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小企业一定要上中小板和新三板的区别 吴晓波

吴晓波:新三板处良好发展时机 越早进入越好-中商情报网
吴晓波:新三板处良好发展时机 越早进入越好
来源:中商情报网 编辑:中商情报网
2014年圣诞前夕,吴晓波老师在一次公开演讲,表达自己对的看好,原文如下:
新三板很重要,它是中国的第三个公开市场,是一个场外市场。
新三板的成立意味着中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平台会越来越大。
比如我们说美国,美国有两个市场一个是纽交所一个是纳斯达克,加在一起大概有四五千家企业,中国有两个市场一个是深交所一个是上交所,大概有3000多家企业,美国的场外市场大概有5.5万家企业。
北京搞新三板其实中国要学习美国积极发展资本市场的势头,我们会发现很多中小企业的朋友,如果你觉得我这个企业很好,或最近有一个新的项目,我有一点利润我就可以去到新三板去融资,新三板所有的人都是机构投资人。
而且从我现在得到的情况大概超过50%的可能性年证监会会转板政策,所有的新三板上市公司1-2年以后,如果你的资产比较好直接可以转入到主板市场,所以今年到新三板大概有家,我估计2015年到3000家到5000家,如果未来到5万家的话我一点也不意外,我非常看好新三板市场的,各位中小企业一定要关心新三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
新兴的产品历来都有一定的红利时期,如2006年定向增发股票平均300%的收益,2010年沪深300股指刚推出时稳定的套利机会。
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新三板现在也处于良好的介入时机。
目前,新三板价值洼地阶段,投资门槛高,参与机构较少,可选投资标的较多,除了券商、私募股权机构外,私募也已参与其中,而公募基金看好新三板市场的也不在少数。随着政策越来越明朗,投资者门槛降低的预期,更多的机构投资者以及个人投资者可能蜂拥而至,优质标的必将成为哄抢对象,导致一票难求,产生估值泡沫。
所以,越早进入市场,就越有先手优势。
预言一:企业有一点利润就可以上新三板融资【实现】
今年上半年新三板企业完成742次定增,募集资金317.47亿元,是去年全年的2倍多。
今年8月,定增融资次数和金额双双创出新高,8月融资金融达到168亿。
今年9月,中科招商抛出300亿元的定增计划,刷新了新三板上市公司定增募资的最高纪录。此前,新三板定增最高额是被另一家PE九鼎投资创下,九鼎投资在今年8月完成了一笔100亿元的定增融资。
预言二:2015年新三板挂牌公司达到3000家到5000家【实现】
至12月24日,挂牌公司已达4987家,2015年超过5000家,已然实现。
预言三:优质标的成哄抢对象,一票难求,产生估值泡沫【实现】
在3月、4月时,新三板市场突然爆火,公募基金通过子公司或是专户渠道在新三板布局相关产品,一度定增一票难求,估值泡沫巨大。只是4月下旬,随着降低门槛、转板政策预期的落空,打击垫资开户,投机者离场,新三板二级市场交投萎靡,渐显冷清。
但一些好的标的,比如公司的定增,仍是一票难求,BAT已经开始通过各种形式布局新三板。
比如增长潜力巨大的影业公司,如自在、开心麻花,仍是得到机构投资者的追捧。自在传媒还未挂牌,已有机构按3亿估值在和它谈定增,这个价值较原始股翻了近10倍。
预言四:超过50%的可能性年证监会会出转板政策【待实现】
年中,股转系统高层在出席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交易会新三板与中小企业发展论坛时表示,股转系统今年底将推出转板试点工作。可惜后面股市大幅调整,注册制、分层、降低门槛等政策无限延期,转板政策未能如期实现。
但9月出现转机,股转副总隋强公开表示:结合市场分层,探索制度创新,形成差异化的服务和监管安排,降低投资人信息收集成本,加大对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挂牌公司的重点孵化培育,这项工作年内启动。
分层政策启动后,未来转板政策大概率会配套出台,可以期待。
预言家华丽转身实业家,吴晓波身价10亿
去年圣诞吴晓波预言新三板将超过5000家,然后…然后他把自己送上了新三板。11月3日,由吴晓波一手创立的杭州蓝狮子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公司收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公司同意挂牌函,即挂牌新三板,代码:834163。
这次,他不仅仅是预言家了,而且他按自己的判断,干了两件事,
第一,把蓝狮子在今年推到新三板,要化,要去享受这一轮的泡沫,在11月正式挂牌上市交易;
第二,成立了一家并购基金,去做投资、并购。
蓝狮子作为国内较大的原创出版内容提供商,近年来,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阅读服务和转型。蓝狮子成立读书会,为高端用户提供商业阅读服务,并成立企业研究院,为诸多优秀公司提供策划出版服务。蓝狮子紧跟浪潮,发力数字出版,自建数字内容库,与国内多家数字出版平台合作。完成了产业结构和创新的蓝狮子将更坚决地走上数字化道路。以专业的财经内容制造和策划为核心竞争力,继续扩大在数字出版平台上的优势,同时布局于移动互联网,成为国内领先的财经新媒体公司。
吴晓波频道:一个公众号值10亿美金
今年吴晓波老师在一次交流中说:“你现在拿一个亿来收买我,挺难的,我老早就超过一个亿了,你要买我的什么东西?一百亿来买我的话,我可能会动心,如此而已。”
那么,为什么吴晓波老师觉得值100亿呢?有人可能会觉得它太泡沫了,但小编觉得,蓝狮子已不适合用中信出版社那样传统的出版社的估值来看,而应用互联网新媒体的估值来评估。
我们来看看蓝狮子的近三年收入的变化情况。
(来源:挖贝网)
中商情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中商情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3、征稿:中商情报网面向全国征集创业、财经、产业等原创稿件,并为创业者创业项目、产品、人物提供免费报道!中商创业交流QQ群:<font color="#ff163&&
相关事宜请联系:4 邮箱:
大家都爱看
导读:宝能万科大战吹皱一池春水,吹得股民春心荡漾,都幻想让野......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明年经济工作重点:推进结构性......
迈克生物:拟推10转20
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唐勇先生提议公司......
尤洛卡2015年度分配拟10派1转15
尤洛卡(300099)控股股东......
随着2015年即将接近尾声,根据前十一个月的汽车销量数据统计,自......
《恶棍天使》电影海报
周一大盘跳水,依靠唯一的擎......
《寻龙诀》电影海报
圣诞档作为每年最热门的档期之......
《万万没想到》电影海报
周一大盘跳水,依靠唯一的......
中商情报网讯: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数据显示:2014年台湾......
中商情报网讯: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数据显示:2014年台湾数控......吴晓波:2016年8大预测
吴晓波频道
腾讯财经特约自媒体 吴晓波频道 作者 吴晓波本文根据吴晓波频道年终秀现场演讲整理1中国新中产的元年2015年,吴晓波频道做过的、最冒险的一件事,就是反&#23628;丝和反对&#23628;丝经济,这跟很多思维的说法是相反的,很多人认为,互联网经济就是“得&#23628;丝者得天下”。10月份瑞信曾经发布一个数据,当今中国有成熟购买能力的消费者是8亿人,其中6亿人是&#23628;丝,另外2亿人中的一大半,也就是1亿以上属于中产阶级。这些人是在最近几年才渐渐成为了中国主流消费的人群。消费升级的可能性,是因为在需求端,出现了亿级中产消费阶层,2016年将是新中产消费的元年。所以当今中国所有的商品供应者、创业者,当你开始进行商业活动的时候,你首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是为谁服务,整个大市场已经被瓦解掉了。现在整个人群分成两批,一批是&#23628;丝经济,一部分是中产经济。中产经济和&#23628;丝经济最大的区别我认为有三条:第一,这一波是理性消费者。第二,他比较相信品质,他不太相信价廉物美。第三,圈层化。这可能是中国消费升级最大的一个福音,我觉得这是2016年我们即将看到的一个景象。2商业时代的开始过去的36年是产业商业时代,中国的创业者、通过做出版社、家电、冰箱等等赚钱,所获得的利润大部分是由产业盈余产生的利润。到了2015年,经过了资本市场的市场化、多元化改革及激烈的资本泡沫期以后,我们将进入一个新的金融商业时代。互联、、产品等各种资产组合会大幅提升家庭理财的水平。对企业而言,尽快地让自己的公司、产品及服务证券化,是一个趋势,并购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另外还有新三板和战略新兴板,明年底我们来参加“年终秀”,新三板可能会超过8000家。 ,应该会成为中国中产阶层最重要的财富增长的点,从此,中国会出现非常庞大的阶层,叫做食利阶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给自己上一个新的金融课,因为整个市场将发生非常大的变化。3社群经济将大行其道中国经历了三个大的经济型态的演进,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如今可能出现了新的型态。从计划经济到1980年代的商品经济,是劳动效率的提高。1992年以后搞市场经济,是通过大规模的市场营销运动来获得利润,在互联网前时代它是一个商品通过营销找到人的过程,而即将到来的社群经济是从人到物的过程。今天什么叫社群经济?社群经济在现场我们有一千人,在全国有一百万人,这群人聚集起来以后,我们再来问自己需要一个什么商品。社群经济的崛起,这可能是2016年即将开始的非常重要的事件。说未来的互联网是什么,左边内容,右边连接,我愿意在中间加一个东西,叫做价值观。社群就是因为价值观而有了区隔群,当这些价值观被确认之后会出现无数的商业模式。社群经济就等于“圈层+电商”,这样的概念在几年前根本没有出现,因为整个支付、商业模式没有形成。所以,2016年将看到的非常重要的事情是,社群经济将成为一种新的看上去每一个都非常小而美的商业实验。4体育营销将热浪扑人体育经济是体验经济的一种。2016年有两个非常重大的体育项目将举行,第一个是奥运会,第二个是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而恒大刚刚绝杀了墨西哥的美洲队。2015年无数的资本跑到全世界购买最好的体育资源和体育公司。所以,随着整个中产阶级的崛起,人们的精神消费将极大的丰富,而精神消费中体育将成为刚需。所以2016年的体育产业将进入到爆发时期。5传统企业将加速淘汰我今年到很多地方,都听到实体经济非常困难,这样的困难不是结束了,而是刚刚开始。未来五年的“十三五”规划期中,传统和传统服务业企业中的80%的人将集体被淘汰。中国未来创业者是替代式的变革,是一个新的人、新的商业模式、新的资本对旧的人、旧的商业模式和旧的资本的一次革命性替代。11月份中央提了一个新概念,供给侧改革,这是1992年以后第一次重新把注意力由需求端放到了供给端。中国不是商品不够,不是没有购买力,但是为什么商品卖不掉?原因是供给、需求错配。怎么办?在需求端推动没有用,要把落后的产能加速淘汰,然后用大量资本扶持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中国经济没有崩溃掉,中国的改革信心没有丧失掉,未来是理性创业,野蛮成长时代将在2016年结束。那些讲概念、玩花样,做题材的创业者将离开中国产业的下半场。各位如果我们有一个好的商品,有一个好的产品,有一个好的服务,你一定在中国可以找到一个好的资本和好的消费者帮助你走的很远。6跨境电商将破解TPP从1998年开始,中国完成了从内贸型经济转向外贸型经济,外贸老板经历了十年,但是从2008年以后中国的外贸经济垮掉了, 2015年数据里面最难看的就是外贸数据。从今年开始我们看到了产业层面发生了变革,3月份国务院批复杭州成为唯一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因为杭州有。过去一年里面,我们看到在商务部,在杭州市,在阿里巴巴这些企业的努力之下,我们形成了一个新的跨境电商的平台。这次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点,所有的政府部门的服务全部在一个窗口进行,这个改革实验基本已经完成。当所有的信息在一个窗口出现的时候,就代表着我们未来的外贸平台将涉足到交易的内部,大数据将是交易平台的新驱动力。2016年有可能成为中国制造重新出发的一年,如果跨境电商平台的规模能达到2000亿,三年内中国的外贸经济将焕然一新,TPP这样基于政府层面的合作框架将被中国几十万家的企业像蚂蚁一样吃掉。7两币大战扑朔迷离在全球货币纷纷对大幅贬值的大环境下,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2%,2015年为约4.5%,在全球范围内还是相对比较坚挺的货币。但是这个月底,美联储将考虑要不要加息,97%的经济学家说加息是大概率事件。那么2016年,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竞争关系将变得非常敏感和非常的尖锐。随着我们的跨境电商战略实施,中国外贸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得到复苏机会,而美元升值会让之间的博弈非常不确定。人民币资产的配置和美元资产的配置是一个我们需要重新学习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要享受中国经济成长所带来的福利,同时我们也要学习享受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跟美国博弈所带来的福利。8可穿戴技术方兴未艾互联网经济很长时间被叫做虚拟经济,但今年互联网经济已经不再是虚拟经济,它首先冲击的是购物,然后冲击了服务,再接着冲击了金融,最后冲击了实体经济。互联网非常鲜明的、阶段性的对整个产业经济形成了碾压,并将从一个虚拟经济变成一个新的实体经济。我们在2016年会看到硬件革命,今年我们发现有很多的企业在进行这方面的实验。移动应用会大规模地丰富,可穿戴设备在年的某一个时间点以某种方式最终改变了我们所有的商业生态。2016年,我们面临着重重困难,中国经济有可能继续在下滑的通道里面&#8212;&#8212;我们所谓叫做新常态的通道里面,广大的传统制造工厂、服务企业的苦日子远远没有到头,甚至仍然暗无天日。但是我们同时看到了新型的中产阶级已经崛起,新的消费能力正在诞生,无论内贸还是外贸都存在着种种可能的变革性,所以我们说风非常大,就如里尔克的那句诗歌: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我舒展开来又蜷缩回去/我挣脱自身,独自/置身于伟大的风暴中。文章来源:“吴晓波频道”微信公众号,腾讯财经已取得授权,再次转载需得到原公众号授权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youngmeng]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10000步换试驾好礼
预订享1万置换补贴
北汽SUV低至5万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吴晓波:未来5年,中国制造业必须建立在这3点上--百度百家
吴晓波:未来5年,中国制造业必须建立在这3点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上帝要惩罚谁,就让他去做制造业好了。”
这是流传在中国制造业老板圈子里的口头禅。尤其是在当今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做实业的人几乎都成了茫然的“夜奔人”:焦虑、恐慌、活着、死去……
“上帝要惩罚谁,就让他去做制造业好了。”
这是流传在中国制造业老板圈子里的口头禅。尤其是在当今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做实业的人几乎都成了茫然的“夜奔人”:焦虑、恐慌、活着、死去……
但是,吴晓波通过严密的历史推演,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开掘出了一点光亮——2016,中国制造迎来黄金五年。
吴晓波的“转型之战——制造业千人大课”在深圳开启,吴晓波作了题为《2016,中国制造迎来黄金五年》的演讲。中国制造业究竟该怎么转?有哪些机会,哪些陷井?干货满满。
未来五年,中国的产业经济是面临总崩溃的悲惨命运?还是完成脱胎换骨的转型,所有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上。
历史:四次转型 制造业最苦
我们国家的制造业最辛苦,从1978年到今天,我们经历了4次大的转型。第一次转型从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元年,召开了十二届三中全会。1978年之前是以中国军工业为重点的国家,以军工优先。78年以后邓小平讲改革开放,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可能爆发了,要搞民生建设,要发展轻工业。78年中国的制造业非常落后,当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是日本的1/3,我们在一个非常低的起点上开始第一次转型,年,当时完成了中国第一次转型的主力军,不是我们的国有企业,而是乡镇企业。我们现在不谈乡镇企业,而是谈民营企业。
那一段时间,中国有4年的时间是乡镇企业的转型,特别是轻小集加,轻工业,小企业,集体经济,加工业。在军工重化的体系以外,这些基本上是做钮扣,编制袋,做衬衫,做电缆,做铁锅,自行车,印染等等。这些企业慢慢的崛起,然后把国有企业的工程师挖走,把国有企业的设备也挖走。当年广州有一个广交会,一年两次,建国以后搞的,中国建国以后历史最悠久的商品交易会。当年这些轻小集加的企业跑到广州来,他们是没有资格进入到广交会。在1985年之前中国的乡镇企业里面,不允许有大学生,没有一个大学生,大学全部是国家分配。
1986年以后中国的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到杭州调研,万象集团,万象集团的老总1940年出生的,现在还在。宋健对他说,你对国家有什么要求?他说也没有什么要求,给我个大学生。宋健说回去想办法,国家科委回复,8万块钱一个人,我给你大学生。1986年的8万块大概相当于现在的8千万。
1986年花8万块钱请了一个大学生,跑到广交会,也没让进,要进去?加入协会。有些人不舍得花两百块钱,从窗户爬进去。在广交会的会场旁边自己搞一个民营的商品交易会,到今天还在。
浙江人为什么很厉害?浙江人在1990年之前,浙江商人在全国的名气都很臭,为什么?温州人当时搞商业,到了92年以后浙江人变得非常的像,出现的名词叫“浙商”,第一次出现是1995年,95年以前是没有浙商这个概念,95年以后才有浙商,92年以后为什么浙江商人非常像?因为92年浙江开始搞市场经济,浙江是全国市场最发达的地区,到现在,全球小商品市场在义乌。到现在全世界最大的服装交易市场,在杭州,当年浙江省有三千多家排名全国第一的专业市场。这就是第一次转型,乡镇企业在国营的流通体系以外建立了自己的流通体系。
92年中国开始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入到一个新的方向,这个转型的变化怎么带来的呢?我们通过年14年的发展,出现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88年的时候中国乡镇企业在中国制造业的用户跟国有企业是一样的。1988年的时候中国乡镇企业的利润总额超过了国有企业。1988年邓小平讲了一句话,中国改革十年,最大的意外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乡镇企业已经撑起了中国的半壁江山。
我们通过15年的发展,中国的产业规模开始扩大,突然间有一个短缺经济慢慢进入到满足经济,92年只要生产出来就卖的掉。现在品牌要有定位,要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的市场。企业的竞争力开始由生产能力变成了市场能力,中国经济到市场经济。
92年以后中国商品开始发展,老百姓手里有点钱,所以我们要改善他们的生活。怎么办呢?让他们吃好穿好,所以服装、饮料行业开始起来,还有保健品。当我们吃好穿好以后怎么办?我们家里夏天的时候最好有一个空调、大冰箱,89年以后开始有电视机,家电企业起来了。中国的服装品牌,中国的饮料品牌,中国的家电,你想的起来的,这三各行业的品牌,90%以上成名在年之间,这就是中国的第二次转型。
到了98年以后,我们又面临了一次转型。98年发生了一次经济危机,亚洲地区发生了一个货币的大泡沫。
1998年2月份的时候全国开两会,朱镕基总理说,中国70%的工业制成品产能要提升,中国的制造企业要转型升级,带着国家往前走。即使万丈深渊,也要鞠躬尽瘁。保健品每天在喝,冰箱、洗衣机都有,朱镕基说买汽车,98年中国开放房地产行业,1998年中国取消了租赁分房,开始学香港,按揭置房。中国房地产的元年是1998年,当大家开始买房子,买汽车的时候,中国的整个产业经济由服装、饮料、家电为主的轻工业模型向重工业发展,城市化也好,房子也好,需要大量的钢铁、铝、电、煤,所有的能源大规模生产,整个产业进入到第四个阶梯。
1998年中国政府开放了中国进出口市场,98年以前所有的企业做外贸,需要进出口公司,服装进出口公司,机械进出口公司,坐在中国民营企业和老外之间,98年以后,民营企业不再需要进出口公司,中国的民营企业把法国、意大利冲垮了,买回来的东西基本都上(Made&&in&&China)。
今天中国有一个长得很好看的—马云,阿里巴巴什么时候创办的?1999年,他创办阿里巴巴半年时间,阿里巴巴的排名在全球C2B电子商务第一,他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上福布斯封面的中国企业家。什么叫C2B,一百个乡镇企业家里面,99个不懂英文。老外要到中国来采购商品,他们比中国的乡镇企业还惨,100个老外都不懂中文,语音不同,信息不对称,做一个商品交易平台。阿里巴巴,网上最大的交易市场,摆一个摊,上来交易就可以。1999年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的阿里巴巴,不是今天的淘宝、天猫的阿里巴巴,是跟中国制造有关的阿里巴巴。
这就是1978年以来我们已经经历过了四次的转型。其中经历了两次的消费转型。在座的,什么时候开上汽车,什么时候住上商品房,全国都是在年。一个产业经济在发展,我们走到今天,不是突然间这样的。中国产业发展,也不是浩浩荡荡冲到现在的。78年以前的很多的军工企业,很多国有企业,还有吗?78年以前全世界最大的工农居住区,几十万住在那里,现在还有吗?78年-92年之间很多乡镇企业都不见了。
1984年的时候,北京有一个卖电脑的地方,中关村,知道为什么叫中关村吗?中央机关所在地方,皇宫里的太监,太监死了以后抬到北京郊外埋掉,叫中关,埋太监的死人堆叫中关村,北京郊区非常偏远的地方。1984年很多人在那里卖电脑,做经贸市场,然后出现非常优秀的企业,联想是84年开始。1988年的时候,中关村已经蛮发达了,中关村最大的十家企业,到2008年,十年以后,再看1988年排在前一百位的中关村企业,剩下3家。
到了92年以后,我们很多服装企业,饮料企业,家电企业,只有极少数的品牌活到了今天,活到了第四个产业周期。如果有兴趣的话,把2015年中国排在前一百位的民营企业名单排出来,60%面临崩溃。江山代有人才出,到2015年的时候,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整个流程是一代一代企业家不断转型创新的结果。
现在:今天我们为什么赚不到钱?
我们今天为什么很困难?第一,我们在制造业,78年以来的历史上,第四次转型结束了,当第四次转型结束以后,36年来我们所具有的三大优势,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制度优势,基本上丧失了,不是我们不聪明,中国越来越有钱,中国消费还敢于消费,人民币也没有崩溃,行业还能保持10%-20%的增长,为什么赚不到钱呢?不是你变笨了,而是你原来的竞争优势丧失了。当今世界最可怕的是能力丧失,核心竞争能力突然间丧失了。在另外一个地方拿走了你本来的优势。我们说转型,我们今天坐在这里,我们要获得新的能力,获得新的工具,获得新的商业模式。这个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
我去年去国务院参加总理组织的经济座谈会,我是第三个发言的,排在我后面的都是企业家,在我前面发言的全是中国最好的宏观经济学家,分别来自于财政部、社科院、汇丰银行,北大清华,有一个经济学家从宏观经济分析来讲,今天中国处在通货紧缩时期,供给大于需求,满街都是东西。然后克强总理说,他们认为中国未来五年内是黄金期,中国都会处在通货紧缩时期,在这个时候大家不要有任何的幻想,在未来的五年仍然是供给大于需求。同时,这个宏观经济学家说,不仅中国处在通货紧缩,全球处在通货紧缩。在过去的两年里面,全世界各个中央政府都在干同一件事,加速印钞票,货币的量化宽松。过去两年是1945年以后最激烈的货币竞赛,人民币还算好。现在去日本,日本的东西好便宜,过去两年日本贬值25%,到欧洲去很便宜,过去两年贬值48%。我今年2月份去了一趟南极,三年前去南极一美元换阿根廷币是1:1.6,下了飞机我去换,1:4.7,这国家能过日子不?三年的时间。
互联网冲击。我们做制造业,过去几年,房地产,制造业做的不好,做房地产,买块地造房地产;第二是炒股票,第三是互联网。大家很愤愤不平,天天上班,早上八点上班,晚上六点下班,工作十多个小时,我的净利润只有3%,5%,做外贸的话连3%都没有。然后有一些企业,每年的净利润有20%-30%,百度净利润35%,阿里36%,深圳的腾讯28%,互联网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第三,供需错配。买东西,为什么到香港去买奶粉?为什么到日本去买眼药水,到日本买电饭煲、马桶盖。大家去过巴黎老佛爷没有?我去到那里不喜欢购物,我坐在那里看,一堆中国人,太有钱了,门口站着两个黑人,拉着一个绳子,放十个人进去,出来再放十个进去。到迪拜,迪拜有一个山泉酒店,有将近五百间房间,去年的圣诞节,五百间房间里面490间是中国人。
新机会:黄金五年 三个战略新起点
中国制造业现在有三个战略新起点。哪三个新起点?
第一,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普惠性工程,它是我们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特点是什么?两个特点,无所不在,非常便宜。如果你问BAT三个老板说什么叫互联网,他们告诉你一个标准答案是,互联网是连接一切。我们在座的企业,我们现在跟互联网公司打交道,最头痛的事情是需要向他们买流量,百度竞价排名,我们去淘宝开店,天猫开店,有直通车,有竞价排名。都是流量。为什么能够通过流量来赚我们的钱呢?因为连接是他们完成的。
但今天的BAT全部面临一个新的挑战,是因为流量为王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如果未来我们做互联网,我们卖东西,如果你的生意仍然要借助于流量分发的话,你的成本会比地还要高。今天为什么出现很多网红,为什么出现直播模式,为什么出现社群经济,都是对流量为王的反驳,在这个时候,我们说要告别马云,过去几年来所形成的一些互联网经济,流量为王的互联网,这些我们非常耳熟能详的,将会烟消云散,互联网启蒙时代已经结束了,已经变成了我们的基础设施。
未来最主要的能力,就是怎么样跑步跑的快一点,怎么样把水变成饮料、酒,我们把它变成工具,是一个我们可以用的工具,不是我们的根本。我们的根本是什么呢?我们的根本还是做好一双鞋子,做好我们的卫浴,这是我们的根本。我们不能因为这些互联网的企业家而丧失信心,我们也不要把我们的命运寄托在BAT的身上,马云也好,马化腾也好,李彦宏也好,他们全部都是我们的工具提供者而已。
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工具革命已经结束。在虚拟竞技上,未来五年内不再发生任何意义上的工具革命。
第二,全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怎么能提高我的劳动生产效率,怎么能迭代我的产品,全球的制造业都在想这个问题,都在想怎么样重振制造业,这个话题为什么以前不谈,为什么今天开始谈。到美国去,奥巴马对制造业非常重视,提出美国制造业再造计划,日本叫日本工业复兴计划,德国叫工业4.0,中国叫中国制造2.2,为什么德国、美国、日本、中国,重新把国家战略放到制造业上。是因为信息化革命已经结束,互联网已经变成了普惠性工具。
我们在全球制造业,1978年我们和美国人、日本人要差30年的话,如果到1998年还差五米,今天我们会跟他们差半个身位。
在未来的工业复兴计划中,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人和德国人的路径是不一样的,中国是夹在中间。美国人认为,我的战略计划是要很多硬件,比如说要搞航天飞机,要搞无人汽车,要搞VR系统,美国人会把它过去20年所主导的信息革命的成果继续放大。美国汽车行业的复兴,现在的领头人叫马斯克。
德国人,隐性冠军。他们从来不会产生像乔布斯、马斯克这样的企业家。但在汉诺威,我们看到很多生产革命。德国一个生产线,全世界工业4.0的标准工程。民营企业家跑到汉诺威,去到那里以后回来有人问去汉诺威有什么体会?三个体会,盯住德国人,学他们的生产线革命,学他们的车间革命。学习美国人,买卖全世界。在未来的几年内,买全世界制造业中间产业的部分,可以极大的取胜。我们用人民币去买它,人民币是全世界最大的货币泡沫,房地产泡沫是人民币泡沫的投影,中国的货币超过了美国。我们用全世界最大的泡沫买全世界最好的武器,我们等于帮助了总理把泡沫输送到全世界。
未来几年内,我们不但要把产品卖到全世界去,我们要把人民币的泡沫输送到全世界去,买他们的车间,工厂,买他们的机器,这个很重要。
第三,消费升级诱发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这个词是去年11月中央在三改小组会上第一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改革。我认为这个词是未来五年十三五规划期间中国制造业改革的一个核心战略。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中央政府对制造业产能的落后淘汰的决心已经下定了。中央政府已经清晰的认识到供给侧改革,通货紧缩,供给侧改革。供给错配,错配会产生势能,这个势能叫适配势能,只要把它配起来,就有机会。欧洲有供给侧配吗?日本有供给侧配吗?没有。供给侧改革,是不能满足现在的消费需求,中国产生新的消费人群,这些消费人群是谁呢?跑到日本买马桶盖的,他们是中国的中产阶级。这是供给侧改革真正的意义所在,中产阶级。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09年的时候我曾经主持过一个课题调研,一家美国的公司帮中国的企业家做数字模型。找二十个知名度高的企业家,一个企业家访谈20个小时,把这些访谈的结果形成一个结论,把这些结论在别的国家对照,提出你这个企业家数字模型是什么。当时模型的结果是,比如说你们这一代中国的企业家重以进攻,输以防守,呼啸天下,粮草没跟上。第二,中国大多数的企业家都是狮子性,就是统治欲望很强,团队建构能力不强,一只狮子带着一群绵羊。第三,东方企业家的传统性,讲天下,拯救这个,拯救那个。其中有一条,我当时看到大吃一惊,他说,你们中国企业家面对本土市场的创新不足,当时有四五个专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吃一惊。这一代中国的企业家面对全球最大的本土市场,既然创新不足。
产品从哪里来的?从别的地方抄来的。到今天,大家有没有看到一个外国公司在中国,在过去30年里面起诉中国的企业侵犯知识产权是申诉成功的?没有,中国的知识产权就是保护中国的企业。
山地车的品牌要么是法国,要么是台湾人,今天在中国买到几千块的山地车,所有的指标,比如说它的刹车,比如说凳子,那个高度,全部是欧洲人的。我们亚洲人身体,他们卖那么贵的车给我们,从来不研究我们中国人的身形。
后来很多年在想一个问题,他们为什么面对中国本土市场创新不足?为什么中国各代企业家面对本土市场创新不足。不是这帮企业家不聪明,这些企业家是最精明的。为什么?因为中国没有消费者愿意为你的创新买单。因为中国的消费者相信四个字“价廉物美”,能够很便宜的买到全世界最好的商品。因为没有人能为你的基础研发买单,所以你根本不会投钱在基础研发上,会把所有的经历放在两个地方上,第一,降低成本,第二,扩大规模。
这是中国企业家的毛病吗?不是,全球企业家都是,美国也是这样。美国建国以后,干的第一件事是抄袭英国人,全面抄袭英国人。美国到1894年的时候美国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还在抄袭英国,英国人很愤怒,愤怒到什么地步呢?只要在美国纺织工厂工作的工程师,申请到英国来旅行的话,拒签。申请假如英国国籍,绝对不可以,为什么?你就是来当间谍的。美国人什么时候开始研究美国本土的企业,要摆脱对英国的抄袭呢?1920年代,1920年代是美国中产阶级崛起的年代,美国变成一个车轮上的国家,美国人开始愿意为美国精神,为美国文化,为美国价值观,为美国审美开始买单。后来就出了一大堆的美国牛仔裤,美国的可口可乐,美国的好莱坞,美国的迪斯尼,美国的麦当劳,美国的星巴克,出现一堆具有美国文化标志的品牌,所有这些品牌是1920年开始的。
我们说日本是工匠精神,日本在很长时间里面,年代,日本主要抄袭美国,当年made&&in&&日本,是廉价品的代名词,日本什么时候开始关心要为日本消费者服务,1970年,就是1920年的美国,也是今天的中国,开始产生中产阶级。
今天的中国,出现了1920年代的美国,1970年代的日本。有1.5亿的中产消费。
为什么说制造业到了黄金五年的开始,过往成功的优势都丧失了,我们可以清零。我们现在站在新的起点上,互联网已经成为普惠工具,我们不需要再对互联网恐惧;第二,在硬件革命上,中国跟全球制造业大国一样,我们处在新的工业4.0的基础上;第三,本国消费者出现革命性的变化。未来五年成功的人,就是建立在这三个起点上。
大公司:未来要重视两大革命性的推动力
中国大公司未来五年,有这几个特点,第一,失去成长对标。我去年去海尔、美的、苏宁调研,企业家老板都跟我讲一句话,到2016年以后,对中国大公司来讲,竞争时代已经结束了。所有大公司已经失去对标,挑战是什么?我们要联合资源。当我领导全世界的时候,我就在想,我有没有创新一种全世界没有的管理模式,有没有创新一种全世界没有的商品模式,有没有可能?不是没有可能,要变成必须。
我非常有信心的告诉大家,未来5-10年内一定会出现中国式的管理思想。商业模式有了,很多中国公司的商业模式,在互联网里面,很多已经创新了,接下来就是服务行业,在文化产业,在制造业里面,会出现一批成为标杆性的公司的。美的也好,海尔也好,开始到全国去买制造业,买院线,买保险公司,中国公司未来的全球化特征会越来越明显。到今年为止,中国在世界五百强的公司是216个。我们算了一下,大概2017年,最晚2018年,中国在世界五百强的数量会超过美国,成为最多的国家。
第二,管理开始模式变革。我去海尔带了三次,看到还是那个园区,还是穿的那些衣服的人。但今天的海尔,整个组织结构变了,张瑞敏说,科层管理已经结束了,原来从总裁到下面有12级,管理层4级,下面员工8级,今天的海尔是分三级。管理彻底扁平化,管理扁平化以后造成的特点是什么?特点是公司会出现无数的突击队,未来公司不再是金字塔,都是突击队模式,一个一个突击队,突击队去打一个行业,是什么样呢?是经典爆品,突击队模型+经典爆品模型,未来的企业是这样。大规模的集团作战面对不确定性的市场创新,大公司的组织能力已经瓦解。在这个创新意义上,大规模的组织已经丧失了,首先组织结构上要分化,未来的组织创新非常重要。
第三,我们将参与全球的技术创新。上个月刚刚公布了2015年全世界申请专利最多的企业,第一名是华为;第二名高通,第三名中兴,华为已经连续两年第一。去年华为申请专利2600多项,这些企业值得大家尊重和学习。中国的中小企业也一样,积极的参与全球的技术创新。未来五年中国大型企业数量还会增加,但是,它的成长方式将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不再基础,在成本、规模优势上,而是在创新、整合,而是管理模式变革,技术创新上。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革命性驱动力,对所有的企业,这两条是最关键的。第一,信息领域,互联网革命。互联网革命现在带来什么?所有的制造业,如果你认为互联网+,我原来是做电商的,通过苏宁、国美来卖,现在组建两个团队,把电商拖到网上去卖,到天猫、淘宝、京东去卖,我给的部下设的KPI,今年网上的销售到15%,明年到30%,后年到50%,错。互联网变革一定不是产业效果,营销要的是结果。首先是观念,领导人的老化是观念老化+能力老化,然后是工具,你会用互联网的信息工具,大数据、云计算,重新再造企业的基因,最终变革出现三个东西。
第一,重新定义渠道。我之前写过一本数是《非常营销》写的是中国最大最好的营销公司,这个人称呼为营销之父,哇哈哈,最大的能力就是在全国建立庞大的营销体系,在杭州生产一瓶矿泉水一块钱,卖到兰州、拉萨还是一块钱,中间所有的渠道商,省代、零售商全部都不赚钱,但这些老板跟着赚了大钱。车间的商品和消费者之间,最多只有一道。未来,如果你利用大数据的话,会出现什么结果呢?真正极致的模型是车间和消费者之间没有任何的渠道,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我们在中国寻找这样的企业,最终是工厂生产出来直接到达消费者,中间没有任何的渠道商,因为不需要任何的渠道商,我和消费者之间所有的信息都是互动的。哪怕你买了我的鲜花,买完以后,我就知道你有多少能力买鲜花,你是一个月买一次鲜花?还是两个月买一次鲜花。我们家吃米,买了五常大米,大数据告诉我说,你们家有几口人,你们家一个月吃多少斤米,什么时候需要再买米,哪怕买一张床,大数据可以告诉你,最近好象买新房子了,对你的消费产生了传感。最终的革命就是所有的渠道都会不见,所有渠道都不见的话,能力掌握在谁的手上?在各位的手上,制造业的利润会成倍增加,如果所有的中介全部去除,库存成本、渠道成本不见了,拿20%来做电商都可以了,这是重新定义渠道。
第二,重新定义技术创新,我们有很多技术创新平台,未来会开放。我前两天去了北京的一家公司,他们的老板,最近带一个团队做一个平台,把全中国所有的工业设计师赶到一个平台上,所有的工业设计的制造企业说,要设计一个马桶盖的形象,要设计一个电饭煲的形象,放到这个平台上。
未来的竞争,彻底的平台化,企业的能力会被重新定义,特别是零配件这些,彻底平台化。当能力被平台化以后,会出现一件事情,这是现在中国科技界正在谈的话题,结构式创新。
大家玩过乐高游戏没有?买回来乐高游戏,每一个孩子拼装出来的乐高玩具是不一样的,可以拼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乐高玩具。也就是说,做任何产品的时候,可以通过结构式创新,都有,剩下的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请了松下的,做卫浴的,明天听完以后,你会问自己,如果今天2016年的6月份,我要进入到马桶盖行业,有可能吗?完全有可能,你连车间都不用建,连渠道建设都不需要,只需要记住,他做的那么好,凭什么我还可以做?你只需要1%的能力就可以。对技术创业的部分,在互联网里面要重新定义。
第三,重新定义消费者。以前,生产完东西,通过广告,渠道,卖给消费者,消费者的第一次,产品好的话持续消费,再来买我的东西。但今天,大部分已经被结构化了,未来真正的消费者将三位一体,第一,他是你这个产品的购买者,第二,他是你这个产品的参与生产者,这张床,哪怕这个电视机,它长什么样,消费者是参与设计的。现在有没有可能实现?通过互联网完全可以实现,定制,参与设计。第三,你是我的投资者,因为今天的世界,任何一个商品,有可能被证券化。一部电影证券化,一件西装证券化,一次旅游能不能证券化。未来的消费者将不是单向B2C的,而消费者掌握了主权,掌握了购买的主权,掌握了产品设计的主权,甚至掌握了产品投资的主权,现在是消费者全时代的到来,这是互联网带来的结果。
互联网第二个革命是什么呢?硬件革命。重要的不是成为第二个雷军,而是要超越雷军。运用互联网工具的同时,要了解这些东西,柔性生产线,机器人,传感器,认知技术,VR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我们去工业4.0看的是什么?就是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将成为我们的标配,我们所有的成为线将要得到全面的改造,如果没有柔性生产线的话,消费者关系的改造将是一个概念。如果没有机器人的话,定制化生产,劳动效率的提高,仅仅是一个概念。如果没有传感器的话,没有芯片的话,没有微处理器,无法挖掘数据,所谓的大数据也仅仅是一个概念。这些东西是我们在德国看到的,美国也在改。
我为什么说很多企业会被淘汰掉呢?我这次去德国,德国有一批非常厉害的隐性冠军,隐性冠军这个词是德国的学者赫尔曼西门提出来的,我们德国为什么在欧洲很厉害,因为我们是隐性冠军。什么是隐性冠军,三个特点,在一个细分行业中全球第一。销售额一年大概一至两个亿美元左右。第三,它不为人所知,没有人知道它。这个概念到今天,世界第一没有变,不为人所知没有变,第二条可能变了,当年是亿美金,现在是三亿,五亿的样子。
德国这样的企业将近有三千家。我们做了一个调研,我们认为未来五年内,将近三千家隐性冠军中的40%会消失。德国人跟我们讲,德国最好的三千家,未来五年内40%会消失。是硬件革命,硬件革命把你这些隐性冠军的制造优势瓦解了,基础路径不是原来的,是对制造流程的理解,不再是现前的变革,而是把你绕开。原来形成的能力,所形成的模具,所形成的机床,不太需要了。这个是两个大的革命性的驱动力。
消费升级:圈层化+性能比+人格体+……
消费升级有这些特点。第一,圈层化,我们讲中国出现1.5亿的消费人群,他们和大部分的市场在哪里呢?圈层。大家看这些品牌,有没有买过这些手表?(PPT)斯沃琪、欧米茄、浪琴,这些品牌有什么关系?他们是同一家企业,是斯沃琪集团,这里面最便宜的是一千元人民币,最贵的是一百万人民币,他们属于不同的消费者。一个企业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品牌?因为消费者是被圈层的,不同的消费者是有不同的需求。一对刚刚结婚的小夫妻,他们对手表的诉求和对一张床垫的诉求,和中产阶级者,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品牌集群战略?这是因为所有的商品都会在圈层中存在,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没有大众品牌,没有大众导向,没有大众消费,所有都是小众的。为什么前面会说企业会需要一个突击队模型,需要一个精准的模型,在这个意义上,未来的大型企业也好,小型企业也好,一个经典的模式是蜂窝式组织,一个蜂窝掉下来有没有问题?另外的蜂窝会长出来,一个蜂窝的底板是三个东西,第一,我是做什么的?我是做床垫的,做服装的,做卫浴的,专业能力。为什么这些蜂窝会在一起呢?把我们粘在一起的唯一理由是,我们是资本家。每一个蜂窝都是一个组,我们这次会请小米生态链的老总刘德讲小米的生态链。从路由器做起做到无人机,为什么你能干?他会来跟我们讲小米在组织结构怎么样形成蜂窝的模式,他可能不叫蜂窝,可能是另外一个名词,但道理是一样的。专业能力+突击队+资本,这是给我们带来重大的变化。
第二,性能比。我们去年讲马桶盖事件,中产阶级消费者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他愿意为好的服务买单。愿意为好的性能买单,愿意为好的技术买单。
第三,人格体。今年最热的两个词,网红直播。这个姑娘叫张大奕,外号叫大姨妈,去年在新浪微博卖服装卖了三个亿,现在中国、美国、日本都流行这样的模型,我前面讲的,互联网工具,连接,剩下来是商品过剩,为什么要买这条裙子呢?为什么?是我需要穿裙子呢?为什么买这条裙子?为什么?是因为我喜欢。中产阶级消费在未来,“喜欢”这件事情,“审美”这件事情将超过必须,软的将超过硬的。审美的背后是价值观,是人格。淘宝发展到今天,那么流弊的企业,他的发展面对瓶颈。每一个品牌背后都有一个人格体。
第四,定制化。红领是去年给我们讲过课的人,是中国最早做定制化工厂的,整个生产线柔性化,中国未来这样的生产车间,柔性化的生产车间,基本上所有的领域都会出现。定制是去渠道的根本化。
第五,直销型。名创优品,是一个70后的企业家,是过去两年最大胆的人,现在还会租一个档口开杂货铺吗?他做到了。他告诉我怎么样在沿海地区整合最好的制造能力,怎么样在北京、上海、深圳选择最好的黄金地段,把这些商品放到里面去,怎么样让我的商品在七天时间里面产生反应,好的、马上运过来,不好的马上撤掉。两年多发展非常快,直销模型。
中国的西装、家具、服装业,这些行业都发生了种种的转型变革。我们面向未来,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但是我们已经形成了新的战略起点,已经有一些公司在我们前面探索出了新的商业模式,供给配,未来不是黄脸婆的五年,不是让我们沮丧的五年,而是一个黄金五年。
未来五年:要活,你必须要具备这样的能力
但未来的五年,一定是大淘汰,德国的未来五年,最好的三千家会淘汰到40%。五年后,如果我们再有机会,如果我们所有一千个朋友还能够坐在这里的话,我们将会是最后的幸福者。我们要在五年后还能够聚在一起,还能够在这里,我们一定要形成这样的能力。
第一,在生产上我们要形成柔性能力;在研发上要实现单点突破的爆品能力,在营销上我们要学会运用大数据,在价格上摆脱成本定价模式,把人民币这个泡沫牢牢的吃到自己的肚子里面,我们要成为泡沫的一部分。
必须要让自己的企业尽快的证券化,未来这个世界就是证券化的世界。一个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来自于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来自于产业部分,卖了多少冰箱,卖了多少空调,卖了多少的服装,卖了多少的机械。另外一个能力来自资本化的能力,通过卖这些东西形成了一个产业预期,怎么样把这个产业预期通过证券化,市盈率,通过市盈率变成资本能力,通过资本能力变成产业化扩大的驱动力。
如果没有这个过程的话,你只是在做概念,我们叫题材。如果中国制造业企业在资本市场是一个题材的操作者,你是可耻的。但如果你能把证券的能力变成你制造业的驱动能力,你的市盈率,20倍,100倍,这些能力变成你的驱动力的话,你是中国制造的推动者和先进者。我们一定不能把屁股留给资本,我们要去拥抱资本。
今天的中国,让自己的企业证券化的渠道已经非常广泛了。在过去的三年里面,中国所有的产业变化最大的不是互联网行业,而是中国的金融行业。如果在三年前、五年前说要资本化,要上市,深沪有一千多家民营企业,要排队,要求人。
今天,北京有一个新三板,八千多家企业,可以发债,可以发基金,可以直接融资,可以并购。你有无数多的方式,让自己的企业证券化。让自己在制造业形成势力,尽快的拿到现金,把这个现金变成制造业的另外一部分能力,不断往前走。
如果这样做的话,是帮了中国一个大忙,帮了自己一个大忙。到德国去,拿自己的钱?不是傻子吗。拿谁的钱?那并购基金的钱,那投资人的钱。今天中国的制造业,我们的资本运作能力是我们两个翅膀,千万不能变化单翅。如果说中国制造,等于什么呢?我认为中国制造从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制度优势,36年来的这个公式到今天变成三个新的优势。
第一,互联网工具。互联网是一次基因再造,改造我们所有跟消费者的关系,改造我们的生产线,改造我们几乎所有的能力。
第二,工匠精神。如果你只具有互联网的能力,只用互联网改造的企业的话,其实只是完成了改造的一段,对于制造业来讲,制造一双皮鞋,我为什么穿这双皮鞋?不是因为你营销做的好。是因为我穿这双皮鞋很舒服,德鲁克讲一句话,商业的本质是你做一双皮鞋卖给那个消费者,这个消费者穿这个鞋子在脚上很舒服。
第三,我们要改变我们的创新能力,要积木式创新,我们要开放我们的创新平台,我们要成为全球产业变革中的一部分。什么叫新中国制造,中国制造,我们把它改变命运,我们还是要回到产业本身,还是制造。但无非是变成了一些新的因素。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哲学家,他是一个疯子,他讲过一句话,他说“上帝死了”,他讲“上帝死了”以后,这个世界原有的结构体系,哲学体系,瞬间瓦解。当上帝死了以后,世界重新产生,一切坚硬的都将烟消云散,我们过往所有的成绩,过往所有的优势都将烟消云散。那些即将消灭我们的东西,在未来将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实体企业家融资如何克服“恐慌”?
提问者:我们在深圳给实体做融资服务,遇到许许多多的实体企业家,不管是亿万企业家还是千万企业家,有一个共性就是特别没有安全感,特别的恐慌,能不能给个建议,让我们这些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有安全感。
吴晓波:你认为他们的恐慌来自于哪里?
提问者:对于经济规律的无法把握。
吴晓波:我们的恐慌来自于两种,免予恐惧的自由,我们有很多对中国的政策恐慌,对很多社会制度的恐慌,这些恐慌不是今天转型大会要讲的问题。这位同学讲的来自于同业的恐慌,这是对的。
面对今天制造业的变更,没有恐惧的话没有敬畏,没有敬畏的话不会变革。这些企业家有恐慌是正常的。我们作为一个中介,为这些企业家融资布局。我们认为要帮他做两件事情,如果过去三十多年都是产业变更的竞争利益者,建议不要孤注一掷,因为你已经是一个有产者,不再是一个无产者。未来的上半场的获益者,如果面向未来的变更,第一要保全资产,不要因为变革变成无产者。第二,要有增量,增量有几种做法,第一,以企业的方式来做,在我的企业内建立一些新的突击队,新的年轻人,老的都不要,除了产品以外,全部是新的体系,让年轻人帮我打仗,去突破。新经济变革最大的特点,小,迭代,快跑。如果你在你的企业内部无法建这样的突击队,无法完成本行业的变革,怎么办呢?把钱交给你证券化,通过资本模式寻求新的,通过投资新的行业,获得下一场通行券,有新的产业变革方式。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天使客】所有,微信公众号转载本文时,请联系天使客小编“larafighting”,需在正文前署名,文末附上二维码(上图)否则视为侵权。
天使客资产管理平台,由腾讯创始人之一曾李青、经纬创投创始人张颖、多家机构及多家上市公司管理层联合投资;我们提供私募基金、定向增发、优质股权等全品类、多维度资产配置服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热门文章HOT NEWS
从现场位于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的保利俱乐部、海淀区板井路的蓝黛俱...
投资中国网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小企业板是新三板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