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方特产的博物馆真的是个阴森的地方吗

世界上最阴森恐怖的博物馆 你敢去么?_网易旅游
马特博物馆位于美国费城市中心,是一家医学博物馆,隶属于费城医学院,创建于1858年。博物馆主要收藏有医学畸形、解剖和病理学标本、古代医疗器械、蜡模等,主要供医学研究之用,也提供付费参观。马特博物馆因头盖骨的收藏而知名,头盖骨按顺利排列成一排排,有的牙齿完好、有的脱落,很是恐怖。
世界上最阴森恐怖的博物馆 你敢去么?502 Bad Gateway
502 Bad Gateway
openresty/1.11.2.4(ggtffhah)
(胡兵的腿毛)
第三方登录:在博物馆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土地公问答
在博物馆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博物馆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其实有点喜欢历史喜欢考古,很好奇在博物馆工作是个什么状态,求各位大神解答
感谢大家戳我上日报!我更新下文了!因为是旧文所以当时没好意思一起放,没想到大家都很喜欢。我会赶快续写的……TwT———————————【我是上日报了的分割线】——————————谢@苏颜 邀请。我在隶属史密森尼学院(Smithsonian Institution)的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作为视频制作人工作过。“自然历史”这个概念和历史无关,是起源于博物时代、对于自然科学的总称,包括天文、地理和生物。我的体验也和很多答主的苦大仇深不一样,也许因为我是个中二少女吧……_(:3_)Z另外不得不说的是,美国那边的博物馆和国内真是天壤之别,没有任何要黑国内的意思。我们博物馆在陈列的同时还有科研,在馆藏、研究和布展方面都站在世界前沿。这也是我时刻充满干劲的原因。下面贴一下工作期间的日志好了—————————————【我是热血的分割线】————————————1.早在我刚来弗吉尼亚上学的时候,我就对导师表达过自己对Smithsonian博物馆的仰慕。我一腔热血地说:“我要每个周末去华盛顿做志愿者!”导师表情奇特:“你就在学校的艺术博物馆做不好吗?”我坚决地回答,我的真爱是自然历史博物馆,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后来我终于买了车,每周五开两小时来回去马医院拍个片子都累得半死,我才明白当时导师的表情可以精简成两个字:呵呵。当然,我这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中二少女是不可能轻易认命的。很快我就找到了曲线救国的方法,成为了Smithsonian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名翻译志愿者,可以远程工作。在这之前,我从未想到过我国在某些方面的科学技术已经如此发达,以至于世界级的博物馆也会需要翻译文献来借鉴——说白了,这个方面就是银杏害虫研究。我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努力做好我国银杏种植界与美国博物馆学术界间的文化桥梁。需要翻译的句子大多是这样的:“根据我区的天气特点,4月下旬到5月初喷甲基托面布津或多菌灵800~1000倍防病,在发病盛期喷50%退菌特800~1000倍液或用70%代森锰锌600倍液,隔15~20d喷1次,约2~3次。”不知那位阅读我的译文的植物学家看到Many Bacteria Wonder和Back-off Bacteria Super这样的词汇时,能不能体会到我的良苦用心。翻译多了,我对银杏害虫及其防治方法都已经烂熟于胸。如果以后找不到工作,我就回到祖国,在广西桂林植物研究所做一名合格的农药喷洒员。2.到Smithsonian自然历史博物馆实习之后,我才发现她的国际化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上,还体现在工作人员上。据我所知,仅仅是我们部门就有野生的德国人、英国人、墨西哥人、土耳其人、波多黎各人,还有我。我一度以为自己是全馆唯一一个中国人。不过后来馆长来部门里开会,为了激励我们奋发向上,讲了一个动人的中国女科学家的故事。这位科学家生长于一个名叫武汉的小村庄,父母都是农民。虽然她自幼就立志要和植物打交道,但农民父母坚持植物是只有男孩才能搞的东西,禁止她下田。于是她努力奋斗了大半生,现在终于在Smithsonian植物学部研究葡萄,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馆长被自己感动得拿出小手帕擦汗,我坐在下面内心千万匹草泥马呼啸而过,还努力屏住扑克脸安慰自己:还好是搞葡萄的,不是搞银杏,不然我仿佛就森森看见了自己的未来啊。我思考了一下,决定如果馆长问起来,我就说我从小立志学习媒体,希望有一天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媒人。3.每次向朋友介绍我现在的实习地点,我都会补上一句,就是博物馆奇妙夜2里面的那个博物馆。和电影里一样,除了对外开放的展览区之外,博物馆大部分的馆藏都储存在封闭的区域里供科学家研究。而了解我的人大概都知道,我是一个总把人生当好莱坞奇幻片活的重度中二病患者。比如在学驾照的时候,我纠结了许久到底学自动档还是手动档,理由是如果世界末日了路边停的车刚好是手动档,我该怎么跳进去踩一脚油门就去拯救世界啊?后来我的朋友告诉我说,无论是自动档还是手动档,没有车钥匙都是开不了门的。所以呢,我其实是非常乐意像在电影里一样,闭馆之后拿着手电筒和相机在藏品间玩一发的。那为什么我从来都没敢这么干过呢?这得益于我的老板戴维给我讲的一个故事。在博物馆的东楼某条走廊尽头,一度有个北极熊标本迎来送往。忽然有天,不知是谁把熊移位了,夜班警卫在黑暗中悚然看见两米高的巨大白影,大喝一声,拔枪就射。于是我觉得,在博物馆之夜这个设定里,夜班警卫果然才是当之无愧的主角,配角如我还是老老实实呆着就好。后来那只破了个大洞的白熊标本,就此消失在了传说之中。4.我有两个老板,一个叫戴维,一个叫凯蒂。从他们的办公室别称叫做The Bat Cave来看,这两位和我也是差不多的中二。前段时间他们分别出差一星期,留给彼此的记事条内容都是些“不许让盆栽挂掉”,“一周最多吃两次Five Guys汉堡”,还有“犹豫的时候就拉响火警逃跑”这类玩意儿。我在船上工作过的那个多媒体办公室也叫The Bat Cave。所以我觉得中二这件事,应该是媒体工作者的职业病。其实中二是在我们这种极端工作情况下还能保持理智的唯一选择。如果神六系统和我们的视频软件一样看心情工作,中华飞天梦就会和朝鲜因Windows升级而卫星发射失败并列成为航天界两大笑柄。打个比方,上周赶工的时候,我用了两天就把活给做好了,剩下两天都用在了反复输出成品上。不要问我为什么要花那么久,如果知道为什么,显然我们就不会花那么久。到了最后,凯蒂、我和另一个实习生卡罗琳都已濒临崩溃,而戴维正在北达科他欢快地跟随科考队挖恐龙。于是我大胆提议,不如把我办公室里那只企鹅拿来当牺牲,以祭Media Encoder在天之灵。这个企鹅一直挂在我的屏幕右上角上,每次大家围观我的视频成品的时候,就会被它犀利的目光所震慑。其实他们都不知道,我这是在上班的时候偷偷挂QQ呢。————————————【我是继续中二的分割线】————————————几个星期前的某天,我照常穿过游客区往办公楼里走,半路上被一群个头齐腰的少年拦住了。只听少年们问道:“你知道博物馆里是不是有很多神秘房间?”“听说National Mall地下有个隧道连接着所有的博物馆?”“地下室里是不是储藏了很多标本和展品啊?”看来是一群博物馆奇妙夜中二症患者,我不禁泛起一阵同病相怜的情怀。于是我和蔼地说:“没错哦,我们有很多秘密房间,但是只有你们长大了才能进去。等你们二十一岁了再来找姐姐哦。”然后少年们就带着一种“哈哈到时候你就是老太婆谁要找你啊”的表情满足地离去了。传说中,我大史密森尼自然历史博物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但为什么史密森尼听上去这么野鸡呢?其实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这个名字可能在国内更加知名,我私下认为是国人念不清Smithsonian这个单词的缘故。嗯,我就知道你跟着念了一遍。说是最大,但实际上走马观花一天也可以看完了。于是诸君便可坐下掏出小手帕,扇着凉风一拍大腿:“什么狗屁国家博物馆,还不如隔壁王二狗开的便利店!”其实吧,正如我对少年们所说,我们博物馆真正的精华都在幕后,不可为外人道也。比如我想告诉他们的那个神秘房间,内部代号The Poets,是古生物研究部的一间书房。每到星期五下午,隔着一条走廊都能闻到酒精,不满二十一岁不得入内。你看,我真的是童叟无欺。这些研究部门和它们的储藏柜,才是占据了博物馆大部分空间的主体。除此之外,还有办公室、图书馆、仓库和会议室等等等等。有一次,我和戴维从仓库通向展览区的门口出来,一按按钮,整面墙轰隆一声打开,外面站着一个惊呆了的小男孩。他身后是一群猫头鹰标本,而他的表情就和猫头鹰一模一样。这是猫头鹰化的小男孩。这是猫头鹰化的小男孩。这是仓库出口。 现在我回想起来,也许就是他走漏了我们有神秘房间的内部机密也说不定。游客误入办公区域的事件也偶有发生,这时他们就需要我这样英勇的工作人员为他们指路。有一次,我们最顶层的高层会议室录制采访,结束之后正打算乘坐酷炫的透明直升梯回去,结果电梯门打开以后,发现里面站着一个迷茫的妈妈和她的女儿。那个妈妈显然是一个吐槽大王,开口就说她已经在这个电梯里上上下下好几次了,都没能找到那个有鲸鱼的大厅,这个博物馆实在是倒楣透顶。我一听,鲸鱼大厅不就和我的办公室在同一层吗!立刻自告奋勇地说,我知道在哪里,跟我来!于是我就喜滋滋地在二楼把她们带了出去。进了展区,吐槽妈说,可是我们已经来过这里了,不是这里啊?我一挥手,我就在这工作,请相信组织!结果十秒钟后,我就活生生地发现鲸鱼模型就悬挂在我们正下方。果然还是走错了……吐槽妈的女儿继承了家传的功力,白了我一眼说:“连我不在这儿工作的也知道这里不对。” 母女二人飘然远去,留下我无语凝咽。这年头,当个带路党都不容易啊。其实我办公室真的和海洋大厅在同一层,只不过在我的楼里是第二层,在博物馆里就是第一层。这个奇葩的设定源自博物馆的建筑结构,一层楼有办公楼的两层高,于是二楼自然变成了一楼。这个结构还有另一个奇葩之处。办公楼其实是在主楼的庭院里加建的,东西各一栋,和主楼相连,而主楼又分东西两翼和中间的Rotunda。由于这纠结的建筑结构,不仅是带路会失败,我自己在博物馆里转悠的时候也时常迷路。这天早上,我们八点钟就开工在人类学部的会议室拍采访,开始前我突然要去上厕所。那是在主楼的第六层,离任何已知的厕所都很遥远,迫不得已,我只得根据墙上不知哪个年代的平面图开始了寻找厕所的征程。清晨的博物馆里空无一人,老旧的陈列柜一排未尽一排又起,我心中回想着白熊标本被枪打出大洞的传说,在阴森的走廊里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去的路上走错了三次,回来的时候又摸索了两次,其中误入了格子间高耸如迷宫围墙的IT部门。我哆哆嗦嗦地一拐弯,妈妈咪——The old lady is watching you! 吓死我了,要知道我当时可是在憋尿好吗!不过后来我总算是成功找到了洗手间,那个夹在墙中间的小门背后别有洞天,居然很像桃金娘的盥洗室。让人不禁感慨不愧是历史悠久的大史密森尼,连洗手间都这么特别。我的老板戴维在听说我悲伤的迷路经历以后,在他办公室门上贴了这个:“一个人闯荡江湖是很危险的!带上一只蒙奇奇(咦)吧!”但是那两片都不是我撕的,会是谁撕的呢?我不禁掩卷沉思。——————————————————————————————————或者要看下文的可以加微信公众号misseris_13或者搜索卓扬Eris我会更新的……
博物馆工作三年,也许还会继续。三年间在某博物馆担任讲解员,并参与了其他部门的实习工作。博物馆前区和后区的工作差别很大,前区主要负责接待宣传等工作,与游客打交道居多。后区则是由陈列,保管等部门,这是另外一个体系了。但一个博物馆的运转是依靠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的,每个部门的工作都会影响到整个博物馆。先说前区。我负责接待讲解。这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工作。作为讲解员,会遇到各色人等,有人热爱文物不远千里而来;有人匆匆到此一游,在你的解说下也许会有一些启发收获,也许只是到此一游;还有人到博物馆吹毛求疵;或是有人到这里炫耀学识。我遇到喜欢历史文化的游客会非常欣喜,经常会多花些时间去讲更多的东西。但遇到让人败兴的游客,也只有无奈了。作为我个人而言,我很喜欢讲解员的工作。因为它蕴含着无限的可能,你不知道你会遇到怎样的游客,每批讲解都像是冒险。虽然也会有不开心的人和事,但总的来说还是很好的。以上是个人的主观感受,每个人都不一样。讲解员工作的客观条件呢,这个就分博物馆了。陕西的博物馆中像西安博物院的参观感受就很好,游客人数适中,空间大,环境好;碑林呢,人也不多,但因为有露天部分,夏天比较难过,冬天也不太好过。陕历博呢,应该是个奇葩,是陕西博物馆中参观人数最多的。有多多呢,类比一下,暑期的陕历博序言大厅和西安火车站候车厅差不多。游客数量增多势必影响参观。展厅狭小,闷热,这都不算,最难受的是部分游客素质低下。许多游客开闪光灯拍照,手机不设静音大声接电话,小朋友展厅乱跑……诸如此类。总之暑期去陕历博感受非常糟糕。而大明宫里的博物馆还有半坡因为人少的原因,要好很多。秦始皇陵博物院并不熟悉,希望有网友补充。再说说后区。后区其实就是行政区,和前区不一样的工作内容,不一样的工作时间。行政区基本上是实行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并且是事业编制。不同的部门差距也比较大,比如有的部门比较有钱……按照我在行政部门实习的经验来看,行政部门的闲人确实多,具体多闲大家脑补吧……反正就是很闲。但也有辛苦干活的。大概在这儿工作就体会到@螺旋真理说的感觉了。具体我也不吐槽了,反正就那么些个事。整体来说,在博物馆工作的感受因人而异。不希望大家在遇到不称职的讲解员的时候就认为讲解员这个群体都十分不堪,在这里也有很多认真努力希望把更多东西传递给他人的同事。嘛,如果遇到不称职的讲解员,欢迎投诉。别光吐槽,这没用。存心找茬就算了啊,同事遇到过莫名其妙被投诉的事情。也别认为行政部门都是混吃等死的家伙。我也认识兢兢业业在博物馆干了几十年,现在才爬上小领导岗位还认真工作的前辈。最后来点私货吧。我生长于西安这座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并且无比热爱他。因为热爱这座城市,我选择留在博物馆向更多人介绍他。我希望我的城市和我热爱的博物馆都会更好,虽然事情的发展并不会一帆风顺,但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去关注他,爱护他。少一点争吵与抱怨,多一点实际的建议和意见。以上是我的一点小小感受,有问题话欢迎指正。
目前在故宫实习(?ω?)今天早上到故宫后,倒腾着小短腿的赶着去看“石渠宝芨”,就看着从8:30刚开放的午门进来的人们不带拐弯的直接杀向武英殿了,到武英殿的时候,果然人很多~哼,下次再看(??_?`)即将在故宫博物院武英殿书画馆、延禧宫推出的“石渠宝笈特展”,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系列展览中最令人期待的展览。展览将于9月8日至11月8日展出,分为“典藏篇”和“编纂篇”两个部分,分别在武英殿和延禧宫同时展出。由于展览展出宋元珍品较多,展品将于10月12号更换部分藏品,分两期展出。两个展场两期一共展出故宫书画藏品283件。包括隋朝展子虔《游春图》、唐朝韩滉的《五牛图》、宋朝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东晋王珣行书《伯远帖卷》等书画精品都是精品,难得出展,非常值得一观~不是讲解工作,是在其中的某一部门,日常就是看书、逗猫;因为8月末有一个展览要开放,所以也会检查展览词、核对文物信息。不是讲解工作,是在其中的某一部门,日常就是看书、逗猫;因为8月末有一个展览要开放,所以也会检查展览词、核对文物信息。每天8点就上班,?_?,嘤嘤~所以六点就要起床收拾呢我们工作的办公室是位于故宫西边,走出屋子看到的就是四四方方的天,安静的连鸟咕噜咕噜的声音都听的很清楚~很难想象故宫每天几万的流量,但中轴线那边的喧闹在我们这边宫里都听不见,也算是在闹中取一个宁静的所在(拍这张照片时候 突然就阴天?辣 哼~)老师们都很好,书卷气很浓,给人感觉平和而舒服;他们对待故宫的这些小动物都很好,买各种猫粮、肉肉什么的喂它们,平时侍弄侍弄花草、早上8点上班前打打拳、悠闲安逸故宫的猫是最神奇的所在,好几百只,白天呼呼睡觉(-_-)zzz:,或在窗台、或在橱下、或某一个不经意的拐角~晚上的时候十里八乡各个宫的猫咪都会出来串门,行走于暗夜=_=有时候也要跟着老师下库房,各个库房在故宫的各处位置,有的文物很Q很可爱,就先不传了其他的也就没什么了,哈哈,我们吃完午饭遛弯的时候一般去的都是三大殿、珍宝馆什么的,我的朋友对于这点觉得很酷炫(???)嗯,最后我们是在三进院落的最后,每一个院落里都有果树,石榴树、核桃树、枣树~秋天就可以吃啦 哈哈
博物馆的讲解员妹子飘过~一直在一家国家级博物馆做大学生讲解。讲解员的话呢,属于博物馆的宣教部,所以呢其实我们平时没什么机会接触到没有罩起来的文物的。其实博物馆里面分工很明确。陈列部的就复杂更换展品什么的,他们会和文物打交道多一些。还有复杂文物修复的部门,大家在博物馆看到的文物其实出土的时候很多都是很碎很碎的,文物修复工作者真的工作非常辛苦,特别是陶瓷器,破损的要一点点粘起来,比如兵马俑。好啦回到正题,关于在博物馆工作是一种什么体验,只能说我感觉还不错吧。可以了解很多文物,有时候对着文物背讲解词的时候就想到几千年前的人也摸过这样一件东西。看到具体的东西还会有比如眼前的这件东西原来就是卫青曾经用的啊~这种感觉,真的超棒。一些大家一般只能来看一次两次的东西经常有机会接触,也可以仔细看,真的蛮不错的。而去会发自内心的觉得,古代人真的很牛逼天啦噜(╯°□°)╯︵ ┻━┻但是其实作为讲解员来说,工作有时候很没新意,也会审美疲劳……就是看烦了。而且旅游旺季真的人超级多。总是重复讲差不多的东西也是真的蛮烦的~而且有的游客很死人脸就超级无聊阿嘞Σ(?д?lll)不过遇到感兴趣的游客还是愿意说很多的,发自内心的想把自己觉得很棒的东西介绍给真正喜欢的人,也真的希望这些文物能更多被大家认识。最深的感觉就是变得去一个地方一定要去博物馆。另外,我们博物馆大部分展厅可以拍照,但是不能闪光。每次看到开闪光的游客,真的超心疼?д` 特别是陶瓷器真的很容易被闪光伤害,但是旅游旺季根本管不过来。就是很希望大家也都能文明参观博物馆啦~很不希望文物被破坏……就酱
我有过大概3年在博物馆工作的经历,但是感觉糟透了,都不想再回忆起。下面·贴一个南京博物院前副院长、著名博物馆学家宋伯胤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博物馆保管员的一天》,发表在《中国博物馆》1985年第1期,可以大致了解到当时博物馆藏品保管部门的日常工作情况。30年过去,虽然其中一些工作中所用的工具今儿技术被更先进的所取代,但是大致的规则其实是一致的。若要问及当馆长的感受,可能就要看《让木乃伊跳舞——大都会博物馆变革记》了。
似乎好像大家都是负面的说得多一点哦,那我聊聊相对正面的吧。我是硕士毕业后参加统一考试误入博物馆行业的。在研究部们工作主要是做展览策划和出书,工作量小的时候就看看书写写文章参加些研讨会之类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的本科、研究生专业和我现在的研究方向有一点点偏离,基本上是工作2 3年后才找到感觉得。基本上业务部门的领导都是专业出身并大都是学霸 学术上小有成就者,一般会鼓励年轻人继续深造。如果是对金钱欲望较小,喜欢安静生活读书写东西的人来博物馆非常的适合。但就和所有政府机关、百姓眼中认为稳定待遇好的一些单位一样,(其实没有那种让人羡慕不已的所谓待遇,只是相对而言压力较小。)因为大家大都要在这里工作一辈子所以要谨慎谦虚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遇到事不怕事,没有事不惹事。可也是因为这个或许全部用在自己喜欢的事务上的时间会减少一些。但总体说来,综合以前在高校、私立学校工作过的经历来说,博物馆的工作还是会给学相关专业的人提供很多资源和机会的。1.可以看文物。如果是在保管部工作那简直太幸福了,各个门类的东西想做一手资料研究的话有很多便利条件。其他研究部门看自己领域的东西也相对而言容易些。去国内各系统内看东西,只要走正常手续大都可以如愿。2.文字资料丰富,如果在一级馆工作,前辈们留下的宝贵资料和大量古籍和国内外行业资料比较容易查阅。变相来说就是在每天的工作地有一个专业程度高的图书馆,其实还是挺惬意的。3.学习机会多,前提是领导也是个学霸或者某领域的专家,如果摊上个顶尖级学者能带带你那就是天大的幸运了。不仅可以帮助你快速成长,并且会让你以极快的速度进入到某一个研究领域不算低的位置。 好像上面说的都是学术方面的哈 聊聊生活和家长里短吧 1.对于女性来说 博物馆的职位在目前的社会认知中对女孩而言是个社会地位不低的工作。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按时上班打卡,接触的人相对比较集中,社会闲杂人员基本上不会和你的工作有任何交集。馆里的大姐们常说我们博物馆的姑娘比较容易找到社会地位不低、家境优越、收入不差的老公(但本人至今仍未婚,这方面见仁见智)2.因为在博物馆的工作可以比外界掌握更全面的相关专业资源和人脉资源,你的老师、同学出书写论文的时候可能会频繁骚扰你。这个有利有弊,但如果从提升个人人品和专业成就方面来说这个还算是有利处的吧哈哈。3.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或者专业活动时大家会因为你是博物馆人而对你较为谦和。并可以有机会和世界级的顶尖学者、专家直接对话。甚至还要安排他们来访的全部事宜、吃喝住行之类的,很快会和大师们结下深厚的情谊。4.对于行业外或者喜欢这个行业(从事相关产业)的那些人来说,他们会对你很尊重,因为你会的他们不会,他们可能未来在专业方面还有求于你。所以,万一在外地遇到些小问题,(吃饭、买不着票、延误之类的)有人会帮你解决,突然间发现多了好多“朋友”。5.这个方面是学生们最喜欢的,工作证通用于所有系统内文物单位,从此参观不买票了吼吼。总体说来利弊都有,但我更喜欢多聊些好的方面。关键在于人本身的性格、脾气、专业是否适合博物馆的工作。若天生是干文博的材料,一定要抓住机会争取哦。从目前的国内发展形势来看,未来会越来越好的,这里可以成为你安身立命之地。
某省级博物馆主要业务部门工作三年。感觉如何是个很主观的事,不同岗位差别挺大。我只谈个人感受。对科班出身并且对博物馆事业有追求、有情怀的人来说,博物馆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有事业单位通病,低效,闲人太多,没有激励机制,干不干活短期内看差不多。但是好歹是在一个能学有所用的地方,干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当然也会有很多你不愿意干的杂事)。而且在国有博物馆通常比较安稳,工作不求人,不至于做很多违心的事,比较自在。进可以坚持学术理想,退可以安稳工作。过去的博物馆是一个让年轻人尤其是有想法的年轻人很难呆下去的地方,所以@螺旋真理这样有能力、有情怀的牛人呆不下去就走了。不过跟个人境遇有关。这些年博物馆事业日益被重视,人员结构也有所调整。老一批混事的人逐步退休,新一代员工素质在改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理念也在变化。博物馆整体状况在改善。如果遇到好的领导、赶上好的时机,还是可以做点实事,快速成长的。
呃,我是博物馆解说员,首先为了快速上岗要背厚厚的解说词,但为了解说质量,平时要学习历史知识。时常去库房整理文物,拍照入档,展柜维护,时不时还会有新古董入藏,应对各种各种的观众、领导。不是特别大的综合博物馆,就酱。我说我爱文物可能大家不太能理解,但是很多文物就像刑事侦查里的证物一样,它的出现,可以说明当时的生活状态、习惯和经济条件等很多问题。有的文物上还有使用者的名字,那感觉就像和他在时空隧道里偶遇一般奇妙。添加一个工作经历吧。事情是酱的,我奉命在库房里找一个辽代骨灰盒,我联想着现代骨灰盒的样子,快速地找到了一个铜皮罐子,领导说:你拿的是清代六棱茶叶罐!我赶快放回去再找,N久无果,最后只得查档案,查这骨灰盒到底是什么外形,大家看到照片都疯了,就在地上摆着的一个超大、石制,骨灰箱!
刚刚抱着必死的觉悟问了在秦XXXXX博物馆工作的同学,分析和保护部门的:.....我要去挽回友谊了....
感觉好多同行,甚至同事。。 上来就亮明身份。我二十岁,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做了两年大学生讲解员。不过,没拿过优秀也没拿过什么十佳。做过一年多新人培训工作,工作成绩有好有差。真的喜欢博物馆,喜欢文物,也尊重文物尊重传统文化但不拜古唯古的这么一个人。我不是学历史的也不是学考古的,我学的是新传。。。 博物馆工作,分为很多。文物是门脸,讲解是拉近文物与人距离的桥梁。现在逐渐的,人工讲解慢慢少了,变成了机器导览,作为我自己来说,我是极其不愿意用导览的,哪怕是没有讲解员我去和志愿者聊聊天,都比机器好很多。(好像扯远了。。) 对于一个游客来参观游览来说,一个博物馆最最重要的在于(私以为)让人看得懂又看的不是那么懂。解释:任何一个无论他的文化水平,他的工作内容或者他的兴趣知识范围,在游览的过程中,总有东西让他有共鸣,有“噢!噢!噢!就是这个!”这样的感觉。文物陈列的通俗易懂简单,做到雅俗共赏就难了。一个相关专业教授来到博物馆参观能被文物陈列吸引,文物陈列还能引发他的思考,这就很不容易。以上所说的一切,都是要靠策展人,来纵横捭阖。很遗憾,我这个零时工是接触不到策展人这个级别的。 对于游客来说,游览体验关乎很多方面,比如,看了两个小时看不看得懂(不请讲解的前提下),展厅人流量,展厅秩序(喧哗,闪光灯),哪怕是卫生间的设计,冷暖气的设计,通风系统的设计,都会影响参观者的体验。 从一个小小的讲解员来说,工作在国家级的博物馆,我可以每天和国家一级二级文物来个十几厘米距离的交流沟通,我可以有一群很有知很有识得哥哥姐姐,教我无论是讲解内容还是各种东西。同样,还会获得几个有点理想还没实现的同龄人。 对于我,博物馆工作,一方面让我牢记“严谨严谨严谨”,从我进博物馆那天起,就有人不断提醒,比如说陶瓷是烧制,玉器是雕琢,石器是打磨,青铜器是铸造,金银器是锤揲,鏨刻。 不能差分毫。 被游客纠正被同事纠正被领导纠正是一件再丢人不过的事。同时,我没忘记自己是个服务行业,游客花钱买服务,所以说,无论我个人脾气如何心情如何,我努力做到一定是有问必答,服务我的游客。严谨的态度和服务的意识让我收益很多。 在博物馆工作(兼职),看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它还是一份工作。中国很大,人口很多,我带过76岁独身一人的太原老爷爷,一条腿是义肢和我在展厅里走了两个半小时(事后我才知道),也带过一位佛像收藏家,指着我们展柜里的佛像说品相不好,他家里有比这还好的,一位北京的老先生很有学识风度翩翩。可是工作就是工作,很多事很感动,游客给你买水,给你鼓励,请你吃饭,留你电话让你去他那找他玩,可是,还是会遇见很多游客在各个方面不是那么好(他不一定错了,但是就让你很烦),我就是一个普通人,虽然我甘心乐意服务于人,但是我也只是个普通青年。面对这些人,无奈还是主要的工作情绪。可能因为我的平台太好,所以,我的同事会遇见很多你在电视上看到的明星(就不说是谁了)。但是,任何一个工作能给你的,博物馆工作也能给你,无论是开心,学习,还是烦闷,当然,它可以让你陶冶自己兴趣,这一点上可能会略有不同。 有什么问题,你问我答。不校对了,意思差不多表达了。私货预警。。最后提一句,文物从它诞生到现在被我们发掘出来,已经不是来取悦你取悦我的,文物站在那是用来告诉别人,那个时代是个怎么样的时代。任何人没有权利去人为伤害文物,作为每个普通人,不打闪光灯,就是最好的保护!!希望每个看到这段话的人可以自己做到,然后可以告诉自己的伴侣,日后教育自己的儿女,在博物馆里最大的道德就是不打闪光灯。
在一省级博物馆干了两年,可惜是保卫部,其他部门不太清楚,保卫部天天守着监控,工作低效无聊令人沮丧,在馆长面前不像宣教部一样是出彩的,我们如果被馆长注意到,肯定是出事了经常做噩梦梦到有团伙拿着手榴弹来抢博物馆,要倒班熬夜查岗,监督保安的工作,头发大把大把的掉,越来越来越没精神,身体越来越差,白天晚上都犯困但睡不着,但是最难搞的还是政府机构中的人际关系。试用期一年,工资只有一千多,我同事经常开玩笑说,我们了解各个监控器位置,知道哪里是监控盲区,逼急了倒卖文物挣零花我同事的统一意见是,这地方适合养老,不适合当做工作甚至事业
要匿名了,怕同行看到,毕竟圈子太小了。很多人问怎么进博物馆,现在招聘正规很多,都会面向社会发布招聘通知,只要条件符合就可以去应聘。不像以前考古所,博物馆都去大学直接招人,聊聊天,觉得人不错就定了。现在都要通过考试,虽然也因为一些历史原因,中国国情有萝卜招聘的现象,大体还是蛮公正的。博物馆一般分陈列部,保管部,宣教部,还有保卫科,行政这些部门。在每个部门工作感受是不一样的。陈列部,保管部大多是专业出身,一般大学学的都是考古学,博物馆专业,主要从事考古历史研究,保管部还承担文物保管,修复等工作。宣教部多是讲解员,一般分有编制和合同工。最后是办公室,保卫科等部门。说了这么多,在博物馆工作到底什么感觉呢?大部分还是挺闲的,我们国家制度很奇葩,博物馆工作工资增长基本和你工作毫无关系,主要和你个人职称挂钩。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就是发表论文,评职称,职称上去了工资才可能上升。但是注意,不是你职称上去了,工资就长了,还要看博物馆有没有这个空缺。比如单位只能给8个中级职称的人相应的待遇,你是第9个中级职称的,只能等这8人中有一个跳槽,或者拿了副高职称你才能长工资。如果这8个人没有上述情况,那不好意思,你干到退休前工资都不会变。所以很多有能力的有好机会的都跳了。科班出身的大多跳到考古所或更高一级的博物馆。其他的以后在续吧,五味杂陈
曾经在陕博当过一段时间讲解员,现在已经不去了。刚看了一遍回答,貌似还有几个回答的也是陕博的(?????)默默说一句,陕博招讲解员都会考虑长相和气质的。但是一直想不明白的是像我这么丑的居然也混进去了真是奇怪( o? .? o? )?刚开始工作那段时间就跟撞了邪一样,按我朋友话说就是吴邪开棺必起尸,我出门必碰猥琐大叔?? (?? ????? )?? ??一般的大叔们也就在讲解完之后要求加个微信,请吃个饭而已(当然我每次都是推辞了的)但是!有一次一个带客户朋友来的大叔从刚一进展厅放他客户去自由快乐的单独参观后就死乞白赖的不让我讲文物了,非要跟我聊天,说什么我对文物不感兴趣,你陪着我咱们聊聊天就好伊呦~什么鬼,感觉工作性质不太对劲啊(⊙o⊙)?那好吧好吧 好吧。。。既然您这么不想听文物我也没办法咱聊就聊吧???刚开始还比较正常也就是吹嘘自己公司之类。然而!过了一会就开始少儿不宜的倾诉自己的情史(?_?)雾咯个艹的。。。。。作为一个学过刑法第236条的我内心其实是不屑一顾的。不过并不想多废话,于是作为回报我在人流中瞄到了他的朋友(陕博讲解员用话筒讲,游客发一个耳机,打开之后都有各自信号收听,这样做是为了展厅里能安静点,但如果离远了信号不好)默默的把我的话筒往前调了调且努力跟着他的客户,这样确保他客户能在耳机里听他他猥琐的说话内容。说话之中他还给我发了他的名片要了我手机号让我有事没事多联系他(真会闹笑,我会联系你?)。。。。。果不其然在一展结束的门口看到他那个客户在等着我们,对猥琐大叔憋出一句:没看出来你啊当时他客户的表情(???)他的表情?(???????????)??我~(???~)据我所知还有好多女生碰见过类似不明不白的骚扰,有一个我们学校挺漂亮的学姐直接被问要不要被包养(?o? .? o??)?╰ひ╯当然事情也不绝对,比如每次跟我一起去的朋友@李聪就是在陕博遇见她真爱的男朋友。。。以下说说碰见大神的经历。一般我习惯性讲的声音会比较大,不用耳机也其他游客能听见那种音量,所以总有游客跟着一起听,这也无可厚非。有回有一个老奶奶混在人群中跟着听。等我中午休息的时候还专门去找我问问题,问的都是中国绘画方面很专业的问题,当时就知道碰见大神。幸好我还在陕博以外的博物馆准备壁画的讲词,我还有一学比较艺术的朋友,平时跟着受教不少。当时情况就是反正我不会回答问题就各种旁征博引结果显得我知识特渊博?(?o??o??)??让后老奶奶就特激动的告诉我她是贵州还是广西具体地址记不住了的一个画家协会的画家,去过各个博物馆还有专门的美术馆我是她碰见最好的讲解员,还专门找到留言簿夸奖我。。。其实现在想来真是冷汗涔涔:我所谓的渊博其实是泛滥无归的短处额还有一次经历真真是出神入化了,先交代那是在何家村展厅,里面的文物都是同一次窖藏出土的。我带的一堆游客里有一个老爷爷。嗯嗯这次是老爷爷了(⊙_⊙),开始前面几个展厅讲解都正常,自打进何家村展厅后,老人家一眼展品不看,死死盯着我(?????)盯到我毛骨悚然了才弱弱的问了一声:大爷……嗯……那个……我有讲的不对的地方么……还是……您有什么…………有什么疑问???大爷慢悠悠的来了一句:姑娘,这展厅里所有文物当年都是我挖出来的。。。当时的我:Σ( ???)→?(??? ?? ???)?→∠(°ゝ°)敬礼(大爷再见)狂飙像朋友去吐槽的我( ? ??皿??)?????我的朋友:? (????)σ л???????被嘲笑的我:( o?? _ o?? )不过话说呢我一直没明白大爷那句他挖出来的到底是他是那个打地基发现的人还是他负责文物挖掘。。。但是当时血槽已空,并没能问出来_(:з」∠)_最后加一张去碑林认识的猫
在博物馆做志愿者刚好一年。从小就喜欢历史古文,后来又喜欢书法和传统文化。去博物馆讲解之前看得书也不少,但都是非常零碎。而讲解就不一样,需要每句话都要有来历,因此需要背后下很多功夫,不仅看书,也需要查文献。感觉真是快成专业的了(我自己是学理工的)。不过对于系统化之前的关于陶瓷,青铜器,书法绘画的知识非常有帮助。另外就是买了很多昂贵的图录,被老婆骂了。。。。最后,就是自己欣赏文物的水平和视角也是突飞猛进。实在是觉得太值得了。
在上海某私人博物馆放志愿者三年,对工作人员的状态有所了解。和所有公司一样,博物馆也是需要行政部门的(广义的行政),但它的行政部门除了日常运维,还要对外公关,联系媒体报道,联系政府部门或大使馆举办展览,联系策展人和艺术家。所以工作应该还算有趣。除了行政,最重要的是学术,主要就是负责文物的陈列、展标内容的制作,导览人员的培训,还有写一些宣传文物的文章。别的博物馆我不了解,但我们馆的学术组都是文博专业出身的大神,为人也非常可爱,想来工作状态也不差。还有一些是博物馆商店的工作人员,这就和其他零售店的工作差不多了。我觉得目前国内私人博物馆的工作相对充实,毕竟没有人白养一个不工作的人,而且为了持续运营,通常展品都还是比较好的,虽然比不上大的公立博物馆,但比地市级的肯定强一些。至于题主说想了解,我建议可以去你心仪的博物馆做做志愿者,一是近距离亲身接触的感受肯定和别人说的不一样,二是如果连志愿者的工作都不喜欢的话,你大概也不会喜欢这家博物馆。
mark如果有机会去,就来答!
坐标青岛,一个小博物馆,老建筑 。工作接近五年,早八点半到晚五点半,双休,不加班,收入基本与青岛的社会平均工资相当,不算高,也没拖后腿。看了上面的每一条回答,想说说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不能简单的归纳为好或者不好,得看适合或者不适合,与每个人的性格有关,也与每个馆的环境有关。这种感受可以归纳为两个字:文化。一、在博物馆工作,文化环境非常好。在各种“企业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博物馆在一旁安静的笑着,因为博物馆不用刻意去建立一种文化给职工“洗脑”,这个环境里的每一件展品,每一个专题展览都充斥着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新媒体不断普及的今天,基本每个博物馆都会有自己的公众号来进行宣传,普通人很少会关注太多的博物馆公众号,但作为工作人员因为需要了解业界动态,对同行的关注量就会大一些,像我的就关注了接近三十个的文博公众号,包括国内超一流大馆,权威文博文化类报纸杂志,行业协会,省内的大馆和相关的兄弟单位等等。因为这些关注,我可以很轻松的了解到周边最新的文化活动动向,有哪些新展览,有哪些文化讲座等等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去参与。其实现在很多年轻人是非常乐于参加这些文化活动的,但往往信息了解的不够全面,毕竟博物馆的宣传费用有限,一般性的文化活动不可能铺天盖地的去宣传,因此很多人根本无法获得这些信息。二、在博物馆工作,会接触到很多“文化人”。除了本馆的一些专家学者外,博物馆工作人员接触其他文化学者的概率也非常高。一方面会博物馆根据不断更新的展览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像我们馆这样的小馆,一年也会至少举办十二场文化讲座,讲座的主讲人以大学教授,行业专家为主,内容五花八门。听这些“大家”的讲座,本身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情。另一方面,博物馆的接待中,除了普通观众,也会有很多名人。我们就曾经接待过央视《百家讲坛》的一位著名主讲人,还有其他很多领域的权威学者,这些人除了是本行业的个中翘楚,往往也都是文化大家,接待中和他们简单的交流,也能感悟到很多东西。同时,博物馆的行业内部交流培训也非常多,这种行业性研讨会、交流会也是我们最喜欢的,因为很多内容是在媒体上或者是书本上接触不到的。听听这些行业“大佬”的演讲,真真是醍醐灌顶。去年去省博参加一个行业会议,原本六个人讲三个小时,结果才讲了三个人就两个半小时了,但大家丝毫都没有要走的意思,我们最后实在是因为要赶不上火车才提前离席的,三、在博物馆工作,对自己的文化影响非常积极博物馆工作这几年,给我最直接的改变就是:无论去哪里旅游,一定要到当地博物馆看一看,不是简单的走马观花、拍照留念,而是认真的参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的能自己看明白其中的一些文物、展览,偶尔还能给身边的小伙伴讲讲,炫耀一下 。从生活上来讲,女生在博物馆工作对家庭的影响也是积极的,尤其是有了小孩之后,可以从小带孩子参加博物馆的活动。现在很多博物馆都有儿童亲子活动,招募小小志愿者,在博物馆工作的家长无疑更方便带孩子参与其中。从小在这种文化环境上熏陶出的孩子,不敢说将来能成为文化大家,但至少能培养出孩子的文化气质。最后,放张我工作博物馆的美图吧
半夜,展品会活吗?
看在博物馆的工作岗位了。一般博物馆有陈列部、藏品部、学术研究部、宣教部、办公室行政部门等等。每个岗位工作内容差距很大,像陈列部做展览策划、藏品部做文物保管,宣教管讲解员工作,办公室就是做平常的行政工作。
为什么第一反应是老友记里的Ross...
其它类似问题
其它人正在问的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各地方乡下真实鬼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