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容信仰只有汉族信仰国家有吗

早把你灭了百回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信春哥,信真理部算不算信仰?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汉族有信仰了,ZF怎么管得住:D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本帖最后由 解集 于
10:54 编辑
未命名.JPG (37.92 KB, 下载次数: 0)
10:51 上传
未命名.JPG (22.54 KB, 下载次数: 0)
10:53 上传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有了信仰谁都不怕--&我们汉人大叫,老子有钱我怕谁--&所以说我们汉人信仰金钱!
有些人群有宗教,他们不怕;有些人群有法律,他们不怕;有些人群有政府,他们不怕;
我们这群没有这些劳什子,而我们有了钱,也不怕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信奉YSL的民族有很多,并非是某个。话说汉族,谁说我们没信仰,“忠孝礼智仁义信”且不说,新时期的“和平共处”、“和谐”和“可持续”也可以成为个人家庭的信仰。难道也非得搞一大批宗庙祠堂来推广普及不成?!个人认为啊,形式上的信仰固然能教化愚蛮,然不适合国情且无必要,同样信奉耶稣的欧美各国在历史上打得架还少了吗?关键在人心的交流和沟通。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儒家思想已经深入骨髓,但是儒家面对新兴宗教的挑战而变得苍白无力,儒家思想太过于平和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没有汉族这个民族,明代以后就没有了。你说有美利坚这个民族吗?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你说有美利坚这个民族吗?
廪君蛮 发表于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没有汉族这个民族,明代以后就没有了。你说有美利坚这个民族吗?
廪君蛮 发表于
11:44 请问您是什么族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想用信仰来忽悠中国人?
抱歉,中国人啥都缺,但信仰啥的实在多得不能再多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党不是给你定了个共产主义?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咱们穷了几百年来,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好的大环境就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过好日子,这就是我们的信仰,也是国家进步的源动力。当然你可以说我无权代表你。但是我身边的大多数人,对未来的预期还是积极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子不语怪力乱神。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党不是给你定了个共产主义?
cqx7711cqx7711 发表于
& & 党还说了“团结一致向qian进”:D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LZ有被屏蔽了,被屏蔽了是不是就拿不到钱了?大过年的。。。。& &。。&&{:jian:}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楼主是我群里的,有兴趣的可以加群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中国人的信仰是实用主义
所以,也只有中国会有不同宗教共存一庙的事情
而且是到处都有,很常见.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建议每年寒暑假CD也关闭休息。前段时间CD封站也没这几天郁闷,天天有意无意看些NC到极点的帖子{:3_91:}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2_66:}中国人现在信仰拜金主义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中国人信仰无神论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唯物主义就是一种。
这里说的唯物主义,不是唯物质主义,而是唯规律主义。唯规律主义是最接近真理的东西。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信老子吧。无为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想用信仰来忽悠中国人?
抱歉,中国人啥都缺,但信仰啥的实在多得不能再多了。
assiss 发表于
哈哈,有见地,赞同。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font color="#0126 发表于
???{:3_92:}真的有?敢问出处,俺倒要学习学习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bluescj1109
美利坚民族等同中华民族。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还有‘大和民族’也是泛称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回复&&bluescj1109
美利坚民族等同中华民族。
深涧悠蓝 发表于
是吗?真有意思。没想到美国人被定义为美利坚民族了哈,喜感ing。提个问题望赐教:一个在美国拿了护照的华人大部分时间居留中国,那他(她)该如何确定自己的民族性呢?{:wugu:}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还有‘大和民族’也是泛称吧
埋骨 发表于
不是,这是日本的主体民族
还有个贱民地位的民族
冲绳原住民的也不能算.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我不知道你们在这没有民主自由的专制独裁国家能高兴个啥
llll1224 发表于
& & 是啊,阿富汗可自由啦~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大和族是日本主体民族,还有阿伊努族人、琉球人。
还有一个特殊群体叫“部落民”,也就是贱民。以大和族为主,主要从事低贱行业,也有一说是“元征日俘虏后裔”,地位比原著民还低。
贱民有自己的组织,人口约200万。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我信领导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曼尼神教欢迎你的加入{:3_83:}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请问您是什么族的?
T-54坦克 发表于
他可能是不死族或僵尸族的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我是汉人,我信仰共产主义!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来晚了,楼主被{:3_88:}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汉族很多是不可知论者,特殊场合见那个神都可以拜拜,但特别樊城的不多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大和族是日本主体民族,还有阿伊努族人、琉球人。
还有一个特殊群体叫“部落民”,也就是贱民。以大和族为主 ...
<font color="#分头 发表于
& & 对比中国,反而行之。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信仰就是一精神包袱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中国传统社会汉民族的宗教观与宗教信仰&|&发布日期:&|&nbsp浏览()人次&|&&|&&]梁丽萍  何谓中国传统社会? 这不是一个内涵十分清晰的概念。所谓&传统社会&,是相对于&现代社会&的一个概念。在有关现代化的理论中,学者们一般将传统主义色彩明显、生产力水平很低、社会行为受习俗而非法律所支配、社会结构是层阶性的、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是传袭性的社会统称为传统社会。依据这样的描述,台湾学者金耀基先生指出,中国从秦汉到清末大约两千年的时间可以称之为传统社会。因为在这两千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处于一种近乎平衡、稳固及不变的状态之中,其价值系统始终是传统取向的,亦即一切是崇古和尊老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基本上是一个古朴的农业社会,全国75 %以上的人居住在农村,自耕自食,自给自足,代代相因;社会结构是层阶性的,&家&是中国社会的核心,而&家&是以血缘为基底的&身份取向&的团体;社会组织则分为两个阶层:在上的阶层为士人,其职责在劳心,治人而食于人,在下的阶层为农人,其职责在劳力,食人而治于人,前一阶层为统治者,后一阶层为被统治者。
  一、&王权社会&、&儒教中国&与汉民族的宗教价值观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王权至上的社会。&王&字的形成,其内含标志着王居于连通天、地、人的中枢地位,居于人间最高主宰地位和封建等级的顶点,所以《礼记&坊记篇》云&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中国传统社会王权至上的体系包含四个特点:其一,君王具有最高的人身统属权,即所谓&天子者,天下之父母也&;其二,君王具有最高的财富所有权,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其三,君王拥有一切行政、立法、司法等最高政治权利;其四,君王是人事的最高权威和最终裁决人。
  中国传统社会王权至上的结构体系早在夏初就开始酝酿,及秦嬴政以&皇帝&自称标志着王权制度的形成。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略,使王权政治与儒家思想结合在一起,儒学成为中国传统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已故的列文森教授形象地将中国称为&儒教中国&。
  关于儒学是否是宗教的问题,学界各执其由,有无数的争论,这里姑且不论。但不能忽视的是儒学经先秦到宋明,历经改造且不断与其他学说相斥相吸,终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之一,并对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以及社会心理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马克思&韦伯从社会学与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进路指出,儒教所代表的价值体系纯粹是一种入世的道德伦理。儒教的核心教义&道&&&是隐藏在宇宙和人类社会背后的一个和谐、寂静与均衡的不变法则。&道&要求人们对自己与永恒的宇宙和社会法则作理性的协调,要求人们将此世当作&既有之物&而加以接受,也就是说,儒教的生活取向是此世的,儒教鼓励人们去适应这个世界。韦伯还指出,儒教是一种伦理,是俗世内部的一种俗人道德,它所要求的是对俗世及其秩序与习俗的适应。而对于那个超验、神秘的世界,儒教则表现出&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君子不语鬼神怪力&等宽容的态度。
  中国传统社会&王权至上&的结构,&儒教中国&现世主义、道德主义的价值取向,使受其长期浸润的汉民族在文化心态上呈现出政治人伦化、现实功利化的倾向。具体表现为:在理想价值上,汉民族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取向;在信仰领域,汉民族以君主、国家、民族为信仰对象;在行为取向上,则以儒家的&礼&、&仁&及&义&等为约束原则。因此,可以说,汉民族在本质上是缺乏宗教价值观的。
  例如,英国思想家罗素认为,中国实际上是一个缺乏宗教的国家,不仅上层社会没有宗教,全体人民同样没有,中国人注重实用和现实的意义,对于超验的、彼岸的事情存而不论,即使是宗教信仰,重要的也是其道德和伦理上的意义。中国近代的国学大师辜鸿铭说,中国人不需要宗教。在中国即使一般大众也并不太看重宗教。对中国人而言,佛寺道观以及佛教、道教的仪式,其消遣娱乐的作用远远超过道德说教的作用。而中国人之所以没有对于宗教的需要,是因为他们拥有一套儒家的哲学和伦理体系,是这种人类社会与文明的综合体取代了宗教。
  二、&宗法社会&、&巫术残余&与汉民族的宗教情绪
  中国社会在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中,没有像希腊、罗马那样发生奴隶主民主派推翻氏族贵族统治的革命,不是以奴隶制的国家代替氏族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宗法社会,而是由家族走向国家,以血缘纽带维系奴隶制度,形成一种&家国一体&的格局,而以血缘亲属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又进一步发展成为封建社会以血缘亲属关系为基础的网络宝塔形结构。同时,中国王权至上的政治结构,认为最高统治者君王是上天在人世间的代表,是接受&天命&施行对人民的权利的,人与上天的关系只能由君王来处理,普天之下只有通过君王才能享受到皇天上帝的恩典。而君王祭祀天帝就是为民作主,只有君王才能对天献祭、祷祝和实施宗教礼仪,诸侯只能祭祀山川社稷,一般大夫与平民则只能祭人鬼。
  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的特殊性,在使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保留下来的同时,使原始宗教实践领域的许多粗俗不堪的东西也随之遗留下来,如众多的自然崇拜、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以及各种占卜、占星、风角、望气、风水、算命、看相、咒术等等。马克思&韦伯曾特意区分宗教与巫术的差别,并指出宗教涉及系统的教义和稳定的崇拜,而巫术只与特殊孤立的现象有关。
  宗法社会与巫术残余对汉民族的宗教信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封建的宗法制度使宗教祭祀也体现出鲜明的宗法等级,只有封建君王才能祭祀天帝,人民失去了祭祀天帝、直接与天帝沟通的权利。在中国历史上,历代政权及君王都保持着敬天的习俗,中央政府有完整的宫廷性宗教礼仪和宗教官阶体制,但国家祭典却是不理会个人苦难的,而无助的人民是需要精神支柱的,是摆脱不了对神的依附关系的,同时,又由于中国文化中巫术残余的大量留存,因此,导致汉民族痴狂的宗教情绪。
  汉民族痴狂的宗教情绪,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汉民族的百姓见神就拜、见神就信,宗教崇拜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这也正是各种外来宗教能在中国生根、而民间社会存在着众多的民间信仰的原因所在。陈荣富指出,中国传统社会有一个错综复杂、五彩缤纷的社会性的&宗教市场&,这其中有系统化的道教、佛教与基督教,有许许多多的民间信仰&&各种&教门&,还有大量的封建迷信和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等等。这样一个庞大的&宗教市场&存在,从客观上说,是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与中国文化自身所容纳的巫术残余,而主观上就是由中国传统社会民众强烈的宗教需求和宗教情绪所致。
  第二,汉民族对神有着强烈的依赖,甚至形成了随意造神的传统。在中国传统社会民众的观念中,天上的星斗,地上的山川,乃至草木顽石,莫不有神。除了这些自然神,历代社会还不断创造出许多社会神,如明君贤相、忠节神、孝子神、烈女神等等。美国宗教学家克里斯蒂安&乔基姆在《中国人的宗教精神》一书中也曾经指出,传统中国社会的神祗有时具有人的血统,那些功勋卓著的个人通过呕心沥血地替大众服务,在死后有可能成为神灵,或者有些人由于他们作为精神领袖、道德楷模的超绝地位有可能上升为神。美国人类学家菲力普&白蒂则认为,在中国,那些孤凄惨烈的灵魂,或在生前或死后创下非凡业绩的灵魂都有可能进入民间的神殿。总之,中国传统社会有一个名目繁多、广大无边的鬼神不分的神鬼世界,凡是能够给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好处的人或物都可以被民众奉为神灵,都可以成为祈祷的对象。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汉民族的宗教信仰
  1. 中国传统哲学对汉民族宗教信仰的影响
  马克思说: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人民最精致、最珍贵的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的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从最普遍、最本质的意义上,表达了人们对世界的理论说明。例如,宗教哲学是西方哲学的一部分。西方学者常常从哲学的立场、以理性的论证研究宗教信仰问题,涉及认识论、本体论、宇宙论、心理学和伦理学等,并建立了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神学观、生死观和伦理观,加之西方有宗教教育的传统,因而西方大众的宗教信仰具有较高的信仰素质。
  中国哲学素来不讨论宗教信仰问题。中国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社会哲学。法国汉学家艾蒂安&巴拉斯说:全部中国哲学都是卓越的社会哲学。冯友兰先生说:中国哲学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政治学和伦理学。它的所有分支都以一种方式或另一种方式与政治思想有联系。陈荣捷教授也说中国哲学家们的兴趣一直主要集中于伦理、社会和政治问题上。中国哲学讨论宇宙的生命,人的生命,而不讨论超越宇宙的绝对实体。中国哲学家也相信上帝,但不以上帝为哲学讨论的对象。中国哲学甚至给&宗教&一种预设的价值,即所谓宗教,就是给予它低于&哲学&而高于&迷信&的地位,因而中国哲学始终没有形成基督教那样完备的哲学化的理论体系。而中国传统社会的教育是以培养君子与通才而设立的,如韦伯所指出的:中国的教育不仅考虑到俸禄利益,而且受到经书的束缚,但它是一种纯粹的俗人的教育,一方面具有仪式、典礼的性质,另一方面又具有传统主义的、伦理的特性。中国民众缺乏宗教文化的熏陶,相应地在宗教信仰上也缺乏一种深入严密的态度,而表现出随意性的特点。例如,美国学者许琅光认为,多神教在中国有生长的土壤。在中国民众的心目中,没有哪个神真哪个神假的问题,中国人可能去佛寺求财求子,也可能去道观求无病无灾。中国人对神甚至还持有相对的观点,认为神可以是有益的也可以是有害的,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如果一个神被消灭或不讨人喜欢,就另外选择一个。中国人对神的兴起和衰落的反应,如同对待朝代的兴衰一样。两千年来中国人在基本宗教取向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改变的也许只是神的数目、祭祀的形式和天数。
  汉民族不仅在神祗认同上具有随意性的特点,而且在实际的宗教活动中也表现出散漫的倾向。张岱年先生说,中国民众对宗教的态度,以&无特操&为特色。&无特操&就是兼容并包。死了人,一边请和尚念经&超度&,一边请道士作法&升仙&,一边请风水先生选择墓地。美国宗教学家乔基姆在这方面也有深入的研究。他指出,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没有核心权威,没有专门的僧侣,没有言简意赅的信条,没有至高无上的礼仪,也没有要求所有人服从的原则。在漫长的历史中,虽然大多数宗教组织形式都曾在中国出现过,但在中国人看来,教派、教会、教宗这些宗教组织并不起主要作用。在中国,只能皈依某个特定宗教教派的思想从没有被普遍接受。中国人进什么庙,请什么样的教职人员来主持宗教礼仪,通常是根据具体的情势需要,而不管所进的寺庙、所请的教职人员是否属于自己所信奉的那个教派。
  2. 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小传统&对汉民族宗教信仰素质的影响
  社会学家赖德菲尔特在研究文明的发展模式时提出了所谓&大传统&与&小传统&的问题。他认为,在一个&文明&中,&优异分子&建造文化的大传统,农民则建造文化的小传统,也就是说,大传统是属于&深思的少数人&的,而小传统则是属于&不思的多数人&的。他把古典中国称做是一个&复合的农村社会&,系由士人与农夫所组成,是大传统与小传统彼此沟通而形成的文化的社会结构。社会学家海根也指出,每一个传统社会都是一个&双元社会&,一方面是市镇及中心城市,另一方面包括村落,前者为少数的优异分子所占据,后者为广大的农民所居住。台湾学者金耀基先生指出,古典的中国社会的确是一个&双元社会&。城市与村落形成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知识分子的人生观、生活格调及行为模式与农民无不大异其趣。张岱年在与程宜山合著的《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论述。作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自古就有雅俗之分。雅文化亦可称为士大夫或精英文化,俗文化亦可称为通俗文化或大众文化。雅俗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其间存在种种对立。例如,在雅文化中有一个力量很强大、历史很悠久的唯物论、无神论传统,而在俗文化中,宗教和迷信的势力却相当强大;在雅文化中,重义轻利、崇德贱力的价值观念占统治地位,而在俗文化中,富贵利达被视为最高的价值。
  不论是西方学者所称&大传统&与&小传统&之分,还是我国学者所谓&雅文化&与&俗文化&之别,中国传统社会确实存在着士绅阶层与民间社会不同的文化取向。而由于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实行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束缚,由于统治阶级垄断文化教育的权利长期实行愚民政策,还由于中国主流文化在价值论上的现世主义和知识论上的实用主义的影响,致使民间社会形成功利主义的、外在主义的文化取向,并直接影响到民众宗教行为的信仰素质,这具体表现为两点:
  第一,汉民族的宗教信仰具有功利性、契约性的特征。西方民族的宗教信仰是以教义意识为主体的,而汉民族的宗教信仰则是以现实功利意识为主体的。美国学者许琅光认为,中国人像看待世俗事物一样看待超自然的世界。他们寻找佛或其他一些能为受灾受难者提供及时帮助的神或神灵,而不去寻找能指导人们以各种方式、在各个时候拯救全人类的上帝。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指出,中国人在接受宗教之初同任何其他方面一样,追求实用,认为菩萨是世界上获取利益的源泉。他们希望从菩萨那里祈求恢复健康、好的收成、科举考试的成功、经商获利和仕途顺利。美国传教士史密斯则认为,中国人的信仰总是以方便、实用为原则,同时神似乎也不挑剔人们对他的态度,即你信也可以,不信它也不怪你,而许多宗教人士的一句惯用语就是&信则灵&。美国宗教学家克里斯蒂安&乔基姆则认为,在中国,神人之间似乎存在某种契约性的东西,中国人信奉的神祗常给人这样的印象:他们提供某种帮助,例如保证婴孩降生、航海安全和生意兴隆等,要接受一定的酬谢,而人对神的乞求通常都伴随着某种有恩必报的允诺,报答的方式有烧纸钱、皈依,甚至为神建造一座新庙。中国人很少认为信仰某种特定的宗教教义&&拒斥所有其他的宗教教义&&是一桩生死攸关的大事,促使中国人从事宗教活动的是古老传统的力量和未来福祉的诱惑。
  第二,汉民族的宗教行为具有外在化、简单化的倾向。唐君毅先生在《中西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集》中曾对中外宗教进行比较,他指出世界其他有宗教的民族,无不把神人关系看作比人伦关系更重要,主张爱上帝的心应过于爱人的心,爱人当为上帝而爱人。然而在中国,则从来不曾有主张爱神应过于爱人,及爱人应本于爱神的学说。唐君毅先生进一步指出,在中国,没有与人隔绝的高高在上的绝对权利的神的观念。于是,把神视作一般人,因而以人与人交往之态度对神。汉民族在观念上没有把宗教置于支配万物的位置上,其宗教行为也因而表现出洒脱不恭的特点,用一种外在化、简单化的方式表示对神的虔敬。&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炷香&是其最典型的写照。正如乔基姆所指出的,在中国人看来,没有必要去恪守一种清楚明晰并被小心谨慎地加以界定的信条。人应该去做的事情只是广为行善,力避恶行,在适当的时间向神、鬼和祖先奉献适当的供品,并且遵守其他各种风俗习惯。一个人只要照此去做而不必去信仰一种正统的教义,就可以前程似锦,并为全家带来现实生活中的三大好处: 鸿运(福) 、高位(禄) 、长寿(寿) 。
  结束语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一种社会群体活动,对一个民族的人格结构及其国民性有重要影响。而传统中的宗教观念在一定条件下更具有不容质疑的权威,因为,传统的这一观念通常总是与一定文化群体的伦理价值观和人生观融为一体,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许多民族的宗教观念已成为其文化传统的核心和基石。因此,关注汉民族宗教观念与宗教信仰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地对中华民族的国民性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参考书目】
  [1]戴康生、彭耀主编:《宗教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版。
  [2]托马斯&奥戴:《宗教社会学》,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 年版。
  [3]陈麟书、陈霞主编:《宗教学原理》(新版) ,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年版。
  [4]吕大吉主编, :《宗教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5]张志刚著:《宗教文化学导论》,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
  [6] [美]斯特伦著,金泽、何其敏译:《人与神&&宗教生活的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7]陈富荣著:《比较宗教学》,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 年版。
  [8]陈季同著,黄兴涛等译:《中国人自画像》,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9]辜鸿铭著,黄兴涛、宋小庆译:《中国人的精神》,海南出版社1996 年版。
  [10] [美]亚瑟&亨&史密斯著,张梦阳、王丽娟译:《中国人气质》敦煌文艺出版社1995 年版。
  [11] [英]罗素著,秦悦译:《中国问题》,学林出版社1996 年版。
  [12]秦家懿、孔汉思著,吴华译:《中国宗教与基督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年版。
  [13]严耀中著:《中国宗教与生存哲学》,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
  [14]卓新平著:《宗教理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年版。
  [15]谢扶雅著:《宗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16]潘显一、冉昌光主编:《宗教与文明》,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
  [17] [法]杜尔凯姆著:《论宗教》,华夏出版社2000 年版。
  [18]韩水法编:《韦伯文集》(上、下)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年版。
  [19]汤一介主编:《中国宗教:过去与现在》(北京国际宗教会议论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
  [20]马克思&韦伯著,于晓、陈维刚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 年版。
  [21]沙莲香著:《中国国民性》(一、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
  [22]沙莲香主编:《外国人看中国人100 年》,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
  [23]李宗桂著:《中国文化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年版。
  [24]张岱年、程宜山著:《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年版。
  [25]钱穆著:《现代中国学术论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年版。
  [26]金耀基著:《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编辑:彭凤平)[字号:
]前一则: 后一则: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
电子邮箱: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热点理论新闻
推荐理论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族人为什么没有信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