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乐趣 王小波》中,被称为是"一尊微笑着的菩萨"的人是谁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2003年7月期末考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2003年7月期末考试题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②》阶段测试题㈠;(当代散文部分);说明:①本阶段性测试题适用于学生学完散文部分全部;②本测试题共300分;一、填空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1、《死火》是鲁迅关于“火”的想象,不是从单一的;2、《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将“山海经”误;3、“那假设被摘下来夹在《雁门集》里的斑驳的枫叶;4、《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②》阶段测试题㈠
(当代散文部分)
说明:①本阶段性测试题适用于学生学完散文部分全部课文后测试。
②本测试题共300分。第四、五两道题为主观性测试题,判分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鼓励学生分析独到,观点创新。
一、填空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死火》是鲁迅关于“火”的想象,不是从单一的“生命”的视角,而是从____的双向视角云想象“火”。
2、《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将“山海经”误读为____。
3、“那假设被摘下来夹在《雁门集》里的斑驳的枫叶,就是作者的自况”,这是____的构思特点。
4、《灯下漫笔》之一,作者认为“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是____时代。
5、《女吊》写的是戏台上的女吊,她出场前,作者先写看客,起殇和____等,为女吊作铺垫。
6、《鬼的生长》是周作人的特殊文体之一,属于____。
7、解读《水里的东西》、《女吊》等谈鬼文字的钥匙是____。
8、____是周作人写于20年代的借物咏怀的散文,代表了作者当时的心境。
9、废名在《在三竿两竿》一文里,曾表示爱好____。
10、朱自清有了五个孩子后,自称家庭生活就像鲁迅先生的作品____中描写的那样。
11、废名《三竿两竿》认为,“中国文章,以六朝人文章最不可及”,文中两次提及六朝的作家是____。
12、《三竿两竿》题目的构思源于庾信____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13、废名在《放娼》中,不仅写了练猖、放猖、收猖,还写到了夜间的“____”活动。
14、郁达夫是20世纪30年代的著名作家,其创作前半段以小说知名,后半段则以散文尤其____为多 。
15、在____中,被林语堂称作“显著的,传奇的人物”是张宗昌。
16、何其芳的《独语》以想象为材料,展示了特有的内心世界,其中,“我”联想到的“爱驱车独游,到车辙不通之处就痛哭而返”的西晋人物是____。
17、《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节选自沈从文的____,文章描绘了“我”坐船由桃源到沅陵一段水路的风物和心境。
18、《烛虚?五》以片段性的、破碎的描写来表现一种失语的焦虑,表现了“____”的创作特点。(抽象的抒情) 19、20世纪30年代以提倡“小品文”著名的代表作家是____。
20、张爱玲在《更衣记》中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女人的代名词是“____”。
21、巴金的散文集____,创作于1981年,其核心内容是对文化大革命所作的回顾与批判。
22、《十年一梦》中,“奴在身者,其人可怜。奴在心者,其人可鄙”这句话出自____翻译的英国小说。
23、《隐身衣》是____的散文集《将饮茶》中的最后一篇,也称《废话》和《代后记》。
24、汪曾祺的大多散文接近于____代的笔记,以闲谈的态度记录人事,不追求散文的抒情效果。
25、贾平凹以商州为题材,创作的散文有《商州初录》、____和《商州再录》。
26、在《灵魂的声音》中,作者认为,对于小说而言,真正重要的是“重新获得灵魂”和“____”。
27、《寒风吹彻》所传达的内涵是某种关于____的抽象体验。
28、《思维的乐趣》中,“最后被人看没了的”一本书是奥维德的____。
29、____是史铁生对公园人生百态与命运的感悟,展现了对人类普遍生存困境的追问与思考。
30、____由许多札记式的片段组成,记录了自然界或作者身边的种种事物。
二、单项选择题(共30 题,每题1分,共3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____。
A.爱、自由、美 B.爱、自由、善 C.真、善、美 D.爱、美、真
2、散文诗集《野草》中,最能显示鲁迅自己的作品是____。
A.《死火》 B.《过客》 C.《影的告别》 D.《腊叶》
3、“旧时的颜色”必在后人“记忆中消失”,是《野草》中____一文的主旨。
A.《死火》 B.《影的告别》 C.《腊叶》 D.《死后》
4、《灯下漫笔》谈到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态度计有____。
A.可恕的一种,可憎的两种 B.可恕和可憎的各两种
C.可恕的两种,可憎的一种 D.可恕和可憎的各一种
5、周作人在《金鱼》中,开首议论“三不喜”,第一不喜欢的动物是____。
A.金鱼 B.叭儿狗 C.鹦鹉 D.猫
6、“据说是身材矮小,很像是一个小孩子,平常三五成群,在岸上柳树下‘顿铜钱’,正如街头的野孩子一样,一被惊动便跳下水去,有如一群青蛙”,这描写的是____。
A.吊死鬼 B.河童 C.河水鬼 D.女吊
7、周作人的《苦雨》表现的是____。
A.二十年代五四落潮时,作者的失望与追求的苦闷。
B.三十年代京海之争时,作者的失望与追求的苦闷。
C.四十年代作者任伪职时的苦闷。
D.二十年代作者的休闲雅趣。
8、俞平伯在《月下老人祠下》一文中的表达的情绪是____。
A.游历新地的兴奋
B.旧地闲游的“惘惘然”
C.对故乡的热切向往 D.告别故乡的恋恋不舍
9、关于废名的《放猖》与《三竿两竿》,较正确的分析是____。
A.《放猖》基本是虚写,《三竿两竿》是实写。
B.《放猖》题材与《女吊》、《水里的东西》相类,文字也相类。
C.《放猖》是刻意为文,《三竿两竿》不经意而成。
D.《放猖》结尾借景抒情,《三竿两竿》结尾似结非结。
10、郁达夫《雁荡山的秋月》的总体风格____。
A.比较清朗 B.比较豪放 C.潇洒 D.浓郁
11、下列作品,不属于废名的是____。
A.《放猖》 B.《桥》 C.《中国文章》 D.《钓台的春昼》
12、下列作家,均属于20世纪30年代的著名作家是____。
A.林语堂、郁达夫、沈从文、张爱玲 B.林语堂、郁达夫、沈从文、杨
C.林语堂、郁达夫、沈从文、何其芳 D.林语堂、郁达夫、史铁生、汪曾祺
13、“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这是作家____理想中的散文。
A.贾平凹 B.沈从文 C.汪曾祺 D.周作人
14、《烛虚?五》是沈从文在昆明期间所作,题名意为“使生命之光,煜煜照人,如烛如金”,属于____散文。
A.自传性 B.回忆性 C.议论性 D.写景性
15、下列作品,属于写景散文的是____。
A.《商州又录》 B.《午门忆旧》 C.《我与地坛》 D.《苦雨》
16、“生命之火熄了又熄了,一片蓝焰,一堆灰。谁看到?谁明白?谁相信??”这一段文字节选自____。
A.《寒风吹彻》 B.《我与地坛》 C.《大地上的事情》 D.《烛虚?五》
17、“温柔的独语,悲哀的独语,或者狂暴的独语。黑色的门紧闭着,一个永远期待的灵魂死在门内??”这段话出自____。
A.《画梦录?梦后》 B.《画梦录?弦》 C.《独语》 D.《十年一梦》
18、作品对孤独的心境、瞬间的意境作了较为细致的描绘,展现了一种“不能表达”的终极体验,与上述艺术特点对应的作品是____。
A.《烛虚?五》 B.《独语》 C.《思维的乐趣》 D.《大地上的声音》
19、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____。
A.张爱玲《天才梦》、沈从文《生命》、何其芳《独语》、废名《蝇》
B.张爱玲《天才梦》、沈从文《生命》、何其芳《独语》、废名《儿女》
C.张爱玲《天才梦》、沈从文《生命》、郁达夫《钓台的春昼》、林语堂《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D.张爱玲《天才梦》、沈从文《潜渊》、废名《苦茶》、何其芳《画梦录》
20、张爱玲《更衣记》对于男装的陈述,正确的是____。
A.因为习惯上的关系,男子的打扮往往较中程式。
B.民国四年至十年,男人的衣服也讲究花哨。
C.直至十九世纪,中外的男子尚有穿红着绿的权利。
D.男装的近代史较为平淡。
21、《十年一梦》中,“我”欠了她一笔多么深切的爱,这个“她”是指____。
A.觉慧 B.鸣凤 C.黄妈 D.萧珊
22、下列作品,不属于汪曾祺的作品是____。
A.《午门忆旧》
B.《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C.《城隍、土地、灶王爷》 D.《游戏、平等、墓地》
23、杨绛在散文《隐身衣》中推崇的一种人生态度是____。
A.是什么料,充什么用。 B.烦恼皆因强出头。
C.万人如海一声藏。
D.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午门忆旧》中关于“忆旧”的成分很少,叙述的主体是物。
B.《午门忆旧》作于北平解放后。
C.《午门忆旧》虽为散文,却更接近宋代的笔记。
D.《午门忆旧》更多的展现了午门建筑的风俗、掌故,不追求抒情效果。
25、“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这是作家____理想中的散文。
A.贾平凹 B.沈从文 C.汪曾祺 D.周作人
26、下列作品,属于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是____。
A.《商州又录》 B.《我与地坛》 C.《灵魂的声音》 D.《更衣记》
27、《商州又录》借季节的变化,描绘了十一幅写意的素描画,其中季节变化的顺序大致是____。
A.春DD夏DD秋DD冬 B.冬DD春DDD秋DD夏
C.冬DD春D-夏DD秋 D.冬DD夏DD春DD秋
28、下列作品,不属于史铁生创作的是____。
A.《命若琴弦》 B.《游戏、平等、墓地》 C.《我与地坛》 D.《公寓生活记趣》
29、“路是顽皮的,时断时续。因为没有浮沉,也没有他的脚印”(《商州又录》)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
A.比喻 B.拟人 C.借代 D.夸张
30、《思维的乐趣》中,被称为是“一尊微笑着的菩萨”的人是____。
A.张承志 B.史铁生 C.尼采 D.罗素
三、多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关于散文诗集《野草》,下列说法比较正确的选项有____。
A.野草是生命的象征,鲁迅借此题表现了自己的生命哲学。
B.《死火》表现了冰与火的交融,冷与热的叠加,是鲁迅内心世界的一种表现。
C.《影的告别》中连续用四个“然而”,表达了一种两难选择的困境。
D.《腊叶》中将死与生并置,可以看作鲁迅的遗言。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长妈妈”是我儿时的保姆,她质朴善良,但也有繁琐,粗俗的一面。
B.《灯下漫笔》先在《莽原》发表后,收入杂文集《坟》。
C.《女吊》中对女吊的正面描写很少。
D.《影的告别》在构思上以物喻人,展示了死亡的生命哲学。
3、下列散文,属于描写“异类”或“鬼物”的有____。
A.《女吊》 B.《水里的东西》 C.《放猖》 D.《三竿两竿》
4、有关《苦雨》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有____。
A.反映了五四落潮时的失望与追求的苦闷。
B.使用了“书信体”。
C.文章的后半部分显示出了淡淡的哀愁。
D.所用材料一般是不入诗文的,而作者却能写出味道来。
5、关于《女吊》和《水里的东西》,正确的说法有____。
A.两篇文章都写出鬼的可敬或可爱。
B.《女吊》写出吊死鬼的“讨替代”,不及河水鬼可爱。
C.《女吊》中对“女吊”的描绘是浓墨重彩。
D.《水里的东西》的结尾,违背了《伊索寓言》的写法。
6、关于《灯下漫笔》,比较正确的理解是____。
A.“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欢喜。”本句是从作者自身兑换银元的心态,想到整个民族的心态。
B.“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这句话的意思是:“此时太阳何时死亡呢?我和你都逃亡!”
C.“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文明的实质的认识。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生活休闲娱乐、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行业资料、各类资格考试、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2003年7月期末考试题64等内容。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2003年7月期末。《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②》阶段测试题㈠(当代散文部分) 说明:①本阶段性测试题适用于学生学完散文部分全部课文后测试...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2003年7月期末。《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②》阶段测试题㈠(当代散文部分) 说明:①本阶段性测试题适用于学生学完散文部分全部课文后测试...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2003年7月期末考试题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②》阶段测试题㈠(当代散文部分) 说明:①本阶段性测试题适用于...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2003年7月期末。《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②》阶段测试题㈠(当代散文部分) 说明:①本阶段性测试题适用于学生学完散文部分全部课文后测试...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2003年7月期末。《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②》阶段测试题㈠(当代散文部分) 说明:①本阶段性测试题适用于学生学完散文部分全部课文后测试...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试题(一)一、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祥子和虎妞是 (作者)的小说《 》中的男女主人公。 2.五六十年代以后,老舍最...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2)期末模拟试题四 一、填空题 1.《阿长与山海经》副题为《 》 ,后收入散文集《 》。 2.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是《 》 ,其中《 ...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2)期末模拟试题四 一、填空题 1.《阿长与山海经》副题为《 》 ,后收入散文集《 》。 2.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是《 》 ,其中《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②》阶段测试题㈠;(当代散文部分);说明:①本阶段性测试题适用于学生学完散文部分全部;②本测试题共300分;一、填空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1、《死火》是鲁迅关于“火”的想象,不是从单一的;2、《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将“山海经”误;3、“那假设被摘下来夹在《雁门集》里的斑驳的枫叶;4、《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②》阶段测试题㈠
(当代散文部分)
说明:①本阶段性测试题适用于学生学完散文部分全部课文后测试。
②本测试题共300分。第四、五两道题为主观性测试题,判分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鼓励学生分析独到,观点创新。
一、填空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死火》是鲁迅关于“火”的想象,不是从单一的“生命”的视角,而是从____的双向视角云想象“火”。
2、《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将“山海经”误读为____。
3、“那假设被摘下来夹在《雁门集》里的斑驳的枫叶,就是作者的自况”,这是____的构思特点。
4、《灯下漫笔》之一,作者认为“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是____时代。
5、《女吊》写的是戏台上的女吊,她出场前,作者先写看客,起殇和____等,为女吊作铺垫。
6、《鬼的生长》是周作人的特殊文体之一,属于____。
7、解读《水里的东西》、《女吊》等谈鬼文字的钥匙是____。
8、____是周作人写于20年代的借物咏怀的散文,代表了作者当时的心境。
9、废名在《在三竿两竿》一文里,曾表示爱好____。
10、朱自清有了五个孩子后,自称家庭生活就像鲁迅先生的作品____中描写的那样。
11、废名《三竿两竿》认为,“中国文章,以六朝人文章最不可及”,文中两次提及六朝的作家是____。
12、《三竿两竿》题目的构思源于庾信____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13、废名在《放娼》中,不仅写了练猖、放猖、收猖,还写到了夜间的“____”活动。
14、郁达夫是20世纪30年代的著名作家,其创作前半段以小说知名,后半段则以散文尤其____为多 。
15、在____中,被林语堂称作“显著的,传奇的人物”是张宗昌。
16、何其芳的《独语》以想象为材料,展示了特有的内心世界,其中,“我”联想到的“爱驱车独游,到车辙不通之处就痛哭而返”的西晋人物是____。
17、《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节选自沈从文的____,文章描绘了“我”坐船由桃源到沅陵一段水路的风物和心境。
18、《烛虚?五》以片段性的、破碎的描写来表现一种失语的焦虑,表现了“____”的创作特点。(抽象的抒情)
19、20世纪30年代以提倡“小品文”著名的代表作家是____。
20、张爱玲在《更衣记》中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女人的代名词是“____”。
21、巴金的散文集____,创作于1981年,其核心内容是对文化大革命所作的回顾与批判。
22、《十年一梦》中,“奴在身者,其人可怜。奴在心者,其人可鄙”这句话出自____翻译的英国小说。
23、《隐身衣》是____的散文集《将饮茶》中的最后一篇,也称《废话》和《代后记》。
24、汪曾祺的大多散文接近于____代的笔记,以闲谈的态度记录人事,不追求散文的抒情效果。
25、贾平凹以商州为题材,创作的散文有《商州初录》、____和《商州再录》。
26、在《灵魂的声音》中,作者认为,对于小说而言,真正重要的是“重新获得灵魂”和“____”。
27、《寒风吹彻》所传达的内涵是某种关于____的抽象体验。
28、《思维的乐趣》中,“最后被人看没了的”一本书是奥维德的____。
29、____是史铁生对公园人生百态与命运的感悟,展现了对人类普遍生存困境的追问与思考。
30、____由许多札记式的片段组成,记录了自然界或作者身边的种种事物。
二、单项选择题(共30 题,每题1分,共3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____。
A.爱、自由、美 B.爱、自由、善 C.真、善、美 D.爱、美、真
2、散文诗集《野草》中,最能显示鲁迅自己的作品是____。
A.《死火》 B.《过客》 C.《影的告别》 D.《腊叶》
3、“旧时的颜色”必在后人“记忆中消失”,是《野草》中____一文的主旨。
A.《死火》 B.《影的告别》 C.《腊叶》 D.《死后》
4、《灯下漫笔》谈到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态度计有____。
A.可恕的一种,可憎的两种 B.可恕和可憎的各两种
C.可恕的两种,可憎的一种 D.可恕和可憎的各一种
5、周作人在《金鱼》中,开首议论“三不喜”,第一不喜欢的动物是____。
A.金鱼 B.叭儿狗 C.鹦鹉 D.猫
6、“据说是身材矮小,很像是一个小孩子,平常三五成群,在岸上柳树下‘顿铜钱’,正如街头的野孩子一样,一被惊动便跳下水去,有如一群青蛙”,这描写的是____。
A.吊死鬼 B.河童 C.河水鬼 D.女吊
7、周作人的《苦雨》表现的是____。
A.二十年代五四落潮时,作者的失望与追求的苦闷。
B.三十年代京海之争时,作者的失望与追求的苦闷。
C.四十年代作者任伪职时的苦闷。
D.二十年代作者的休闲雅趣。
8、俞平伯在《月下老人祠下》一文中的表达的情绪是____。
A.游历新地的兴奋
B.旧地闲游的“惘惘然”
C.对故乡的热切向往 D.告别故乡的恋恋不舍
9、关于废名的《放猖》与《三竿两竿》,较正确的分析是____。
A.《放猖》基本是虚写,《三竿两竿》是实写。
B.《放猖》题材与《女吊》、《水里的东西》相类,文字也相类。
C.《放猖》是刻意为文,《三竿两竿》不经意而成。
D.《放猖》结尾借景抒情,《三竿两竿》结尾似结非结。
10、郁达夫《雁荡山的秋月》的总体风格____。
A.比较清朗 B.比较豪放 C.潇洒 D.浓郁
11、下列作品,不属于废名的是____。
A.《放猖》 B.《桥》 C.《中国文章》 D.《钓台的春昼》
12、下列作家,均属于20世纪30年代的著名作家是____。
A.林语堂、郁达夫、沈从文、张爱玲 B.林语堂、郁达夫、沈从文、杨
C.林语堂、郁达夫、沈从文、何其芳 D.林语堂、郁达夫、史铁生、汪曾祺
13、“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这是作家____理想中的散文。
A.贾平凹 B.沈从文 C.汪曾祺 D.周作人
14、《烛虚?五》是沈从文在昆明期间所作,题名意为“使生命之光,煜煜照人,如烛如金”,属于____散文。
A.自传性 B.回忆性 C.议论性 D.写景性
15、下列作品,属于写景散文的是____。
A.《商州又录》 B.《午门忆旧》 C.《我与地坛》 D.《苦雨》
16、“生命之火熄了又熄了,一片蓝焰,一堆灰。谁看到?谁明白?谁相信??”这一段文字节选自____。
A.《寒风吹彻》 B.《我与地坛》 C.《大地上的事情》 D.《烛虚?五》
17、“温柔的独语,悲哀的独语,或者狂暴的独语。黑色的门紧闭着,一个永远期待的灵魂死在门内??”这段话出自____。
A.《画梦录?梦后》 B.《画梦录?弦》 C.《独语》 D.《十年一梦》
18、作品对孤独的心境、瞬间的意境作了较为细致的描绘,展现了一种“不能表达”的终极体验,与上述艺术特点对应的作品是____。
A.《烛虚?五》 B.《独语》 C.《思维的乐趣》 D.《大地上的声音》
19、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____。
A.张爱玲《天才梦》、沈从文《生命》、何其芳《独语》、废名《蝇》
B.张爱玲《天才梦》、沈从文《生命》、何其芳《独语》、废名《儿女》
C.张爱玲《天才梦》、沈从文《生命》、郁达夫《钓台的春昼》、林语堂《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D.张爱玲《天才梦》、沈从文《潜渊》、废名《苦茶》、何其芳《画梦录》
20、张爱玲《更衣记》对于男装的陈述,正确的是____。
A.因为习惯上的关系,男子的打扮往往较中程式。
B.民国四年至十年,男人的衣服也讲究花哨。
C.直至十九世纪,中外的男子尚有穿红着绿的权利。
D.男装的近代史较为平淡。
21、《十年一梦》中,“我”欠了她一笔多么深切的爱,这个“她”是指____。
A.觉慧 B.鸣凤 C.黄妈 D.萧珊
22、下列作品,不属于汪曾祺的作品是____。
A.《午门忆旧》
B.《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C.《城隍、土地、灶王爷》 D.《游戏、平等、墓地》
23、杨绛在散文《隐身衣》中推崇的一种人生态度是____。
A.是什么料,充什么用。 B.烦恼皆因强出头。
C.万人如海一声藏。
D.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午门忆旧》中关于“忆旧”的成分很少,叙述的主体是物。
B.《午门忆旧》作于北平解放后。
C.《午门忆旧》虽为散文,却更接近宋代的笔记。
D.《午门忆旧》更多的展现了午门建筑的风俗、掌故,不追求抒情效果。
25、“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这是作家____理想中的散文。
A.贾平凹 B.沈从文 C.汪曾祺 D.周作人
26、下列作品,属于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是____。
A.《商州又录》 B.《我与地坛》 C.《灵魂的声音》 D.《更衣记》
27、《商州又录》借季节的变化,描绘了十一幅写意的素描画,其中季节变化的顺序大致是____。
A.春DD夏DD秋DD冬 B.冬DD春DDD秋DD夏
C.冬DD春D-夏DD秋 D.冬DD夏DD春DD秋
28、下列作品,不属于史铁生创作的是____。
A.《命若琴弦》 B.《游戏、平等、墓地》 C.《我与地坛》 D.《公寓生活记趣》
29、“路是顽皮的,时断时续。因为没有浮沉,也没有他的脚印”(《商州又录》)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
A.比喻 B.拟人 C.借代 D.夸张
30、《思维的乐趣》中,被称为是“一尊微笑着的菩萨”的人是____。
A.张承志 B.史铁生 C.尼采 D.罗素
三、多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关于散文诗集《野草》,下列说法比较正确的选项有____。
A.野草是生命的象征,鲁迅借此题表现了自己的生命哲学。
B.《死火》表现了冰与火的交融,冷与热的叠加,是鲁迅内心世界的一种表现。
C.《影的告别》中连续用四个“然而”,表达了一种两难选择的困境。
D.《腊叶》中将死与生并置,可以看作鲁迅的遗言。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长妈妈”是我儿时的保姆,她质朴善良,但也有繁琐,粗俗的一面。
B.《灯下漫笔》先在《莽原》发表后,收入杂文集《坟》。
C.《女吊》中对女吊的正面描写很少。
D.《影的告别》在构思上以物喻人,展示了死亡的生命哲学。
3、下列散文,属于描写“异类”或“鬼物”的有____。
A.《女吊》 B.《水里的东西》 C.《放猖》 D.《三竿两竿》
4、有关《苦雨》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有____。
A.反映了五四落潮时的失望与追求的苦闷。
B.使用了“书信体”。
C.文章的后半部分显示出了淡淡的哀愁。
D.所用材料一般是不入诗文的,而作者却能写出味道来。
5、关于《女吊》和《水里的东西》,正确的说法有____。
A.两篇文章都写出鬼的可敬或可爱。
B.《女吊》写出吊死鬼的“讨替代”,不及河水鬼可爱。
C.《女吊》中对“女吊”的描绘是浓墨重彩。
D.《水里的东西》的结尾,违背了《伊索寓言》的写法。
6、关于《灯下漫笔》,比较正确的理解是____。
A.“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欢喜。”本句是从作者自身兑换银元的心态,想到整个民族的心态。
B.“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这句话的意思是:“此时太阳何时死亡呢?我和你都逃亡!”
C.“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文明的实质的认识。
D.“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宴,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本句是全文的高潮。
7、《影的告别》中,“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浸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对这句话理解比较正确的选项有____。
A.影子明哲保身,不愿见光明。
B.反抗黑暗自然被黑暗所不容。
C.影子在完全黑暗和完全光明中,都将消失。 D.影子惧怕黑暗,又不喜欢光明。
8、关于《阿长与〈山海经〉》中对阿长性格的描写,正确的分析有____。
A.絮叨 B.粗俗 C.愚昧 D.心善
9、周作人《鬼的生长》后半部分大量抄写《乩乱日记》,出现的部分人物有____。
A.杏宝 B.鼎宝 C.寿春叔祖 D.康节公
10、林语堂《忆狗肉将军》的艺术特点主要有____。
A.全篇皆用反语,追求幽默的效果。
B.多有“欧化”句法。
C.显出活泼、俏丽和富有讽刺性的特征。
D.语言平淡,淡中有味。
11、关于废名的《放猖》,下列陈述正确的是____。
A.《放猖》与《女吊》、《水里的东西》均取材于“鬼物”。
B.《放猖》主要描绘了放娼的整个过程,呈现出纯粹的写实风格。
C.文章结尾提到了“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是一处败笔。
D.《放猖》刻意写作,而《三竿两竿》则属于不经意为文。
12、关于郁达夫游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郁达夫在20世纪30年代将较多精力转向游记的创作。
B.《雁荡山的秋月》在艺术上以情韵、意境、个性见长。
C.《雁荡山的秋月》将叙事、写景、抒情很好的杂糅起来,形成了隽美、清丽、秀逸的特征。
D.《雁荡山的秋月》中混用了些许的文言字句,一定程度上削减了作品的可读性。
13、何其芳的《独语》有相当多的想象成份,下列人物属于这种想象的有____。
A.维特 B.阮籍 C.陶渊明 D.庾信
14、下列陈述正确的是____。
A.沈从文《烛虚》旨在表现“美丽的人生哲学”。
B.《独语》在运用语言方面存在好用修饰语的毛病。
C.《更衣记》描述了自满清以来服饰的变迁,服饰与文化间的关联。
D.《潜渊》在写法上处处采用第一人称,追求“有我之境”。
15、下列作品属于沈从文创作的散文有____。
A.《烛虚?五》 B.《潜渊》 C.《看虹录》 D.《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16、下列陈述正确的是____。
A.《月下老人祠下》着重表达了一种旧地闲游的“惘惘然”。
B.《儿女》表达了一个父亲深沉的爱,语言质朴。
C.《三竿两竿》以纯粹的写实见长。
D.《忆狗肉将军》在艺术上以幽默、讽刺为主要特征。
17、下列作品中,属于抒情散文的是____。
A.《寒风吹彻》 B.《商州又录》 C.《我与地坛》 D.《烛虚?五》
18、下列作品中均选自《湘行散记》的是____。
A.《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B.《鸭V围的夜》
C.《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 D.《边城》
19、下列作品属于郁达夫创作的散文有____。
A.《雁荡山的秋月》 B.《沉沦》 C.《钓台的春昼》 D.《迟桂花》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应用写作文书、生活休闲娱乐、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58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2003年7月期末考试题等内容。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2)期末模拟试题四 一、填空题 1.《阿长与山海经》副题为《 》 ,后收入散文集《 》。 2.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是《 》 ,其中《 ...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2)期末模拟试题四 一、填空题 1.《阿长与山海经》副题为《 》 ,后收入散文集《 》。 2.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是《 》 ,其中《 ...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 》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 (资料整理于 2015 年 7 月,适用于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学员期末考试) 1.杨绛《隐身衣》所...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题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一、填空题(每空 1 ...7.下列作品中,属于周作人的作品有( BD )。 A.《女吊》 C.《三竿两竿》 ...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①》阶段性测试题㈠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 30 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 1、《在酒楼上》 2、迁坟 3、阿顺 7、冯文炳 8...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①》阶段性测试题㈠说明:①本阶段性测试题适用于学完...五、论述题(共 7 题,第 1 题 20 分,2-7 题每题 15 分,共 110 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复习重点及模拟题 一、填空题: 1、郭沫若的名诗《炉中煤》以恋歌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爱,愿意为她掏出“火一样的心肠”。 2...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 》期末考试填空题题库 (资料整理于 2015 年 7 月,适用于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学员期末考试) 1.志摩是梁任公先生...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①》阶段性测试题㈠说明:①本阶段性测试题适用于学完...(5 分) 五、论述题(共 7 题,第 1 题 20 分,2-7 题每题 15 分,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思维的乐趣tx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