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卦风火家人,变卦坤下坎上,再加上主卦 互卦 变卦,一开始还能看懂解释,多了

近来懒惰,实在不想写博客。但看每天都有易友来访,着实有些令我不好意思了。正好今天中午,表妹微信上问我事情。不复杂,却又与“一说广播”节目的第一集《周易是什么》里面一段算是相应。故特写一博文。
(顺带一提,“一说广播”第二集估计最近两天就会上传(因负责降噪、剪辑的朋友杨帆女士很忙,抽空帮我们,所以时间上不敢说得绝对)。内容讲的是蒙卦与教育。本人才疏学浅,同时为照顾没有太多易学基础的朋友,故一些录音内容只得无奈割舍。尽管如此,也应能令大家多少管窥到蒙卦之本意,以及古人的智慧。
&现在市面上,有些极著名的所谓名家胡乱解释64卦。比如坤卦的第三爻“...
或从王事...”,解释说“或”是迷惑之意。我真是非常‘佩服’。古人又不是二傻子,如果真是迷惑之意,直接说“惑从王事”不就行了。“或”其实就是或者的意思,是指“或者跟随着君子(国王、大人、民意)等做事,不要自作主张,自作聪明”。此处是取坤卦顺从之意。没想到,现代名家还就是自作聪明一通乱说啊。
&再比如第四爻,“括囊”居然直接解释为工作中口风要紧些。我的奶奶呀!古人本意是说,要容得下一切。因为位置特殊,故不管是上头领导的责怪,还是底下民众的埋怨,都应像大口袋一样装得住,宰相肚里能撑船。同时把袋口封住(“括”之意),心无怨言,此乃坤卦之厚德载物的境界啊!竟生生被解释为如此狭隘的‘口风要紧一些’,周文王若看到,怕是胡子都得气歪了。
&呵,乾坤两卦乃周易之门户,天地之枢机,重中之重,名家居然都能解释得好多错误,且毫无乾坤两卦磅礴大气之境,全是用现代社会那些尔虞我诈的破事来形容。我觉得等于是对周易的贬低。所以当年名家视频,看了两三集实在‘熬’不下去,再也不看了。现今有机缘暂为大家粗浅解释蒙卦,以后若有机会,可能也会讲解其他卦的含义。
&但我真心佩服他们的一个本领,一点小事我最多说十分钟,他们却恨不得能讲十集。我刻意学习过,学不会呀!不知是否有类似程序一样的秘法心得?谁能给我点实用教材呀?)
&《周易是什么》里说,八卦预测法或者说梅花易数的互卦,除了表示事物发展的第二步(中间阶段)外,还可表示事物的内因。今天表妹联系我说,昨天第一天上班(刚换的工作),莫名头疼,甚至一晚上都没休息好。问为何,是否办公室风水有问题?我用手机软件随机起一卦,如下:
& & 履 卦  家人卦
&  暌 卦 
  ▆▆▆    ▆▆▆    ▆▆▆   
用 ▆▆▆ ☉  &▆▆▆    ▆ ▆  
  ▆▆▆    ▆ ▆   ▆▆▆  
  ▆ ▆   ▆▆▆    ▆ ▆  
体 ▆▆▆    ▆ ▆   ▆▆▆  
  ▆▆▆    ▆▆▆    ▆▆▆   
  [本卦]  [互卦]  [变卦] 
&具体分析不说,只说下互卦“风火家人卦”。卦名叫家人,似乎感觉不是办公室风水,而是家中风水。我犹豫了一下,然后确定就是办公室的问题。家人卦是应到表妹回到家依然不舒服这一事实。至于如何确定是办公室,这个道理不在这里阐述,请见谅。
然后就简单了,体卦是兑卦,被离卦所克,而离卦是巽卦所生。离卦为火、电等,巽卦为绿植、线等。我回复道“是否你座位的附近有绿植,或者类似电线一类?而且重点看你的东南方和南方有什么。”答复首先她就坐在东南角的工位上,面北而坐。其右前方东北方有一盆富贵竹,而右后方东南方是一堆办公室使用的网线、路由器端口什么的。我说富贵竹没事,就是那些网线,最好撤掉,撤不掉就只能用没办法的办法来解决。其中一条方法是盖住它们。表妹马上找了个纸箱子盖住。也许是心理作用。她说一盖上就开始感觉到头没那么难受了。
&呵呵,不管怎么说,就算是心理作用也好啊!不过,通过这个例子,是否能对有缘易友断测之法有所助益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地风升卦详解 【范文十篇】
地风升卦详解
范文一:水地比
【原文】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译文】比卦。吉祥。考察占筮,开始而长久正固,没有灾难。从不安定中刚刚转变过来,后到的会有凶祸。
1、比卦是下坤上坎,亦即“水地比”。《序卦》说:“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杂卦》则说:“比乐师忧。”师卦忧虑而比卦喜乐。
2、“比”是亲近依靠、互相帮助之意。对人群相处而言,吉祥。“原筮”是要辨明实情,以免有虚伪的人蒙混。如此才可以开始“比”,并使之长久、正固。此事大为不易,但是“无咎”。
3、到了比卦,天下才从“不宁”中转变过来。“后夫”的“夫”是语气词,凡是后到的(包括众人与小国家),由于亲比不上,所以“凶”。
【原文】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后夫凶,其道穷也。
【译文】《彖传》说:比卦,吉祥。比是辅助的意思,在下的人都能顺从。考察占筮,开始而长久正固,没有灾难,是因为刚强者居中。从不安定中刚刚转变过来,是因为居上位者有底下的人来应和。
的会有凶祸,是因为他的路走到尽头了。
1、“比”有亲近、互助之意。下卦坤为顺,表示“下顺从也”,百姓都来相辅。上是指九五,占天子之位,并且刚爻居中,有刚健中正之德。
2、九五刚中,六二阴爻居柔位,也居下卦之中,所以上下相应无间,天下开始太平。“后夫”则指后到者,迟疑不肯亲比,最后无路可走,所以“凶”。
【原文】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译文】 《象传》说:大地上有水,这就是比卦。先王由此领悟,要封建万国,亲近诸侯。
1、比卦下坤上坎,坎为水,坤为地,是“地上有水”。地承载水,水滋润地,两者相互依存。
2、先王是指古代天子,在安定天下之后广建诸侯之国。夏朝有万国之说,商汤时有七千七百七十三国,周初仍有一千八百多国。小国多,有如众星拱月,共同来辅佐天子。
【原文】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译文】 初六:有诚信,去亲近依靠,没有灾难。有诚信如同瓦罐盈满,会有另外的吉祥最后来到。
《象传》说:比卦的初六,将有另外的吉祥。
1、比卦须以诚信为先,所以初六“有孚”。而初六所比的对象,自然是全卦唯一的阳爻九五了。愿意去“比”,就“无咎”。
2、“盈缶”,下坤为釜(锅),借为“缶”( fou瓦罐),上坎为水,瓦罐水满,有如诚信无比。那么,先是“无咎”,而最终会有其他的吉祥来到。“终来”是因为初六离九五最远,不过最后还是受享吉祥。
【原文】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六二:从内部去亲近依靠,正固吉祥。
《象传》说:从内部去亲近倚靠,是一因为没有失去自己的立场。
1、六二在下卦(又称内卦)之中,阴爻居柔位,又与九五正应,所以说“比之自内”。
2、六二本身也是居中得正,所以“贞吉”。虽然是向九五亲近倚靠,但是并未失去自身的立场。
【原文】六三:比之匪人。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六三:亲近依靠的都是不适当的人。
《象传》说:亲近倚靠的都是不适当的人,不也让人感伤么?
1、比卦以九五为主爻,六三可以亲近依靠谁呢?六三在互艮(六
三、六四、九五)中,艮为止,无路可走。六二与九五正应,六四也上乘九五,六三与上六又敌而不应,结果变成无依无靠,想比也没有着落,是为“比之匪人”,“匪”为“非”,不适当也。
2、“伤”字可以指感伤,也可以指伤害。总之,不是好的情况。
【原文】 六四:外比之,贞吉。
《象》曰:外比于贤,以从上也。
六四:向外去亲近依靠,正固吉祥。
《象传》说:向外去亲近依靠贤者,是要顺从上面的九五。
1、六四与初六敌应,不过在比卦中各阴爻皆须归附九五,所以六四要“外比之”,向外去找九五了。六四阴爻居柔位,得正,所以“贞吉”。
2、九五为刚正贤明之君,又在六四之上,六四就是“以从上也” 。
【原文】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 邑人不诫,上使中也。
九五:发扬亲近依靠的作风,君王用三驱之礼狩猎,失去往前跑的禽兽。国中的人没有戒惧,吉祥。
《象传》说:发扬亲近依靠的作风,是吉祥的,因为处在端正守中的位置上。舍去叛离的,容纳归顺的,所以失去往前跑的禽兽。国中的人没有戒惧,因为上位的人所行使的是中道。
1、九五为全卦主爻,充分发挥比卦的精神,是为“显比”。下坤为田,可供狩猎,所以用田猎来比拟。
2、“三驱”,古代君王狩猎时,从后、左、右三面包抄,但是不阻绝正前方。如此,会失去往前跑的禽兽,等于留一条生路而不一网打尽。在此,“前禽”是指上六,以致上六会陷于“比之无首”的困境。
3、就官方狩猎而言,由于猎物要供祭祀、招待宾客或献给君王享用,所以必须不损伤猎物的颜面与外观,因此“舍逆取顺”,亦即不射杀逆向而来(面朝我)的禽兽,而射杀顺着我的方向(背向我)的禽兽。但是这句话用在比卦,意思变成:要舍弃叛离我的人(舍逆)而容纳顺从我的人(取顺)。
4、下坤为地,为众,可称为“邑人”。“诫”同“戒”,有警惕恐惧之意。何以“邑人不诫”?因为九五居中守正,不会胡作非为。
【原文】上六:比之无首,凶。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上六:要亲近依靠却没有开始的机会,凶祸。
《象传》说:要亲近依靠却没有开始的机会,也没有任何好的结
1、比卦重心在九五,到九五已大告功成,容纳了初六、六二、六四。上六之应在六三,两者又相敌,等于找不到开始的机会(无首),何况六三已经“比之匪人”了。
2、上六对九五是乘刚,注定是不顺,而自己走到了全卦尽头,要结束也是无处可去,所以说“凶”。
范文二:游魂卦和归魂卦详解
游魂卦与归魂卦分别是八宫卦十六变卦中的第六变与第九变出现的卦,六变是游魂卦,九变是归魂卦;(然而通常的注释是京房易的八宫卦的七变加纯卦共显示八个卦;)请参考:十六变卦法游魂卦的特点主要是变,游的本意就是来往、不固定、经常移动。魂是漂忽不定的,游魂即是不固定的、经常移动的魂。此意用在游魂卦上,就有了“变”的主象,因而,游魂卦不管出现在预测何种事上,“变”都是主象。
有的书上说:“逢游魂卦,我欲长久之事而不能长久”;游魂卦为八宫第七卦共八个卦:《火地晋》、《雷山小过》、《天水讼》、《泽风大过》、《山 雷颐》、《地火明夷》、《风泽中孚》、《水天需》。
游魂卦速变法:将一个八纯卦五爻阳变阴、阴变阳,内卦变成错卦(相反的三画卦)即成游魂卦;
归魂卦的特点,正好和游魂卦相反,游魂卦为“变”,归魂卦为“不变”。预测事物的发展,图谋事情的成功,如逢归魂卦则是心有定向、不变更、不易改变之象,预测时,如出现变化之后的事情,也会以主象或原象的不变为主,使出现的新事受到拘泥而不易做成功。预测出行逢归魂卦,则会使出行难以启动,或如果硬要出行则不顺,测行人何时归,则人必归,因归魂卦为不变,有一个稳定的居处,逢此卦都会安然无恙。归魂之象,所问之事,拘泥而难行,保守而难变,变则还有复原之情,我欲出,而归魂不得出。
归魂卦为八宫卦的第八卦共八个卦:《火天大有》、《雷泽归妹》、《天
火同人》、《泽雷随》、 《山风蛊》、《地水师》、《风山渐》、《水地比》。
自编游魂卦与归魂卦速变歌诀:
“八纯卦1、2、3、5爻变游魂,只变5爻为归魂,反之回推到八纯。”
例如:游魂卦火地晋外卦是火(离),内卦是地(坤),变的意思是阴变阳、阳变阴,1、2、3爻为内卦地变成天,再变5爻则使外卦离火也变成天(干),上天下天就变成了干为天的宫主纯卦,同时也知晓了火地晋为干宫的游魂卦;反之从干宫主卦亦很容易读出干宫的游魂是火地晋了;又如归魂卦火天大有卦,只变5爻使其外卦由离火变成干天,使大有卦变成上天下天、干宫的宫主八纯卦,反之变化亦然。
归魂卦速变法:将一个八纯卦五爻阳变阴、阴变阳,即成归魂卦;
“游魂行千里,归魂不出疆”。 游魂、归魂二卦的特点,不主吉凶,凡占吉凶祸福者以卦中干支生克制化为主。
游魂歌诀:
所测图谋非长远,动而不定常更迁,身命无有安业处,行人游荡且忘返。 出行无踪不思归,家宅此卦多变迁,坟冢之灵不安宁,祸福再以用神参。 归魂歌诀:
归魂游魂意相反,心有定向不更变,新事拘泥而难行, 旧事章程仍依然。出行难动行人归,坟冢风水鬼神安。
先天八卦图两两相对的经卦为互为错卦(又称变,阴阳互变),例如:干卦与坤卦;离卦与坎卦等等。
(还有一个叫综卦的卦名常常出现,又称为复,即把经卦颠倒过来,例如:巽卦与兑卦;艮卦与震卦;见下图)
上图为八经卦图,为三爻卦;两两重叠就成了八纯卦的六爻卦;以至产生出六十四卦。
范文三:易经的乾卦与坤卦
乾卦第一爻:潜龙勿用
勿用就是站在不用不用的立场来用。
做好充分的准备,蓄势待发
利见大人:①表现得有大人的风范
②要得到大人的赏识
无咎:只要行得正、做得正,就算有些小过错,也会很容易得到谅解。
不勉强追求任何事情,但一定要尽力。
警惕,是再准备,再充实,准备跳跃
鲤鱼跃龙门,跃得过就是飞龙在天,跃不过就掉进深渊,天渊之别。
九五 飞龙在天。九五之尊就是从此爻而来
飞龙在天的时候要适可而止,因为亢龙有悔。(是很惨的)
话不可说得太满,事不能做得太过
乾卦告诉我们,就算是龙,在不同的阶段,也要做出不同的调整。在人生不同的阶段,做不同的调整。
群龙无首:人生就是阶段性的调整。
当踩到霜的时候,要想到坚冰将至,提早做准备
此爻告诉我们要有高度的警觉性,见微知变
直:向上,去支撑领导
方:立场坚定
大:肚量要大,心胸宽广
不习无不利:不要染让得意忘形那些劣习,要地道。地道就是地的本性
此爻告诉我们当有了一点成绩的时候一定不能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要认识到配合上级工作就是本分。
含:是内敛,是深藏不露(深藏不露是非常有能力的人才有资格说的)
心里合理判断,嘴上妥当表达
或:是困惑,办公家的事要心存困惑,才能认真
无成有终:只是把事情做好而已,没有成就
此爻告诉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既要谦虚谨慎又要尽心尽力,无论取得多么大的成绩都不可去争夺功劳,只有明白自己的位,守住自己的分,才能把事情做得有始有终
括囊。像口袋一样,口风紧,说妥当的话
要多听少说,就不会引来麻烦
黄:和什么颜色都能配合,要无为,就是不制造问题 不制造问题,尊重所有的人,协调好
黄裳元吉是功劳很大,但不会被领导猜忌
玄:地龙的颜色。(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地虎了,是地龙了) 黄:天龙的颜色
君主跟军师(或将帅)大战,惨烈。(代表:年羹尧)
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不要过分苛求,这永远是自然的真理。 道理永远在现象背后。
人要把所有的磨练当做成长的过程
范文四:详解如何用《易经》算卦
我们开始读《周易》。怎么开始呢?是不是找本《周易》来,像读《三字经》一样,翻开第一页,开始读"乾,元亨利贞"?打住,不要这样。这是读哲学著作的读法。哲学著作是有系统的,所以应该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但《周易》不是这样。《周易》写出来,是为了让算卦的人去查检的,不是为了让人从头到尾读的。《周易》有64卦,即使没看前一卦,也完全可以看懂后一卦。从头到尾泛泛地读,反而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那怎么开始呢?我有个体会,读中国的典籍,就怕你和它没感情。拿来一本书,抄起手术刀,割下一小条来研究研究,是研究不出什么的。或者拿来一本书,不知道它是怎么写成的,就供在那里,每天上三炷香,也是读不懂的。要读一本书,就要爱上它,批判和崇拜都不是爱。《周易》不是哲学著作,不是个特别有系统的东西。要和《周易》培养感情,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算卦。
《周易》本来就是一本卦书,我们要读《周易》,就要像读卦书的样子。古人是算出卦来以后,再到《周易》里去找相应的卦辞的。所以我们也应该算卦,然后算出哪卦读哪卦。如果你不是为了读书而算卦,而是为了卜问事情去算卦,那就更好了,因为你是把《周易》里的话放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理解的,等于是带着问题读书,效果当然更好。不过我是说这样可以收到好的读书效果,至于能不能真的指导日常生活,我建议你还是抱着"玩"的心态就行了。
算卦是什么原理呢?算卦是一种巫术,巫术和宗教是不一样的。宗教认为世界是有秩序的,这个秩序之上有一个上帝,上帝是有理性的,而且是最聪明的,人品也是最好的。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好的。如果是这样,就不需要算卦了,想知道自己明天遇见什么事,直接打个电话去问问上帝就行了。不过问了也没用,因为上帝都安排好了,不能改了,问出来好事,固然高兴,万一赶上上帝想考验你,明天该着你倒霉,那你也只能干着急。但是巫术不这么看,巫术认为世界是没有统一的秩序的,就是一大锅腊八粥,这锅粥上面有没有上帝呢?兴许有,但是就算有,他也是没理性的,起码没有跟我们一样的理性,所谓"天意从来高难问"。那怎么办呢?那就得靠你自己了。遇上好事,你也得自己小心,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把好事弄丢了;遇上坏事,也别着急,你自己想想辙,努努力,还能转运。整个《周易》,就是讲怎么把坏事变好事,然后别把好事变坏事的。总的来说,巫术认为所有的过程都是随机的,而算卦也是一个随机的过程,因此是对世界的模拟。算卦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对一个模拟的随机的过程的观察,去推测真实的随机的过程情况。那么,一个随机的过程能模拟得了另一个随机的过程么?我觉得悬,不过没关系,反正一切都是没有秩序,没有准谱的。所谓以毒攻毒,以乱对乱。算卦本身没有什么道理可讲,正如这个世界运行的秩序没有道理可讲。 经常有人问我:"你相信算卦么?你算卦能算准么?"我的回答是:"能算准,但是我不信。"我是个不大有宗教体质的人,不喜欢相信什么东西。即使我每天算卦都能算准,我也不会信,何况还算不准。算卦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游戏而已。如果你读到我的文章,从此相信了什么东西,我衷心祝愿你能得到福报。而如果你不信,那么你或许会是我的同道。这里我不讨论信与不信,只是介绍几种算卦的
汉朝比较时髦的算卦方法主要有两种,麻烦一点的叫蓍(音师)卜,简便一点的叫币卜。
蓍卜比较麻烦,如果你想学会,建议一边读一边照着做。
蓍卜据说要用蓍草才灵,其实用牙签就行,用别的各种各样的小棍也都行,因为反正也不灵。找一块干净地方,窗户朝南,在屋子中间摆个桌子,长五尺,宽三尺,就可以坐在上面算卦了。拿五十五根牙签,放在锦囊里。再拿一个竹筒,一张纸,一支笔。这些东西的摆放都是有规矩的,现在先不管。然后烧香,致敬,开始算卦。
如果条件不允许,道具可以将就一点,但是牙签一定要五十五根,因为《周易》认为五十五是一个神秘的数字,称为"大衍之数"。从五十五根牙签里,先随手拿出两根牙签,代表阴和阳,再随手拿出三根牙签,代表天地人,供在竹筒里。再拿出一根,代表元气,也供起来,一共还剩七七四十九根。供起来这六根没什么实际的用处,如果没那么多牙签,直接拿四十九根也行,但这六根代表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尊重,为的是营造算卦的气氛,这就是文化。
从这四十九根里再拿出一根,夹在左手小指和无名指之间,这叫扐(读如"欢乐"之"乐" ),"扐"就是小学除法里说的"余数"。把剩下的四十八根随手分成两拨,拣少的一堆,四根四根地数,数到最后,有四种可能,剩下一根、两根、三根或者四根,如果剩的是一根、两根或者三根,就拿起四根来;如果剩的是四根,就拿起八根来。这四根或者八根牙签也叫"扐",夹在左手无名指和中指之间。 然后把剩下的两堆合起来,再重复上一个过程,把得到的"扐"夹在左手中指和食指之间。然后再重复第三次,仍然得到四根或八根牙签。现在我们从四十八根里拿出了三堆"扐",有四根的,有八根的。如果有两堆四根,一堆八根,就叫"少阴",画一道阴爻(--),读作"拆";如果两堆八根,一堆四根,就叫"少阳",画一道阳爻(-),读作"单";如果三堆都是八根,就叫"老阴",画一个"拆",旁边再打个点;如果三堆都是四根,就叫"老阳",画一个"单",旁边打个点。按规矩,老阴应该画叉,老阳应该画方框,没有实际意义,这里就省略了。
这就画好了一爻,再把四十九根牙签都放到竹筒里,重新来。这么反复六遍,画出六爻,一卦就画好了。画的时候注意,要从下往上画。第一爻画在最下面,第二爻画在第一爻之上,第三爻画在第二爻之上,这是模拟世间万物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
画好后,把东西收拾好,再焚香、致敬,从桌子上下来,卦就算完了。算完以后,就找一本《周易》,去里面找自己刚才算出来的卦。
顺便说一句,买《周易》的时候不要拣贵的买。贵的书往往是加了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浪费钱不说,还容易误导人。如果在书店看见好几本《周易》,在确定其六十四卦齐全的前提下,建议买最便宜的一本,当然还要看注释的深浅是不是
适合自己。
翻开《周易》,就可以看到每一卦前面都有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咱们刚才画出来的卦象。卦象的后面跟着一些话,这些话就叫"卦辞",是总说这一卦的。比如《乾卦》,卦象是六个阳爻,后面跟了一句话:"乾,元亨利贞",这"乾"是卦名,"元亨利贞"就是卦辞。卦辞后面还有爻辞。刚才画卦时我们知道,每一卦是由六个爻组成的,而这六个爻都有自己独立的意思,爻辞就是解释每一爻的意思。我们先在《周易》里找到刚才画出的卦,然后看刚才画出来的卦里有没有老阴或者老阳。老阴和老阳统称"变爻",也叫"动爻"。之所以叫"变爻"或"动爻",是因为老阴和老阳是会变的,阴的变成阳的,阳的变成阴的。如果没有"变爻",就直接看卦辞。如果有"变爻",就去看变的那爻的爻辞。得到的卦辞或者爻辞就是你占卜的结果。
可是要是算出来不只一个"变爻"怎么办呢?这就有点麻烦,如果有两个变爻,就把两爻的爻辞综合起来看,如果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变爻,就等于没有变爻,就去看卦辞。--听着还是有点乱。
西汉焦延寿想得就比较周到。他不看动爻,只看静爻,就是看卦象。我们画出来一个卦象,把老阳老阴都变过去以后,又形成一个新的卦象,这就有了两个卦象,根据这两个卦象就可以判断吉凶了。这叫做"某之某"。比如我们卜出来乾卦,二爻和五爻都是变爻,把二爻和五爻都变成阴爻,又得到离卦,那么我们卜出来的就是"乾之离"。在焦延寿写的《焦氏易林》里,每两个卦象之间的变化都配有一首四言诗,叫做"林辞"。A之B有一条,B之A也有一条,这样一共有64×64=4096林,算出卦来,一查《焦氏易林》就行了。不过这主意也不是焦延寿自己出的,估计是他从楚国巫师那里听来的。《焦氏易林》收在《四库全书》里,但是现在市面上好像没卖的。到网上百度一下,应该有电子版。
有人会问了,"扐"有两种情况,但这两种情况的概率是不一样的,"扐"四根的概率是75%,"扐"八根的概率只有25%,"阴阳"之间的概率不应该是各50%么?不是的,《周易》认为,人的运气有"吉凶悔吝"四种,人和天是一组对立的"阴阳",天自己又有"阴阳",人自己也有"阴阳",天人交汇时,自然就有四种可能。人得到幸福,也就是得"吉",只有四分之一的可能,还有四分之一的可能是陷入困境,也就是得"凶",另外二分之一的可能是留下遗憾,也就是"悔"和"吝"。比如两个人谈了一段恋爱,该结婚了。如果两个人都想结婚,那就能顺顺当当地结,这就是吉。如果两个人都不想结婚,那就别结了,就是凶。这两种情况都没什么可说的。如果一个想结一个不想结呢?这就有的讨论了。其中想结的一方就是悔,不想结的一方就是吝。悔和吝可能往吉的方向发展,原来不想结的一方也想通了,同意结婚了;但是也可能往凶的方向发展,原来不想结的还是不想结,原来想结的也折腾烦了。吉凶悔吝各有四分之一的可能,坚决能成的占四分之一,坚决不能成的也占四分之一,还有二分之一的余地,属于事在人为。
蓍卜比较麻烦,汉朝人为了省事,就发明了币卜。据说要汉五铢钱才灵,五铢钱不好找,拿人民币钢蹦代替就行了。要三个一样的钢蹦,规定有字的一面为阳,
没字有国徽的一面为阴,一扔,落下来,两阴一阳为少阴,两阳一阴为少阳,三个阳是老阴,三个阴是老阳。扔六次,仿照蓍卜画卦就行了。这就快多了。 汉朝和现在一样,是把国号印在钱币背面的,所以拿钢蹦扔没问题。但宋朝人认为有国号的一面是正面,这样就缠不清阴阳了。所以有人就拿三个骰子,每个骰子涂好色,规定三面为阳,三面为阴,然后扔,也行,意思是一样的。
用钢蹦或骰子扔,效率是大大提高了,但有一个小问题。就是在蓍卜中,每一"扐"得阳的概率是四分之一,而在币卜中,每一枚钱币落下来时阳面朝上的概率却成了二分之一,这就不符合《周易》原来"吉凶悔吝"的思想了。不过币卜带来的方便毕竟是巨大的,不很较真的时候,用币卜就可以了。
古人认为当巫师很难,把巫师的本事说得特别玄乎。其实掌管卜筮的巫师整天就干这么点事,没什么难的。谁都当得了巫师。
范文五:坤为地
【原文】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安贞吉。(六爻皆阴)
【译文】 坤卦。开始,通达,适宜像母马那样的正固。君子有所前往时,领先而走会迷路,随后而走会找到主人。有利于在西南方得到朋友,并在东北方丧失朋友。安于正固就会吉祥。
1、“元”只有在乾卦是指创始,在其他卦则是指开始。不过坤卦的“元”特别是指继创始之后的最初生成作用。这一点在《彖传》会有所说明。万物生成之后所形成的整体,自然也是通顺畅达的。相对于乾为天,坤是地,是万物之母。
2、坤卦异于乾卦之处,是“利牝马之贞”,而不是普遍的利贞。牝马是母马,柔顺而健行,所以取为象征。在此,牝马象征坤道有如大地,顺着天的法则健行不已,又能养育万物。
3、“君子有攸(所)往”时,要参考坤卦的随顺,而不能率先带头。随顺在后,则会找到主人,亦即以乾卦为其依归。《易经》有阳先阴从的观念。
、西南是阴方,坤可以找到同类;
东北是阳方,虽然失去同类,但是获得了主人。因此以上二者皆为有利。关于方位,在此可参考《后天八卦图》:西南皆为阴类,东北则属阳类。
【原文】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 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 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 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译文】 《彖传》说:至广啊!坤卦所象征的元气,万物借它而得以生成,它也由此顺应了天体。坤卦所代表的大地以其厚重来承载万物,功能也响应了无边无际的需求。它包容宽裕而广阔远大,使各类物种都通顺畅达。母马是属于大地的生物,驰行大地而没有疆界,性格柔顺而适宜正固。君子在前进时,率先行动会迷惑而失去正道,在后随顺就可以获得恒常法则。在西南方得到朋友,是指伴随同类前进;在东北方丧失朋友,是指最终会有喜庆。安于正固的吉祥,在于配合大地而没有疆界。
1、从坤卦开始,都是在卦辞之后,接上《彖传》与《象传》(大象)。然后是分述各爻爻辞。爻辞的《象传》(小象)则直接附于其爻辞之后。
2、“至哉坤元”,“至”有微妙无比的之意,在此译为至广,是为了配合地的属性;“坤元”,乾与坤称“元”,有如父与母,代表原
始的生命力。有此可知,《易经》在以乾为首时,并未忽略要靠乾坤并建、阳与阴合作,才可充分说明万物生成变化之理。乾是“资始”,坤是“资生”;乾是“统天”,坤是“顺承天”,各有功能,不可或缺。我们以天地为万物之父母,即出于类似观点。
3、坤卦六爻皆阴,所象征的是无比的承受力与柔顺度。这正是与天相对应的地。像母马那样,既能健行又至为柔顺,如此恒常坚持,就是它的“利贞”所在。换言之,这种柔顺其实也是一种刚强。君子效法坤卦,随顺而行,但仍可“得常”。
4、“西南得朋”与“东北丧朋”各有其利。譬如,女子年轻时有众多同性朋友,后来离开众友而与男子成亲,二者皆利。朱震说:“得君者,臣之庆;得亲者,子之庆;得夫者,妇之庆。庆者,未有不离其朋类而得者也。”有此可知,乾与坤(阳与阴)的关系是可以应用在多重人际关系上的。一般而言,阳主阴从,阳先阴后,阳为主动者,阴为受动者。坤卦以“安贞”为吉,其故也在此。
【原文】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 《象传》说:大地的形式顺应无比,君子因而厚植自己的得道来承载万物。
2、相对于乾卦的“自强不息”,坤卦是“厚德载物”。两者搭配,
则过程与目的同时显现,而君子的认生规划也十分清楚。
【原文】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 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初六。脚下踏着霜,坚冰将会来到。 《象传》说:脚下踏着霜,坚冰将会到来,这是因为霜是阴气开始凝结。循着此一规律发展下去,就会出现坚冰。
1、坤卦第一爻是阴爻,称为“初六”,位居最下,有如人之足,所以用“履”字。霜是稀薄的碎冰,看似微不足道,但是见微知著,可以判断将有坚冰。
2、程颐说:“犹小人始虽甚微,不可使长,长则至于盛也。”《易经》常以阴爻比拟小人,可供参考。
【原文】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 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二。直接产生,遍及四方,广大无边,不必修习,无不有利。
《象传》说:六二这一爻的活动,是直接产生而可以遍及四方。不必修习却无有不利,是因为大地之道广大无边。
1、六二居下卦之中,又是阴爻居柔位,并且二是地位,所以是最足以代表全卦之爻。爻辞无异于对坤卦作为“地道”的描述。
天圆地方的观念。孔颖达云:“生物不邪,谓之直也;地体安静,是其方也;无物不载,是其大也。”换言之,“直”是万物各自依其条件直接产生,只要条件成熟就自然出现了。能够如此,才会使万物遍及四方,由此造成广大无边的大地现象。“地道光也”的“光”通“广”。
3、“地道”是“直方大”,君子在效法时,“直”代表真诚,“方”代表方正,“大”代表包容。对内真诚而对外方正,互为表里,而根本态度则是包容。“习”是不必可以修习或修治,顺其自然就可以了。“无不利”之意是无有不利(而不是没有不利),如此文义较顺并且符合“地道”的性质。
【原文】 六三:含章可贞。 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 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六三。蕴涵文采而可以正固。或者跟随君王做事,没有功业却有好的结局。
《象传》说:蕴涵文采而可以正固,是要等待时机再作发挥。或者跟随君王做事,是因为智虑周延而远大。
1、六三进入人位,相较于天位而言,它代表了臣道。此外,六三处于下卦之上,必须待时而动。
2、此时虽有文采(亦即德行可观),也要正固守之,等待时机成熟。
置而言。如果真有这种机会,也须“无成”,不谈功业,要将荣耀归于君王,如此才会“有终”。处于危疑变动之际,最重要的就是“知光大也”。“光”通“广”。
4、由全卦看来,六三已经形成一个单卦的坤,具有坤的基本德行,但是由于处于下卦,所以合言之是“含章可贞”。其次,六三尚未形成完整的坤卦(无成),但是下卦已经走到(终点)。
【原文】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四。扎起口袋,没有灾难也没有称誉。
《象传》说:扎起口袋而没有灾难,是因为谨慎所以没有祸害。
1、六四开始进入上卦,处境危疑不安,最好加以收敛。“括囊”是不管才华如何杰出,也须扎起袋口,不要外露,像守口如瓶一般谨言慎行。
2、如此,自然可以“无咎”,但是相对的也不会有任何称誉。如果与乾卦的九三与九四对照,可知处在三、四这二爻能做到“无咎”,就应该满意了。
【原文】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六五。黄色的衣裙,最为吉祥。
《象传》说:黄色的衣裙,最为吉祥,是因为既有文采又居于中位。
1、六五是阴爻居阳位,并且是中位。这时应该怎么办?“黄”是中色,依后现代五行之说,黄是土之色,并且位居中间(东为木,青色;南为火,红色;西为金,白色;北为水,黑色;中为土,黄色)。“裳”是下身之衣(古代所谓的衣裳,是指上衣下裳),所以译为衣裙。六五居中位,所以穿上黄色(中色,又是土地之色)的裳。裳是下衣,表示阴之顺阳,不敢居上位。因此,配合大地之色,又是居中的黄色,穿上黄色衣裙,匡威完全符合坤卦的角色,因此称之为“元吉”。“元吉”的美好程度最高,超过了“大吉”。
2、如果在此没有采取“黄裳”,则后果不堪设想。这无异于以臣代君,以妇代夫,“元吉”可能成为大凶。至于“文在中也”,则再度强调有文采而能守中的重要。
【原文】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上六。龙在郊野战争,它的血是青黄色的。
《象传》说:龙在郊野争战,是以为它的路已经到了尽头。
1、上六是坤卦完成的一爻,此时六爻皆阴,阴气极盛,也可以
称为龙。它与象征乾卦的龙在郊野(上六居六爻最外,有如在大地的边远地区)作战。
2、“玄”为青色,是天色;“黄”是地色。“血”是受伤之证,表示阴爻在让位前的挣扎,出现交接之际的玄黄混杂阶段。
3、乾卦上九爻辞说“”亢,坤卦上六象辞说“穷”,都在提醒我们上位是个结束,必须改弦更张。只有变化才可能找到新的出路,也才可能让生命力持续发展。
【原文】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用在坤卦整体。适宜永久正固。
《象传》说:用在坤卦整体可以用九正固,是因为它是大的终局。
1、“用六”有如乾卦的“用九”,是《易经》中仅有的两句附加象辞。由于坤卦六爻皆阴,就以“用六”说明如何应用于全卦。由于坤卦本性柔顺,所以须由“永贞”而有利。
2、乾为始,坤为终。乾创始万物,坤接纳万物,犹如大地让一切安顿,把上天所造的一切都加以完成。为了扮演此一大的终局,则要靠“永贞”。
【原文】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
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其道顺乎,承天而时行。
【译文】《文言传》说:坤卦最为柔顺,但活动时却是刚健的;最为静止,但功能遍及四方。它随后而走找到主人,但却有恒常法则;包容万物,并且化育广大。坤卦的原理就是顺应吧,它顺承天体并且按照时序运行。
1、《文言传》只论乾坤二卦,无异于揭示纯阳与纯阴的性质、功能及启发。对于理解其余六十二卦的阴阳关系是不可或缺的。
如太极图中的阴阳鱼(阴鱼有阳眼,阳鱼有阴眼)。以坤卦为例,它是至柔的(顺承天体),但活动却已然刚健(按时许进行而不曾中止);它是至静的(宛如没有任何变化),但功能却遍及四方。在此,“德方”常被译为德行方正,这是联想到人的修养功夫,离本段主题稍远。
3、最能代表坤卦的是六二,配合六二爻辞的“直方大”,可知本段所指:“动也刚”是描写“直”(直接产生),“德方”是描写“方”(遍及四方),“化光”是描写“大”(广大无边)。最后谈及“坤道”时,再回归到《彖传》的主旨。本段以下分别述及各爻,则发挥《象传》主旨,其中着重君子所得之启发。这也是我们不把本段的“德方”译为德行方正的原因之一。
4、“承天而时行”一语中的“天”,是指天体或天体的运行法则(此时可称为天道)。在此若使用“天道”一词,必须强调其自然义,
否则“时行”二字失去对应。
【原文】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易》曰:"履霜坚冰至。" 盖言顺也。
【译文】(初六)积累善行的人家,必定会有多余的吉庆留给后代;积累恶行的人家,必定会有多余的灾祸留给后代。像臣子杀害国君,儿子杀害父亲这种大罪,其原因不是一天之内突然发生的,而是长期逐渐累积形成的,只是由于没有及早辨明罢了。《易经》说:“脚下踏着霜,坚冰将会到来。”说的就是循着趋势发展的现象。
1、从人的性格养成,到社会各种现象,都是逐渐形成的,所以对于恶行要防微杜渐。等到出现重大灾祸,就来不及了。因此,要留意趋势与方向,早作防备。
2、“积善之家”一语,是由上述趋势观点来强调“积”的重要,并且以“必有”来下断语,提醒人们多加注意。不过,所谓的善恶,若以家为单位,则每一个人作为行动主体与道德主体的角色,将会显得模糊。一方面,长期下来,每一家的善恶在加加减减之下可能差不太多;另一方面,后代子孙由于家有余庆或余殃,那么他个人的角色与责任如何界定呢?结果可能变成:每一个人都须为祖先及子孙负责,却反而忘记了对自己负责才是人生的重点。
【原文】直其正也,方其义也。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译文】(六二)直接产生,是说它的正确模式;遍及四方,是说它的适当表现。君子以严肃态度持守内心的真诚,以正当方式规范言行的表现。做到既严肃又正当,他的德行就不会孤单了。直接产生,遍及四方,广大无边,不必修习,无不有利。这样就不会疑惑自己的所作所为了。
1、由“直其正也,方其义也”一语,可知是到了《文言传》,才推衍出爻辞的道德意义。由直接(直)与正确(正),推及严肃(敬)与内心真诚(直内);由四方(方)与适当(义),推及当(义)与规范言行(方外)。而“德不孤”即是“大”的效应。这种效应将会自动出现,所以可以“不疑其所行”。
2、《论语o里仁》:“德不孤,必有邻。”如果深思此语,可知其前提是人性向善,所以有德者必定引发人心的支持。《论语o雍也》也记载孔子的话:“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在此的“直”是指真诚而正直。可供参考。
【原文】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 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 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译文】(六三)阴性角色虽有美好条件也要隐藏起来,以这种态度跟随君王做事,不敢成就什么功业。这是地的法则,妻的法则,臣的法则。地的法则并不成就什么,只是代替天去完成美好的结局。
1、古人的阴阳观念在此说得较为明确。属于阳性的有天、夫、
君,属于阴性的则有地、妻、臣。这是相对而相成的想法,彼此相需而各有功能。此外,阴阳角色是多重而复杂的。譬如,一男子为臣,则属阴;为夫,则属阳。
2、“地道”的“无成”有三种可能:一、真正没有成就;二、有成就而不自居;三、不敢有所成就(弗敢成)。在此,还有第四种可能,就是它的成就是完成天所开始的工作,让一切顺利终结。
【原文】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 《易》曰:"括囊;无咎无誉。" 盖言谨也。
【译文】(六四)天地之间变化不已,草木滋长茂盛。天地之间闭塞不同,贤人就会隐退。《易经》说:“扎起口袋,没有灾难也没有称誉。”说的就是要谨慎啊。
1、“天地变化”是指阴阳二气交感流通,连草木都茂盛,何况人世间?但是遇到“天地闭”,万物凋零,贤人就应该隐遁,表示小心谨慎。
2、人的出处进退,要考量时势。孟子推崇孔子为“圣之时者也”(《孟子o万章下》),认为这是最高明的圣人。
【原文】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於四支,发於事业,美之至也。
【译文】(六五)君子采用黄的中色,表示他明白道理;坐在正确的位置上表示他处世安稳;他内心蕴涵的美德,流通在身体的行动中,再展现于他所经营的事业上,这真是美德的极致啊。
1、坤为地,六五为中,而黄色正是属地的中色。君子明白道理,由此可见六五居中为正,君子立身安稳。
2、“美在其中”是含蓄之德,内在有源头活水,才会真诚而自动地显示于行动中,再扩及他的事业。古人以所经营的为“事”,经营成功的为“业”。“美之至也”一语,表示美德以实践出来为最理想。
【原文】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 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译文】(上六)阴气受到阳气猜疑,必然发生战争。由于引起猜测没有阳气存在所以也称它为龙。但是阴气尚未离开它的类别,亦即阴无法胜过阳,所以用流血来描述。至于玄黄(青黄),那是天地混杂的颜色。天是青色,地是黄色。
1、到了上六,六爻皆阴,阴气盛极,必然会受到相对的另一元素——阳气——的猜疑,因而发生争战。此时,阴气以为根本没有阳气,所以可以称之为龙。这是双龙争霸的局面。
2、不过阴气毕竟是阴气,依其类别就无法胜过阳气,相斗的结果只能用“血”来描写。换言之,极盛的阴气与蓄势待发的阳气,仍然只是战个平手而已。“其血玄黄”一语,表示两败俱伤,既然如此,还是放弃独大的心态,让阴阳二气合作来演变后续的六十二卦吧。
范文六:天水讼
【原文】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译文】讼卦。有凭证可信,窒塞而须警惕,中间吉祥,最后有凶祸。适宜见到大人,不适宜渡过大河。
1、讼卦是下坎上乾,亦即“天水讼”。《序卦》说:“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人与人之间因为争取需求而发生诉讼。
2、“孚”是信,在此是指有凭证或证据可以采信。但是,处于讼卦,证据未必被人采信,显示窒塞不通的状况,所以要小心戒惧。
3、“中吉”,所指为九二,因为它居下卦中位,并且拥有上下两个柔爻而“有孚”。“终凶”,诉讼若不能适可而止,则最后的结局将是凶祸。此时适宜见到公正廉明的大人,而不适宜逞勇冒险。
【原文】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译文】《彖传》说:讼卦。上卦刚强,下卦险恶,遇到险恶还健行不已,就形成讼卦。讼卦有凭证可信,却窒塞而须苦惕,至于中间吉祥,是因为刚爻来到下卦并居于中位。最后有凶祸,是因为争讼不可
能成就任何事。适宜见到大人,是因为崇尚守中而端正的品德;不适
宜渡过大河,是因为本身陷于深渊之中。
1、讼卦由下坎上乾组成。坎为险,乾为刚,是为“上刚下险”。遇到险恶还往前奋进,或者内心险恶外表刚强,自然难免争讼了。
2、九二虽“有孚”,但处于下卦坎中。坎有险阻之意,并且对人而言,坎是加忧、心病,所以合成“窒惕”。若是不窒,何必争讼?“中吉”由九二居中的中,引申为争讼的中间过程。“终凶”是指争讼不会有好结果。
3、九五阳爻居刚位,又在上卦之中,是具有中正之德的“大人” , 可以秉公断案。“人于渊也”,是指九二本身在坎的中间。
【原文】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译文】 《象传》说:天与水相违而行,就是讼卦。君子由此领悟,做事要在开始时就谋划好。
1、讼卦下坎上乾,乾为天,坎为水。天原本居上,水原本在下,两者背道而驰,无法沟通交流,所以会有争讼。
2、君子做任何事都要想到将来的最坏结果,所以在开始时谨慎筹谋。否则的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原文】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有小言,其辩明也。
初六:不要把事情做到底,有小的责难,最后吉祥。
《象传》说:不要把事情做到底,因为争讼不可以长期坚持。虽然有小的责难,还是可以辩明道理。
1、讼卦初六是争讼的开始阶段,柔爻表示不会长久进行此事(争讼之事),所以只有口舌之争,最后吉祥。
2、初六有“其辩(辨)明也”,是因为上有九四为正应,近又有九二为比邻。讼卦既是争讼,每一爻的敌与应就扮演重要角色了。敌则相抗,应则支持。
【原文】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象》曰:不克讼,归而逋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九二:争讼没成功,回来躲避,他采邑三百户人口没有灾害。 《象传》说:争讼没成功,回来躲避是要逃开争讼的事。居下位而与居上位争讼,祸患来到是自己找的。
1、九二与九五敌而不应,而九五为尊位,所以九二争讼不能成功。并且这是明显的“自下讼上”,无异于自取祸患。九二在下卦坎中,坎为险,情况极为不利。
2、“二”是大夫位,大夫的采地为“邑”。三百邑为下大夫所有。九二败诉逃回来,由于居下卦中位,所以勉强没事,并且邑人也不会受到牵连。
3、“逋bu”是逃避躲藏,“眚sheng”是较小的灾祸,“掇duo”
贫是拾取。本爻强调形势比人强,先避讼免祸再说。
【原文】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六三:享用祖先的余荫,守住正固,有危险,最后吉祥。或者跟随君王做事,没有成就。
《象传》说:享用祖先的余荫,是因为跟随上位者就会吉祥。
1、“旧德”是祖先的恩德,亦即承袭所得的爵禄。“三”是公位,是由祖先的余荫而来。只要正固守之,虽有危险但尚可自保,“终吉”。
2、六三有上九正应,上九在乾卦中,乾为君,所以说“从上吉也”。至于“厉”与“无成”,则来自六三的承乘皆为刚爻(上下皆为阳爻),难以有成。(阳爻在上阴爻在下,阴爻对上面的阳爻来说是承。阴爻在上阳爻在下,此阴爻对阳爻就是乘。)
【原文】九四:不克讼,复自命,渝安贞,吉。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九四:争讼没有成功,返回到自己命定的角色,变得安于正固,吉祥。
《象传》说:返回到自己命定的角色,变得安于正固,吉祥,是因为这样没有失去身份。
1、九四与九二的处境相同,都是“不克讼”;因为讼卦的主角是九五。九四(为诸侯)争不过九五(为天子),它与初六正应,又不必兴讼。所以争讼无成。
2、“渝”是变,变得安于正固,就是回到命限。九四在上卦乾中,乾为天,又在互巽(六三、九四、九五)中,巽为风,犹如传来天之命,因此诸侯守住天命,没有失去身份,自然吉祥。
【原文】九五:讼元吉。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九五:争讼,最为吉祥。
《象传》说:争讼,最为吉祥,是因为守中而端正。
1、九五阳爻居刚位,得正,五又是上卦中位,这表示大人得位,以公正严明的态度处理诉讼。就争讼而言,没有更好的情况了。
2、“元吉”是上上大吉,接着才是“大吉”与“吉”。占筮之辞以此为最理想。
【原文】 上九:或锡之鞶pan带,终朝三褫chi之。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上九:或许受赐官服大带,但是一天之内被剥夺三次。
《象传》说:因为争讼而获得官服,也就不值得尊敬了。
1、上九居讼卦顶端,可以由争讼而取利,但是又走到了乾卦上爻,可谓刚极之至,即使胜诉也必结怨。
2、“锡”,赐也.“攀带”,大带,为古代官服的一部分。借着争讼而获官职,并不值得尊敬。“终朝”是终日,指一天之内。“三械之” , “被”是夺走。若由象上看,乾为白昼,三阳爻为三次。上九有悔,是可以理解的。
范文七:水天需
【原文】需。有孚,光亨,贞吉。 利涉大川
【译文】需卦。有诚信,光明通达,正固吉祥。适宜渡过大河。
1、需卦是下乾上坎,亦即“水天需”。《序卦》说:“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有所需要,也是有所等待。
2、“孚”是信,“有孚”是指成而有信。《易经》常以“有孚”描写异性爻的亲近遇合,如本卦九五(上下皆为阴爻)即是“有孚”。有了诚信,就会光明通达,守住正固而得吉祥。
3、本卦由下乾上坎组成,乾为健,即使遇水(坎为水),也能奋勇前进,所以说“利涉大川”。
【原文】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 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译文】《彖传》说:需卦,有所等待,因为前面出现了危险。有刚健之德而不会陷于险难,从道理上讲不会走到困穷的地步。需卦有诚信,光明通达,正固吉祥。九五处在天位,可以端正而守中。适宜渡过大河,前往可以建立功业。
1、“须”是待,要等待条件成熟才可以行动。上卦为坎,坎为险;上为前,下为后,所以说“险在前也”。下卦为乾,乾有刚健之德,所以不会陷入险中。“义”指道理或合宜的推断。
2、“天位”是五位;九五是阳爻居天位,足以做到正与中。“利涉大川”是常见的用语,意指像大河这样的险阻也挡不住,并且还有利可得,亦即建立功业。
【原文】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译文】 《象传》说:云气上升到天空,这就是需卦的取象。君子由此领悟,要饮食与宴乐。
1、本卦下乾上坎,乾为天,坎为水,水在天上,引申为云。云在天上,尚未凝聚成雨,所以要耐心等待。君子即使有才德,也须待机而动。
2、君子在等待时,该做什么?程颐说:“饮食以养其气体,宴乐以和其心志,所谓居易以俟命也。”处于平常日子,准备接受天命。
【原文】 初九:需于郊。 利用恒,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初九:在郊野等待,适宜守常不动,没有灾难。 《象传》说:在郊野等待,是不要冒险前进;适宜守常不动而没有灾难,是因为没有失去常理。
1、需卦显示“等待”之意。初九离上坎的危险最远,有如处在郊野。《尔雅》谓:“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在都城之外等待,只要守常不动,就没有灾难。
2、“未失常也”,是因为阳爻居初位,上又有六四相应,所以可以远离危险,等待时机。
【原文】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有言,以终吉也。
九二:在沙滩上等待,有些小的责难,最后吉祥。
《象传》说:在沙滩上等待,是因为沙洲浮现在水中,虽然有些小的责难,最后还是吉祥收场。
1、九二离水(上坎为水)较近,到了沙滩。由于是阳爻居柔位,并且在互兑(九二、九三、六四)中,兑为口,为毁折,所以有些小的口舌是非。不过,处在下卦中位,又是等待不前,所以终究还是吉祥。
2、“衍”是水中泥沙,有如沙洲。九二的对应是九五,九五为坎中(水中)之阳爻,有如沙洲。九二与九五敌而不应,有如见沙洲而无法前进。
【原文】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九三:在泥沼中等待,招来了强盗。
《象传》说:在泥沼中等待,是因为外面就有强盗。由我自己招来强盗,所以恭敬谨慎就不会陷于祸败。
1、九三居于下卦之上,紧邻坎水,等于停留在河边的泥沼中。它若继续向前行动,就会引来强盗(坎为盗),因为强盗就在外面。
2、九三与上六相应,等于自己招来了强盗。这时若能“静慎”,即可立于不败之地,因为下卦为乾,为健,尚有自卫能力。
【原文】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六四:在血泊中等待,从洞穴中逃出来。
《象传》说:在血泊中等待,是因为以听命来表示顺从。
1、六四下临三个刚爻的进逼,有如阴阳之战,必定见血。并且,六四已经进入坎卦,而坎为血卦。这双重取义,使六四“需于血”。同时,坎为陷,引申为陷阱或地下之穴。六四“出自穴”,表示大难不死。
2、在血泊中等待而可以逃生,是因为阴爻居柔位(顺),又有初九与之相应(听),“顺以听”可以保住姓名。
【原文】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九五:在享用酒食中等待,正固吉祥。
《象传》说:在享用酒食中等待,是因为守中而端正。
1、九五为需卦主爻,所以,爻辞与《彖传》相应。九五居上卦中位,又是阳爻居刚位,为正。行为守中而端正,守住正固自然吉祥。
2、由此可知,“酒食”(饮食宴乐)在等待时机的时候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在于自己是否合乎中正之道。
【原文】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 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上六:进入洞穴中,有不请自来的三个客人到了,尊敬他们,最后吉祥。
《象传》说:不请自来的客人到了,尊敬他们,最后吉祥;上六虽然位置不当,但没有大的过失。
1、上六为坎卦上爻,相对于下卦而言,是入于坎(为穴)的内部,又是阴爻居柔位,算是可以安居了。“速”是召请,“不速之客”是指下卦三个阳爻(三人)而言。需卦最后“利涉大川”,所以三个阳爻要往上前进,变成不召而来。
2、“不当位”是指上六对九五“乘刚”而不顺,并且到了全卦末爻,挡不住需卦的前进趋势。“未大失”是指还有九三的正应。九
三说“敬慎不败”,上六说“敬之终吉”,两者呼应可以逢凶化吉。
范文八:山水蒙
【原文】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噬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二、上为阳)
【译文】蒙卦。通达。不是我去求蒙昧的儿童,是蒙昧的儿童求我。初次占筮,告诉他结果;两三次占筮,是亵渎神明;亵渎就不告诉他。适宜正固。
1、蒙卦是下坎上艮,亦即“山水蒙”,《序卦》说:“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之幼稚阶段,有如蒙昧未开的状态,在人则是童蒙。
2、蒙卦是万物出生之后的发展阶段,所以不说它元(开始),而是说它亨,因为发展的目标是要使一切通顺畅达。至于文末所说的“利贞”,则是必须先考量中间一段话所设定的条件,亦即做到这些才可进而“利贞”。
3、“童蒙”指儿童尚未拜师学习,心智处于蒙昧状态(亦即依本能的需要而行动),所以称为童蒙。在此借为比喻,所指为心智像童蒙的人。自知有所不明,所以要来求我(明白易理,懂得占筮的人)。占筮以诚意为要,再三占筮则有渎神(对神明不敬,想利用神明来肯定自己的意念)之嫌。
【原文】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 初噬告,以刚中也。再三渎, 渎则不告,渎蒙也。 蒙以养正,圣功也。
【译文】《彖传》说:蒙卦,山下有危险,遇到危险就停下来,这就是蒙昧的状况。蒙卦通达,是因为它以通达的方式做到合时与中道。不是我去求蒙昧的儿童,是蒙昧的儿童来求我,这表示心意相互呼应。初次占筮,告诉他结果,那是因为本卦有刚毅中正之象。两次三次占筮,是亵渎神明,亵渎就不告诉他,因为他既蒙昧有亵渎。蒙昧之时可以用来培养正道,这是造就圣人的功业啊。
1、蒙卦由下坎上艮组成。艮为山,为止;坎为水,为险,所以说“山下有险”。外有山阻挡,内又有险难,“险而止”,情况蒙昧。
2、蒙昧则求通达,在此所指为九二爻所显示的象,亦即九二得时(有六五为应)而处中(居下卦中位)。程颐说:“时谓得君之应,中谓处得其中。”他所谓的“君”是指六五(五为君位),但是此君以柔爻居刚位,成为童蒙。“童蒙求我”是六五求九二,两者心意相应。
3、“刚中”是指九二以刚爻居中位,表示刚毅中正,可以正确引导童蒙。但是,童蒙再三占筮,已无诚意可言,就不必对他多言了。“蒙以养正”,是说一启蒙就要培养正道,由此可以修成圣人功夫。儿童阶段若是有偏差言行,往后一生也将歧路多艰。
【原文】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译文】 《象传》说:山下流出泉水,形成蒙卦的意象。君子由此
领悟,要以果决的行动培育道德。
1、蒙卦下坎上艮,是山下有水,亦即山下流出泉水,清澈又可汇聚成河,是成长之象。此时必须把握良机,接受适当的教育。
2、“君子”是指立志成为君子的人。儒家以君子为理想人格的典型,凡是有此心志者,即是君子。相形之下,小人或凡民则是无此心志的人,因此,君子也须由年轻时就“果行育德”。
【原文】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初六:启发蒙昧,适宜用刑罚来规范人们,借此让他们摆脱桎梏。依次有所前往,会陷入困难。
《象传》说:适宜用刑罚来规范人们,是为了端正法纪。
1、初六以阴爻居下,代表被统治的人民处于蒙昧之中。这时统治者施以刑罚,是为了让他们摆脱(“说”同“脱”)桎梏。桎梏是脚镣手铐的刑具,在此有二义:本能欲望对人的控制,以及真正犯法受刑的状态。启蒙对于解脱这两种桎梏,皆有具体的作用。初六是下卦坎中,坎为险,所以用“刑人”为喻。
2、“以往,吝”是说如果只知道借助刑罚,往未来推展下去,结果将会陷入困难,有如孔子所说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o为政》)“民免而
无耻”,将是整个社会的困境。“以正法也”,表示这样做是为了端正法纪,还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合。此外,“以往,吝”也可以由爻象来看,亦即初六与六四敌而不应,所以不宜前往。
【原文】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九二:包容蒙昧,吉祥。容纳妇人,吉祥。儿子能够持家。 《象传》说:儿子能够持家,因为刚爻与柔爻可以接应。
1、在蒙卦中,九二以刚爻居中,又有六五与之相应,自然可以承担责任,包容蒙昧之人。“纳妇”是指接纳六五而言。“刚柔接”亦由此取象,只要阴阳相济,就吉祥了。
2、在古代封建制度下,诸侯的封地称国,大夫的采邑称家。五是天子位,二是大夫位,所以九二提及“家”。并且,九二与六三、六四,形成一个互卦震(初为阳,二、三为阴),而震为长子。这是“子克家”的依据。
【原文】 六三:勿用娶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象》曰:勿用娶女,行不顺也。
六三:不要娶这个女子,她见到有钱的男子,就会失身。娶她没有任何好处。
《象传》说:不要娶这个女子,是因为她行为不顺理。
1、六三与上九是正应,但是蒙卦的主角是九二。九二为众望所归,成为“金夫”;六三,以阴爻居刚位,又居上下卦交接之际,原本就三心二意很是不安分,现在与九二相邻,难免见利忘义,取悦九二了。
2、“取”通“娶”;“躬”为自身。六三在互坤(六三、六四、六五)中,坤为母,为有身,引申为自身。它若取悦九二,就会离开互坤,所以说它“不有躬”。娶了无法守住自身的女子,不会有任何好处。至于“行不顺”,是指六三乘刚,凌驾九二之上,在《易经》中,认为乘刚总是不顺理与不顺利的。
【原文】 六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六四:困处于蒙昧之中,有困难。
《象传》说:处于蒙昧之中而有困难,是因为只有自己远离了刚爻。
1、在蒙卦中,阳爻代表主动的启蒙者,阴爻则是被动的蒙昧者。六四上下皆为阴爻,困处于蒙昧之中,这是真正的困境啊!
2、进一步观察可知,此困境在于只有六四远离了拥有实力的阳爻。六四与初六敌而不应,与九二及上九也都隔了一个阴爻,正是求告无门。此爻无法行动,所以说是“吝”,尚不至于有咎。
【原文】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六五:蒙昧的儿童,吉祥。
《象传》说:蒙昧的儿童是吉祥的,因为他以谦逊来表达顺从。
1、蒙卦卦辞所说的“童蒙”,即是此爻所指。儿童处于蒙昧,乃人生必经阶段;只要认清自己的角色与处境,再射法寻求启蒙之道,结果是吉祥的。
2、“顺以巽”,六五居上卦之中位,与九二正应,等于天子以柔顺姿态,任用钢明贤者,如此可以为整个天下启蒙。六五又在互坤(六
三、六四、六五)中,坤为顺,表示他以谦逊(巽)来表示顺从,如此好善,自然吉祥。
【原文】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上九:击走蒙昧。不适宜做强盗,适宜抵御强盗。
《象传》说:适宜用来抵御强盗,是因为上下相顺。
1、上九是阳爻,也有启蒙责任。它在上卦艮里,艮为手,所以说用手击打,要击走蒙昧。
2、上九与六三原有正应,六三在下卦坎中,坎为盗寇;但是因
为六三“见金夫”,不来相应,所以“不利为寇”。上九不宜利用别人的蒙昧而夺取个人利益,却应该结合众人抵抗外来的盗寇。
3、“上下顺也”,上指上九,下指互坤(六三、六四、六五)。坤为众,为顺,亦即下有众人顺从。上下相顺,足以渡过蒙卦的阶段。
范文九:水雷屯
【原文】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初、五为阳)
【译文】 屯卦:开始、通达、适宜、正固。不要有所前往,适宜建立侯王。(初、五为阳)
1、屯卦是下震上坎,亦即“水雷屯”。《卦序》说:“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
2、“元”在此指开始,而不是乾卦的创始,也异于坤卦的生成。屯卦象征万物开始出生的阶段,这种生命力将会使万物充满天地之间,进而通顺畅达,并且显得适宜而正固。“元亨利贞”是卦的四德,这四德只有在乾卦是充分而完美的意义,在其他各卦则是具体而微,并且各有其限制。譬如,屯卦的“利”是指“建侯”而言。
3、“勿用有攸往”,此时万物刚刚出现,一切都在动荡之中,人们没有必要到处奔走,却反而适宜安定下来,建国立候。
【原文】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译文】《彖传》说:屯卦,阳刚之气与阴柔之气开始交流,困难随之而生。在险厄中活动不已,要是一切通达而正固。打雷下雨遍布各
地,上天的造化仍在草创冥味的阶段,适宜建立侯王,并且勤奋努力
1、“刚柔使交”,在卦象上是指阳爻和阴爻开始交错搭配,所指即是二气交流开始具体产生万物。这时的困难是指万物始生之不易。
2、“动乎险中”,来自下震上坎的解说。震为动,居下卦;坎为险,居上卦。下与上,犹如内与外,内为外所包,所以说“动乎险中”。“大亨中”的“大”,有普遍涵盖之意,所以译为要使一切通达而正固。
3、“雷雨之动”也是取象。震为雷,有振起之用;坎为水或为雨,有滋润只用,两者合作足以引发万物生生不息。不过,万物的创始根源仍须归之于天(由乾卦所象征)。此时对人而言是原始的草昧阶段,最好聚集成部落,建国立候来领导大家,而不能安逸休息。
【原文】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译文】 《象传》说:上卦坎为云雨,下卦震为雷,两者结合就是屯卦。君子由此领悟,要努力经营筹划。
1、此为《大象》。解释卦象,依例都是先说明上下卦的组合,再指出它对人们的启发。坎是水,引申为雨,或为云。有关“云雷屯”,可以对照“雷雨解”(解是第四十卦,下坎上震(二、四为阳),可知以坎为云时,是说云在聚集,正如“屯”有屯聚之意,尚未解开,所以君子要“经纶”为化解困难。)
2、坎为水,为坎陷;震为足,为行动。行动入于坎陷,则有回
旋难进之象,这是解析各爻时可以参考的。有关基本八卦所指涉之丰富而多样的物象,可参考本书《说卦传》。
【原文】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初九:徘徊不进,适宜守住正固,适宜建立侯王。 《象传》说:虽然徘徊不进,但是前进的心意是正当的;尊贵而处于卑贱之下,这样可以广泛得到百姓支持。
1、屯卦有下震上坎组成。震为行,总要有所作为,而震卦的初九正是发动的力量所在。这也是本爻的“志行”,此“志行”之“正”,在于阳爻居阳位,并且上有六四与之相应(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若为一阴一阳,则属正应)。至于“磐桓”的缘故,则是上卦坎为险,使它无法顺利进行。
2、《易经》以阳爻为贵,阴爻为贱。由全卦看来,初九在三个阳爻之下,是“以贵下贱”,而这三个阴爻又形成一个坤卦的互卦,(六爻之二、三、四、五,可以另行组为不同的单卦,称为互卦;对于理解某爻之意,常可提供参考)。坤为民,自然拥护谦虚的初九,愿意推举他为侯王。
【原文】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 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 十年乃字,反常也。
六二:困难重重,徘徊难行,骑上马也是团团打转。要是没有盗贼,就前去结婚了。女子守正而不出嫁,十年才可出嫁。
《象传》说:六二的难局,是因为乘驾在刚爻之上,十年才可出嫁,是因为最后一切回归正常。
1、六二处于困境之中,即使骑上马也走不得,原因在于“乘刚”(阴爻居阳爻之上,这是不吉利的现象)。它所乘的初九即是“寇”,而它所欲婚媾的对象则是九五(二与五正应)。
2、六二居下卦之中,又是阴爻居柔位,并且上有正应,所以可以“贞”的住。至于“十年乃字”,有二说:一是十为数之终,只要坚持到底,总会回归正常,二是十为坤之数,而六二在互坤(坤作为坤卦的简称)里,所以如此说。
【原文】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六三:追逐野鹿却没有列官带领,这样只会困处于山林中。君子察之几微,不如放弃算了。前往会有困难。
《象传》说:追逐野鹿却没有列官带领,意在贪图走兽。君子放弃那野鹿,是因为知道深入山林会有危险,除此别无他法。
1、六三在下卦震里,震为行动,又在互坤里,坤为地为田。两者相合而引申为田猎。不过,六三以阴居刚位,又与上六相敌(不应就是敌),所以没有虞人(古代掌山林的官,担任打猎时的向导)来配合。六三、六四、九五这三爻形成互艮,艮为山,所以说它“惟入于林中”。
2、“禽”泛指飞禽走兽。“从禽”是贪念在作祟,君子察觉事情不妙,只好放弃了。“吝”是吉凶断语之一,有困难,屈辱之意。再往下就是“厉”(危险)与“咎”(灾难)了。
【原文】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象》曰:求而往,明也。
六四:骑上马而团团打转。若是要求结婚,前往是吉祥的,没有什么不适宜。
《象传》说:要求结婚而前往,是明智的做法。
1、六四在下震之上,震为作足马,所以说“乘马”。“乘马”之象虽比六二清楚,但处境同样是“班如”,因为仍然处于屯卦下震上坎的大格局中。
2、“求婚媾”有二途:一是比(相邻为比),亦即找相邻的九五,但是九五与六二正应,对六四没兴趣。二是应,六四与初九正应,所以说“往吉”。舍五取初,是明智的选择。
【原文】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九五:囤积恩泽,小规模的正固是吉祥的,大规模的正固就有凶祸。
《象传》说:囤积恩泽,是因为施布不够广大。
1、九五居坎卦之中,坎在此为云,表示集聚为云气而尚未转化为普施天下的雨,所以说“屯其膏”。膏是油脂、高泽,屯而未施,表示天子的恩泽未能广布。
2、九五与六二正应,在此表示有所私,是“施未光也”,所以适宜小规模(或小事上)正固,亦即以渐进方式守正,而无法全面大规模要求正固。若是勉强为之,则大贞将会带来凶祸。另一说法是,以贞为占,亦即占问小事吉祥,占问大事则凶险。从象辞“施未光也”看来,以正固的规模大小来解释“大贞”、“小贞”,较为合宜。
【原文】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上六:骑着马团团打转,哭泣得血泪涟涟。
《象传》说:哭泣得血泪涟涟,怎么能够长久呢?
1、上六居坎卦上爻,坎为下首马,所以说“乘马”。本卦三个阴爻(二、四、上)都居柔位,也都提及“乘马”,意图有所前进,但
是三者都陷于“班如”的处境。这是屯卦的特色。
2、上六走到顶点,前无去路,下与六三又是敌而不应,所以情况最惨。它所居的坎卦,又有水、血之象,于是只得“泣血如涟”了。这样是不会持久的。屯卦也到了向前变化的时机了。
范文十:地水师
【原文】师。贞,丈人吉,无咎。
【译文】师卦。正固。有威望的长者吉祥,没有灾难。
1、师卦是下坎上坤,亦即“地水师”。《序卦》说:“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争讼的人越来越多,以致形成了军队。
2、“师”原指军队编制,有作战任务,所以必须正固。“丈人”是指有威望的长者,由于此语在《易经》只出现一次,所以常被认为是“大人”的误写。丈人带领军队,是吉祥的。
3、“无咎”是因为军队作战并非可喜之事,谈不上“无不利”。
【原文】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译文】《彖传》说:师卦的师,由众人组成。正固是坚持正道。能够带领众人走上正路,就可以成王天下了。刚强者居中并且上下相应,遭遇危险还能顺利前进,用这种做法来役使天下,而百姓跟随他,结果是吉祥,还会有什么灾难呢?
1、“师”是军队,由众人所组成。古代军队编制为:五人一伍,五伍一两,四两一卒(一百人),五卒一旅,五旅一师(两千五百人)
带领众人而能正固,实非丈人莫属。
2、师卦六爻只有九二为阳,等于一阳(丈人)带五阴(众人)。九二是刚爻居下卦之中,可以行正道,上又有六五相应。因此,他有为王的气象。
3、“行险而顺”,本卦下坎上坤,坎为险,坤为顺,亦即遇到危险而终能顺利化解。“毒”是指役使,因为作战之役使有荼毒百姓。这原本会带来忧苦,但是百姓依然支持正义之师,所以结果是“吉”。
【原文】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译文】 《象传》说:地里面有水,这就是师卦。君子由此领悟,要容纳百姓,蓄养众人。
1、师卦由下坎上坤合成,坤为地,坎为水,所以说“地中有水”。水聚集在地下,有如众人集合可以组成军队。
2、“君子”的志向是修养道德以建立功业,所以要“容民畜众”。
【原文】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初六:军队出动要按照军纪,不顺从的,将有凶祸。
《象传》说:军队出动要按照军纪,因为破坏军纪会有凶祸。
1、初六是师卦第一爻,表示要发动军队去作战,这时须以军纪为上。初六在下卦坎中,坎为水,水为平,引申为法令与规范,所以
说,“师出以律”。
2、“否”是恶、逆,“臧”是善、顺。一般讲臧否人物,是指评断人物的好坏优劣。在此,“否臧”是指逆而不顺。“失律”对任何团体都是危险,而对军队则是凶祸。
【原文】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九二:率领军队而能守中,吉祥而没有灾难,君王三次赐命嘉奖。 《象传》说:率领军队而能守中吉祥,是因为受到上天的宠幸。君王三次赐命嘉奖,是为了使万国都来臣服。
1、九二居下卦中位,就军队而言,可以统一指挥又可以守住中道,所以“吉无咎”。九二与六五正应,六五为天位或天子位,对九二全力支持,六五到九二有三步,所以说“三锡命”。《周礼》有“一命受职,再命受服,三命受位”之说。
2、“承天宠”,九二为全卦唯一阳爻,往上直通天位而毫无阻隔,又与六五正应。上卦为坤,为国,一致应合九二,唯九二马首是瞻。所以,奖赏功臣,正可以怀柔万邦。
【原文】六三:师或舆尸,凶。
《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六三:军队或许会载着尸体回来,凶祸。
《象传》说:军队或许会载着尸体回来,完全没有功劳可言。
1、六三居下卦坎之上,坎为“多眚舆”,多灾多难的车辆,所以“或舆尸”。这在师卦中当然是凶祸之兆。
2、六三以阴爻居刚位,其位不正;对九二则是乘刚,与上六又敌而不应,所以“大无功”。
【原文】 六四:师左次,无咎。
《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六四:军队后退驻扎,没有灾难。
《象传》说:后退驻扎而没有灾难,是因为没有失去常规。
1、军队作战需要勇健,而六四阴爻居柔位,有退避之象。“左”系军中尚右,以左为退;“次”则驻扎两天以上。《左传o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2、没有取胜的把握,就“左次”,这在作战中是合乎常规的,所以“无咎” 。
【原文】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师,使不当也。
六五:田里有禽兽,适宜说明捕获的理由,没有灾难。长子统率
军队,弟子载尸而归,正固会有凶祸。
《象传》说:长子统率军队,因为他根据中道行动;弟子载尸而归,是使用人不恰当的后果。
1、“田有禽”,坤为地,为田,有天地就可能有禽兽加害作物。既然是军队,就须驱逐国土内的禽兽(指作乱滋事者)。这一点显然需要师出有名,所以“利执言”(猎捕的说词)。如此可以“无咎”。
2、“长子帅师”,所指为九二,因为全卦只有他是阳爻,并且在互震(九二、六三、六四)中,震为长子。其爻辞有“在师中吉”一语。至于“弟子舆尸”,则指六三而言,因为六三“或舆尸”。由于下令任用的权利在于六五,六五先是用人不当,然后看到“弟子舆尸”还是坚持不改,结果自然是凶了。
【原文】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 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上六:天子颁赐爵命,封为诸侯可以开国,封为士大夫可以立家,对小人则不要任用。
《象传》说:天子颁赐爵命,是要按军功做正确的奖赏;对小人则不要任用,因为他们一定会使国家动荡不安。
1、师卦到了最后一爻,表示作战结束,要论功行赏了。大君是指天子,对有功者可以封赏诸侯(国)与大夫(家)。但是,小人即
使有功,也须小心勿用。
2、所谓“小人”,显然是指德行休养而言,他们也有可能建立军功,但是正如程颐所云:“赏之以金帛禄位可也,不可使有国家而为政也。”
3、六爻配合爵位而言,大致如下:初爻是元士位,二爻是大夫位,三爻是公位,四爻是诸侯位,五爻是天子位,六爻是宗庙位。本卦上六是天子封赏功臣,典礼常在宗庙举行,有如奉行先王神灵的旨意。所以,亦合乎爻位之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卦 互卦 变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