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的第112机械化步兵师师有没有必要

      我是11年的应届毕业生,去年年底已经去工作,最近在网上经常看到很多人在问机械有没有前途啊。也有混了几年的人迷茫,不知道要不要再机械制造业里面混。我这几个月几乎没事就在研究这个问题,机械行业未来的情况究竟怎么样。在很多晒工资的网站上统计各个层次工作经验的机械工程师的薪水,也参考了很多老师傅和一些小老板的感受,我也问了一些做投资的人,参考了香港的中年一代的工程师。得出的结论如果你有更好的工作,最好放弃这个工作。如果没有更合适你的工作,没有门路去做其他工作,那就在这里混碗饭吃吧。为什么我得出这些结论呢。原因以下。     一.制造业北迁深圳外迁。   如果你打算以后在京 广 沪 深这些大城市发展,或者本身就是这些地方的本地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有别的出路还是不要投身制造业。这几个城市今后几十年都低端制造业都会被剥离,这是必然的趋势。中国搞机械的大多数都在低端的代工制造业里面工作。不敢说为了这些城市会没有制造业工厂,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将越来越少工厂,职位也会越来越少。     如果你是在一个地区经济刚刚开始的时候投身制造业,从事机械行业,那么你可能一辈子有不错的收入,但是如果等产业快要升级的时候才来投身制造业,那么这波行情早已经到了末尾了。工作很艰难。   这些都是有前车之鉴的,美国当年金融革命,确定金融立国,制造业外迁的时候,也导致很多蓝领的工程师失业。这是个经济发展必然的结果。   八十年代末,一个中国的留学生去英国的曼切斯特大学留学,来学校的第一天就看到学校里面有很多老师和学生在抗议。他就问同学是什么情况。英国同学告诉他,政府打算缩减学校纺织学院的办学经费,并减少招生。这些抗议的学生都是纺织学院的。英国的纺织业向来发达,这是众所周知的。为什么英国会打算打击这个拳头产业的发展。他的英国老师告诉他,政府智库估计到今后全球的纺织业生产将会大多数搬迁到亚洲东南亚,英国不在从事纺织的生产这种污染大,利润低的底端环节。所以英国没有必要再培养纺织技术的人才,需要培养的是更占据产业链高端的新人才。如果没有及时缩减纺织学院的招生规模,十年后将会导致这些人的大多数人失业,并且引发社会问题。   香港在60年代开始成为加工基地,70到80年代 蓬勃发展,九十年代开始着手产业升级。经历的几乎都是内地今天正在经历的,香港现在没有多少家工厂,当年那些从事制造业的老板都内迁,那些工程师也跟着内迁,那些工程师情况可不如那些一开始就投身于服务业的人才。     所以,前瞻性的眼光来说,京 广 沪 深这几个城市的制造业已经发展到顶峰,以后将会慢慢升级,制造业将会迁往不大发达的城市,这不仅仅是经济的必然,也是符合国家整体政策的。现在富士康已经往内地迁了。   所以你是个不错的应届毕业生,在这个时间段应该尽量往服务业靠拢。   而且今天社会瞬息万变,你不可能一个工作做到老。今年从事的这个行业过几年可能已经没有这个行业了。所以要时刻准备着学习,从头开始是十分必要的。以防万一啊。         二。机械行业学的时间太长,回报少。     一般的行业5年左右就可以独当一面,熟练担任这个职位,但是机械不一样,十年出徒,20年成师傅。你必须熬十年的低工资,被人骂,在民营工厂里面加班加点,吃的差住的也差。最后熬出来了才发现薪水照样不如别的行业。很多人又个惯性的思维就是吃苦以后就会有好的回报,这是不一定的,矿工有好的回报么?不是没个吃苦都有回报,吃的对不对路很重要,所以准备吃苦前要想清楚吃了这些苦有没有回报。     三..长期没有交际,每天对着机械,没有多少人际关系。也不会搞关系,几乎每个机械工程师不是是内向不善言辞就是固执暴躁。中国是个关系社会,没有关系,发财的可能性几乎微乎其微。     四.越做越难,以业务为例,刚开始很艰难,慢慢的路打通了,越做越好做,。搞技术的,技术年年更新,跟不上脚步就淘汰,极其残酷。你没见到招聘网上都写35岁以下么?       至于说如果没有人做制造业,个个都去做服务业这个国家怎么办,我的回答是:看看美国。如果你懂这   个社会的架构,你就知道这个社会是金字塔架构,做制造业是被压在最底层但是却社会很需要的最底层。如果甘心这样被压榨那我只能祝你开心,毕竟有些人头脑单纯,容易被统治者忽悠。在中国,工程师永远地位低下,与西方文化不同,西方对知识技术人才十分尊重,中国不是如此,技术人才就是工具,在老板眼里跟一个扳手,一台电脑没有区别,不能用就扔了。       最后说说,很多人会自欺欺人,说机械越老越吃香,你自己可以想想,你是老板的话,你会请一个老头?还是请一个年轻力壮的中年人。这都是自欺欺人的鬼话。再说了,等你老了再挣到钱,人家已经挣到钱几十年了,别的行业也照样越老越吃香。      还有人说行行出状元,我就更笑了,的确是行行出状元,乞丐中也有状元。完全是主观又自欺欺人的,好的行业会让你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奔波,你在一个贫瘠的土地上耕耘,即使再勤奋,再厉害也不过如此。在一个肥沃的土地上耕耘,几乎不用太费力就收成不错。       以上这些东西是对那些有志向,又有门路,敢于年轻的时候去尝试不同的职业的人的。至于很多人甘心一辈子对着机器的,我没有话说,个有个的想法。我的也不全对,你的也不全错。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女生,机械,二流学校,马上毕业,崩溃啊~~~
  虽然还没开始工作,也不了解情况,但感觉你说的很对
  我今年即将大二,学校是河南科技大学,一所普通一本(老师说如果别人不知道的话,就说是原来的洛阳工学院,真是汉啊…)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是学校最好的专业,说实话我对机械行业真不怎么看好,普遍说法是工资低而且累、环境也差。但我也很无奈,第一年高考就考上了这学校,我没上,复读后还是来了洛阳,也许命该如此
  大二分机械设计,制造,轴承三个方向,请问据你所知,学哪个好。请具体分析下,谢谢!
  很客观的分析。刚毕业的能有这么深的见解,佩服!
  @有米有啊
20:44:00  大二分机械设计,制造,轴承三个方向,请问据你所知,学哪个好。请具体分析下,谢谢!  -----------------------------  机械设计已经人满为患了,做死也没几个钱。制造的话数控的钱多点,其他的都一般般。轴承没搞过,估计好不到哪里去,都是上个世纪的落伍科技,在厉害也不值钱。
  刚刚毕业,投身于机械行业,打算去工厂做两年,看了你的发言,感觉和我看的不一样。呵呵
我的目标就是6K,做几年机械应该能达到吧
  楼主分析有理。不过制造业的面很广,一时半会儿还不会走大的下坡路,起码还有20多年的时间。另外,全世界,只有一个美国,其它国家是学不来美国的。  制造业永远是强国的基础,美国的军事制造恐怕不可能外包。  当然,纯机械制造部分,目前来看,利润率确实不够高。  可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去服务业发展。  
  事实是美国的机械装备制造业仍然发达!纺织业是不能同机械比的,机械是强国产业,是前线的枪炮,是后方的车辆,是手上的钟表,是脚下的公路,机械是不可能落伍的.但是在中国,确实机械行业不是暴利行业,从事机械行业,永远不担心失业,但是也没什么高的工资,再牛B的工程师,也差不多是一万封顶.当然我指民营公司,垄断国企和欧美公司相对会高很多.还有一条,学机械的人转其他技术领域,非常容易,这是无数次被验证了的
  我身边技术较像样的机械工程师工资也是六千左右。    最近很想多认识些这方面的人的说。
  机械工程师也会分好多种,垃圾工程师当然不行了,当然在中国这个国度,“rubbish”是很多的,因为这是一个处于浮躁期的社会。某些人被别人随便叫了一声什么“..工”,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其实是rubbish,就是中国众多工程师中一个最平凡的打酱油的。中国毕竟在机械制造技术上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以机床为例,近几年甚至十几年很难赶上日本的技术。机械行业发展前景很大,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需要的是有一定技术能力,一定潜力的真正意义上的工程师,不是随随便便的rubbish。
  2011年的应届毕业生,能有如此想法,不错。  在中国,做技术的得确被当作工具。  在中国,谈论技术得确有点尴尬。
  这是真的假的,我根本不相信版主是刚毕业的学生;如果真是,说明你的将来会有不可以想象的成功。若是个老师傅说出来我完全相信!!
  金玉良言啊,机械实在是不适合需要奋斗的穷二代
  金玉良言啊,机械实在是不适合需要奋斗的穷二代  
  金玉良言啊,机械实在是不适合需要奋斗的穷二代,我是一个学机械的,工作五年,准备转行做销售,受够了这个行业了。
  @whomjzzh 确实是!
  不可否认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增加,导致很多资产外迁,深圳也是开始往金融立绩上转移,但我一直人为,金融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实体企业,国之根本在于工业。
  @rjk-18 22:02:00  刚刚毕业,投身于机械行业,打算去工厂做两年,看了你的发言,感觉和我看的不一样。呵呵
我的目标就是6K,做几年机械应该能达到吧  -----------------------------  6K的话,如果进入工厂的底子高,又能熬夜赶图纸,跟生产的话,2年就可以了。这个是东莞的价。
  @whomjzzh 说的很对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帖子主题:[原创]对未来步兵发展的一点看法
共&10087&个阅读者&
军号:2893369 工分:2779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原创]对未来步兵发展的一点看法
文章提交者:mig31bm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2-0-1.html
随着时代的进步,步兵不再是陆军的主力。,陆航,强大的炮兵,灵活的,才是当今上的主角。在机械化作战时代,陆军的作战模式一般是炮兵摧毁目标,冲击,步兵占领。实际上步兵执行的只是插上旗子的象征性任务,然后干的活。在战场上,步兵没有火力优势,没有机动速度优势,没有防护优势,没有足够的空间装备重型武器,也没有长时间独立战斗的能力,态势感知能力更是极其有限。。。。。步兵就是一个人,一支枪,两颗。因此,步兵的未来在于扬长避短,融入整个机器,与其他兵种密切配合,亲密合作。而不是尽可能增强步兵的杀伤力,靠步兵解决一切。步兵相对于其他兵种的优势在于:1 目标小,不易被雷达等远程探测设备探测到。也没有较强的红外,声光信号特征。而且步兵可以轻易地进行伪装,躲过敌人的侦察与搜索。2 成本低,容易建设大规模部队3 对交通条件要求低。用拿破仑的话说就是山羊能去的地方他们就能去,能打弹弓的地方他们就能开枪。无论山地,丛林,还是河流密集地带,步兵都可以作战。同时体积小,重量轻,战略机动性优异,可部署性强。4 机动性强,步兵可以进入各种建筑物并固守,肃清建筑物内的敌人同时不损坏建筑物。也可以进入战车难以进入的沼泽,丛林,山地执行作战任务。5 与民众的亲和力较高,不会让民众产生恐惧感。同时,步兵可以很顺利地与民众交流,从而获取情报和支持。在未来战场,徒步步兵将不会进行大规模作战,他们的定位应该是在特殊地形遂行特殊战斗,也就是无法大规模使用重武器的地形进行战斗,比如山地战,丛林战和城市巷战,战斗规模不会太大。未来步兵将以灵活的战斗编组,小规模而分散的投入重点地域进行短促战斗,根据不同的地形和作战形势,他们将配备不同武器和得到其他战斗平台的加强,在实际作战中更多负责侦察、警戒、搜索和最后清扫任务,配备先进的观察和通讯设备,可以随时召唤远程火力支援,只有在少数情况下才会使用随身武器作为最后解决手段。未来步兵的武器系统将突出轻便、近距离火力强大的特点,他们的主要作战距离将不会超过300米,超过这个距离的目标,使用车载重武器将更有效率。未来的战争的趋势将是信息中心战,是发现即摧毁的情报战争。因此所有作战力量都必须尽可能发现敌军,隐蔽自身。这就是步兵未来的机遇----利用目标特征小这一特点,以灵活机动的小分队形式分散部署,侦察敌军情报并骚扰敌军;作为战争刷毛彻底清扫敌军,巩固控制占领区;作为快速反应力量时刻准备远程快速部署;因此未来步兵必须在战术,编制,装备上适应未来战争的要求。必须更轻便灵活,更隐蔽,环境适应程度更高,机动能力更强,侦察通信定位能力突破性进步,火力更强大精准。。。。在未来步兵作战系统的发展思路上分为这样几个流派:1 美国陆地勇士系统:把所有功能模块集成在一个士兵的身上,尽可能加强单兵作战能力,使每一个士兵都有完善的作战能力。完整角度看,并不是士兵成为武器的附属,而是整套系统的核心“灵魂”,是把单兵的作战能力延伸、提升和扩展,从而使士兵具有前所未有的超强能力。美国陆军的目的是:“陆地勇士”系统将会允许士兵在军事行动中完全共享,命令、智能和其他的战斗信息是数字化分布式形态。除此之外,“陆地勇士”(Land Warrior)系统将会获得士兵在战场上一个更多的杀伤力和存活能力这一个存在的事实,而且将会使全部作战力量更积极。“陆地勇士”是美军在士兵脱离战车等装备后,在地面作战的需求开发。美国陆军将性能目标制定优先次序:第一个优先性是杀伤力;其次是生存性;第三,指挥控制。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陆地勇士系统遇到了极大的困难:系统体积重量过大,导致士兵运动能力下降,近战肉搏战能力降低,远程徒步能力不足;各种电子设备的功率较大,导致电池容量不足,影响持续作战能力;设计过程中受到零伤亡战争思想影响过大,过于重视生存性;造价极高。。。。。德国IDZ系统:设计理念先进,模块化设计,以基本型为主体,各兵种各自改进升级。不是以士兵作为基本战术单位,而是以10人班级分队为最低战术单位。降低了造价和技术难度,每个士兵的装备重量也有所降低。但是其个人装备水准并没有革命性提高。法国FELIN系统:强调人机功效和通信,大量应用民用技术及标准,降低了技术难度和造价。但是由此导致在高强度作战环境下可靠性令人质疑。目前的难题还是整体重量过大和电池电量消耗过快。以色列未来步兵系统:一切为了巷战。强调以哈马斯等非正规军为对手。有极强的针对性,如拐角射击,隔墙探测,特种破门榴弹等等。但在其他战场很可能无法发挥出相应作战效能。荷兰:悠闲的遥控步兵,利用高速数据链可以遥控数十种无人载具,尽可能减小上网,提高作战效率。但是一旦处于复杂电磁环境,其作战可靠性令人质疑。某些国家的山寨版未来步兵系统:头盔上加装摄像头,每个士兵配备对讲机,防弹衣,夜视仪。其设计思想为利用现有成熟技术设备缩小与先进国家士兵战斗力的差距。并提高指挥部对部队的C4I能力,同时让指挥部可以通过士兵身上的摄像头及时了解到战场上的具体情况。防止因不了解战场真实情况而下达错误命令。各国的未来步兵各有不同,但是都加强了步兵的杀伤力,通信指挥能力,态势感知能力,防护生存能力,尽可能提高步兵的作战效能。只不过不同国家的未来步兵系统在设计时几大功能因作战环境,作战思想不同而排序不同。因此在整体作战体系完备、装备齐整、拥有强大火力的国家往往更强调指挥通信能力与态势感知能力,以便为炮兵火力和航空火力寻找目标,用强大的火力摧毁敌人;总是处于远程作战状态的步兵更强调自身生存力与指挥通讯能力,力保远程机动与持续作战能力;精锐的突击队追求杀伤力、生存力、指挥通信能力,态势感知能力而放弃远程机动能力;军费不足或没有科技的国家最求的是廉价,易获取,与先进国家同类产品的关键性能没有代差;但总的来说,美国式超人战士并不是最佳的选择。毕竟个人战斗力再强也不是团队协作的对手。因此德国idz系统是未来步兵系统设计的标杆。而法国FEFIN系统则将是单兵装备设计的榜样。战术:未来步兵的战术必将是小分队渗透、巡逻、伏击、突击,潜伏观察引导航空火力或炮兵火力。防御时步兵将不再拘泥于由传统的战壕和坚固的火力点构成的防线概念。而是以班排级至多连级小分队向前延伸,以地雷、陷阱迟滞、杀伤对方或伏击、袭扰对方,借机引导炮兵火力或航空火力,就像蜘蛛网那样。自行火炮四处游走提供炮火打击(不是压制),步兵像蜘蛛网黏住对手,利用地雷和制导兵器等迟滞消耗,让对方进攻的步兵或装甲部队被消耗,疲劳,丧失作战意志。进攻时则像蜂群,小群多路进攻。遇到敌军能打则打,不能打则召唤炮火支援或航空火力支援。整个部队如水银泻地般向敌方渗透。以具有独立作战能力的小分队为单位向敌防御纵深突击。(可以看做强击群战术的升级版,但与强击群战术不同的是更强调与炮兵、航空兵的联系,而不是单纯依靠建制内火力)编制未来步兵的编制必然会更小,更精练。同时合成化程度更高。使每一级作战单位都有独立作战能力。指挥体系更趋于扁平化,减少上级与下级之间的隔阂,缩短反应时间。编制上强调各级分、部队的独立作战能力和整体的灵活性。以现有步兵班为例,在其基础上加强1名榴弹手和精确射手、卫生员,尽可能充实基层部队。6名步枪手除装备突击步枪、手榴弹、枪挂式榴弹反射器、一次性单兵火箭筒外,在野战时携带轻型反步兵地雷、反装甲地雷;城市战环境下携带小型炸药包以进行爆破,利用四组一队战术进行突击。机枪组装备1挺轻机枪,1名射手,1名副射手兼携弹员;反装甲防空组2人,1名射手配多用途发射器,1名副射手兼携弹员1名精确射手,配备7.62毫米口径半自动精确步枪和侦察设备。同时担任副班长。1名榴弹手,配备榴弹枪。1名卫生员,配备医疗包,短突击步枪;除步枪手外,每个人均装备单兵自卫武器。班长由一名步枪手担任。步兵班共13人。步兵排是最常用的战术单位,因此要能够全面的对付各种威胁。最起码要有自卫能力。现有步兵排一般的建制内支援火力单位为一个60毫米迫击炮班。这是不够的,还应该加强自动榴弹发射器和通用机枪。只用强大的火力才能在野战中压制数量更多的敌人。步兵排:辖3个步兵班,一个火力班。火力班:辖1具自动榴弹发射器4人,1名射手,1名副射手兼携弹员,2名携弹员;2挺通用机枪,每挺机枪配备3人,1名射手,2名副射手兼携弹员; 班长、副班长各1人共12人;排部4人。步兵排共55人。连级部队在行进时已经是一个较大目标,值得敌军飞机轰炸。因此,连级部队应配备防空火力。肩扛式防空导弹是必然的选择。同时应加强2或3个狙击小组。步兵连:辖3个步兵排,1个火力排,1个后勤班,1个直属班。火力排:辖1个60或82毫米迫击炮班,1个反坦克导弹班,1个高射机枪班1个排部。迫击炮班:辖2到3门60或82毫米迫击炮,共12人;反坦克导弹班:辖重型反坦克导弹系统2套,共9人;高射机枪班:辖12.7或14.5毫米高射机枪1挺,多用途发射器一套,共8人;后勤班:共10人,装备野战炊事方舱1部,多用途车1辆,轮式运输车2辆,多用途运输拖车若干;直属班:辖3个2人狙击小组,装备8.6毫米狙击步枪和侦察监视器材。连部人员6名;装备多用途车2辆。步兵连共216人。营级部队通常是一艘两栖战舰携载的最大单位。因此必须拥有完善而强大的独立作战能力同时可以与战区指挥部直接联系的能力。步兵营:辖3个步兵连,1个炮兵连,1个侦察排,一个通信排,一个勤务排,营部。炮兵连:辖8门自行迫榴炮,8辆弹药补给车,1辆多用途车;60人侦察排:辖2辆侦察车,1个无人机分队,1个轻型雷达分队;40人通信排:辖3辆卫星/微波通信车,可对前后方数据进行中继;30人勤务排:装备10辆后勤卡车,野战炊事方舱,若干多用途补给拖车;30人。营部:装备2辆指挥车,1辆多用途车;20人装备:1.步兵轻武器步枪(卡宾枪)现有主流突击步枪、卡宾枪设计年代较早,没有考虑将瞄准镜,榴弹发射器等配件集成到枪支上。虽然使用皮卡汀尼导轨可以有效挂载,但却破坏了枪械原有的重心与平衡性,影响精度与人机功效。因此未来步枪必须全面考虑士兵的意见与建议并作出合适的设计,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改进。小口径轻武器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落伍,因此可以沿用。但是榴弹反射器需要配备新型弹药,例如散弹类弹药,燃烧弹,微型侦察弹,目标指示弹。当然,我们也希望榴弹发射器本身也进行改进。最好可以容纳多发弹药,可以进行半自动射击。美国陆军M27散弹枪的思路很值得借鉴。单兵自卫武器(手枪):MP7已经极其完善。密集的火力,良好的精度,可以有效击穿防弹衣,折叠之后可以放进手枪枪套。手枪型PDW也趋近成熟,无论是FN57还是UDP都可以满足需求。只是小口径高初速弹药的停止作用令人信心不足。榴弹武器:MGL140,QLG06,EX41,OICW各自代表不同的思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不变的追求是长身管,大容量供弹具,半自动射击,完善的瞄准具,尽可能低的体积和重量。枪榴弹也许可以回归战场。枪榴弹相对于榴弹发射器具有改进潜力大,可临时充当手榴弹的优点。但缺点在于射程与精度。多用途肩射武器:现有的标枪导弹、长钉导弹都是不错的选择,但仍需进一步小型化。同时还需要更多样化的战斗部和引信,以满足不同的作战需求。比如温压战斗部,可编程引信,复合战斗部,非核电磁脉冲战斗部。。。而另一种选择是将现有非制导火箭筒配备先进的高精度观瞄、火控设备以提高命中精度和有效射程。比如德国的铁拳3。但总的来说,未来肩射多用途武器不仅要承担反装甲、反掩体、反人员任务,还将执行一部分的防空任务。毕竟武装直升机对地面部队的威胁太大了。所以未来肩射多用途武器的弹体部分必须有更好的机动性和更高的精度。2.单兵作战装具(防弹衣),既要有足够的防护能力还要有足够的防御面积;穿着要尽可能舒适灵活不影响身体运动,还要能多带东西;重量必须限定在可接受范围内。。。。。。未来单兵作战综合管理系统:设计思想为每个士兵都是战斗体系的一个节点,可以共享整个分队获取的信息和后方侦察系统侦获的信息。可以告知全体发现的敌军目标位置坐标、性质、运动状态、移动路径,可以显示自身位置、友邻位置、雷区和其他危险地带位置,可以从更高级指挥部获取当前态势数据和命令。每一个士兵都可以引导炮兵或航空兵火力。同时可以在连级范围内向被选择的战友发送图片,视频,数据,语音信息。语音与数据网络连接所有步兵和所选择的指挥官,同时连接所有陆军车辆。在请求火力支援时,士兵发送的火力打击请求先传递到连级指挥官,经连级指挥官确认后信息后,转发到营部和营属炮兵连并执行。全系统包括手持综合通信计算机(类似于IPHONE手机,可挂在头盔上充当抬头显示器),综合观瞄火控系统(集成可变焦广角光学镜头,可编程热成像仪,GPS/INS定位系统,激光测距/照射仪,高精度环形激光陀螺仪),头戴式微光夜视仪,喉头麦克风,骨导耳机。3.支援性武器装备步兵需要一种灵活机动可靠的自行迫榴炮。它既可以平射也可以曲射。可以扮演山炮,野炮,榴弹炮,迫击炮等不同角色。口径介于100毫米至120毫米之间,15到24倍短身管,最大射程20公里,配备精确制导炮弹,可有效毁伤各类工事掩体及中轻型装甲车辆。配备先进火控系统,可在短时间内计算出射击诸元。车体可以保护全体炮班成员,车体正面可抵御12.7毫米穿甲弹.全炮重量轻,体积小,可由大中型运输机空运空投,也可由重型运输直升机吊运。两栖能力优异,可不加准备直接浮渡。车体全封闭,有三防能力。装备遥控武器站。新型步战车:未来步兵战车将具有更强的独立作战能力。在伴随坦克作战时能更灵活有效的掩护坦克。这就要求未来步战车要有能力对抗直升机,可以有效歼灭敌方中、轻型装甲车辆,能一炮击毁火力点(加拿大陆军在阿富汗战场的经验)。可对快速移动目标实施捕捉,跟踪,定位,有效火力打击。必须有快速响应、反应能力,决不能在执行作战任务前需要大量时间调试,暖车(黑鹰坠落里巴基斯坦维和部队花了一夜时间动员装甲车......)。有更强的侦察、态势感知能力和观瞄范围。总的来说就是未来步战车要能兼职自行高炮,突击炮,轻型坦克,装甲侦察车。日本、韩国的做法是步战车搭载厄利空35毫米炮、博福斯40毫米/L70炮同时配备新型防空弹药(3P弹药)来对抗直升机。而中国、俄罗斯则使用BMP3的炮塔,同时装备100毫米、30毫米炮和7.62毫米机枪,配备炮射导弹。很显然日韩步兵战车火力灵活有余,而打击掩体时威力不足;中俄步战车火力威力有余,灵活不足。所以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搭载更大口径的高射炮,并配备对空弹药。这种口径火炮必须有足够的射速,最起码不能低于40毫米炮;威力必须足以满足一炮击毁一个火力点的要求,同时在1000米内发射穿甲弹时可对三代坦克的侧后部构成威胁,不妨选择57毫米炮。仰角至少-10度到45度。并列机枪选择12.7毫米机枪。车载重型反坦克/防空双用途导弹射程10千米。炮塔使用无人小型炮塔,全电驱动。炮塔后部搭载一部小型雷达和一具可升高到6米高度的伸缩式侦察桅杆(模仿白俄罗斯BM2T)。车体正面和炮塔正面采用复合装甲外加附加的反应装甲。防御穿甲弹时相当于230到240毫米均质钢装甲;防御破甲弹时可抵御所有老式中轻型反坦克导弹。侧面使用间隔装甲,主要防御火箭筒。车底为V形防雷装甲板。车体上装备主动防御系统和激光报警系统。车体周围设置数个摄像机使车组拥有360度视野(模仿日本10式坦克)。机动性能略高于坦克即可。不要求浮渡能力。但无准备情况下可涉水1.5米。战斗全重36吨,可由伊尔76空运。有三防能力。载员舱内部设置多功能接口,可以为步兵系统充电和数据交互。4训练高效能的部队需要高素质的士兵,士官,军官。真正的战士不是在训练场上训练出来的。要想真正了解战争,就必须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军官、士官训练方式上不妨借鉴特种兵的训练方式。让步兵军、士官到其他兵种部队进行短期轮训,了解其他兵种作战的忌讳与特点,避免他们在协同其他兵种作战时发出不恰当不合适的要求。延长义务兵的服役年限至3到4年,提高志愿兵的比例。优秀士官可保送至军校接受教育后晋升军官。在平时训练时频繁举行仿真演习。还可以举行军队与军事爱好者之间的仿真对抗演练,增加士兵与非正规战斗人员对抗的经验。一家之言,姑妄说之。还请各位轻拍,谢谢。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原创]对未来步兵发展的一点看法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322211 工分:2441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太长了,只看了个开头。不同意楼主的几个观点:1、步兵的成本低?现在打仗宁可废装备,也不死人,是一惯的原则,怎么能说步兵成本低……2、陆军是完成战场占领的唯一职能部队(别说空降兵和海航兵……),随着大规模的路上对抗不太可能发生,陆军面临战略转型;3、陆军转型的方向,是特种作战、反恐、复杂情报渗入侦察,为精确打击力量提供一线目标定位等。城市巷战将是一门大课。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93369 工分:2779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一军战士
在第2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mig31bm
在第2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一军战士
在第18楼的发言:我帮楼主拍一下砖;论文太虚,具体数据没有。
所以文章构建是以武器为主,建设步兵建制,显然违背战争法则。同时,论文的构想和中国80年代建设陆军思想相似。发展摩托化集团部队,建设现代化军队。
最后论文建队结论,不仅没有精简部队,反而部队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臃肿。
举例说明:班建制,要考虑建制武器火力射速及火力压制效果。特种兵配属及任务要求相结合。那么一个班建制人员和武器搭配才能形成,人员负重才能形成。相对你构建 的班建制人员将大大降低,人员负重也将大大降低。
另外,战争是残酷的,残忍的,战争......
技术决定战术,战术影响建制。未来的装备肯定要有新发展怎能不设想或探讨一下?更何况这只是一个探讨性的想法而不是要发表到某个学术刊物上的论文,没必要严肃到数据满天飞的程度。
建制方面确实考虑不周,没必要那么死。现在更支持灵活调整建制。比如步兵营在遭遇敌方坦克分队时,可抽调全营反坦克装备临时组建反坦克分队;遇到敌侦察兵可抽调全营狙击手/精确射手临时组建狙击排等等。
我的想法是步兵不再充当血肉长城和敌人在阵地上大规模硬碰硬或大规模集团冲锋,而是变成一群黄蜂一样用大量小分队配合作战。虽然不再握成一只铁拳去打击敌人,但却可以用指甲掐碎少量的小虫子或捏住敌人的手腕,配合装甲兵炮兵航空兵的尖刀铁锤电锯斩断剁碎砸烂伸过来的手。
接着帮你拍。
文章仅仅是想法,我们就谈想法。人没有了想法就不能进步,梦想是人进步的第一步。
战争科技手段决定战术。所以当步兵先头分队推进中遭遇敌坦克阻击时,因为是先头部队其目的和战术都不是为了和敌坦克较量,而是以侦查和占领战略要地为目的,因此,步兵分队会掩护通讯兵呼叫轰炸机、武装直升机分队及炮兵分队精确打击,扫清障碍,继续推进。因此,一般来讲,一个通讯兵配备一个步兵班,理论上说一个步兵班用Ak56和火箭筒其火力牵制(2~3坦克)就足以给飞机和大炮攻击时间。当然,步兵的单兵战术,班战术必须很过硬。而不是一碰就跨的,就算一个班都拿反坦克导弹,也是坦克的下饭菜。没错,未来战争规模必然要缩小。最大估计也就是海外战争那样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质量优先的策略更合适一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54647 工分:2176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mig31bm
在第2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一军战士
在第18楼的发言:我帮楼主拍一下砖;论文太虚,具体数据没有。
所以文章构建是以武器为主,建设步兵建制,显然违背战争法则。同时,论文的构想和中国80年代建设陆军思想相似。发展摩托化集团部队,建设现代化军队。
最后论文建队结论,不仅没有精简部队,反而部队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臃肿。
举例说明:班建制,要考虑建制武器火力射速及火力压制效果。特种兵配属及任务要求相结合。那么一个班建制人员和武器搭配才能形成,人员负重才能形成。相对你构建 的班建制人员将大大降低,人员负重也将大大降低。
另外,战争是残酷的,残忍的,战争......
技术决定战术,战术影响建制。未来的装备肯定要有新发展怎能不设想或探讨一下?更何况这只是一个探讨性的想法而不是要发表到某个学术刊物上的论文,没必要严肃到数据满天飞的程度。
建制方面确实考虑不周,没必要那么死。现在更支持灵活调整建制。比如步兵营在遭遇敌方坦克分队时,可抽调全营反坦克装备临时组建反坦克分队;遇到敌侦察兵可抽调全营狙击手/精确射手临时组建狙击排等等。
我的想法是步兵不再充当血肉长城和敌人在阵地上大规模硬碰硬或大规模集团冲锋,而是变成一群黄蜂一样用大量小分队配合作战。虽然不再握成一只铁拳去打击敌人,但却可以用指甲掐碎少量的小虫子或捏住敌人的手腕,配合装甲兵炮兵航空兵的尖刀铁锤电锯斩断剁碎砸烂伸过来的手。接着帮你拍。文章仅仅是想法,我们就谈想法。人没有了想法就不能进步,梦想是人进步的第一步。战争科技手段决定战术。所以当步兵先头分队推进中遭遇敌坦克阻击时,因为是先头部队其目的和战术都不是为了和敌坦克较量,而是以侦查和占领战略要地为目的,因此,步兵分队会掩护通讯兵呼叫轰炸机、武装直升机分队及炮兵分队精确打击,扫清障碍,继续推进。因此,一般来讲,一个通讯兵配备一个步兵班,理论上说一个步兵班用Ak56和火箭筒其火力牵制(2~3坦克)就足以给飞机和大炮攻击时间。当然,步兵的单兵战术,班战术必须很过硬。而不是一碰就跨的,就算一个班都拿反坦克导弹,也是坦克的下饭菜。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93369 工分:2779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hr
在第22楼的发言:大兵团展开迫使敌人多点防御,精英部队穿插切断主要路段阻隔敌人支援通道及其退路,战争不是战斗到一兵一卒,对敌打击最大的时候不是正面战场,而是作为被切割一方退无可退,作战意志崩溃后的结果。
看看二战苏德战场就知道,就是人堆,莫德尔那么强的防御大师,对于大兵团的对策都捉襟见肘,别人就压过来不强攻,就寻找你的薄弱点,一旦穿插成功,就是几万,十几万的投降~~苏德战争那是国力的较量。东线救火队长连自己的口水都用上也不可能用一瓶矿泉水浇灭森林大火。你的思路我觉得和约米尼一脉相承,战争的艺术无非是机动的艺术。好像走到对方背后,用枪指着对方的脑袋,再优雅地问一句:你是选择缴械投降还是血溅沙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93369 工分:2779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一军战士
在第18楼的发言:我帮楼主拍一下砖;论文太虚,具体数据没有。
所以文章构建是以武器为主,建设步兵建制,显然违背战争法则。同时,论文的构想和中国80年代建设陆军思想相似。发展摩托化集团部队,建设现代化军队。
最后论文建队结论,不仅没有精简部队,反而部队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臃肿。
举例说明:班建制,要考虑建制武器火力射速及火力压制效果。特种兵配属及任务要求相结合。那么一个班建制人员和武器搭配才能形成,人员负重才能形成。相对你构建 的班建制人员将大大降低,人员负重也将大大降低。
另外,战争是残酷的,残忍的,战争......技术决定战术,战术影响建制。未来的装备肯定要有新发展怎能不设想或探讨一下?更何况这只是一个探讨性的想法而不是要发表到某个学术刊物上的论文,没必要严肃到数据满天飞的程度。建制方面确实考虑不周,没必要那么死。现在更支持灵活调整建制。比如步兵营在遭遇敌方坦克分队时,可抽调全营反坦克装备临时组建反坦克分队;遇到敌侦察兵可抽调全营狙击手/精确射手临时组建狙击排等等。我的想法是步兵不再充当血肉长城和敌人在阵地上大规模硬碰硬或大规模集团冲锋,而是变成一群黄蜂一样用大量小分队配合作战。虽然不再握成一只铁拳去打击敌人,但却可以用指甲掐碎少量的小虫子或捏住敌人的手腕,配合装甲兵炮兵航空兵的尖刀铁锤电锯斩断剁碎砸烂伸过来的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33356 工分:21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战争必然要死人的。我们不怕死,但是也不想死。在战争里,我们尽量避免伤亡,又费尽心思制造伤亡。随时会有一些新的武器出现,也会不断革新战法,不断依靠新的科技。可是,战斗的精神是什么?《特1》,狗头老高说,你们是用心在杀敌,你的心,你们的心。依照中国的发展和世界资源的流通,在器物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在未来的战争中,也许,“战斗的精神”才是决定最终胜利的因素。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军人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是决定一场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在这一点上,如何开发人的最大战斗潜能成为必修,少有捷径可走。归根结底,为什么而战斗,如何战斗,是每个军队,每个战士必须思考的哲学,再难束缚。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04326 工分:15197
左箭头-小图标
这个需要研究,说步兵集团过时,应该还言之过早.倒不如说以前的步兵战术应该有新的发展.尤其是随着军事现代化的进步,步兵并不是被淘汰,而是应该改变战斗战术,有效配合高技术兵种联合作战,应该更有前途.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05386 工分:676
左箭头-小图标
大兵团展开迫使敌人多点防御,精英部队穿插切断主要路段阻隔敌人支援通道及其退路,战争不是战斗到一兵一卒,对敌打击最大的时候不是正面战场,而是作为被切割一方退无可退,作战意志崩溃后的结果。看看二战苏德战场就知道,就是人堆,莫德尔那么强的防御大师,对于大兵团的对策都捉襟见肘,别人就压过来不强攻,就寻找你的薄弱点,一旦穿插成功,就是几万,十几万的投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05386 工分:676
左箭头-小图标
霉菌接壤的国家多少兵力,中国接壤的国家一共有多少兵力。LZ还用挽尊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293954 工分:596
左箭头-小图标
对于步兵,兵役制都得改。比如招10个兵,一年内选一个“精英”出来继续服役,其他9个退役。那一个人留下来最少服役10年,那9个退役走了,有军事常识,作为预备役,有战事就是兵,没战事就是民。其他兵种也可以效仿。战场上没有真枪实干的“精英”带队,绝对是瞎折腾。而且,有10年的经验,战术素养会一浪高过一浪。这里面体现的就多了,只是留下的哪一个一定要是10里挑1的,待遇从优!不过,整关系,搞腐败,就另当别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58625 工分:95
左箭头-小图标
武器会打完,拼的还是人啊!像我国这样有极大战略纵深的国家,战争储备往往需要可以应付全面战争,这就意味着我国还是需要一支强大的步兵兵团的,无可争辩,现代化和信息化很重要,可是步兵的作用无可取代!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54647 工分:2176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我帮楼主拍一下砖;论文太虚,具体数据没有。所以文章构建是以武器为主,建设步兵建制,显然违背战争法则。同时,论文的构想和中国80年代建设陆军思想相似。发展摩托化集团部队,建设现代化军队。最后论文建队结论,不仅没有精简部队,反而部队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臃肿。举例说明:班建制,要考虑建制武器火力射速及火力压制效果。特种兵配属及任务要求相结合。那么一个班建制人员和武器搭配才能形成,人员负重才能形成。相对你构建 的班建制人员将大大降低,人员负重也将大大降低。另外,战争是残酷的,残忍的,战争是让文明走开的。看看美国打伊拉克“沙漠风暴行动”,首先就是通讯干扰,大规模的炮火覆盖,飞机轰炸,紧接着就是步兵集团速度推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86259 工分:51704
左箭头-小图标
哈哈哈。顶一个,但是分散的系统必需能迅速合成,这样这支能成为点式化国土防御系统的步兵战队就更加的完美,好思想。织成庞大的无法摧毁的空天海地防卫网络。难怪美军,已把网络战部队视为未来发展必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34483 工分:3054
左箭头-小图标
未来陆军一定是机甲为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42100 工分:61907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94379 工分:145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yeticow
在第12楼的发言:没(真或活)人了,还要打战么?
不管未来如何发展,只要不是对另一个国家进行种族灭绝,打到最后还是人和人的较量!不管开始使用什么手段,机器总会给人毁灭完的,当然如果进入《终结者》的世界除外。呵呵,要实行占领最后还是步兵的较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97283 工分:6422
左箭头-小图标
难道陆军真的要变成战场领路员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266822 工分:10275
左箭头-小图标
没(真或活)人了,还要打战么?不管未来如何发展,只要不是对另一个国家进行种族灭绝,打到最后还是人和人的较量!不管开始使用什么手段,机器总会给人毁灭完的,当然如果进入《终结者》的世界除外。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289534 工分:1826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mig31bm
在第1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Oxford_Fox
在第6楼的发言:转型方向是面对局部高科战争模式还是面对复杂目城市战?两个方向的需求交叉部分没有楼主想得那么大。个人感觉楼主的设想更多考虑到和美军类型的进行局部战争,对于复杂情况下的治安战,个人觉得是不是另做改善?
复杂情况下的治安战我想那是武警的工作。不过我认为还是应该在四组一队战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尽量进行穿墙攻击。外围严密封锁监视,各突击群向心攻击。狙击手封锁所有看得见的区域,小分队引导大威力精确制导武器攻击敌方据点。大量施放烟雾掩护己方行动。对整个城市断水断电切断交通对无线电通信进行干扰,提前通知城中平民出城违者按非法战斗人员论处。
我能想到的巷战战术就这些,剩下的你补充。看来我观念表述有些问题。楼上所说的复杂情况的治安战类似于现在的伊拉克和阿富汗。作战对象没有传统作战形式中的明确,作战手段更是没有定式,这方面可以参考游击战略(请和游击战区别开),也许更合适的表述是高科技局部战阵下的游击战略。面对陌生环境下无法预测的对手和战术,陆军应当采取何种改革?请别回答毛主席的人民战争,这对于防御方还算答案,进攻方(占领军)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93369 工分:2779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Oxford_Fox
在第6楼的发言:转型方向是面对局部高科战争模式还是面对复杂目城市战?两个方向的需求交叉部分没有楼主想得那么大。个人感觉楼主的设想更多考虑到和美军类型的进行局部战争,对于复杂情况下的治安战,个人觉得是不是另做改善?复杂情况下的治安战我想那是武警的工作。不过我认为还是应该在四组一队战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尽量进行穿墙攻击。外围严密封锁监视,各突击群向心攻击。狙击手封锁所有看得见的区域,小分队引导大威力精确制导武器攻击敌方据点。大量施放烟雾掩护己方行动。对整个城市断水断电切断交通对无线电通信进行干扰,提前通知城中平民出城违者按非法战斗人员论处。我能想到的巷战战术就这些,剩下的你补充。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93369 工分:2779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hxzjuster
在第5楼的发言:太长了,只看了个开头。
不同意楼主的几个观点:
1、步兵的成本低?现在打仗宁可废装备,也不死人,是一惯的原则,怎么能说步兵成本低……
2、陆军是完成战场占领的唯一职能部队(别说空降兵和海航兵……),随着大规模的路上对抗不太可能发生,陆军面临战略转型;
3、陆军转型的方向,是特种作战、反恐、复杂情报渗入侦察,为精确打击力量提供一线目标定位等。城市巷战将是一门大课。
1
我认为现在这种人命贵于一切的看法还是因为当今这几场战争都是不对称的或强度极低的,完全没有悬念的。没有了类似英阿马岛战争,两伊战争,印巴战争那样交战双方势均力敌,装备水平相同的战争。2
大规模陆战依然是可能存在的,比如印巴之间,朝鲜半岛,中东。空军制胜论的前提是有一支规模足够大的空军。如果空军的规模不足以压制地面目标,请看南非在战争中的遭遇。3
陆军确实要往这方向转型,但也不能忘记那些老本行。美国海军陆战队就遇到了这个问题。总之,感谢你的讨论。希望能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交流更多更好的想法。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94480 工分:749
左箭头-小图标
个人一直认为美国陆军走上了一条邪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447865 工分:1811
左箭头-小图标
所谓的特种兵应该也是步兵一种吧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289534 工分:18267
左箭头-小图标
转型方向是面对局部高科战争模式还是面对复杂目城市战?两个方向的需求交叉部分没有楼主想得那么大。个人感觉楼主的设想更多考虑到和美军类型的进行局部战争,对于复杂情况下的治安战,个人觉得是不是另做改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322211 工分:2441
左箭头-小图标
太长了,只看了个开头。不同意楼主的几个观点:1、步兵的成本低?现在打仗宁可废装备,也不死人,是一惯的原则,怎么能说步兵成本低……2、陆军是完成战场占领的唯一职能部队(别说空降兵和海航兵……),随着大规模的路上对抗不太可能发生,陆军面临战略转型;3、陆军转型的方向,是特种作战、反恐、复杂情报渗入侦察,为精确打击力量提供一线目标定位等。城市巷战将是一门大课。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202371 工分:2626
左箭头-小图标
虽然一条一条的,但看上去很混乱的说。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479648 工分:22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475972 工分:16812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27条记录]&分页:
&对[原创]对未来步兵发展的一点看法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112机械化步兵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