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甘肃路有搞传销的甘肃人吗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甘肃法制报
甘肃农民报
甘肃经济报
为拉人头 传销骗子自抬身价搞征婚
◇记者 张学江
实习生 谯喜龙
  如今,骗人的把戏五花八门,传销分子竟然也搭上征婚启事的甜蜜班车行骗。昨日,市民朱女士给本报打来电话,向记者讲述了她被骗的经历,并提醒市民小心这种征婚陷阱。
  朱女士今年34岁,在房地产行业工作,由于一直致力于工作和学习,不觉间成了大龄“剩女”。一次,她看到了一条征婚信息:“某男,未婚,私企老板,有房有车,经济条件好,寻觅35岁以下,贤惠温柔漂亮的房地产工作的女性,有意者与1391985xxxx联系。”当时她觉得这人的生活经历可能和自己的差不多。朱女士随后拨通电话,征婚男自称叫王海(化名),兰州人,在广西办企业。就这样,两人一来二去感情升温。上个月,王海将朱女士骗到了广西桂林。
  当王海让她交2万元的入股资金时,朱女士这才发现,尽管王海在当地繁华地段住着160多平米的房子,看上去像很有钱的样子,但没有实体产业。朱女士说,王海不但要她交钱,还带她去他的“公司”听课,她发现,这种培训模式和媒体揭露的传销模式一模一样,那些听课者都是交了钱的,朱女士这才发现王海其实是在一个传销组织任高层领导。于是,她趁王海不备,悄悄逃离桂林回兰。
  昨日,朱女士接受采访时说,这种行骗手段基本都是向一些大龄女青年下手,在经济上有实力,而且都是急需寻找伴侣的,最容易得手。她提醒广大女青年,在选择自己另一半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尤其在没有正式确立婚姻关系的前提下,对方极力邀请你去外地发财,更要多个心眼,警惕这种真传销与假征婚结为“伉俪”的骗人把戏。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传销女经理色诱拉拢下线 不惜与多人发生性关系
来源:中国新闻网
  昨日上午,从福建漳州来肥从事传销的陈厦(化名)来到包河区工商局副局长谢晓春的办公室。他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开诚布公,还带来一张涉及数百人的传销网络图和近60处传销窝点的地址信息。两年来,33岁的陈厦在天鹅湖、名人馆等地方当过洗脑讲解员。他说,为了满足贪婪的欲望,“组织”里每个人都在自欺欺人,甚至到了不顾礼义廉耻的地步。
  在福建农村老家传销已白热化
  前两年,已成家的陈厦在老家福建漳州跑建材业务,养家足够,但难以赚大钱。家族里有20多个亲戚先后来到合肥“做生意”,引起了他的好奇。一个外甥女婿鼓励他来合肥,“听他说,我以为是搞融资的。他平时做人很稳当,我觉得能靠住。 ”
  谁知来到合肥后,外甥女婿见了他一面后就不出现了,一帮“朋友”找他聊。“两个小时后我就知道他们不是做生意的,根本没有实体。”陈厦觉得,这帮人很假,很装。但既然来了,他还是想试一试,看看到底是干嘛的,有没有钱可赚。
  陈厦说,传销活动在自己的家乡农村已经“白热化”。一批批人被亲友说动,来到合肥。经过这么多年的宣传,他们并非不知道传销是不被法律认可的,但依然硬着头皮干。有空着手回家怕丢脸的原因,更多是被贪婪和欲望驱动。
  厦门富商被“传”染沦落到卖炒饭谋生
  陈厦说,他参与一段时间后升至“经理”,这还不够,必须上“总”才能有希望赚钱,而上总需要下线交纳的“份额”(每一个份额就是3800元)达到600个。“的确有老总赚到钱,可以买房开宝马,这就是吸引人的地方。”因此,很多人憋着一口气“赌一把”,认为自己能成为“万骨枯”中功成的那“一将”。
  但绝大多数人都失败了,将家底输个精光。陈厦说,自己在组织里认识一位厦门人,当初出海营生,收入不菲。经不住“家里坐着就能赚钱”的诱惑来到合肥,几年后一名不文,没脸回家,在周谷堆边租了一间民房,卖炒饭艰难度日。
  不顾礼义廉耻“女经理”色诱下线
  在“组织”里,陈厦渐渐看透了传销的本质。他说,很多人在“组织”里一段时间后,渐渐自己说服自己,此后便去欺骗别人。这一套洗脑过程也十分有讲究。比如你是比较落魄的人,“组织”会选择一个有相似经历的人来说服;你有从商的经历,自然会有一个“大老板”来显摆。陈厦在接受洗脑时,就曾经遇到一个自称做过镇长的人。总之,他们会让你相信,这一行能够吸引各种人才。
  陈厦说,把亲友都骗个遍后,很多人把下线资源发展到网络上。不少女性以网络“谈情”的方式吸引别人来合肥,甚至与多人发生男女关系。
  圈子里对这个现象早已默认,甚至流传一条荤段子,“有家变成没家,没家变成有家,一家变成多家”。于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女经理”。陈厦说,这些乱象足以说明干这一行早晚会礼义廉耻全不顾。
  天鹅湖畔噱头多 景观石也“躺枪”
  说到天鹅湖周边的各种秘密和噱头,陈厦笑着说,自己就干过洗脑解说员。 “天天都有人说,听都听会了。 ”比如,那块“著名”的兰亭集序景观石上将“序”错印成了“叙”,就被演绎成特意向“投资人”“叙说”的意思。而只要能和等数字联系起来的东西,都可以被无限联想。
  有意结束自己的传销生涯后,陈厦没有立刻退出,而是又坚持了一段时间。主要是为了搞清楚他能够接触到的传销网络,以便向有关部门举报。这次,他就带着一张涉及数百人的大图,还有近60个涉嫌从事传销活动的出租房地址。目前,包河区打传部门已经受理,并着手调查。
  陈厦说,不管“有脸没脸”,他都要回家了,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举报也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对于打击传销,他认为要增大力度,特别是完善法律,否则只能是“破网”而非“收网”。
  心理剖析
  明知是骗局但贪婪在作怪
  记者:明知道是骗局,为何还有那么多人从事传销?
  陈厦:说白了,就是人的贪婪心理在作怪。虽然很多人栽了,但毕竟有少数人是能赚钱开宝马的,所以很多人都抱有自己能成功的侥幸心理。
  记者:赚到钱的都是哪些人?
  陈厦:当然都是“上总”的头目。也有些“老总”凑钱买台好车,轮着用,为了显摆,让底下的人眼红。不过现在“老总”支出大,整天要请人吃饭、喝咖啡、稳定情绪,周谷堆附近一个咖啡馆就有个定点包厢,一天好几百块。所以,现在赚钱的人越来越少。
  记者:搞传销主要有哪些活动?
  陈厦:其实没什么事可以干,就是联系下线,在屋里和别人聊天,做思想工作,喝茶、抽烟。干传销就像是过街老鼠,说话不敢大声,也不准频繁走动。
  记者:传销大巴洗脑活动是“组织”特意安排的吗?
  陈厦:其实并不是,是一些脱离“组织”或者“组织”外的人干,赚“组织”里人的钱。还有很多黑头车是合肥本地人的,自己开自己做“导游”,一天两三百元左右。
  记者:家乡难道没人反对你们出来?
  陈厦:当然有人反对,所以很多人都没脸回家,硬着头皮在合肥干下去。实在不行,就做点小生意,比如我刚才说的那个卖炒饭的老乡。
  洗脑台词
  投资、连锁、王牌&&满嘴“高大上”
  合肥市包河区工商局副局长谢晓春介绍,为了让新人放下戒心,传销头目们有一套洗脑的“标准程序”:抛出概念――数字游戏――坚决否认――自我漂白。
  抛出概念
  说这叫“自愿连锁经营”。
  数字游戏
  如何用3800元赚381万?理论类比说明“一切皆有可能”(如50年前的长辈不会想到会有手机、视频通话&&)挣钱的手段:人际关系(简单、易复制、每个人都可能);几何倍增(1变3、3变9、9变27、27变81&&);五级三晋制的资金分配制度。
  坚决否认
  传销组织称,国家要缓解就业,撬动民间闲散资金,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批有素质的现代商人,组建民间财团,防止资金外流。传销组织自称“自愿连锁经营”与传销有别:
  1、传销培养的是推销员,“自愿连锁经营”培养现代商人;
  2、传销是无限“拉人头”;“自愿连锁经营”只需3张王牌(3个合伙人);
  3、传销有业绩压力,需重复投资;“自愿连锁经营”没有风险,可以转让;
  4、传销是金字塔形,难以成功;“自愿连锁经营”是等腰梯形,每个人都有机会“上总”。
  自我漂白
  常见借口有:合肥有优越的“投资环境”;法律允许“自愿连锁经营”;有银行监管,每个人将相同的69800汇到其他人户头上,如果这个生意是违法的,那么银监会怎么不来查呢?等等。
(责任编辑:李毅)
&&&&&&</div
顾城死了。谢烨死了。英儿却活着。[]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甘肃省白银市也有不少一5000多人的传销组织
当地政府不管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2:23:29&)
889字(35065/26)
( 14:04:14)
34字(4524/0)
( 10:20:28)
10字(943/0)
( 21:48:19)
34字(330/0)
( 21:49:33)
( 21:47:21)
18字(221/0)
( 21:17:04)
25字(241/0)
( 21:12:14)
22字(3979/0)
( 19:48:15)
135字(618/1)
( 21:35:15)
( 19:30:06)
40字(432/0)
( 19:18:39)
36字(112/0)
( 19:17:16)
36字(992/0)
( 17:20:56)
37字(168/0)
( 16:49:41)
21字(782/0)
( 16:37:28)
18字(818/0)
( 16:15:03)
41字(386/1)
( 11:04:08)
( 15:50:58)
29字(102/0)
( 15:19:11)
29字(17918/0)
( 15:13:34)
30字(242/0)
( 15:05:27)
23字(148/0)
( 14:17:58)
27字(536/0)
( 14:15:18)
26字(197/0)
( 13:53:00)
20字(68/0)
( 12:23:29)
19字(507/1)
( 13:42:18)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62; 正文&#160;&#160;&#160;
青岛破获传销大案 有成员为赚钱骗来亲生老爹
  早报讯 一伙男女青年打着“自愿连锁经营业是国家鼓励投资阳光项目工程”的幌子,先后在即墨、江西等地非法组织传销活动,两年时间共骗来500多名亲朋好友。去年5月底,即墨警方出动数百警力,在一小区内抓获传销人员200多名。记者昨天从即墨法院获悉,这起非法传销组织团伙案中的11名“总经理”和“经理”分别获刑8个月到2年。
  涉案金额高达2000万元
  几名来自南方的青年男女宣称:自愿连锁经营业是国家鼓励投资运作的阳光工程,只要投入69800元,就能直接担任主任级别,并通过资本运作,两年就能赚到1000多万元。他们以此为幌子诱骗他人投资,没有任何产品和实际劳务,仅以发展下线牟取非法利益。去年春节过后,即墨西部一个中高档住宅小区内陆续来了一批操着南方口音的外地人,这些人租下小区里空置的精装房,没有固定职业,但吃、穿、用却十分大方。
  当地警方历时一个月摸查发现:这是一个新型传销组织团伙。随后,即墨警方出动400多名警力,在社区内抓获传销人员200多人,其中不少是刚刚来青岛交上钱的受害人。据调查,加入该组织,每人最低缴纳3800元,最高缴纳69800元,但大部分人员加入时都缴纳了69800元,此案的涉案金额高达2000余万元。
  为赚钱骗来家人
  即墨警方抓获传销人员调查发现,一名传销女子怀中的男孩只有7个月大。这名女子说,经一位熟人介绍后,她抱着7个月大的孙子来到青岛,以为能“赚大钱”,该女子已经被彻底洗脑,对传销组织的谎言坚信不移。
  民警介绍,这次发现大部分传销人员都是将自己的兄弟姐妹和姑姑、舅舅等亲戚骗来,甚至有些人是被自己的父母骗过来的,也有些人将自己的父母骗到传销窝点。一位男子将自己74岁的老父亲从江苏骗到青岛,想把老爷子一辈子积攒的养老钱骗出来搞传销。还有一名传销者与丈夫一起于2012年春被骗入传销窝点,为了实现自己的发财梦,她骗了自己的妹妹、妹夫两口子加入传销组织,其妹夫刘某某加入后,又将自己的亲妹妹拉下了水,这一家五口人做着同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发财梦。
  11名头目获刑被罚款
  “这一新型传销案涉及的诈骗金额和人数在全省也是最大的。”记者从即墨法院了解到,警方捣毁了大量的传销窝点,并抓获了多名传销头目,而另有几个头目已离开青岛。随后,在江西、湖北等地警方的配合下,先后6名“总经理”级别和5名“经理”级别共11名传销主要头目全部到案。
  据法院办案法官介绍,以倪某和项某为首的传销组织,在两年内将500多人骗进传销组织,并吸走大量赃款。11名主要头目到案后,经过法院审理认为,倪某和项某等11名头目,已经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被判处两年有期徒刑,并处30万元罚金。而另外9名头目分别领刑一年或8个月有期徒刑,分别处以20万不等的罚金。(记者康晓欢 通讯员 周莹子)
10-14&#183;
09-21&#183;
09-21&#183;
05-14&#183;
05-10&#183;
06-09&#183;
06-07&#183;
06-05&#183;
05-28&#183;
05-25&#183;
05-23&#183;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肃 青岛合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