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去印度卢比 美元,钱是先换成美元还是去了直接用人民

人民网―中国人纷纷去印度挣钱(走出国门)
“今天的印度市场,就像10年前的中国”
中国人纷纷去印度挣钱(走出国门)
  印度2003国际工程博览会中国展台一角。  钱峰摄
  本报驻印度特派记者&&钱峰  可能在一些中国人的脑海里,我们的邻居印度,除了古老神秘以及近年来名气颇大的软件业外,更多则是贫穷落后、天灾频发的印象。事实上,这个有着10.3亿人口的南亚大国不仅是经济总量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发展中国家,而且在过去12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更是保持在6%左右。数月前,美国高曼萨奇公司在一份预测报告中称,按目前速度推算,印度在2050年将成为美、中之后全球第三大经济体。近年来,印度稳步发展的经济、日渐放宽的投资环境、巨大的市场规模及蕴藏的潜力都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加入到来这里“淘金”的行列。  民营企业唱起主角  迈入新世纪以来,在中印政治关系大幅改善的背景下,经贸往来呈现出了雄厚的发展潜力。权威统计资料显示,中印贸易额由1999年不到20亿美元,猛增到2003年的50亿美元,3年就翻了一番。仅今年前9个月,中印贸易额就达到53.3亿美元,同比增长54.8%,其中中国对印度出口额达到23.7亿美元,同比增长28.4%。许多经济专家预测,今年两国贸易创下70亿美元新纪录的目标已指日可待。  目前,印度已成为中国在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经贸合作已从单纯的商品贸易逐步扩大到包括工程承包、技术贸易和相互投资在内的经济技术合作。在其中,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营公司开始成为主力军。  记得3年前记者刚驻站时,只有几家“国”字号公司在新德里开设了办事处。而近两年,无论是在新德里,商业城市孟买和金奈,还是印度“硅谷”班加罗尔以及南部科技城海德拉巴,都可能偶遇忙忙碌碌的中国商人。记者从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新德里办事处获悉,去年东航开通的北京―新德里航线,在经历了初期的萧条以及“非典”时的停滞后,如今又是“宾客满座”,即使航班已恢复到一周两班,有时也是一票难求。  某中国公司驻印度办事处由于设立时间较长,住房较为宽松,对印度情况十分熟悉,是一些初来乍到的中国商人首选的落脚处,一度被大伙戏称为“总接待站”和中印经贸关系的“晴雨表”。总代表南先生对记者表示,以前来印度做生意的中国人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张“老面孔”,而如今来这儿的人至少翻了好几倍。  “中国造”名声开始打响  一些印度媒体同行对记者表示,以前印度人怎么也不相信中印贸易能达到今天50亿美元的程度。即便去年年初,不少印度人还对中印能否在2008年实现双边贸易额100亿美元持怀疑态度。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印都以大量、低薪的高素质劳动力见长,似乎更是一种竞争而非互补的关系。可现在看来,一方面中国科技研发能力正在大幅提高,产品高技术附加值不断增加,基础设施也优于印度;另一方面中国还有大量尚未消化的剩余劳力,劳动力成本不会立即大幅提升,因此中国货的综合竞争力较高。照如今的趋势,两国政府今年达成的2005年实现双边贸易100亿美元的目标都有些保守。  一位印度商界人士也对记者说,长期以来,印度市场上中国货很难见到。由于缺乏了解,“中国制造”在印度某些人眼中几乎是质量无保证的代名词。随着近年中国商品的涌入,印度各界对中国商品的印象有了很大改变。从印度“灯节”期间遍布市场的玩具饰品,到随处可见的电子器材与电脑配件,“中国造”的名声开始叫响。尤其是电子、灯饰、玩具、服装、鞋类、陶瓷、家具、建材等中国产品在当地市场最受青睐。他还告诉记者,不久前他曾偶然品尝中国的红葡萄酒,口味之纯正竟让他以为是法国原装进口货。如果能有渠道从中国进口这种酒,肯定会受到印度上层人士的喜爱。  只要留心,到处都是商机  一位在印度做生意的德国商人曾告诉记者,“今天的印度市场就像10年前的中国市场一样,到处充满机会。”对此,无论是记者亲身体会,还是许多前来印度考察的中国人都有同感:只要留心,市场广袤的印度,商机到处都是。  自1991年启动经济改革进程以来,印度经济实力稳步增长,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新兴经济体中名列第二。如今,印度已经开始  推进第二阶段经济改革,除农业(不包括种茶)、原子能、铁路、房地产、零售、传媒外,印度已经放松或废除了绝大多数对贸易、外商投资和外汇的控制,允许私人投资几乎所有的行业。银行、保险、手机、机场等许多此前不对外资开放的行业也欢迎外国商人投资。此外,印度卢比已可在经常项目上兑换,并将实现在资本项目上兑换。现行基本关税也有望在今后三年内从35%调低至20%。在《印度年进出口政策》中,政府还批准经济特区内企业的外国直接投资比例可达100%,投资总额不封顶。特区关税和税收按“外国领地”对待。国内其他地区产品进入特区也享受出口产品的免税待遇。国外产品进入特区还免征关税。  记者在印度东部商都加尔各答偶遇一位前来当地洽谈业务的杜先生。杜先生考虑近期要在加尔各答开设一个仓储物流中心。届时将根据当地用户的需求,大规模采购中国知名的电子、机械以及日用消费品,凭借加尔各答地理上的优势,将产品辐射到印度以及南亚各地。在他看来,尽管印度投资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随着中印两国政治关系的改善,无论是从经济层面,还是从印度市场的容纳能力以及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出发,中国企业和商品进入印度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  来自北京的寿先生告诉记者,印度丰富的木材资源、香精、水产品、手工艺品、皮革和医药半成品不仅质量好,价格优势也十分明显。如果能大批出口到中国市场,肯定大受欢迎。而中国的白色家电、五金、日用品、轻工业产品价廉物美,在印度具备相当的竞争力。  “湖南三一重工”集团印度公司董事长李雪松还告诉记者,总公司之所以决心要在印度扎根,除了劳动力资源丰富外,更为重要的是,印度中央以及地方政府都正在加快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目前正在动工、连接全国四大城市的“金四角”高速公路网为例,预计总投资额将达4800亿卢比(1美元约合45卢比),商机不言而喻。  去印度,准备要充分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印度商机巨大,两国合作前景广阔,但考虑到中印两国政治体制、风土人情以及文化传统的差异,中国人来印度“淘金”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印度是联邦制国家,在许多远离中央政府的邦,地方保护主义意识严重,中央政府也无可奈何。一些地方工会组织势力非常强大,而地方政府为拉选票,不敢得罪他们。对此,专家建议中国商人应加强对印度市场、相关法律法规、从事经贸的习惯做法进行详细的先期调研,选择到那些经济活力好、购买能力强并对外资给予税收以及雇工优惠政策的地方发展,避免匆忙进入。  其次,与官方打交道一定要有耐心。必要时宁可多花些钱,聘请当地知名的咨询公司,以便提高工作效率。  再者,目前印度商界甚至政府一些人士仍对中国商品存在恐惧和防范心理。因此,在巩固传统商品市场的同时,中国人要积极探讨新的合作形式,如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开展工程承包等。坚决制止一哄而上和相互削价竞销,避免在倾销问题上授人以柄,让自己陷于被动。  此外,应在印度寻找信誉好、实力强的合作伙伴,并聘请知名的律师。印度的商业法律法规体系十分庞大,外国人往往会被弄得“一头雾水”。因此找一个可靠的、有能力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合作伙伴极为重要。同时,最好利用印度员工管理公司,他们熟悉当地的情况,便于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关链接  中国商人前往印度可向印度驻华使馆以及驻上海总领馆(只负责上海地区)申请三个月一次入境和半年多次往返的商务签证,费用均为340元人民币。以前,前者1周时间就可拿到。但若要申请后者,则至少需要等待2个月,因为印度驻华使馆要将申请人材料送往国内审批。如今,在中印关系大幅改善的背景下,赴印商务签证费用不变的同时,效率比以前提高不少。印度驻华使馆有权直接发放半年多次往返签证,申请人1周内就能拿到。但提醒注意的是,申请人必须要在申请材料中,附上印度客户的营业执照副本,并注明多次往返。  此外,印度公司税分国内公司和外国公司两种,前者税率是35.875%,后者为41%。如果外国商家直接在印度成立合资公司,就能享受国内公司税率。至于印度个人所得税,如果年收入超过86万卢比,个人所得税就是33%。外国公民只需对在印度的收入支付所得税。▲  (钱峰)&&&&《环球时报》&(日&第十三版)
  印度手工艺品在中国拥有相当的市场潜力。
热门评论文章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或反映。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2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第一军事门户网站 | &>&&>&
中印一比吓一跳:中国人去印度后彻底被吓尿了!
  中印一比吓一跳:中国人去印度后彻底被吓尿了!  孟买,一个号称要超越上海的城市-----一个词评论:我靠!!  上个月中,受到印度方的邀请,和三十几位同僚一起造访
  中印一比吓一跳:中国人去印度后彻底被吓尿了!来 自 西 陆 军 事
  孟买,一个号称要超越上海的城市-----一个词评论:我靠!!
  上个月中,受到印度方的邀请,和三十几位同僚一起造访了孟买。30几位中我们十位中国人是出公差,还有十位是欧美和中东国家的同行。剩下的十几人是国内大学去短期进修的研究生,还有几个驴友。他们特别先行出发,一来是为我们打前站,二来也是趁公差前有空去印度旅游一圈,虽然最后我们的行程不一样,但是月底的时候都会在孟买碰头,于是大家就这么联系上了。
  我们和几个欧美佬中有几个人去过印度,印象都不好,出发前纷纷来和我们分享他们当年在印度时的各种&离奇经历&,加之最近新闻报道印度频繁闹XX案,吓得队伍里几位女同胞强烈向领导请示要退出。不过我们一大帮人大都是走过南闯过北,近的说国内边疆地区,远的东南亚,南美,黑非洲都去过,合计着印度不就是脏点,破点,乱点吗,再过份有非洲脏,有南美乱吗?所以觉得没必要战战兢兢的,搞得去次印度就和下油锅一样。
  这次印度行,严格说要从买机票算起。去印度的航班,我们第一反映当然是问问它的国家航空公司,印航。但是
  印度,这个翻个喜马拉雅山就到中国的南亚国家,这个和中国一样是金砖国家的成员国,它没有从德里或者孟买飞北京的航班!只有飞上海的!而且这就是唯一一条他们飞中国内地的航班!上海-德里-孟买!买机票时,中介强烈不推荐印度航空,强烈推荐飞国泰航空走香港直达孟买。但国泰比印航贵,我们心疼荷包,还是买了印航,从上海出发。
  关于印航,出发前我发现两个很好玩的事情:
  1,在那个国际上给各个航空公司打分的网站上,如果看似是印度ID,给印航的都是5分,如果是其他ID都给印航打一到两分;
  2 ,所有飞往印度的国际航班,不论是去德里还是去孟买,还是成奈或者班加罗尔,到达时间都是凌晨,出发时间也多是凌晨或者大清早。不管国际国内,机场一般凌晨是关闭的,但这个时段貌似是印度各个机场很忙碌的时间,不知作何解!
  这印航的体验说实话不太好,去印度那趟我可以给三分,回来那趟我真想给一分!最头痛的问题是一进机舱,&气味&比较大,很像脚臭和酸奶混合在一起的味儿。从上海起飞前,空嫂特地拿着清新剂把机舱喷了一遍,回来就没这待遇了。飞机的配置挺好,还有舱外摄像头可以看飞机第一人称视角起降,比达美的加航的777要好,问题是保养的挺差,觉得像是用了十几年了,好多座椅上的蒙皮都破损了,个人娱乐系统不停的出问题,比如我前面的显示屏看着电影突然就死机黑屏了,再看周围好多都黑屏啦。
  不过印度乘客都挺能聊,挺和气。以前传言说印度人不喜欢外人碰他们孩子,这有点失真。我们在飞机上逗着几家印度人的孩子玩,又是抱又是捏的,大家都挺高兴,没啥不愉快的。印度人孩子就是黑点,但眼睛和耳朵大大的,挺像中东人的孩子,看着很可爱。
  第二点要指出的,就是印度电影现在也不一定非要有跳舞唱歌的桥段。飞机上看的几部新的印度电影都很现代没跳舞的,但老电影就不停的有扭秧歌一样跳来跳去的。印度电影拍的镜头感不错,看前几分钟觉着和好莱坞大片一样很有气场!但,很快,就冒出印度电影的通病:各种夸张的镜头和慢动作!大家知道老港片里面发哥进场都是慢动作对吧,也知道恒源祥广告和西游记后转那神片里不停的重放三次那种烦人的手法吧,印度电影经常通篇都是这样的镜头!慢动作加三次重放,还不停的学日本A片那样晃镜头来表现人物心理挣扎,看多了眼睛都要花了!
  到了孟买,机场和印尼雅加达的建设水平差不多,当然和国内各种是不能比了,但是在发展中国家来看,也算可以啦。出机场后,遇到等待多时的印度方接待人员。印方人员非常热情,英语虽然印度腔很重,但交流一下觉得教育水平肯定不低,讲话很有条理,思维很快。来接我们的司机们也都着装统一得体,没哪个是蓬头垢面或者大胡子的造型,当然,脚上蹬的还是很&印度特色&的凉鞋---我后来发现,除了我们三十几号人,接待我们的印方人员,我们去过公司里面见到的高管,还有高级酒店和夜店里的,普通印度人确实都是穿凉鞋和拖鞋的。这貌似是他们的一种文化传统和标志,因为印航的空嫂们登机服务时也是把皮鞋换成凉鞋。
&&&1&&&&&&&
本栏目最新文章
国家领导人在任时,往往公务繁重,退休之后不再承担具...
热门关键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币兑美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