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世界3最后一战成就不稳定的人为因素

一战后通过召开巴黎和会.签订等一系列条约.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在欧洲.中东.非洲的新秩序,年召开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和.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这样就形成了战后——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一战后通过召开巴黎和会.签订等一系列条约.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在欧洲.中东.非洲的新秩序,年召开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和.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这样就形成了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不稳定性和暂时性的原因:①巴黎和会上对战败国的掠夺性惩罚.加深了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因而必然导致战败国的复仇情绪滋长.②这些条约是战胜国之间相互妥协的产物.分赃不均加深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使得这种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③这一体系是建立在瓜分和掠夺殖民地.宰割弱小民族的基础上的.这必然加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弱小民族国家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凡此种种.都决定了在不远的将来这一体系必将瓦解. 1933年德国退出国联,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放手扩充陆军.重建空军.建造军舰,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日本违反.发动九·一八事变.制定.妄图吞并全中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瓦解.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想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强占的一切权益。中国代表、驻美公使顾维钧驳斥了日本的立场,坚持胶州租借地、胶州铁路及其他一切权利,应直接交还中国。中国还提出取消日本和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顾维钧发完言后,威尔逊和兰辛、势合乔治与贝尔福到中国代表团处表示祝贺,会议的新闻发布也强调中国声明受到日本以外各大国代表的一致赞扬。但是形势很快就起了变化。日本制造舆论说,如和会不同意日本对山东的要求,日本也要仿效意大利,退出和会,不加入国际联盟。原来不希望日本在远东势力过于强大的威尔逊为了保住国联计划,决定牺牲中国的利益,在山东问题上向日本让步。4月22日,“三巨头”会议召中国代表到会,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可以看到现在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他们明确要求中国对日本做出让步。 材料二& 美国在欧洲受挫,但它的扩张势头有增无减,它的目光自然转向世界其他地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英俄矛盾一度是主要矛盾,战后美日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了。1919年11月,咯奇等美国参议员公开声明,其要点是“中国不以本国领土或沿海地之无论何处,割让或租借于无论何国”。“中国既赞同所称门户开放主义,并实行中华民国各地方,无有例外”。中国代表的表态得到了美国的赞许。 材料三& 日,中日签署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款》及《附件》。条约规定:“日本应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同时,中国政府亦声明胶州德国旧租借地全部开商埠,外国人在德国旧租借区既得权无论在德国租借时或日本军事占领时经合法、公道取得者,应尊重之。” &&&&&&&&&&&&&&&&&&&&&&&&&&&&&&&&&&&&&&&&&&&&&&&&&&&&&&&&& ——摘自《国际关系史》 请同答: ①依据材料一指出山东问题的实质。并结合有关史实概括这一问题产生的过程。 ②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对山东问题的变化的原因。 ③对材料三中山东问题的方案,你如何看待? ④通过山东问题的产生及解决过程,你得出哪些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 日本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想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强占的一切权益。中国代表、驻美公使顾维钧驳斥了日本的立场,坚持胶州租借地、胶州铁路及其他一切权利,应直接交还中国。中国还提出取消日本和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顾维钧发完言后,威尔逊和兰辛、势合乔治与贝尔福到中国代表团处表示祝贺,会议的新闻发布也强调中国声明受到日本以外各大国代表的一致赞扬。但是形势很快就起了变化。日本制造舆论说,如和会不同意日本对山东的要求,日本也要仿效意大利,退出和会,不加入国际联盟。原来不希望日本在远东势力过于强大的威尔逊为了保住国联计划,决定牺牲中国的利益,在山东问题上向日本让步。4月22日,“三巨头”会议召中国代表到会,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可以看到现在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他们明确要求中国对日本做出让步。材料二&美国在欧洲受挫,但它的扩张势头有增无减,它的目光自然转向世界其他地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英俄矛盾一度是主要矛盾,战后美日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了。1919年11月,咯奇等美国参议员公开声明,其要点是“中国不以本国领土或沿海地之无论何处,割让或租借于无论何国”。“中国既赞同所称门户开放主义,并实行中华民国各地方,无有例外”。中国代表的表态得到了美国的赞许。材料三& 日,中日签署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款》及《附件》。条约规定:“日本应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同时,中国政府亦声明胶州德国旧租借地全部开商埠,外国人在德国旧租借区既得权无论在德国租借时或日本军事占领时经合法、公道取得者,应尊重之。”——摘自《国际关系史》请同答:①依据材料一指出山东问题的实质。(2分)并结合有关史实概括这一问题产生的过程。(6分)②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对山东问题的变化的原因。(4分)③对材料三中山东问题的方案,你如何看待?(4分)④通过山东问题的产生及解决过程,你得出哪些认识?(4分)&
阅读下列材料(11分)材料一&日本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想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强占的一切权益。中国代表、驻美公使顾维钧驳斥了日本的立场,坚持胶州租借地、胶州铁路及其他一切权利,应直接交还中国。中国还提出取消日本和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顾维钧发完言后,威尔逊和兰辛、势合乔治与贝尔福到中国代表团处表示祝贺,会议的新闻发布也强调中国声明受到日本以外各大国代表的一致赞扬。但是形势很快就起了变化。日本制造舆论说,如和会不同意日本对山东的要求,日本也要仿效意大利,退出和会,不加入国际联盟。原来不希望日本在远东势力过于强大的威尔逊为了保住国联计划,决定牺牲中国的利益,在山东问题上向日本让步。4月22日,“三巨头”会议召中国代表到会,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可以看到现在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他们明确要求中国对日本做出让步。材料二&美国在欧洲受挫,但它的扩张势头有增无减,它的目光自然转向世界其他地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英俄矛盾一度是主要矛盾,战后美日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了。1919年11月,咯奇等美国参议员公开声明,其要点是“中国不以本国领土或沿海地之无论何处,割让或租借于无论何国”。“中国既赞同所称门户开放主义,并实行中华民国各地方,无有例外”。中国代表的表态得到了美国的赞许。材料三&日,中日签署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款》及《附件》。条约规定:“日本应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同时,中国政府亦声明胶州德国旧租借地全部开商埠,外国人在德国旧租借区既得权无论在德国租借时或日本军事占领时经合法、公道取得者,应尊重之。”——摘自《国际关系史》请同答:①依据材料一指出山东问题的实质。(2分)并结合有关史实概括这一问题产生的过程。(3分)②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对山东问题的变化的原因。(3分)③对材料三中山东问题的方案,你如何看待?(2分)④通过山东问题的产生及解决过程,你得出哪些认识?(1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想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强占的一切权益。中国代表、驻美公使顾维钧驳斥了日本的立场,坚持胶州租借地、胶州铁路及其他一切权利,应直接交还中国。中国还提出取消日本和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顾维钧发完言后,威尔逊和兰辛、势合乔治与贝尔福到中国代表团处表示祝贺,会议的新闻发布也强调中国声明受到日本以外各大国代表的一致赞扬。但是形势很快就起了变化。日本制造舆论说,如和会不同意日本对山东的要求,日本也要仿效意大利,退出和会,不加入国际联盟。原来不希望日本在远东势力过于强大的威尔逊为了保住国联计划,决定牺牲中国的利益,在山东问题上向日本让步。4月22日,“三巨头”会议召中国代表到会,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可以看到现在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他们明确要求中国对日本做出让步。 材料二& 美国在欧洲受挫,但它的扩张势头有增无减,它的目光自然转向世界其他地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英俄矛盾一度是主要矛盾,战后美日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了。1919年11月,咯奇等美国参议员公开声明,其要点是“中国不以本国领土或沿海地之无论何处,割让或租借于无论何国”。“中国既赞同所称门户开放主义,并实行中华民国各地方,无有例外”。中国代表的表态得到了美国的赞许。 材料三& 日,中日签署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款》及《附件》。条约规定:“日本应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同时,中国政府亦声明胶州德国旧租借地全部开商埠,外国人在德国旧租借区既得权无论在德国租借时或日本军事占领时经合法、公道取得者,应尊重之。”&&&&&&&&&&&&&&&&&&&&&&&&&&&&& ——摘自《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山东问题的实质。并结合有关史实概括这一问题产生的过程。 (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对山东问题态度变化的原因。 (3)对材料三中山东问题的方案,你如何看待?
(4)通过山东问题的产生及解决过程,你得出哪些认识?
一战后为调整国际关系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和美国华盛顿召开了两次重要会议,据此回答1~15题:
1.巴黎和会上,极力要求削弱德国的是
A.美国B.英国
C.法国D.日本
2.一战后,英法两国在下列哪一问题上态度不一致
A.干涉苏俄B.成立国联
C.制裁德国D.托管德国海外殖民地
3.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A.消除了协约国之间的矛盾
B.缓和了不同社会制度的矛盾
C.为民族解放运动创造了有利时机
D.暂时协调列强在东西方的矛盾
4.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之处是
①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会议;②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③会议暂时协调矛盾,又埋下了隐患;④两会均损害了中国主权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D.②③④
5.巴黎和会上,英美主张把原德国在山东权利转让给日本。华盛顿会议又表示支持中国让日本归还山东的要求,英美态度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英日同盟宣告结束
B.中、英美日都是国联成员国
C.慑于中国五四运动的威力
D.日本的势力扩张威胁到美英利益
6.1922年《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签订后,得利最多的是
A.英国B.美国
C.日本D.法国
7.美国没参加一战后的对德国殖民地的分赃,其原因是
A.美国反对殖民主义
B.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C.美国坚持“中立”政策
D.美国不是国联成员国
8.下列有关国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国际联盟的盟约是巴黎和会的组成部分
B.帝国主义企图通过国联在世界造成和平的幻想
C.国际联盟是保护帝国主义利益的工具
D.美国在倡导成立国联和国联成立后,都对国联发挥重要作用
9.关于“国联”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1920年成立
B.1946年解散
C.维护了国际社会的永久和平
D.美国拒绝参加
10威尔逊认为:“我们应当以资本供给世界,而谁以资本供给世界,谁就应当管理世界”。下列史实体现这一愿望的是
A.放弃中立,参加一战
B.提出十四点原则
C.召集华盛顿会议
D.提出对华“门户开放”政策
11.一战后,美日两国的相似之处有
①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债权国;②在东亚,太平洋地区扩展势力;③参与瓜分德国海外殖民;④利用实力向欧洲进行渗透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
12.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以下各项不属于该结论的是
A.美国取得了与英国同等制海权
B.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C.遏制了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的扩张势头
D.确立了美国在亚洲的霸权地位
13.20世纪20年代英法制定的“大陆政策”的主要差异在于
A.是奉行还是反对均势政策
B.是削弱德国还是扶植德国
C.是相互牵制还是相互结盟
D.是建立安全体系还是祸水东引
14.下列关于20世纪20年代世界形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由对抗走向缓和
B.凡尔赛体系掩盖下的矛盾日益激化
C.美国推行“金元外交”干涉欧洲事务
D.世界格局仍以欧洲为中心
1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破产的根本原因是
A.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B.体系建立时埋下了隐患
C.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经济危机引起战争危机,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一战二战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是什么?
一战二战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是什么?
09-08-18 &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Central Powers)和协约国(Allied Powers)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是同盟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伤。  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比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其中西线最惨烈,著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 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国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失败,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ERROR:15) & 访客不能直接访问再谈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再谈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的位置:
当今时代的主题
新华网 访问次数:
当今时代的主题
& &来源:[ 新华网 ]&
当今时代的主题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日 9时50分
关于“当今时代的主题”的教学目标
本课进行当今时代的主题的教学,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识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二、过程与方法:  收集和分析当前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材料,阐述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  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国际关系的内容、形式及其决定因素,分析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及其相互关系,分析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问题,分析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比较各种类型的主权国家在重大国际事件问题上的态度和主张的异同,深刻领会我国的国防政策及我国对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自觉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  正确认识多极化趋势和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增强国际竞争意识,增强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正确认识当今世界的局势,对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面临的发展问题,树立必要的忧患意识。
关于“当今时代的主题”的教材分析
第二节:当今时代的主题。共分三个框题。
第一个框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讲述三个问题:
  1、和平问题:课文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讲述了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两大主题的原因,即它们集中反映了当代世界的主要矛盾,是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根本问题。接着,课文从四个方面分析和平问题:
  ①和平问题: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课文用楷体字讲述了战争对人类社会的破坏,从战争中人类付出的惨重代价可见和平是人类的共同愿望。
  ②和平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含义:和平具有了现实可能性,新的世界大战打不起来,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
  ③战后世界维持了总体和平局面的原因:主要是:第一,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第二,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第三,经济的一体化,使国际上各种力量互相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④各国人民还面临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艰巨任务。因为战后的世界和平是不稳定和不完全的,局部战争从未间断,这是世界和平的隐患。在这里,课文用了一段楷体字讲“世界和平的隐患”,还用了一段楷体字讲“避免战争的可能”。这些事实材料有利于说明观点。
2、发展问题:课文从两个方面作了分析:
  ①发展问题:指世界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课文用一段楷体字,列举战后经济发展的事实,说明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发展经济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②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含义:发展具有了现实可能性,战后经济发展是主线。
  ③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任务更显得迫切和艰巨。
  课文有三段指体字,一段讲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存在的两个严重问题;另外两段讲发展中国家绝对贫困的人数等。主要用于说明世界经济形势的严峻性。
3、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课文指出:总的来说,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课文设置了“议一议”——“如何理解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这个小栏目,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①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战乱和冲突则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课文用了一段楷体字介绍海湾战争的有关材料,主要目的是说明战乱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②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因为,第一,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加强了各国间的交流和联合,抑制了世界战争的爆发;第二,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消除世界不稳定的因素,减少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第三,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
  课文引用了邓小平语录:“世界和平能否维护,归根到底是第三世界发展的程度如何。”这句话,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和平与发展的关系。课文还设置了“议一议”小栏目,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去思考“如何理解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这一设问。
  本框教学重点是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因为这两个问题与当今时代的主题、建立国际新秩序和我国对外政策是紧密联系的。
第二个框题“建立国际新秩序”,讲了两个问题:
  l、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对此,课文讲了三点:
  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含义;
  ②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根本原因。课文用楷体字讲述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扩展性说明。
  课文还设置了“试一试”这个设问小栏目,要求学生“用历史和现实事例,说明西方大国如何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教师应启发学生列举历史和现实事例来说明,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当代世界正是由于少数国家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干涉别国内政,破坏别国主权,才使世界和平受到威胁,使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受到阻碍。
  2、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课文讲了两点:
  ①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要性。课文在这里用了一段楷体字,强调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要性。还配有一幅“原中国外长钱其琛在联大会议上阐述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的图片,这有利于增强教材的可读性,也有利于证明我国提出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②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其内容是:第一,国际新秩序应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第二,国际新秩序的核心是各国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第三,各国有权根据本国国情,独立自主选择本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第四,各国特别是大国必须严守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国际争端应通过和平方式合理解决,而不能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第五,国际新秩序应包括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两个方面。
  建立国际新秩序,是本框的教学重点。因为国际新秩序包括政治、经济新秩序,我国已把建立国际新秩序作为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个框题“当代的国际竞争”,讲了两个问题:
  l、世界的多极化趋势:课文讲了三点:
  ①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世界两极格局。
  ②自70年代以来,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原有的两极格局被彻底打破,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
  ③当前,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助于抑制美国搞单极世界,由它来领导国际社会的图谋,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课文用一段楷体字以“旁证”方式说明中国是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力量,属于扩展性说明材料。
  2、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课文讲了四点:
  ①世界在向多极化发展过程中,竞争越来越激烈。
  ②国际竞争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而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课文解释了综合国力的含义及其包括的七个方面的因素。指出当前国际竞争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能否增强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③我国也要抓住时机,加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课文设置了小栏目:“议一议:面对当前国际激烈的竞争,我国应如何增强综合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议论,也可用于课后作业。课文还用了两段楷体字,介绍西方主要国家振兴经济和科技的战略计划,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的认识。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本框的教学重点。
关于“当今时代的主题”的教法建议
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采用时事导入的艺术讲述:放几段时事材料(录像或投影)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和平问题?什么是发展问题?  ①继续用时事资料辩证地讲解战争与和平,加深学生对和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认识到:尽管局部的战争时有发生.甚至还极其残酷。(如美国等对南联盟军事打击)但世界和平的力量仍在增长,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可能的。同时,也要看到因为存在战争,所以,战争对世界和平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世界人民反对战争。  ②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发展问题的重要性:要正确分析当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重困难.发展问题不仅带来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落后,而且也加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发展问题正在制约着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全世界的发展前途,必然影响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③正确对待和平与发展的关系.讲解时要防if:绝对化和片面性。和平与发展二者之间是互为条件、相互联系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和平的保证。还要认识到并不是有了和平的环境,经济就一定能发展.经济发展了和平就一定能够得到维护。这就是说.除了二者互为条件的因素外.还有其他的因素影响.如强权政治、霸权主义。
二、建立国际新秩序  可框题可采用复习导入法:让学生回忆并回答:什么是和平与发展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导入本节课的内容。也可采取视频导入法:播放视频(关于国际和平与发展问题)引导学生对视频材料出现的问题进行发言,教师在总结的基础上导入本课。  关于“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的教学,通过课前学生探究活动,收集有关当今世界帝国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饿强权政治的事例,在课堂上就探究结果或心得进行发言、讨论,形成这样的认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就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关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教学,这部分的内容可采取讨论法。首先确定好讨论的问题,例如:从探究结果来看,怎样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如何认识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等。其次要协助学生做好讨论、发言的准备,包括撰写发言提纲和探究报告等,因此,这部分讨论的内容在探究活动中应有所体现,教师自己在课前也要认真研究讨论题,从不同角度把握讨论内容,并充分估计学生在讨论中可能出现的看法和问题,做好解惑答疑的准备;再次,组织好课堂讨论。教师应紧紧把握好讨论的中心和方向,避免偏离讨论题;要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坚持正确的观点,修正错误的看法,并提出富于创新的建议;调控讨论气氛与课堂纪律,最后对讨论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 当代的国际竞争  本框题建议采用直接导入法:由当今世界多种多样的竞争,引出“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的问题,进入本课的内容。也可采用视频导入法:通过一段关于国际竞争的视频,引导学生分析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教师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导入本课。  关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的教学,可采取"自学阅读--讲授"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先由学生阅读教学内容,通过自学掌握知识,然后由教师引导加深理解。  关于“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的教学,这部分的内容可采取"讨论法"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讲解综合国力的概念时,最好通过中外各国综合国力的比较来分析我国的综合国力。还应充分运用教材157页的"议一议",提出问题,并让学生思考:面对激烈的竞争,我国应采取什么战略措施,应如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学生的讨论中找寻正确合理的答案。  收集当前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材料,阐述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重点掌握以下几点:  ①明确综合国力概念,收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综合国力表现的具体数字,比较他们的差别有多大。   ②从比较中认识: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我国的综合国力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近半个世纪里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国际排名中仍很落后,是处于弱势。  ③明确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用材料证明;要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发展经济,实现科教兴国。  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袭击,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中国人民在呐喊之后更清楚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逍理"。  ⑤发展就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就要振兴科技教育,惟有这样才能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的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  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看,当今世界存在着哪些类型的国家?绝大多数是什么类型国家?这个绝大多数国家之间的差异是什么?  请同学们回忆高二哲学课讲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什么意思?  (设计以上问题是为了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与矛盾以及更容易理解课文中关于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材料反映了国际关系中哪些方面的问题(用小黑板或投影展示材料);  据联合国1995年统计,过去的50年,世界财富增加了7倍,但全世界有13亿贫困人口,比5年前增加了3亿;最不发达国家已从1974年的29个增加到1994年的48个。  1996年国际形势的主流继续走向缓和,但是,一些大国谋取全球及地区战略优势,各种形式的强权政治、干涉主义和民族主义依然存在,某些地区局势令人担忧;在阿富汗和中非大湖地区,炮声不断,难民如潮;中东和进程受挫;海湾地区风云再起……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引出当代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讲授新课:  当代国际问题纷繁复杂,各国都面临着一系列与人类共同命运有关的难题,如资源枯竭、生态失衡、毒品贩卖等,种种问题困扰着世界的发展与进步,而集中反映了当代世界的主要矛盾、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根本问题是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发展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下面讲:当代世界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板书)  首先让我们探讨一下和平问题
一、和平问题(板书)  1、和平问题的含义:(板书)  (学生讨论后教师分析)和平是相对于战争而言的。它是指没有战争的一种社会状态,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平可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有世界和平、地区和平、国家间和平以及国内和平等,因为和平的威胁来自战争,所以在国际关系中,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和平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含义:  和平问题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的原因。(板书)  (请同学们先阅读课本147-148页的例子,并讨论为什么和平问题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战争使人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特别是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已经经历了两次灾难深重的世界大战,先后有几十个国家卷入战争,几千万人死于战争,4亿万美元的社会财富毁于战火;但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核武器这样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如果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无疑将给人类造成更加惨重的浩劫,使人类的文明面临毁灭的危险。因此,世界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战后各国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同时,和平也是人类世世代代追求不息的理想和目标,而当代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和平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世界大战有可能打不起来。可以说,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  世界维持总体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板书)  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板书)  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和现代化杀伤武器的发展使世界人民强烈要求维护和平,坚决反对战争。同时,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主要任务,这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他们成为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中坚力量。例如(可用小黑板或投影展示),80年代首先从西欧开始掀起了反核运动;1988年11月举行的4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宣布年为根除殖民主义国际年。这反映了世界人民的要求和平的愿望,钳制了战争势力,维护着世界和平。  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板书)  想念大家还记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一件大事: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请学生讲述这一事件,教师也可以展示有关的相片等资料显示其巨大的破坏性),促使日本军国主义者投降和给这两个地区造成了严重“后遗症”。可见,由于核武器具有毁灭性的威力,核大国如果发生核战争,只会导致双方同归于尽,而不可能有胜利者。科学研究表明,一场核战争会给地球带来“核冬天”,其后果造成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灭绝。核战争的不堪设想的后果,使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而不敢轻易发动世界战争。  国际上各种力量互相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板书)  战后,帝国主义被削弱,法西斯主义彻底被打垮,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大批的民族独立国家走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随着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增强,“超级大国”控制世界的能力减弱;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和生产的国际化,世界各国的经济利益互相渗透,使得各国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合作的趋势日益加强,各国的共同经济利益增加,维护世界和平有了共同的利益基础。  目前,世界的和平局面又是不稳定和不安全的,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这主要表现在: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构成对和平的严重威胁。  (媒体显示)据统计,战后世界共发生150多起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这些战争和冲突几乎都是由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发动、策划或背后操纵的。  美国和原苏联争霸制造出的大量核武器使世界面临核战争的威胁。
  二战以来,美苏争霸不断升级,从地面、海洋发展到外层空间。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为此美国政府拨巨款发展宇宙空间反导弹,反卫星武器。80年代,美苏拥有的核弹头达5万多枚,其爆炸当量达130至160亿吨TNT,如果使用起来,那就意味着全世界50多亿人口,每人平均得随两吨烈性炸药。这对人类的生存是多么严重的威胁!  世界仍然存在诸多的矛盾、斗争和不稳定因素。如帝国主义的“三大”基本矛盾的存在,民族矛盾与冲突的激化等。  可见,世界人民还面临着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新的世界战争的艰巨任务。但我们相信,经过全世界人民的努力,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  学习了和平问题之后,让我们再探讨另一主题——发展问题。  发展问题的含义。(板书)  发展问题的含义。(板书)  发展问题是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板书)谋求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是人类永恒的课题。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挂世界地图):让学生找出七大工业国等发达国家和阿富汗、尼泊尔、索马里、海地坦桑尼亚等发展中国家的位置,引导学生归纳: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地球的北半部,发展中国家则主要分布在地球的南半部。  发展问题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由于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地球的北方,而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在南方,因此,发展问题也称为南北问题。  发展成为当代世界主题的原因。(板书)  在当代,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是因为发展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149页的材料,并思考:发展有了现实的可能性的表现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可见,战后50多年,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在人类历史上均为罕见。同样,我们也应看到世界经济发展问题的严重性。  正确认识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板书)  在世界经济总体发展的同时,落后、贫困、危机、债务这些抹不掉的阴影总是与人类相伴随,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的任务更显得迫切和艰巨。(请同学们带着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存在哪两个严重的问题阅读课文第149页的材料)。(教师归纳)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当前,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两个严重问题是:第一,外债数额急剧膨胀。发展中国家的外债由亿美元升至1991年的13500亿美元,仅利息一项,每年就要支付1.4千亿美元,有的国家每年还债额占国民收入的40%;第二,对外贸易条件恶化。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价格低廉,出口困难,而发达国家出口的制成品价格却逐年上升。据权威机构统计,1988年与1977年相比,初级产品价格仅涨2.7%,而制成品价格却上涨了33%。这使发展中国家蒙受重大经济损失。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板书)  和平与发展是彼此联系又互相影响的。(板书)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  提问:  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提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运用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原理,观察、分析、和平与发展的问题。通过前言的学习我们知道,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决定政治,而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在这里,和平问题讲的就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讲的就是发展问题,所以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现为: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板书)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是得益于世界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战乱和冲突则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战乱不仅使参战国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务、财力,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导致交通运输瘫痪,国际贸易中断,给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板书)和平事业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而经济贸易往来则能增进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具体地说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增进了各国间的交流和联合,有可能抑制世界战争的爆发;(板书)  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消除世界不稳定的因素,减少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板书)  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板书)  可见,和平与发展是互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维护和平是发展经济的基本前提,发展经济是维护和平的坚实基础。  请同学们思考:“既然和平与发展是互为条件、互相联系的,那我们能否说,有了和平,经济就一定能发展,经济发展了就一定能维护和平”。学生讨论老师小结:和平与发展虽然互为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虽然互相联系,但不能互相代替,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要按照各自的原则和途径来处理。
巩固新课:  通过本框题的学习,我们要弄清以下问题:  什么是和平与发展问题?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板书设计: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和平问题: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障;
和平问题成为世界主题的原因
世界维持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
发展问题:
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原因 
关于“必须坚持一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的探究活动
探究内容:
  收集当前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材料,阐述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
关于“从中美两国关系变迁看当今时代的主题”的探究活动
探究目的:
  通过探究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使学生初步懂得国家利益、国家力量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及作用,懂得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已经从意识形态的冲突与对抗转变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上来,从而增强学生竞争的意识、,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树立远大理想。
探究内容:
1949年至今,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科技等的交往情况调查表
外交、国防
科技、文化
1949年以前
1949—1972年
1972—1989年
1989—2000年
探究过程:
  全班学生按自愿原则分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活动,探究结果在课堂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探讨。
对教师的建议:
  协助学生进行分组指导学生对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撰写心得体会或调查报告。
评价标准:
  1、学生是否对探究内容感兴趣,是否能独立完成探究内容,并在活动中与同学合作,积极参与调查与讨论。
  2、是否能有目的地收集资料,提出有事实依据的见解。
  3、是否能较完整地整理、归纳探究成果。
  4、是否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探究中发现、出现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5、是否能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建议。
来源:中国学生站
指导单位: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局主办单位:虎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联系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战后的世界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