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一战沙俄军服的军事能力

一战前夕各国实力数据分析
导读:1913年各大国总人口(单位:百万人)
意大利35.1
1913年各大国城市人口及其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单位:百万人)
英国 15.8/34.6%
美国 22.5/23.1%
德国 14.1/21%
法国 5.9/14.8%
日本 6.6/12.8%
意大利 4.1/11.6%
奥匈 4.6/8.8%
俄国 12.3/7%
1913年各大国总人口(单位:百万人)俄国175.1美国97.3德国66.9奥匈52.1日本51.3英国45.6法国39.7意大利35.11913年各大国城市人口及其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单位:百万人)英国 15.8/34.6%美国 22.5/23.1%德国 14.1/21%法国 5.9/14.8%日本 6.6/12.8%意大利 4.1/11.6%奥匈 4.6/8.8%俄国 12.3/7%1913年列强人均工业化水平[以英国1900年工业化水平为100计算的相对值]美国126英国115德国85法国59奥匈32意大利26俄国/日本201913年各大国钢产量[单位:百万吨]美国31.8德国17.6英国7.7俄国4.8法国4.6奥匈2.6意大利0.93日本0.251913年各大国能源消耗[单位:百万公吨等效煤耗]美国541英国195德国187法国62.5俄国54奥匈49.4日本23意大利111913年列强相对工业总潜力[以1900年的英国为100计算]美国298.1德国137.7英国127.2俄国76.6法国57.3奥匈40.7日本25.1意大利22.5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单位:百分比]美国32德国14.8英国13.6俄国8.2法国6.1奥匈4.4意大利2.41914年列强陆海军人员数量俄国135万2千法国91万德国89万1千英国53万2千奥匈44万4千意大利34万5千日本30万6千美国16万4千1914年列强战舰吨位英国271万4千德国130万5千美国98万5千法国90万日本70万俄国67万9千意大利49万8千奥匈37万2千一战前欧洲若干强国军队文盲率意大利33%奥匈22%法国6.8%德国0.1%乍看起来,在1914年以前的10年内,德国陆军同强大得多的俄国陆军相比显得黯然失色,而且法国陆军也能与之相匹敌。但这是个不可靠的表面现象。由于复杂的国内郑治原因,德国郑府选择了把陆军保持在一定的规模,而让蒂尔皮茨的舰队大量增加它在整个国防预算中所占份额的做法。当1911年和1912年的紧张的国际形势促使柏林决定大规模扩充陆军时,装备上的迅速变化给人以强烈印象。在1910年和1914年间,它的陆军预算从2.04亿美元增至4.42亿美元,而法国只从1.88亿美元增至1.97亿美元——而且为了达到这样的军队规模,法国征召了89%的适龄青年,德国只征召了53%。确实,到1914年俄国为它的陆军已花费了大约3.24亿美元,但已感到极为紧张:国防开支占俄国国民收入的6.3%,而德国只占4.6%。除英国外,德国比任何其他欧洲国家更能承受“军备重担”。此外,德国陆军可以动员并且装备几百万预备役军人,而且因为他们受到较好的教育和训练,所以能很快部署到前线作战,但法国和俄国却做不到。法国总参谋部认为,他们的预备役军人只能在后方使用;而俄国则既没有装备其数百万理论上的预备役军人所需的武器、皮靴和军服,也没有军官来管理他们。但即使这些,也还不能弄清德国的军事能力究竟已达到何种程度,因为这种能力还反映在一些不能用数量来衡量的因素上,诸如良好的国内交通线、能较快进行动员的体制、优良的参谋训练、先进的技术等等。1914年列强国民收入(单位:亿美元)美国137德国120英国110俄国70法国60意大利40奥匈30日本20
猜你感兴趣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战沙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