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约我国别签证只能去波兰么打工,说那边的签证好过,但不知道波兰的生活水平怎么样?工作好找吗?一般月薪多少?谢谢

  在天涯看了很久了,看到很多在海外的同胞们纪录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文字,收获很大。简单写写自己这几年在国外的所见所闻吧,权当是对那一段生活的留念。
  2004年的二月到十二月 ,2007年的九月到2009年的九月,我生活在欧洲的波兰,一个很多人不熟悉的国家,在那里度过的三年时间,至今留在记忆里。
  这是一个很安静的国度,生活在那里一个最重要的感觉是:舒服。
  就先从大家耳熟能详的钢琴家肖邦开始说起吧。
  朋友的 一个电话,
说起关于心疼的话题,
使我又想起波兰,
又思念欧洲.
  在那个被我叫做第二故乡的美丽的国度,
在那块生活如涓涓溪流般宁静的土地上, 留下了我无数美好 的回忆.
  今晚, 又一次独自一人在这样安静的夜里,
一杯暖暖的咖啡,
一袭暖暖的灯光,
让我来说说那里.
  第一次去肖邦故居,
是六年前的一个阴雨的六月,
虽然天气不好,
但是那份伴着钢琴声静静传达出来的浪漫,
那份无法言于的美却丝毫没有褪色.
在肖邦故居,
每个星期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的钢琴家在那里演奏.
我去的时候恰巧碰到中国钢琴家杜太行先生的表演.
坐在最近的位置聆听大师的演奏,
我看到艺术之花盛开,
我听到天籁之音回荡!
  走出来,
肖邦故居诺大的花园里山花烂漫,
淡淡 的山茶,
鲜艳的牡丹,
温柔的郁金香,
花色繁多的蝴蝶蓝漫天飞舞,
还有那送给母亲的康乃馨 ,
高耸的参天大树层层叠叠.
细雨蒙蒙中,丝丝香甜涌动在心中.
  第二次去肖邦故居,
是2008年和亲爱的女儿一起,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五月,
再一次来到那座白色的房子前,
再一次在优美的琴声中体会肖邦 ,
他不仅仅是举世瞩目的钢琴家,
更是一位值得波兰民族永远自豪, 永远骄傲的爱国者.
因为对祖国深沉的热爱而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也因为对祖国无尽 的 热爱而成就了他无比伟大的音乐作品.
一个永远眷恋波兰的名字, 如今他的心脏安息在华沙圣十字教堂的柱子下,
安息在他祖国的土地上.
  肖邦故居坐落的小镇和波兰其他的小镇没有区别,
一样的干净整洁,
一样安宁静谧,
但是走在那里,
总觉得多了一点什么,
还是肖邦用琴声传递出来的灵魂奏鸣曲......
楼主发言:19次 发图:0张 | 更多
  楼主很用心的感受
  @一米蕉香 1楼
10:41:15  楼主很用心的感受  -----------------------------  谢谢您能看到文字以外的东西,即使平凡的东西用心去感受也是很美的,更何况肖邦故居确实是个不一样的地方。
  将近十年之前, 在一个阴雨绵绵的二月初, 来到遥远陌生的华沙, 开始了那段难忘的留学生活.  华沙大学英语教师学院, 在那里碰到我敬爱的导师 A, 一个在波兰生活了四十年, 在美国生活了十五年的优雅的女教授. 她渊博的学识, 严谨的治学精神, 平易近人的处世态度, 风趣幽默, 简单通俗的教学方式 都深深的留在我的记忆里, 在那里我知道了最好的老师是什么样的, 就是能够用最简单易懂的方法, 最通俗的语言使学生明白理解最深奥的知识, 并因此对汲取知识的道路充满探索的兴致,   在华沙圣 玛利亚中学的实习, 这是一所百年历史的学校, 和很多欧洲的建筑一样,这个学校的教学楼在外面看上去很踏实,但是很老旧,一点也不光鲜亮丽。但是走进去会看到,古老的教学楼宽敞, 洁净. 上课了, 孩子们坐在小花园一样的教室里自由自在的学习, 活跃的课堂气氛 , 师生间平等的互动 让我无比羡慕. 下课了, 宽敞的走廊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他们三五成群的或坐在窗台上, 或坐在地板上, 结实挺拔的身材, 阳光灿烂的笑脸. 那时侯, 看着他们 , 我的心里想起了在我的祖国, 在中学里辛苦跋涉的孩子们.........   我最喜欢的, 每天都要光顾的华沙大学图书馆, 喜欢你淡绿色的外墙设计, 那些翻开的书页式的墙壁让我无数次驻足,流连, 喜欢你丰富的藏书, 使我能够象一个无知的孩子尽情的畅游知识的海洋. 喜欢你繁花似锦的屋顶花园 , 从那条爱因斯坦小径 慢慢走上去, 花香袭人, 心旷神怡. 读书, 在这里, 仿佛 " 采菊东篱下 " 一般的悠然自得, 乐而不疲!  华沙号称"绿城" , 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首都。数不过来 的大大小小的公园坐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每个公园里古树参天, 小湖里的水清澈见底, 四月, 你可以看到鸭妈妈带着鸭宝宝自在的在湖面游玩, 六月, 你再看到他们一家, 就会发现, 哦, 鸭宝宝长大了啊.   著名的肖邦公园里每年的五月到十月的各个周末都会举行露天的钢琴演奏会, 来自世界各 地的钢琴家在肖邦 的雕塑下为这座城市奏响美妙华章, 密密层层的玫瑰花间一条条长椅上坐着来欣赏音乐的人们 , 动人心弦的乐曲伴者沁人心脾的花香流淌在你我周围, 这是一座培育 "美" 的城市.
  刚才出去散步,刚走上坡,华盛顿地处丘陵,马路很多都是上坡下坡的。对面传来尖利的喇叭声,一看,是一辆特别老旧的三菱车突然熄火了,只有一条车道,后面的车只好急刹车,之后按喇叭。走了一圈回来,发现三菱靠路边,两个南美人在用力地推。我力气太小,但是帮帮忙也能起点作用,毕竟是上坡啊。聊了一下,他们说要推去加油站再说。他们明显是新移民,新移民开始的时候都是会遇到很多困难的,美国算是对移民很宽和的国家了,这点比欧洲要好很多。欧洲的移民政策总体来说还是很严格的,并且在语言,就业,等等方面更难一些。美国因为本身就是移民国家,会好很多。  比如在波兰,移民政策就比较严格,语言也很难,波兰语的难度排名世界第一,学起来很费劲,并且在精力,时间上的投入需要非常大,但收效不大,所以会出现投入产出及其不成比例的现象。在去到波兰之前我也以为汉语是最难学的语言,到了那里,我才知道难度排名是这样的:波兰语,匈牙利语,汉语。哈哈,并且在那里深深的体会了,英语确实是最简单的语言,真的很简单。  所有的移民国家都是英语国家,学习英语相对容易,估计也是一个因素吧,不知道对不对啊,哈哈。
  @SXCNO1 4楼
12:01:06  关注  -----------------------------  谢谢您
  波兰,欧洲的垫脚布  
  斯拉夫语系貌似都很难学
  @一米蕉香 8楼
09:48:07  斯拉夫语系貌似都很难学  -----------------------------  是啊 ,尤其是语法太复杂了,另外是小舌音,比较难发。
  @一米蕉香
09:48:07  斯拉夫语系貌似都很难学  -----------------------------  @youssra 9楼
10:24:38  是啊 ,尤其是语法太复杂了,另外是小舌音,比较难发。  -----------------------------  主要是跟汉语差别太大了!波兰语是小舌音?我还以为是大舌呢!
  2004年的暑假很快就来了,我闲在家里, 正在筹划和一个朋友去 ZAKOPANY 的旅行, 想去看看夏天的那里到底能够美丽成什么样子. ZAKOPANY是波兰南部的山区小镇,以旅游闻名世界,这里四季游人如织,尤其是冬季的滑雪,那里有很标准的滑雪道,每到冬季,来自欧洲各地的人们把小镇变的喧闹,拥挤,欢乐。我和一个朋友约定在假期去那里转转。  但是因为在实验室工作的朋友迟迟没有实验结果, 所以只好延期计划, 慢慢的等. 正在这样的时间空挡里, 无意间认识了 PRTER, 原因是我们中国灿烂无比, 瑰丽多彩文化 和神奇魅惑的中国文字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于是, 在一个午后, 我们见面了.   PETER 的爷爷是中国温州人, 奶奶是波兰人, 于是爸爸是中波混血儿 , 而他的妈妈是个漂亮的法国人, 于是在PETER 的身上就有了N种血统, 哈哈, 挺好玩的. 他在波兰接受了完整的从小学到博士的教育过程, 之后在他妈妈的故乡法国从事新闻出版行业. 曾经来过中国, 之后想学习汉语, 之后遇到了我, 为他开启汉语启蒙教育的大门.  PETER 很好学, 并且我我后来的一个学生 HANNA 一样属于无功利学习的类型. 这一点使他的进步很快, 学习过程也很快乐. 每周三次我们一起学拼音, 学日常用语, 学写字, 学习用汉语和波兰语互相问候. 一个月之后他对于这种和他有四分之一缘分的语言从好奇, 喜欢,到了热爱. 于是, 我们的见面和学习增加到了一周五次. 之前因为打球摔断了腿, 所以我叫他 "一只腿的PETER " 哈哈. 每天我按过门铃之后都要等待拐杖的敲击声响起 , 之后门打开一个小缝缝, 之后的操作就是我自己了. 每次学习之后我们会聊天一会儿, 喝着我煮的咖啡, 话题不着边际, 什么都有, 从他的新闻出版职业 , 到我的教师职业, 从中国的 改革开放, 社会状况, 到波兰的市场经济, 到法国人的浪漫多情, 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思维, 行为方式的不同, 到最后发现其实各个国家的人们生活还是蛮象的, 从地理位置, 纬度的高低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进而分析各个地方的人们的性格以及生活差异, 于是 PETER 学会了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这样的中国俗语. 又过了一段时间, PETER 的腿基本好了, 咖啡也由他煮给我喝了, 我们还时常一起切磋一下乒乓球技艺, 哈哈, 虽然我的水平绝对是菜鸟级的.
  @一米蕉香
09:48:07  斯拉夫语系貌似都很难学  -----------------------------  @youssra
10:24:38  是啊 ,尤其是语法太复杂了,另外是小舌音,比较难发。  -----------------------------  @一米蕉香 10楼
10:29:36  主要是跟汉语差别太大了!波兰语是小舌音?我还以为是大舌呢!  -----------------------------  是啊,是小舌音,欧洲国家里只有英国使用英语,剩下的国家几乎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都有小舌音。他们很注重保护自己的民族语言,以自己的语言文字文化为骄傲。虽然很多国家加入了欧盟,但是其实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还很长很艰难,原因就是欧洲人的民族意识很强大,首先语言的统一短时间内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欧盟现在在软环境上花很大的气力去做一项工作,就是淡化国家概念,强化民族概念。这个正好和中国是相反的哈。
  @一米蕉香
09:48:07  斯拉夫语系貌似都很难学  -----------------------------  @youssra
10:24:38  是啊 ,尤其是语法太复杂了,另外是小舌音,比较难发。  -----------------------------  @一米蕉香
10:29:36  主要是跟汉语差别太大了!波兰语是小舌音?我还以为是大舌呢!  -----------------------------  @youssra 12楼
11:22:16  是啊,是小舌音,欧洲国家里只有英国使用英语,剩下的国家几乎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都有小舌音。他们很注重保护自己的民族语言,以自己的语言文字文化为骄傲。虽然很多国家加入了欧盟,但是其实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还很长很艰难,原因就是欧洲人的民族意识很强大,首先语言的统一短时间内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欧盟现在在软环境上花很大的气力去做一项工作,就是淡化国家概念,强化民族概念。这个正好和中国是相反的哈。  -----------------------------  对于中国来说太难啦,几千年的文化形成的民族意识太难撼动,文化根基不同。
  和PETER 一起的这个暑假, 很快就过去了, PETER 也要回去法国继续工作了, 临行前, 在他的安排下,他和我们共同认识的几个中国和波兰的朋友举行了一个小小的冷餐会, 算是我们互相的告别和祝福吧. 我们都知道, 在我们这两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同龄人的内心, 中波友谊之花会长开不败. 我们也都为了对方而心存感恩, 因为我们彼此都为对方打开了一扇了解, 深入的了解 异国文化, 异域风情的大门, 即使以后可能我们没有机会再见面, 但是我们都会通过这扇门走出去, 见识不一样的海阔天空. 所以真诚的感谢我的一只腿的朋友, 也真诚的祝福你 无论在哪里都健康, 都快乐, 都能象我们说过的那样有 " 有一颗能够自由翱翔的心灵, 去到你想去的地方. "
  波兰,是个美丽的国家,儿子就出生在那里,还是瓦文萨当政的年代。。儿子据说是第一个生在华沙的双亲都是中国人的中国男孩 -- 波兰人和中国人通婚的现象一直很普遍。
  @bornevil 15楼
11:22:12  波兰,是个美丽的国家,儿子就出生在那里,还是瓦文萨当政的年代。。儿子据说是第一个生在华沙的双亲都是中国人的中国男孩 -- 波兰人和中国人通婚的现象一直很普遍。  -----------------------------  是啊,波兰确实是个挺美丽挺安静的国家,不很富裕,也不很发达,但是很舒服。您的孩子出生在那里啊,现在还在波兰吗?现在那里出生的中国孩子多一些了,但是总体来说在波兰的中国人还是少的。
  哈哈!离开那里很长时间了,现在也在北美了。。波兰人其实都挺好的,政策不行,留不住人,包括他们自己人,很多都到西边打工了。
  波兰人没什么素质,反正华沙的是这样
  我觉得波兰人相对来说还是挺纯朴的,这个可能和经济也有关系,他们相对封闭一些。在北美就一样了,不知道您是在加拿大还是美国,加拿大可能好一些,美国很多地方的人就不怎么好,我觉得。我现在在美国,还是会经常想念波兰。
  2007年的9月末, 在经过了从年初开始的报名, 考试, 选拔, 培训, 我在时隔三年之后, 又一次来到波兰, 成为波兰一所大学的汉语教师, 将在那里工作两年的时间.  如果说2004年第一次的到来是无意间的选择, 或者说是由别人决定的, 而这一次是我自己决定的. 在当初报名的时候, 我填报的志愿只有一个, 只有波兰. 还好, 顺利的通过了各项准备, 我再次踏上了波兰的土地. 这一次, 我将在这里 为波兰的汉语教学工作做一点点自己的贡献. 也将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汉语在国际上的推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 熟悉的是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的氛围, 比如建筑物的风格, 城市的总体印象, 人们的精神面貌, 生活状态, 习惯, 甚至超市里面的气味, 等等. 比如在中国大街小巷遍布的是大大小小的餐馆酒店, 商场和购物中心, 在波兰的大街小巷遍布的是咖啡吧, 艺术馆,博物馆和图书馆. 陌生的是我要面临的是全新的工作环境, 工作任务. 要面对的是来自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同事和学生们. 带着这些熟悉和陌生, 带着些许忐忑和期待, 我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工作和生活.  初见我的波兰学生们, 第一个班级, 都是零起点的初学者, 四十多个金发碧眼, 纯正欧洲血统的年轻人坐在我的教室里, 每个人都对来自遥远的东方古老国度的语言和即将与他们共同学习的来自中国的老师充满了好奇和探究. 于是, 带着微笑, 我们从 " 你好 " 开始了我们漫长的有快乐也有艰辛的汉语学习之路.   这个班的学生来自大学的各个学院, 主要是一些文科专业的学生, 经济学院, 政治与外交学院, 文学院, 歌剧学院, 外语学院, 教育学院, 法学院, 等等. 他们大多数是因为好奇才来选修汉语课程, 于是, 在第一学期的教学中, 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保护学生 的兴趣是我工作的重点. 由于波兰整体的生活和工作节奏都很慢, 再加上天主教国家的宗教节日本身就很多, 所以, 一个冬季学期下来, 一共也就是50个学时的样子. 我们学习了 &新编汉语教程& 的前八课. 到了圣诞节的时候, 我和我的学生们已经可以使用汉语互相问候, 我也收到了很多用我的母语写给我的圣诞祝福. 做为第一次做汉语教学工作的老师, 我知道我的种子已经开始发芽了, 接下来的用心灌溉和培育使他们慢慢的成长, 开花, 结果.   到了新学期开始的时候, 这个班级里就人数开始减少了, 最后坚持下来的是17个同学. 个中原因很好理解, 对于以欧洲语言为母语的学生们来说, 学习中文相当于同时学习四种语言, 因为汉语的听说读写是互不相干的! 学生们告诉我, 拼音是一种, 汉字的读是一种, 写是一种, 口语是一种, 哈哈, 很晕吧! 所以我知道能坚持下来的是经历了一个很艰难的努力过程的. 不过, 不知道为什么, 在我的内心深处却有一种很骄傲的感觉 , 我觉得让他们知道知道汉语的难也是一件蛮好的事情啊, 哈哈哈, 这种心理不太好哈, 不过谁让他们是外国人呢.  这个班级的17个学生, 和我一起坚持到了最后我离开的时候, 经过两年的共同耕耘, 他们已经能够熟练的阅读课本, 简单的小故事书, 能够写出规定主题的小作文, 能够和我进行基本的会话, 最重要的也是我最欣慰的是, 他们已经能够通过字典, 电脑软件等自学汉语. 这个是最重要的. 我们常说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我知道, 当他们学会了" 渔" , 也就是学会了方法, 也就可以扬帆出海了.  除了这个班级之外, 我还有三个班级的课程, 他们都是已经学过汉语的学生, 相对来说比较好, 开始的时候也轻松一些, 因为我前面的两任老师已经为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很感谢他们辛勤的劳动. 比如最高级的班级里的五个学生, 都是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留学过的, 他们的语言水平已经没有什么大问题, 给他们的课程主要是比较深的文学欣赏和一些比较专业的领域的书籍的讲解. 例如, & 木兰辞 & 等古诗词, & 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及未来& 等书籍的阅读. 还有帮助这个班的两个学生搜集关于他们的博士论文的相关资料. 其中乔 安娜的论文是关于中国清代的民俗研究的, 其中的一些中文的原版资料需要我帮助她讲解清楚. 在这个班级的教学中我逐渐的感受到了白人学者在治学方面严谨求实的态度 , 执着追求事物和知识内在本质的精神, 还有他们不怕困难, 默默的向着目标目努力的工作作风.  每一天, 每一周, 每个月, 每一年, 流水一样的日子中, 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起, 努力, 成长, 进步, 想办法学习的更多. 这样的日子充实而美好.
  跨语系很难坚持,比如中国人学阿拉伯语,到最后就剩下几个人,但也是基于兴趣和坚持
每天有空就看看,留作自己将来环球旅行用。
  @一米蕉香 24楼
10:58:40  跨语系很难坚持,比如中国人学阿拉伯语,到最后就剩下几个人,但也是基于兴趣和坚持  -----------------------------  是啊 ,语言学习都是越学越难的,尤其是没有大环境的学习就更难了。在外国学汉语的学生最后能一直学下去的都是因为有需要,有用。比如学术需要,做生意需要,等等。
  挺楼主。在波兰最难忘的,是在教堂外的石椅上,聆听肖邦的音乐,整整一个下午。  教堂里,安放着肖邦的心脏。
  谢谢,我觉得那里的人们血液里都流淌着音乐元素。  可能是和他们悠闲的生活状态有关系吧。
  @youssra   中文教的是简体字还是正体字??
  挺楼主,终于有人也去过波兰的肖帮故居了,不知道为什么,在那里,即使没有音乐,心里也是充满音乐.空气里都是音乐.真的很美好.楼主我现在也在美国,不理解你说的:美国很多地方的人就不怎么好.能解释一下吗?谢谢!
  希望lz一直写下去。支持!!
  @boyce6751  简体字 ,汉语教师有来自大陆的和来自台湾的。大陆老师教简体字,台湾老师教繁体字。学生呢,遇到哪个老师就学什么,也有在这两个地方都留学过的,就都学一些。
  @lastdancer2011  谢谢您的回复,其实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各式各样的人们,遇到什么样的都有可能,很正常的。在波兰的时候吧,遇到的人都很有好朴实,大部分吧,也有一些有问题的,比如抢劫的,但很少。在美国呢,可能是我住的地方的关系,感觉冷漠一些,比波兰的人冷漠。可能是经济越发达的地方人们之间越冷漠一些吧。
  @qianyezi30  谢谢您的支持,我会慢慢的继续写,可能不是写得很好,但会尽力,谢谢。
  08年12月的一个上午本来应该给汉娜上课的,但是她家里有事没来,和我约了明天上午。她是我的学生,跟我学习汉语,已经学习一年多了。是个对语言很敏感的人,也很用功。  记得她第一次给我打电话是在07年的十一月,那是我从大学下课后回家的路上,电话里的她很兴奋,说能找到教汉语的老师很高兴。于是我们定下了学习的时间。第二周的一个上午九点,我的门铃准时响起,打开门,一个很恬静很漂亮的波兰女子站在我的家门口,个子不高,很亲切的样子。我们互相问候,之后坐下来。  在后来我们的学习中我慢慢了解到,汉娜和我一样的年纪,有个七岁的女儿。她是在法国学习法语的时候,她的法语老师教给她一点点汉语,她就记住了,很感兴趣,很好奇。于是在回到波兰以后想学习汉语,就找到了罗兹大学国际语言中心,打听到了我的电话号码,于是有了我们的见面和以后的学习。  在和汉娜的相处中,因为年龄一样,所以我们的交往很愉快,很相通。我也因为她而更加了解了波兰人的很多事情。这一点很感谢汉娜。而汉娜让我最敬重和羡慕的是他们无功利学习的精神和状态。  在我的祖国,因为生存压力和教育体制,很多人是被动学习的,到了年龄大些,即使学习也是是为了生存的不得已而读学位,等等。也就是说我们学习是很有目的性的。而这种目的性导致了很多孩子,年轻人,和中年人都感到学习是件苦差事,于是到了可以不学习的年龄,就很少有人愿意继续学习,不愿意只因为感兴趣而学习了。这个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在欧洲国家,生活压力也是有的,但是的确相对较小,所以这里的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思考自己的生活。他们很多人都在成年之后,在必要的教育阶段完成之后还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一些东西。这样的学习是轻松的,愉快的,充满兴趣和挑战的,所以也给他们的整个人生带来乐趣和提升。并且在这种学习中因为兴趣而使学习是快乐的,真正实现了“快乐学习”的理想状态,而因为有快乐所以就更加努力的学习,于是产生了学习状态的良性循环。  每次见到汉娜,我都会想,也许,这就是理想的学习状态吧。  真心希望有一天在我的祖国,孩子们,人们,都能够享受到这种快乐学习和它带来的。。。。。
  现在国内的孩子学习压力都很大,而且家长很早就让孩子报班学习,已经是一种社会风气了。
  没看到楼主还有一个回复。。。现在在加拿大。与美国相比,这里一切跟波兰更接近,一样的气候,一样的传统和保守,一样的农业发达工业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当然加拿大的条件更加得天独厚,技术上和现代化程度上比波兰高很多,毕竟是工业七大国之一,毕竟超过一百年的时间没有遭受过任何战乱。
  也有太多的回忆留在那里了。。刚到华沙时没有买车,有一次我和国内的朋友坐火车去罗兹,妻子推着童车送我们去华沙中央火车站。因为天冷怕母子两人冻坏了,我们上车后就让她俩回家。妻子推着儿子出了车站突然想起没带家里的钥匙,马上把孩子抱起,把童车往车站外停着的一辆警车前面一推,转身就奔下火车站,从我手上拿到钥匙回到警车那边,看到车里的警察已经走出来帮她看着童车。。那时遇到的波兰人都很好,现在就不知道怎么样了。。
  @bornevil
12:44:48  也有太多的回忆留在那里了。。刚到华沙时没有买车,有一次我和国内的朋友坐火车去罗兹,妻子推着童车送我们去华沙中央火车站。因为天冷怕母子两人冻坏了,我们上车后就让她俩回家。妻子推着儿子出了车站突然想起没带家里的钥匙,马上把孩子抱起,把童车往车站外停着的一辆警车前面一推,转身就奔下火车站,从我手上拿到钥匙回到警车那边,看到车里的警察已经走出来帮她看着童车。。那时遇到的波兰人都很好,现在就不知道怎......  -----------------------------  13,14年都有去波兰,虽然每次时间很短暂,但是总的感觉他们很含蓄,比较害羞,大部分的人还是非常的淳朴。只是感觉路上的波兰人大部分很cool~面无表情的多!哈哈
  楼主上图片啊~~~~
  @youssra 30楼
11:08  @lastdancer2011  谢谢您的回复,其实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各式各样的人们,遇到什么样的都有可能,很正常的。在波兰的时候吧,遇到的人都很有好朴实,大部分吧,也有一些有问题的,比如抢劫的,但很少。在美国呢,可能是我住的地方的关系,感觉冷漠一些,比波兰的人冷漠。可能是经济越发达的地方人们之间越冷漠一些吧。  ------------------------------  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 经济=等于冷漠
  @bornevil
11:28:41  哈哈!离开那里很长时间了,现在也在北美了。。波兰人其实都挺好的,政策不行,留不住人,包括他们自己人,很多都到西边打工了。  -----------------------------  在英国到处都有波兰饭馆,很多波兰人在哪儿打工。遇到两个小伙子洗车的,波兰人;一个每周来一次打扫卫生收拾家务的,波兰姑娘。
  现在去波兰留学读硕士的话,要准备多少费用?好申请吗?
  @猫小七1
12:45:47  现在去波兰留学读硕士的话,要准备多少费用?好申请吗?  -----------------------------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波兰签证申请中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