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大连找工作58同城是否是真的

30余名学生58同城找工作被骗 专家:审查不严须担责
&&来源:&&&&分享到:
  【导读】三十多名学生在“58同城”上找工作,干了一个月老板跑路,工资一分没拿到。四川小伙通过“58同城”到北京应聘群众演员,吃尽苦头之后,不但没赚钱反要倒贴钱。《天天315》本期关注:拿什么来相信你,58同城?
  央广网财经北京8月21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暑假马上就要过去了,新学期即将开始。本应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充满期待,可来自安徽的学生小丁心里却非常的着急,因为她暑期打工的工资到现在还没有拿到。按照当初公司的承诺,一天可以拿到100块钱的报酬,那么打工一个月,小丁可以领到3000块钱,这对于家境并不富裕的她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同样焦急的还不只小丁一个人,和她一起打工的小韩以及其他三十多名学生也都没有领到薪水,因为她们打工的那家公司突然人间蒸发了,老板也找不到,她们的工资打了水漂。而这一切都源于一家网站――58同城。
  这几天,《天天315》节目连续接到多位消费者的投诉,都是关于在“58同城”网上找工作被骗的事情。小丁和小韩就是其中之一。100块钱一天,干满一个月随时结清工资,这样的承诺很令人心动,小丁和小韩都觉得条件不错,于是就去参加了面试。她们面试的这家公司叫做元池商贸有限公司,在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的一座大厦里。可是,小韩告诉我们,明明讲好的一天100元,到了公司,对方却变卦了。
  小韩还说,不只工资缩水,她还发现这家公司有些不对劲。在工作了大概半个月之后,一些员工无故被辞退,公司还开始无限期的放假。
  小丁就是这批被辞退的员工之一,当初进公司的时候对方曾经承诺过,只要干满一个月,走的时候就能结清工资,小丁去找公司的负责人杨总,对方却采用拖延战术,告诉她这个月15号工资一定发。
  公司一夜之间突然消失了,杨总也联系不上,这让小丁和小韩傻了眼,他们到处打听能找到杨总的方法,都无济于事。而更令人气愤的是,这家公司有几名正式的员工,包括当时负责联络小丁他们来上班的赵经理,徐主管还有一位工程师,他们都领到了工资。可小丁和小韩以及其他三十多名学生却一分钱都没有拿到。
  小韩告诉记者,公司的负责人杨总曾经告诉他们,公司上面还有一个总部,于是她们找到总部去理论,得到的说法却是,总部和这家公司没有任何的关系,也没有任何的财务往来,这事他们管不了。可是,据小韩了解,这两家公司之间的关系并非他们说的那么简单。
  小丁和小韩带着三十多名学生来到总部的时候,对方除了说和他们没有关系之外,给了她们杨总的一些个人信息,可到派出所一查,这些信息竟然全都是错的。
  无奈之下,小丁和小韩选择了报警。可警方却说这不是他们的管辖范围,而且因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小丁和小韩手里根本没有证据可以证实她们的确在那家公司工作过。眼看着新学期就要开始了,小丁说,她觉得自己很无助。
  根据小丁和小韩提供的信息,记者多次拨打了公司杨总,赵经理,徐主管以及徐工的电话,竟然全都无法接通。我们节目也打电话给“58同城”想进一步了解情况,但对方的客服电话只提供给付费用户,其他普通用户只能与在线客服进行沟通。
  除了小丁和小韩,来自四川的小伙子王先生的遭遇也令人心酸。王先生从四川来到北京发展,他自己很想当一名演员,但因为客观条件限制,他只能从群众演员开始做起。通过“58同城”,王先生找到了一份在怀柔影视基地做群众演员的工作。
  工作虽然找到了,自己却要掏600块钱办所谓的演员证,王先生尽管心存疑虑,但为了实现理想,他还是掏了这个钱。不过,这并不是结束,在被正式录取之后,对方告知小王还要交钱。
  先是交了600,现在又掏了420,好不容易终于被安排开始演戏,却让王先生叫苦不迭,拍戏的地点并不是怀柔,生活条件差不说,还没有任何报酬。
  无论是刚才我们听到的怀揣着岩盐梦想的王先生,还是我们前面听到的干了一个月工作的小丁和小韩,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通过58同城来找到的工作。我们的记者经过多方的联系还是没有联系到58同城的相关工作人员,也没有得到他们任何的回应,58同城也没有消费者可以投诉任何的渠道。节目播出之后,我们也希望58同城方面能够跟我们《天天315》节目取得联系,我们共同来调查清楚这件事情到底是问题出现在哪里。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包华、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綦晓芳两位嘉宾对此讨论。
  经济之声:我们今天的节目中不只聊到了一个案例,因为投诉比较多,我们只是选取了比较典型的,首先是学生打暑期工拿不到钱的,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当群众演员,最后被骗。他们都是在“58同城”网上找的工作,包华先生我想请教您,您对此怎么看,在网上找工作您觉得究竟靠谱不靠谱?
  包华:我认为不管现在的感受是不是靠谱,可能今后在网络上找工作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家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而且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了解大量的很集中有效的、有针对性的信息。所以,网络上进行相应的招聘或者应聘是未来发展的很重要的趋势。关键在于网络本身并没有错,关键在使用网络的那个人可能出现了问题,也就是说有一些单位,有一些机构乃至于个人在网络上散步一些虚假的宣传甚至于广告,来招募这些对于工作有愿望、有要求的这样一些应聘人员来骗取其钱财。这种做法是招聘方出的问题,并不是网络的问题。虽然网络上看着似乎很虚拟,但是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其实它也是社会生活,也应该给予网络上的行为给予相应的制约。
  经济之声:包华,如果说我把你的问题具体化的话,也就是说您认为58同城所承担的责任并不大,而问题主要是出在通过58同城来招聘人的那个人的身上?
  包华:对,主要责任是招聘人。但从另一方面来讲,58同城作为开放网站,它应提供给广大公众的优质服务。大家都可以从58同城的广告和网页上了解到,它是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真实的、便捷的生活服务的。这种情况下,58同城应对自己提供的服务给出承诺进行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58同城在网站上有承诺相应内容,应聘人员就可以依据这样的承诺要求58同城公司来承担责任了。
  经济之声:从法律的层面上来看,通过58同城招聘人的那个企业以及企业的负责人,58同城他们两者之间谁在这样的案例当中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更大一些?
  綦晓芳: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8同城作为网络平台服务者应承担一般形式的检查责任,应核对企业营业执照,公司的代码等基本,就资质审核通过的企业才允许发布信息。若是没有对经过审查的公司直接进行放行在其网站上做一些信息招聘,在招聘过程中造成应聘者利益受损,平台方58同城要对损害结果承担一定的责任。
  经济之声:我们来看一下朋友们的说法。“刘怡”说58同城不靠谱,充满了虚假广告,比如说我搜索广州搬家,跳出广州顺风搬家公司是一个假冒的搬家公司,非常的差劲。还有一位叫做“熊”的朋友说58太坑爹了,不光是找工作,二手物品更可恶,监管不力或者说根本就无人监管投诉就没有人管,而且还有其他的一些网站也有相同的问题。我请教一下包华,因为现在我们的朋友们不但说58有问题,也说其他的一些网站其实也都有类似的问题存在,那么也就是说在一些网络的信息集散地,比如说像58同城这样的地方,它们可能出现了一些监管方面的问题,我能不能够这样理解?
  包华:可以这么说,如果一个网站做得非常大,非常知名,信息非常多,信息的真实性就对广大的消费者是非常有影响的。如果这家公司只是提供一个信息集散平台,这对广大消费者的影响并不会很大。但当我们觉得58同城是一家很好的公司,它提供的信息非常全面,非常到位,真正能够帮助我们的广大公众使得生活更简单。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愿意相信58同城这样的平台。在网站上和这个平台上所提供出来所有信息就应进行相应甄别。乃至于刚才綦律师所谈到的,58同城应该对于发布广告的机构以及个人查核实其真实性,这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如果在互联网发展之初对于网络平台的宽容度是很大的,是很高的。而现在随着网络平台日趋发展,广大公众对于网络平台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要求也提高了,在这种情况之下要求它的服务更到位。
  经济之声:来具体看一下这两个案例,首先是小丁和小韩他们现在是高中毕业还没有上大学,他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任何的证据,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好像即使报了警,警方也是很难介入调查的。请教一下綦晓芳律师,那么她们辛苦工作的工资还能拿回来吗?
  綦晓芳:我认为除非能找到跑路的老板,否则很难追回现金。因为他们跟这家公司签订用工合同,那只有自己搜集相关的证据。比如可以在和对方电话协商时的录音,录音可以作为证据。因为现在暑期工用人单位是否构成劳动仍然处于法律盲区。劳动法在保护主体方面其实忽视了暑期工这个主体,劳动法的保护主体没有明确提及暑期工。因此,暑期工只能算是用人单位协调了合同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而这种关系在维权时必定要涉及合同举证,如果双方没有签订合同,那就很难维权。所以,在这提醒学生利用暑期打工必须要有强烈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尽可能的签订书面的协议,不能是因为短期用工就忽视了自身权益的保护。
  经济之声:我们再来看王先生的这个案例,现在他找的群众演员的工作,那么辛苦工作了很多没有能够拿到自己应拿的工资,而在此之前它就交了一个600块钱演员证的钱,然后又交了400多块钱什么什么的钱,反正就是对方公司想尽办法先把他的钱掏出去,可是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拿到自己应有的报酬。那么綦晓芳律师,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的消费者应该怎么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綦晓芳:我觉得他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因为用工者明显违反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克扣他的薪酬或者收取办理证件的费用等等。如果存在诈骗的话,他可以向公安部门进行报案,目前王先生可以通过这两种方式进行维权。
  在微信平台上我们也看到了一位叫做“信念”的朋友,给我们讲述了一次他在58同城租房子的这样一个经历,也是遭遇比较让人觉得心痛。在整个的过程当中,这位“信念”朋友把事情还是讲得挺详细的。在节目之后记者会跟您取得联系,就这个过程来进行探讨,也了解一些情况。同时我们也希望58同城方面能够跟我们取得联系,让我们共同的来把住网络平台上的乌七八糟的信息源的关口,给我们的消费者,给我们的应聘者,给我们信任58同城的人一片纯净的网络天地。
编辑:贾国强作者: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财经专题推荐:
您的位置:
>> 58同城找工作怎么样
58同城找工作怎么样
  你知道58同城找工作怎么样吗?学会了这些解决方法,以后遇到同样的情况才不会慌张,下面一起来看看58同城找工作怎么样的知识吧。
  58同城找工作怎么样
  1、百度:58。进入58同城,系统会根据你的IP自动跳转到自己当地的58同城。
  2、在上方导致栏上,找到注册。点击进入,注册个人会员。(找工作也可以不注册能够看到公司联系方式,但是不注册投递不了简历,只能主动上门找公司,公司不能看到你的简历,并主动联系你)
  3、用手机号码注册(也可以用邮箱注册)。
  填写手机号码,点击获取验证码,手机收到验证码输入进去。这里不多说了。
  4、再次进入58首页,点击进入招聘栏目。
  5、一:找到自己想要找的职位
  二:用搜索栏搜索职位
  三:点击找工作
  6、出现工作列表,找到感兴趣的,进入。
  7、点击查看联系方式,可以看到电话号码。
  8、点击:申请职位 ,出现完善简历对话框。点击“创建全职简历”。
  9、完善信息。认真填完后,返回点击申请。
  10、立即投递。
  扩展阅读:58同城找工作注意事项
  找工作不要着急,总会有适合自己的。
  如果感兴趣的公司没打电话过来,可以主动打电话过去询问。要求面试。上58同城找工作遇“传销”骗局
求职者交400元押金然后发布同样的招聘信息,招到新人可提成20%
日  来源:生活日报
  图为受访者提供的交费收据等资料。          受访者供图
  □见习记者 杜鸿浩  讲述者:张瑞(化名)  时间:5月5日  张瑞(化名):4月份在58同城上找了一份“人事专员”的工作,陷入一场骗局,招聘者让我缴纳400元押金和100元“工作证费用”,然后让我在58同城上编个公司名,继续发布招聘信息,收取应聘者的押金,从中提成20%。这不是骗人吗?  【记者调查】4月份,张瑞在58同城上看到一个“人事专员”的工作,声称底薪2500元加提成,还有双休五险。张瑞去应聘签合同的时候,被要求交了400元押金,名为管理费,正式开始工作前,又被要求交100元办理工作证。  根据这家公司的要求,张瑞的工作就是通过58同城网站继续招员工,同新员工签合同时,收取400元押金,然后从这400元里面抽成20%作为张瑞的工资。  公司让张瑞他们在58同城上发布的公司名都是假的,是他们自己编的,张瑞告诉记者:“我们使用这种方式注册时,并不需要验证营业执照。注册通过后,就能够发布招聘信息。”  张瑞觉得自己这么做是在骗人,于是离开了这家公司。张瑞怀疑自己当初也是被这么骗来的。  张瑞说:“这家公司在济南有五个办公室,每个名字都不一样。我所在的那个是叫‘济南天桥区元素餐饮信息管理服务中心’。”  张瑞还告诉记者:“公司跟我签的合同并不是一式两份的,收400元押金也没给发票。公司还收取了我100元的工作证费,我不交这100元就不能工作。公司还制定了很多的罚款规定,招不到人要罚款,签的新员工少要罚,不交罚款的话,就从400元押金里扣。我觉得这家公司是骗人的,就离开了。”  记者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输入“元素餐饮”,查到一家名为“济南市天桥区元素餐饮信息管理服务中心”的公司。记者从天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济南天桥区元素餐饮信息管理服务中心最近确实有过违规收取入职员工押金的行为。  据记者了解,签合同时收取押金,是法律明令禁止的。  【58同城回应】记者5月5日下午联系到58同城,工作人员称:“58同城能保证线上的信息准确,对于线下的情况没法保障。投诉人如果发现招聘信息是虚假信息,可以投诉,我们会及时删除虚假招聘信息。”  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企业在58同城上发布招聘,需要提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证书、个人身份证。但是以个人名义发布招聘信息,要求就会放宽。”  对于以个人名义发布招聘信息,然后收取新入职员工的押金,该工作人员表示,这种情况管理起来会非常困难。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在后台查询过记录,济南天桥区元素餐饮信息管理服务中心在5月4日有过一条招聘信息,但是我们的算法算出来这条招聘信息有问题,系统已经自动将其删除了。”  【涉事公司尚未回应】5月5日上午,记者根据张瑞提供的电话,联系到元素餐饮负责面试的路经理,向她询问收取押金的事情。路经理称:“没有这回事儿啊。”记者提到已经看到收据和合同了,路经理称:“你留一下联系电话,我让我们的负责人待会儿联系你。”  记者5日上午又联系到该公司培训经理刘女士,刘女士称:“我早已经离职了,就干了两个月。”记者想要了解一下刘女士在职时公司的一些情况,刘女士称:“怎么解释呢,我现在已经离职了。”  5月5日下午,记者仍没有等到该公司负责人的电话,就再次联系到路经理,路经理称:“已经转告负责人。我也有自己的工作,请不要再来烦我。”截止到发稿之前,记者并没有接到元素餐饮公司负责人的任何电话。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生活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生活日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8同城找工作是真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