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重型m1117装甲战车车吗

新中国60周年国庆大阅兵第一方队:99式主战坦克 江山摄
  我某新型装甲车的越野速度比原型提高了几公里,完全可以伴随最新型主战坦克作战。这几公里时速的提高对履带式车辆来说意义重大。这是在沙漠极端环境测试时的情景。
  美国防务新闻网4月18日刊登了一篇名为《重型装甲车仍在中国军队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文章,文章列举了中国装甲部队在近几年所取得的成绩,并一一列举而分析并认为:虽然从趋势上中国装甲力量在火力和机动力方面有加强的倾向,但是由于中国军队军事理论和实际环境,使得重型装甲力量在其军队中依然占据重要的地位。这和美国装甲力量追求信息化和轻型化显得对比尤其明显。
  文章称,尽管中国方面持续的对其轻型战车的火力和机动性能进行大幅改善,但是其重型装甲车辆在其军事理论中依然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去年10月1日在北京的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有500辆国产主战坦克(MBT)和装甲运兵车驶过天安门。其中有些车辆型号在以往从并未公开过,包括履带式ZBD97步兵战车(IFV)、155毫米PLZ05自行火炮系统和99G型主战坦克。这些车辆中多图上了数码迷彩,例如中国海军陆战队的步兵战车的伪装迷彩色就是蓝色。中国北方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负责开发并制造了中国大部分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及设备。
  华盛顿传统基金会研究员迪恩-程(Dean Cheng)分析道:“被认为是能媲美俄罗斯BMP-3型系列步兵战车的北方造ZBD97步兵战车显然是中国军队努力构建装备精良的步兵机械化的一部分,它为空降兵部队提供更强火力和更强机动力能力”。如果装备这些战车的部队被空投到敌人的大后方,那么这些部队面对的抵抗将不是那些来自第一线的重型装甲部队,而是一群只装备轻型反坦克武器散乱二线部队”。他认为,中国研究能用于大纵深穿插的武器装备对于多兵种联合打击更具重要意义。
  文章提到,北方造新型99G型坦克,是98/99型坦克的最新改进车型,该车型显示了中国在包括爆炸反应装甲、具有可拆卸及可升级的复合装甲、升级炮塔瞄准系统和更强大的引擎等技术上的进步。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副主席拉里-沃策尔(Larry Wortzel)说“如果你看看他们生产的战车,你就会发现他们造的装甲和涂装非常好,在一些其他国家的帮助下,通信、火控以及武器稳定系统做的都不赖”。迪恩-程也表示,“中国的主战坦克,显然不再是过时或陈旧的代名词了”。
  文章认为。尽管中国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进步,但北方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在诸如发动机和自动变速箱等高效驱动系统的研发上仍存在着问题。“他们仍然要到欧洲或俄罗斯去获得发动机和变速箱”沃策尔说。例如他们甚至已经获得所有沃尔沃大巴士和大型货车生产许可,但他们似乎也并没有掌握这一部分的核心技术。
  北方工业公司已开始生产新型的用于对付包括装有反应式装甲的主战坦克在内的所有装甲目标的105毫米炮射导弹。据北方公司的宣传小册子记载,该导弹是激光制导的。小册子中称:“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升级,发射导弹的105毫米炮管也可以用于T-54/T-55或中国造59式、69式主战坦克的升级包中”。
  该公司还生产拥有125毫米滑膛坦克炮的MBT- 2000,这种坦克炮可发射三种弹药:穿甲弹尾翼稳定脱壳弹、高爆反坦克弹和高爆弹。MBT - 2000配备有可以每分钟发射6至8枚炮弹的自动装填器。加装自动装弹机进一步证明了“今日的中国军队已经不是过去的军队了”的论点。自动装填装置明显节省人力并提高效率,这表明中国方面正努力提升部队人员效率。不过,中国也是务实的。对西部恐怖份子的镇压所派遣的是90式履带车和ZSL92装甲战斗车辆参与作战。
  “当美国陆军似乎更侧重于反恐作战之时,中国军队正通过自己的行动和现代化,明确表明了其陆军应对未来战争的方向还是涉及重型装甲力量的国与国之间的冲突” 迪恩-程说。 由此可见重型车辆才是真正战争需要的。因为中国及周边地区并不具备像欧洲那样的发达的高速公路网(落晖/史博)
【 军事频道 】最新热点
评论共条&&总说装甲:中国用坦克改出来的重型步战车战力?
我的图书馆
总说装甲:中国用坦克改出来的重型步战车战力?
在前些时间的装甲日活动中,兵工集团(CNGC)对外展示了一款由59式中型坦克车体改装而来的重型步兵战车。在中国三代坦克定型之前, 中国的主战坦克总共有两个基型底盘,一个是59式,基本上是原苏联的T-54A,属于世界上的一代坦克。第二个是自己研制的功能扩大性能提高的69式坦克,也还是一代水平,但没有大量生产装备部队。 59式坦克改进成为重型步战的可行性,并不是它的性能多先进,而是它在中国坦克工业中的地位,而这辆车的最大亮点,并不是性能有多先进,也不是有什么科幻的黑科技,而是对于兵器工业来讲,几十年积累的丰富生产经验将结合一系列新技术的运用,让59式坦克重新焕发活力。
装甲与反装甲日上展出的59改重步战
苏联曾经也提出过与之类似的方案 几十年铸就的经典 59式坦克底盘沿用T-54A设计,这一点大家都熟悉,但沿用的哪项设计对59坦克影响最为深远?这就鲜为人知了。 如果有了新技术,大多数人选择的是跟随、引进、推广,但中国的坦克设计者们却有自己独立冷静的思维方式。这还源于苏联坦克设计者对T-62坦克车体钢板焊接工艺的一次重大改变。 当缴获来的T-62坦克完成巡回展出后,立即进入到逆向工程阶段。工程师们通过观察认为,T-62坦克底盘钢板的焊接是直接拼接而成的,过去按照T-54A图纸生产的59式坦克,底盘钢板之间是榫铆结构,生产工艺复杂、耗时较长。所以科研所出了一套拼接焊接的图纸下到车间。结果按照这一轮的测绘图纸,试制出的第一辆车在跑车回来以后,底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开裂和散架的情况。直到将这辆珍贵的T-62坦克解剖后才发现,原来T-62坦克并不是没有榫铆,而是由当年的明榫变成了暗榫。虽然在了解了其中的奥秘以后,59式坦克并没有急于改变,而是继续沿用T-54A的焊接结构设计。这使得59式坦克对工装要求相对简单,生产比较简便,而且经过几十年的生产,工厂已经对这套生产工艺驾轻就熟,这样的底盘质量优于设计新颖但缺乏熟练程度的新产品,为今天成为既有坦克、又有装甲车的车族化底盘,奠定了生产成本较低、经济性较好的先天优势。
T-54坦克使用的发动机 由于长年生产和维修59式坦克,以至于工厂的师傅和研究所的工程师之间都形成了默契,工程师的图纸下到工厂以后,工人师傅即便看出其中有不符合生产要求的地方,也不需要改,凭经验操作就可以实现工程师的设计想法。而且不仅是设计和生产,在试验手段不那么先进的年代,工厂科研所的研究人员们还为59式坦克设计的专用的台架和测试方法。中国坦克设计人员和工厂的工人们对于59式可谓太熟悉不过了,所以当工厂提出由59式坦克改进重型步兵战车的计划时,上了岁数的工程师和工人们都信心满满,因为他们不仅当年熟练于59式坦克的各个生产环节,而且开经历了研制和生产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洗礼,很多零部件的加工工艺和技术水平比当年上升了不止一个台阶,所以59式坦克改装成为步兵战车,从工厂角度看,是非常合适的。
中国坦克工程师对于59式坦克的熟悉可以用炉火纯青来形容
三代坦克给中国坦克生产水平带来了质的飞跃 依靠系统工程提升性能 59式坦克究竟老不老?还有没有改造的价值?这也是大家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这个担心主要来自59式坦克作为一款历史悠久的老爷车,很多性能指标都已显得落后。但是,比性能更重要的是寿命,比寿命更重要的是可靠性。59式坦克的设计思想是50年代形成的,是根据当时的技术条件做出的总体布局设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当时需要通过取舍才能实现的很多设计,如今都可以依靠新技术的运用,轻而易举地达到甚至超过当初的理想目标。59式坦克老瓶装新酒的办法,不是朝夕之间画张图纸照着改的,而是在几十年的对各个细节的改进中逐渐摸索出来的。
苏联B54发动机与德国MT883发动机功率与体积比较 59式坦克作为新59步战的基型车,在动力选型过程中,对于系统工程理论的遵守十分严格。对于系统工程的重要性,钱学森曾经在系统工程学会的成立大会上说过:“系统工程的目的就是解决总体优化问题……总体可以大于各部分之和,各部分虽较劣但总体可以最优。”59式坦克的底盘的动力选型过程中,没有一味地追求发动机的大马力,而不对车辆底盘进行改进设计,会产生发动机共振,使曲轴等主要零部件变形,破坏主轴颈同心。紧接着带来正常工况间隙下形成的润滑油膜被破坏,造成磨损加剧,降低发动机寿命与可靠性。
经过集成化设计后的欧洲动力单元,体积极小,重量较轻 新59步战取消了车顶炮塔,不仅为新武器的安装腾出了大量空间,而且减轻了10吨左右的重量,这为动力系统又减轻了很大负担。59式坦克改装成重型步战后,作为全新设计的动力系统,也将引入最新的设计理念:整体性、动态性、多目标性和环境依赖性是坦克装甲车辆动力系统的主要特征。构成系统的各个部件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均呈现出复杂的消长关系,并不是各个不简单都做到最优,然后简单地堆砌,就能得到理想的使用效果。动力系统的设计需要根据使用经验,尤其是同款或相近款车辆的实战经验,对动力、传动和辅助系统做一个整体性的、高于各个部件和子系统的顶层设计,实现动力系统的集成化设计。
坦克炮塔承载火力分系统,是坦克上重量最大的部件之一 从生产角度来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淘汰,老59的发动机几乎无可用存货,所以新的步兵战车动力系统应该是全新研制或者采用较新型号的发动机。而且从发动机工厂的角度考虑,老发动机的工装和设计理念都已经落后淘汰,不可能作为技术储备保留。更新型的发动机体积更小、重量较轻、功率更强,最重要的是,它们已经被运用在现有的新型装甲车上,各方面性能已经得到验证,这为新59步战提供了性能更优的动力选择方案。 发展前景看好 根据以往的惯例,一款新的装备定型后,首先是小批量生产、列装使用,然后过一段时间后进行可靠性提升改进会议,经过新的一轮改进设计后,再逐渐增加产量,加快装备速度。但是这款59式坦克改为的重型步战(以下简称“新59步战”)却没有捂在手里太长时间,而是很快面世。这里面释放出来的一个最明显的信号,就是这款车的主要目的并非自装,而是外贸。 坦克由于其自身重量等因素,改装成为步兵战车后,只能作为重型步战使用。所谓重型与中型、轻型,区分的主要依据是能够承受武装冲突的强度不同,而并非其重量,重量只是为满足步兵战车性能而表现出来的一项指标,不具有划分量级的功能。 新59步战亮相以后,对于它的适用地域,曾有人提出质疑。因为59式坦克不能适应南方水网稻田地区,所以后来才有的62式轻坦、63式水陆坦克等装备。那么,59式步战是否需要在这方面做重大的设计调整?从重型步兵战车在国际军贸市场来看,虽然市场空间并不大,但非常专;使用重型步战的国家和地域比较单一和集中,这为重型步战指明了研制方向,同时也降低了研制难度。
以色列早已列装的“美洲狮”重型步兵战车 在重型步兵战车,尤其是坦克改装的重型步战方广泛使用的地域中,气温和空气中的含沙量给发动机提出了较复杂的使用要求。一些坦克发动机由于使用的是滤纸滤芯,在该地域行驶一定距离后,发动机滤芯容易受沙尘阻塞,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油耗增加。如果单纯地改进空气滤,换成金属网滤芯的话,发动机吸入的空气纯净度达不到汽缸正常工作的要求,容易出现拉缸,严重的话还会引起发动机报废。根据苏联/俄罗斯坦克在重型步兵战车广泛使用地域的表现来看,采用金属网滤芯的苏式坦克和与之适应的发动机,能够适应这一地区的作战环境。苏式坦克技术传承性比较强,沿袭苏式坦克设计的新59步战能够从已经在这一地区大量装备的苏式坦克中获得较为丰富的使用经验。而且从使用部门的角度来讲,再引进一款与现有装备设计结构和零部件类似的装备,对于人员培训和车辆维修都省了很多事。
以色列“雌虎”装甲车使用的美国AVDS1907-9A坦克风冷增压中冷柴油机 老战车,新征程 从世界各坦克技术强国对重型步兵战车的使用与需求来看,仍然保持着较为旺盛的活力。面对近年来武装冲突不断朝着突发性强、规模小、变化快的特点,未来局部战争对于陆军的依赖程度将大幅提升,而陆军也需要一系列具有较高战略和战术性的武器装备。强大的火力和防护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近些年不断有新技术在武器系统上的运用,也将为包括坦克与步兵战车在内的装甲车辆技术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量。新研制的炮钢和穿甲弹弹芯为步兵战车提供了更强的火力;高功率密度发动机、使用耐高温材料的传动装置、高性能电磁材料、电驱动系统等新技术,为步兵战车提供更强大的动力;光电技术提高车辆的通讯、夜战能力,全面提升车组协同作战水平……
要让更多的国家用上中国的坦克装甲车——开北方战车,走出强国之路 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新59步战车的价值并不一定在于能够向多少国家提供这款装备,而是让他们看到拥有深厚积淀的中国兵器工业,拿出符合他们各自国情的武器升级解决方案。 综合来看,从工艺熟练度、升级空间和发展前景三个角度分析,59式坦克改装成新59步兵战车的研发思路,不仅符合坦克工业自身发展的规律,同时也满足未来对外军贸和国际军火市场的需要,是一条可行性强的老旧装备创新发展思路。
馆藏&19057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中国战车令世界羡慕大量出口 解放军市场巨大【印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48,422贴子:
中国战车令世界羡慕大量出口 解放军市场巨大收藏
据俄罗斯武器网8月6日报道,俄专家维亚切斯拉夫-梅尔兹利亚科夫在《简氏国际防务评论》期刊上撰文分析中国装甲车辆发展趋势,称中国装甲车辆工业状况令人羡慕,不仅拥有世界数量第一军队这个大客户,还在军转民和引进技术生产外国产品方面走得很远。目前中国日益重视8X8轮式装甲战车的发展,正在此方向上迈步前进,其中许多优秀产品已经进入外部市场。  俄专家称,现在中国正在向任何可能的市场推销自己研制的装甲战车。毫无疑问,中国军队主战坦克的起源在很多时候都与苏俄最初供应的武器装备有关,也曾在其他国家帮助下升级相关武器,但是中国现在所有新型轮式装甲战车都是自力更生,自主研制生产的。虽然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中国至今还在积累某些领域的经验,从国外购买个别专用技术,装甲战车的动力模块就是鲜明的例证,相关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尽管是在中国国内生产,却通常都以西欧结构为基础。  解放军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军用车辆的主要消费者和推动力,但是大部分轮式装甲战车同样非常适合进军外部市场,在此方面主要通过龙头企业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向外推销。该公司基本上能向市场提供适用于地面战斗行动的所有类型的武器装备,从主战坦克、装甲输送车、火炮、导弹系统、制导导弹,到步兵武器、轻小武器,以及最大155毫米口径的全系列弹药。保利技术公司同样出口各种轮式装甲战车。不过,并非所有外贸产品都已经装备到了解放军部队。  从内部市场前景来看,中国选择了较为平衡的履带式和轮式装甲战车混编模式,最近十年为解放军研制和供应了大量新型轮式装甲战车。轮式装甲战车与履带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较强的战略机动性,这对解放军来说非常重要,毕竟中国疆域广阔,纵深较大。解放军人数较多,这意味着现役装甲战车不可能全是最新一代的产品,虽然轮式装甲战车全周期使用费较低,而履带式战车要求的专用设备比例较高。  从外部市场前景来看,尽管世界轮式装甲战车市场竞争激烈,而且中国没有公开自己的详细出口数据,但是现在已经有大量战车出口到了非洲、中东和亚洲,有时还配合国家外交政策通过价格优势积极推销自己的产品。  WMZ551装甲输送车   按照中国传统方法,所有轮式装甲战车的命名都有意复杂化,同一种车辆实际上都有几个不同的代号。在解放军内部,WZ551/WMZ551型6X6轮式装甲输送车的代号为92式。在原型WZ551之后推出了升级版WMZ551,目前正在由北方工业公司对外推销。它在许多方面和法国雷诺车辆防务公司VAB系列4X4和6X6轮式战车相似,能够全身浮渡,在水中使用尾部两个喷水推进器前进。WZ551/WMZ551基础型号用作装甲输送车,可以容纳11名队员和2名车组人员,全重约15吨,使用德国320马力的道依茨空冷发动机和ZF传动装置,最大速度100公里/小时。基础型WMZ551通常安装防护性能较强的战斗模块,配备12.7毫米机枪。另外还研制和生产了专用性能更强的同系列装甲车辆,包括装甲救护车、维修疏散车、指挥车、炮弹运输车、侦察车、防暴车等。其中一些型号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出口成绩,比如斯里兰卡就引进了该系列的装甲运输车和维修疏散车。  最新量产版WMZ551战车的标准配备包括能对抗余压大杀伤武器的防护系统、自动化探测和灭火系统、中心车轮压送系统和高性能车轮,通常还能安装各种可选设备,包括空调系统,这在北方工业公司向中东国家推销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WMZ551战车可以用作武器平台,既能安装30毫米口径以内的火炮,也能安装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还可用作PLL-05式120毫米自行迫榴炮的基础底盘,它在结构上与俄罗斯2S23型“九度音-SVK”自行迫击炮系统类似,后者通常安装在BTR-80改型装甲输送车上。这种结构的类似性说明,俄方的某些技术此前已经被中国掌握。  PLL-05自行迫榴炮在2009年国庆阅兵时首次公开亮相,之后开始由北方工业公司推向外部市场,但是相关出口销售情况目前仍旧一无所知。这种战车全重16.5吨,和基础型号一样,具有完全的浮渡功能。武器系统配置较为灵活,通常用于非直接瞄准开火,极端条件下必要时也能直接瞄准开火。弹药基数36发,使用标准的WMA029型迫击炮弹时,从封闭阵地发射,最大射程9.5公里。如果加装火箭加速器,炮弹射程还可再增加4公里。在使用反坦克聚能装药炮弹直接瞄准开火时,最大射程1.2公里。  “袭击者”轮式突击炮   WMZ551车体还可用作北方工业公司不久前向外部市场推出的WMA301型“袭击者”战车的基础,这种105毫米口径的轮式突击炮被称为“轮式坦克歼灭者”,使用3座炮塔,配105毫米无后坐力线膛炮,带消焰器和降温套筒,弹药基数30发。它使用先进的计算机火控系统,哪怕是在行进中开火,也能保证对固定和移动目标较高的首发命中概率。主炮旁边并排安装一挺7.62毫米机枪。为解决对空防御任务,车顶还安装一挺12.7毫米口径高射机枪。除了包括次口径破甲弹在内的传统类型的105毫米弹药之外,它还能够发射北方工业公司生产的GP2型105毫米激光制导炮弹,最大射程5公里,使用HEAT反坦克聚能装药串联战斗部,能穿透有反应装甲防护的65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板。与WMZ551基础型战车相比,“袭击者”全重增至19吨,主要是炮塔重量大幅增加,而且完全丧失了两栖作战能力。  非同寻常的是,作为中国军队内部使用的“袭击者”,代号PTL-02的战车使用口径稍小的100毫米火炮,2009年底首次公开亮相。  CS/VN4装甲战车   为了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北方工业公司大量生产和供应WMZ551型6X6轮式系列战车。不过,多少令人惊讶的是,2012年保利技术公司同样开始销售非常类似的车辆,名为CS/VN4,其样车曾在2012年9月南非航空航天防务展上公开亮相。但是更令人迷惑的是,当时这种战车的代号是ZYZ8002。当时公开展示的该型产品车顶安装了4管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模型。当然,也可以安装其他武器系统,包括配备30毫米火炮和7.62毫米机枪的单座炮塔。CS/VN4全重约15吨,车组人员两人,可运送10名队员。但是它和“袭击者”一样,同样不能浮渡。  中国军队装备的首款6X6轮式战车是WZ523,它于1984年首次公开露面。该型战车显然没有大批量生产,但是它是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最先使用的战车之一。其升级版已由保利技术公司以05P APC的代号向国外推销,展示样品上安装了配有12.7毫米机枪的单座炮塔。  走向8X8大型轮式战车   中国在继续生产几种系列产品较为完备的6X6轮式装甲战车的同时,还在积极研制并开始生产越来越多数量的8X8轮式战车,这种新战车容量和载重量更大,能安装更重的武器系统,能执行更广泛的战斗任务。  中国早在80年代就已开始研制8X8轮式战车,但是解放军装备的首款该型战车,即ZBD-09步兵战车,直到2009年10月国庆阅兵时才首次公开亮相。它使用双座炮塔,配备30毫米火炮和7.62毫米机枪。炮塔两侧各有一套“红箭-73D”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  ZBD-09出口型代号VN1,全重21吨,使用双座炮塔,配备30毫米火炮和7.62毫米机枪,车顶还有一套“红箭-73D”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它能全车浮渡,车体尾下部有两个导向螺旋推进器,水中行驶速度可达8公里/小时。北方工业公司还在向外推销完备的VN1系列专用车辆,包括救护车、装甲疏散车、指挥车、自行迫榴炮战车。  北方工业公司推出的最新型VP7式8X8战车,外形与VN1相似,车体结构有所区别,全重18.5吨,发动机功率系数更高,能安装更重的武器系统。  保利技术公司目前也在推销07式8X8装甲输送车,它显然没能装备解放军部队。基础版07式装甲输送车全重约15.6吨,配备30毫米火炮和7.62毫米机枪。有报道称,它能渡水,但是仅靠车轮旋转产生推力,浮渡速度最快4公里/小时。它有侦察车、指挥车和120毫米迫榴炮车版本。有分析表明,其炮塔极有可能与北方工业公司以WMZ551底盘为基础的SPM型120毫米自行迫榴炮完全一致。其民用版代号YLGA01,主要供公安特种部队使用。  作为对“袭击者”100/105毫米反坦克装置的补充,中国还研制了各种类型的6X6和8X8轮式战车,配备炮塔式大口径直瞄武器,其中安装在6X6车体上的最大口径武器是105毫米火炮,安装在8X8车体上的是120毫米火炮。据悉,上述任何方案都尚未开始生产,也没有任何一种装备解放军部队,但是105毫米6X6轮式战车已经开始以BK1970的代号进军外部市场。  北方工业公司目前正在推销新款PLL-09型8X8轮式战车,使用105毫米无后坐力炮,射速每分钟6-8发,配备12.7毫米和7.62毫米机枪,使用数字火控系统,被称为“105毫米8X8轮式歼击者”,其构想与意大利105毫米8X8轮式装甲车“半人马座”非常相似。这种新款战车全重24吨,和“袭击者”一样,既能发射105毫米激光制导炮弹,也能发射反步兵炮弹,杀伤敌方有生力量。标配设备包括空调、大杀伤武器防护系统、中央车轮压送系统。新车体结构与早期的8X8轮式战车有所不同,第二个轮拱上方的车体稍微向右突出。  另外,尽管中国至今尚未遇到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广泛使用的自制爆炸装置,但是中国未雨绸缪,成功研制出了国产MRAP防地雷反伏击车,至少已经进展到样车试验阶段。保利技术公司研制出的CS/VP3型防地雷反伏击车,全重15吨,主要特点是使用V形车体。除了车长和炮手之外,车内还可容纳10名队员。设计时特别强调战场环境的透明度,因此在车体上安装许多防弹观察窗。车顶上可以安装各种武器,比如7.62或12.7毫米机枪。  青睐小尺寸战车   众所周知,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目前向外推销的大部分轮式装甲战车都已装备解放军部队,只有一部分4X4轻型轮式装甲车除外,它们很有可能最初就是为出口而研制的,目的是与西方同类产品竞争。但是北方工业公司推出的4X4系列战车,包括VN3、VN4和CS/VN3,至今尚未得到国外订单。  VN3在外形上与法国潘哈德防务公司VBL装甲侦察车非常相似,后者曾为法军和国外许多客户大量生产。相比之下,中国战车更大一些,内部空间和载重量更大,可容纳5名队员,全重约5.7吨。但是与法国VBL不同,中国VN3不能浮渡。其典型任务包括侦察和战役指挥,可以安装各种炮塔和战斗模块,包括配有14.5或12.7毫米机枪的单座炮塔。  VN4战车结构布局与VN3相似,全重9吨,尺寸更大,火力更强,除了两名乘员外,还能运送8名队员,能配备各种武器。中国公开展示的VN4战车首先用于国内维稳防暴,装有防弹玻璃。CS/VN3可能与VN3没有关系,全重8.7吨,使用更强功率的发动机。  另外,保利技术公司也推出了代号06式的新型4X4装甲战车,全重约8.5吨,除了两名乘员外,还可运送8名队员,能安装各种武器系统。  轮式自行火炮   除了轮式装甲输送车之外,中国还研制了全系列的轮式自行火炮,大部分都使用防护性能较好的座舱,主要用于对轮式装甲战车分队提供火力支持。多年来中国最大口径的轮式自行火炮为122毫米和152毫米,全部基于俄罗斯方案,具有类似的弹道性能。中国在保留122毫米口径,继续研制新型122毫米自行火炮的同时,正在积极研制更大更通用的155毫米自行火炮。  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目前正在向外推销几种6X6轮式自行火炮,其中最先进的是重达22.5吨重的SH1型155毫米自行火炮,以及AH2型牵引式火炮。SH1型最初可能是为了满足解放军的需求而研制的,之后开始对外出口,目前至少已经拥有一个外国客户,据称是缅甸。  北方工业公司还研制了SH2型122毫米6X6自行火炮,在4门装甲座舱后面安装122毫米96式牵引榴弹炮,后者是俄罗斯D-30野战榴弹炮的中国版。公司还为其研制了全新系统的完善型122毫米弹药。据悉,SH2目前尚未装备解放军。中国陆军大量装备的是86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86式榴弹炮实质上是把96式122毫米牵引炮的武器部分安装到6X6卡车底盘上,配备驻锄稳定器,全重16.5吨,基础型火炮只能从后面开火射击。外贸型以前由保利技术公司推销,不久前改由北方工业公司负责,出口代号CS/SH1。  SH5型105毫米榴弹炮尽管在外形上与SH2型6X6轮式战车相似,实际上却是完全不同的新型产品,可能是专门为外部市场研制的,它使用105毫米37倍口径火炮,可以在四门装甲防护座舱上面发射,两侧水平瞄准角30度,弹药基数40发,全重11.5吨。这种战车的突出特点是后桥配有方向盘,能够提高机动性能。  据悉,中国今后还将推出其他国产轮式装甲战车。众所周知,枭龙汽车技术公司正在研制几种新型4X4和6X6轮式轻装甲战车,个别产品的研制工作已经结束。  维稳防暴车   尽管中国一直都在重点研制和生产主要用于常规作战行动的轮式装甲车,但是为了满足维护内部安全稳定的需求,也成功研制出了几种防暴车辆,主要是陕西宝鸡专用车辆制造公司研制的ZFB05A式4X4轻型装甲防暴车,而且已经向国外大量出口,并在中国赴海地和黎巴嫩维和行动中使用。  ZFB05普通基础型全重5.8吨,除了两名车组人员外,可以运送9名队员。另外还有其他型号,主要用于执行救护或指挥任务。尽管防暴维稳任务总体上稍微温和一些,主要用作警用,但是ZFB05同样可以使用令人惊讶的重型武器,可在车顶安装12.7毫米机枪或23毫米火炮,甚至还曾考虑在后部车体上安装机动式地空导弹发射装置,备弹6枚。不久前还研制出了ZFB08式6X6样车,可以选择更广泛的武器配置,目前已经开始进行市场营销。公司还研制出了更大更专业的“中国虎2065”防暴装甲车,内部容量和载重量更大,防护水平更高。  北方工业公司研制的许多标准轮式装甲车同样可以执行维稳任务。不久前还研制出了VP8专用轮式装甲防暴车,全重约9吨,除了两名车组人员外,还可容纳10名队员,通过侧门和后门上下车。配有装甲防弹玻璃,保证全方向局势透明。基础型使用160马力柴油发动机,必要时可改装194马力发动机。标配型装有空调和探测灭火系统。车顶可安装各种武器,包括PWS战斗模块,使用7.62毫米机枪或者更大口径的武器。  北方工业公司不久前推向市场的VL1式4X4装甲车,很有可能是简缩版WMZ551,重量减至12.7吨,可容纳队员数量也由11人减少到8人。为执行维稳任务,可配备铲车,可在车顶安装各种武器,可使用催泪瓦斯、探照灯驱散暴恐分子。(编译:林海)   原标题:中国战车令世界羡慕大量出口解放军市场巨大
酒店-携程酒店预订2折起~携程酒店,想订就订,预订电话:.酒店预订选「携程」有房保障,返现高达201元.
一次很多字人们不会愿意看,因该分几个贴发,这样不但经验多,我们还爱看
很多字,累,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装甲战车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