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州江华县穷吗经济频道少心小儿什么时候播出有个叫奉志英的女孩?

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史练习题_自考365论坛
帖子主题:
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史练习题
论坛级别: 初级会员
学术等级: 自考新生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史练习题一第一编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摆脱了经学附庸的地位而独立成科,成为个人抒发怀抱的行为,发射出夺目的光彩,成为“文学的自觉”时代。建安时期战乱的现实,人命危浅,经学束缚的解除,使个性得以张扬,于是,叹生命之短促,人生之多艰,悲凉慷慨,刚健清新,便成为建安文学的主要风貌。西晋有过短暂的统一全国的局面,但维持时间极短。在这一时期,出现了重在哲理思索的玄言诗,之后是东晋的山水田园诗,均在探讨人生的价值。四声的发现和永明体的产生,为我国律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百余年,诗歌艺术无论是题材,还是形式和艺术手法的探讨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魏晋南北朝,散文的各种文体发展得相当完备,而且还出现了我国独有的文学样式:骈体文。这一时期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也得到很大发展,产生了如《文心雕龙》、《诗品》等文学理论巨著。基 本 知 识1.建安诗坛,上起汉献帝建安元年(196),下迄魏明帝太和六年(233),即汉末魏初时期。2.建安时期,为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3.建安时期,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文人诗歌创作高潮,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4.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蠫、应NB75B、刘桢)和女诗人蔡琰。5.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人。6.曹操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7.曹操多用乐府旧题,叙汉末实事。8.杜甫“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白居易的“新乐府”等,都是沿着曹操直面现实人生的写实方向发展的。9.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次子,三十四岁代汉自立。10.曹丕对七言诗发展有重大贡献。他的《燕歌行》为中国诗学开一新纪元。11.曹植(192—232),字子建。12.以建安二十五年曹操死为界,曹植的诗歌创作明显分为前后两期。13.曹植前期诗歌多抒发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如《白马篇》,就是通过写一个青年英雄的机智勇敢英勇卫国的精神,来表现自己对壮烈事业和战斗生活的憧憬。14.《白马篇》名句: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15.曹植后期作品多是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备受压抑的郁愤心情,其代表作为《赠白马王彪》。此外还有《野田黄雀行》、《吁嗟篇》。16.曹植的诗歌被誉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钟嵘《诗品》)。17.谢灵运称誉曹植诗“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18.“建安七子”之说出自曹丕《典论·论文》。19.建安七子中散文成就较高者为孔融,诗歌成就高者为王粲。20.王粲代表作为《七哀诗》三首。21.“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句出刘桢《赠从弟》诗。22.陈琳诗歌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行》。其名句为“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柱”。23.阮蠫的咏史诗改变了班固咏史“质木无文”的面貌,开启了后世左思咏史的先声。24.被钟惺《古诗归》评为“婉笃有十九首风骨”的是徐干的《室思》。25.蔡琰,字文姬,蔡邕之女。作《悲愤诗》反映汉末苦难的动乱的年代,艺术地再现了诗人悲惨的人生经历。其史诗般的效果,后人如杜甫的《北征》等诗均受其影响。26.玄言诗表现了人对自然美的追求,成为后世山水诗的思想滥觞。27.阮籍诗歌的成就在于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28.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阮蠫之子。29.阮籍以才高自居,登广武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30.阮籍的诗有一种清逸玄远之美,被人称为“玄远”。31.阮籍的《咏怀》诗,创造了抒情组诗的新形式,开后代左思《咏史》组诗、陶渊明《饮酒》组诗的先河。32.嵇康,字叔夜,“人以为龙章凤姿”,“拜中散大夫”。33.嵇康“非汤武而薄周孔”,遂正直招祸。34.嵇康的四言诗,继曹操之后为四言顶峰。35.太康诗风在内容上的特点之一是“儿女情多,风云气少”。36.潘岳的《悼亡诗》,婉转?恻,悲不自胜。37.太康诗风在艺术形式上的特点是“缛旨星稠,繁文绮合”。38.陆机,字士衡。祖父陆逊是东吴名将。曾为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39.陆机《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的名篇。40.左思,字太冲。曾构思十年,成《三都赋》,一时洛阳纸贵。41.左思《咏史》其二以比兴手法对门阀制度进行了极其强烈的批判。42.左思的诗歌继承了建安诗歌的风骨,被誉为“文典以怨”,“左思风力”。43.刘琨今存诗以《扶风歌》与《重赠卢谌》最为优秀。44.沈德潜评刘琨诗:“越石英雄失路,万绪悲凉。”(《古诗源》)。45.元好问评刘琨诗“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论诗绝句》)。46.郭璞十首《游仙诗》最为著名。47.玄言诗的特点在内容上是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皆平典似《道德论》”。48.陶渊明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开千古平淡之宗”。49.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名潜,号五柳先生,又号靖节先生。四十一岁那年,彻底结束了时宦时隐的生涯,开始了他的田园生活。50.陶渊明《归园田居》名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51.建安诗歌具有慷慨悲凉之美,西晋诗歌有绮丽之美,陶渊明则开拓了以冲淡为美的天地。52.《五柳先生传》传神地写了一个高洁脱俗安贫乐道的隐者,乃陶渊明夫子自道。53.《归去来兮辞》为陶渊明彭泽桂冠时所作。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高唱“归去来”而归隐田园。54.自刘裕代晋,宋、齐、梁、陈四代史称南朝。南朝诗歌沿着重艺术特质、重抒情以至重娱乐的方向发展。55.元嘉诗歌包括上起晋宋之交的谢灵运,下迄大明、泰始之交的鲍照。56.元嘉诗风的变化是以情思代替玄理,由哲思回到感情上来。57.“元嘉三大家”在艺术上各有追求:谢灵运追求清水芙蓉之美,颜延之追求典丽华赡之美,鲍照追求热烈浓艳之美。58.谢灵运奠定了中国山水诗写实的雏形。59.谢灵运(385—433),小字客儿,袭封康乐公。60.杜甫赞李白诗“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鲍参军即鲍照。61.“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是从诗歌声律角度提出的一个概念。62.谢罣追求诗歌的清新明丽之美,所谓“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63.谢罣的诗歌之美,李白称为“清发”,沈德潜评为“清俊”,黄子云评为“清丽”。64.梁武帝萧衍说:“三日不读谢诗,便觉口臭。”即指谢罣诗。65.徐陵编《玉台新咏》,是宫体诗的高峰期。66.“北地三才”为温子升、邢劭和魏收。67.庾信(513—581),字子山。其诗歌创作依四十二岁留仕西魏为界分前后期。68.南朝乐府民歌大多辑入《乐府诗集》的《清商曲辞》中。其中“吴歌”三百余首,“西曲”一百多首。69.吴歌产生于当时首都建业(今南京)一带江南地区,西曲产生于荆郢樊邓一带。70.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者为《西洲曲》,采用“钩句”手法。71.北朝乐府民歌多辑入《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72.北朝民歌最具代表性的是《敕勒川》。73.北朝民歌具有“天然”的质朴和苍凉豪迈的“英雄气”。74.北朝民歌中叙事长诗为《木兰诗》。它与《西洲曲》一起被视为南北朝诗歌中的双璧。75.建安赋作由曹丕提出“诗赋欲丽”的创作原则。76.王粲的《登楼赋》是千古传诵的名篇。77.曹植的《洛神赋》叙写眷恋之情,辞采绚烂清冷。78.“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为《洛神赋》中描写神女之名句。79.两晋赋家艺术形式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用事、辞藻和音律三个方面。80.用事又叫用典,即采取引用典故的手法,使文章简练而更有说服力。81.左思《白发赋》:“甘罗乘轸,子奇剖符。英英终贾,高论云衢。”十六个字连用四典,即年少得志的甘罗、子奇、终军、贾谊四人。82.鲁褒《钱神论》对社会上拜金主义的浇薄世俗予以抨击。83.晋代山水赋作家郭璞作《江赋》,被称为“辞赋为中兴之冠”。84.鲍照《芜城赋》写广陵城的盛衰兴废之变。85.表现南朝骈赋的美文丰采的是江淹的《恨赋》和《别赋》。86.由南入北的北朝赋作家庾信,留下了赋史上的千古绝唱《哀江南赋》。87.经南朝文人的努力,骈文在对偶、用事、辞采、声韵四个方面已臻极致。88.北朝创作了如《水经注》、《洛阳伽兰记》这样的散文名著。89.鲁迅说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有“清峻的风格——就是文章要简约严明的意思”。他还“力倡通脱。通脱即随便之意”。90.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令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91.阮籍《大人先生传》中,对那些虚伪的名教中人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写。92.骈文主要特征有四:对偶、用典、声律、辞藻。93.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有张华《博物志》、干宝《搜神记》、王嘉《拾遗记》、刘义庆《幽明记》等。94.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有刘义庆《世说新语》,葛洪《西京杂记》等。95.《博物志》十卷,是在《山海经》的系统上发展出来的。96.《世说新语》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各门类共三十八篇。97.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等,标志了我国文学批评的繁荣和成就。98.曹丕《典论·论文》是我国探讨文学问题最早的较具系统的文学批评论著。99.《典论·论文》对自古而来的“文人相轻”之习表示反对。100.从曹丕开始,才把“气”引入文论中。101.陆机《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的系统性文学理论作品。102.陆机是研究我国文学创作过程开先河之人,他认为文学创造是一个形象思维过程。103.曹丕将文体分为四科:奏议、书论、铭诔、诗赋。陆机却分为诗、赋、碑、诔、铭等十项。104.缘情绮靡说是在传统的诗教“温柔敦厚”说后由陆机提出的另一重要诗论。105.《文心雕龙》为作文论文制定了情、风、事、义、体、文的辨别法则,即六义。106.《文心雕龙》中《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是“文之枢纽”。107.钟嵘《诗品》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论专著。[ 本帖最后由
13:46 编辑 ]
论坛级别: 初级会员
学术等级: 自考新生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题1什么是建安风骨?简述建安风骨形成的原因。(1)建安是汉献帝年号,建安文学指从建安元年(196)至魏初(241)大约四十五年间文学,其代表人物为三曹七子。(2)建安诗人用他们的诗篇真实地反映大动乱、大分裂的时代所造成的残酷现实,表现他们同情民生疾苦的情怀,抒发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情调大多慷慨悲凉,激越深沉,语言昭晰明白,风格刚健清新,即后人称誉的“建安风骨”。(3)汉末的动乱现实一方面给建功立业提供了可能,激发起士人们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一方面又是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给士人带来岁月不居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因此形成慷慨任气,以悲凉为美的风尚。(4)由于汉末地主政权的濒于崩溃,儒学的传统地位也随之发生动摇。士人从经学桎梏中解脱出来,发现了自我,重感情欲望,重个性表现。诗歌创作完全是抒一己之情怀,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反映了社会的动乱残破,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也因此而形成激越深沉、刚健慷慨之风格。2简述曹操诗的艺术成就。(1)曹操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他多用乐府旧题,叙汉末实事,也有少数自拟新题之作,如《对酒》等。借古题以写新事的,如《薤露》、《蒿里》,乐府旧辞皆为挽歌,曹操用其悲凉苦恨之调,创作《薤露行》、《蒿里行》,以写汉末动乱:“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2)曹操的诗有一种悲凉沉雄的独特艺术风格,有政治领袖人物的宏大气魄。本色质朴但抒情浓郁,悲歌慷慨,气韵沉雄。如《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又如《步出夏门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均写得高远阔大,气势雄伟,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奋进精神。3简述曹植诗歌的内容与艺术。(1)以曹操死为界,曹植的诗歌创作明显分为前后期。前期多抒发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之作。如《白马篇》,便是通过对一个武艺高强的爱国勇士英勇卫国的精神的描写,来表现自己对壮烈事业和战斗生活的渴望,寄托了诗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全诗迸发着慷慨激昂的炽烈热情,洋溢着高迈不凡的蓬勃朝气。(2)曹植后期的作品多是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备受压抑的郁愤心情,代表作为《赠白马王彪》,全诗充满了悲苦之词,愤慨之音,笼罩着悲愤抑郁的气氛:“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其余《野田黄雀行》、《吁嗟篇》均是这种沉重压抑下的慷慨悲歌。(3)曹植的诗歌内容充实丰富,多慷慨悲愤之气,注意辞藻华美,对仗工整,音韵流畅,形成既华丽绮焕又浑厚雄健的独特艺术风格。4蔡琰五言《悲愤诗》的艺术特点是什么?(1)蔡琰于东汉末年被匈奴虏至胡中十二年,并生有两个儿子,后来曹操将她接回来。《悲愤诗》即是描写汉末动乱,艺术地再现诗人惨痛的人生经历。(2)诗是女诗人在亲身经历基础上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其感情描写、心理活动刻画,真实、细腻、复杂、微妙。(3)诗歌注意细节的描绘和气氛的渲染,全诗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真实而生动,有史诗般效果。5简析《咏怀》诗的艺术成就。(1)《咏怀》诗有意蕴深沉之美。因为阮籍是以哲理思索来观照人生,因而能把人生的悲哀挖掘得更全面更深入。同时由于玄学思潮的影响,也就写得更深邃。(2)在艺术表现方式上,阮籍用典颇多,多用比兴、象征烘托意象渲染气氛,来表达自己的深切情思,所以也显得意蕴深沉。他深得得意忘象之旨。(3)它还有清逸玄远之美,被人称为“玄远”。阮籍只有在理想中向往一个自由之乡,那是诗人精神自由驰骋,摆脱世俗束缚的一片辽阔天地,玄远明彻的境界,富于神话色彩的瑰丽想像,出之以清丽流畅的语言,使人有清逸玄远之美。6简述嵇康诗的特色。(1)嵇康在他的诗中创造了一个诗化了的人生理想境界,追求自由自在的理想人生。(2)嵇康的部分诗歌还有一种峻切之语。(3)嵇康在四言诗中另辟蹊径,创造出清远之意境,隽秀之语言,别具一格。他的四言诗情调高远,语言流畅。7简述玄言诗的特点和代表诗人。(1)玄言诗发端自魏正始时代。它的特点是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在表达上抽象玄虚,淡乎寡味,背离了艺术表现的形象、情感等原则。(2)玄言诗人孙绰等。8简析左思《咏史》诗的艺术成就。(1)左思的诗歌有一种建功立业、功成身退的阔大胸怀,胸次高旷,笔力雄迈。诗中没有刻意的雕饰与艳丽的辞藻,而思想感情喷薄而出。如“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2)左思诗歌充满着一种悲愤不平之气。他的诗歌对门阀制度的批判极强烈,一股磊落不平之气迸发于诗中。如“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3)左思诗歌被誉为“文典以怨”、“左思风力”,指他引用历史典故以抒时愤,刚健有力。借古人之事,抒个人怀抱。9简述游仙诗渊源及郭璞《游仙诗》。(1)游仙诗渊源可上溯到先秦,在《离骚》中,屈原就幻想神游天界。而以“游仙”为诗名,则始于曹植《游仙诗》。(2)游仙诗有两种不同倾向,一种纯写求仙长生之意,一种则是愤世嫉俗之言,并非以游仙为主旨,而是有所寄托。(3)郭璞游仙诗另一内容,即采取游仙方式,创造一个浪漫神仙境界,表达一种超脱尘世的情绪和态度。诗中抒发感情真实,情采斐然,描写形象生动。10简述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1)谢灵运认真创作了一大批以山水为审美对象的诗歌,奠定了中国山水诗写实的雏形。从此,山水诗正式成为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2)谢灵运山水诗的第一个特点是创造了山水诗的结构模式:先叙登游缘起或路线,接着是具体描写局部景物,最后是议论或感慨。(3)其第二个特点是在局部景物描写中表现情思韵味,朝着情景交融的方向发展,开后世山水诗意境创造之端倪。(4)谢灵运山水诗对山水景物的声、光、色都有生动的描绘。注意到诗中画面的色彩和谐与明暗对比。汤惠休评“谢诗如出水芙蓉”。(5)谢灵运山水诗有佳句而无完篇,存在运用典故成句过多、节奏冗缓等不足之处。11简述鲍照及其乐府诗的特点。(1)鲍照乐府诗抒情浓烈,气势流畅,他直接抒写感情,叙说遭遇,把浓烈的抒情与构辞的美丽融为一体,表现自己的澎湃情怀。其抒情外露、强烈、流畅而节奏急速,常常是感情突然爆发,发则滔滔不绝。(2)鲍诗的语言自有特色。他注重锤炼字句,辞采瑰丽,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如《拟行路难》:“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12简述永明体的特点。(1)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诗歌从自由状态开始走向格律化的新阶段。(2)周发现了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写成《四声切韵》,沈约利用四声规律来写诗,并且还讲究汉魏以来对偶、用典手法的使用,于是一种新诗体出现了,时称“永明体”。13简述宫体诗及其特点。(1)一般来说,宫体是指以写闺阁情怀为主要内容的重声律、词采靡丽轻艳的文风。它发端于齐梁之际,到萧纲及其周围文人时达到全盛。(2)宫体诗创作特点之一,表现为题材处理上的娱乐性质。写妇女、男女之情、咏物、游戏、游宴登临。宫体诗人以观赏眼光去处理这方面的题材。(3)创作特点之二是对写实技巧的追求,从咏物走向咏人,把女人当作物来描写,写她们的姿色形貌,细致入微。14简述南朝乐府民歌及特色。(1)南朝民歌的内容绝大多数表现男女之情。内容广泛,角度多样。(2)南朝民歌格调鲜丽明快,语言上清新流丽和多用双关语。如“莲”通“怜”,“芙蓉”通“夫容”。多为五言四句,语短情长。(3)南朝民歌艺术水平最高为《西洲曲》,情思缠绵,语言清新明丽。采用“钩句”联接上下,一意贯通而又摇曳多姿。15简述北朝民歌及特色。(1)北朝民歌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有描写北国风光的,如《敕勒川》写尽辽阔广袤的草原风光;有反映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和尚武精神的,如《折杨柳歌辞》:“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有反映战争及其带来的苦难的,如《陇头歌辞》:“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2)反映爱情婚姻的民歌,也是快人快语。如“驱羊入谷,白羊在前。老女不嫁,蹋地呼天”,表现出北方民族的粗犷直率。(3)北朝民歌抒情真率直爽,语言质朴有力,格调苍劲豪迈,有着雄浑而深远的情思和苍凉慷慨的英雄气,如《敕勒川》和《木兰诗》。16简述建安赋作的特色。(1)建安赋作继承汉末抒情小赋的优良传统,具有情文并茂的特点。(2)有一个自觉主动进行辞赋创作的作者群,他们积极创作,互相切磋,并进行理论探索,今传十八家赋作一百八十多篇。同时他们还有批评理论,如曹丕说“诗赋欲丽”。(3)创作题材十分广泛。广阔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举凡自然界的寒暑阴晴、飞禽走兽,社会的悲欢离合,征战行役,无一不可为题。(4)建安赋作抒情性更强,真实深切表达自己情怀。(5)建安赋辞藻流丽妍美,对仗工巧整齐,韵律和谐。17简述南朝骈赋的形式与内容的特点。(1)骈赋的表现形式是对偶精工,事典博赡,声韵和协,藻饰华丽。对偶精工指赋中几乎全为对句,且对偶方式更加多样。典事博赡指用典绵密,连篇累牍。声韵和协指南朝赋作不仅押韵,而且还注意到了平仄相对。藻饰华丽指注意字句雕炼,词语尖新。(2)南朝骈赋在内容上比较狭窄,以体物抒情小赋为主流。或应命奉召而作,或描写深闺物事,取材纤细柔弱,格调细巧尖新。(3)南朝也有少数感情深厚、气势流畅而又精工奇隽之作,如鲍照《芜城赋》和江淹的《恨赋》、《别赋》。18什么是骈文?简述南朝骈文发展过程。(1)经过南朝文人的努力,骈文在对偶、用事、辞采、声韵四个方面已臻极致。(2)骈文是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实际上是广义散文的一部分。齐梁时是南朝骈文成熟期,至徐陵、庾信达到高峰。(3)刘宋时期可视为南朝骈文正式形成时。此时骈文四特征均已具备(对偶、用事、辞藻、声律)。代表作家有鲍照、范晔等。代表作有《登大雷岸与妹书》等。(4)齐梁以后是骈文成熟期。此时声律说已发明,骈文进入排偶精工、声律严整阶段。沈约、谢罣、江淹,人人皆是个中高手。代表作有《北山移文》、《与陈伯之书》等。(5)骈文至徐陵、庾信达到高峰,此时属对更工整,几乎全篇骈偶,在艺术上为骈文的巅峰,代表作有《哀江南赋》。
论坛级别: 初级会员
学术等级: 自考新生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19北朝散文的代表作及内容形式特点是什么?(1)北朝散文优秀名著首推郦道元《水经注》和杨苩之《洛阳伽蓝记》。(2)《水经注》不仅是地理著作,也是系统完整的学术著作。书中记述了水道河流两岸名胜古迹,风物景象,以及神话历史传说故事等,文学价值较高,因而也是描绘山水风光的优秀散文著作。《水经注》的山水散文兼有叙事文和山水文的综合特点,记叙真实,语言准确。郦道元将评议、考证夹于描写叙述之中,使《水经注》既具山水散文特点,又具征实考证严谨风格。(3)《洛阳伽蓝记》五卷描述洛阳城内外四十个大的佛寺建筑的盛衰,从中看出当时都城的变迁,以及国家政治经济的今昔变化,因而此书具有史料价值。《洛阳伽蓝记》属历史笔记,也是写景状物的散文。其语言多整齐句法,时有四六骈句、骈散兼用,风格典丽清拔。20简述志怪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1)志怪小说内容丰富,大概包括了:①反抗强暴势力,揭露官吏欺压百姓的罪行;②反映战乱动荡年代的灾难事件和人民的不幸遭遇;③反映了封建制度对爱情和自由婚姻的摧残以及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④赞扬了不怕妖魔鬼怪而勇敢斗争的精神。(2)志怪小说的内容,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矛盾,表达了鲜明的爱憎,美丽的情怀,浪漫的幻想。志怪小说虽是短小故事,但一些篇章在技巧上已较为成熟。如《搜神记》,就具有完整的结构,离奇的故事,浪漫的想像,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注意细节描写以及对话的生动。21简述《世说新语》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1)《世说》主要记述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特别着重士族人物的玄虚清淡。它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反映士族阶层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揭露魏晋时期的黑暗社会、腐败政治以及统治集团的残暴和荒淫。其内容体现了当时一些真实的社会史实和文学思想,具有史料价值。(2)《世说》的艺术风格在于: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善于采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以短小文字突出事件的中心,以特征性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语言精练,简约含蓄,隽永传神,既有典雅辞句,又有生动口语。往往一言一行即表现人物的肖像和精神面貌。22《典论·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曹丕在论著中论及有关文学价值、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文体、文学批评的态度等问题。(2)对自古以来的“文人相轻”之习表示反对。(3)将文章提到经国大业,不朽盛事的高度。(4)论文气即才性:“气”指作家才性在作品中的反映。23《文赋》关于创作构思的观点。(1)陆机认为文学创造是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他同时描述了文学创作的构思过程。如“耽思旁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2)《文赋》还阐明了艺术灵感在创作中的重要意义。思 考
题1时代思潮对正始诗歌有何影响?(1)正始时代的政治时局是影响士人心态及他们的诗歌创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司马氏政权对曹魏势力的斗争形成的极端黑暗的政治恐怖,士人建功立业的理想归于破灭,发之于诗,建安诗歌中昂扬的气概没有了,代之以如履薄冰的忧生之嗟。如何晏《言志诗》:“常恐夫网罗,忧祸一旦并。”(2)正始士人充满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但只能用韬晦曲折的手法表现出来,形成了沉痛委曲、隐蔽曲折的风格。又由于玄风的影响,在诗歌创作中常常表现老庄人生理想的倾向。同时也造成了诗歌创作中的哲理化倾向。2太康诗风的特点及其产生原因。(1)太康诗风在内容上的特点之一是“儿女情多,风云气少”。缺少胸怀天下的抱负,没有面对历史的沉思,只在儿女之情中表现绮丽情思。此外太康诗人拟古模仿,缺乏现实内容。因为他们没有直面人生的激情,所以只有更重显示文华。(2)太康的诗风在艺术形式上的特点是追求文字华美与辞藻华丽。3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是什么?(1)陶渊明写的田园风物,稼穑生活,与陶是完全融合为一的。诗人不是田园生活的旁观者和欣赏者,他是生活于其中的不可或缺者。他不是泛咏山林,而是亲切自然地描绘田园风光,写出它的恬美意境和朴茂生气。“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2)陶渊明田园诗还真实地描写自己的躬耕生活,宁肯力耕而不肯同流合污,平静乐观,怡然自得,劳动成了艺术化的诗化了的行为:“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在陶渊明之前,没有诗人有此感受,但在他之后却成为诗文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4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有哪些?(1)陶渊明的诗歌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境界高远,平和淡泊、心与自然融合为一的人生境界,自然流露于诗。如《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一个宁静恬淡、高远舒展的境界。诗歌平淡,然淡而有味,其味隽永,令人心驰神越,想慕千古。人、山川、空气、飞鸟,构筑了一个和谐的世界,物我泯一,这就是韵味。(2)语言平易质朴。由于在创作中情绪平和,没有大的感情起伏,因而陶诗中多写田家生活中日常之景之物,令人觉得亲切平和,所以形成质朴无华,不加雕饰的纯净之美。他向往的是闲适淡泊的人生,而非矫饰的感情世界,所以他选择的必是去尽华饰的语言。总之,陶诗语言不露斧凿却高度艺术化。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语俗而意雅,平常之景而蕴含深意。5谢脁诗歌的艺术成就。谢脁的诗追求一种清新明丽之美,“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他的诗情思明净潇散,意象清新明丽,语言明白流畅,声韵流丽和谐。李白评价他的诗是“清发”。谢脁感情单纯明朗而外露,所以可以感受其诗中一种纯净如竹露如风荷如月色如流泉般的情思流溢。即使写离忧哀伤,也不会百结回环,感慨深沉。谢脁诗意象天然韵致,落尽华饰。他的诗的意象色彩趋向于浅色调和暖色调,意象多琴、竹、荷、月、归舟、鸿等雅文化因素,有助于清新明丽意象之构成。谢脁诗语言流畅明白,去除了任何晦涩的文字与赘典,有的完全接近口语,明白如话,这是谢脁的着意追求。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1.“建安七子”之说出自(&&
)。A曹操&& B曹丕&& C陆机&&D钟嵘2.《饮马长城窟行》作者为(&& )。A曹植B王粲C陈琳D孔融3.被人称为“玄远”的诗人是(&& )。A阮籍B阮蠫C嵇康D潘岳4.被誉为“文典以怨”的诗人是(&&
)。A曹植B左思C鲍照D祢衡5.引致“洛阳纸贵”的人是(&& )。A左思B潘岳C陆机D刘琨6.奠定中国山水诗写实雏形的人是(&&&&)。A陶渊明B柳宗元C王维D谢灵运7.“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指的是(&& )诗歌清新明丽之美。A杜牧B谢罣C谢灵运D李商隐8.吴歌产生于(&&
)一带江南地区。A南京B杭州C扬州D苏州9.《登楼赋》作者是(&&
)。A王勃B辛弃疾C王粲D祢衡10.“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是(&&
)中的名句。A《神女赋》B《洛神赋》C《登徒子好色赋》D《舞赋》11.鲍照《芜城赋》中的广陵指的城市是(&&
)。A杭州B扬州C南京D宁波12.《恨赋》和《别赋》的作者是(&& )。A江淹B庾信C鲍照D王粲13.《世说新语》的作者是(&& )。A葛洪B干宝C刘义庆D张华14.“文人相轻”出自(&&
)。A《文赋》B《文心雕龙》C《典论·论文》D《诗品》15.“人以为龙章凤姿”指的是(&&
)。A阮籍B曹植C嵇康D江淹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不得分)1. (&&)是建安七子中人。A曹植&& B孔融&&&&C.陈琳D蔡琰E应NB75BF徐2.(&& )是曹植后期作品。A《野田黄雀行》B《吁嗟篇》C《白马篇》D《赠白马王彪》E《送应氏》3.以下名、字、号,属于陶渊明的是(&&
)。A五柳先生B元亮C潜D靖节先生E稼轩居士F草木子4.属于南朝的是(&&
)。A晋B宋C陈D秦E齐F梁5.骈文对于(&& )极为讲究。A对偶B排比C辞采D铺叙E用事F声韵6.以下(&& )是属于《文心雕龙》作文论文六义的内容。A情B风C雅D体E制F文7.《文心雕龙》中(&& )是“文之枢纽”。A《原道》B《征圣》C《宗经》D《正义》E《正纬》F《辨骚》8属于志怪小说的是(&& )。A《西京杂记》B《拾遗记》C《博物志》 D《世说新语》E《搜神记》F《洛阳伽蓝记》三、名词解释题1建安风骨&& 2乐府旧题&&3玄言诗&&4洛阳纸贵&& 5永明体&& 6大小谢
7江郎才尽&& 8宫体诗&&
9骈文&& 10志怪小说四、简答题1试述建安风骨形成的原因。2简述曹操诗的艺术成就。3曹植前后期写作之不同。4简析蔡琰《悲愤诗》的艺术特点。5简析《咏怀》(阮籍)诗的艺术成就。6简析左思《咏史》诗的艺术成就。7试析谢灵运山水诗对中国诗歌的贡献。8南朝民歌及特点浅析。9北朝民歌及特点浅析。10试析《世说新语》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五、论述题1时代对正始诗歌有何影响?2试析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3试论谢脁诗歌的艺术成就。参 考 答 案一、单项选择题1.B&&2.C&&3.A
15.C二、多项选择题1.BCEF&&2.ABD&&3.ABCD
4.BCEF&&5.ACEF&&6.ABDF&&7.ABCEF&&8.BCE三、四、五题答案请参考“简答题”和“思考题”部分
论坛级别: 初级会员
学术等级: 自考新生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隋唐五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的一个重要时期。隋朝结束了中国四百年的分崩动乱和南北分裂,国家重新统一。但隋朝立国时间很短就被唐朝取代。在文学史上,它只是一个过渡时期。主要表现为文学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方面发展,沿袭梁、陈贵族文人以诗为娱的方式,很快就走向了贵族文学的末路。唐代文学分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四个时期各有其时代精神,弄清四个时期的时代精神和各自重大的历史事件和背景,就可以清晰而准确地把握唐代丰富的文学内容。例如唐代之初,文学首先要破除齐梁诗风,初唐四杰是先行者,然后是陈子昂的诗文革新。如此一来,初唐文学状况就较易理解了。五代是词产生的时期。这是一个诗人、文学家辈出的时代,这是一个文学作品灿若云霞、多若繁星的时代。异彩纷呈,但各具个性特色。基 本 知 识1隋代文学的作者,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北齐、北周旧臣,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2卢思道采用“思妇——征夫”为内容结构的南朝歌行体,写出了反映边塞军旅生活的名作《从军行》。3“各去所短,合其两长”的诗美理想,是贞观时期唐太宗及史臣们总结历史经验时对文学发展方向的共识。4虞世南等人所编《北堂书抄》、《文思博要》和《艺文类聚》等类书,成为宫廷诗人的作诗工具。5上官仪的五言诗笔法精细而秀逸浑成,体物写景颇有技巧。他地位很高,诗以绮错婉媚为本,许多人模仿取法他的诗,时人称为“上官体”。6“初唐四杰”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7唐高宗、武后时期,以主文词为特点的进士科的勃兴,为有文才者的升迁创造了条件。8杜审言,字必简,他是杜甫的祖父。与李峤、苏味道和崔融并称“文章四友”。9杜审言五言律有较高水准,“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生动写出了春的气息。10五律的定型是由宋之问和沈?期最后完成的。11元稹的《唐故工部外郎杜君系铭序》是最早关于“律诗”定名的记载。12被杜甫称之为“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的是陈子昂的三十八首《感遇》诗。13陈子昂诗歌创作理论为“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14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奠定了他在唐诗史上的大家地位。15“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为《春江花月夜》中名句。16开元十五年(727)前后,是盛唐诗风形成的关键时期。17武后时兴起的重视文词的进士科进一步演变为“以诗赋取士”。18王维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19著名的《辋川集二十首》,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别业写的一组小诗。20李白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孟夫子即孟浩然。2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句出孟浩然诗《临洞庭湖赠张丞相》。22与王维、孟浩然诗风相近的诗人中,常建的创作成就最高:“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23在盛唐的诗人中,高适是惟一做到高官而封侯者。24开元中,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唱和,三人齐名。25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26李白于天宝元年奉诏二入长安,于天宝三载以“赐金放还”之名被迫离开长安。27李白诗歌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28杜甫诗“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是用来赞美李白诗歌的风格的。29杜甫享有“诗圣”的声誉,他的诗被称为“诗史”。30杜甫(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少陵,后人又称为杜工部。31 759年,杜甫在由洛阳去华州的路上,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32杜甫具有君子忧道不忧贫的人格高贵与美,由此而形成杜诗风格的大、重、拙。33杜甫创立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乐府。34“沉郁顿挫”为杜诗艺术风格的定评。35《秋兴八首》堪称“沉郁顿挫”风格的代表作,为大历元年(766)杜甫在夔州时思念长安之作。“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即可概括了。36前人对杜诗七绝不太满意的原因便是拗体太多而不中格律。37杜诗的艺术手法,成为江西诗派作诗的不二法门,学杜成了宋诗的一个标志。38杜甫死于由潭州到岳州的湘江船上。39杜甫是人民的代言人,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说:“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不管自己多么困苦,也踏踏实实地在忧国忧民,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朽名句。40杜甫在著名的《北征》诗中写出了为国家命运担忧的名句:“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41杜甫山水诗中的山川草木都充满着忧国忧民之情,如《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42唐人七言律,到杜甫手中,境界始大,感慨始深。杜诗风格沉雄悲壮,慷慨激昂。如《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3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总结了自己写诗的经验是:“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44杜甫对诗歌语言的要求特别注重:“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45韦应物,后人称他为“韦苏州”。作《滁州西涧》有名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表达了一种冷落寂寞的情思氛围。46韦应物的《观田家》一诗,可视为田园诗主旨至中唐开始大变前的信号。47刘长卿的五言诗写得最好,曾自诩为“五言长城”。48白居易,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49白居易在江州,自编诗集十五卷,又作《与元九书》,总结、提出诗歌理论。50白居易是善于调节儒、释、道三教的大诗人。51白居易要求诗歌能“补察时政”和“泄导人情”,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新乐府·序》中说:“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52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论诗:“根情、苗言、华声、实义。”53白居易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54新乐府的创作特点是:“句首标其目,卒章显其志。”55白居易感伤诗以《长恨歌》和《琵琶行》最为有名。56《琵琶行》主题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57元稹,字微之,世称元九。元稹和白居易在元和年间写的诗,统称为“元和体”。58王建以描写宫女生活的《宫词一百诗》闻名于世,因此获得宫词之“祖”的声誉。59韩愈(768—824),字退之,后人称他为韩昌黎。死后谥“文”,世称韩文公,著有《昌黎先生集》。60韩愈的诗,带有“以文为诗”的特点。61韩愈对诗歌创作的审美追求是“横空盘硬语”。62孟郊为中唐苦吟诗人的代表。63李贺偏爱描写鬼魂,故有“鬼才”之称。其诗独特,谓之“长吉体”。64李贺诗具有“冷艳怪丽”的风格特色。65刘禹锡,字梦得。永贞元年,他和柳宗元参与王叔文的永贞革新,不久失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刘禹锡被贬到朗州66刘禹锡的诗赢得了白居易“诗豪”的赞誉。6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为刘禹锡的名句。68刘禹锡在被贬逐的二十三年间,创作出民歌体的竹枝词和杨柳词。69柳宗元的诗大部分作于贬官永州、柳州时期。70柳宗元和韦应物在山水诗的创作上齐名,故被人称为“韦柳”。71李商隐,号玉?生。他的无题诗具有“朦胧”的特点,旨意隐秘。72晚唐诗人中,杜牧第一个采用七绝形式写作咏史诗,被誉为“二十八字史论”。73许浑诗名颇盛,有“江南才子”之称。74同是苦吟诗人的贾岛、孟郊,被宋人称为“郊寒岛瘦”。75皮日休,又号“醉吟先生”、“鹿门子”,自编诗文集《皮子文薮》。我国古代著名诗文作家中惟一参加过农民起义的人。76司空图作《二十四诗品》论诗。他提出了“象外之象”说,强调诗歌要有“韵外之致”。77“文以载道”是支配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基本理论。78韩愈第一次提出“文以明道”的观念,是在贞元九年所写的《争臣论》中。79在《送孟东野序》中,韩愈又提出了“不平则鸣”的口号。80在《答李翊书》中,韩愈明确提出“惟陈言之务去”的主张。81韩愈又提出文字的表达要流利畅达,合乎语法,即“文从字顺各识职”。82韩、柳的古文运动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传统。83柳宗元人物传记作品有《种树郭橐驼传》、《梓人传》、《童区寄传》、《捕蛇者说》等。84陆龟蒙写下不少忧国忧民、愤世嫉俗的文章,他的小品文收在《笠泽丛书》里。85罗隐的讽刺小品集叫《谗书》。86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87唐传奇的发达与唐代“行卷”(即“温卷”)之风有关系。88白行简的《李娃传》是一篇完全摆脱志怪气息的社会人情小说。89《李娃传》是据民间说唱故事“一枝花话”加工创作的。90元稹《莺莺传》中的男主人公张生自诩为“善补过者”。91蒋防的《霍小玉传》为中唐传奇的压卷之作。92裴
的《传奇》成为志怪集向传奇集完全转化的标志性作品。93杜光庭的《虬髯客传》,是晚唐游侠小说的代表作。其中人物虬髯客、李靖和红拂被后世誉为“风尘三侠”。94唐传奇标志着文言小说文体的完全独立,它把史传的“因文运事”改变成“因文生事”。95“变文”是唐代民间创作的一种新文体,其体裁是有说有唱,后来为佛教俗讲所借用。96变文的体制是散文和韵文相组合而成。97敦煌遗书中保存的俗讲,又可称为讲经文,取材全为佛经,思想内容不外为宣扬佛教教义。98敦煌曲子词证明了词起源于民间的说法。99盛唐流行的民间歌词即曲子词。100花间词风格以婉约为正宗。101比《花间集》成书更早的词集是《云谣集杂曲子》。102温庭筠(812—866),一名庭云,字飞卿。作赋才思敏捷,时号“温八叉”。103温庭筠在晚唐诗坛与李商隐齐名,号称“温李”。104温庭筠大胆写侧艳之词,是“词为艳科”的始作俑者。105韦庄有著名叙事长诗《秦妇吟》。106韦庄以词名世,与温庭筠并称“温李”。他是词史上第一位大力用白描手法作词的作家。107《花间集》由后蜀赵崇祚编辑,选词十八家共五百首。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108李煜(937—978),字重光,世称李后主。109一冯(冯延巳)二主(李瞡、李煜)的作品,被视为南唐词的代表。
论坛级别: 初级会员
学术等级: 自考新生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题1为什么说隋代文学具有过渡性质?(1)隋朝结束了四百年分崩动乱、南北分裂的局面,但它立国也仅三十余年,南北文学的合流开始成为现实,例如南朝的文学较发达,在诗歌体式和表现形式上,为北方作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便。由于隋立国时间较短,所以只能是过渡性质。(2)隋炀帝身边虽然聚集了一批南朝文士,隋代文学明显地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方面发展,但真正有才华的优秀作家不多,除虞世基外,其余作家着意于词采的华美和对仗的工整,纯粹是为作诗而作诗,沿袭梁、陈贵族文人以诗为娱的生活方式,所以,没有大批诗人作家,因而也只能具过渡性质。(3)文学发展的走向未能明确,基本上维持着南北朝诗、文发展的局面,隋炀帝也曾企图以政治力量来改革六朝以来的浮靡文风,可收效甚微。因此隋代文学也只具过渡性质。2什么是上官体?它的特点是什么?(1)上官仪是贞观诗坛的新秀,是唐代成长起来的作家,他地位很高,所作应制诗以属对工切和写景的清丽婉转而名噪一时。(2)上官仪的诗作笔法精细而秀逸浑成,把五言诗的体物写景技巧大大推进了一步,成为人们模仿取法的一种新诗体,时人谓之上官体。(3)上官体绮错婉媚,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诗的题材内容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缺乏慷慨激情。3初唐四杰指哪四个人?他们的创作特点是什么?(1)初唐四杰指王勃、卢照邻、杨炯和骆宾王四人。他们大都生于唐贞观年间,都属于一般文人中确有文才而自负很高的诗人,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他们的作品,反映了社会中、下层一般士人的精神风貌和创作追求。(2)他们以才子齐名出现于文坛而崭露头角时,均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一种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是针对上官体的流弊而言的。(3)“四杰”作诗,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因而诗中开始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杨炯的《从军行》。4简述律诗定型在唐诗发展中的意义。(1)五律的定型是由宋之问和沈?期最后完成的。馆阁生活使他们有时间琢磨诗艺,于诗律方面精益求精,回忌声病,约句准篇,故沈、宋之称,也就成了律诗定型的标志。(2)沈、宋完成的诗律,除一联中轻重悉异外,还要求上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平仄相粘,并把这种粘对规律贯串全篇,从而使一首诗联与联之间平仄相关,通篇声律和谐。(3)以确立粘对规则为声律格式的五言律的定型,在唐代近体诗的演变过程中实具关键性的意义。它不仅完成了由永明体的四声律到唐诗平仄律的过渡,有易于识记和掌握运用之便,而且具推导和连类而及的作用,是一种可以推而广之的声律法则。如在五言律的基础上,推导出一个近体七言诗的声律格式,如七律、七绝等。5简述馆阁体的形成及其特点。(1)唐高宗、武后时期,以主文词的进士科勃兴。杜审言、李峤、宋之问、沈?期等均由进士科及第而先后受到朝廷重用。他们入朝做官时写的分题赋咏和彼此酬唱的馆阁诗,点缀升平,标榜风雅以词藻文饰内容的贫乏。(2)他们磨炼出了一套律诗的声律技巧。6简述刘希夷的七言歌行《代悲白头翁》的创作特点。刘希夷在诗歌意境创造上能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兴象,诗情画意相结合。如“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开花复谁在?”透露出一种朦胧的生命意识的觉醒。“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花相似而人不同,对大自然的周而复始与青春的转瞬即逝的领悟,深藏着诗人对生命短促的悼惜之情。这种感情通过对红颜美少年和鹤发白头翁的对比描写而愈显浓烈。浓厚的情思氛围、空明纯美的诗境,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那种兴象玲珑、不可凑泊的盛唐诗也就自然而然出现了。7简述张若虚对唐诗发展的贡献。(1)一篇《春江花月夜》奠定了张若虚在唐诗史上的大家地位。(2)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采用的是乐府旧题,但作者已赋予它全新内容,将画意、诗情和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炉,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而无迹可寻的诗境,从而对盛唐诗歌空明纯美的意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8简析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1)唐开元、天宝年间,涌现出大批禀受山川英灵之气而天赋极高的诗人。他们“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一时星光灿烂,相互辉映。(2)初唐以来讲究声律辞藻的近体,与抒写慷慨情怀的古体汇而为一,韵律与抒情相辅相成,气协律而出,情因韵而显,神来、气来、情来,达到了“声律风骨兼备”的完美境界。(3)由重视文词的进士科,进一步演变为“以诗赋取士”,长安成为四方乡贡文士的聚散地,过去那种由宫廷侍从文人集团主持诗坛的局面,为各种松散的才子型诗人群体间的争奇斗妍所取代,形成不同的群体风格。9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及《山居秋暝》分析。(1)王维精通音乐,又擅长绘画,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2)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的结晶。因为心境空明,诗人对自然的观察极为细致,感受非常敏锐,像画家一样,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中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层次感。如《山居秋暝》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以动写静,淡远空明,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自然山水中,静静领略万物生生不息的生之乐趣,精神空明而无滞碍,自然美与心境美完全融为一体。10试析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1)孟浩然的山水诗贴近自己的生活,“余”字“我”字经常出现在诗里,如《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又如《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出现在孟浩然诗里的景物描写,常常就是他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常有即兴而发、不假雕饰的特点。(2)孟浩然出游偏爱水行。遇景入咏时,常从高远处落笔,至寂寞处低徊。景物与情思相融,形成平淡清远而意兴无穷的明秀诗境。如《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又如《耶溪泛舟》:“落景馀清辉,轻桡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乘舟行吟,给人以洗削凡近之感,将淡泊纯净的山水之美表现了出来。(3)自然平淡是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它多以单行之气运笔,一气浑成,无刻画之迹;妙在自然流走,冲淡闲远,不求工而自工。11简述《辋川集二十首》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1)《辋川集二十首》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别业时写的一组小诗。王维的归隐使他达到了“气和容众,心静如空”的“无我”境界,他生性好静而自甘寂寞,能把独往独来的归隐生活写得很美。(2)《辋川集二十首》将诗人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表露得极为透彻。在明秀的诗境中,让人感受到一片摆脱了尘世之累的宁静心境,留给人们的只有以通感的直觉印象和难以言说的自然之美。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3)王维欣赏的正是人在寂寞时方能细察到的隐含自然生机的空静之美,那是自然造物生生不息的原生状态,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没有孤独,也没有惆怅,而美的意境就产生于对这自然的永恒的空、静之美的感悟之中。如《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12试析王昌龄的七绝特点。(1)王昌龄是专攻七绝的高手,无论什么题材,表达什么感情,格调或高昂开朗,或低迷凄婉,或雄浑跌宕,或爽丽自然,总有一种清刚之美。(2)因出身孤寒和受道教思想影响,他身上有一种豪侠之人缺少的深沉,观察问题较为敏锐,亦有深度,因而诗作带有透视历史的厚重感。他作诗不是全凭情气,也很讲究立意构思,其作品除豪爽俊丽外,还有“绪密思清”的特点。如《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对勇于献身边关者的同情和民族自豪感,隐含着对现实中将非其人的讽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情感,压缩在短短四句诗中,意脉细密曲折而情气疏宕俊爽,堪称大手笔。(3)王昌龄的边塞诗七言长于五言,思致深刻,讲究作法,为补短章之局限和反映复杂内容的需要,他创作了以相关连的多首七绝咏边事的连章组诗。章法井然,意脉贯串,以人之常情的离愁别怨和英雄气概相结合,声情更显,悲壮激昂。清而刚,婉而健,有气骨。如(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下长城。”又如(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3崔颢《黄鹤楼》诗为什么是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1)《黄鹤楼》诗虽然不甚协律,为变体律诗,但因作者以摇曳生姿的古歌行体入律,前四句豪爽俊丽,显出大气磅礴、目穷古今的狂放气质。雄浑苍茫的气势,令李白读之亦为之罢笔:“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2)“晴川”、“芳草”一联对仗工整,令歌行体自由咏唱的流动的气韵得以顿蓄,而“鹦鹉洲”一典的隐喻贯通全诗意脉,溢为尾联唱叹。这种亦古亦律,大巧若拙的结构体制,便于表现高唱入云的雄健气格,形成寄情高远的超妙诗境。14简析高适边塞诗的艺术风格。(1)盛唐诗人中,高适是惟一做到高官而封侯者,长期的边塞生活,使他对边塞的军事政策和官兵生活的苦乐悬殊有着实地的体验和冷静的观察,因而在反映现实的深度方面超过了同时的许多诗人。如《燕歌行》中:“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对比强烈,震撼人心。“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是以政治家的眼光写边塞诗。(2)高适的诗,有应时而生的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气,也有冷峻直面现实的悲慨,因此诗作颇多感慨而不失高亢,沉雄浑厚。(3)高适边塞诗力作《燕歌行》多用律句骈语,并不以文采华丽见长,而是纵横顿宕、以沉雄气质和浑厚骨力取胜。15简析岑参边塞诗的艺术风格。(1)岑参边塞诗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他的诗歌热烈饱满地歌颂将士们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他笔下的唐军军威凛凛,士气高昂,艰苦奋战,对胜利充满信心,洋溢着豪迈的英雄气概。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2)岑参善于以奇特的想像描绘西北边塞的奇异风光。如他写大风是:“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写冰川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写大雪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边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飞沙、走石、雪地冰川这些恶劣天气和环境,在诗人印象中却成了衬托英雄气概的壮观景色,是一种值得欣赏的奇伟美。如没有积极进取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不可能有如此开朗的胸襟和艺术感受。尤其是以梨花比喻雪花,以春天写冬季,竟使寒冬也充满了温暖和盎然生机,令人叫绝,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北地边疆风光的神奇壮丽。(3)岑参边塞诗多用七言歌行来写作,篇幅较长,适宜淋漓尽致地写景抒情,形式富于变化,有时两句一韵,有时三句一转,或四句一转,节奏跳跃,或是句句押韵,婉转连环,很有音乐的美。因此岑参的诗作,音节宏亮而意调高远,具有调奇、语奇、意奇之美。
论坛级别: 初级会员
学术等级: 自考新生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16简述高、岑并称的原因。(1)盛唐边塞诗人中,高、岑二人均有入幕经历而诗风相近。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他们的七言歌行都纵横顿宕、舒卷自如的体势而加以创新,形式接近乐府但又自立新题。(2)高、岑以盛唐诗人的开朗胸襟,将边塞的奇异风光和激烈的战争场面,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独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17简析李白乐府歌行的特点及其对唐代歌行格式转变的贡献。(1)李白的乐府诗大量地沿用乐府旧题,或用其本意,或翻案另出新意。其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借古题写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表达李白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有着深刻的寓意和寄托。另一方面,用古题写己怀,因为旧题乐府蕴含的主题和曲名本事,在某一点上引发了作者的感触和联想,用它来抒写自己的情怀。如《蜀道难》、《将进酒》。《将进酒》为乐府旧题,含有以饮酒放歌为言之意,诗人据此联想:“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直至“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抒发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壮气概和蔑视王侯权贵的不羁个性,将及时行乐的狂饮写得激情澎湃,将原曲的主题发挥到淋漓尽致、无以复加的地步,并且赋予诗作以更广阔、更深沉的人生感慨。(2)在李白的乐府诗中,李白以第一人称的抒怀和议论表达主观感受,完全打破了传统乐府用赋体叙事的写法。他常根据这个题目在古辞中的寓意和情感倾向,运用大胆的夸张和巧妙的比喻,以纵横恣肆的文笔形成磅礴气势。李白将自己的浪漫气质带进乐府,从而使古题乐府获得了新生命。(3)李白的歌行作品抒情的意味更浓,诗人以主观情感为核心,飞腾想像,虚实相间,既不讲平仄,也不求对仗,随心所欲,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式的抒情,如行云流水,一泻千里。又如《陪侍御叔华登楼歌》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高傲自负不为世所容,悲感至极而以豪逸出之,于悲中见豪,令人心醉神迷。(4)李白的歌行,完全打破了诗歌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任随性情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并以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音节的错落,造成回旋震荡的节奏旋律,形成诗的气势,突出诗的力度,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18简述李白绝句的个性特色。(1)清新俊逸是李白绝句的境界。杜甫评价他“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他写的洞庭湖:“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白云月色,明湖玉镜,空灵明净,一种超脱于尘世之外的皎洁。(2)一些绝句,多写诗人在大自然怀抱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悟及片刻情思,所表现的是自然的美和普通的人性、人情,平易真切,极富生活情趣,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等等。(3)李白绝句,带有以古入律、自由发挥的特点,融入了乐府歌行开合随意而以气贯串的表现手法。(4)李白绝句受乐府民歌影响也极为明显,拟乐府民歌几乎占他绝句的三分之一。李白经常是一时感悟,明快说出。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口成章,灵感天然,脱口即成绝唱。其作品有《越女词五首》、《横江词六首》等。19简述李白诗歌的想像特色。(1)李白诗歌想像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如:“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送丹丘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李白诗的想像,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一个想像和另一个紧接的想像,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离奇惝恍,变幻莫测。20试析李白诗歌对后世的影响。(1)杜甫评价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天下无人可比。“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其巨大声名流传后世。(2)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是李白作品中闪耀着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他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那种个体人格意识受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李白狂放不受拘束的纯真个性风采,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3)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像,清水芙蓉的美,对后来的诗人有很大的吸引力。苏轼、陆游等大诗人,都曾受到他的影响。21试析杜甫的儒家思想。(1)杜甫有浓厚的儒家“忠君”思想,以社稷为重是他轸念民生疾苦的出发点。他的君臣观与孟子一样,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儒者以孝事君,他全做到了。在民族存亡系于一发的时刻,他的忠君思想和爱国爱民情怀错综地交织在一起,对社稷和人民的最终关切,是他“忠君”的核心内容。贫困生活的磨炼,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穷儒”。因此,他身上有强烈的“平民”意识,一生同情人民,坚定而真诚地为苍生社稷忧虑,并用诗歌抒发情感,唤起普通人的思想共鸣。(2)杜甫思想中也有佛、道思想,但在世界观中只占一个很次要的方面。即使写入诗歌,其数量也只有五十来首,占杜甫创作的三十分之一。并且,“身临佛寺,心忧天下”,依然是以社稷苍生为念者居多。(3)杜甫对于国家、人民具有十分强烈的责任感,对现实生活有深邃的洞察力,因而能够极其敏锐地觉察到当时政治、社会中各种形式的隐患,代表着当时的“社会良知”,具有良知的真诚和勇气,即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以及中国文人的悲剧命运,一种“兼济”不成、“独善”亦不成的生命悲剧。杜甫不仅做了动荡时代苦难人生的代言人,而且以他贴近现实的有血有泪的动地歌吟,呈露出君子忧道不忧贫的人格高贵与美,一种真正的大慈大悲的仁者襟怀,由此而形成的杜诗风格的大、重、拙,是传统儒家人文精神的最高诗意所在。22试析杜甫诗歌的写实手法的特点。(1)杜甫继承了《诗经》、《离骚》重兴寄的爱国忧民精神,又发展了两汉乐府民歌“写时事”的优良传统,创立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乐府,自创新题,直接针砭时弊,纪事纪言,采用的是一种客观的纪实描写手法,于纪实描写中饱含诗人对现实的态度,爱憎鲜明,是非自见。(2)虽是写实,杜甫的以时事入诗却包含泪水和深情。除了他能设身处地为老百姓着想外,还在于他本人就是这苦命人中的一员,他的命运也就是一般人的遭遇。只要真实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叙述出来,也就成了人民的代言人。他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说:“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3)藉记事以抒情,将记事和抒情两种形式结合起来,从而使杜诗具有“诗史”的性质,由于有对离乱生活的切身体会,他才能含泪写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北征》,写出“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的《羌村》,以及生动描写现实生活画面的“三吏”、“三别”等杰出诗篇。(4)杜甫写实手法,不仅运用于他那些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作品里,也充分表现在他创作的家事诗、自传诗和纪行诗里。他的以贫贱夫妻、饥寒儿女的生活情景描写,以及思亲念友的情感抒发的“家事诗”,都是相当写实的。带记事性质的抒情诗在他创作中占了重要的位置。杜甫的纪行诗使纪行和山水描写再次融合成为有机的整体,在对山水的描摹中,有着时代的风云和自己的身影,使山水草木充满着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和迟暮飘零之感。表现为注重写实,对自然的观察和描绘深细精准。(5)以叙事写法写颠沛流离的社会生活,细微而真实;以纪行方法写山川风物,精确而传神,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诗歌创作的写实手法。杜甫的诗歌以反映社会人生为目的,其作品取材多半是当代的时事和自身经历。他有尖锐细密的观察力,以惊人的写实手法表现所目睹的一切,在叙述事件、表达情意和描画景物方面,显得格外生动真实。
论坛级别: 初级会员
学术等级: 自考新生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23举例说明杜诗表现的时代特征。(1)杜甫的诗歌,特别是他的代表作,反映的是一种时代加在无辜者身上的悲剧,笼罩着忧郁悲凉的气氛。在他的诗里,有瘦骨嶙峋的壮丁,被抓应役的老妇,子孙死尽的老夫,无家可别的老兵等等。当诗人写到自己的遭遇时,更是凄苦不已,悲怆不已。如《逃难》:“五十白头翁,南北逃世难。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再如《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2)杜甫沉郁风格的形成,是安史之乱前后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时代社会心理在杜甫诗歌创作中的反映。杜诗从内容到形式,都反映了这个动荡时代的特征。24杜诗为什么老成?杜甫中年以后,由于生活折磨,他变得忧郁了。残酷的现实把他压得经常展不开眉头。晚年作品更充满了感伤情绪。但他又是极有骨气的人,其郁积于心头的悲慨涌至口边时,往往又强咽下去,回环往复,使情感的流程变得深沉浑厚起来,流露于笔端的是潜气内转的起伏顿挫,给人以波澜老成之感。如杰出的代表作《秋兴八首》。25举例说明杜甫律诗的成就。(1)杜甫晚年漂泊西南,共创作了近体律诗八百余首,他把律诗的题材范围扩大到了几乎与古体诗同样广阔的程度。(2)杜甫律诗写得精练和概括,格律严格,对仗工整,浑融流转,情韵优美,无丝毫用力的痕迹。诗境浑成而多变化,有意境壮阔忽转凄凉的,有气象巍峨而转情景细致婉约的,不拘一格。(3)七言律到杜甫手中,境界始大,感慨始深,无论模写物象,还是抒发性情,皆能摆去拘束,于尺幅之中,含有思飘万物、律惊鬼神的壮观景象。磅礴飞动的气势,深厚的感情和精严的诗律融合无间,风格沉雄悲壮,慷慨激昂。如《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4)杜甫的七律,讲究错综变化的巧妙手法,既保持律体形式的精美,又能脱出格律的束缚而横放杰出。如七律联章组诗《秋兴八首》,将律体变格而创为拗体。杜甫顺其自然而放弃声律规律,能律则律,当拗则拗,体现了诗人造语贵新、同中求异的创作追求。杜诗律体的长处是,让诗的形式之律动与诗人的内在生命之律动同步合拍,即为了更完美地表达诗意,他往往改变七律的格调和语序,其高明处并不在于无视格律,而恰恰在于他能够严格地遵守格律而多变化,使格律这一固定的形式激活了生命力。26杜诗集大成表现在哪三个方面?杜诗集大成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虚心学习前人经验,不薄今人爱古人;二是作诗兼备众体,风格多样化;三是功力深厚,能自铸伟辞。(1)杜诗的叙事和写实,显然受到《诗经》的雅诗和汉乐府的影响,其爱国忧民、坚持正义的精神,又是对屈原《离骚》的继承。具体表现为对以屈赋为代表的楚辞诗句语词的直接运用和点化上。在五言古诗写作中,他接受了王粲、曹植、陶渊明等诗人的影响。他的古诗多律句,正是由于学齐梁以来重偶句排比的缘故。在《戏为六绝句》评点古往今来的作家中,杜甫单单提出庾信和初唐四杰。杜甫能比较全面地认识到各个历史时期的作家作品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成就,能兼取众人之长。(2)杜甫擅长各种诗歌体裁,并能推陈出新。他的五言古诗穷极笔力,充分扩充境界,由十韵而拓展至五十韵(如《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又再拓展为七十韵的巨制(如《北征》)。至于五言排律,大或千言,次犹数百,皆前所未有。他的歌行之体,句法皆以散文笔法出之,有时一韵到底,转折不衰,有的更换用韵,愈转愈精。杜诗风格崇尚绮丽、清新,后来向沉郁、老成发展,形成沉郁顿挫的主导风格,还有萧散自然、平淡简易和含蓄委婉等诸多变化。如同是写夜景:“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是以丽句写荒凉。与《倦夜》迥异的是雄浑悲壮以寄哀伤的《阁夜》:“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3)杜甫自铸伟词,他自己写诗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诗歌里往往有非常美丽或精警的句子。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后出塞五首》)。“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小寒食舟中作》)。27简析李益诗风的两重性。(1)李益的诗较突出地表现了大历诗风格上的两重性,既有盛唐的余韵,也有中唐的先声。他在《喜见外弟又言别》中说:“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诗中的感伤情调,很有大历的时代特点。(2)然而李益又有十多年的军旅生活体验,他的边塞诗,既表现了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也表现了征人思乡的哀愁。其《送辽阳使还军》诗云:“平生报国愤,日夜角弓鸣。”可以说他是最能继承盛唐边塞诗风格的一位能手,所以诗中不乏豪情壮志,著名如《塞下曲》:“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如《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种慷慨苍凉,英雄豪迈的气概,明显带有盛唐的神韵。稍不同的是李益在写景抒情时,已不像盛唐诗人那样着重总体感受的把握,而是偏于较精细深婉的心态描写。28简述元白诗派的形成及其特点。(1)贞元中期到元和年间的中唐诗坛,有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元、白诗派,他们率领一批新的诗人写新乐府,作诗务实、尚俗和务尽。(2)元白等人的新乐府诗创作,是承杜甫的新题乐府而来。他们借用古题或另拟新题来创作新体乐府诗,在诗里谈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讽刺执政,代民伸冤。(3)元、白在元和年间所写的“次韵相酬”、“小碎篇章”,加上他们的艳体诗在内,统称为“元和体”。元、白的这些诗,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诗歌的传统规范和模式,打破了诗歌创作的神秘性和典雅的贵族气,使其世俗化为社会普遍接受和欣赏的浅近文体。
论坛级别: 初级会员
学术等级: 自考新生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29简述孟郊诗的苦吟风格特征(即为什么孟郊是苦吟诗人的代表?)。(1)孟郊命运坎坷,仕途多蹇,他作诗尚奇峭,但不像韩愈那样出自才气,而是出自苦吟。他在《送别崔寅亮下第》中说:“忧人成苦吟,达士为高歌。”在《夜感自遣》中说:“夜学晓未休,苦吟鬼神愁。”在中唐大批寒士困顿失意的广阔社会背景下,孟郊成为苦吟诗人的代表,诗中颇多患难感、忧郁感,以及人生悲剧与绝望心理交织成的幻灭感。他在《叹命》诗中道:“本望文字达,今因文字穷。影孤别离月,衣破道路风。归去不自息,耕耘成楚农。”甚至在《赠别崔纯亮》诗中发出了“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的悲楚呼喊。(2)仕途失意的士不遇悲剧,使孟郊作为“寒士”而写下大量言贫诉愁的诗,如《借车》中言及家贫之惨况:“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一贫如洗,长歌当哭。他的诗惯用白描的手法、形象化比拟和苦吟出来的精警字句,夸张地突出他所要描写的对象。他的不少描述贫病饥寒的诗决非无病呻吟,而是有对痛苦感受深切的苦吟。如《病客吟》:“主人夜呻吟,皆入妻子心。”又如《苦寒吟》:“敲石不得火,壮阴正夺阳。调苦竟何言,冻吟成此章。”的确能打动读者的心。(3)孟郊身上有着被愁苦压抑的狂放性格,现实世界的压抑导致他理想破灭,使他在诗中醉心于创造奇险怪异的世界,以宣泄心中郁积的不平。故孟郊的诗多表现其凄苦寒凉的贫苦生活,诗境幽僻,风格峭硬,笼罩着一股透骨凉气。如《秋怀十五首》:“孤骨夜难卧,吟虫相唧唧。老泣无涕?,秋露为滴沥。去壮暂如剪,来衰纷似织。”“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以深重的人生忧患意识,去感受当时的苦难,发而为诗,完成了由社会到个人,由外界到内心的心路历程。作品里一片哀音低响,句多凄苦,使人读之不快,但其诗的快意处也正在于此,所谓“发愤以抒情”,“不平则鸣”是也。30白居易的讽谕诗、闲适诗和感伤诗各有什么特点?(1)以谪贬江州为界,白居易的处世态度前后判若两人。前期志在兼济,作诗多讽谕之作;后期行在独善,故诗多闲适、感伤之作。(2)白居易闲适诗多写个人闲居独处时的生活感悟。安分知足,觞咏弦歌,受陶渊明、韦应物影响较大,诗风浅近平淡,有一种温厚柔和的情致,能言人之所欲言而沁人心脾。精警练达的论调,也以亲切熨贴的词句和明达清切的笔调传达出来。如《对酒五首》其二:“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欢笑,不开口笑是痴人。”又如《种桃杏》:“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3)白居易的感伤诗,为受外界事物所感,情理动于内而形诸咏叹者,以《长恨歌》和《琵琶行》最为有名,两诗极易上口入耳,无注脚即可明白,艺术感染力极强。(4)白居易最看重的是讽谕诗,因其反映国事民生,可发挥政治上的美刺作用。讽谕诗中充分反映了作者对贫苦劳动人民的同情,他“为民请命”,勇敢地揭发现实的黑暗,如《轻肥》:“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白居易希望诗歌达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目的。他用诗歌批评官府欺压百姓的暴行,如《红线毯·忧蚕桑之费也》:“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体现了他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其艺术特点是“句首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虽有公式化、概念化的痕迹,但达到了“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的创作目的。31.简述刘禹锡咏史诗的艺术风格。咏史诗在刘禹锡诗中占的分量不大,却是艺术精湛而思想深刻的作品。他的咏史诗多为登临历史遗迹的怀古之作,一般采用五七言律绝的形式,通过对与前朝史实有关的古迹风景的描写,抒发千古兴亡之感,含有精辟的议论和卓识。如《西塞山怀古》:“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江流。”在寄寓怀古幽思的风景中,融入了现实的忧患意识,使人在欣赏诗时获得思想上的启迪。32.简析刘禹锡竹枝词的艺术风格。(1)刘禹锡在被贬逐的二十三年间,到过民风淳朴的巴山楚水,受当地民谣俚曲的影响,创作出民歌体的竹枝词和杨柳词。新鲜活泼,格调明快,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2)刘禹锡的竹枝词,注意吸收民间口语,并学习民歌悠扬婉转的情调,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如《竹枝词二首》之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又如:“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以七绝写民歌体诗,前两句保持了七绝声律谐婉的特点,后两句则吸取了民间传唱的竹枝词曲调凄凉怨慕的特点,又采用谐声相关、重叠回环等艺术手法,使之更符合歌唱的自然口吻。33.简析柳宗元《江雪》、《渔翁》诗的意境和艺术风格。(1)为了从遭贬谪的悲愤中解脱出来,柳宗元写了些山水田园诗,试图以清静幽寂的自然境界净化心灵,消除现实的困扰。由于孤独寂寞,他的山水诗常呈现地老天荒的空旷孤寂境界,异常冷峭清远。如《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又如《渔翁》:“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渔翁即是柳宗元的自画像,他生活在被人遗忘的世界里。(2)柳宗元山水田园诗没有陶诗那么恬静闲适,而是多了一层冷漠空寂,而且写得精刻孤峭。山水之境即柳宗元所处的环境,其清冷的境界亦即为柳之心境,景情合而为一了。34.简述晚唐诗的风格特点。晚唐社会混乱,政局逐渐走向崩溃。影响到晚唐诗所表现的是一种带有浓郁感伤情绪的美。李商隐的诗歌,于感叹身世,忧时悯乱中,已经流露出浓厚的感伤气氛。此外的杜牧、皮日休、陆龟蒙等各家诗派都致力于艺术形式的精工雕琢,以苦闷象征代替功利目的,集中于感觉和情绪心理的抒发,以哀怨悱恻为美、以悲凉萧瑟为美、以淡泊情思为美、以幽艳细腻为美,追求韵外之致。诗篇精工典丽,富于联想和暗示情味。35.简述李商隐无题诗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和影响。(1)李商隐的无题诗具有“朦胧”的特点,旨意隐秘,难以猜测。正如他在《有感》诗中所说的:“非关宋玉有微词,却是襄王梦觉迟。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李商隐无题诗的范围,一般认为是作者抒写不愿明言的生活遭遇或思想感情的诗篇,包括《无题》为题的十五首和以句首二字为题的“准无题”诗近三十首。(2)无论是无题寄托说或是爱情说,两种说法都毫无例外地是作者某种人生经验的形象化表现。作者运用比兴象征手法写爱情的种种感受,十分注意比兴本身形象的鲜明、生动、完整,力求其富于生活实感,又具有启发性,能引起读者由此及彼的丰富联想,创造出交织着希望和失望、令人目眩神迷的带有伤感情调的美。(3)从某种意义上讲,李商隐诗歌是心灵的象征,诗中贯串着时世、身世的悲感,具有沉痛凄切的抑郁情调和忧伤的美,在艺术上的明显特色便是细美幽约、朦胧含蓄,为感伤唯美主义文学的典型。(4)从晚唐韩翭等人,宋初西昆派诗人,直到清代黄景仁、龚自珍等,都在诗的风格上受过他的影响。此外,唐宋婉约派词人以及元明清许多爱情戏曲的作家,也不断向他学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李商隐追求的细美幽约的美,诗而词化的特征比较明显,如题材的细小化,情思的深微化等,便在诗词之间搭起了一座过渡的桥梁。36.什么是“二十八字史论”?简述杜牧咏史诗的创作特点。在晚唐诗人中,杜牧第一个大量采用七绝形式写作咏史诗,用鲜明的史论笔法,通过追忆昔日辉煌以抒发末世的感伤,或寻找前人的覆辙以警戒当今,能从时代的变迁中参悟人生的哲理,寓褒贬议论于含蓄蕴藉的诗味之中。他极大地发挥了绝句诗体的妙用,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如《登乐游原》、《赤壁》、《泊秦淮》、《江南春绝句》、《过华清宫绝句三首》等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37.简述杜牧《山行》诗的优美意境。杜牧的纪行,写景诗颇多佳作,他善于选取清新明朗,能给人以快感的景物来抒写他的情怀,用色彩鲜明而有飞动流走感的语言,创造出情景交融的优美诗境。《山行》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情画意,洒脱飘逸。畅达的语言,轻重有致地表现出自然景物的清新气息,明丽而有立体感的画面给人美妙的艺术感受,形成俊爽的风格。38.简述许浑咏史怀古诗的诗意与情调。许浑在当时诗名颇盛,有“江南才子”之称。许浑与杜牧是朋友,杜牧集中曾混入他不少诗。他擅长写近体诗,而且以七言律绝闻名于世。他的咏史怀古诗不乏佳作,如《金陵怀古》:“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如《咸阳城东楼》:“独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在凭吊古迹的感叹中,充满了对唐王朝暴风雨将来临的忧思。他的七律,对偶工整精密,格律谐调圆润,锻句炼字又不追求险奥奇峭,所以显得格律平稳妥贴。39.姚合诗为什么被称为“武功体”。姚合曾登进士第,被授武功主簿。他的代表作是五律组诗《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写山县荒凉,官况萧条,以及个人生活的窘困等,反映职位卑微者闲居遣怀、留连风物的独善情怀,是晚唐普通士人真实际遇和特定心态的反映,折射出时代的暗影。诗风清切峭拔,对仗工整并时有警句,如“石净山光远,云深海色微”。“细草乱如发,幽禽鸣似弦”。因而被人称为“武功体”。40.简述皮日休乐府诗及其《橡媪叹》的思想内容。皮日休的诗歌创作,受白居易的影响最大,继承新乐府的写实手法和讽谕精神,反映民生疾苦,批判腐败统治。其《正乐府十篇》,深刻地反映了农民大起义前夕极端黑暗的社会面貌,可算皮日休诗歌的代表作。《正乐府十篇》中的《橡媪叹》中写道:“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通过对老农妇拾橡子充饥的描写,揭露官府对人民的残酷剥削,鞭挞巧取豪夺的狡吏贪官,对贫苦百姓的悲惨命运充满了同情。
论坛级别: 初级会员
学术等级: 自考新生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41.简述《二十四诗品》与“象外之象”。唐司空图所作《二十四诗品》,其论诗宗旨是建立在对各类诗歌意境风格韵味的体会把握之上的。他主要的观点是“象外之象”说,强调诗歌要有“韵外之致”,亦即后人所说的“神韵”。第一个“象”当指诗中具体鲜明可感可言的形象画面,第二个“象”是具体形象画面之外的,即形象画面蕴含的无穷韵味,乃是无象之象,亦即意境。42.简述柳宗元山水游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1)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极富诗情画意,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新鲜感受,丰富了描绘自然山水的艺术技巧,开拓了散文反映现实与人生的新领域,从而确立了这种体裁在文学史上的独立地位。(2)他的山水游记多写于流放永州的十年中,他复杂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情感,大量的是融汇在山水美的艺术境界中。他写山水,不仅是发现被遗弃的山川之美来反映他的被弃,抒发他内心的愤怒、悲哀、抑郁的情绪,并且还曲折地提出对现实的不满和批评。自然美与他的精神相契合,而与痛苦的人生和鄙俗的现实相对立。所谓“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3)柳宗元游览山水时精神也是痛苦的,他不取六朝文人的模山范水、流连光景的态度,而是把自己的感情、自己的灵魂移入到自然之中,给山水注入生命,描绘出反映自己审美理想的自然,表现一种诗情画意的自然美。《永州八记》中那荒郊野外的平常山水,常见景物,被他写得生动精美、千姿百态,形神毕现,经过艺术升华,呈现出单纯、宁静、清新,有着“幽丽”之美。这种境界的安祥静谧,与柳宗元长期谪居,心情抑郁孤寂是一致的。然而这种冷清寂寞的心境,注入气宕神远、富于诗情的画面,使柳宗元的审美情趣趋向更自由、更辽阔、更精微、更独特的境界。峭拔的骨力和清冷的色调相糅合,开创了一种天人合一游记散文创作的新局面。43.什么叫古文运动?简述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及创作特点。(1)中唐的古文运动,是一场由骈体到散体的文体与文风的革新。它有很现实的目的,有鲜明的理论主张,有较为广泛的参与者,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影响极为深远。(2)贞元、元和年间,韩愈和柳宗元从现实的需要出发,在批判继承古文运动先驱之文论的基础上,对儒道进行全面的清理,以文章内容的变革带动形式的变革,提出了“文以明道”、“文以载道”理论,从而促使了散文体裁和语言艺术的全面革新,即“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以及“文从字顺各识职”的文学主张。(3)以上古文理论,在韩、柳的创作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兼取经史诸子百家以及辞赋的基础上,吸收骈文的艺术成就,创造出以奇句单行为主的新文体,这是一种精练畅达、富有表现力的新文体。古文运动是我国散文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开创了中国古典散文的新时代,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44.试析晚唐讽刺小品文的成就及思想艺术价值。(1)晚唐讽刺小品文异军突起,大放光彩。晚唐小品文多为刺世之作,篇幅短小精悍,批判性强,有如匕首与投枪,激烈而尖锐。代表作家有皮日休、陆龟蒙和罗隐,代表作品为《读司马法》、《野庙碑》和《英雄之言》等。鲁迅先生对他们的小品文给以高度评价,称赞他们“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2)皮日休是个极具批判精神的作家,他的小品文深刻表现了忧世之情和讽谕之意。其讽刺手法多样,或借古言怀,或托物寓意,或开门见山地直抒胸臆,往往在三言两语中击中要害,具有尖锐泼辣,锋芒毕露的光彩。如他在《读司马法》一文中说:“驱赤子于白刃之下,争寸土于百战之内,由士为诸侯,由诸侯为天子,非兵不能威,非战不能服,不曰取天下以民命者乎?”一针见血指出帝王的权位是用老百姓的生命换来的(3)陆龟蒙以富有正义感和战斗性的文笔,写下了不少忧国忧民、愤世嫉俗的文章,多托古刺今或借物寄讽之作。他一般不直接发议论,而是寓思想于形象之中,如《野庙碑》,借对农民祭祀庙中土木偶像的描述,转而鞭挞大小封建官吏的凶狠残暴和伪善无用:“解民之悬,清民之渴,未尝贮于胸中。民之当奉者,一日懈怠,则发悍吏,肆淫刑,殴之以就事,较神之祸福,孰为轻重哉?”(4)罗隐的讽刺小品集《谗书》,揭露社会的黑暗和谴责人事的丑恶,六十篇文章,大多是百来字,最多是几百字的短文,看似随意漫谈,实则是刺世的严肃主题。如《英雄之言》中说:“视玉帛而取之者,则曰牵于寒饿;视家国而取之者,则曰救彼涂炭。”对历代统治者打着解救百姓的幌子争夺帝位的行径进行了揭露。45.何谓唐人传奇?(1)唐人传奇是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文体成熟的标志,它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新的小说文体。传奇二字,大概取自裴NC665的小说集名《传奇》。其意可指现实中的奇人奇事,使得小说由谈神说鬼,向通过写人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方面演进。(2)“著文章之美,传要妙之情”,唐人小说家在创作中运用虚构手法塑造出众多具“要妙之情”的人物形象。同时,他们在语言上精雕细刻、文采修饰,又在结构上重视故事情节的波澜变幻,奇异莫测,以便引人入胜。46.简述唐传奇兴盛的原因。(1)唐代城市经济繁荣,社会关系的日趋复杂和广大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要,有力地推动了小说文学的发展。(2)唐传奇的发达颇得力于唐代科举,与唐代“行卷”(或“温卷”)之风有关,如白行简作《李娃传》等。(3)传奇小说在唐代中叶盛极一时,有人认为与当时的“古文运动”有关,传奇文的作者多受古文作家的影响。(4)从小说自身的演变来说,与唐人的“有意为小说”的创作观念有关。唐人有意识地在小说中进行充满奇思幻想的虚构创造,小说才由简单的志怪走进丰富多彩的传奇世界。47.简述唐传奇的初兴期概况。(1)这一时期是由六朝志怪小说演变为唐人传奇小说的过渡期,不仅小说数量少,而且带有较浓的述异语怪性质,但却是以单篇的传奇文出现,如《古镜记》、《补江总白猿记》和《游仙窟》。(2)唐初传奇小说是在志怪小说基础上融合史传、辞赋、诗歌、民间说唱艺术等多种叙事文学成分而形成的,其艺术成就最高为张NB055的《游仙窟》。(3)唐传奇可分为“传”与“记”两大类,记类传奇较注重故事情节;而传类传奇更注意人物形象刻画,对主要人物叙述比较完整,受史传的影响大。如大历初郭蔔的《高力士外传》,是传类作品中第一篇较成功的传奇小说。48.简述唐传奇的繁荣期概况。(1)从元和年开始的中唐,不仅集中涌现了唐代最优秀的传奇小说,也产生了许多传奇大家,如白行简、李公佐、蒋防等。作品的题材更加广泛,以爱情题材的作品成就最为突出。无论主题和思想的深刻,技巧的精湛和风格的多样化,都大大超过了过去。(2)白行简的《李娃传》是一篇完全摆脱了志怪气息的社会人情小说;元稹的《莺莺传》作为爱情小说极大地影响了后世;蒋防的《霍小玉传》是一部爱情悲剧,为中唐传奇的压卷之作。(3)这一时期,寓言讽刺题材和历史题材的传奇小说亦不乏优秀之作。如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陈鸿的《长恨歌传》以及沈既济的《枕中记》等。
论坛级别: 初级会员
学术等级: 自考新生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49.简述“变文”及其特点。(1)“变文”是唐代民间创作的一种新文体,其体裁是有说有唱,后来为佛教俗讲所借用。所谓“变”,当指变更了佛经的本文而成为“俗讲”之意,但当“变文”成了一个专称后,便不限定是敷演佛经的故事了。(2)变文的体制是散文和韵文相组合而成,多半采取古来相传的一则故事,用诗和散文合组的文体加以敷演,使之变得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南永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