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深度报告生存报告(三):38家企业为什么死去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健康界APP
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的产业报道
互联网医疗生存报告:38家企业为什么死去? (附完整名单)
来源:动脉网
世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悦读达人」告诉你如何用国际、国内最佳医管理念和运营实践打造你的思想利器!
亦步亦趋的互联网医疗,夹杂着资本热潮和各方质疑……有多少存活了下来,又有多少被迫提前退场。
在第二篇报告中,通过数据整理,我们对2011年以来成立的互联网+医疗企业的投融资数据和创始人背景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统计了9个细分领域成立的企业数量和投融资金额。之前的这些数据统计的是目前还在运营的互联网+医疗企业,看看他们为什么活下来,哪些领域发展得更好。而接下来,我们将统计已经停止运营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名单,分析它们所在的行业背景,以及死亡的原因。或许,这部分分析对于还在运营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来说,有更大的参考价值。时时刻刻审视自己,避免走别人的老路。以下是第三部分曾经,在网络上流传一份移动医疗死亡名单,关注该报道的创业者非常多。名单中披露了20多家死去的互联网+医疗企业,但其中只有4家获得了天使投资,多数企业并没有获得投资就已经死掉。分析这份名单的价值其实并不大,每年新创立的公司数不胜数,很多时候可能我们还没来得及收录就已经倒闭。这一次,我们统计的死亡名单全部是有获得投资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有获得投资,第一,说明这些企业的创始人、团队和商业模式已经得到了资本的初步认可;第二,这些企业在资本的支持下,能够更好地去实现自己的想法。所以,这份死亡名单能够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更有价值。一.我们是如何判断一家企业死亡的既然我们关注的是互联网+医疗企业的生存状况,那么我们首先就是从互联网着手,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做企业调查。第一,查看企业APP的更新时间,下载使用。手机APP一般是互联网+医疗企业触网的主要产品,如果APP半年以上未更新,加入死亡企业名单待查。第二,查看企业微信公众号,关注并使用,内容有3个月以上未更新的加入死亡企业名单待查。第三,没有APP和微信公众号的企业,查找企业官方网站,企业新闻有3个月以上未更新的加入死亡企业名单待查。第四,查询企业官方网站所公布的客服电话和工作电话,工作时间拨打电话看是否有人接听。以上是我们作为用户去尝试使用产品和联系这些企业的常用方式。当然,我们要判断一家企业是否死亡必须非常小心谨慎,以上四个条件必须全部满足才能做出最后的判断。在最开始的第一轮企业整理中,我们找出来了66家疑似死亡的互联网+医疗企业。但是在经过后两轮的电话核实之后,我们排除掉了28家,最后确定的死亡名单是38家。被排除掉的28家企业多多少少在产品上有些问题才会一开始被我们列入名单中,比如APP应用和企业公众号长时间没有更新,网站无法打开等等。虽然最后经过电话核实,这些企业仍在运营,被我们移出名单。但是作为互联网+医疗企业,忽视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平台上的内容更新并不是件好事。他们虽然现在还活着,还能坚持多久就只能打一个问号了。二.38家死亡互联网+医疗企业全名单三.38家企业总融资量接近1000万美金这38家企业获得的总投融资额达到了965万美金,加上一些企业未透露的投融资数据,总量应该超过了1000万美金。其中,获得投资额最高的就是今年曝光度最高的“药给力”,总计获得166万美金投资。药给力第一轮天使轮获得数百万元人民币的投资,而A轮由同渡创投、中国平安(平安创新投)、联创策源共同投资了数千万元。排名第二的是一家智能健康硬件厂商,总计获得159万美金的投资。该企业所生产的智能健康硬件产品体脂称在网上还有销售,但是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更新在2016年6月停止,官网BBS关闭,公司的办公电话和400服务电话连续三天都无人接听,应该也是遭遇了重大变故。四.7家企业进入A轮大部分死亡企业还停留在天使轮,天使轮的获投金额绝大多数在100万人民币左右。但是在产品经过验证后发现市场接受度不高,盈利模式不清晰的原因下,很难再能获得资金。有7家企业能进入A轮,他们的占比也非常大,达到了18.4%。这些企业无论在名气还是用户数据上其实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资金对于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但是导致其失败的原因是也是多方面的。五.互联网背景是关键词创始人具有互联网行业标签的一共有27家,占其中的71%,而具有医疗背景的只有3家,占其中的7.9%。医疗过程对比较专业,如果互联网人没有深入对医疗行业进行了解,导致错误判断市场痛点,没有找到好的盈利模式,就非常容易失败。同时,医疗行业进入门槛高,是否掌握真正的医疗资源才是决定“生死”的问题。如何把握住患者真正的需求,并将需求转化成产品,这是移动医疗企业不得忽视的问题。六.健康保健和寻医诊疗领域最多绝大多数互联网人只能切人门槛相对较低的健康保健和寻医诊疗这两个市场,因为这两个领域属于轻医疗、轻技术行业。但是这两个领域的很多细分市场都已经有了行业独角兽,要想获得成功非常不易。特别是近两年成立的健康保健和寻医诊疗的企业能获得成功的更少,除非是“平安好医生”这种能够依托于大平台的项目。七.平均存活时间我们统计了25个能明确查出最后产品更新时间的公司,记录了他们从诞生到死亡的时间。这些企业的平均存活时间为19.6个月。超过24个月的公司占比较多,而不足一年就死掉的公司也同样多。这说明了创业型公司死亡的两个关键时间点。一个是早期,一个是成立后的第三年。我们统计的企业都已经有天使资金的支持,说明了商业模式已经获得了投资人的认可。这一年中,如果创始人的想法得到市场检验后出现偏差,后续资金就会立马出现问题。如果创始人一心忙于商业模式的改进,忽略了融资和商业模式并行,那就更危险了。所以,能从天使轮熬到A轮,必须在商业模式和产品两方面得到验证。同时,第三年也是创业公司的一个难关。此时公司可能会有更好的资金支持,但是商业模式没有突破,产品不盈利,仅仅依靠补贴烧钱积累用户,就很容易死在这个时间点上,特别是线下O2O企业。八.资本短缺不是死亡主因而在死亡的企业中,以虚假痛点成为死因中排名最高的选项。作为首家拿到A轮的送药O2O企业,药给力在今年的倒下无疑让整个行业感到寒意,倒在了B轮的门槛上。从药给力市场总监连佳星发布的公告来看,药给力暂停服务的主因是融资失败导致资金链断裂。“我们团队一度在融资背景艰难的情况下,从去年12月到今天,一直把宝押在了一家已确定投资的传统药企,连投资协议都走完了,变卦其实只在一夜间,但调整已经来不及。”将失败问题归结为资金问题,这似乎是很多O2O创业惯用的解释。但是,在动脉网看来,这种能简单复制的线下O2O模式本身的盈利模式才是导致药给力死亡的原因。首先药品是低频刚需的商品,尤其是非处方药,其次是物流方面的大量支出,盈利模式无法支撑后续的发展。最后,药给力的数据本身就存在水分——通过0.1元的创可贴刷起来的订单量,和通过烧钱积累的用户,其实毫无价值,注水的数据早就不能作为博得资本方的信任。再加上第一篇报告中,汇总的2016年投融资金额早已超过去年同期,一味地把企业生存问题推到资本寒冬,并不合适。研究生也是一个值得分析的例子,创始人姬十三是神经生物学博士,而且有科学松鼠会和果壳网两个成功的互联网项目经验,可以说具备了互联网和医疗双重背景。姬十三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他很看好女性健康的市场,于是推出了这款备孕APP。但是最后因为精力不够,产品越往前就会觉得它的难度很大,因为整体需要调动资源的需求,超出了整个团队的能力。还有个很大的原因可能是过高估计了备孕市场的容量和APP存活度。备孕对于女性来说,一生只有1、2次,每次只有2、3个月的关注期,产品一开始就存在用户数量不够,使用存活度低的致命问题。九.对互联网+医疗公司的发展提出建议互联网+医疗行业的用户活跃度相对较低,使得行业必须走出自己的道路,不能完全照搬互联网行业的经验。基于之前的分析,我们对于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寒冬”之说,并不认可。相反,今年移动医疗行业所获得的融投资金额屡创新高。移动医疗企业需要存活和发展,需要企业不断进行行业深挖,找到市场真正的痛点。对于盈利模式不明的互联网+医疗来说,“春天”还未真正来到,我们期待寻找到最正确的模式,为医改、医疗机构、患者提供最实惠便捷的服务,真正打通医疗全流程的院内与院外。我们建议创业者进入互联网+医疗行业中时,对企业的发展瓶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思考点。对医疗资源的掌握程度互联网+医疗,相比互联网更重要的是医疗活动。真正能够提供这个需求的,只有医院和医生。医院和医生在这个服务中所处的位置,是任何互联网产品无法取代的。要想突破盈利模式的困境,就必须抓住“医”字。没有医疗资源就贸然进入这个行业,容易成为炮灰。产品的定位移动医疗要把握住患者的真正需求,设计好正确的定位产品。好的产品能够解决一定的问题,而且是患者有真正需求的。比如糖尿病的慢病管理,患者需要长期关注血糖,控制饮食。只是在2016年,互联网+医疗企业早已经饱和,无论是前段的健康管理、自诊、自疗,中段的挂号诊疗,后段的管理康复,都已经有大量的企业杀入,如何才能找到蓝海脱颖而出,需要的是创业者的智慧。正确盈利模式的分析,是否具有资本变现的能力这才是企业能否存活的关键,做生意最终的目的是赚钱的。先从医院、医生护士、医药企业和患者中找到谁为产品买单,再提升产品的硬实力。互联网产品最重要的是流量,有了流量才能谈变现。我们在调查的700多家企业中,死亡的看起来只有不到40家,但是大量企业推出的APP在单一市场中下载量只有几百次,谈何变现?医疗创业更加精英化在统计完这700多家企业后,我们有一个感受,医疗创业和TMT相比,整体要更精英化。学生式的创业和靠想象力很难获得成功。不管是互联网出身还是医疗出身,前提就是在各自领域都需要很强的个人能力和团队捏合能力。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可以看到,死亡的企业,大部分出现在痛点不精准和跨界难上面,这对互联网出身和医疗出身的创业者是一样的。至少在目前为止,医疗行业并没有像TMT一样,靠资本就能把市场一下子推高,从而养成用户习惯再来占有市场。目前的几个独角兽,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完全靠烧钱迅速达到巨大的规模。一句话,医疗创业得走心。不管是资本寒冬,还是资本暖冬,其实都和企业做大或死亡的关系不是最大的。完。
付费查看全文(0元)
付费查看全文(0元)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
相关附件下载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扫描二维码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初次见游客,大熊猫幼仔抱着饲养员的腿不放。
一辆小轿车和路过的火车发生碰撞,事故致2死1伤。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在第二篇报告中,通过数据整理,我们对2011年以来成立的互联网+医疗企业的投融资数据和创始人背景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统计了9个细分领域成立的企业数量和投融资金额。之前的这些数据统计的是目前还在运营的互联网+医疗企业,看看他们为什么活下来,哪些领域发展得更好。而接下来,我们将统计已经停止运营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名单,分析它们所在的行业背景,以及死亡的原因。或许,这部分分析对于还在运营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来说,有更大的参考价值。时时刻刻审视自己,避免走别人的老路。
  互联网医疗生存报告共分为三个部分:
  互联网医疗生存报告(三):他们为什么死去? 资本寒冬不能做替罪羊
  以下是第三部分
  曾经,在网络上流传一份移动医疗死亡名单,关注该报道的创业者非常多。名单中披露了20多家死去的互联网+医疗企业,但其中只有4家获得了天使投资,多数企业并没有获得投资就已经死掉。分析这份名单的价值其实并不大,每年新创立的公司数不胜数,很多时候可能我们还没来得及收录就已经倒闭。
  这一次,我们统计的死亡名单全部是有获得投资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有获得投资,第一,说明这些企业的创始人、团队和商业模式已经得到了资本的初步认可;第二,这些企业在资本的支持下,能够更好地去实现自己的想法。所以,这份死亡名单能够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更有价值。
1我们是如何判断一家企业死亡的
  既然我们关注的是互联网+医疗企业的生存状况,那么我们首先就是从互联网着手,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做企业调查。
  第一,查看企业APP的更新时间,下载使用。手机APP一般是互联网+医疗企业触网的主要产品,如果APP半年以上未更新,加入死亡企业名单待查。
  第二,查看企业微信公众号,关注并使用,内容有3个月以上未更新的加入死亡企业名单待查。
  第三,没有APP和微信公众号的企业,查找企业官方网站,企业新闻有3个月以上未更新的加入死亡企业名单待查。
  第四,查询企业官方网站所公布的客服电话和工作电话,工作时间拨打电话看是否有人接听。
  以上是我们作为用户去尝试使用产品和联系这些企业的常用方式。当然,我们要判断一家企业是否死亡必须非常小心谨慎,以上四个条件必须全部满足才能做出最后的判断。在最开始的第一轮企业整理中,我们找出来了66家疑似死亡的互联网+医疗企业。但是在经过后两轮的电话核实之后,我们排除掉了28家,最后确定的死亡名单是38家。
  被排除掉的28家企业多多少少在产品上有些问题才会一开始被我们列入名单中,比如APP应用和企业公众号长时间没有更新,网站无法打开等等。虽然最后经过电话核实,这些企业仍在运营,被我们移出名单。但是作为互联网+医疗企业,忽视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平台上的内容更新并不是件好事。他们虽然现在还活着,还能坚持多久就只能打一个问号了。
238家死亡互联网+医疗企业全名单
  注:从尊重考虑,企业名字我们省去了一字。如果企业信息登记有误,欢迎联系我们,文末有联系方式,谢谢。
338家企业总融资量接近1000万美金
  这38家企业获得的总投融资额达到了965万美金,加上一些企业未透露的投融资数据,总量应该超过了1000万美金。其中,获得投资额最高的就是今年曝光度最高的“药给力”,总计获得166万美金投资。药给力第一轮天使轮获得数百万元人民币的投资,而A轮由同渡创投、中国平安(平安创新投)、联创策源共同投资了数千万元。排名第二的是一家智能健康硬件厂商,总计获得159万美金的投资。该企业所生产的智能健康硬件产品体脂称在网上还有销售,但是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更新在2016年6月停止,官网BBS关闭,公司的办公电话和400服务电话连续三天都无人接听,应该也是遭遇了重大变故。
47家企业进入A轮
  大部分死亡企业还停留在天使轮,天使轮的获投金额绝大多数在100万人民币左右。但是在产品经过验证后发现市场接受度不高,盈利模式不清晰的原因下,很难再能获得资金。有7家企业能进入A轮,他们的占比也非常大,达到了18.4%。这些企业无论在名气还是用户数据上其实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资金对于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但是导致其失败的原因是也是多方面的。
5互联网背景是关键词
  创始人具有互联网行业标签的一共有27家,占其中的71%,而具有医疗背景的只有3家,占其中的7.9%。医疗过程对比较专业,如果互联网人没有深入对医疗行业进行了解,导致错误判断市场痛点,没有找到好的盈利模式,就非常容易失败。同时,医疗行业进入门槛高,是否掌握真正的医疗资源才是决定“生死”的问题。如何把握住患者真正的需求,并将需求转化成产品,这是移动医疗企业不得忽视的问题。
6健康保健和寻医诊疗领域最多
  绝大多数互联网人只能切人门槛相对较低的健康保健和寻医诊疗这两个市场,因为这两个领域属于轻医疗、轻技术行业。但是这两个领域的很多细分市场都已经有了行业独角兽,要想获得成功非常不易。特别是近两年成立的健康保健和寻医诊疗的企业能获得成功的更少,除非是“平安好医生”这种能够依托于大平台的项目。
7平均存活时间
  我们统计了25个能明确查出最后产品更新时间的公司,记录了他们从诞生到死亡的时间。这些企业的平均存活时间为19.6个月。超过24个月的公司占比较多,而不足一年就死掉的公司也同样多。这说明了创业型公司死亡的两个关键时间点。一个是早期,一个是成立后的第三年。我们统计的企业都已经有天使资金的支持,说明了商业模式已经获得了投资人的认可。这一年中,如果创始人的想法得到市场检验后出现偏差,后续资金就会立马出现问题。如果创始人一心忙于商业模式的改进,忽略了融资和商业模式并行,那就更危险了。所以,能从天使轮熬到A轮,必须在商业模式和产品两方面得到验证。
  同时,第三年也是创业公司的一个难关。此时公司可能会有更好的资金支持,但是商业模式没有突破,产品不盈利,仅仅依靠补贴烧钱积累用户,就很容易死在这个时间点上,特别是线下O2O企业。
8资本短缺不是死亡主因
  而在死亡的企业中,以虚假痛点成为死因中排名最高的选项。作为首家拿到A轮的送药O2O企业,药给力在今年的倒下无疑让整个行业感到寒意,倒在了B轮的门槛上。从药给力市场总监连佳星发布的公告来看,药给力暂停服务的主因是融资失败导致资金链断裂。“我们团队一度在融资背景艰难的情况下,从去年12月到今天,一直把宝押在了一家已确定投资的传统药企,连投资协议都走完了,变卦其实只在一夜间,但调整已经来不及。”将失败问题归结为资金问题,这似乎是很多O2O创业惯用的解释。
  但是,在动脉网看来,这种能简单复制的线下O2O模式本身的盈利模式才是导致药给力死亡的原因。首先药品是低频刚需的商品,尤其是非处方药,其次是物流方面的大量支出,盈利模式无法支撑后续的发展。最后,药给力的数据本身就存在水分――通过0.1元的创可贴刷起来的订单量,和通过烧钱积累的用户,其实毫无价值,注水的数据早就不能作为博得资本方的信任。再加上第一篇报告中,汇总的2016年投融资金额早已超过去年同期,一味地把企业生存问题推到资本寒冬,并不合适。
  研究生也是一个值得分析的例子,创始人姬十三是神经生物学博士,而且有科学松鼠会和果壳网两个成功的互联网项目经验,可以说具备了互联网和医疗双重背景。姬十三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他很看好女性健康的市场,于是推出了这款备孕APP。但是最后因为精力不够,产品越往前就会觉得它的难度很大,因为整体需要调动资源的需求,超出了整个团队的能力。还有个很大的原因可能是过高估计了备孕市场的容量和APP存活度。备孕对于女性来说,一生只有1、2次,每次只有2、3个月的关注期,产品一开始就存在用户数量不够,使用存活度低的致命问题。
9对互联网+医疗公司的发展提出建议
  互联网+医疗行业的用户活跃度相对较低,使得行业必须走出自己的道路,不能完全照搬互联网行业的经验。基于之前的分析,我们对于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寒冬”之说,并不认可。相反,今年移动医疗行业所获得的融投资金额屡创新高。移动医疗企业需要存活和发展,需要企业不断进行行业深挖,找到市场真正的痛点。对于盈利模式不明的互联网+医疗来说,“春天”还未真正来到,我们期待寻找到最正确的模式,为医改、医疗机构、患者提供最实惠便捷的服务,真正打通医疗全流程的院内与院外。
  我们建议创业者进入互联网+医疗行业中时,对企业的发展瓶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思考点。
  对医疗资源的掌握程度
  互联网+医疗,相比互联网更重要的是医疗活动。真正能够提供这个需求的,只有医院和医生。医院和医生在这个服务中所处的位置,是任何互联网产品无法取代的。要想突破盈利模式的困境,就必须抓住“医”字。没有医疗资源就贸然进入这个行业,容易成为炮灰。
  产品的定位
  移动医疗要把握住患者的真正需求,设计好正确的定位产品。好的产品能够解决一定的问题,而且是患者有真正需求的。比如糖尿病的慢病管理,患者需要长期关注血糖,控制饮食。只是在2016年,互联网+医疗企业早已经饱和,无论是前段的健康管理、自诊、自疗,中段的挂号诊疗,后段的管理康复,都已经有大量的企业杀入,如何才能找到蓝海脱颖而出,需要的是创业者的智慧。
  正确盈利模式的分析,是否具有资本变现的能力
  这才是企业能否存活的关键,做生意最终的目的是赚钱的。先从医院、医生护士、医药企业和患者中找到谁为产品买单,再提升产品的硬实力。互联网产品最重要的是流量,有了流量才能谈变现。我们在调查的700多家企业中,死亡的看起来只有不到40家,但是大量企业推出的APP在单一市场中下载量只有几百次,谈何变现?
  医疗创业更加精英化
  在统计完这700多家企业后,我们有一个感受,医疗创业和TMT相比,整体要更精英化。学生式的创业和靠想象力很难获得成功。不管是互联网出身还是医疗出身,前提就是在各自领域都需要很强的个人能力和团队捏合能力。
  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可以看到,死亡的企业,大部分出现在痛点不精准和跨界难上面,这对互联网出身和医疗出身的创业者是一样的。
  至少在目前为止,医疗行业并没有像TMT一样,靠资本就能把市场一下子推高,从而养成用户习惯再来占有市场。目前互联网医疗的几个独角兽,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完全靠烧钱迅速达到巨大的规模。
  一句话,医疗创业得走心。不管是资本寒冬,还是资本暖冬,其实都和企业做大或死亡的关系不是最大的。
  广告一下:我们正在做跨境医疗的研究分析,欢迎相关的创业者、投资人或者产业链上的朋友们和我们联系,可以联系作者刘宗宇,微信:q。
  策划刘辉光
  撰写刘宗宇
  莫人英、王广龙对此报告亦有帮助。
  注:动脉网的系列报告的信息主要来源于蛋壳研究院数据库和部分公开资料,我们保证对数据进行客观性分析,但对一些数据来源本身的真实性并不能做保证。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
  对报告有任何意见反馈,欢迎与作者联系,刘宗宇,微信:q。
  相关阅读: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动脉网(www.vcbeat.net,微信号:vcbeat...
1240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附近人在搜什么
看完了50家上市公司年报的互联网医疗,这里是结论
四月维夏,草长莺飞,A股2800多家上市公司2015年的年报披露也终告结束。上市公司作为一国经济的基本元素和基础,理应体现“新经济”的脉动。作为“新经济”的代表性行业,互联网医疗风暴从2014年开始初显并席卷全行业,在经过了1.0时代的网上挂号到2.0时代的网上轻问诊后,互联网医疗正在向3.0时代进发。据不完全统计,A股上市公司中已有超过50家公司涉足互联网医疗业务。作为最直观反映公司一年经营状况的报告,互联网医疗业务在相关涉足上市公司经营中的业绩贡献、战略地位如何,哪些业务尚待培育,哪些领域业已成长?牛皮可以越吹越大,数字不会轻易说谎,我们不妨盘点一些“年报里的互联网医疗”。大部分尚未形成规模化盈利模式对公司业绩贡献不大在行业诉求以及广阔前景下,互联网医疗领域成为众多资本方的掘金地,参与其中的A股上市公司也因前期涉足、未来愿景受到二级市场的追捧。你可以说理想美好,现实骨感,也可以说风物长宜放眼量,莫盯现下三两钱。但从年报反映情况看,互联网医疗在医疗服务行业中,仍尚未形成规模化盈利模式是不争的事实。以康美药业为例,其在年报中已经将“用互联网思维布局的‘大健康+大平台+大数据+大服务’体系”作为主要业务模块,但由中药饮片和中药材贸易组成的中药板块依然是目前营业收入占比最高的业务板块。从年报中可以发现,康美药业全面推行的“互联网+大健康”战略主要集合在当期新设的子公司“康美健康云服务有限公司”上,集合了B2B(大宗交易)、B2C(医药电商)、O2O(智慧药房、社区健康)、互联网医疗服务(移动医疗)等多个平台业务。而这家子公司截至12月31日底,净资产不过650余万元,当期亏损340余万元。心血管医疗器械生产商乐普医疗为我们揭示了移动医疗业务的成长道阻且长。这家上市公司将移动医疗业务归入其“策略性业务”,并作为主营业务之一。在乐普医疗的年报显示,报告期内,移动医疗实现收入979.28万元,同比增长207.54%。不过各项投入支出共计5194.90万元。乐普医疗的移动医疗业务营收不及投入的五分之一。今年2月,乐普医疗对外宣称募集资金9.92亿元,其中2.73亿用于心血管网络医院及O2O营销网络体系建设。网络医院目前已投入2000万人民币,尚未实现营业收入。也就是说,如果算上其O2O业务,这一数字逆差将更加惊人。报告期内,乐普医疗的管理费用大幅增长92.55%,公司方面将“进一步加大对移动医疗及医疗服务板块的投入以及研发投入影响”作为主要原因之一。真实也好,借口也罢,一些上市公司的互联网医疗业务甚至成为拖累公司业绩的理由。2014年底,小米以2500万美元投资A股上市公司九安医疗,将其作为自己在移动健康领域的重要布局,甚至承诺两年内不再投资“基于健康大数据的医疗平台”。九安医疗也成为最早向移动医疗转型的传统医疗器械类公司。不过九安医疗向移动医疗的转型并不顺利——至少年报上的数字显示如此。2015年公司年报显示亏损1.4亿元,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三个指标较2014年大幅下滑。九安医疗对此的解释有点“甩锅”意味:“主要原因是2014年底公司与小米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后,成为小米公司在移动健康领域的合作伙伴。2015年公司加大了向小米公司的销售,但给予小米公司的供货价格略低。”尽管出师不利,不过九安医疗似乎向移动医疗转型的初衷依然不改,不仅在年报中24次提到移动医疗,还表示要“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移动医疗服务的高科技企业”,甚至提出“到2018年,力争实现以下目标:公司移动医疗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二”的宏伟目标。九安医疗的愿景能否实现,尚待时间证明。即使是互联网医疗“第一梯队”的公司,目前能带给投资者的回报依然有限。以微医集团(挂号网)为例,上市公司复星医药通过全资子公司累计持有挂号网9.73%股权,投资总额高达6500万美元。但是无论是复星医药2014年年报还是2015年年报,都显示微医集团对上市公司的利润贡献是0。虽然愿景美好,但是实现需要更多时间,一些上市公司的医疗互联网+业务需要更多时间打磨适配。血糖仪生产商三诺生物2013年就投资了糖护科技,其后双方共同推出了手机血糖仪等互联网医疗产品。不过三诺生物曾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披露,手机血糖仪“现在市场上销量不大”。在2015年的年报中还可以发现,三诺生物称其“亲智、金智、安捷、糖护士金等新型血糖监测系统”“基于数据传输技术的POCT产品”(如微信血糖仪)等产品依然还在研发阶段,有待完善和定型。外延收购合作布局上市公司“买买买”不手软2015年,多家上市公司都重点关注医疗信息化和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并购机会,“买买买”不手软,通过一系列的行业布局,快速延伸了自己在大医疗领域的产业链,为公司拓展互联网医疗业务奠定基础。有些上市公司采用外部并购的方式切入互联网医疗,对优质资产的收购势在必行,但这些资产的价格通常也所费不菲。如华平股份为了进入互联网医疗和医疗信息化行业,分别以自有资金5875万元和3000万元收购郑州新益华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和易保互联医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长期股权投资。仁和药业为进一步转型医药电商,2015年对药房网和叮当快药2.77亿和7212万元的两笔收购也堪称大手笔。近年A股中涉及医疗行业并购中单次交易规模最大的一次并购也出现在互联网医疗领域。日,深天地A停牌宣布重组。随后,深天地发布公告称,拟总计约55亿元收购互联网医疗资产友德医和赢医通100%的股权,以实现多元化发展。根据公告,友德医100%股权整体作价金额为20亿元,赢医通100%股权整体作价金额为35亿元,全部收购预计规模将达到5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全国首家获国家卫计委许可的网络医院广东省网络医院就是依托于友德医技术平台。一些非医药企业也借并购之机抢食市场份额,如达实智能本是传统的建筑服务商,日公布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就宣布斥资8.7亿收购久信医疗100%资产,跨界进军智慧医疗产业。海通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余文心曾表示:现在很多互联网医疗公司在初期就有很高的估值,“贵到上市公司根本买不起”,通过持股方式寻求合作也将是一种常态。的确,除了外部并购,通过与一些互联网医疗公司合作,进行非控制的持股进行互联网医疗的布局也成为不少上市公司的选择。2015年3月,汤臣倍健与控股股东梁允超的关联公司,以及张守川等四名自然人共同投资5000万元发起设立了从事互联网医疗相关业务的合资公司——北京桃谷科技有限公司。张守川之前在阿里健康任COO,是阿里健康医药电商业务的重要操刀者之一,2015年3月离职创业。不过桃谷科技成立以后动作不多,公开可见的报道只是在今年3月与医疗信息化服务商北京天健源达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拟联合开展面向医疗、医药及医保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天健桃谷移动健康智能服务平台”。除了“结发原配”,也有“半路夫妻”。医药企业健康元1月27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全资子公司和移动医生工具提供方杏树林签订了认购协议,向杏树林提供了3000万美元的融资,杏树林投后估值超过2亿美元。此外积极在大健康领域布局的汤臣倍健也间接入股了女性健康管理工具“大姨吗”,对价是1000万美元。相比动辄千万美元的投入,有的上市公司对互联网医疗的投入就显得相对谨慎。如昆药集团在年报中披露,今年1月与专注于心脑血管领域的患者预约挂号平台“橙医生”签署增资协议,向橙医生投资500万元,作为参投方,参与橙医生的A轮融资,获得橙医生6.67%的股权。而昆药集团,除获得6.67%的股权以外,还可以在橙医生董事会提名1名董事,获得橙医生的药品方面合作的优先权,在云南省开展药品配送及线下诊所的优先权。橙医生将作为昆药集团及子公司主导产品下医生、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免费推送平台等权益。作为公司传统业务的辅助梳理涉足互联网医疗公司的年报不难看出,除了有意进行战略性布局,开拓新的主营业务或进行业务转型外,大部分企业涉足这一领域的动机更多的其实是凭借自身基因属性,顺应眼下风头正好的发展机遇,乘势追击,辅助主营业务扩张市场。以位于内蒙古的上市药企福瑞股份为例,“专业服务于肝病领域,以抗肝纤维化为核心”为其发展战略。这家公司于2015年6月上线“爱肝一生”APP,APP将“爱肝一生”管理中心、个案管理师、医生和患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业务体系,涉足互联网医疗业务是公司在肝病管理领域从上游药品生产,诊断设备,下游患者管理的全产业链完成闭环的一个配合性动作。也就不难理解承载其互联网医疗业务的北京福瑞医云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和医联众惠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年报中被划分为“对报告期内生产经营和业绩不产生重大影响”了。同样的例子还有光电检测与分级专用设备提供商美亚光电,这家公司2015年开始建设口腔数字化平台,拓展口腔医疗产业链。通过建立口腔大数据平台,建立专家团队,为客户提供疑难症状的解决方案。这些“口腔医疗互联网+”的举措根本原因还是为了配合其口腔X射线CT诊断机系列产品的销售。基本完成互联网医疗的业务布局的公司开始显现实力年报中也不乏亮眼表现。除了涉足互联网医疗能在资本市场形成“讲故事抬股价”效应外,个别并购了优质标的的上市公司确实已经开始进入“摘果子”阶段,享受互联网医疗在财务报表上带来的回报。如延华智能在报告期里成功收购了成都成电医星数字健康软件有限公司,标志着公司在智慧医疗板块的业务向产业链上游进一步延伸。2015年度经审计确认的归属于成电医星的净利润为4239.9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成电医星的净利润为4081.57万元。公司和成电医星已经在市场区域分布、业务模式、客户构成、业务战略方面发挥各自业务和区域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更明显的例子体现在曾经的“两市第一高价股”朗玛信息上。这家贵州的上市公司于2014年初正式确定了向互联网医疗和移动医疗全力转型的战略,随着完成对启生信息、贵阳六院的收购和医药电商公司的设立,已基本完成互联网医疗业务布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朗玛信息收入和利润的“半壁江山”几乎由其2014年收购的39健康网贡献。传统的互联网医疗公司主要从事的是医疗健康领域的互联网信息服务。39健康网通过为用户提供在线医疗信息服务,进行流量积累,并通过互联网广告进行变现。朗玛信息在年报中自豪地宣传“是行业少有的实现规模盈利的互联网医疗公司”。2015年,39健康网流量继续稳定增长,带动公司互联网医疗业务收入增长。2015年,公司实现互联网医疗信息服务收入16278.08万元。2016年第一季度,39健康网收入保持稳健,实现营收约计3457万元。成为郎玛信息的第一大“现金牛”。不过,39健康网站内广告大部分是百度广告联盟,它更像是寄生于百度的一个内容提供商和广告代理商,随着“魏则西事件”“血友病吧事件”的发酵,百度在医疗广告方面的布局是否会有重大变动,也将直接影响39健康网未来的营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布局“智慧医疗”“医疗信息化”市场的软件类公司其实才是医疗互联网+浪潮中最大的受益者。根据IDC预测,到2016年底,国内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到108.5亿元,2012年至201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3%,未来这一市场有望超300亿元。在医疗信息化以及医保控费业务领域,相对于传统的医药生物类上市公司,计算机、电子类公司才是真正的主力军。继续以延华智能为例,报告期内,延华智能的智慧医疗实现营业收入21595.8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7%,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9.34%,智慧医疗实现毛利率30.96%、较去年同期增长3.09%,智慧医疗已经逐渐成为公司的先导产业,初步实现了“医疗先行”的策略。另一家浙江杭州的上市公司银江股份同样如此。报告期内,银江股份智慧医疗业务新增订单31805.81万元,智慧医疗在营业收入中占比1.77亿,占公司总的营业收入比重达9.15%。毛利率达23.58%。达实智能、思创医惠、万达信息、创业软件等相关公司的业务同样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公众号ID:sutujiankang交流、投稿、商务合作
个人分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互联网医疗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