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对手,海天一品鲜酱油酱油出事了,大家没看报道吗

刚买回来没几天的海天酱油,打开发现蛆虫,维权却遭厂家倒打一耙
刚买回来没几天的海天酱油,打开发现蛆虫,维权却遭厂家倒打一耙
世界浪漫创意
海天酱油 的高明“酱油城”,占地约3000亩,首期投资超过10亿元,年产量将超过200万吨,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航母级”的调味品综合生产基地,除生产酱油外,还生产包括蚝油、鸡精、酱、醋在内的多种调味品,将确保海天在产销规模、技术领先性和产品多元化等方面坐上全球同行的头把交椅。自1990年代始,海天酱油已连续多年保持酱油产销量全国第一的纪录,并且一直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是国内调味品行业名副其实的第一品牌。日,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盛大落成,全部建成投产后调味品年产量将超过200万吨,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调味品综合生产基地;是中国第一个现代高科技与传统酿造工艺完美结合的典范,标志着中国调味业向集团化、产业化经营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目前,基地内第一期年产50万吨酱油工程已完成,年产20万吨的蚝油项目、年产10万吨的酱生产车间和年产万吨的鸡精生产车间相继投产,酱油二期建设工程已经展开。 海天高明二期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海天的年生产规模将突破200万吨。同时,项目还将全部采用国际一流的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从整体上提升中国酱油的技术开发水平,引领行业未来5-10年技术方向海天目前已建有面积达60
万平方米、全国最大规模的天然晒池,晒池高度和玻璃盖斜度经科学预算,充分利用阳光,保证了天然晒制过程中的完美和酱油风味的稳定。海天从保障源头用料的安全和高品质开始,建立专业的菌种培育中心,强化发酵菌种研究,并建成中国面积最大的玻璃晒池群进行天然发酵,直至对产品实施全程无接触的无菌灌装,以及产品流通入市后执行严格的留样观察制度等等,在每一个环节和生产步骤,要求每一位员工对产品质量执行全面、全程、全员的保障体系,得以形成独步市场的质量优势,是同行业惟一集“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等国家级重要认证于一身的品牌,含金量至高。染。瓶子杀菌消毒、酱油灌装、瓶体封盖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全封闭的无菌灌装空间内完成。瓶子经过洁净热水清洗、洁净蒸汽杀菌、洁净空气吹干三道“关口”,瓶盖经过负离子除尘、紫外线杀菌两道程序进入该空间,酱油在进入灌装空间前则经过巴氏灭菌和超细过滤双重灭菌工序。据测量,海天酱油灌装空间的洁净程度已达10万级标准,堪与药品行业的洁净标准媲美。海天在每一批产品进入流通前都严格执行国际通用的产品留样制度。海天公司专业检验人员不定期地对留样产品进行检测和跟踪,观察产品是否发生变化,质量是否稳定,以此为参考,对在市场中流通的产品实施同步监控,从而确保市场销售产品的品质稳定,质量安全。那么大品牌为什么最近被曝光:“刚用三天的酱油里竟然发现几十条蛆虫,实在太恶心了……”9月18日,南昌市民魏先生向记者反映,魏先生女儿前天一直拉肚子,事后,他发现才买来三天的海天酱油生了蛆虫。联想女儿拉肚子前食用了海天酱油制作的菜肴,魏先生怀疑女儿生病或与此有关。而对于魏先生一番说话,海天酱油一位受访负责人则表示,消费者保存不当会导致生蛆虫一事的发生,并建议消费者检测。记者查询到,投诉海天酱油生蛆的事件并不是孤例,9月5日,新建区居民邹女士反映食用才一个多星期的海天生抽酱油有蛆虫,并怀疑其导致一岁多的孙女几天内又吐又拉肚子。那么,该起事件处理结果如何?9月18日,记者联系新建区居民邹女士,邹女士告诉记者,“海天酱油并没有人来处理,只是叫我去检测,而且工作人员说拿另外的酱油去检测。”邹女士质疑,“生蛆的是我买的这瓶酱油,为什么要拿另外的去检测?”邹女士不同意海天酱油的处理方式,事情陷入了僵局,邹女士买的酱油依然放在家里,没人来处理。此外,邹女士还透露,“他们还说我把海天酱油的名声搞臭了,要我还他们清白。”邹女士表示,她保留进一步追诉海天酱油的权利。市民投诉:海天酱油生蛆9月15日,魏先生在红谷滩新区红谷八路的菜市场一个杂货店买了一瓶海天酱油,价格18元,瓶身显示,生产日期为日,保质期18个月。“买回来之后就用了。”魏先生介绍,第二天,11岁的女儿声称不舒服,还拉起了肚子。魏先生觉得不对劲,“在家里吃的饭,怎么会坏肚子?”随后,魏先生怀疑家里是不是有不干净的东西,就把家里物品检查了一遍。“没想到在酱油里发现了数十条蛆虫,上面漂浮了一层蛆,蛆在酱油里游动。”“仔细看,里面的蛆已经很大,可是这瓶酱油才打开三天。”魏先生怀疑,在打开之前,酱油就已经生蛆了。“前一段时间也看到网上有海天酱油生蛆的新闻,没想到自己也买到了生蛆酱油。”魏先生还告诉记者,之前用的也是这款酱油,没有发生过这样的问题,魏先生希望厂家能有个合理解释。厂家回应:消费者保存不当导致9月18日,记者联系到海天酱油一位林姓经理,当记者把魏先生的情况反映给林经理时,林经理则反问,“先不说这个事情,你在打电话过来之前有没有先上网查一下酱油生蛆的原因。”并进一步解释称,“夏天天气比较热,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环境比较潮湿,可能垃圾没有处理好,然后在用完之后瓶口可能没有擦拭干净,导致微生物或者蚊虫叮咬在里面繁殖。”那么,按照林经理的说法,是不是意味着这瓶酱油魏先生才买来三天,酱油里生蛆是由于魏先生保存不当?对此,林经理则表示,“买来了打开没有?打开了那就是。”是否存在生产过程中消毒没有处理好的情况?林经理则告诉记者,“这个我无权回应,如果需要,你们可以去公司验证。”那么该起事情如何处理?林经理介绍,消费者可以找销售该瓶海天酱油的农贸市场的老板,反馈到供货商,然后进行协调沟通。事件追踪:海天酱油生蛆问题遭多次投诉 近日,金华市民董女士购买了一瓶海天酱油,那只开封后只用了一次就发现瓶内长了几十条活蛆。对此,海天酱油淡定回应称,酱油生虫夏天很常见,大多是消费者保存不当所致,公司愿意换一瓶酱油,但如果消费者认为是产品质量有问题,则可通过质监部门和工商部门来解决。
酱油里长出几十条蛆虫”
一个星期前,董女士在金华市区新农贸市场一家调味品店买了一瓶瓶装海天牌生抽酱油。
董女士说,因为要吃蟹,酱油买回去当天她就用了,但用了一次后,最近都没去动它。直到昨天,她做饭再次用到酱油时,意外发现酱油瓶里飘着一些东西,仔细一看,竟是活生生的蛆虫,有几十条。
“我顿时就感觉很恶心,一天都吃不下饭。”昨天傍晚,董女士提着酱油回到了新农贸市场,并找到了海天酱油在这里的一个代理商。
代理商郑女士称,酱油生虫的情况,此前她也没有碰到过,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生虫。如果董女士愿意,她可以给董女士换一瓶酱油。对此,董女士当即拒绝了。
郑女士表示,海天酱油在金华这边有专门的销售经理,可以让他们前来处理。随后,她给一名姓杨的销售经理打了电话,但对方称人在义乌,一时赶不回来,今天会联系顾客处理。
酱油生虫夏天很常见
昨天晚上,记者与海天酱油杨姓销售经理进行了电话联系。
杨经理说,酱油特别是生抽夏天生虫的情况很常见,大多是保存不当所致。消费者使用酱油后一不注意,瓶盖周围就会残留一些酱油,酱油的香味会吸引苍蝇、蚊子或别的虫子来产卵,如果盖子没盖的话情况就更加严重。一旦虫卵掉到酱油里,一两天内就可能长出蛆虫。
杨经理解释道,生抽酱油盐度不高,鲜度很高,其中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丰富,所以容易吸引苍蝇、蚊子或其他昆虫靠近。
虫子有无可能是在生产过程中进入酱油?杨经理称,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因为产品出厂前都经过高温消毒和超细过滤程序,出厂的酱油里一般是不会有虫子的。
对于董女士的遭遇,杨经理表示,也有可能是保存不当导致,类似的情况,他们公司一般会给予补偿,也就是说换一瓶酱油;如果消费者认为是产品质量问题,可以通过质监部门和工商部门来解决。
消费纠纷的具体处理,杨经理称,这是公司售后部门的事,他不好擅自定夺。 海天酱油是海天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调味产品,自1990年始,海天已连续多年保持酱油产销量全国第一的纪录。日,有媒体曝光佛山高明威极用工业盐水制酱油,引起舆论热议,海天身陷“酱油门”。但随后,高明区政府澄清:威极公司与海天股份无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世界浪漫创意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浪漫创意,各种生日惊喜计划和浪漫表白方法
作者最新文章海天酱油:四大阶段 全面揭秘海天发展轨迹
中研普华报道:
相关研究报告
  海天,得名于“海天酱园”。溯源于清代乾隆年间的佛山酱园,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其工艺讲究、口感醇厚的酿造方法领先同侪。如今,海天已成功跃升全球最大的生产企业,其产销量远远领先于同行,海天酱油,连续10多年保持行业产销量第一地位。海天蚝油,产销量全国第一,是第二名的5倍以上。海天黄豆酱等酱料产品,已经拥有广大的消费人群,曾一度风靡全国。    纵观海天发展史,勤俭创业、稳健创新一直贯穿于始末。从海天内部获悉,海天能有今天的成绩,除了坚持主业、稳健、踏实、求变外,层大胆创新,坚持求变是海天发展的源动力、海天发展的每个重要阶段,都体现出这一点。    1955年,公私合营,提供了高起点的发展平台。当年,佛山25家实力卓著、美味悠远、香誉港澳的古酱园谋略合并重组。“海天酱园”是25家酱园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产品品类最多、影响也最广的一家老字号酱园,因此一致同意将新组建的厂命名为“海天酱油厂”。天时、地利、人和,佛山制酱业的“原始积累”提供高起点的发展平台,海天破茧而出,    1988年,跻身国有大型企业行列。当年,海天被评为国有大型企业,同时,规范了内部架构,细化了部门分工。    1994年,成功转制。当年,海天成为佛山首批成功转制的企业,转制后,海天由原有的国有企业转变为由职工和集体共同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从此,海天驶上发展的快车道,并快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酱油产销、出口企业。    2005年,海天(高明)公司落成。当年10月28日,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有限公司一期工程盛大落成投产,投产后,海天已成功跃升为全球最大的专业调味品生产企业。    2008年,全面进行内部规范。当年,海天内部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ERP项目,财务项目、HR咨询项目、品牌项目等一系列项目的落实与实施,为海天进一步做大做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海阔天空,有容乃大,正因为海天经历了这几个重要的阶段,才使得海天的今天更加耀眼。长袖善舞,300年的历史积淀,敢于冒险,勇敢尝试的创新精神,使得海天成为亿万家庭熟悉和信赖的味道。    海天,生活多美味。
本文分享地址:
国储库流入大量转基因菜籽油事件正持续发酵。近日,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
在北京市工商联的牵头下,北京地区近80家食品行业上下游关联企业10月22日 …
中高端酒成产业短板 小散乱制约行业发展
云南的白酒产业驶上了快车道 …
最近,在中国酒饮行业引人注目的“国际酒饮中心”项目落户天津,引 …
霜降节气刚过,云南普洱、保山、临沧等主要咖啡产区进入最繁忙的采 …
国际原糖价格持续上涨,目前已经上涨至19美分/磅上方,在巴西天气 …
阿胶因其补血效果显著,价格昂贵,被人们称为“药中茅台” …
运营公司: 办公地址:深圳市福田中心区深南中路东风大厦12层
邮编:518031 E-mail:
服务热线:(+86)6 06 96 56 29596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简称"") TM 旗下网站 传真:8
咨询QQ:918461“海天酱油生蛆”强力追踪:海天味业承诺抽检同一批次酱油_国内新闻_大众网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海天;酱油;消费者;中国;抽检;厂商;食品;对此 “海天酱油生蛆”强力追踪:海天味业承诺抽检同一批次酱油' />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中国江西网讯。记者曹琦报道:日前,海天酱油生蛆一事经过中国江西网独家报道后,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热议,并期待海天味业拿出处理办法来。,“海天酱油生蛆”强力追踪:海天味业承诺抽检同一批次酱油' />
新闻>国内新闻' />
  中国江西网讯 记者曹琦报道:日前,海天酱油生蛆一事经过中国江西网独家报道后,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热议,并期待海天味业(603288)拿出处理办法来。与此同时,中国著名公益人士“中国小蚂蚁”唐伟、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等知名公益人士、业内权威专家也持续发声,要求海天酱油生产商必须给公众一个透明的交待。  9月27日,海天味业一位郭姓受访人员明确表示,同意选取同一批次的海天酱油进行抽检,再如实向消费者告知抽检结果。目前,外界静观海天味业的后续进展。  海天味业承诺可抽检同一批次酱油  海天酱油生蛆一事有了新的进展。  27日,海天味业一位郭姓受访人员明确向中国江西网财经记者表示,海天将和最近两起事件的消费者沟通,联系具体的质检事宜。  对此,消费者魏先生表示,刚买回来没几天的酱油就生蛆确实让人觉得非常恶心,既然海天酱油厂商已经答应了抽检,说明媒体的公正报道已引起厂家重视,作为一名消费者,也看到媒体呼吁所呈现的社会公信力。同时,他更期待海天味业拿出一个令人信服的检测结果。  一位九江读者也致电中国江西网记者,2016年,当地也发生过海天酱油生蛆事件。他要求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海天味业,必须解决再三发生的上述事件。同时,海天味业更要查明原因。 “中国小蚂蚁”唐伟告诉记者,既然海天已经变得相对主动、做好准备抽检的行动无疑是件好事。“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故,消费者本身的维权成本很高,只有厂商积极主动,才能真正促进食品领域事业的发展。”  “生蛆系消费者保存不当一说或有出入”  对于海天酱油出现生蛆事件,海天味业的解释是消费者存在不当保存的可能。对此,业内专家认为这一说法有出入。  海天味业郭姓受访人员说,因为生鲜酱油的特性很容易吸引苍蝇,如果瓶盖没有盖好,或者瓶口有残留物,很容易导致蚊虫、苍蝇叮咬产卵生蛆,这跟具体的开封时间没有关系。因此,郭姓受访人员建议消费者可以把酱油保存在冰箱里。  这个说法很难让消费者魏先生信服,他说,“我盖得很好,可以请厂商他们过来做实验,我相信还没卖完!”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则表示,以目前秋天的气候条件来说,因消费者保存不当导致生蛆的概率比较小。  一位消费者说,网上还一直流传着“好酱油才生蛆”这种传言,是否经得住科学的考验?对此,海天酱油江西地区厂商代表林经理从侧面认同了这一说法,“像海天这类相对来说档次高一点的生鲜酱油才有生蛆的可能,一些档次低的酱油还真不可能生蛆。”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这种说法很难站住脚。按照此种说法,那岂不是蛋白质越高的食品越容易生蛆,那好牛奶怎么没有先生蛆呢?朱丹蓬为此还打了一个比方。  [2]下一页尾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上海界龙金属拉丝有限公司前后曾3次被当地政府通知停止生产,并被明确告知如不予配合,将采取“断水、断电”措施。”从“舍弗勒事件”看,正如环保组织所言,中央环保督察确实不是一场简单的问责风暴。
09-28 08-09法制日报
9个街道都有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全科窗口”应办尽办,优化流程实现一站办结……栖霞区一系列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提升群众企业办事效率的举措成效明显。随着“最多跑一次”改革正向投资审批和市场准入等重点领域纵深推进,浙江企业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并提出力争到2...
09-28 13-09光明网
在经历了去年的流拍后,世界上第二大钻石如今终于找到主人了!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9月26日报道,这颗1109克拉未经切割的原钻以5300万美元(约合3.5亿元人民币)的高价被英国格拉夫珠宝公司拍到。9月25日股市收盘后,加拿大卢卡拉钻石公司公布了钻石出售的消息。201...
09-28 09-09大众网
9月27日至28日,近百名优秀企业家来到威海南海新区研讨新经济、关注新动能,共同聚焦威海南海新区十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共同研讨在当前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大背景下,如何发展新经济,驱动产业模式全力向新动能转换。本次活动由中国企业家摄影学会主办,有关领导...
09-28 13-09央广网
新华社上海9月28日电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285,较前一交易日下跌93个基点。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6285元,1欧元对人民币7.7936元,100日元...
09-28 13-09新华社
新华社华盛顿9月27日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7日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低收入国家产出降低,国际社会应当帮助低收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IMF在当天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分析章节中说,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负面效应主要集中在气温较高的地区,而在这些地区绝大部分是...
09-28 13-09新华社
Copyright (C)
& .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 Email: &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海天味业2015年报点评:调味品巨头的隐忧
海天味业2015年报点评:调味品巨头的隐忧(作者:舍得)
3月10日调味品巨头海天味业发布了《2015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其2015年营业收入为112.9亿,净利润25.1亿,同比2014年分别增长15.1%及20.1%,净利率达到创新高的22.2%。在国内经济一片低迷的大背景下,海天仍然获得了可观的增长,业绩不可谓不亮眼。但仔细分析其各项业务的增长情况,却发现作为海天最强势产品的酱油,其营收增速只有6.6%,大幅低于公司的整体营收增速,而且这已经是海天酱油连续低5年增速低于公司的整体营收增速,相对应的,海天酱油在公司整体营收中的占比,也由2010年的72%一路下滑至2015年的59%。下表为海天企业整体及海天酱油五年营收增速数据:
海天酱油,作为海天调味品帝国的长子,作为海天最强势的产品,本应成为海天调味品业务增长的龙头,却为何连续5年增速落后呢?
是酱油行业增长缓慢吗?据高华证券研究所提供的数据,酱油行业的收入增速在15%左右,其中产量和价格两个指标各贡献年均8%和6%的增长,而海天酱油作为酱油第一品牌,其最近5年的复合增速仅11.08%,显著低于行业的整体增速。
随着品类的发展成熟,强者恒强,领先品牌的增速大于行业增速,市场份额逐渐向领先品牌集中,是消费品品类的普遍发展规律,比如六个核桃在核桃乳品类的市场份额为80%,而承德露露在杏仁露品类中的的市场份额更是超过了90%。在酱油品类,领先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虽然没这么高,但市场份额逐渐向领先品牌集中的现象仍然存在。以日本酱油市场为例,CR5占到60%,排名第一的龟甲万,一家就占到31%;而我国酱油市场,目前CR5不到25%,排名第一的海天也不到15%,说明领先品牌的市场份额还有大幅提升的空间,可以说海天酱油正处在行业持续增长并且市场份额也持续提高的黄金发展期,这也是资本市场持续看好海天的一个重要原因。可海天酱油却为何裹足不前呢?在笔者看来,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海天缺乏品牌经营思维。
点击海天官网的“品牌与产品”栏,显示的第一句话就是“品质扎深耕,品牌自繁茂”,这句话如果只是给消费者看的,那可以说是海天对自己产品品质的一种自我宣传,无可厚非;但如果海天的管理层也确实是这么认为,认为只要产品品质好,品牌就会强,并以之来指导企业经营,那就谬误难免了。而从海天的市场表现来看,是后者的可能性很高,具体表现在:
一、营销投入不足
根据海天年报显示,海天的广告投入常年只占营业收入的2%左右,而同为消费品品牌企业的伊利、露露,广告投入常年在8%以上,洽洽瓜子的广告投入也在6%左右。在海天酱油扩张市场份额,同时酱油面临升级换代的关键时期,海天不利用现有的规模优势,加大投入,扩大优势,反而在营销上吝于投入,那么增长乏力也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现阶段,海天酱油在酱油品类中的整体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于其他品牌,但这种领先只是相对的领先。首先,海天的市场份额也只有15%,还远没到绝对领先的地步。其次,其他品牌虽然整体实力不足,但已经在局部市场区域及细分品类上,对海天展开了反击。市场区域上,如厨邦在广东、宁波市场,李锦记在广东市场,欣和在上海市场,千禾在四川市场,都有不错的表现;细分品类上,如欣和的遵循自然原酿酱油,禾然有机醇酱油,加加的面条鲜酱油,千禾的180天、380天头道原香酱油,也都做的有声有色。海天如再不加大市场投入,利用自己现时的渠道规模优势,及时跟进覆盖,就有可能让竞争对手在各利基市场坐大,积累资源后,再由局部反击发展成全面进攻,从而使市场格局由现在的海天一支独大,变成群雄并起,那时候海天再后悔可就晚了。
二、产品升级投入不足
产品升级换代常常会使原来的领先品牌由领先变落后,如摄影由胶卷时代进入数码时代,柯达由原来的领先地位渐渐落后于佳能、索尼;手机由功能机升级为智能机,诺基亚由原来的领先地位渐渐落后于苹果、三星。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产品是对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的老产品的破坏性创新,作为老产品的领先品牌,在发展中难免会缩手缩脚,甚至心存侥幸,从而跌入“创新者的窘境”,而本来在老产品中落后的品牌,则往往会看准机会加大投入,从而一举超越原来的领先品牌。
在食品领域,这种升级换代虽然不像在电子、网络等科技领域那么快速彻底,但也是存在的,如普通白奶市场一直排名老二的蒙牛,抓住了牛奶消费升级的机会,抢先推出高端牛奶品牌——特仑苏,成为高端牛奶第一品牌,不但抢占了大量普通白奶的市场,也始终压制着普通白奶领先品牌伊利推出的高端牛奶品牌——金典。
在酱油行业,也经历了两次产品升级,第一次产品升级,是由传统老抽酱油向鲜味酱油的升级,厨邦酱油凭借“天然晒制天然鲜“的卖点崛起,在年期间,厨邦销售额增加了1.2倍,而同期海天酱油的销售额仅增加了不到60%,厨邦也一跃在海天的大本营——广东市场抢占到了20%的市场份额,只可惜厨邦未能根据品类发展的规律趁胜追击、扩大战果(另有文章详细分析,本文不再赘述)。
而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向“无添加”酱油的升级,如厨邦纯酿酱油、欣和遵循自然原酿酱油、千禾头道原香零添加酱油。海天虽然也推出了海天老字号酱油来应对,但看得出这种应对是被动的、勉强的,海天老字号只是陈列到了终端货架,各种营销推广配套严重不足。而从品项设置来看,海天老字号一下推出了三个品项:零添加头道酱油、第一道头道酱油、365高鲜头道酱油,“零添加”、“头道”、“第一道”、“365高鲜”一下出了四个概念,也许海天自己还没想清楚到底要卖什么,索性就把这个难题抛给了消费者,让消费者来选择。这种做法不会奏效,因为品牌最基本的作用就在于指导消费者进行选择,而不是相反,消费者对他看不懂的东西,最普遍的反应就是不买。如果竞争对手能够遵循品类战略原理进行“无添加”酱油品类打造,将很有机会重创海天酱油,一如特仑苏重创伊利普通白奶。
成长性业务要有成长性业务的打法,那就是目光长远、敢于投入,关注的焦点不是短期财务数字的漂亮,而是业务护城河的加深加宽,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常青基业。而海天把成长性业务当成衰退型业务来做,不断从现有业务中压榨利润,净利润率由2010年的12%提升至2015年的22%,短短几年,就近乎翻番,看似财务数字漂亮,实则是为公司长期的发展埋下了地雷,不可不谓海天风光业绩背后的隐忧啊!
。。。。。。。。。。。。。。。。。。。。。。。。。。。。。。。。。。。。。。。。。。。。。。。。。
网友评论:
积木投资:思考如下:
1、从DCF三要素的角度来讲,海天依然属于永续经营行业内拥有超强现金流创造力且处在发展扩张的中期未到成熟期,所以海天高度符合DCF三要素;
2、从竞争优势也就是护城河来看,海天目前所占的优势长期来看如果没有通过自身的持续提高经营来维持,并不是牢不可破的,换句话说竞争优势的面比较窄;
3、综上,从长期的角度看,海天只能享受阶段性的估值溢价,需要结合企业基本面进行动态评估。
4、操作上调低建仓和加仓预期点位。
最后遇到你:
1、认同海天处于发展扩张期
2、海天依然维持了高净利率和高ROE,依然零有息负债,现货现款,消费升级和渠道下沉也在有序进行,高端产品占比增加,整体产品市场份额扩大,非酱油产品占营收比例扩大,护城河是加宽加深了而不是缩小了,竞争优势的面宽了而不是窄了;
4、建议在30PE这个合理估值以下增加投入。
一级呵呵男他爸:不敢苟同作者的结论。海天酱油部分的增速不大,估计更多的是与产能不足有关,年报显示15年酱油销售134.26万吨,产销率达100%,而同时高明50万吨产能还在建设中,没有投产。是想如果真的是增长乏力,有必要一下子扩大50吨产能吗?
舍得:产能不足的可能性有,但不高。年报第13页的原话:“公司通过强化供应链管理,提升发运效率和产品运输送达速度,优化产销联动的生产计划,实现了生产效率和库存管控水平的提高,促使报告期内各产品产量增幅低于销量增幅,并实现期末产成品库存量的同比下降。”可见是以销定产,而不是以产定销!
万瑞斯骑士:看了下主营业务情况,暂时的结论是原油产能不足。首先看到酱品的收入增速正常,而酱品的发展必然会影响酱油收入。酱油原油分为头过、二过、三过甚至四五过,酱品用的豆渣原料一般是收完头过油的那种,这意味着二过、三过等都没有了,部分大量使用二三过原油的品种会大受影响,例如老抽、生抽王、蒸鱼豉油,可能迫使海天不得不购买外厂的二三过油。这个只是初步猜测,还需要更多数据印证,如果没错,那么高端一点的品种收入增长以及毛利率应该要高点。新产能投放前,发酵产能可以利用剩余空地缓慢增加,制曲却是很难有潜力挖掘,所以原材料成本没怎么增加也许能够佐证这个猜测。
最后遇到你:
1、海天的销售费用还是逐年增长的,营收和净利增长与销售费用增长幅度相同。不过Q4在营收、净利超预期的情况下销售费用率下降,我认为这是好事;
2、海天是以销定产的企业(上市以前一度因为产能受限而影响了业绩),酱油这几年各大企业都在扩产,市场早已饱和,海天降低酱油的投入,增加对非酱油产品的开发,这几年酱油营收占比持续降低,我认为是公司战略所致,并不是海天酱油的市场地位受到威胁(不是酱油发展慢了,而是非酱油产品发展迅速,超出酱油发展速度);
3,产品升级海天一直在做。高中低档产品比例从过去的1:6:3发展到最近几年的2:6:2(上市前),最近已经达到3:6:1,毛利和净利也随之逐年提升。整体趋势就是稳定中端,发展高端,低端占比减少(同样不是因为低端发展慢,而是中高端发展更快),何况在产品升级的同时海天依然牢牢把握中低端市场(餐饮这块),这充分证明海天产品竞争力实际上是提升了的。
4、“无添加”“晒足180天”都是针对个人消费者的营销噱头而已,海天近年的广告也跟风行业做了这方面的宣传,但是我不认为这些宣传会对餐饮渠道的销售会有什么好处,毕竟广告不过是“专业忽悠不专业”而已。
我的更多文章:
( 08:08:20)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天酱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