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金兰之谊是什么意思思

当前位置: -& 1、读佛经律时应焚香端坐,如对圣容,不可靠背交足,有失恭敬。欲,必先静坐片刻,默念偈云:【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愿解如来真实义。】时,除双脚不可交叉外,也不可边诵经边吃东西。2、读经宜字字理会义解,与心相应,不可草草涉躐。3、读书当覆以经盖,以免灰尘积落。经上有灰尘当以净布拭之,不可用口吹尘。经典上不可放置世俗典籍及杂物,当敬法如敬佛。4、个人诵经以不妨碍他人为宜,团体则应随众诵念。5、读经中止,当以纸条记之,不可折叠经页。6、专供读诵之经本,不可写字。万不得已,以铅笔为记,熟诵之后必须擦净。讲课之经本则不妨于消隐处笔记。7、诵经时,有人造访或问话时,可以合掌答礼,或以纸条记之,将经典合起,起身迎客,千万莫未将经典合起,即对着经典谈论世俗话,或大笑不已,这是亵渎法宝的行为。若咳嗽需以袖掩口。也切莫因未诵完而心生,当知:诵经的目的,是为了开智能。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信心愿力。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心。8、读经时忽生杂念,则应将经本合上,待杂念消去后再读。9、摆放经书时,不可一半在桌内,一半在桌外,当端正之。对经书、架裟、衣钵、锡杖、念珠、佛尘及一切法器,皆当恭敬处置之。10、经书损坏应当修补,如实在无法修补时,可以焚烧之,将余灰洒于清净之处,勿使人践踏到。
诵经时要注意这10个问题 - 就吃素佛学
内容介绍:
1、读佛经律时应焚香端坐,如对圣容,不可靠背交足,有失恭敬。欲读经,必先静坐片刻,默念偈云:【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诵经时,除双脚不可交叉外,也不可边诵经边吃东西。2、读经宜字字理会义解,与心相应,不可草草涉躐。3、读书当覆以经盖,以免灰尘积落。经上有灰尘..
网址:/FoJiao/62.htm
点击复制分享
&【】【】【】【】 【】 【】相关文章栏目推荐
也许你喜欢评论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号-2Powered by佛法常识 - 佛教问答 - 佛学在线-中国佛学网|中国佛教网|佛教在线|佛法在线|佛学佛教交友中心
  佛法博大精深,犹如浩瀚无垠的大海;种种名相、器具、事物,皆显发出佛法深刻的真理。认识佛法从周遭点滴的常识开始,细细思量诸法真义,从平常中体验,佛法与生活合一的修行。&   一、& 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梵语「Maitreya Bodhisattva」,音译「弥勒」,意译为「无能胜」。    弥勒菩萨现生于兜率天的兜率内院,将继释迦牟尼佛之后递补佛位。待兜率天寿四千岁满,弥勒菩萨即将下生人间,现太子身,出家修行,最后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所以世人称其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过去久远劫前,在底沙佛住世时,弥勒菩萨与释迦牟尼佛一同出家修行,当时释迦牟尼佛尚是菩萨身。但是,因为释迦牟尼菩萨先弥勒菩萨而发大乘心,愿能普度众生,依着这个因缘,释迦牟尼菩萨才得以见到底沙佛入火光三昧大放光明,心生大欢喜,而以单脚站立七日,口诵赞佛偈,契入实相真理,所以比弥勒菩萨早至人间成佛度众。   「慈氏」之名的由来    弥勒菩萨又被称为「慈氏」,因为在过去无量无边阿增祇劫的时候,有一世界名为胜华敷,有佛住世,名字叫做弥勒。当时有一位婆罗门,名为一切智光明,听到弥勒古佛阐说《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心中信服,便发菩提心,持诵《慈三昧光经》,并誓愿将来成佛名字亦叫弥勒。    一切智光明婆罗门后来出家修行,精进不懈。某一天,值遇洪水暴涨,无法出外乞食,连着七天,不进粒米,生命垂危。当时有一对兔王母子,看到菩萨精进行持,为了护持正法久住,便投身火中,将自己的肉烤熟来供养菩萨。菩萨看到兔王母子舍身为法的精神,非常感动,即说偈言:
  宁当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杀食众生。
  诸佛所说慈悲经,彼经中说行慈者。
  宁破骨髓出头脑,不忍噉肉食众生。
  如佛所说行慈者,此人行慈不满足。
  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没生死不成佛。
  更发誓言,愿我生生世世不起杀想,不食众生肉,直到成佛,将更制断肉戒。说完后,亦投入火中,与兔王母子共舍命而去。     弥勒菩萨对一切众生不起杀想、不食众生肉的广大慈心,即是慈氏之名的由来。
  化身布袋和尚    传说五代后梁时的布袋和尚,即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布袋和尚是浙江奉化人,自称为契此,但是却没有人知道他确实的姓名。他长得矮矮胖胖的,整天笑容满面,常以竹枝挑着大布袋在街上化缘,所以大家都称他为布袋和尚。    有一次,他睡卧在雪地上,起身时片雪不沾身,众人都觉得很稀奇。此外,每次他向商家化缘某样物品,该货品一定立刻销售一空,向人预示吉凶,也一定灵验。如果天快下雨了,布袋和尚就会穿着湿草鞋快步急走;如果干旱将至,他就穿着高脚木屐在桥上倒头大睡。因此乡民常以他的行径,作为天气预报的准则。     有一天,他走到奉化岳林寺,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口中说着:「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世人皆不识。」说完后就安详地往生了。从此之后,众人才知道他原来是弥勒菩萨的化身。     宋朝时,岳林寺依布袋和尚的形像塑造了弥勒菩萨像,自此天下佛寺山门也纷纷仿效,以笑口常开、大肚能容之弥勒菩萨像为镇山之宝。
  二、 文殊菩萨
  文殊师利是梵语「Man~jusri」的音译,简称文殊,意译为「妙德」或「妙吉祥」,因为他出生时家中出现了许多瑞相,故以此而得名。     文殊是舍卫国婆罗门梵德长者之子,他的相貌庄严,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他是智慧的化身,随佛出家后,自然而然地便成为众佛弟子中的上首,在菩萨众中也堪称为第一大士,其被视为如来法王之子,故又有「法王子」的尊称。
  在大乘佛教里,文殊常与普贤菩萨侍佛左右。文殊在左,代表智、慧、证;普贤侍右,代表理、定、行,二者共诠如来理智、定慧、行证的完备圆满,而三者则共称为「华严三圣」。
  一般常见的文殊菩萨相多为头顶五髻的童子形貌,表示如来五智久已成就,但以本愿因缘故,示作童真法王子形貌。此外,菩萨右手执持金刚宝剑,表示以智慧剑断除一切无明烦恼,左手端握青色莲花,花中安放《般若经》一部,表示不染诸法三昧,以心无所住故,即见实相。菩萨亦常以狮子为座骑,狮子表示智慧之力威猛无比;或以莲花为台座,表示清净无垢染;或乘金色孔雀,比喻飞扬自在。
  在中国,佛寺道场中的僧堂或戒坛,偶尔可以看到现出家僧貌的文殊相,僧形文殊主要是以弟子的身分,协助佛陀推行教化。    三世觉母
  文殊菩萨虽现菩萨身,实则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当中皆已成佛,如过去世号为「龙种上尊王如来」,现在世则为「欢喜藏摩尼宝积佛」,未来世则号「普现佛」,以是之故文殊又被称作「三世觉母」。
  在许多经典中,都推崇文殊为诸佛之师、诸佛之母,不仅因其智慧超群,更因其悲愿深广。文殊曾发誓言:「诸佛之中,若有一位,从初发心以至圆成佛道,非文殊之所劝发,文殊则不成佛。」由此可见其度众悲愿之广大。
  在《佛说放钵经》中,释迦牟尼佛亦曾说言:「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师利之恩也。过去无央数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在《处胎经》中文殊也说:「昔为能仁师,今为佛弟子,二尊不并化,故我为菩萨。」在过去世,文殊曾为释迦牟尼佛的老师,但是因为一个世界只能有一位法王教化,所以在此娑婆世界文殊只好权居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之位。
  智慧冠群品
  世尊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举凡大乘法会文殊几乎都参与其中,协助佛陀宣扬大乘教理。从经典中的记载,在在显露出文殊菩萨的绝妙睿智与灵巧说机。
  例如在《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就是受到文殊的菩萨的鼓励,立志学习大乘佛教的普贤行,因而南行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而在《妙法莲华经》中,当佛眉间放白毫相光时,唯有文殊菩萨知佛深意,即请佛陀宣扬法音,倡导圆乘佛性,奠定佛教大乘思想的基础。而在《维摩诘经》中,维摩诘生病,佛陀座下诸大弟子及大菩萨都不敢去探病,因为他们都曾经被维摩诘诃斥过,最后只有文殊当仁不让,率领众人前去,并和维摩诘畅论不二法门之理。
  除此之外,佛陀时代的许多小乘行者,也是得力于文殊的协助教化而回小向大。例如灵山会上五百比丘,在证得宿命通后,因为见到自己过去所造的种种重罪,而心生忧悔,不能更进一步了解无生法忍的道理。文殊为了教化众人,于是手拿利剑逼向佛陀,佛陀即借机开示:「一切法如幻如化,无我无人,为谁杀而受殃?」众人闻法,当下悟知宿罪皆如幻化,也因此而体证无生法忍。
  现身五台山
  据《宝藏陀罗尼经》的记载,世尊曾告诉金刚密迹主:「我灭度以后,在南瞻部洲的东北方,有个国家名叫震旦,国中有座五顶山,文殊童子会在山中游化,为诸众生大说法要。」
  我国山西五台山,即是经中所谓的五顶山,亦即文殊菩萨应化现身的道场。传说东汉明帝时,从西天来的摩腾、竺法兰二位圣者,曾以天眼看到文殊菩萨住于此山。自古以来,五台山便是十方僧俗朝圣的地方,亦曾发生许多关于文殊菩萨现身的公案。
  南北朝时,文殊菩萨曾化身贫女,带着二位童子侍者及其座下狮子化身的狗,去参加五台山一年一度的无遮斋会。贫女最初只拿到三份斋粮,吃完之后又去帮狗要了一份,最后还说肚子里的小孩也该有一份。贫女不断地索讨食物,引起了分发斋粮信众的不悦,不但面露恶色而且出言不逊。
  为了启示大众平等施食的真义,贫女便踊身空中,化现文殊菩萨形像,并说偈言:「众生学平等,心随万境波,百骸具舍弃,其如爱憎何?」只有从内心真正地恭敬供养每位众生,才是真正的平等。之后,菩萨更留下发舍利,让众生起塔供养,这座塔现在仍留存在五台山大塔院寺的东边,作为菩萨教化众生的功德见证。
  化身寒山大士
  唐朝时的寒山子,他独居在五台山的一个寒岩幽窟当中,平常则和附近国清寺的丰干、拾得为伍。寒山的行径极为怪诞,几近于颠狂,他的衣着破旧不堪,脸色苍白憔悴,每次来到国清寺,不是在廊下徐步慢走,就是对着天空大吼大叫。吟诗唱偈似乎是他最大的乐趣,他的诗偈也都深具意涵。
  有一次台州刺史闾丘胤身患重疾,群医束手无策,幸蒙国清寺丰干禅师相救才得以痊愈。之后,丰干更要刺史到国清寺去礼拜文殊、普贤,并告诫刺史:「慎勿以貌取人,文殊、普贤两位菩萨应化在世,然其外表不修边幅、狂放不羁。您若是执着于外相,定会错失良机。」
  刺史到了国清寺,看到寒山、拾得就跪地顶礼、口称菩萨,两人却相视大笑,直呼:「丰干饶舌!丰干饶舌!弥陀不识,礼我何为?」然后就快步跑向后山的岩洞中,一瞬间就躲入岩壁中不见了踪影,只有在岩洞附近的树林间,还留有寒山、拾得所提的许多诗偈。刺史于是命人抄录了三百多首,题为《寒山诗》。自此世人方知寒山为文殊菩萨之化身,而拾得与丰干则分别为普贤菩萨与弥陀佛的化身。
  化身杜顺和尚
  唐朝杜顺和尚,是为华严宗的初祖,他的神异事迹很多。例如有一次他在庆州行化时,有位斋主请僧并设斋供众。当天斋主准备了三百人份的斋粮,但近午时却来了五百人,斋主正为斋粮不足而忧心,杜顺和尚实时开示:「但心平等,无有不办。」最后,不但斋食足备,而且五百人皆化为罗汉腾空而去。
  此外,杜顺曾带弟子到骊山住茅蓬,当要种菜时,弟子发现地多虫蚁,无法耕种。于是杜顺便划界洒净,只见虫蚁纷纷迁徒他去,众人因此得以耕垦无碍。有一次,他将鞋子放在城门边的路口上,三天三夜鞋子都没有被人拿走,村人皆认为不可思议,杜顺于是告诉众人:「我从无始劫来,不曾盗取他人一文钱,以是之故,别人也不会盗取我的东西。」
  杜顺和尚有位弟子侍奉和尚三十几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到五台山去朝礼文殊菩萨。有一天,弟子向和尚辞行,决定前往五台山去礼拜菩萨。和尚再三留他不得,只能在临行前教示弟子:「游子漫波波,台山礼土坡,文殊祇这是,何处觅弥陀?」
  弟子到了五台山,至诚恳切地朝山礼拜。突然之间,眼前出现一位老者问弟子说:「你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来做什么?」弟子答道:「我从终南山来,来礼拜文殊菩萨。」没想到老人却说:「文殊不在这里,终南山的杜顺和尚即是文殊的化身。」弟子惊讶地叫道:「我事奉和尚三十多年了,从来不知道这件事情。」老人即说:「有眼不识本性!你赶快回去吧,如果今夜能赶回去,还有机会见到文殊;如果隔了一夜,恐怕就见不到面了。」
  弟子听了老人的话,赶忙地收拾行囊,尽其所能地赶路。然而到家时仍然晚了一步,和尚已在前一夜圆寂了。从弟子口中,世人方知杜顺和尚乃是文殊的化身。
  普贤菩萨
  「普」,即愿行遍一切处;「贤」,即妙善之义。意为菩萨以菩提心所起之愿行,遍及一切处所、利及一切众生,平等、慈悲且具备众德,故名普贤,又作遍吉菩萨。
  普贤菩萨所持十种广大愿行分别为: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楞严经》中记载:普贤菩萨誓言,若于他方恒沙世界,有一众生,心中发普贤行愿者,我实时乘六牙白象,分身百界,到发心者面前,与之相见。假使彼因业障深重,未能见到我,我也会暗中为他摩顶,护持安慰,使他所愿皆得成就。由此可知,从发愿起,便能得到菩萨的加被。
  若人能以深信之心,受持大愿,以如山之行持,时时刻刻依愿而行,从事到理,从有为归于无为,慢慢便能进入诸佛不思议解脱之境界。因此,修行学佛之人,若能以普贤十大愿为因花,必能庄严未来大方广之佛果。
  华严三圣
  普贤菩萨多以六牙白象为坐骑,与骑乘狮子的文殊菩萨,同为毘卢遮那佛之胁士,合称为「华严三圣」。白象代表愿行殷深,辛勤不倦;六牙,表示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慧智。象征着普贤菩萨的笃实行履,恒以六度万行的因花,庄严无上的佛果。
  是故,文殊菩萨代表智慧,普贤菩萨代表大行。藉由智慧契入佛法妙理,继之以大行,而得证悟清净法身毘卢遮那佛。所以「华严三圣」意谓着如来解行并重,定慧双修的圆满教法。
  化身拾得大士    中国四川省峨嵋山,相传曾有普贤菩萨在此示现说法,所以古来即被奉为普贤菩萨之道场。
  普贤菩萨的应化事迹中,又以拾得大士最为著称。相传,唐朝天台国清寺的丰干禅师(世称弥勒菩萨化身),一日路经赤道城,看见一个小儿在路旁啼哭,以为是个无家弃儿,就将他带回国清寺抚养,取名「拾得」。后与寒山大士(世称文殊菩萨化身)成为莫逆之交。
  春去秋来,寒暑交迭,转眼间拾得已长成一气宇宣昂的少年,负责寺中香灯及斋堂事务。一日,大众过堂用斋,却见拾得擅自登上大座,与佛像对面而食,并冲着憍陈如尊者的塑像说:只不过是个「小果声闻」,说完,即旁若无人的哈哈大笑。拾得突如其来的怪异举动,让众人看得瞠目结舌,随即就将他赶出斋堂。于是,上座师只好改派他到厨房去服劳役、做些杂事。    国清寺厨房里的食物,常遭乌鸦偷啄食。一日,拾得一进厨房,看到满地狼籍,知道又被乌鸦这个不速之客光顾了。于是,生气地走到伽蓝殿,指着伽蓝护法神说:「你连厨房里的食物都看不好,又如何保护好道场呢?」顺手就用木杖鞭打伽蓝神像。当天晚上,全寺的僧众都梦见伽蓝神告状说:「拾得打我!」。第二天,大众说起昨晚的怪梦都议论纷纷,个个迫不及待的来到伽蓝殿一探竟究,入殿一看,果真伽蓝神像身上有多处杖痕,不禁一阵哗然:「人不可貌相,原来拾得不是普通人!」      后因台州刺史闾丘胤,巧遇丰干禅师,问:「国清寺现在有没有大修行的圣者?」禅师回答道:「寒山是文殊,拾得是普贤,你赶快去礼拜吧!」闾丘胤闻言,立即来到国清寺拜见寒山、拾得二位大士。二人一见刺史就说:「丰干多话!丰干多话!你连弥陀对面都不相识,来礼拜我们做什么?」话一说完,两人就连袂笑傲而去,从此不知所踪。此时,大众才恍然大悟,原来丰干、寒山、拾得皆是菩萨示现。
  观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以大慈大悲之本怀,救拔众生离苦得乐。观世音即观听世间音声之意,如《妙法莲华经.普门品》中所说:「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实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故知,「观世音」实乃菩萨度化众生的大悲愿心。又《楞严经.耳根圆通章》记载:观世音菩萨在因地上修行,即是修耳根圆通法门,藉由专注一心听闻外在的音声,而返闻内在的闻性,进而契悟自性成无上道。由于修行的功德力,故能遍闻世间一切有情的音声。只要众生有难,虔诚一心称观世音圣号,菩萨便实时寻声救苦,解热除恼。由此因缘,故称「观世音」菩萨。    昔唐朝玄奘大师,横度大沙漠至印度取经时,一次,饮水用尽,历经多日滴水未沾,口干舌躁,举身如焚,人马皆奄奄一息地倒卧沙漠之中。此时,大师乃一心系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心中默祷:弟子,此行不为个人名利,但为求无上大法,加惠众生。素仰菩萨慈悲,寻声求苦,弟子现在的危难,期望菩萨能慈悲救拔。     在沙漠中,大师不断地祈祷着,到了晚上,忽然吹起一阵凉风,身心无比舒畅,疲惫的身躯在不知不觉中,就蒙眬入睡了。此时,忽见一身高数丈的护法神,手执戟,身着盔甲,大声喝道:「为什么不提起精神赶路,还卧倒在沙土中?」大师被突来的声音惊醒,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南柯一梦。大师于是急忙起身,继续赶路,大约走了十里路左右,马儿突然不受控制,向前狂奔数里路,眼前出现方圆数亩的青草地及一池清水,仔细端详茂密如茵的青草,叶嫩如洗,像似新生。大师心想,应是自己至诚的祈祷,感得观世音菩萨慈悲救护,特为化现。    所谓「人有诚心,佛有感应」,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的悲愿,诚不可思议。
  马郎妇观音    观世音菩萨千百亿化身,如《普门品》所载:观世菩萨有三十二应身,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其形象千变万化,诉说不尽。例如中国隋唐时代及日本的观音相,就多蓄胡须,现男子身相。而今流传民间的观世音菩萨塑像,则都现女相,以其柔和爱语的母性特质,代表菩萨悯念众生的慈悲心肠。     《佛祖统纪》记载,唐朝宪宗时,陕西一带人民,善于骑射,未曾听闻三宝之名,观世音菩萨即化现为马郎之妇,以度化当地之居民,故称「马郎妇」。    相传,有一天,纯朴宁静的渔村,出现了一位卖鱼姑娘。手里挽着一只鱼篮,篮里放着几条活鱼,沿街叫卖。「卖鱼啊!卖鱼啊!」轻柔的叫卖声,及秀丽端庄 的容貌,吸引着一大群围观的人,纷纷一拥而上,争相买鱼。可是,姑娘却说:「鱼是卖给人放生用的,不是买来吃的。」大家听了,都哄然大笑。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整个渔村,都知道这个特别的卖渔姑娘。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渔村里一些单身的年轻人,对姑娘起了爱慕之情,每个人都向她提亲。姑娘说:「我只有一个人,如何能嫁给你们这么多人呢?不如这样吧,我教你们诵《普门品》,有谁能一夜之间把它背熟,我就答应嫁给他。」于是,大家兴高采烈的,一字一句的跟着念。到了天亮,能背诵的,居然有二十余人。 姑娘说:「一女只能配一夫,所以,今天我改教大家诵《金刚经》,同样地,有谁能在一夜间背熟的,我就嫁给他。」结果能背诵的,仍然有十数人;于是,姑娘又教众人诵《法华经》七卷,约定三日之内,若有人能背熟的,一定嫁给他为妻。三日期限到了,只有一位年轻人,大家都叫他「马郎」能背诵。于是,马郎满心欢喜,张灯结彩的把姑娘迎娶入门。     正在欣喜之际,不料刚娶进门的娇妻,突然死了,身体很快就腐烂了,伤心的马郎只好舍不得的把爱妻埋葬了。     过了数日,一位身着紫色袈裟的老和尚,来到马郎的家,告诉伤心的马郎说:「你不要悲伤了,那位卖鱼的姑娘,其实是观世音菩萨,特别化现来此度化你们的。若不相信,何不撬开坟墓看看。」说完,人就凌空而去。马郎听完,心中半信半疑,马上找人撬开棺一看,心中大惊,爱妻的尸体早也不知去向,只留下一副闪亮的金锁,当下才恍然大悟。      由于以上的典故,陕西一带的人民都非常虔信佛法,而且自宋代以后,供奉马郎观音尤为盛行。因其,手提鱼篮,故世人又称之「鱼篮观音」。
  蛤蜊观音    观世音菩萨广大灵感,常随众生的因缘而示现,其中蛤蜊观音,亦是大众耳熟能详的菩萨感应事迹,因其端坐在蛤蜊中,所以名蛤蜊观音。     根据《佛祖统纪》记载,唐朝文宗皇帝,非常喜欢吃蛤蜊。一日,皇宫中的御厨,取来一颗又肥又大的蛤蜊,准备为皇帝烹煮时,任御厨怎么用力敲打,就是无法打开蛤蜊的壳,御厨见此异相,急忙秉报皇帝。文帝即设香案,焚香至诚祈祷,就在此时,蛤蜊的壳自动打开,里面赫然端坐一尊观世音菩萨圣像,文帝当场即恭敬礼拜,并立即召请当时的惟政禅师入宫请疑。惟政禅师告诉文帝:「经上记载,众生应以何身得度时,观世音菩萨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此瑞相,即是菩萨为令陛下对佛法生信,慈悲所示现。」文帝听完,心生欢喜,并告诏天下的寺院立观音圣像供奉礼拜。
  不肯去观音院    《华严经》中载,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中所参访的补陀洛山(今南印度海岛)即是观世音菩萨行化的道场。     在中国,浙江省的普陀山,即相传是观世音菩萨化现之处。相传,五代后梁时,有一日本僧人法名慧锷。一日,到五台山参礼,见一尊观音菩萨妙相庄严,心想:若日本的同胞也能一睹菩萨圣像,进而礼拜供养,该是多么殊胜!于是便私自携走菩萨像,直奔下山。     回日本的途中,船经普陀山时,突然浪涛汹涌,海中生出一朵朵的铁莲花,阻隔了去路。慧锷见状,即在圣像前礼拜忏悔,顿时风平浪静,船驶近普陀山观音洞时,安然靠岸,不再前进。慧锷即上岸,在岛上建了一座寺院供奉观世音菩萨,岛上居民称此寺院为「不肯去观音院」,此即普陀山成为我国著名的观世音菩萨道场之由来。
  娑婆三圣、西方三圣    《地藏菩萨本愿经》:「佛告观世音菩萨,汝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若天若龙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众生,闻汝名者见汝形者,恋慕汝者赞叹汝者,是诸众生于无上道必不退转,常生人天具受妙乐。」故知,观世音菩萨与此方世界众生特别有缘,也因如此,殿堂之中常见与地藏王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之左右胁侍,合称娑婆三圣。     又,观世音菩萨亦与大势至菩萨并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辅佐阿弥陀佛教化众生,合称为「西方三圣」。为了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观世音菩萨现手持金刚莲华的形象,其头顶所立的化佛,一般则认为是阿弥陀佛。《悲华经》记载,将来阿弥陀佛入涅盘以后,观世音菩萨将递补佛位,名为「一切光明功德王如来」,其所化之土名为「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其国土殊妙庄严,十方世界无与伦比。
  地藏菩萨
  梵名乞叉底蘗沙「Ksitigarbha」。「地」具有如同大地般安忍不动之意,而「藏」就代表深静密虑之意,所以「地藏」就是代表具有如大地般广大悲心的菩萨。    当释迦牟尼佛到忉利天宫说法时,曾付嘱地藏菩萨,要在释迦牟尼佛入灭后与弥勒佛降生前的无佛世界,留住世间,教化六道众生。以是之故,菩萨常现身天上、人间及地狱等处,救度众生,自誓必定度尽六道众生,方乃成佛,诚如《地藏经》所载:「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成菩提。」     中国佛教寺院中的地藏菩萨形像极具特色。一般菩萨之造形多为头戴宝冠、璎珞装饰、身披天衣的天人相,而地藏菩萨则为光头圆顶或头戴毗卢冠、身披袈裟、手持锡杖的出家相。由于地藏菩萨发愿在无佛的五浊恶世中,应化现身以济度众生,为了使众生能深信因果、尊敬三宝,是以显现出家之僧相。
  「大愿地藏王菩萨」之名的由来    地藏菩萨所以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是因为从久远以至今日,其悲心大愿就是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度化众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成菩提」反应了地藏菩萨的大悲愿力。     菩萨在过去生,就曾发此弘愿。无量劫以前,有一佛土,其佛号「一切智成就佛」。一切智成就佛在未出家以前,是一个小国的国王,地藏菩萨则是其邻国的小国王。二王相交甚笃,一齐学佛,同以十善,利益子民。然而附近其它国家的人民,心性倔强,多造恶业,不修善法。看到如此的景象,其中一王即发大愿:「愿我早成佛道,普度群生。」另一国王则发愿:「若不先度尽罪苦众生,令得安乐以至菩提,自己绝对不先证佛果。」     不久,发愿早成佛道的国王出了家,精进修行,速证佛果,号一切智成就如来。而发愿度尽众生方成佛道的国王,直到今日,仍是难行能行,本其初衷,不辞艰辛地度化难调难伏的众生,他就是大愿地藏王菩萨。
  悦地利女、光目女救母
  依据《地藏菩萨本愿经》的记载,久远以前,在觉华定自在如来的年代,地藏菩萨曾为婆罗门女。她的母亲名叫悦地利,不但不信因果,还修习邪门外道,颠倒是非,并造杀生业,所以死了之后立刻堕到地狱受大苦难。
  婆罗门女子非常孝顺,不忍心见到母亲在地狱受苦,于是变卖了所有的家宅财产,买了许多香烛花果,到各佛寺去布施供养。因为她至诚恭敬,一心称念佛号,她的母亲承孝女布施供养的功德力,故得以出离地狱的苦难,升天享福。
  另一记载,是在过去清净莲华目如来的年代,地藏菩萨也是一名孝女,名叫光目。她的母亲生前贪吃小鱼小鳖。光目知道母亲因为杀生的缘故,所以死后一定是的三途恶道的果报。有一次,藉供僧的因缘,光目恳请应供的阿罗汉入定观察,果然看到母亲在地狱受苦。于是光目发大誓愿:「从今以后至百千万亿劫,所有地狱及诸恶道的罪苦众生,我都誓愿救拔,直到他们尽皆成佛,然后我才成正等正觉。」由于光目广大的愿力,她的母亲终于得以脱离恶道,并于往后无数劫中皆出生于无忧国土,最后也将圆成佛果,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
  地藏菩萨的大愿、孝心及深信因果、仰敬佛法等行持,实为修行学佛者所当仿效之楷模。
  九华山道场因缘
  相传唐高宗时,新罗国 (朝鲜) 僧人金乔觉是地藏菩萨的化身,而安徽九华山则是地藏菩萨说法的道场。
  金乔觉,出生为新罗王族,相貌奇特,顶骨高耸,颖悟异常,后来剃发出家为僧,法号地藏。地藏比丘出家以后,即携带白犬善听,航海来华,看到九华山状如莲花,峰峦俊秀,山川幽奇,便选择了一个平坦的岩洞,潜心修行。
  有一天,地方士绅诸葛节与一班村老,登山赏景游乐。不期然地遇到岩洞中闭目禅坐的地藏。地藏生活清苦,仅以山中的白粉土充饥裹腹。诸葛节经询问得知地藏原为新罗王子,远来求法,深愧未尽地主之谊,于是发心倡议为地藏建造禅寺。
  当时九华山的土地多为闵让和所拥有。闵公素信佛教,乐善好施,得知捐地建寺一事,即对地藏说言:「九子山头的土地,随您取用。」地藏却说:「只要一袈裟的土地就足够了。」说完,即将一领袈裟掷向空中,袈裟一展,遍覆九华群山。闵公见到这般景象,甚为欢喜,不但捐地建寺,而且还遣公子随地藏出家修行。之后,闵公亦拜其子为师,出家为僧。
  地藏住锡九华,弘宗演教。于九十九岁之际,跏趺圆寂,肉身置于石函中,三年不坏,颜貌如生。后人迎其肉身入神光宝塔,一路上只听到骨节动摇如金锁撼鸣的声音,诚如经中所记载的:「菩萨骨锁,百骸鸣矣。」后人礼拜地藏肉身的功德,也如经中所示,不可思议。由此,世人认地藏比丘为地藏菩萨之应化无疑,广塑雕像顶礼膜拜。
  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佛教中的护法神将,俗称「四大金刚」。所以在中国佛寺中多设有「四天王殿」,以镇守清净伽蓝。经典记载,四大天王各住在须弥山腰的四方,须弥山乃四宝所成,东为黄金,西是白银,南面琉璃,北为玛瑙。四大天王各居一方,守护天下。故俗称「护世四天王」。    四大天王,由于能保护天下太平,安乐利益生民,因此,在中国的民间信仰中,四天王护世的公案相当普及。而一般民间的小说、游记中更传说他们各主风、调、雨、顺之职。所以在中国传统造像里,四大金刚长常各执一物,以分别譬喻「风、调、雨、顺」之意。手持刀剑,比喻为「风」;手弹琵琶,有「调」顺之义;手握伞盖,比喻为「雨」;手擒龙者,喻为「顺」,象征「五谷丰收」、「天下太平」。    《佛说四天王经》记载:每逢六斋日(农历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四大天王便派遣其天子、部属,乃至亲自到人间巡视善恶,见人修善、持斋,或行五逆十恶,悉皆禀告忉利天天主。若人修善,即获诸神护佑,远离一切灾厄;若人造恶,则诸天不喜,善神远离,诸事不顺。所以修行学佛要从六斋日做起,持戒清净,力行诸善,广修功德,乃至于日日皆行善事,则必能脱离诸苦、岁福延绵。
  东方持国天王,在中国寺院,常见造型为身穿甲冑、手持琵琶。    居于须弥山东方的黄金埵,誓愿守护东方的有情众生,并护持国土,被尊称为「东方持国天王」。因慈悲为怀,殷勤护佑众生,使人民皆得安和乐利,国土富饶,所以有「持国」的美名。
  西方广目天王,在中国寺院,常见造型为常手缠一龙,为群龙领袖、左手持珠、脚踏恶鬼背上、开口怒目以震摄群魔。    居于须弥山西方的白银埵,常以清净天眼,观察护持世间众生,护佑人民,为西方的护法善神。若见有人不信因果,作恶多端,便会赏罚众生的善恶,令生起善心。
  南方增长天王,常见造型为手持宝剑,扬眉笑怀视众生。     居于须弥山南方的琉璃埵,率领着鸠盘茶及薛荔多神将,受佛陀的嘱付,在南方肩负着护持正法的使命。率领眷属保护南方的有情众生,视察人间善恶,赏罚祸福。若见有人修行正道,信佛行善、布施修福、持守净戒等,即敕命天将下属,善加守护,使其家宅安宁丰稳,所至之处吉祥光明,行道无所障碍,善根渐次增长。
  多闻天王,造型多为头戴毗卢宝冠、一手持伞、或坐或站、脚下踩有夜叉鬼。      居于须弥山北方的玛瑙埵,因常亲近十方如来及诸大菩萨听闻法要,故号为多闻天。多闻天王同时也是掌管财富的善神,能令众生施福获财,多宝丰饶,所须无缺。所以又称为财宝天或施财天。        相传,唐朝天宝时,安西城遭蕃兵围困,由于路途遥远,求援不易。唐玄宗便恭请不空法师焚香祷告,祈请北方多闻天王,率神兵、神将前来护城。在大众一片虔诚的祈祷声中,遂感得天王现身于城北门楼上,身大放光明,数百神兵、神将尽着金甲,战鼓喧天,蕃兵大惧,闻风而逃。唐玄宗闻讯大悦,便下令各地府城、佛寺,皆设置多闻天王神像,虔心供养。自此之后,多闻天王遂也被军旅视为守护之神。
  药师佛
  药师佛即药师琉璃光如来的简称,为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其国土琉璃光净土中,没有恶趣及种种苦事,如《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所记载:药师如来的琉璃光净土,以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所成,其国土庄严有如西方极乐世界。     琉璃世界中,有日光遍照菩萨、月光遍照菩萨二位胁士,协助药师佛弘扬佛法,合称为「东方三圣」。太阳代表智能,月亮则代表慈悲,显示修行是无论昼夜,这念心皆要保持如日光、月光般地光明、清净。白天,这念心能作主,照天照地;晚上,这念心也能作主,不作梦。如此日夜精进不懈,必能成就佛果。所以,此二位菩萨代表因地的修行,修德有功,即可成就同药师如来般的庄严佛果。
  药师如来因地修菩萨行时,曾发十二大愿,愿除一切众生病苦,令一切众生身心安乐。其中第七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因此,若人能以恭敬心,供养药师如来,或称念药师佛圣号,即能消灾延寿,医治百病,解除各种顽疾痛苦,远离一切贫穷。
  经云:「心净佛土净」,诸佛的净土就在我们这个世界。当我们心中有了障碍,净土就非常遥远。若将心中的障碍革除,这念心时时保持清净,则不仅现世时时处在净土中,将来所感的果报亦是生在诸佛清净庄严的国土。
  韦驮菩萨
  韦驮菩萨,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佛教护法神。中国佛教寺院中,韦驮菩萨像常威武地立于最靠近寺院门口的四天王殿内,面向着寺院,以守护伽蓝(即道场之意)。其形象大多为身穿甲冑的雄壮武将,手持金刚杵,或以杵柱地,或双手合十,将杵搁于肘间。    世传,佛入灭后,当诸天神和众王共商收取佛舍利,以建塔供养时,突然来了一个「捷疾鬼」偷走了两颗佛牙。韦驮菩萨立即以他健步如飞的速度,剎时捉获「捷疾鬼」,取回佛牙,赢得诸天众王的赞扬。此后,韦驮菩萨便担当起驱除邪魔,保护佛法的重任。
  伽蓝菩萨
  「伽蓝」是寺院道场的通称。    「伽蓝神」,就狭义而言,指伽蓝土地的守护神;广义而言,泛指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依《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所说,护僧伽蓝神有十八人,即美音、梵音、天鼓、巧妙、叹美、广妙、雷音、师子音、妙美、梵响、人音、佛奴、叹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观,合称为「十八伽蓝神」。    中国自唐、宋时,禅宗道场已有供奉伽蓝神的风俗。《释氏要览》云:「寺院既有十八神护,居住之者,亦宜自励,不得怠惰为非,恐招现报耳。」然而世界上的伽蓝道场无数,如何只有十八神而能遍守护呢?该书又云:「一切神皆有无数眷属,即是分任守护也无妨。」    在中国的佛教中,常以关公(三国时蜀汉大将关羽)为伽蓝神。相传隋代天台宗的创始者智者大师,有一次曾在荆州的玉泉山入定,于定中听见空中传来:「还我头来!还我头来!」的惨叫声,原来是关羽的头被敌人砍下来,其愤恨不平,到处寻找自己的头。智者大师反问:「您过去砍去他人的头无数,您今日怎么不去还别人的头?」并为其讲说佛法。关羽当下心生惭愧,而向智者大师求授三皈五戒,成为正式的佛弟子,并且誓愿作为佛教的护法。从此以后,这位千余年来极受国人敬重的英雄人物,就与韦驮菩萨并称佛教寺院的两大护法神。    在道场里每日的早晚课诵中,都会诵「伽蓝赞」: 伽蓝主者,合寺威灵,钦承佛敕共输诚;拥护法王城,为翰为屏,梵剎永安宁。以感恩伽蓝菩萨护法护教的殊胜功德
  迦叶尊者
  金色头陀    佛陀座下头陀行第一的摩诃迦叶尊者,出生于王舍城近郊一富贵无比之婆罗门家庭,其父福德深厚,欲界众生无有一人堪为其子,后梵王遣一梵天下生,并命帝释护其不堕邪见,此一梵天即为迦叶尊者之前身。当其出生之时,身躯金色且具光明,此乃尊者过去生中,供养燃灯佛舍利,燃灯续明,并以紫金光庄严佛像,是以尊者世世生生身常圆满紫金光聚,故今名为迦叶,意为饮光,人称金色头陀。
  佛分半座    尊者自幼便不贪世务,年长后虽难违父母之命,娶妻营眷,然夫妇二人皆一心行梵,不随世情,且后皆于佛陀处出家求道。尊者跟随佛陀出家后,很快即证得罗汉果位,人格清廉,力行头陀行持,修治身心。经典中载,佛陀曾于众中对尊者言:「善来摩诃迦叶。请汝半座。」众人皆异,此人有何异德,令世尊分座命之?世尊于是在众中赞叹尊者,具足四禅、三昧、大慈、大悲、六通、四定……,其大行等齐佛圣,故分予半座。由此可见佛陀对于尊者德行之赞许。
  灵山会上    灵鹫山,音译耆阇崛山,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简称灵山,或称鹫峰。如来曾于此讲演法华等大乘经典。一日,百万人天又聚于此会,欲恭听佛陀法音宣流。座中大梵天王,手持金色大婆罗华供佛请转法轮,并舍身为佛座。佛受此华与座,默而无言,唯以拈花手印持花示众,众皆止而不会,独迦叶尊者心廓开明,于无言之中悟知佛意,面露一笑。尊者这一笑,不仅是悟知佛心,亦是了悟自心,佛说传予正法眼藏涅盘妙心,而实非有所传,唯是印心。「前佛后佛,以心印心,不立文字」,心法者,本佛与众生一同,皆无言无说,为引众生会得,故以言说开演种种,然言说非心,会亦无言,故以心传心,乃最直接了当之法,这不仅是佛陀传法的第一人,更是禅宗传佛心宗之滥觞。    付法后,佛陀更告示诸弟子,迦叶尊者来日当成佛,今则堪为世间师,佛灭后,众比丘皆应依尊者入大乘门,修行佛道。   椁示双趺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后,即示现般涅盘。时,众人投诸香烛欲焚,火皆不燃。阿那律言,是待迦叶之至也。时尊者与五百弟子于耆阇崛山,知佛陀入灭一事,便敕诸比丘速至荼毘所,欲拜如来之最后身。及至尊者见佛金棺,一心敬慕,心中念言,吾来晚矣,未能见及师面,不知世尊头足所在?此念方起,佛陀竟自金棺之中,伸出千辐轮相之双足使见之。又一次显现佛陀对尊者之倚重。   经典结集
  世尊灭后,尊者念言,岂令如来甚深妙法成灰烬耶?宜应结集三藏圣教,勿令佛法速灭。于是,尊者召集五百已证果之罗汉比丘,由阿阇世王护持,于摩揭陀国王舍城之七叶窟,共结佛陀在世时之教示,后称五百结集,乃佛教经典结集之第一次。    鸡足山入定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曾咐嘱迦叶尊者,须将所付之金缕僧伽梨衣,待至弥勒菩萨出世成佛,传此衣后,方得入灭。是以后来尊者隐于中印度摩揭陀国鸡足山中入定,待于来日之龙华会。
  阿难尊者
  阿难之名的意义与由来    阿难是提婆达多的亲弟弟,也是佛陀的堂弟,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阿难,全名是「阿难陀」,有欢喜、庆喜、无染之意。此名的由来,乃因阿难诞生时,适逢佛陀成道的大喜之日,故父王为其取名为阿难。阿难端正清净的容貌颜状,令见者皆心生欢喜,亦真正符合此名之意。    古德作偈赞阿难云:「面如净满月,眼若青莲华,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能令人心眼,见者大欢喜,诸来求见佛,通现不失宜。」
  多闻第一的阿难    阿难以多闻为名,何以他的记忆力会超群出众呢?    在久远以前,有位比丘和一沙弥住在一起修行。比丘对沙弥要求严格,沙弥除了须出去托钵外,每天还要背很多的经文,如果达不到规定的进度,便会受比丘责备。某日,小沙弥受了比丘的训斥,心觉委屈,便难过的跑到郊外,恰巧遇到一位长者,这位长者知道详情后,便发心供养这位沙弥,使其能专心背经。此后,沙弥每天都能专心诵经,课程也都能如期完成。这位沙弥就是今日的佛陀,而那位长者即是阿难尊者,由于前世布施助人修道的缘故,而感得多闻的果报,一听佛陀说法便能忆持不忘。
  侍佛因缘    在佛陀五十三岁时,阿难被选为侍者,他终日尽心尽力侍奉着佛陀,直至佛陀入涅盘。    佛曾赞阿难具八种不可思议:一者不受别请食;二者不受陈衣服;三者来不非时;四者出入诸王豪贵家,见诸女人不生欲心;五者说十二部经,一经于耳曾不再问,如泻一瓶置于一瓶;六者知他心智如佛入定;七者未得愿智而能了知;八者秘密之言皆能了知。由于具足八法,阿难堪能受持佛所说经。在佛陀入涅盘后,阿难便以他超强的记忆,覆诵出佛所说过的法,让大众能够再次闻熏佛的教诲。最初集结的经典,如《阿含经》、《譬喻经》、《法句经》等,都是由阿难尊者所诵出的。
  入灭因缘    阿难一百二十岁时,有一天,来到一座竹林中,听到有个比丘在诵佛法,念道:「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见之。」    阿难听到此偈,不禁惨然叹道:「佛法在世间的衰微,怎么这般快速!」    于是,阿难告诉这位比丘:「世间上有两种毁谤佛法的人:一种是多闻但却有邪见的人;一种是不了解佛法甚深的道理,而颠倒乱说的人。这两种人不但损人而且害己,不能使人脱离三恶道。」这句偈语应该是:「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    这比丘将阿难所说的话告诉他的师父。他的师父竟然说:「阿难已经老朽,智慧衰劣了,他的话不可以相信,你还是背诵以前的偈语吧。」    后来,阿难又听到这个比丘在竹林下诵以前的偈语,再次问这比丘是何原由,比丘便说出了他师父的讲法。阿难心想:「无常的力量太猛利了,能使无量的圣贤远离世间;使众生常处于怖畏中,邪见炽盛,不善心却日日增长。毁谤如来,断绝正教,当永沉生死大海,开三恶道之门,闭人天之路,故于无量劫受诸痛苦烦恼!世间的人真是为可怜愍者,我向这比丘说正法,他却反听邪见,不接受我的教导。」「世间充满众苦,难以久居,佛陀及同参道友们都已入灭,何必再久留人间呢?」    这时,阿难尊者在世间的度化因缘已尽,他飞到恒河上空,入火光三昧,现种种神通后,即入涅盘。流传佛法的责任便付嘱给弟子商那和修了。
  结夏安居的由来
  在佛陀时代,印度的夏季雨季长达三个月之久,一切僧众或在山间修习禅定,或在树下经行,衣钵因此常为雨水所流失;另外在夏季期间,地上的虫蚁常出来爬行觅食,僧众们沿路托钵乞食不免踩伤虫蚁及草树的新芽。所以佛陀基于慈悲,遂制定了夏季三个月,出家众不出外托钵,而在界内精进用功,是为夏安居。
  梵呗的意义及起源
  梵呗是佛门中赞咏歌颂佛德的音声。广义而言,从一心至诚的唱颂到欢喜虔敬的伎乐供养,皆属梵呗的范畴。
  梵呗有别于世间歌曲,如《长阿含经》中记载,音声具足五种清净,乃名梵音:一、其音正直。二、其音和雅。三、其音清彻。四、其音深满。五、周遍远闻。微妙清净的梵音是从清净心、慈悲心中所流露,所以其声和雅、正直、清澈深满、周遍远闻。
  中国的梵呗,相传起源于三国曹魏时代,陈思王曹植游鱼山,听到空中梵音嘹绕,深受感动,于是摹仿其音节,撰文制音,写为梵呗。至唐代,梵呗渐渐盛行于民间。
  梵呗利人天
  殊胜的梵呗又名「音声佛事」,能够感通万物、利益人天,和世间上的丝竹、靡靡之音,大相径庭。所以梵呗之声,无论是诵者、闻者皆能获大利益。
  《南海寄归内法传》载:清净的梵呗,能获六种殊胜功德:
  (1)能知佛德深远 (2)体制文之次第 (3)令舌根清净 (4)得胸脏开通 (5)处众不惶(6)长命无病
  《十诵律》云:如听梵呗,其利有五:一者身体不疲,二者不忘所忆,三者心不懈怠,四者音声不坏,五者诸天欢喜。 相传昔时有僧讽诵《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天上的天神闻声,长跪合掌恭敬谛听,直待咒文诵完始起身离去。
  《百缘经》中记载:在佛世时,舍卫城的人民见佛威仪寂静、百福相好,心大欢喜即作伎乐供养佛陀,发愿而去。佛陀微笑的告诉阿难:「这些人由于作诸伎乐供养佛陀的功德,在未来世一百劫中,不堕恶道,天上人间往返受乐。」
  因此,虔诚的唱诵讽咏,不仅清净舌跟、清净口业,专注赞佛的恭敬心,更能令意业清净、乃至一念相应顿捐凡情,所以清朝玉琳国师勉励后学早晚课诵宜当恭敬慎重:「凡在报恩者,切莫以课诵出坡为虚应故事。须知无不是佛祖秘密法门,无不是佛祖之总持门,无不是佛祖之不传心要,无不是佛祖之自利利人快捷方式!」
  梵呗比丘
  《法华经》云:「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贤愚经》记载:一次,波斯匿王率领百万军队行经祇洹精舍时,耳际忽传来一比丘阵阵悠扬悦耳的梵呗声,顿时百万军众象马皆为梵音所摄,犹如入定般,驻足谛听,不肯前进。直至梵音止,百万军队才如梦初醒。波斯匿王即入精舍问佛因缘,佛告波斯匿王,此梵呗比丘,前世曾持铃供养悬于迦叶佛塔,并发愿来世得能见佛,度脱生死,得好音声,令一切众生莫不乐闻。以此因缘,故今生得值佛出家修行,得铜铃般的殊妙音声,复证阿罗汉果。
  由此可知,梵呗意义深远,功德更是不可思议!
  经云:三衣为「菩提上首」,为佛弟子顶戴奉持,乃至于恭敬供养,福报无边,道种绵延。
  袈裟、又称解脱服、福田衣。发心出家求解脱的行者,身被袈裟,安然无畏,不为外道邪魔所扰,三业持修,进趣菩提、证解脱道,非白衣居士所能披,故称解脱服。
  福田衣,是袈裟的德名,借田说法,譬喻持戒比丘,精进不懈,为人世福田,能令众生广植福,如世间的稻田能长稻禾,资养色身。故比丘所著割截衣,形如田相,称之为福田衣。
  而三衣为出家之服,应法而作,又称法服。沙门之衣,是贤圣标志,佛令诸僧尼,如法护持,非白衣所能披。此僧伽黎、郁多罗僧、安陀会三衣,又称三事纳,即五条、七条、九条三种纳。
  五衣,印度叫安陀会,中国译为作务衣,共有五条,每条一长一短,共有十隔。
  七衣,印度叫郁多罗僧,译为入众衣,共有七条,每条二长一短,割截制成。
  大衣,印度叫僧伽黎,下品九条、十一条、十三条、二长一短,中品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三长一短。上品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四长一短。长多短少,表示圣法逐渐增加,凡俗杂染,逐渐减少。因于三衣中,在五、七衣之上,故称大衣。
  钵者,梵语钵多罗,此云应量器,即应受天人供养,及应于各自食量而受施食之器物。而今略云钵,又作钵盂。
  昔日外道缝叶为器,拱手受食,非是僧相福田之表,故佛制比丘,以钵受食,有异外道故。又佛听比丘蓄二种钵,即瓦钵与铁钵,唯佛独用石钵。
  钵乃恒沙诸佛标帜,正表止贪之法,非为廊庙用器,凡受持者,皆当谨心摄意,自持自重。
  卧具尼师坛,长养心苗性,
  展开登圣地,奉持如来命。
  具,印度名为尼师坛,又称尼师但那,汉言敷具坐具,随坐衣。为护身、护衣、护僧床褥,故蓄坐具。
  《戒坛图经》云:「尼师坛如塔之有基也,汝今受戒,即五分法身香之基也。」若出家行人,不受比丘(尼)大戒,则不得登尼师坛,亦难登圣者阶位。
  降龙钵,解虎锡,两钴金环鸣历历,
  不是标形虚事持,如来宝杖亲踪迹。
  梵言吃弃罗,此作锡杖。佛曾告诸比丘:「汝等应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显圣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圣人之标帜,贤士之明记,道法之正幢。」
  锡杖是比丘僧所执持的法器,永明延寿禅师曾经发愿:
  昼夜六时普为一切众生,受持锡杖。
  愿振此锡声,周遍法界,大作佛事,觉悟一切众生,离苦解脱。
  觉悟一切饥渴众生,口中悉是甘露。
  觉悟一切虫兽,悉皆开道回避,皈命解脱!
  本次传戒大会之锡杖,以四谛十二因缘、大圆镜智之形,巧喻佛法大小乘融合、悲智双运无碍之理,意表诸法圆融、无縳无解之妙,远合三世十方诸佛之无尽悲愿,殊胜难议,庄严超伦。
  香炉     佛桌上常设的器物有所谓的「三具足」,即香炉、花瓶、烛台三种供具,其中的香炉,同时也是比丘随身十八物之一。质料有金、银、铜、铁、玉、石、象牙等,另有瓷炉、瓦炉等。     香炉的种类很多,上香的方式及使用的香也就随香炉的种类而异。香炉大类分三,一是置香炉,放在桌上,又称供炉、座炉,有立香炉(立烧线香)、卧香炉(卧烧线香)、檀香炉(焚烧檀香)三种。二是柄香炉,也就是一般所说的「手炉」,有炉柄可供执持,多用在迎请的场合。三是鼎香炉,有三支炉脚,两侧有耳,多立于地上。无耳的鼎香炉,又称为三足香炉。     香炉的用途,主要是盛置烧香,以为供具,同时,也可庄严殿堂。而 老和尚开示则常提到静坐禅修时,可观想佛前的香炉形相,用来去除昏沈。观想香炉形相虽然只是一个提起念头去除昏沈的方法,而香炉本身特质单纯,不易带动观想者起其它杂念,惟可提醒的是,烧香绵延正如菩萨念念相继、精进不懈的精神吧!
  注:比丘十八物为杨枝、澡豆、大衣、七衣、五衣、瓶、    钵、坐具、锡杖、香炉、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    (打火器)、镊子、绳床、经律、佛菩萨像。
  丛林梵剎的钟声沉稳悠远,
  由护念众生的悲愿而发,
  上彻天堂,下通地府,
  敲醒了世人的沉迷与烦忧,
  启发了自性的智慧与光明,
  使心灵获得祥和与安定。
  钟的类别与其历史意义
  钟在远古的新石器时代开始,便有陶制的陶钟,是先民在渔猎农耕的闲暇时,作为娱乐的乐器,到商周时代开始有用青铜材料所造的编钟,作为「钟鸣鼎食」代表诸侯地位和权力象征的饮食礼器,尤其当国家强盛,丰功伟业之时,便将事迹镌刻铭文于钟上,而有「盛世铸钟」的说法,到了明代更有象征君权皇威的永乐大钟。
  在印度佛教方面,最早在佛陀的僧团中,「钟」便是佛门里重要的法器之一,具有多种功能及用途,并随着传入中国依用途的不同,制造出种类大小不同的样式,包括有报时、集众的钟楼梵钟(即大钟)、主持上殿行香所鸣的殿钟、僧众过堂用斋所击的堂钟(又称斋钟)等类别。
  钟的艺术与文化
  中国的钟除了最早的陶钟之外,都以铜、铁为材质,铸造出如同倒扣的杯形,钟面雕饰朴实,口缘平而圆,顶部配有悬纽,放置于钟楼;而印度的钟,则以铜、石为材料制造,钟面雕铸装饰繁华,置放于水池中的钟台。佛教寺院对于钟的使用,虽然是从印度传入,然而在风格造型上却以中国的形式流传下来,并成为佛门祥和庄严的象征之一。除了钟本身的艺术价值之外,悠扬深远的钟声,也使许多的诗人墨客留下千古吟颂的名作,例如: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佛门寺钟的用途
  钟在中国的用途为礼、乐器,因此沿用于佛门中,每月礼祖及佛前大供等法事或各种法会中,也以钟为乐器配合僧众清净的梵呗唱诵响叩,供养诸圣贤并摄受与会大众,显发出佛事、法会的庄严隆重。同时,若有诸山长老或贤达政要参访莅临道场时,也以叩大钟的仪式,作为隆重迎接的礼仪。
  钟亦有集众的功能,在《增一阿含经》中记载:「阿难升讲堂,手执楗椎言:『我今击此如来信鼓,诸有如来弟子众者,尽当普集』」。另外,在禅宗丛林道场作息的早晚,钟则负责报时,所谓「晨钟暮鼓」──即是指清晨时的开静先叩钟后接击鼓;就寝时的止静则是先击鼓后叩钟。
  叩钟时可先发愿,默诵钟声偈三遍:      愿此钟声超法界,铁围幽暗悉皆闻;      闻尘清净证圆通,一切众生成正觉。    早钟部份的叩钟偈,在钟声偈三遍默诵完后,接诵大方广佛华严经名及佛菩萨圣号,晚钟部份则接妙法莲华经名及佛菩萨圣号,配合击钟一句一叩,摄心叩诵全偈三遍,共得 108 下。「一百零八」,代表众生繁多的无明烦恼和习气,叩钟的目的即是在提醒修行人,要以精进用功的击槌,破除自己无始以来的贪瞋痴烦恼,同时应以深切的慈悲愿心,让这份沈稳悠扬的钟声与愿力,上彻天堂,下通地府,使听闻到钟鸣的无边众生,都能得到心灵的安定、启发了自性的智慧光明。  大钟以响铜一体成型的方式,没有铸焊制造的缺陷,总重达五吨,高2.6米,平口直径1.8米,钟唇厚约8公分,音声低频浑厚,令闻者产生祥和安定的感受,传播距离悠远,可传直径2公里,声长达60秒钟。钟的外观浑圆大方,更是经过意义特殊的设计,上铸代表菩萨五十二位阶的五十二方块、下列彰显十法界的十条纹,另有钟声偈、闻钟偈及铜钲108颗的铸刻,为提示修行人断除烦恼的象征。在钟面的撞钟处亦特别铸有六个小圆,象征叩钟者以六根归一的摄心正念来醒彻十方法界。
  叩钟的殊胜功德利益    在《佛祖统纪》中提到:人临命终将往生时,若听到钟声便能去除往生的恐惧,心生善心、安详而增长正念,利于往生善趣。另外,佛陀于《增一阿含经》中也提到:当梵钟叩响时,在三途恶道受苦的众生,都得以停止痛苦热恼的逼迫,暂时获得解脱休息。    在《付法藏传》里记载:印度一位罽昵咤王贪虐无道,四处征兵讨伐各国,劳民伤财毫无厌足。由于杀人无数,罽昵咤王死后变成一条千头鱼,有轮剑不断在砍杀鱼头,被砍的地方又会生出鱼头受砍,痛苦难忍。于是求告一位证道的罗汉僧:当他叩钟时,轮剑便会停止砍杀鱼头,因此请圣僧慈悲不间断地叩钟,为他息苦。七天后千头鱼便得脱罪报鱼身,离苦得乐。因此,在我们每一次叩钟的当下若能以清净利他的大愿,精诚专注地叩钟,便可产生感通十方法界的力量,息止恶道众生的苦难,也使得自己的业障消除,福慧善根增长!
  所谓的「晨钟暮鼓」,并不是晨击钟、暮击鼓,而是指早晨先鸣钟,次击鼓,晚上则先击鼓,后鸣钟。早晚二时所击的鼓,称作「晓鼓」与「昏鼓」,与前节的钟一样,是作为报时之用的。     若集众时,亦有以击鼓作为信号的记载。如《五分律》云:「诸比丘布萨,众不时集,佛言:『若打犍椎,若打鼓吹贝。』」此外,古代丛林的法堂东北角设法鼓,为住持上堂、小参集众用;西北角设茶鼓,堂内用茶汤时鸣之。此外,古代丛林尚有设在库司前的斋鼓(又名云鼓、问讯鼓、下钵鼓)及浴鼓、火鼓等,现皆不用,惟存大鼓(悬挂在鼓楼中,或大雄宝殿檐下)、宝钟鼓(中、小型的鼓,配以吊钟,放在鼓架上,配合赞诵用),以及手鼓(有柄,仅有鼓面,无鼓桶,以手执持,亦配合赞诵之用)而已。
  木鱼    木鱼为佛门中用于集众及修行时的法器,又称为鱼鼓、鱼板或木鱼鼓。原先只挂于大寮或斋堂门口,呈长鱼形状,为集众时击打的法器,因此又称为鱼梆或饭梆。    木鱼的意义在《敕修清规》及刘斧的《摭遗》中,皆有说明:鱼昼夜六时当中都不阖眼,因而佛寺里以木刻的鱼悬挂之,作为象征修行人为法忘躯,精进不懈的勉励。    到了明代以后,木鱼演变为头尾相接、鱼身圆形中空的造型,作为持经唱诵用的法器,通常以桃木、樟木或黑檀木雕刻,配合鱼身中空的共鸣腹腔,使声音清脆远传而沈定,具有摄心的效果。因此在禅坐一开始时,悦众便以执持的木鱼叩敲二声,让大众立刻将心收摄沈定下来,澄虑静思。在诵经与法会的梵唱时,木鱼亦有摄心、提神及作为节拍器的功能。一方面让诵经的人能将心靠在木鱼的声音上,不落入自己的昏沈及妄想当中,一方面也以木鱼规律叩击的节奏,让经文的念诵富有韵律感,保持不快不慢的一致速度,正如同修行的这念心要能不急不缓,绵绵密密地行持于中道上,发长远心精进用功一般。    木鱼的由来,有二种说法:一是《教苑清规》中所提:有一僧众生前因毁谤佛法与他的师父,往生后堕入鱼身,鱼背上生有一棵树,因受树的浮力,于海中随浪飘流,经常撞得皮破肉绽,痛苦不已。一日适逢他的师父坐船渡海,鱼即向生前的师父忏悔,经过师父为他超荐后,超生善道并托梦告知,已经脱离鱼身,希望将背上的树供养道场,亲近三宝。隔日,他的师父果然在庭院看到一棵树,便把树刻成鱼形,悬挂在道场,以警惕大众。    另一由来出自于玄奘大师的《指归曲》:玄奘大师于回国的途中,路经一长者家休息,长者再娶的妻子,利用长者外出打猎时,将前妻所生的儿子丢到海中,长者非常地哀伤,为儿子斋请玄奘大师,大师对长者说:「我长途跋涉疲惫,需要吃鱼,而且一定要大鱼才可以」。长者立刻派人将大鱼寻捕回来,剖开后竟是长者的儿子。欢喜的长者便问大师,如何来报鱼恩,于是玄奘大师回答他:「以木雕成鱼形,悬挂在佛寺,用斋时击叩,便可以报鱼恩了」。这便是木鱼的另一个传说由来。    了解了木鱼的意义及作用后,在我们执持木鱼法器或聆听到木鱼的声响时,便可更加提起道心,督促自己摄心用功,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而精进不懈努力行持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法僧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