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谁战功最差按战功能排名么

粟裕相比较,好像更能打仗,但没有进入十大元帅。如果按照真正战斗力,能排进十大元帅吗?能排到第几? - 知乎28被浏览18092分享邀请回答483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十大元帅按军事造诣排名。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十大元帅按军事造诣排名。
十大元帅按军事造诣排名,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一、刘伯承。& & & &理由:我军军事理论和与实战相结合的典范。早年参加了护法、护国战争,青年时期就成为川中名将;& & & &在红军时期是第四次反围剿胜利的主要策划人,1935年1月指挥先遣部队突破乌江,智取遵义,长征中又指挥了金沙江等胜仗。& & & &八路军时期也是军功卓著、与邓小平合作的刘邓大军使得日本鬼子闻风丧胆:指挥部队先后进行了夜袭阳明堡、设伏七亘村以及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冀南反十一路“扫荡”、百团大战中的正太榆辽等一系列著名战役战斗,给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 & & &解放战争中先后取得陇海、定陶、巨野、鄄城、滑县、巨金鱼、豫皖边、豫北等一系列战役的胜利,歼敌数十万;粉碎敌人33个旅对大别山的重点进攻。继而与出击陇海线的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挺进豫西的陈谢集团密切协同,在江淮河汉之间大量歼灭敌人,创建巩固的根据地,歼敌30余万人,解放县城100余座,开辟并扩大了中原解放区,形成三路大军互为犄角、机动歼敌、逐鹿中原的大好局面;与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统一指挥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进行淮海战役,同徐淮地区的国民党军主力进行战略决战。& & & & 1949年4月参与指挥渡江战役,实施京沪杭会战,解放了皖南、浙西、赣东北、闽北广大地区。11月与邓小平率部进军西南,拊敌侧背,断敌逃路,各个歼敌,同时通过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促成大批国民党上层军政人员率部起义和投诚,在近半年的时间内共歼敌约90万人,解放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和西康省大部,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割据西南、伺机反攻的企图。与此同时,他还领导了剿匪作战和进军西藏的准备工作,为巩固西南边疆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解放大西南.。二、林 &彪。& & & &理由:红军时期就是最年轻的指挥员,从排长一路升为军团长,打了不少胜仗,其特点是“巧”。林彪的军事才华主要展示在战术应用上,他特别擅长运动战,几乎将运动战的精髓发挥到极致。林彪对我国古代兵法的理解和运用绝对有独到之处,他指挥打仗一贯虚虚实实,声东击西,兵无常势,经常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极大的胜利,这方面是其他人不能相比的,此种战法,战士伤亡较小,既保存了自己的实力,又赢来了胜利,实在是一个军事大家的风采,所谓 “兵者,诡道也”彻底让林彪发扬光大了。三、彭德怀。& & & &理由:彭总可以说是参加了共产党掌握武装力量后到抗美援朝的所有战争,这是其他元帅不具备的。红军时期他领导平江起义,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就是红军能打会胜的重要的力量,率红3军团二渡赤水河,神速回师攻占娄山关,并协同红1军团再克遵义城,歼灭大量反扑之敌,取得红一方面军长征中的第一个大胜利。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参与指挥直罗镇战役。& & & &抗战时期始终战斗在抗战第一线,任八路军副总指挥、实际组织发起卫(河)东和磁武涉林战役,重创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维护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大局。在华北指挥实施百团大战,对正太、同蒲、平汉铁路等重要交通线进行大规模破袭战,前后历时3个多月,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毙伤俘日伪军4万余人。& & & &解放战争中指挥仅2万余人的部队同进攻陕甘宁解放区的23万国民党军作战。运用军事进攻与和平谈判相结合的方式,经过陕中、扶眉、兰州、宁夏、河西等战役,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30余万人,横扫大西北。& & & 最辉煌的时期是抗美援朝,表现了高超的指挥艺术,先后通过五次战役,指挥志愿军实施全线作战,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粉碎了敌人在中朝军队侧后登陆的计划,迫使其转入战略防御并接受停战谈判。四、徐向前。& & & 理由: 我军的十名元帅中,因为历史原因徐向前元帅的赫赫战功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个特殊的原因就是张国焘拥兵自重分裂中央,而当时的徐向前元帅是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这也是建国后徐帅长期保持低调的重要原因。 其实,在我军元帅中,徐帅的战功是不低于任何人的,最起码他要比贺龙、陈毅、聂荣臻、罗荣桓、叶剑英要高明,他的主要军事业绩还是在鄂豫皖创建的根据地,徐帅指挥的苏家阜大捷是红军时期最成功的围点打援的第一光辉范例。而当时的中央红军打的仗与此仗是没法相比是的。鄂豫皖苏区在惊人的发展壮大的时候,中央红军还在打游击,当时的中央红军根据地面积和拥有的兵力是绝对无法和鄂豫皖相比的。反六路围攻是红四方面军军战史上歼敌数量最多的一次战役,徐帅以八万人对川军二十余万,最后击溃川军二十万,歼灭十万。徐帅在反六路围攻中用的“收紧阵地”战法,在中国战争史上是徐帅第一次发明并成功实践。 也是他军事生涯的一座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军委对徐帅一直没怎么重用,因为他毕竟是四方面军的创始人之一,下面也是猛将如云,向许世友、陈锡联、陈再道、王近山等等都是在他手下成长的,军委当时对他的使用一直都是在一个地方干上一段时间后就调离,从来不让他长期指挥,不过,在解放战争中,他攻克太原、临汾解放山西大部,让人们再次领略了他杰出的军事才华。&五、陈毅。& & & &理由:我军著名儒将(诗人将领),红军时期曾与朱德一起率南昌起义军转战闽粤赣湘边界,是湘南起义领导人,并同朱德率部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 & & & 抗日战争领导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新四军代军长,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建立了华南、苏北、苏南、山东根据地。& & &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他和我军杰出的军事家粟裕一起在孟良崮战役中全歼国民党王牌74军,在淮海战役中取得辉煌的胜利。解放战争中壮大了华东解放军,其在党政军各方面堪称全才。陈帅在军队中威信极高。他总是能采纳部下的好建议,敢于运用非常规的兵法战胜敌人。六、贺龙。& & & &理由:最具传奇色彩,两把菜刀闹革命。曾任县讨袁护国民军总指挥、湘西护国军营长、靖国军团长、四川警备旅旅长、混成旅旅长、建国川军师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共产党以二十军为基础发动“南昌起义”更重要的是他是红二方面军创始人。& & & &抗战期间聂荣臻先后任八路军第115师副师长、政治委员在忻口会战中与林彪共同指挥所部进行了平型关战斗歼灭日军坂垣师团一部1000余人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击毁汽车100多辆马车200余辆取得全国抗战以来第一个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率领120师率师主力东渡黄河,取得了雁门伏击战等胜利。1938年底奉命率部挺进冀中,指挥第120师和八路军第三纵队转战冀中平原,先后在大曹村、曹家庄、邢家庄、黑马张庄,四战四捷。他指挥的河间齐会战斗,是战争中平原歼灭战的范例。百团大战中组织指挥部队在正太、津浦、平汉、北宁线等铁路线进行破击战使日军的交通枢纽陷于瘫痪。& & & &解放战争中,聂荣臻与贺龙为贯彻中央军委“收复绥远”的指示共同指挥晋察冀野战军3.3万人、晋绥军区2万人反击国民党部队的进犯两个月歼敌1.2万人解放了绥东、绥南广大地区。指挥正太战役集中优势兵力以大踏步进退的行动击敌薄弱环节歼灭国民党军3.5万余人。七、聂荣臻。& & & &理由: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在红军时期他是林彪的政委,与林彪率部参加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凡辉煌之处往往与林彪有关。& & & &抗战开始时他担任一一五师副师长,他最出色的成绩在抗日战争中晋察冀军区的实力,一直都较强,原因就是他拥有的最大的资源,其坐拥晋冀鲁豫蒙热辽等多省资源,因而实力仍然较佳,最为人称道的战绩是在黄土岭击毙了日军头目阿布规秀。& & & &解放战争中与下属杨得志、杨成武将领一起,取得清风店、石门两役胜利;指挥正太战役集中优势兵力以大踏步进退的行动击敌薄弱环节歼灭国民党军3.5万余人攻克正太铁路沿线七城及井陉等重要矿区使晋察冀与晋冀鲁豫解放区连成一片。同年11月在取得清风店战役胜利后聂荣臻又组织晋察冀野战军乘胜发起石家庄战役全歼守城敌军2.4万余人。八、罗荣桓。& & & & 理由:红军时期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经三湾改编,随毛泽东进入井冈山,在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领导部队的政治工作,同时组织部队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筹粮款,扩大红军队伍。& & & 抗日战争中,罗荣桓与陈光率115师师部和主力一部进入山东,参与指挥樊坝、梁山等战斗,重创日伪军。他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强调团结抗日的友军和爱国进步人士,孤立和打击制造摩擦的国民党顽固派。他率领的115师部队,与山东人民抗日起义武装组成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并肩作战,先后在鲁西、鲁南、冀鲁边、鲁中、滨海地区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发展人民武装,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罗荣桓元帅是政治元帅,个人品格极高,被誉为“党内圣人”,一生正直无私,胸襟博大。在山东期间,对严酷的“肃反”进行了坚决的抵制,营救了很多优秀军事干部。但战绩一般。九、朱德。& & & &从军于清末,参与了辛亥革命,又跟随蔡锷护国,其军事资历是中共内无人可及的。其后作为南昌起义领导人之一,失败后收拾残军上井冈山更难能可贵。在红军时期他在总部参与指挥反围剿和长征,抗战期间战斗在华北前线,到40年才回延安,以后一直中央协助毛主席指挥全国战场。十、叶剑英。& & & &叶剑英1927年12月,率领所部教导团参加广州暴动,任军事指挥部副总指挥。虽然资历相当深厚,但就具体的军事才能而言来讲基本上没有看到过他指挥过什么战役。 但是叶剑英元帅一直在我党另一战线上,代表党与国民党谈判工作,比如193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参谋长。10月,任八路军驻南京代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参加中共代表团,赴重庆与国民党政府代表进行停战谈判,出席政治协商会议。& & & &1949年底至1953年,他领导了华南地区的剿匪斗争、经济建设以及广州的市政建设等各项重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 & &&
采纳率:82%
来自团队:
华北野战军的代表。  尽管他曾在黄埔军校任职,  但实际也没有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  他指挥华北野战军同傅作义对峙三年  没有出色的战绩。  他一生的军事业绩中,凡辉煌之处往往与林彪有关。  5、元帅——陈毅()四川乐至县人  陈毅。  他未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  3。  他在军事指挥和学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战绩最小的,先得搞好《林传》。”  10、元帅——叶剑英()广东梅县人  叶剑英。  而在资历方面,他的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和刘伯承。  自云南讲武堂毕业后,  他在粤军中长期担任高级幕僚的职务,  当他协助老蒋率黄埔学生军第一次东征时,  林彪还没进黄埔的大门呢;  长征中他一度接替刘伯承任红军总参谋长;  解放战争三年,他又任总参谋长直至建国。  在重大历史事件中,他两度扮演了微妙的角色,二七年七月他向贺龙、叶挺通报朱培德的动态  而直接引发了南昌暴动;  三五年过草地时他的作为又导致了红军的公开分裂。  且不说他在以后的岁月中,  对粉碎“四人帮”和华、邓之争所起的微妙作用了。  至于他本人军事造诣与指挥能力如何,历史没给他机会证明  从十大元帅的各人背景看,哪一个都动不得,  十大将换谁上来都会引发新的不平衡。  再看看十大将的人选,派系平衡的因素减弱了,  而当时职务的因素加强了。。  7,  今天人们对他的误解也最多。  2、元帅——彭德怀()湖南省湘潭县人  彭德怀,在军史上的地位仅次于朱德,  授衔时是军委工作的主持人。  由于在十人中名列最后,容易诱发人们揣测,  从未担任过战略方面的最高职,没有派系背景,没有实际战绩,  一直在第一线从事战斗指挥,这一点全军无人可比。  他的军事造诣并不出色。  他创建红二军团时有很强的封建宗族色彩在十年间洪湖苏区仅能自保,谈不上发展。  后人往往将此归罪于夏曦洪湖肃反,  其实鄂豫皖苏区的肃反比洪湖苏区更为严重。  抗战时一二零师是八路军的三个师中力量最弱,  三是毛泽东不会将他对刘的看法公开化。  白崇禧称他是“共军第一号悍将”:  “要想写好《聂传》、元帅——罗荣桓()湖南衡山县人  罗荣桓、元帅——贺龙()湖南桑植县人  贺龙,第四野战军的代表,  十大元帅中他的战绩和指挥能力都堪称第一。  但他在十人中的资历倒数第二,位列第三是  4,  位列第四的原因一是因他的资历,二是他在军中人望甚高:  红军时期他是红一军团政委;  抗战开始时他担任一一五师副师长;  平津战役又是东野与华野联合作战,  以至于北京军事博物馆的一位创作员曾经说过,  但二十多年身经百战的资历足以使他傲视群雄,  位列元帅第二理所当然、元帅——聂荣臻()四川江津县人  聂荣臻,二七年入党、元帅——林彪()湖北黄岗县人  林彪。  授衔时刘伯承在党内军内已无实权。  9,因上述几个因素的制约,  除他之外找不出别人能平衡这个位置了。  确定叶剑英为元帅在于他的特殊地位和资历,  从北伐直到建国,他一直充当着  “中共军方在政坛上的代表”这一角色,  除他之外党内军内再无他人有这种特殊地位了,又是第一野战军的代表。  尽管他军事业绩上有胜有败,  再不曾有过值得一提的战绩。  解放战争时他仅任兵团司令。  他的军事业绩最显著之处是曾指挥过一度是红军中  最强的红四方面军。  但自从指挥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全军覆没后,  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攻克了太原。 】  由于红四方面军这一派系人数众多,  必须在元帅中有代表人物,  曾为总指挥的徐向前就是最佳人选了。  但如仅就表象认为贺龙一无是处也不客观,  授衔时他在军委中位置仅次于彭德怀和林彪,  庐山会议后他更担任了军委第二副主席,  成为毛泽东牵制林彪的首要人物,  对中国军队正规化的影响最大,借助南昌暴动总指挥  和红二方面军总指挥的资历成为元帅。  同时他又是十人中学历最高的,众所周知他是政工元帅,  代表着政工在军中的地位】  意味着中国军队所特有的中国特色。  在十大元帅中他的资历最浅,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  抗战以来他指挥的较大战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要依赖粟裕。  但他在军中的资历和地位,  以及他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的历史渊源,  而使得这三个派系的代表人物只能是他,不可能是粟裕,但从平江暴动到朝鲜停战,一身代表着南方三年游击战、新四军、  第三野战军三个派系。  他是半路出家从军的文人,军事造诣有限  1、元帅——朱德()四川仪陇县人  朱德,无论从哪个方面思考,第一把元帅交椅非他莫属  由于在党史军史上的地位极为特殊、元帅——刘伯承()四川开县人  刘伯承,第二野战军的代表,  长期担任预备队的角色。  贺龙解放战争时仅任晋绥军区司令这一兵团级的职务,  建国后任体委主任,  六五年取消军衔制就出自他的手笔,  而毛泽东对他则别有看法。  6,  军事造诣和战绩没有任何出色之处,上过大学。  8、元帅——徐向前()山西五台县人  徐向前,同贺龙类似,  借助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身分成为元帅。  他的资历仅高于林彪和罗荣桓,  在黄埔一期毕业生中原是不被看好的人物。  实际上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营长、战果没有林的大2、志愿军司令的首要人选本是林彪、团长,第一纵队司令员,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红军大学校长,参加了南昌起义,在军史上的地位仅次于朱德,授衔时是军委工作的主持人,特别是在军事理论上有较高建树,纵观其一生军事生涯个人认为其类似于诸葛亮加关羽型的,能征还会算啊,自身发展亦很快,后任红军总参谋长,抗战时力压徐向前做了以四方面军为班底组建的129师师长,129师在抗战中战果辉煌。林彪原名林育蓉,徐帅其实很强的。抗战以来他指挥的较大战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要依赖粟裕。特别在解放战争初期在两淮之地损兵失地,呵呵,可谓中共最强悍将之一,做了总指挥一职,但林吃的败仗亦不少。 有兴趣的话翻翻徐帅的列传就知道了,“总司令”在党内成为朱德的代称!刘帅在青年时期就是名震西南的骁将了,要是我带领农民起义的话,任第九军副军长、元帅——林彪()湖北黄岗县人 ★★★★☆林彪!特别在解放大西南中,第二野战军的代表,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他在军事指挥和军事著作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对中国军队正规化的影响最大。 白崇禧称他是“共军第一号悍将”,呵呵,张国焘没有成功代替毛主席,完全打乱国民党的军事战略部署,打活了全国这盘棋。在四方面军中他本是普通的,后由于军事指挥出色逐步做了领导,并在几位同级别的军团长中脱颖而出、湘南,于1928年4月走上井冈山与会合,朱德成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翌年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此后几十年间,外表儒雅的他性格极其坚毅,曾因眼睛受伤医生建议用麻醉手术,但其怕麻药影响脑子智力而拒绝麻醉手术,其战略意义绝非任何数字战果所能比拟的,并在淮海战役中吃了国民党机械化大军12兵团,其中有日本鬼子闻者流泪的第五军,呵呵。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扭转了解放军被动的局面,大大影响了他军事能力的表现。 抗战初期,徐帅指挥部队硬是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连战连胜,发展到8万军队,与中央红军会师时(中央红军仅剩一万多人)徐向前自然当上了红军总指挥,其实徐帅在红军时期表现出来的能力绝对不在林彪等人之下、朱德 ★★★ 1927年南昌起义时,哈哈,十大元帅中我首点徐向前为将,因为他特别擅长带以弱胜强(有经典战例),特别是能将一支乌合之众在短时间内培养成王牌主力部队,解放战争时期徐向前用地方拼凑武装迅速解放山西,故四方面军的军事成绩与他的出色指挥有相当大的联系,四方面军初期的发展离不开他的治兵之道,第四野战军的代表,十大元帅中他的战绩和指挥能力是非常出色的,可以如下排名:1、元帅——刘伯承()四川开县人 ★★★★★刘伯承,必须在元帅中有代表人物,指挥了辽沈,一直在第一线从事战斗指挥,这一点全军无人可比。其在红军时期就是主力军团的军事主官,抗战时是八路军的副总指挥,是林怕死不愿意去推给彭大元帅的,就因为大家听说四川的龙刘伯承打回来了,哪个还敢抵抗,特别是在打出了多个经典战例。由于红四方面军这一派系人数众多,战果也是辉煌的。起义军南征潮汕失败时,他在危境中率领“铁军”余部近千人进入粤北,采取“关云长刮骨疗伤”的方法手术,恐怖啊!时称四川一条龙,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按照综合功绩来看。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但后因命运不好,其中在数天内同一地点伏击日军两次,更是中华兵法的生动体现。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再后来八路军以四方面军残余人马组建了129师,但曾是红军总指挥的徐连个师长都混不上。参加了红军长征,由此推见其位列第三 呵呵4,刘伯承则算半个)故列第一2、平津等重大战役。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五年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七年在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连长,屈居于林彪之下原因主要是1、元帅——彭德怀()湖南省湘潭县人★★★★ 彭德怀,不过1947年攻克石家庄时他曾亲临前线指挥,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由于他是毛主席的第一爱将,其最大特点是善于指挥大兵团多兵种作战,解放战争时更是以区区数万军队力敌国民党悍将胡宗南几十万军队,考虑其在经典战例和军事著作影响方面不及刘伯承,故列第二、不为所用,其中大部主力被派往河西走廊戈壁绝地作战,西路军打到弹尽粮绝的时侯党中央竟然不准他们撤退,要求继续进攻,嘿嘿,另据说时人谓中国军界有两个半军事家,(毛泽东,从上面的简略说明,大家应该明白徐帅军功不那么显赫的原因了,然而单以军事能力来看,为啥啊,所以位列第四5,虽然4野人数装备都最强,建立了红四军并任军长,成为全国第一支主力红军的最高军事指挥员。 1930年。3,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元帅——徐向前()山西五台县人 ★★★★徐向前,同贺龙类似,借助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身分成为元帅。他的资历仅高于林彪和罗荣桓,在黄埔一期毕业生中原是不被看好的人物,又是第一野战军的代表。从平江暴动到朝鲜停战,而且毛爷爷组织了所谓的援西军,表面上说是救援徐向前他们,部队后来从鄂豫皖苏区撤退到川陕地区时兵不满2万,他在四方面军中是完全负责军事的领导,刘伯承的名字瓦解投降了多少地方军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建国后对我军的正规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考虑到其年轻时在滇军中也曾名动一时,故列第五6、元帅——陈毅()四川乐至县人 ★★★陈毅代表着南方三年游击战、新四军、第三野战军三个派系。他是半路出家从军的文人,军事造诣有限,周旋数年,却越战越强,其能力可见,朝鲜战争中更是志愿军的首任主官,并取得大败美军等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白崇禧各算一个,实际上整个抗战时期八路军的指挥工作大都是由他完成的,却一直在河东按兵不动,专等西路军全军覆没,嘿嘿,可谓是毛主席的伟大智慧啊,在排除异己方面大家都差不多啊,还面对国民党的追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司令员。在红军长征时,他有时也担负具体作战指挥,类似与汉初韩信。 建国后,朱德先后任国家和党的副主席、人大委员长,1955年授十大元帅时为第一名。 从战绩上看。湖北省黄冈县人,既证明了其卓越的军事能力——也更坚定了毛泽东等决不敢让其带兵的戒心,所以四方面军的人在延安只能是被瓦解分消,败退山东,但考虑其在抗战后期主事新四军期间有较大发展,并对华野的壮大确有指挥之功效,曾为总指挥的徐向前就是最佳人选了。 后人对徐帅的评价不是很高,但我仔细研读了他的传记后却得出以下之个论,朱总司令确实一般,具体指挥上缺少太出色的战例,在一把手的位置上其军事战略能力似乎更多被毛主席的光辉给掩盖了,他率八路军总部前往太行山前线。1940年回延安后,因年纪已大,主要协助指挥全局,朱德率领滇军教育团一部参加,一直是3野军事主要负责人之一,另较之其下各帅确实强悍些,然与朱总司令相比而言,由于朱总司令年岁既长,姜必定是老的辣,故其列第六7、元帅——聂荣臻()四川江津县人 ★★聂荣臻,华北野战军的代表。尽管他曾在黄埔军校任职,但实际也没有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他指挥华北野战军同傅作义对峙三年,没有出色的战绩。他一生的军事业绩中,凡辉煌之处往往与林彪有关:红军时期他是红一军团政委;抗战开始时他担任一一五师副师长;平津战役又是东野与华野联合作战,以至于北京军事博物馆的一位创作员曾经说过:“要想写好《聂传》,先得搞好《林传》。考虑聂帅在河北主事多年,多少还有点军事水平的,故列第七” 8、元帅——贺龙()湖南桑植县人 ★★贺龙,借助南昌暴动总指挥和红二方面军总指挥的资历成为元帅。他未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军事造诣和战绩没有任何出色之处。他创建红二军团时有很强的封建宗族色彩,在十年间洪湖苏区仅能自保,谈不上发展。后人往往将此归罪于夏曦洪湖肃反,其实鄂豫皖苏区的肃反比洪湖苏区更为严重。抗战时一二零师是八路军的三个师中力量最弱、战绩最小的,长期担任预备队的角色。 贺龙解放战争时仅任晋绥军区司令这一兵团级的职务,建国后任体委主任。但如仅就表象认为贺龙一无是处也不客观,授衔时他在军委中位置仅次于彭德怀和林彪,庐山会议后他更担任了军委第二副主席,成为牵制林彪的首要人物,六五年取消军衔制就出自他的手笔。故列于第八 9、元帅——叶剑英()广东梅县人 ★叶剑英,没有派系背景,没有实际战绩。由于在十人中名列最后,容易诱发人们揣测。实际上,因上述几个因素的制约,除他之外找不出别人能平衡这个位置了。确定叶剑英为元帅在于他的特殊地位和资历,从北伐直到建国,他一直充当着“中共军方在政坛上的代表”这一角色,除他之外党内军内再无他人有这种特殊地位了。而在资历方面,他的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和刘伯承。自云南讲武堂毕业后,他在粤军中长期担任高级幕僚的职务,当他协助老蒋率黄埔学生军第一次东征时,林彪还没进黄埔的大门呢;长征中他一度接替刘伯承任红军总参谋长;解放战争三年,他又任总参谋长直至建国。至于他本人军事造诣与指挥能力如何,历史没给他机会证明。(毕竟他是军校毕业,比罗帅要强啊)故列第九10、元帅——罗荣桓()湖南衡山县人 ★罗荣桓,众所周知他是政工元帅,代表着政工在军中的地位,意味着中国军队所特有的中国特色。在十大元帅中他的资历最浅,二七年入党,从未担任过战略方面的最高职。同时他又是十人中学历最高的,上过大学。 其履历并无单独指挥之出色战绩,故列最末林彪的四野11大败仗1、湘江之战:红一军团损失三分之二,依靠其他军团撤销番号补充;2、长征千里溃逃:红一军团仅剩下不到5000人,依靠其他军团缩编补充;3、平型关战役:头脑发热,伏击日军辎重队损失大量红军骨干,遭到中央批评;4、第一次四平战役:损失10万人,千里溃逃,丧失沈阳、长春等大城市,准备进山打游击。5、其塔木战役:1947年1月,以一个师,打敌一个营,结果,我伤亡1100多人,打死打伤敌仅550余人,其余撤走。6、第二次四平之战:林彪以24个师的兵力包围陈明仁一个军,结果打了半个月,付出很大代价,不得不仓皇撤出。7、长春攻城战。林彪以绝对优势兵力,半年攻不下长春,被蒋介石以少数兵力牵制了大量精锐部队入关。8、锦州攻击战:多次犹豫,遭毛丄泽东痛批才终于包围锦州,走了辽沈战役关键的一步棋。9、营口追击战:以百万之众让杜聿明从容撤走5万人到关内,增加了关内我军的压力。10、青树坪战役:南下湖南后,林彪中了白崇禧的埋伏,49军伤亡1300余人。11、海南岛战役:林彪指挥韩先楚攻打海南岛,未能完成歼敌任务,结果薛岳率10万守军中的7万从容撤往台湾,增加了台湾守军力量,造成至今一边一国。
我这样排吧
我是按军事能力
是我军战神
打仗基本不靠别人
都是自己打的而且是圆滑
可以说战神打起仗来是有勇有谋的
这位是以军令如山
横刀立马元帅
都是 令危授命赶往前线的
是现代军事家的佼佼者
虽然当过逃兵
但是为新中国的解放做出的贡献
从东北打到海南
55年的元帅诗毛泽东弄得 ,林彪其实根本没才能,诗毛泽东吹出来的 ,那个时候谁敢说不啊。刚刚开始的时候林彪是个逃兵
论指挥艺术都差不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相信当年颁布军衔的排名吧,那个绝不是凭空得来的。
其他5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等待您来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十大元帅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