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楞严经》佛说摩登伽女经,随佛出家问题。

在典:丁苏恺破魔者说(第一回) 问题已关闭 :非建设性提问_颂雅风艺术月刊_文化历史 | 稀饭网
&>&&>& > 颂雅风艺术月刊 &&& > 正文
在典:丁苏恺破魔者说(第一回) 问题已关闭 :非建设性提问
(第一回)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丁苏恺用整整两年的时间伏案创作,只为一幅《楞严初相》。《楞严初相》视觉演绎了《楞严经》,讲述了一则关于阿难伏魔、释迦牟尼破魔的故事。“一天,释迦牟尼佛到舍卫国波斯匿王的宫廷里,为追悼王父的忌辰而应邀赴斋。佛的从弟阿难,早年从佛出家,那天恰恰外出未归,不能参加。回来的时候,就在城里乞食,凑巧经过娼户门口,被摩登伽女看见。摩登伽女一见倾心,爱上了阿难,就用魔咒迷住阿难,要想加以淫污。正当情形严重的关头,佛在王宫里已有警觉,立即率领弟子们回到精舍,波斯匿王也随佛同来。佛就教授文殊菩萨一个咒语,去援救阿难脱离苦厄。阿难见到文殊菩萨,神智恢复清醒,与摩登伽女一同来到佛前,无限忏悔,涕泪交流,祈求佛的教诲。”《楞严初相》丁苏恺布面油画250cm×300cm2013年—2016年丁苏恺根据《楞严经》卷一描绘的这一场景,将画面定格在经文“俱随佛来,愿闻法要”这上,绕开之前摩登伽女施咒,阿难伏咒的矛盾与冲突,选择了最后释迦牟尼说法的情境。2.5米高、3 米宽的巨幅画面以释迦牟尼的形象为中心,佛着赭黄宽袍,衣纹垂皱,无装饰,样貌庄严,宛若生活中的智者,没有高高在上的距离感。右手作印说法,左手持降魔印,自然下垂,掌心向内,食指伸直指向地面,正好指下是跪地的阿难。阿难是佛的从弟,佛有三十二相,阿难三十相,因为看到佛的相好庄严,随佛出家,他对佛之说法朗朗诵记,天生容貌端正,面如满月,眼如青莲花,身光净如明镜,可是不管阿难在神界再如何有地位,在被摩登伽女诱惑后,他的确是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自责让他涕泪悲泣。与阿难相对的摩登伽女侧卧在地上,虽面露恐慌,却还有无法遮蔽的妩媚,与面前的文殊菩萨双目相视,文殊菩萨施无畏印,面色祥和,一派温婉。其他菩萨、罗汉围绕周遭,他们更像是身边的人,可能就是属于你我的朋友,有喜怒哀乐,吃粗茶穿布衣。《楞严初相》创作模特现场丁苏恺的这种表达方式是向瓦乔致敬,世俗化的神由卡拉瓦乔首创,或许与自己颠沛流离的身世有关,在卡拉瓦乔作品中,大多是低下层人物,酒鬼、赌徒、小贩都可以成为他创作的模特,《圣马太蒙召》中各人物的原型可能就是卡拉瓦乔在一个小酒馆中所看到一群酒鬼和赌徒。《酒神巴库斯》亦不例外:与其说他是古代的酒神,不如说像个化装后参加宴会的少年,除了裹在肩和手臂上的白布可视为古代服饰外,他身上没有其他东西与古代有关联。尤其当我们细看画面时,白布根本就不是罗马式长袍,玻璃酒瓶和酒杯也都是现代的用品。或许,卡拉瓦乔本人就是一个魔鬼和天使的复合体,他才华横溢却也性格暴烈,他甚至是一个,而他个人这种人性的不完美投射在作品中就是表现为漠视一切矫揉造作的完美和对有缺陷人性的直率表达,神在他的笔下都变成了凡夫俗子。《楞严初相》草图丁苏恺在初次读《楞严经》卷一故事的时候很有感触,但是阅读《楞严经》这样的文本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在准备着手开始动笔的时候,因缘巧合嵩山听闻大善知识开讲《楞严经》,经过这次的梳理,很受触动。阿难虽然是集的修行者,最后蒙得佛的感召,但依旧逃脱不了人性中欲望的诱惑。摩登伽女是一劫,阿难遁入佛门竟也是因为一念美感,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阿难只因美感一念而来,看到佛那么漂亮才出家学道,结果被佛骂一顿,骂他出家是因为好色。阿难是修行者,更是人,被施咒、伏咒、破咒,他实实在在地用功证悟,终得善果。《楞严经》讲了明了佛性和觉了能知之心,四种清净明诲可引领佛法弟子除魔,魔其实就是折磨,折磨人的东西有情欲、有自私自利,如果没有智慧启蒙,很容易走人魔道,或为魔所摄,或为魔附体,《楞严经》就是破除魔咒的。人物草图丁苏恺倾尽两年的时间绘佛,《楞严经》里的修行者从重重迷惘中感悟佛的开导,他也在一遍又一遍地经文诵读和一笔又一笔地磨砺中体会破魔的机趣。尽管我们从这张画作上无法得知《楞严经》要表达的全部要义,而阿难和摩登伽女也只是一个引子,各种欲望丛生的世界里,哪里只是阿难和摩登伽女呢?丁苏恺更倾向于用一个说法的场景表现出佛经里早已指出的解脱之道,当然,这张画最终只是一张画,一张画作其实是无法承载那么多内容的,他只是一张画作。丁苏恺说:“一张画作最重要的还是‘好看’。因为有的时候,一些事情一旦跟宗教有关系,也就来了。所以作为一张油画作品来说,其实单纯好看其实也没有问题。”不过,在这张画里,他同时又向观者展示了自己深得其意之后的欢喜,如果观者能从这张画之中能对经文产生兴趣,能够探讨经文背后的深意,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楞严初相》局部阿难为梵语 Ananda 的音译,意为“欢喜”,“心欢喜,谓坐禅之人,于诸胜定,心若无味,当观生老病死,及诸恶趣,令生恐怖;然后念佛法僧等诸功德,策进身心,令欣得禅定,是为心欢喜。”看破人欲愁苦,解脱魔咒束缚,终禅定修得智慧。阿难是神的阿难,更是凡人的阿难,他的欢喜是自己的欢喜,也是众生的欢喜。
在典:丁苏恺破魔者说(第一回) 问题已关闭 :非建设性提问从《楞严经》里摩登伽女与佛陀弟子阿难的故事,了悟爱情真相…
从《楞严经》里摩登伽女与佛陀弟子阿难的故事,了悟爱情真相…
摩登伽女与阿难的故事,主要依据《楞严经》、巴利文经典和大正藏第十四卷的《佛说摩登女经》之记录整理而成。
阿难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佛陀三十二相,阿难三十相,由此可见阿难少年英俊,相貌庄严。而阿难陀的年轻貌美,也引起了很多麻烦。
据《楞严经》第一卷记载,有次举行大法会后,佛陀带领许多弟子接受波斯匿王的供养,阿难没跟上,于是就单独到舍卫城街上乞食。走了很久来到一个聚落,钵还是空的,阿难又热又饿又渴。
  刚好前面有一口古井,一位女子正在那儿打水,阿难走到井边,这名女子抬起头看见这位出家人,眼前一亮,心中发出赞叹:"多么庄严的比丘啊!"一念之间,她心里生起强烈的爱念。
  这名女子名叫摩登伽女,属首陀罗种姓。依据印度的传统,首陀罗种姓的人为四种姓4中最下阶级贱民,以清扫街路为业,他们既无权诵经、祭祀,不能与四种姓中的其余三个种姓交往,甚至不可以直接将水、饭食等物亲自拿其它三种姓的人。所以当阿难向摩登伽女要水时,摩登伽女犹豫不决,不敢把水供养给阿难。
  阿难知其原因,安慰她道,"佛陀教导四种姓平等,你虽属首陀罗种姓,但一样可以供养比丘饭食。"摩登伽女听后万份高兴,欢欢喜喜地将水倒入阿难钵中,并瞪着大眼注视着阿难,直到他离开。  
  摩登伽女回家后,便得了想思病,整日思念阿难,饭食无味,从此失去了人生的乐趣,终日不是忧郁,就是沈思。眼看着花一样的娇容日见消瘦,她的母亲放心不下,再三盘问她究竟有什么心事折磨她。  
  摩登伽女最后才告诉母亲她的心思,母亲设法让她嫁给阿难。母亲知道比丘是神圣不可犯的,女儿这种爱恋之心,根本不可能实现。可是女儿死求活求,一心只爱这位比丘。  
  母亲爱女心切,只好硬着头皮来找阿难,并说,"我的女儿对你一见钟情,朝思暮想,我愿将女儿许配给你为妻。"阿难说,"我所持的戒律不可以取妻。"摩登伽女的母亲哀求阿难说,"你若不取我女儿,她便会自杀,恳请你求我女儿一命。"  
  阿难十分为难地说,"我随佛出家,身为比丘,不可结婚生子。"  
  摩登伽女的母亲回来后,将情况如实向摩登伽女说明,并劝说女儿死了这条心。可摩登伽女不甘心,哭着对母亲说,"我若不能成为阿难的妻子,便会死去。母亲有大神力,可以求我。"  
  母亲答道,"天下之道力,无有人能胜过佛与阿罗汉。"
  摩登伽女说,"母亲可以念符咒使阿难迷惑,天黑后不许他出门,然后我们便可以成夫妻了。"  
  摩登伽女的母亲无奈之下,当阿难再次来到她家门口托钵化缘时,她便用邪术迷使阿难迷迷糊糊,身不由己地进入摩登伽女的家,摩登伽女大喜,把自己打扮得如花似玉,来诱惑阿难。  
  阿难心知不妙,不肯依从。  
  摩登伽女的母亲大怒,在门前点燃一堆火,拉着阿难的衣服威胁说,"你再不顺从,便将你投入大火烧死。"阿难心中有若难言,悔恨平时不用功,危难之时力不从心。  
  阿难危难之时,一心念佛,道交感应,佛陀心知阿难受难,赶紧派遣文殊菩萨到摩登伽女家附近去找回阿难,并且叫所有的比丘要全心一意持楞严咒。  
  &此时,阿难正在摩登伽女的室内,在即将破戒时,忽然间清醒过来,马上离开摩登伽女,跑回佛陀的修行地。  
  &摩登伽女见阿难忽然离她而去,心中非常难过,来到寺前等阿难。阿难外出托钵,摩登伽女便傻傻地跟在他后面;阿难吓得不敢出门,摩登伽女便在门外等候。摩登伽女一日见不到阿难,便无所适从,大哭而归。  
  阿难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向佛求救。  
  佛陀问摩登伽女,"你如此苦苦追阿难,为什么呢?"  
  摩登伽女回答道,"阿难无妻,而我无夫,我和阿难正好可以结为夫妻,请佛慈悲成全我们的好事。"  
  佛说:"你真的很爱阿难?"  
  摩登伽女说:"我真的非常爱他。"  
  佛说,"阿难没有头发,你若肯剃除秀发,你和她一样了,我才可以让阿难取你为妻。摩登伽女毫不犹豫地答道,"为了阿难,我什么都可以做。"  
  佛陀说,"那么,你回家告诉你母亲,剃发后再回来。"    
  摩登伽女回家后,请求母亲为她剃除秀发。  
  摩登伽女的母亲非常伤心地说,"女儿的头发犹如孔雀的羽毛,理应小心保护才对。你美若天仙,国中英俊男子那么多,我一定能帮女儿找一个如意的郎君,又何必苦苦的要嫁给一个沙门呢?"  
  摩登伽女回答说,"我生为阿难的人,死为阿难的鬼。今生我非阿难不嫁。"  
  摩登伽女的母亲一边流泪,一边替女儿剃下秀发。    
  摩登伽女剃光头发后,高高兴兴地来到佛面前说,"我已落发,请佛陀履行您的诺言。"  
  佛陀问摩登伽女,"你爱阿难什么呢?"  
  摩登伽女答道,"我爱阿难明亮的眼睛,我爱阿难英俊的鼻子,我爱阿难迷人的耳朵,我爱阿难甜美的声音,我爱阿难高雅的步伐,我爱阿难的一切。”  
  佛陀问,"阿难眼中的眼泪不净,鼻中的痰不净,口中的唾液不净,耳中的耳垢不净,身内的屎尿肮脏不净。婚后行不净污秽,生子后便生老病死等苦,由此观之,阿难的身体有何值得爱的?"    
  为了进一步引导摩登伽女领悟不净观,佛陀叫人把阿难的洗澡水端出来,问她:"你既然那么爱阿难,这盆水是阿难的洗澡水,你就将它喝下吧!"  
  摩登伽女吓了一跳说:"佛陀,你是大慈悲者,这么脏的水为何叫我喝呢?"    
  佛说:"每个人的身体原本就是这么脏的,现在阿难健康时你就已经嫌脏了,那他将来老死败坏时,你又将作如何想呢?"    
  摩登伽女听了佛的话,忽能观察人身的不净,再也爱不起来——原来阿难的身体一样这么脏,那还有什么可以爱的?从此,爱念、贪念都消除了,顿然开悟,真的出了家,证了初果。
网友评论:
男女之情,皆有前世因缘  
佛陀告知诸比丘,摩登伽女对阿难一见钟情,死心塌地,单从现世因果来讲,摩登伽女是疯子,阿难是傻子,看起来毫无道理。但从三世因果来说,确是合情合理的。佛陀以其神通了知,摩登伽女在以前五百世中都是阿难的妻子,而且每一世都相敬如宾,互敬互重。更有趣的是他们俩都是好的佛教徒。所以今世一见钟情,非常亲切,显得与众不同,难分难解。
佛陀在告诫人们人身难得时说,"吾从无数劫,往来生死道,舍身复受身,不离胞胎法。计我所经历,记一不记余。纯作白狗身,积骨亿须弥。以利针地种,无不值我体,何况杂色狗?其数不可量。"尽管人生难得,但三大阿僧只劫中,做人的机会也不少,我们在坐的大家曾经不知做了多少次人家的媳妇、丈夫、兄弟与姐妹。今生若有缘相见,自然感到份外亲切。首先见到的可能又成就了另一段夫妻因缘。因此俗话说得好,"十年修得同舟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因此今生最终能成眷属,实在不容易,理应珍惜。这是摩登伽女与阿难的故事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
但人这一辈子,有机缘见到前世亲人、甚至是多世夫妻的机会应该不会太少,所以不少人见到某些人时有相见恨晚之感觉,道理就在于此!有些人可能在今生今世会遇到很多前世有缘份之人,但作为一个有教养之文明人,总不能见一个爱一个,以免造孽。否则今世会烦恼无穷,苦海无边,来世还要受苦,实在是不聪明之极!这是摩登伽女与阿难的故事给我们的第二个启示。
也许有人会问,今生为人,若遇不到有缘之人,那会怎样?若遇不到有缘之人,也许会独身、或者出家,所以当今独身之人也不少,就是一个最好的见证。
若无缘,即使勉强结成眷属,在一般情况下,婚姻也不会快乐。这是摩登伽女与阿难的故事给我们的第三个启示。
如何才能化解这种不愉快的结局呢?对婚姻不圆满的夫妻来说,两方首先应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勇敢地面对存在的问题,倾心相谈,然后双方都要加倍努力,珍惜、关心、尊重对方,两方不融洽的关系就一定能得到改善。其次对于那些仍然没有找到理想对象的人来说,若想尽早结束独身的生涯,就要广结善缘。喂麻雀的故事最能说明这一问题。
唐朝时弟兄两一起出家,师兄老实木讷,不会讲法,但讲法时听众很多;
而师弟自幼聪明好学,精通经教,善于说话,但讲法时无人来听他讲法。师弟感到非常迷茫。于是便去问一位有道高僧。这位高僧开导他说,"听你师兄讲法的人多,那是因为他前世结了很多善缘;听你讲法的人少,那是因为你前世结的善缘少。"这位师弟请教说,"那么,今世怎样才能多结善缘呢?"高僧说,"若要快,从现在开始,你每天多喂麻雀就可以了。"听了高僧的开导,师弟三十年如一日,每天坚持喂麻雀。二十年后,师弟再次升座讲法,有几千人来来听他讲法,而且都是年青人,二十岁左右。高僧开导说,"这些年青人都是你喂过的麻雀转世投胎而来,所以来护你的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无缘,只要今世广结善缘,就一定能遇到有缘人
网友评论:
爱欲为生死之根本
  在八万四千种烦恼中,以贪瞋痴为其首,称之为三毒;在三毒中,而贪欲又为三毒之首,而贪欲中爱欲最难断!当我们接解事物时,由于人类无始以来的无明,一念妄动而产生三种感受:喜欢、不喜欢和舍受。当我们喜欢欢一件事物时,
接着下来的一种思维就是想据为己有,贪心自然而产生。贪心生起之后,我们本来清净之心就被贪污染而成为贪心,自利自利之心随之而产生了。这使得一个人的思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的思维再也无法客观了,而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私利为半径划圆。我们为自己筑起了一道墙,墙内是对他有益的事或话,墙外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现实的世界。由于我们的心受到贪的污染,这对我们观点的形成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它制约我们的视野,制约了我们自由观察客观世界的能力,我们眼中的世界从此再也不是客观世界的全部,而是局部,并且带有强烈的个人意义色彩。我们本能地希望看到或听到墙内对我们有利的事或人,我们无视墙外和我们无关或对我们无益的客观世界。所以说,这时我们所看到的外部世界再也不是世界的全部,而是局部,即墙内的世界,而对墙外广阔的空间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这时我们真的成了井底之蛙,看问题时非常片面。若是色迷心窍,往往使人迷失心智,走向极端,干出非常荒唐之事。庄子试妻的故事最能说明这一点。
有一天,庄子在山上遇到一名女子,蹲在新坟前,拚命摇扇,好像要把坟上湿漉漉的土煽干。庄子不解她的用意,便开口问她。她表示,坟中葬的是他丈夫,丈夫临终遗言,要等坟上土干后,她才可以改嫁。她等不及了,于是猛煽坟土,让它快干,好追寻第二春。  
庄子想到世间居然有此薄情的女子,感叹不已。继而想到,自己的妻子会不会也这样呢?疑心病起,便想试探。
庄子的太太姓田,我们称她田女士吧。夫妻平日感情甚笃,庄子为考验他妻子的忠贞,决定装死试探。 
听说庄子急病而亡,包括亲友等四方人士,许多人前来吊唁,其中来自楚国的王孙,长得英俊潇洒,位尊多金,他见田女士新寡,楚楚可怜,便追求她。田女士不堪诱惑,爱上王孙。当晚,酒酣耳热之际,王孙突然心脏病发,命在旦夕。
田女士吓得惊慌失措,急问王孙如何是好,王孙忍着痛楚,告诉田女士,要用死尸的脑浆才能起死回生。
死尸到哪找,总不能去掘墓吧?田女士转念一想,丈夫不是刚死吗?现成尸体,不用白不用,从前的夫妻恩义,此时早已抛诸脑后,她竟然拿着斧头,劈开丈夫的棺木,准备取出他的脑浆做药。
不料劈开棺木,庄子居然复活。田女士羞愧得无地自容,自缢身亡。  
同样,摩登伽女见到阿难后,便如同吃了迷魂药。为了嫁给阿难,不惜把自己心爱的头发都剃掉。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为情所苦,干出很多傻事,甚至心甘情愿地结束自己的生命。由此可见,爱欲能让人滞迷到何等的程度!这是摩登伽女与阿难的故事给我们的第五个启示。
佛陀因此告诫阿难:"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迷恋爱欲不仅给今生带来无限的苦恼,而且又有来世报。《楞严经》云:"一切众生,从无使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脱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由此可见,爱欲是痛苦、生死之根本。
网友评论:
佛和众生,不论心还是体,其实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两者的境遇差别,却好像天渊之别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在于他们各自用心不同的缘故。佛菩萨,以没有差别的慈悲心,怜爱世间的每一个人,以能够救助度化他们为自己的志向,完全没有任何的彼此分别之心,即使度化完了世间的一切众生,也不贪求这种度化的功德与名誉,所以佛菩萨能够因此发此心而能具备极高的福德和智慧,成为世间的尊者。可是众生凡夫呢?却唯以自私自利之心为是,所作所为,即使是面对自己的父母兄弟至亲,尚且不能完全没有分别对待的心理,何况那些看起来和他毫无关系的旁人、世人呢?所以他们由此而胡作妄为,感受到来的业因果报,将来不是生在贫穷下贱之家,就是堕落在畜生恶鬼地狱这样的三恶途。即使也有一些善于修禅定和福慧的人,来世得以投生富贵之家或者极乐天堂,但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发起没有分别的菩提心,将来等这些修持的来的福报都享受尽了,还是会堕落到未知的恶途去重新受罪,这样岂不是很可悲吗?所以说,那些无私利人的人,终究成就的是自己的大利益,而自私自我的人,实质不过是在做自害的事情罢了。
网友评论: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在交光大师小注中说:‘以戒为定慧道场前方便说故。'‘道场'这个名词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事项上的,如寺院禅堂等。楞严经所指的是以心地为道场,如佛所说直心是道场。你的心与所修法门相应是道场,道场均以清净戒律为最初方便。佛提示阿难,为什么以摄心为戒,开示了四条。这四重戒是大小乘四众弟子共同修习的根本戒律,而四重戒在一般戒经中,其排列的顺序为杀盗淫妄。淫戒原排在第三,而现在把它放在第一,显示在这一章中淫戒之重要性。如果真心想超出三界了生死,这一条淫戒应列为第一,若不想出三界,以不杀生最重要,因慈心不杀可得健康长寿的果报。想修行证果,超凡入圣,第一个大障碍就是淫欲。小注里说明:‘淫杀盗妄,罪之最重,非但不动身口,亦不生一念思想之心,方为不犯。'这是大乘戒与小乘戒不同之处,小乘戒论事不论心,大乘戒动念头就算犯,所以大乘戒重在摄根。小注又说:‘诸经戒杀居首,谓设化以慈悲为先,此经淫戒居首,为真修以离欲为本。'要想真正在这一生得到成就,必须以断淫为根本。这一条如果作不到,所希求的目标就难达到。我们自无始以来,均在生死轮回,就是被这一条害苦了。佛家常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必须要觉悟。关于戒淫一事,世间人不愿意听,也不爱听。倘若他还没有出离之心,对于这种事还有贪念,纵使他一天念十万声佛也不能往生,为什么念佛人多,往生人少,问题就在这里。
十方一切诸佛世界都有六道,因众生有爱欲之心。爱愈重堕落愈深。纯情无想堕地狱,九分情一分想堕饿鬼,八分情二分想堕畜生,六分情四分想在阿修罗道,情想各半在人道,四分情六分想在天道,一分情九分想在菩萨道。楞严经第八卷中间关于情想之分,说的很详细,各位可以参考。六道众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
断了淫欲即不会在六道投生。经中说四果罗汉断了淫心,永远脱离三界,他如果再来世间乃是为了度生,乘愿再来,我们是被业力牵著而来。
佛说‘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尘劳有污染劳累之义,指此娑婆世界众生劳碌奔波而言。修念佛三昧的目的是想超越三界,而淫心若是不除掉,就得不到清净心。淫心是一切污染之根源,此是真正的关键。有人读到此段经文怕了,原来恩爱的夫妻,难舍难离。我就告诉她,你的爱是假的,能爱几年。死了各自分飞,爱谁去呢?若夫妇二人同修念佛法门,都能了解事实真相,将来同生净土,岂不更好。若夫妇二人,一个信佛,一个不信。信佛更应放下一切,专心念佛求生,将来到了西方,得到三明六通,天眼洞视,天耳彻听,就知道你的配偶落在何道,然后倒驾慈航,再回娑婆,搭救他以及其他亲人眷属,这才真正爱他们。
佛在经中说的很清楚,戒律是清净心,必要把心除掉。有人说,恩爱夫妻离不开,淫欲断不了,怎么办?在事上不妨,不能有心。你现在有事又有心,所以有严重的污染。有事没有心,很难作到,难也要作到,觉悟就作到了。只要了解事实真相,就容易作到,这个世界是幻化不是实在的,知道人将来都要死的,将来有多久,一口气不来就是隔世。佛说人命呼吸间,真正了解这个事实才算觉悟。佛是针对真正觉悟的人讲的,真精进的人所把握的就是此时此刻的光阴。
经文说:‘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楞严经主要的论题是禅定,所谓‘楞严大定'。净宗念佛法门讲一心不乱也是修禅定。禅定不达到明心见性出不了三界。由禅定而能达到明心见性很难,得禅定的人只能生四禅天四空天,未出三界,天福享尽,仍然堕入轮回。修行人比一般社会人士的心要清净些,有一分清净就有一分智慧。讲经说法,天花乱坠,如不断淫,不能修成正果。本来想成佛,佛没有修成,反而变成魔,而他们还自以为得无上道,结果犯大妄语,堕落三途,实在可惜。
网友评论:
佛灭度已经三千零十八年,现在我们正在末法时期第二个一千年的开始。
  这个时代很多魔出现于世,佛门中亦所在多有,真所谓‘魔王当道'。佛在这章经里说了许多,读了之后,你若体会其内容,能有心得,你就可以辨别那些妖魔鬼怪,而且自己不会落在妖魔鬼怪之手,保全自己,成就自己的道业。因此这部经魔视为是眼中钉,必欲设法消灭之而后快,佛在法灭尽经中说,将来佛经在世间消失,第一是楞严经先灭,无量寿经最后灭,这项预言很有道理。‘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他叫众生不必断淫,甚至于以淫欲作佛事,令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他引导众生入于爱见之中。他有神通,也有魔鬼作其护法,认识他就不受其害。菩提道所求是无上正等正觉,念佛求生净土,依靠阿弥陀佛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我们是以达到无上正等正觉为目标。佛对阿难说:‘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修三昧必先断淫,念佛一心不乱就是三昧,若还有淫欲的念头就是障碍。不要说出世间,修世间禅定也必须断淫,有淫心即不能到初禅,修的再好也只能生到六欲天的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王称为魔王,但是他的淫心非常淡泊而并没有断,所以到不了初禅。
修禅不容易,财、色、名、食、睡五欲,只要有一条即没有办法出三界。四禅八定都是伏烦恼而不是断烦恼。我们与参禅的人用同样的工夫,我们可以带业往生,对于淫心烦恼也伏断而非灭断。所以一切诸佛如来都赞叹念佛法门是有道理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教导众生修行的方法全是一个讲法,绝没有一尊佛说,不断淫欲还能成就三摩地,还可以成就无上道,没有这个道理。
网友评论:
现代人在这方面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有些人没有偷盗、杀生或伤害他人,并且持戒行善也做得不错,然而他的工作、生活却处处不如人意,于是有人就想不通:如果因果存在,善良的人怎么会遭到不幸呢?对因果或《俱舍论》没有深入了解的居士也会有这种看法,甚至有人这样说,我参加法会又念了那么多经,就不该有这样那样的病痛或灾难。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参加法会、放生及所做的一切善举,已经存入我们的阿赖耶识中,没有显果是因为因缘没有成熟,就象一个农民春天种地,他把仅有的粮食都播了种,家里就没有粮食了,要等五六个月以后才会丰收,而现在他却是一个没有饭吃的穷人。有人觉得奇怪,你种了那么多地,天天辛勤劳动,为什么没饭吃呢?这种疑问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谁都知道,播种和丰收之间是有一段时间间隔的,现在没有粮食是因为他去年没有好好种地,没有得到丰收,所以把种子播下去后,便没有余粮可吃,这与他今年的辛勤劳作没有直接关系。同样,参加法会或放生与现在的病痛灾难也没有直接的联系,病痛灾难是过去世所造恶业的成熟显现。
《俱舍论》里也讲,有些父母造了很严重的罪业,他们的子女会感受到这个报应,如果子女身上有果报的话,那不是与佛经里讲的自作自受,不能被他人代受的说法矛盾吗?《俱舍论》解释说,这些子女本身就有那种因的存在,当父母造了大恶业后,由于他们与子女的密切关系,促使子女的那个因提前成熟而感受果报。对此古今中外有很多公案可以证明。通常来说,想要直接证明因果的存在是很难的,因为我们的肉眼无法看见,但是用间接的方法,如上述的例子,就完全可以证明因果的相续存在。不要说轮回是受因果的制约,就是涅槃和解脱也被它控制。所以我们若想解脱的话,就要种解脱的因,有了因就一定有果,这就是佛教的见解。
网友评论:
“福报”,是佛家用语。福报是果,因在于修。福报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修得来的。
南怀瑾大宗师在十一岁上遭遇了一件奇特的险事,让他刻骨铭心,并把这件事与“福报”联在一起思考,融入了他的人生哲学之中,并警示终身。
 大宗师出生于浙江乐清的一个小乡村。六岁开蒙,上私塾,读四书五经,接受了旧式教育。到了十一岁,古书已经读得很多了,已经通晓诸子百家,还苦心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就是当今汉语言专业的本科生也没有他读的古书多,而且,还在一直读下去呢。
他的父亲是个很有经营头脑的人,有着温州人善于经营的智慧,勇于经营的胆识。在乡间开了多爿小店,经营着布、米、百货,还有些田地上的收成。家业兴旺,箱底厚实。虽说是仕农工商,商人排在最后一位,但他的父亲坚信经商是第一的。生意做好了,发了大财了,连官府里都要来攀附你的(这种想法在当今可谓是大放光芒了)。
他的父亲还是个开明人士。那时,城里已经时兴学习现代的科学知识了。而他的独生子南怀瑾对算术、化学之类的现代文化知识却是个空白。父亲也认识到了这是个大问题。于是,就想方设法把他送到城里的县第一小学(大概也是类似于如今的重点小学)里,花了大价钱插班读六年级。学校里没有地方住,就住在一个朋友家里,托人家照应,可谓用心良苦。
这年的寒假到了,学生们都回家过年了。这一年也正好是大宗师的奶奶六十大寿,家里就摆开了寿宴,大庆大贺,一直热闹到正月十五。        离开学的日子还早着呢,但生日宴结束后的第二天一大早,大宗师就急猴猴地要去上学。父母亲再三阻拦无效,只得让他去,也没人送,他一个十来岁的小孩独自走了几个钟头,进了城,还是住到父亲的那个朋友家里。
就在他离开家的这天夜里,南家出了大事了。一伙穷凶极恶、如狼似虎的海盗把南家洗劫一空,亏得父亲逃得神速去搬救兵,母亲化妆成佣人,才躲过了被绑票甚至杀身之祸。
财产损失惨重,好在是全家人的命都保住了。更好在大宗师头一天生出了莫名其妙的念头,要去上学,冲破了一大家人的劝阻而走了。要是还在家里,这个独生子,多值钱啊,还不成了海盗的绑票,也许早就没得命了,哪里还能有今天的国学大师。
这件刻骨铭心的事情一直挂在南大师的心头。如果不是连续大操大办奶奶的六十大寿,也不会招来海盗。南大师后来经常提起这件事,说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不轻言做寿。佛学里也讲,一个人,一个家庭,在“福报”很好的时候,不能把“福报”用完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佛顶首楞严经注音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