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民一年一般纳税人一年的费用占总收入的多少

农民一年的真实人均纯收入多少?如今的农民真的非常有钱吗?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21:16:46&)
( 12:21:04)
( 13:42:25)
( 13:36:03)
( 08:54:36)
( 01:58:40)
( 09:11:38)
( 09:01:09)
( 08:58:09)
( 08:26:31)
( 13:38:54)
( 15:57:12)
13字(24/0)
( 08:42:21)
74字(102/0)
( 08:16:45)
234字(49/0)
( 06:43:47)
140字(101/0)
( 06:34:44)
24字(22/0)
( 03:22:30)
18字(14/0)
( 23:27:58)
36字(34/0)
( 23:20:25)
112字(27/0)
( 22:54:28)
11字(12/0)
( 22:02:48)
261字(42/0)
( 21:29:10)
178字(40/0)
( 21:21:47)
13字(55/0)
( 20:50:20)
10字(10/0)
( 20:39:45)
66字(70/0)
( 19:57:06)
23字(16/0)
( 18:55:59)
110字(80/0)
( 18:40:45)
19字(35/0)
( 17:28:23)
( 17:21:57)
89字(61/0)
( 17:18:56)
32字(11/0)
( 17:13:41)
103字(18/0)
( 17:04:25)
48字(25/0)
( 17:05:10)
26字(18/0)
( 16:48:44)
43字(28/0)
( 16:49:58)
( 16:42:43)
145字(23/2)
( 21:16:36)
( 17:33:05)
82字(21/0)
( 16:41:26)
64字(37/0)
( 16:40:04)
135字(132/0)
( 16:36:52)
208字(336/1)
( 16:57:49)
122字(49/0)
( 16:35:46)
98字(24/0)
( 16:35:05)
74字(506/0)
( 16:38:15)
294字(21/0)
( 16:35:03)
148字(134/0)
( 16:30:26)
18字(113/0)
( 16:32:58)
41字(10/0)
( 16:13:25)
215字(475/1)
( 22:42:19)
( 16:02:25)
49字(51/0)
( 16:01:46)
15字(31/0)
( 15:57:20)
64字(50/1)
( 17:09:41)
73字(23/1)
( 22:21:37)
104字(262/0)
( 15:54:51)
21字(15/0)
( 15:54:13)
52字(127/0)
( 15:42:29)
19字(71/0)
( 15:32:43)
61字(26/0)
( 15:26:05)
70字(29/1)
( 16:00:01)
19字(89/0)
( 15:08:15)
( 14:57:46)
13字(38/0)
( 14:56:02)
( 14:54:49)
59字(16/0)
( 14:56:18)
93字(186/0)
( 14:54:59)
47字(41/1)
( 22:24:41)
21字(326/0)
( 14:47:30)
43字(13/0)
( 14:37:59)
32字(33/0)
( 14:37:36)
30字(29/0)
( 14:39:45)
169字(14/0)
( 14:36:15)
87字(18/0)
( 14:35:46)
13字(10/0)
( 14:30:52)
( 14:30:41)
( 14:28:36)
182字(134/0)
( 14:28:06)
( 14:28:45)
426字(58/0)
( 14:16:02)
91字(13/0)
( 14:07:48)
18字(15/0)
( 14:01:04)
13字(40/0)
( 13:40:14)
( 13:33:39)
( 13:32:09)
136字(19/0)
( 13:26:56)
52字(24/0)
( 13:21:32)
94字(22/0)
( 13:07:25)
10字(18/0)
( 13:01:06)
65字(22/1)
( 13:08:26)
45字(48/1)
( 15:00:46)
( 12:53:53)
124字(206/0)
( 12:44:12)
( 12:40:59)
279字(57/1)
( 14:39:42)
( 12:11:46)
30字(20/1)
( 12:28:46)
74字(14/1)
( 12:50:18)
30字(14/1)
( 16:27:32)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您(@)目前可用积分:3370055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转帖]古代农民一年究竟需要干几天农活?
5007 次点击
13:38:37 发布在
&&&&要知道农民一年的劳动总日数是多少,可以使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直接计算的方法,即先求得农民一年中从事各种劳动的日数,然后将其相加,求得总数;另一种方法则是间接计算的方法,亦即将农民一年中不从事任何劳动的日数相加,然后用365天减去这个数字,剩下的即是年工作日总数。这两种方法都各有其优缺点,但是由于农民从事各种劳动的日数不易确定,因此相对而言,第二种方法更能够反映农民一年的劳动总日数。所以,这里使用这种方法。&&&&据上海市松江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的《松江县志》,1950年以前,松江县(即清代的华亭和娄县)农村一年中的节假日如下:&&&&(1)春节:乡间至正月半方休。&&&&(2)二三月:为“出会”(迎神赛会)盛期,各乡村借此组织“春台戏”。该县农民习惯于二月十九日“观音生日”前后赴杭州进香。&&&&(3)十二月下旬:乡间有“廿四圆团,廿五夜饭,廿六滚蛋”之说,意为廿四送灶吃圆团,廿五为小年夜,长工吃了夜饭,方可回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例如,城镇的工人的工作日数通常比农夫多;而在农村,长工的工作日数比自耕农多。&&&&②例如,在清代的松江农村,一个农夫也从事棉纺织业,而一个农妇往往是农家棉纺织业和家庭饲养业的主要承担者。&&&&③华亭县与娄县两县并为松江府的首县,其地域范围大体相当于今天上海市下辖的松江区。这个地区的名字.在近代颇有改变,华亭县与娄县两县先合并为华亭县,接着易名松江县,后来又变为松江区。为了避免在松江府、松江县、松江区等名称上的混淆,本文将此地区称之为华亭一娄县地区.简称华娄地区。&&&&④此项研究题为《华亭―娄县地区的经济结构(年)》。&&&&⑤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十四《史十》,北京,中华书局,1959。&&&&⑥陶熙:《租》“重租论”之“推原”条,民国16(1937)年刊本。&&&&⑦张履祥撰、陈恒力校释:《补农书校释》),第154页,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4)此外,还有元宵、清明、立夏、端午、七夕、七月半、中秋、重阳等节,以及正月底放风筝,二月十二“百花生日”,三月初三“上巳”(妇女踏青、进香),清明上日“寒食节”,四月初八日“佛生日”(浴佛、进香),七月三十“地藏生日”(点地香、红烛,寺院设“盂兰盆会”超度游魂,夜放水灯),十月朝、冬至祭祖,十二月初八“佛成道日”(煮腊八粥),等等①。&&&&这些都是松江一带的传统节假日,自清代以来,情况大体一样。这些节假日加起来总计有两个月左右,农民在这些日子都不工作。因此,农民一年劳动的总日数大约为300日。据萧步才对近代江阴县茂龙四房庄村所作的调查,农民年平均劳动日数为305日②,与此相符。故可认为,19世纪初期松江农民年工作日总数,大约为300日。&&&&文章来源: &&&&“终岁勤动”:夸张还是现实?&&&&――19世纪初松江地区各行业从业人员年工作日数之考察&&&&李伯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北京100084)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延伸阅读|最新热帖
[肃慎一狼]
[鱼目混珠]
[马猴烧酒]
[天狐行空]
[哥养尊处优的]
[捷虎如风]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3:40:13 &&
&&&&有几个问题需要回答说明:&&&&(一)上表中的农民年工作日数(一年大约300日)是从节假日推算出来的。然而问题是,农民在这300日中是否都在劳动?&&&&我在过去关于年间江南农业的研究中,曾经对松江农民每年在大田生产中劳动日数进行过分析,指出在清代中期的松江西部,一个农户通常种植水田10亩,每亩需18个人工(水稻15个,麦3个),共计为180个人工。加上37个人工脱粒去麸,劳动总投入为217个人工。这些工作全是农夫一人进行的①。此外,农夫还需进行一些与此相关的工作,如维护灌溉设施、运送肥料和产品、饲养耕牛、修理农具、种植蔬菜、管理果树、捕捞鱼虾,乃至建造和修理住房、参加宗族或者村子组织的公益性劳动(如修桥补路、兴建或者维护公共水利设施、建造和维修祠堂及社学,等等),有时还要帮助家人做一些纺纱工作②。因此,他们一年工作300日应当是没有问题的。&&&&按照徐新吾的估计,松江农妇一年从事纺织的时间多达265日,比全国平均日数高出1倍,比江苏、闽广则高出50%③。松江农妇在这265个劳动日中,每天平均工作12个小时④。以全年平均,每周从事纺织工作的时间多达60个小时以上,平均每日8小时以上。对于还有家务和许多其他工作(如家庭养殖业等)要做的农家妇女来说,这样的纺织劳动日数可以说已经达到极限了⑤。因此,如果各种劳动合计,农村妇女一年的总工作日数很可能会超过300日。&&&&(二)据上表,松江大多数从业人员的年工作日数达到300日或者更多。这是一种历来如此的普遍现象,还是清代才变得显著的新现象?&&&&我在过去的研究中,指出在17世纪早期的江南,一个农户平均种田15亩,复种指数为140%,前茬为稻,后茬为麦,种植一亩水稻需15个人工,种麦一亩需要3个人工,因此,该农户一年需要在田地上工作243日。与此相对照,19世纪中叶,江南一个农户平均种田9亩,复种指数170%,一年需要在田地上工作154日。但是,在前一时期田地上工作的是夫妇二人,而在后一时期则仅只是农夫一人。因此,就农夫而言,其在田地上的劳动日数由122日增加到154日,增加了32日,亦即增加了1/4。在清代中期,农妇从大田生产中解放了出来,转向棉纺织业。江南棉布总产量从明代后期到清代中期增加了一倍,这个增加主要发生在松江,因此松江农妇从事棉纺织业的工作日数相应增加了一倍以上⑥。农夫和农妇是农家最主要的劳动力,而耕织则是农家最主要的工作,他们在这些工作上工作日数都有明显的增加。此外,由于农家养殖业以及其他副业的发展,农夫和农妇的年工作日数也有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3:45:45 &&
&&&&中国由于地区广幅,跨约比较大。南方和北方在农业上有一些差距,主要就是表现在时间的差异上,南方的农忙时间比较北方比较得早一点,大约相差半个月的样子,但是在降水上南方和北方就主要相差大约一个月左右。南方降水主要在5-7月北方的降水主要是在7-9月份。所以在农忙世间上就相差大约一个月。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3:49:45 &&
现在各地区人均几亩田地呢?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3:51:09 &&
&&&&中国农村中的生产和生活是相互适应的,技术程序和生活程序密切相关。生产的程序主要包括农作物从耕作到收获,再到加工这阶段一系列的环节,也可以称为农活程序。家庭生活也有一定的排列顺序,从年终到年末,各种家务也是各有其时的。传统时代的农村基本上处于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体系中,农活和生活琐事的程序必须适应生态节律。生产活动有涨有落,家庭琐事也随之有所变化,春夏秋冬各有其时,各种活动巧妙配合,非常有序地分布于生态空间中&&&&农闲期一般是从秋收秋种结束到第二年春耕开始这段时间,一般为4-5个月。山东维县的调查表明,农民一年中有4个月基本上没有大田工作,在大田工作时期,只有1个月完全从事大田工作,其它月份一般只有10-15日左右从事大田工作。[31] 在益都杜家庄,9月末小麦播种结束后,进入农闲期,一直持续到第2年的3月上旬,农闲期长达5个多月&&&&来源:考试吧()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3:53:24 &&
&&&&农民一年中可能只需要二个月从事农业生产,十个月时间却无事可干------------------------没了田地,手停口停,进了城,上了楼,一天不打工都不行,吃饭喝水都要钱啊!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3:56:47 &&
&&&&个农户耕作账本:种一年粮食只能挣两千多元日07:50 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今年年初以来,绿豆、姜、蒜、棉花、食糖等经济作物价格轮番上涨,而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产品的期货价格也屡创历史新高。&&&&农产品的高价时代将要来临了吗?在不久前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现代农业发展峰会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表示,随着农业成本和投入的不断高企,中国的农业必将进入一个高成本、高投入、高价格的时代。&&&&“农产品价格上涨并非短期的炒作使然,事实上它一直有上涨的动力,只是由于受到了国家调控手段等人为抑制,才长期徘徊不前。”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丰田表示,由于农业种植的成本一直在上涨,农业品上涨从经济学角度讲是合理的。&&&&而记者了解到,在农业种植成本中,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涨已成为一个重要因素。&&&&家住河南开封县杜良乡杜良村的老张,耕种着8亩4分地,每年种一季的小麦、一季的水稻。&&&&老张告诉记者,化肥、农药的价格这几年一直都在升,今年化肥价格同比上涨了10%,比5年前则上涨了70%;农药价格同比上涨20%,比5年前则涨了一倍多。与此同时,种子的价钱也比5年前上涨了1倍。&&&&老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物资投入上,今年每亩小麦和水稻的种子钱各为每亩176元和80元,化肥和农药则各需320元和240元。&&&&而在收成上,今年的小麦收购价是每斤小麦0.96元,水稻1.45元,去年则分别为0.84元、1.08元;老张家的土地年产小麦约1000斤/亩,水稻1100斤/亩。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3:58:18 &&
&&&&种粮仍未走出“比较效益低”的怪圈加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国家粮食安全隐患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3:58:56 &&
&&&&聚焦:怪现象之农民粮食丰收不增收&&&&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作者:&&发布时间: 10:21:23&&&&再提粮价种粮收益未来之路&&&&农民收入到底涨没涨,在2012年两会期间显得有些扑朔迷离。&&&&一方面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两会期间对媒体说农民太可怜,收入太低,每亩的纯收益只有7.5元。&&&&一方面是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中国有25个省份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超越各省的GDP增速,有29个省的农民收入增速整体快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为1985年以来最高,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居民。&&&&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更有可能是种粮收入较低,粮价跑不过农民其它的增值收入。&&&&近年来,中国的粮价一直保持平稳的增长,同时种粮成本也在大幅增加,种粮比较效益下降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来自于非粮食的经济作物、从事二、三产业的工资收入、土地出租带来的资产性收入等等。&&&&谷贱伤农、米贵伤民是政府部门调控政策面临的两难选择;如何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保护农民种粮利益,提高农民收入同样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未来提高粮食价格和政府补贴带来的效益会更明显的体现在较为规模化的种养殖中,提高农民收入,需要多元化。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00:41 &&
&&&&中国至今还是廉价粮食的时代,这与国家定位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有关。当然国家把粮食收购价格定得低是出于物价和稳定考虑,但定得太低,不但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贫富差别,同样会影响社会的稳定。1990年,我国的粮食(水稻)收购价是0.22-0.24元/斤,2011年的粮食(水稻)最低收购价是1-1.1元/斤,只涨了大约4倍。但同期的生产资料价格涨了20多倍。全国各地同期的公务员工资大约涨了40-60倍不等。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说:农民外出打工的收入与在家种粮的收入差距愈拉愈大,过去是在家种粮一年的收入赶不上外出打工一个月的收入,现在则是在家种粮一年的收入赶不上外出打工半个月的收入;种粮的收入与其他农产品生产的收入也愈拉愈大,粮猪1:8.8,粮棉1:6.1,粮鸡(肉鸡)1:5.5,种植蔬菜水果等差距更大。(日《经济参考报》)这就是农民宁可冒风险种蔬菜,也不愿种粮食的根本原因。如果农民种粮利不薄,就不会去冒险,而是合理搭配种粮种其它农产品。&&&&要解决“菜贱伤农”问题,根子还在于解决农民种什么能赚钱不亏本的问题。种粮是农民的主导产业,国家除了增加补贴,还要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价格低贱,政府兜底。政府宏观上的巨额补贴,起到了巨大的平衡作用。美国的经验的确值得我们借鉴,美国因为通过了“农产品补贴法案”, 十年来,对农业的拨款增加到了1815亿美元,从而让农民真正旱涝保收。如今中国已经要进口粮食了,增加补贴,合理规划农民种粮种菜,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蔬菜都丰收,不但不用进口,也能像美国那样出口其他国家,显然就不会反复出现“菜贱伤农”、“谷贱伤农”的事了。&&&&来源:光明网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02:39 &&
&&&&从历史经验中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在二战前,强国实现重大的战略利益或打击潜在的竞争对手主要是依靠军事战争;在二战之后,更多的则是通过货币、石油和粮食等经济武器引发经济危机来获得和巩固霸主地位。所以,二战以后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在思考:为什么2006年以前,美国经济良性发展,石油需求旺盛,可是石油价格却十分稳定;目前美国经济发展放缓了,石油需求下降了,开始大力发展生物能源了,石油价格却直冲140美元的历史天价而去?当中、日、韩、印等国家消耗资源以生产美国和欧洲需要的产品,不断换回美元的时候,为什么一方面美元不断贬值,另一方面,中、日、韩、印等国不断增加对石油等资源需求,美国主导的石油等资源却不断涨价?特别是从美国总统2005年8月签署的《能源政策法案》以来,美国就大力推行生物能源政策,仅2006年,美国用于生产乙醇的4200万吨玉米就是1.3亿人一年的口粮,[1]成为引爆世界粮食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国际石油价格不断暴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美国在主导,世界粮食危机是美国有意导演出来的一场阴谋。在20多年前,美国通过一场货币战争和一纸广场协定彻底打消了日本经济追赶美国的念头;20年后的今天,难道一场粮食战争又要打响?[2]&&&&1、少数发达国家不断发展粮食生产的扩张能力。少数发达国家为了取得在世界粮食市场竞争中的垄断地位,实施高粮食生产扩张能力的发展战略。在粮食产量上,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居垄断地位;仅美国一国,目前的小麦、玉米、大豆产量要占全球产量的40%左右,其中小麦高达60%,玉米出口量要占全球出口量的70%。[3]因此,美国一国就控制了当今世界粮食市场的供需总量;只要确保了粮食高生产能力,美国通过减少或增加粮食出口量就主导了世界粮食市场的走向。&&&&高补贴政策。对农业进行高额补贴是美国和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实施确保粮食生产能力战略的一个重要措施。最近几十年,欧美等发达国家一方面依靠其雄厚的财政实力,对本国采用高技术支撑的农业长期实行巨额补贴。目前发达国家每年用于农业的补贴高达3000亿美元,其中美国从年,共提供了1140亿美元的农业补贴,粮食产业利润的三分之一就来自政府的补贴。[4]2002年5月美国总统布什批准通过的“新农民法案”在今后10年内将为农业和畜牧业提供1900亿美元补贴,比旧的农业法规定的补贴增加了80%。[5]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的补贴,必然使美国农产品价格进一步降低,从而使其他国家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失去竞争力,特别是将严重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导致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严重扭曲,极大冲击了非发达国家农产品市场,影响了非发达国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实现了迅速地削弱非发达国家粮食生产能力的战略目的。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科纳雷指出,“富国对农业的补贴是发展的障碍,它削弱我们的经济,让我们的农民变得越来越穷。”农业是带领非洲走出贫困的惟一途径,现在却遭受富国产品入侵的毁灭。[6]所以,尽管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都倡导自由贸易,唯独农业补贴问题的谈判从“乌拉圭回合”[7]的10多年后变成了“多哈回合”[8],始终未能取得重大突破。&&&&高技术支撑。一方面,当今少数发达国家遥遥领先的农业科技水平,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和农业生产工具的自动化程度,优化了粮食的品种与结构,增强了粮食的生产力和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当今少数发达国家掌握着全球使用最广泛的专利权,在农业知识产权上占有支配地位。如美英等国在农业高效性、环境友好型和解决世界饥饿问题的名义下,实施了一项全球转基因组织计划,截至21世纪初期,美英等国拥有着包括玉米、大豆、水稻、小麦甚至水果和棉花等基础粮食产品的庞大专利系统,以及转基因猪和牛的专利。[9]因此,少数发达国家不仅可以在国际粮食进出口竞争中,使得科技水平处于落后地位的多数发展中国家被迫退出国内农产品市场,还可以凭借技术和一些其他的技术指标,把发展中国家和其他不发达国家的粮食产品挤出竞争市场(如中国的许多粮食产品就因为受到世界粮食市场的技术限制而不能出口),从而强化发达国家在世界粮食市场上的垄断地位。&&&&高资本控制。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资本化程度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强大且集中的粮食集团和联合体;这些资本集团垄断了全球从种子培育、种植、收购、加工和销售整个环节,并致力于推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如美国在雄厚的资本和巨额财政的双重支持下,已成功建立了一个以其为中心的世界粮食供给和消费结构体系,拥有世界粮食的期货定价权,进而影响世界粮食的现货定价。据从事咨询服务的芝加哥农业资源公司统计,2007年11月份以来,美国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投资已从250亿美元猛增至650亿美元。[10]可以说,拥有雄厚资本的华尔街是世界粮食市场的掌门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囤积居奇者。如中国的大豆,到现在不仅市场被外国资本所控制,就连国内的大豆加工企业也几乎被外资所控制,有资料表明中国的大豆加工企业,外资和具有外资背景的企业已经占到了80%以上。中国人的开门七件事中的油已经被外国资本把住了命脉,吃点豆腐都得看外国人的脸色了。[11]&&&&高市场操纵。美国之所以维系一个廉价的粮食生产体系,与对粮食市场进行垄断性操纵和控制紧密相联。在这个扭曲的国际粮食生产和定价体系中,主导者是涨也收益,落也收益,在一轮又一轮粮食价格波动中始终稳坐赢家的宝座。美国农业部长谢弗预计,美国2008财政年度的农业出口额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1010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190亿美元。根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2007年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三种农作物的产值达到926亿美元。[12]中国的大豆有史以来就是主产国,可入世以来实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美国的廉价大豆如同洪水一般冲进国门,国内几千年形成的大豆生产体系全面崩溃,变成了排在世界第二位的大豆进口大国,大豆和豆油的需求基本上依赖于美国的进口。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2007年的大豆进口量超过5000万吨,2008年中国将消费掉4900万吨大豆,其中进口大豆3400万吨,占大豆总消费量的70%。[13]2007年以来国际大豆价格暴涨之后,豆油、豆粕以及饲料价格、生猪等肉禽价格的上涨便自然随之而来。[14]&&&&2、迫使多数非发达国家的粮食生产能力不断下降。是什么原因造成非发达国家的粮食生产能力不断下降?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财政的高补贴支撑着他们国家的农业强大生产能力和低成本生产优势,直接降低了农产品的价格,导致他们过剩的农产品在农业补贴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倾销,迫使这些国家里农民因种粮亏本而离开这个行业,从而挤垮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体系,造成发展中国家由农业产业主力变成了农产品消费主力这样一个巨大错位。在粮食产业的主力转移到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之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就自然而然地主导着世界粮食供需总量,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处于从属地位。一方面市场机制失灵:在面临本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全球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侵袭时,渐渐丧失粮食供给的自主性;尤其是在当今世界粮食储备下降、出口国干旱歉收、石油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涨价等局势下,不仅消费的粮食价格暴涨,而且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成本的大幅度增加,进一步打击了后发国家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农业无利可图、农民流出农村,粮食供给日益依赖于几个粮食生产大国所垄断的世界粮食市场,而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和粮食需求日益升级的供需压力,又加剧了世界粮食市场供需矛盾的激化。而另一方面却是政府财政无力:主要农业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自由贸易框架下,已经将世界各国的农业生产,绑上了同一辆战车:要么各国比拼财力,进行补贴生产竞争;要么让出农产品市场,由这些国家提供低价格粮食和一整套食物体系。[15]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对农民采取的是农业补贴和关税保护政策,而后发国家为了实现工业化,却往往要通过牺牲农民利益补贴城市居民。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是弱国,无力与美国、欧盟等世界强国一样对农业进行高额财政补贴和调控粮价。如印度,拥有亚洲面积最大的耕地,气候条件优越,在过去很长时间里粮食自给有余、储备充足。但是自2005年开始,印度的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逐渐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导致近年来印度粮食产量无法满足国内需要;2006年首次进口了300多万吨小麦以缓解国内的粮食危机,2007年又连续从国际市场进口小麦,印度从此由“小麦出口国”变成了“小麦进口国”。[16]&&&&3、粮食成了世界经济战争的战略“核武器”。美国为什么即使在农业连年丰收粮食大量剩余的情况下,也要用巨额的财政补贴亏本地生产廉价的粮食来出口,同时还用巨额的财政补贴维持着大面积的休耕土地?这样一个明显违背资本主义的唯利是图和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其战略目的与核武器无法使用也要大规模发展的目的并无两样。除了“二战”在日本使用过核武器以外,世界上拥有核武器国家至今为止没有使用过第二次,但仍然在不断发展核武器,因为拥有了核武器就加入了核俱乐部,不仅拥有了震慑力量,而且拥有了全球性话语霸权。从战略的高度来说,持续的粮食生产力就是世界经济战争中的“核武器”发展能力,拥有了世界粮食市场的垄断地位,就有了经济战争的核武器。曾任美国里根政府农业部长的约翰?布洛克就这样说过:“粮食是一件武器,用法就是把各国系在我们身上,他们就不会捣乱。”[17] &&&&粮食成为主导世界格局最有效的武器。制造粮荒所具有更广泛的生物杀伤力,是比制造任何武器所无法相比拟的。如果一个国家自己没有粮食自足的能力,依靠由少数发达国家垄断的世界粮食市场来自发调节国内的粮食需求,国内粮食生产体系必将受到发达国家粮食“核武器”的重创,在关键的国家利益博弈中就必然受制于人,仰人鼻息。基辛格曾经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世界。[18]历史上美国就发起过好几回粮食战争,如在冷战时期,粮食就曾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应对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阵营的政治武器,实现了核武器所难以达到的战略目的。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苏联粮食歉收,美国直接停止过对苏联的粮食援助,对苏联进行粮食禁运。当苏联被迫在国际市场大量采购时,美国“火上浇油”,通过法令在国内减少三分之一的小麦耕种面积。但当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进行改革时,西方议员阿德?梅尔科特立即指出:苏联需要多少粮食就提供多少粮食,之后是苏联解体。[19]从2007年到2008年这场世界粮食危机,越来越多的人就认为是美国在利用自己在粮食市场中的垄断地位,为维持在全球的控制优势和霸主地位、获取全球性政治和经济利益而发动的粮食战争。粮食武器可以打击、改变进而控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体系,让其只能仰赖粮食援助或粮食的供给,形成无法改变的经济依赖与政治依附关系,这就是非洲和拉丁美洲许多国家沦为美国附属国的奥秘。&&&&操纵粮价成为转移经济危机和打击新兴经济体的最有效手段。2007年以来,美国发展已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机,为了将自身危机转嫁出去,并化危机为机遇,就要利用其在国际上的独霸地位制造更大的危机,操纵粮食与石油价格就成为了转移经济危机和打击新兴经济体的最有效手段。粮食价格的上涨,不仅可以大幅度增加潜在竞争对手的生产和生活成本,带来物价全面上涨造成通货膨胀,阻碍其发展速度,削弱其竞争能力。由于粮食属于刚性消费品,粮价作为最敏感的物价指数,它的价格一涨,几乎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会跟着上涨,一旦因粮食短缺造成价格快速上涨,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则会如影随形,进而带来是社会安全感严重缺失,造成社会动荡和国家危机。2008年这场粮食危机相继在海地、津巴布韦、菲律宾和埃及等一些国家引发抗议和骚乱[20]就是很好的证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粮食出口国,粮食危机无疑能够坐收巨大的收益,尤其是对于维持美元强势和缓解滞胀困境,粮食具有重要作用。虽然粮价上涨,也会推动美国等发达国家自身的通胀,但由于消费比重较低,通胀影响明显小于发展中国家。根据相关资料表明,食品在发展中国家的CPI核算体系中的比重一般在30%左右,而在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在10%以下。本次世界粮食危机发生以后到目前为止,发展中国家的通胀水平普遍达到了发达国家的三倍以上,比如欧美的通胀水平基本都在3%以下,而“金砖四国”的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则纷纷接近甚至达到了两位数,越南更是一度超过20%,并成为当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尽管美、欧央行在不断抬高反通胀的声调,但加息却停留在口头和市场的预期中,这或许是“粮价阴谋”的真义所在。由于粮价上涨能够推动全球通胀,促进全球贸易价格上涨,而全球贸易一半以上是以美元计价,同时芝加哥又是全球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心,因此粮价上涨有利于增加全球对美元的需求,从而维持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21]&&&&小结:&&&&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求,是人类永远无法离弃的战略产业,不仅事关人类生存繁衍、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事关未来生物能源的战略先机。因此,粮食生产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综合国力,是不可或缺的国际竞争力。尽管这次世界粮食危机有着众多的诱因,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非农产业的高附加值和增长的可快速性对后发国家和地区来说,具有难以抵御的诱惑力,农业的战略位置最容易被忽视。由于世界粮食市场为少数发达国家所垄断,一旦出现国际“粮荒”和粮价上涨的局势,少数发达国家就可以通过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或提高粮食战略储备量来控制世界粮食市场的供需总量。所以,世界粮食总量足够,却还有8亿多人在挨饿。[22]粮食市场受控于少数发达国家,是世界粮食短缺的必然。
本版块主题总数:3314160 / 帖子总数:
今日论坛共发帖:14070 / 昨日发帖:20291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以案说法&&├股市泛舟&&├会员阅读&&├舆情观察&&├史海钩沉╋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吃喝玩乐&&├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娱乐八卦&&├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口会馆&&├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长三角&&├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转帖]古代农民一年究竟需要干几天农活?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视一年广告费总收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