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钱荒事件"时代 股债双杀 普通老百姓想理财该怎么办

基金遭遇股债双杀格局货币基金近乎腰斩_基金_股债双杀_货币基金31133
基金遭遇股债双杀格局货币基金近乎腰斩_基金_股债双杀_货币基金31133
来源:你我贷
随着上半年业绩公告的陆续披露,在因钱荒而导致的股债双杀格局中严重受伤的情况浮出水面。对比去年底时的数据可发现,与债券基金成为重灾区,尤其是货币基金,其快速到账的优点反而成为各路投资者最中意赎回的品种,规模大跌近半。货币与债券,难兄与难弟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70家基金公司资产规模累计缩水3471.5亿元。其中,前十大公司中有八家资产缩水超过68亿元,累计资产缩水1857.04亿元,十大中,仅华夏、富国两家分别实现121.96亿元与20.78亿元的资产增长。更令人吃惊的是,缩水超过100亿元的大中型公司达到11家,合计缩水3091亿元,占全行业缩水额的九成,表明赎回情况相当集中。而赎回严重的情况大多发生在基金持有人机构数量较多的产品中,与业内传闻保险机构大量赎回相印证。而以散户为主的基金则赎回量相对较小。此外,如果对比中国基金业协会的数据,则可以发现,前十大公司中,嘉实、易方达、南方、博时、广发等公司旗下的货币基金(不含短期理财)较一季度末合计规模缩水比例均达40%以上。而二季度的4月与5月,货币基金的总体规模则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清楚表明机构大规模的赎回行动集中在6月份。从业绩上看,不少大型基金管理公司6月份的货币基金多次出现7日年化收益率低于3%甚至低于2%的情况。即为应付赎回,不少货基只能割肉。天相数据统计也证实了这一点,今年上半年货币基金与债券基金分别遭遇2800亿与1381亿份的净赎回,净赎回比例高达49.13%与33.34%、是赎回比例最高的两类基金产品。规模大跌得多,规模小跌得惨统计显示,上半年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减少50亿元以上的公司有19家,易方达基金公募规模从去年底的1908亿元排名全行业第二,缩水至今年中期的1276亿元,成为上半年规模缩水最多的公司,其缩水额占到了全行业的18.4%,规模排名也下滑到第三名,被反超。此外是两家银行系的基金缩水最多,分别是建信基金、中银基金,分别缩水462亿元和416亿元,规模排名跌出前十。博时基金、南方基金、大成基金上半年规模缩水也都超过200亿元。国泰基金、嘉实基金、华安基金、广发基金和海富通基金等大中型公司上半年规模缩水也都超过100亿元。小公司规模下跌则相当致命。方正富邦、纽银梅隆西部、平安大华、国金通用等基金公司上半年规模均遭腰斩,缩水比例分别达87.23%、71.48%、56.03%和50.3%,为上半年缩水比例最高的公司,财通基金和浙商基金规模缩水比例也都超过36%。目前,市场上总共已有40只基金的规模不足5000万元的生死线。在大多数跳水或萎缩之际,也有一些大基金公司规模增长,如华夏、上投摩根、富国、景顺长城和汇添富等。中小公司方面,浦银安盛基金资产规模在上半年成功逆袭。上半年总资产净值132.57亿元,跻身所有公募基金前三甲。相关专题:2012年基金四季报()华夏理财30天债券型基金()标签:基金股债双杀货币基金基金规模
相关最新文章
货币基金。这里我们需要给到的建议是,投资者需要尽量选择规模大,业绩稳定优异的货币...
货币基金?主要有四点:一、规模适中规模大的基金有他的优劣势,规模小的基金也是如此...
货币基金亦开始进入了上市公司的理财视野。...
货币基金亦开始进入了上市公司的理财视野。最近的包括罗莱家纺(002293,股吧)...
 为何余额宝只能是货币型基金?10月14日,今天和和讯常务副总编辑王正...
热线电话(服务时间 09 : 00 - 21 : 00 )
Copyright (C) 2015 你我贷()  版权所有;杜绝借款犯罪,倡导合法借贷,信守借款合约
关注你我贷官方微信  导读:因流动性紧张而收益率飙升的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国债逆回购等,是资金近期的“避风港”。临近年末,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和收益率再现“井喷”态势。  受制于年底资金面紧张因素,近期资本市场再度上演“股债双杀”一幕。在债市、股市纷纷倒下之际,何处才是避险资金的“避风港”?  上周,上证指数延续前一周走势暴跌5.07%,创下自2011年5月以来最大周跌幅;在此之前,企债指数已经连跌六个月之久,债市俨然已经步入自2011年下半年之后的又一轮熊市。  通过盘点近年来历次“股债双杀”的情形,上证报记者发现,“股债双杀”均因资金面紧张引发的流动性困局所致。  其中,最典型的情形发生在2011年年中,此前央行连续5次加息,12次提准,流动性紧张导致债市在2010年8月见顶,而股市则在2011年4月见顶,也是上证指数最后一次站上3000点上方,此后一路下跌,当年跌幅21.68%。  相比2011年年中那场“股债双杀”,今年6月由“钱荒”引发的“股债双杀”情形更令人记忆犹新。尽管随后央行通过逆回购等操作使资金面稍有缓解,但债市熊市一直延续至今,期间股市虽有短期反弹,但空间十分有限。  早在两周前,北京一家知名私募投资总监就做出清仓决定,并计划做一些逆回购、打新等无风险套利。理由是他注意到近期债券市场一直在加速下跌,而股市仅在改革预期支撑下反弹,这一现象有点反常,一旦市场炒作热情退去,年底资金利率高企将必将扼杀股市的反弹空间。  不过,北京另一家私募就没有他那么幸运。月初,在微博中高调宣称将仓位上调至七成以上,随后该私募重仓的两只“小票”均遭遇惨烈补跌。“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即便是短期受益于“钱荒”的概念股,也难逃随后补跌的厄运。  对于“股债双杀”下的投资机会,华泰证券研究所策略首席研究员徐彪分析称:“流动性陡然收紧导致的股债双杀并不稀奇,但稀奇的是这样一种信仰:小票是避风港。真的么?历史会告诉我们答案:流动性收紧的前半段,大家猛剁大票。后半段,猛剁小票。”  在“股债双杀”下,何处才是资金的“避风港”?因流动性紧张而收益率飙升的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国债逆回购等,显然成为资金最好的去处。  临近年末,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和收益率再现“井喷”态势。统计显示,上周共有87家银行共发行了714款理财产品,收益率最高的7.00%,最高预期收益率上升40个基点。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醒这些“无风险高收益”理财产品的潜在风险。  “现在无风险利率太高了,银行理财6%,信托8-10%,谁能承受这么高的融资成本?主要是房地产商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这两家看上去都扛得住,但其资产安全都建立在房价上涨预期基础上。”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称。  在债市、股市纷纷进入熊市之际,也有部分基金经理开始悄悄布局。国开泰富债券基金经理洪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债、国开债利率近期高点将是阶段性高点,是不可持续的,从中长期看,利率肯定是要下行的,现在这个阶段已是利率恐慌性上升的末梢了,债券已进入了一个配置型机会。  【债市结构性机会隐现】债券市场已现做多苗头 投资机会隐现  而在央行运用2000亿SLO之前,不少债券品种的投资机会已经显现。  “目前城投债是可以关注的,比如说像浙江,江苏,山东这些经济发达地方大的债券还是比较好的。”陈曦表示,“因为城投的质押率是很高的,如果一旦要加杠杆的话也还是很好加的,价格反弹会很快。可以配置一些久期比较短的,然后逐步把久期比较短的城投债换成高收益的城投债。”  而同样短周期的行业债也已经有了做多苗头。  “产业债要回避一些行业,像钢铁这些长周期或者说产能过剩的行业,包括现在的煤炭、水泥。”南方基金夏晨曦表示,“在选择上,我们会偏向于没有周期的、财务状况优良、信资比较好的券,我们会主要选择,比如像食品饮料、医药,这种财务状况比较稳定的。”  【理财产品再开高收益盛宴】4万款银行理财奏响集结号 年末吸金预期收益接近7%  进入12月后,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仍大踏步提升。记者昨天查阅银率网数据看到,目前在售的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已经有79款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和超过6%,期限多不超过100天,起点金额从5万至1000万。预期收益率最高的是华夏银行(600015)“创盈1634号91天期理财产品(高资产净值个人客户)”,起点金额100万,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6.8%。宁波银行(002142)从12月16日至19日发行一款“惠添利2505号”产品,期限101天,年化收益率为6.5%至6.6%。  这类较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发行银行一直都以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为主力,但最近连“不差钱”的四大国有银行也加入进来。农行、中行和工行这几天都有预期年化收益率在6%的理财产品在售。  民生银行(600016)南京分行理财师蔡经理认为,尽管年末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升是惯例,但今年的竞争似乎更为激烈,前有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冲击,后有不断膨胀的P2P线下理财高收益率大规模“吸金”的追赶,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只能水涨船高,“如果央行不释放流动性,预计很快就会有预期收益率超过7%的产品频频出现”。  理财产品收益率达一年最高水平 投资者该买哪种?  在银行理财产品竞争中,城商行的年化收益率往往一马当先。比如同期限的理财产品,大银行在5%,而城商行可以达到5.5%左右,但在最近,这种差距正在缩小。  以城商行中理财产品收益率比较领先的温州银行为例,其最近发行的半年期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为6.5%,而浦发银行一款针对地区发行的同期限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同样达到6.5%。而在一年期的理财产品上,大小银行的差距已经非常微小,每万元只有二三十元之差。这对大银行更为有利,在相当多的投资者心中,大银行的安全性要远高于城商行,不少投资者不会为追求区区数十元的收益,而将资金从大银行搬到小银行。  目前,在中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上,银行理财产品、券商理财产品、基金版理财产品,甚至国债回购之间的差距并不悬殊,这使得客户的选择机会更多。投资者在选择购买何种产品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考量资金安全性。国债回购是基本没有风险的,因为借钱方是用债券来做抵押。万一借钱方还不了钱,抵押的债券就要充公变现;而且抵押的债券还是打了折的,所以国债回购可算是保本固定类收益产品。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一般为非保本浮动收益,但这类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较低,适合稳健类投资者购买。二是看操作是否便利。随着网银、手机银行、微信理财的发展,可以足不出户24小时随时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而国债回购、券商理财产品、基金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则要与股票交易时间同步,错过这个时间段就不能交易。而且国债回购的利率如同股价,在一天内上下起伏,要捕捉到高收益率,就需要随时关注行情走势。  不同金额配置  手头闲钱不足1万元,可以买货币基金或余额宝,或是基金版理财产品。初涉职场、收入不多的年轻人特别适合这种理财方式,通过定投方式,还可以绕开1000元的申购门槛,最少100元就能买货币基金。货币基金的流动性要强于理财产品,赎回后资金最快隔天到账,申购和赎回都没有手续费。目前,大多数货币基金年化收益都超过银行1年期定存。甚至在2个月以内的短期理财收益方面,货币基金收益也不逊理财产品甚至可能超出。目前理财产品最短期限约35天,年化收益率约5.5%,算上募集期及到期后资金到账期,占用资金约45天,以10万元购买理财产品计,获收益527元。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在4.5%左右,如以10万元购买货币基金,45天可获收益在555元左右。一些基金公司还开通了 “货币通”业务,在一些网站购物时,货币基金可以当钱使。华安基金还开通了货币基金 24小时快速取现业务,赎回款最快1秒到账,每日可取现最大份额为20万份,真正做到随用随取。  余额宝更是可做到账户无闲钱,1元就能起购,同时余额宝内的资金还能随时用于网上购物、支付宝转账等支付功能。转入余额宝的资金在第二个工作日由基金公司进行份额确认,对已确认的份额会开始计算收益。  超过1万元不到5万元,可以购买国债回购。深市国债回购资金门槛只要1万元,上证回购资金门槛是10万元。  超过5万元以上,可以购买理财产品。一般月末、季末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较高,这是因为月末、季末银行面临信贷考核压力,各家银行想方设法撬动存款,不得不提供较高的收益率。由于理财产品的收益是按天计算,因此同样是6%的年化收益率,购买一年期的当然比购买一月期的合算,可以锁住高收益。如果预计钱紧的趋势尚难改变,而短期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又远高于一年期理财产品,就可主要购买半年以内的理财产品。虽然短期理财产品的募集期和资金到账期要占用资金,好在如今理财产品基本上每周发行,“空窗”期大大缩短。  超过5万元,还可以购买券商系理财产品,有助于投资者获得更高收益,比如在长假前, 1天期-3天期的上证回购的利率往往会大幅飙高,最高时甚至超过12%,但上证回购期满日资金却不能当天划归银行账户,隔日可以划归银行账户购买货币基金时,已是长假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根据规定,长假前最后一天交易日申购的货币基金不能享受长假收益。因此,不少投资者鱼与熊掌不能兼得,获得了上证回购的高收益,就错过了货币基金的长假收益。但券商推出灵通快利理财计划后,在长假期却有可能让资金投资无缝对接,既享受上证回购的高收益,又赶上7天期或14天期的券商理财产品。  理财资金如何分配 参照“十二储蓄法”  不少投资者喜欢把钱放在一个篮子里,集中全部的钱购买一个理财产品,这样做,可能带来两个负面影响,一是后续有收益率更高的产品面市时,手里却没了“子弹”;二是急用钱时资金无法周转。  如何免除这两种状况?理财师的建议是:可以参照 “十二储蓄法”,将大笔资金分成若干笔购买理财产品。比如可把60万元变成12个5万元,每月购买一个一年期产品。这样,从第13个月起,每月都有一个产品到期,本金可以继续购买理财产品,收益可以用作平时应急资金。来源中国证券网综合整理)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视频:张杰-《我们的发光时代》完整版MV-[&其...
发送到手机 / 微信 / 朋友圈
请扫描下列二维码
嵌入代码:
*通用代码支持手机播放哦
方式一:扫一扫
支持各类二维码扫描软件
方式二:发一发
免费发送App到手机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看不清验证码不正确
该短信不收取任何费用
方式三:下一下
下载App观看
还有更多攻略和游戏礼包等着你
游戏新鲜报
MV本周上升视频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宝贝陪你玩
畅游视频网页游戏YOYO手游
完美游戏台
网络视听许可证钱荒肆虐 股市回到“1时代” 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成投资方向-金博士俱乐部-财富管理-中国证券网
钱荒肆虐 股市回到“1时代” 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成投资方向
中国证券网综合整理
  【编者按】周一上证指数暴跌5.30%,再度上演历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一&。简单回顾历史,这一幕似乎似曾相识。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在过去五年中,上证指数共有19次跌幅超5%,其中有11次发生在&黑色星期一&,发生概率高达57.89%。()  受近期货币市场流动性异常紧张影响,股市暴跌,个人投资者在投资理财方面似乎有些迷茫。上海证券报记者建议,除暂时持币观望,投资者也可考虑保本型短期银行理财产品作为近期的投资方向。  【短期理财】&钱荒&时代股债双杀 短期理财保本为上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邹靓)发端于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困境,不仅让资本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措手不及,就连偏好低风险的普通老百姓也望而却步了。  银行大闹钱荒、央行拒绝放水,不过半月时间就让投资理财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近期股债双杀导致股票型基金、债券基金遭遇亏损,就连货币基金也有个别出现的日收益负值,但从长期来看,货币基金仍是兼顾短期收益与流动性的较优选择。  以目前时点的短期理财投资而言,银行理财产品自6月以来预期收益持续走高,就连1个月以下保本型产品的预期收益也在4.2%以上,风险厌恶性投资者可重点关注。  股债双杀震动理财情绪  这两天,经营化工贸易的严先生有一笔500万的货款刚刚到账,按照惯例,严先生会选择购买债券基金或是货币基金,在保证资金流动性的同时获得稳定收益。可就在这个周末,严先生接二连三收到各大门户网站的推送手机信息:股市跌跌不休、债基集体遭赎回、货币基金爆仓危机来临,&一下子气氛就紧张了起来,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严先生的&大额+短期&需求在企业主中非常典型,市面上与之匹配的理财投资方向包括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短期理财基金、现金管理类信托等等。就流动性而言,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允许交易日申购赎回,无疑是流动性最好的品种,但就收益率而言,则略逊于短期理财基金(7天、14天、30天等)及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现金管理类信托产品则更像是货币基金的升级版,收益略高,流动性略差。  端午节后爆发的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危机,直接导致资金利率在上周狂飙,创下两年内新高。而沪深A股也自6月13日后连续暴跌,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遭大幅赎回。就在上周五,多只可转债基金单日浮亏4%,就连货币基金天治天得利也公告发生大额浮亏。  记者访得的多位&风险厌恶型&个人投资者均对投资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表现消极,其中一位王女士直接表示只接受保本产品。&以前觉得银行理财产品要不期限太长,要不收益不高,最近这情况,看来得去银行网点看看了&,严先生说。  6月以来,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持续走高,特别是1个月以下的短期理财产品上涨明显。3个月的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普遍在4.5%以上,不少超过5%,有的甚至到了7%。  保本理财、现金为王  据记者观察,目前市场上可选的保本型理财产品主要是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和保本基金两类。其中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期限品种较为丰富,除7天、14天、28天、30天等一个期以下的,还有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等多个可选期限。  就1月期以内的短期保本银行理财产品而言,预期收益率水平约为4.2%-4.5%,城商行发行的产品收益率普遍偏高,国有银行中又以农行收益率更高。另一可选的保本基金市场存量不多,仅有的40多只保本基金虽为&下不亏损、上不封顶&,但多以3年为周期,只对持有到期的基金资产提供保本。  事实上,个人投资者对资金市场的波动远不及机构投资者来的敏感,若是已投资货币基金的投资者大可不必赎回操作,因为从赎回到账、再次申购除了要承担申购赎回的费用,期间还要经历资金到账的&投资空窗期&。若为持币等待投资的投资者,则建议考虑短期银行理财产品,近期预期收益走高,是个不错的投资时机。  【投基正当时】  面对股市大跌和账面不断增加的亏损,基金投资者往往变得异常紧张和敏感,认为股市风险越来越大,对基金尤其是偏股基金的态度也趋于谨慎。  实际上,历史已不止一次表明,股市越是下跌,越意味着基金买入机会来临。最近的例子是,上证指数去年12月4日创出1949点的阶段新低时,已持续下跌7个月,投资者损失惨重,但恰从那时起,大盘出现一波较为可观的上涨,即使目前大盘快速回落,但主动偏股基金自去年12月初以来仍取得接近20%的正回报。这说明,股市下跌越猛烈,往往越是基金买入良机。  【信托产品】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邹靓)银行大闹钱荒、央行拒绝放水,发端于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困境不到半月就扰得资本市场不得安宁。股债双杀不仅让机构投资者措手不及,也时刻牵动着个人投资者的神经。所有的理财产品中,唯有集合信托淡定自若,发行成立按部就班,预期收益率略有上升。  根据用益信托工作室的不完全统计,6月13日-23日一周内,共有69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募集规模112.32亿元。6月前三周,集合信托融资规模为296.79亿元,较上月环比有所减少。  从近十周集合信托平均收益率曲线来看,自5月至今,周平均预期收益率一直稳定在8.6%-8.8%之间,上周突破8.8%至8.89%,较前一周微涨0.2个百分点。  从投资领域来看,上周房地产信托收益最高,成立的12款产品平均收益达9.46%,较前一周9.04%上涨0.42个百分点。在上周收益排名前五的产品中,有3款投向房地产领域,收益最高的是四川信托的&三亚金中海蓝钻项目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预期收益为9.5-11.2%,平均收益10.35%。  值得关注的是,房地产信托连续四周融资规模居首,几款单体规模庞大的房地产信托业成为拉升房地产信托规模的主力。另外,以证券投资为首的金融类产品发行强劲,但收益率较前一周有所下降。  【银行理财】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最近有个现象,手机上最常收到的推销短信,不是房子,也不是哪个商场有折扣,而是理财产品。眼见着,各大银行的理财产品在这个月纷至沓来,且收益率奇高,有的甚至叫到12%!有老百姓纳闷,是不是到了买理财产品的好时机了?这么高的收益,能靠谱吗?  简单算笔账。如果你有10万元在手,放在银行存活期,每个月能赚32块钱;但如果你拿去买理财产品,以5%的年化收益率计算,1个月下来,能赚416块钱。差不多,13倍的差别。  银行理财一天一个价 收益率一天升几个点  &我前两天还觉得买了收益4.8%的理财产品是捡了便宜,没想到这几天同一款理财产品就涨到了5.2%。&昨日,市民王先生向记者讲起自己购买的理财产品一个劲儿地后悔。  碰到同样事情的并不止王先生一个人。陈先生表示,&上周二收到招行短信介绍一款4.5%的理财产品,周四就变成4.6%,周五就已经是5%了。&  记者走访数家银行了解到,如今5%左右的理财产品已经算是较低的收益率了。中信银行[-3.18% 资金 研报]的一款对私4个月期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了6%,而华夏银行[-4.54% 资金 研报]近日还特别追加了两款72天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则达到了6.6%至7%。  &受银监会8号文件影响,理财产品收益率都不太高。这两天收益率上来了,基本是发的当天就卖完了。&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表示。  此外,有媒体报道称,在一些地方,高额资产存一天就能得2万元。&600万元存一年可多得3.5万元&、&2000万元6月30日存一天,可支付利息2万元&等揽储手段依然常见。  【私募产品】股市持续低迷 私募量化产品发行走俏  二季度以来,市场深陷悲观预期,持续低迷,私募量化产品的发行数量明显增多,在量化产品小爆发的潮流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根据证券时报记者的统计,近期,长安凯丰1号、睿策量化一期、杉杉青骓量化对冲一期、陕兴中性策略1号等多只量化产品通过各种平台面市;原朱雀投资合伙人林成栋日前在上海成立富善投资,首期产品正在酝酿之中,未来也将采用完全量化的投资方法。  不仅数量大增,量化产品的募集成绩也颇为理想。据Wind资讯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6月,股票型基金平均募集规模分别为7244万和1.6亿,而近期成立的陕兴中性策略产品的募集规模达到1.8亿,长安凯丰1号规模为2.75亿元,量化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相当的认同度。  值得注意的是,景良投资、简适投资等一些中小型私募已经将以往的主动管理投资风格转向量化投资。简适投资总经理杨典表示,人不可能准确预测市场,而量化投资允许犯错误,量化产品更适合当前的市场。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沪指自年初2444点以来持续低迷,去年末股票型基金发行难的景象再度出现。量化投资的低风险特质契合低迷的市场,是很好的营销噱头;另外,随着对冲工具的不断完善和衍生产品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量化产品的创新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有越来越多的华尔街人才归国,量化投资队伍人才济济,形成气候指日可待。  上海一家参与量化投资的私募基金总经理告诉记者,量化产品越来越多,量化投资的思路也逐渐丰富。目前市场上就出现了一种反量化操作思路。例如,股指期货会在几分钟内打下去20个点,然后迅速拉上去30多个点,这明显是针对程序化交易,迫其自动止损以获取廉价筹码的行为,在盘面上表现为长下影线,因此有必要将量化投资和人为操盘相结合。  一位基金销售渠道人士表示,市场中性策略产品收益较低,在股市上涨时不受欢迎,而业绩优异的量化私募基金则多采用有限合伙模式,业绩并不具有客观性,量化产品的规模也很难扩大。此外,量化产品成立后的实际情况往往低于之前模拟的水平。  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量化投资在国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问题也渐渐显现出来。首先,宣传大于操作。有的产品以低风险套利为噱头营销,却以空仓来躲避风险;第二,虽然国内券商、基金专户等通道已越来越多元化,但还是无法满足高频交易系统的要求;第三,一些私募成立量化产品,目的只是在于将亏损严重产品的资金转移到新产品中,以便尽快收取业绩提成。  【微博热评】钱荒和暴跌的关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3年钱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