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被55年授衔将军名单:谁是我军历史上最年轻开国将军

1955年授衔时最年轻的将军是谁?无奈死于车祸|我军|少将_凤凰文化
& 客户端数据
& 客户端数据 & 正文
1955年授衔时最年轻的将军是谁?无奈死于车祸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举行的授衔仪式上,年仅33岁的吴忠被授予少将军衔,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将军。他不满13岁即参加红军,25岁扬名章缝集,33岁担任我军第一个机械化师师长,至58岁仍亲自挎着自动步枪步行在热带丛林中指挥部队进行边境自卫作战,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勋。吴忠的显赫战功,备受军内外称颂,而他与妻子田涛之间的真挚爱情,也为我们谱写了一曲脍炙人口的红色恋歌。
在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举行的授衔仪式上,年仅33岁的吴忠被授予少将军衔,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将军。他不满13岁即参加红军,25岁扬名章缝集,33岁担任我军第一个机械化师师长,至58岁仍亲自挎着自动步枪步行在热带丛林中指挥部队进行边境自卫作战,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勋。吴忠的显赫战功,备受军内外称颂,而他与妻子田涛之间的真挚爱情,也为我们谱写了一曲脍炙人口的红色恋歌。一吴忠和田涛的相识极具戏剧性。那是1945年5月的一天,吴忠在结束了中共平原分局党校的学习后,返回昆张地区,等待组织分配工作,昆山县县长吴力全请他吃饭,为其接风洗尘。吴忠与吴力全是老朋友了,两人平素就以兄弟相称,亲如一家。在交谈中,吴力全提到了吴忠的终身大事。此时,26岁的吴忠仍是孤身一人,他常说:“我这个人成天脑袋就像悬在裤腰带上,吃了上顿不知道吃不吃得了下顿。一个人活着,无债一身轻。要是成了家,让老婆整天为咱提心吊胆,太碍事,也对不起人家。我还是一心一意干革命吧,讨老婆的事情,等胜利后再说。”吴力全批评道:“糊涂话!照你这样说,干革命就不讨老婆了?那党和人民的事业还怎样继续呢?你就安心去打你的仗,这件事情包在我身上。”没几天,吴力全便笑眯眯地找到吴忠,说给他物色到一位好姑娘。而此时,担任冀鲁豫军区第二分区基干五团副团长的吴忠,正忙于抓部队的管理和训练,找对象的事情早被他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为了不辜负老朋友的一片诚心,吴忠迫不得已前去相亲,没想到,他却对那个姑娘却一见钟情。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播放数:2316882
播放数:1447602
播放数:100647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84年邓小平如何给贺子珍葬礼规格定调?
陈冠任撰写的《贺子珍》一书中,客观地记录贺子珍刚柔兼备的人生,摒弃了许多不实的传说,展现了她与毛泽东整整十年共同生活及其传奇的人生经历;同时也对这位曾经的主席夫人去世后,她那不为人知的葬礼进行了揭秘。
饱经风霜的老人终于去了
时光飞逝。1984年4月初,贺子珍就断断续续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到了中旬,突然变成高烧,而且便血,结果,又住进了华东医院。在医院,医生们用很多药都没能把体温降下来。
4月15日,孔令华正在辅导孩子们写作业,突然,电话急剧地响了,孔令华一接电话,原来是中办来了个电话,说:贺子珍病重,已经准备好去上海的飞机票,请李敏全家马上到上海去。
李敏听到这消息,知道母亲的病情已是十分严重了,马上对丈夫说:“母亲病重了,我们马上去上海!”
孔令华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行李,这时接他们去机场的汽车已经来了。孔令华搀扶着李敏上了汽车。
李敏早几年就患了心脏病和淋巴结肿大,此时也正在病中,听到妈妈病重的消息更是紧张,上了飞机,心仍咚咚咚地跳着,脸色苍白,她为了减轻心中的痛苦,用手捂住胸口,竭力使自己镇定下来。孔令华马上给她服了治心脏病的药,安慰她不要过于担心,女儿东梅懂事地说:“我姥姥会好起来的。”
飞机到达上海后,一部小汽车已经等候在机场,他们被直接送到了华东医院。
李敏来不及听医生介绍母亲的病情,直奔病床前。这时,贺子珍呼吸急促,两颊通红,消瘦憔悴,非常虚弱,眼睛微微闭着。
李敏俯下身子,刚想叫声“妈妈”时,贺子珍睁开了眼睛。当她看到女儿和孩子们都来了时,脸上的肌肉动了一下,似乎在微笑。她的嘴唇动了一下,似乎在说:“你们来了。”
李敏俯身靠近母亲,轻轻地说:“妈妈,你好吗?我们看您来了。”
贺子珍好像听到了女儿的声音,她看着女儿深深地点了点头。她嘴唇动了几下,还用眼睛示意:站在李敏身旁的医生,就是为她看病的医生。贺子珍自从偏瘫后,说话就不太清楚,现在在高烧中,没有力气,说话更轻。李敏听不清楚妈妈说什么,但她明白她的意思,这是母亲在向她介绍给自己治病的医生,告诉她:自己生病住院了,医生们在照顾。李敏向医生说了声“谢谢”后,问母亲:
“妈妈,您哪里不舒服?”
“我肚子痛。”贺子珍的神智非常清楚,只是衰弱得很。
这时,贺敏学一家也从福建赶到了。他们接到居住在上海的女儿贺小平打来的电话,知道贺子珍病重,怕有什么不测,也马上赶来。贺敏学一来,听说贺子珍高烧不退,立即建议服用安宫牛黄丸,这是危重病人退烧的良药。贺子珍服了药后,体温降下来了,并沉沉地睡着了。李敏这才放下心来,离开病房让母亲休息。
在以后两天,贺敏学一家和李敏一家天天去看望贺子珍。
贺子珍退烧后,神智清楚了,她看着身边的亲人说:“你们是不是怕我不行了,都来了。”她还让护士给外孙女儿东梅弄点好吃的。大家一颗心放了下来,以为病情好转了,谁知这是回光返照。18日晚上,贺子珍的病情突然加重,体温两次升高,人又陷入昏迷的状态。医生们进行紧急抢救,李敏、孔令华等人通宵守候在外间。到19日下午,贺子珍的心脏跳动越来越微弱,心电图再也没有显示了。
贺子珍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终于去了,享年75岁。
不同寻常的遗体告别仪式
贺子珍逝世后,对于她的后事怎样办、骨灰安葬在哪里,中共上海市委不敢自作主张,请示中办,中办也有些为难,又请示了邓小平。
邓小平说:“我们中央的领导人都要送花圈,贺子珍的骨灰放一室。”
一室是八宝山革命公墓存放中央领导同志骨灰的地方。邓小平的话给贺子珍葬礼的规格定了调子。
日,向贺子珍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市龙华革命公墓的大厅举行。
胡耀邦、邓小平、陈云、邓颖超、聂荣臻、习仲勋、杨尚昆、杨得志、宋任穷、陈丕显、胡启立、乔石、郝建秀、王首道、蔡畅、康克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了花圈。白栋材、王芳、陈国栋、胡立教、杨堤、汪道涵、阮崇武、李坚真、曾志、陈琮英、刘英、彭儒、钱希钧、孔从洲等也送了花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政协办公厅,上海市、江西省、湖南省、福建省、浙江省、陕西省、贵州省、江西吉安地区、永新县的党政机关送了花圈,并且发来了唁电。
贺子珍的遗体安放在大厅中央,遗体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四周簇拥着常青树和鲜花,遗体前摆着她的亲属贺敏学、李立英、李敏、孔令华献的花圈。
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郝建秀,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陈国栋,第二书记胡立教,书记杨堤、汪道涵、阮崇武,以及贺子珍的亲属生前好友数百人,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人们怀着敬仰的心情,在贺子珍的遗体前默哀,鞠躬,缓缓地绕遗体一周,向这位长征老干部告别。
4月25日下午,贺子珍的遗体火化。随后,中央派了一架专机,把她的骨灰运到北京。贺敏学,李敏、孔令华,以及他们的子女,护送骨灰回到北京,安放到八宝山革命公墓。
贺子珍的骨灰被运到八宝山后,一些未能去上海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老大姐,都自动去八宝山革命公墓参加贺子珍的骨灰安放仪式。一些当年曾经在苏联国际儿童院学习过的革命子弟,以及认识贺子珍的一些人,和不少不认识的人也来了,向这位女红军战士表示了最后的敬意。
安放仪式非常简单。李敏把捧着的骨灰盒放在院子里的桌子上,大家围着鞠躬,致敬,然后由李敏把它送进了一室。
第二天,也就是4月26日早上的新闻节目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贺子珍逝世的消息。当天,北京及全国各大报纸都刊载了新华社向全国播发的贺子珍逝世的电讯,并刊登了她的照片,介绍了她的革命简历,最后做了历史公正的评价:
贺子珍同志是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艰苦奋斗的一生。
贺子珍,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这位最早上井冈山的女共产党员终于走完了她坎坷不平的人生之路,含着微笑离开了人世。她的一生中有慷慨激昂、英勇悲壮的战斗岁月,有遭受磨难与不幸的艰难时光,更多的是心里流着血、眼里流着泪的沉默的悲苦日子。但是,人们不会忘记她,因为她为中国革命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她----一位平凡的女性,为中国革命几乎流尽了身上最后一滴血……是她,伴随毛泽东一起度过了中国革命历史上最艰难的阶段,也是她,在革命胜利之后,为了大局默默忍受个人的悲苦,过着孤寂的生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高邑:“三字诀”抓好预防
日06:20&&&来源:
【字号 】&&&&&
E-mail推荐:
原标题:高邑:“三字诀”抓好预防  近年来,河北省高邑县检察院积极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中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收到明显成效。   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途经该县,为抓好南水北调工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保障政府投资安全,该院配合高邑县调水办,以“明、细、实”三字诀作为预防征迁工作中的职务犯罪的主要方法。明,就是把政策明明白白交给群众,公开透明操作;细,就是细致地展开工作,工作人员做到资金兑付分钱不差;实,就是把工作往实里做,既考虑百姓的眼前利益,又为群众的长远利益着想。在该院积极协调下,该县南水北调工程提前10天完成征地拆迁安置任务。与此同时,该院与高邑县水务局共同商定,成立高邑县南水北调工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利用多种形式,深入农家户院、田间地头调查研究、宣传法律,努力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确保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国家重点工程、石武高铁工程途经该县并设站,针对高铁建设投资大、工期长、易发职务犯罪的情况,该院积极与石武高铁建设单位中铁二局石武高铁项目部沟通,通过对项目部领导干部及员工进行警示教育,向项目部派出联络员等方式,有效地进行职务犯罪预防,取得了良好的预防效果。   在加强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开展职务犯罪预防的同时,该院还将预防触角延伸到民营企业、新民居建设等领域,在促使民营企业“反对贿赂、公平竞争”,新民居建设工程优质安全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另据了解,在预防“五进”活动中,该院到相关单位上法制教育课20次,发出检察建议39份,开展预防咨询156次,进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169次,有效遏制了职务犯罪发生。
热点导航[新闻热词]
&&&推荐新闻
&& &&&&&&|&&|&&|&&|&&&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热帖排行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基础|||会议|||文献|||事件|||专题|||图集|||视频|||当前位置: &
33岁被授衔 谁是我军历史上最年轻开国将军(3)
&&&&1942年吴忠指挥的景阳冈战斗,以及在战斗中发明的&谷子战术&,令他声名鹊起,步入我军的优秀指挥员之列。&&&&那是1942年的8月,为发动对日军的秋季攻势,在冀鲁豫军区的统一部署下,吴忠所在的教导第三旅八团被赋予拔除楔入昆张根据地的徐楼据点,恢复与扩大根据地的艰巨任务。当时,吴忠任第八团作战参谋。&&&&在仔细分析了侦察员搞到的详细情报后,肩负拟定作战计划重任的吴忠陷入了深思:徐楼据点驻有500余名伪军,装备精良,设防严密,且有公路通往阳谷县城,随时可以得到阳谷日军的增援。如果硬打硬拼的话,在装备、兵力上都处于劣势的八路军,是完不成作战任务的,而且自身必定遭受重大损失。如何才能巧妙地消灭敌人,拔除据点呢?吴忠把眼光投向了徐楼通向阳谷县城的必经之路--景阳冈。&&&&景阳冈位于张秋镇以西不远处,传说是《水浒传》中英雄武松打虎的地方。岗上松柏葱葱,岗坡荆棘丛丛,岗下是茂密的谷子地。由于雨水充足,这年的谷子长得特别好,加之植株浓密,简直可以用密不透风来形容。吴忠望着这些浓密的谷子,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脑海中形成了。&&&&吴忠的计划是以八团主力围住徐楼据点,但不急于进攻;八团余部在景阳冈利用茂密的谷子地,拦住并消灭由阳谷县城出援的日军部队。吴忠分析认为:景阳岗是阳谷援敌到达徐楼的必经之地,那里的地形适合我军打伏击战,而茂密的谷子地也有利于农民出身的八路军战士灵活消灭敌军;景阳冈又在徐楼守敌的视线之内,消灭了阳谷增援的日军,徐楼守敌的士气自然崩溃,那时再攻徐楼,将易如反掌。&&&&团长夏德胜采纳了吴忠的作战计划,当即做出战斗部署:由自己与政委李仕才带一、二、四连包围徐楼,围而不攻;吴忠带三、五连设伏景阳冈,消灭阳谷出援的日军部队。&&&&8月5日,徐楼战斗正式打响。夏德胜带领攻击部队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将徐楼守军团团围住。在徐楼防守的伪军何曾见过这种阵势,吓得急电向阳谷日军求援。&&&&阳谷县城的日军指挥官接报后,立即率队增援。不仅城内的一个小队日军倾巢而出,还带上了两个连的伪军。骄横的日军以日军小队在前,伪军在后,向徐楼据点扑来。&&&&得知日军援敌出动的情报后,吴忠当即决定:以五连部署在景阳岗前的郭卫陈庄,负责对付增援的伪军;他率领三连在岗上伏击日军小队。&&&&中午时分,敌军出现了。五连依计行事,将前面开路的日军小队放到了景阳冈。此时,我军早已准备就绪:三连二排、三排埋伏在岗底的谷子地中,吴忠则带一排在岗顶阻击日军。&&&&骄横的日军发现了岗顶八路军的身影,掷弹筒、迫击炮齐发,嚎叫着向岗顶压来。日军逐步逼近岗顶,吴忠带领一排抵挡了一会,便&仓皇&向岗下的谷子地里跑去。&&&&日军指挥官见这一小股八路不是&逃&往一人多高的高粱地,而是弯着腰在半人高的谷子地里转圈,误以为是八路逃命时慌不择路,便想消灭这股八路。于是,日军指挥官将其指挥刀一挥,带着队伍杀下景阳冈,冲入谷子地,对吴忠紧追不舍。双方在谷子地里展开了追逐。&&&&突然,跑在前面的几个日军接连摔倒在地。原来,他们穿的是&牛蹄脚&皮鞋,中间开口,敞口较大,平时走路透气防潮,但在谷子地里却举步维艰。由于地里的谷子密度高,被日军踩倒后,谷穗正好卡在皮鞋的敞口处,谷杆则将鞋紧紧缠住。跑得越快,缠得越紧。所以,进入谷子地的日军,很快就被谷子缠得摔倒了一大片。倒下的日本兵有的坐在地上用刺刀割谷颗,有的在四处找被缠掉的皮鞋,根本顾不上再追击吴忠他们了。日军指挥官也被绊倒在地,急得乱叫乱喊。&&&&这就是吴忠精心设计的&谷子战术&。吴忠在先前勘察地形时,曾亲自做过实验,知道日军的皮鞋在谷地里行走不方便,而八路军战士穿的布鞋则可以在谷子地里来去自如。因此,他才选择了利用景阳冈的有利地形,来与骄横凶残、装备精良的日军在谷子地里一决雌雄。&&&&看到日军在谷子地里乱作一团,吴忠便令部队出击。隐蔽在郭卫陈庄的五连突然开火,截住了跟进增援的伪军两个连。而早已埋伏在谷地里面待命的三连二排、三排则突然从日军背后杀出,吴忠也带着一排转过头来向日军逼近。日军逐渐被压制在了谷子地的中央。&&&&八路军冰雹一样的手榴弹炸得日军晕头转向,日军小队长也被击毙。渐渐地,日军火力越来越弱,八路军的包围圈也越来越小。到后来,吴忠带领三连战士从四面八方端着刺刀冲入敌群,与日军展开白刃战。穿布鞋的八路军战士在谷子地中如履平地,而穿皮鞋的日本鬼子被谷子缠得动弹不得。一些日军眼睁睁地看着八路军战士的刺刀刺向自己的胸膛,但却毫无招架之力。&&&&就这样,一场谷地里的歼灭战,只用了18分钟就干净利索地结束了。是役,日军一个38人的小队全被歼灭,而三连只有一人牺牲,一人负伤;五连也在郭卫陈庄击溃了伪军的两个连。徐楼据点炮楼上的伪军得知景阳冈日军小队被歼灭后,吓得魂飞魄散,不待包围据点的八路军发动攻击,便丢弃据点,仓皇突围而去。夏德胜、李仕才指挥围攻据点的部队进行截击,吴忠也率领三连、五连冲杀过去,在两面夹击下,500余名伪军被全部歼灭。&&&&景阳冈战斗吴忠所部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极小的代价全歼骄横的日军一个小队,并击垮伪军两个连,为我军攻打徐楼据点创造了重要条件。景阳冈战斗成为冀鲁豫军区部队的模范战例,吴忠也因此战被人们誉为&活武松&,事迹传遍根据地的每个角落。就这样,吴忠因其创造的独特的&谷子战术&而声名鹊起,在同级指挥员中脱颖而出。
精彩高清图推荐:
更多 的相关消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五授衔最冤的将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