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影响科学家 杂志影响力的职业生涯

One's career depends on surname?
研究:姓氏可影响职业选择
来源:中国日报   
【导读】科学家正在试图探索一种理论,那就是姓氏或许真的能够影响人们的职业生涯。这个现象最明显的就是世界短跑名将Usain Bolt,其中Bolt有闪电快速的含义。科学家们经研究称,姓氏决定职业。(Internet)
A person’s surname can influence their choice of career, experts believe.
专家认为,一个人的姓氏会对其职业选择产生影响。
Scientists are exploring the theory that people are drawn to certain trades and professions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s of their surnames.
科学家正在探讨的理论是,人们会根据自己姓氏的寓意被特定的行业和职业所吸引。
The phenomenon can be observed among famous figures such as the World champion sprinter Usain Bolt or the 18th century poet William Wordsworth.
这一现象可以从一些名人身上观察到,如世界短跑冠军尤塞恩 博尔特和18世纪的诗人威廉 华兹华斯。
However, serious research is now being dedicated to the concept – known as nominative determinism – to explain why it occurs.
不过,科学家现在对这一概念进行了严肃认真的研究来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并称之为“姓名决定论”。
New Scientistmagazine coined the term after observing that the subject matter of a series of science books and articles bore relevance to the authors’ surnames.
《新科学家》杂志注意到一系列科学书籍和文章中的主题多和作者的姓氏相关联,从而造出了“姓名决定论”一词。
John Hoyland, the magazine’s feedback editor, said: “A reader wrote in to tell me that they’d come acrossa paper on incontinence in the British Journal of Urologywhich was written by J W Splatt and D Weedon.
杂志的反馈报告编辑约翰 霍伊兰德说:“一个读者写信到杂志来告诉我,他们在《英国泌尿学杂志》上看见了一篇有关大小便失禁的论文,作者是J W Splatt(与‘溅泼’splatter相近)和D Weedon(与‘撒尿’wee相近)。
“I had noticed, as it happens, on the same day in the office, a book on the arctic called Pole Positions: The Polar Regions and the Future of the Planet, by Daniel Snowman.
“碰巧的是,就在同一天上班期间,我注意到一本关于北极的书《极地位置:极地地区和地球的未来》作者是丹尼尔 斯诺曼(雪人)。
“These two things went together in my mind and I thought there’s something going on here.”
“这两件事在脑中叠加在一起,于是我想,这里面一定有什么奥秘。”
Research is now being undertaken in search of an explanation for the phenomenon. A paper in th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has concluded that people are disproportionately likely to “choose careers whose labels resemble their names”.
目前科学家正在进行研究,以找到能解释这一现象的答案。一篇发表在《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论文得出结论说,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倾向于“选择名称和自己名字相近的职业”。
The paper entitled Why Susie Sells Seashells by the Seashore: ImplicitEgotismand Major Life Decisionscites the disproportionate number of dentists called Denise or Dennis as an example of the trend.
这篇论文题为《为什么苏西在海岸边卖海贝:隐含的自我中心和重大的人生决定》,其中为了证明这一趋势援引的一个例子是,有相当多的一部分牙医名字叫Denise或Dennis(与“牙医”dentist相近)。
Authors Brett Pelham, Matthew Mirenberg and John Jones concluded that the phenomenon occurs because people “prefer things that are connected to the self (for example, the letters in one's name)”.
该论文的作者布雷特 佩尔汉姆、马修 麦仁伯格和约翰 琼斯得出结论说,发生这一现象是因为人们“偏爱那些和自身(如自己名字中的字母)有关的事物”。
(Translator & Editor: 21英语 Aaron)小木虫 --- 6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热门搜索:
&&《走好每一步》英文版PDF全文生物医学领域青年科学家职业生涯的实用指南
《走好每一步》英文版PDF全文生物医学领域青年科学家职业生涯的实用指南
【内容简介】
《走好每一步:青年科学家职业生涯实用指南》简介:科学事业生涯处于起步阶段的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可能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同时做好研究、教学、管理以及临床工作等多方面的工作。《走好每一步:青年科学家职业生涯实用指南》针对这些挑战,根据美国众多知名大学教授的亲身经验,在应聘求职、时间管理、实验室管理、申请基金、发表论文等多方面给青年科学家提出了实用的建议和方法,指导他们如何走好自己科学生涯的每一步,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
《走好每一步:青年科学家职业生涯实用指南》是生物医学领域青年科学家职业生涯的实用指南,适合科研院所及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研究生以及本科生参考阅读。
【编辑推荐】
《走好每一步:青年科学家职业生涯实用指南》的目的是:提醒刚起步的研究者注意到他们新职位(或即将获得的职位)中领导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为他们提供实用信息,从而帮助他们成功地计划和管理研究项目。不仅这些研究者能够从中受益,而且整个科学事业也将从中受益。
《走好每一步:青年科学家职业生涯实用指南》根据美国众多知名大学教授的亲身经验,在应聘求职、时间管理、实验室管理、申请基金、发表论文等多方面给青年科学家提出了实用的建议和方法,指导他们如何走好自己科学生涯的每一步,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
【作者简介】
译者:闻朝君 张蕾 编者:(美国)巴勒斯•韦尔卡姆基金会 (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
第1章 获得教员职位及进行相关谈判
为职位进行谈判
第2章 了解大学结构并制订获得终身职位的计划
“典型”大学的组织结构
“典型”健康研究中心的组织结构
你应去结识的人
教员管理团体和委员会
支撑设施和服务
实验室以外的职责
科研人员和外部世界
为晋升和获得终身职位做准备
第3章 科学领导实验室
你作为实验室领导的作用
作为领导者确立你的愿景
形成你的领导风格
建立和维持一个有效的团队
附录1 组成你性格类型的四种倾向
附录2 绩效评估表
附录3 管理者绩效反馈一览表
第4章 为你的实验室招募人员
招募应聘者
筛选申请人
面试申请人
评价申请人
做出录用决定
要求职员离去
附录电话面试提纲
第5章 指导与被指导
什么是指导?
指导者的职责
在你实验室进行有效指导的策略
不同的指导需求
指导你实验室以外的人
如何得到你需要的指导?
性别和文化问题
第6章 时间管理
规划你活动的策略
逐日安排你的时间
第7章 项目管理
什么是项目管理?
决定一个项目
跟踪工作和资源
项目管理软件
附录一个项目管理的真实范例
第8章 数据管理和实验室记录本
坚持逐日记录:实验室记录本
跟踪和储存信息
找到适合你的数据管理系统
第9章 获得基金资助
了解NIH基金资助过程
准备一份有实力的基金申请书
递交你的申请书
国家科学基金会
第10章 发表论文并提高知名度
制订发表计划
提高知名度
第11章 理解技术转让
大学技术转让办公室
技术转让过程
法律术语与协议
资助与咨询
义务与利益之间的冲突
第12章 建立合作
合作的不同类型
你应该合作吗?
成功合作的要素
对刚起步研究人员的特殊挑战
当合作不成功时
第13章 教学与课程设计
为什么要做好教学工作?
成为卓有成效的教师
主动学习的原则
医学院中的主动学习
评价学生的学习
教他人教学
职业方面的考虑
附录1 教授大课时主动评价的范例
附录2 布卢姆分类
生物医学领域的青年科学家们在科学事业生涯伊始就可能会遭遇一系列挑-战,需要同时承担研究、教学、管理和临床等多方面职责,还要争取获得基金资助、撰写和发表论文、招聘员工和保持其实验室的顺利运行,而这一切均尚未受到过系统、正规的管理培训。许多青年科学家反映,如果他们在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之前能够受到职业规划指导的话,那他们也许可以避免许多代价昂贵的错误并取得更好的进展。针对这一实际需求,美国巴勒斯•韦尔卡姆基金会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进行合作,于2002年和2005年在马里兰州切维蔡斯市的HHMI总部举办了有关实验室领导和管理的课程。科学管理课程产生了异常热烈的反响。根据课程参加者的要求,通过课后的访谈和调查反馈,结合美国众多知名大学教授的亲身宝贵经验,巴勒斯•韦尔卡姆基金会和HHMI在课程的基础上又编写出版了Making the Right Moves:A Practical Guide to Scientific Management for Postdocs and New Faculty一书,旨在给青年科学家提出实用的建议和方法,指导他们如何走好自己科学生涯的每一步,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因此此书是生物医学领域青年科学家职业生涯的实用指南,可以对青年科学家的职业规划提供较大帮助。
此书中文版《走好每一步一一青年科学家职业生涯实用指南》的出版可以使中国的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们更好地对之加以阅读和学习。虽然此书的一些内容是在美国科研院所和科研资助机构等特定背景下而言的,但对中国的年轻学者们仍不失指点迷津的功效。
希望此书的出版发行能帮助中国年轻的生物医学科学家们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少走点弯路,多出点成果,让他们在科研生涯中更快地成长起来,成为我国生物医学未来的生力军。
学术必备与600万学术达人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暂无¥25.9元(北发价)更新于53天前
走好每一步:青年科学家职业生涯实用指南
满99免运费
¥26.1元(亚马逊价)更新于736天前
走好每一步――青年科学家职业生涯实用指南
暂无¥28.4元(当当价)更新于53天前
走好每一步-青年科学家职业生涯实用指南
¥28.6元(甲虎价)更新于736天前
走好每一步――青年科学家职业生涯实用指南
¥30.2元(文轩网价)更新于53天前
走好每一步--青年科学家职业生涯实用指南
¥30.2元(99书城价)更新于1569天前
走好每一步:青年科学家职业生涯实用指南
¥30.6元(京东价)更新于736天前
走好每一步--青年科学家职业生涯实用指南
¥30.6元(博库价)更新于736天前
走好每一步:青年科学家职业生涯实用指南
¥30.6元(互动价)更新于736天前
走好每一步-青年科学家职业生涯实用指南
¥36.0元(蔚蓝1星会员价)更新于53天前
<font style="color:#ff元
&&&&《走好每一步:青年科学家职业生涯实用指南》的目的是:提醒刚起步的研究者注意到他们新职位(或即将获得的职位)中领导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为他们提供实用信息,从而帮助他们成功地计划和管理研究项目。不仅这些研究者能够从中受益,而且整个科学事业也将从中受益。&&&&《走好每一步:青年科学家职业生涯实用指南》根据美国众多知名大学教授的亲身经验,在应聘求职、时间管理、实验室管理、申请基金、发表论文等多方面给青年科学家提出了实用的建议和方法,指导他们如何走好自己科学生涯的每一步,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
&&&&《走好每一步:青年科学家职业生涯实用指南》的目的是:提醒刚起步的研究者注意到他们新职位(或即将获得的职位)中领导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为他们提供实用信息,从而帮助他们成功地计划和管理研究项目。不仅这些研究者能够从中受益,而且整个科学事业也将从中受益。&&&&《走好每一步:青年科学家职业生涯实用指南》根据美国众多知名大学教授的亲身经验,在应聘求职、时间管理、实验室管理、申请基金、发表论文等多方面给青年科学家提出了实用的建议和方法,指导他们如何走好自己科学生涯的每一步,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
序前言致谢导论第1章 获得教员职位及进行相关谈判寻找工作申请职位职位面试为职位进行谈判参考资料第2章 了解大学结构并制订获得终身职位的计划“典型”大学的组织结构“典型”健康研究中心的组织结构你应去结识的人教员管理团体和委员会支撑设施和服务实验室以外的职责科研人员和外部世界为晋升和获得终身职位做准备参考资料第3章 科学领导实验室你作为实验室领导的作用作为领导者确立你的愿景形成你的领导风格建立和维持一个有效的团队参考资料附录1 组成你性格类型的四种倾向附录2 绩效评估表附录3 管理者绩效反馈一览表第4章 为你的实验室招募人员开始着手招募应聘者筛选申请人面试申请人评价申请人做出录用决定要求职员离去参考资料附录电话面试提纲第5章 指导与被指导什么是指导?指导者的职责在你实验室进行有效指导的策略不同的指导需求指导你实验室以外的人如何得到你需要的指导?性别和文化问题参考资料第6章 时间管理规划你活动的策略逐日安排你的时间特殊问题参考资料第7章 项目管理什么是项目管理?决定一个项目启动跟踪工作和资源项目管理软件控制项目参考资料附录一个项目管理的真实范例第8章 数据管理和实验室记录本坚持逐日记录:实验室记录本跟踪和储存信息找到适合你的数据管理系统参考资料第9章 获得基金资助了解NIH基金资助过程准备一份有实力的基金申请书略谈预算递交你的申请书国家科学基金会 ……第10章 发表论文并提高知名度第11章 理解技术转让第12章 建立合作第13章 教学与课程设计索引
&&&&科学事业生涯处于起步阶段的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可能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同时做好研究、教学、管理以及临床工作等多方面的工作。本书针对这些挑战,根据美国众多知名大学教授的亲身经验,在应聘求职、时间管理、实验室管理、申请基金、发表论文等多方面给青年科学家提出了实用的建议和方法,指导他们如何走好自己科学生涯的每一步,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本书是生物医学领域青年科学家职业生涯的实用指南,适合科研院所及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研究生以及本科生参考阅读。
&&&&第2章 了解大学结构并制订获得终身职位的计划&&&&  毫无疑问,你在学术型单位度过了许多年,并且熟悉它们的总体结构。但是现在,作为终身职位晋级制的大学教员,你和你专业领域内的同事正形成一个新的关系体系。你大概是第一次不得不和许多大学行政办公室打交道,以履行除实验室研究相关职责之外的专业职责。&&&&  作为一个年轻的教员,你将需要:&&&&  结识那些会支持你学术工作的人员,包括教员事务负责人、系主任、系和学院的业务管理人员、研究基础设施人员及可以指导你的更有经验的教员们。&&&&  懂得教员监管体系,包括教员评议会和大学委员会。&&&&  了解研究基础设施,包括研究支持服务、间接成本、伦理审查委员会和利益冲突。&&&&  明确对于刚起步的独立的研究人员在教学、顾问、服务和学术方面有什么要求。&&&&  这一章是你获得这类知识的起点。它首先概述了一个研究型大学和一个健康研究中心的“典型”结构,并列出了新起步研究人员可以获得的资源。它还讨论了学术型教员在实验室以外的职责,包括教学和服务,对医师-科学家来说,还有为病人看病。最后,它会为你提供一些启示,看大学里终身职位是如何决定的以及你该如何为这个里程碑做准备。&&&&  “典型”大学的组织结构&&&& 虽然美国大学的主要目标是知识的进步和传播,大学也需要资金来支持它们的活动。一个大学必须寻找来自各种来源的收入,而且大学员受到越来越多的鼓励去创收。你的研究计划必须要么能够自己维持,要么证明它值得用其他方式给予投入。&&&&  ……
&&&&插图:&&&&&&&& &&&&第2章 了解大学结构并制订获得终身职位的计划&&&&毫无疑问,你在学术型单位度过了许多年,并且熟悉它们的总体结构。但是现在,作为终身职位晋级制的大学教员,你和你专业领域内的同事正形成一个新的关系体系。你大概是第一次不得不和许多大学行政办公室打交道,以履行除实验室研究相关职责之外的专业职责。&&&&作为一个年轻的教员,你将需要:&&&&结识那些会支持你学术工作的人员,包括教员事务负责人、系主任、系和学院的业务管理人员、研究基础设施人员及可以指导你的更有经验的教员们。&&&&懂得教员监管体系,包括教员评议会和大学委员会。&&&&了解研究基础设施,包括研究支持服务、间接成本、伦理审查委员会和利益冲突。&&&&明确对于刚起步的独立的研究人员在教学、顾问、服务和学术方面有什么要求。&&&&这一章是你获得这类知识的起点。它首先概述了一个研究型大学和一个健康研究中心的“典型”结构,并列出了新起步研究人员可以获得的资源。它还讨论了学术型教员在实验室以外的职责,包括教学和服务,对医师-科学家来说,还有为病人看病。最后,它会为你提供一些启示,看大学里终身职位是如何决定的以及你该如何为这个里程碑做准备。&&&&“典型”大学的组织结构&&&&虽然美国大学的主要目标是知识的进步和传播,大学也需要资金来支持它们的活动。一个大学必须寻找来自各种来源的收入,而且大学员受到越来越多的鼓励去创收。你的研究计划必须要么能够自己维持,要么证明它值得用其他方式给予投入。
插图: 第2章 了解大学结构并制订获得终身职位的计划毫无疑问,你在学术型单位度过了许多年,并且熟悉它们的总体结构。但是现在,作为终身职位晋级制的大学教员,你和你专业领域内的同事正形成一个新的关系体系。你大概是第一次不得不和许多大学行政办公室打交道,以履行除实验室研究相关职责之外的专业职责。作为一个年轻的教员,你将需要:结识那些会支持你学术工作的人员,包括教员事务负责人、系主任、系和学院的业务管理人员、研究基础设施人员及可以指导你的更有经验的教员们。懂得教员监管体系,包括教员评议会和大学委员会。了解研究基础设施,包括研究支持服务、间接成本、伦理审查委员会和利益冲突。明确对于刚起步的独立的研究人员在教学、顾问、服务和学术方面有什么要求。这一章是你获得这类知识的起点。它首先概述了一个研究型大学和一个健康研究中心的“典型”结构,并列出了新起步研究人员可以获得的资源。它还讨论了学术型教员在实验室以外的职责,包括教学和服务,对医师-科学家来说,还有为病人看病。最后,它会为你提供一些启示,看大学里终身职位是如何决定的以及你该如何为这个里程碑做准备。“典型”大学的组织结构虽然美国大学的主要目标是知识的进步和传播,大学也需要资金来支持它们的活动。一个大学必须寻找来自各种来源的收入,而且大学员受到越来越多的鼓励去创收。你的研究计划必须要么能够自己维持,要么证明它值得用其他方式给予投入。
&&&&译者:闻朝君 张蕾 编者:(美国)巴勒斯?韦尔卡姆基金会 (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
号 京公网安备
Copyright & 2006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别用期刊影响因子决定科学家的未来
已有 7534 次阅读
|系统分类:|关键词:科学家,期刊影响因子,同行评议
说明:本博客与微信公众号《林墨》同步更新,所有内容均为原创,可授权转载。请扫码关注《林墨》公众号。尽管用同行评议决定科学家的未来有时更不靠谱,但科学发展的方向必然是建立有公信力的同行评议制度。编译作者:高正 / Indiana University原文作者:Bornmann, L., & Williams, R.论文推荐人:张琳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图文编辑:李江 / 浙江大学注:图片来源于/2013/ & & & &在科学家科研生涯的开始阶段,我们很难能预测出他们的未来。为了更加准确的评估科学家的发展,期刊影响因子(journal impact factor)一直以来作为最重要的衡量标准而被广泛应用。然而,这种单一衡量标准是否是完全客观而准确的呢?为了进一步了解期刊影响因子,Bornmann等人通过对于科学家群体的分析,认为其固然重要,但不可单单用来决定科学家的未来。正确理解期刊影响因子
& & & &据统计,项目基金的授予和申请者发表文章所在的期刊影响因子有直接关系。因为影响因子直接量化了期刊的优劣程度,从而能让项目委员会对于申请者的能力水平有直观的认知。然而,Seglen 在1992年就曾提出,期刊影响因子具有误差性和局限性。其一,它只考虑了短时间内的论文引用影响力;其二,它反应的是论文引用量的平均值,并不能代表期刊的整体水平。 & & & &近年来,关于引文分析的研究都在侧重于发掘什么样的衡量标准才能正确的评估科学家的未来发展。大体而言,目前的分析结果都认同对于科学家而言,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更高产的科学家往往能够发表更加优秀的文章和获得更多的引用。同时,科研生涯前期论文发表的成功与否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学家未来是否能获得长久的成功。但是,一些反对的声音也指出,过分依赖于期刊影响因子来评价学术文章,很容易会使学术界过分高估一些创新性的研究。 & & & &基于以上背景,Bornmann等人探究了期刊影响因子在科学家科研生涯的什么阶段会起到更大的作用,科学家的成功是否完全取决于其发表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划分科学家职业生涯的方案
& & & &作者通过对于德国马普学会数字图书馆Max Planck Digital Library( MPDL)数据的分析,把所有的二十万名科学家的六百万文章按照发表时间进行归类,提取出了三个科学家群体。第一个群体包括在1998年发表处女作且在2012年至少发表一篇文章的科学家共3976名;第二个群体包括在1999年发表处女作且在2012年至少发表一篇文章的科学家共4517名;第三个群体包括在2000年发表处女座且在2012年至少发表一篇文章的科学家共4687名。 & & & &这样提分科学家群体的依据如下:第一,三个群体科学家数量具有可比性;第二,选用2012年作为时间节点,使得每篇文章都有五年的时间跨度来计算被引用量,而且可以保证群体内的科学家都在持续的进行科学研究;第三,对于这三个群体的科学家,作者把其前五年的科研生涯作为初始阶段,之后到2012年为止的科研生涯作为成长阶段,通过对初始阶段科学家发表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的研究,来预测是否对之后的成长阶段产生影响。群体二和群体三同时还可以作为群体一的对照实验组,使得实验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依赖影响因子的恶性循环
& & & &为了量化科学家科研初始阶段,作者采用了两个统计值:科学家在科研生涯前五年发表在前25%期刊的论文占其所有论文的百分比(Q1)和发表论文的数量(NP)。通过分别计算三个科学家群体的这两个统计值,在每个群体中,又分别根据统计值的25%,50%和75%进行了四分位划分。从而在每个群体中,把科学家又分成了四个小群体。理论上,这样划分可以根据初始阶段的论文成果,把科学家进行分层,从而观察是否初始阶段被划分为高层次的科学家在成长阶段仍然要强于低层次的科学家(比较过程中用到科学计量指标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 & & & &Bornmann等人研究发现,对于科学家个体而言,初始阶段的成功更有利于未来获得更好的被引用量(成长阶段的成功)。我们可以解释为,科学家之后的成功得益于初始阶段发表在好的期刊的文章。如果在基金授予,资源分配方面只考虑期刊影响因子的话,很容易造成发表好的期刊 —& 更容易得到更多的资源和优待 —& 更容易发表好的期刊的恶性循环。科学评价发展的方向是,建立有公信力的同行评议制度
& & & &为了科学的良性发展,我们不应该单单用期刊影响因子决定科学家的未来。尽管用同行评议决定科学家的未来有时更不靠谱,但不可因噎废食,科学评价的发展方向必然是建立一套有公信力的同行评议制度。在这一点上,诺贝尔科学奖的评选制度值得我们学习。诺贝尔科学奖评选了100多年了,它依然在全世界享有盛誉(小编还没有听说有人公开声称终身不参与诺奖评选)。Bornmann, L., & Williams, R. (2017). Can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be used as a criterion for the selection of junior researchers? A large-scale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ResearcherID data. Journalof Informetrics, 11(3), 788-799.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江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12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谁是影响最大的科学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