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学佛之人,不知道每天怎么念咒才不伤身体,如果是保佑孩子念么

  记一下学佛的经历吧。  希望对和我以前一样对佛学有兴趣,却不知道怎么入门的人有用。最近开始对佛学感兴趣,开始在看一些关于佛经的讲解。开始念诵经文咒文,开始在网上抄写佛经。朋友笑我说,年纪大了。。。呵呵,也许吧  不过我倒是还没有出家的念头,毕竟,家里有相亲相爱的宝贝老婆,有聪明可爱的儿女,哪舍得呢  记得有哪位大师说过,佛教不是宗教,是教育。在最近这段学习佛知识的时间里,我确确实实地看到了这一点,在佛学里,讲的都是教人行善,教人行孝,教人尊重别人...  也不知道我这算不算学佛,因为我是在学佛教中的知识,和印象中的学佛是学念经不同,我的初衷是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当然,为自己和亲人消除业障、祈福也是一个目的。  出生在一个有神论家庭,从小的社会环境就是有神有鬼的,也就听了很多鬼神传说,虽为男子,却从小就经常拜神佛祈保佑的。所以,我是个有神论者。当然,我没遇到过。但我信。长大了,出来外面混了,遇到了不如意的事,自然希望能祈求佛菩萨的保佑,让自己方方面面顺利,因而也就一直有想学学佛教的知道啊,念念佛经啊这些的,但是以前见到的经文,太深奥了,太多生僻字了,所以无法入手,对佛的缘份,也就只是进庙烧香,见佛拜佛的层面。  让我开始觉得佛学也一样平易近人,缘于上慧下律大法师的一盘开示僧璨大师最上乘《信心铭》的VCD。慧律大法师的开示通俗易懂幽默生动,让我一改以前以为讲经都是象《西游记》里唐僧念经那样枯燥的观念,也开始萌生了再学的兴趣。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自己沙发
  阿弥佗佛,随喜咯
  学会念诵,缘于天涯。以前觉得诵经有很多的仪式讲究的,也怕念错字会不好的影响,所以没敢学。后来是在论坛上看到讲《准提神咒》,很短很易学,网上能找到加了拼音的,又有MP3,而且念诵只求心诚,没有任何形式上的要求,殊胜极大。所以很喜欢,很快就学会了,开始天天念。这段时间以来,还真发现工作上小人少了,家庭关系也好多了!现在我已经是一有空,脑海里就自然而然地念起准提神咒来了: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陀.俱胝喃.怛侄他.唵.折隶主隶.准提娑婆诃.  
  准提神咒是从“地藏孝亲网”上找到的,很不错的一个网站哦      准提神咒注音       ◎ 神咒原文:      稽首皈依苏悉帝 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 唯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陀。    俱胝喃。怛侄他。    唵。折戾主戾。准提娑婆诃。      ◎ 准提神咒注音:      nā mó sà duō nán,sān miǎo sān pú tuó,     jù zhī nán, dá zhí tuō,     ǎn, zhé lì zhǔ lì, zhǔn tí suō pó hē.      ◎ 发音注解:      稽首:读作(qǐ起shǒu手),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稽不读(jī机)。      胝:读音为(zhī)。      南无:录音带多读为(nā那)(mó摩),《大悲咒句解》、《密宗秘法·特音》皆读(nā那)(mō摸)。今人多读成南(ná拿)无(mó摩)。另外,还有全读去声的。      飒:读音为(sà萨)。      怛(dá答)侄(zhí直)他(tuō拖)。注:“他”也有发本音(tā它)的。      唵:读(ǎn俺)或读(ōng嗡),汉语系佛教多读前者,藏语系佛教读后者。      戾:读作(lì隶)。      娑婆诃:有本亦作“梭哈”,译音不同故,两者皆可。     
  我也信佛,关注楼主!
  清净心去学佛,行善事做好人,做事对得起天地良心,问心无愧.    心静佛在,心乱佛走.学佛在于心,当你无杂念心里空时,那就会不一样    其实学佛先学如何做人,这是我对佛的理解.    
  然后我为了方便记忆,把准提神咒的内容和读音,制作一张图片,放在手机里,呵呵,很方便,随时拿出来看,很快就记熟了。可惜图片没放电脑上,等手机能上传了我再放上来共享一下  后面看到有把戾字写成隶字的,觉得隶字比较好,所以我也就用隶字了。  网上也有很多MP3,下了一个自己喜欢的,放手机里,随时听随时学。    关于神咒的功德,地藏孝亲网也有介绍    ◎ 功德简介:      此咒是释迦牟尼佛说的,出自《准提陀罗尼经》。佛言:此咒能灭十恶五逆一切罪障,成就一切白法功德。持此咒者,不问在家出家、饮酒食肉、有妻子,不拣净秽,但至心持诵,能使短命众生增寿无量。迦摩罗疾尚得除差,何况余病!若不消灭,无有是处。若诵满四十九日,准提菩萨令二圣者常随其人,所有善恶心之所念,皆于耳边一一具报。若有无福、无相、求官不遂、贫苦所逼者,常诵此咒,能令现世得轮王福,所求官位必得称遂(禅宗《传灯录》中引古人云:俱胝只念三行咒,便得名超一切人是也)。若求智慧得大智慧,求男女者便得男女。凡有所求,无不称遂,似如意珠,一切随心。(若只诵“唵。折戾主戾。准提娑婆诃。”咒心亦可,准提菩萨同样感应;若时间和地点不便,或卧或坐或立或行,均可诚心念诵,出声默念均可。)    
  当你心乱时,就暂时不要学佛,因为你心乱,去学佛,事事不顺,就会对佛有嗔念.所以学佛一定要心静.    有些人学佛一辈子不如一个老太太念佛一辈子功德大,前者有杂念,书看的多了,认为自己知识丰富,就会产生傲慢之心.可是后者呢,一心只有佛,没有杂念,心诚.    善,以小善开始,而在于你生活的点点滴滴.
  谢谢楼上各位!  学佛先学做人,说得很对。我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会做人!  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怎么样待人接物,才是学佛的真正目的
  学了准提神咒,知道了地藏孝亲网之后,我也开始在网上搜索一些佛学方面的文章,也开始知道了南怀谨大金刚法师,然后,看到了文殊八字咒,这是我学的第二个咒。  学文殊八字咒,是因为看到说,这是念七遍就有特别殊胜的咒。  而对于这文殊八字咒,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胆小的人快进来学。呵呵  如果你是胆小的人,那我也建议你学学哦    
  由于文殊八字咒的注意不象准提神咒的拼音那么清楚,开始学起来的确有点难,于是我同样求助于网上的音频。认真的听,很快就学会了。  我的读法是:  嗡ong阿a B bi 腊 la 吽 hong 噶 ga 夹 jia 啰 lua
  文殊八字咒的殊胜    圣者有此八字大无畏最上秘密心真言,与佛住世而无有异。能作一切吉祥之事。此大功德,我今为汝略而宣说。若欲广陈,经无数百千那由他俱胝劫,校量功德,说不能尽。若说此印法,名为大精进,能圆满一切愿。    若能每日三时,念诵各一百八遍。所作称意,所求诸愿,悉得随心,一切皆得圆满具足,得大富贵,所游无障。自在恣情,受诸快乐。    设使一切诸天,有大福德,及十地一生补处,于中二大威力人,亦不能夺其福德,所作事业不能为障持八字人福,何况余小天人及无威德龙神鬼,而作障难。    若有比丘、比丘尼、善男子、善女人,依法受持,读诵书写修行,现世成就一切吉祥,诸事圆满,寿命长远,众人爱敬,生珍重心。”    (注:文殊师利菩萨,也叫妙德菩萨,又叫妙吉祥菩萨)    持咒功德经文摘录:  -----------------------  ⊙此陀罗尼,能大利益,怜愍一切有情诸众生故,能断诸三恶道,能为一切作法。    ⊙如佛现在处世无异,此是文殊师利菩萨自身,为利诸众生故,自变其身为八字咒神像,能满一切有情意乐等事。    ⊙若人能暂闻、忆念此陀罗尼者,即能灭四重、五逆等罪,何况常念诵者。    ⊙文殊师利童子菩萨,八字陀罗尼,为诸有情,除罪生福,成就事业,具满一切众生诸愿之法。非口所宣能尽其福,勤心念诵,证者乃知。    ⊙设使一切诸天,有大福德,及十地一生补处,于中二大威力人,亦不能夺其福德,所作事业,不能为障,持八字人福,何况余小天人,及无威德龙神鬼,而作障难。    ⊙汝金刚菩萨,于我灭后,以汝神力,于赡部洲,广宣流布。使薄福众生,持此八字陀罗尼,同汝神力,令速超于三界。加功不退,勿就余法。日夜精勤,作法念诵,不计日月,毕见文殊童子,为现其童子身。悉了一切事,断一切苦果。于现身中,超入六地,具六波罗蜜。即能悉舍一切,进修不退,速入八地。任运自在,分身百亿。随类教化众生,悉满其愿,见身获报如是。    ⊙金刚菩萨,若男女人,于此陀罗尼,发心念诵者,不能广办供养,在家种种迫迮,不可具依法则,但能禁其身三口四,制勒三痴。  如上十恶,永绝其源者,即念诵此陀罗尼,忆持不忘。依时随分不阙多少供养,渐渐亦得成就。除不正心,不发大乘菩提之心。  于三宝处,起不善心,行恶业之人,一切小法尚不成就,何况佛之大法。    ⊙此大威德八字秘密心陀罗尼,若有闻者,如从佛口禀受此陀罗尼句义。亦如佛住世,无有异耳。能与众生,于黑暗中,作大明灯。    ⊙善男子,若有男子女人,发心能忆诵此陀罗尼一遍者,即能拥护自身。两遍,能护同伴。三遍,即能大拥护国王,住十地菩萨亦不能越过此陀罗尼力者。何况诸小天魔龙神,鬼类恶众生等,而能障碍。    ⊙若诵四遍,即能拥护妻妾男女。    ⊙若诵五遍,拥护一切眷属。    ⊙若诵六遍,能护城邑村坊。    ⊙若诵七遍,能护一切众生。    ⊙若欲着衣之时,当咒衣七遍,能除一切内外恶毒,及诸灾难。    ⊙若洗手、面时,当咒水七遍,能令一切众人,生贵重心。所有诸恶人,见者悉当降伏。自当敬重,日夜忆念,见即欢喜,心无舍离。    ⊙若人患身体支节疼痛。呪暖水一百八遍。洗浴即得除愈。    ⊙若每日早朝,以水一掬,咒七遍,饮之,在身所有恶报,悉得消灭。何况无灾厄者。及诸三业者,亦得除愈,并得寿命长远。    ⊙若咒饮食吃者,一切诸毒,不能为损。    ⊙若见恶人及有怨家,当须念诵此呪。所有怨家,起恶心者,当自降伏;恶心即灭,慈心相向。    ⊙有恐怖处,当须摄心,念诵此咒,即得除怖。    ⊙若欲卧时,当诵此呪一百八遍,即得好梦,善知吉凶。      ⊙若人或患疟病,持此咒者,视患疟人面,切诵此呪一千八遍,其患即除。    ⊙若欲入阵,当取牛黄,书写此咒,带于身上,一切刀仗弓箭鉾槊,不能为害。    ⊙是故劝念一切有情,行住坐卧,当须念咒,忆持不忘。时时每诵一百八遍,勿令断绝。常得一切众生,见者皆来归伏,恶人自当退散。    ⊙若能每日三时,念诵各一百八遍,所作称意,所求诸愿,悉得随心,一切皆得圆满具足,得大富贵,所游无障。自在恣情,受诸快乐。设临命终,即得圣者文殊师利童子,亲现灵仪,为说大乘深妙法藏。闻法心大欢喜,即得普门三昧。得此三昧已,于烦恼生死,当永隔别。即与文殊圣者及大菩萨,同为眷属。    ⊙若有比丘、比丘尼、善男子、善女人,依法受持,读诵书写修行,现世成就一切吉祥,诸事圆满,寿命长远,众人爱敬,生珍重心。命终之后得生天上受乐无量,或生王宫处尊重位,受富快乐身无病苦,得宿命智薄贪恚痴,善知因果宝重佛法。虽绍贵位心无憍慢,宿因力强习读大乘,愍念一切心,无胜负心,常利有情。若生于诸人中,贵豪英俊,宣言辩利,人所爱乐,寿命长远,中无灾横,所于求愿,事与心规者,无人违信。    ⊙善男子,此陀罗尼所流布处,当知皆是文殊师利童子威力,得闻此法;若有国土城邑,有此法处。菩萨辟支声闻之辈,苦行大仙及咒仙等,天龙修罗,金翅鸟王,乃至人非人等,于中正住,常当围绕,赞叹供养,守护此经。    ⊙金刚菩萨善男子,此陀罗尼八字密藏,是如来法藏,出佛身经。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法欲灭时,受持此法,读诵书写,尊重赞叹,种种香华、涂香、粖香,伞盖幢幡,钟鼓磬铎,微妙音声,歌咏赞颂,及上妙衣服,恭敬供养者,当知此人,现世获十种果报。    何等为十?    一者。国中无有他兵怨贼侵境相娆。  二者。不为日月五星二十八宿诸恶变怪而起灾患。  三者。国中此有恶鬼神等行诸疫疾,善神卫国,万民安乐。  四者。国中无诸风火、霜雹、霹雳等难。  五者。国土一切人民,不为怨家而得其便。  六者。国中一切人等,不为诸魔所逼。  七者。国中人民,无诸横死者着身。  八者。不值恶王,行诸虐苦。无非时风,暴损苗稼。五谷熟成,甘果丰足。  九者。善龙入境,及时降雨,非时不雨。名华药木,悉皆茂盛。天人仙类,时时下现,无有旱涝不调之名。  十者。国中人民,不为虎狼兕兽、诸恶杂毒之所损害。    ⊙金刚菩萨善男子此八字陀罗尼秘密藏门所在之处。有人回心一念恭敬供养者。获前十种果报。何况有人正意发心受持念诵。勤苦不退日夜坐禅。    ⊙此法与一切众生广行流通。从国至国,乃至村坊。有人住处,递相传受。于诸大众,流布不绝。令人受持,得福无量。乃至他国闻有善人,及国王等,爱乐大乘,寻访善友。即须往彼国,令彼国王及诸人民,令使受持、书写、读诵,敬信无疑。    ⊙若欲拥护结界,应用此陀罗尼,一切诸处,皆通用之。    ⊙若有法师,乐持此法者,亦传受与之。其法师得此法已,常须恭敬此陀罗尼,如佛无异。若人于此法师处,生大尊重心。    ⊙金刚菩萨,善男子,若人闻此法宝藏经,不能受持读诵书写供养,不为他人广说利益,不传与人此陀罗尼者,此等诸人,亦不能发众生无上菩提之心。如此
  太多,有点难懂,以我的理解说几点,不以之处请大伙指点:  
⊙若诵七遍,能护一切众生。  念咒七遍,保一切平安        ⊙若欲着衣之时,当咒衣七遍,能除一切内外恶毒,及诸灾难。  早上起来要穿衣服之前,对着衣服念咒七遍,吹一口气在衣服上,再穿上,就能保平安。        ⊙若洗手、面时,当咒水七遍,能令一切众人,生贵重心。所有诸恶人,见者悉当降伏。自当敬重,日夜忆念,见即欢喜,心无舍离。  早上起来,洗手洗脸时,对着水念咒七遍,再吹一口气在水上,用这水洗手洗脸,就能保平安。      ⊙若人患身体支节疼痛。呪暖水一百八遍。洗浴即得除愈。  有什么病痛的,用温水,对着念咒108遍,吹一口气在水上,再用来洗澡,就可以除病。        ⊙若每日早朝,以水一掬,咒七遍,饮之,在身所有恶报,悉得消灭。何况无灾厄者。及诸三业者,亦得除愈,并得寿命长远。  每天早上喝水的时候,先对着水念咒七遍再吹一口气在水上,再喝,就能在身所有恶报,悉得消灭。          其它的都差不多的意思了。。。呵呵
  这里不得不说的是关于诵经念咒的读音问题  刚开始我也曾有过疑惑,这读得不准会不会有影响?在网上也看到有说一定要读得多准多准才行的,但后来在地藏孝亲网看到一位大法师(忘记是哪位了,刚才想找也没找到)讲的,觉得比较有道理,这里大白话的转述一下    佛经是从古印度传来的,最开始用的都是古梵语,现在有谁敢说他的梵语是真的标准的呢?而这么久以来,佛教在中、日、韩、印...各国流行,各用各的语言在念诵,各得殊胜,也没有听说过有因为念得不准而有什么负面影响的  --这点我是很赞同的,关中国就有各地方言太多了,看视频上南怀谨大师讲普通话也不标准,慧律大师的也有台湾口音,他们都是得道高僧啊    大家平时说话,有不标准的,都能理解,能接受,何况佛祖最具慈悲心,不会因为这点小问题而不容忍的,念佛,讲究的是用心,心诚则灵    上面还讲了几个例子,也转述一下    一是讲观音六字咒“唵嘛呢叭咪吽”,有一妇人因不识字,把吽读成了牛了。但因心诚,诚心念诵,一样得到了很大的殊胜。  另一则,讲一有钱人的太太,每天念佛,她的保姆见太太念佛能这么富贵,就问太太,你念佛就能这么富贵,我也想念,你说我该念什么佛好?太太正好在吃荔枝,当时心里不屑于她,就随口说,你念荔枝核吧!保姆也就当真,每天诚心念诵“荔枝核”“荔枝核”...几年后,保姆儿子出海,船失事了,在沉水一瞬间,感觉到有什么东西正好把他给托住了,就这样漂啊漂啊,漂到了岸上得救了,回头一看:厚厚的一层荔枝核!  大师说,只要心诚,阿弥陀佛念成了荔枝核一样的得到佛祖的保佑  (第二则故事讲的应该是广东这边的吧,这边的佛跟核是同音的,阿弥陀佛)
  看到这么一句话,说  如果有谁不信佛的,诚心念诵准提神咒不用多长时间,他就会完全信了  我觉得我现在的心态都已经在变化了
  6月底看到了网上抄经,就计划参与。然后发现了菩萨在线这网站,喜欢他里面的经文都有工拼音,可以边抄边学,所以就注册了  然后也在线请了菩萨在电脑上,在线供养,现在每天一有空就上来给菩萨烧个香。象我们这种经常不在家的,如果在家时供养菩萨,担心有时不在家。现在这样挺好的,只要有电脑就行了  现在我每天都会上网抄一会经文,特别是7.1外婆往生,我每天都会抄几遍往生咒,回向给她。  我的愿望是在她往生49天之内,抄往生咒108遍,抄地藏经一部。  当然,有时间的话我也抄别的,象大悲咒、六字大明咒、般若波罗密心经、楞严咒等这些,祈求佛菩萨的保佑
  因为抄了地藏经,所以我现在同时也在净空法师的地藏经的讲解,我看的是地藏孝亲网上的文字讲义, 网上也有视频,有兴趣可以搜来看的  对这讲义我现在兴趣很高,每天必看,算是我的入门课吧,从这上面了解了一些佛学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明白了尊师行孝的重要。  现在的人,特别是女人,对孝之一字,太不重视了,经常看到女的骂自己老公太孝,叫着不嫁孝子,真希望他们能看看这讲义  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
  念准提咒能不能只念咒心啊?
  根据南怀瑾先生的说法是,准提咒可以只念咒心。但个人感觉如果有充分时间的话,最好全部念完,以示恭敬
  从上个月开始念准提咒,感觉挺好的.
  我来围观 不是很懂佛理 不过我觉得人是应该修禅修心来求一片宁静
  建议去看看四圣谛
  净空法师在地藏经讲义中对“菩萨”的讲解      ‘菩萨’这两个字是印度话,它的意思古人有两种翻译:一个翻译叫大道心众生,这是古译的;玄奘以后翻作觉有情,觉悟的有情众生,两种翻的都好。佛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华严经》应当传授给什么人?大心凡夫。诸位要晓得,大心凡夫就是大道心凡夫,虽然没有给你说是菩萨,你只要发大心,你就是菩萨。如果说是菩萨你会吓一跳,‘我不是菩萨,我不敢当!’说大心凡夫,‘可以,我是个凡夫,我发大心就行!’殊不知大心凡夫就是菩萨。觉有情也好,我们是有感情的众生,感情就是烦恼,有情就是有烦恼;虽有烦恼,他觉悟了,这个行。觉悟了,就是我所说方向对准了。虽然还没有入佛的境界,但是你这个心、行、方向,确实是成佛的方向,角度没有偏差;像航海、航空一样,我们罗盘对得很准确,方向很准确,虽然还看不见彼岸,但是知道决定可以达到彼岸。这是菩萨的意思。      菩萨是人,千万不要误会,菩萨不是神、菩萨也不是仙,菩萨是人。如果说得更明白一点、清楚一点,菩萨是一个明白的人,凡夫是个糊涂的人,这个大家就好懂了。对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它的业因果报,我们常讲因缘果报,那你就称之为菩萨。如果你不了解,对人、对事、对物都不了解,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情,这就叫做凡夫。地藏菩萨的名号,我们就简单介绍到此地。    
  @yiling565
12:16:00    念准提咒能不能只念咒心啊?  -----------------------------  可以大声,小声,可以只在心里默念。
  @yiling565
12:16:00    念准提咒能不能只念咒心啊?  -----------------------------  出声或默念都一样
  @神隐千
12:22:00    根据南怀瑾先生的说法是,准提咒可以只念咒心。但个人感觉如果有充分时间的话,最好全部念完,以示恭敬  -----------------------------  好象前四句是哪位高僧菩萨加上去的,我忘记了,是表示恭敬称诵的意思    可以从头到尾念,也可以在第一次的时候念前面的“稽首皈依苏悉帝”四句,后面就直接从“南无飒哆喃”开始往后部分就行,没时间也可以只念咒心部分“唵。折隶主隶。准提。娑婆诃。”
  没想到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在此谢过。愿大家都能得到佛祖的保佑。阿弥陀佛。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回向,每次念完经之后,都要把念经的功德回向。可以回向给自己,给亲人、朋友,给全国人民,给一切众生。  回向文回向偶网上很多,有意一搜就有了。  以我的理解,就是如果你一直连续在念,那是不用回向的,念完了,或者中间有别的事要停下来了,就回向。  对于念咒要不要回向,我还是没搞明白。咒因为都是随时随地地念,而且他的殊胜都很明了,所以我一般是没特地回向。我们在念准提神咒的时候,心里自然会有一个念头,象希望平安啊,希望顺利啊,等等。这应该就是我们给自己的回向了吧
  回向的对象是范围越广越好,你把功德给的人越多,你自己的功德就越大。你如果把功德给了众生,众生都得到了你的恩惠功德,离苦得乐了,那你的功德该多大啊。所以,如果不是有特别的目的的,一般的回向,建议都尽可能的广。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这是最常用的
  顶!  一个初学佛学的人飘过。
  净空法师在地藏经讲义中提到自己学佛的一段话      我这一生学佛没有意思求,这个感应就是冥感。我没有心去求,大概就是过去善根成熟,所以我遇到这些老师,佛菩萨化现的。他们教我的这套方法,跟教别人不一样。我跟方先生学哲学,他把佛法介绍给我,告诉我佛经哲学是世界哲学的最高峰,他用这个方法介绍给我。他在学校里面教书,没有把这个传授给一般学生。接触佛法之后,我有缘认识章嘉大师,我这个根基章嘉大师奠定的。大师圆寂也是为我,我很清楚;因为他要不圆寂,我学佛的心没有那么恳切;他这一走了,我失掉依靠。我跟甘珠活佛在他火化炉旁搭帐篷,我在那边住了三天三夜,很认真仔细想一想,跟大师三年他教了我些什么?三年的教诲重新做一次回忆整理,我感激他,根扎得好、扎得稳。以后亲近李炳老十年,才有点成就。亲近李炳老的人太多太多了,为什么不能成就?没有根,我这三年的根扎上了。我学佛,佛法两个老师,世法一个老师,很单纯。我是一个作学生的态度,依教奉行,不违背老师的教诲,遵循他的指导去做,佛法里面讲师资道合。
  本来吃完饭准备抄经的。但是刚才吃饭的时候没留意,吃了一点鱼,口有味道,等会得刷牙才行。顺便说说我对于吃肉吃斋的想法做法吧  在学文殊八字咒的时候上网找视频,看到了海涛法师讲吹肉往生咒,但讲的内容却是文殊八字咒,当时以为这两个咒就是一个不同名。后来再搜,看到有一种说法,就是吹肉往生咒是:唵阿V拉卡咗啰吽。吽 字的位置和文殊八字咒的不同。是海涛法师讲错了?还是两咒一样,我也不清楚。希望有哪位师兄能指点一下。  吹肉往生咒,据说是西藏那边的人,一方面信佛,另一方面平常只有肉吃,没办法不吃肉,所以就在吃肉这前念这咒,让这肉能得到往生。  网上就有人说,那这样的话大家都可以不用吃斋了,都念这咒大口吃肉好了。我的理解不是这样。念这咒,是因为人家没办法不吃肉,如果出家人故意破戒吃肉,那就不好了。  我不是出家人,在平常时也没办法做到完全不吃肉。所以,我想往另一方面努力,就是吃“三不肉”:不是为我而杀的、杀的时候我没见到的、没有听到的。就是在市场买只买杀好的,吃只吃做好的,不特地指定要哪只鸡、哪条鱼。  另外,努力做到不吃野生的。也尽量不去杀生。  网上也有一种说法,说以前出家人也是吃肉的。呵呵,不管是真是假,吃斋不杀生,功德肯定对吃肉的大吧  电影《阿凡达》里面有一片段,就是那个女的阿凡达猎杀了一小动物之后,会说一段感谢它,超渡它的话。这一点跟佛教很象吧。
  最近看地藏经讲义,都是在网页上看,昨天想把整个讲义打印出来,这样看好点,先想整理成文本,没注意原来有那么多,五十一卷, 整理了二十一卷就有三百多页,太多了。  希望什么时候有机会能请人印刷成册就好了。觉得现在寺庙里流通的,大多是经文,普通人很难看懂,如果能印些象净空法师、慧律法师他们这种生动有趣的讲义,让大家看得进去,能因此而走佛法。那就太好了!
  为什么只念阿尼陀佛    佛很多,大乘经上常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阿弥陀佛是真心自性的本名,其它名号都是别名。阿弥陀佛的意思就是无量智,哪一位佛不是无量智?念一句阿弥陀佛,每一位佛都念到了。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往生门槛”最低——临终你叫我一声(念阿弥陀佛名号),我就接引你。   没有比这更大的方便了。   其他佛世界没有这么低的门槛,往往要具足很大的功德,比如僧伽吒经的莲华藏如来世界。要修到那么大的功德,也就好比都得读了博士才能进去,这个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凡夫而言太难了。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还是净空法师的话:    我在年轻时候没有学佛,也是喜欢肉食。我造的业比一般人造的业重,抗战期间我常出去打猎,读了《地藏经》之后恐怖,真的害怕,就吃长素,不敢再肉食了,知道自己造作的罪业很重。小时候无知,我父亲喜欢打猎,所以我们常常跟著大人上山打猎,天天都有野物带回来。我打猎打了三年,十七岁,十七、十八、十九,十六岁,十六岁就开始打猎。所以我这个枪法几乎是百发百中,不需要瞄准,我有这个本事。每天至少要打二十发子弹,不打猎也练习。我父亲是个军人,那个时候对日本人战争,他管军械,管这些武器,所以我们家里枪枝就很多。机会造业,天天让你练习,小朋友哪个不喜欢玩枪?我们玩真枪。枪法打得好,是天天练出来的,你不练怎么行,要练;什么事情都是一门深入,长期薰修,所以我枪法就打得很准。可是造的业就很重,那个时候不知道。      以后学佛,读《地藏经》,读了真是寒毛直竖。看到我父亲死的那个状况,跟经上讲的完全一样。我父亲死的时候发癫狂病,看到山就往山上跑,看到水就往底下钻,跟经上讲完全一样,我亲身所见到的。我们上山就是打这些野兽,水里面我们用黄色炸药炸鱼,炸药下去之后,真的几千条、几万条的鱼漂上来,你说这个罪业多重?打猎猎物比较少,河里面炸鱼不得了。我们常干这个事情,晓得知道这个罪业非常非常之重。杀生是短命报,我父亲四十五岁就走了。      以后我学佛,人家给我算命,他说你的寿命不能超过四十五岁,我相信。所以我学佛很精进,因为时间只定到四十五岁。四十五岁那一年害一场病,害一个多月,我也没有找医生,也没有吃药,因为心里想到命到了,医生是医病的不能医命。所以就一个月当中,念佛求生净土,这么念一个月,病自然好了。以后有一年,在台湾仁王法会当中,遇到甘珠活佛,这也是老朋友。他看到我之后非常喜欢,告诉我:你这么多年来讲经弘法功德很大。他说:你本来没有福报而且短命,现在你不但有福报而且长命,这都是这一生弘法利生的福报现前。      我没有求长寿,只是明白觉悟之后,不再为自己,一切为佛法、为众生,所以得的感应。对我自己来讲,我随时都想走,我对这个世间一丝毫的留恋都没有。身体留在这个世间,众生之福,众生需要、佛法需要,多留几天;众生不想要了、佛法也不需要了,立刻就走,毫无留恋。这是我自己现前的心态,我很欢喜早一天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这是叙述造业受报。我要不学佛,必然也是地狱里头受报,没话说的;你的业缘在此地,生死业缘果报自受,这哪里能逃得了?
  只要听到见到,都是与佛有缘,有善果,何况念诵,怎么会是盗呢?
  今天听表妹说到广州的大佛寺,才知道广州有五大丛林。上网搜了一下,也放上来大家看看吧:)
  广州有五大丛林(也称寺院),分别是光考寺、六榕寺、海幢寺、华林寺、大佛寺。  一、名刹光孝寺       
广州民谚说:&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广州光孝寺是羊城年代最古、规模最大的佛教名刹。距今已有1800多年。    
光孝寺坐落于光孝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进入光考路,你就开始感觉到佛的味道了,因为你会看到,街道两旁的商铺都在摆卖佛像及与佛教有关的物品,如香、蜡烛、佛龛等,且一直延续到光考寺的绿化广场。        
光孝寺在中国佛教史上享有重要地位。自从昙摩耶舍在此建寺讲学以后,先后有许多名僧也来此传教。例如印度名僧智药禅师来过,并带来一株菩提树,栽在该寺的祭坛上。印度王子达摩和尚来过,并带来了释迦佛的袈裟和钵。唐代高僧鉴真第五次东渡日本时,被飓风吹至海南岛,然后来广州,也在此住过一个春天。唐仪凤元年,高僧慧能曾在该寺的菩提树下受戒,开辟佛教南宗,称“禅宗六祖”,为该寺增添了不朽的光彩。    
寺院气势十分雄伟,殿宇结构工艺威严壮丽,特点鲜明。大雄宝殿作为光孝寺最主要的建筑,构筑在高高的台基上,钟、鼓二楼分建在殿之左右。殿内是新修建的三尊大佛像,中为释迦牟尼,左右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三尊佛像合称为“华严三圣”。宝殿台基左右两侧还有一对石法幢。屋檐斗拱层层向外延伸,使屋背跨度增大,体现了中国唐代以来的建筑风格。中国南部的许多寺院都仿照该寺的样式。    
寺内有瘗(音亦)发塔、东西铁塔。都各有来头并都是镇寺之宝。    
光孝寺最著名的传奇是六祖慧能正是在这里以“风幡论辩”,成为禅宗南派的创始人。    
光考寺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和瘗发塔。    
该寺1990年占面积3万多平方米,2001年,正门前增建了8000多平方米的绿化广场和停车场。2000年,在规划兴建的僧舍方丈室范围内,发掘出跨越五代至宋代的多座古建筑基址。    
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以“花塔”为标志的六榕寺       
六榕寺位于六榕路,是广州市一座历史悠久,海内外闻名的名胜古刹。寺中宝塔巍峨,树木葱茏,文物荟萃。六榕寺的名字从明代便有,并沿袭至今。    
六榕寺的名字,据说是苏东坡起的。当年苏东坡从海南北归经过广州时,住天庆观,游静慧寺(六榕寺当时叫静慧寺),览舍利塔,僧人请苏东坡为寺庙题字,苏东坡一瞧,咦,庙里有六棵榕树,然后一挥笔,写了“六榕”两个字。现在的寺庙门口挂着的就是苏东坡的手迹,而那座舍利塔,大概因为比别的塔都漂亮吧,广州人管它叫花塔。    
如今六株榕树已经没有了,所以“六榕”实际上是历史古迹,仅留追忆罢了。    
六榕寺花塔雄矗寺院中央,塔东为山门、弥勒殿和天王殿、韦驮殿,还有苏东坡画像和有“六榕”的石刻等古碑10余方。塔之西为大雄宝殿,高14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内供奉清康熙二年以黄铜精铸的三尊大佛像。佛各高6米,重10吨,仪态慈祥,它是广东省现存最大的古代铜像。大殿南侧现重建了说法堂,榕荫园内有六祖堂、观音殿、僧舍斋堂、功德堂、藏经阁等。    
花塔与六榕寺是同时兴建的,但原塔已于公元十世纪时被火焚毁。1931年重修时在内部用钢筋水泥加固。高57米,11角形,外观9层,内分17层,如沿梯级登至塔顶,可俯瞰全市景色。塔的外形华丽壮观,檐角都悬挂吊钟,整个塔好像是花朵叠成的一根花柱,塔顶好似长在最高一朵花上的花蕊心。所以人们一般叫它为花塔。塔顶有元至正十八年(1358)铸造的千佛大铜柱,连上面的九霄盘、宝珠及下垂的铁练总重达5000公斤。        
寺内还保存有宋代所铸唐代僧人六祖的铜像,这也是一件珍贵的文物。    
六榕寺以“六榕花塔”为特色标志,1997年被评为广州市十大旅游景点。    
六榕路有一较长地段的商铺也因有六榕寺而成了专卖佛像和与佛教有关物品的市场。      
  三、感觉轻松的海幢寺         
海幢寺是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的海幢寺,夹在同福中路和南华中路之间的一条小路上,珠江早已退到了很远的地方,小路的尽头就是海幢寺。        
寺内大雄宝殿和塔殿是原有古建筑,碧甍叠盖,宝顶飞檐,庄严古朴,结构雄伟。殿内新铸三尊铜佛,法相庄严,每尊高六米,重八吨,殿後千手观音,仪态慈祥,造型优美。原有的天王殿和令人敬畏的四大金刚,现已重建,恢复原状。海幢寺原有的古刹风貌,重现于今日。    
但置身于海幢寺,你体会到的第一个印象并不是宗教的肃穆感,而是一种尘世生活才有的生机与活力。    
庭院里处处都是石凳,神情悠闲的人们坐在那里,享受着午后温暖的阳光。身穿金黄色袈裟的僧人不时地从眼前晃过,步履匆匆。这是一座让人感觉轻松的寺院。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里曾经是一个“寺园合一”的公园,当时园中不仅有碰碰车,还有酒吧、有烧烤摊……近几年,“寺园合一”取消后,那些带有营业性质的生意从海幢寺撤出,而那些温暖的部分却保留了下来。     
每天,你除了看到有人在此烧香拜佛之外,你还会看到这里有人打拳、做操、跳扇子舞,可以看到打牌的老人家,你不用担心会有过分的喧哗骚扰到佛门的清净。事实上,人们走进海幢寺的院落,声音和脚步都会不由自主地放轻,只有低低的笑语会随着清风,在你耳畔掠过。    
  四、华林寺的小中见大         
华林寺位于西关下九路北侧西来正街一带。隋代以前此地为珠江岸。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天全国(即古印度)高僧菩提达摩东渡来到中国传教。他首先在今西来初地处登岸,并在登陆处建西来庵。后世信徒尊奉达摩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始祖,因而称其当年登陆地为西来初地。     
华林寺是佛教寺院,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隋、唐、宋、元、明诸代,传灯不绝。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首建大雄宝殿,次建楼阁堂庞察室,改西来庵为华林寺,成为广州佛教五大丛林之一。    
可现存的华林寺,只有初祖达摩堂、五百罗汉堂和祖师殿。其余的都是一些不显眼的旧平房,其他的已没了踪影。华林寺门面很小,稍不留意都难于发现。寺内面积很小,总面积才1364平方米,但寺内有一个很大的五百罗汉堂,它与我在苏州西园看过的五百罗汉堂一样,全是神态各异的金身泥塑像,大小与真人一样,栩栩如生。罗汉堂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华林寺虽小,却一走出华林寺,迎面而来的是一条专卖珠宝饰品的街道和珠宝玉器城,这里商贾云集,游人如织。我想,一个不大的寺院带旺了一个硕大的宝石市场,这华林寺为繁荣经济做出的贡献还真不小呢。    
  五、大佛寺        大佛古寺坐落于广州市北京路商业区中心地带——广百大厦正南。大佛寺始建于南汉(公元917-971年),名新藏寺,为南汉王刘龑应天上二十八宿之数,在羊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建七间佛寺,合称“南汉二十八寺”。随着岁月的迁移、朝代的更迭,原先的“二十八寺”大多已钟停鼓息,已无可稽查;惟此一脉历尽劫波而不泯,流传至今,尤沧桑可考。    新藏寺兴盛了数百年,至宋代曾一度荒废。元朝入主后,在原寺旧址重建殿宇,易名福田庵,香火得以延续。明代再度大规模扩建,东起双门底下街(后永汉街,今北京路),西至龙藏街,南接寺前街(今惠福东路),北达西湖街(今西湖路),尽入版图,寺院更名为龙藏寺,从此奠定了广州“五大丛林”之一的地位。    明末清初,南明永历三年,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清兵南讨广州。平南王善可喜与耿继茂为统帅,合围穗城,遭明兵顽强抵抗,攻战十月而孤城难下,于是纵火焚城。烈焚之后,殿宇悉数化为灰烬。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善可喜心生忏悔,故自捐王俸,亲任董理,以“为天子祈福”为名,动工重建佛寺,至翌年冬竣工。佛寺殿宇布局,建筑规格,皆仿京师官庙式样。其中的大雄宝殿,更是气势雄伟非凡,殿中供养三尊大佛像,一一皆以青铜精铸,各高6米,重10吨,堪称领南之冠,“大佛寺”之名,亦由此而得。    然而这座千年古刹在近百年间,经历两次劫难:一是民国初年,由于军阀混战,国库空虚,当局将大佛寺部分庙产变卖以充军饷。二是“文革” 期间,大佛寺也难逃此劫,僧人被逐,庙宇被占,文物被毁。直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宗教政策得以落实,1986年,大佛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正式开放。1990年,广明法师应请卓锡来此担任住持,重燃传灯,续佛慧命。    1996年,耀智法师续任大佛寺住持,承担起中兴古刹重任,广结善缘,积聚人力物力,历时十余载,先后创办佛教图书馆、组织四众弟子共修,兴建祖师塔园、收回被惠新小学占用五十多年的房产、成立慈善基金会、创刊《如是雨林》等弘法工作。自此,大佛寺得到四众弟子的赞许,成为香火旺盛的弘法道场。    欣逢太平盛世,国运昌隆,治道端明。北京路商业步行街是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广州腹地的千年古道,大佛寺是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广州腹地的千年古寺,两者紧毗相邻,在历史上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是广州2200多年人文历史的建筑图腾。    2003年,耀智法师为了恢复大佛寺历史传统格局,发愿收回、征用周边房产,通过人大、政协提案建议,多方玉成,恢复重建各殿堂建筑面积共28757平方米,建设资金预算约2亿元。拟于2012年竣工;第二期项目在大殿以南及两侧的观音殿、地藏等殿宇楼阁,拟于2013年竣工。      
  《净宗专修指南》附录三——识别正邪   选择字号
      印光大师文摘    恒云居士编辑    道安法师鉴定      印祖言,住持佛法之人,若不依佛制,即是魔类,况彼魔子是魔王眷属,完全不是佛法乎!今之此种,到处皆是,而无目之人,如蝇逐臭,乐不可支,亦只可随他去了,因彼势盛人众,已丧心病狂,劝之必致反噬,故劝人亦只可劝其可劝者耳。望有识之士,当以佛经、祖训、戒律为鉴,识其正邪,勿堕魔网,否则险不可言。      一、凡不遵守国家法令,破坏佛门戒律者,不是善知识。      二、凡自称,或通过他人透漏,自己是佛菩萨再来者,不是善知识。      三、凡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理,大谈感通,编造鬼神故事、佛菩萨显像、授记,吸引信众者,不是善知识。      四、凡不修实行,专门做破血湖、还寿生、寄库、超度等佛事,谋取钱财者,不是善知识。      五、凡不劝人精进,自修了脱生死,谎称有妙法送人往生者,不是善知识。      六、凡以种种苦行、自我伤残,妄称代众生受过者,不是善知识。      七、凡以弘法利生为借口,巧立名目,控制信众,骗取钱财者,不是善知识。      八、凡自称有奇法异能,可以为人借寿,让人立刻致富,诓骗信众者,不是善知识。      九、凡已皈依佛门,仍行外道,敛财灭法者,不是善知识。      十、凡严守戒律,弘扬正法,教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门深入,老实念佛者,才是真正的善知识。    
  楼主,你觉得你一心念咒比较好,不要看那么多经书,看的多,你的心就会乱!    我不看大德们的释义,就只看原文,相信着佛菩萨.    佛菩萨也是做人开始的.
  @千年只为等君
13:21:00    楼主,你觉得你一心念咒比较好,不要看那么多经书,看的多,你的心就会乱!        我不看大德们的释义,就只看原文,相信着佛菩萨.        佛菩萨也是做人开始的.  -----------------------------  谢谢指点。念佛是为了成佛,看讲义是为了做人。:)  对于咒文,我也是不看义的,一心相信会有殊胜的。
  阿弥陀佛,挺好!  呵,建议楼主有空可以看看《印光法师文钞全集》很不错。  还有净土资粮信愿行这本书也很好。  
  解行并进,一门深入。  一向专念,弥陀名号。  
  找到了海涛法师关于文殊八字咒的讲解  原帖http://www.sutra.org.tw/magazine/life_07.05/life5-18.htm  摘录:  我们看到他们吃肉,帮他念“嗡 阿比惹 吽 嘎杂惹”,这叫文殊八字咒,也有人直接念“嗡 阿比惹 嘎杂惹 吽”,它也叫吹肉往生咒。在西藏高原上,他们没办法吃素,只以吃*牛、吃羊,所以 他们才知道这些特别的方法,汉地因为可以吃素,所以很容易忘了这个咒。
  @紫欣悦
14:44:00    阿弥陀佛,挺好!    呵,建议楼主有空可以看看《印光法师文钞全集》很不错。    还有净土资粮信愿行这本书也很好。  -----------------------------  谢谢!
  在百度文库的《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中,找到了这八字咒      
  阿彌陀佛    净空法师提醒的非常重要的是要专修不杂修,没有成就定慧力不能杂修的    定慧力来自于戒,戒我理解为十善业道,是入佛门根本法,经典所言“善男子、善女人”根本法,若十善业道能持,才是真入门佛弟子,十善业道落实在日常生活中,不在寺庙烧香和布施很多钱财即名佛弟子    能持十善业道者,无一例外必为孝子,有一颗宽容的大心
  关于文殊八字咒(寶光 整理製作)    《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云:『金剛菩薩善男子若人聞此法寶藏經。不能受持讀誦書寫供養。不為他人廣說利益。不傳與人此陀羅尼者。 此等諸人亦不能發眾生無上菩提之心。如此人輩當獲大罪。如犯四重五逆等罪無有異也。一切諸佛及諸菩薩常當遠離。』  但在詳細修持儀軌的部分,經典亦云,應有師傳,即應受灌頂,才宜修持。故未受灌頂者,僅可單純唸誦、供俸八字大威德真言,不應隨意盲修儀軌、亂猜測咒音、手印及壇場佈置,以免謬誤及不如法。  原則上,本法門是必須廣為流傳,但在修學儀軌的部分,諸佛子應遵守應有之分際,以為如法。    
  昨天和亲友聊到广州的大佛寺,上网搜了一下,搜出了广州五丛林,才知道广州的五座古庙,而其中最有名的,也经常听说的,就是光孝寺了。还发现了光孝寺的菩提在线,也一样提供了在线礼佛呢  大佛寺现在正在重建,呵呵,如果有广州的朋友,有时间去看看吧,随缘乐捐,功德无量哦  看看光孝寺的网页介绍  “未有羊城,先有光孝”。   
广州光孝寺是领南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为深广,规模最为宏大的寺院。  
寺址本是西汉南越王赵佗玄孙赵建德的住宅。三国时,吴国贵族虞翻被流放南海,居此讲学,时人称为“虞苑”。因苑中多植诃子树,又称“诃林”。虞翻逝后,家人捐宅为寺,匾曰“制止”,光孝历史,由此而始,迄今一千七百余年矣。  “光孝寺自云摩耶舍、求那跋陀罗二尊者创建道场,嗣后达摩始祖、惠能六祖先后显迹于此,一时宝坊净域,为震旦称首(见《光孝寺志》序)。”由是可知光孝寺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光孝寺名,曾几易其称。由“制止”而“王园”,再“乾明法性”、“崇宁万寿”。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年)诏改“报恩广孝禅寺”,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又易“广”为“光”,光孝之称,由此始矣。    千年古刹,近在身边,竟然从没去过!有人说,人最容易忽视的就是自己身边的美景。一点没错。   一心顶礼云摩耶舍、求那跋陀罗二尊者。  一心顶礼达摩始祖、惠能六祖。  一心顶礼光孝禅寺。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菩萨戒云:“当知汝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  
  @Samasma
13:37:00    @千年只为等君
13:21:00      楼主,你觉得你一心念咒比较好,不要看那么多经书,看的多,你的心就会乱!            我不看大德们的释义,就只看原文,相信着佛菩萨.      ......  -----------------------------  念佛不是为了成佛,是为了让自己心无杂念。当你一心念咒念佛就会心无杂念    本身佛在就我们自己的心中,只是我们被世间蒙蔽了自己的佛性,也就是真善的一面。
  .cn/1015034/notloaded-1    这是一个关于前世与梦回溯的网站,你可以去看一下,有童子与问观音的对话  
  问:放生和布施有效吗?    答:有效    问:关键是什么    答:在乎于心    问:意思是不能太势利了?    答:菩萨不做买卖    问:那是不是说做恶的人去庙里捐钱是没用的?    答:是。菩萨不做买卖    问:如果放生和亲人的观念矛盾怎么办    答:你做你喜欢的,也要让别人做别人喜欢的    问:那岂不是会很纠结    答:有一善念就够了    问:念经管用吗    答:管用    问:是诚心念就可以呢还是最好要懂经的意思    答:你不觉得经里的韵律本身很美吗    问:那为什么和尚念了一辈子还迷失    答:只用口不用心    问:念经重要的是什么    答:悟了后要用到日常的生活中来,要行。    
  问:念经是时时念还是有空念    答:有空念。在乎于心。    问:念不进经文怎么办    答:先静心。    问:没识字没文化的人怎么修    答:在乎诚心,一偈一句足够    问:像思念恋人一样念想菩萨会精进修行吗    答:要落到日常生活行为中,思念菩萨有什么用    问:求助时念全称好还是非全称    答:全称。    问:修佛和修道有什么不同    答:殊途同归。不同喜好的人选不同的路,总有一样适合你。     问:人界修和灵界修有什么不同    答:灵界修心,人界身心皆修    问:身体很重要吗?    答:是,听听身体说了什么,身心一体    问:凡人怎么修    答:修心、修身     问:修行的话最好出家吗    答:不是。红尘是最好的修行场所    问:男身修行和女身修行有什么不同  答:男身更容易放下牵挂    问:那女身修行有什么好处    答:吃所不能吃的苦。悟性更高    问:地藏经里为什么也说女身修行不好    
  这些全部搞录自,童子与观音的对话,不管是真是假,一个字,学佛重在心,心诚则灵,心不诚,哪怕行动做的再好,菩萨们也是知道的。  注重的用心修,用行为端正自己,而不是形式主义,也就是修心修身。  善可以分真善与伪善,楼主你可以看看《了凡四训》
  稽首皈依苏悉帝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唯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陀。   俱胝喃。怛侄他。   唵。折戾主戾。准提娑婆诃。   ◎ 准提神咒注音:   nā mósàduō nán,sān miǎo sān pútuó,   jùzhī nán, dázhítuō,   ǎn, zhélìzhǔ lì, zhǔn tísuō póhē.   ◎ 发音注解:   稽首:读作(qǐ起shǒu手),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稽不读(jī机)。   胝:读音为(zhī)。   南无:录音带多读为(nā那)(mó摩),《大悲咒句解》、《密宗秘法·特音》皆读(nā那)(mō摸)。今人多读成南(ná拿)无(mó摩)。另外,还有全读去声的。   飒:读音为(sà萨)。   怛(dá答)侄(zhí直)他(tuō拖)。注:“他”也有发本音(tā它)的。   唵:读(ǎn俺)或读(ōng嗡),汉语系佛教多读前者,藏语系佛教读后者。   戾:读作(lì隶)。   娑婆诃:有本亦作“梭哈”,译音不同故,两者皆可。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看了楼主的文章后自感万分惭愧。本人接触佛法十几年了。还是降服不了自己的欲望。贪嗔痴慢具足,进一步退三步。惭愧!!!在此我忏悔: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随喜师兄:)
  非常受用。
  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愿楼上诸君。早证菩提。尽此一报身。共生极乐国。
  净空法师对咒语的解释,摘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密说即佛门中常讲的咒语。咒以不翻为原则,咒语有五不翻,这是唐朝玄奘大师译场所立的规矩。(一)咒语是佛的密语,只有佛明了,等觉以下菩萨均不知其义。(二)咒语每字每句均有无量义。研究大乘经时,知道显说的经文亦含无量义,法味无穷,久读不厌,何况如来神咒。(三)咒中有许多鬼神名号,佛呼唤鬼神令其保佑修行人,故咒中并不完全包括世间语言。(四)咒亦为诸佛的密语,如军中口令。诵咒无往不利,一定能得诸佛护念,龙天保佑。(五)诵咒蒙诸佛如来不可思议神力加持。有如此许多意义在其中,故玄奘大师以存其音不翻其义为准则。密为深奥难言之义,佛法中绝无秘密可言,凡是秘密必有不可告人之处,如果心地清净,正大光明,那有秘密可言。佛法是深密,义理深,非浅根人所能理解,故称为深密。因其义理太深,若非上根利智,即不对他说,不过有时也透露一点消息。    
  @千年只为等君
12:39:00    @Samasma
13:37:00      @千年只为等君
13:21:00        楼主,你觉得你一心念咒比较好,不要看那么多经书,看的多,你的心就会乱!                我不看大德们的释义,就只看原文,相信着佛菩萨.......  -----------------------------  说得很对,我也希望能通过读经,让自己杂乱的心思能得明净。   我个人来说,应该说是两方面:一方面念咒。一方面看讲义。看讲义,是希望能通过大德们的讲解,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期望做到灭恶扬善。
  @Samasma
19:13:00    @千年只为等君
12:39:00      @Samasma
13:37:00        @千年只为等君
13:21:00          楼主,你觉得你一心念咒比较好,不要看那么多经书,看的多,你的心就会乱!          ......  -----------------------------  恶灭不了,就像阴阳,光明与黑暗,是随影随行的,佛家讲的是劝人向善,很少真正去灭恶.
  大德们所讲的善是大善,但我们是俗人,要做小善做起,连小善也不懂,何明白大善,那大善不是成了形式主义吗?  
  关于回向(录自地藏经第十品):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千年只为等君
20:20:00    大德们所讲的善是大善,但我们是俗人,要做小善做起,连小善也不懂,何明白大善,那大善不是成了形式主义吗?  -----------------------------  阿弥陀佛,我以为,佛经讲的是佛祖的开示,既是开示,应该可以去理解它的讲义。这此经文,无非相当于古文言文嘛,理解了更好吧?另外,我也是通过看大量的讲义,来学习佛教中的一些知道吧。  对于咒语,自是诚心念诵就好。    而善无大小,只要是善,都是功德无量    佛在地藏经中的开示: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毛发沙尘等许,所受福利,不可为喻。    
  我所理解,学佛,就应该无执著心,无执著心,就无所谓对经义的理解或不理解,理解的是好,不理解的也是好,只要心存恭敬,必有功德无量。  阿弥陀佛。
  凡是生灵都有智慧识力,其色身物化之后,识力仍存,即是俗人所讲灵魂。若他修持行善,心定神安,自然知道趋吉避凶,一心持念弥陀就知道往生极乐世界,若人作善,必有佛菩萨来接引他。相反,若人一生多作恶行邪,心性乖戾不良,良知已闭塞,智慧尽失,他的识力灵魂亦迷失,又不知持念佛号,他自然就会堕落,在迷惘昏朦之中,随他自己的贪心淫欲等等而附着于畜道,世世也不得超脱,生生受苦。至于其人生平的恶孽所为,也必然需要一一偿还。这原是宇宙中的法则,凡事都有去必有来,往复不绝,就好比打回力球一样,用多少力投出去,还会反弹回来的
  人生在世,能有几时,石火电光,眨眼便过。趁此未老未病之前,抖擞精神,拨弃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由他临命终时,好死恶死,我之盘缠,预办了也,我之前程,稳当了也。  
  《菩萨在线》网上,把个人的修行设定六十个等级   可以作为对诸佛菩萨的了解参考    第一级         居士  第二级         梵天  第三级         沙弥(尼)  第四级         比丘(尼)  第五级         初果(圣人)  第六级         二果  第七级         三果  第八级         四果(阿罗汉)  第九级         缘觉  第十级         欢喜地菩萨  第十一级        离垢地菩萨  第十二级        发光地菩萨  第十三级        焰慧地菩萨  第十四级        难胜地菩萨  第十五级        现前地菩萨  第十六级        远行地菩萨  第十七级        不动地菩萨  第十八级        善慧地菩萨  第十九级        法云地菩萨  第二十级        等觉菩萨  第二十一级       妙觉菩萨  第二十二级       阿閦鞞佛  第二十三级       须弥相佛  第二十四级       大须弥佛  第二十五级       须弥光佛  第二十六级       妙音佛  第二十七级       日月灯佛  第二十八级       名闻光佛  第二十九级       大焰肩佛  第三十级        须弥灯佛  第三十一级       无量精进佛  第三十二级       无量寿佛  第三十三级       无量相佛  第三十四级       无量幢佛  第三十五级       大光佛  第三十六级       大明佛  第三十七级       宝相佛  第三十八级       净光佛  第三十九级       焰肩佛  第四十级        最胜音佛  第四十一级       难沮佛  第四十二级       日生佛  第四十三级       网明佛  第四十四级       师子佛  第四十五级       名闻佛  第四十六级       名光佛  第四十七级       达摩佛  第四十八级       法幢佛  第四十九级       持法佛  第五十级        梵音佛  第五十一级       宿王佛  第五十二级       香上佛  第五十三级       香光佛  第五十四级       大焰肩佛  第五十六级       杂色宝华严身佛  第五十七级       娑罗树王佛  第五十八级       宝华德佛  第五十九级       见一切义佛  第六十级        如须弥山佛         
      楼上的这个等级表,合理么?    妙觉菩萨,就是佛果,    第二十一级到第六十级,都是同一级,没有高下之别    前20个级别,倒是有上下的区别    
  我太懒了,现在连咒都不持了。
  回复第84楼(作者:@aasd1234567 于
13:30:00)        楼上的这个等级表,合理么?    妙觉菩萨,就是佛果,    第二十一级到第六十级,都是同一级……  ==========  有时候会看到说哪个菩萨是哪个级哪个级的,我现在还是搞不清楚,见到有这分级,也不清楚是否合理,只是抄过来放了,作参考吧。
  回复第63楼(作者:@千年只为等君 于
12:55:00)    这些全部搞录自,童子与观音的对话,不管是真是假,一个字,学佛重在心,心诚则灵,心不诚,哪怕行动做……  ==========  非常感谢!以后一定找来看。
  以前在很多地方看到四天王,今天在大师的讲解中大概了解了,略为转述一下。  拿琵琶的是东边位的持国天王,表示爱国护家之心,琵琶表示中道,相当于儒家讲的中庸,因为琵琶的弦要调得恰好,太松太紧都不好。  拿剑的是南方位的增长天王,表智慧,上进心之意。  抓蛇的是西方位的广目天王。广目是杂语的意思,天王精多种语言。蛇表示变化,另一手上的珠表示不变。表示多看多学。  拿伞的是北方位的多闻天王,多闻就是善于聆听。伞表示防污染,过滤掉那些歪曲邪恶的言论。  大概是这样吧。
  刚开始有时晚上抄往生咒抄地藏经还真有点怕怕的,现在不怕了,佛曰:无挂碍故,无所恐怖。呵呵
  地藏讲义看了一小半了,现在开始少吃肉了
  世间人,特别是六道凡夫,觉悟的人少,念念还留恋人天褔德,不肯舍弃人天的褔德,所以他们脱离不了六道轮回。可是佛菩萨教化众生一定要随顺他的根性,随顺他的爱好,渐渐的诱导。众生著重在褔,哪一个人不求褔?不信佛的人有,不求褔的人没有,哪个不求褔?你在新加坡每一个街道上走走,人家贴的‘褔’字倒贴的,倒贴就是‘褔到’了,他在求褔。褔真的到了没有?很难讲。可见得求褔之心,没有一个人不如是。什么叫褔德?实在讲他也不懂得,他认为升官发财是褔德。儒家是以孔老夫子为代表,《论语》里面讲夫子五种的德行:温、良、恭、俭、让,实在讲这是做人的根本,人道的基础。温厚,心地厚道,表现在外面温和、善良,恭慎;恭是恭敬,慎是谨慎小心;节俭,忍让。夫子的五德所感得的褔报,中国古人讲五褔,五褔临门。      五褔里面第一个是褔寿,我们今天讲健康长寿,这是第一褔。第二是富贵,富是有财富,贵是有地位,你在社会上有地位、有财富。第三康宁,康是健康安宁,身心安稳,身心快乐;心没有忧虑,身没有苦难,身享乐,心里面喜悦,这是康宁。第四好德。第五是考终,考终就是好死。在五德里面,褔寿、富贵、康宁、考终都是讲的果,是你享受的;好德是因,修因,你要不修因,你怎么能得到这个果报?好德就是温良恭俭让,你能够修德,你才能够得褔。享褔的时候还要修德,你褔报才能够绵长,才不至于享尽。在佛法里面修学比这个更殊胜。但是我们要知道,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字确实是根本,我们的修学也把这个当作根本,养五德、修六和。    
  @Samasma
10:37:00    准提神咒是从“地藏孝亲网”上找到的,很不错的一个网站哦            准提神咒注音    ......  -----------------------------  推荐你去找一下 印度梵文博士穆克纪念的准提咒音频 是正宗的悉昙梵文发音,我们现在念的是唐音注音的版本,由于时代发展,汉字的发音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唐代可以按这个注音念出标准的梵音,但现在按照现代汉语发音去念 差异就很大了,诚然发心第一,但如果能以标准梵音咏读,更为如法。  譬如这个dá zhí tuō,  梵音是 达得压他
即说咒曰的 意思   suō pó hē.  梵文的发音 是 斯瓦哈
重音在“哈”上 快速成就的意思   一般人很难有时间去学习梵文的字母 所以听取正宗的音频很重要
  网上还可以找到 穆克纪的 《大悲咒》《往生咒》《准提咒》《药师咒》,台湾也有专门的梵音教学,譬如 斯瓦哈 这个音 就有详细说明用什么音节拼读的。既然持了咒
就把它咏读出原音吧
  @千年只为等君
20:17:00    @Samasma
19:13:00      @千年只为等君
12:39:00        @Samasma
13:37:00          @千年只为等君
13:21:00            楼主,你觉得你一心念咒比较好,不要看那么多经书,看的多,你的心就会乱!......  -----------------------------  嗯 善恶还是分别心 妄念熄灭 智慧就会升起来 不分别的时候 便超越了分别
  诚心感谢桃花舟子。阿弥陀佛
  一门深入--黎振东居士。地藏孝亲网      现代人学佛最大的通病,就是不肯一门深入,今天听张三讲这个修持好,他就修这个;明天听李四讲学某某很灵,他又学某某。结果搞来搞去,今天学这个,明天又学那个,学了一大堆,一样也没学成;跟我一样,学了几十年,如今还要受罪。原因在于我没好好修持,没有一门深入,若一门深入,绝对可以转业(唯除定业外)。我常常讲:‘世人啊!木匠能生活,裁缝能生活,泥水匠也能生活,行行出状元。’但绝对没有人早上做木匠觉得不赚钱,下午又改行做水泥匠;明天又觉得水泥匠太苦,没有裁缝来得舒服,又改行做裁缝。这样如何能生活呢?只有一门深入才能生活。任何成就皆是一门深入所换得的,不管世间法或出世间法,绝对没有今天学这个,明天又学那个,而可以获得成就的。因此希望各位要一门深入,不管世间、出世间法都会有成就,必然不落空。      佛法实在是浩如烟海,穷毕生之力也没有办法学得完,庄子不是说:‘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如何能以有限的生命穷无穷尽的知识呢?世出世间法都是如此,若不一门深入,结果东弄弄西弄弄,修两天密宗,又修两天禅,再念两天佛,以后听人说那部经好又去诵,听说那部经很有感应又去念那部经。现在这些人都是不怕因果的,在那边乱盖,他说的不见得灵,就算他灵,你也不见得灵,因为各人的因缘不同。世间法有句话说:‘同行无同利。’他说他修的法、念的经多好,那是他好,但他也不见得好;就算他好,你也不见得好。本来佛说的法多是因病予药,实在是平等平等,没有高下,只要是了义教,依之都能了生脱死。最要紧的是要一门深入。据我修学佛法多年的经验,这是千真万确的。凡是佛、菩萨所说的了义教,只要一门深入,好好修持,绝对绝对可以了。那要看你用功程度。你要勇猛精进,如理如法虔敬修持,很快就会了,像我一样,就很难成就。因为我修一修,我懈怠了,我不勇猛精进,又不一门深入,今天修这个,明天修那个,修到头发白了,马上就要堕,一无所成。      人生短暂,光阴迅速。举例讲,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百元,看到糖好就买十元的糖,接著又买十元的饼,看到鞋子好再买一双,如此不断浪费就不能生活,没有生活费了。假如好好集中起来使用,刻刻苦苦地用这一百元做小本生意,那么这一百元可以运用得很好,说不定还可以致富。每一个人只有一百年的光阴,如果东弄弄西弄弄,很快就消失了。各位可以讲:‘还有明天,今天这一天没有关系。’各位要晓得,天文学上的数字也是以一为基础的。我常讲:‘大富有的富豪,当初不见得比我们富足,只是他善于运用金钱与支配金钱;成功的人物一天也只有二十四小时,我们也是二十四小时,他绝不比我们多半分钟,为什么他能成功?在于他善于支配时间,运用时间。’      你要想时间不浪费,就要一门深入,不要把自己搞得太忙太杂,若太忙太杂,根本没有时间修持。      尊者密勒日巴说:‘多学广闻无利益,汝应一意专心修,修持精粹心要法。’为什么要修持精粹心要法呢?因为这个临死管用,临死不会后悔。你修的法与念的咒很灵,一旦临死用不上,岂不是会后悔吗?‘汝应一意专心修,简行少事做庄严。’行为愈简单愈好,事情越少越好,否则事情一复杂,根本没有时间修;纵然有一点时间想修持,在精疲力竭之余,念上几声佛也难以得力。换句话说,必须善于运用、支配自己的时间,要简行、少事、一门深入,好好认真修持,才能在佛法中获得真实利益。    
  烧香祈福的正确方法    菩萨在线学佛频道     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等日期,广大群众有到寺院香礼佛、祈福求安的习惯。为使十方善信种植福田、广获法益、正善正行,以满所愿,故将烧香祈福的正确方法简要的介绍给大家,以祈共沾法益。    一、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寺院是佛 教徒培福修慧的场所,古称丛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宝殿上供奉的叫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太子,后出家修行,在菩提树下证道。成为大彻大悟的觉者,是佛 教的创始人,被佛弟子尊为“世尊”、“本师”等。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    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    二、供养佛、菩薩一定要烧香吗?    不一定。供养佛、菩薩方法很多,通常用鲜花(表因)和水果(表果),如果条件不具备,仅供一杯清水(表清净平等)也行。但是,绝对不用酒肉来供养佛菩薩。通常用“香、花、灯、涂、果、乐”六供养,其中之一均可。    三、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第一、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    第二、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    第三、表示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门弟子无私奉献。    第四、表示点燃了佛 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意,佛并不嗜好世间大香贵香,但却喜欢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四、烧香求财可以得到吗?    不可以。佛经上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关键要懂得其中道理,求财要如理如法去求。燃香成灰是表示无私的奉献,即佛门所说的“布施”。这启示我们:从生求财求福,先要舍财种福。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果。舍是因,得是果,舍得不二。所以,一个人的福报是自己修来的,不是佛菩薩施舍给你的。佛门常讲:“命由己造,福由己求。”烧大香就发大财吗?这纯属“以凡夫之心,度诸佛之腹”。大彻大悟、大慈大悲的诸佛菩薩,又怎会像凡夫众生一样,去在意你大香小香而分别赐富呢?当然不会。    五、有人一定要烧香怎么办?    寺院是公共活动场所,一般会限制烧大香,加上节假日人流量多,烧大香稍为不慎就会灼伤他人,浓烟滚滚,不利环保,也易引起火患,如此,求福不成,反造无边罪业。一定要烧大香的信众,可将大香交给寺院管理人员,同意安排焚烧,焚烧时,寺院里的法师也会为你们祈祷。    六、烧香礼佛应当许什么样的愿?    烧香礼佛时应当心地清净,果能一尘不染,获福无边。若要许愿,当放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念头,发利益社会、利益众生之大心愿,则功德无量。佛经上讲“礼佛一拜,灭罪河沙;念佛一声,福增无量”是也。    七、礼拜佛菩薩,上几支香为宜?    上三支香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烧香供养。上香不在多少,贵在心诚,所谓“烧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诚心”。    八、寺院里供的佛菩薩很多,给每个佛、菩薩都要烧三支香吗?    不一定。一般在大雄宝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其他各殿合掌礼拜,效果是一样的。当然,也可以按照寺院的规定,根据寺院香炉分布的情况自行决定,但每个香炉中不超过三支香为宜。    九、把点燃的香拿在手上拜佛正确吗?    不正确。把香点燃后应插在香炉中间,第一支香插在中间,心中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边,心中默念:供养僧,净而不染。上完香后,应对佛像,肃立合掌,恭敬礼佛。现在有人将一把香点燃以后拿在手上拜佛,既可能引起火患,烧伤他人或自己,也容易烧坏拜垫和器物,更造成浓烟滚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实在是不文明不如法。    十、什么方法供养佛菩薩功德最大?    佛经上说:“一切供养中,法供养第一。”所谓法供养就是佛经上的教导,如理如法受持诵读,自行化他,为人演说。即在日常生活和待人处世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中国佛 教文化信息中心提供 文/《佛学通讯》仙湖月)      
  回向文    我现在基本上用这个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愿以此功德回向给弟子及众亲友,祈求诸佛菩萨保佑家庭和睦、诸事顺利、全家平安。愿以此功德,回向给历代宗亲、师长,恩惠于我的因缘众生,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愿他们尽消诸罪诸业障,永离恶道,常生人天,受胜妙乐,早登净土。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尼陀佛,南无阿尼陀佛!
<span class="count" titl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念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