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二战时期军服的油和面包是什么做的

二战里的黑面包
今天黑面包是欧洲许多民族的最爱,在德国,多数的家庭都会吃,那是一种能使国力强盛、民族壮大的食物。在战火纷飞的二战,它曾经是德国千百万军队的主食,熟悉历史的人往往对德军的装备和战史津津乐道,可不要忽视了德军每天的750克黑面包供应,毕竟饮食是战斗力的保障和前提。
二战期间的德军始终保持了高昂的士气,盲从于错误国策而表现出顽强的战斗力,常使盟军为之惊叹:德国人打仗真认真!这背后却是纳粹政府多年来国内政绩使德国人对政府的高度认同和忠诚。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与协约国签署《凡尔赛和约》,这个条约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造成德国国内经济不景气,失业者多如牛毛。‘一块黑面包要用一卡车的马克来购买’的荒诞可怕现实,为民族复仇主义的抬头创造了条件,这时候希特勒打出就业牌来吸引失业者的支持,并揭露协约国的险恶和魏玛政府的软弱,从而引发人民对现体制的仇视。
德国老兵的回忆:童年我的全部记忆就是-饥饿!
我们全家一共五口人中只有父亲一个人工作,而他竟然一共失业了7年半的时间!那时我们全家每个星期能够从政府得到7马克的救济,长期吃不饱肚子。当时全德国至少有半数人口受到大失业的波及。德国人已经活不下去了。我们全家能够买得起的食品就是数量很少的土豆和黑面包。我的母亲就把土豆煮得稀烂后捣成泥,然后拌上盐,让我们抹在面包上吃,就像今天在面包上抹果酱和黄油那样。1933年希特勒上台以后,德国简直就像获得了新生。生活很快就得到了改善,老百姓不但有了吃的,就业率也几乎达到了100%。作为一个7岁的孩子,我当时最鲜明的记忆就是:肚子吃饱了,日子好过了,我们有希望了!
必须承认希特勒执政后,实行了有效的社会改革和福利政策,明显改善了人民生活,使人人有工作,有面包的承诺变成了现实。
30年代,纳粹广泛宣传健康饮食是每个顺从的国家公民的义务。发现黑面包是抵制“破坏文明社会”的灵丹妙药。黑面包被指定成为一个坚强民族的最合理主食。
随着纳粹政绩的深入人心,在短暂的几年中,希特勒征服了民心,从此拥有了巨大的权威,他终于可以得心应手的对德国发号施令了。彻底催眠了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与理性思维传统的伟大民族,以至于当他丧失谨慎与理智,武断地把德意志的航船驶向危险和苦难的旋涡的时刻,没有遇到任何来自德国的有力反抗,德国,最终把一场旷日持久的世界大战打到了民族毁灭的边缘。放弃一个民族的理性思维,把民族的幸福和希望寄托在所谓的民族救星身上,这是德意志的悲哀,也是20世纪许多国家的悲哀。
在饥饿和困境中的多数民众是很难保持冷静的耐心并坚持理性的。对饥饿的恐惧,对稳定生活的渴望使德国人在30年代的危机中选择了他们在和平年代经常作为笑柄的粗野的纳粹党。也就选择了战争!
民生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面包的匮乏就可能是战争和动乱的导火索。
反纳粹的著名记者威廉·夏伊勒承认:在战场上,德国军官和士兵们吃的都是一个厨房做出来的东西。官兵关系的融洽如同家人。而希特勒还为军官们制定了这样的规矩:他们必须学会关心士兵们的私人问题。在德军中,不论士兵身在何处,他们总是能按时把邮件和包裹亲手送到士兵的手里。
德军士气高昂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知道:他们可以享受到国家所能提供的最好的待遇,而一般的公民就算回到家也未必能有这样的待遇。他们可以随时获得食品和衣物,冬天,德国的普通家庭是没有取暖设备的,但是在军营里却有。从事一般工作的普通公民并不是每天都能看到桔子、咖啡和新鲜蔬菜的,但是士兵们可以,德国士兵每天可以保证有半磅以上的肉食供应。在战胜法国后,不是家人给士兵邮寄物品,而是士兵们向家里寄食品,衣物和玩具。
作为官兵主食的黑面包生产,是德国军队后勤保障的重点之一。
在德军师级单位后勤体系中有一支面包部队。
Kommissbrot,指的是军用面包的总称,形状和大小有各种各样,德军的面包通常用燕麦制成,而且为了在常温下也能保存,通常烧的很硬。
野战军的情况下,一般在师团的管理部队Verwaltungs
Truppe里都会有面包中队Baeckereikompanie,而且一般都是就地做面包炉烤面包。在通常德国人的食物中,土豆是必不可少的主食,但是因为保存和运输上的问题,同样做为炭水化合物的面包就被广泛采取了。
一般机械化了的面包中队,会有中队长一名,下士官22名,兵108名组成,也是一支正经的队伍。
各个炉都有2名左右的上级面包师(兵),由下士官担任,而小兵就有大约24名。
面包中队的辎重都配有修理部队,给水车,大型移动厨房等,一般负责所属师团的食物供应,通常在比较安全的后方。但也会发给和普通士兵一样的武器。照片中的是搅面机和面包中队的士兵,每天做15000人的面包的话,需要这么多的设备也不难理解了。而且他们也应该会有自己的大型发电机。
士兵回忆,一线作战食品应在24小时内借助夜色的掩护送达前线:“夜色降临之后,运输兵的到来打破了战斗间歇的沉寂,他们送来了食物,并取走士兵们写好的家信,已经有两周没人来收取这些家信了。送上来的食物是冷咖啡,杂烩浓汤,我们每个人还得到了750克黑面包、一勺人造奶油和人造蜂蜜以及150克肉食或者奶酪。饥饿的我们不能一下把面包吃光,因为无法确定在激烈战斗中,下顿的开饭时间。
43年后德国的面粉供应开始紧张,必须在国民吃的面包中掺用大麦粉和土豆粉以及其他成分,当时留学德国的季羡林先生回忆:我们中国人本来吃肉不多,我们所谓‘主食’实际上是西方人的‘副食’。黄油从前我们根本不吃。所以在德国人开始沉不住气的时候,我还优哉游哉,处之泰然。但是,到了我的“主食”面包和土豆限量供应的时候,我才感到有点不妙了。面包少且不说,实质更可怕。完全不知道里面掺了什么东西。有人说是鱼粉,无从否认或证实。反正是只要放上一天,第二天便有腥臭味。而且吃了,能在肚子里制造气体。
由于德国物资的匮乏,必须最大限度地搜刮战败国,使德军与占领区民众的关系紧张。
一个经历过德国占领的意大利少年的回忆:43年德军驻扎在我的家乡,那时候食品的匮乏无处不在,饥饿让人丧失理智,有一次我经过一辆德国军车,发现在车厢里有一块黑面包,我鼓起勇气把面包拿起来就跑,德国士兵发现了,他们大声呼喊呵斥,命令我把面包放下,听着身后的恐怖的拉枪栓声,我打怯了,我只有把面包放在地上。
不久,德国人撤退,美国人来了。这些美国人可真富!外表吊儿郎当的美同大兵,总是嚼着巧克力和口香糖,有骆驼”牌香烟,咖啡,可口可乐。罐头,午餐肉。
我经常在美军伙房外面的垃圾桶寻找食物,一天,一个美国兵喊我:你在那垃圾桶干什么?当他走近胆怯的我,看到我拣的残羹剩饭,他的眼睛湿润了:孩子,把那些扔掉!然后带我走进了厨房----------
从那一刻起,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这些军容素质远不如德军的美国士兵能够赢得战争!
今天你对俄罗斯人说起“125克黑面包”,那么他的反应一定是列宁格勒保卫战。125克黑面包几乎可以和列宁格勒保卫战画上等号。在德军重兵围困列宁格勒的最艰难日子里,列宁格勒的平民每天所能得到的唯一的食物,就是这125克掺锯末的黑面包。
俄罗斯人记忆中排队的人群在一个高高的柜台窗口里领取125克黑面包的画面,那个场景就像是在银行领取巨款一样紧张和凝重。
当列宁格勒900天地狱般的日子结束的时候,城市付出了80万平民被饿死、冻死的代价。
在真实记录二战历史的电影《钢琴师》中,欣赏犹太音乐家钢琴演奏的德国军官,保护了音乐家并为他提供了军用黑面包,那几个黑面包上体现的决不是廉价的施舍,具有高度文化底蕴的德意志民族,即使在进行一场残酷错误战争的时候,仍然有许多伟大的心灵,没有泯没对不分国界的艺术的欣赏,秉承了对艺术家的尊重和保护的德国传统。最后,德军官在撤退前,向钢琴家的那一句问话:将来停战以后,你打算做些什么呢?钢琴家诚实回答:继续弹琴,为波兰电台。军官:好吧,我会听你弹奏的。希望我们都能够活到那天!
45年,德国战败了,德国仿佛是被纳粹和希特勒催眠率领着经历了一次,绚烂辉煌而又结局黯淡惨烈的梦,当一切结束的时候,德国才发现,在挥霍了日尔曼的狂想,复仇,激情和努力后,收获的仍然是贫穷饥饿与残垣瓦砾。45年底德国人每天的食品热量只有1400大卡,不足1942年的一半!普通人连吃饱一顿黑面包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侈,曾经帮助中国救护南京大屠杀中的难民的德国友人拉贝博士,此时,也在德国忍受着饥饿的煎熬,知恩图报的国人为拉贝博士寄去了炼乳,巧克力和罐头,以解燃眉之急。
几十年过去了,今天的德国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完成统一,并最终取得国际社会的谅解,融入欧洲一体化的大家庭中,靠仇恨和偏执没有实现的目标,今天通过和平谅解,勤奋工作,真诚地反省得以实现,这难道不发人深省吗?
黑面包没有走进历史,科学的叫法应该称为麸皮面包,或者全麦面包,由于营养成分的全面,现在欧洲的黑面包卖得比普通面包贵很多,当年以养分支撑着德意志军团,横扫欧洲北非,挺进莫斯科的黑面包,仍然以他的健康全面的营养,滋养着和平的欧洲。
本文为转载改编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点 & “德国是一个奇特的国家。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德国是一个奇特的国家。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两次世界大战。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战时,德国挑动战争的目的是企图重新分割世界,用武力取得“阳光下的地盘”;二战时,德国再次挑动战争的目的仍然是企图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材料二&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德国也遭到沉重打击。一战后德国受到严厉制裁,二战后德国被一分为二,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材料三& 日,德国再次统一了,凭借的不再是铁与血。在和平的环境中,德国人再次创造了经济奇迹……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而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它也找到了通过振兴欧洲壮大自己的强国之路。——《大国崛起》解说词(1)分析材料一,德国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目的是什么?两次世界大战前,德国为挑动战争分别做了哪些准备?(3分)(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是哪一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是哪一战役?(2分)(3)材料二中图①反映的是哪一会议?此会议对德国是怎样制裁的?图②会议的哪项内容导致二战后德国的分裂?(3分)(4)分析以上三则材料,德国的历史发展进程给你什么启示?(2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淄博卷)历史
分析与解答
习题“德国是一个奇特的国家。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两次世界大战。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战时,德国挑动战争的目的是企图重新分割世界,用武力取得“阳光下的地...”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本题考查的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知识,通过材料中国的关键句:一战时,德国挑动战争的目的是企图重新分割世界,二战时,德国再次挑动战争的目的仍然是企图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我们可以看出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目的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两次世界大战前,德国为挑动战争做的准备是:一战前建立了三国同盟;二战前德国建立了法西斯恐怖独霸统治。(2)本题考查的是两次世界大战的重大战役的知识,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的转折点,战争极其残酷,被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的“绞肉机”;日的美英盟军登陆诺曼底,这就是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标志着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3)本题考查的是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的相关知识,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我们可判断出图①指的是巴黎和会;巴黎和会上对德国的制裁是: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如下规定:(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在雅尔塔会议上规定: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最终导致了二战后德国的分裂。(4)本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材料一反映的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材料二反映的是德国受到制裁;材料三反映的是德国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因此透过德国的历史发展进程,给我们的启示是:战争引发灾难,和平合作赢得发展等。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德国是一个奇特的国家。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两次世界大战。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战时,德国挑动战争的目的是企图重新分割世界,用武力取得“...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德国是一个奇特的国家。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两次世界大战。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战时,德国挑动战争的目的是企图重新分割世界,用武力取得“阳光下的地...”主要考察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与“德国是一个奇特的国家。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两次世界大战。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战时,德国挑动战争的目的是企图重新分割世界,用武力取得“阳光下的地...”相似的题目:
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在1918年道“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以及有权工作和有权生存的美国黑人民族。”这里主要是指&&&&拿破仑战争激起了欧洲民族主义普法战争引起了欧洲的民族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发了民族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激发了民族主义
德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扩大陆军人数,积极扩军备战,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德国经济实力增强,要重新瓜分世界&&&B为了预防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的发生C为了吞并法国及西欧其它地区&&&D为了保证在凡尔登及索姆河战役中获胜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古今中外出现过一系列的革命或改革运动,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的革命或改革中曲折前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古今中外的革命或改革运动简表
意义或影响
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是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
采取汉化改革措施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制定了1787年美国宪法
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⑤&&&&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德国是一个奇特的国家。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德国是一个奇特的国家。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两次世界大战。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战时,德国挑动战争的目的是企图重新分割世界,用武力取得“阳光下的地盘”;二战时,德国再次挑动战争的目的仍然是企图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材料二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德国也遭到沉重打击。一战后德国受到严厉制裁,二战后德国被一分为二,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材料三 日,德国再次统一了,凭借的不再是铁与血。在和平的环境中,德国人再次创造了经济奇迹……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而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它也找到了通过振兴欧洲壮大自己的强国之路。——《大国崛起》解说词(1)分析材料一,德国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目的是什么?两次世界大战前,德国为挑动战争分别做了哪些准备?(3分)(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是哪一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是哪一战役?(2分)(3)材料二中图①反映的是哪一会议?此会议对德国是怎样制裁的?图②会议的哪项内容导致二战后德国的分裂?(3分)(4)分析以上三则材料,德国的历史发展进程给你什么启示?(2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德国是一个奇特的国家。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两次世界大战。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战时,德国挑动战争的目的是企图重新分割世界,用武力取得“阳光下的地盘”;二战时,德国再次挑动战争的目的仍然是企图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材料二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德国也遭到沉重打击。一战后德国受到严厉制裁,二战后德国被一分为二,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材料三 日,德国再次统一了,凭借的不再是铁与血。在和平的环境中,德国人再次创造了经济奇迹……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而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它也找到了通过振兴欧洲壮大自己的强国之路。——《大国崛起》解说词(1)分析材料一,德国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目的是什么?两次世界大战前,德国为挑动战争分别做了哪些准备?(3分)(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是哪一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是哪一战役?(2分)(3)材料二中图①反映的是哪一会议?此会议对德国是怎样制裁的?图②会议的哪项内容导致二战后德国的分裂?(3分)(4)分析以上三则材料,德国的历史发展进程给你什么启示?(2分)”相似的习题。德国二战大依发军车欢驶青藏线-陆军版-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 -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908|回复: 30
德国二战大依发军车欢驶青藏线
更多精彩专业军事内容,期待你的加入!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节前看了这篇文章:抛砖引玉,有关解放战争时期的“道奇卡车”&&...234
我在回复中提到亲身经历的德国二战后赔偿苏联的列车在0x年仍然在华北支线铁路上驰骋,内设还保持的很好;另提到德国二战卡车一直在青藏线上用到90年代。。。很多网友问我出处。。列车那段,请大家去找铁路论坛问一问,相信肯定有人知道;卡车这段刚才搜到了,我把年代记错了,85年退役的,德国人来华看车是80年代初期的事情不是90年代初期。呵呵。。转帖过来。
大依发军车欢驶青藏线
【字体:大 中 小】 日& &&&
& & 长长的车队,不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奔驰在青藏线上,一年又一年。
& & 从西宁至拉萨的4000里青藏公路,自从1954年12月通车后,我们的汽车部队就一直在这条线上执行着繁忙的战备运输任务,并经历了1959年的平息西藏叛乱战斗和1962年的中印边境反击战。
& & 那时,我们从西宁装车出发,每天一站,它们依次为:倒淌河(后加江西沟)、茶卡、都兰、香日德、洪水河(后迁诺木洪)、格尔木,然后转向南行,进昆仑山。为配合汽车兵执勤,以上各点都建有一个兵站,负责汽车兵的食宿、加油和接待过往部队。
& & 那时,我们以格尔木为中心,把格尔木至甘肃敦煌的公路叫北线,把格尔木至西藏的公路叫南线,把格尔木至西宁的公路叫东线。东线这段公路共796公里,“796”的里程碑就立在格尔木望柳庄门前转盘路的东口上。那时,不管东来南回,我们都盼望着看到这个路碑,所以尽管半个世纪过去了,它仍牢牢刻在我的心里。
& & 1984年6月,西宁至格尔木的铁路正式交付使用,这一段的运输便逐渐由火车取代了汽车。除非有特别需要,我们汽车兵便不再跑东线了,而是在格尔木装袋直运西藏。由于没有了汽车兵的来往,设在东线上的各个兵站,也都渐渐地撤销了。
& & 但是,我们始终难以忘怀在东线这段公路上执勤的30个年头的日日夜夜,忘不了与沿途各地结下的深厚情谊。
& & 都兰兵站是东线兵站中最受我们汽车兵欢迎的一个。那时,我们开车从东边的茶卡方向来,一过夏日哈,心里就说:哈,马上就到都兰兵站了!从西边的香日德来,一看见察汗乌苏河,就会说:哈,都兰兵站到了!我们从公路上向南一拐,进入一条大街,街口是县气象局(站),再往里就是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过了师范学校就是兵站大门了。进入大门正前面是一个作为食堂的小礼堂,左右两边是对称的两栋“U”形建筑,半圆形的回廊两边是供住宿的客房。兵站南墙外是一个很大的停车场及加油站,停车场可停几百台大卡车。兵站大门的对面街上,是一排商店,有百货公司、食品店、日杂店等。
& & 我们盼望快点到达都兰兵站,细想想有三个原因:一个是想早点到站休息。跑了一天车,又饿又累,这里气候好,不缺氧,住着舒服。二是这里是县城所在地,有不少可买的东西。1960年后,由于自然灾害,国家经济困难,东西极缺,到都兰后我们可以到商店买些茶叶、毛线等东西,这些东西在其他地方比较缺,有些还要票证,而都兰这里不但质量好,价钱也便宜。所以每回给老家父亲寄茶叶,给妻子寄毛线,我大都在都兰买。第三个原因是都兰兵站伙食好。那时由于供应困难,不少兵站以脱水菜、蛋粉、花生米为主菜,主食大都是糙米饭,又干又硬,有的地方由于海拔高、气压低,米饭、馒头都做不熟。要吃新鲜菜更是难上加难。但在都兰兵站,我们却可以吃到鲜嫩的豆腐、新鲜的蔬菜,有时还可以吃到手抓羊肉、牛肉包子等,他们的烤饼和葱花罐头肉面条也受到汽车兵的欢迎。
& & 都兰兵站伙食搞得好,除站领导的重视外,最直接的原因是炊事班有一个广受欢迎的老班长陈广末。
& & 陈广末是1957年来高原的,先后在几个兵站工作过,戈壁风吹皱了他的脸,高原雪染白了他的发,他已是40多岁的人了,仍一心一意地战斗在炊事第一线。
& & 为了改善过往部队的生活,老陈自己动手养起了猪。兵站每天少则接待几百人,多则达到上千人,剩饭剩菜和泔水成了他喂猪的最好饲料,每天忙完炊事工作他就往猪圈跑,猪慢慢长肥了,他却累得瘦了一圈子。但看到大家吃到鲜肉时,他满是皱纹的脸上乐开了花,为了广开肉源,他还和管理员一起到附近的一些放牧点去联系,买回一些牛羊肉为大家改善生活。
& & 兵站吃的菜大都从兰州买来,长途运输浪费很大,冬天路上冻掉一半,夏天路上烂掉一半,吃到大家嘴里的普通菜也成了高价钱。后来,老陈尝试着在兵站自己开了一块地,浇上水,施上肥,写信给老家的老伴,让她寄来了各种菜种子,有豆角、西红柿、冬瓜、白菜、辣椒等,他小心翼翼种了下去,经常抽空侍弄,终于收获到了鲜嫩的青菜。这在当时的县城也不多见,他和兵站的同志舍不得吃,自己吃一叶,其他的全部给过往的汽车兵吃了。
& & 但是,老陈还有一个心事,就是上级发的许多黄豆,他只能给大家泡豆芽吃,他想做豆腐,一方面缺乏工具和设备,另一方面技术上也不入门,附近又无地方可学,这让他很伤脑筋。
& & 老陈已有好几年没有回家探亲了,在兵站的安排下,他总算千里迢迢回老家安徽和老伴团聚了一次。到家后,老伴安排他走亲访友逛名胜,他应付一下了事,却一头钻进了镇上一个豆腐坊,去拜师学艺做豆腐。经过10天的跟班劳动,他把做豆腐、豆花脑、豆腐干和豆浆的技术学到了手,接着又到县城一家食品厂去学做面包、烤饼、蛋糕以及炸油饼、腌小菜的手艺,他态度诚恳,不耻下问,老师傅都毫不保留地把技术传给了他。
& & 一个月的假期快到了,归队前老伴给他准备了许多他爱吃的土特产,装了满满两大包。但老陈每样只拿了一点点,因为他有许多“宝贝”要带,怕拿不了。这些“宝贝”是一盘磨豆腐的小石磨,一袋点豆腐的石膏,一大包蔬菜种子,还有食堂离不了的碱面、苏打及两把钢口很好的菜刀,这些都是当时高原买不到的。
& & 临走的时候儿子把他送到了火车站,重的东西托运,轻的东西随身带,他一路上倒了两次火车,三次汽车才把这些“宝贝”运到了都兰兵站。
& & 接着,这些“宝贝”在他的操持下,就开始为过往部队服务了:他用石磨、石膏做出了豆腐、豆花脑和豆浆,用新学到的手艺做出了烤饼、面包、油条、腌制出了各种口味的小菜……。兵站的伙食品种丰富了,质量提高了,大家都非常佩服陈广末全心全意为部队服务的精神,选他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建设高原积极分子。陈广末的事迹,使都兰兵站的名声也一下在4000里青藏线上传开了。
& & 我当年听到这些事后极为感动,专门采访了陈广末,写了一篇文章叫《千里学艺》,发表在了《解放军报》上。以后我每次路过都兰兵站,都要去看看忙忙碌碌的老陈,至今,40多年过去了,都兰兵站及老陈的影子仍经常在我的脑海里闪现。
& &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在青藏线跑车的汽车兵,大都开的是从东德进口的“大依法”柴油车。这种车载重6.5吨,比起当时其他型号的汽车如载2.5吨的嘎斯车、载重4吨的吉斯车及我国刚开发不久的解放牌,算是载重量最大的汽车了,因而成了我们部队运输的主力车。所以当时有一句顺口溜,叫 “从西宁到拉萨,一路都是大依发。”
& & 但是,这种从欧洲进口的大卡车,原来设计的寿命很短,加上在坑洼不平的青藏路上没黑没明的奔驰,几年下来,按设计要求已达到了报废的程度,有些车跑起来除了喇叭不响,到处都嘎啦乱响。可我们国家穷,报废不起,我们还得开着这种大依发越戈壁、跨雪山,千方百计完成任务。车子破旧,又缺乏必须的零配件(国家困难,进口不起),许多车上连起码的发电机、电瓶都没有。为了能跑车,大家便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土洋结合,修旧利废。风扇皮带断了,就找一段粗麻绳来代替;变速箱壳破成了几块,焊接在一起继续用;发动机缸体破了,找一块铁皮补上;高压泵弹簧断了,找段钢丝在筷子上一绕,自制弹簧机成了。大家说,我们的国家还很穷,我们的装备还很差,但我们就是要用这些破旧车完成艰巨的战备任务。车辆差,我们完成任务的质量不能打折扣。
& & 1962年9月,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前,我由团政治处宣传干事调任一个汽车连的代理副指导员,我们从西宁装上面粉、大米等给养物资和一部分武器弹药运往西藏边防。我坐在班长丁世华的车上,车上装的全是面粉。
& & 高原天气像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早晨我们从都兰兵站出发时,天还是晴朗朗的,可是走不远,天空就乌云密布,接着就下起了大雨。挡风玻璃上的水流像瀑布一样越下越大。车上的面粉袋本来是苫有篷布的,可那块篷布和车本身一样是又旧又破,尽管出发前我们对破洞进行了修补,可丁世华仍不放心,他停下车,爬上去一看,发现有几个地方已经渗水,他二话没说,急忙打开自已和助手小马的行李卷,把包袱皮、被子、毡子等都拿出来,盖在篷布渗水处,然后用绳子拴紧,看看没问题,才回到了驾驶室。他抹一把满脸的雨水说:“运给前方战友的给养,不能有什么闪失。”
& & 车子又前进了,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走了一段后,我们心里又不踏实了,再次停车,爬上去检查篷布渗水情况。
& & 我们一上车,情况使人大吃一惊,由于暴雨倾盆而来,糟朽的篷布湿透了,眼看危及到了面粉的安全。
& & 丁班长二话没说,解开绑绳,揭开篷布,一猫身钻了进去,接着就见篷布中间一个“小山包”,在篷布上的雨水哗哗朝四下流去。
& & 不一会他钻出篷布,在工具箱里找出千斤杆和一把铁锨,说:“我们要用这两样东西把篷布中间撑高,雨水就不容易渗了。但这样东西没法固定,车一开动就容易倒,所以必须有人扶着它。这一段路比较平坦,由小马开车前进,我到篷布下面去扶它们。我们绝不让雨水湿了面粉。
& & 我们三个人争执了一番,但丁班长以自己身体好,有经验为由,不由分说钻进了篷布。
& & 小马小心翼翼地驾车前进了,我们虽然不再担心雨水渗湿面粉,但却担心起丁班长的身体来。走了一会儿,小马停下车,要去换丁班长,却被丁班长狠狠地“顶”了回来。
& & 汽车在狂暴雨中前进着,丁班长撑起的“山包”经受着雨鞭的捶打。
& & 又过了半个多小时,前面就到香日德了,乌云终于变稀,雨也渐渐停了下来,我们急忙停住车,喊丁班长快点出来。只听“嘭”一声,那高撑的篷布塌落了,但却不见丁班长出来。我们揭开篷布一看,原来他因累闷而昏过去了。
& & 经检查,车上面粉完好无损,缓过气的丁班长一挥手:继续前进。
& & 由于大雨的耽误,我们的车队到达诺木洪附近的洪水河兵站时已是晚上9点左右了,我们匆匆吃了点晚饭,又连夜上路了。夜晚行车,让我们最头疼的是多一半车没有电瓶,因而无法照明。但紧急的战备任务不允许多耽误,我们只得想办法自制油灯照明:给两个罐头盒里灌上柴油,掏出被子的棉套搓成捻子,把这种自制油灯分左右拴在保险杠两边的标杆上,用打火机点燃,靠着微弱的灯光开车前进。为了弥补灯光弱,视线不清的缺陷,一个人得把头伸出车门外,冒着寒风和沙土扑打,瞪大眼睛瞅着路面,不断给驾驶员传达口令:“小心,前面有坑!”“慢,前面左转弯”,车子每跑十多公里,就要停下来添一次油。一夜跑下来,两个人的鼻孔、耳窟里都会灌满沙土,半个脸都被风沙吵麻木了。浑身像被抽了筋一样,几乎瘫痪了。这种汽车点油灯的奇观,恐怕在世界其他地方很难看得到。但为了完成任务,我们必须这么干。
& & 由于没有电瓶,早晨出发发动车同样是一大难题。尤其是冬季,每天天不亮,我们都要提前起床,每台车点起四堆火,一堆放在发动机油底壳下,一堆放在变速器下,一堆放在后桥差速器下,以烤化那凝成块的机油和黑油,否则机器根本就转不动。还有一堆火用来烧热两扁桶水,好加进汽车水箱。所以那时出发上路,我们每台车上都装有很多烤火柴,这是我们从戈壁滩上挖来的干红柳根。
& & 有电瓶的车发动后,还不能走,必须以排为单位,拖那些没有电瓶的车,借以发动。往往是一拖二,二拖四,四拖八,等全连车都发动完,差不多要用去近两个小时。每天发动车都是一场紧张的战斗。途中休息时,这些车常常不敢熄火,有时要熄火检查,再起动时则要用人推。
& & 我们的高原汽车兵,就是这样操纵着大依发车在千山万水间前进的。它从1956年来到青藏线到1985年全部退出现役,在雪域高原整整跑了30年。
& & 当东德的汽车工程专家听到这样的成绩后,惊得张大了嘴巴。大依发在他们的柏油马路上也只能跑五六年呀!他们急忙派人来中国的青藏高原实地考察,并为本国的产品而深深的骄傲。但考察的结果他们感到:不是他们制造的的大依发车有多么好,而是驾驶大依发车的中国军人确实了不起。他们用老旧的破依发在青藏高原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绩。
& & 窦孝鹏 陕西扶凤人,金盾出版社原副社长、编审,编辑出版物有《崩溃的雪山》《长城鏖兵》等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八股笔法 !!!要带分析的去看才可以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3567770.jpg (87.38 KB, 下载次数: 11)
21:17 上传
网上搜了一下,此乃大依发汽车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德国二战时的欧宝S卡车?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平头依法,2000年以前很常见。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德语自动车联合体的缩写
这车是民主德国生产的平头卡车,母型是英国二战援苏平头卡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当年真不容易啊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超大游击队员
都兰、察卡、向日德、诺木洪、倒淌河,等等,当年住过的兵站呀!怀念中!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本帖最后由 木牛流马 于
00:53 编辑
kgb1059 发表于
德语自动车联合体的缩写
大依发应该是IFA,不知文章所述的大依发是否就是这个样子的平头车?
IFA 01.jpg (63.38 KB, 下载次数: 2)
00:32 上传
这里向老一代高原汽车兵致敬!还有那位老炊事班长,光看看文字描述就觉得他做的饭菜很可口。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ifa是前民主德国生产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50年代东德车跟2战德国车差了至少10年的时间。
捧德国也是不能象LZ这样捧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kgb1059 发表于
德语自动车联合体的缩写
嗯,好像是。我是20年前吧,看的cctv的纪录片,里面提到了一句。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beijingchina 发表于
50年代东德车跟2战德国车差了至少10年的时间。
捧德国也是不能象LZ这样捧的
不是捧,20年前看的片子了,
就记得是50年代引进的车,我可能误记成德国二战后被苏联“索赔”的那批货又转卖给中国了。
列车那段是列车员说的,二战后苏联从德国得到的,后来中国又进口了,云云。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超大游击队员
楼主多大?90后?
80年代街上的旧车一大把。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德国的人的东西做的就是好,但是在大规模战争中还如此做,就成了缺点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老汽车兵苦啊!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kgb1059 发表于
德语自动车联合体的缩写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雾中漫步 发表于
德国的人的东西做的就是好,但是在大规模战争中还如此做,就成了缺点了
您没看见IFA设计寿命多短吗?德国有的东西是不错,但是IFA确实是低端车子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那个年代,很多单位没有买老解放的指标,都自己diy卡车!例如14军42师由滇西进驻贵州后,126团就自己diy了两辆卡车也跑了十几年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宝马750不仍大行其道?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超大游击队员
木牛流马 发表于
大依发应该是IFA,不知文章所述的大依发是否就是这个样子的平头车?
这车,80年代还看见到处跑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发动机缸体破了,补块铁皮就能接着跑?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超大游击队员
平头依法小时候常见,好像国内也有仿造的,叫黄河牌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左手之王 发表于
平头依法小时候常见,好像国内也有仿造的,叫黄河牌吧?
黄河是仿造的捷克的斯柯达。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那个平头让我想起当年的黄河卡车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hhh8899 发表于
这车,80年代还看见到处跑的
80年代应该是外形跟这车比较像的黄河JN150很多,是国产第一代重卡,参考了斯柯达706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老牌工业强国的底蕴的确轻视不得!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木牛流马 发表于
80年代应该是外形跟这车比较像的黄河JN150很多,是国产第一代重卡,参考了斯柯达706
非也,老家附近有个锰矿,矿里拉货的车头上,IFA三个字我印象太深刻了,黄河那会儿也听多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hhh8899 发表于
非也,老家附近有个锰矿,矿里拉货的车头上,IFA三个字我印象太深刻了,黄河那会儿也听多的
俺记得黄河是参考斯柯达的,那么IFA跟黄河或者说IFA跟斯柯达有啥关系吗?这俩车前脸挺像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这个依法不知道不是那个产摩托车的一个厂子?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时期德国人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