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让国外pm2.5的数据接口发布PM2.5数据

怎么看美国驻华使馆发布中国PM2.5数据?
6月5日环保部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外国驻华使领馆开展对我国PM2.5监测并且发布数据,既不符合国际通行的要求,也不符合中国的要求,美国务院发言人回应称此举不违反《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同时表示美方不反对中国驻美使领馆公布美城市空气质量数据。6日外交部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对发布美城市空气质量数据不感兴趣。怎么看美国驻华使馆发布中国PM2.5数据以及围绕此问题的争议?
中国老百姓对PM2.5的认识源于去年11月美国大使馆开始每小时发布一次北京地区PM2.5的监测数据,如今,PM2.5这个词已经进入几乎所有普通百姓的视野,尽管多数人仍不了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只知道它跟空气质量有关。
针对中美两国围绕美国驻华使馆发布中国PM2.5数据这一问题的争议,我想表达几点看法。
首先,我觉得没有必要对美方公布相关数据反应太强烈。中方说美方擅自监测并发布中国的环境质量数据,不符合《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有关规定,而美方回应这是给美领馆工作人员和在华美国人提供的参考信息服务,不违反相关国际规定。公说公有理,我对国际法没有研究,也不想花精力去研究,但我认为,即便美方发布数据是别有用心,即便他们的测试方法和程序都不规范,我们也大可不必紧张,这不就是一个空气质量方面的数据嘛。即便没有相关的数据发布,我们也能感受到周围的空气质量到底如何。比空气质量问题敏感得多的内容,美国人都年年发布,如中国人权报告、中国军力报告,对此,我们还有什么好紧张、有什么好生气的呢?
其次,端正态度,虚心接受,努力改善空气质量,恐怕比单纯的指责更能够获得国民的尊敬和理解。诚然,由于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再加上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先发优势,将一些污染项目、行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加大了我们环境污染治理的难度,但空气质量更多的是一种技术标准而不是政治标准。高标准、严要求,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努力改善空气质量的动力!在汽车尾气排放方面,我们不是已经采用相当于欧Ⅲ和欧Ⅳ那样的高标准了吗?
三是充分相信我们的老百姓。中国老百姓大多是通情达理的,对于我们目前的空气质量,对于为什么还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空气质量标准,我们要老老实实,实事求是,不要装,不要掩饰,更没必要为了掩饰不足而指责别人。周生贤部长在6月5日纪念世界环境日高层论坛上也表示,环保依然很困难,环境质量改善的速度与公众的期望仍有差距。我想,只要承认差距,努力改善,做一个有责任感、有公信力、有作为的政府,我们的环境质量一定能够好转。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当前位置:&&& &
穹顶之下:几张表看懂国内外PM2.5标准
14:05:17 点击 13583 次
《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将“雾霾“、“PM2.5”这些词拽到公众眼前。那么,目前国内外环境空气PM2.5标准是怎样的?近日,科学出版社(微信号:sciencepress-cspm)做出了一些比较:
  根据WHO(2005)对空气污染造成的疾病负担评价,每年有超过200万人过早死亡归因于室内外空气污染,其中一半以上的疾病在发展中国家。所以制定合理的空气质量标准对于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降低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直接推动作用。
  1.美国环境空气PM2.5标准
  随着对颗粒物污染控制及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颗粒粒径越小对人体健康危害越大。日美国国家环保署(USEPA)对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进行修订,将PM2.5纳入标准中,并制定为期17年的长远工作执行计划,积极进行PM2.5污染的防治。
USEPA制定的PM2.5标准值、AQI、空气质量和健康警示(USEPA,2012)
  PM2.5被认为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潜在物质。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行的流行病学研究揭示了长期或短期暴露于高浓度排名PM10或PM2.5环境中与多种健康指示如就诊率、呼吸系统发病率、肺活量降低和死亡率等之间的联系。哈佛大学对六城市的研究结果建立了PM2.5与健康的直接联系(Dockery D W et al.,1993;Chow J C et al.,1986a,1986b)。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包括从呼吸道发病率增加、病症加剧到未成年人死亡的危险性增加(预期寿命大为缩短)(Peters A,2005)。PM2.5的短期和长期暴露对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有着显著的关系,PM2.5长期暴露可能是癌症发病的重要原因(USEPA,2009)。
美国为达到PM2.5排放标准而制定的实施进度
  2.欧洲环境空气PM2.5标准
  2008年,欧盟通过了新的空气质量法令(2008/50/EC)。开始严格监督执行空气质量标准,对超标行为进行严厉惩罚,超标城市面临每天高达70万欧元的罚款。2008年5月,欧盟发布(关于欧洲空气质量及清洁空气法令》,规定了PM2.5的目标浓度限值、暴露浓度限值和削减目标值。
欧盟制定的PM2.5的目标浓度限值、暴露浓度限值和削减目标值
  3.WHO环境空气PM2.5标准
  2005年WHO发布的《空气质量准则》对PM10和PM2.5的年均浓度和日均浓度设定了准则值和三个分级的过渡时期目标值。表中准则值的要求最为严格,是根据研究得出的较理想、健康危险较小的颗粒物限制标准。WHO设定的准则值标准很严,即使是部分发达国家,也难以马上实现。因此,WHO 在设立准则值的同时,又对PM2.5和PM10确立了三个分级的过渡时期目标值,过渡时期目标值的要求比准则值相对宽松。WHO认为,通过采取连续、持久的污染控制措施,这些过渡时期目标值是可以逐步实现的,过渡时期目标值有助于各国评估努力减少颗粒物浓度过程中所取得的进展。
WHO制定的PM2.5准则值和目标值
  4.我国环境空气PM2.5标准
  2012年2月,我国首次制定环境空气PM2.5浓度标准,将PM2.5浓度限值正式纳入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PM2.5标准对比
我国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实施计划
  本文由刘四旦摘编自曹军骥等编著《PM2.5与环境》一书。2011年末我国发生多次大范围雾霾事件,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PM2.5概念被迅速广泛传播。这不仅是公众生产、生活的社会热点问题,更是国内外科学研究的焦点问题。《PM2.5与环境》通过对全国PM2.5外场观测、遥感反演、实验分析、数值模拟等研究工作,以PM2.5浓度水平和理化组成为基础,阐述我国PM2.5的来源和时空分布特征,提出我国PM2.5污染的管理体系和控制建议,同时深入总结了PM2.5的环境、健康和气候效应。本书内容丰富,数据翔实,案例充分、针对性强,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研究与管理应用相结合。
  本文转载自科学出版社(微信号:sciencepress-cspm)出版、曹军骥等编著《PM2.5与环境》一书。
欲即时了解仪器资讯,请安装或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仪器信息网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来源:科学出版社]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热评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
本届展会吸引了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的848家企业参展,其中有200余家企业为首次亮相。
“当时听到自己的名字,我也吃了一惊。当时脑中闪现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个奖被中国人拿到
包括3个省(市)15家企业生产的15批次可见分光光度计产品,经检验,全部合格。
.cn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所有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
京ICP证030950号使领馆发布 PM2.5数据不合法_新浪新闻
使领馆发布 PM2.5数据不合法
  昨天是世界环境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表示,外国驻华使领馆开展对我国PM2.5监测并且发布数据,这在技术上既不符合国际通行的要求,也不符合中国的要求,既不严谨,也不规范。希望个别驻华使领馆尊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停止发布不具有代表性的空气质量信息。
  不符合外交公约
  吴晓青表示,针对个别国家驻华使领馆监测空气质量并发布信息的情况,3月2日他就讲过,这样做在技术上既不符合国际通行的要求,也不符合中国的要求,既不严谨,也不规范。他说,从法律上讲,中国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
  “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外交人员有义务尊重接受国法律法规,不能干涉接受国内政。”吴晓青说,中国空气质量监测及发布,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属政府的公共权力,个别国家驻华使领馆自行开展空气质量监测,并在互联网发布空气质量信息,既不符合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精神,也违反了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
  监测技术不规范
  吴晓青说,从技术上讲,空气质量的监测,应该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这涉及到监测点位的布设、监测人员的资质、分析方法的选择以及监测设备选型等多种因素,并采取严格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才能保证监测结果科学和准确,包括国外的同行们也都知道这个要求。
  首先,用一个点位的监测数据对一个区域的空气质量进行评价是不科学的,所监测的数据不代表那个城市整体空气质量水平。“这一点,我们跟使领馆进行沟通,他们也是承认的。”例如,美国现有PM2.5监测点位1000个,法国700个,英国400个。再例如,美国纽约城市监测点位20个,巴黎18个,伦敦31个,他们用这些城市点位群组成监测网络,来完整发布城市空气质量日均值和年均值。
  其次,用日均值来评价这个点一小时的状况,不符合国际通行监测技术规范,更不能反映整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
  评价标准不一样
  吴晓青说,从标准上看,今年年初我们参考世卫组织空气质量指导值,制定了我们的空气质量标准。这个标准既考虑了我国现阶段发展水平,又初步与国际进行了接轨,这是符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的一个标准。
  吴晓青说,世界发达国家包括美国,关于PM2.5的标准也是逐步提高的。比如美国1997年发布PM2.5Ⅱ级标准的时候,制定的是65微克/立方米。事隔十年,2006年修改这个标准的时候,才到35微克/立方米。因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修订要与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紧密相连,而中国现在发布的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其中PM2.5日均值75微克/立方米,是根据中国的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决定的。“大家可能注意到,北京、上海发布的PM2.5监测数据,与个别领事馆发布的监测数据日均值是基本一致的,但评价结果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他们用本国的空气质量标准来评价我国的空气质量,这是明显不合理的。”
  吴晓青最后说,按照新标准的要求,我国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更加精准,也更加规范,完全能够满足公众以及各国驻华机构和人员对环境质量信息的需求。所以我们希望个别驻华使领馆尊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停止发布不具有代表性的空气质量信息。中新
  相关新闻
  多数城市PM2.5超标
  昨日发布的《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3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达到89%,但执行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后,细颗粒物PM2.5污染逐步凸显。
  吴晓青表示,试点监测结果表明,多数城市细颗粒物超标,均值是58微克/立方米,而按新规年均值的二级标准应该是35微克/立方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外pm2.5的数据接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