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最高阶段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级阶段-免费论文
欢迎来到网学网学习,获得大量论文和程序!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级阶段
【资本主义栏目提醒】:以下是网学会员为您推荐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级阶段 - 技术总结,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通俗的论述 列宁 月 序言 法文版和德文版序言 一 生产集中和垄断 二 银行和银行的新作用 三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四 资本输出 五 资本家瓜分世界 六 大国瓜分世界 七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 八 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 九 对帝国主义的批评 十 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序言 线在献给读者的这本小册子是1916年春天我在苏黎世写成的。&&&&在那里的工作条件我自然感到法文和英文的参考书有些不足俄文参考书尤其缺乏。&&&&但是论述帝国主义的一本主要英文著作即约?阿?霍布森的书我还是利用了的而且我认为是给了它应得的重视。&&&& 我写这本小册子的时候是考虑到沙皇政府的书报检查的。&&&&因此我不但要极严格地限制自己只作理论上的、特别是经济上的分析而且在表述关于政治方面的几点必要的意见时不得不极其谨慎不得不用暗示的方法用沙皇政府迫使一切革命者提笔写作“合法”著作时不得不采用的那种伊索式的----可恶的伊索式的----语言。&&&& 在目前这种自由的日子里重读小册子里这些因顾虑沙皇政府的书报检查而说得走了样的、吞吞吐吐的、好象被铁钳子钳住了似的地方真是感到十分难受。&&&&在谈到帝国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谈到社会沙文主义口头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的沙文主义完全背叛了社会主义、完全转到资产阶级方面谈到工人运动的这种分裂是同帝国主义的客观条件相联系的等等问题时我不得不用一种“奴隶的”语言现在只好请关心这类问题的读者去看我那些即将重新刊印的年间在国外写的论文。&&&&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第119-120页上的一段文字。&&&&当时为了用书报检查通得过的形式向读者说明资本家以及转到资本家方面的社会沙文主义者考茨基同他们进行的斗争是很不彻底的怎样无耻地在兼并问题上撒谎怎样无耻地掩饰自己的资本家的兼并政策我不得不拿????日本做例子细心的读者不难把日本换成俄国把朝鲜换成芬兰、波兰、库尔兰、乌克兰、希瓦、布哈拉、爱斯兰和其他非大俄罗斯人居住的地区。&&&& 我希望我这本小册子能有助于理解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这个基本经济问题不研究这个问题就根本不会懂得如何去认识现在的战争和现在的政治。&&&& 作 者 日于彼得格勒 法文版和德文版序言 一 我在俄文版序言里说过1916年写这本小册子的时候是考虑到沙皇政府的书报检查的。&&&&现在我不可能把全文改写一遍而且改写也未必适当因为本书的主要任务无论过去或现在都是根据无可争辩的资产阶级统治的综合材料和各国资产阶级学者的自白来说明20世纪初期即第一次世界帝国主义大战前夜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在其国际相互关系上的总的情况。&&&& 不改写对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许多共产党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不无益处因为他们根据这本被沙皇书报检查机关认为合法的书的例子可以看到甚至象在目前的美国或在法国在不久以前几乎所有的共产党人都被逮捕之后还是有可能和有必要利用共产党人还保有的一点点合法机会来揭露社会和平主义观点和“世界民主”幻想的极端虚伪性。&&&&而在这篇序言中我只想对这本经过检查的书作一些最必要的补充。&&&& 二 本书证明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都是为了瓜分世界为了瓜分和重新瓜分殖民地、金融资本的“势力范围”等等而进行的战争。&&&& 要知道能够证明战争的真实社会性质确切些说证明战争的真实阶级性质的自然不是战争的外交史而是对所有交战大国统治阶级的客观情况的分析。&&&&为了说明这种客观情况应当利用的不是一些例子和个别的材料社会生活现象极其复杂随时都可以找到任何数量的例子或个别的材料来证实任何一个论点而必须是关于所有交战大国和全世界的经济生活基础的材料的总和。&&&& 我在说明1876年和1914年瓜分世界的情况第6章以及说明1890年和1913年瓜分世界铁路的情况第7章时所引用的正是这样一些驳不倒的综合材料。&&&&铁路是资本主义工业最主要的部门即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结果是世界贸易和资产阶级民主文明发展的结果和最显著的标志。&&&&本书前几章说明了铁路是怎样同大生产同垄断组织同辛迪加、卡特尔、托拉斯、银行同金融寡头联系在一起的。&&&&铁路网的分布这种分布的不平衡铁路网发展的不平衡是全世界现代资本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造成的结果。&&&&这种结果表明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还存在在上述这样的经济基础上帝国主义战争是绝对不可避免的。&&&& 建筑铁路似乎是一种普通的、自然的、民主的、文化的、传播文明的事业。&&&&在那些由于粉饰资本主义奴隶制而得到报酬的资产阶级教授看来在小资产阶级庸人看来建筑铁路就是这么一回事。&&&&实际上资本主义的线索象千丝万缕的密网把这种事业同整个生产资料私有制连结在一起把这种建筑事业变成对10亿人殖民地加半殖民地即占世界人口半数以上的附属国人民以及对“文明”国家资本的雇佣奴隶进行压迫的工具。&&&& 以小业主的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自由竞争民主----所有这些被资本家及其报刊用来欺骗工农的口号都早已成为过去的东西。&&&&资本主义已成为极少数“先进”国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居民实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杀的世界体系。&&&&瓜分这种“赃物”的是两三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全身武装的强盗美、英、日他们把全世界卷入他们为瓜分自己的赃物而进行的战争。&&&& 三 君主制的德国强迫签订的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和约以及后来美、法这些“民主的”共和国和“自由的”英国强迫签订的更残暴得多、卑鄙得多的凡尔赛和约给人类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它们把帝国主义雇用的文丐把那些虽然自称为和平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但是却歌颂“威尔逊主义”硬说在帝国主义条件下可能得到和平和改良的反动小市民全都揭穿了。&&&& 英德两个金融强盗集团争夺赃物的战争留下的几千万尸体和残废者以及上述这两个“和约”空前迅速地唤醒了千百万受资产阶级压迫、蹂躏、欺骗、愚弄的民众。&&&&于是在战争造成的全世界的经济破坏的基础上世界革命危机日益发展这个危机不管会经过多么长久而艰苦的周折最后必将以无产阶级革命和这一革命的胜利而告终。&&&& 第二国际的巴塞尔宣言在1912年所估计的正是1914年爆发的这样的战争而不是一般战争有各种各样的战争也有革命的战争----这个宣言现在仍是一个历史见证它彻底揭露了第二国际英雄们的可耻破产和叛变行为。&&&& 因此我现在把这篇宣言转载在本版的附录里并且再次请读者注意这个宣言中确切、明白、直接地谈到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的那些地方第二国际的英雄们总是想方设法避开就象小偷躲避他偷过东西的地方一样。&&&& 四 本书特别注意批判“考茨基主义”这一国际思潮在世界各国代表这一思潮的是第二国际的“最有名的理论家”和领袖在奥地利是奥托?鲍威尔及其一伙在英国是拉姆赛?麦克唐纳等人在法国是阿尔伯?托马等等等等以及一大批社会党人、改良主义者、和平主义者、资产阶级民主派和神父。&&&& 这个思潮一方面是第二国际瓦解、腐烂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于整个生活环境而被资产阶级偏见和民主偏见所俘虏的小资产者的意识形态的必然产物。&&&& 考茨基及其同伙的这类观点正好完全背弃了这位著作家在几十年里特别是在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机会主义伯恩施坦、米勒兰、海德门、龚帕斯等人的机会主义作斗争时所捍卫的那些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理。&&&&因此现在 “考茨基派”在全世界都同极端机会主义者通过第二国际即黄色国际和资产阶级政府通过有社会党人参加的资产阶级联合政府在政治实践上联合起来这并不是偶然的。&&&& 在全世界日益发展的一般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特别是共产主义运动不能不分析和揭露“考茨基主义”的理论错误。&&&&所以要这样做尤其是因为和平主义和一般“民主主义”在全世界还十分流行这些思潮虽然丝毫不想冒充马克思主义但是完全同考茨基及其一伙一样也在掩饰帝国主义矛盾的深刻性和帝国主义产生革命危机的必然性。&&&&所以无产阶级的政党必须同这些思潮作斗争把受资产阶级愚弄的小业主和程度不同地处在小资产阶级生活条件下的千百万劳动者从资产阶级那里争取过来。&&&& 五 关于第八章----《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有必要说几句话。&&&&在本书正文中已经指出过去是“马克思主义者”、现在是考茨基的战友和“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策主要代表人之一的希法亭在这个问题上比露骨的和平主义者和改良主义者英国人霍布森还后退了一步。&&&&现在整个工人运动的国际性的分裂已经完全暴露出来了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这两派之间的武装斗争和国内战争的事实也同样暴露出来了在俄国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支持高尔察克和邓尼金反对布尔什维克在德国谢德曼分子和诺斯克及其一伙同资产阶级一起反对斯巴达克派在芬兰、波兰以及匈牙利等国也是如此。&&&&这个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现象的经济基础是什么呢 就是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而这是资本主义的最高历史阶段即帝国主义所特有的。&&&&正如本书所证明的资本主义现在已经划分出极少数特别富强的国家其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1/10即使按最“慷慨”和最夸大的计算也不到1/5它们专靠“剪息票”来掠夺全世界。&&&&根据战前的价格和战前资产阶级的统计资本输出的收入每年有80-100亿法郎。&&&&现在当然更多得多了。&&&& 很明显这种大量的超额利润因为它是在资本家从“自己”国家工人身上榨取的利润之外得来的可以用来收买工人领袖和工人贵族这个上层。&&&&那些“先进”国家的资本家也确实在收买他们用直接的和间接的、公开的和隐蔽的办法千方百计地收买他们。&&&& 这个资产阶级化了的工人阶层即“工人贵族”阶层这个按生活方式、工资数额和整个世界观说来已经完全小市民化的工人阶层是第二国际的主要支柱现在则是资产阶级的主要社会支柱不是军事支柱。&&&&因为这是资产阶级在工人运动中的真正代理人是资本家阶级的工人帮办是改良主义和沙文主义的真正传播者。&&&&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国内战争中他们有不少人必然会站在资产阶级方面站在“凡尔赛派”方面来反对“公社战士”。&&&& 如果不懂得这个现象的经济根源如果不充分认识这个现象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那么在解决共产主义运动和即将到来的社会革命的实践任务方面就会一步也不能前进。&&&& 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从1917年起这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证实。&&&& 尼?列宁 日 在最近15―20年中特别是在美西战争1898年和英布战争年之后新旧两大陆出版的经济学著作以及政治学著作愈来愈多地用“帝国主义”这个概念来说明我们所处时代的特征了。&&&&1902年在伦敦和纽约出版了英国经济学家约?阿?霍布森的《帝国主义》一书。&&&&作者所持的是资产阶级社会改良主义与和平主义的观点这同过去的马克思主义者卡?考茨基今天的立场实质上是一样的但是他对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点和政治特点作了一个很好很详尽的说明。&&&&1910年在维也纳出版了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鲁道夫?希法亭的《金融资本》一书俄译本1912年在莫斯科出版。&&&&虽然作者在货币理论问题上有错误并且书中有某种把马克思主义同机会主义调和起来的倾向但是这本书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希法亭这本书的副标题作了一个极有价值的理论分析。&&&&实质上近年来关于帝国主义问题的论述特别是报刊上有关这个问题的大量文章中所谈的以及各种决议如1912年秋的开姆尼茨和巴塞尔两次代表大会的决议中所谈的恐怕都没有超出这两位作者所阐述的确切些说所总结的那些思想的范围...... 下面我们准备对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点的联系和相互关系作一个简要的、尽量通俗的阐述。&&&&至于非经济方面的问题我们就不谈了尽管这还是值得一谈的。&&&&所引资料的出处及其他注释并不是所有的读者都感兴趣的所以放在本书的最后。&&&& 一 生产集中和垄断 资本主义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业蓬勃发展生产集中于愈来愈大的企业的过程进行得非常迅速。&&&&现代工业调查提供了说明这一过程的最完备最确切的材料。&&&& 例如在德国每1000个工业企业中雇用工人50人以上的大企业1882年有3个1895年有6个1907年有9个。&&&&每100个工人中这些企业的工人分别占22人、30人、37人。&&&&但是生产集中的程度要比工人集中的程度大得多因为在大企业中劳动的生产率要高得多。&&&&蒸汽机和电动机的材料可以说明这一点。&&&&拿德国所谓广义的工业包括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在内来说情况如下在3265623个企业中大企业有30588个只占0.9。&&&&在1440万工人中它们的工人占570万即占39.4在880万蒸汽马力中它们占有660万马力即占75.3在150万千瓦电力中它们占有120万千瓦即占77.2。&&&& 不到1的企业竟占有总数3/4以上的蒸汽力和电力而297万个小企业雇佣工人不超过5人的即占总数91的企业却只占有7的蒸汽力和电力几万个最大的企业就是一切数百万个小企业算不了什么。&&&& 德国在1907年雇用工人1000人和1000人以上的企业有586个。&&&&它们的工人几乎占总数的1/10138万它们的蒸汽力和电力几乎占总数的1/332。&&&&下面我们可以看到货币资本和银行使极少数最大企业的这种优势变成更强大的而且是名副其实的压倒优势就是说几百万中小“业主”甚至一部分大“业主”实际上完全受几百个金融富豪的奴役。&&&& 在另一个现代资本主义先进国家北美合众国生产集中发展得更加迅猛。&&&&美国统计把狭义的工业单独列出并且按全年产值的多少把这种企业分成几类。&&&&1904年产值在100万美元和100万美元以上的最大的企业有1900个占企业总数216180个的0.9它们有140万工人占工人总数550万的25.6产值为56亿美元占总产值148亿美元的38。&&&&5年之后即1909年相应的数字如下3060个企业占企业总数268491个的1.1有200万工人占工人总数660万的30.5产值为90亿美元占总产值207亿美元的43.8。&&&& 美国所有企业的全部产值差不多有一半掌握在仅占企业总数百分之一的企业手里而这3000个大型企业包括258个工业部门。&&&&由此可见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就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因为几十个大型企业彼此之间容易达成协议另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产生了垄断的趋势。&&&&这种从竞争到垄断的转变不说是最新资本主义经济中最重要的现象也是最重要的现象之一所以我们必须比较详细地谈一下。&&&&但是我们首先应当消除一个可能产生的误会。&&&& 美国的统计资料说在250个工业部门中有3000个大型企业。&&&&似乎每个部门只有12个规模最大的企业。&&&&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并不是每个工业部门都有大企业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发展到了最高阶段有一个极重要的特点就是所谓联合制即把不同的工业部门联合在一个企业中这些部门或者是依次对原料进行加工如把矿石炼成生铁把生铁炼成钢可能还用钢制造各种成品或者是一个部门对另一个部门起辅助作用如加工下脚料或副产品生产包装用品等等。&&&& 希法亭写道“联合制把各种行情拉平从而保证联合企业有更稳定的利润率。&&&&第二联合制导致贸易的消除。&&&&第三联合制使技术改进有可能实现因而与‘单纯’企业lt即没有联合的企业gt相比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第四联合制使联合企业的地位比‘单纯’企业巩固使它在原料跌价赶不上成品跌价的严重萧条lt营业呆滞危机gt时期的竞争中得到加强。&&&&” 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海曼写了一部描述德国钢铁工业中“混合”即联合企业的专著他说“单纯企业由于原料价格高、成品价格低而纷纷倒闭”。&&&&结果是 “一方面剩下几个采煤量达几百万吨的大煤业公司它们紧密地组成一个煤业辛迪加其次是同它们有密切联系的、组成钢铁辛迪加的一些大铸钢厂。&&&&这些大型企业每年生产40万吨钢采掘大量的矿石和煤炭生产钢制品有1万个住在工厂区集体宿舍中的工人有的还有自己专用的铁路和港口。&&&&这种大型企业是德国钢铁工业的典型代表。&&&&而且集中还在不断地发展。&&&&某些企业愈来愈大同一工业部门或不同工业部门的企业结合为大型企业的愈来愈多而且有柏林的6家大银行作它们的靠山和指挥者。&&&&德国采矿工业确切地证实了卡尔?马克思关于集中的学说是正确的诚然这里指的是用保护性的关税和运费率来保护采矿工业的国家。&&&&德国采矿工业已经成熟到可以被剥夺的地步了。&&&&” 这就是一个诚实的这是一个例外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势必得出的结论。&&&&必须指出他把德国似乎看得很特殊因为德国工业受到高额保护关税的保护。&&&&但是这种情况只能加速集中加速企业家垄断同盟卡特尔、辛迪加等等的形成。&&&&特别重要的是在自由贸易的国家英国集中同样导致垄断尽管时间较晚形式也许有所不同。&&&&请看赫尔曼?莱维教授根据大不列颠经济发展材料写的专著《垄断组织----卡特尔和托拉斯》中的一段话 “在大不列颠正是企业的巨大规模和高度技术水平包含着垄断的趋势。&&&&一方面由于集中的结果对每一企业必须投入大量资本因此新企业在必要资本方面面临着愈来愈高的要求这就使新企业难以出现。&&&&另一方面我们认为这一点更重要每个新企业要想同时集中所造成的那些大型企业并驾齐驱就必须生产大量的过剩产品而这些产品只有在需求异常增加的时候才能有利的销售出去否则这种产品过剩就会使价格跌到无论对新工厂或各垄断同盟都不利的程度。&&&&”英国和那些有保护关税促进卡特尔化的国家不同在这里企业家垄断同盟卡特尔和托拉斯多半是在互相竞争的主要企业的数目缩减到“一两打”的时候才产生的。&&&&“集中对产生大工业垄断组织的影响在这里表现得非常明显。&&&&” 在半个世纪以前马克思现写《资本论》的时候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自由竞争是一种“自然规律”。&&&&官方学者曾经力图用缄默这种阴谋手段来扼杀马克思的著作因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所作的理论和历史的分析证明了自由竞争产生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导致垄断。&&&&现在垄断已经成了事实。&&&&经济学家们正在写大堆大堆的著作叙述垄断的某些表现同时却齐声宣告“马克思主义被驳倒了。&&&&”但是英国有句谚语说得好事实是顽强的东西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都得重视事实。&&&&事实证明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别例如实行保护主义还是实行自由贸易只能在垄断组织的形式上或产生的时间上引起一些非本质的差别而生产集中产生垄断则是现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的和基本的规律。&&&& 对于欧洲可以相当精确地确定新资本主义最终代替旧资本主义的时间是20世纪初。&&&& 在最近出版的一本关于“垄断组织的形成”的历史的综合性著作中我们看到有下面几段话 “我们可以从1860年以前的时代里举出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个别例子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现在极常见的那些形式的萌芽但是这一切无疑还是卡特尔的史前时期。&&&&现代垄断组织的真正开始最早也不过是19世纪60年代的事。&&&&垄断组织的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是从19世纪70年代国际性的工业萧条开始一直延续到19世纪90年代初期。&&&& ”“如果从欧洲范围来看60年代和70年代是自由竞争发展的顶点。&&&&当时英国建成了它的那种旧式资本主义组织。&&&&在德国这种组织同手工业和家庭工业展开了坚决的斗争开始建立自己的存在形式。&&&& ” “大转变是从1873年的崩溃时期确切些说是从崩溃后的萧条时期开始的这次萧条在欧洲经济史上持续了22年只是在80年代初稍有间断并在1889年左右出现过异常猛烈然而为时甚短的高涨。&&&& ”“在年短促的高涨期间人们大力组织卡特尔来利用行情。&&&&轻率的政策使价格比没有卡特尔时提高得更快更厉害结果所有这些卡特尔差不多全都不光彩地埋葬在‘崩溃这座坟墓’里了。&&&&后来又经过了5年不景气和价格低落的时期但是这时笼罩在工业界的已经不是从前那种情绪了。&&&&人们已经不把萧条看成什么当然的事情而认为它不过是有利的新行情到来之前的一种间歇。&&&& 于是卡特尔运动进入了第二个时期。&&&&卡特尔已经不是暂时的现象而成了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之一。&&&&它占领一个又一个的工业部门而首先是占领原料加工部门。&&&&早在19世纪90年代初在组织焦炭辛迪加后来的煤业辛迪加就是仿照它建立的时卡特尔就创造了后来基本上再没有发展的组织卡特尔的技术。&&&&19世纪末的巨大高涨和年的危机至少在采矿和钢铁工业方面都是第一次完全在卡特尔的标志下发.
【】【】【】【】【】
相关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级阶段: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网学网 提供大量原创论文 参考论文 论文资料 源代码 管理及投稿 E_mail:
郑重声明: 本网站论文均来自互联网,由本站会员上传或下载,仅供个人交流、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下载完后24小时之内删除,任何人不得大幅抄录、在期刊上发表或作为商业之用。如涉及版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图文】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列宁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列宁
大小:366.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读后感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1页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读后感
心理1302班 王泞砚
《共产党宣言》中曾承认资本主义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前提条件,但同时资本主义也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路上设置了诸多障碍,但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所以资本主义必然会灭亡,社会主义必然会胜利。资本主义企图用各种暴力欺骗的手段来扼杀社会主义,欺骗广大劳动人民。《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用“不得不采用的那种可恶的伊索式的语言”深刻阐述了关于资本主义的诸多事实,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它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了《资本论》问世后半个世纪中资本主义的发展,指明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帝国主义阶段。根据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基本矛盾的深入分析,通过大量的实际材料和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作出了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寄生或腐朽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的科学论断。帝国主义是什么?帝国主义就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文章共分为十章节,一 生产集中和垄断、二 银行和银行的新作用、三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四 资本输出、五 资本家瓜分世界、六 大国瓜分世界、七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八 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九 对帝国主义的批评、十 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本书前几章说明了铁路是怎样同大生产,同垄断组织,同辛迪加、卡特尔、托拉斯、银行,同金融寡头联系在一起的。铁路是资本主义工业最主要的部门即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结果,是世界贸易和资产阶级民主文明发展的结果和最显着的标志。如果说前几章在描述帝国主义的表面现象,那么随后几章就开始深入描写帝国主义的本质。
列宁重视批判“考茨基主义”这一国际思潮,考茨基的观点同帝国主义的实质是相背离的,考茨基对帝国主义的定义有一定的片面性,他认为“帝国主义是高度发展的工业资本主义的产物。帝国主义就是每个工业资本主义民族力图吞并或征服愈来愈多的农业区域,而不管那里居住的是什么民族。”显然他只着重强调了工业资本的作用,忽视了帝国主义的实质。 列宁用客观而理性的思维分析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就是垄断,他的寄生性和腐朽性是无法忽视的。因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竞争之间有着无法解决的矛盾,所以垄断发展到后期会造成的技术进步的停滞。而这种寄生性和腐朽性加重了不公平性,富人无需劳动却享受着资本,穷人辛苦劳作却填不饱肚子。
列宁对帝国主义的批判是彻底的、不留余地的。他用强有力地事实证据来反驳考茨基的观点,并提醒我们不能对帝国主义的自我改良抱有任何幻想,对帝国主义现状的改变需要从它的根本上抓起。
最后列宁在全书的结尾着重指出:“根据以上对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的全部论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应当说帝国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或者更确切些说,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并通过对帝国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分析,得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可行性,并宣布:“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第1页/共1页
寻找更多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中图分类号:A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7-192-02 中国论文网 /3/view-1390006.htm  摘 要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列宁对于资本主义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的一系列系统的理解,以及对资本主义下的经济全球化理论的深入表达。该理论对资本主义时代下的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成因进行了论述。在该书中,对垄断组织以及资本输出的情况等的论述是列宁全球化认识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 资本主义 垄断 集中 全球化 帝国主义      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写于1916年上半年,发表于1917年4月。这本书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重要文献。   第一章《生产的集中和垄断》简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并论述资本主义竞争优势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垄断。   作者首先列举现代工业发展相对迅猛的两个资本主义国家――德国和美国的生产集中化程度,以论证随着资本主义逐渐发展到最高阶段,联合制保证了联合的几方都会有更稳定的利润。这里的“联合”指的是不同的工业部门,它们可能在步骤上是先后的关系,或者是一个部门对另一个部门起辅助作用的关系等(这是“集中”含义的开端,在接下来的论述中逐步加深)。正如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的观点:“自由竞争产生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导致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和基本规律。”垄断程度由低到高的不同组织形式,如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其实质都是为了保证资本家取得高额利润。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但是占有仍然是私人的,社会化的生产资料仍旧是少数人的私有财产”。垄断并没有消灭竞争,而是使“竞争”更加激烈。而这种“现代的,最新的,文明的”竞争往往是灭绝式的:剥夺原料,劳动力,运输,信贷等。这些足以扼杀哪些不愿被垄断摆布的小企业,这也进一步加深了集中化。这一部分也首次提到了对以卡•考茨基为首的当代机会主义辩护者们观点的批判。   第二章《银行和银行的新作用》论述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少数该产业垄断者手中的金融资本空前的集中,影响与涵盖的产业也空前的广泛。   银行业的集中化与工业类似。每家大银行手下的机构越多,影响的企业越多,那么它以金融资本为纽带的资本主义经济网就越密。我认为,影响银行的收益来源与两个方面:业务的数额大小与交易频率,手中握有的拥有使用权的资本流动带来的收益。银行的发展推动了资本在生产和交易当中的流动速度,这也就加快了资本流动到银行手中的速度,也就是从上述两个方面均获取了巨额收益。除此之外,又加深了工业资本家对银行的依赖,潜在的保证了利润来源。与此同时,银行由于自身并非生产机构,更需要依赖于工业本身取得收益的能力。   “人事结合”的出现也推动了银行与最大的工商业企业的融合。从而,银行与工业的关系就紧密起来了。我认为,这也是一种“集中”,但与上一章节中的“集中”不同的是,银行在其中的作用更像是一张网,它是工商业产业不可或缺的纽带,连接了规模更大,更细致的产业,这是“集中”含义的进一步加深。   第三章《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论述银行与工业由于利益相互融合,金融资本空前集中化,并形成少数几个金融寡头。   我认为,行成寡头市场的主要原因有:产品的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高;生产涉及的部门联系紧密,利益相关;生产资源的供给控制在少数人手中;政府在利益下的默许和支持等。由此可见,寡头世行的成因和垄断市场是很相似的,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差别而已。其特点总结如下:   (1)“参与制”。金融寡头用少量集中的资本控制比较分散的大量资本,以致掌握工商业,控制整个国民经济。列宁引用德国经济学家海曼的叙述,领导人控制着总公司(“母亲公司”),总公司又统治着依托于它的公司(“女儿公司”),后者又统治着“孙女公司”等等。于是,一个领导人只要拥有100万资本,就能控制各“孙女公司”800万资本。如果这样下去,那么拥有100万资本就能控制1600万、3200万,以至更多的资本。”(2)“掺水”的“过度资本化”。列宁在这里论述:“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并且享有实际垄断权的金融资本通过创办企业,发行有价证券,办理公债等取得创业利润”,然后对小企业进行合并,“获得大量的、愈来愈多的利润,巩固了金融寡头的统治,替垄断者向整个社会征收贡税。”(3)垄断的毒汁已渗入到包括政治制度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为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少数金融寡头通过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不可避免的也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   第四章《资本输出》论述了在旧资本主义向新资本主义过渡的阶段中,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占有重要地位。   列宁在这一部分中指出:“对自由竞争占完全统治地位的旧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是商品输出。对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最新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则是资本输出。”百度百科中,“资本输出”的定义指一个国家政府或个人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或利息而对国外进行的投资和贷款。而在列宁的论述中,“高额利润或利息”拥有了一些现实的影响更加深远的形式:贷款中附带对资本输出方有利的契约,以促进商品输出的深化程度。列宁的论述到现在这个阶段,经济的帝国主义化就开始显著的与政治结合,并且涉及到经济的全球化。   在这里,我对“全球化”的含义有一些思考。首先,“全球化”是否只是“资本家同盟或资本主义大国瓜分世界”的一个委婉和迷惑性的形容,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否依然只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一轮对外扩张。当然,我这种片面的叙述是形而上学的。当我开始辨证的看待这些思考时,我又有了接下来的一些想法。在列宁的论述中我们清楚的看到,被瓜分的受其剥削的不发达的边缘地区明显是处于弱势和被利用的位置,但是经济全球化又是在这样的一个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上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就使弱势的国家面临两个选择:第一,用全球化刺激自身发展,在夹缝中艰难探寻机遇,并逐渐形成足以与资本主义大国所抗衡的稳定的经济秩序和发展模式,以消灭被剥削的劣势地位。全球化在无形当中又为这些探索和发展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完整而系统的参照和前所未有的机遇。第二,甘于成为资本主义大国的附庸,存活在其羽翼之下。这也令我想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至今日,相当数量的民众也同样也抱有我开始的一些怀疑。所不同的是,对帝国主义激烈的憎恨和偏执的论断使其中一些人开始强烈反对经济全球化。这些“民粹主义”式的极端意识形态也一定程度上使中国的民族产业和国土上的一些跨国企业关系复杂起来。这些论述又要牵扯到其他方面的分析,在此不再多做赘述。   目前,对于中国这个发展迅速但是基础薄弱的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经济秩序,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但是,帝国主义是不会允许完全意义上的公平存在,利益是绝对的,而公平是相对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起步较晚的曾经的弱势国家逐渐开始把握自己的经济命脉并与资本主义大国开始了针对自身利益的对话,到底是会形成新的自由竞争的循环还是加深了大国金融垄断的程度,是我所不能妄言的。中国已开始加入国际金融竞争的行列,到底是重拾了旧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尾巴还是只是波涛暗涌的当代帝国主义垄断的一个环节。这些随着时间的推进都会被揭示的。   第五章《资本家同盟分割世界》主要论述了资本家同盟之间在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定的关系。   第六章《大国瓜分世界》论述了几个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依靠殖民地已经将世界瓜分完毕。
  这两部分叙述了经济的帝国主义向政治扩张的结果――殖民地的形成原因。   第七章《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 论述帝国主义的形成。   第八章《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 是对资本主义的寄生性与腐朽性的阐述。   第九章《对帝国主义的批评》主要对帝国主义政策的批判以及对考茨基改良式机会主义理论提出直接而严厉的批判。   第十章《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论述帝国主义只是资本主义的垂死阶段。   可见,整本书主要论述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完成了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资本主义国家的各个工业部门和银行系统都渗入了垄断和金融资本的统治,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并且揭示了这种帝国主义只是资本主义的垂死阶段。   从结构上来看,在全书的第一至第六章节中,主要阐述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的六个方面:生产的集中和垄断,金融资本的垄断,工业与银行业的结合,资本输出的重要意义,主要资本家对世界的分割,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瓜分。在第七至第十章节中,主要是针对帝国主义从根源上阐述了他必然消失的众多因素。前六章为后面章节的正式论述帝国主义系统而完整的奠定了基础。   列宁对考茨基改良式机会主义“超帝国主义论”等谬论的批判也是毫不留情不加修饰的。通过列宁的论述,我认为考茨基的理论避开了帝国主义的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紧密关联和相互作用,没有涉及帝国主义扩张的经济基础,弱化了金融寡头加深剥削和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企图,“是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与和平主义”,“同马克思主义毫无共同之点”。   序言以当初写作此书时不能使用的明确语言宣布:“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列宁的这个著名论断,可以看作是全书的总结论。   学习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终阶段》一书,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列宁对资本主义经济阶段的划分,是在理论上的重大发展,对于分析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有重大指导意义。 第二,列宁有关金融寡头垄断和资本全球流动等理论,是研究世界资本市场和世界性金融危机等问题重要的理论指导。第三,列宁在本书中揭示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提醒各国致力于和平和发展。第四,《帝》一书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   这对于我们认识今天的世界形势,有着很大的帮助。   这部著作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的重大贡献,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的重要标志。   列宁全球化思想的理论来源、研究方法等,不可避免的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历史局限性。第一,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分析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无产阶级革命条件逐步成熟的时期进行的。“最高阶段”是一个极端的形容,但是从该理论的形成到如今已有近百年,资本主义不可否认依然在发展,而帝国主义在理论的形成阶段也已出现。是否可以说,我们正处于一个保守估计已持续长达百年的资本主义正在向帝国主义发展的阶段。第二,列宁在全文中一直在论述一个“资本主义朝一个方向发展”的状态,但没有提到资本主义在自身的发展当中的调节性。第三,《帝》一书论述的终结是“资本主义的垂死阶段”,也就是帝国主义至其灭亡的一个阶段。如果说资本主义必将灭亡,而社会又必然是在发展的,那么这个临界的阶段必定正在形成一个新的社会经济格局。我认为,对这个新的格局的分析可以成为列宁全球化理论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晓忠.列宁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全球化思想研究述评.文章编号:08)10-0030-06.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本主义帝国主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