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国军将领怎么抗日的

马占山:1933年返回国内,在国民党内部因抗日主张受到排挤,1936年参与西安事变,1949年投TG。    冯占海:武汉会战后,因汤恩伯等国民党将领排挤同僚、岐视旁系而心灰意令,率亲信副官二人出走经商,全国解放后投TG。    蔡廷锴:因受蒋介石打压、与李济深领导福建事变,失败后流亡海外。抗日战争时期任第六集团军副总司令,1940年因受蒋介石排挤去职。1948年配合TG组织建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吉鸿昌: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1932年投TG。1933年参与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被蒋污为‘破坏“国策”,遭何应钦所部与日寇腹背夹攻,同盟军失败。1934年被捕牺牲。    抗日战争中歼敌最多的两名国军将领之一——薛岳:在解放战争中鲁南战役,因蒋干预指挥,李先洲兵团覆灭,薛岳成为替罪羊,3月3日,蒋介石以“指挥无力,名声低落”的罪名撤了薛岳的职。于1949才被委以重任受命组织伯陵防线守卫海南,然大势已去,部队如薛岳所料士气低落一触即溃。不久转进台湾,任虚职。    抗日战争中歼敌最多的两名国军将领之一——孙立人:东北战场因与杜聿明不和受到排挤,日,蒋介石以“纵容”部属郭廷亮武装叛乱、“窝藏共匪”、“密谋犯上”等罪名,革除孙总统府参军长职务。孙被判处“长期拘禁”,直到1988年3月才解除长达33年的监护。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蒋介石效仿曾国藩的任人唯亲
结果害死了自己    
  莫名其妙
  作者:a 回复日期: 18:40:08      回复     蒋介石效仿曾国藩的任人唯亲 结果害死了自己  -------------  效仿曾国藩天天写日记,就有了现在的“日记开疆”........  效仿王阳明亲临指挥一线,结果就是瞎指挥被狠扁........
  要不是美国对日宣战,国军抗日得抗80年
    作者:shamohai45 回复日期: 18:50:19  回复
      要不是美国对日宣战,国军抗日得抗80年  
--------------------------  
要不是美国卖给日本战备物资,日本连造军刀的钢都不够用,什么飞机坦克大炮都是浮云了  
要不是美国的两艘军舰开去和日本通商,日本现在比朝鲜强不到哪去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抗战中,国军 206 位将领殉国,而共军只失去了两位将军」是真的吗? - 知乎1866被浏览586075分享邀请回答3.6K48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5084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看看国军将领怎么抗日的-张自忠
导读:长江是一条铁血的河流。60多年前有一位忠勇之将曾无声地走过这条母亲河,之所以无声是因为溯江而上的是已经战死的他,这位忠勇之将就是张自忠将军。
张自忠上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盟军中阵亡的最高将领,也是现代战争面对面厮杀,贴身肉搏,喋血拼刺中唯一战死的将军。
  那是长江流域春夏之际的一个夜晚,张自忠将军率领着只有两千战士的部队渡过湖北襄河,直扑日军主力,死战不退,最终全部阵亡。张自忠将军浴血之战的真实意图,就是以决死的意志,扑向劈面而来的日军。“我生国死,我死国生!”将军呼啸着冲向敌阵。此一战
长江是一条铁血的河流。60多年前有一位忠勇之将曾无声地走过这条母亲河,之所以无声是因为溯江而上的是已经战死的他,这位忠勇之将就是将军。上将是反盟军中阵亡的最高将领,也是面对面厮杀,贴身肉搏,喋血拼刺中唯一战死的将军。那是长江流域春夏之际的一个夜晚,将军率领着只有两千战士的部队渡过湖北襄河,直扑日军主力,死战不退,最终全部阵亡。张自忠将军浴血之战的真实意图,就是以决死的意志,扑向劈面而来的日军。“我生国死,我死国生!”将军呼啸着冲向敌阵。此一战他就是要杀敌,就是要战死沙场!像岳飞、一样,张自忠也受过冤屈。1937年,“”张自忠奉命和谈,他没能与日军作战,成了全国一片骂声中的汉奸与卖国逆贼。张自忠将军无言地承受了这一切。他率领这些穿着草鞋的农家子弟,有的只有十六七岁,长得还没有枪高,就要和敌人去拼命。他们从南到北地行进着,谁能知道将军的心里一直在寻找机会,历史最终将给将军一条保留名节的血路。这一天终于来了。穿过冰冷的河水,暗夜里行进的他心里清楚,他要战死在这里。中最惨烈搏杀的战场是在长江三峡东口外的鄂北。据战报公布,张自忠将军生命的最后时刻,全身被数弹洞穿,可他没有倒下,仍面对日军挥舞着早已无弹的手枪,最后几位保护他的士兵也全部阵亡了。日军第三中队长堂野射出一枪,击中张自忠额头,血污糊住了将军的眼睛,他大声呼叫杀敌!日军一等兵藤冈之用刺刀穿入了他的左肋。日军惊遇鬼神,说将军倒下时像一座山。当天夜里,日军确认战死的是张自忠上将时,发出了短暂的欢呼,接下来他们一起郑重地给张将军敬礼。第二天,日军又用柏木棺材埋葬了将军,当晚他们接到总司令部命令,把张自忠的遗体运到武汉。是夜,一支突袭此地,发了疯的中国军人敢死队冲向日本鬼子,二百多名官兵倒下,他们从敌人手中抢回了将军的忠勇之驱。中国军人作战的果敢、顽强,以前所未有的火力,使日军为之胆战心寒。将军以死激发了中国军人复仇的火焰。将军不惧死,士兵何曾怕死?正如张将军战前所言:“人生百年,终有一死,贵在死得其所!”他属下的士兵斩断了生的念头,毅然地冲向了敌人。张自忠将军的灵柩,由湖北武昌起程运往重庆,举行国葬。当日,十万人口的宜昌,倾城出动,万人空巷。在将军灵柩经过的长江边,为他送行。日军飞机多次在宜昌上空盘旋,十万宜昌人眼睁睁地看着敌机,没一人惊恐躲避。日军看着这破天荒的场面没有轰炸。将军以死拼杀没能战胜的敌人,显然被将军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所震慑。轮船汽笛响彻长江,载着将军缓缓驶离宜昌码头远去,驶在长江上,开向流着中华民族忠勇之士热血的天险三峡。张自忠上将的遗躯经过秭归,峡边高山上再一次立满了人群。这是屈原故里的乡亲,他们默默地望着。长江上传来一首古老的歌谣,这是两千多年前屈原的《招魂》,凭吊亲人,秭归人从来就是这么唱着:“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一个人把自己置于死地,将军深义何在?一个民族,一条大江,正是有了这样的忠勇之子,其文明才能日夜不息地流淌至今。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防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