和行为准则,具体如下: 第一方面,孝悌(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百善孝为先”孝心是善良慈悲心的基础,也是我们康梦圆的服务宗旨。在一个企业中只有员工做到孝悌才可能处理好与其他员工的关系,对最亲...
弟子规全文解释及故事
答:【原文及解释】: 总叙 1、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同‘悌’) 次谨信 【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首先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是谨言慎行、信守承诺。 2、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如果家庭条...
答:《弟子规》这本书的内容,是圣人对学生的训示,为人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还要对自已行为约束,诚实可信,博爱众生并亲近有德行的人。 百善孝为先,而“孝”和“弟”这两个字则是弟子规贯穿中心的“一条线”。“孝弟”里面还包含一个很重要的态度,就是...
答:弟子规〈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
答:《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一、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译:作为子弟所要谨守的规戒,古圣先贤所传下的教训,第一就是要我们在家能孝顺、出外能敬长,其次是敬业而守信用。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译:多关爱众生,亲近...
答:弟子规《总叙》原文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全文注解释义: 【弟子规】 这三个字,可以很清楚地明了,“弟子”所指的就是学生,也就是父母的子弟;再广泛来讲,弟子可以说是每一个人。说“活到老,学...
弟子规全文翻译
答:《弟子规》原文及解说 〈总叙〉原文: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解说: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
答:当然知道咯,他们的作品在传统文化的领域很有名气呢。弟子规的话,据可靠消息,他们近期会出这个系列的动画,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答:没有任何规定学习瑜伽要看弟子规,除非虚假机构胡来
答:《弟子规》注释与译文 一、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注释:训:教导,教诲。悌:敬爱兄长为悌。信:言语真实,诚实。 译文:《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孔子的教诲编成的,其中提出了许多生活规范。...
答:百度是有的,不过被封了。《弟子规》中讲究“忠、孝、雅、诚”,感觉上都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所必要的。为人处世能做到这些就是和谐了。你若是想问关于直接说和谐的语句,那就算了吧。因为它不是宣传和谐理念的书,而是叫孩子做人的启蒙书籍。
弟子规全文翻译
答:总 叙 概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
答:总叙 1、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同‘悌’) 次谨信 【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首先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是谨言慎行、信守承诺。 2、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只要有时间...
答:概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
答:《弟子规》,原名《训蒙文》,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 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 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 求个采纳(&-
弟子规3000字读后感,越快越好,,谢谢
答:学习力行《弟子规》,感受传统文化经典 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
答:不否认,《弟子规》中许多教诲,单独看,表面都挺好,如:“事虽小,勿擅为,茍擅为,子道亏”,这是要孩子听父母的话;又如:“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这是培养孩子好的行为品德。 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弟子规》的某些教导多少是有点问...
答:《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教人应该怎样待人处世。 虽为古文,但作者最初的...
答:《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
答:一般。。。因为弟子规不是用来读的是用来实践的 还是教孩子实践孝敬比较好
答:希望恢复,以德治国,但目前的似乎陷入了无任何信仰的状态。
弟子规全文是什么?
答:总序 zǒng xù 【总 序】 dì zǐ guī shèng rén xùn shǒu xiào tì cì jǐn xìn 弟 子 规 ,圣 人 训, 首 孝 悌, 次 谨 信 fàn ài zhòng ér qīn rén yǒu yú lì zé xué wén 泛 爱 众, 而 亲 仁, 有 余 力, 则 学 文 入则孝 rù zé xiào 【入则孝】 fù m...
答:弟子规读后感最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
答:弟子规包含了儒家千年杀业。每天念造无量口业 弟子规讲:丧尽礼 祭尽诚。那些被忽悠每天把弟子规当佛法念的人要知道:儒家的礼、祭祀、是要杀生的。历代儒家祭祀都是要杀生的。希望你们了解一下儒家的礼是个什么制度。至少读读论语,看看孔老夫...
答:现在的孩子都应该学习《弟子规》 主要是抓好“根基教育” 、带动“枝叶教育”、拉动“家庭教育”、实现“综合智能提升”。
谁能帮我写一篇看完弟子规读后感
答:自从我读了《弟子规》之后,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学会了做一个有用的人。那里写了: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学生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
我要一片弟子规的读后感(范文)400
答:《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若能认真地阅读《弟子规》,真正了解《弟子规》中的含义,它将会使你受益非浅。它使我觉得...
答:是要这篇文章的全文吗? 我为什么反对幼儿读《弟子规》 ——源自一次和学生的对话 文:王立华 上周六,我给首都师大成人大学生监考《儿童发展心理学》,考完后我就在隔壁教室阅卷。没多久,一位美丽的女学生轻轻推门进来,她面带微笑说:“王老师,...
答:我个人觉得那个没什么必要,关键是要家长教育,我小时候就很叛逆,现在大了,就懂事了,我觉得最关键的是靠家长的照顾和他的生活环境以及周围的朋友,就算你给他买了弟子规,你确定他能静下心来去看书么?确定的话就买一本,毕竟孩子成长才是最...
答: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
弟子规跪拜,弟子规全文,弟子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全文带拼音,弟子规全文朗读,弟子规拼音版全文,弟子规全文和解释,弟子规全文朗读视频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弟子规里讲的孝顺不对,你们认为呢?那里面说父母教导我们应该完全接受,我们看到父母有错应该态度良好的劝他们,要是他们不听应该等他们高兴的时候在劝,要是还不停就下跪哭,我局的这太不对了,为什么我们要把自己放的这么卑微,这不是在传达封建社会长尊幼卑的思想吗?我觉得人人平等,父母有错就应该义正言辞的指出,这是在为他们好.为什么要求他们呢,难道一个人有错我们应该乞求他改错吗,那明明是他的不对,我是为他好,再说了求就一定管用吗,你们说呢
欧辰少爷丶堓臒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说说我学弟子规的事情.我以前学弟子规,一学到“亲有过,谏使更”,我就开始想爸爸妈妈错在哪里.如果爸爸妈妈错了,是不是我还要听呢?如果爸爸妈妈不对,我劝不听怎么办?然后想,弟子规是不是错了,是不是胡说八道.后来慢慢知道,学弟子规,不是把弟子规当作照妖镜,到处去照别人的不对,至少一开始不该这么干.学弟子规,应该是先用来照照自己的,把自己这个大妖怪照出原型来!比如说,亲所好力为具,真正懂得孝顺的人,先问问自己,父母最喜欢吃的东西是什么,自己能列举出2-3样么?父母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自己能说出一两件么?父母的爱好中,当然可能有不健康的,但是健康的那些,无碍的那些,我们是否努力去成全呢?比如说,我爸爸想要买咖啡机,同时他喜欢打麻将,那为什么不先成全爸爸买咖啡机这件事情,而后再劝父母,少打麻将,乃至于不打呢?为什么我老盯着爸爸的不对呢?又比如我妈妈,喜欢学养生的知识,喜欢玩照相玩ps,可是她不会电脑,常常找我来教她,我都不耐烦.结果学了弟子规了,不但不反省自己,还老想妈妈哪里做错了,哪里做的不对.该做的没有去做,不该想的想了一堆.如果我们处处成全父母无伤大雅的爱好,成全父母对的“需求”和“志向”,那么我们再劝父母改过,岂不是更容易一些?自己没有做好,就想着处处批评父母的不对,他人的不对,效果就肯定不好.因为我没资格.如果我处处做好了,既学会了成全父母的需求和健康的喜好,又学会了善巧方便的劝善方法,相信说话就有分量了.这时候再劝诫父母改过,就会容易许多.今天的人学弟子规,读到自己做不到的章节,就说弟子规错了.读到自己做的还可以的部分,就老看别人的不好.反思自己的少,指责别人的多.这样学习,得不到利益,反而生了很多烦恼.我自己也是这样的人,说不得别人,努力改过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为你写诗)
(飘风自南)
(明德至善)
第三方登录:钱钟书解读《弟子规》全文
我的图书馆
钱钟书解读《弟子规》全文
百家讲坛 钱文忠 解读弟子规 第一讲 规矩的作用&&& 《弟子规》是继《三字经》之后,儒家思想启蒙教育的又一重要读本。《弟子规》告诉孩子们,按照圣人孔子的儒家思想,应该遵守哪些规矩。那么对于学习了众多知识与技能的现代年轻人来说,懂得规矩的重要性又在哪里呢?&&&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1}圣人:指儒家创始人孔子。&&& {2}训:教导,教诲。&&& {3}悌:指弟弟服从兄长。&&& {4}谨:出言慎重,寡言。&&& {5}信:诚信。&&& {6}文:文化知识或文献典籍,泛指一切学问。&&& 《弟子规》是一本只有一千来字的小册子,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思想,都包含在《弟子规》中,它们有明确的行为规范。那么这些行为规范,对于现代人会有什么作用呢?《弟子规》为什么会引起众多现代人的重视?《弟子规》的作者是谁?成书于哪个年代?其中都有哪些严格的规定?又是什么原因,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弟子规》呢?&&& 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弟子规》。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弟子规》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和《百家讲坛》讲过的《论语》、《庄子》、《老子》相比,《弟子规》是无法算作可以供奉在庙堂之中的经典之作的。没有听说过科举考试要考《弟子规》的。哪怕跟《三字经》相比,《弟子规》从历史悠久的角度也没得比。《三字经》出现在南宋,至今有七八百年历史,而《弟子规》什么时候才出现的呢?是在清朝康熙年间。康熙之前没有这书,才多久呀,一算就算明白了,两百来年的历史。所以,在动辄上千年历史的中国古籍当中,《弟子规》连小弟弟都排不上。&&& 《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生于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生卒年不详。一般认为这位李夫子是公元1662年出生,公元1722年去世,换句话说,活了六十岁。但是,也有人说,他活了八十三岁。前后相差二十三年,这充分说明当时社会对他就没有什么明确的记载。如果是个大人物,史书上不仅会详细地记载着他的出生年月日,而且还有他的生辰八字。李夫子终其一生,获得的最高学位是秀才,此后再也没有高中过,举人没考取过,进士更跟他没关系,更别说什么状元、榜眼、探花了,这些都跟他没关系。&&& 在当时,一个秀才能干什么?教书啊!秀才不是举人,举人老爷有的时候可以当官,进士也可以当官。唯有秀才只能教书,还教不了什么好书,也当不了什么书院的山长,只能开个私塾。&&& 这位李先生为什么写得出《弟子规》?那是因为他毕生研究《大学》、《中庸》,虽然李夫子学位不高、学历不高,但是,有的时候好多科举不成功的人恰恰学有所成,这位李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科举道路上,他是一个失败者,但是,在研究《大学》、《中庸》的领域里,他却颇有建树,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学者。后来,他创办了一所学校,叫敦复斋,起一个斋号讲学。李先生讲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听课,久而久之,他就被人尊称为李夫子。所以,我们称李先生是清朝早期杰出的教育家和学者,这一点是不为过的,这个称号他也是当得起的。&&& 后来,这位老夫子根据传统对蒙童的规范方面的要求,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书实践,写成了一本教育孩子、启蒙孩子的书,叫《训蒙文》。训者,教训也;蒙者,启蒙也。&&& 当然,这位老夫子还有好多研究“四书”的作品,而且他在研究《大学》、《中庸》这样的著作之余,还坚持写诗。也许是特别喜欢水仙花的缘故,他曾经写了上百首歌颂水仙花的诗歌,后来结集为《水仙百咏》。现在,这本书在全国两个地方藏着,一个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另一个是他的家乡山西省图书馆。&&& 那么,在他那么多的著作里面,哪部作品流传最广呢?不用说,就是《训蒙文》。&&& 既然李毓秀先生是《弟子规》的作者,又为什么说在他留下的众多著作里,流传最广的是《训蒙文》呢?如果说《训蒙文》和《弟子规》是同一部书,那么《训蒙文》是怎样变成《弟子规》的呢?&&& 现在很少有人知道《训蒙文》,那么《训蒙文》后来怎么会叫做《弟子规》的呢?&&& 那是因为后来有一个学者在《训蒙文》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并把书名改为《弟子规》。从此之后,这本书在一些私塾里面开始广泛流行。如此说来,这个人该算是《弟子规》的大功臣了。&&& 有意思的是,大家现在到书店里买的《弟子规》有几十种版本,虽然原著都是李毓秀,但修订者居然有两个人,一个叫贾有仁,一个叫贾存仁,两个名字仅一字之差。现在几乎一半版本说《弟子规》是贾有仁校订的,还有一半版本说是贾存仁校订的。孰对孰错,我想应该是贾存仁,至于这里面的考据就不用说了,太复杂,应该是贾存仁先生校订的。&&& 一部并不古老,作者和修订者又不是鼎鼎大名的《弟子规》,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呢?这当然是由这本书本身决定的。&&& 《弟子规》是从《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开始的,讲的正是孔夫子的核心思想,四个字:孝、悌、仁、爱。《弟子规》是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韵形式写成的,毋庸置疑,这一点肯定是学习《三字经》。《弟子规》全文仅仅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对孩子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弟子规》的文字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朴实无华,说理透彻,循循善诱,内容又来自于中国传统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所以影响非常之大。从清朝中晚期开始,这本书就成为广泛流传的儿童读本和启蒙读物,几乎可以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相媲美。&&& 这样的一部书,正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用来教育孩子、使之形成良好行为规范的传统教材。那么,对这样一位先贤,我们怎能不怀抱一种感恩之情,怎能不去好好地诵读他的作品呢?&&& 《弟子规》是二三百年前,在私塾教育中对孩子们行为规范的一种要求,而现代教育与私塾教育完全不同,社会变了,教育制度变了,孩子们也变了,但是为什么说,《弟子规》是今天迫切需要的,用来教育孩子的好教材呢?&&& 从哪里开始讲《弟子规》呢?我想讲一个故事开始我们对《弟子规》的学习。&&&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北京平谷区金海湖派出所。这个派出所有一位非常优秀的所长,叫耿国艳。耿所长在平谷区当了二十多年警察,平时特别关注辖区内发生的青少年案件,但他觉得仅仅靠日常的这些治安管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就在业余时间主动承担起给辖区十几所中小学讲课的任务。他去讲什么课?讲法治课。有一天晚上,耿所长在值班的时候,也不知道从哪里扽了一本古书来,打开一看,突然发现,自己在上法治课时绞尽脑汁想总结出来的话,全都在这部书里。这是一部什么书呢?它就是《弟子规》。&&& 从此以后,耿所长就开始尝试着讲《弟子规》。这一讲不得了,每次听课的人数,少则七八百,多则一两千。时间久了,耿所长发现,很多家长也陪着孩子静静地坐在下面听他讲《弟子规》。有一天,耿所长讲课中随口吟诵了一两句《弟子规》中的话,结果发现全场几百个孩子都跟着他朗诵起来。从此之后,耿所长意识到,对那些因为不懂规矩而造成的过错、违法、犯罪行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他们从小养成一种守规矩、守规范、懂道理的习惯。后来,他就越来越有意识地在辖区内的法治课和道德规范课上用《弟子规》做教材。不久,他发现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众所周知,一个社会,如果人民道德水平高,行为规范好,这个社会的矛盾和犯罪就会减少,生活就会更加和谐。当金海湖派出所的耿所长,开始用《弟子规》对辖区内的居民和孩子们进行道德教育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这些意想不到的效果,都是什么呢?&&& 在他辖区的金海湖畔有一个村庄叫中心村,中心村里面有两位街坊常年闹矛盾,而且这个矛盾历史悠久,平均每年要大打出手七八次。屡次调解,屡次处罚,但依然没有效果。&&& 有一次,耿所长又去调解,调解到最后,随口说了句:“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句话出自《弟子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但凡是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要相互关爱。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片大地上,何必为了一点小事,彼此反目成仇呢?耿所长没想到,就这十二个字,四句话,彻底解决了他辖区之内一个老大难:一对街坊多年不能解决的问题。从此往后,这对街坊成了模范街坊,相互关爱,再也没有打过架,再也没有闹到派出所来。&&& 还有一件事,有一次耿所长到学校讲《弟子规》,讲完《弟子规》后他对孩子们说,你们知不知道,一个人去世以后,通过其骨骸,我一眼就能分辨出其生前的性别。孩子们当然很惊讶,这怎么能看出来?他说:我告诉大家,白颜色的是男的,灰颜色比较暗淡的是做了妈妈的女性的,因为妈妈把自己的营养给了孩子,所以妈妈的骨头是比较灰淡的。讲完以后,他回到派出所,过了一两天,突然收到了一封信,写信的是学校里一个娇宠无比的女孩,她在信中说道:“所长叔叔,您讲的《弟子规》,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突然意识到,我对妈妈说话的时候,都是‘你’:妈妈,你给我倒杯水;妈妈,你给我点零花钱;妈妈,你给我去买张游戏卡。听完您的讲课后,我突然发现,我用‘您’来称呼妈妈了。我再也没有用命令的语气去跟妈妈说话,我突然觉得应该用一种商量的语气,一种请求的语气去和妈妈说话。因为您讲的《弟子规》感动了我。”这个女孩子后来成了这所学校最优秀的学生。&&& 通过这些事例,我们只想告诉大家一件事情,我们要不要读《弟子规》?我想答案已经非常清楚了。&&& 也许大家会感到好奇,小小的《弟子规》怎么会有这么大的作用?现在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是很多家长最关心的,一个被娇宠惯了的小姑娘,为什么学习了《弟子规》之后,就开始懂得感念父母之恩了呢?&&& 我们发现,日常生活中我们做家长的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和身体健康,但是我们忽略了什么呢?让步了什么呢?说到底,我们不重视的和我们让步的恰恰是孩子的规矩。孩子在社会上成长,最终要步入社会,遵循社会的规矩,那么这个孩子从小是否讲规矩、懂规矩呢?&&& 我的孩子在出生前,我父亲就天天合不拢嘴,因为他知道自己要做爷爷了,这是一个辈分的提升,是很重要的。那两天,他笑得很灿烂,我从小到大很难看到我爸爸的笑脸,现在才知道,我爸爸原来会笑的。有一次,我实在看不过他太高兴的样子,就跟他说:老爷子,您别高兴得太早。老爷子说:为什么不高兴啊?我说:等您有了孙子,您可别以为您是爷爷;等您有了孙子,很可能您就是“孙子”,而孙子就是“爷爷”了。后来的事实是,我小时候不能做的事情,我儿子都能做;我小时候做错的事情,我父亲当时都要教训我一顿,教训不听,还要弄两下,但现在是我儿子在做,我父亲就满脸堆笑,说:可爱啊,乖啊,这孩子怎么这么能干,这么聪明等。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现在家庭结构改变了,目前的独生子女有一亿多,一个孩子从小最起码有六个大人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我们往往会注意孩子读书有没有超过别人?今天怎么考九十九分?为什么不考一百分?孩子的身体是不是好啊?各种营养有没有跟上?但是我们忽略的恰恰是孩子懂不懂规矩、守不守规矩,用一句大白话来讲,懂不懂礼貌,懂不懂怎么做人,懂不懂怎么待人接物。孩子应该从小养成懂规矩、守规矩的良好习惯,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和礼仪规范接触社会,进入社会,乃至为社会服务。如果我们现在束手无策,或者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怎么办?那么,只有按照我们一贯的思路,按照我们人类的共同经验:当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办法和一条更好的路径时,我们就要回过头去,回到先民的智慧当中去,回到我们的传统当中去,看看我们的先民留下了什么遗产给我们,看看我们的先民的那些智慧,今天是否依然能够继承。&&& 《弟子规》毫无疑问就是我们先民留下的文化遗产,就是我们培养孩子尊重规矩、遵守规矩、在社会公认的规范下健康成长的良好资源。这位派出所的耿所长,非常值得我们尊敬,他就是在当代社会活用《弟子规》的典范。&&& 近年来,《弟子规》在全国各地都得到重视,许多企业招进很多学历很高文凭很硬的大学生,可是后来发现这些大学生知识没问题,技能也没问题,就是不怎么懂规矩,不怎么守规矩。那么,你怎么能指望这样的人来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呢?于是,选择《弟子规》进行员工培训,这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它的有效性,已经被许多成功经验所证明。&&&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年轻人如果不懂规矩,将会遇到许多麻烦和困难,那么《弟子规》里面,究竟为年轻人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一本二三百年前的小册子,为什么对现代社会的人还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呢?&&& 在读《弟子规》之前,我首先给大家推荐一种熟读《弟子规》的方法。每天背上四到六句,或者八句。这样的话,一周我们就可以背四十多句。到了周末,再把前面背的四十多句重新温习一遍,这就是古人讲的温书。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弟子规》开篇的八句是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八句出自《论语?学而》,接着从孔夫子的话讲起。&&& 什么叫弟子?弟子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指年幼的孩子叫弟子,儿童和少年都可以算弟子;还有一层意思,指学生。这两层意思在《弟子规》里面都有。但是以前大多指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强调规矩要从小养成。作者首先声明:“弟子规,圣人训。”意思是说:《弟子规》这部书里面的道理,并不是我独创的,而是圣人传下来。那么圣人是谁呢?孔圣人,孔夫子。这八句的意思很清楚:孩子,我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爱兄长,说话要恭敬、谨慎、诚信,要博爱大众,亲近仁义的学说,亲近有道德的人。这样去努力实践,假如你还觉得有多余的体力、有多余的能力、有多余的时间,那么再去读其他的书,再去讲求其他的学问。学文在这里,并不仅仅是学文字,也不仅仅是学文学,这个学文,泛指一切学问。中国的传统,把做人的大原则和大规矩,放在第一位,要求孩子首先树立一个观念,要做一个有原则的人,一个符合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准则的人,这个是最重要的。&&& 有的人,也许没有读过书,也许不识字,但是,这不妨碍他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我们中国历来是把基本的道德规范准则放在知识之前,这是第一位的。我们一直认为,只有当一个人在道德规范准则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他的知识才越多越好。否则,一个坏人知识越多,他的危害性就越大。《大西洋底来的人》里面有个博士叫舒拔,他是一位科学天才,非常有才华,但是天天想的居然是如何毁灭人类,摧毁地球。然而,我们今天实际上把孩子的学习知识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忽略了孩子为人处世的规范和准则。这一点,是非常不妥当的,今天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频频出现让人担忧的局面,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把次序颠倒了。&&& 《弟子规》的总叙,不仅是以孔子和《论语》里面的话为依据,讲述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实际上还有个作用,那就是它是整部《弟子规》的纲领。我们马上就会看到,整部《弟子规》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个字,恰恰分成八个部分。哪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叙,就是刚才讲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八句。&&& 第二部分讲“入则孝”。&&& 第三部分讲“出则悌”。&&& 第四部分讲“谨”。&&& 第五部分讲“信”。&&& 第六部分讲“泛爱众”。&&& 第七部分讲“亲仁”。&&& 第八部分讲“余力学文”。&&& 可见古人在写一部书的时候,是如何地用心思,如何地考虑周详,哪怕是一部对孩子启蒙用的书,也要考虑到结构方面、层次方面,根据儒家根本典籍《论语》做到了层层安排,环环相扣,相互呼应。我想,也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弟子规》拥有超强的生命力。&&&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弟子规》的第一部分,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入则孝”。“入则孝”除了作为孩子对自己父母长辈的一种敬爱,一种感恩,一种行为准则以外,它还有哪些教育功能,还能培养孩子们哪些社会规范?请大家听下一讲。
百家讲坛 钱文忠 解读弟子规 第二讲 入则孝之一&&& 《弟子规》在“入则孝”的篇首,就明确提出了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那么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我们都做到了吗?&&&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1}冬则温:冬天用自己的身体先为父母把被窝焐暖。&&& {2}凊:凉。这句说夏天替父母把床铺扇凉。&&& {3}省:探问,请安。&&& {4}定:定省,子女早晚问候父母。这里专指昏定,即晚间服侍父母就寝。《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5}反:同“返”,指返家。&&& {6}面:当面向父母禀报平安,让父母放心。&&& {7}业:职业,做事。&&& {8}无变:没有改变。指在外做事有规律、合规矩,不随意改变,以免父母担忧。&&& 《弟子规》在“入则孝”的篇首,就明确提出了孝顺父母的四个基本要求和日常生活中子女应该做到的八件事情。那么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我们都做到了吗?现在时代不同了,这些要求还适用于现代年轻人吗?&&& 《弟子规》在总叙以后,就进入了它的第二部分,也就是“入则孝”的部分。&&& 孝的结构是“上老下子”,意思是强调血缘延续的重要性。每个人,不管你寿命多长,都只不过是人类生命长河中的一个极其渺小的环节,今天的长辈是昨天的小辈,今天的小辈就是将来的长辈。小辈不孝敬长辈,你又怎么能够指望当你成为长辈以后,你的小辈会孝顺你呢?这就是孝要传达的一个意思。&&& 教育的“教”字,是“左孝右文”。左边是个“孝”,右边是个“反文”,中国传统的讲法叫“教者,孝之文也”。教育教什么?从孝开始。以孝为根本,通过孝,培育孩子对血缘的尊重,培育孩子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同时,也就在孩子心中牢牢树立了对传统的尊重。古人基本都知道,自己父亲的名字、爷爷的名字、曾祖父的名字、高祖父的名字。现在有多少人知道自己曾祖父叫什么?&&& 传统的启蒙读物强调孝,把孝放在最突出的地位,《弟子规》当然不会例外。所以它的第二部分,“入则孝”的部分,以八句,四组,以父母开始的句子启首。“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四次重复“父母”两个字。字面意思根本不用解释:父母在叫你的时候,你要赶紧答应,不可迟缓不答;父母有事情命令你,要叫你去做,你要马上去做,不要懒惰拖沓;父母在教训你的时候,在教育你的时候,你要恭恭敬敬地聆听;父母在责备你的时候(这个“父母责”在古文里面,还有揍的意思,不仅是说你两句,还可能要揍你一顿),你也要顺从地接受。父母呼、父母命、父母教、父母责,是所有人的生命当中都会出现的事情,《弟子规》的要求看起来很简单,一点都不高,但是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我们做到了吗?&&&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百善孝为先,所以《弟子规》要求我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二十四个字看起来简单,但是我们做到了吗?&&& 《弟子规》的要求,大部分我们也没做到,所以我们不要把它简单地当成学习和背诵的过程,而应当成反思和自我检讨的过程。你要读一段《弟子规》,检讨一下:我做到了吗?&&& 父母叫你的时候,你忙着自己的事情。我们小时候比较简单了,看看小人书,打打弹子。现在的孩子不一样,打电脑游戏,而且还戴个耳机,父母叫更不理了,往往还会不耐烦。我小时候就有过不耐烦:你烦不烦啊,叫两声好了,你叫三声。今天的孩子,有时候父母一看,戴一个耳机,也不听,过去拍两下:你烦不烦,我这一关游戏没过去,你看,我被人打死了。这种情况很多,比比皆是。&&& 父母命,是父母叫我们去做些事情。我们从小也都经历了。拿我个人来讲,有些事情我很愿意去,比如妈妈叫我:孩子,你去买个冰棍。我很高兴,一面买一面我吃回来了,回来时,就冰棍的棍在我那儿。妈妈说:孩子,你去买瓶芝麻酱。这我也愿意,因为可以吃一点。妈妈说:孩子,你去买点糖果。那我更高兴,藏两颗在口袋里。但是如果妈妈叫我:儿子,去给我打瓶酱油。我就会说有事。为什么?我不能喝酱油。&&& “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育、教训我们的时候,有几个心里没有抵触情绪的?一般都认为:我自己的事,爸妈管那么多干吗?你烦不烦啊?时代不同了,你们过时了。经常有这个心态。我从小就经常这么做,跟我爸爸顶牛,跟我妈妈顶牛,现在不顶了,但是现在爸爸妈妈也没有力气来教训我了。到这个时候你会很后悔:你小时候跟父母顶牛,到今天你不想顶了,突然发现父母老了,连教训你的力气都没有了。像“父母责”,古时候,责比教要重,责往往是责备、责打。我们小时候挨几下打,挨父母说几句重话也就算了,可今天的孩子,谁还敢打?所以我们可以想想,这四个“父母”句,我们都做到没有?我们如何来感恩?如何来报恩?“恩重如山”四个字,普天下绝大多数的父母是当得起的。&&& 当我们对照《弟子规》,认真反省自己的时候,会发现这四组看似简单的“父母”句,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呢?为什么首先要从“父母呼,应勿缓”做起呢?&&& “父母呼”,父母呼唤孩子,我们都知道,每一声呼唤里面是有情感的。在中国史籍当中,就有着很感人的记载。曾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孝著称。有一天,曾子进山打柴,他妈妈留在家里。突然家里来了一个客人拜访曾子,他妈妈见到一个陌生人来找自己的儿子,一下子不知所措,情急之下,就咬了自己的手指。这个时候在山上打柴的曾子,就感觉自己的心一抽、一疼,马上就想是不是妈妈有什么事?是不是妈妈在叫我?于是赶紧背着打好的柴,急匆匆地返回家里,跪问母亲:母亲,我刚才心一抽一疼,是不是您老人家有什么事?妈妈就说:刚才有客人忽然来到,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又怕说得不好,让人家觉得不符合规矩,我没有办法,就只好咬着手指盼你回来。这就是我们史籍当中记载的故事,在东汉王充的《论衡》中,在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在六朝的《孝子传》中都有记载。你看,有时候母子之间心灵相通,这一种呼唤,连声音都不需要。这就是中国传统对于“父母呼”,对于父母和子女之间这种亲情的一种非常感人的描述。我们现在要学习、要工作,都很忙,好像就有理由忽略父母的呼声,其实这是不对的。&&& 《广州日报》记者在母亲节这天进行了一次采访,他们随机采访了一些母亲和孩子。记者问这些做子女的:请你们谈一谈,将来会怎么样对待自己的母亲?这些儿女基本都这么说的:我要挣大钱,好好侍奉我的母亲。这个话我觉得完全对,无可厚非。但是做子女的有没有想到母亲这边的答案是什么?《广州日报》的记者,同时又采访了上百个母亲,当母亲面对“你希望你的子女为你做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没有一个母亲提到过“钱”字,没有一个母亲说,希望儿女给她买什么东西,百分之九十六以上的母亲讲:希望我的儿女回家陪我吃顿饭。所以,网络上曾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贾君鹏,妈妈叫你回家吃饭了。贾君鹏这个人是谁?现在谁都不知道,大概是个虚构的名字。而且这条留言就这么一句话,没头没脑的:贾君鹏,妈妈叫你回家吃饭了。这一句话的点击率现在多少了?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这句话打动了所有人的心。&&& 怎么才能好好孝敬父母?绝大多数中国的子女都是有这份孝心的,但是首先应该倾听一下,父母最希望你做什么。孝的第一步,倾听父母的需要。第二步,尽量按照父母的需要努力去做,不一定都做得到,但是要努力去做。&&& 我们学会倾听父母的需要,并尽量按照父母的需要努力去做,但有时也不一定就能讨得父母的欢心,甚至还可能遭到父母的误解和责备,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大家也许都听说过卧冰求鲤的故事,故事主人公是晋朝的王祥。王祥是公元185年生人,公元269年去世,琅 临沂人(今山东临沂北),西晋的大臣,这个人曾经隐居深山二十多年。后来从温县令一路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卧冰求鲤这个故事特别有意思。王祥早年丧母,他的继母朱氏对他并不慈爱,经常在王祥的父亲面前进谗言,挑拨,说这个儿子不好,不孝顺。所以王祥从小连父爱都没有。但是父母患病的时候,王祥依然衣不解带地伺候,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王祥都拼命满足她。有一年冬天,河水都已经结了厚厚的冰,而继母依然想吃鲤鱼,王祥没有办法,只好赤身卧在冰上祈祷,突然,冰裂开了,跳出两尾鲤鱼。对于对自己并不慈爱的继母,王祥尚且如此努力地满足她的需要,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当中,孝是无条件的。孝不是交易,不是交换。现在我们很多人认为,孝是相互的,爸爸妈妈对我好,我要孝敬他。那另外一个意思是,爸爸妈妈如果因为某些主观原因,或者某种客观限制,对你稍微差一点,你就不孝顺父母啦? &&& 这在传统当中是绝不允许的,传统认为,孝是人之所以是人的根本。今天我也在反思我自己,我们有没有人为自己的父母跑一次菜场,去买点儿父母想吃的时令小菜?我长到这么大,基本没有进过菜场。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有些很容易的事情我们做了没有?或者再降低一些要求,我们起码马上答应父母的呼唤,抓紧完成一件父母交办的事情,耐心听一下父母哪怕是唠叨的教训,哪怕是委屈地顺承一下父母就算是误解的责备。当然这么做,实际上也并不见得容易。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去尝试。&&& 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这是从小就应该让孩子懂得的基本道理,但是在当代社会,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为了能让孩子听话,常常采取“物质奖励”的教育方法,那么这种做法究竟是对是错呢?&&& 近几年,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规矩、规范的时候,特别流行一种物质奖励的做法。什么叫物质奖励呢?比如孩子在家里给自己洗一双袜子,五毛钱;如果给妈妈洗双袜子,五块钱。这个做法美其名曰“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我原来认为这个做法是对的,但是现在觉得有巨大的副作用。因为这是在培养动物的条件反射,而不是在培养人的孝心。有一个朋友,在网上写了一篇文章,说有一个星期天他到公园去玩,看见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在草地上又爬又闹玩得很开心,年轻的母亲跟孩子说:时间到了,宝贝,我们应该回家了。但是这个孩子就是不肯回去。这时候这个妈妈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巧克力,对着孩子晃了一下,孩子的眼睛就盯住妈妈手上的这块巧克力,慢慢地站了起来。然后他就听见这个妈妈问:宝贝,想不想吃巧克力?孩子说:想。妈妈就跟孩子说:想吃就得跟我回家去吃。然后就看见这个孩子乖乖地、小动物一样跟妈妈回家吃巧克力了。这位朋友观察得非常细致,他看完了以后,发了一通议论。他说,这位母亲用巧克力可以让孩子服服帖帖地跟自己回家,而母亲的呼唤孩子却充耳不闻,在这个三四岁孩子眼里,巧克力比他妈妈还重要。妈妈在孩子这么小的时候,已经在他的心田里种上了功利的种子。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孩子的欲望也会逐渐地增长,长大以后,这孩子很可能就为了功利,而不要道义,这是不正常的。最后,当父母没有能力满足儿女日渐增长的欲望的时候,儿女就很可能会把父母丢弃在一边,种种的人间悲剧就是从教育失误引发的。这位朋友还引用了《弟子规》,他讲,他们受到的教育不是“父母呼,应勿缓”,而是“糖果呼,应勿缓;住房呼,应勿缓;电脑呼,应勿缓”,说到底就是“物欲呼,应勿缓”,他们回应的不是父母的需要,而是自己的物欲。长此以往,社会如何和谐? &&& 《弟子规》在“入则孝”的篇首,除了提出孝顺父母的四个基本要求之外,还具体说明了在日常生活中,子女应该做到的八件事情,那么冬温夏清,晨省昏定,究竟是要求子女做哪些事情呢?现在时代不同了,对于现代年轻人,这些事情还有必要去做吗?&&&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这句话里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夏则凊”的“凊”字,现在好多通行的《弟子规》的版本上经常把它多印一点,就印成“夏则清”,它实际上是两点水的一个“凊”字,应该读“凊”。&&& 冬温夏凊,用的是一个我在讲《三字经》的时候就已经讲过的典故。东汉年间的黄香是名列《后汉书》和《二十四孝》的大孝子。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早亡,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家里穷,根本就没有被子,所以冬天黄香就自己先睡到席子上。中国有床是比较晚的事情,古人都是席地而卧的。冬天,他先睡到席子上,用自己的体温为父亲先把这个席子给温一下、暖一下,这就叫“冬则温”。夏天,黄香就用扇子把父亲的席子先扇得凉一点,这就叫“夏则凊”。今天社会进步了,时代不同了,很多人家里都有空调。然而我们有哪几个人会先给父母的房间打开空调?让父母有一个比较舒适的生活和休息环境?这实际上不是一个难不难的问题,本质上是想得到想不到的问题,我们有没有这个意识的问题。我想就算是有这类事情,恐怕还是父母为子女做得多。肯定是子女回来,发现房间里空调已经开好了。也许有的父母为了节省一点电费,自己的房间不开,先给子女开,这是我们比较常见的情况。&&& “晨则省,昏则定”就是我们一般知道的成语——昏定晨省。昏,好理解,天刚黑;省,就是探望和问候。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事问安,这是在传统社会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季羡林先生留学回来,已经是鼎鼎大名的博士、教授,他回济南探亲,季先生的叔父只要没有睡觉,季先生就垂着手,半躬着腰站在叔父床前,等叔父睡着,再到自己房间,该写东西写东西,该休息休息,这就是昏定,就是在天黑的时候要伺候自己长辈。而《弟子规》的这两句话:“晨则省,昏则定。”是有出处的,出自儒家重要典籍《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李毓秀先生把它搬到了《弟子规》里。我们知道,大孝子黄香实际上就是按照《礼记?曲礼上》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的。我们今天比较难做到的实际上是什么?是“昏则定”。&&& 为什么呢?因为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跟传统社会不一样了,大家一般工作得都比较晚,或者应酬交际得都比较晚,而父母上了年纪,通常比我们都早睡。如果今天我们说非要按照《弟子规》去做“昏则定”的话,那简直是发昏。父母好好睡着了,你回去敲门:父母,我问候您,您睡着没有?这个没有必要,这个就是生搬硬套。“昏则定”不大容易做到,但是“晨则省”,应该是能做到的。早晨起来,自己去上学前,父母一般都要送孩子上学以后自己才上班,你是不是能够问爸爸妈妈一句:昨晚休息得好不好?这个应该是不难做到的。&&& 《弟子规》接着指出子女无论出门前还是回到家,都必须告知父母,而且不能随意改变自己的住址和工作。但是现在的年轻人追求独立和自由,往往不和父母同住,时常会搬家、会换工作,那么《弟子规》提出的这些要求,还适用于当今社会吗?&&& “出必告,反必面”这个话也很好理解,出门前禀告一声,回来后在父母面前打个照面,让父母知道你回来了。这是针对和父母同住的情况下。过去传统社会,房子都比较大,一般来讲,面积比较大,孩子“哧溜”出去一下不跟父母讲,有时候父母会担心的:到哪里去了,怎么孩子没了?如果你回来了,“哧溜”往自己房间里一钻,父母也不知道你回没回来。所以“出必告,反必面”是针对跟父母同住的情况,这么做都是为了避免长辈不必要地为自己担心。至于不和父母住在一起的,恐怕就顾不上这些了。其实这些都是举手之劳。但是能够让父母少担很多心,而少让父母担心,实际上也是孩子的孝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回事。&&& “居有常,业无变。”这是对谁说的?是针对不和父母同住的情况下讲的,你看《弟子规》安排得多有条理:先告诉大家,和父母同住应该怎么样,再告诉大家,不跟父母同住应该怎么样。换句话说,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住址,也不要随意改变自己的职业。&&& 今天情况不一样了,很多在家乡以外发展的人,或者跟父母在同一个城市但是追求独立的人,通常是租房子住。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经常会搬来搬去的。然而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是不是每次搬家都把自己的准确地址告诉父母了?&&& 至于“业无变”,确实是和我们这个时代有点脱节。因为今天的年轻人,都勇于追求自我价值的最大化,人往高处走,跳槽是司空见惯的事。可是,我们是不是也有很多人,有的时候是为了一些小事,或者干脆是因为自己的任性,就非常草率地改变自己的职业,而导致父母为自己担忧?这种情况我想也相当普遍。&&& 《弟子规》在讲完了“入则孝”第一个八句以后,又讲完了第二个八句,接着《弟子规》依然用一个相当的篇幅来进一步地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从点滴做起,培养自己“入则孝”的习惯。而从“入则孝”开始,一步步开始养育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准则。&&& 《弟子规》接下来是怎么说的?请大家听下一讲。
百家讲坛 钱文忠 解读弟子规 第三讲 入则孝之二&&& 《弟子规》接下来,又规定了哪些事情是子女应该做的?哪些事情是子女不应该做的?&&&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1}子道:子女应该做的。&&& {2}具:准备,置办。&&& {3}贻:遗留。&&& 《弟子规》接下来又更具体地提出了小辈、子女应该遵循的规矩,那么究竟哪些事情是做子女、做小辈的应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应该做的呢?有时我们为了能让父母高兴,满足父母的愿望,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应该去做吗?&&& 在中国传统中,对于小辈的规矩是非常强调的,而且规定得非常细致。《弟子规》接下来就进一步细致地阐述和规定了小辈面对尊长所应该持有的礼节和要遵守的规矩。&&&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什么意思呢?一件事情,哪怕再小,再微不足道,小辈去做之前,最好跟长辈打个招呼,征求一下长辈的意见,不要擅自主张。否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自说自话,不问别人意见,自己就做了。如果这么做的话,就“子道亏”了。什么叫“子道亏”呢?就是做小辈的,做子女的这个方面有点“亏”,有点做得不够,不是做小辈和做子女的最好方式。“物虽小,勿私藏”,一样东西哪怕再小,你也不要瞒着长辈偷偷把它藏起来。如果你把它藏起来,那么尊长的心里有时候会有一些忧伤,会感到不妥。这是我们非常容易忽略的事情,在今天看来,这说起来都很明白,但实际上我们今天做小辈的或者做子女的,往往很容易忽略。&&&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在这一方面,今天比较多的情况是做小辈的,做子女的,好心办坏事。&&& 他们有的时候自作主张,倒不是为了惹长辈生气,而是认为没什么要紧就做了。我们都知道老人有老人的习惯,老人的习惯往往是不大容易改变的,你也没有任何理由强迫尊长去改变他的习惯。老人家的有些东西有固定的摆放位置。比如我父亲,有时候放东西很奇怪。我就说:爸爸,你是用右手的,又不是用左手的,怎么这个东西放得都不顺呢?不行。老爷子就喜欢这么别扭着去拿,你给他放顺手了,他拿着反而别扭,这是他的一种习惯。所以,当你把老人放惯的东西随便挪动而你又不在的时候,老人会很着急的。老人也有一些自己非常珍惜的纪念物,而在我们小辈眼里这些根本不算什么。比如一张老人家的旧照片,泛黄了,破旧了,被水泡过了,缺个角了,但是老人家还视如拱璧,把它放在这里;比如一张20世纪50年代的劳模奖状,他天天挂在墙上,一定要每天擦拭,这是他珍贵的纪念物;比如一张旧报纸,没准哪一篇提到老人家的名字呢,这你不好说,老人家的名字也许这一辈子就被印过一次铅字,所以他也会看得很重。这些东西在我们小辈眼里常常会不以为然,搬家了,大家生活条件好了,这破东西给扔了吧,那么旧的东西有什么用?其实,这个做法对老人家是一种伤害。所以《弟子规》里这句话就很有道理:“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如果你导致了老人家的不习惯,引发了老人家的不快,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老人家一段非常特殊的记忆,那么做小辈的就没有做好。这当然不是《孝经》之道。&&& 《弟子规》告诉我们哪怕是再小的事情,做小辈的也不能自作主张,必须事先告知长辈、征求长辈的意见。但是日常生活中毕竟都是些非常琐碎的小事,如果有时我们没及时告知长辈,而擅作主张了,难道还会引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吗?&&& 有一件事情完全可以印证《弟子规》的这段话,这件事情说出来大家会觉得很好笑,一件什么事情呢?这件事情不是发生在父子、母子之间的,而是发生在一个小辈和一个长辈,一个年轻人跟一个老年人之间。怎么一回事呢?有一家理发店,熙熙攘攘,顾客很多,大家就排着队等理发。这个时候进来了一位老人家,正好一位很年轻的理发师傅空着,就主动请老人家坐下来,先为他服务。当小伙子拿着剃刀给老人家修面时,发现老人家下巴这儿有颗痣,这痣上面长了几根毛,比较长。小伙子一看,觉得影响老人家的美观,一刀就把老人家痣上那几根毛给剃了。这一剃不得了,老人家哇哇大哭。为什么呢?因为老人家迷信,认为这是他的长寿毛:这几根毛是象征长寿的,给我剃了,这还了得啊?结果老人家不干了,老人家的子女也不干了,这件事情最后还闹上了法庭,法官很为难。&&& 你说这件事情里面谁有过错?实际上谁都没有大过错。你当然不能说老人家错,老人家就这点信念:我这几根毛留了几十年了,留着我不生病,我会长寿,你给我一刀就处理了?那不行。小伙子也没大错,但错就错在没有按照《弟子规》中“事虽小,勿擅为”去做,你问一下老人家:您这几根很漂亮的毛毛是不是需要我帮您给剃了啊?如果老人家说需要,那就一刀;不需要,就给留着。如果这位工作态度非常积极的小师傅读过《弟子规》,知道这个话,多问一句,那么就是皆大欢喜的事了。&&& 《弟子规》接着提出做子女、做晚辈的都不能私自藏匿东西,但是在越来越重视“个人隐私”的当今社会,很多孩子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用来藏一些小东西,而父母不能随便翻看。那么“物虽小,勿私藏”还适用于现代家庭吗?&&& 至于说“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这主要是针对传统中国合族而居的情况讲的。我们知道传统中国都是大家族,几房子孙住在一起,大家会共同拥有一些财物,这些财物是属于大家族的,绝对不是具体属于某一房,更不是具体属于哪一个子孙的。这个时候,东西再小,你都不要擅自给它藏起来。如果不注意这个细节的话,就非常容易造成兄弟姐妹之间的小误解、小矛盾,久而久之,大家都会形成一个心结。因为一个小东西,你给藏起来,说又不值得,但时间长了会形成一块心病。如果一旦发生大事,就会想:你昨天拿了一把笤帚对吧?今儿少了一头牛,我看这头牛也是你牵走的。这样就会导致家族内部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当今社会,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大都市,甚至是广大的农村,这种大家族的情况没有了,都是一个个小家庭,那么这种情况相对来讲就比较少。现在的孩子都非常强调隐私,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隐私。我儿子很小,但他就有隐私时间,他规定一天的某段时间父母不得进入他的房间。他称这段时间叫隐私时间。现在的孩子有时候藏一点小东西,尤其是读书以后藏一个日记本,藏两张小的游戏卡,有时候藏两封同学之间的通信、小条子,都不在《弟子规》规定的范围之内。因为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咱们不用按照《弟子规》说:你不能藏,藏了以后你让我这个做爸的替你担心了,你给我交出来。这不行,这样反而会惹麻烦。所以学习《弟子规》,有的时候要考虑时代的变迁。&&& 我们现在理解了“事虽小,勿擅为”“物虽小,勿私藏”的道理。那么《弟子规》接下来又提出了哪些小辈应该遵循的规矩呢?而这些规矩的背后还隐藏着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尊亲和长辈所喜好的,小辈应该尽力去办到;尊亲和长辈厌恶的、讨厌的、不接受的东西,小辈应该赶紧把它放弃掉。小辈的身体如果受伤了,那么就会让尊长担忧;小辈的品德若有污点,那么就会让尊长蒙羞。&&& “亲所好,力为具”是指小辈要尽量满足长辈的喜好,这在古代是孝道的基本要求。&&& 我们在前面已经讲了很多中国传统孝道的故事,在这里我再给大家讲两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以此印证中国古代这个传统。&&& 第一个故事叫鹿乳奉亲。周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郯子,从小非常孝顺,他的父母年纪大了,眼睛不好,突然有了一个很奇怪的习惯,就是喝鹿的奶。大家知道鹿是最警觉的动物,你打猎都很难接近它的。那么郯子怎么去搞到鹿乳呢?他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把自己打扮成一只鹿,披上鹿皮往深山里面爬,想这样接近鹿群,偷偷地挤一些鹿的奶,拿回来奉养自己的双亲。但是他万万没想到,就在他正要接近鹿群的时候,旁边有一个打猎的人正搭着箭在那儿瞄着。正当猎手举起弓箭要射他的时候,他赶紧高喊:我是人,不是鹿,我是想取鹿乳孝敬我眼睛不好的双亲的。猎人一看,知道原来他是人不是鹿,所以就没有射他。郯子就留下了一条命,而且成功地挤得了一些鹿奶,回去孝敬自己的双亲。这不就是我们讲的“亲所好,力为具”吗?&&& 还有一个是在《佛说睒子经》里边记载的故事。古印度有个国家,叫迦夷国,迦夷国里面有一个人叫睒子,这个睒子随着双目失明的父母一起到深山老林里去修行。生活当然非常困苦,但是睒子对父母非常孝顺,他平时和林子里的鹿混得很熟,因为大家都在森林里,经常一起生活。有一天,这个睒子还是像往常一样披着鹿皮去为自己的父母打水。哪知道,正好碰上国王来打猎,误以为他是一只鹿,就射了一箭,把睒子给射中了。而糟糕的是,这支箭是毒箭。临终前,这个印度孝子就把自己父母双目失明、生活非常困苦的情况告诉了国王,请国王开恩,能够照料自己的父母。最终,这件事感动了天神,天神赏赐给了仙药,不仅使这位印度的孝子睒子死而复活,而且使他双目失明的父母重见光明。后来,这个故事就随着佛教的传播传遍了中国。大家如果到敦煌莫高窟去旅游,就会看到敦煌壁画里面有睒子的故事。&&& 中国自古就流传着很多子女努力去满足父母愿望的感人故事,甚至在《三国演义》中也有一个“亲所好,力为具”的典范人物。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究竟是谁呢?&&& 再给大家讲个故事,叫怀橘遗亲。在汉朝末年的时候有一位孝子叫陆绩,字公纪。他六岁的时候,就到九江去拜见袁术,袁术一看这个小孩年龄虽小,但乖巧又有才华,就很喜欢他,拿了当时非常珍贵的橘子去招待他。而陆绩却悄悄地把两个橘子藏在怀里,等到跟袁术告别的时候,他跪下来行礼,怀里的两个橘子滚了出来。袁术很奇怪:我请你吃橘子,又没有规定你吃几个,你干吗藏两个橘子呢?陆绩就跪着说:我妈妈一向很喜欢吃橘子,我想把这两个橘子带回去孝敬我的母亲。袁术深受感动,陆绩也因这件事情名声显赫,作为“亲所好,力为具”的典范人物而留名青史。这个陆绩不是等闲之辈,也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三国志》里面有这个人的记载,他是今天江苏苏州一带的人,大概公元187年出生,公元219年去世,活了三十出头,很年轻就去世了。东汉末年,他是孙权手下的一个官吏,年纪轻轻就做到了郁林太守。他这个怀橘遗亲的故事非常有名,《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有一个人跳出来跟诸葛亮辩论,诸葛亮一看,陆绩啊?就看着他笑笑说:“公非袁术座间怀橘之陆郎乎?”意思是:你就是那个在袁术面前往兜里藏起两个橘子的陆绩啊?由此看出,陆绩给诸葛亮的第一印象就是:你就是小时候藏橘子的那个人。&&& 《弟子规》要求我们“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但是有时我们为了能让父母高兴,满足父母的愿望,可能会引起别人的误解,甚至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应该去做吗?&&&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这样的故事在中国传统中实在是太多了。而有的时候,古人为了做到这一点,还会引起别人的误解。为了让尊长高兴,尽量地满足尊长喜好,反而给自己带来麻烦,让人一时间看低了你,这个事情都是有的。&&& 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叫毛义捧檄慰母心。这个故事见于《二十四史》里面的《后汉书》。东汉时期,虞江人毛义家里非常贫穷,但是他却以孝敬母亲而闻名。当时有一位南阳太守张奉,慕名到毛义家里拜访,正好碰到一件事情,什么事情呢?因为毛义名声太高,朝廷就委任他当安阳县令,南阳太守到他家拜访的时候,这个委任状正好送到毛义家。南阳太守看到毛义欢天喜地,捧着这个诏书又跳又蹦地去跟妈妈禀告:妈妈,我当官了,妈妈,我当官了。这一下,南阳太守不就对他印象很坏吗?原来你是一个热衷于功名的人啊!外面说你很清高,怎么刚收到委任状就忘乎所以,欢天喜地。所以一时间大家对毛义印象很坏,觉得他就是个伪君子,一旦当官,尾巴都露出来了。&&& 毛义没有申辩,你怎么申辩?然而几年以后,毛义的母亲去世,他马上辞官回乡,守着母亲的墓再也不出来。朝廷几次三番以更高的官位请他出山,都被毛义拒绝。这个时候,那位南阳太守和曾经误解毛义的人才明白,毛义之所以在当时欢天喜地,活蹦乱跳,向母亲报喜,就是想让妈妈知道自己的儿子也有为社会服务的一天,有得到朝廷重用的一天,这都是为了让妈妈高兴而已,并不是说他内心真的多想当官,如果他官迷心窍,怎么后来朝廷几次三番征召,他都不出来呢?这一下大家才知道,毛义真正是“亲所好,力为具”,因为妈妈希望看到儿子有出息,所以我要努力去做。&&& 这样的故事在中国传统中还有很多,像“亲所恶,谨为去”在传统当中也有数不清的故事。有些故事今天我们都难以理解,而且也没有必要去效仿。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代的确有很多人是这样去做的,这样去对待尊长的。而《弟子规》里面貌似很简单的话,都是从这些活生生的事例当中总结、归纳出来的。&&& 很多人认为只要把父母照顾好了,就是孝敬父母。但是《弟子规》却认为“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如果我们自己受伤了,或者自己品德有问题,也是不孝,这是为什么呢?&&& 古人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的身体、我的头发、我的皮肤都是父母给的,如果我要孝敬父母,就应该善待自己,好好爱护父母给的这个身体,这才叫孝心。所以古代的男子是不理发的,都要把头发留着。但是古人有的时候也以此表示一种极端的感情:如果你收到女孩子带过来的东西,发现里边有几根头发,那么事情就大了,你就要赶快把人家娶回来,因为这个女孩子已经认为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了,因为连头发都给你了。男的也有这么做的,一代枭雄曹操,行军途中马惊了,进了庄稼地,把庄稼给踩坏了。曹操事先约法三章,谁敢扰民,谁行军踩坏庄稼,一律砍头。&&& 这一下曹操自己的马毁了庄稼,没人敢砍曹操的头,曹操也不打算砍自己的头。这个时候怎么办?曹操拔出宝剑,割下一绺头发,给大家看:我割头发了,就替代砍头。所以说古人把这个看得很重,这个就叫“身有伤,贻亲忧”。你万一受伤了,家长、尊长会担忧的,那就是不孝。“德有伤,贻亲羞。”如果品德有污点,这孩子也许沾染上很不好的毛病,如小偷小摸、赌博,有了一些不良的行为,这是让尊长蒙羞的。你自己干坏事,不仅本人要遭到大家的白眼,遭到大家的唾弃,而且大家还会说一句话:“养不教,父之过。”还有更俗的话,叫“有人生没人教”。这都是骂到父母身上的,所以千万不能胡来。&&& 古人对孝敬的定义或者对孝敬方面的要求实际比我们想象的要宽广得多。我们今天的人活得很容易:父母饿不着、冻不着,父母万一要出去,还开车送他们一段;父母生病了,有医保,我还替爸爸妈妈找好医院,我这就是孝敬。在古人看来,这是孝敬的一部分,不是孝敬的全部。你如果真要孝敬尊长,你就要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茁壮成长,洁身自好,远离各种坏习惯,不要沾染坏毛病,这才叫真正的孝敬。所以我们不要把我们传统文化当中的某些概念简单化、狭隘化,好像我们认为孝道就是小辈对长辈好。其实不是这样的,孝是一种有机的互动,孝是尊长和小辈之间爱的交流,这样的孝道绝对不是单方面的。长辈和小辈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在中国传统社会大家族的背景下,不像今天那么简单,《弟子规》考虑了两种因素:“亲爱我”怎么办?如果尊长很爱我,很宠爱我,我应该怎么办?“亲恶我”怎么办?如果尊长不喜欢我、讨厌我,我应该怎么办?所以《弟子规》尽管很短,篇幅很小,但是言简意赅,把方方面面的情况全部考虑到了。而这就是我们在下一讲将要介绍的《弟子规》的内容。
百家讲坛 钱文忠 解读弟子规 第四讲 入则孝之三&&&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和子女之间会出现各种复杂的情况,如果父母不喜爱我们,我们做子女的应该怎么办?如果父母犯了错,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1}更:改变。&&& {2}怡:和悦。&&& {3}入:指采纳。&&& {4}号:大声哭。&&& {5}挞:鞭挞。&&& 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父母都是非常疼爱自己子女的,但是当父母不喜爱我们的时候,我们做子女的应该怎么办呢?俗话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所说所做的一切难道都是对的吗?如果父母犯了错,子女又应该怎么办呢?针对这些父母和子女之间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弟子规》究竟给了我们哪些好的建议呢?&&& 《弟子规》接着讲到的是“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这段话的意思是,长辈很爱我,那么我孝敬长辈有什么难的呢?长辈很爱我嘛,那么我也回报长辈以爱,没有什么难的啊!“亲恶我,孝方贤。”如果尊长不喜欢你,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讨厌你,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对长辈孝敬,这就显出你的贤明了。“亲有过,谏使更”,如果尊长有一些过错,有一些过失,有一些做得不当的地方,你应该劝谏,让尊长有改过的机会。但是在劝谏的时候要“怡吾色”,你不能板着脸,用批斗的态度去跟尊长说话,这不行,你要笑嘻嘻地跟尊长进谏。“柔吾声”,声音要放低一点,轻柔一点,柔和一点。这是《弟子规》的规定。&&& 我们知道,长辈对孩子的爱实际上是普世的,这并不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全人类几乎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也几乎没有不爱孙辈的祖辈。在不同的文化里面,在不同的传统里面,这种爱的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但基本精神是一样的。有一位作家叫刘墉,他提到一段早期因纽特人的习俗:一旦孙辈出生,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就会默默无声地走向荒凉的冰天雪地深处结束自己的生命。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那里的自然环境太严酷,没有那么多食物,养不活那么多人。这是一种牺牲自我的爱。当然这是早期的因纽特人,在因纽特文化当中,它表现得更极端一点,这是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造成的。&&& 中国以计划生育为基本国策。据说,三十年前,最早一批领独生子女证的有六百八十多人;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独生子女已经超过一亿。而现在“独二代”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上了。一般而言,一个孩子起码有六个长辈宠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真的是六双手捧着怕掉了,六张嘴含着怕化了,所以现在的孩子都非常受宠。“亲爱我”,在今天应该不是个问题。长辈爱小辈,在今天怎么会是个问题呢?但是也恰恰是在今天,孝的缺失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如果按照《弟子规》讲:“亲爱我,孝何难?”长辈爱我,我孝敬他有什么难的?但是恰恰在今天,好像孝敬变得很难,这里面就有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父母都是非常疼爱自己子女的,那么父母疼爱我们,我们做子女的当然也要孝敬父母,但是当父母不喜爱我们,甚至讨厌我们的时候,我们做子女的还应该不应该孝敬父母呢?&&& 《二十四孝》的第一孝是什么呢?孝感动天。这是舜的故事,舜是传说中远古的帝王,五帝之一,他的父亲瞽瞍和他的继母还有一个孩子叫象,四个人组成一个家庭生活在一起。瞽瞍是一个有点痴傻的人,舜的继母和舜同父异母的弟弟象几次想害死舜,比如舜修补谷仓时,他们两个人在下边放火,想要把舜给烧死,结果舜就拿着两个斗笠从谷仓上跳了下来;舜在挖井的时候,他的亲生父亲瞽瞍和他的同父异母弟弟象就在上面倒土,准备把舜给活埋了,舜便挖了一个“U”字形地道逃掉了。即便这样,舜依然对父母非常孝顺,对异母弟弟非常关爱,所以舜的孝行感动了天地。在中国的传说当中,舜在历山耕种,几只大象帮他耕地,鸟代他除杂草。尧帝听说了舜的这种德行,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并且把王位禅让给了他。舜在做了天子以后,依然对他的父亲以及很憎恶他的继母恭恭敬敬,恪守孝道,还把他那个异母弟弟封为诸侯。&&& 中国自古就流传一句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但是《弟子规》却提出“亲有过”,认为父母也会犯错。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所说所做的一切究竟是不是都是对的呢?如果父母犯了错,做子女的又应该怎么办呢?&&& 读古书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想当然。《弟子规》当中有句话叫“亲有过,谏使更”,尊长如果有过错,那就要加以劝说,使长辈改过。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六个字,为什么?因为我们是不是一度认为“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我们是不是也一直听说,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我们是否把这些说法当做儒家的传统?当做中国的传统?我们一度都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弟子规》告诉我们,这可不是中国真正的传统,中国传统里没有“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这种精神的。中国传统里的话,恰恰是《弟子规》讲的,“亲有过”,也就是说尊长也是可能犯错的。换句话说,父母也不见得是全对的。碰到这种情况,你就要“谏使更”,为什么用劝谏的“谏”字,因为儒家是讲长幼有序、尊卑有序的。尊长有错,小辈可以批评,但是因为你是小辈,所以你对尊长的批评要格外地注意方式方法,应该采取谏的方式。什么叫“谏”?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标准解释:用言语规劝君主或尊长改正错误。一般来讲,劝谏的态度要尊敬,语言要婉转。而在现实生活当中,也有长辈确实有做得不妥的地方,小辈给长辈指出来时往往不注意场合,不注意态度,不注意方法,不注意言语,上去就是一通指责:你岁数这么大了,怎么还不懂道理啊?&&& 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在传统文化当中是不允许的。传统文化当中承认尊长可能犯错,传统文化当中也承认小辈有权利,甚至是应该向长辈指出他的错误。但是同时,小辈必须注意自己的态度,注意自己的言语,考虑到自己的身份,维护尊长的地位和威信,这是传统要求。而这一点我们现在往往不注重。所以《弟子规》要求小辈首先要做到“怡吾色,柔吾声”。你不要铁青着脸跟长辈说话,你要笑嘻嘻地、轻轻松松地、婉转地向长辈进谏。而且你这个声调也不要太具有刺激性和针对性。在这方面,我碰到过一件事情,有的时候我们还真的要向一些小孩子学习。&&& 我有两位朋友,他们是一对夫妻,两人关系很好,但性子都急,动不动就掐架。&&& 有一次,他们又吵架了,你一句,我一句,你不让我,我也不让你,都没有做到“怡吾色,柔吾声”。这个时候,他们的儿子睡醒了,坐在床上,看着他爸爸妈妈吵架,鼓起了掌,还说:加油加油,爸爸加油,妈妈加油。这么一弄你说爹妈还吵得下去吗?吵不下去了,又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一家人嘛。从今往后,他们家就形成一个非常有趣的习惯,就是夫妻两个刚想掐架,突然就说:要不咱们再加次油?也就不再吵了。其实倒是这个孩子在“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他做得最好。&&& 《弟子规》指出,如果父母有过错了,子女应该和颜悦色、态度诚恳地规劝父母改正,但是有时即便我们好言劝谏,父母也不一定就会接受。那么如果父母非常固执,不听我们的劝说,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弟子规》接着讲到的是:“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如果你进谏了,尊长不听,你等时间长了尊长心情好一点了,再次劝谏。如果劝谏还不听,那小辈就不惜哭谏,你要哭:爸爸,你这样不对,妈妈,你这样不对。这就是“号泣随”,紧接着就来这一手。假如你哭得太烦人,把长辈惹恼了,揍了你一顿,你还要无怨,这就是“挞无怨”。《弟子规》里的这些话在历史当中都是有依据的。&&& 我给大家讲一个“号泣随”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鼎鼎大名的唐太宗李世民。只不过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当皇帝。隋唐之际,李世民的父亲李渊率军东征西讨,儿子李世民是他手下最重要的将领和最重要的助手。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李渊起兵的第一仗是从太原开始的,当时他担任太原留守。碰到的第一个劲敌就是一个叫做宋老生的人,在这一仗刚要打的时候下起了连绵阴雨,一时间道路泥泞,军粮匮乏。这个时候又传来一个消息,说李渊的另外一个对头刘武周居然和北方的突厥联手,准备抄李渊的后路。那么这个仗现在怎么打?前面有劲敌,后面有追兵,李渊和很多人决定退回太原,这仗不打了。但李世民认为刘武周要抄后路的消息是讹传,坚持应该稳定军心,攻灭对面的这个宋老生。李渊不听,断然地拒绝了李世民的劝谏。李世民劝谏了几次,李渊都不听。怎么办?撤军令马上就要下达了。情急之下,李世民来到了李渊住的帐篷门口,但是守卫的亲兵不让李世民进去,李世民就在帐篷外面号啕大哭,哭声震天,这一下把李渊给哭醒了。李世民通过最后一次努力,让李渊接受了自己的建议坚持打下去。这一仗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的。如果没有这一仗,后面有没有唐朝都难说。这个“号泣随”的故事,也叫哭谏追师。&&& 《弟子规》要求我们劝谏父母,除了要做到“号泣随”,还要做到“挞无怨”,也就是即使父母责打我们,我们做子女的也应该毫无怨言地接受。然而在当今社会,父母责打子女的情况已经很少了,那么在古代如果父母责打子女,做子女的又是否能够做到《弟子规》里要求的“挞无怨”呢?&&&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伯俞泣杖的故事。韩伯俞是汉代梁州人,非常孝顺他的妈妈,妈妈也很疼爱这个儿子,希望他能早日成才,所以对他要求很严厉,只要韩伯俞做错事情,妈妈就用手杖揍韩伯俞。每当这个时候,韩伯俞都是低着头、躬着身乖乖地挨打,不申辩,也不哭,直到母亲打完了,气消了,他才“怡吾色,柔吾声”地向母亲解释,比如不一定是儿子做错了,可能是你老人家误解了等等,一定要让妈妈转怒为喜,韩伯俞才高兴。后来,韩伯俞年纪大了,母亲也老了。有一次,韩伯俞又因为一件事情惹老太太不高兴了,老太太拎起手杖就要教训儿子,韩伯俞像过去一样不声不响地低着头、躬着身让妈妈打。但是打了两下,老太太突然发现韩伯俞哇哇哇地哭。老太太很震惊:小时候我打过你很多次,你从来不哭,怎么今天你突然哭了?是不是妈妈把你打疼了?哪知韩伯俞说:母亲,您以前是打疼我的,那让我知道您身体健康,有力气,所以我内心还很庆幸。可今天您打我,我一点都不疼了,我就知道您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了,所以我才哭啊。&&& 关于伯俞泣杖的故事,被民间传为佳话。在今天安徽的一个乡村,村后有一个祠堂的遗址,这个祠堂就叫泣杖祠,以训诫后人。&&& 伯俞泣杖的故事告诉我们,古人确实能做到《弟子规》所提出的“挞无怨”,然而这种“挞无怨”,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还是有些难以理解,难道说让父母随便地责打,这就是孝顺吗?&&& 儒家当然绝对不是一味地认同尊长对小辈进行鞭挞体罚,儒家有一个规矩叫“小杖受,大杖走”。这个大杖和小杖不是指棍子的大小,而是指打得重和打得轻。儒家强调,如果长辈轻轻地打你几下,你就熬一熬,让长辈的气散一散,但是如果长辈暴打你一顿,你就要赶紧逃掉,不能让长辈打。这也是有依据的。第一,说明儒家对体罚不是完全认同的,儒家从来没有完全认同过长辈可以随意对小辈体罚,这个体罚是有一定限度和节制的。在传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儒家圣人级人物曾子身上就发生过这样的故事。&&& 有一次曾子的爸爸认为曾子做错事了,就拿起一根棍子劈头盖脸地打过去。曾子认为自己很孝顺,所以没有逃避,结果被老人家一棍子给打晕了。过了不久,曾子醒过来了,头上顶着一个巨大的包,跑去把这件事情告诉孔子。他满以为孔子会表扬他很孝顺,被老爸这么揍了都不逃嘛。哪知道孔子狠狠地教训了他,说:你以为你这是孝?我告诉你,应该小杖受,大杖走。老人家火气这么大,这样打你,你不走,万一老人家失手把你打死了怎么办呢?万一老人家不知轻重把你打傻了呢?你这不是让你的父亲担上杀人罪名吗?这难道是孝吗?&&& 这是儒家非常经典的故事。换句话说,你这个时候要采取逃的方式,以免你父亲因为一时火气大而伤人或杀人。如果让你父亲背上了这样的罪名,你这做儿子的反而是不孝。所以我们现在很多人在讨论传统文化时,认为长辈可以随便打小辈,小辈怎么都不能反抗,认为很残酷,其实这个话是不对的。《弟子规》的“挞无怨”也是有界限的,不是说怎么打都无怨,而是说小杖、轻微的、不伤害身体的、惩戒性的惩罚你不要怨。但是如果是大杖,你就要走。&&& 《弟子规》要求我们孝敬父母,要做到“挞无怨”,然而在当今社会,是不提倡父母打孩子的,那么对于今天的孩子,还有必要要求他们做到“挞无怨”吗?&&& 至于“挞无怨”,就是如果长辈要打你、揍你,你不要心怀怨恨,这在中国传统当中是理所当然的,但在今天就不一样了,今天哪个长辈拎着个棍子追着小辈跑?一般没有的,不舍得啊。现在我们强调长辈对小辈、老师对学生不能实行体罚。实际上体罚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看,我告诉大家两个关于“挞”的例子。第一,2006年英国通过一项决议,允许教师在合适的情况下,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方式强制学生遵守纪律。换句话说,不排除可以动手的。第二,如果大家今天到新加坡去旅游,就会发现新加坡中小学教室的后墙上都挂着一把戒尺,但是轻易不用。用这把戒尺有好多严格的规定,比如要有两个教师同时在场,比如只许打孩子的手心,绝不能打头,否则那是违法的。所以“挞”的问题很复杂,我们如何理解它,实际上是需要考虑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情况,要非常慎重。&&& 台湾著名作家张大春有一儿一女,哥哥叫张容,妹妹叫张宜。张宜这个女孩非常可爱,但是有一个毛病——经常丢东西,曾经连续丢了三根直笛,而最后一次她把哥哥的直笛借过去也丢了。张大春想要管管这个事情。张大春小时候也经常丢东西,他讲他小时候只要不是长在身上的东西都会丢掉。张大春的尊翁因此狠揍了他一顿,张大春说,从那以后不长在我身上的东西也像长在我身上一样,再也没丢过东西。张大春今天准备对女儿动“大刑”,他在家里犹豫了半天,做了非常详尽的布置和各种心理准备,像上战场一样准备了一根比直笛粗一倍的棍子,拿在手上等女儿回家。趁女儿还没回家,他一个人在家拿着这根棍子先试试轻重,右手拿棍子打自己左手几下,左手拿棍子打自己右手几下,女儿还没挨打,爸爸自己把自己先揍了半天。总算等到女儿回来了,他还下不了决心动手,先跟女儿进行说理教育:你认为一而再、再而三地丢东西该不该打?女儿看着他,摇摇头:不该打。张大春一下就晕了,他原来满心指望女儿说该打,他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轻轻打两下,但现在女儿说不该打。张大春就问他女儿:你以为爸爸喜欢打你吗?他的潜台词是我不喜欢打你,我也不舍得打,但是我必须打。哪知道女儿看着爸爸笑着说:你就是喜欢打我。这又把张大春搞晕了,过了一会儿,张大春连那根棍子都找不到了。所以大家看,父母真要下决心打孩子,那得下多大的决心啊!&&& 所以,《弟子规》里面的“挞无怨”在今天实际上是基本谈不上的。&&& 《弟子规》充分地考虑到了尊长和小辈之间相处会出现的各种场景,接下来就考虑到当尊长老了以后,当尊长身体不好、生病以后,小辈应该怎么样对待尊长。请大家听下一讲。
百家讲坛 钱文忠 解读弟子规 第五讲 入则孝之四&&&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父母生病了,子女究竟应该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孝顺呢?&&&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那么如果父母身体不好,父母生病了,子女又应该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孝顺呢?《弟子规》在“入则孝”的篇尾还提出,如果父母去世了,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弟子规 启智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