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以上材料,美苏两极格局 多极化正在受到哪些挑战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课标与考纲】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课前预习】
【自主复习】
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1、导致苏联解体的因素有哪些?苏联解体的时间、标志?有何标志性影响?
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本质含义是什么?
3、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有何关系?
二、缓和与动荡并存
1、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形势有何特点?出现其特点的原因有哪些?
2、课本P121“缓和与动荡并存”目录下,小字和图片信息反映了当前国际形势有何特点?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格局有何特点?
2、推动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有哪些?
【预习自测】
1、(06江苏)苏联解体的直接和主要原因是
A、军事力量的削弱&&&&&
B、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C、苏共党内斗争的尖锐化D、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2、(05年上海)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推行“坦克式民主和自由”。这表明美国是“冷战”结束后
A、唯一的超级大国& B、多极世界中一员&
C、欧盟外交的代表& D、两极世界的一极
3、(05北京)“冷战“”后,和平与动荡并存。下列各项中严重干扰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①霸权主义横行②南北差距加大③地区冲突不断④恐怖主义抬头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05年江苏)下列有关当今国际形势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是
A、和平与发展是主流& B、地区性冲突有所增加
C、世界形势趋于紧张& D、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5、(05广东)俄罗斯与其他宣布独立的10国于1991年12月组成“独联体”。 “独联体”是
A、国家的联合组织&&&&&&&&&&&
&&B、欧洲的区域经济集团&
C、“冷战”时期出现的军事集团&& D、一个主权国家
6、(03上海)20世纪80年代末,华沙条约成员国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风云骤起,突出表现在
A、社会制度的变化 B、文化观念的变化&&
C、国家名称的变化 D、民族构成的变化
7、(03年文综)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在进入21世纪之后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
A、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B、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C、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加强 D、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和加强
【课堂探究】
【知识梳理】
1、两极格局的瓦解&&
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
&&&&&&原因
影响(1)世界形势的特点
(2)世界格局的特点——多极化趋势加强
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暂时呈现&&&&&&&&&&
的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
(1)表现:美国:两极格局瓦解后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俄罗斯: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致力于恢复政治和经济大国地位;
欧盟: 1993年成立以来成为至今合作化程度最高的政治经济实体;
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不断发展,影响力大大增强,和平崛起;
发展中国家:不结盟运动继续发展,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2) 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与稳定
②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③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④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
⑤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有利于民族国家经济的振兴
⑥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主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合作探究】
1、“二战”结束以来两极格局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试指出每一阶段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成因和总体表现。
2、阅读材料: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苏联的解体,两格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快。这一重大变化,使得世界出现许多新情况:大国关系在重新调整,出现了缓和的趋势;一些过去被两极格局掩盖的矛盾,如地区冲突、民族和宗教问题等开始暴露出来。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三指出冷战结束的标志,并简要概括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基本状况。
2、阅读材料: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是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摘自基辛格1993年的谈话
请回答:材料中基辛格说现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其论点是否矛盾?请说明其理由。
【高考回眸】
1、(09年广东历史)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级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同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C.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D.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2.(09年广东文基)下列关于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苏联解体后两极世界变成了单极世界&&&
B.第三世界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C.中国和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D.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
3、08年全国卷1)以下两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图4摄于1961年8月,图5摄于1989年11月之后。它们分别反映的是
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
&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
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
D.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
4.(08北京文综)20世纪,国际社会为维持和平进行了不懈努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国际联盟制裁了日本对中国东北三省的侵略行径
B.联合国安理会有权采取行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C.《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是美苏两国妥协的产物
D.冷战结束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维护了欧洲和平
5.(08北京文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欧国家之间维持了60多年的和平局面,其主要原因有:①经济一体化发展&&
②政治联合加强&&
③法德实现和平&& ④民族矛盾消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07广东)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
A、苏联解体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
B、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日、俄势均力敌的格局
C、美国日益受到欧、中、日俄等力量的制约
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
7、(07年江苏)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许多共同问题,其中被称为“21世纪的政治瘟疫”的是
A、腐败蔓延
&&&B、恐怖主义&&
&C、政变迭起&&
&D、民族矛盾
(06四川文综)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
& 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 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08上海历史)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
&问题:(7分)(1)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2分)
(2)“美苏对抗”主要表现在哪些事件中?(3分)
(3)如果你是本书的读者会怎样评价这个“时代”?(2分)
&【有效训练】
1、如下图所示,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某班同学对这一事件从国际关系方面展开探究,其历史价值在于
A.完成一次历史图片的释读&&&&&&
B.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
C.剖析出冷战格局的形成&&&&&&&
&D.认识到世界格局的变化
2.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一位元老痛切地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的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苏联政局动荡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3、“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仿佛听见了一声巨响,并且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这句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苏联解体&&&&&&&&&&&&
B.社会主义制度失败&&&
C.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D.多极化趋势出现
4、右图为联合国总部矗立的雕塑——《铸剑为犁》的照片,它所反映的世界主题是
A.反帝、反霸   &&&&&&&&&&
&B.和平与发展
C.反饥饿、反浪费&
 &&&&&&&&&
D.共同劳动、共同创造
5.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这反映出
& A.苏联的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 B.苏联的利益和价值观念曾击溃了美国
&&C.美国企图规划未来的国际秩序,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 D.当今世界不得不赞成美国领导下的世界单极格局
6、当今世界格局的现状是
A.由国际经济旧秩序向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过渡B.由社会制度的对立到经济实力的竞争
C.由两极格局到多极格局&&&&&&&&&&&&&&&&&
D.向多极化发展但新格局尚未形成
7、前段时间,美俄就伊朗问题和美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展开了新一轮较量,有人质
疑俄美是否会重演“古巴导弹危机”。对此俄罗斯前总统普京说:“现在的紧张局势要比
1962年低了许多……”。你认为普京说此话的理由有:
①&&&&
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②二战以来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持续增强
③俄罗斯的国力尚未达到可与美国对抗的程度& ④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2009年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罗伯特·佩普说:“美国处于前所未有的衰退之中。在21世纪头10年,美国的相对实力不断下降,而中国的相对实力却一直在增强。单极秩序正在变得过时,其他国家正在崛起为可以与美国实力抗衡的力量,美国正在失去大部分的战略自由。”对罗伯特的讲话理解正确的是:①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增强;②中国将取代美国的单极世界;③综合国力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④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影响世界政治多极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20世纪90年代,有人在评论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的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那么该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C.两极格局结束后,经济区域集团化开始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且将会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选做)10.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发展变化的。
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日益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二&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很多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
——据基辛格1993年的讲话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冲击两极格局的因素有哪些。(6分)
(2)材料二所说的“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此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影响新的国际格局确立的因素。(2分)
【课后拓展】
一.认识苏联解体
①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体制弊端和政策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②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方向。③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根本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催化剂:1991年发生的“8.19事件”。
2、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相似之处
时间接近:都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性质相同:都是共产党丧失政权,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
共同原因:①根源都在于苏联模式的弊端,以及长期错误政策造成的矛盾积累;
②都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
③都受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3、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从中我们得到了哪些认识?
①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曲折性、复杂性;
②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也需要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
③此次剧变仅说明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
具体认识:①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不够成熟,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实行社会主义缺乏经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敌视、遏制甚至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②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绝不能拘泥于苏联模式。
③东欧剧变仅说明了苏联模式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
二、全面认识世界多极化趋势
1.原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即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
2.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理解:①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②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所以,对多极化可以从经济上实力的增强和政治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两个侧面去理解。③多极化趋势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在不断加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
断提高,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壮大并走向联合(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总之,两极格局因为美苏的衰落和日本、西欧、中国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而逐渐经受越来越大的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正向多极化方向前进。
三.两极格局是如何演变的?
战后初期-50年代中
两大阵营对峙、对抗(冷战)
50年代中期-80年代
80年代末90年代初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和特点。
①“二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演变过程。
②20世纪40—50年代,雅尔塔体系构筑了美苏对抗的世界格局,这种对抗是世界政治格局的突出反映,就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尖锐对立。
③20世纪60-70年代,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美苏争霸成为世界局势的最突出特点。
&#年代,两极格局逐渐解体,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但明显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特点。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历史会考试题汇编_伤城文章网
历史会考试题汇编
历史会考试题汇编:专题一_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0:13:01 清华园教育网 【收藏此页】【我要打印】【复制链接】07-10 年全国各地会考试题汇编: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56 小题,共 0 分) 1.(2008 年 1 月福建会考 1 题)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有助于形成这种认祖 归宗情结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等级制2.(2008 年 6 月福建会考 1 题)公元前 221 年,秦王嬴 政统一六国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 制度是 A.分封制 C.宗法制 B.郡县制 D.世袭制3.(2008 年 6 月福建会考 2 题)图 1 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4.(2008 年海南会考 4 题)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所呈现出的特点是 A. 皇权逐渐削弱 B.相权逐渐加强 C.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渐缓和 D.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5.(2008 年江苏会考 1 题)《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 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6.(2008 年江苏会考 2 题)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太尉②御史大夫③刺史④军机大臣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7.(2008 年 7 月宁夏会考 1 题)“宗,尊祖庙也”,意思是说,宗法的“宗”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来源:学§科§网 Z§X§X§K] A.以宗教信仰为纽带 C.以活动地域为纽带 B.以血缘家族为纽带 D.以土地财产为纽带8.(2008 年 7 月宁夏会考 2 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学习结束后,几位同学画出了 “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9.(2008 年山东会考 1 题)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 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C.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 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 [来源:] 10.(2008 年山东会考 2 题)“自秦始设翠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主相,设五府、 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 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指的是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11.(2008 浙江会考 1 题)实行郡县制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古代政治 形成了长久的影响。下列有关秦朝郡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皇帝任免调动 C.在其辖区内没有自己的封国 B.是郡的最高地方行政长官 D.职位世袭并有权直接任免县令12.(2009 年江苏会考 1 题)在历史学习中,图表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右图中 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 是 ①公元前 221 年秦灭齐国完成统一 ②秦统一期间的都城为成阳 ③秦统一总体采用了先近后远的攻击策略 ④秦统一后的疆域未达东部沿海地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13.(2009 年江苏会考 3 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 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作官吏幕僚14.(2009 年浙江会考 1 题)中国古代出现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是和某项重要政治 制度密切相关的,该项政治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始于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宋朝15.(2009 年浙江会考 2 题)下列各项中,反映中国古代君权加强、相权削弱的是 A.州刺史的设立 B.分封制的创设 C.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D.行省制度的创立 16.(2009 年山东会考 1 题)下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西周实行的是①禅让制 ②宗法 制 ③分封制 ④郡县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来源:学§科§网 Z§X§X§K] [来源:]17.(2009 年山东会考 2 题)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来源:Z.] A.察举制的创立 C.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B.内阁的设立 D.军机处的设立18.(2009 年广东会考 1 题)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 城邦制 D.皇帝制19.(2009 年广东会考 2 题)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 A.削弱皇权 B.缩小地方权限 C.加强皇权 D.扩大地方权限20.(2009 年广东会考 41 题)“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 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此令出自 A.汉武帝B.宋太祖C.明太祖D.清雍正帝21.(2009 年 1 月福建会考 1 题)图 l 所示的政治制度在历史上称为A.分封制 C.郡县制B.行省制 D.科举制22.(2009 年 1 月福建会考 2 题)清朝皇权日益强化。其主要表现是[来源:学科网] A.设立三省六部 C.设立军机处 B.废除丞相 D.设立内阁23.(2009 年 6 月福建会考 1 题)长期以来,海外炎黄子孙返乡寻根祭祖,这种情结源于 A.郡县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24.(2009 年 6 月福建会考 2 题)图 1 所示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在历史上称为 A.三省六部制 B.三公九卿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2 5.(2010 年 1 月新疆会考 1 题)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称祖先或神 明为“皇”;“帝”是上古人们想象中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 治者的称谓始于 A.夏朝 B.周朝 C.商朝 D.秦朝26.(2010 年 1 月福建会考 1 题)西周维系嫡长子继承制的纽带是 A.血缘 C.财产 B.地域 D.宗教 27.(2010 年 1 月福建会考 2 题)图 1 所示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出现于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明代 28.(2008 年天津会考 5 题)下列哪一机构的设置,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发 展到顶峰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南书房 C.内阁 D.军机处29.(2010 年广东会考 1 题)古代中国皇帝制度首创于 A.夏朝 D.汉朝 30.(2010 年 1 月黑龙江会考 1 题)历史发展证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政府的 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下列我国古代的选官标准中能体现这一认识的是 A.按军功选官 C.科举考试选官 B.按门第选官 D.按品德选官 B.周朝 C.秦朝31.(2006 年广州会考 2 题)由明初废丞相设内阁到清初设军机处,其本质反映了 A.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激化 C.君主专制制度的日益加强 B.官僚体制的创新 D.中央机构的精简32.(2006 年广州会考 1 题)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嫡长子继承制 C.分封制 B.父系家长制 D.等级制33.(2009 年湖南会考 1 题)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中占有很大比 重。这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A.禅让制 Z。X。X。K] 34.(2010 年 1 月新疆会考 2 题)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元朝在地 方行政制度上的重大变革是实行了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来源:学。科。网 A.郡县制B.郡国并行制C.行省制D.三省六部制35.(2010 年春季北京会考 3 题)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 增加税收 B. 恩泽贵族 C. 实现民族融合 D. 削弱王国势力36.(2010 年浙江会考 1 题)《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句话反映的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①皇帝制 A.①② ②分封制 B.②③ ③宗法制 C.①④ ④郡县制 D.③④37.(2010 年 6 月广东会考 41 题)某机构不设专官,其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 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凡入选该机构的大臣,虽然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 皇帝,他们不过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而已。该机构是 A.军机处 B.内阁 C.参议院 D.中朝38.(2010 年广东会考 41 题)清朝军机处起草的谕旨,往往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 严密,经驿马传递直达地方督抚。这种做法[来源:学科网 ZXXK] A.加强了内阁的权力 地方的联系 39.(2007 年广州会考 1 题)周王朝历时近八百年,“盛时的势力,南方跨过长江,东北至今 辽宁省,西至今甘肃省,东到今山东省。”为了有效统治,西周实行 A.宗法制 制 40.(2010 年春季北京会考 1 题)下图所示封国林立的现象出现在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 B.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C.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了中央和A. 西周B. 秦朝C. 西汉D. 隋朝41.(2010 年 1 月山东会考 1 题)山东又称齐鲁,这个简称应该源于[来源:] A.商朝宗战制 C.秦代郡县制 B.西周分封制 D.隋唐科举制42.(2010 年 1 月山东会考 2 题)下列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朝建立三省六部制 B.汉代废除宰相制 C.唐代开始建立监察制度D.清朝设立军机处43.(2007 年广州会考 2 题)961 年,宋太祖对石守信等人说:“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 永远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这段话的真实意图是要石守 信等人 A.积累财富 生活 44.(2010 年春季北京会考 2 题)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来源: 学*科*网]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中央集权制 D. 世袭制 B.安享晚年 C.交出兵权 D.享受45.(2010 年春季北京会考 4 题) 清朝雍正时期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的措施是 A. 设内阁,置六部 C. 设军机处 B. 设议政王大臣会议D. 设总理衙门46.(2009 年湖南会考 2 题)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这一制度形 成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47.(2010 年浙江会考 21 题)汉武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 史一名。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监察地方政治 B.管理地方行政 C.征收地方赋税 D.掌管地方军事48.(2010 年 7 月新疆会考 1 题)用父亲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 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49.(2010 年 6 月广东会考 1 题)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 A.奴隶制 B.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 D.嫡长子继承制50.(2007 年海南会考 1 题)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 源于古代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51.(2007 年广州会考 3 题)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A.唐朝 朝 52.(2008 年天津会考 4 题)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 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基于此种认识,秦朝采取 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B.北宋 C.明朝 D.清 53.(2010 年 1 月福建会考 3 题)《清史稿》 记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 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设置军机处最主要的意图是 A.处理民族事务 C.强化君主专制 B.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特务统治54.(2010 年浙江会考 3 题)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 送工郡、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情境最有可能 出现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55.(2010 年夏季山东会考 1 题)从秦汉到明清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了 A.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消除 B.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C.地方机构权力的加强 D.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弥合56.(2010 年江苏会考 1 题)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 的正确结论是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A.①②③ C.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0 分)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B.②③④ D.①③④57.(2007 年江苏会考 36 题)“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 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 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阅读下列材料(10 分) 材料一: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 “国初承前明旧制, 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 用兵西北?? 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①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 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3 分) ②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2 分)你怎样认识秦朝 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1 分) ③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 材料三、 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 的变化?(3 分)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1 分) 58.(2008 年 1 月福建会考 31 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 雍正年间……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T-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 5 所示中央机构开创于哪个朝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3 分) (2)材料一中图 6 所示的三省六部制哪一时期开始实行?它起到什么作用?(3 分)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 期, 根据材料二、 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为加强专制而 采取的措施。(2 分) 59.(2009 年 7 月新疆会考 26 题)阅读下列材料:(14 分)材料一: 材料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哪一时期的什么政治制度?三省各有哪些职能?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政体?体现了怎样的原则? (3)材料一、二反映的两种政体有什么本质区别?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0.(2007 年浙江会考 29 题)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 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1)材料中的“秦王”指谁?(2 分)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2 分) 材料三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 ??在世界历史中, 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 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请分别写出秦朝、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4 分)这 两种制度的实施,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4 分) (3)“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 声达于四野”。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2 分) “倭人”“割台湾”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规定?(2 分)举出当时台湾军民在反割台斗争中的 两支主要力量。(2 分) (4)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1949 年台湾和大陆因内战而分离。1962 年, 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 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这首被温 家宝总理称为“震憾中华民族”的悲歌,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2 分) 材料四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 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国家以最大的诚意, 尽最大的努力, 实现和平统一。 国家和平统一后, 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 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5)材料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 的基本方针。该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4 分)材料五鉴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的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这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窃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 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 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 并感到只要我们团结统 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光荣之新中国指日可待,因此,中国需要统一。 ――台湾《中国时报》 (6)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4 分) 61.(2010 年湖南会考 26 题)(16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 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明史?职官志》 材料三 军机处机构简单, 有官无吏, 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 军机大臣品级不高, 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 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人 教版《历史》必修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图二所示的唐朝中央官 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4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4 分) (3)军机处设置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6 分)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2 分) 62.(2009 年天津会考 33 题)(12 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制度也在不断演进。阅 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最终皇权不断强化, 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 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 到顶峰。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三项制度。(3 分)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 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权利法案》(2)材料二是哪一国家颁布的法律文件?该文件的颁布有何意义?(3 分) (3)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哪一次会议制定的?它确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 度是什么?(4 分) (4)通过以上内容,指出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2 分) 07-10 年全国各地会考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 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10. C 18. A 26. A 34. C 2. B 11. D 19. C 27. B 35. D 3. B 12. D 20. C 28. D 36. B 4. D 13. A 21. A 29. C 37. A 5. B 6. C 14. B 22. C 30. C 38. B 7. B 15. C 23. B 31. C 39. B 8. B 16. C 24. A 32. A 40. A 9. B 17. D 25. D 33. B 41. B 42. D 50.A43. C 51.C44. C 52.B45. C 53.C46. A 54.D47. A 55.B48. B 56.C49. D二、非选择题 57.① 图示一秦朝、图示三元朝;图示二反映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 ② “上”是指秦始皇。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郡县 制。 积极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 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③材料三反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 度。材料四反映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消极影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 后于西方国家。 58.(1)秦朝。(1 分) 秦始皇(赢政)。(2 分) (2)隋唐时期(如答隋朝或唐朝亦可)。(1 分) (3)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1 分) 清朝设军机处。(1 分) 59.(1)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起草颁发政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2)美国民主共和政体,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3)材料一封建君主专制,材料二为资产阶级民主政体。三省六部使相权分散,从而加强了皇 权。美国民主共和则有力的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防止了专制独裁出现。 60.(1)秦始皇赢政。统一六国 (2)秦朝:郡县制度。元朝:行省制度。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维护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3)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义军和黑旗军 (4)悲愤或爱国 (5)应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6)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只有统一,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兴旺; 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只要答出其中二点即得 4 分,其他思想观点 正确,言之有理的回答亦酌情给分) 61.(1)秦朝(2 分)。三省六部制(2 分)。 (2)废除丞相;裁撤中书省,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设殿阁大学士。(答出任意两点记 4 分) (3)清朝(2 分)主要职能: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按皇帝意旨拟写诏令,传达给中央和地方各 部门。(4 分) (4)皇权不断强化(或相权逐渐削弱;或君主专制不断加强,2 分) 62.(1)皇帝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行省制、军机处等(凡符合题目要求,答出三 项即可得分)(3 分) (2)英国(1 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或限制王权,保证议会的权力)。(2 分)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 分);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2 分) (4)从专制到民主(或从人治到法治)。(2 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历史会考试题汇编:专题二_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0:13:28 清华园教育网 【收藏此页】【我要打印】【复制链接】07-10 年全国各地会考试题汇 编:专题 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9 小题,共 0 分) 1. (2007 年江苏会考 1 题)晚清诗人张维屏有诗道: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该诗记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2.(2007 年江苏会考 2 题)中日《马关条约》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其内容上的不同 之处是 A.赔款 B.割地 C.开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3.(2007 年江苏会考 5 题)卢沟桥的炮火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由彭德怀指挥八 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4.(2008 年 1 月福建会考 2 题)丘逢甲《春愁》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相关联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2008 年 6 月福建会考 3 题)19 世纪中期,列强侵略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一场轰 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在中国南方兴起。这场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B.洋务运动[来源:学&科&网] D.义和团运动 6.(2008 年 6 月福建会考 4 题)“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 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反映的时代背 景是 A.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7. (2008 年江苏会考 3 题)台湾义士丘逢甲上奏朝廷: “万民誓不从日,割亦死,拒亦死, 宁先死于乱民手,不愿死于倭人之手??”与这段话反映的史实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8.(2008 年江苏会考 4 题)“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散布在敌人 后面;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展开了英勇血战!”这是《黄河大合唱》中的一段朗诵词。 它描述的主要是 A.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 B.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 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敌后抗日 D.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 9.(2008 年 7 月宁夏会考 3 题)鸦片战争发生的必然因素包括:①英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 ②英国已是一个帝 国主义国家③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④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 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来源:学+科+网 Z+X+X+K]10.(2008 年 7 月宁夏会考 4 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流行的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 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那个悲惨的时候” 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11.(2008 浙江会考 2 题)图 1 是一首著名歌曲作品的手迹,该歌曲广泛流行于中国近代 某一时期,表达了中国军民团结一致、英勇抗战的心声。该歌曲最有可能创作于 A. 19 世纪 40 年代 C .20 世纪 30 年代B. 20 世纪初 D .20 世纪 50 年代12.(2009 年江苏会考题)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 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 一百团人打击了敌 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A.发生于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C.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 学,科,网 Z,X,X,K] 13.(2009 年浙江会考 3 题)图 1 所示是举世闻名的中国皇家园林遗迹,该园林在 1860 年 遭到西方列强的野蛮洗劫与焚毁。与此相关的列强侵华战争是 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来源: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2009 年浙江会考 4 题)“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 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15.(2009 年广东会考 7 题)圆明园首度遭到侵略者的野蛮洗劫发生在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C.中日甲午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抗日战争期间16.(2009 年 1 月福建会考 3 题)“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 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导致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得出此结论 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维新变法运动D.义和团运动17.(2009 年 1 月福建会考 6 题)右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8.(2009 年 6 月福建会考 3 题)《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电影故事脍 炙人口,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成长。它们主要取材于 A.北伐战争 C.解放战争 B.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19.(2010 年春季北京会考 7 题) 规定列强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各国驻兵 保护的不平等条约签订于 A. 鸦片战争后 C. 甲午战争后 B. 中法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20.(2009 年 7 月新疆会考 6 题)1937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时刻,国 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是为了[来源:学_科_网 Z_X_X_K] A.反击八国联军 C.打到北洋军阀 B.推翻君主专制 D.抗击日本侵略者21.(2007 年广州会考 4 题)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境地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丑条约》 22.(2010 年夏季山东会考 2 题)有人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只是被西方大国打 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是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 大的耻辱啊!”“被东方小国打败”是在下列那场战争中 A.第一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B .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23. (2007 年浙江会考 2 题)1937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这是为了( )A. 共同抗击八国联军 B. 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C.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D. 推翻君主专制统治 24.(2010 年江苏会考 7 题)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在《虎丘道上》写 道:“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故鬼哭荒丘。”意指敌寇的魔爪使美丽的苏州在被迫 开埠后出现了故鬼吼哭的荒丘。这种惨状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25.(2010 年 1 月新疆会考 4 题)20 世纪 30 年代,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唱遍大江 南北、长城内外。歌中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 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歌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 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淞沪会战26.(2010 年江苏会考 12 题)1937 年 7 月《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提出: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 政策。’中共中央这一决定,主要是基于 A.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 B.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C.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日军攻陷南京,制造大屠杀惨案 27.(2008 年天津会考 1 题)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A.鸦片战争的爆发 C.洋务运动的兴起 B.《南京条约》的签订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8.(2010 年 7 月新疆会考 2 题)马克思称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最能 说明这一点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以战争为主要手段 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29.(2010 年浙江会考 5 题)近代列强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 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的是 A.《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30.(2010 年浙江会考 6 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八路军 一一五师是在参加哪次会战中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的?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31.(2009 年天津会考 9 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C.华北事变 B.一?二八事变 D.卢沟桥事变 32.(2010 年 1 月山东会考 4 题)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 争③太平天国运动④辛亥革命 A.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③ D.①③④②33.(2010 年广东会考 6 题)强迫中国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辛丑条约》 34.(2010 年 1 月新疆会考 3 题)2009 年二三月间,圆明园流失的文物鼠首、兔首铜 像在法国一家拍卖行被拍卖,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鼠首、兔首铜像被盗于 A.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来源:学科网]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35.(2010 年春季北京会考 6 题)有人说:“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 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这一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北京条约》 36.(2006 年广州会考 3 题)下列条约签订的先后顺序是 ①《辛丑条约》 ②《南京条约》 ③《马关条约》 ④《北京条约》 A.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 B.③②①④ D.②④③①37. (2009 年湖南会考 11 题)193 7 年 12 月,日本法西斯在我国哪个城市进行了惨绝人寰 的大屠杀,屠杀和平居民超过三十万? A.南京 B.武汉 C.广州 D.上海38.(2010 年广东会考 9 题)为了将中国东北变为殖民地,日本发动了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卢沟桥事变 39.(2006 年广州会考 4 题) “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 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 史学家张萌麟认为 ” “第 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B.九一八事变 C.鸦片战争 D.40.(2007 年海南会考 2 题)“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 的土琵琶, 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这首脍炙人口的 《铁道游击队》 主题曲描述的历史发生在[来 源:学#科#网] A.1840 年―1842 年间 C.1937 年―1945 年间 B.1927 年―1936 年间 D.1946 年―1949 年间 41.(2010 年湖南会考 6 题)翻阅《中国近代史》时,看到有关某不平等条约的一段文字: “割辽东半岛、 台湾及附近岛屿、 澎湖列岛给日本;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 你推断这段文字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42.(2009 年湖南会考 6 题)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 具,始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43.(2010 年浙江会考 4 题)图 1 所示与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斗争密切相关?A.人民群众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反侵略斗争 B.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反帝斗争 D.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反帝斗争 44.(2009 年天津会考 1 题)中国近代史上将天津开辟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45.(2010 年 1 月山东会考 5 题)日本在 1890 年以前通过改革促发展,此后通过战争来促 发展。日本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发动最早、攫取权益最大的侵略战争是 A.甲午中日战争 C.九一八事变 B.第一次世界大战 D.珍珠港事件46.(2010 年 6 月广东会考 5 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47.(2010 年 6 月广东会考 44 题)右图是一幅宣传海报,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辛亥革命 D.抗日战争 48.(2008 年天津会考 6 题)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中外条约记载“二、自今以后,大皇帝 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 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 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据此 判断,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B.《虎门条约》 D.《辛丑条约》49.(2008 年天津会考 7 题)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历史意义的表述,最全面的是 ①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 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②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0 分) D.①②③④50. (2010 年 7 月新疆会考 26 题)材料一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百年前……, 日本帝国主义……强行攫取了台湾及澎湖列岛, 使台湾人民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生活了半个世 纪之久。……五十年 前,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1945 年 10 月 25 日,台湾与澎湖列岛重归中国版图,台湾同胞以此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枷锁。但是,由于众所 周知的原因,1949 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 材料二 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 实事求是, 提出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解决台湾问 题的重要论断和思想,确立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方针。 材料三 但是, 值得所有中国人警惕的是, 近年来台湾岛内分离倾向有所发展, “台独” 活动趋于猖獗。某些外国势力进一步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些活动不仅阻碍着中 国和平统一的过程,而且成胁着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以上引自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 请回答: (1)一百多年前,日本是通过什么侵华战争、条约攫取了台湾与澎湖列岛的?材料一中 所说的“众所周知的原因”指什么?(6 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出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是什么?试说 出这一方针成功运用的两个事例。(6 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影响台湾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2 分) 51.(2007 年浙江会考 29 题)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 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来(1)材料中的 “秦王” 指谁?(2 分)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 “秦王” 的哪一功绩?(2 分) 源:学科网 ZXXK] 材料三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 ??在世界历史中, 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 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请分别写出秦朝、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4 分)这 两种制度的实施,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4 分) (3)“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 声达于四野”。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2 分) “倭人”“割台湾”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规定?(2 分)举出当时台湾军民在反割台斗争中的 两支主要力量。(2 分) (4)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1949 年台湾和大陆因内战而分离。1962 年, 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 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这首被温 家宝总理称为“震憾中华民族”的悲歌,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2 分) 材料四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 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国家以最大的诚意, 尽最大的努力, 实现和平统一。 国家和平统一后, 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 高度自治。[来源:] ――《反分裂国家法》 (5)材料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 的基本方针。该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4 分) 材料五 鉴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的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这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窃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 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 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 并感到只要我们团结统 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光荣之新中国指日可待,因此,中国 需要统一。 ――台湾《中国时报》 (6)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4 分) 52. (2010 年 1 月福建会考 31 题)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 权,谱写了抗击入侵者的光辉 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名称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时间 1840 一 1842 年 1894 一 1895 年 发动国家 ① 日本 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②③ 1900 一 1901 年 德国等 8 国 《辛丑条约》 材料二 邓世昌殉国后,光绪皇帝撰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成。” 材料三 1937 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民族杭战。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政府 宣布无条件投降,9 月 2 日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 年 10 月 25 日台湾光复。 材料四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 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来源:学_科_网] ――罗斯福 (1)填写材料一中的表格(3 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的邓世昌壮烈殉国于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哪一次海战?( l 分) (3)材料三的“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是在什么事变爆发之后?( 1 分) (4)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意义。(3 分) 53.(2010 年春季北京会考 51 题)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追求民主进步是近代中 国发展的潮流。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 18 分) (1) 下列图片是 2009 年 2 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中的鼠首、 兔首。这两件文物的流失与 19 世纪中期发生的哪个重要事件有关?当时中国社会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6 分) (2)结合下列图片和所学,说明中国人民在反侵略、争民主上所做的努力。(8 分)(3)现实中的许多问题与历史有紧密联系。据 2009 年 10 月 20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报道: 中国计划向世界上多家博物馆派遣调查小组, 主要调查收藏于这些博物馆中一百多年 前圆明园遭劫难时被掠夺的文物。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此事的认识。(4 分) 54.(2010 年 1 月黑龙江会考 30 题)研究性试题(4 分)(本题共 2 小题,第 l 小题为必答 题;第 2 小题为选答题, 任选其一作答,多答不加分) 1938 年,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设立细菌战基地,并扩编了 3000 多人的细菌战部 队,代号“满洲第 731 部队”。l940~1945 年,仅在哈尔滨平房地区就有 3000 多人被日军 731 部队在细菌实验室中杀害。 目前,哈尔滨日军侵华“731”遗址保护性开发工作已经启动,目的是将“731”遗址打 造成一处大型战争遗址公园,最大限度发挥其教育作用。如果以此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 习活动,请回答: (1)必答题:你将确定什么题目开展研究活动?(2 分) (2)选答题:①你将通过哪些途径搜集资料?(2 分) ②你将以怎样的方式呈现你的研究成果?(2 分) 07-10 年全国各地会考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 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10.A 18.B 2. D 11.C 19.D 3. D 12.C 20.D 4. C 13.B 21.D 5. A 14.D 22.C 6. C 7. B 15.B 23.B 8. C 16.D 9. D 17.C 解析: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国共两党再 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来源:学科网 ZXXK] 24.C 32.C 40.C 48.A 25.A 33.A 41.C 49.D 26.C 34.B 42.D 27.B 35.C 43.C 28.B 36.D 44.C 29.C 37.A 45.A 30.B 38.B 46.B 31.D 39.C 47.D二、非选择题 50.(1)甲午中日战争(2 分)《马关条约》(2 分)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2 分)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 分)1997 年香港回归(2 分)、1999 年澳门回归(2 分) (3)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2 分) 51.(1)秦始皇赢政。统一六国 (2)秦朝:郡县制度。元朝:行省制度。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维护统一的多民 族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3)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义军和黑旗军 (4)悲愤或爱国 (5)应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6)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只有统一,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兴 旺;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只要答出其中二点即得 4 分,其他思想 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的回答亦酌情给分) 52.(1)①英国(l 分) (2)黄海海战(l 分) (3)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 l 分) (4)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为中国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 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或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护了国家主权(或捍卫了民族尊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任答其中 3 , 即可给 3 分) 53.(1)第二次鸦片战争。(2 分) 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中断。(4 分) (2)在孙中山领导下,发动武昌起义,推翻清王朝,结束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 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 分) 卢沟桥事变后,国共实现合作,全国军民英勇抗日,终于取得胜利。(4 分) (3)一百多年前中国国力衰弱,政府腐败,屡遭侵略,致使文物流失;今天中华民族正在实现复 兴,对被掠文物的调查,也是维护国家的尊严。 (4 分) ② 《马关条约)(l 分)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l 分) 54.(1)只要围绕日军侵华 731 遗址开发活动这一主题回答即可得满分(2 分) (2) (2 分) ①上网、查阅书籍、访问、实地考察等(只要答出任意两点或言之有理即可得满 分) ②论文、调查报告、图片展、演讲等(只要答出任意两点或言之有理即可得满分) (①②两题任选其一作答,多 答不加分)历史会考试题汇编:专题四_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0:12:22 清华园教育网 【收藏此页】【我要打印】【复制链接】07-10 年全国各地会考试题汇编:专题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6 小题,共 0 分) 1.(2007 年江苏会考 7 题)1999 年,九届全国人大修订宪法,把什么内容写进了宪法? A.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科教兴国”的战略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2007 年江苏会考 8 题)1992 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海峡两岸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3.(2008 年 1 月宁夏会考 3 题)阅读下表,该表内容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 政府是? 姓 名 毛泽东 朱 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民 革 李济深 民 革 张 澜 高 岗政 党 中 共 中 共 中 共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 B.人民民主政府? C.多党执政的民主联合政府 D.抗日民主政府民 盟中 共 4.(2008 年 1 月福建会考 5 题)图片、实物与文字一样也承载着历史。图 1 反 映的历史事 件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开国大典 D.中美建交 5. (2008 年 1 月福建会考 6 题)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一 国两制”中的“两制”是 A.两种社会制度 C.两种法律制度 B.两种经济制度 D.两种军事制度[来源:学科网]6.(2008 年 6 月福建会考 6 题)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图 2 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政协会议[来源:学科网 ZXXK] B.中共八大 C.亚非会议 D.香港回归 7. (2008 年海南会考 15 题) 1953 年 12 月, 新中国进行了全国大规模的基层人民代表选举。 广东省归国华侨陈聪参加选举大会后,兴奋地说:“我活了九十多岁,到过许多国家,没有 见过这样民主的选举。”它表明我国正逐步形成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直接选举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8.(2008 年江苏会考 8 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国宣布 采用“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最早出现在 A.《中美联合公报》 C.“一国两制”构想 B《告台湾同胞书》 D.“九二共识”9.(2008 年山东会考 4 题)新中国成立初,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其中不 包括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一国两制10.(2009 年江苏会考题)我国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法律文 献是 11. (2009 年江苏会考题) “自从 1949 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 我们之间音讯不通. 来 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 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据材料信息,这应出自 A.1979 年《告台湾同胞书》 B.1992 年“九二共识” C.1995 年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大业谈话 D.2005 年胡锦涛与连战会谈新闻公告 12.(2009 年浙江会考 7 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图 2 所示会议主要成果的是 [来源:]A. 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确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方针 D.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3.(2009 年浙江会考 8 题)“忆往昔,求和割地华夏声咽忍顾黎民血;看今朝,喜迎回 归举国同庆再造中国魂。”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这幅对联主题的是 A.开国大典 C.改革开放 B.“文革”结束 D.香港回归14.(2009 年山东会考 5 题)某网站准备在 2009 年组织一系列的纪念或庆祝活动,其中不 可能有 A.纪念五四运动 90 周年 B.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周年 C.纪念中美正式建交 30 周年 D.庆祝香港回归 15 周年 15.(2009 年广东会考 11 题)中共十五大确定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科教兴国 B.依法 治国 C.平反冤假错案 D.政企分开16.(2009 年广东会考 45 题)“一国两制”构思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 组成部分。关于“一国两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首次成功运用于解决澳门问题 B.是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确定的方针 C.20 世纪 50 年代得到了系统阐述 D.20 世纪 60 年代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 17.(2009 年 1 月福建会考 7 题)1949 年 10 月 l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 成立。其施政纲领是 A.《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共同纲领》 D.《论 联合政府》18.(2009 年 1 月福建会考 8 题)2008 年 11 月 3 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应海基会董事长 江丙坤邀请,率团访问台湾。访台期间,签署了四项协议,有力促进了两岸直接“三通”。 “三通”指的是 A.通邮、通航、通商 C.通邮、通路、通商 B.通邮、通航、通电 D.通信、通电、通路19.(2009 年 6 月福建会考 7 题)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 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团结 C.民族平等 D.各民族共同繁荣20.(2009 年 6 月福建会考 8 题)邓小平同志曾经说:“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 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表明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构想是 A.武力统一 B.“一中一台” C.“一边一国” D.“一国两制”21.(2010 年江苏会考 14 题)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 建国前夕,毛泽东、 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忘迄今实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 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 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22.(2007 年广州会考 7 题)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23.(2008 年天津会考 10 题)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是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24.(2010 年广东会考 10 题)1956 年,中国共产党为处理与民主党派的关系而提出的方 针是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B.“求同存异” D.“调整、巩 固、充实、提高”25.(2010 年 1 月山东会考 8 题)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20 世纪 80 年代初邓小 平明确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是 A.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了“九二共识” B.香港回归 C.海峡两岸实现了通邮、通商、通航 D.澳门回归 26.(2010 年 6 月广东会考 45 题)1949 年 1 月,毛泽东、周恩来向宋庆龄发出邀请电 报:“中国革命胜利的形势已使反动派濒临死亡的末日??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 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是指 A.筹建新中国 C.召开中共七大 B.召开人民代表大会 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27.(2010 年 1 月新疆会考 8 题)“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是 A.“九二共识” C.经济特区的设立 B.两岸实现“三通” D.香港、澳门的回归28.(2007 年广州会考 8 题)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国家主席是 29.(2010 年 1 月黑龙江会考 6 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规定了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体现这一规定的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宗法分封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0.(2010 年 1 月新疆会考 7 题)右图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来源:学_科_网] 31.(2010 年广东会考 45 题)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 类型的宪法,它 A.标志着新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律体系 C.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件 32.(2010 年春季北京会考 13 题) 明确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国家领导人是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叶剑英 D. 邓小平 D.是新中国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文 B.标志着新中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33.(2010 年 1 月黑龙江会考 7 题)村民杨明在 2000 年通过直接选举成为村民委员会主 任。他能当选的法律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C.《刑事诉讼法》 D.《民事诉讼法》 34.(2006 年广州会考 6 题)新时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是 A.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 C.汪辜会谈签署的有关协议 B.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D.中央人民政府的“三通”倡议35.(2009 年湖南会考 17 题)20 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同志为实现祖国统一而提出的 伟大构想是 A.“一国两制” B.改革开放 C.“科教兴国” D.“国项基本原则” 36.(2010 年湖南会考 13 题)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满足少数民 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7.(2010 年 6 月广东会考 10 题)首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朱德 D.周恩来38.(2010 年广东会考 11 题)“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香港、澳 门回归祖国后,成为 A.经济特区 济开放区 39.(2010 年 1 月黑龙江会考 5 题)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澳门的顺利回归是下列哪一方针运用的结果 A.民主集中 C.武力 统一 B.“一国两制” D.多党合作 B.民族自治区 C.特别行政区 D.经40. (2007 年海南会考 6 题)海南省的行政区划中包括 4 个黎族自治且和 2 个黎苗自治县。 由此看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41.(2010 年 1 月福建会考 8 题)澳门回归祖国十年的实践,证明了“一国两制”构想具 有强大的生命力。提出这一伟大构想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 泽 民 D.胡锦涛42.(2010 年浙江会考 8 题)图 2 所示文献是在下列哪一会议上制定通过的?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43.(2007 年海南会考 5 题)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 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 表明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 构想是 A.武力统一B.一国两制C.一边一国D.一中一台44.(2010 年 6 月广东会考 11 题)1995 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 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强调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荣辱与共 B.一个中国 C.和平共处 D.求同存异45. (2010 年春季北京会考 11 题)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取得的重大 成果是 A.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普遍推行基层民主选举46.(2010 年浙江会考 11 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下列求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②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④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0 分) D.①②④③47 . (2008 年 1 月宁夏会考 24 题) 1949 年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庄严宣告: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请回答: (1)简要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加深、形成的过程。(6 分) (2)中国人民“站立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3 分) (3)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而且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列举你认为能够说明中华民族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事(列举三件即可)。(6 分) 48.(2008 年 6 月福建会考 31 题)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推动民主与法制建设最 重要的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是我要捍卫国家 主席的尊严。你们 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 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刘少奇 (1)根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它对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 权的归属作了怎样的规定?(4 分) (2)根据材料二,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1 分) (3)材料三是“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批斗时说的一番话,读了它,你有何感想?(3 分) 49.(2008 年江苏会考 37 题)政治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 法制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10 分) 材料一 第一章 第四条 第三章 总纲 中华民国, 以参议院、 临时大总统、 国务员、 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来源:] 参议院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 临时大总统 副总统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法院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国民国临时约法》第二十九条 第三十条 第六章第四十八条 第五十一条材料二:某一年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材料三: 第一章 第二条 总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 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 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各民族自治地 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什么原则?(1 分)这部 约法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2 分) (2)材料二中《人民日报》报道的会议召开于哪一年?(1 分)这次会议通过的宪法具有 怎样的性质?(1 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新中国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3 分) (4)1999 年九届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什么内容写进宪法,从而使中国的民主法制 建设达到新的高度?(2 分) 50.(2008 年 7 月宁夏会考 21 题)材料一: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 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 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1912 年 3 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材料三: 1982 年 1982 年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共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 方针 1979 年 全国人大通过一系列法律,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000 年 [来源:Z+]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3 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所提供的信息,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政治制度建设的重大成就。(6 分) [来源:学科网 ZXXK] (3)从材料可以看出,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1 分) 51.(2009 年 7 月新疆会考 27 题)回答下列有关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12 分)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于什么时候的哪次会议? (2)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1956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合作的方针是什么? 52. (2010 年 7 月新疆会考 26 题)材料一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百年前……, 日本帝国主义……强行攫取了台湾及澎湖列岛, 使台湾人民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生活了半个世 纪之久。……五十年 前,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1945 年 10 月 25 日,台湾与澎湖列岛重归中国版图,台湾同胞以此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枷锁。但是,由于众所 周知的原因,1949 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来源:学科网] 材料二 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 实事求是, 提出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解决台湾问 题的重要论断和思想,确立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方针。 材料三 但是, 值得所有中国人警惕的是, 近年来台湾岛内分离倾向有所发展, “台独” 活动趋于猖獗。某些外国势力进一步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些活动不仅阻碍着中 国和平统一的过程,而且成胁着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以上引自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 请回答: (1)一百多年前,日本是通过什么侵华战争、条约攫取了台湾与澎湖列岛的?材料一中 所说的“众所周知的原因”指什么?(6 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出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是什么?试说 出这一方针成功运用的两个事例。(6 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影响台湾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2 分) 53.(2007 年浙江会考 29 题)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 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材料二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1)材料中的“秦王”指谁?(2 分)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2 分) 材料三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 ??在世界历史中, 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 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请分别写出秦朝、元朝为加强中央集 权而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4 分)这 两种制度的实施,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4 分) (3)“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 声达于四野”。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2 分) “倭人”“割台湾”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规定?(2 分)举出当时台湾军民在反割台斗争中的 两支主要力量。(2 分) (4)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1949 年台湾和大陆因内战而分离。1962 年, 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 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这首被温 家宝总理称为“震憾中华民族”的悲歌,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2 分) 材料四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 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国家以最大的诚意, 尽最大的努力, 实现和平统一。 国家和平统一后, 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 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5)材料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 的基本方针。该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4 分) 材料五 鉴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的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这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窃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 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 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 并感到只要我们团结统 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光荣之新中国指日可待,因此,中国需要统一。 ――台湾《中国时报》 (6)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4 分) 54.(2006 年广州会考 38 题)2003 年 12 月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指出:中华民 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 2000 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 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 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说流派, 这就是有 名的“诸子百家”。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质,许多人民 性和民主性 的好东西。……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 据此回答: (1)在儒家孔孟思想中最能体现“人民性”的思想是什么?(2 分) (2)简述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发展所 作的主要贡献。(5 分) (3)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党建立了哪些民主政治制度?(3 分) 55.(2010 年夏季山东会考 21 题)(22 分)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 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优于他人担任公职,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来源:学_科_网 Z_X_X_K] ①依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4 分) 材料二 英人于世界民族中, 诚不愧为先觉, 彼既认明王权不当绝对, 即创为根本大法,使国中贤智,得所准据,以发抒其意气。 ――章士钊《政本》 ②材料二中的“根本大法”是指哪部法律?(3 分)以此为依据英国逐渐确立了什么政 体?(3 分)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差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 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 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 《中华民 国临时约法》 ③依据材料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赵利剑两极格局的形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