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台湾泥鳅养殖泥鳅挣钱吗是个致富好项目

养“台湾泥鳅”亩产值2万元,桂林全州因此脱贫
查看: 1895|
摘要: 走进广西桂林全州县两河镇源东村委新田村村民王德喜泥鳅养殖基地,放眼望去,一块块方正的鱼塘泛着粼粼波光。养殖户正在往池塘里撒饲料,泥鳅幼苗竞相跃出水面争抢食物,俨然一幅“鱼跃龙门”
  频道报道,走进广西桂林全州县两河镇源东村委新田村村民王德喜泥鳅养殖基地,放眼望去,一块块方正的鱼塘泛着粼粼波光。养殖户正在往池塘里撒饲料,泥鳅幼苗竞相跃出水面争抢食物,俨然一幅“鱼跃龙门”的画面。据王德喜介绍,鱼塘里饲养的台湾泥鳅是当地政府帮助贫困户引进的扶贫项目之一。  据了解,台湾泥鳅是从台湾地区引进和改良的泥鳅新品种,具有生长快、抗病强、养殖密度高的优势,其最大的特点是体重量可达100余克,生长速度是野生泥鳅的5倍,经3至4个月养殖即可上市。一年可养殖两造,目前,整个市场是供不应求,每斤平均收购价十二元,每亩产量可达1600斤,亩产收入两万元。台湾泥鳅人工高密度成功养殖,为两河镇产业扶贫模式起到了促进作用。下一步,两河镇将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推进“台湾泥鳅”人工高密度养殖,从而促进全镇水产特色养殖快速发展和贫困户脱贫增收致富。【关键字】:&台湾泥鳅 桂林 全州 贫困村&&&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水产前沿”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中国水产频道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水产频道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水产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水产频道联系。联系方式:020-。
一周新闻点击排行Top10
一月新闻点击排行Top10大家都在看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浙江省东阳市歌山镇林头村有一个泥鳅养殖大户,户主名叫潘幼锋。他养的泥鳅与众不同。在养殖中,潘幼锋发现市场上泥鳅一直供不应求,于是萌生了自己研究泥鳅苗种孵化技术的想法。他实践摸索出无土养殖、稻鳅混养、生态立体养殖等先进的养殖模式,既做出了效益,也做出了亮点,不仅带动了金华以及省内养殖户的养殖热情,而且引来了各地养殖户前来考察学习。
(《致富经》
挣钱就靠这种大泥鳅)
视频集介绍
国家/地区:
视频简介:泥鳅之家_泥鳅养殖与贸易网站
&&&&用户名:
&&&&&&&&&&&&&&&&&&&&&&
&泥鳅一斤卖325元? 为妻子他背水一战&&09-28
&重庆市水产总站李虹副站长来武隆开展鳅田&&09-18
&直播捉黄鳝摸泥鳅 四川合江县小伙成网红&&08-25
&短短几年迅速破产,痛定思痛,靠泥鳅又重&&08-17
&火热之后归于平淡 台湾泥鳅何时再崛起?&&08-10
&四川广元苍溪县八庙镇有个“80后”泥鳅&&08-07
&浙江金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展泥鳅产业技&&08-03
&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专家赴武隆区指导&&07-19
&弃万元薪水养泥鳅还要玩垂钓&&07-12
&山东菏泽市曹县藕田养殖台湾泥鳅&&07-03
&四川泸州纳溪:返乡创业养泥鳅 “养”出&&06-27
&发病严重 行情走低 台湾泥鳅养殖再遭打&&06-07
&四川宜宾南溪:返乡农民养泥鳅 村民水中&&06-06
&江西省“首届鄱阳湖泥鳅产业技术论坛”在&&05-26
发布时间:
发 布 人:张继力
&网站注册:133131 人
&最新注册:
&论坛主题:25721 贴
&论坛贴子:133413 贴
&&当前在线人数:4742 人
&&本站最高在线:29087 人
&&网站浏览量: 人次
&江苏宿迁市泗洪县本地泥鳅秋季人工繁殖取得成
&贵州铜仁市工商联主席谢卫率冷水溪镇村两级干
&辽宁丹东:稻田里养泥鳅赢来双收益
&泥鳅一斤卖325元? 为妻子他背水一战成千
&河南信阳俩农民水稻+泥鳅赢来双收益 一年收
&江西抚州市金溪县大力发展泥鳅生态养殖
&重庆南川地方菜厨艺大赛举行 土泥鳅也那个你
&重庆市水产总站李虹副站长来武隆开展鳅田稻测
&湖南张家界慈利:稻子黄了 稻田里的泥鳅也肥
&江苏南通通州区水产专家走进泥鳅养殖基地
&为了致富 重庆石柱县中益乡村民返乡创业养泥
&湖北襄阳丁杰:养泥鳅鲋赂宦
&湖南郴州安仁:小泥鳅翻起脱贫浪
&安徽马鞍山:创业路邮储相伴 小泥鳅乡间圆梦
&新疆昌吉州引进台湾大泥鳅养成长势喜人
&安徽阜阳颍上:万亩荷塘莲藕泥鳅立体种养助农
&重庆铜梁区寿桥村人玩起了“股份养殖”泥鳅新
&45岁民工辞职养85万条泥鳅 每条至少卖5
&吉林松原:谷艳志养殖小泥鳅翻起“致富波”
&天津武清区代庄子村养殖台湾泥鳅 打造特色水
&湖南郴州安仁县:四个好汉养泥鳅
&福建三明市清流县返乡创业青年将小泥鳅做成大
&重庆铜梁寿桥村养殖“股份泥鳅”夯实集体经济
&贵州铜仁江口:小泥鳅“撬动”大扶贫
&台湾泥鳅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防控及常见问题
&池塘的泥鳅一天天变少,原因何在?老司机告诉
&泥鳅养殖投资少,请看如何建池塘
&养泥鳅池塘如何防渗漏?老司机教你怎么做,花
&泥鳅养殖模式有哪些,看哪种更加适合你?
&泥鳅生活在这里,养殖户不赚钱你答应吗?
&养泥鳅居然不怕缺氧,是真的吗?
&鳅稻共生的十二个要点
&高温期台湾泥鳅胀气肠炎病的防治
&云南精准扶贫的“稻鳅共作”模式反响强烈,该
&高温季节泥鳅养殖水质管理
&初夏季节泥鳅养殖注意事项
&浙西地区茭白泥鳅共生养殖模式详解
&泥鳅苗急性气泡病死亡
&初夏时节泥鳅养殖注意事项
&泥鳅的恶臭假单胞菌该如何防治?
&广东地区泥鳅养殖户9-10月投苗,春节前后
&这样做可以提高泥鳅苗的成活率
&泥鳅“无症状”大量死亡处理方案
&台湾泥鳅春季养殖常见问题及处理
&泥鳅苗期护理技术要点
&蜂蜜+益生菌在泥鳅养殖过程中的妙用
&泥鳅水肿病致死率很高,有不同原因导致水肿,
&秋冬季节泥鳅等水产养殖管理技术措施
扫一扫下载水产村手机客户端
客服电话:025- 广告:
技术:客服:
地址:中国南京汉中路185号4F 邮编:210029
南京问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扫一扫加入中国水产养殖网微信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 正文
专题报道:台湾泥鳅,究竟是不是骗局?
发布时间: 16:57:41  来源:中国水产门户网  编辑:黄姗  
核心提示:最近几年,有“水中人参”美誉的台湾泥鳅甚是火热,火热到什么程度呢?台湾泥鳅2013年年初在广东兴起,到2013年底就有几百家台湾泥鳅种苗基地(公司)出来,个个有模有样,门面光鲜
&&&&& 导语:& &&&&& 最近几年,有“水中人参”美誉的台湾泥鳅甚是火热,火热到什么程度呢?台湾泥鳅2013年年初在广东兴起,到2013年底就有几百家台湾泥鳅种苗基地(公司)出来,个个有模有样,门面光鲜,好多养成户都跃跃欲试。而仅仅过去2年,单单广东省的台湾泥鳅的养殖面积就发展到以万亩计算,全国范围内养殖更是热火朝天。但台湾泥鳅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一直伴随着各种“是否是骗局”的质疑,毕竟这些年泥鳅养殖行业中经常传出骗局的新闻,其中又以炒种最为常见:炒种公司低价收购野生泥鳅苗种,高价抛售,甚至冒充人工苗种,赚取黑心钱,坑害广大养殖户。那台湾泥鳅为什么那么火爆呢?它又是否有炒种骗局的嫌疑呢?这就需要我们对台湾泥鳅以及它在中国的养殖现状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 &&&&& &一、关于台湾泥鳅& &&&&& 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体细长,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其他各鳍灰白色。&
&&&&& 二、台湾泥鳅在国内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一)发展历史& &&&&& 我们常见的泥鳅养殖品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真泥鳅,也叫青鳅或圆鳅。身体呈长筒状,鳞极细小,体色根据环境而定,一般呈青色或青灰色,因为个头小,也常被老百姓称为野生泥鳅,在我国东部南北各水系均有分布。但因为青鳅产量较低、生长速度慢、产卵量低、起捕率低的特点,在我国的养殖量较少。&
左图是青鳅,右图是大鳞副泥鳅
&&&&& 在我国养殖量较大的是大鳞副泥鳅,有些地方也叫大泥鳅、黄板鳅。大鳞副泥鳅最大的特点就是体型较真泥鳅大,呈扁平状,体色偏黄。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就已经对大鳞副泥鳅进行选育,培育出了生长速度快,更适合养殖的品种,随后在湖北、安徽、江苏等省市推广开来。台湾泥鳅是大鳞副泥鳅的一种,据相关资料介绍,台湾泥鳅是台湾专家选育出来的生长速度更快的品种,又称为“台湾鳗鳅”或“台湾龙鳅”。& &&&&& 台湾泥鳅为大鳞副鳅的一种,在我国多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和台湾岛西北部的浅滩河流,1992年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进行培育和人工繁殖研究,其后于2000年在浙江湖州、顺德、仙桃等水产技术站推广养殖,2011年由南海渔愉鱼水产重新进行推广养殖,由于其存在权属争议,广东海洋与渔业局已委托多家水产报刊进行澄清并启动调查核实。& &&&&& (二)现状& &&&&& 中国泥鳅市场年需求量为10-15万吨,国际市场主要为日本和韩国,年需求量约为十余万吨。目前中国泥鳅的养殖面积约有1,330-2,000公顷,每年需要1,500-2,000万公斤的苗种,大约5亿元的市场容纳量,主要集中于江苏、河南、湖北、山东、安徽、四川和广东等省,养殖品种基本上是大鳞副泥鳅(黄板鳅)。据统计,到2015年广东省内台湾泥鳅的养殖面积发展到以万亩计算,做繁殖的公司由几家扩展到几十家,泥鳅价格也由曾经的30多元/斤降到现在的9元左右/斤,每天大量鳅苗还源源不断地发往外省。其迅猛发展之势,想必没有哪个水产品种与之匹敌。&
打包降温待空运的台湾泥鳅苗
&&&&& 三、台湾泥鳅发展的制约因素& &&&&& 目前制约台湾泥鳅走向大规模养殖的因素包括:种苗混杂、养殖技术不过关,市场流通不完善等,其中又以种苗问题为主因。& &&&&& (一)苗种问题& &&&&& 1.台湾泥鳅,种源不明确& &&&&& 有人说,台湾泥鳅,原生种是台湾真鳅,属于大家所知道青鳅的一种,现在从事这种泥鳅养殖的业者比较少,主要作为出口韩国、日本,采合约定量式养殖&。现在大家常说的台湾泥鳅品种,是台湾现今主要养殖的泥鳅品种,大部分集中在台南一带,其次是屏东县,总面积约略为150甲(约等于公顷),这种泥鳅是从何而来的呢?这种泥鳅并非台湾原生种,而是在1990年左右,从大陆进口来的(更准确的说,可能是走私),那时候运送黄鳝的包装里放数尾泥鳅,目的是减少黄鳝运输死亡。最早是由台湾苗栗县的一个业者进行这种泥鳅繁育养殖,第二年发现这种泥鳅在台湾适应的非常好,并且成长非常快速,接下来就开始推广养殖,又因为台湾南北气温有所差异,越南面越温暖,所以地处台湾南部的台南及屏东成为这种泥鳅的养殖产地了,苗栗及其他地方却没有这种泥鳅的养殖场,这就是气候造成的。& &&&&& 也有人说,台湾叫这个泥鳅为“龙鳅”,大陆一开始的叫法也是龙鳅,后来叫鳗鳅,再后来干脆就叫台湾大泥鳅。至于有的人说为什么没有申报,是因为这个东西在研究杂交的过程中,亲本的来源已经不可追溯,所以要完成相关的命名或者申报,在现在来讲很难。& &&&&& 还有人说:“台湾泥鳅是有育苗人在炒作,台湾根本没有这种泥鳅,我也认识台湾的养殖户,海纳百川曾经打造出过了美国香鳅,可美国根本没有任何品种的鳅鱼,明年也许会出现俄罗斯鳅!”& &&&&& 2.台湾泥鳅养殖已经形成产业& &&&&& 问题是,既然有人认为台湾泥鳅的苗种是个骗局,那么为什么育苗场还那么红火呢?2013年底竟有几百家台湾泥鳅种苗基地(公司)出来,个个有模有样,门面光鲜,好多养成户都跃跃欲试。据报道,台湾泥鳅迅速在佛山南海的九江、西樵、丹灶形成了大规模的苗种培育,在江门新会(主要三江镇、睦州镇、大鳌)、珠海斗门、惠东等地形成一定的成鳅养殖规模。据统计,2015年广东省内台湾泥鳅的养殖面积发展到以万亩计算。这很可能是因为台湾泥鳅养殖业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和利用地理优势和气候优势,养殖各个环节在广东分区布局,这个产业在广东已具备一定的规模。& &&&&& 3.不要刻意追求所谓的“正宗台湾泥鳅苗”& &&&&& 据广西贵港市港北区畜牧水产站的梁工介绍,台湾泥鳅只能算是泥鳅的一个间种,并不能算是品种。一个新品种的注册认定程序非常复杂,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知道亲本的本源的可追溯性,但台湾泥鳅的亲本本源已经不可追溯,所以也没有相关的品种注册,原则上讲并不存在“台湾泥鳅”这一品种,只是大家口口相传,就形成了习惯。我们有些养殖户刻意去追求台湾品种进行养殖,但并没有官方数据表明台湾泥鳅的生长优势有多突出,市场上标榜的“正宗台湾泥鳅”可能只是以前的大鳞副泥鳅的养殖品种而已。& &&&&& 利洋水产江门睦洲的陈工说:“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台湾泥鳅‘一代苗’、‘二代苗’的说法,但江门一带的养殖户对公司苗的概念并不太感冒,一般都只是去私人的育苗场进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公司苗比普遍苗要贵一倍,而且养殖户也反映,公司苗在生长系数和产量上并没有太明显的优势,甚至有些养殖户自繁自育泥鳅苗,养殖的效果也不错。”& &&&&& 广州市一帆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梁洪海总经理认为,台湾泥鳅原产地是孟加拉,台湾地区属于暂养地,大陆的育苗场大部分是从台湾引种回来后自己选育出台湾泥鳅苗。由于不能保证台湾地区所引进的种是否纯,再加上不少育苗场泥鳅苗的多次选育,不少所谓的“正宗台湾泥鳅”苗难以保证是纯正的台湾泥鳅苗了。&&
&&&&& (二)养殖问题& &&&&& 随着台湾泥鳅养殖产业的迅速发展,台湾泥鳅养殖技术薄弱的矛盾也逐渐浮现出来,其发展限制包括:& &&&&& 1、饲料效率低& &&&&& 台湾泥鳅的营养需求研究欠缺,台湾泥鳅专用饲料较少,大多是将其他鱼用饲料配方稍作变更或直接作为台湾泥鳅饲料,一般饲料系数仅4.0-6.0。但少部分从事对虾养殖多年的养殖户们在水质调控上颇有心得,饲料则绝大部分选择性价比高的罗氏沼虾配合饲料,饲料系数高达1.1-1.5。&   & &&&&& 2、集约化养殖程度不高&   & &&&&& 台湾泥鳅人工养殖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零星的单户单池精养模式比较普遍,还有一部分是与滤食性鱼类白鲢、鲫鱼等混养,1000亩以上大规模养殖比较少,集约化养殖程度不高。&   & &&&&& 3、养殖管理技术不到位&   & &&&&& 台湾泥鳅养殖密度高,投料不当容易造成残饵和排泄物累积,下层水体缺氧,硫化物、有机质和营养盐升高,养殖水域生态失衡,病害频繁,在养殖中后期尤为严重。据江门市新会区三江镇九子沙。村的何建文介绍,今年养殖的台湾泥鳅的烂身病害比较严重。广州市一帆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梁洪海总经理认为,在养殖过程中水质控制是关键,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换水有利于台湾泥鳅的健康生长。& &&&&& 四、苗种和流通决定台湾泥鳅产业出路,产业前景看好& &&&&& 流通问题& &&&&& 由于台湾泥鳅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水产养殖新品种,部分养殖户对台湾泥鳅生活习性、饲养环境以及病害防控不是十分了解,在养殖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今年不少地区台湾泥鳅烂身病害严重,再加上近段时间野生鳅上市冲击市场,导致台湾泥鳅价格走低,行情低迷。& &&&&& 把不同的台湾泥鳅分级筛选,按不同的市场需求销售,可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据报道,“台湾泥鳅成鳅塘头价非常不稳定,以20条/斤的规格商品鱼来说,最辉煌时能达到40元/斤,现在的价格却跌到了8.5元/斤左右”。据佛山市敦皇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简称“敦皇”)董事长李国伦介绍,敦皇现在每天的台湾泥鳅流通量为4万斤,在塘头以统货形式收鱼,再经过一级级的初步分选,不同规格的鱼发往不同的城市。“不同省份对泥鳅规格要求不一样,在东北,天津等地,对大规格的,比如10条/斤以上的泥鳅需求量大;重庆,湖南,贵州等西南省市则偏向于规格在20条/斤左右的。”广东何氏水产有限公司(简称“何氏水产”)采购部经理吴义表示,把不同的台湾泥鳅分级筛选,按不同的市场需求销售,可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表一& 台湾泥鳅种鳅最近三年价格区间表&
价格区间(元/斤)
表二& 台湾泥鳅商品鳅(7-15条/斤)最近三年价格区间表
价格区间(元/斤)
商品鳅(7-15条/斤)
&&&&& 如表一所示,台湾泥鳅种鳅最近三年价格区间波动不大,基本上保持在30元左右;而表二显示台湾泥鳅商品鳅(7-15条/斤)最近三年价格区间波动很大,从最初的30元/斤直线下降到10元/斤。即使目前台湾泥鳅行情低迷,但广州市一帆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梁洪海总经理认为,大多数池塘养殖户成本能控制在6-7元/斤,按目前的10-12元/斤(7-15条)的台湾泥鳅市场价格,基本上也能够保持盈利的。苗种和流通决定台湾泥鳅产业出路,其中种质控制是关键。在种质选择方面,选育台湾泥鳅在生长速度快、抗病和遗传性能稳定的种质;在市场流通方面,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那么台湾泥鳅产业前景还是比较看好的!&
广州市一帆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梁洪海总经理
&&&&& 五、结束语& &&&&& 纵观台湾泥鳅在中国大陆短短两年的养殖史,不得不令人又喜又惊!它在华南地区真正火起来是在2013年,那时正值南美白对虾EMS病害爆发之际,广东地区的对虾养殖户普遍亏损,对虾的养殖前景不容乐观,养殖户信心不足,纷纷寻找新的养殖品种。而这时,台湾泥鳅开始进入养殖户的视线。生长速度快,3-4个月即可养成商品规格,发病率低,耐低氧等一系列的优点一下吸引了养殖的眼球,和对虾养殖确实有几分相似。随后,苗场、饲料厂和药企举办的各种推广会和技术交流会推波助澜,进行台湾泥鳅养殖的宣传。网络和坊间的也开始各种台湾泥鳅缔造的财富神话,再一次点燃了养殖户的热情!& &&&&& 但经过两年多的迅猛发展,台湾泥鳅的各种问题也开始显现。价格神话不再、病害问题显现、苗种企业竞争混乱、行业无序发展缺乏规划等等,而这也是很多水产特种养殖行业面临的通病。特别是苗价,3-5公分的台湾泥鳅苗从2013年的元/万尾跌到2014年的元/万尾,而到2015年8月份,&3-5公分的台湾泥鳅苗已经跌到700-800元/万尾,价格几乎呈直线下降的趋势,有关台湾泥鳅苗种炒作的嫌疑一直存在。& &&&&& 对于一个养殖时间不足三年的新品种而言,台湾泥鳅在种苗培育、养殖技术、市场流通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尽管如此,广州市一帆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梁洪海总经理还是认为,台湾泥鳅不是骗局!因为大多数池塘养殖台湾泥鳅的成本能控制在6-7元/斤,按目前10-12元/斤(7-15条)的市场价格,基本上盈利2万多元/亩是不足为奇的,但是想一夜暴富那是不可能的。& &&&&& 台湾泥鳅能在国内如此迅猛地发展,与它的生长速度快等优点是分不开的,但作为一个小众品种,现阶段它的终端市场需求量是有限的,如果养殖户一味地跟风养殖,那必然会产生泡味,因此在决定养殖之前,应该多做调查和了解,理性养殖,才是长久之计。& &&&&& 对于台湾泥鳅,你又有什么见解呢?欢迎参与论坛互动,让更多的网友了解这条泥鳅,也让台湾泥鳅养殖业更加理性地发展。&
参与论坛讨论:
编辑:黄姗 访问人次:29080 关键字:,,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最新独家报道
服务专线:
传  真:
邮  箱: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中国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泥鳅的养殖技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