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后,驻韩美军部署萨德系统一直没有撤,那为什么志愿军撤了

  由于联合国军具有弹药补给的优势和掌握了制空权,所以共产党军队不得不构筑能够承受炮击和空中攻击严重打击的野战临时防御工事。在组织其防御中,为了能有效地避免受到严重打击,敌人部队不但挖了很深的堑壕和在其上面加上了坚固的覆盖物,而且对其阵地进行了精心的伪装。正如一位老资格的观察员后来所指出的那样,与第8集团军的士兵所构筑的大部分防御工事相比,他们构筑的防御工事则更加接近美国陆军野战手册所提出的规范标准。在大部分时候,除非是重磅炸弹或平射弹道武器直接命中,否则是难以摧毁敌人防御掩体和火炮发射阵地的。第8集团军的许多部队都不如敌军如此认真,他们构筑的掩体和掩蔽部不是里面没有足够的支撑物,就是上面没有坚固的覆盖物。所以一场大雨之后,就会普遍发生塌方,这种情况尤以年冬季前严重。  中共军队在过去是实行的运动战而不是阵地战,部队的移动迅速而利落。通过加强纵深防线,他们巧妙地守卫着阵地。在阵地防御中,他们仍是坚持运动战,常常在联合国军发起攻击时,他们迅速地后撤,待联合国军占领一些目标以后,他们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反攻。  1952年底,美国第2师汇编了一本中共军队的作战资料,第8集团军认为值得翻印。以下是从中摘录的几段。  1.在进攻中,敌人特别善于利用地形。不管其部队人数多少,他们都实行机动,而且惯于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发起进攻。  2.在进攻中使用火炮和迫击炮支援时,中国军队紧跟在其火炮与迫击炮的弹幕后面。  3.采取积极的警戒措施和确保通讯的安全。中国军队在发起攻击前进行的猛烈轰炸常常使联合国军的通讯陷于瘫痪。  4.中共军队在防御中采用了相互支援的坚固支撑点体系。在其阵地之间的地带和通往阵地的要道上都得到火力的掩护。  5.中共军队士兵能迅速挖成很深的堑壕,从而有效地保护他们不受到联合国军的全部轰炸。在炮击逐渐平息下来时,他们能迅速进入战斗位置守卫他们的阵地。  6.中共军队的巡逻是经过精心安排的,有着明确的目的,即侦察联合国军阵地上的兵力和武器配备。他们还观察我军的巡逻路线和活动习惯,为他们设伏我方巡逻做准备。  7.敌人在巡逻中同样实行机动。中共逻巡部队常运动到我方巡逻部队的两侧和背后,试图对他们进行合围。  8.敌人尽一切力量打扫战场上的物资和处理他们自己及友军的死伤人员。因此,在战斗结束后,我方必须控制战斗的现场。  该报告在最后的小结中指出:“中共士兵并不是超人。他们在其所在的小部队单位中受到了充分的大无畏的教育,这些部队的行动结果清楚地证明,他们有着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他们构筑的坚固防御工事显示了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他们在没有联络飞机和通讯设备很差的条件下,面对联合国军的空中优势和联络飞机,仍然成功地实施了他们的防御行动。从每次战斗之后他们搜罗战场上的各种杂七杂八的设备可以看出,他们是在勒紧裤带作战”。  除了上述这些令人赞扬的地方外,还值得一提的是,敌人不但智勇双全,而且能吃苦耐劳。  ——[美]沃尔特oGo赫姆斯:《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第一卷)停战谈到的帐笼和战斗前线》
楼主发言:121次 发图: | 更多
  “另一个在战争中提高了地位的国家是共产党中国。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党中国己成为一个可怕的敌人,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  ——[美]沃尔特oGo赫姆斯:《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第一卷)停战谈到的帐笼和战斗前线》,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1988年8月版,565页
  自干五又被他们的洋爹表扬了,他们生活的好幸福啊,真令人羡慕!
  “联合国军”从未在战斗中使用过的坦克开进到平壤附近。 平壤,朝鲜(北)
1950年10月      它们会是同一辆火车吗?
  感慨一下这几张旧图:  这是1951年二月号人民画报封面左边是志愿军右边是朝鲜人民军,志愿军用的是三八式步枪,打一枪要拉一下枪栓,寒冬没有手袜手套;人民军当时是苏式装备,波波沙冲锋枪,防寒衣物到位。。。。可就是这落后装备的志愿军,把武装到牙齿的美军赶回三八线。。。。可以说,这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丢盔弃甲的美军。。。。联系第一幅图,对志愿军的形容词除了“伟大”“最可爱的人”之外还有第三个吗?    
  当时已经说了:美军你这是帮华尔街的资本家卖命  
  抗美援朝能胜利,那是因为有一支由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有毛主席的领导:  抗美援朝是毛主席力排众议才得以实现的,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抗美援朝;  在抗美援朝中,毛主席亲自全程指挥了第一第二两次战役,两次战役后大局已定,他再没有全程指挥,但也是时常关注指导,发出了很多指挥电报。。。。。  在当时,毛主席的影像、言语在志愿军应该是很常见的,那时的军人对毛主席的敬仰崇拜是神圣的,是很真实很自然的,是客观存在          
  战争之初敌我武器装备对比表(不是毛主席,抗美援朝还会打吗?)  
  指挥一次战役的部分电报          
  指挥一次战役的部分电报  2)          
  指挥一次战役的部分电报  3)          
  指挥一次战役的部分电报  4)          
  毛主席指挥抗美援朝的电报  战前准备  1.东北边防军应在月内完成一切作战准备(一九五○年八月五日)  2.须集中十二个军以便机动(一九五○年八月二十七日)  3.九兵团全部开到徐济线整训(一九五○年九月八日)  4东北边防军随时待命出动(一九五○年十月二日)  5.志愿军入朝参战及参战后的战略方针问题(一九五○年十月二日)  6.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一九五○年十月八日)  7.决定派遣志愿军入朝作战(一九五○年十月八日)  8.开辟敌后战场在战略上是必须的有利的(一九五○年十月十日)  9.同意四个军三个炮兵师全部出动待机歼敌(一九五○年十月十一日)  10.我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一九五○年十月十三日)  11.九兵团到泰安曲阜区域集结待命(一九五○年十月十四日)  12.朝鲜情况和对我军入朝参战的意见(一九五○年十月十四日)  13.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方针和部署(一九五○年十月十四日)  14.志愿军参战部队出动的时间(一九五○年十月十五日)  15.志愿军参战目前只做不说(一九五○年十月十九日)  16.志愿军打好出国第一仗(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一次战役  18.控制妙香山小白山隔断东西两敌(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19.对四十军行动部署的意见(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20.在博川军隅里及其以北地区围歼伪第六第八两师(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二日  21.立即占领妙香山杏川洞(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二日)  22.十九兵团待命开东北(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二日)  23.在稳当可靠的基础上争取一切可能的胜利(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24.对第一次战役的部署(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25.诱敌深入利于歼击(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26.捕捉战机最关紧要(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27.九兵团须从速准备开动(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28.六十六军赴朝作战问题(一九五○年十月二十四日)  29.诱敌深入山地然后围歼之(一九五○年十月二十四日)  30.志愿军领导机构设置和主要干部配备(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31.必须准备与向鸭绿江进攻之敌作战(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32.第一仗似以打伪军为主为适宜(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33.先抓住一两部敌军围攻吸引敌主力增援(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34.六十六军由志愿军司令部直接指挥(一九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35.先歼伪第一第六第八师后打美英军(一九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36.同意彭德怀提出的对敌作战方针(一九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37.对三十九军作战行动的部署(一九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38.歼灭伪第一第六第八师的作战部署(一九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39.九兵团北调整训和敌军行动情况(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七日)  40.按新情况重新确定攻击目标(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七日)  41.赞同聚歼伪军四个师的部署(一九五○年十月二十八日)  42.第一次战役的关键有两点(一九五○年十月二十八日)  43.诱敌深入泰川等区域以利歼击(一九五○年十月二十八日)  44.使用九兵团主力对付可能由咸兴向北进攻之敌(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九日)  45.以全歼当面之敌为目标是正确的(一九五○年十月三十日)  46.九兵团的作战任务(一九五○年十月三十一日)  47.以四十二军一部迅占宁远德川孟山诸点(一九五○年十一月一日)  48.伪首都师和美二师动向及我之部署(一九五○年十一月二日)  49.关于三十八军等部的作战部署(一九五○年十一月二日)  50.全局关键在于隔断南北敌人联系歼灭美军第二师(一九五○年十一月二日)  51.注意各个歼灭可能向我举行反攻之敌(一九五○年十一月四日)  
  二次战役  52.争取在元山顺川铁路线以北创造战场(一九五○年十一月五日)  53.三十八军应尽可能争取歼灭伪七师一两个团(一九五○年十一月五日)  57.九兵团以诱敌深入寻机各个歼敌为方针(一九五○年一月五日)  55.同意志愿军下一步的作战方针和部署(一九五○年十一月九日)  56.必须精心组织歼灭美军陆战第一师(一九五○年十一月十二日)  57.朝鲜战局是可以转变的(一九五○年十一月十三日)  58.只要多打几个胜仗整个国际局势就会改观(一九五○年十一月十八日)  59.及时补充兵力连续作战(一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60.加紧准备防空战胜敌人可能的空袭(一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61.出国作战部队应加强同美军作战的思想准备(一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62.准备随时扑灭空降敌人(一九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63.集中四个军歼灭美军三个师的主力(一九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64.利用两个战役之间作必要的休息整训(一九五○年十一月三十日)  65.四十二军应从侧面威胁平壤(一九五○年十二月一日)  66.西线各主力应准备继续作战(一九五○年十二月二日)  67.二十六军南下作战九兵团准备打增援之敌(一九五○年十二月二日)  68.主力宜在顺川肃川线作战(一九五○年十二月二日)  69.围而不歼诱敌来援(一九五○年十二月三日)  70.应迅速控制飞机场不使被围美军撤走(一九五○年十二月四日)  71.相机占领平壤(一九五○年十二月四日)  72.同意东西两线作战部署(一九五○年十二月五日)  73.我志愿军必须越过三八线作战(一九五○年十二月十三日)  74.关于志愿军兵力使用的意见(一九五○年十二月十七日)  75.我军能够战胜装备优良的美国军队(一九五○年十二月十八日)  76.关于朝鲜战场形势和作战部署(一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77.目前应使敌集中以利歼击(一九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长津湖战役中匆忙逃跑的美军炸掉港口剩余物资      -----------------------------
  二次战役以后直至胜利  (二次战役以后,毛主席就没有再全程指挥了。)  77. 目前应使敌集中以利歼击(一九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78. 第三次战役结束后全军主力均应后撤休整(一九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79.打一个胜仗后休整准备春季攻势〔1〕(一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80.征调老兵补充志愿军具有极大意义〔1〕(一九五一年一月四日)  81. 要爱护朝鲜一山一水一草一木〔1〕(一九五一年一月十九日)  82. 在朝鲜战场轮番作战的兵力编成(一九五一年二月七日)  83. 关于十三兵团的任务(一九五一年四月九日)  84. 防敌从元山登陆(一九五一年四月十三日)  85. 注意对付敌可能降落的伞兵(一九五一年四月十七日)  86. 注意在第五次战役中给敌以尽可能大的打击〔1〕(一九五一年四月二十八 )  87. 对美英军在几个月内只打小歼灭战(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六日)  88. 询问我军阵地构筑和防守情况(一九五一年五月三十一日)
15:09  89. 必须增强反坦克武器(一九五一年六月一日)  90. 提高斗志停止敌进稳定局面(一九五一年六月二日)  91. 准备粉碎正面之敌及侧面登陆之敌(一九五一年六月四日)  92. 六七两月不进行大的反攻战役(一九五一年六月十一日)  93. 多打小规模的歼灭仗〔1〕(一九五一年六月)  94. 必须准备对付谈判期内敌军可能对我之攻击〔1〕(一九五一年七月二日)  95. 要作给敌人以大量消耗和歼灭后才能和下来的打算〔1〕(一九五一年七月七月九日)  95. 停战前积极准备九月的攻势作战是必要的(一九五一年七月二十六日)  96. 九月战役的兵力部署和粮弹储备(一九五一年八月一日)  97. 对敌实施战术反击的意见值得认真考虑(一九五一年八月二十一日)  98. 准备对付可能在镇南浦登陆之敌〔1〕(一九五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99. 目前任务是用一切努力争取最后胜利〔1〕(一九五一年十月十四日)  100. 增加生产厉行节约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1〕(一九五一年十月二十三日)  101. 谈判即使不成功也确有把握打下去(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十一日)  102. 边打边谈边稳〔1〕(一九五二年八月四日)  103.祝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重大胜利〔1〕(一九五二年十月二十四日)  104.准备一切条件坚决粉碎敌人冒险登陆〔1〕(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105.抗美援朝的斗争必须继续加强〔1〕(一九五三年二月七日)  106.加强斗争技术战术灭尽一切伞特〔1〕(一九五三年三月四日)  107.要做好举行夏季战役的攻击准备(一九五三年四月二十三日)  108.停战签字必须推迟(一九五三年六月二十一日)  109.抗美援朝的胜利和意义〔1〕(一九五三年九月十二日)
  真是高明
  关于交换俘虏的问题,敌对双方一直是谈判的焦点,互不相让,北方要求全部交换,不论多少,南方联合国军要求一对一换,剩下的自愿去那里就去那里,包括台湾。北方绝对不许俘虏去台湾。最后继续打吧,打吧,,,,。最后北方不得不同意了。被胜利了!哈哈!
  @阿生哥6
10:55:08  关于交换俘虏的问题,敌对双方一直是谈判的焦点,互不相让,北方要求全部交换,不论多少,南方联合国军要求一对一换,剩下的自愿去那里就去那里,包括台湾。北方绝对不许俘虏去台湾。最后继续打吧,打吧,,,,。最后北方不得不同意了。被胜利了!哈哈!  -----------------------------  台媒曝美军迫害抗美援朝志愿军战俘细节
  /politics/_200091.shtml    张一夫,山西人,朝鲜战争中被俘,因不愿回大陆当间谍,选择胸刺“誓死反共”赴台湾。早年是国民党士兵。    四川籍老兵刘云龙在朝鲜战争中成为美军战俘,被国民党逼迫刻下象征反共意志的国旗
  《联合晚报》报道:  韩战(即朝鲜战争)结束后,一万多名反共义士来到台湾。囯史馆完成部分反共义士的口述历史,根据国史馆出版的访谈录,多位当年来台的反共义士宣称,被美军俘虏后,美国违反《日内瓦公约》,强迫他们担任美囯间谍,透过海陆空的运输方式,渗透到共军战线后方,为美军收集情报,不配合的人就莫名其妙消失了。  韩战当时,中国大陆出兵支持北韩共军,与美军作战。不少被美军俘虏的共军,在国共内战时多是被俘国府官兵。国史馆出版的韩战反共义士访谈录当中,有化名为马群耕、侯广明、文健友、高文俊等当年的韩战反共义士,他们都指证,在战俘营都接受美军要求,回到共军后方,协助美军进行情报工作,担任美军间谍。  美军会发给他们共军制服与装备,然后用空降、步行、搭船等方式,渗透到共军的区域。这些反共义士说,用战俘从事情报工作,公然违反《日内瓦公约》,有些人好不容易逃离战场,不愿意再从事危及生命的任务。侯广明说,他们不想出任务,集体向美军抗议,美军就用枪扫射他们睡觉的棚子,不往身上打,但这样大家就懂了。或者把他们集合在沙滩上,朝沙滩开枪,子弹就落在大家身边,用武力威胁。  侯广明表示,也有不听命令的战俘,被绑着沙包丢到海里。有的战俘被美军送回前线当间谍,被共产党抓到后又送回来,却被美军关起来,怀疑他们是共党间谍,有人就这样死掉了。  马群耕表示,他不肯出任务,美军就将他关禁闭,用球棒打他。后来,他们被迫出任务,为了生存,多丰在出任务时偷工减料,或者将情报灌水,而且一定要在白天回到美军阵地,否则容易遭到攻击。回到台湾后,国防部二厅要求他们继续从事情报工作,他们不肯,国防部骂他们不爱国、对国家不忠。  这些反共义士现在都已年迈;他们回忆当时在战俘营里区分亲共与反共两派,战俘身上刺青反共字眼,有些是被迫表态,不完全是自愿的,有的人没有支持持反共派,就被反共派打死。台湾当时透过中华民国驻韩国大使邵毓麟,动员战俘营中文译员进行战俘策反,后改派国民党中央党部六组副主任陈建中,以大使馆陆军副武官身份,化名陈志淸,在韩国发展战俘营的反共组织。军方后来依赖名汤、王升等协助战俘返台,杨亭云也曾参与。  反共义士回忆,战俘营里打死人是常态,美军也不会管。反共派杀亲共战俘,还将尸体支解,装进粪桶里,隔天丢到海里,或者是烧掉,也有的直接埋在营区里面。  几位反共义士都指称,有位名叫林学圃的战俘,英文不错,却被其他人认为没有明显表达反共态度,被活活打死,这人死前还髙喊毛泽东万岁。反共派怀疑他是共产党故意派来渗透进战俘营,分化战俘的。
  @阿生哥6
10:55:08  关于交换俘虏的问题,敌对双方一直是谈判的焦点,互不相让,北方要求全部交换,不论多少,南方联合国军要求一对一换,剩下的自愿去那里就去那里,包括台湾。北方绝对不许俘虏去台湾。最后继续打吧,打吧,,,,。最后北方不得不同意了。被胜利了!哈哈!  -----------------------------  
  @阿生哥6
10:55:08  关于交换俘虏的问题,敌对双方一直是谈判的焦点,互不相让,北方要求全部交换,不论多少,南方联合国军要求一对一换,剩下的自愿去那里就去那里,包括台湾。北方绝对不许俘虏去台湾。最后继续打吧,打吧,,,,。最后北方不得不同意了。被胜利了!哈哈!  -----------------------------  这么民主自由讲人权的美军居然搞细菌战,难怪叫霉菌:  中国对美国进行生物战的指控是个极为复杂的问题。西方历史学家一般认为这种指责是中国显而易见的一种宣传手法。然而,在日本和美国新发现的资料和研究结果随后证实了中国人的指责中的许多要点。英国杰出的生物化学家和汉学家李约瑟在1952年声称,他有“97.5%的把握”朝鲜战争期间使用了生物武器。1979年他又明确宣布,“在朝鲜战争中,生物战的办法……被美国一方尝试过。”  最近解密的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国务院文件表明,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军方对使用生物武器兴致极高。文件中有关生物武器的部分被删掉了,一般不让研究者们翻阅。尽管有这一证据,但对该问题进行了彻底研究并写有专著的马克·瑞安得出结论说,美国要是使用了生物武器的话,它肯定得有大的隐蔽行动,而且几乎必定“要在将来露出蛛丝马迹,特别是朝鲜战争以后的10年内,从政府和军方其它行为的特定范围上肯定能看得出来。”同时瑞安又说,很可能“即使不存在上述对美国的非难,中国人上至最高领导层也认为美国使用了生物武器。”  -----约翰·托兰《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1952年 调查在朝鲜和中国细菌战事实国际科学委员会报告书及附件            
  @阿生哥6
10:55:08  关于交换俘虏的问题,敌对双方一直是谈判的焦点,互不相让,北方要求全部交换,不论多少,南方联合国军要求一对一换,剩下的自愿去那里就去那里,包括台湾。北方绝对不许俘虏去台湾。最后继续打吧,打吧,,,,。最后北方不得不同意了。被胜利了!哈哈!  -----------------------------  哈哈,土共当时如果脸够厚心够黑,应该对等扣押一批美英战俘,老美就老实了。可惜土共当时还是比较守信用的,也没料到某民主灯塔大国竟然那么不要脸,签了协议后背后玩小动作,吃了个亏。这也能让干儿子们高潮?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我不要脸我怕谁”?!
  为美军细菌战作证的美军飞行员    
  @阿生哥6
10:55:08  关于交换俘虏的问题,敌对双方一直是谈判的焦点,互不相让,北方要求全部交换,不论多少,南方联合国军要求一对一换,剩下的自愿去那里就去那里,包括台湾。北方绝对不许俘虏去台湾。最后继续打吧,打吧,,,,。最后北方不得不同意了。被胜利了!哈哈!  -----------------------------  @蒙虎111
11:27:50  哈哈,土共当时如果脸够厚心够黑,应该对等扣押一批美英战俘,老美就老实了。可惜土共当时还是比较守信用的,也没料到某民主灯塔大国竟然那么不要脸,签了协议后背后玩小动作,吃了个亏。这也能让干儿子们高潮?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我不要脸我怕谁”?!  -----------------------------  土共对俘虏实在是太人道了。不过也有好处,有个别战俘想搞越狱,没几个跟随,还被同伴告了密。。。。        
  @16-06-16 10:10:37  真是高明  -----------------------------
  看着资料有多充分      
  文汇报大公报刊赠画报---调查在朝鲜和中国的细菌战事实图片特辑      
  朝鲜细菌战:美国从不承认的肮脏一页  1952年,朝鲜战争结束前,为挽回败局,黔驴技穷的美军开始进行了一场寂静无声却异常肮脏的战争——细菌战。美军把毒菌经过培植,附在动物、昆虫的身上或树叶、棉花、食品及宣传品等杂物上,被制成细菌弹后,由大炮、飞机发射散布,并以水源、交通要道和居民集中点为目标,严重违反了人道主义原则。最终,慑于强大的国际压力,美军悄悄地停止了细菌战。          
  日,在朝鲜北部伊州,几架古怪的美机只是飞到东南上空悄悄转了几圈,然后有人就看见地上多了几种叫不出名字的小虫子,还有许多跳蚤和这个季节不该出现的昆虫——苍蝇。  接着,大批用纸包纸筒装着的跳蚤、蜘蛛、蚂蚁、苍蝇、蟋蟀、虱子等小虫子,也在志愿军许多前线阵地上和一些北朝鲜居民地出现了……  经过志愿军医务部门现场取样化验,初步的结果是:美机撒下的这些小虫子有鼠疫、霍乱等许多细菌。这是细菌战!  
  随着这些细菌弹的落地,朝鲜历史上早已绝迹的鼠疫、霍乱等传染病又发生了,回归热、天花、伤寒也开始流行。3月份,志愿军患鼠疫的有13人,脑炎脑膜炎患者44人,患其他急性病43人,其中36人死亡。在实施这项灭绝人性的任务过程中,有25名美国飞行员被中朝军队击落活捉。  美国所有公开的历史文献从不提及这肮脏的一页,但在当时,包括一些美国人在内的国际正义人士就已经开始揭露这种无耻的行为。  美国最有影响的《生活》杂志说,美军细菌作战部门很早已开始研究细菌武器,已经发明了16种利用空气和水传播、足以杀害大批人命的细菌武器。  “美军公然违反《日内瓦公约》,丧心病狂地利用战俘进行细菌战试验!”一位有正义感的美联社记者从朝鲜巨济岛发回报道:“艇上的实验室在巨济岛上的战俘营,取得口与肠胃的病菌培养物,每天进行3000次试验……岛上关着的125000多名北朝鲜俘虏中,有1400人病得很厉害,其他的人约10%染有各种疾病。”  美国其他报刊也纷纷披露了编号为“1091”的美军细菌战登陆艇所干的勾当。两位拒绝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称,三个日本细菌专家奉李奇微总部之命,携带进行细菌战的一切必要装备,离开东京到达朝鲜,准备以朝中人民部队的被俘人员作为细菌试验对象,并且提出了在冬天进行细菌战计划的报告。  这3名“细菌战专家”为首的是著名战犯、前日本陆军军医中将石井四郎,他就是驻扎中国东北,犯下了无数罪恶勾当的“731防疫给水部队”的创始人兼司令。另两人则是兽医少将若松次郎和北野正藏。这3个人都是中国人民以至全人类的死敌,在中国进行了无数次细菌战的大战犯。美国人竟同这种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搞在一起,对中朝发动细菌战,其丑恶嘴脸在光天化日下暴露无遗。      美国的细菌战罪行违背了人类一切良知和所有的战争法则。1952年3月,居里夫人的女婿、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和平理事会主席约里奥·居里愤然声明:“在1月28日至2月17日中旬,美国军用飞机在朝鲜前线和后方散布鼠疫、霍乱、伤寒以及其他可怕传染病的细菌。这种骇人听闻的行动居然发生了。这是继用原子弹在几秒钟之内消灭广岛和长崎的几十万人民那种穷凶极恶的罪行之后的又一罪行。”    
  世界的和平力量空前地团结一致,鉴于美国反人类战争罪行的严重性,以及对全体地球居民可能带来的致命伤害,各国科学家组成了“国际民主法律工作者协会调查团”和“调查在朝鲜和中国的细菌战事实国际科学委员会”。这两个国际性组织先后来到朝鲜和中国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不久,他们的调查报告再次向全世界昭告:“朝鲜及中国东北的人民,确已成为细菌武器的攻击目标,美国军队以许多不同的办法使用了这些细菌武器,其中有一些办法,看起来是把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进行细菌战使用的方法加以发展而成的。”  与此同时,美军被俘人员也为美国在朝鲜进行细菌战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美3师士兵马汉·勃朗证词:“我证明美军使用细菌炮弹射击……”接着,25名美军被俘飞行员在中朝军队宽待战俘政策的感召下,供认了参与进行细菌战的详细经过。本来就已狼狈不堪的美国政府更加被动了。    彭德怀发表谈话称:“敌人为什么恰恰在这个时刻使用细菌武器呢?事实摆得如此明显,敌人原来夸耀飞机大炮是万能的,想以军事力量征服朝鲜北部,进而向中国东北进攻;经过一年多的战争,敌人的计划遭到彻底粉碎,被迫进行朝鲜停战谈判。在谈判期间,敌人进行了所谓的‘秋季攻势’,结果又失败了。敌人的一切可耻行为,遭到中朝人民部队的沉重打击后,于是就在朝鲜进行了大规模的细菌战,企图以此来威胁朝鲜人民和朝中部队。”彭德怀发出最后警告:“我要正告敌人,你们企图以你们认为‘意义重大’的细菌战来吓倒中朝人民军队的坚强意志,这条路是行不通的;你们的如意算盘,在全世界人民的正义声讨下,一定会得到不如意的结果。”    中朝开始了大规模防疫灭菌卫生行动,中央军委连续2次指示:“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必须把防疫当作目前部队和居民工作中的首要任务”,“不管有无病员发生,都必须迅速而坚决地进行防疫工作,不容有任何的犹豫和动摇。”  在朝鲜,邓华亲任“总防疫委员会”主任,全军上下一齐动员反细菌战,那些没有多少文化的中国农民出身的士兵们普遍接受了现代卫生防疫知识教育,连志愿军驻地附近都有130万朝鲜居民注射了疫苗。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开展了遍及全国的卫生清洁运动,中国老百姓们开始了遍及中国每一个角落的灭蝇、灭蚊、灭虱、清秽等工作。这就是以后有名的“爱国卫生运动”的萌芽,中国的卫生防疫事业,从此一举迈进了世界先进行列,连中国的医药事业也随着此次运动而前进了一大步。  
  最终,慑于强大的国际压力,美军悄悄地停止了细菌战计划。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美军的细菌战终于被彻底粉碎了。  奇怪的是,中朝并没有将美军细菌战罪行摊到板门店的谈判桌上,柴成文以后在回忆录中解开了这个谜:“杜鲁门政府不会公开承认使用细菌武器,中朝方面忍着极大的愤慨没有在谈判会场上提出这个问题,因为全世界人民都在期待着谈判能取得协议,而一旦把它搬到谈判桌上,除了将对方逼到墙角导致完全破裂外,不可能有别的结果。”  就这样,美国发动的细菌战,不仅没有在战场上收到军事上的效果,在国际舆论和道义上更是一败涂地,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怎么没有人说朝战自愿军死了多少人,那样的胜利只不过是用大量的人命换来的何来光荣。
  @古刺客
14:30:57  怎么没有人说朝战自愿军死了多少人,那样的胜利只不过是用大量的人命换来的何来光荣。  -----------------------------  美国伤亡记录如下(都刻在碑上):  死亡: 美军 54246人 联合国军 628833人  负伤: 美军 103284人 联合国军 1064453人  被俘: 美军 7140人 联合国军 92970人  失踪: 美军 8177人 联合国军 470267人  按照这个统计,美军合计死伤俘和失踪人数为17.28万人,“联合国军”合计死伤俘和失踪人数为225.65万人。  此处的“联合国军”伤亡数字,大部分来自南朝鲜军,少数来自英国、土耳其、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参战国(习惯上称为“仆从国”)。  中国的统计记录如下:  中国首次官方权威统计如下:一是日志愿军作战处统计作战减员,  阵亡115786人,  战伤221264人,  失踪、被俘和投降29095人,  共计366145人。  二是日军委作战部关于志愿军非作战减员统计,  非作战减员共556146人。  其中病亡4204人,  事故亡10808人,  自杀786人,  处决64人,  逃跑17715人,  转业53135人,  回乡生产20554人,  清洗2473人,  解雇450人,  犯人3089人,  其他228133人,  病和非战伤入院214735人。  在非作战减员556146人中有173405人归队,实际非作战减员为382741人。  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通过全国县以上民政部门统计的在册志愿军烈士17万余人至18万余人。  据看过这个名册的有关档案部门人员说,有些同一姓名、同一单位出现不同职务,或同一姓名、同一单位、同一职务出现不同籍贯,因此肯定有一些是重复的。
  死亡: 美军 54246人 联合国军 628833人  负伤: 美军 103284人 联合国军 1064453人  被俘: 美军 7140人 联合国军 92970人  失踪: 美军 8177人 联合国军 470267人        
  几张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图片,侧面可反映霉菌军事实力有多大,毛泽东主席出兵朝鲜顶着多大压力      
  中国人民志愿军,你们是最可爱的人,你们打出了国魂,军魂,提振了民族魂,为民族独立立下了不可抹灭的贡献,你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华儿女的榜样  
  朝鲜细菌战:美国从不承认的肮脏一页  1952年,朝鲜战争结束前,为挽回败局,黔驴技穷的美军开始进行了一场寂静无声却异常肮脏的战争——细菌战。美军把毒菌经过培植,附在动物、昆虫的身上或树叶、棉花、食品及宣传品等杂物上,被制成细菌弹后,由大炮、飞机发射散布,并以水源、交通要道和居民集中点为目标,严重违反了人道主义原则。最终,慑于强大的国际压力,美军悄悄地停止了细菌战。
  @我是农民时代农民
15:31:53  中国人民志愿军,你们是最可爱的人,你们打出了国魂,军魂,提振了民族魂,为民族独立立下了不可抹灭的贡献,你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华儿女的榜样  -----------------------------  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谱  一、特级英雄: 杨根思 黄继光  二、一级英雄: 卜广德 于泮宫 于喜田 毛张苗 王兆才 王学凤 王 海 王德明 孔庆三 刘玉堤 刘庆亮 刘维汉 孙占元 孙生禄 孙振禄 伍先华 沈树根 邱少云 吴志洲 余新发 许家朋 李凤林 李家发 李延年 陈德忠 杨宝山 杨育才 杨春增 杨连第 胡修道 贠宝山 周厚刚 张永富 张积慧 赵宝桐 倪祥明 柴云振 秦建彬 徐长富 高成山 高景灏 郭忠田 郭恩志 曹玉海 曹庆功 黄家富 崔建国 雷宝森 谭炳云 魏玉德  三、一级模范: 王兴记 孙凤钜 罗盛教 张益仁  四、二级英雄: 马忠庆 马新年 万子扬 王天保 王合良 王保江 王彦林 王德福 毛国臣 邓章德 牛保才 冉隆华 田立明 平太信 龙世昌 任志明 刘凤勇 刘钦 刘俊卿 刘继和 农廷秋 孙子明 朱友恒 朱金池 朱溶堂 安炳勋 关崇贵 吕慕祥 余贵 宋兰君 李文彦 李元兴 李汉 李忠先 李经盛 李洪序 李祥 杨国良 杨振玉 陈开茂 陈吉 陈德生 陈治国 邹炎 高良伦 孙志忠 栗振林 徐天良 徐连才 徐恒禄 贾云明 唐治平 梁振隆 阎成恩 黄丑和 黄道明 曹光景 葛英东 葛洪臣 蒋永德 蒋道平 程述中 程荣庆 韩德彩 焦景文 董克荣 董明德 彭焕新 鲍清芳 赖发均 蔡兴海 潘学仕 潘昌义 穆守营 薛志高 戴荣华 尹继发 卢耀文 吕玉久 陈振安 张全合 张明录 张振智 胡金华 于水林 马一钧 马天明 马玉臣 马如华 马寿昌 王万夏 王云阁 王元义 王文范 王占山 王玉生 王庆琳 王兴义 王克传 王志 王虎元 王学才 王保德 王锁昌 王景洲 孔繁玉 车臣才 牛锡浩 尹东华 方新 支全胜 叶永安 叶君 叶树东 史阜民刘久恒 刘云典 刘长岭 刘石友 刘四 刘光子 刘兴文 刘建华 刘保成 刘根全 刘清怀 刘福海 乔永生 孙克荣 孙明芝 毕武斌 任西和 许长友 邢连富 李云龙 李云汉 李文生 李文柱 李太林 李玉才 李华云 李吉武 李秀德 李青山 李英才 李国玉 李国海 李国珩 李洪全 李树森 李家芝 李耘田 李曙荷 汪金兰 冷树国 苏文俊 宋祥华 杜树君 吴少桂 吴胜凯 沈志宏 肖贵强 杨太忠 杨仁富 杨阿如 杨伯钊 杨锡生 杨树华 杨道根 陈士荣 陈少清 陈启瑶 陈志 陈伯悦 陈忠贤 邵凤阳 陆廷高 陆昌荣 邱耳林 周子和 周文江 周平 周信仁 周腊生 周景和 金克智 张万荣 张文兰 张来元 张希瑞 张良广 张宝富 张振华 张渭良 张豪 张福荣 林贵远 范仁和 尚衍发 武在元 郑长华 郑定富 欧阳代炎 骆家奎 饶一世 姜世福 姚显儒 赵在柱 赵永旺 赵柏生 赵志恒 赵继华 胡祖卿 段培英 高月明 高守余 高胜德 高润田 高殿禄 徐方斌 徐 生 徐 申 徐帮礼 柴育民 唐 云 唐凤喜 郭隆楷 袁孝文 钱忠胜 黄万丰 黄在渔 黄宗德 崔长海 崔贵江 阎万库 阎洪全 梁 封 曹殿生 梅怀清 麻俊坤 韩发成 韩国富 韩勤忠 粟学福 谢 坤 程九龄 蒋元伦 喻忠奎 曾少才 曾平章 曾南生 傅庆祥 傅绍斌 董恒志 褚庆然 简海金 解法正 蔡金同 蔡朝兴 漆少泉 谭朝志 裴景善 樊金明 潘泽明 薛文德  五、二级模范: 于凤泉 于宪桂(女) 于 琛 于西元 王永维 王明学 王法利 王顺义 王紫龙 亓凤峦 车书琴(女) 史元厚 白鹤连 刘玉祥 刘秀珍(女) 刘宝英 刘绍银 刘树德 任玉祥 任廷昌 孙夫章 伍克勤 朱重 元 许景春 李小羊 李文臣 李怀道 李根葆 杜占山 杜福先 沈先宏 何柏年 宋克义 苏志明 陈汉文 陈达志 陈 良 陈国钧 杨再先 杨金生 杨明忠 杨殿超 杨瑞金 陆春无 陆善清 罗德顺 岳吉斋 苟光辉 林 波 林范洪(女) 范永 张 灿 张信福 张培芝(女) 张耀义 赵尔云 赵金贵 赵宪法 饶严昌 姚小遂 施玉南 钱良生 席 忠 黄国铣 黄明德 谢教礼 曾义宽 曾荣廷 程山堂 童家祥 路林民 靳国华 熊克恒 薛其德 耀 先  六、特等功: 于德江 王万成 王安全 王兴邦 王 英 王 荣 牛喜生 牛瑞山 文汉春 方国发 甘士良 史仁和 史朝珍 刘万寿 刘东武 刘 岐 刘金声 刘桃顺 牟世清 许鸿斌 朱有光 孙忠国 孙敬珍 孙福祥 华龙毅 齐子英 吕学敏 苏世英 宋文新 何家胜 肖子云 李 飞 李 玉 李占广 李光录 李炳舟 李春长 李海清 李 满 李德贵 陈仁华 陈佑甫 陈 亮 陈其昌 陈德清 邱宪章 吴儒林 杨保明 邹天仁 金耳世 罗子周 罗沧海 郑玉田 郑恩喜 张广生 张书明 张守义 张怀英 张昭义 张炳恒 张续计 赵毛臣 赵玉忠 赵先有 赵连山 侯白锁 胡志先 胡照春 顾洪臣 唐章洪 徐 忠 郭正喜 郭金升 隋春暖 黄德明 常同茂 崔含弼 梁庆友 逯松亭 彭福礼 赖永泽 满维平 谭光焕 谭芳云 潘正光
              
  第二次战役胜利结束后,一批又一批美军和南朝鲜军战俘被押下战场。打扫战场的结果是,延绵数十公里的地带到处是缴获的战利品,有车辆、大炮、枪支、弹药、生活用品,还有不少罐头食品,仅各类汽车就缴获1500多辆。三十八军没有足够的司机,只好让会开车的美军战俘将车开回后方,但总共也只开走了200多辆。不久美军军机赶来疯狂扫射,把我军开不走的战利品全部炸毁。在以后的作战中,志愿军部队吸取了这个教训,一方面请求国内多派汽车司机来支援,另一方面在战地就地培养,并动员有条件的志愿军官兵跟车学习。在以后的战斗中,缴获的敌军汽车都由司机开下战场了。
  ccd19 发表于
14:14  威慑信用---- 毛泽东的国际政治遗产  毛泽东留给我们的东西,经近三十年知识精英们的褒贬损益、操弄阉割剩下的不多了。不知是故意还是无心,对于他在国际政治斗争中给我们留下得一笔重要遗产——中国的威慑信用,却几乎未被讨论过,甚至很少有人提及。   新中国是通过抗美援朝战争获得威慑信用的。这里有必要回忆一下那段历史。   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命令美军直接参战,同时命令美第七舰队开赴台湾海峡;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中国提出警告,强调美国如果越过三八线“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一定要管”,表明出兵之意;10月7日美军大举越过三八线战火直逼鸭绿江。   至此,中国是否会出兵朝鲜,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美国人根本不相信中国会出兵。按李奇微的说法那只是给中国提供了退回到石器时代的机会。   斯大林希望中国出兵,却不相信中国真的会出兵,他本人就害怕同美国正面冲突,事到临头还把已答应的空中支援打了折扣。  国内的自由主义精英们——其中不乏在内战中站在GCD一边反对蒋介石者——害怕出兵,力主不出兵。关于这一点五十年来粼粼种种的文艺作品,新时期以来形形色色的研究论文总是刻意回避着;但在当年的报刊上毕竟留下了他们亲美恐美媚美的痕迹。   就连GCD领导层的意见也不一致。   但毛泽东一锤定音,他认为“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10月13日毛泽东决定援朝,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鸭绿江,抗美援朝的战幕从此拉开。   战争的惨烈血腥国人耳熟能详。三年打下来二百万志愿军将士参战,十五万人牺牲,中国人打赢了。美国人第一次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了字。这里,有两个概念要讲清楚。对于金日成、李承晚和美国人来讲,打的是朝鲜战争,或称韩战,这场战争从三八线开始又回到三八线结束,三家打了个平手。对中国人而言打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从鸭绿江开打,打到三八线为止,所以说中国人打赢了。   从此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当事关国家安全时中国发出的警告世人是要当真的。言出必行、敢打能赢,这就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国际政治遗产——威慑信用。   威慑信用有什么用?让我们看一下上个世纪的又一场战争——越战。   1964年越南战争升级。同朝鲜战争时中国勒令美国不能越过38线一样,在越南战场,中国人明确地通过第三渠道向美国人宣示,美国陆军不能越过17度线,否则中国必将出兵干预。这次美国人拿中国人的话当了真。在战争最激烈的时刻,美国高级将领们要求直接向越南北方出兵,实行釜底抽薪,否则永远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希望。但约翰逊总统冷峻地问,如果红色中国出兵干预怎么办?于是美军始终未越17度线,越战以美军撤出越南为结局。   威慑信用在这里相当于二百万部队和十五万条生命。   现在中国人又说话了,要“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这次美国人是相信的。所以有了布什关于台海局势的讲话。   大陆的自由主义精英们是将信将疑。然而不论是信是疑,其中相当一部分主张无论如何也不能对台独动武的。这些人有拿宪政说事的,有拿民主开题的,有拿人道主义立意的,有拿国际制裁相胁的。不管其扮相如何,其亲美恐美媚美之情一如当年的前辈。不管这些言论显得多么惊世骇俗、反官方反传统,但他们新抄来的格式化的贫乏语言,及宣示价值观念时类似红卫兵大字报的文风,表明当今中国并不存在所谓具有独立思想人格和“觉醒的自我意识”的知识精英群;这往往使人感叹五十年来这一类人竟无长进,还是一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飘零之态。   然而台湾的阿扁们信不信?   很大的可能是不信的。他们太少与大陆GCD人打交道的经验,太习惯于演习西方民主的皮毛与形式,整天摆布选情、鼓噪民意、假戏真做、真戏假演,以至于假话讲惯了听到真话也不知道信了。   也可能是信的,他们相信大陆会动武,却不信大陆会打赢。他们希望以大陆的炮火和台湾人民的鲜血催生台独。他们却不懂台湾不独立,台独才有市场;台湾真的要独立了最先消失的政治势力就是台独势力。君不见越南撤出柬普寨,反越最力的一方没有几年就土崩瓦解;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瓦解后,反社会主义最积极的政治集团很快就边缘化了。   更大的可能性是摇摆惶惑于信与不信之间。一方面以大陆不敢打为自己壮胆,另一方面又以大陆的导弹威胁制造悲情,这种逻辑上的悖论从深层次上反映了阿扁们又要豪赌又怕输的心态。   然而阿扁信不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台湾问题事关生死存亡,大陆没有一个政党、个人或集团承担得起丢失台湾的责任。失去台湾不仅会失去在大陆的政权,也会使中国失去西藏、失去新疆、失去内蒙、失去港澳、甚至失去东北、华南、华东,从而也历史地失去中国。台独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已高于越战的威胁,也高于中苏边境冲突、中印边境冲突的威胁,甚至高于朝鲜战争对国家安全的威胁。故台湾一旦独立除了不惜一切代价外没有别的选项、没有别的可能。因而对台独的威慑不仅表明大陆有能力打赢一场反台独的战争,更表明大陆有决心制止一场政党的、国家的、民族的悲剧。   威慑信用,三十年来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宝贵。
  抗美援朝战争,那是可以在战俘营开奥运会的战争。中国以一敌十七  
  八国联军侵华:  分别为 意大利、 美国、 法国、 奥匈帝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俄国。日本。  日军有20,840人、  俄军13,150人、  英军12,020人、  法军3,420人,  美军3,420人、  德军900人,  奥军300人,意军80人。  这点兵力横扫中国如入无人之境。   
  朝鲜战争联合国军部分统计数字   1 美国   美军对朝鲜派出6个陆军师、1个陆战师、1个空降团,人数维持在26万人左右。   2韩国  韩军累计人数约250万。 被歼灭人数最多  3英国   英军派出2个旅,居联军第3位,阵亡710人,负伤2278人,失踪1263人,被俘766人,共计5017人。   4土耳其   土耳其有一个步兵旅参加了联合国军,配属在美军第一军团中。土耳其军阵亡717人,负伤2246人,失踪167人,被俘217人,共计3349人。   5加拿大   1953年7月加拿大增兵到6146人。加拿大军阵亡309人,负伤1055人,失踪30人,被俘2人,共计1396人。   6泰国   泰国派出陆军二十一团参加联合国军。泰国军队阵亡114人,负伤794人,失踪5人,共计913人。   7新西兰   新西兰派出炮兵十六团和两艘护卫舰参加联合国军。新西兰军阵亡34人,负伤80人,被俘1人,共计115人。   8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派出有两个步兵营,三艘驱逐舰,一个战斗机中队和一个空中运输中队加入联合国军。澳大利亚军阵亡291人,负伤1240人,失踪39人,被俘21人,共计1 591人。   9 荷兰   荷兰派出1个步兵营和1艘驱逐舰参加联合国军。荷兰军阵亡111人,负伤589人,失踪4人,共计704人。   10法国   法军阵亡288人,负伤818人,失踪18人,被俘11人,共计1135人。   11菲律宾   菲律宾派出一个由1143人组成的步兵第十营参加联合国军。菲律宾军阵亡92人,负伤299人,失踪57人,被俘40人,共计488人。   12希腊   希腊派出皇家空军十三大队和一个步兵营参加了联合国军,其空军担任运输任务,步兵营配属给美军“王牌”骑一师。希腊军阵亡169人,负伤543人,失踪2人,被俘1人,共计715人。   13比利时   比利时派出一个步兵营入朝,比利时营隶属于美军第一军团。比利时军阵亡82人,负伤313人,失踪5人,被俘1人,共计401人。   14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派出1艘护卫舰、1个步兵营。哥伦比亚军阵亡140人,负伤452人,失踪65人,被俘29人,共计686人。   15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派出1个步兵营参加联合国军,配属在美军第九军团的序列中。埃塞俄比亚军阵亡121人,负伤536人,共计657人。   16卢森堡   卢森堡派出一个步兵排44人参加了联合国军。卢森堡军伤亡仅有15人。   17南非   南非派出空军第二大队的25架飞机参加联合国军,南非军阵亡20人,失踪16人,被俘6人,共计42人。   18日本   日军参战人数不详,被俘1人。  
  朝鲜战场被志愿军被俘虏的日军  
  美军有什么?        
  美军有什么?      
  美军有什么?        
  美军有什么?        
  美军有什么?  
  我们有什么?    
  这个不知真假:  
  顶志愿军!
  顶一下。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时敌我双方武器装备差距有多大  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作战的主要对手是美军。美军武器装备是世界上所有军队中现代化水平最高的。敌我双方武器装备优劣悬殊,是抗美援朝战争的一个突出特点。志愿军武器装备与美军相比,就像“叫花子与龙王比宝”,可以用“敌有我无,敌多我少,敌好我差”十二个字来概括。这种差距,在志愿军初入朝时尤为突出。  敌有我无:  此时,美国投入到朝鲜战场上的空军和海军的飞机约1200架,包括战斗截击机(歼击机)、战略轰炸机、轻轰炸机、战斗轰炸机和运输、救护、指挥等飞机,此外,地面部队每个师还编有22架炮兵校正机;投入到战场上的海军各种舰艇300余艘,其中包括航空母舰、巡洋舰、战列舰、驱逐舰、登陆舰、扫雷艇等。美军地面部队全部机械化或摩托化,共有坦克1000余辆(每个步兵师和陆战师各编有140余辆)、装甲车330余辆(每个师各编有35辆),每师还编有各种车辆3800余辆。志愿军既没有空军参战,也没有海军参战,地面部队也没有坦克和装甲车编制,每个军只临时配有100辆左右负责物资运输的汽车。  敌多我少:  除上述武器装备敌有我无外,敌我双方都有的主要武器,志愿军也远比美军少。美国地面部队每个师除装备坦克外,还有各种火炮959门,包括榴弹炮72门、各种直射炮(山炮、野炮、无坐力炮)120门、各种迫击炮160门、高射炮64门、火箭筒543具,其中70毫米以上口径火炮330余门。美军在朝鲜有7个师和第八集团军总部,总计有各种火炮6049门,其中榴弹炮568门、高射炮784门(不包括南朝鲜军和其他“联合国军”的)。志愿军一个军才编有各种火炮522门,包括有直射炮108门、各种迫击炮333门、火箭筒81具,而且没有坦克,也没有榴弹炮和高射炮,其中70毫米以上口径火炮仅190余门。志愿军一个军的火炮仅相当于美军一个师火炮装备的54%。志愿军第一批入朝6个军(其中第五十军和第六十六军火炮编制更少),加上志愿军炮兵的火炮在内,共有各种火炮不足3000门(其中榴弹炮320门、高炮36门),仅相当于美军火炮总数的45%左右。志愿军没有空军、没有坦克,而防空和反坦克武器也少得可怜。另外美军一个师装备各型无线通信机1400部,有线电话机1100部。志愿军一个军装备无线通信机只有69部,有线电话机375部,仅相当于美军一个师同类装备的5%和34%。  敌好我差:  志愿军不但没有空军和海军参战,没有坦克和装甲车编制,而且火炮和枪支在性能和质量上也都不能与美军相比。美军火炮新、口径大、射程远、弹药足,最大射程可达20多公里,均有汽车牵引或吉普车载运,威力大,机动性能好。志愿军装备的火炮几乎全部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缴获的日军和国民党军的装备,火炮陈旧、型号杂、口径小、射程近(最远10公里)、弹药不足,多由骡马驮载或由人员携行,威力小,机动性能差。美军步兵的枪支都是自动半自动的;志愿军步兵装备的枪支,美制、俄制、德制、日制和旧中国制造的都有,自动枪极少。
  @ld902 很不专业啊。里面一些语气和用词很容易暴露
  《 抗美援朝整个战争中,中美双方,各有什么型号的火炮?! 》  分为自行火炮(各又分为轮式和履带2类)和牵引火炮(骡马牵引或轮式、履带车辆牵引)两种。  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志愿军原在国内作战中所缴获日寇、国民党军的各种‘万国牌’品种的低性能火炮,在不断更新换代,逐步换成了主要以苏制武器为主的火炮。  刚入朝开始,中美火炮数量比较:  美军地面作战部队的武器装备非常现代化,步兵每个师配备各种坦克149辆、装甲车35辆,各种火炮959门(榴弹炮72门,山炮、野炮、无坐力炮等直射炮120门,迫击炮160门,高射炮64门,火箭筒543具),其中70毫米以上口径火炮(含坦克炮)330余门。  美军7个师和第8集团军总部,共配有各种火炮共6049门,其火炮口径大、射程远,具有强大的火力优势。步兵每个师还配备联络飞机22架,各种汽车3800余辆(其中物资运输车1300余辆),部队全部实现机械化和摩托化,作战行动机动快速;配置各型无线电机1688部、密码机145部,基本每个排都拥有无线电话和有线电话各1部,具有先进的通信设备和战场侦察手段,指挥联络通畅、方便、快捷。  志愿军作战部队武器装备十分落后,入朝初期,既没有空军参战,也没有海军参战,亦没有坦克、摩托化装备,仅有少部分防空和反坦克武器。四野每个军配有各种中小型(含火箭筒)火炮520余门(各种小型直射炮108门,各种小型迫击炮333门,火箭筒81具),没有榴弹炮、高射炮,其中70毫米以上口径火炮190余门。但第50军和第66军火炮配备的更少。志愿军一个军的火炮仅相当于美军一个师火炮装备的一半多一点(54%)。志愿军首批入朝6个军,加上志愿军炮兵部队(炮1师、炮2师、炮8师)的火炮在内,共有各种火炮不足2500门(其中榴弹炮320门,高射炮36门)。志愿军装备的火炮绝大部分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缴获的日本军队和国民党军队的装备,火炮陈旧、型号杂、口径小、射程近、弹药又不足,多由骡马牵引驮载或由人员肩扛,火炮威力小,机动性能差。志愿军一个军配置无线通信机只有69部,有线电话375部,仅相当于美军一个师同类装备的4.5%和34%。各军入朝时只临时配备100辆左右的运输汽车。步兵装备的枪支更杂,有美国、苏联、德国、日本和旧中国制造的,可称为“万国”牌武器,只有一半左右是自动枪支。志愿军运输能力弱(当时由东北军区后勤部前方指挥所负责入朝部队的运输),在美国空军的轰炸封锁下,运输更加困难重重,尤其是跟进保障能力低,团以下部队的作战、生活物资均靠步兵携带。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当时条件下的现代局部战争,面对高度现代化的强敌,我军集中使用了大量的炮兵参战。装备明显处于劣势的我军炮兵,在与强敌较量中,不仅取得了辉煌的战果,而且摸索创造了一套颇具特色的作战方法,为我军炮兵现代作战理论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志愿军炮兵在入朝作战初期,不仅数量少,而且火炮大多是在解放战争中缴获的,炮旧,型号多,射程近,威力小。在前三次战役中大都是骡马炮兵,没有高射火器掩护,受到敌机限制,白天行动困难,多在夜间开进。虽然完成了任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往往跟不紧、打不上,不能发挥更大的威力,直到第4次战役开始时,炮兵用的也不多。以后转到汉江北岸进行机动防御时,参加战斗的炮兵增加到17个营,担负170公里正面的炮火保障任务,此后炮兵才开始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到第5次战役,由于大量的摩托化新式装备的炮兵源源入朝,初步掌握了新的技术,密切了步炮协同,有力地支援了步兵的战斗,歼灭大量的敌人,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从第1次战役到第5次战役,志愿军预备炮兵由9个团增加到19个团,其中榴炮团13个、火箭炮团2个、防坦克歼击炮团4个。在第1次战役中,炮兵虽有91门火炮参战,但仅有5个营的火炮起到了作用;在第3次战役中,炮兵则有106门火炮参战;到第5次战役,参战的野、榴炮则达到500余门。第1、第3、第5次战役参战火炮之比为1:2:9,消耗弹药之比为1:8:16。  在阵地战时期,志愿军增加了大量具有新式装备的摩托化炮兵,但从敌我炮兵数量对比上来看,我军的炮兵数量仍然是不够的,尤其是在队属炮兵尚未健全起来,原有的火炮老旧,装备不齐,技术不高的情况下,在阵地战中主要的火力任务,大部由预备炮兵来担任,因而任务正面过宽。志愿军炮兵随着数量的逐渐增加,武器装备的逐步更新,对敌人的打击也就逐步加大。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我军炮兵从开始配合步兵进攻敌一个排,一、二个连的阵地,进而向较大的整营整团的敌防守地段运用火力.  到1953年的夏季反击战役,对敌正面22公里、纵深7~9公里的4个师的防御正面同时发起进攻时,炮兵已经能够以强大的火力密度及时有力的支援步兵作战。经过运动战时期的锻炼,志愿军炮兵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变得更加成熟起来,在战争中发挥了愈来愈大的突击威力。炮兵以自已强大的火力,给敌人造成的巨大杀伤和由此产生的对作战全局的重大影响,对于我军粉碎敌人的夏、秋季攻势,取得1952年春、夏季巩固阵地斗争,秋季战术性反击作战和上甘岭防御战役的胜利,以及获得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的成功,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在两年零九个月的艰苦作战中,数量不断增大。从运动战初期的3个炮兵师(炮兵第1、第2、第8师)到阵地战初期的11个炮兵师(炮兵第1、第2、第7、第8,战防炮第31、第32师,火箭炮第21师,高射炮第61、第62、第63、第64师),到停战前,炮兵已经发展到14个师(包括炮兵第1、第2、第3、第7、第8师,战防炮第31、第32师,火箭炮第21师,高射炮第61、第62、第63、第64、第65、第102师)。各种火炮有4千多门。  金城第三次反击作战,我军在一个军防御正面,集中了1360多门火炮,在主要进攻地段上形成了100至120门火炮密度,对敌军阵地和敌炮兵进行了强有力的火力突击,有效支援了步兵实施突破作战;  在整个战争中,炮兵取得巨大战果,据不完全统计,共毙伤敌15万余人,毁伤敌人炮570余门,汽车730余辆,坦克950余辆。其主要经验是:  1、集中使用兵力和运用火力,在主要地段(目标)形成火力拳头。  2、按照火器分散、火力集中的要求,正确确定炮兵的战斗队形配置。  3、总结火力运用的经验,提出了“迅速、准确、突然、猛烈”地运用火力的原则。  4、实施广泛的兵力和火力机动,弥补炮兵装备质量差、数量少的不足。  5、加强打坦克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反坦克预备队的炮兵战斗编组,取得了炮兵打坦克的成功经验。
  志愿军配备火炮品种:非机动火炮(非自行火炮)  步兵支援火力:  60迫击炮,  81迫击炮,  82迫击炮,  100迫击炮,  105迫击炮,  缴获美制107化学迫击炮,  120迫击炮,  125迫击炮,  缴获美制"巴祖卡"60火箭筒,  国产51式90火箭筒(仿制美‘巴祖卡’。),  缴获美制57无后座力炮,75无后座力炮。  野战炮(战防炮):  苏制37战防炮,  苏制57战防炮,  缴获美制37战防炮,  日制37战防炮,  苏制M-32/45战防炮。  高射炮:   苏制85高炮,  98式高射机关炮,  日式75高炮,  苏制37高炮,  苏制20高射机关炮、  苏罗通高射机关炮,  美制‘厄利孔’40高炮。  山炮(步炮):  92式步兵炮,  缴获国民党军美制75山炮,  13式山炮,  晋造36式山炮,  日制41式山炮,  日制94式山炮。  远程火力支援:   日制38式野炮、  日制91式109榴炮,  日制90式野炮、  日制38式野炮,  日制4式150榴炮;  苏制M-30型122毫米榴弹炮,  苏制76.2mm野炮,  缴获美制105榴炮,  美制155榴炮;  机动火炮(自行火炮):  引进少量苏制 SU76自行火炮,  SU122自行火炮,  SU152自行火炮,  以及БМ-13型"喀秋莎"火箭炮 。
  美军配备火炮品种 : 除了上述被我军缴获并利用使用的之外,还包括有(我们没有的):  步兵支援火力:107重型迫击炮,75无后坐力炮,M1型76mm轻型榴炮(主要用于支援步兵)  高射炮:M16自行高炮 野战炮(战防炮):M1/57反坦克炮,  远程火力支援: M-2/M-101型105mm榴弹炮,M114型155mm"远程汤姆"加农炮,M43型203mm榴炮。  远程自行火炮:M40-155mm自行榴炮,T92、T93型-240mm自行榴炮,"卡里欧波"115毫米自行火箭炮等等。  其中,美制M114型155毫米远程汤姆式榴弹炮:编制14人,重量30600磅,宽8英尺,高10英尺,长45英尺,射速2发/分钟,最大射程22000米。射击精度很高。如在二战期间帛琉群岛战斗中,很多被用来直接摧毁日军洞穴。  美制M1 155毫米重型榴弹炮,操作人员 : 14人, 重量 (展开配置): 13880 千克,弹药重量: 43.09 千克,最大射程: 23220 米,射速2发/每分钟。  美制M1型203毫米榴弹炮:口径: 203mm(8英寸),长度: 10.40米,M1身管重: 14419kg,M1牵引炮架重: 17041kg,M1牵引炮总重: 31500kg,射速1-2发/分,最大射程40千米;牵引速度为50千米/小时。  美制T型240毫米重型榴弹炮:身管长 8530毫米,最大射程23000米,射速 1发/1-2分钟,战斗全重 29300千克,编制人数 12人。  美制T93型240毫米自行榴弹炮: 总重: 66.3吨,弹重(HE榴弹): 109.1kg,发射药(全装): 49kg,最大射程(HE榴弹): 32570米。爆炸威力: 80至120米直径范围,最大射速:2分1发,持续射速: 4分1发,编制:乘员 8人,  120毫米、122毫米炮弹的冲击波杀伤多在30米以内;152毫米、155毫米炮弹的冲击波杀伤距离多在50米以内。至于203毫米口径大型炮弹,冲击波杀伤多在100米以内,如果你与203毫米榴弹的爆炸点相距30米之内的话,基本上会"粉身碎骨"。203毫米的炮弹在10米的距离内落一发炮弹,爆炸气浪足以抛翻重达67吨的现代美制M1型主战坦克;要是被直接击中的话,就有可能被打回到零件状态。  二战期间,美国"汽笛风琴"自行火箭炮 。。。
  的主要2种苏式火炮,最大射程,都是在美军大口径榴弹火炮的有效射程之内。  当时志愿军最远射程的苏式中型122毫米榴弹炮,射程仅为11.8公里。这与美军的105毫米榴弹炮最大射程,基本相仿佛。  而美军当时所制造的无论任何155毫米以上大口径火炮,最大射程都在20公里以上,甚至达到30至40公里。  我志愿军当时,最先进的苏式122榴弹炮这种火炮最远射程,还不及美军各种类型的大口径火炮的一半  从数量上看,敌人火炮,是我志愿军数量的数倍之多(至少是1倍以上)
  上甘岭战役中,敌我炮火的对比  1、在上甘岭作战的第一阶段(日至10月20日止),根据我军战史记载(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第240页),以及志愿军第三兵团,第12军、第15军的军史历史记载:我军当时仅有山炮、野炮、榴弹炮以上各种大口径火炮46门(不含迫击炮)。  而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则是各种大口径火炮为200余门(志愿军第3兵团,及第12军、第15军军史记载)。  2、
上甘岭战役第二阶段(日至10月30日至,既‘坑道坚守’阶段),根据我军战史记载,此阶段参战炮兵共有19个连,各种山、野、榴炮等大口径火炮,仅有44门火炮(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第242页)。  3、上甘岭战役第三阶段,(10月30日晚至日止),根据我军战史记载(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第247页),我军陆续增调到五圣山前沿上甘岭地区的大口径火炮共有榴弹炮兵第2、第7师部分炮兵营,火箭炮兵第209团、第60军炮兵团。共为山、野、榴炮各种大口径火炮114门,火箭炮24门。共为大口径火炮140门左右。
  根据志愿军陆军第12军军史记载:“参加上甘岭我之炮兵共为;火箭炮第209团;炮9团第3营;炮11团第1、2营;炮20团第2、3营;炮28团第1营;炮29团第1营;炮30团第2营60军野炮团;82迫击炮52门;” 。在我军反击和巩固597.9高地和537.7北山高地的整个作战期间,在这个阶段,我军则达到了(不含迫击炮)的各种山、野、榴、火箭炮等大口径火炮140门左右。
  在上甘岭战役整个过程,我军共发射大口径火炮炮弹40余万发。  其中,   a、在第15军作战期间,我军共发射大口径火炮12余万发。(共作战19天,)   b、 在第12军全面接防15军防务之后(既是15军全部撤出五圣山前沿上甘岭这2个高地的防务)的作战期间,我军共发射大口径火炮炮弹28余万发。(共作战45天)。  配属志愿军第12军作战的炮兵有:火箭炮209团、炮9团3营、炮11团1、2营、炮20团2、3营、炮28团1营、炮29团1营、炮30团2营、60军野炮团、82炮52门,高炮610团、20营、35营、15军29师、45师之炮兵。  【 有关细节内容,请详见在《12军鏖战上甘岭,粉碎敌金化攻势(上部)上集、下集》这篇文章里, 所发出的《第12军参战上甘岭战役作战经过要图(192年11月1日至日)》这份作战军事地图所显示。 】  c、在日晚22时,15军开始对上甘岭的597.9高地费时长达2天3夜(10月30日晚22时至11月2日凌晨4时50分结束)的反击作战中, 增调到五圣山前沿上甘岭地区的火炮,仅含有迫击炮以上火炮97门,火箭炮1个营(12门)。(资料来自:空降兵第15军原军史记载)  d、在日下午第12军收复被15军丢失的537.7北山高地全部阵地时,共使用了大口径火炮(各种山、野、榴弹炮)70门,火箭炮2个营(24门)。分3次进行火力急袭。发射大口径炮弹1万多发。(资料来自:第12军军史记载)  而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先后投入并陆续增加的炮兵共有18个炮兵营,105毫米口径以上中、大口径火炮320余门;坦克火炮170余辆。在整个作战期间(截至日),共发射各种中、大口径火炮炮弹190万发。
    上甘岭战役神勇炮兵
由资深军事摄影记者老前辈孟昭瑞提供  (请注意当年上甘岭炮战志愿军的标语:右侧——五圣山,英雄山,神勇炮兵把敌歼;  左侧——功臣硬,真叫好,XX的铁王八跑不了)
  五圣山与上甘岭      
    功勋火炮之一:上甘岭战役中予敌以大量杀伤的苏联造1938年式122毫米榴弹炮榴弹炮
  写在前面的话  景观妙趣    远眺上甘岭、五圣山  在军事博物馆各式各样火炮展品中,我格外地注意到了这门火炮——坚固的钢铸外形,高昂的炮筒,曾经记录的历史,还有牢固定格在我眼前那永不消失划破长空的万千条电闪般的弹道。。。暮然回首,世纪硝烟,辉煌功勋,上甘岭战役火炮之一 ——苏式122毫米榴弹炮。  我仔细阅读着火炮下方的这一段说明:  该炮是在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从苏联购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某团9连曾用这门火炮狠狠地打击过敌人。当时敌人有2个营的兵力在一条大山沟里集结,企图向志愿军537.7和597.9高地发动进攻。9连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以96发炮弹,把数百米长的大山沟打成一片火海,粉碎了敌人的进攻。敌人遭我大量杀伤后,狼狈地拉走了15卡车和2辆救护车的尸体。9连由于战绩辉煌,受到志愿军最高领导机关的通令嘉奖,并先后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主要诸元:口径121.92毫米,初速515米/秒,炮身长2800毫米,高低射界-3°~+63°,方向射界左右各24°3′,最大射程11.8千米,放列全重2450千克。  是呵,瞻仰这门功勋火炮,油然而生的则是无尚崇高的敬意,我似乎闻到了当年弥漫在上甘岭阵地上的硝烟,火炮无声地向人们讲述着“一条大河的故事”;演示着当年奏响华彩乐章的隆隆炮声和在震耳欲聋炮战中英勇无畏的志愿军将士……
  写在前面的话  景观妙趣    远眺上甘岭、五圣山  在军事博物馆各式各样火炮展品中,我格外地注意到了这门火炮——坚固的钢铸外形,高昂的炮筒,曾经记录的历史,还有牢固定格在我眼前那永不消失划破长空的万千条电闪般的弹道。。。暮然回首,世纪硝烟,辉煌功勋,上甘岭战役火炮之一 ——苏式122毫米榴弹炮。  我仔细阅读着火炮下方的这一段说明:  该炮是在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从苏联购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某团9连曾用这门火炮狠狠地打击过敌人。当时敌人有2个营的兵力在一条大山沟里集结,企图向志愿军537.7和597.9高地发动进攻。9连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以96发炮弹,把数百米长的大山沟打成一片火海,粉碎了敌人的进攻。敌人遭我大量杀伤后,狼狈地拉走了15卡车和2辆救护车的尸体。9连由于战绩辉煌,受到志愿军最高领导机关的通令嘉奖,并先后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主要诸元:口径121.92毫米,初速515米/秒,炮身长2800毫米,高低射界-3°~+63°,方向射界左右各24°3′,最大射程11.8千米,放列全重2450千克。  是呵,瞻仰这门功勋火炮,油然而生的则是无尚崇高的敬意,我似乎闻到了当年弥漫在上甘岭阵地上的硝烟,火炮无声地向人们讲述着“一条大河的故事”;演示着当年奏响华彩乐章的隆隆炮声和在震耳欲聋炮战中英勇无畏的志愿军将士……
  步炮配合发挥了惊人的作用  ——上甘岭战役炮战纪实  摘自《夜话上甘岭》聂济峰将军亲历上甘岭战役口述实录  敌人都是新炮,射程远、口径大,相反我们是老炮居多数,射程近、口径小,但由于我们的炮采取了一些战术,比如“大炮推前”,就把原本的优劣态势改变了。大炮本来就不一定要那么靠前,但我们的炮都上了山。597.9高地后头有个叫玉亭岘的南山,距离597.9高地才400公尺的样子,很近,那个炮就等于一个重机枪来使唤了。  虽然我们的装备不如敌人,炮也比较老,但是我们的炮已经能把敌人的炮压制住了,所以两次比较大的炮战,就摧毁了敌人50多门炮,整个战役一共打掉敌人61门大炮,而我们炮的损失就小得多了。飞机打落了100多架,整个战役算的话连打落带打伤是300架。所以那以后敌人不敢打我们的炮兵阵地了,于是就欺负我们后方。但是我们也根据情况改变策略,带着高炮打游击,今天估计你可能在哪儿打,事先准备好,一旦捉住就可以打落他几架。所以这个仗是越打越有味道。打到后来,我们基本可以判断敌军今天要搞什么,然后高炮就能想法子整你两架下来。后来炮兵实际也形成了一个很自然的比赛,经验互相传递得也特别快,战果报得也特别快。  85炮只要有炮弹,又比较熟悉地形,对保障部队的炮兵发挥威力作用是比较大的。其中有几点打得特别好:一个是炮弹打得好;一个对他集中的步兵打得好。  【注释】85炮  苏联1943年产85毫米高射炮,其基本射击是用指挥仪联动,炮手手摇对针操作,人工装填发射,弹丸在预定的提前点上爆炸,靠弹片杀伤敌机。由于该炮射击烟尘大,常常是偷袭机攻击的目标,以后除加固掩体,战前洒水,每个中炮连配三挺四管高射机枪掩护。85炮班7人,班长看排长旗子指挥,一炮手方向,二炮手装填发射,三炮手引信,四炮手高低,五六炮手供弹。  打打就总结出规律了,尤其到最后反击作战时,只要敌人有一个连到达集结位置,我们就能保障炮弹随要随到。到第三阶段,从连到营,包括远射程炮弹和迫击炮弹,大概一共打击有11次,其中6次打得比较厉害。  597.9主峰3号阵地上头原来有一个小坑道,到反击最紧要的时候坑道已经打没有了,只剩下一个石头缝。黄继光所在的134团1营参谋长叫张广生,因为敌人的炮一般不大容易打到那个缝里头,所以他的指挥所就在石头缝那个地方。那个位置视野很好,无论远近敌人到什么位置都可以看到,还有一个步谈机。所以敌人来了以后,他用步谈机和后头一沟通了,炮马上就可以打来。恰好五圣山上头看得也很准,所以无论是打敌人的集结位置、运动还是在前沿的敌人都可以。  11月1日有一次敌人一下子就扑到我们那个山顶上去了,当时反击的部队还没有到,有一个搞侦察的就在报话机里喊,“向我打!向我打!”紧接着我们这一排子炮就盖到那个山顶上,把敌人打下去了。我们那个搞通信的因为在石头缝里头,还没有打牺牲。炮兵确实打得准。所以敌人把我们的迫击炮说成是像“手榴弹那么准”,也的确就是如此。  【资料补充】  当战斗进入坑道斗阵的时候,炮兵们提出了响亮的口号:“我们要用炮弹给坑道里的同志‘站岗’,坚决不让敌人破坏坑道口。”他们除了加强与坑道里的部队联系以外,有的还派出观测员,带着步谈机,到前沿坑道里,为炮兵指示射击目标,更准确地配合坑道部队打击敌人。  迫击炮是敌人比较害怕的,比如敌人一个上尉叫李奇,他是在第一段争夺过程中被打下阵地的,有一个连被打光了,他去支援,他没有上去就被打光了。他讲:“到前面去援救只剩几个人的一个连,我们自己也被打得落花流水。”他说,“我旁边的无线电报务员和排里的中士都阵亡了,那里根本没有藏身之处,中国发射的迫击炮弹一秒一发可怕极了。”  这里也有经验教训,迫击炮参加火力反击,因为我们那时炮少,将好多迫击炮都弄上去了,倒是热闹,叮咣叮咣的,但它起不了多少破坏作用。以后开炮兵会议,大家就分了个工——迫击炮主要是打敌人的步兵,打敌人运动的部队,形象的说法就是“打火墙”,即拦阻射击,以迫击炮搞一个墙,墙还要游动;打死角,你预备队在死角上也揍你。  大炮参加火力反击,主要是打敌人的迫击炮,还打敌人运动中的部队,打敌炮兵阵地,分工后,炮兵作用发挥的就比第一阶段好多了。有几次反击,敌人一个连、一个营、一个多营在运动中被我炮兵敲掉了,有的是敲在集结位置,有的在运动过程中被敲掉。  炮火准备也是如此。开始我们炮弹少。头几次反击总是炮火准备打5分钟。然后发个信号弹,你就往上攻,第一次没有多少炮火准备倒反上去了。第二次就不行了,吃亏啦,第三次又不行了,又吃了点亏。所以,以后就聪明了,炮弹也多了,不这样搞了。像19日的反击就有所改进,炮兵先反击,以后延伸,敌人以为我们进攻了,也发了个信号弹,他以为来了,就出来了,实际上信号弹是假的、我们的炮火又一排子打上去,打上去以后,炮火又延伸,步兵开始进攻。当然还是打的不好,黄继光那个火力点没有打下来,黄继光堵住了枪眼。炮兵也作检查了,实际上炮打得很好。到了大反击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大反击时炮兵先行破坏射击,然后延伸。延伸时卡秋莎就盖他一家伙,炮又回来,又进行破坏射击,打了以后又假延伸,而后又打,根本不发信号。所以炮弹要靠人使用,要使用到火口上,不要叫敌人摸到规律,否则就吃亏了。  到了第三阶段的时候,敌人排炮弹的数量同我们对比,从第一阶段的17比1已经变成了第三阶段3比1,但是我们这个3比1的效能和敌军的可大不相同,我们一共是打了40多万发炮弹,而且主要打在第三阶段,这样算起来,等于这40万发炮弹歼灭敌人25000多人,你算几发炮弹打一个?这个火力的密集程度是很猛烈的。  【资料补充】  战役发展到第三阶段,志愿军参战重火炮(山炮、野炮、榴弹炮、火箭炮)由66门增加到133门,加上60炮以上轻火炮381门,共计514门。在3公里的防御正面,每公里平均171门,不到敌人的三分之一。  有的炮弹是要打拦阻射击,形象的说法叫“火墙”,就是用火力打成一道墙,让你过不了这个墙;而打集结的敌人时叫“火盖”,火炮像盖子一样把敌人扣在下面;而打运动中的敌人时它只有几秒钟的机会,你要抓住了就算完成任务,因为过了这几秒钟敌人就运动走了。但这个在上甘岭作战过程中搞得比较好。  在这一段战役,志愿军的炮火确实起到了很特殊的作用,炮火猛烈,一点儿都不夸张。炮击有个时间——就是那几秒钟,你抓住了时间就算完成了任务,过了这几秒钟就失去了战机,因为敌人是在运动之中的。在上甘岭作战过程中,我们的炮兵牢牢地抓住了这几秒钟,因而发挥得很出色。  上甘岭战役开始,我们炮的数量比较少,到第三阶段炮的数量才增多,所以战役最后才会出现这个战果。像北山反击的时候,我们炮火准备,覆盖以后,敌人只剩下一挺机枪还能打,这就可以看出我们的“炮火猛烈”在后期超过了敌人。当然从炮的性能装备方面并不比敌人优越,既便如此,我们的炮也是相当厉害的了。
    志愿军炮兵阵地
  当年美方对上甘岭战役炮战相关的报道  美国国际新闻社记者沙克尼在日所写的消息中报道了美7师1个连在这次惨败中的一个侧面。这位国际新闻社的记者写道:"战斗停止了,他们正在计算伤亡,这一连中少了不少人,准尉克洛盖特把队伍集合起来,看看哪个还活着,哪个死掉了……现在步兵们那些还活着的一一排起队来了,队伍里的人少得可怜,士兵们都是满面胡须,疲惫不堪,于是点名开始了。在点名中许多人都永远不能回答了。约斯特上尉说:'没有什么可说的。他们打中了我们,大部分人都躺在壕沟里,我必须去把他们叫起来战斗,时时都有大量的炮弹打来,似乎永远不会停止。'二等兵霍兰说:'我们当中有许多新兵……他们中有许多人被打死了,因为他们不知道把头缩下来。'……"  美军二战名将评价中国志愿军  "血岭"战斗和毗邻的"伤心岭"上的战斗也许是迄今为止最为残酷、最为紧张的战斗。   这些战斗需要我们消耗极大的体力,需要我们具有无限的耐心和勇气。步兵象印第安人那样作战,他们在山坡上匍匐前进,吃力地拖带着自己的步枪、弹药以及迫击炮弹。有时,他们还被迫抵近敌人进行爆破,迫使敌人钻出地下工事。  敌人以东方人所特有的顽强精神奋力加固他们在山上的工事。有时他们深知依靠人力来挖掘从山下的反斜面一直通到正斜面的坑道,以便在遭到空袭和炮击时能撤离正斜面阵地,躲进空袭火力或重型榴弹炮火力难以打击的反斜面工事内。敌人构筑的坑道有时长达3000英尺。这样,他们既能迅速躲避轰炸,又能很快向前运动抗击地面进攻。通常,前斜面的坑道出口都经过精心巧妙的伪装,必须很仔细地观察才能发现这些出口。  ——摘自 "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  敌人是非常狡猾的,他们很会运用战术,以减低我们的火力优势......当他们与我们紧缠在一起的时候,又回象鼬鼠一样到处挖地洞,在许多地方掘开许多泥土,使我们根本不知道去那里寻找他们......他们有无限的耐心和勤劳......  ——摘自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官泰勒
    这里记录着历史!这里记录着英雄!  无论战争岁月还是和平年代,军旅故事都以军队为根,  记录着英勇与无畏刚毅与坚强,诉说着忠诚与果敢平凡与无私  ......  我们以这样的方式祭奠英魂,  以这样的方式歌颂老一辈,  以这样的方式呼唤不朽的精神,  以这样的方式发扬传统坚定前行  回望世纪硝烟
英雄走向天际   信念洒遍青山
老兵不死永立
  有关85炮的一些资料    该炮采用带大侧孔冲击式炮口制退器的单筒身管、半自动立楔式炮闩、筒后坐液压节制杆式制退机和液体气压式复进机;炮架部分由筒形摇架、拐脖式上架、下架、防盾、管式大架和滚轮组成;采用蜗杆式方向机、蜗轮自锁单齿弧外啮合式高低机,平衡机为气压式;采用海绵橡胶车轮和半轴扭杆式缓冲器。  瞄准装置包括有58式周视瞄准镜、56式直接瞄准镜和标定器。配用破甲弹、碎甲弹、穿甲弹、榴弹。  口径:85毫米   行军状态全重:1725千克   行军状态长:8450毫米   行军状态宽:1730毫米   行军状态高:1420毫米   火线高:825毫米  炮身长:4685毫米  后坐长:580-660毫米    全弹重:    破甲弹:12.61千克    榴弹:16.15千克  破甲厚度:100毫米/60度(破甲弹)  初速:  气缸尾翼破甲弹:845米/秒   碎甲弹:730米/秒   全装药:793米/秒   射速:15-20发/分  最大射程:   全装药榴弹:15650米   碎甲弹:7600米    直射距离:  气缸尾翼破甲弹:945米   曳光尖头穿甲弹:900米   曳光高速穿甲弹:1200米  高低射界:-7度-35度    方向射界:54度   炮班人数:8人    
  庚子事变·八国联军影像录【5】 - 沉默的麻雀的日志 - 网易博客
  http://chenmodemaque./blog/static//
  李奇微在其《朝鲜战争》一书中写道:"敌人的高炮火力愈来愈猛。我们的轰炸机开始遭到某些损失。无论把空中力量的作用说得多么大,它都根本无法阻止敌人运进必要的武器装备(毫无疑问,如果没有空中力量的支援,我们的许多进攻行动本来肯定是无法实施的)。 "  "敌炮兵仍得到了加强。从落在我方前线阵地上的各种口径的炮弹数量不断增加这一点可以看到其加强的程度。1952年9月的某一天,有4.5万余发炮弹落在第8集团军的阵地上。10月份,在联合国军防线上创造了一天落下9.3万发炮弹的纪录。敌人还提高了射击精度,改进了战术。这时,他们已能作到集中火力打击一个单独的目标,尔后不时地转移火炮,以避免被我测出其发射阵地的位置。"  美国陆军官方战史认为,到1952年春,志愿军稳步增加了炮兵力量,投放到"联合国军"阵地上的炮弹也越来越多。
  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  杜鲁门为解除麦克阿瑟职务一事犹豫再三,担心他在美国国民和议员心中的形象过于高大。据说,杜鲁门总统特地查阅林肯和波尔克总统的事迹——这两人分别在南北战争和美墨战争中顶住国内政治压力,将当时很有影响力的将领解职。  麦克阿瑟最终被解职,但回国后获得了英雄凯旋般的待遇。纽约欢迎麦克阿瑟的游行者达700万,用去的彩带、纸屑、飘带数以吨计。盖洛普民意测验显示,全国有69%的人支持麦克阿瑟,只有29%的人支持总统的行动。  从1951年5月开始,美国国会开始就麦克阿瑟在朝鲜战争中的责任问题举行听证会。人们渐渐认清,他对“亚洲人”的傲慢和偏见如何导致了一系列失误。他的巡回演讲也风光不再。达拉斯的一次集会只有2.7万名听众,有人嘲笑说还不如一场中学生橄榄球赛有吸引力。  此时朝鲜战争仍在进行,李奇微顶住了志愿军的进攻,将战争拖入阵地战、消耗战阶段。大部分人已经不再赞同麦克阿瑟关于自己战败的托辞。至此,他终于无奈地说出了他那句酸溜溜的名言:“老兵不死,只是慢慢消失……”  有人说,抗美援朝打掉了美国两个总统,一方面是呼声很高的潜在候选人麦克阿瑟黯然去职,一方面杜鲁门的声望大幅降低。1952年,杜鲁门和麦克阿瑟鹬蚌相争这出好戏背后的渔夫出场了,他就是美国的另一个二战英雄艾森豪威尔。      艾森豪威尔任内美国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见证了这一刻:新生的中国已瞬间崛起为一个可以改变冷战平衡的重要砝码。考虑到他本人是“麦卡锡主义”的重要推手、反共老手,或许正是朝鲜战争在他的内心播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在20年后他自己的总统任期内,在外部环境变化的催发下,终于生根发芽开花,促成了“跨过大洋的握手”?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朝鲜战争是牵动了中美苏三个大国神经的重要事件,对于世界局势有着全局性的影响。  抗美援朝胜利为中国赢得了几十年和平红利,美国此后在亚洲地区的战略均以不与中国发生新的全面战争为底线。美军在越战中也未敢对北方发动地面进攻。甚至可以说,中美关系恢复的基础也是朝鲜、越南等一系列战争“打”出来的。没有这个巨大的和平红利,建国后的所有建设成果就很难想象。  抗美援朝的胜利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地位与作用,也影响了中苏关系。可以发现,斯大林对于那些用刺刀扶植起来的东欧国家的态度,与朝鲜战争后对中国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因此,不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抗美援朝都是极为必要和战略受益极大的决策。
  我军能够战胜装备优良的美国军队〔1〕(一九五○年十二月十八日)  各中央局,大军区,并转所属各分局、军区,各省市区党委、军区,兵团及军,并告军事学院:  兹将我志愿军三十八军在第二次战役中的经验总结〔2〕,转发给你们,这是极重要的经验,望注意研究。在志愿军的作战经验中证明,我军对于具有高度优良装备及有制空权的美国军队,是完全能够战胜的。  中央军委  十二月十八日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手稿刊印。  注释:  〔1〕 这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给各中央局、各大军区的电报。  〔2〕 指一九五○年十二月十六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给各军转师、炮司、九兵团并报中共中央军委的电报中所述的三十八军在第二次战役中的作战经验。其内容是:  一、携带足够干粮是战役顺利进行的主要保证;  二、山区路小且窄,团以上部队运动以平行道路并肩前进较好;  三、到达攻击位置,军、师、团、营均应组织坚强的观察所,沟通电话,及时了解战场情况;  四、迂回部队之先头应加强炮火,遇敌抗阻时,即以炮火轰击,配以小部队围歼或驱逐之,使主力继续前进;  五、为彻底消灭敌人,部队应不怕疲劳,采取大的迂回包围,猛插敌后,断敌退路;  六、部队发起攻击时,首先以精干部队突破敌阵地,抢夺敌炮兵,使敌失却支援,使我顺利歼敌;  七、对突围之敌应采取头击、腰击、尾击三种打法,力求先将敌人打乱,再分股分段歼灭之;  八、执行阻击任务时,为减少伤亡,力量部署应采取纵深配备,第一线兵力不应超过三分之一;  九、战后组织班排小部队分片搜山,并在交通要道设置拦阻部队,防敌零散逃窜。
  “抗美援朝”胜利之伟大意义  楼主:@founder10 时间: 09:31:00   一、是战略判断的胜利,战争成为局部战争。战争规模和手段是非常有限,完全在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为今后外交、军事决策提供样本。中国一举成为世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更重要的是战争期间国内和平没有受到影响,经济迅速恢复发展。  二、是最佳的战争结果, 朝鲜一分为二。使得朝鲜在相当长的时间依赖中国,成为中国屏障,韩朝对立,使得中朝之间领土争端不至于立刻激化。看看今天韩国、朝鲜对东北领土的潜在野心,就知道“抗美援朝”打到这种程度,真是恰到好处。  三、社会主义联盟的巩固加强。中国赢得现代化的宝贵援助  你有诚意别人才会真心和你交朋友,你有实力别人才会倚重你。志愿军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联盟付出血和汗,巩固加强了社会主义联盟,当然苏联政府会把中国看成一个有实力的真心朋友。没有付出怎么会有取得。  当时的苏联援华项目,是真心援助(包括核潜艇和原子弹),共有156大型工业项目,以及大批援建专家,留苏人才。 一举缩短了中国100年的工业化革命进程。可以说当代中国工业基础是苏联帮助打下的。一直到初期改革开发,多少企业仍然在吃这个老本。别的不说,从军工来说 81式自动步枪,歼7、歼8系列。都摆脱不了苏式武器的模式。  四、大国地位和战略威慑: 抗美援朝之后,中国一夜之间成为世界最强大的陆军和空军之一, 美国,以后是苏联几次想对中国下手,包括袭击核工业都忌讳中国强大的实力。越南战争也主要因为顾忌中国出兵没有扩大化埋下失败的种子。中国几次边境战争也都以中国政府有理有利有节的预定步骤而告结束,不受干涉、恐吓。这就是大国才具有的威慑实力。
  毛泽东对抗美援朝的看法: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伟大的  作者:刘明钢 来源:党史纵横 时间:  六十年前发生在鸭绿江彼岸的那场战争,曾经令世界深深震动,也对新中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对这场战争,作为中方最高统帅的毛泽东有许多重要的指示和论述,这些指示与论述,在教育全国人民、统一全党思想,赢得战争的胜利上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反映了他本人对这场战争的独到看法和深刻理解。  “这是完全必要的和完全正义的”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借朝鲜内战之机实行武装干涉,随后又越过“三八线”,将战火烧到鸭绿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特朗普探望驻韩美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