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全球经济发展方向和各国发展难题

习近平“三招”破解世界经济难题
来源:央视网
原标题:以“一带一路”为支点 习近平“三招”破解世界经济难题
  央视网消息:“一带一路”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唤醒了当今世界对千年古丝绸之路辉煌的记忆,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
  三年多来,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为指引,以打造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为合作目标,“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取得了超出预期的进度和成果。
  共赢共享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3年3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清晰而明确地向世界传递了一个理念:“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之后的上合组织峰会、中阿合作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第70届联合国大会、二十国集团峰会、亚信第五次外长会议,直到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一次次深入阐述了这一主张。
  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是中国的战略选择。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B20峰会)在杭州开幕,习近平在演讲中特别强调,中国倡导的新机制新倡议,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习近平大力倡导、推进的“一带一路”就是要寻找更多利益交汇点,扩大“朋友圈”,“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习近平强调要“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一带一路”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倡议举措,同时也是中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动作为。2016年11 月 17 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呼吁各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得到 193 个会员国的一致赞同,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普遍支持。
  互利合作 中国方案造福沿线国家
  “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正如习近平所言:“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
  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互利共赢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东牵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穿越非洲、环连亚欧,涉及60多个国家,40多亿人口,是世界上跨度最长、最具潜力的合作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到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货物贸易总额将达到19.6万亿美元,占全球货物贸易总额38.9%。
  今年1月,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上向世界展示了“一带一路”三年多来的成就: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但成效惠及世界。
  2017年2月公布的外贸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对印度、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贸易分别增长了23.6%、44%、46.9%,成为全球贸易的一大亮点。
  事实上,这一增长态势自去年以来就逐步显现。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表示,去年前3季度我国对欧盟、美国、东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长不到2%,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却保持在两位数增长的高位运行。
  不仅是货物贸易,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也表现不俗。2016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3个国家直接投资145.3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8.5%。我国企业对相关61国的新签合同额为1260.3亿美元,占同期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1.6%,完成营业额759.7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7.7%。
  据悉,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卡拉奇高速公路、中老铁路等项目已开工建设,土耳其东西高铁、匈塞铁路等项目正在顺利推进。上述重点项目的推进,将有效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3月8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并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一带一路”之所以取得成功,根本在于响应了沿线各国加强互利合作的迫切愿望,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开放包容理念。尤其是在当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的形势下,“一带一路”是各国“撸起袖子一起干”的共同事业,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更加普惠、包容方向实现“再平衡”。
  贯穿血脉 “五通”让区域合作更加紧密
  复兴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旨在重启、强化其联通作用,搭建地区间便捷沟通的桥梁。习近平指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创新合作模式,加强“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格局。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其中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与民心相通构成了合作的主要内容。
  促进区域高效合作与资源流动配置,“五通”是关键。
  政策沟通是国家间务实合作的基础与重要保障。习近平在论述丝路经济带合作“五通”模式时,将“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区域经济融合开绿灯”的政策沟通列在首位。自2013年9月“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至今,中国已经与以中亚为主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建立了不同层次的政策沟通,如上合组织框架、亚欧大陆桥协商机制、“欧亚经济论坛”等对话形式。与沿线各国达成的广泛共识,构成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主要基础。
  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截至 2016 年 6 月30 日,中国已开通中欧班列共计 39 条,由中国国有企业在海外签署和建设的电站、输电和输油输气等重大能源项目多达40 项,共涉及 19 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理上的障碍在不断被打破,高速公路、高铁列车、港口轮船、跨境光缆,互联互通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是打开彼此市场的“金钥匙”。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投资贸易日益便利化,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规模日益扩大。以2016年为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为6.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0.6%。在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为1260亿美元,增长36%。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5亿美元,占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的8.5%。此外,中国企业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建设了56个经贸合作区,涉及多个领域,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为金融合作“注活水”。亚投行于 2016 年 6 月 25 日批准了首批四个项目总计5.09 亿美元的贷款。丝路基金于 2014 年 12 月 29 日于北京成立,截至 2016 年 6 月 30 日,已经宣布了三单项目投资。截至2016 年 8 月 15 日,人民银行已经和境外 35 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者其他货币机构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其中 21 个国家和地区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总额度已经超过了 3.12 万亿美元。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已拓展到 20 个,其中 7 个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三年多来,中国积极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文教合作、旅游合作、卫生医疗合作、科技合作、青年合作、党政合作和民间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仅以旅游一项为例,截至 2016 年 6 月 30 日,面向中国普通旅行开放免签的国家和地区就有 21 个,施行落地签的有 37 个,极大便利了不同国家的民间交往,出境游也可以说走就走了。
  利益相融,命运与共,“一带一路”已经展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和宏大的时空格局,随着搭乘中国发展快车、顺风车的国家越来越多,“一带一路”对破解世界经济发展难题所发挥的作用也必将越来越大。(文/林孔仕)
(责任编辑:肖武岗 UN845)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以东方智慧破解发展难题_新华每日电讯
以东方智慧破解发展难题
“一带一路”三年建设进展综述
日 10:55:05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6版
【字号 】【】【】【】
  新华社北京9月6日电(记者安蓓、王优玲、许晟)这是历史对未来的深刻启迪,是以东方智慧为全球发展探寻解决之道的“中国方案”。
  2013年秋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
  三年来,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为指引,以打造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为合作目标,“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取得了超出预期的进度和成果。
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中国方案”
  9月2日22时30分,西安-汉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务区出发。包括机械设备、家居、电子设备等共45车货物到达欧洲后,通过波兰的马拉舍维奇和德国汉堡分拨到欧洲腹地各大城市。
  车轮和钢轨撞击发出的叮叮声,仿佛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声穿越千年岁月……截至目前,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过2000列,沿线各国迎来加强国际合作、发展互联互通的新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发展面临瓶颈,世界经济遭遇政治安全冲突和动荡、难民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人们需要在共商、共建中塑造各国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世界经济。‘一带一路’正是中国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提出的‘中国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司巡视员欧晓理说。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是潜力巨大的腹地国家。在这一区域开展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本质上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催生新需求,推动世界经济再平衡。
  “‘一带一路’促进亚洲、欧洲和非洲的联通与合作,重新为世界贸易注入活力。”巴西中国与亚太地区研究所所长卡布拉尔如此评价。
  “一带一路”建设三年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推进,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受惠于这一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和实践。
  截至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中国同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
“一带一路”让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今年3月,天合光能科技(泰国)有限公司在泰中罗勇工业园区正式投产。斥资2亿美元建设的太阳能组件厂将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泰中罗勇工业园中国投资方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说,截至2015年底,园区总投资约20亿美元,累计实现销售额65亿美元,雇佣当地员工2万人。“不仅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平台,也提升了当地装备制造水平和产业结构,成为推进民间交流的‘窗口’。”
  “‘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国与世界良性互动的有力途径,它开创了互利共赢、非零和博弈的新模式。”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
  瞄准重点方向、重点地区、重点项目,三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长:
  ——推动与沿线国家战略对接、共同编制规划,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政府间《“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合作规划》签署,《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签署……
  ——强化互联互通,建设陆海廊道,中蒙边境乌力吉口岸开放,雅万高铁启动先导段建设;汉班托塔港二期工程即将竣工,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股权收购项目完全交割……
  ——产能合作加快推进,各类双多边产能合作基金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52个经贸合作区……
  ——形成共建合力,出台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人民银行与21个沿线国家央行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沿线国家举办37个办学项目、131个孔子学院、119个孔子课堂…… 
  “‘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了中国对外开放理念,扩大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提振了各国共同破解全球经济难题的信心,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开拓了空间。”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说。
  在吉尔吉斯斯坦外交学院院长艾特穆尔扎耶夫看来,“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尊重各国主权,互利互惠、互联互通,将多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沿线国家享受到共同发展的红利。
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刚刚闭幕,世界聚焦中国。
  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放型世界经济、联动型世界经济、包容型世界经济——中国为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开出药方。
  习近平强调,中国倡导的新机制新倡议,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
  “‘一带一路’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不断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制度性话语权,促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向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欧晓理说。
  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一带一路”正是这一理念的深刻体现。
  “‘一带一路’倡议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这一愿景能否被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认同。只有与沿线各国发展目标相契合,才能真正为各国接受。”胡鞍钢说。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唯有以钉钉子的精神一步步推进,以东方智慧导引各国经济之泉深度交融,“一带一路”才能从愿景变成现实。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在后发表评论。
欢迎您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0 - 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 维护世界和平知识点 & “(21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实现...”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21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材料一& 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现实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旺盛的活力,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但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国际地位“三个没有变”。图1& 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2& 主要国家燃料燃烧CO2排放情况(1)图1、图2分别反映制约“中国梦”的因素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国家如何克服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推进“中国梦”的实现?(11分)材料二& 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发展;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坚持把本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句话,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2)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理解。(10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3-河南省南阳市五校联谊高三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21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材料一 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现实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旺盛的活力,综合国力、社...”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①图表型材料题一般由题目、图表、备注(注释)三步分组成。从设问的角度来看,一般是通过比较来反映经济的变化、发展、差距等问题,进而阐明一些原理、观点或规律,有些试题还要求考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②本题强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创新运用能力的考查,即对学科思想方法领悟和掌握程度的考查。我们要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知识点来展开。(2)本题是依据题中设问展开充分论述的一种题型。答案要求论点精辟,论证充分(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充分说明论点)。主要考查考生阅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本题从政治生活的角度,从国家的性质、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我国的外交政策去说明。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21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材料一 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现实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旺盛的活力,综...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21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材料一 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现实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旺盛的活力,综合国力、社...”主要考察你对“维护世界和平”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维护世界和平
与“(21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材料一 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现实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旺盛的活力,综合国力、社...”相似的题目: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德国时指出,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的道路,但中国也再不能重复鸦片战争以后,在列强坚船利炮下被奴役被殖民的历史悲剧。材料表明&&&&①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②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③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④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①②②③①④③④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对这一基本准则理解正确的是① 我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② 我国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③ 我国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作为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④ 我国重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互相尊重,扩大互利合作①①②③④②③②③④
2014 年 1 月 22 日,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接受记者专访中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这是因为 ① 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了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必然要求 ③ 我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④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①②①③②④③④
“(21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实现...”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21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材料一 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现实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旺盛的活力,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但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国际地位“三个没有变”。图1 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2 主要国家燃料燃烧CO2排放情况(1)图1、图2分别反映制约“中国梦”的因素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国家如何克服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推进“中国梦”的实现?(11分)材料二 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发展;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坚持把本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句话,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2)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理解。(10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21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材料一 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现实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旺盛的活力,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但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国际地位“三个没有变”。图1 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2 主要国家燃料燃烧CO2排放情况(1)图1、图2分别反映制约“中国梦”的因素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国家如何克服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推进“中国梦”的实现?(11分)材料二 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发展;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坚持把本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句话,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2)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理解。(10分)”相似的习题。努力破解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_经济观察_人民论坛网
努力破解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关系的重要论述
王立胜&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之所以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坚持我们的制度优越性,有效防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我们要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既要&有效的市场&,也要&有为的政府&,努力在实践中破解这道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
这一论述,鲜明地提出了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大意义和现实途径,为如何努力破解这道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方向。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成为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
社会主义是制度,是运动,是道路,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和经济调节的手段之一。从理论上讲,两者的结合,不应该成为难题,但在实践中,却成为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其原因大致有几方面:
&是以自由主义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者,片面迷恋市场经济,割裂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社会主义不信任、诋毁和攻击,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设置障碍。强调自由放任理论与政策的新自由主义与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影响了全球绝大多数政党的政治主张和经济政策导向。自由主义经济学以贸易自由化、价格市场化和私有化为基本原则,主张自由竞争、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坚信自由竞争市场势力的自发作用能够保证市场出清和经济平稳增长。因此,他们坚持政府与市场泾渭分明的两分法,主张国家和政府只需充当为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创造良好外部条件的守夜人即可,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指责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的政府调控,诋毁公有制和社会主义。
二是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固守计划经济,误解市场经济,甚至认为市场经济是洪水猛兽,使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成为难题。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曾经长期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之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一,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的同义语,是洪水猛兽。因此,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在理论上否定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可能性。
三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导致世界经济低迷,复苏乏力,特别是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后,人们在反思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现状及其面临的危机的同时,也对市场的作用和市场经济产生怀疑甚至否定,认为市场经济、完全市场化、新自由主义在全世界造成了巨大灾难,导致一些国家企业大量破产、资本外逃、债务深重、贫富严重分化,经济增长缓慢,至今没有完全走出危机的泥沼。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危机重重,也使市场经济向何处去、社会主义能否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成为世界性难题。
发挥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两方面优势,破解世界性难题
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促使我们党一直努力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探索如何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实践能力,对此进行了突破性探索,正在成功破解这一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
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习近平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强调指出:党和国家的长期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措施。他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进行经济建设、发展市场经济时的政治优势。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世所罕见的巨大成就,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之所以能够大幅度提升,都同我们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作用是分不开的。在我国,党坚强有力的领导是政府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和发展我们的政治优势,以我们的政治优势来引领和推进改革,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发展。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市场经济的长处,是能够调节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能够促使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促进技术和管理进步;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能促进生产与需要之间及时协调。
从问题导向出发,习近平总书记曾分析,经过20多年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己经初步建立,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难以形成的。
[责任编辑:潘旺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破解基层党建难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