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宣传片网络宣传平台有那些?过年了想宣传一下公司,付费的!

热门文章最新文章&&&&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五看桂林发展观——新华社记者眼中的桂林之变
08:42:00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核心提示:日前,新华社记者通过扎实调研、认真思考,采写了有关桂林发展的长篇调研文章。这篇调研文章,通过系列的数字、生动的故事、夹叙夹议的例证,从新闻记者的角度,冷静地分析了桂林这片“山水甲天下”的土地曾经面临的困惑,客观地审视了桂林“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生的变化,以及“十二五”即将迎来的大跨越和面临的新挑战。
图①:正在加紧建设的贵广高铁桂林段。
图②:正在加紧建设的湘桂铁路复线扩能改造工程桂林段。这两项铁路工程竣工后,桂林将形成到广州、长沙、贵阳、南宁等周边4个省会城市的两小时交通圈,成为连接西南、华南、中南最便捷的交通枢纽中心城市。 记者何平江 摄
&&&&编者按:日前,新华社记者通过扎实调研、认真思考,采写了有关桂林发展的长篇调研文章。这篇调研文章,通过系列的数字、生动的故事、夹叙夹议的例证,从新闻记者的角度,冷静地分析了桂林这片&山水甲天下&的土地曾经面临的困惑,客观地审视了桂林&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生的变化,以及&十二五&即将迎来的大跨越和面临的新挑战。立意深远,视野开阔,很有思想性、指导性和可读性。在全市上下都在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时刻,本报将此文全文刊载,以便给每位读者有所启迪。
五看桂林发展观
&&& &&& 新华社记者眼中的桂林之变
&&& □新华社记者龙松林 王勉 熊红明 何程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从长远战略的高度考虑,地方发展就是要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坚韧顽强地创造生存的空间,在充满挑战的境况下无畏无惧地组织起强大的团队,在强手如林的形势下以雄霸一方的自信不断超越对方、超越智慧。这是一个地方在市场经济中获得竞争力的出路之一。
&&&&在&十二五&发展的关键时刻,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愈演愈烈,全国各地无不上演着发展的&生死时速&。西部地区不例外,广西更不例外。新华社记者通过多年对桂林的了解和审视,以及近两个月走进这片&山水甲天下&的土地,近距离触摸、感受、见证了这片土地曾经面临的困惑&十一五&发生的巨变,以及&十二五&即将迎来的大跨越和面临的新考验。
&&&&广西有14个地级市,每个地方各有所长。评价一个地方的发展一定要冷静、要客观。既要看现在的成绩、变化,又要看它未来的潜力、后劲,更不能忽略它的&底子&、&过去&,以及这个城市发展所蕴藏的苦干精神和执政方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十分关注、关心广西和桂林的发展,尤其是桂林漓江的保护情况。他曾多次就&科学保护漓江&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他特别叮嘱大家:漓江不仅是桂林人民的漓江,也是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的漓江,更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自然遗产,一定要很好地呵护漓江,科学保护好漓江。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评价广西:广西经济发展有活力,改革创新有动力,对外开放有拉力,生态环境有吸引力,文化底蕴有影响力,民族团结有合力,干部队伍有能力,社会和谐很给力。广西的发展变化,是祖国大好形势的缩影,是西部大开发成效的印证,是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典范,是我国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
&&&&我们要说,桂林的发展是广西的缩影。
&&&&解剖桂林,对西部很多地区,尤其对广西很有意义。原因如下:
&&&&一、人类生存法则告诉我们,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应学会面对不利因素,无畏无惧地学会突围。了解桂林的人知道,这个城市发展一度受困,主要原因来自三方面:1.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难以找到一条破解之道。作为世界著名的山水生态旅游城市,曾经长期面临发展思路的困扰:即一边要保护世界的漓江,一边又面临单纯&旅游经济&难撑经济大厦的考验。换句话说,像桂林这样的生态旅游城市,能否发展工业,发展什么样的工业,怎么发展工业?这些难题一度让这个&山水甲天下&的城市处于彷徨、徘徊中。2.干部问题。1998年原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两套机构合二为一,机构减少一半,而干部人数却几乎没有改变。&一桌饭两桌人吃,一个凳子两个人坐&,最终后果是干部积压严重,人浮于事。3.&被边缘化论&。日,国家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无形中使得人们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北部湾。一定程度上,地处桂北的桂林在关注度上有所下降,一度有人认为桂林&被边缘化&。
&&&&面对上述三大不利因素,桂林没有畏惧,而是不等不靠,立足桂林实际,冷静观察,寻找突破口。在多届领导班子苦苦探索基础上,经过进一步提炼,2008年的中共桂林市委三届六次全会上,提出了实施&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发展战略,让困扰这个城市多年的发展思路问题终于变得清晰、明朗。事实证明,这一思路是正确的。
&&&&二、人心齐,泰山移。锁定目标后,拥有一支敢于拼搏的团队是实现目标的关键,责任是创造卓越的原动力。桂林在提出&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发展战略后,又进一步细化发展思路,狠抓园区和县域两大经济,做强汽车及零部件、食品饮料、锰业、机械电器、电子信息等五大产业,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等&三化&进程,坚持走&农业稳市、文化立市、旅游兴市、工业强市&之路,让桂林城市靓起来、企业强起来、市民雅起来、百姓富起来。
&&&&路线确定后,关键在于人。面对&一桌饭两桌人吃&,干部老龄化、情绪化,人浮于事的局面,桂林市在自治区党委正确领导下,一方面对一些老干部进行了合理分流,另一方面大胆提拔了一批年富力强,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敢干事的干部。有了这支观念新、干劲足、效率高的团队,加上他们为了群体幸福,敢于担当的精神,为桂林巨变奠定了基础。
&&&&三、学会用自己最大的优势和别人竞争,这是智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广西有14个地级市,其中桂林市有12县5城区,是县、区最多的城市。不沿海、不沿边,除了桂林山水,没有其他丰富资源,桂林拿什么与其他13个地级市竞争。桂林市领导班子通过认真分析,将目光锁定在&县域经济&上。桂北深厚的商业文化底蕴,良好的农业基础,加之人口多、面积广,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就是最大的竞争力。桂林市决策者敏锐地认识到这点,既然市区受各种条件限制,对县区的辐射力有限,那么就将资源有意识地向县域配置。事实证明,桂林目前县县有特色、区区有新气象,县域经济在广西遥遥领先。
&&&&四、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一个城市的发展既要有速度至上的效率文化,又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文化。也就是说,要更好地生存,就要有更快的速度。同时,对危机意识多一份准备,才会少一分风险。桂林市在些许成绩面前,清醒地认识到和广西其他市相比的差距,尤其是&十二五&期间,面对既定的思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如何面对新的挑战,这些都拭目以待。
&&&&一看桂林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之&巨&
&&&&沧海桑田,弹指挥间。
&&&&今天,要是您来桂林,从两江国际机场一下飞机,你会不自觉地被机场通往桂林市区的大道所吸引。
&&&&八车道宽阔的路面,两边不尽其数的奇异植被,崭新的节能路灯,辅之以优美的自然山水风光,美不胜收。
&&&&晚饭后,再到如画的榕湖边,边散步边欣赏夜景,湖心的舞台上不时传来优美的山歌声、戏曲声,加之变幻莫测的喷泉,真是妙不可言,会让您心情不由得极大放松。第二天,再畅游漓江,感受&人在画中游&;晚上观看全世界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
&&&&这就是桂林&&&&&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
&&&&中共桂林市委书记、桂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君在去年召开的市委三届十次全会上,这样总结桂林&十一五&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过去的5年,是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的5年;是人民群众得更多实惠、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5年;是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显著、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
&&&&变化用数字最能说明问题。桂林市市长李志刚在今年市三届人大七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了如下一串数字: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
&&&&2010年,全市财政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大关!
&&&&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900亿大关!
&&&&2010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
&&&&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80多元,位居全区第一!
&&&&2010年,桂林市&城考&成绩继续位居全区第一!
&&&&&&&&这组振奋人心的数字让所有桂林人都感到欣喜,它不仅标志着在过去的一年,桂林在经济发展中交上了一份骄人的答卷,而且更重要的,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因为,这几个标志性数字的获得,让所有桂林人苦苦奋斗了60年。
&&&&其实,不止是2010年,整个&十一五&时期,都是桂林发生巨大变化的重要阶段。
&&&&&&&&体现在综合经济实力上。GDP由2005年的51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08亿元,年均增长13.5%;财政收入由51.6亿元增加到121亿元,年均增长18.6%;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17亿元,年均增长35.5%;2011年第一季度,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9亿元,同比增长40.8%;完成技术改造投资30亿元,同比增长55.8%,创历史最好水平。
&&&&&&&&体现在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上。过去的5年,累计接待游客8600万人次,年均增长13.3%;实现旅游总收入549.7亿元,年均增长23.8%。今年1&5月,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994.69万人次,同比增长28.83%;旅游总收入69.84亿元,同比增长30.04%。桂林市委常委、副市长、宣传部部长陈丽华说,桂林市旅游经济持续保持强势劲头,尤其是国务院确定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桂林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把旅游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国家平台上,各项先行先试将带动全市产业的提升,业实现从观光型传统旅游向休闲度假型现代旅游转型升级将指日可待。
&&&&&&&&体现在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上。&十一五&时期,三次产业结构由23.4:36.5:40.1调整为18.3:45.3:36.4。这个数字说明,今日的桂林既跳出了全国很多地区依然深陷的&唯工业化&发展路径,也跳出了&旅游经济&一枝独秀的模式,呈现工业、农业以及以旅游、商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协调发展、比翼齐飞的全新局面。
&&&&&&&&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过去的5年,是桂林市历史上建设重大项目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完成投资最多的时期,启动建设贵广高速铁路(桂林段),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桂林段);建设高速公路8条;完成4E级标准机场跑道扩建工程;实现县县通二级以上公路、乡乡通油路目标。&十二五&时期,桂林正计划率先在全区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更加利好的消息是,今年11月,10万平方米的桂林两江国际机场第二航站楼将开工建设,该工程按照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500万人次的标准,总投资25亿元。
&&&&&&&&体现在统筹城乡、和谐社会建设上。大力深化城乡清洁工程和城乡风貌改造。如今,行走在桂林不少地方,春天是花园,夏天是林园,秋天是果园,冬天是公园,一年四季是乐园。大力发展教育,桂林成为全国地级市中非省会城市高校最多城市,义务教育水平位居广西前列,高考成绩名列全区前茅。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为92%,率先在广西全面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体现在文化建设上。过去5年,桂林的文化建设可谓跨越式发展。来过桂林的人,尤其是深入桂林的人,除了对桂林山水赞不绝口外,一定对桂林的文化建设印象深刻。这个1982年就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在文化建设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2009年创新推出的公益性、群众性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桂林&百姓大舞台&,最为典型的是被桂林城乡群众亲切称为老百姓的&星光大道&的桂林百姓大舞台。2.闻名天下的历代摩崖石刻与壁书。桂林的石刻多达2000余处,以独秀峰石刻、象鼻山石刻最为典型,素有&汉碑看山东,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3.叫响全国的旅游文化项目《印象&刘三姐》。4.岭南最早开凿的著名水利工程灵渠、全国保存最完好的明代藩王王府靖江王府、甑皮岩石器时代的洞穴文化等。
&&&&&&&&体现在获得系列荣誉上。桂林被国务院确定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
&&&&经济、社会的巨变,伴随着政治、金融、人才、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的改革创新,前后两者相辅相成,互为犄角,巨大合力在桂林得以彰显。
&&&&巨变使得桂林市政府的公信力大大提高,从而引发&鲶鱼效应&。如今在桂林,争资金、抢项目、看人气、比发展成为时尚和主流。
&&&&短短几年时间,桂林市搭建5个投融资平台,引进浦东发展银行等6家银行设立法人机构或分支机构,桂林市商业银行更名为桂林银行,启动新型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深圳农商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入驻开业;桂林国民村镇银行正式揭牌,成为全国首批地市级村镇银行。
&&&&与此同时,桂林市主动融入多区域开放合作取得明显成效,引进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大商集团、沃尔玛集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桂林。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桂林高新七星区区长何运保介绍,&十一五&期间,仅高新区共申请专利1866件,授权专利1201件,占桂林市的1/3以上。在广西第一个获得&自治区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称号,连续3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称号,成为广西首个&全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同时,&十一五&期间,孵化企业达360家,大学生创业园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广西首家自治区级大学科技园。
&&&&计生工作曾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但是桂林市&诚信计生&却吸引了全国的目光。以灵川县为例,2006年,全县计生率只有80%,超生反弹已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县委书记袁国华说,从2009年开始,灵川县将&强制计生&变为以鼓励引导为主、处罚为辅、村民互相监督、互相约束的&自治计生&,全县35000多名适龄婚育妇女自愿参加&诚信计生&,从&要我计生&变成了&我要计生&。如今计生干部进村不仅有笑脸看,群众还请他们喝酒。近日,国家计生委主任李斌率队在桂林召开全国现场会,推广&诚信计生&的经验和做法。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阶梯,&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现代社会构建幸福体系的重要指标。阳朔县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15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让住在县城的老人和住在市区的老人一样,享受到&娱乐健身、一日三餐、生活照料&的优质服务,这也是桂林市首个县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谐宜居城市是桂林市一直追求的目标,长期以来,桂林市加大对&五乱&的整治力度,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时下,又在全力以赴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工作和推进新一轮城乡风貌改造,打造一批特色名镇、名村。
&&&&二看桂林发展思路改变之&艰&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日,随着桂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俊华一声令下,5台挖掘机同时举起长长的臂膀,从预定地点挖起土方,防洪排涝及旅游景观水系工程正式开工。工程要打造第二个&两江四湖&,实现临桂新区&山环城,水环城,林环城&。
&&&&如今走在临桂新区,随处都能感受到新区建设的速度和力度,不管是道路上,还是项目建设的工地里,处处一派火热的建设场面。
&&&&创业大厦、桂林大剧院、桂林图书馆、桂林博物馆、中心公园、西城大道&&高高塔吊下,一座座大楼正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规整、绿化漂亮的大道不断显现。
&&&&市委书记刘君说,再有两年的时间,一个崭新的新区将呈现在大家面前。由此带来的连锁变化,将会使桂林城市发展有一个质的飞跃,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了解桂林的人,定会明白临桂新区的建设,对于承载着500万人口的桂林而言意味着什么&&&&一个城市的发展思路,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
&&&&没有明确的&思路&和&方向&,就如夜航的轮船,不知道走什么样的航道,更不知道驶向何处,最多也只能在黑夜里摸索,弄不好还会触礁。
&&&&临桂新区的&出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破解桂林多年来发展思路不清、发展方向不明这一难题的结果。
&&&&这是一段苦苦的探索过程,也是一段艰难抉择过程,更是改写一个城市历史的过程。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无论对于&十一五&还是&十二五&,几乎是一个永恒难解之题。世界旅游名城桂林曾经多年处于这样的困惑中:一边要保护世界的漓江,一边又面临单纯&旅游经济&难撑&经济大厦&的考验。换句话说,像桂林这样的生态旅游城市,能否发展工业,发展什么样的工业,怎么发展工业?这些难题一度让这个&山水甲天下&的城市处于彷徨、徘徊中。
&&&&桂林市旅游局一名负责人说,过去游客在桂林市区容易有这样一个印象:挤。&车辆与游人争路、人与景争地&的现象突出。
&&&&记者了解到最直接的原因:一是由于人口急剧膨胀,而城区面积狭小造成的。&桂林城市面积约60平方公里,刨去山、水剩余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万人。也就是说,每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万人,远远超过城市人群密集度国际标准每平方公里1万人。可以想象环境压力有多大,尤其是交通、医疗、污水处理、垃圾排放等方面的公共设施不堪重负。&桂林市政府秘书长张晓武说。
&&&&二是受&保护漓江,难以发展工业&的制约,导致财力有限,引发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城市辐射力弱、城镇化率低,而且越没钱就越没办法改善环境,孤掌难鸣的旅游经济更加受限。这一恶性循环,曾长时间成为影响桂林经济发展和漓江沿岸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的巨大掣肘。
&&&&&膨胀的人口、狭小的面积、有限的财力引发连锁反应,环境压力与日俱增,严重威胁漓江山水。面对现实,桂林市必须突破重围,找到一条科学发展之路。&刘君说,经过多届领导班子苦苦探索,科学论证,2008年桂林市三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新思路。
&&&&&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战略,主要内涵有以下两方面:1.桂林的发展一切都要围绕&保护漓江&进行;2.向西发展,建设临桂新区是破解困扰桂林多年&既要保护漓江,又要发展经济&的一把钥匙。
&&&&围绕这一战略,桂林市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做&加减法&:
&&&&一是全市干部群众从发展观念上做&加法&。让他们进一步增强&保护漓江&的意识,进一步认识到保护漓江是桂林市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所有工作的底线,而且统领桂林市发展理念和方向,无论今后多少年都必须坚持。
&&&&二是为了缓解人与景争地局面,缓解巨大的环境压力,对老城做&减法&,新区做&加法&。为此,经过多方论证,采取城市&西迁战略&。其科学依据在于,一方面将位于老城风景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统一搬迁到距离老城区约16公里的临桂新区,大大疏解老城,腾出地方,还地于绿,还地于景,还景于民;另一方面,新区离漓江远了,离景点远了,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环境基础。同时,彻底改变了过去大家挤在一个小地方,&谁都想发展,谁都发展不了&的局面。
&&&&有人疑问,桂林为何要西迁,而不是向东、向南、向北方向扩张?原因在于,几年前《国务院关于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早已明确指出,要&严格控制旧城的开发强度&&城市建设主要是向西发展&。
&&&&同时,从保护桂林山水的角度出发,如果向北发展,老城区处于下风下水方向,空气和漓江水质易受到影响;南部又与阳朔毗邻,那里有世界罕见的喀斯特地貌的峰林平原,如果城市向南发展,必然要对这一景观造成威胁;东部的海洋山是漓江和湘江的源头,其环保意义更不容置疑。唯独只有西部的临桂县与老城区之间有16公里左右的距离,同时又有万福山相隔,并处于下风下水方向,无论从城市功能组团还是环境方面考虑,都是最佳选择。
&&&&三是产业布局上,对重化工业、高能耗产业做&减法&,对高新产业做&加法&。李志刚说,为了&保护漓江&,当年桂林在财力非常有限的情况下,硬是咬着牙关停并转了漓江沿岸的40多个工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桂林市又关停了一些小的水泥厂、砖瓦厂、矿山等。随之而来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等高新技术产业。&十二五&期间,桂林市要打造太阳能光伏千亿元产业,食品饮料、机械制造等10个百亿元产业;打造桂林国家高新区千亿元创新型产业园区,西城开发区、苏桥开发区、兴安县工业集中区、八里街工业园区等超百亿元园区,以及桂林福达集团、桂林国际电线电缆集团等5个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
&&&&记者了解到,在&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思路统领下,系列的&加减法&,让这个曾经困惑多年的城市,找到了一条真正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今,行走在桂林2.7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处处洋溢着一派新气象。
&&&&桂林市委、市政府提出:&桂林GDP总量突破1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用了60年,按照目前&农业稳市、文化立市、旅游兴市、工业强市&的思路,再用5年的时间使GDP总量突破2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两百亿元。&十二五&目标就是要让城市&靓&起来,企业强起来,市民雅起来,百姓富起来,把桂林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山水名城。&
&&&&三看桂林干部干事之&狠&
&&&&毛泽东同志说过,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一流的干部成就一流的事业。干部作为战略的执行者、组织变革的推动者、团队力量的凝聚者,他们往往决定一个地方未来的命运。记者在桂林的采访中,深深感受到桂林的大发展,不是嘴巴&吹&出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桂林的干部抓住发展机遇和上级的支持,实实在在干出来的。
&&&&&如今桂林的干部风貌和办事效率,与刚刚地市合并后相比,真是天壤之别。&这是记者在桂林采访提起干部时,大家最大的共识。
&&&&记者早在8年前就桂林的干部问题做过一次调研,掌握的情况很不乐观:1998年原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两套机构合二为一,机构减少一半,而干部人数却几乎没有改变。也就是说,变成了&一桌饭两桌人吃,一张凳子两个人坐&,干部积压问题一直是个难解之题。
&&&&桂林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潘永建介绍说,桂林市委、市政府,积极争取自治区党委根据桂林实际情况给予政策支持,采取不同形式,尽最大努力解决积压的干部政治待遇问题,充分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如今的桂林已形成了&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的良好氛围。
&&&&桂林干部干事之&狠&:
&&&&&&&&体现在招商引资上,就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在桂林市兴安县,有一个产业做得红红火火,业内人士分析,按目前步骤正常发展,到&十二五&末,这一产业的产值将达到千亿元,这也成为桂林第一个千亿元产业,这个产业就是太阳能光伏产业。
&&&&可谁知道,这个产业从开始不声不响洽谈到园区形成产业链仅仅只用了两年时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兴安县委常委、太阳能光伏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卢嵩就是整个奇迹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说,200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兴安县主要领导获悉一老乡在北京从事太阳能光伏产业,于是敏锐地跟进,紧接着原县委书记王建毅、县长阳明立即带领相关同志到这位兴安老乡投资的北京、江苏、江西等地考察,了解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和企业意愿,随后又邀请投资方到兴安县实地察看。凭着自己的真诚、真心,加之浓浓的乡情、周到的服务、对招商的狠劲,打动了投资方,终于在2008年10月与北京中联科伟达的子公司桂林尚科光伏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功签约,仅仅6个月后建成投产两条高效电池生产线。
&&&&为了全力推进太阳能光伏产业,县里多次召开四家班子会议和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一方面统一思想,另一方面要求干部加强对太阳能光伏产业学习,个个都是光伏专家。同时,要求各级干部要将企业困难看得大于天。为此,兴安县成立了太阳能光伏产业园区管委会,专门从县直单位脱岗抽调近20名工作人员专门为产业园服务。管委会成立以后,工作人员以&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在确保有人值班的情况下,所有人员全部下到工地,随时为企业提供&保姆式、一站式&的服务。
&&&&付出总有回报。目前,尚科光伏拥有14条生产线,力争2013年上半年达到50条生产线,实现年产值200亿元以上。为了发展壮大光伏产业并形成一个太阳能光伏产业集群,兴安县四家班子又统一思想,果断决策,着手打造承接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集聚平台。产业园以桂林尚科光伏为核心,致力于拓展上下游配套产业发展而建设的全产业链,总占地面积11.4平方公里,总投资达150亿元,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11年底,通过引进世界一流技术,建成全国最大芯片切片基地,年产芯片3亿片;第二步,到2013年,通过开发太阳能冰箱、路灯、杀虫灯等副产品,做大附加值;第三步,到2015年,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完善技术研发和专业人才培养,实现产值过千亿元,带动数万人就业。届时,产业园真正成为上游原材料生产、中游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和下游产品应有的深度配套全产业链。目前,系列配套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工建设,北京中联科伟达正在把最核心的研发中心和装备制造基地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搬迁到兴安县太阳能光伏产业园。县长阳明在总结光伏产业落户兴安的感受:兴安不沿边、不沿海,但我们有的是真诚、真心,有的是狠劲、钻劲,有的是周到的服务。
&&&&&&&&体现在务实的作风上,就是要深入实际,知己知彼,做自己心中&有数的事&。永福县近年来倡导深入开展&一线工作法&。永福县县长蒋文明介绍,他们要求领导在一线指挥,措施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能力在一线提升,业绩在一线创造,力求做到&在一线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在一线决策,赢得第一时间;在一线指挥,争创第一进度&。在县城凤翔路改造过程中,永福县采取以&一线工作法&为核心的现场办公制度,施工现场完善工程设计,现场敲定问题解决方案,20多天就完成凤翔路改造工程,创造了永福项目建设的一个典范;县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项目推进过程中,一度因遇到困难和问题导致工期滞后,有关各方深入施工现场,细化项目,扩大作业面,有时甚至一天两次召开现场会,现场拿出方案,很快解决了问题。
&&&&象山区区长唐小忠多年养成一种习惯:每周都到基层转一转、看一看,即使工作再忙也要坚持,为的就是一方面更好地帮群众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确保决策科学性。去年6月,在南门办事处新竹社区调研中,得知城区部分群众生活困难,有的家庭甚至因下岗失业无一人有工作,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立即倡议区政府大力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并倡议机关干部与特困户结对。同时,尽可能提高参保补助标准,失业、工伤、生育等各种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年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130人,补贴参合医疗住院费305万元,受益人达6100多人。
&&&&&&&&体现在执行力上,一旦上级作出重大决策,就要无条件执行,第一时间落实,不讲价钱,不谈条件,力争落实上级的重大决定&不过夜&、不走样。在自治区及桂林市作出&建设临桂新区&的决定后,原临桂县委书记叶兆泉、原县长彭代元带领四家班子,将临桂新区的建设当成&天大的事&,主要工作都围绕临桂新区进行。新区建设的基础是要有项目,为此,临桂县号召在全县干部中形成&班子围着项目建,干部围着项目转,工作围着项目干,功过围着项目看&的思想,除县级自身努力外,鼓励各部门、乡镇想方设法到中央、自治区争取项目,今年临桂新区实施项目54项,其中新开工7项,续建47项,年度投资32.6亿元;6个工作组成员充分发扬&5+2&、&白+黑&精神,天天都泡在项目工地上。
&&&&征地拆迁工作号称时下第一难事。去年11月以来,叠彩区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精神,作出加大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的巡查和拆除力度。号令一旦发出,关键在落实、区委书记李向荣介绍,2009年,叠彩区大河乡二环路沿线部分村民为了增加收入,在叠彩区已获批成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范围内违法搭建仓库,出租给他人牟利,形成了180.5亩约12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国土资源部通过卫片执法检查发现后,要求当地政府立即予以整改。由于违法建筑面积大,整改时间紧、任务重,叠彩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以市容、城管、土地、工商、公安等人员组成的专项整治队伍,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并多次深入现场查看和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同时,执法工作组对每家每户进行广泛宣传,并采取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发布通告等方式,把土地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讲深讲透,让违建业主认识到非法占地的严重性,赢得他们的配合。由于村民们搭建的违法建筑基本上都是仓库,里面存满了货物,拆除前,工作人员帮助村民找临时仓库存放货物,并派工作人员帮忙搬迁。&人性化执法&使得违法建筑拆除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期间没有发生一起冲突,仅用10天时间,就拆除了南洲桥西南侧8万多平米的违法建筑。
&&&&&&&&体现在学习他人、借鉴外地经验上。犹如海绵吸水一样善于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去年以来,市委书记刘君、市长李志刚等领导分别率队赴台进行&取经之旅&、&合作之旅&,在台湾连续举办多场投资、旅游、经贸推介会。代表团成员普遍感受是,零距离接触,学到了真经。
&&&&象山区在得知桂林市把万福休闲旅游区正式纳入了临桂新区&一主三辅两组团&的发展格局当中后,为实现休闲旅游区&高品质规划、高规格引资、大手笔建设&的目标,区长唐小忠带领休闲旅游区指挥部人员先后奔赴深圳东部华侨城、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和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开展实地考察工作。由于万福休闲旅游区内的万亩森林公园与三亚市森林公园存在着相似之处,指挥部表示将&借他山之石,以攻美玉&,结合沿海地区开发森林公园的经验,打造具有桂林特色的养生休闲产业。
&&&&四看桂林县域经济发展之&奇&
&&&&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在美国演讲&中国的经济制度&时,宣称自己发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惊天秘密,这就是掌握土地资源、有很大行政自主权的中国县级经济竞争远超于西方的县、州,从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桂林市的县域经济发展可谓独树一帜,与很多地方靠中心城市带动县域做法不同,桂林市县域经济之所以能够长袖善舞,是因为桂林市多届领导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上,有一个共同认识:拥有12县、5个城区、500万人口的桂林,其桂林中心市区的人口仅80万人;80:500明显是&小牛拉重车&,在这种情况下,既然中心城市拉动效应有限,那么要发展县域经济,就要壮大自身力量。
&&&&怎么壮大?多年来,桂林市一直有意识地将行政资源、人力资源、金融资源、社会资源等向县区倾斜,扶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去年,12县完成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的比重分别由64.3%、41.8%、72%上升为67.8%、47%、78.5%,县域经济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占到全市GDP的三分之二强。
&&&&启示一:在我国不少地方,常常有一些执政者整天为缺少资源、区位优势不明显而苦恼,甚至以此为地方发展缓慢找借口时,桂林市一些县却书写了&无中生有&的经济传奇。这说明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的富集可以为一个地方经济腾飞添彩,但并不是唯一动力。只要真正做到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敢为人先,书写&无中生有&,县域经济传奇并不足为奇。
&&&&再有5个月时间,在全州县城西工业集中区将会诞生一个奇迹&&&&在全国乃至亚洲有影响的高强度螺栓加工制造项目。
&&&&该项目是由桂林福达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占地252亩,建设内容为:专业生产汽车发动机高强度螺栓1亿支工厂。建成后该企业将成为在广西乃至全国有影响的专业化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一期10月份部分投产。2012年12月前,完成总投资3亿元以上。目前,项目建设正在火热进行中。
&&&&位于桂林市西城工业开发区的桂林福达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销售发动机曲轴、离合器、齿轮、变速箱等汽车零部件和低速汽车及多功能履带拖拉机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福达集团是广西50强企业,在&十二五&规划中,福达集团为自己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将在2015年实现产销超过100亿元。其主导产品发动机曲轴,汽车离合器的生产能力及产销量位居全国前三强。
&&&&这么一个有实力的企业,将这样一个前景广阔的项目放在全州意义非凡。多年来,全州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自国家取消农业税后,由于&工业短腿&,发展相对滞后。如何才能重振雄风?决策者深入调查思考后,紧紧围绕科学发展思路,县里作出必须走工业强县的路子。
&&&&说干就干。凭着对招商引资的挺抢精神,以及细致入微的优化软硬环境,实行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制度等多管齐下,一个个在桂林,在广西乃至全国叫得响的项目落户全州,硬是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投资4.6亿元的翔云锰业项目、投资4.5亿元的桂林福达全州基地项目、投资6亿元的新宝铝业项目、投资6亿元的金六福湘山酒业项目&&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06.25亿元,是2005年的3.6倍,工业占GDP的比重达到了50.2%。
&&&&县委书记贺志刚介绍,多个投资几亿元的重大项目建设创造了&全州速度&,如翔云锰业项目一期工程自开工至投产,仅用了一年半时间;桂林福达全州基地项目一期工程,从开工到投产仅用了7个月时间。这些重大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把全州打造成为区域性有影响的高强度螺栓加工制造中心、广西第一白酒生产基地、桂北铝业城和清洁能源建设先导区。
&&&&提起桂林市荔浦县,对全国人民而言,首先会想到贡品&荔浦芋头&。对广西人而言,荔浦县还有一个最荣耀的称谓,那就是创造了神话的&中国衣架之都&,桂林山水甲天下,荔浦衣架俏天下。
&&&&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一个人口不到40万的小县城,竟拥有120多家衣架生产企业,年产衣架20亿只,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0%!衣架产品90%以上出口国外,销售网络遍布欧美及东南亚市场,年出口交货值达15亿多元。
&&&&记者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创造我国衣架产业经济传奇的桂林市荔浦县,竟然是&不沿边不沿海,没有高速公路和铁路,一条小河不通航,发展衣架少木材&的这样一个既无区位优势又缺乏资源的偏僻小县。当地不少群众因衣架产业就业,借衣架产业而富。
&&&&3月1日,记者在荔浦县采访时看到,公路边规模不等的木材厂和衣架生产企业、各类品牌衣架广告鳞次栉比。
&&&&成立于1996年的桂林俏天下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是荔浦县最大的衣架生产企业,历经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个拥有3个核心工厂、员工1300多人的衣架龙头企业,实木衣架、浸塑衣架、缎面衣架、水晶衣架等11大系列上千个品种款式,每年可生产各类衣架1.3亿只,产品销往美国、日本、法国等十几个国家。
&&&&记者了解到,目前荔浦县拥有竹木、金属、浸塑、布艺等各类衣架制品及其配套产品生产企业12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6家,年产各类衣架约20亿只,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0%!品种更是多达1000多种,从业人员3万多人。如今的荔浦县已形成了一个产值超过20亿元的衣架产业。
&&&&&从数量看,荔浦县每年可以给全国每个人供应约1.5个衣架,不仅如此,我国的大部分衣架行业标准由荔浦的衣架工厂参与制定。&原荔浦县委书记罗永东说。
&&&&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授予荔浦县&中国衣架之都&称号。
&&&&荔浦县之所以能书写&无中生有&经济传奇,原因之一就是时刻都没放松对创业环境的改善。荔浦县县长刘迎春说,人们形象评价荔浦的创业环境:&无中能生有,无钱敢办事,干部当保姆,老板评干部&。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衣架产业更加稳固,荔浦县想方设法开发、引进与衣架产业配套的产业。比如,20多年前,桂林俏天下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敏遒开始涉足衣架生产行业时,公司只有17人。现在不仅职工过千人,而且与衣架相关的衣架钩、固定螺栓升降杆等零配件都是自己工厂生产。同时,在荔浦,木材交易、小五金制造、明胶生产、包装、物流运输等行业也迅速崛起。&一句话,目前生产衣架的各种要素在荔浦县几乎全部富集起来,于是&无中生有&的经济传奇就这样被书写和延续。&罗永东说。
&&&&启示二:目前,我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很多人认为消除城乡差别,就要让农民进城,通过城镇化让农民富裕,但审视桂林某些县的发展轨迹,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是一味把农民搬进城里,而是立足农村发展农业,并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功能,进而让农民在&家门口&富起来;同时通过&城乡互动&,将城市文明辐射到农村,最大限度地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协调发展。
&&&&以旅游闻名全国的阳朔县,在中国新农村建设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建成全国首个百里新农村示范带。2005年以来,阳朔县先后投入近10亿元,在白沙、葡萄、阳朔、兴坪4镇19个村委66个自然村,建设全国首个百里新农村示范带,出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四朵金花&竞相绽放的喜人景象。
&&&&&花开穷岗凭善政,百里新村沐党恩。&5年前,这个县百里新村200平方公里范围,地处大山深处,没有一条像样的水泥路,年人均纯收入约4000元。近年来,该县不遗余力在百里新村搞水、电、路等项目。依托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该县把金橘培育成面积最大、品质最优、科技推广速度最快、带动群众增收最明显的大产业。如今,百里新村种植金橘约8万亩,年产值达10亿元,沿线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9000元,其中80%来自金橘收入;百里新村内28个自然村年人均纯收入超1万元,3个自然村年人均纯收入超2万元。
&&&&产业起来了,新村新风貌。按照&白粉墙、小青瓦、坡屋面、花格窗、吊阳台、石板路&的桂北民居风格,引导百里新村群众建新楼房2000余座,9个休闲旅游观景台和一大批文化室、体育场所建设。文化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三下乡&活动、各种培训班一时成为百里新村农民的精神食粮和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剂,并催生了农民彩调队、腰鼓队、舞龙舞狮队、板凳龙队等30多个。
&&&&阳朔县委书记谭峰介绍,和谐环境与民主管理相得益彰。近年来,阳朔县通过在百里新村行政村推行&四议两公开&和在自然村推行&三会制&工作法,实现了百里新村民主理事、和谐平安、科学发展的三赢局面。白沙镇凉水井村是一个十足的山村,该村通过&三会制&工作法,46户村民自筹资金398万元,争取上级资金1000多万元建设了集旅游、娱乐、休闲、餐饮为一体的凉水井清泉度假村,开辟了大山沟吃上&旅游饭&的先河。
&&&&在百里新村的辐射带动下,全县新农村建设呈现出&以点带面、由点成线、齐头并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良好局面,至2010年,已累计完成40个新农村试点建设任务。
&&&&在广西,乃至在全国谈起县域经济,尤其是讲起中国生态农业,不得不说的是一个成立仅仅20年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县,也是我国最年轻的瑶族自治县。这个县可谓我国民族地区城乡统筹发展一面旗。
&&&&恭城瑶族自治县地处桂林市东南角,成立于1990年,仅有29万人口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不沿海,不沿边,没有富集的资源,甚至多年来不通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多年努力,探索出&以多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为基础,通过城乡统筹发展,让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地区拓展的&恭城模式&&。
&&&&在恭城,没有特困,没有暴富;没有&空壳村&,没有&留守儿童&,一组有分量的称号诠释了这个民族县的不平凡&&&&&中国沼气第一县&、&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中国月柿之乡&、&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在恭城,你会看到,无论是道路两旁,还是山坡之上,甚至石缝里,都密密麻麻地种满了柑橙、柿子等果树。在恭城,当地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驱车在乡村公路上行走,3秒钟内看不到果树就不是恭城。&
&&&&平安乡横山瑶寨村,58户村民种植的椪柑、沙田柚达362亩,每年的水果产量有833吨。村委会副主任容文熹说,村民们现在人均纯收入为4670元,&其中约有70%的收入来自水果&。平安乡北洞源村500多户村民,水果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北洞源村党支部书记欧阳群忠介绍,为解决水果销售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村民们自发成立了水果协会,形成一个遍布全国的水果销售队伍,&目前全国各大水果销售市场都有&恭城水果摊&&。
&&&&恭城瑶族自治县县长林武民介绍,上个世纪80年代末,经过考察和论证,恭城结合当地闲置土地较多、群众有种水果的习惯等实际,决定发动千家万户种水果。目前,已形成月柿、柑橙、桃李、沙田柚四大类水果为主的产业布局。至2009年末,全县水果种植面积43.7万亩,总产量达65万吨,水果总产量、人均水果收入均居广西第一。
&&&&&按产量计算,恭城可为全国13亿人口每人每年提供1斤水果。&林武民说,如今恭城已建立连片100亩以上的水果标准化生产基地213个,成为&中国月柿之乡&、&中国椪柑之乡&。
&&&&在平安乡黄岭村口,刻有&中国沼气第一村&的奇石分外醒目。放眼望去,一排排小别墅整齐地坐落在山脚下,别墅群背后是苍翠的群山,前面则是挂满柑橘的果园&&黄岭村是恭城平安乡新街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共138户546名村民,几乎家家住在三四层的&小洋楼&里。
&&&&上个世纪80年代,黄岭村开始发展沼气,目前全村建有沼气池146座,入户率达到100%。&沼气不仅节省了以前大批上山砍柴的劳动力,还极大地推动了封山育林工作。&新街村委主任黄光发说。
&&&&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程权介绍,恭城沼气的大规模发展始于1983年。目前,恭城建有沼气池6.36万座,入户率达89%,居全国第一,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沼气第一县&。
&&&&&恭城模式&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12任书记9任县长&接力&绿色政绩观&。长期关注恭城发展的广西师范大学教授罗知颂说,在时下很多地方&换了领导换思路&的风气下,恭城却不一样,每届班子交班交思路、交产业、交希望,接班接传统、接作风、接责任,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埋头苦干,闯出恭城发展的新天地。
&&&&记者采访了解到,现任的领导班子更是一如既往,不断创新,咬定农业不放松、咬定生态不放松、咬定农民共同富裕不放松,走依靠生态农业,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恭城路子&。
&&&&其次,苦干+巧干的&恭城精神&。恭城瑶族自治县西岭乡大岭山村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是一个极其贫困的村,当时盛传&有女莫嫁大岭山,吃水也要打算盘,下雨吃点石坑水,天晴挑水难又难&的歌谣。1991年,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带头用钢锹和踏犁在荒山上撬石挖坑种桃,受到启发,其他村民也加入到这一行列,把石缝撬成一个坑,两个人完成需要一天多,而开垦一亩果园则需要强劳动力两个多月的劳动量。村民们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钢锹被锹断了,锤头也被磨圆了,大岭山人终于把漫山遍野的石山变成了果林。罗知颂说,恭城人就是凭着良好的政绩观,凭着这种&苦干+巧干&的精神,把石山变果园,把&鬼窝&变宝地,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启示三:当很多地方产业发展盲目跟风、果贱伤农等事件频频发生时,桂林却很少上演这样的悲剧,原因是桂林县域经济在近年来重特色、树品牌,一批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叫得响的&金牌&被推了出去。
&&&&桂林是农业大市,提起桂林的农业,你会掰着手指数出很多&名牌&&&&&荔浦芋头、恭城月柿、永福罗汉果、阳朔金桔、兴安葡萄、灌阳雪梨、平乐柚子、灵川香葱、资源蔬菜、全州食用菌&&永福县龙江乡、阳朔县白沙镇、兴安县溶江镇、兴安县华江瑶族乡分别获得广西罗汉果之乡、金桔之乡、葡萄之乡、毛竹加工之乡称号;灌阳县文市镇瑶上村、中峰乡大庄田村、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乡势江村、灵川县海洋乡小平乐村,分别获得广西石材村、红提村、月柿村、桃子村称号。
&&&&第二产业搞得有声有色的灵川县,近年来在农业上也狠下工夫。县委书记袁国华介绍,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稳定在17万吨以上,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657元。尤其在特色产业方面,通过灵川镇、大圩镇两个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发展四时蔬菜,形成&双潭葱花&、&大圩茄子&、&潭下萝卜&、&大圩草莓&、&灵田鱼腥草&等市场品牌。其中,2010年全县香葱种植面积9600多亩,总产1.6万吨;大圩镇公路沿线种植草莓2000多亩,创造产值3000万元,该项目成为旅游观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灵田乡灵田村示范种植鱼腥草180亩,带动全县种植4000亩,创造产值4520万元。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近年来,全力打造全国首个百里新村。2009年,阳朔县作出了把该县途经白沙、葡萄、阳朔、兴坪4镇19个村委66个自然村,建设成为物质、精神、政治、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全国首个百里新农村的决定。&把农村工作搞上去才算真本事,把好事办好才算真功夫,把承诺兑现才算真党员&,这是县委书记谭峰对参加百里新村大会战的党员干部说的一句话。如今,阳朔百里新村已初具规模,魅力四射:2010年,沿线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9000元,其中有28个自然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凉水井、龙潭门、大坪等3个自然村年人均纯收入超2万元,百里新村80%以上村民建了新房,75%的自然村完成了村道硬化,安装了2000多台太阳能热水器,建设了20个文化室、12个篮球场。如今的阳朔百里新村,丰富的旅游资源、壮美的万亩桔园、旖旎的漓江风光、秀美的兴坪峰林,已构成了动人的山水田园画卷。
&&&&以灵渠闻名的除了打造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外,还被称为&南方的吐鲁番&。兴安县葡萄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如今全县葡萄种植面积已超过10万亩,2010年葡萄总产值已达6.36亿元,葡萄产业已成为兴安农业的支柱产业。溶江镇莲塘村全村88户360人,土地总面积1200亩,种植葡萄380亩。2004年成立了葡萄协会,2010年投入15万元在村口建好了35米的葡萄观光长廊,投入30万元建设了葡萄培训示范基地。目前,该村形成了葡萄产、供、销一体化和观光、培训、示范多功能的农业产业体系。去年,莲塘村农民人均纯收入7800多元,仅葡萄一项人均收入5500多元,家家建起了&葡萄楼&。今年初,兴安县还成立了广西首个葡萄研究所&&&&兴安葡萄研究所,主要研究葡萄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以及对葡萄种植区域进行规划等。
&&&&人杰地灵的临桂县享有&状元之乡、将军之乡、冠军之乡&的美誉,在封建科举时代,广西共出过9名状元,其中有5个出在临桂。从民国至今,共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李天佑上将、中华民国代总统李宗仁、&小诸葛&白崇禧等50多位将军。在1996年亚特兰大第26届奥运会上,临桂健儿唐灵生和肖建刚分获59公斤和64公斤级举重金牌和铜牌;在2004年雅典第28届奥运会上,临桂籍运动员李婷与队友夺得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冠军。临桂县原县委副书记陆桂弟提起临桂的变化真是感慨万千,这个紧挨桂林市区的县,曾经长期捧着金碗讨饭吃。&十一五&期间,尤其是在&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感召下,该县取得&突飞猛进&的大发展,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位居全广西第二;两次荣获&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连续5年进入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行列,连续4年进入中国西部百强县之列,荣膺2010年度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也是广西唯一同时获得&全国举重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和&国家体育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灌阳雪梨为我国南方梨中的优良品种,栽培已有300余年历史。县委书记沈荔芳介绍,山区果农已总结了以施农家肥、沼肥、使用无公害农药、频振式杀虫灯诱虫、疏果套袋、整形修剪、冬季清园等一整套综合的雪梨栽培技术,加之灌阳空气清新,水源洁净,为灌阳雪梨特有的品质提供了保障,2006年通过中国农业部无公害水果产品认证,2009年获得中国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目前栽培面积2000多公顷,产值1亿多元,产品销往湖南、湖北、广东、浙江、江西、香港、澳门及东南亚一带,还远涉重洋到了加拿大。
&&&&在桂林市5城区中,雁山区农业发展一枝独秀。区长古保华介绍,2010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6.22亿元,年均增长17.72%。农业生产基地化。共建立蔬菜、水果、优质稻、马铃薯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点)45个,示范推广&三避&、&三免&、&三诱&等先进实用新技术25项;农业生产标准化经营。推广&猪&沼&菜(果)+灯(黄板、性诱剂)+生物农药+有机肥&的生态农业模式。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以生猪、家禽、蔬菜、罗汉果、干米粉为主的生产加工龙头企业更是红红火火。
&&&&资源县是&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近年来,资源县大力发展红提、猕猴桃、有机蔬菜、食用菌等特色农业。目前,红提种植总面积达到3.66万亩,总产值达2.8亿元;种植西红柿1.78万亩,总产值达3.5亿元;红提种植面积、产量位居华南第一。
&&&&龙胜各族自治县今年将迎来60周年县庆,这个曾经荣获&全国生态经济示范县&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以&龙脊梯田&、&龙胜温泉&而闻名。近年来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富县&的发展战略,取得跨越式发展,围绕龙胜红碧玉、灰绿石等矿产资源,龙胜大做品牌、深加工文章,去年仅旅游业收入达到5.9亿元。
&&&&日至20日,以&金柚飘香,情满桂江&为主题的桂林平乐首届桂江文化旅游节暨第二届柚子节在平乐县举办,世界上最大的&柚子灯&诞生在平乐。该柚子灯宽6米、高8米,整个柚灯共有36层,摆放了6666个柚子鲜果。平乐县是&中国沙田柚之乡&,该县的沙田柚曾经荣获&北京2008年奥运果品一等奖&、&中国国际林博会金奖&,并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目前全县种植柚子2.5万亩,总产量达到了4.5万吨。
&&&&桂林市农业局局长邓康康介绍,目前桂林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品牌化稳步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1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590家,直接带动农户14.71万户,新增畜禽规模养殖场193个,引进农作物新品种703个,建立各种高产示范点252个,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产品45个。
&&&&五看桂林&十二五&发展之&盼&
&&&&历史洪流,大浪淘沙。
&&&&由于一段时间发展思路不明,桂林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曾经长期面临三个&怪圈&:一是资金运转的怪圈。经济发展慢,导致财力弱,财力弱导致政府部门乱收费,乱收费导致企业效益差,效益差导致金融信誉下滑、银行不肯贷款。二是环境的怪圈。环境差引发招商难,招商难导致财政匮乏,财政匮乏导致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更糟。三是稳定的怪圈。发展缓慢导致不稳定因素增多,维护稳定又占去了干部精力,干部精力不够,影响经济工作,最终影响了发展。
&&&&没有想到,在上级有关部门正确领导下,尤其&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这一战略的坚决实施,上述三个怪圈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桂林发展呈现出&马太效应&:发展加速&&&&干部齐心&&&&公众支持&&&&政府公信力提高&&&&环境更好&&&&社会和谐&&&&凝聚力更强&&&&上级领导支持&&&&发展速度更快。
&&&&&这种马太效应和聚合力量,让桂林在&十二五&期间信心倍增。&刘君说,在这种大好形势下,桂林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要求,以及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提出&十二五&目标,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坚持走&农业稳市、文化立市、旅游兴市、工业强市&之路,全力实施&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建设,不断开创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山水名城新局面,其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富民强市&。
&&&&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取得些许成绩,桂林市领导班子清醒地看到,未来前进路上面临的困难和压力:
&&&&一、关于&发展&与&保护&问题。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尽管&保护漓江&贯穿发展主线,也找到一定破解之道,但是一方面经费缺失让保护漓江&一揽子&工程实施难。李志刚说,漓江不仅仅是桂林的漓江,是全国、全世界的漓江,因此,漓江保护必须从国家层面考虑。&十二五&期间,广西为了保护漓江,在桂林市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城市化工程、环保设施建设工程、富民工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程等五大工程,但是总投资需要700多亿元,而针对漓江的保护,截至目前国家没有一个专项转移支付,单靠桂林和广西是远远不够的。
&&&&二、调结构难题,产业转型大考。以荔浦为例,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一方面荔浦各种生产衣架的小企业铺天盖地,真正&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却寥寥无几。&荔浦衣架产业红红火火,但红火的背后,随着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增加,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衣架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产业升级换代势在必行。&县长刘迎春说,要努力争取在国内和世界市场的话语权,尤其是行业标准和行业定价权。
&&&&为改变这种局面,荔浦县正在着手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的原则,对全县衣架行业进行重组整顿,组建大企业集团,培育衣架名牌。同时,为了使荔浦衣架产业真正能稳领世界衣架市场,除了产业升级外,荔浦县还鼓励一些龙头企业拓宽投资渠道,在发展衣架行业同时,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发展旅游、现代农业、微生物等高新产业,以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从而使衣架产业真正实现由大到强。
&&&&三、政务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记者了解到,目前桂林在软环境建设方面,依然受&地市合并后遗症&影响,一些干部当中仍存在人浮于事、办事拖拉、官僚作风的现象。这些将成为桂林&十二五&期间发展的障碍。
&&&&四、协调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担子依然不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征地、拆迁引发矛盾。记者了解到,目前有贵广铁路、湘桂铁路复线扩能改造等多个国家、自治区层面项目在桂林实施,这些项目工期紧、任务重,占有土地相对较多,引发矛盾多;二是时值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桂林在快速发展中,积聚多年的一些矛盾有可能会集中爆发。
&&&&五、有关方面对&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战略有待进一步认识,尤其有关部门要改变多年来对桂林形成的&桂林要保护漓江,不能搞工业项目。提起桂林,什么项目都&一棍子打死&的误区。&因为经济不发展,最终生态环境肯定保不住。同时,对临桂新区建设的重新认识,临桂新区的建设不能等同于一般城市的搬迁,它不是为了追求奢华建楼堂馆所,不是贪大求洋,而是通过把老城区企事业机关单位搬迁,还景于民,还山于民,还水于民,还城于民。&一句话,最终为了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
&&&&百里漓江春潮涌动,桂北大地活力迸发。
&&&&走进位于榕湖边的桂林市委大院,一进门您就会看到&让心灵与山水同美,用行动为桂林增辉&这样的标语,以及&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发展战略,分立在大门两侧,赫然醒目。
&&&&&&让心灵与山水同美,用行动为桂林增辉&主要指&人&的因素,而&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是我们的发展目标。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好坏关键在人。&刘君说,&我们现在尽管依然面临上述重重困难,但我们最引以为豪的就是,经过多年的磨砺,我们锻炼了一支执行力强、敢于亮剑、勇于奉献的队伍,这是无价的。有了这些东西,我们相信,桂林市第一个经济总量过千亿元、财政收入过百亿元用了60年,而第二个这样的成绩单,按目前的势头只要5年即可。&
&&&&愿桂林,在转变发展方式、追求社会公平、深化体制改革等方面,在追求富民强国的征程上,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砥砺奋进,作出表率。
关注桂林生活网微信
责任编辑:system
社会娱乐国内国际广西桂林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桂林旅游宣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