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问老和尚 敲头到底什么来头

有一个爱熬鸡汤的老板是种什么样的体验?竟被萌到了_凤凰资讯
有一个爱熬鸡汤的老板是种什么样的体验?竟被萌到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有一个爱熬鸡汤的老板是种什么样的体验?竟被萌到了
这个6月,新剧不断。楚乔传、深夜食堂、夏之未至、一粒红尘、白鹿原、上古情歌......你在追哪部?
君君在看东方卫视播的小言剧《一粒红尘》。改编自独木舟的小说。讲的是杂草女孩进入高端珠宝设计行业的故事。
咦,这个“杂草女孩&有点眼熟啊。
原来,就是《甄嬛传》里被华妃赐了一丈红的夏冬春。
不过比起夏冬春,《一粒红尘》里演女主角叶昭觉的颖儿真的是瘦太多了!
跪求减肥宝典啊!
瘦了的颖儿变美了,也更像为生计奔波劳碌,为生活殚精竭虑的穷苦女孩叶昭觉了。
男主大家更熟悉,是你们的四爷吴奇隆。
和君君一样不怕暴露年龄的,就快哼起: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串一株幸运草,串一个同心圆……
四爷这回不演皇帝儿子了,但依旧不差钱,演珠宝店大boss齐唐。
开篇第一个镜头,就发生在有钱人常去的迪拜。
(还别说,君君真心觉得这剧因为迪拜实景拍摄加分了,很多画面都美爆!据说剧组光去迪拜拍摄就去了七十多人,还待了半个多月, 这点上比很多抠图巨制良心太多,来几张美景洗洗眼睛)
男主在迪拜的游轮上出场,眼睛都没眨,便在迪拜的拍卖会上,花了一千万买了一块红色石头。真是壕啊!
(一块男主苦苦寻找的红宝石也是串起整个故事的灵魂线索所在,所以宝石说:我还真不止一千万呢)
那么故事讲得怎么样呢?
女主叶昭觉是个平凡讨喜的姑娘。目前看人设完全没崩,可爱善良却不是白莲花,机智认真,却也有爱冲动的坏毛病。人设很接地气,不是玛丽苏光环全开的人见人爱形,更像每一个没有背景不够优秀,却愿意付出努力,在外打拼的异乡人。
每一个异乡人,对比着的都会遇到一个站在城市中心的人。有的人会遇到腹黑的老板,而运气好的,会像叶昭觉遇到了齐唐。
吴奇隆眼角眉梢岁月的沧桑倒让他更有总裁的模样。这个有强迫症的总裁有点萌,还特别会熬鸡汤。
尽量少说谎,尤其对于亲近的人
我承认钱很重要,但这世界上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譬如说纯粹的感情,譬如说做人的基本道义。
穷只是代表你没钱,跟你喜欢什么东西有什么关系呢?珠宝和油画一样都是艺术,喜欢珠宝虚荣吗?
“成年人的世界里,本来就没有容易两个字。”
如果你真的有野心,就应该为了它努力奋斗。
连女主都说,这鸡汤好喝了。
网上也流行说,每一个好姑娘,都是踩着渣男走过来。
所以《一粒红尘》的女主叶昭觉,也有个渣到不行的男朋友。这应该是我最近看的最讨人厌的男朋友了。这位男朋友,人设是个禁欲系痴迷画画的文艺男。
很帅没错,但却吃软饭。大学毕业后一直不找工作,成天躲在女朋友借钱给他买的画室里画画。
没有收入,全靠女友。穷到快没饭吃了,也不肯卖画给画廊。
追求梦想没错,但毁在太清高。他嫌弃拍卖行是艺术商贩,自己的画的是珍品,不是挂在艺术博物馆里,至少也被收藏……
(骚年啊,醒醒吧!连唐伯虎都画扇子卖呢!)
其实这个男朋友是女主高中时候的初恋,两个人的校园恋情很单纯也很美好。
但进入社会,就会发现,生活不止于你喜欢我我喜欢你的那些年,还有眼前的苟且。
正如女主说的:以前他喜欢我很穷很天真,但现在我只剩下穷,不再天真了。那么矛盾就来了。
其实这很写实,很多校园恋情最终为什么分道扬镳?因为总有一方发现,迈入社会的自己不可能再天真了。
曾经风花雪月的浪漫,都可能被柴米油盐消磨殆尽。曾经满怀希望的理想,都可能最终变成生活琐碎里的一地鸡毛。
有意思的是,经历恋情失败的女主,却并不是生活的弱者。她的世界里,有独立、现实、有责任、家庭。正如新时代的独立女性,并不都是“爱情大过天的”。
女主会说:感情骨气和清高,都不能当饭吃,没有爱情还有家人
女配也会说:
爱情只是配菜,我们到最后最爱的应该是自己。
剧里的女孩子身上散发的独立,坚强就像珠宝一般。一粒红尘指那颗鸽子蛋,也指女主这个芸芸众人中最平凡的人。剧中每一件珠宝都很漂亮,而珠宝里闪耀的光也恰如女孩的梦想。
骨骼清奇的是,这剧君君看了十集的珠宝,也没看到这些珠宝露出牌子。咦?这珠宝赞助商心那么大了?
出品方之一乐视慷慨提供了全剧角色的手机,却鲜少有LOGO大特写。
零广告植入啊!太任性啦。对比欢乐颂无处不在的良品铺子唯品会,古剑奇谭都是58同城39 胃泰,深夜食堂连垃圾袋都要做广告。
真的太清流。没有在广告里插播电视剧,给制作组加一份鸡腿。
人制珠宝,珠宝喻人。人可以生来穷,但不能一辈子囿于穷困。
看着叶昭觉像一粒红尘般在生活的漩涡里努力挣扎、前进,总能唤起共情。
平凡、稚气、不谙世事却不服输,叶昭觉真的很像我们自己,像每一个孤身在外打拼的人。曾遇到渣男,但也会遇到贵人;曾经历工作生活的失败,却也会咬咬牙,慢慢坚强地爬起。穷不是原罪,只要愿意付出时间和心血,我们一样能在不断与生活的斗争里,获得价值和荣光。
愿每一个初出茅庐在外打拼的人儿,都能在沉沉浮浮里,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一步一步静待花开。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444177
播放数:135008
播放数:497060
播放数:58089204550被浏览861672分享邀请回答2.8K12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4K15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王伟忠演《宝岛一村》:我就是一个“老鸡汤”_影音娱乐_新浪网
王伟忠演《宝岛一村》:我就是一个“老鸡汤”
  忠无论是看上去还是实际上,都是一个真正的江湖老大,但江湖老大也有自己割舍不了的情结。《宝岛一村》前晚在上海首演,作为这个戏的策划者,王伟忠除了两次上台亲身“讲述”,大部分时间,都静静观察着台下观众的反应。谢幕的时候,观众的尖叫和掌声持续很久,尽管,所有的笑声、泪水和掌声并不让他意外,但观众的激动却依然让他倍感欣慰。演出结束已近深夜,但王伟忠很开怀地饮酒庆贺。因为他多年来力推的“眷村文化”,正被越来越多人了解并产生共鸣。
王伟忠和赖声川推销眷村的包子
王伟忠参加《我猜》的录制 CFP 图
  昨天一早,兴奋犹存的王伟忠在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透露说,在《宝岛一村》后,他自己也将正式涉足舞台剧。一个由他任监制的“全民大剧团”已于去年6月在台北成立。而他作为监制的第一部作品《疯狂电视台》也会在新年后在台北首演,“希望很快能来大陆这边演出。” 这位台湾电视综艺界的“教父”对于自己的“新尝试”显得很平静:“我很早就喜欢这一行,以前也做过舞台剧。其实我就是一个‘老鸡汤’,白菜、香菇和萝卜放在我这里都能有不同的味道,我希望能做好这个‘老鸡汤’。”
  谈新作
  讽刺台湾电视怪现状
  早报记者:你一直是做综艺电视,这次开始做舞台剧,是不是受了《宝岛一村》的影响?
  王伟忠:我以前也做过舞台剧,很早就喜欢这个。这两年因为做“眷村文化”,所以千方百计地“追”赖(声川)导,因此也了解到很多东西。做这个剧团也有很多因缘际会。和我一路合作的编导,也是《全民大闷锅》的编剧谢念祖,他也是赖声川的学生。我们都比较想做一个不一样的剧场。
  谢念祖受过很传统的戏剧训练,比如赖声川那样的;也受过很江湖的戏剧训练,比如我这样的,所以倚天剑、屠龙刀都有,所以我就支持他成立一个剧团。赖声川作为艺术指导,我作为监制。这个剧团就叫“全民大剧团”,取这个名字,一方面是要延续 “全民大闷锅”、“全民最大党”的路线,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剧团让看戏变成全民运动。
  早报记者:台湾有很多做戏剧的人和剧团,你们给自己剧团的定位是什么?
  王伟忠:我比较喜欢做喜剧,我出生在一个快乐的家庭,我觉得要给大家快乐。我们的“全民大剧团”目前的定位就是做一些荒诞、黑色的喜剧。就是神经性的喜剧,会很有趣。这样的喜剧大陆还很少。现在我们有了三部戏的计划。第一个就是马上要在台北演出的《疯狂电视台》;然后就是想找方芳来演的《娥们》,还有一个叫《命中注定当谐星》。
  早报记者:《疯狂电视台》据说有你很深的影子,是不是也和《宝岛一村》一样,都是你提供的故事和创意?
  王伟忠:主要是谢念祖的编写。当然我从20多岁就进电视台,我提供了很多年的感悟和故事。这个戏主要是讲现在电视竞争的疯狂。台湾一共只有2000万人口,但是有100多个电视频道,很多频道要节省开支,所以三四个人也要想方设法做内容。所以就疯狂了。这个戏里有很多荒谬的事情,主要讽刺台湾电视怪现状,也包括整个台湾社会极度竞争的情况。
  早报记者:戏里讽刺的怪现状都是现实存在的?
  王伟忠:你们这里的媒体还会关心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台湾记者只对八卦有兴趣。现在台湾整个媒体已经不讲伦理了。原来很多做电视的都是媒体记者出身,心里有一把尺,但现在很多都是商人出身。商人只要能赚钱就好,但媒体不是这样的,不是说能赚钱的媒体就是最好的媒体,媒体是要讲影响力的。现在我们新闻也都是商业的。政治立场非蓝即绿,很荒唐。综艺节目都是抄袭雷同。如果做媒体的人都对媒体本身没想法,只是指标作业,就很可怕。
  谈挑选演员
  千旦好找,一丑难求
  早报记者:那每个戏的演员挑选,你是不是都会过问?比如找方芳来演《娥们》?
  王伟忠:会。找方芳是因为我太熟悉她了。我们台湾电视1979年制播分离后,我做的第一个节目《中国小姐》就是方芳一个人的女性脱口秀。她16岁就进了这个圈子,她内心是个很温柔的女性,有着非常细腻的部分,但因为很早就出道了,一直用喜剧和江湖作为自己的保护色。我们这个戏里,娥们也是woman的谐音,会展现方芳的“千娇百媚”。从她一个女演员看中国历代女性,武则天是不是真的只爱权不重情?宋美龄究竟是爱国爱权爱钱?我们会借用“百家讲坛”的形式搞一个“掰家论坛”,这个会很有趣。俗话说,千旦好找,一丑难求,方芳就相当于你们这里的,很难得的演员。
  早报记者:那你公司和节目里的那些综艺明星,比如和,是不是到时候都会来演你的舞台剧?
  王伟忠:他们不会演。(笑)电视是速食的,演舞台剧是很扎实的,对表演、节奏、笑点的控制都是需要专业功底的。小S让她插科打诨可以,演戏不行,她和蔡康永都太忙了。我们那个《疯狂电视台》里有赵正平,也是一个不会演的,但大多数都是专业的舞台剧演员。当然,在戏里会讽刺他们。
  早报记者:这么多年你培养了很多综艺明星,你挑选人有什么样的标准?
  王伟忠:我的很多艺人长得都不出众,但我欣赏他们独特的个性。不过,我的很多艺人都是从“餐厅秀”找来的,比如胡瓜、彭恰恰。还有像你们这里的、,都是不错的人才。民间艺人中还是卧虎藏龙的。
  谈不同剧种
  合作会催生另类作品
  早报记者:你好像很喜欢到处看演出,很多表演你都关心?
  王伟忠:是的。我结婚很晚,在结婚之前,我全世界走了两遍,到处看表演。一个人独行惯了,自由很重要。
  赵本山我很早就在“东北刘老根”看过他们的表演。他和我同龄,都是1957年属鸡的,不能想象吧?但我很早就看过他演东北老太。我一直想做一个小品,让赵本山演东北老头来台湾,方芳演地陪。赵本山赞美说,你们台湾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男人壮如山。方芳说,现在是阿里山的男人美如水,阿里山的姑娘壮如山。有一天也可以反过来介绍。我觉得这种碰撞特别有趣。赵本山有他自己特有的喜剧特点,但台湾人不一定听得懂东北二人转里的很多切口,加上方芳就会有很不同的感觉。
  早报记者:你对周立波怎么看呢?
  王伟忠:我觉得周立波挺好。以前人家对上海人的印象是口气很大胆子很小,周立波就一下子让人觉得还有点“种”。他还能够调侃一下上海人,稍微碰一点小小的政治讽刺,我还蛮喜欢。但他和赵本山的文化完全不同,这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性特别有趣。我有时候觉得,他和郭子乾合一个东西肯定也特好玩,比如小郭搞领导模仿,周立波来采访。
  早报记者:你推崇文化间的碰撞?
  王伟忠:文化交流这件事特别重要,你们年轻一代,就是要让两岸的文化交流起来。冲突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我觉得现在大陆最需要的就是打开窗户,让世界各国的文化进来,让他们撞,让他们合,比如让云门舞集和你们中央舞蹈学校有个合作的作品,那就会很有趣。要真正开放市场,这样的合作会催生出很多另类的戏剧、舞蹈,艺术形式会有很多种。
  现在大陆的GDP到了一定的程度,人们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内容应运而生。
  早报记者:也就是说,将来你和大陆这边的合作会越来越多?
  王伟忠:看吧。我当然希望是这样。
  谈转型 希望做好这鸡汤
  早报记者:你现在自己做剧团,选择剧目会从市场出发多一点,还是艺术本身出发多一点?
  王伟忠:搞创作不能想市场。我做电视的时候,三分之二是考虑创作,要做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但另外三分之一不能孤芳自赏,也还是要讨论。而且我现在都是公司行为,做出来的东西不能太自我。
  早报记者:成立剧团是不是意味着你的工作重心从电视有了转移?
  王伟忠:我不知道。我不是干这行的,我也不是学戏剧和表演的,我是学新闻的,但是我就是一个特别喜欢这一行的人。而且我现在就是一个“老鸡汤”,白菜、香菇和萝卜放在我这里都能有不同的味道,我希望能做好这个“老鸡汤”。
  早报记者:除了支持“全民大剧团”,还有什么别的计划么?
  王伟忠:暂时没有了。我已经50多岁了,不太适合再婚。(笑)
(责编: 葱尾)
& 播放大片:
电话:010-心灵鸡汤实质是无病呻吟 无法解决任何问题
[摘要]周遭朋友对心灵鸡汤总怀有排斥,认为心灵鸡汤无病呻吟,对解决问题于事无补。百度百科对心灵鸡汤的定义是“充满知识、智慧和感情的话语”,而温暖而饱含教化的句子却又难免让人产生逆反情绪。“乱炖心灵鸡汤”漫画(图片来自网络)从手机的一阵颤抖开始,今天的“鸡汤”如期而至。如果不出意外,早晨7点30分,我的母亲会准时在朋友圈中分享人生哲理,其内容大抵是有关亲情或者成长,例如“年轻的我们必须懂得,一个人不逼自己一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之类的。我揣测,这个时间点,母亲刚刚结束晨练,想起在外奔波久未联系的儿子,推送一则鸡汤文,与其说是母亲对儿子教育的一种延伸,更不妨说是母亲对母子情感疏远之后的自我安慰。早8点,一位笃信佛教的前同事则会准时分享自己的人生信条,其内容一般有关忍耐或者接受,标题则往往带有苦行僧的意味,例如“看完汗都下来了!106岁普光老和尚要求弟子必须要看300遍”—对前同事来说,也许每天的按时分享本身就是修行的一部分。有研究表明,早上10点左右是女孩子情感一天中最丰富的时间段之一,而一直找不到男朋友的一个大学同学时常会在这个时间在朋友圈分享感情心得,文字例如“找个生命中对你好的人!珍惜身边那个默默为你付出的人,爱情用自己的心感受,用行动付出,用细心证明。”在我看来,这总是些充满悲情的自我暗示。午饭时间,一位自称是“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忠实信徒的朋友会按时更新自己的微博,文字大多是克里希那穆提的语录。我时常怀有恶意的想象:朋友一定又被领导教训了一上午。说完以上事实,我发觉我已经被心灵鸡汤包围。事实上,周遭朋友对于心灵鸡汤总是怀有排斥,认为心灵鸡汤无病呻吟,对解决问题于事无补。百度百科对于心灵鸡汤定义则是“充满知识、智慧和感情的话语”,温暖而饱含教化的句子看多之后,又难免让人产生逆反情绪。实际上,我认为鸡汤之所以让现代人产生逆反情绪,是因为我们对心灵鸡汤的定义太过狭窄——心灵鸡汤的外延和内涵都应该丰富得多。如今,人们往往把正能量的说教称为心灵鸡汤,其中包含医学理论基础。中医认为,鸡汤口味温和,易消化,有滋阴补虚之效。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相信老母鸡炖出来的汤有助于生产完的妇女做月子。而从营养学的角度,之所以使用老母鸡,则是因为老母鸡中含有更多的雌性荷尔蒙,人们饮之可能会产生回归母体的安全感。但这种正能量说教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有效果。我从小就是一个叛逆的人,父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这让我很早就笃信忠言逆耳。中国教育体系下的作文,往往都是充满正能量的心灵鸡汤文,中小学生必读《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的杂志积累素材,这让年少叛逆的我很是受不了,以至于每次看完《读者》和《青年文摘》之后,我一定要再看一会儿《知音》或者《人之初》进行平衡:《知音》实际上是最早对我的人生观进行塑造的宝典,相比正能量的鸡汤文字,看到别人的生活比自己悲惨,就会对自己的现有生活感到满足。这样的安慰远超心灵鸡汤。后来我发现,自己所谓的叛逆也是寻求心灵鸡汤的方式之一。近代心理学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反映无非两类,一种是愤怒,一种是接受,两者都可以让人寻找到心灵安慰。心灵鸡汤的本质,正是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安慰人类的灵魂。以此类推,宗教、摇滚甚至政治家的讲演都是心灵鸡汤的一种。心灵鸡汤对于人类来说不可或缺,大概是由人类的孤独本质决定的。帕斯卡、尼采、海德格尔等先哲对于人类的孤独著述繁多,不外乎是说人类的灵魂是孤独的、需要安慰的。近代医学界以此发现人类的“安慰剂效应”,并将此应用到临床治疗中,获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事实上,很多安慰剂对于治疗人们的疾病并无作用,而安慰剂能够起到治疗效果的很大原因在于医生的权威形象和人类自身强大的治愈能力。这是一个心灵鸡汤泛滥的年代,据说鸡汤还被细分为祖父鸡汤、祖母鸡汤、父亲鸡汤、母亲鸡汤、孩子鸡汤、囚犯鸡汤……有人据此认为,一个有病的社会才会产生心灵鸡汤,我并不认同这一观点。心灵鸡汤的形式有很多种,就如同有些鸡汤是用老母鸡炖的,而有些鸡汤是用鸡精冲泡的。其中口味和安慰效果,饮者自知。而偏执如我,每当夜深人静,依然会关上灯,躺在床上,在手机上寻找心灵鸡汤的安慰。我时常想,人类最早开始用心灵鸡汤安慰自己是什么时候?大概是在某个漆黑山洞之中,某位原始人坐在小小的火堆旁,山洞之外电闪雷鸣,充满野兽的嚎叫,而这位人类先祖从火堆中捡起一根烧焦的动物骨头,吹出简单的音符,以此打发恐惧之心。我们现在所做的,其实和这位先祖并无二致——在每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手机屏幕发出的光亮,正是人类灵魂的微暗之火。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gregli]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头波哥心灵鸡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