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基本道德规范范是由社会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吗

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服务,助您不断前行!
京ICP证号&&
京网文[3号&&
Copyright (C) 2017 Baidu《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教学设计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 &&&
《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教学设计
文章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设计&&&&&&&&&&&&&&&&&&&&&&&&&&&&&&&&&&&&&&&&
1、&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作为法律起始课,力求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生活实践、未来发展“三个起点”出发,坚持知识性与思想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科学性与趣味性、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四个统一”原则,贯穿促使学生养成终生学法、用法的素养“一条主线”,师生共同推开法律神圣的大门。
2、&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讲法律的含义,一从横向维度,即法律作为社会行为规范中的一种与社会道德、风俗习惯、规章制度等的区别;二从纵向维度,即通过探究起源和演变,理解法律的本质(特别是我国法律的本质)。
理论性强,概念多,知识点散,科学性要求高,难度大。
注:我校为市重点学校,学生基础好,综合素质较高。
a(生活实际)在媒体、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具体的法律案例,零散的法律条文,有一些感性认识和简单思考。
b(认知实际)学生具备一定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分析处理信息、探索研究的能力。本节属于法理范畴,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和社会发展史的知识,学生在这方面比较欠缺。
c(发展需求)学生进入青春期,独立意识增强,强烈渴望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因此对法律特别是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兴趣浓厚,求知欲强。
总体为讲授课方式,包含:小组合作式、探究式等
前期教学状况分析及对本节的影响
在此之前思想品德课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主,法律教育作为“成长中的我”需要的一部分,虽与前面有内在联系,但它从全新的角度去探索社会行为规则,因此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导他们法律是一门有趣、有用、好学的科目。
教学硬件要求
多媒体设备
安装有:PPT播放软件、FLASH软件播放器、媒体播放器
3、教学目标及内容框架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的公民意识
过程与方法(能力)
a培养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探究思考的能力
b培养加工整理、归纳总结社会信息,逻辑推理的能力
c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d培养从纵、横两个维度认识事物的方法能力
知识与技能
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实施的特殊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和难点
a“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b“我国法律的本质”是难点
内容框架设计
(也可作为板书)
4、&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营造氛围(约1分钟)
&&&&&&&&& 【教师】用PPT文件连续放映:神兽“D”、汉谟拉比法典、天平、利剑、
法庭、国徽、警察等内容。
&&&&&&&&& 【学生】观看体验。
&&&&&&&&& 【说明】配适当音乐,烘托法律的庄严神圣。
第二环节:从学生已有认知实际导入新课(5分钟左右)
&&&&&&&&& 【教师】通过刚才的图片,同学已经意识到了我们将开始一门新课程的学
习――法律课。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看到过一些法律案件,听说过一些法律条文,都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完称: 我看到(听)过(事实或条文),因此我认为法律是&&&&&& 的。每人发言不超过30秒钟。征求10人左右,把答案和姓名写在黑板上,例如:“公正”(某某同学)
&&&&&&&&&& 【学生】各抒己见。
&&&&&&&&& &【说明】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 &&&&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认知水平出发,激发学生兴趣。
第三环节:播放故事,感受法律(3分钟左右)
【教师】同学们的认识,部分今天可以评价,其余的要留待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老师说法律是一个“故事”:
&&&&&&&&& &&&&&&&&&用FLASH演示《国王与磨房主》的故事,定格在威廉二世的信上:“我亲爱的邻居,来信已阅。得知你现在手头紧张,作为邻居我深表同情。你说你要把磨坊卖掉,朕以为期期不可。毕竟这间磨坊已经成为我德国司法独立之象征……至于你的经济困难,我派人送去三千马克,请务必收下……你的邻居威廉二世”。
&&&&&&&&&& 【学生】观看倾听。
&&&&&&&&& &【说明】flash应配有柔和的音乐,录音男士为好,声音浑厚,娓娓道来。
第四环节:师生互动,评析法律(5分钟左右)
【教师】我们的目的不是听一个“故事”,而是它背后的启示:同学们从两代国王、两代磨房主和地方法院三个角度看法律是怎样的?
&&&&&&&&&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评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勇于依法维权、法律是治国的根本。
【说明】开始渗透法律的基本内涵,引发学生思考。
第五环节:教师引导下的小组讨论――我国一部法律的修改(7分钟左右)
&&&&&&&&&& 【教师】故事生动地诠释了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的名言: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在民主国家里,法律应该成为国王。去年我国一部法律的修改对许多家庭都产生了影响:观看记实新闻片:&&&&&&
社会各界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在2005年被提上了日程,修改的焦点之一是:将起征点由800元提高到1500元,以减轻工薪阶层的负担。这一提高幅度是否合适呢?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举行了两次听证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暂停,假如你是参加听证会的人之一,你持什么观点,并说明理由。
【学生】按观点不同分组:“高组”、“低组”、“无法判断组”。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
【教师】继续放映:经过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两次审议,尊重广大公民的意见,把起征点由1500元增加到1600元,在10月27日以高票表决通过,并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 【说明】引导学生培养主人翁意识、民主参与意识。
&&&&&&&&&&&&&&&&& &&渗透对我国法律本质的认识。
第六环节: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探究法律历史发展,深化认识(8分钟)
&&&&&&&& &&&【教师】认识事物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探究它产生、发展的过程中的变化,下面同学们试用此方法去探究法律,要求独立完成。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研究、推理,填写表格
法律的&&&&&&&& &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法律的&&& &始终没有变化
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规定:
逃避兵役的人一定要处死;
帮助奴隶逃跑和藏匿逃亡奴隶,都要处死;……
法律维护和体现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大唐帝国最严重犯罪为“十恶”,《名律令》中:
以“谋反”罪惩治推翻皇帝统治的犯罪;
以“大不敬罪”惩治影响皇帝尊严及生活安全的犯罪;……
资本主义社会
为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法律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原则更改为“所有权行使限制”原则
维护和体现资产阶级利益
社会主义社会(我国)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教师】评价学生完成的情况,强调法律随着时代的变化具体形式在变化,但法律的本质始终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法律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说明】从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出发,独立思考,培养从时间维度认识事物的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培养逻辑归纳推理能力。
第七环节:教师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法律与同类规范比较,总结含义(10分钟左右)
&&&&&&&&& 【教师】按时间顺序,研究历史发展是认识法律的有效方法。同时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许多重要特征还体现在它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上。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改的事例,完成表格。
&&&&&&&&& 【学生】合作探究,填写表格
制定上(由谁订立)
保障机制上(违反了怎样管)
适用范围上(对谁有约束力)
社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
(从学生以后学习生活实
际需要选取)
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我国制定和修改法律基本程序为四个阶段a&&
b&&&& c&&& d &&&
(提示: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过程进行归纳)
关爱家庭、孝敬父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自强不息,艰苦奋斗
明礼诚信、团结友善……
(从上学期已经学习过的
内容中选取)
靠人们的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发挥作用,违反了会遭到人们的嘲笑、白眼、回避、议论,造成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压力。
《进入工地安全须知》
《中学生守则》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景山学校学生指南》……
(从密切相关的学生生活
实践选取)
只在本单位本组织适用,不能拿本单位的纪律处分外单位的人
我们小组给法律下的含义:
【教师】指导评价,结合学生所下含义,总结出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强调刚才使用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即在横向上和其他相近的事物进行比较,区别就是它的重要特征,今后要有意识运用这种方法去分析认识事物。
【说明】从学生的已有生活实践出发,培养合作学习、取长补短、规纳总结、逻辑推理的能力和意识,培养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体现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组织教学活动的要求。
第八环节:师生互动,共同评点同学已有认识(3分钟左右)
&&&&&&& 【教师】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探究了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下面用这节
课的知识检验同学已有对法律的认识哪些是正确的。
【师生】共同评析。
【教师】有些还要通过后面的学习甚至是离开学校,终身学法、用法的过程中才会体验到的。
&&&&&&&& 【说明】前后呼应,尊重学生的思考,渗透终身学法、用法的观念。
第九环节:课堂小结(2分钟左右)
&&&&&&&& 【教师】这节课了解了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知识),学会了从发展过程和同类比较中认识事物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能力),知道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法律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所以我们青少年更要热爱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情感、态度、价值观)。
&&&&&&&&& 【学生】倾听思考,整理思路。
&&&&&&&&& 【说明】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维度进行落实。
第十环节:课堂延伸(1分钟左右)
&&&&&&&&& 【教师】布置学生搜集、整理自己最关心、最困惑的法律知识、法律事件。
&&&&&&& &&【学生】搜集、整理问题。
&&&&&&&&& 【说明】全员参与,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既简单方便,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需要出发,有利于增强教学实效性。
5、教学流程图(共10环节):
1营造氛围&&&&& 2 新课导入&&&&&&& 3教师播放故事&&&&&& 4师生评析
(视觉听觉)&&& (已有认知)&&&&& (感受法律)&&&&&&&& 互动评价
5出示新材料&&&&& 6自主探究&&&&&& 7小组合作学习&& &&&&8师生互动
小组讨论&&&&&& 法律历史发展&&&&&&& 同类比较&&&&&&&&&& &评点
&&&&&& &&&&&&&&&&深化认识&&&& &&&总结法律含义&&&&&& &已有认知&&&&&&
9教师小结&&&&&&&&&&&&& &&&10课堂延伸
落实三个维度要求&&&&&&&&& 了解学生实际需求
&&&&&&&&&&
6、& 教师自行设计教学评价:
【说明】落实三个维度的要求,从可持续发展学习出发,师生共同进行评价。
【单项】9、10分为优,7、8分为良,6分为及格,6分以下为不及格。
【综合】每项10分,共100分。85以上为优秀,70-85为良好,60-69为及格,60以下为不及格。
【呈现形式】1
【呈现形式】2
1、认同自己作为公民应尊重规则,尊重法律,遵纪守法
2、理解我国法律的本质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3、积极参加分组讨论
4、代表小组汇报发言
其他同学得8分
5、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归纳总结出自己的观点
6、注意力集中,倾听他人发言
7、下一课将学习宪法,写出有效的学习思路
8、复述法律含义
9、最关心、最困惑的法律知识、法律事件
10、教师评价
文章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没有相关教案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 ? ? ? ? ? ? ? ? ?> 问题详情
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有许多种类,其中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体规定权利、义务的行为规范是A.道德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有许多种类,其中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体规定权利、义务的行为规范是A.道德规范B.宗教规范C.法律规范D.纪律规范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法在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都可归属为法的A.社会作用B.规范作用C.评价作用D.教育作用2法律部门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法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3根据解释主体和解释效力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正式解释的是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D.学理解释4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相关考试课程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30|
上传日期: 18:16:5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关注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基本道德规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