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的二战意大利海军军队为什么屡战屡败

二战时意大利军队的骄人战绩
我的图书馆
二战时意大利军队的骄人战绩
馆藏&173565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意大利为什么参加二战
意大利为什么参加二战
二战初期,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军队曾经横行一时,惟独意大利法西斯的军队屡屡受挫,没有取得过一次巨大而又巩固的胜利。首战法国,占有绝对优势的意大利军队竟然没能使法军后退一步;再侵希腊,却被打得丢盔卸甲,不久就被迫转入防御;抢占东非,除了克伦之战打得还算顽强,意军几乎每战必败。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北非意军总司令巴尔博元帅的座机竟被自己的高射炮兵击落,东非战役中意军精锐部队的一个营竟然向一个英军士兵投降,成为了二战史上的奇闻和笑谈。那么,意大利法西斯军队为什么如此不堪一击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意军之所以屡战屡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经济资源匮乏 在现代战争中,能否保证战略物资的供应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战略物资来源一旦枯竭,军队就会丧失行动能力。法西斯意大利的致命弱点恰恰就是经济基础薄弱和资源匮乏,军事工业所需要的一切原料几乎都要依赖进口。为了摆脱这种被动的状况,早在1937年意大利就决定实施“自给自足”计划。但是,这一计划的实施未能缩小意大利原料生产与其他大国之间的巨大差距。以煤炭、钢铁和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的生产为例,1938年意大利仅产劣质煤148万吨,而同年美、英、法、德四国煤炭产量分别为4.06亿吨、2.3亿吨、4600万吨和1.69亿吨;当年的钢产量,意大利为237.7万吨,美、英、法、德则分别为5000万吨、1400万吨、600万吨和2300万吨。意大利的石油生产情况就更糟。1938年它仅产原油153265吨,而平时每年消耗石油400万吨,战时800万吨,所消费的石油几乎全部都要从国外进口。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同年美国的原油产量则为1.7亿吨,英、法都因逐步形成有储量丰富的油田,因而原油产量也很高。此外,意大利的铜、镍、铅、锡等有色金属资源也很缺乏。其中情况较好的铜,1938年也仅产2963吨,而同年美国的铜产量为58万吨。  原料的不足使意大利的工业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欧美大国。例如,1938年,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为了实现军队的机械化和快速化,采取各种办法增加汽车的产量,从而推动了意大利汽车业的发展,汽车的年产量增至62072辆。但这个数字仍然无法同上述国家的汽车产量相比。当年美国为444.8万辆,德国为34.8万辆,即使产量少些的英国和法国也都超过了30万辆。  日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时,意大利的主要战略物资储备已经告竭。当时,钢材还够用14天,煤炭只够用50天,情况好些的铁矿石也只够用180天。 为了解决战略资源短缺问题,意大利法西斯政府采取一些权宜措施来弥补战略物资的不足。例如,以爱国捐献的名义强迫居民上缴铜等有色金属,下令征用民间的钢铁制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限量用电,报纸一律改为四版发行等等。事实上,这些措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意大利战略物资短缺的问题。  总之,到1940年6月参战时,意大利的经济远没有为战争做好准备,这从意大利外交部长齐亚诺的日记中可以得到证实。日,在意大利负责军工生产的法瓦格罗萨将军的陪同下,齐亚诺察看了战略物资储备情况。齐亚诺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我与他一起走马观花地调查了我国金属储备情况。结果令人十分沮丧”。但更加令他不安的是法瓦格罗萨报告说,“意大利正在失去它所有的国外市场,即使动用我们少得可怜的黄金储备也买不起我们所需要的金属“。另外,从国内情况来看意大利的“资源极其缺乏,破铜烂铁的收缴也已达到极限。一切都完了”,并且说,“就物资储备而言,我们现在的处境实际上比去年9月份还要糟,现有的物资也只够打几个月的仗”。在听了法瓦格罗萨的上述这番话之后,齐亚诺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处于这样一种状况,怎敢参战呢!?”二、军事准备不足 战略物资的缺乏和经济的虚弱使意大利的军事力量受到很大影响。虽然意大利国防大臣吹嘘可以动员1000万人,但因武器装备不足,到日意大利参战时,其陆军总数仅为45万人,编为74个二二制陆军师。据当时任意军总参谋长的巴多格里奥元帅事后说:“法西斯意大利参战那天,74个二二制陆军师中,只有19个师人员满编,武器装备齐全”。 当时,步兵是意大利陆军的主体,约占陆军总数的80%,但其武器装备的落后令人吃惊。士兵手中拿的还多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使用的91式步枪。自动步枪虽然已开始生产,但数量极其有限。步兵的落后还表现在缺少机动车辆上。士兵按条例规定每人背负一个重达35公斤的背包,因而行进速度十分缓慢,平均每天只能前进30公里。意大利决定参战后,步兵师开始实施所谓的“小机械化”,即给每个师配备少量汽车和自行车作为“补充装备”。自行车用来运送背包,士兵轮流坐汽车行军。这样一来,行军速度虽然略有提高,但却增加了团队间的矛盾,涣散了部队的纪律。步兵师配备的主要武器是:34门100毫米野炮、30门81毫米迫击炮、8门47毫米反坦克炮。这些火炮有相当一部分是一战时从奥地利人手中缴获来的,其余部分也多半是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生产的老式部件所组装。由此不难看出,意大利军队使用的火炮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战争的要求了。 陆军中装备略为好些的是那3个坦克师,总共拥有坦克1200辆。其中的近1100辆是3吨重的13轻型坦克,装甲很薄,步枪子弹即可穿透。其最大特点是没有安装火炮,携带的主要武器是一挺机枪。士兵中有人戏称这种早已被英法德淘汰的袖珍坦克是“胭脂盒”,也有人称之为“沙丁鱼罐头盒”。事实上它不能用于作战,只能作为战时运送弹药的辅助工具。另外有大约100辆6吨重的16中型坦克,这种坦克一时还不能开赴前线,因为其火炮瞄准器有毛病,需要检修。当时英国坦克部队配备的多半是13吨以上的中型坦克,由此看来,这几个坦克师也是徒有虚名。 #_JA5W+E 1939年格拉齐尼元帅被任命为陆军总参谋长,发现陆军装备和作战水平极差。墨索里尼叫他不要担心,并且说,在战场上陆军不过是做做样子,摆摆阵势,打仗不靠陆军。 意大利海军和空军的情况与陆军有所不同。墨索里尼上台后十分重视扩充海军和空军,所以经过法西斯宣传机器的大肆吹嘘,意大利民众认为其海空军都是世界一流的。墨索里尼把海军看成是实现其扩张野心的一个重要工具。他说,意大利是一个伸入地中海的半岛,称霸地中海是意大利向外扩张的基础,这首先就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为此,他采取了许多措施。比如,海军的待遇,其中包括服装、食品和津贴都优于其它军种,致使许多青年人争先恐后当海军。但是,由于墨索里尼不懂军事,因而未能对发展海军做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抉择,只是一味追求舰艇的数量和吨位。截止1940年春季,意大利海军已拥有各类舰艇257艘。其中3.5万吨级战列舰4艘,万吨级巡洋舰7艘,轻型巡洋舰15艘,驱逐舰59艘,快艇67艘。从数量和吨位看,意大利舰艇不如美国和英国,而与法国相当。但从武器装备和技术性能来看,均无法同上述诸国相比。另外,意大利当时没有航空母舰,从而使其舰队在远距离行动时得不到空中掩护。墨索里尼也曾为此焦虑不安,但却自欺欺人地说,意大利无需建造航母,因为“整个意大利就是一艘大型航空母舰”。 直到1941年,意大利海军由于缺乏空中支援和空中侦察手段,损失惨重,墨索里尼才下令将两艘大型客轮改装为航空母舰。 空军是法西斯政权建立后于1923年新建的军种,被吹嘘为意大利的“精英部队”,这是因为大多数法西斯领导人都曾经当过飞行员。由于墨索里尼把空军完全法西斯化,所以当时空军便成为富家子弟和投机分子快速晋升和步入高层的阶梯。他们纷纷参加空军,短则呆上两三个月,长则混个一年半载,“退役”后很快就会得到提拔和重用。然而,空军所拥有的飞机并不是法西斯宣传的3000架(有时是8500架)。后来,法西斯当局觉得这种过于夸张的虚假宣传难以令人信服,于是官方于1939年12月发布消息说,意大利空军拥有飞机2300架。其实,这个数字与实际情况也有很大差距。据意大利空军参谋长普里科洛证实,这其中的847架因过于陈旧将要被拆卸,另有大约500架因技术性能落后还存放在机库里。因此,真正能用于作战的飞机充其量也不过1000架。普里科洛在一次会议上告诫与会者不要对意大利空军的实力抱有幻想。其理由是,虽然意大利空军所拥有的飞机与其他国家不相上下,但技术落后,没有雷达。 二次大战前,人们认为在墨索里尼的领导下,意大利已经整装待发,做好了战争准备。实际上,如同经济准备不足一样,意大利于日参战时其军事准备也很不足。可以说,各军兵种的武器装备均不符合作战的要求。负责军工生产的法瓦格罗萨将军说,从武器装备情况来看,意大利只能打得起二至三个月的战争。三、战略领导失误 意大利战略领导的失误,与独裁者墨索里尼有着密切关系。一是墨索里尼缺乏精确的计划和明确的战略目标。例如,入侵希腊仅仅是为了显示意大利能与德国平起平坐。1940年6月,当看到德国在西线取得重大战果时,墨索里尼也打算打一场摆脱德国人的“平行战”。墨索里尼认为,除利用意大利在北非的优势发动进攻外,只能在巴尔干寻找一个意大利军队与之作战时显示出威力的弱国来打。外交部长齐亚诺提出打希腊,墨索里尼则坚持要首先打南斯拉夫,并命令总参谋部按照他的设想制定作战方案,但后来又决定对希腊发动突然袭击。墨索里尼说,只要行动迅速,不费吹灰之力便可迫使希腊投降。日,德国在事先未通知意大利的情况下出兵占领了罗马尼亚,墨索里尼感到十分恼火,决定立即入侵希腊。他说:“希特勒总是让我面对既成事实,这次我要照方抓药,将让他从报上看到我占领希腊的消息”。希腊战役中,尽管墨索里尼多次更换指挥官,仍然未能扭转败局,后来派去的王牌师也被全歼。 Xj})?{FP 为了获取战利品,意大利派20几万军队到苏联战场。苏德战争爆发后,墨索里尼预计希特勒会很快取得胜利,他认为如果意大利派军队到苏联,必将获得许多战利品,于是他给希特勒写信,要求派一支军队参战。1941年6月底至7月初,由1个装甲师和2个汽车运输师共计6.2万人组成的“意大利远征俄国军团”开赴苏联。后来于1942年又增派4个步兵师和3个快速师,共计10个师22.9万人组成“意大利第8集团军”。结果,派到苏德战场的所谓“精锐部队”死伤将近一半,其余冲出苏军包围圈逃回意大利,装备损失80%以上。 有时在目的达到后,墨索里尼却不必要地炫耀武力。日,意大利对英、法宣战后并没有立即采取军事行动,只是让意大利军队在意法边界待命。6月17日,新组成的法国贝当政府要求停战,希特勒邀请墨索里尼前往慕尼黑共商对法行动方略。在二人举行会晤时,墨索里尼要求把尼斯、科西嘉、突尼斯、吉布提和法国南部划归意大利,希特勒当即表示同意。但当返回罗马后1墨索里尼觉得这样得来的胜利有失自己的尊严。于是,他突然决定,在停战协定签订前,向法军驻守的阿尔卑斯山地区发动闪电战。进攻开始后,意军遭到法军的迎头痛击,损失惨重,631人被打死,5206人受伤,626人失踪。从前线返回的国家法西斯党前任总书记斯特拉塞说:“停战前两天还用20多年前使用的那套办法,让那么多的人白白去送死”。齐亚诺曾经这样说:“墨索里尼并不是想要这要那。他想要的是战争,通过和平方式即使他能得到他所要求的两倍他也不会要”。墨索里尼也说过类似的话:“军事成功远比完全通过和平途径去获取领土更加吸引人”。这说明墨索里尼贪求的是军事胜利,并以此作为树立个人权威的基础。 二是墨索里尼刚愎自用,少谋寡断。他本不懂军事,缺乏指挥才能,却以最高统帅的身份剥夺了总参谋部的军事决定权,把全部军事大权集于一身,独断专行。墨索里尼乐于下级报喜,恶于下级报忧,根本听不进不同的意见。齐亚诺就曾经说:“没有必要反对他,那样会更糟”。一位将军认为意军准备不足,参战只有失败,劝诫墨索里尼不要参战,结果被墨索里尼下令砍去了双脚。巴多格里奥元帅认为意军在希腊的失败完全是墨索里尼造成的,他指出:“领袖(指墨索里尼)应当清醒地意识到,是他的一知半解和好大喜功正在把意大利引向失败”。在听到这番不恭之词后,墨索里尼勃然大怒,他把巴多格里奥说成是“国家的公敌”和“叛徒”,迫使他于日正式辞职。  1940年夏季,意军在东非的部队在数量上大大超过了该地的英军。但是,墨索里尼领导下的意军统帅部没有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英军的增援部队到达东非之前发动坚决的进攻,而是在取得小胜之后即停止前进,由于墨索里尼一再命令意军“只守不攻”,结果贻误了战机。1941年2月,韦维尔将军指挥的英军得到增援后开始发动攻势,奥斯塔公爵指挥的意军迅速溃败,23万意军当了俘虏,墨索里尼那昙花一现的“东非帝国”就此告终。 Fb\2df{@ 墨索里尼下台后,在被巴多格里奥政府软禁期间,他思考了许多问题。墨索里尼承认“他的政权在缺乏武器、士气和资源的情况下,在错误的时间把国家拖入一场错误的战争。他滥用了千万人的勇气和热情,为了向盟国显示自己的伟大,外行地指挥了多次愚蠢的远征”。应当说,他的反思还是比较客观的,但他却为自己寻找一些借口,把失败的责任归咎于军队和老百姓。
酒店赚钱出怪招 竟拿“战犯”当招牌□王玉波 刘国耀    日前,南京媒体披露该市餐饮业在竞争中频出怪招,有一家名叫“忘不了”的酒店竟然将墨索里尼、希特勒、张作霖、阎锡山等一些历史战犯、军阀的名字作为包间门牌……这在南京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  记者便衣暗访,来到位于南湖东路的“忘不了”酒店。只见二楼挂有“墨索里尼”、“格林”、“希特勒”、“吴佩孚”等战犯、军阀名字的包间门牌依旧,里面不时传出划拳的吆喝声。这时,“墨索里尼”的包间内,有一半醉男子说:“你们知道墨索里尼是谁?那在欧洲战场也是叱咤一时……”旁边有人笑着迎合道:“他也算 ...關於國家、關於群眾意識、關於煽動、關於墨索里尼、關於日本憲法第九條、關於腹語術以及我們懷念的馬蓋先。已經跳脫被定位的娛樂小說(我還是比較喜歡娛樂小說@@),一天時間看完的步調太快了,這本書所需咀嚼的意涵太深太沉重。不得不說,如果這是我接觸伊坂的第一本作品的話,應該沒有勇氣再去嘗試第二本,完全跳脫以往對伊坂的既定概念,比起Golden Slumbers更為政治,幾乎不見他一如慣常也是我很喜愛的音樂、藝術元素,是另一面的伊坂。罗马之梦:意大利为何在罗马帝国之后便一蹶不振?_网易新闻
罗马之梦:意大利为何在罗马帝国之后便一蹶不振?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英国当代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达曾经指出,“意大利的历史与其地理特征紧密相关”。亚平宁山脉从头到脚将意大利分为两块,阿尔卑斯山则将它与欧洲其他部分相分隔,这些地理特征为意大利的历史发展设定了特殊的限制,也决定了意大利地缘目标的复杂性和摇摆性。意大利与欧洲意大利地缘基本情况欧洲的核心区大体可以分为四大部分,波罗的海沿岸、大西洋沿岸、地中海沿岸、以及内陆地带。相比法国、西班牙等国家,意大利是个纯地中海国家,确实也局限了他的发展空间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强权分别占据这些地带,如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占据过内陆地带,瑞典占据过波罗的海沿岸,英国控制过大西洋和地中海制海权,罗马帝国统治过整个地中海地区。罗马帝国的极限值还是很强的罗马帝国的极限值还是很强的意大利本土的主体是自欧洲大陆延伸入地中海的亚平宁半岛,加上东南部的西西里岛(地中海第一大岛)和西部的撒丁岛(地中海第二大岛)。亚平宁半岛三面环海,东北方为亚得里亚海,东南方的伊奥尼亚海,西南方的第勒尼安海,西北方为利古里亚海,半岛北面为阿尔卑斯山。意大利与周边海域整个半岛缺乏战略纵深,东西宽度最宽处仅为240公里,南北长度约960公里。除北部地区外,众多大城市均位于海边,例如首都罗马、那不勒斯、塔兰托,这些城市面对袭击时将直接成为前线。直面海洋的南部大城市沿海的那不勒斯城,旁边便是维苏威火山意大利东部面对亚德里亚海,对岸的巴尔干一侧拥有破碎的海岸线以及众多岛屿掩护,历史上为海盗藏匿的绝佳场所。意大利一侧除了威尼斯便无险可守,亚得里亚海狭长的特征使得意大利方面的防御面积过于庞大。亚得里亚海两岸威尼斯的条件却是很不错自东往西,希腊人曾在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建立了诸多城邦,拜占庭帝国自达尔马提亚浮海而来攻打东哥特王国;自西往东有罗马渡海攻打马其顿的战争,墨索里尼发动的希腊战役等。拜占庭帝国也曾向西收复了很多罗马失地在亚平宁半岛的西侧,不远处就是法国的土伦港和科西嘉岛,战时直接威胁意大利本土安全。如此地形,如果没有强大海军的保护,基本上如同待宰的羔羊。没有科西嘉的意大利历史上,撒丁王国派遣军队渡海自西西里登陆开启统一战争,诺曼人自西渡海而来占据南意大利,都是如此。其南部有西西里岛,距离北非突尼斯、利比亚较近。罗马共和国和迦太基在此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罗马战胜后者,改写了日后欧洲发展的轨迹。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西西里同样,北非海盗多次以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沿海为基地侵袭意大利,二战中盟军从北非登陆西西里半岛直插意大利,都显示出意大利南部的脆弱性。从北非逆袭的汪达尔海盗,简直是第二代迦太基日盟军登陆西西里地图意大利北部的陆地边界同样也是危机四伏,尽管有阿尔卑斯山的天险可倚,但意大利与法国和奥地利之间的山界多难于防守,邻国拥有更高的坡度。一战中意大利仰攻奥匈帝国,遭遇惨败即是明例。位于北部边境不远的都灵—米兰—热那亚三角地区拥有平坦广阔的土地以及丰沛的工业水源,也是全意境内少有的适宜大工业发展的地区。一旦边境防线被突破,整个意大利便可能陷入瘫痪。能否控制斯洛文尼亚至关重要当年西哥特人就是从这个通道涌入半岛而当意大利统一之时斯洛文尼亚尚在奥匈帝国的势力之下汉尼拔率领的非洲军团,凯撒率领的13军团,神圣罗马皇帝率领的德意志骑士,拿破仑率领的意大利军团皆是翻越阿尔卑斯山,南下意大利。反之,除了罗马越过阿尔卑斯山战绩辉煌外,统一后的意大利王国北上战绩糟糕。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远征罗马,参考地缘看世界如果不是罗马屡败屡战打不死,我也不至于周旋多年而大业不成此外,资源匮乏始终是意大利的软肋,意大利不产煤,也不产石油以及天然气等能源资源,过分依赖进口能源,导致意大利相对德、英、法、俄等诸强工业条件处于劣势,因此意大利二战之前国家实力长期居于列强之末。罗马时代罗马本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小城邦,依靠当时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先进的制度,逐渐在中意大利崛起,成长为一个强国,此后击败了迦太基与马其顿,占领了北非、西班牙和希腊半岛。罗马共和国的扩张示意图绿色是约公元前二世纪时的版图黄色是其后一世纪所扩张的版图当罗马击败迦太基地中海便再无对手可匹敌共和国末年,又通过长期战争兼并了高卢、不列颠、小亚细亚、中东以及埃及。屋大维结束内战时,罗马已经成为一个超级帝国。在图拉真皇帝时期,帝国版图达到极盛。图拉真时期的帝国疆域很多人称我为澡堂老板,因为我不止开疆拓土,还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图拉真宣2世纪末,随着禁卫军权扩张、中央权威动摇、奴隶制经济基础逐渐被削弱、罗马人数过少以及蛮族入侵等多重因素叠加,帝国陷入风雨飘摇之中。虽经戴克里先、君士坦丁等雄主一度中兴,但是最终陷于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意大利开始长达一千多年的分裂时期。建立在罗马帝国废墟上的哥特人王国从罗马扩张轨迹我们可以看出,自意大利往北一旦突破阿尔卑斯山,防御范围和压力将数倍的增加。向西要面对整个法兰西平原,向北要面对德意志广阔腹地,向东北要面对破碎的多瑙河谷地带以及匈牙利大平原,整个防线地形复杂,防守难度大。罗马为了保障边疆安全,不断向北扩张,承载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直到极限。一旦支撑这个漫长边境线的动力削弱,防线就容易出现松动。事实证明,罗马的崩溃,始于北部边疆的崩溃。当来自亚欧大陆内部的蛮族像雪崩一样涌向漫长的边境线时,帝国无法阻止蛮族大量内迁,军队也逐渐蛮族化,最后崩溃。入主罗马城的本应是我分裂时期西罗马帝国崩溃后,意大利先后被东哥特王国、拜占庭帝国、伦巴第王国统治。查理曼帝国曾经将北部和中部意大利纳入帝国范围。将意大利中北部收入囊中的查理曼帝国帝国分解为三个法兰克王国后,最终在东法兰克王国基础上建立的神圣罗马帝国对意大利拥有主权。但是神罗的一体化进程本身阻力重重,逐渐沦为松散的联盟。在此背景下,对意大利的控制力逐渐削弱。虽然看着很辽阔,但其实既不神圣,也非罗马,更非帝国随后,北部意大利城市如威尼斯、比萨、热那亚、米兰、佛罗伦萨等迎来发展黄金时期,中部基本上被教廷统治,南部则被诺曼人征服,发展较北部为慢。陷入分裂的意大利:北部诸城邦+中部教廷+南部两西西里王国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共和国利用处于阿尔卑斯以北地区与东地中海路线的中间位置,控制了地中海的贸易,甚至摧毁了同样信仰上帝的拜占庭帝国,藉此积累了大量财富。教廷依靠在各国抽取的捐税以及超然的地位,也积累了不菲的财富。即使城市国家威尼斯,也拥有着与其本土规模不成比例的势力范围资本主义的萌芽,为文艺复兴培植了土壤。此时的意大利较欧洲其他部分远为发达,遗憾的是,这些城市共和国并没有将意大利统一视为己任,只顾自己贪婪的积累财富,甚至彼此之间为了争夺贸易控制权爆发战争。当法兰西、西班牙、英格兰、哈布斯堡等强权逐步完成集权,奥斯曼帝国统治了东地中海以及北非,以及新航路开辟后,它们不仅丧失了自己的财富地位,本身也沦为法、西、哈布斯堡等列强的板上鱼肉。新航线打破了中东国家和意大利商人对东西方贸易的垄断统一时期拿破仑战争后的德意志和意大利仍然处于分裂之中。奥地利控制了北意大利的绝大部分地区。此时本土有两个相对较大的政权,一个是西北的皮埃蒙特—撒丁尼亚王国(简称撒丁王国),一个是南部的两西西里王国。但是前者较为富裕发达,后者封建落后。兴起于意大利西北部的皮埃蒙特—撒丁尼亚王国,控制了最发达的都灵-米兰-热那亚三角19世纪中期欧洲风云变幻,撒丁王国借助法国击败奥利地,派加里波第从海路消灭两西西里王国,同时巧妙借助普奥战争、普法战争机会,分别收回威尼斯和罗马,终于在1870年完成了意大利统一。意大利的逐步统一(动得有点慢)其后意大利连续参加一战、二战,直到1943年战败投降。意大利的统一过程借助大国力量尝到甜头,统一后仍然在列强之间充当砝码站队。不幸的是,意大利的战略目标与其自身实力相差过大,以至于与法国争夺突尼斯失败,殖民埃塞俄比亚失败。连我都打不过,居然还自称殖民帝国,埃塞皇帝海尔塞拉西宣一战中意大利转换门庭倒向协约国阵营,攻打孱弱的奥匈却连番大败。二战中意大利不自量力,进攻法国而不胜,进攻弱小的希腊在德国帮助下才险胜,在北非战役中则遭遇大败,逼得德国不得不进入北非。意大利战绩如此之糟糕,一方面在于其较弱的工业实力,另一方面也在于中央政府的权威与执行力不高,军队的征兵、动员效率低下。意大利的“罗马情节”受制于其孱弱的国力、易攻难守的地形以及对进口资源的极度依赖,使得其打算投机大国之间角逐,以少量投入换取巨额收益的算盘彻底打空。一方面是工业能力堪忧一方面也有我的战略失误以至于分散了意大利的力量新罗马帝国这个目标还是不太现实’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实力,国家的行为若是脱离了实力的考量,终究是不现实的,意大利的国家实力决定了它没有承担这种代价的能力。战后时期二战后,意大利成为美苏对峙的前沿。苏联控制了意大利的邻国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并且与诸大国分割占领奥地利。在苏联支持下,意大利共产党势力迅速壮大,引起美国等的严重不安。南斯拉夫的政策独立,以及奥地利的回归西方,以及意大利加入北约,遏制了苏联在南欧方向的势力扩张美国认为,意大利落人意共之手“将对整个西欧、地中海和中东产生一种挫败影响,将大大便利共产党渗透到法国、西班牙和北非。苏联使用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的基地也对地中海交通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出于此种考虑,美国通过各种手段,支持天民党获得1948年大选胜利。战后的意大利奉行“亲美联欧”战略,军事上加入北约,政治和经济上积极融入欧洲,是欧洲一体化的坚定支持者,也是欧共体六个创始国之一。一副宣传马歇尔计划的海报以上战略,使得意大利成为形式上的大国,在年间,意大利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212%,人均国民收入增长171%。冷战以后的意大利,对外政策在左与右之间摇摆(欧美之间)。左派执政,政策倾向于与欧盟保持多边互动。右派上台,则拥抱美国,冷淡欧盟。意大利的地缘目标一、充当西方与伊斯兰世界、欧洲与西亚、北非地区、甚至欧盟和北约新老成员国之间的“桥梁”。这是意大利一贯的目标,也是发挥其“大国”作用的指导思想。表现为试图在利比亚危机和黎以冲突中发挥作用,积极接纳欧盟新成员国对冲法德影响等对外措施上。二、保持欧盟的统一和稳定。2016年12月,意大利脱欧公投失败,暂时止住了英国脱欧后欧盟风雨飘摇的危机。随着马克龙上台,德、法、意三大国如今留在欧洲,对于欧盟的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意大利而言,留在欧盟,比离开欧盟收益更大,战后70余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三、借助北约体系,继续保持与美国坚定的盟友关系。意大利追随美国脚步,先后参与海湾战争、巴尔干冲突、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阿拉伯之春”、北约军事打击南联盟和利比亚等行动以及仍在延续的叙利亚内战等一系列重大国际安全事件。跟随美国老大哥,是其对外重要以及一贯目标。四、保持在地中海的影响力。意大利海军的主要任务是保卫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之间的地中海交通线,掩护北约南翼的安全,提高反潜作战和防空作战能力,以期有效应对中东和北非乱局。当然,这离不开美国地中海第六舰队的支持。五、保持与俄罗斯的关系。尽管意大利追随欧盟对俄罗斯实施了制裁,但是意大利缺乏能源,受制于外。2009年,意大利共进口各类能源1.49亿油当量吨,占供应总量的82.4%。其中:固体能源的94%依赖进口;天然气的88.6%依赖进口;石油产品的93.1%依赖进口。显然,意大利对于俄罗斯巨大的能源储备不可能视而不见。六、遏制管理非传统威胁。如今意大利面临外来大规模军事入侵的威胁基本消失,但是随着阿拉伯之春、利比亚危机、叙利亚危机、伊斯兰国的崛起等,愈演愈烈的非法移民、跨国犯罪、恐怖主义活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对于地中海大国意大利而言不可能视而不见。意大利的地缘目标
本文来源:地球知识局
作者:柳丁
责任编辑:胡难_NN6785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时期的意大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