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誉远龟龄集五年销售翻10倍是吹牛皮吗

(138)(129)(232)(25)(40)(31)(76)(78)(13)
工业互联网的三要素是人、数据、机器;工业4.0的关键词是智能化生产、协同的供应链。产业互联网的三要素是产业生态、大数据、生产性服务业。工业4.0可以看成是德国版本的工业互联网。而产业互联网则是我们用来描述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后的新型业态,是企业战略的终极蓝图。
(一) 产业互联网蓝图
先说一个有趣的例子。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声势夺人,一众B2B类型的公司莫不人人自危,担心BAT入侵的有之,希望嫁入豪门的有之。股市上更有腾讯概念股、阿里概念股之谓,凡是靠上这几颗大树的,股价往往一鸣惊人。于是,传统业的大佬们出于各种考虑,心生犹豫,咱是不是也去朝贡一下?试试应手?
当我把产业互联网蓝图抛出后,大家顿生豪气,原来我们可以更牛的。BAT仅仅是互联网在消费端茁壮成长的开端。更多的市场机会,更大的市场空间,在于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再造。这也是团队最终把报告标题定为《寻找产业界的BAT》原因。
在产业互联网蓝图中,有三个关键词,产业生态、大数据、生产性服务业。
最近一直在探讨组织的边界,传达的一个明确的理念就是企业不能自我设限,把企业组织的疆域自我限定为公司,企
经济不断减速,股市却迭创新高,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虚幻的牛市,其实拨云见雾,瀚信资产的团队经过长期跟踪和研究发现,10年的牛市早已开始。如果放在历史的维度看,以2013年为起点的10年,A股正在上演一个令人心潮澎湃的超级大牛市,这一力度可能也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景象。
为什么说未来8年中国最大的投资机会来自于股权和股票?这是不是拍脑袋的呢?
一、决定中国最大投资机会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经济发展的优先秩序取决于国家的最高决策层,在芸芸众生难以看透的背后,其实都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布局,说到底,国家如何发展,以谁为优先,都是国家的一个整体布局而已。治大国如烹小鲜,在我们看来无比神秘的事情,其实,在最高决策层看来,与管理一个公司如出一辙。
任何一个现代国家的政府最为关心的3个问题是:
1、通货膨胀:历届政府都担心通货膨胀, 治理通货膨胀的关键是解决大量货币的去处。
2、失业率:失业率同样关系到政府的稳定,解决就业的关键是推动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增长。
3、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关系到老百姓生活水平能够提高,也影响到一个国家经济结构的
现在国内有关中越战争的资料非常稀缺,我们费了很大力气收集到的信息现在看来许多都难辨真伪,所以我们认为对中越战争的研究应慎之又慎。我的外国友人在今年夏末已经写就了第二篇分析报告,后根据网友提供的资料对许多细节作了相应的修改,但仍然被他们的上司以文章过于亲华、过于赞誉邓小平为由而加以否定。而我看这篇文章还是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如果就此废弃扔掉实在可惜。于是我按着自己的理解将该文翻译成汉文,标题没有更改,这就是下面即将奉献给大家的《中越战争——冷战的转折点》一文。
由于本人的理论认知水平有限,如翻译过来的东西有何言词不当,敬请各位网友谅解。如果文章讲述的事情跟大家知道的有出入,敬请批评指正。如果文章表述的观点有损现在正在实施的中俄战略伙伴关系,敬请贵网马上屏蔽此贴。
谨以此文献给文章的原作者——我的加拿大及芬兰朋友,尽管他们不让透露真实姓名,但对他们长期关注中国等东方国家命运的研究深表感谢!同时,也以此文献给国内外关心中越战争研究的各位网友,对他们给撰写此文提供的帮助深表感谢!
最后,在此中越战争爆发35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向中越双方在战争中死难的10多万军人和平民表示深
编者按:近年来,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发展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金融风险不断累积,除了屡禁不绝的非法集资,小贷、担保等非银行机构频频发生资金链断裂而倒闭,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也屡屡爆出“失联”、“跑路”事件。对此,人们似乎越来越质疑金融业的发展了。金融的本质到底是什么?金融风险究竟有哪些?重庆怎样建设金融中心?在2月11日举行的重庆市金融工作会上,市长黄奇帆为金融机构及区县负责人上了一堂深入浅出的金融学ABC课,提醒他们只有牢记金融原教旨,才能准确把握金融发展的方向,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以下为讲话实录稿。
在全市金融工作会上的讲话
刚刚过去的2014年,重庆经济有六七个主要指标都处在全国前列。比如GDP增长率,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工业利润增长率,进出口增长率,商业零售增长率;还包括一些专业领域的指标,比如机场旅客吞吐量的增长率,汽车生产量的增长率,笔记本电脑的增长率,等等。这些重要指标,支撑了重庆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向好的发展,符合国家提出的追求效益、追求质量、调优结构的要求。
取得这样的成绩,金融战线功不可没,实属难能可贵,值得倍加珍惜。去年,重庆金融工作成效显
一、中国第一次以发源国甚至主导国身份参与工业革命
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各自都历经一百多年,中国都失之交臂.而我们这一代人有可能会同时经历几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时间段越来越短。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具显明的四个特征:
一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三十年前美国启用www向世界打招呼至今,互联网历经两波,第一波是PC互联网,第二波是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则把中国在此方面的优势与强项充分激发出来。
二是中国第一次以发源国甚至主导国身份参与其中。
三是呈现四大新业态: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互联制造、定制制造。
四是彰显四大民主化:信息民主化、工业民主化、金融民主化、管理民主化,使得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平台自我创造产品与服务,每一个人可以是一个自组织的创建者,每个人的能量都有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掘,人人”创客”,一切劳动、知识、技术、人才能任性地迸发出来,以往的工业革命没有见过这样的平台。第三次工业革命对数字、通讯、生物、材料技术的要求,互联网对用户与人气的第一依赖性,恰恰在中国有着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学科优势、市场基础。
二、中国互联网在全球的份量与地位将不只是弯道超
本文根据日蔡文胜先生石狮演讲会整理。
蔡文胜:中国个人站长教父,中国互联网创业投资极具传奇色彩的领军人物。
我是石狮人,1994年离开石狮,回头已是20年。虽然投资和创建的公司已经有在美国上市(58同城)、澳大利亚上市(TTG淘淘谷)、两家在香港上市(云游控股、飞鱼科技),刚在A股也批准了暴风影音上市,但是真正作为创始人的公司是美图秀秀,最近最新的一轮融资也让公司估值达到30亿美金,但我们有机会做成一家100亿美元的公司。
石狮已经有很好的基础,如何抓住机会,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呢?接下来就是要抓住移动互联网的爆发,甚至包括物联网的发展,从中产生新的台阶和起步。
石狮,已经到了一个拐点。在前面20年,石狮因为贸易和服装产业,一直在引领经济,但工业时代的很多人才没有留住,很多人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开自己的工厂,没有让他们提升成为合伙人的级别,错过了机会。
今天,整个世界都在改变,往互联网和高科技发展。石狮需要新的思维,只要领悟过来,抓住点,就一定能够再创造一个石狮。
石狮前面三十年积累了巨大的资本,可以投入再生产,但不一定再往工业投,而是投信息化、生物科技或者人
安邦事件,又是一群人瞎BB,我只好牺牲自己宝贵的读书休闲时间,写写《关于私有化的普及贴》,把问题说清楚,启启蒙,扫扫盲。
很多人连政治、经济的基本概念都没有,也不求甚解,每天浪费时间在网上做键盘党,喷啊,喷啊……,这样的韭菜来到股市不就是等着被收割嚒?做一个合格的股民,至少应该知道一点入门级的政治、经济、财务知识吧!在一个正常国家,本来这都是一个公民的基本常识,可是在一个充斥着屌丝和阴谋论的东方古国,一切还得从基本概念说起。
一、要不要私有化?
要不要私有化其实不用讨论,需要讨论的是怎样私有化。我引用过俄罗斯私有化之父丘拜斯的名言:“无论把财产分给谁,哪怕是分给强盗,只要把财产从国家手里夺过来就好。如果强盗变成了自己资本的主人,他也就不会再做强盗了。”丘拜斯的话用中国古人的智慧表述,就是“有恒产者有恒心”。
雪球上@学经济家
对“要不要私有化”的问题说得很多,不详细讲了,相信每个中国人这十年都有切身痛感。澄清个误区,很多人YY国有制是全民所有,就是个虚名,实际上与你我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国有制就是官有制,由代理人和管理层实际控制,再加上特权员工的隐性腐败和浪费,这
2014年,那是一个春天
——朱黎杰
2014年3月,历来,这是有“中国后花园”之称的杭州最美丽的时节,“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烟”——想想都风流!然而,2014年3月的杭州开发商们,却无心欣赏这醉人的美景:3月开始,一些中小开发商突然开始降价促销,原因自然是是为了尽快出货回笼资金——借的钱得还了,而房子卖不动了。
本来这只局限在中小开发商,但进入4月,九龙仓、万科等大型开发商也纷纷加入促销打折的队伍,降价潮迅速蔓延,杭州楼市突然间哀鸿遍野!后来的数据显示,2014年一季度,杭州楼市新房成交量下滑超过30%,二手房更是下滑惊人的60%!这个变化来得太突然,让所有人措手不及,要知道,2013年的杭州土地市场还热火朝天,全年土地成交总金额达到1326.9亿元,比此前历史最高点的2009年还高出100多亿元,成为仅次于京沪的全国第三个土地收入超过千亿元的城市......
杭州楼市的变化对大部分人来说可能就是一个城市房地产降价的普通事情,除了开发商和做房地产金融的朋友,恐怕没有多少人会特别关注。然而,在江南虎看来,杭州楼市的崩溃,是一个极具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他标志着2008年4万亿以来积弊良久的经济增长旧模
药给力:一小时送药上门,可凭外购单报销
感恩,转载。
生活中很多纷扰,生命中很多重要。其实,他们或它们的实质又是什么呢?擦肩而过的是大多数,停留下来细细品味的一定是少数,所以,只是在这里静静的等候,等候那些也想逃脱宿命的灵犀......给自己点时间,让心回驻身体里的知觉,那是奇妙的钥匙,生命的奥秘就在自己的内心里,解读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会——身心合一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证券资讯
广誉远控制人郭家学:五年销售翻10倍是吹牛皮吗?
来源:新浪财经 10:50:00
  当年的巅峰和最后的落寞,给他留下了什么教训?广誉远五年销售翻10倍是吹牛皮吗?新浪财经独家对话郭家学,畅谈未来五年健康产业将是中国最大的产业,而中医药是大健康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产业,广誉远如何抓住这波行业风口,快速起飞?
广誉远控制人郭家学:五年销售翻10倍是吹牛皮吗?
  2004年时,他战胜央企华润、复星郭广昌,拥有46家药厂,控股云南白药、丽珠集团等4家上市医药公司,被誉为医药系资本狂人。但最后因资金链问题一朝崩溃。 & &
  现在,郭家学借助广誉远再出发。会否还用当年的激烈并购以及资本运作,做大广誉远,赶超同仁堂?当年的巅峰和最后的落寞,给他留下了什么教训?广誉远五年销售翻10倍是吹牛皮吗?
  新浪财经独家对话郭家学,畅谈未来五年健康产业将是中国最大的产业,而中医药是大健康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产业,广誉远如何抓住这波行业风口,快速起飞?
  未来五年健康产业会是中国最大的产业
  伍泽琳:广誉远推百城千店计划建连锁药店,计划未来开1000家国药店和100家国医馆暨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等,如若实现,这一规模仅次于目前的同仁堂。目前进展如何?在上市公司控股的前提下建立连锁店,单店投资规模六七十万,最多的接近200万,巨额资金需求如何解决?
  郭家学:我不考虑任何规模的事!我们要的是广誉远能够中兴起来。所谓中兴就是找回过去的辉煌外,还要让广誉远超越过去,以此复兴中国的中医药文化。我们这一代广誉远人是带着“中兴广誉远国药公司,复兴中国中医药文化”的使命来创业的。我认为,带着使命去做事业,最后百亿销售也好几百亿销售也好千亿市值也好,都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我今天可以很负责地说,今后五到十年,健康产业一定会成为整个中国产业最大的产业。而中医药是大健康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产业。
  解决了行业问题后,就是投资人的问题。一些一次创业成功,正在找二次创业项目的企业家,就是我们的优质投资人和事业伙伴。我们在全国各地寻找这样的企业家,与他们组建合资公司。
  现在全国已经组建了一二十家这样的公司。有趣的是,第一批组建的几家公司,我们持股51%,对方持股49%;第二批的时候对方持股51%,我们持股49%。经过一年多的品牌传播,产品得到了认同。为了让我们的产品尽快到达消费者的手中,在华东华南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大部分二次创业的老板,因为非常看好我们的项目,希望持股比例高一点。为此,我们现在最多可以让当地的企业持股90%,我们持股10%。
  可以说,过去是我们几个人在创业,但是现在我们是集合整个社会优质资源来创业。未来5年,可能我们能集合全国300多一次创业成功的企业家,与我们一同创业,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伍泽琳:广誉远还规划在全国建立九大GAP中药材种、养植基地,目前这一规划进展如何?资金需求如何解决?公司6月刚推出6.39亿的定增融资,未来会否进一步融资?
  郭家学:规划正在进展当中。建立种养植(殖)基地,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亲自去种养,而是要求药材原料道地化。比如说人参,一定要是吉林的长白山地区,一定要保证它生长足够年限(六年以上)。我们将在当地建立技术推广中心、苗圃中心、种子中心,指导当地参农种植。我们还将建立饮片基地。优质的中药原料是保障制造出极致产品的基础。
  对于农民而言,要鼓励其种植的积极性,同时让他们知道优质就会优价,优质才能优价。就要让他们未来的产品销售有保障。建立饮片加工基地后,农民也就放心按我们的要求种好药出好药材了。
  融资要看未来发展。这次融资我们主要补充流动资金,因为这几年我们失血太多。流动资金补充以后,公司也就健康了,血液充足了,整个公司迈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伍泽琳:广誉远未来将以精品龟龄集、精品加味龟龄集酒、定坤丹、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等系列为主力产品。目前,龟龄集等高端产品的销售前景如何?在争取进入国家药物目录上,将开展哪些工作,规划进展又是如何?
  郭家学:精品中药战略是完全市场化的战略。我们在商场开设广誉远国药堂之外,未来我们也会在网上销售,在五星级酒店设立广誉远国药堂销售。
  有别于传统医药的销售模式(建立销售办事处、通过医院渠道销售等),我们的销售模式是自建终端,将品牌更多的传达给消费者。通过口碑相传、用户体验等最具持续发展性的方式进行销售,是一个完全商业市场化的模式。
  广誉远五年销售翻10倍是吹牛皮吗?
  伍泽琳:广誉远提出,三到五年销售收入要突破30亿,未来10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打造成为市值超千亿的公司。这相当于五年内销售收入翻10倍,十年内翻30多倍。你的信心何在?
  郭家学:主要是公司产品和优秀的企业文化。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讲求三个极致:极致产品,极致用户体验、极致品牌传播,广誉远就属于其中,且由创始之初,一以贯之。
  以“龟龄集”为例,从嘉靖皇帝开始服务明清十八代帝皇,属于皇家极品。纵揽全国中药企业,唯独广誉远在中国无断代传承超过400年,依然屹立不倒,在市场中保持极强大竞争力。&
  产品之外,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广誉远秉持晋商精神儒商文化,晋商繁荣四五百年,靠的是对义(社会责任)和利(企业利润)的平衡。
  例如,九蒸九晒九炙加工泡制地黄,在中国其他企业已经不用了,但是广誉远到今天还在坚持。6年以上的人参、20公分以上的海马,这些原材料到消费者手中,都变成胶囊内容物了。但是我们始终认为,别人看不见,不意味着老百姓不知道。我们制造药品的过程没人看见,没人知道,但是我们选择最好的药材、最严苛的炮制工艺造出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龟龄集,消费者一定会感知到体验到,并在社会建立良好口碑。企业产品没有确切的疗效和可靠的安全性是走不远的。近500年来,成千上万的中药企业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广誉远依靠对自己价值观的坚守,造出安全有效的极致产品,长盛不衰。存善心自有天知。
  至于在今后三年、五年、十年,无论销售额达到30亿、50亿还是百亿,我们的信心就源于产品的安全、有效性。在中国传统中药企业里面,拥有两个国家级保密产品的(龟龄集和定坤丹),目前只有广誉远一个企业。同时拥有三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药企业(龟龄集、定坤丹和安宫牛黄丸),也只有广誉远一家。
  伍泽琳:始于1541年的广誉远是清朝四大药店之首,比北京同仁堂还早。而2013年,广誉远收入2.68亿,同仁堂收入87亿;目前广誉远市值60亿左右、同仁堂250亿左右。
  广誉远收入是同仁堂的3%,市值却是同仁堂的35%,你觉得这正常吗?
  郭家学:在定价里面,责任担当是很重要的因素,也是整个资本市场对广誉远未来成长空间的看好。
  首先是东盛团队过去经历经营、债务危机,通过重组、廉价处置资产,偿还了银行32亿债务,并因为国企担保代偿了8亿元债务,依靠自身努力走出困境。东盛团队没有利用国家政策,以破产重整方式逃避债务,他的责任担当为企业赢得了重生赢得了尊重,市场看中有责任感和担当的企业,并重新给予定价。
  其次,东盛团队曾成功经营过多家大型企业,创造了医药市场很多驰名全国的品牌:如白加黑、盖天力等等,在管理和业务整合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实力。广誉远借助东盛团队,力图打造精品养生国药的创新战略,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并给予上述估值和评价。
  痛失云南白药因中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
  伍泽琳:早在2000年,33岁的你就成为中国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事长;你也曾经战胜央企华润、复星郭广昌控股云南白药,资本市场称你为资本狂人,你喜欢这一称呼吗?为什么?
  郭家学:无论喜欢与否,我管不住大家的嘴巴。但是,在过去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我们确实发现了整个医药行业所存在的并购机会。同时,也认为通过这些并购,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整合,能显著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一个企业从区域性企业走向全国并且成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企业。
  实际上,并购、产业整合是一条很好的道路,虽然我们最终在世界500强的实验(最初十来年我是在做一个实验――用市场化手段创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失败告终,但是我无怨无悔。
  因为我们曾经在中国医药行业,最先发现了它的价值。同时,也发掘了一些进入我们并购视野的价值被低估了的企业或者是管理上资源上有短板的企业。结合我们的管理、机制、营销能力、品牌传播能力等,能迅速提升企业价值。为此,我们最终做了行业的整合,从整合的过程来说,我认为是成功的。
  对于失败的原因,我认为一方面是企业发展速度确实过快,另一方面则是当时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些不完善。如果过去的整合放在今天,将会是截然不同的新局面。例如,当时云南白药市值100多亿,在遭遇资金链断裂的时候,云南白药的股权因为没有全流通,所以无法出售。收购上市公司只能支付现金,而不能通过股权支付。没有换股、没有搭桥资金,也没有长期债权融资。支付手段很单一,整个资本市场没有创新产品,所以制约了我们的产业整合。
  如果我们当时是一家美国上市公司,则不需要为现金支付问题头痛不已。我只需要通过向云南白药股东增发东盛股票的方式,就能进行产业链整合。
  伍泽琳:2004年时,你拥有46家药厂,控股云南白药、丽珠集团等4家上市公司。你会否还用当年的激烈并购以及资本运作,做大广誉远?当年的巅峰和最后的落寞,给你留下了什么教训?
  郭家学:其实对于广誉远,我们的思路跟过去不尽相同。过去长达18年的岁月中,我想要做大、用市场化手段去打造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现在,我不想做500强了,要做的是一家500年,甚至是1000年的企业。我将创建一家千年企业作为我一生的梦想,今后再也不会去想世界500强这些事了。
  中间的转变,缘于企业债务重组期间的两次游历(山西柳氏庄园和德国法兰克福)。当时给我的震惊就是,这些企业从来没有进入过世界500强企业,但是在他们身上都有神圣的文化烙印,他们几百年延续传承的是一种商业文明。子孙后代在今天,依然为古人所创造商业文明而受用、自豪、骄傲,我觉得这点就比500强更有价值。
  500强企业几乎每年以15%的比例在消失。可以断定,500年后,今天的世界500强估计保留率不足10%,他们创造的500亿、5000亿、50000亿再多的财富,500年以后都会灰飞烟灭。然而,500年后,虽然广誉远也许永远也进不了世界500强,但是我坚信500年后它还存在。今天,我们将有限的生命融入广誉远的文明传承、商业创造中,我们的生命也会在企业的传承中得到延续。在我看来,这比创造再多的财富、创造规模再大的企业都有价值。
  在具体“落地”上,通过广誉远,制造出优秀产品,恢复中国人对中药产业的自信。通过对中医药文化产生的自信,恢复对中国文化的自信。通过文化自信,进而建立文化自觉文化自律,最终让社会、国家,走向文化自强,我觉得比我们创造再多的财富都有价值。纵观古今中外任何强大的国家和伟大的民族无一不是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文明尊重的基础之上。
  伍泽琳:你曾经13个月没有给员工发工资,但没有一个管理层从公司辞职。你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郭家学:我在长达13个月没发工资,没有高层辞职,而且几乎每一个高层都从家里拿钱来支持公司。他们都清楚,东盛随时破产,借的钱就会打水漂。能度过难关,因为东盛的企业文化。东盛在过去长达几十年的管理实践当中,确实是文化在管理公司,东盛文化就是仁义礼智信的文化,就是对天地君亲师充满敬畏的文化。
  大数据银行培养中医药消费者 &
  伍泽琳:对于中药这个传统行业,你如何运用互联网影响目标人群?
  郭家学:结合互联网技术,运用大数据对消费者进行画像,形成比较具象的目标人群。例如,35-60岁之间、成功人士、长期工作辛苦、积劳成疾,压力很大,责任感很强等等,就是符合“龟龄集”产品的人群画像。
  实际上,早在“白加黑”时代,我们就已经对消费者画像进行了探索。白加黑定位是白领,通过对消费者的行为分析,白领白天上班,下班后大多陪客户吃饭。到家的时间大约为晚间九点-十点。上述白领在看完新闻后,一般会在门户网站上度过大约1小时,浏览下是否有最新的新闻。为此,广告放置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晚间新闻和各大门户网站。
  如今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正在组建“数据银行”,未来我们的广告投放一定更加精准。今后的营销一定是互动营销,消费者关注的要与其探讨。企业要尊重消费者,对所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地与其既时互动。让消费者了解我们的品牌、文化、产品的利益点,最后成为我们的粉丝。
  伍泽琳:行业人士称,政府对发展中医药态度鲜明,而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医药消费的升级,疾病谱变化扩大医药消费需求,医改以杠杆作用撬动医药消费需求快速释放等四大因素将推动中医药行业进入“黄金十年”。你怎么看?
  郭家学:中药行业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将迎来100年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国梦最核心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中药行业在中国,百年来的浮浮沉沉,关于其存续的杂音一直很多。究其原因,我觉得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文化的不自信,进而投射到中药行业上。
  虽然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主流经济市场,但是文化没有成为全球主流文化。因此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其中有两个重要途径,一是在世界各地建孔子学院,二是在国外开设中医院、国医馆等。前者是一种长期的影响,后者则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可以说是既时影响,你此时此刻信任他,看中医用中药,不几天医好自己的病,你就会对它进一步建立信任甚至是信仰,这就是中医药文化的力量。习主席在法国演讲中说,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由此可见中医药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征途上的重要作用。
  缔造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孔子,时至今天,还在影响着国家、影响着我们现代化进程。虽然我们没有能力去创造类似的文化,但我们可以在传承、创新这种文化的同时,赋予这种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广誉远的价值在于,经过百年、千年的传承,它依然是造福中国人的健康产品;另一方面,通过广誉远让中医中药文化得到认同,在中华文化复兴中做出贡献。我们希望在缔造商业文明的同时,也在缔造社会文明传承,成为一个伟大而有社会责任的企业。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2002-
备案序号:冀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st超日公开招标投资人流标后&股友的看法
ST超日公开招标重组方20天,最终是以无人投标而结束。
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无人投标,两种可能:A无重组方、B有唯一重组方。
假如A无重组方,那么公司总部公开招聘1000人加班加点(招聘中指出12小时工作时间)赶单子的情况就无法解释、那么媒体之前报道的所谓多位行业人士称三家企业为超日代加工重组方结算的报道的造谣程度就高到无法理解了。
假如B有唯一重组方,那么唯一重组方在明知道没有其他竞争者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不投标,选择接下来的逐渐出方案模式更为科学。无人竞争,也恰恰说明了重组方甚至已经将重组做实,就是说有可能和媒体报道一样,7月接触,8月开始为超日寻找了订单并结算,9月份开始公开大批招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完全能够理解为什么无人竞争了,毕竟都是同行,重组方和超日已经木已成舟,为何要破坏好事?
所以逻辑判断的答案是,无人投标背后更可能的是已经确定了唯一重组方。
那么为什么要公开招标?
我的理解是:
(1)上海政府办事扎实,公开招标可以避人闲话,根据报道唯一重组方确定之前至少有过其他两家意向重组方也在谈判,最终可能确定了目前的重组方,但是为了更为公开化,选择公开招标的方式来避闲。
(2)在出资人会议和债权人二次会议还没召开之前,公开招标又流标给市场超日无人重组的印象,从而更有可能降低债权人的清偿率,也更有可能剥削出资人的股份。
流标只是现象,背后更为真实的情况并未公布出来,静等消息。
按照上述逻辑判断,这么一流标,其实重组更进一步,超日和重组方可以公开在一起结婚度蜜月了。
大致如此。
个人一点看法(怎么是花的,另发一下)
没有那么悲观,要相信,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这里的高个,包括倪、流通股东里的主力、潜在重组方,这三方,任何一方,重整的成功与失败,都牵涉几十亿的资金或收益,所以,别乱担心。个人坚信,重整一定会成功,各方的博弈将继续进行。
超日是个人见到的最好的一个st股之一,远比自己曾经介入的聚友、金泰、关铝、三联、贤成、华塑要好的多的多,以上公司,在重组前,要么已木有主业,要么一屁股的窟窿。
而众所周知,超日的资质蛮好的,只是在12、13年大背景下,发生流动性危机,资金链断裂,又在最低谷时,出于种种原因,两年大额计提33个多亿,硬生生将一个净资产尚有每股近2元的公司,计提成了净资产为负。并在一个只有几百万元债权公司的申请下,进入破产重整,个中缘由,你懂的。
在超日处于流动性危机时,倪和总支曾发表过许多言论,也正是在他二人的乐观言论下,许多人介入,因此,超日重整成功则罢,如果失败,这两人是要负法律责任的,涉嫌散布虚假信息,误导投资者。
超日进入破产重整后,不论是媒体和管理人,也都曾公开透露,协鑫作为潜在重组方早在很早就开始追踪关注,并从资金和生产上对超日破产重整期予以支持。
正在各方都以为协鑫铁定参与重组时,管理人突然动作很大,如大额计提26亿,2元拍卖洛阳资产,并开始所谓的公开遴选投标。
这中间疑点多多。
1,如此大额计提是谁授意的?
2,拍卖洛阳资产又是谁授意的?
3,通过前期媒体报道或最近的超日招聘,超日明显有大资金支持,这笔大资金又从何而来?
4,媒体的协鑫参与,是从协鑫的总部常州和管理人处获得的,那么,协鑫现在到底是否还参与重组?
5,此次所谓的公开遴选到底是谁授意的,是债权方?还是潜在重组方,甚或是管理人?如果是管理人的瞎整,则要负渎职罪。个人估计,可能是债权人为了争取利益最大化而要求的。
6,本次的超日招聘,是近段来超日唯一的公开亮相,那些所谓的“重组后脱胎换骨的太阳能龙头”、“习大大都赞的好单位”等等,是谁授意的,招聘绝对应是真的,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要知道,这种宣传提法,是有误导报名者的,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目前,光伏业在国内外环境日益改善的背景下,已重换生机,加之大牛市已来临,壳资源已相当珍贵,超日的资质又相当好,经过两次大额计提,基本已是净壳,且两年计提的许多东东在环境改善下有可能冲回,因此,超日的重整成功是必然的。超日的资质比金泰、华塑、关铝、聚友、三联、贤成不知好多少倍,危局都是大额计提,也就是财务手段和流动性危机造成的。
下一步,应进入实质了,也就是债权的博弈。
只要此解决了,超日重整的进展将会很快。
其实,从目前光伏业的复苏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就是超日自救,年底扭亏都没有问题。
1,非经营性亏损,只要债务打折,扭亏轻而易举。
2,随着景气度回升,只要超日海外--欧洲、美国、日本的电站出售一处,经营性盈利也不成问题,保壳就基本无虑。
好事多磨,耐心等待吧。
大家也可以成立股东委员会,监督、协调、促进超日的重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誉远定坤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