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坦怎么配兵,感觉还没有山地步兵52旅兵好用

|||||||||||||||||||||||||||
你的位置:>
"← →"翻页
2月6日,济南军区某机步旅组织坦克分队进行山地驾驶训练。新年度训练,该旅就把部队拉到野外复杂地域进行实战化训练,全面锤炼部队严寒条件下的作战能力。于华良摄 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发布时间: 15:00:50 【编辑:王朋飞】
 |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总机:86-10-[转载]第五章&“小老虎”峰山告捷&鲁南大战再显威风(下)
  英雄们大战坦克群
  一场人与坦克的大战,在马庄外围,在通往峄县的道路和原野上,你死我活地展开。
  前线记者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就在八师攻克马庄、歼灭二十六师师部同时,兄弟部队也歼灭了驻守太子堂的第四十四旅,大部歼灭了从卞庄突围的一六九旅。龟缩在作家沟、陈家桥一带的第一快速纵队及二十六师残部,只好放弃阵地,脱离工事,企图以坦克开路和掩护,夺路西逃。
  这是1947年元月4日。约上午10时左右,天空阴沉沉的,云霾氐压,雨雪交加。敌人完全土丧失了空军支援,开始还似乎以坦克掩护,步兵、炮兵、坦克辎重有秩序地突围,但刚脱离阵地,其八十旅两个团步兵就被解放军第一纵队围歼灭于陈家桥以西地带。其余各部斗志丧失,争相奔逃。老天爷也不肯给情面,让这些想要逃脱的军队,陷于一片混乱。兰陵以北的漏汁湖到下湖一带洼地,道路泥泞,田野积水,坦克、汽车、火炮,都陷于泥水之中。它们拚命挣扎,嘈杂之声数里外可闻。
  解放军左右两路全线出击,加紧猛攻。有追击的,有堵截的,多路向敌群勇猛穿插,在雨雪纷飞的兰陵旷野,展开了一场罕见的步兵与坦克的肉搏战。
  在这场战争奇观中,有众多英雄人物名字和事迹裁入史书,但有更多的无名英雄,像兰陵美酒那样,让国人闻之陶醉。有两位爬坦克的英雄,当时成为第一师和第八的美谈。
  第一师的爬坦克英雄,叫李耀清。他是个步兵班长,在追击坦克逃跑的路上,在坦克群中,他看见一辆坦克在泥泞中爬不快了,顺手从地上抓了一把泥,一个猛跃上了坦克顶把手上的泥巴糊到了望孔上。坦克里的敌人发现有人上了坦克,慌忙转动着坦克上的炮塔,企图把上面的人甩下去。但这位英雄紧紧地抱着坦克上的炮筒,怎么也没有被甩掉。几个回合之后,坦克的上盖突然间张开了,从里边伸出手枪。李耀清早已有了准备,趁势把一个手榴弹丢进坦克舱里。结果是可想而知了。
  第八师的爬坦克英雄叫张学安。也是位班长。他在一篇《捉坦克》2里祥尽地写着英雄们大战坦克的情景。这里摘录转述一些文字:
  1月3日晚,敌二十六师师部被我们吃掉,敌人失去了首脑,恨不得多长两条腿逃命。白雪皑皑,原野上一片泥泞,坦克的轰轰响,炮弹爆炸、坦克排泄的浓烟废气,让人透不过气。“追啊!”“打啊!”遍野是嘈杂的喊声、枪声。
  他们追着追着,终于追上了敌人的坦克群。它们在泥泞里已经爬不快了。有一辆坦克离张学安他们不远了,也就是二、三十公尺。坦克顶上有个穿大衣的敌人,拿着手枪向追兵射击,张学安他们步枪一还击,坦克上的敌人缩进了乌龟壳不出来了。全班战士们都向上冲,用步枪、手榴弹打,坦克真是“刀枪不入”。
  坦克横冲直撞,进到一片坟地,把两三棵树和石碑都给推倒压碎了。这怪物,闯过一片坟地,又向追来战士开炮。战士们冲上去,又是一顿手榴弹,趁着浓烟烈火,一个排长一跃爬上了坦克的屁股,坦克开足马力,向前跑了一阵,把那个排长给甩下去了。他不顾一切,爬起身还是向坦克追去。还叫着:“追呀!追呀!别让它跑掉!”
  坦克已经驶出几十公尺,眼看要溜走了。张学安连忙抄近路跑过去。使出全身力气和坦克赛跑。终于追上了。坦克向后面扫机枪,张学安想从前边爬上坦克,坦克很高上不去,他转到旁边,看到坦克上面有个抓手,一抓爬了上去。坦克里发现有人上来了,连忙发动机器快跑,这一快跑动,把张学安给摔下来了。张学安爬起来又向坦克上爬,抓住了抓手,却怎么上不去了。这时后边有同志冲上来,张学安向他们叫:“快,快推我的屁股!”后边的战士一推,他上去了。这惊险的一幕,只是开始,紧张和惊险还在后头呢。
  张学安像猴子似的,贴身在冰冷又滑的坦克顶上。坦克的轰鸣声,让他分不清天地与东南西北了。有一点他是明白的:那就是要把坦克制服。他两手死死搂住坦克炮筒,任它左右转动,硬是死扭着不放。他看见过排长是怎么被摔下去的,又知道扒上来好不容易。
  怎么制服这个钢铁的怪物呢?张学安握着手榴弹,想从坦克炮筒塞进去,可是那炮筒很细,手又没有办法够到炮口。他想从坦克顶上找个缝隙,找了找没有,不要说塞进手榴弹,连个针缝几乎都看不见。他们追击中,曾把手榴弹住坦克履带上摔,手榴弹爆炸后,坦克照样跑。从前没有见过坦克,听说那东西四面都是轮子,倒向哪边都可以跑。现在看清了,它根本就是堆铁。一堆找不到缝隙的铁。
  张学安战前练习过打坦克,汽油弹啊,爆破筒啊,燃烧瓶啊,如今身上只有刺刀手榴弹和大背着的步枪。他拔出刺刀,拚命用它撬坦克盖,刺刀撬弯了,也没用。坦克是不跑了,但是怎么也打不开它的盖子。张学安发现坦克顶上有个小孔,又发现一根粗铁丝似的的东西,拔出那粗铁丝,往小孔里乱捅一气,也没有用。他爬到坦克前边,一摸有个拳头大的圆孔,再摸像是玻璃。他明白了,那是潜望镜。张学安正左右为难,忽然发现坦克的盖子动了,慢向上升。
  “好啊,就盼着你这一手了。”张学安把手榴弹弦咬在嘴巴上,只等那盖子打开,就拉掉弦把手榴弹塞进坦克肚子里。没有想到,坦克里的敌人也鬼,盖子开了一半,又连忙关上了。
  张学安等着,他想敌人还会把盖子打开,只等着那一刻了。果然,盖子又开了,张学安用腿挡住盖子,挥着手榴弹大喝一声:“还不快出来,不然就让你尝尝手榴弹的滋味!”
  “投降,投降!”一个惊惶的声音。
  “快出来!是什么人?”
  “别炸,别……我是大官,我……是团长!”
  张学安好高兴,捉了坦克又抓个团长,好大的喜事!回头一看,他们班的战友跑上来了。坦克里三个惊惶失措的坦克兵,个个穿着美国式制切盼服。爬出来的那个自称“大官”“团长”的俘虏,原来是个中尉!他所以说自己是“团长”,大概是想解放军优待大官呢!
  俘虏躺在泥地,回答着战士们的问话。那个自称大官的断断续续说:“是老天要灭国民党也!风雪不留情,跑不动了……我们是出国去缅甸打过仗的,没有想到会……坦克上的天线也让你们给破坏了!”
  张学安这时才只知道,他在坦克顶上拨掉的那根粗铁线,原来是天线!是坦克的耳目!但这个英雄小班长,却不懂俘虏说的“出国缅甸打过仗”是什么意思。
  还是陈毅这位大军事家、大诗人知道这个“快速纵队”的老底: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民党曾经派出部队参加在印度、缅甸的战争,快速纵队是“印缅远征军”。陈毅在《鲁南大捷》的诗中写道:
    快速部队走如飞,印度归来自鼓吹。
    鲁南泥泞行不得,坦克都成废铁堆。
    快速部队今日矣,二十六师汝何为?
    徐州薛岳掩面哭,南京蒋贼应泪垂。
  史料中有文字记载:鲁南战役中,骄狂的薛岳丢了两个师,更令蒋介石生气的是,把他的机械化家底——第一快速纵队给报销了。于是蒋介石派总参谋长陈诚坐镇徐州督战,实际上就是把薛岳给架空了。不想,陈诚的表现比薛岳还要差,由于他和蒋介石的瞎指挥,第二绥区李仙洲集团在莱芜被全歼,丧师又失地。蒋介石面子上过不去,就拿来薛岳当替罪羊,以“指挥无力,名声低落”的罪名,撤了薛岳的职。
  薛岳原来名薛仰岳,为学习岳飞的忠,把“仰”也去了。他没有为党国争气,怎么改名换姓也难讨蒋介石的喜欢了。
  鲁南大战,八师又显示了“小老虎”的威风。那战地的情景,让参战人永生难忘。二十四团小干事张麟,在晚年回忆录中有一段记述:
  ……二十六师和快速纵队被消灭了,枪炮刚停,打扫战场便热闹起来。我们团是从北面发动攻势的。打完成群的汽车、坦克群,我们自己的部队也混乱了,营不成营,连也不成连。谁的腿快,谁缴获枪多,捉俘虏多,谁就是好样的。战前每个人都有立功计划:“多捉俘虏多缴获”。团的首长自然也要为本团挣胜利品报战绩了。
  “报告‘204’,我们缴获的大炮都让新四军给抢去了!”一个连长跑来指挥所,气喘吁吁报告,还委屈着说:“炮是我们先占领的……”
  “204”是我们团长贾耀祥的代号,他是山西人,人说山西人都是“老扣”,他也不例外。马上命令我说:“小张,快带个警卫员去,把炮给我抢回来!”
  两个警卫员都恨不得跟我去抢战胜品,要跟着去。我说:“不行,你们留一个跟‘204’,跟我去一个。大个子警卫员有点虎气,拔出匣子枪便跟我走。此时,我们指挥所已经进入战场了,一眼望去,到处是汽车、坦克、大炮,还有混乱的人群,有俘虏,有我们自己的战士。人人两脚烂泥巴,走都走不快了。有的战士早让泥把鞋子给沾掉了,干脆打着赤脚,在泥浆里跑着,跳着。穿绿军装的八路军和穿蓝军服的新四军战士,吵着挣夺汽车,挣夺榴弹炮。兄弟部队配合作战,打了胜仗挣胜利品,那也是常有的事。我们这边穿绿军装的战士吵着说:
  “炮是我连缴获的!”
  那边穿蓝军服战士说:“是我们先冲锋上来的!”
  “你们冲上来只顾发财,上汽车抢东西,是我们抓的俘虏,占领的炮!”
  “妈妈的,炮是我们的!汽车也是我们的!”
  “你奶奶的……”
  双方争着,吵着,居然也骂开始了。吵闹的声音越来越大。步枪都上着刺刀,眼看要拚命哩。我大小是个干部,在这种情况下,得像个干部样子。我挥手叫着:“都不吵,不要挣了,新四军、八路军是一家人……”我便劝我团的战士从炮上下来。两个战士骑在榴弹炮上,就是不肯听话。他们说炮就是我们缴获的。我怕战士们打起来,好话劝说,硬是都不听。我看见团长远远走来了,跑过去说,算了,把炮给别人算了,要不会打起来的。团长贾耀祥骂我:“你这个软球,去把炮和汽车统统给夺回来!”
  团长的命令哪敢不执行?跑回去正不知道怎么办,一看我团的两个战士坐在大炮上,唱着“打得好来,打得好……”新四军的战士们走了。不是他们风格高,是没有理了。不管是谁是谁非,后来想想都好笑。
  更好笑的是,从这天起,我学会了抽烟。而是美国高级香烟。打扫战场在那些损坏的汽车上,有大量的衣物、毛毯、香烟、糖果、奶粉,真是应尽有。包装上都有着USA的标志。我想到机关的烟鬼同事们,没有烟抽时卷点干树叶都过瘾。我把干粮袋装满了美国香烟。为要想尝尝美国烟味,还没有下战场,就点着了一支美国香烟“学坏”起来……
  美国五角大楼的老爷们,绝不会想到,他们如此精心打造的美国牌的中国兵,会那么不争气。他们也想不到,美国香烟,让我这个还不会抽烟的“小八路”,从此开始了抽烟……
  不是尾声似尾声
  快速纵队大部覆灭,风雪后的原野,到处是汽车、坦克和大炮。俘虏成群结队,在泥泞的路上没精打彩,走向他们应该去的地方。大战好像结束了?没有结束。二十六师残部和师长马励武还在峄县、枣庄一带困守待援。
  白天,飞机在高空盘旋,有的是轰炸机,多数是侦察机。打了胜仗的战士们,这时最爱对着空中飞机骂一句话:“吊丧机!”
  星夜,八师师长王吉文又率领一部分部队,向峄县开去。新四军的一些队伍,也纷纷向峄县、枣庄开进。
  这个时候有位前线大指挥官,也骑着战马,身穿毛皮翻领大衣,带着几位精干的参谋和卫士,飞驰峄县。他不是别人,正是鲁南大战前线副总指挥粟裕。
  这位身材并不高大却智慧惊人的军事家,让蒋介石咬牙切齿。这位从湖南省会同县枫木树脚村出来的山野小子,1927年就成了共产党员。他参加过“打响武装反对国民党第一枪”的南昌暴动;他在井冈山朱毛红军中,当过连长、营长、支队长、师长、军参谋长等职。在五次反“围剿”中,在三年多的浙南游击战中,他都让蒋介石损兵折将。抗日战争中,他威震日伪又让蒋介石心神不安。皖南事变后,他出任新四军一师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日军投降后,他出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他和谭震林指挥的苏中战役,七战七捷,等等,都让蒋家军损兵折将。现在粟裕和陈毅指挥的鲁南大战,让蒋介石“三个月到半年消灭共产党军”的计划,完全成了梦想。
  1月20日,八师司令部有篇攻克峰山战斗的“要报”,记录着粟裕“谈峄县战斗”:
  为了及时准确着掌握战场情况和指挥部队作战,经与陈毅同志商量,我率部分人员组成轻便的指挥所,于1月9日拂晓到达峄县、枣庄前线指挥作战。攻打峄县的战斗进展顺利。1月9日晚发起攻击,经彻夜战斗,即占领了南关、邵家、檀山及东关大部由南和东面直逼城垣。10日白天进行攻城准备,黄昏前开始总攻。经炮火急袭后,第八师以连续爆破首先突破南门,打退了敌人数次反击。缴获了前一段逃到峄县的7
辆坦克,巩固了突破口。后续部队紧跟突击部队入城,投入巷战。当夜,我第九师及第四师第十团,在城内部队策应下,也由东门及东北角突入城内。至11日凌晨1时,歼守敌。整编第二十六师师长马励武,也在这里被俘了。第二天他被送到野战军指挥部,陈毅同志接见了他。
  鲁南军区有较多的工矿企业,部队中工矿工人较多,他们擅长爆破,所以峄县战斗一结束,我就进城去学习研究攻城爆破技术。在城南门遇到八师的同志,正把俘虏和缴获的坦克押送出城,我要求他们在现地介绍突破南门的战斗情况。他们详细讲述了突破南门时火力、爆破突击的结合运用,以及在城内巷战的经过。我们马上把他们的经验通报了正在攻枣庄的第一师。宿北战役把第一纵队英勇顽强的野战作风传开了,鲁南战役则向八师学习爆破技术。在战争中我们的部队就是这样不断地进行经验交流,提高技术、战术水平和培养优良战斗作风的3。
  粟裕这篇谈话,朴素无华,却闻如其人。八师的将士们,对粟裕这种实事求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作风,永志不忘。
  峄县攻坚战,在粟裕直接指下,速战速决。守敌五十一师一一四旅全部,五十一二师一个团,二十六师残部以及第一快速纵队残部的七辆坦克,后方留守人员共万余人,无一漏网。
  八师在峄县战斗中,毙伤敌512名,俘虏4729名。缴获野炮8门,山炮3门,战防炮4门,六0炮8门,中炮18门,掷弹筒14个,重机枪7挺,轻机枪109挺,汤姆式3支,自动步枪1支,步马枪1532支、驳壳枪32支、手榴弹5002个,各种炮弹2939发,各种子弹535546坦克7辆,汽车48辆,电台1部,单机35部,战马60匹。
  缴获的数目字,是参谋们精心统计的。记者却对英雄们的勇敢、机智的作战中的表现,更加关注。记者笔下,写的是英雄郭继胜的小故事4:
  ……战斗英雄郭继胜连长,正在县政府前的广场上忙着整理400多俘虏的队列,这是他们一连两个钟头在城里巷战的战果之一。忽然七班一个战士跑过来说:“报告连长,西南角一个大院,还有没解决的敌人。俺七班去搜索,叫他们打伤一个。”
  郭继胜带着一个排跑去了。一冲入大门,在门洞里捉住3个蜷伏着蒋军。再往里冲,从隐背墙后边地堡里,激烈的机步枪火力阻住了冲锋的道路。
  郭继胜立刻叫一排长动员才捉的俘虏喊话,叫里边的敌人缴枪。但是喊了不少声,里面静悄悄一声不吭。这时郭继胜听见后边有个声音:“全城敌人都解决了,光剩这一点,一连快点搞下来!”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是副师长王吉文。
  郭继胜急了,把三挺机枪布置好,又让俘虏喊话:“不缴枪就打了!”
  “不缴枪就消灭你们!”郭继胜也大叫一声。他刚要指挥队伍突击,听到声音传出来:“八路军同志们,别打啊,我们缴枪啊!”接着一个蒋军从门洞里拍着手走出来。“哪位是长官?俺要见长官。”
  战士把俘虏领到郭继胜面前。那蒋军倒也懂礼,脚跟“喀叭”一个立正,向郭继胜行个军礼。郭继胜问他:“你说缴枪,你的枪呢?”
  “俺轻装,派我出来谈判的。俺交枪给你们,真不杀吗?”那蒋军声音颤抖问着。
  “八路军宽大政策,优待俘虏,你知道不?”战士替郭继胜连长回答。
  “知道,听说过,你们真的不杀吗?”
  郭继胜说话了:“保证不杀,快回去叫你们连长出来!”
  “是,是,我回去就说,你可别说了不算数?” 那蒋军又说。
  “这是我们的连长,怎能说话不算数!”一个战士说着指指郭继胜,“他说话最算数了。”
  郭继胜明白了,蒋军有些士兵还是对我军的政策不了解,就向他解释着,同时又给他一支香烟,还替他点着火。又指指身边三两个俘虏说,“他们就是刚过来的,快去叫你们连长出来,我给他谈谈,保证宽大。”
  那个蒋军跑回去不一会,扛着一挺加拿大冲锋出来。
  “你就这支枪啊,还有呢?”战士问着。
  “有,有,多呢,”那蒋军说,“俺连长让再问一句,你们连长安也不杀吗?”
  郭继胜说:“不杀。不杀,不杀,不论官兵,放下武器一律优待快回去告诉你们连长!”
  郭继胜这么耐心,这么没有火气,让他的战士们都有点纳闷:轻装今天咋这么好说话?郭继胜向同志们说了:“你们可看见了?蒋介石那些是怕放下武器杀头哩!所以他你坚决抵抗。今后啊……”
  门洞里80多个蒋军,举手走出来了。一个自称连长的,向郭继胜敬礼,说他你都把枪放在门洞旁边了。郭继胜给了那连长一支烟,还给他点了火。说:“你交枪这是朋友了,先吸口烟压压惊。”
  “枪是美国的,命是俺自己的,不相信那些鬼话了……”那蒋军的连长说。
  峄县战斗结束了。一个小连长交枪这么麻烦,他们的师长马励武,堂堂的国军中将指挥官,最后投降被俘,却不像一个小连长。他从马庄逃来峄县城,住在一个叫鲍家大院里,当看到陈毅的队伍攻破城后,一切都没有了希望,他没有学戴之奇最后给自己一枪。他这个黄埔军校生知道共产党里有不少当年同学,老同学是不会杀他的,他走出来投降了。
  从二十六师和快速纵队灭亡如此之快,马励武似乎是想到了党国的前途和命运……
  这场老天爷也帮忙的鲁南大战,是这样载入了史册:
  从1947年元月2日开始,至20日胜利结束。在战役过程中,鲁南党、政、军、民各级组织积极配合作战,全战役共动员民工60万人,显示了根据地人民强大的威力,从而保证了战役的空前大捷。华东野战军在共产党领导和地方政府、人民群众向支援下,以8000余人的伤亡代价,赢得了歼敌5·3万余人的胜利,主要缴获有坦克24辆,榴弹炮、野炮、山炮89门。汽车474辆……
  八师又是战役中的主力兵团。首战马庄打二十六师师部是它;元月10日攻克峄县歼敌7000余人,活捉二十六师师长马励武有八师。马励武原来在马庄,他本当成为八师二十三团的俘虏,可是就在这个团进攻马庄前,马励武带着老婆到峄县城过新年来了。不过,八师的勇士们也只让这位中将的头衔多挂了10天。
  元月20日,八师部队又配合兄弟部队攻占枣庄,歼敌11000余人,俘五十一师师长周毓英和少将副师长韩世儒。枣庄,又一次迎接了鲁南“老八师”。
  鲁南战役的战果如果可以细分一笔,八师在10天的战斗中共歼敌万余人,缴获各种火炮100余门,汽车100余辆,坦克20余辆。随军记者刘亮有这样一段令人回味的记述5:
  ……在鲁南战役结束向前夕,记者尾随突破峄县城南门的二十二团进入峄县,完成了战地采访后,又和师政治部的郑福祥等同志到了枣庄,准备参加二十三团助攻枣庄的战斗,而当天下午,陶师即攻歼了枣庄之敌,我们已无事可做,乃连夜踏雪返回师政治部。大家无须再受夜行军肃静的纪律束缚,一路纵情说笑,但谁也说不清阴历年节是哪一天。我从挎包里掏出从枣庄战场上捡到的一颗美造的燃烧手榴弹,对大家说:“也许今晚就是除夕,让我们放个美国爆竹来辞旧岁吧!”握紧崩簧舌,小心地拔掉插楔,使劲地向路旁的荒野抛去。一声钝响,落地开花似的燃起一片火光,立刻一片欢呼打破了旷野冬夜的寂静。
  1 后任二十二军《麓水报》和新华社三支社社长、宣传科长等职
  2 见:《雄师征程》内部资料(上)2001年版本
  3 见:《雄师征程》(续编)《三份峄东战役作战要报》
  4 见:1947年 2月5日山东《大众日报》
  5 见:《雄师征程》(上)《华东战场第一个冬季》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地猎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