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年英阿马岛战争电影海战具体的战争过程是怎样的

&&社区主版&&军事&&社会&&国际&&娱乐&&行业&&城市&&站务
阅读:4006 参与:3 回复:1到
& & & & & & & & &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回忆  福克兰群岛战争开始于日,当时阿根廷部队占领当地首府斯坦利港,声称这是阿根廷的岛屿。一天后,阿根廷部队又占领了南乔治亚岛。福克兰群岛自1883年后便成为英国的属地,是南大西洋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海军补给站。  越战后,很多西方国家开始怀疑自己处理国外事务的能力,因此英国人很容易便接受这一现实--避免冒险进行代价高昂的战争。但福克兰群岛上大多数居民认为自己是英国人,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非常厌恶专制残暴,她相信英国能纠正这一错误。然而这些群岛在13000公里(8000英里)外的地球另一边,离阿根廷很近。这将是一场巨大的赌注。  重创英军 阿根廷被联合国宣布为侵略者后,英国集合了一支特遣部队,在4月5日起航。这支队伍由约翰·伍德沃德海军少将指挥,包括2艘轻型航空母舰--英国皇家海军舰艇“赫尔墨斯号”和“无敌号”,另加28艘其他船只。由4000名皇家海军水陆装备突击队组成的两栖部队后来得到另外一支1000人的空降团增援,这一空降团包括苏格兰禁卫军、威尔士禁卫军和廓尔喀士兵。英国空军特别部队(SAS)分遣队和英国船只特别部队(SBS)也发挥了自身作用。空中支援由22架从大西洋中心的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海上“鹞式”垂直起降飞机负责提供,使特遣部队能够坐飞机从英国前来进行人员补给。迎战这支队伍的是岛上1.5万人的阿根廷队伍,由马里奥·梅嫩德斯指挥。阿根廷空军从大陆采取军事行动,并拥有现代化的导向飞弹,实力强大,且它的战舰就在附近。  SAS和SBS从4月18日起开始侦察工作,英军于4月25日重夺南乔治亚岛,为皇家海军提供了一个邻近地面基地。据侦察,群岛附近还有一个320公里(200英里)的排除地带,英军派兵增援此处,并击沉阿根廷战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英军随后开始为地面进攻做积极准备,先是轰炸岛上机场,使之无法正常运转。然而,阿根廷空军并没有因此被削弱,安装着“飞鱼”导弹的战斗机开始对英舰队发起攻击。  “朴次茅斯号”护卫舰上的官兵的戒备作业状态挽救了他们的生命。雷达兵捕捉到袭来的导弹信号,迅速计算出导弹方位、速度和离舰距离,使得“朴次茅斯号”紧急调整航向,几秒钟后,导弹从舰桥边擦过。相比之下,“谢菲尔德号”却倒霉透顶,当它完成舰队与伦敦间中转卫星通讯信号的任务后,雷达发射扫描电波后尽管发现了袭击的导弹,却为时已晚,“飞鱼”导弹直接击中舰左舷中部,穿舷而过,165公斤的高爆炸药引燃了控制中心密集的电线和通讯电缆,整个舰身浓烟滚滚,火光四射,“谢菲尔德号”没有回到英国就在中途沉没。  阿根廷的这次袭击,共击沉7艘英军船只,重创6艘。尽管英国空军特别部队对卵石岛的夜袭严重破坏机场并损毁11架飞机,但这仍是对英军的一次重大打击。  “飞鱼”缺货 在战争开始之初,阿根廷只拥有5枚“飞鱼”导弹,法国在英国的要求下,拒绝向阿根廷政府出售已经预定的9枚“飞鱼”导弹。为了寻求解决途径,阿根廷通过高价向秘鲁收购,此时,法国获悉这一情报,就故意寻找各种借口拖延向秘鲁出售“飞鱼”导弹时间。没有“飞鱼”导弹的阿根廷就失去了与英国战争的资本,形势发生了逆转。  英军的主体于5月21号在圣卡洛斯登陆,皇家海军水陆装备突击队和伞兵部队建起一个滩头据点。在争夺空中霸权的战斗中,“鹞式”战机击落15架阿根廷飞机,自己只损失一架。在接下来的5天里,约有5000人成功登陆,他们开始进入内陆。在鹅原发生的激烈交火中,英军一举袭取阿根廷据点,在南翼部队保护下,英军朝主要目标斯坦利港进发。  没有赢家的战争 杰里米·摩尔少将负责对斯坦利港的地面行动。当时的皇家海军水陆装备突击队和伞兵部队的艰难任务是穿越沼泽地,英国空军特别部队和皇家海军陆战突击队则从直升机跳落到斯坦利以西16公里(10英里)的肯特山上,在那里观察首府的阿根廷抵御者。英军部队继续前进,但在斯坦利南部海湾悬崖的两栖登陆受到阿根廷飞机轰炸,损失大量部队。  斯坦利港战役的最后几场战斗发生在能俯瞰全镇的山上。6月11日晚,皇家 海军水陆装备突击队分别在隆登山、两姐妹山和哈里特山攻占3个阿根廷军主要据点。隆登山的抵抗尽管异常强烈,但所有据点最后仍被全部占领。一天后,曾在达尔文与鹅原获胜的第2伞兵团在6月13日的夜间袭击中占领无线电山脉。在他们南面,苏格兰禁卫军与阿根廷海军作战后夺取倒塌山。廓尔喀士兵挺进斯坦利以西6公里的威廉山。所有高地均被英军占领,斯坦利港的阿根廷指挥官非常明白自己的处境。6月14日,梅嫩德斯将军投降,英国国旗在斯坦利徐徐升起,福克兰群岛再次成为英国属地。  福克兰的军事行动虽然获胜,但并非尽善尽美,其中一部分还受到指责。皇家海军低估阿根廷空军的实力,被其导弹击沉几艘军舰。英国的指挥官和那些现场作战的指挥官之间的沟通机制存在漏洞,英国空军特别部队过于独立行动。战役中约有255名英国士兵被杀,777人受伤。阿根廷军死亡1000人,受伤3000人,被俘11400人。  总的来说,考虑到英国自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中便没有组织过这种全军进攻,距离又是如此之遥远,重夺斯坦利港仍可视作其军事威力的出色展示。这次胜利的政治收获就是重建了西方领导人对干涉外国事务能力的信心。此帖被l旁观者于 01:28:40编辑过 文明上网 文明发言 快速回复:删除发表回复 我知道了,下次不用再提醒
给本贴内容评分:12345678910&平均得分:0.0分, 共0人评分
回复置顶区
对本帖发表观点:
级别:少校积分:12838财富:246加强中阿军事合作,支持阿方悍卫主权。|||
<ul class="dot"
中华站内短信
(中华网社区)
系统提示:请勿轻信中奖、汇款信息
中华站内短信
对&&添加关注
系统提示:请勿轻信中奖、汇款信息
&图片加水印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
&图片加水印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你的位置:
82年,英阿马岛战争 有航母被击沉过了?
不久前,韩国正式发布“天安舰”沉没事件的调查结论,称朝鲜潜艇用鱼雷击沉了该舰。尽管各界对此仍有疑问,特别是朝鲜指责说,韩国是在“抹黑”它,这件事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自二战结束以来,真正确认的潜艇击沉大型军舰的战例只出现过两次。一次是1971年印巴战争期间印度“库卡里”号反潜护卫舰被巴基斯坦潜艇“汉果”号击沉,印18名军官和176名水兵死亡,事后,印度海军全力追杀,连续3天共投掷了156枚深水炸弹,却仍然让敌舰脱逃。另一次则是1982年5月英国“征服者”核潜艇击沉阿根廷二号主力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以下简称“贝”号),“贝”号沉没标志着阿海军基本上退出战争,但由于英国这次冒险偷袭发生在非交战区,所以英国此举饱受争议。
  英舰队跋涉万里进行反击
  当阿根廷人在为本国军队于日夜收复马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而庆祝时,英国已磨刀霍霍准备报复了,首相撒切尔夫人批准皇家海军派特遣舰队远征南大西洋,同时宣布马岛周边200海里为禁航区。阿媒体认为,英军只攻击进入禁航区的船舶和飞机,但它们要是在禁区外活动将是安全的。得知这一情况后,英国外交部通过瑞士使馆婉转警告阿根廷政府,即便不在战区,英国特遣舰队也有可能发起攻击。
& & 4月5日,英国特遣舰队驶出朴次茅斯军港,舰队除囊括了“无敌”、“竞技神”号航母等主力舰外,还有英国皇家海军引以为豪的4艘核潜艇———“征服者”、“勇敢”、“斯巴达”和“卓越”号。4月12日,这些潜艇先于特遣舰队进入战区,开始海上封锁。4月30日,特遣舰队在马岛附近海域成功完成兵力集结。此时,最让特遣舰队司令伍德沃德担心的就是阿根廷海军了,载有天鹰攻击机的阿根廷海军“5月25日”号航母战斗群对英舰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而在英舰队的西南和马岛的南面,还有“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和为它护航的两艘驱逐舰组成的79.3特混舰队,两者可能形成钳形攻击。就在他感到焦虑时,“征服者”号发来消息,称于4月30日晚发现阿巡洋舰“贝”号。
  “贝”号原是美国海军布鲁克林级轻巡洋舰的第6艘“菲尼克斯”号,始建于1935年,1938年3月服役,因在日本袭击珍珠港时死里逃生而被称作“幸运舰”,后加入美国第七舰队,成为美太平洋战区海军司令的旗舰,1946年退役。1951年,它和另一艘巡洋舰以78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阿根廷海军。一开始,它被改称“10月17日”号,1956年又改名“贝尔格拉诺将军”号。马岛战争爆发时,它的舰龄已有43年,是阿海军二号主力舰。
  5月1日晨,在“征服者”号上值勤的英国海军中尉赛提亚通过潜望镜清楚地看到了远处海平面上的“贝”号。由于79.3特混舰队在英国公布的封锁区之外,“征服者”号艇长布朗决定等待伍德沃德的电令,同时,对“贝”号进行影子跟踪。伍德沃德则向伦敦发出急电,要求改变作战规则,允许对“贝”号进行攻击。撒切尔夫人领导的战时内阁批准了这一建议。
  致命一击,323人遇难
  5月2日下午3时,一直保持跟踪的“征服者”号的艇员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下,完成了攻击前的准备工作,mk8型直航式鱼雷(“征服者”号当时还携带有mk24型虎鱼线导电动鱼雷,但布朗艇长认为在二战中屡立战功的mk8更可靠)进入鱼雷舱。4时,布朗发出“一、二、三号鱼雷管齐射”的命令,3枚鱼雷射向1400米外正驶往阿根廷大陆沿岸的“贝”号。
  前两枚鱼雷先后命中目标,第三枚鱼雷则撞到了旁边驱逐舰的龙骨上。对于“贝”号上的舰员来说,这是一场噩梦。20分钟后,“贝”号已经倾斜了30度。在一片混乱中,舰长打着手电筒声嘶力竭地指挥幸存者逃生。他让大家尽量穿上大衣,带足干粮,15人坐一条救生艇,弃舰逃生。4时40分,最后一条救生艇告别“贝”号。5时左右,汹涌的波涛将万吨巡洋舰高大的身躯彻底吞没。据说,鱼雷击中“贝”号时当场就有272名舰员死亡。当阿根廷派出军舰全力搜索幸存者时,恶劣的海上风暴让救援行动进行得很不顺利,不少人在海上漂流了30多个小时。最终,舰上1000多名官兵中有323人丧生(阿根廷在马岛战争中共牺牲649人),其余经抢救脱险。
  就在“贝”号在海上苦苦挣扎时,完成了攻击任务的“征服者”号由于受到巨大爆炸声的震动,布朗艇长担心为“贝”号护航的两艘驱逐舰投下深水炸弹,因此立刻下令全速下潜撤离该海区。“征服者”号以高速行驶了一个小时后才升起天线,向“竞技神”号航母上的潜艇指挥部发去了攻击成功的电文,然后继续快速撤离。很快,“征服者”号收到了英国海军部的嘉奖电,“征服者”号成为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艘击沉水面舰只的核潜艇,布朗艇长后来还因此得到了国防部颁发的勋章。
  马岛之战中最有争议的行动
  对英国战时内阁来说,“贝”号被击沉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战略成功,因为这直接导致阿海军的其他舰只撤出了战斗,可以说,这是整场战争当中最具决定性的军事行动之一。英战时内阁给伍德沃德的嘉奖电只有一句话:“干得好!”然而,这场战斗的冲击波并未就此结束。消息传来,伦敦着名的低俗报纸《太阳报》立即用“可逮住你了!”做头条标题大肆庆祝,但当它得知“贝”号不仅仅是被击伤,而是沉没了,且舰上可能有近1200人面临死亡时,它撤回了这个标题。英国国内的反战人士则抨击撒切尔政府背信弃义,认为击沉禁航区外的船只将促使阿根廷采取各种手段报复,很多人认为英国不受节制地使用武力是极为残忍的行为。还有人认为,正是这场行动导致了阿军方的报复,仅仅2天后,阿根廷就用飞鱼导弹击沉了英国“谢菲尔德”号驱逐舰,20名水兵丧生。而在阿根廷,政府和新闻界则把英国称作屠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阿根廷军政府名声不佳,一开始国际上竟不相信阿政府“‘贝’号巡洋舰在交战区域之外行驶”的说法。
  撒切尔夫人竭力强调这一攻击是必须的,她认为当时阿根廷舰队正对英国特遣舰队构成夹击之势,特别是“贝”号上可能加装了反舰导弹,英国舰队为求万全,有权提前消除“危险的作战平台”。英国国防大臣诺特也为这一在禁航区外实施的袭击行动辩护。为了使论据更充分,撒切尔政府还画蛇添足地编造了一个谎言———“贝”号巡洋舰当时正在奔赴战区,而不是远离它。然而当马岛战争结束后,英国国防部将档案泄露,证明阿根廷巡洋舰其实是驶离马岛,结果英国工党抓住把柄,在1983年议会选举时大加利用。
  后来,“贝”号死难者的家属不依不饶,他们得到一些英国政治人物和民间组织的支持,向欧洲人权法院控告英国政府,指责“贝”号遭非法攻击,要求赔偿,但他们的诉求没有获得支持。2003年,美国《国家地理》探险队在阿根廷海军协助下,试图在阿根廷南部离岸约100英里外的1.38万英尺的海底寻找“贝”号残骸,由于风大浪高,两周后行动被取消。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阿根廷飞鱼导弹击沉英军谢菲尔德号战舰_土豆_高清视频在线观看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自从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之后,英国和阿根廷之间已 相安无事 28年。但在日马岛却 风起云涌 ,阿根廷政府派军舰封锁马岛海路;而英国政府亦不甘示弱,立即派出驱逐舰“捍卫主权”,两国军事冲突 一触即发 。双方这次 剑拔弩张 ,为的就是马岛海底600亿桶的石油。 A.相安无事B.风起云涌C.一触即发D.剑拔弩张
花开院TA95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回望英阿马岛战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