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哪家航校最好,厦门旅游 请高人指点点

航校发展有哪些困难?如何解决?
>> 航校发展有哪些困难?如何解决?
航校发展有哪些困难?如何解决?
18:09:42.0
《民航资源网》 陆登艳
  日(上午)首届国际航校校长论坛及2015通用航空飞行标准座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3号馆举办。
  随着航空文化的不断渗透,航空市场的不断拓展,人才已成为航空企业占领市场的重要推动力。作为以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服务社会等为基本功能定位的航空院校、培训单位,如何在人才培养等方面创新发展,已成为当下热门话题,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主办国际航校校长年会,一方面是就航校发展新战略、人才培养新思路、航空文化传承新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互通有无,希望大家畅所欲言,满载而归;另一方面在本次论坛我们还将发起倡议成立航校联盟暨AOPA航校工作委员会,希望大家能够支持,一起为飞行员培养的事业做贡献。
  主持人介绍到:这次参加的主要单位有:湖北蔚蓝国际航空学校、中国飞龙通航航空有限公司、新疆天翔航空学院、青岛九天国际飞行学院、美国橙县飞行员培训学校、美国国家航空学院、AirwaysAviation、CivicHelicopter、山峡(中国)飞行俱乐部、飞行学院重庆通用航空培训有限公司、爱飞行俱乐部、桂林通航、金石通航、波音公司、北京九天之翼国际飞行俱乐部、北京飞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等等。
  中国民航局飞标司飞行标准处陈广承处长陈广承说到:这么多年以来,我们逐步发布了各种各样的规章,03年新版的61部,去年更新了,05年出台的141部,目前正在准备修订,相关修订过程已经完成,大家可能已经看到过征求意见稿,现在等着领导签发,还有其他相应的通道,把各种管理、规范、考试标准全部公布在网上,有兴趣大家可以在我们网上下载,各个航校的名单和训练规范、运营规范,我们在网上都有公布,业内人士都知道,如果是行业外的想进入这个行业,可以去我们的网站多看看,多下载一些信息资料,可以查询各种各样的航校资料,我们为所有的141航校制作了宣传录像片,通过这些录像片更深入了解这些学校。
  接下来是各个单位代表做发言。
  珠海中航飞行学校校长候拥军先生
  我国通用航空的事业有几个方面的制约,一是空域政策什么时候具备大幅度开放条件。二是我们的基础设施,对通用机场、空管指挥以及飞机等等这块什么时候能具备。三是有了机场和政策,飞行员能否满足。
  我们的学员虽然拿了执照,但是真正到航空公司马上能从事工作的还是比较难的,好的公司,现在学员在排队,因为要累积小时、机长、副机长这块,航空公司虽然招到了员工,但是短期内他不具备机长、副机长资质,对他来说也是人才浪费。航空学校能不能先培养学员,培养完了之后在我们这里完成他的小时积累,当他具备副机长和机长的资质之后直接转入航空公司,对航空公司、用人单位来讲是有好处的。
  关于培养模式这块,我们还是要按照军事化的模式来管理,不单纯是生活作息时间要军事化,同时培训这块,涉及到几百个成员,他们在飞行过程中安全很重要,如果飞行员没有素质,不能严格按照规章来做,风险会比较大,说白了,我们现在搞的是民航工作这块,但它也是一种国防飞行的需要,我们也是为部队、国防建设这块在做储备,基于这块,这也是我们要重点考虑的。
  湖北蔚蓝学校代表发言
  我现在谈一谈中国141航校的现状,这么多年来,我们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做飞行员培训,做得其实很艰难,局方对我们的支持是很大的,但是在这么多年来,其实挺艰难的,中国的141航校办起来不是一个中国航校的竞争,而是国际市场的竞争,国外航校的价格比我们国内航校,就我们学校定的价格来讲要低30多万,我们怎么办?我们只能走差异化,但在差异化过程中,国外航校有价格的优势,有英语培训优势、英语优势,国内141航校走起来是很艰难的。我们下一步国内141航校该怎么办?国内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政策的支持,局方给了我们很多支持,但是空域的开放,飞机引进的成本、航材的成本,专业的成本,比国外高很多。
  日之后要执行全日制本科,我们该怎么办,我明显感觉到,去年的形势比今年好多了,今年下降得特别厉害,就是因为这样一个政策,我们只有不断改革创新,这个政策对我个人来讲是非常支持的,因为工作安全性的要求,必须要提高飞行员的素质。在航校目前这个层面,要思考怎么办:一是国外航校的价格、英语培训;二是国内的政策,这个政策会把141航校整垮,真的有这种可能性。昨天我跟鞠校长沟通了很久,感受很深。下一步141航校该怎么往前走。我个人建议,我们是不是要扶持通航的发展,这么多年我们培养了这么多人,通航引进的人才很少,我们跟飞行学院客服部经常沟通,飞行学院要的人也非常少,大家进来的时候都是想走121,所以我们一方面吃通航的发展,倒逼相关的改革,比如空域的改革,相关的飞机引进,包括航材、航油的引进,把这块的成本降下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跟国外的航校在公平的环境下竞争。
  美国国家航空学院代表发言。
  李飞:各位领导好!我现在是负责运行的副总,刚才几位校长已经把学校的概况和培训状况都讲得很到位,我们也没有什么特别补充的,只是想说一下我们的经验,在美国培训有很多东西无论是从航空器还是航空人才管理,包括飞行环境,有一个不争的事实,美国比中国要成熟很多,包括整个系统,刚才杜凯蒂女士讲了安全问题,在美国培训想飞到小松鼠级别,国外大部分航校做运营至少要求1500小时以上才可以飞行,包括航线改装高性能也是一样,要求至少1500小时以上,从美国回来的飞行员,换了执照以后可能在中国有200个小时,稍微多一点,刚刚改回来的飞行员,自己放飞,当了机长,承担了很多独立的业务,实际上这确实是有风险的,有些天气没有培训到,包括特殊的大风天气,所以去独立作业,中国的飞行情况可能比美国复杂很多,我们提议要尽可能多地多训练特殊的技能,这样的话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航空器管理方面,中国有自己的独立系统,美国是这样的,美国在航空器管理上,大家可能也清楚,有一种运动型的,管理比较松散。我是飞行爱好者,我在自己家里的院子里组装一家飞机,这个时候FAA的检查员过来,认为我组装的飞机可以上天,这架飞机就可以飞了,前提是不能做任何商业运行,只能自己娱乐,这样一来,它大幅度扶持了很多有梦想的人,无论对航材还是对航空相关的耗材市场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它可以说为通航航空,让老百姓都能接触到才是通用航空,它不是高大上的领域,在国外每个普通人基本上都可以接触通航,可以观光,做一些简单的,比如去摄影,约三五个好友今天租一家飞机,100美金一小时,只要有执照,体检合格,就可以从这个机场飞到另外一个机场。以西海岸为例,基本上每隔十几二十分钟的飞行都有一个FBO,都有能下去下游、吃饭,几个朋友约在这个地方。
  还有一些机场的建设,美国机场很多,很多在座的专家对数据都非常明确,无论是机场本身的建设还是飞行员的数据,都是非常庞大的,中国的市场无疑是全球最大的,国外很多大型的直升机生产商也好,包括固定翼的生产商都瞄准中国市场,因为中国国情不像其他国家,它是一个非常迅速发展的国家,如果中国市场发展不单单刺激中国经济增长,甚至引起其他国家航空领域的发展。将来建机场包括飞行人数是一定会上升的,但是现在建机场的成本非常高,阿拉斯加州很多地方是没有公路的,通过水上飞机和小型飞机,通过飞机短距离运输,这是作为一个老百姓最普通的交通工具,不管是什么样的人,他就是坐飞机从这个村到那个村,从这个镇到那个镇,就是这样去走的。我不知道中国修一公里公路要多少钱,但是我可以明确的是修一公里的公路,肯定能修一个机场跑道,我们是不是在机场建设上政府再多一些支持,有些地方多建一些小型机场,把空域更开放,让普通的老百姓参与进来,建立成一个属于自己、每个人都可以接触的飞行梦,从小就让老百姓树立梦想,培养出中国独立的航空文化和航空精神。
  致远航校的副总康燕女士。
  康燕:不好意思,原来在这个发言中其实是没有我这边的,但我突然一下觉得今天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既然是航校校长的年会,我想借这个机会跟各位领导以及我的同行说几句真正关于航校的事。
  其他的我不多说,从招生我们就很难,就业方面我们更难,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我们应该怎么办。我的老师曾经说过每年中国有将近10亿的资金流到国外,在国外做培训,可是国内走起来那么艰难,这10个亿的资金都流到国外去了,我们在里面还要硬撑着。这个大环境要怎么改变,靠开几个会可能没有什么办法,但借助这个机会我还是要说,希望能够呼吁一下,具体的东西我们也在不断完善,可是感觉撑不住,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也参加各种各样的会,各种培训班我们也去学习,可是还是面临这么多问题,我都不知道该说我们有什么问题,现在国外看中了中国市场,一直不断有航校进来,希望参与中国的培训,可是你们知道中国的市场到底是怎样吗?你知道我们航校到底是怎么运行的吗?包括AOPA组织、这些协会,真正能帮我们航校解决多少问题,我们碰到问题的时候该找谁,我们总是自己在呼吁,自己去找局方,我们隶属于不同的管理局,我们会遇到困难,可是没有一个组织能真正替我们解决问题,帮我们分析,组织一起。
  帮助航校,民航局有很多政策,帮助补贴政策,我们也呼吁,但是没有办法。每次提,提完以后,他们说好吧,具体操作起来不是我的事,你们还是要去找别人。希望真正把所有航校都组织起来,真正去解决,不然既然有这么多航校,我们都是一群人,热爱航空事业,都有一个飞行梦,自己想飞,也想让更多人飞,我们也在坚持一件事,就是做好飞行培训,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可是我们现在没有办法做。这么多会议下来,要做些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事情,我说的更多的可能不是积极的。只是想表达一些。谢谢!
  主持人张峰:刚才康燕女士提到的这些问题,我觉得很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所以我们搞飞行训练展,飞行训练展也走了艰难的过程,今年是第三届,有些参加了三届的学校很清楚,第一届3000平米,第二届4500平米,今年是7500平米,每年协会贴了很多钱,为什么要搞训练展,就是要搭建一个航校和训练机构之间的桥梁,搭建航校和训练机构和市场之间的桥梁,搭建航校与局方之间的桥梁,这届我们发起召开航校校长年会,有请飞标的领导来这里搞飞标座谈会,原来这两个会分上下午,陈校长觉得为了更好起到桥梁作用,把这个会议放在一起开,就是想聆听大家的意见,我们在这个会议上倡议航校联盟,表格在大家桌子上,希望大家踊跃填表,我们团结起来,这样我们对话就有力量了。
  下面进入自由发言和交流阶段,因为还有西北局、华东局、新疆局的领导,机会难得,今天飞标处的领导非常忙,他们专门派人来参加这次会议,希望大家踊跃发言,一针见血,不要客气。
  陈广承:刚才大家讲了很多困难,学历题、空域问题、关税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单个航校跟有关部门去说,可能困难非常大,但作为一个联合体的时候,你作为一个协会的时候,跟国家民航局政策注册的协会去讲这个事,可能从制度上,从根本上能解决很多问题,先把大家集中在一起,一条一挑来突破,这样会好很多,所以我比较赞成张总的提议,倡议大家联合起来,我的建议是从关税下手,刚才说买飞机很贵,海关总署可能认为你是消费品,甚至他打电话给我,说你们是不是奢侈品,我说有人买的话是奢侈品,但是对航校来说不是奢侈品,是生产资料,单个航校去讲很困难,我们要联合起来通过协会找到海关总署,民航局配合一下,某种程度上像大飞机一样,把它的税降到跟大飞机一样。空域问题可以找空管委,甚至全部空域暂时开不了,可以先把141所有航校开下来,以点带面,解决一部分是一部分,这些东西都需要大家联合来做,希望大家踊跃参与。
  赵东升:我刚才听了大家谈了一些心得,感觉非常好,首先我有一个非常高兴的感受,中国通用航空已经走到了起跑线上,很快就会腾飞了。刚才美国国家航空学校的校长介绍了美国的飞行训练发展,实际上美国飞行员从小到大的养成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先进的经验,也为中国民航的飞行学校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经验。
  中国航空业的发展非常快,民航局也非常支持,也没有像大家所说的悲观,包括最近几年低空空域的改革,大片区域已经开放了,而且通用航空的空域申请政策也比以前简单起来,更加方便,地面飞行服务站的建立也在逐步发展,这为通用航空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
  这次AOPA准备建立通航学校专业委员会,我感觉非常好,只有大家联合起来,才能够一方面我们享受国家政策,同时也倾诉我们的一些困难。这次中国民航学院和AOPA建立了合作平台,我们感觉是同根的,都是飞行,我希望我们的合作能够促进飞行员的训练,促进中国飞行事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中国民航对飞行员的养成和培训,以及通用航空的飞行员像职业航空飞行员的进发提供更好的政策和更好的标准,这点广承处长也在做。中国飞行员培训的政策和标准也在不断改革,在不断发展,我相信中国宾行的这些政策对中国民航航空业的发展,航空运输业的发展,以及两种飞行员之间的互换和发展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也向大家建立起信心,我们共同来努力,把我国的通用航空真正做起来,通用航空做起来了,就为运输航空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改变现在单一的从121学校里面选择运输航线的驾驶员,在国外更多航线运输驾驶员出自于航空爱好者和通用航空这块,这对我们建立航空强国是非常有帮助的。谢谢大家!
  石丽娜: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中国这样的会议,非常感谢AOPA,也非常感谢中国政府给我们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非常荣幸认识各位领导和各位校长,就像杜校长刚才说的,我们也不是过来抢学生的,我们更准确来说有我们的优势,同时也有我们的劣势,我们有综合成本以及语言的要求,应该说我们是一个互补的关系,不管怎么说,我们希望培养飞行员,要培养安全,跟中国互补,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希望给中国的通航培养很多的飞行员,90%都是有一天要回来中国,给中国的通航事业做贡献的,我们想培养的飞行员是安全的,大家都是乘客,我是飞行员,也是乘客,大家都是乘客,所以这是我首先要说的。
  其次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陈处长,就是关于执照转换的问题,我们现在确实面临这个问题,美国第二大队的陈校长有提出这个问题,关于执照转换,以后会不会有相关的团体或者是政策能够帮助这些在国外独立航校培养的,不是航空公司输送的航校,这些比较独立的航校有一些便利的条件?
  陈广承:你说换执照?
  石丽娜:主要是执照转换。
  陈广承:我们有一个保护措施,如果是外国人,国外拿了执照到中国来,他有一个就业保护,必须要有就业单位才能给他办理商照,如果是中国人到国外去学了飞行,是开放的,只要他参加考试、体检,拿到执照就可以了。
  石丽娜:这个体验是我们必须要做的,还是跟中国的飞行培训学校一起参加?
  陈广承:可以是独立的,任何人可以独立进行体检,但因为体检单位比较少,因为他个人去联系,发现个人不如团体力量大,如果纯粹个人,一般都会找到张秘书长的AOPA,AOPA是个人飞行员协会,由他们来帮助体检。
  石丽娜:笔试呢?
  陈广承:可以自己报名也可以找协会报名,都很简单,只要你不是外国人。
  石丽娜:对中国人是开放的?
  陈广承:都是开放的,包括港澳居民是没限制的,我们限制的外国人,外国人来了,如果是私照没有限制,如果是商照必须要有单位,没有单位办不了。
  杜凯蒂:关于中国人换照回到中国系统下面,他们要求是不是按照CCAR61部,比如61部列出来他们需要有的经验,他们满足这些要求就可以换照?因为有些东西,在美国跟中国有点不一样,比如如果在美国通过一个141部的学校,一个直升机商照飞行,可能只有5个小时的仪表程序培训,但是在中国61部需要10个小时,而且在美国这5个小时有可能在模拟器等等上面满足要求,在中国是不是应该满足中国61部的要求才方便转照,还是有一些认可,如果你有一个美国商照,而且你把名字挂在那里就可以转照?
  陈广承:我们确认执照真实性之后会出一张表格,上面会注明你这个执照拿到中国来还需要补什么东西就行了,如果没有写,就不用补,如果有写,就把这些资料补上。
  提问:外国人驾照在语言上有没有什么要求?
  陈广承:中国的管制是中文和英文都可以,在中国飞行你必须通过中文或者英文的考试,我们都有,其中之一都可以,两个更好。
  主持:大家对执照转换有细节性的东西可以问我,我是AOPA的副主任宋佳珊。大家对于其他的问题还有继续提问的吗?请举手示意。
  提问:我来自英国最大的培训机构,我们是英国141认证的商业航校,现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培训形式是否还需要更多国外的航校给中国的市场做更多的培训?这是我第一次到中国来了解中国培训市场。
  陈广承:这不能问政府,这要问市场,市场是不是需要,决定未来的发展,我们提供一个政策,在国内如果你要办航校,需要向当地的监管局申请审定就可以了,作为国外的航校一般情况下拿到外国执照到转动来换执照就可以了,但是这种人不能直接去航空公司,前天下午我们讲过,去航空公司的学生是141+,加强型的14的课程才能去航空公司,141+的课程在国外是没有的,我们要对他们的课程进行改造,改造之后允许他们来给我们培养飞行员,这是有一个过程的。是否需要,我们是这么判断的,你不能说航校来找我们,就给你批141+,而是说航空公司来找,航空公司跟航校有一个意向,我准备把学生送到这里去,另外就是我这个航空公司真的有需求,过去连续三年外送了超过80个学生,也就是说他这个公司是有一个需求的,这样来谈,我们认为是真的市场需求了,其他情况下我们无法判定是不是真的市场需求,我们要判定一下,之后航空公司跟这个公司学习,改造课程,改造成满足中国的141+课程,然后来审定,审定完之后我们就允许他培养学生,但是头两年之内,你给这个公司培养60个学生,给我看看,如果这60个学生可以,两年之后我给你才发证,可以对全中国的其他航空公司提供141+的培训。
  郭阳:他问我的这个问题我也解答过,但是很多国外的航校不断问这样的问题,我们也希望他这样正式问出来,我们也通过AOPA的角度正式向很多航校做一个解释,这也是现在的情况,让他们能够拿出比较有特色的东西,也不是说单纯的又跑来一个国外的航校,他是英国的航校,英国航校还没有中国的141认证机构,确实行与不行,以及他自己相关的工作要做。包括前几年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的航校都在问AOPA能做什么,我们的解答是你们能给中国的市场做什么,这么多年看下来,确实中国培训市场格局在不断变化,有更多的挑战和机会,特别是我也意识到了,很多培训机构的输出人员又变成一个很大的问题了,孩子培训完了以后没有工作,找不到下家,造成了这样一个循环的问题,这跟前两年的挑战又不一样了,前两年是另外一个形势,现在是我们一方面非常成熟的机长严峻短缺,包括通用航空公司的成熟机长,另外培养完了的新的商照飞行人员又没有工作,找不到工作,所以我们也通过AOPA,想希望给AOPA联盟,也给航校、各个机构提供一个信息渠道,知道哪边缺什么的人,同时也知道这些孩子们可以去哪里。
  提问:我是你们的会员,也积极跟AOPA保持联系,也是飞行员,对培训的事情,我们跟相关人士经常交流,中国做了很多好的培训项目,对国外比较好的,比如CCAR最需要的5-7个的要求是什么,比如需要更多的培训人员出来,还是有什么东西?
  陈广承:这个问题比较泛泛,应该请教李局长,作为小部门搞的飞行培训,就一条,希望大家常来中国转转。
  提问:能给我安排一个会议跟李局长见面吗?
  陈广承:我们网站上有李局长的信箱,可以发送邮件。
  提问:我已发了三次邮件,但是没有人答复。我也给您发过两次邮件,从3月份开始给您的邮箱发过2次邮件,您也没有答复。
  陈广承:可能没发到,张秘书长可以作证,我是一个特别热心于回答各种千奇百怪问题的人。
  张峰:我简单再说一下,刚才康燕女士有一个发言,还有美国的航校也有发言,我们现在面临两个问题,如何扩大市场,如果整个市场规模小,每个培训机构都很艰难,包括飞行员培训出来就业的问题,源于市场太小,这就是AOPA的职能,如何扩大市场。第二是把大家团结起来,争取国家层面、局方层面的政策支持、把门槛降下来,让我们培训的成本降下来,把培训的成本降下来,生产的产品,飞行员的成本降下来了,以后市场才能扩大,这是我们搞这个交流会的重要意义,所以大家真要重视航校校长联盟,我们联合起来给陈处长、李局长发邮件,组织集体上访,我证明一下,陈处长如果收到您的邮件肯定是会回答的,你查查你的电脑是怎么回事。
  张峰:首届国际航校校长年会及飞标座谈会到此结束,欢迎大家参加第四届AOPA飞行训练展暨第二届航校校长年会及飞标座谈会,相约2016年,谢谢大家!
相关稿件:
本稿件还未被其他媒体发布
All produced by CARNOC& design team, copyright in ,建议使用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备案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容高人指点的成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