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抗战之三十六61抗淞沪会战日军伤亡亡数字水分有多大

安丰网《抗日战争死了多少国军》专题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最专业的抗日战争死了多少国军,抗日战争国军阵亡人数,抗日战争国军伤亡信息。
近日,出现了许多关于抗日战争死了多少国军的资讯,安丰网第一时间为您准备了这一期抗日战争死了多少国军专题.中国大陆本土地区:陆军损失:三十八万五千两百人(385200 )海军损失:一万九千四百人(19400 )合计损失:四十万零四千六百人(404600 ) 。从日方材料证明,抗日战争日军在中国死亡40万人.
现在较为流行的说法就是:日本军人出国作战死亡的总数,减去在太平洋战争中死亡的人数,得到的就是被中国军队消灭的人数,即:1984000名日军被打死在中国战场。
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二十二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驾。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其中壮烈牺牲在战场上的国民党将军即达二百余位。 军人作战伤亡3227926人(其中死亡1328501人,负伤1769299人,失踪130126人),军人因病死亡422479人,
死亡132万8千5百零1人
南岳游击干部培训班工作人员叶剑英(右二)与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领导人员 1939年4月,叶剑英与参加南岳“游干班”的八路军军政教官在一起(左起:吴奚如、叶剑英、李荣、李涛、边章伍、薛子正)在抗日战争中,和共军一样,国军也重视游击战争.在抗战初期,国军和共军能够同舟共济,双方都表达了很大的诚意.在军事交流上,不但下面的国军经常邀请共军部队的人员传授游击战的理论,在上层也开展了很多交流.比如,在1938年11月,蒋介石在南岳召开最高军事会议,共方代表周恩来、叶剑英、郭沫若应邀参加.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蒋介石确定接受中共中央建议,两党共同创办“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并筹建南岳“忠烈祠”安葬抗日阵亡将士.远征军将领“吃空额”,士兵“死的逃的愈多,他们就愈高兴”抗战期间,国军消耗极大.七七事变前,国军仅有现役士兵170万人,而后来国军损失超过450万①.国军一边征募新兵,一面坚持抗战,殊为不易.但因军官腐败、兵制混乱,导致军中有很大空额,甚至最高统帅部也无法确知国军的实际兵力.国军中“吃空额”的问题由来已久,抗战爆发后呈愈演愈烈之势.宋希濂回忆,1942年,远征军中“有许多空缺, 入缅时各级部队长就已冒领了许多钱.及到战争失败, 许多下级干部和士兵都病死、饿死或被敌人打死以及逃散了.正当入缅军丧师辱国, 举国震动,士兵的亲属得到噩耗,悲痛万分的时候,入缅军的许多部队长和军需人员却是充满了愉快和欢笑,因为他们可以大捞一把,领来的大批外汇再也无须发给那些死人了.死的逃的愈多,对他们就愈有利, 他们就愈高兴.”②1943年戴笠在给蒋介石的电报中也披露,驻在云南的中央军各师长,都自称“现有战斗士兵八九千人”,但实际上“师士兵缺额均甚巨大,如三十六师现在腾北一带游击,实数仅约四千人,八十八师现任怒江西面防务,实数仅约四千五百人,八十七师现任怒江正面防务,其战斗士兵有五千人,尚较其他各师为多.”③国军一个师的满员编制大约是1.1万人.戴笠上报的这种情况在国军中当属常见.1944年9月,桂柳会战时,杨森率第二十七集团军参战.该集团军下辖第二十军、第二十六军和第三十一军.张发奎说,这三个军“全是从湖南战场溃败下来的部队,都严重缺额”.依据当时的统计,二十军有4567人、二十六军有4522人、三十七军更仅有2056人.张发奎还透露,“军、师级单位上报长官部的兵力数字比实有数字少,因为他们害怕再被指派担负艰难的任务.上报长官部的人数与上报中央不同,他们上报中央则是多报.”④[摘要]高级将领牺牲了多少,中下级军官伤亡数目如何?图注:常德会战阵亡将士公墓本期《短史记》,继续回答网友来信之提问.“霸王猪”问:“想了解下抗日时期国军究竟有多少高级将领因积极抗日而壮烈殉国.比如张自忠将军的事宜是否真实等.”编辑回复:关于“高级将领”牺牲人数,刘国铭主编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政职官人物志》(春秋出版社1989年),统有125名;茅海建主编之《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收录有少将以上将领80余位;党德文、杨玉文主编之《抗日战争国民党阵亡将军录》(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收录有64名国军将领事迹.简言之,目前学界尚缺乏精准的统计数据.综合上述材料,粗略估计,至少在200名以上,当无可疑.上述阵亡将领中,军衔较高者,多出自杂牌军,如西北军张自忠、川军李家珏牺牲时任集团军总司令.此二人同郝梦龄、陈安宝、唐淮源、佟麟阁、赵登禹、饶国华、王铭章、周复等因被追赠上将,成为军衔最高的国军殉国将领.至于黄埔系,因资历太浅,抗战初期担任要职者甚少——据国民政府军委会铨叙厅统计,抗战初期经铨叙之正式将官,共有1247人,其中出身黄埔军校者仅92人——直至抗战后期,才逐渐成为师、旅、团级将领的主体.故其殉国将领之较有名者,亦多集中在该级别,如黄梅兴(第264旅旅长)、蔡炳炎(第201旅旅长)、丁炳权(第197师师长)、郑作民(第2军副军长)等.黄埔系阵亡将领平均年龄仅38.4岁,较杂牌军之43.5岁,亦年轻不少.①有46名西北军将领投敌,几乎占到国军投敌将领总数的二分之一国军在抗战期间的投敌问题,一向为人所关注.有的网帖讽刺国军,“抗战时国军投敌人数竟然超过杀敌人数”,是为一大“奇迹”.甚至还有网友称,“抗战国民党投敌将军数百个,共产党一个没有”.那么究竟有多少国军投敌,又各自归属于谁呢?对于国军投敌问题,叶剑英说,从1942年孙良诚投敌开始,至1944年6月,“在抗战阵营中投敌将领共有将级军官六十七人之多.”①后来,学者王侃、杨树标进一步统计,从1939年至1945年,至少有99名国军高级将领投敌.在投敌将领中,军衔最高者为上将孙良诚,任冀察战区副总司令兼游击总指挥,三十九集团军副总司令.孙良诚所属的西北军也是投敌将领最多的一支军队,除孙自带的8名将领外,第128师师长王劲哉,与属下将领9 人;孙殿英、庞炳勋与属下将领11人;吴化文与部下数人,都先后率部投敌.西北军投敌将领共46人,几乎占到国军投敌将领总数的二分之一.②东北军的投敌将领人数仅次于西北军.东北军的鲍文樾(曾任东北保安司令部参谋长、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中将)等三人,在西安事变后寓居上海,因不甘寂寞而投敌.鲁苏战区的第89军副军长潘干丞等,则是率部投敌.东北军投敌将领计有11人.③其他投敌的国军将领多来自地方武装、军统、晋绥军、粤系或中央军.在投敌中央军将领里,除了曾任武汉警备司令的叶蓬,在香港只身投汪;第一战区旅长贺凯宪在河南率部投降外,只有衡阳战役后,周庆祥等5人随方先觉被迫降日(后来大都反正归来).他们仅占投敌将领总数的8%.④ 三、为了凑足征兵名额,乡保长和军队疯狂“抓壮丁”
既然征兵过程中腐败盛行,富家官宦子弟和亲属大量逃避兵役,这就不得不采用抓、拉贫苦人家壮丁的方式补充缺额.到后来,“抓、拉壮丁”甚至成了多数地区征兵的主要方式. 1、乡、保长舞弊,强拉独子、老人、孩子和羊角疯病人入伍
据第二十补充兵训练处补充团团长陶子贞回忆:“所有地主豪绅以及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从来没有服过兵役、当过兵的.所谓征兵,都是征集贫苦劳动人民,采取强迫挨户派壮丁、拉壮丁的办法,不管年龄大小、身体条件好坏、是否是独子,一律都要征集.在征集所谓应征壮丁时,区、乡公所总是派武装枪兵,会同保甲长挨户捕捉,就同逮捕犯人一样,解送到县,转送团管区.在转送期间,被征集的壮丁家属,只要能凑集一些钱财,向区、乡公所贿赂,壮丁就可放回,或雇用别人顶替也行.”(第二十补充兵训练处补充团团长陶子贞《补充兵训练处黑幕》,《兵灾战乱――兵祸》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当时山西实行“兵农合一”,征兵抽丁情况跟陶子贞说的一模一样:“按照阎锡山的规定,各村役龄壮丁人数,一定要符合全体村民数的1/4.但实际上晋西各县的役龄壮丁,根本达不到这个比例.以汾西勃香编村的当时情况为例,役龄壮丁仅及全体村民的21%强.……村干部胡作非……50多岁的老汉硬说多报了年岁,十五六岁的孩子硬说少报了年龄.他们随心所欲地给农民扣个‘瞒龄’的帽子,进行敲诈勒索.它支编村的国民兵自卫村队长.在各村调查‘瞒龄漏丁’,从中受贿麦子30多石;和平编村则把患羊角疯的病人也编了组凑数.经过一星期的运动,汾西县的役龄壮丁达到27%,超过了原定指标.阎锡山特予传令嘉奖.当时晋西各县流行的几句歌谣,是阎锡山推行‘兵农合一’的真实写照:‘兵农合一好,家家地里长满草.兵农合一聚宝盆,聚来聚去没了人.青年壮丁跑光啦,村里土地全荒啦!姑娘媳妇霸占啦,老婆娃娃不算啦!’”(志青《阎锡山“兵农合一”暴政纪实》,《中华文史资料文库05之八年抗战》下册P262-263)1937年日寇大举入侵中国,在民族危亡之际,国共两党共赴国难.除极少数败类临阵逃脱外,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同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们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其中,仅上将就有十人血洒疆场.虽然未能看到日寇败亡,但他们英勇抗战的业绩与伟大的抗日战争联系在一起而永远熠熠生辉!佟麟阁:报国敢云天职尽,立身当与古人争冯玉祥将军在《模范军人》中这样评价佟麟阁:&他是一个极诚笃的基督徒,能克己,能耐劳,从来不说谎话,别人都称他为正人君子.平素敬爱长官,爱护部下,除了爱读书,没有任何嗜好.&佟麟阁是西北军中有名的儒将.他仪表文雅,性格恬静,深沉之中不乏果断.佟将军注重学习,淡泊名利,每次操劳完军务总喜欢阅读些书籍,并以日记形式不断反省.一些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人常被他请到军中讲学.1937年,佟麟阁升任二十九军副军长,驻守在北平南苑.七七事变后,二十九军上层军官徘徊于战和之间,犹豫不决.身为副军长的佟麟阁力主抗战,他慷慨陈词:&中日之战不可避免,二十九军首当其冲.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同时,他发出命令:凡有日军进犯,坚决抵抗,不得后退一步!7月28日拂晓,日军对南苑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守军仅5000余人,但佟麟阁毫不畏惧,命令部队誓死坚守,战斗异常惨烈.激战中,腿部不幸被机枪射中.当部下劝他包扎伤口时,他却全然不顾,奋勇指挥部队还击.在敌机的轰炸下,他的头部再遭重创,壮烈殉国.[摘要]中方统计数据,与日方统计数据,差异有多大?短史记第232期读者“北京兰博印象”问:日军战时伤亡数字究竟多少?有无比较权威的统计数字?编辑回复:国民政府称,在八年抗战中,国军共“毙伤敌人二百余万”日军在“二战”中的伤亡情况,说法不一.服部卓四郎在《大东亚战争全史》中称,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称,日本在整个战争中的总伤亡人数为261.2万人,包括陆军152.4万、海军42.8万,官民65.8万.①以上数据来自日本复原局和经济安定局本部,相对可信.具体到中国战场,当过军政部部长的陈诚说,国军“先后与敌举行大会战二十余次,重要战斗之有关战略成败者一千一百余次,小战斗三万七八千次,毙伤敌人二百余万.”②1946年,南京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出版抗战期间曾任陆军总司令的何应钦所著《八年抗战之经过》,其中统计称:八年抗战,日本陆军伤亡2418528人(其中死亡483708人)、后勤部队伤亡340000人、空军伤亡4280人.③蒋纬国综合各家材料,总编有《抗日御悔》一书.他在使用数据时相对谨慎,称从1937年&#年,这“四年之间,中国军予日军伤亡,共达616578人.”“自太平洋战争爆发,至日本投降,日本陆军在中国战区之伤亡,共202851人;海军在中国战区之伤亡,共39197人.”这样计算下来,“八年之间,中国军先后予日军伤亡,高达859626人.”④文章摘自《赵无眠辣说历史》作者:赵无眠 &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本书简介:著名作家赵无眠对于中国历史的偏爱似乎到了痴迷的程度,近年来他撰写了大量品评历史的文章,纵横捭阖,领异标新,在读者中引起极大的反响.缘于此,本书收录赵无眠先生有代表性的部分文章,以飨读者.这些文……[连载内容]国民党军队带来的水深火热看几个例子&:1938&年&6&月&9&日,为了阻挡中原日军西进,国军在河南郑州东北郊花园口炸决黄河大堤放水.洪峰突发,夺路东去,其咆哮汹涌之状据说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黄河决口.豫、皖、苏三省&44&县市受灾面积&13,000&平方公里,受灾人口&1250&余万,390&多万人流离失所,90&万人死于非命,财产损失不计其数.人民付出惨重的代价,“战果”又如何呢?日军土肥原的第十四师团一部分被困于中牟,经工兵接应耗费&3&天结集到开封&;中岛的第十六师团一两万人陷在黄泛区,经航空兵团空投物资救援,终于渡过难关――如此而已.黄河毕竟没有像大合唱中歌颂的那样,“发出愤怒的吼声淹没侵略者”.它的流量太小了,只有珠江的&1/8,只能淹没那些没有航空部队和工兵部队救助的中国老百姓.一个歪点子,就死掉&90万人啊!
网易网友 [222.208.141.*] 认为:
引用 投诉 支持 (56)
抗战结束后,大量日本战犯被无罪释放回国,很多抗日的国民党将领却因为内战而被关押.............
网易网友 [218.14.135.*] 认为:
引用 投诉 支持 (36)
在抗日战中,国民党军队是正面战场主力这是不可否认的.所以抗战英雄国军也有很多,包括许多内战中死掉的,不爱&党&,但爱国
网易网友 [60.55.26.*] 认为:
引用 投诉 支持 (29)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悲惨的一页,那些为国浴血奋战的抗日英雄,到头来却落得如此下场.我们每一个后人都应当为还他们一个公道而奋斗,他们才是中国历史上的真正的英雄,他们是中国的真正的脊梁.
网易网友 [222.139.52.*] 认为:
引用 投诉 支持 (15)
你认错人了,走错路了,李自成\张献中之流的土匪你也相信----不过他们盅人之术实在是高,
网易网友 [203.88.211.*] 认为:
18:26:16原标题:首批300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公布 这些英烈的事迹你了解多少包括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武装百余人,国民党抗日将士近百人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于9月1日发出公告,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2014年2月,我国以立法形式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今年9月3日,国家将隆重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公布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和著名抗日英烈名录,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安排.据悉,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的遴选,综合考虑了英烈的抗战事迹、牺牲情节和社会影响力等.这些英烈涵盖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各个方面,包含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国民党抗日将士,民主爱国人士和援华国际友人等不同群体的代表.首批名录中,以国共抗日高级军官、将领为主.根据统计,国民党军(含陆海空)共91名,八路军97名,新四军27名,东北抗联20名,名录中还包括东北抗日英烈、其他地方抗日英烈等.在这份名录中,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和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新四军副军长项英的官阶最高,其他在抗战中牺牲的知名抗日将领还包括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军200师师长戴安澜、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海军第1舰队中山舰舰长萨师俊等.在名录中,还包括了多位因文艺、文学作品而为百姓熟知的英雄,包括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副总指挥兼第3军军长赵尚志、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1师2团政治委员赵一曼、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狼牙山五壮士以及谢晋元等八百壮士.为支援中国抗日而牺牲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和柯棣华也在其列.在名录中,还有几位在抗战中去世的文艺工作者,比如作家郁达夫和新闻记者、出版家邹韬奋等.
↓↓↓如果您觉得内容有用请收藏本页面↓↓↓
对内容有意见请举报内容:
抗日战争死了多少国军相关推荐
抗日战争死了多少国军最新消息
抗日战争死了多少国军热门排行热门关键字:
( 6:00:50)
( 23:59:18)
( 20:17:48)
( 8:09:49)
( 14:53:53)
( 14:58:13)
( 22:31:05)
( 22:46:25)
( 3:23:37)
( 3:33:52)
( 12:42:01)
( 19:26:15)
( 17:39:15)
( 0:07:30)
( 8:01:14)
( 10:46:52)
( 11:36:21)
( 8:02:08)
( 7:43:32)
( 6:58:59)
( 6:59:00)
( 8:00:10)
( 7:25:00)
( 7:42:15)
( 7:32:16)
( 7:31:06)
( 7:31:14)
( 8:02:01)
( 7:45:53)
( 7:40:57)
( 9:05:36)
( 8:57:37)
( 15:04:26)
( 9:29:25)
( 9:29:26)
( 7:05:35)
( 7:33:41)
( 7:36:36)
( 7:16:47)
( 7:16:48)
( 7:46:01)
( 7:40:41)
( 7:22:42)
( 7:22:42)
( 7:31:00)
( 7:31:02)
( 8:01:49)
( 8:23:36)
( 8:23:36)
( 8:23:37)
( 8:23:38)
( 8:23:39)
( 8:23:39)
( 8:32:11)
( 8:32:21)
( 7:45:42)
( 7:45:47)
( 7:51:40)
( 8:05:05)
( 8:05:16)
( 7:27:12)
( 7:31:16)
( 7:31:18)
( 7:32:05)
( 7:37:38)
( 7:36:23)
( 8:52:44)
( 8:54:13)
( 8:54:55)
( 8:55:46)
( 8:56:21)
( 7:59:05)
( 7:42:28)
( 7:33:46)
( 7:58:44)
( 9:25:07)
( 8:32:03)
( 19:14:59)
( 8:23:46)
( 9:32:39)
( 14:53:41)
( 14:57:22)
( 8:53:12)
( 9:03:28)
( 8:03:59)
( 8:40:12)
( 8:48:33)
( 3:33:10)
( 6:40:51)
( 12:39:34)
( 12:39:43)
( 9:09:55)
( 9:44:26)
( 1:31:01)
( 12:56:45)
( 23:36:39)
( 8:04:51)
( 8:40:15)
( 6:46:57)
( 17:54:29)
本站的相关信息,每天更新一次,如果发现此词条没有您所需要的信息,请收藏本页,明日再查看。
当前更新时间: 21:29:53抗战中日军伤亡数字,一直都极具争议性,中方的估计一向水份较多,而日方则有战史丛书的权威数字,準确到个位数,似乎非常精準。然而战史丛的伤亡数字,在中方看来是太低了,令人难以罝信。  到底战史丛书的日军伤亡数字是否可信?下面我尝试用手上日方的资料,推算日军在八一叁淞沪会战中伤亡人敷,来核实战史丛书的数字。    先解释为什麽拣淞沪会战,原因很简单,在开战初期,特别是淞沪会战期间,日军整理出来数字还是比较详细,而且参加会战的日军部队不单较多,留存下来来的原始资料也较丰富,容易从多方面考究。    八一叁淞沪会战中日军伤亡人数,按战史丛书记载,累计至11月8日一共死亡,合计40672人。这个数字被广泛引用(包括战後出版的众多日方军史及联队史) 。这个数据的来源,是陆军省军事课长田中新一大佐的业务日记及军令部次长嵨田太郎海军中将备忘录,亦即是说,是引用战时原始资料,而非战後研究整合各方面资料得出的结果。事实上,由於日军投降前烧毁大量文件,战史丛书各大战役日军伤亡人敷,大部份都是直接采用战时原始资料(如军参谋人员在战役後不久所製作的报告),然而,这些报告料是否準确,战史丛书的编者却似乎没有深究。    要决定死亡9115伤亡40672人这些数据是否準确,我们可以参看战後出版的日军联队史提供的众多资料。虽然战史丛书没有提供各师团的伤亡,我们可先看一个有各师团伤亡的战时原始资料:    伊东政喜《第百一师团长日誌》十一月五日记载,到十一月二日累计  11D将校战死71伤157 淮士官以下战死  101D将校战死48伤160 淮士官以下战死  3D将校战死82伤203 淮士官以下战死  9D将校战死61伤145 淮士官以下战死  13D将校战死38伤174 淮士官以下战死746伤2934  台湾守备队将校战死12伤22 淮士官以下战死327伤944    根据这些资料,各师团一共战死9065,与战史丛书的人数相差不远,似是出自相同或者至少是相近的来源。    我们再参看战後出版的日军联队史,就会发现有不少问题。    1. 11D    第43联队    一般来说,联队史里面的伤亡数据,可以分为叁种:第一类是直接引用战时的原始资料(如战鬥详报),第二类是战後综合各种资料(包括战鬥详报、厚生省护援局资料及生还者的回忆录),第叁类是在战役後不久综合各种资料的详尽伤亡报告(此类报告非常罕有,因部队一般都是征战频繁,没空做这玩意)。一般联队史伤亡数据基本上都是属于第一类或第二类。但战後出版的《歩兵第四十叁联队》却罕有地第一及第叁类资料都有提供,从而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去考证两类资料的準确性。    《歩兵第四十叁联队》大量引用战鬥详报,对四十叁联队在淞沪会战有很详尽的描写。文中还用四组列表记录了当时歩兵第二十二旅团所统计的伤亡数据如下:  9.11-10.6: 战死229伤664  10.9-10.19: 战死99伤123  10.26-11.4: 战死96伤144  11.5-11.14: 战死21伤 45 战死总数 435    但《歩兵第四十叁联队》最特别的,就是裏面还有一个战没者名薄,把每一个淞沪会战中战没者的住所、所属单位、受伤或死亡原因(如左胸中弹等)及地点、及死亡日期都清楚列出。原来这个名薄是歩兵第四十叁联队在淞沪会战後调回本土後不久之1938年8月,由第四十叁联队战友会与德岛更生课核实战没者名薄而编成的。由于距离淞沪会战完结的时间比较近,而其间四十叁联队亦没有重大战鬥,兼且编者又有机会与政府相关部门核实资料,所以準确性是非常高的。    我按这个名薄整理出来,四十叁联队在淞沪会战的死亡数据是这样的:    9.11-10.6: 战死433战伤死13战病死 64 共 510  10.9-10.19: 战死103战伤死5战病死 8共 116  10.26-11.4: 战死 91战伤死1战病死 6共 98  11.5-11.14: 战死60战伤死2战病死 6共 68  总数:战死 687战伤死21战病死 84共 792    由此可见,按战鬥详报计算出来的伤亡数据,是明显偏低,而原因除了因为战鬥详报一般没有包括战病死外,相信是在统计上有困难,甚至故意把伤亡数据缩水有关。    此外,上面的伤亡数据,是为了方便比较两组数字,并没有包括8月23日到9日10日的伤亡人数:  战死 255 战伤死1 战病死 3    若把战没者名薄这段时间的计算在内,四十叁联队在淞沪会战8月23日11日14的死亡人数是:  总数:战死 942战伤死22战病死 85共死亡1051    严格来说,在上面的总数内,应该还有一些淞沪会战中受伤或发病,但在一段时间後死亡的,不过数目比较少,而且统计较难,故此我没有把这一类的算进去。    第44联队    与第四十叁联队同属11 D歩兵第二十二旅团的第四十四联队,其战後出版的《江南の土佐魂 歩兵第四十四联队史和知部队战记》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伤亡数据。    第一种数据,其实不是在《江南の土佐魂 歩兵第四十四联队史和知部队战记》里面,而是在《歩兵第四十叁联队》中的歩兵第二十二旅团所统计的伤亡数据如下:  9.11-10.6: 战死293伤639  10.9-10.19: 战死155伤258  10.26-11.4: 战死 52伤207  11.5-11.14: 战死 50伤 72 战死总数 550    第二种数据是一系列战没者名单,出现在《江南の土佐魂》描写淞沪会战每一阶段的总结後面,由於此书大部分部是描写小部队的作战,伤亡数据相信是联队自己统计。战没者名单没《歩兵第四十叁联队》里面的那么详细,也没有包含战伤死及战病死。数据整理後出来如下:  9.11-10.6: 战死391  10.9-10.19: 战死178  10.26-11.4: 战死 81  11.5-11.14: 战死79 战死总数 729    若把战没者名薄8月23日到9日10日这段时间的计算在内,则战死人数再多245人,即第四十四联队在淞沪会战战死总数为974人。    看了这一大堆数字,我有以下的初部推论:  (1)按战鬥详报计算出的伤亡数字,明显过低。  (2)层次愈高,偏低程度愈大。以上面两个联队为例,旅团统计战死人数最低,联队统计次之。但一些经事後一段时间调查核对,又包括战病死的数字,往往最準确的。  (3)由於战史丛书常常引用师、军参谋人员统引的伤亡表,低估伤亡的成度应该比较严重。    再看《第百一师团长日誌》裏记载11 D战死2200多人,若以歩兵第二十二旅团战死一千多人则看来是相当一致的。但其实是低估了百分之叁十至八十不等。假设以第四十叁联队战没者名薄的数字为基础,则一个联队死亡约一千人,那麽11 D战死人数应该约有四千人。    那么其他师团又如何呢?     2. 3D    第叁十四联队  《歩兵第叁十四联队史》里面有一个战没者名单,包括了战死、战伤死和战病死者名字、死亡日期及出生地,人数与文中451页统计淞沪会战伤亡人数大慨相同:即战死和战伤死1248,战病死62,总共1310人,另外战伤2146。这个数字,由於资料较丰富(如包括战病死),可信性较高。    第六联队  《歩兵第六联队歴史》里面,记载第六联队至11月8日共战死1001及战伤2041。这个数据和第四十四联队的差不多,比较详细但没有包括战病死。    第十八联队  《歩兵第十八联队史》里面,记载第十八联队在上海一共战死1200战伤3000人,和3D其他联队相距不远。    按照上面叁个联队推算四个联队的死亡人数,3D淞沪会战死亡人数应该最少四千多人,如再估计附属部队死亡是步兵的百分之十(可看9D的讨论),那3D死亡人数应有五千人,远比伊东政喜的数字高。    3. 9D    第19联队: 《敦贺连队史》记载到11月10日累计战死 825伤 2284  第35联队: 《富山联队史》记载到10月28日累计战死 763伤 日累计战死 822伤 1800  第7联队: 《金城联队史》记载到10月28日累计战死684伤日累计战死 1055  第36联队:手上没有更多资料    《金城联队史》记载9D四个歩兵联队到10月28日累计战死   全师团到10月28日战死 到 11月9日战死   按这些数字来看,伊东政喜的9D 战死数字明显偏低。此外9D与全师团的战死人数比四个歩兵联队多百分之十,这个数据有一定价值。    个人认为,到 11月9日战死 这个数字有可能仍然偏低,原因如下:  (1) 《金城联队史》记载9/全师团战死 ,比对11月9日的数字,战死多了七百多人,但战伤多了五千五百多人,死伤不合比例,我估计是不少淞沪会战的战伤数目,来不及整理,迟了才入账。  (2)各联队史都没有包括战病死的资料。  (3)9D是最早大规模投入战鬥的部队之一,死伤应该不会比後来的3D至 11D少。    按我看来,9D淞沪会战死亡应该在四千人以上。    4. 101D     《戦记甲府连队》记载101D至1938年1月29日死亡1774人,和伊东政喜的数字相近。但这数字应是战时的统计,即上面提到的第一类的伤亡数据,而且只是一个总数,没有更详细的资料。不过在没有更权威的数据的情况下,只能采用伊东政喜的数字。    5. 13D    第65联队:《若松联队回想録》记载到11月11日累计战死620伤1099  第58联队:《高田歩兵第五十八联队史》记载到11月2日累计战死 431伤697  第116联队: 《 歩兵第百十六联队概史》记载到10月30日累计战死 390伤592 到11月27日累计战死 412伤 650  第104联队: 《歩一〇四物语 : わが连队の记録》记载到11月11日累计战死 573伤 ?     《郷土部队戦记》记载13D到10月28日累计战死, 战死人数与上面基本上相同。伊东政喜的13D战死人数明显偏低。然而,四本联队史的资料,应该都是联队战时的统计,即上面提到的第一类的伤亡数据,综合这些资料13D战死累计到11月中人数约二千人,如附属部队死亡是步兵的百分之十,战死还要多一点。    6. 台湾守备队  台湾守备队主要是由台湾第一、二联队和台湾山砲联队组成。  我按照《军旗はためくところ : 台湾歩兵第一联队史》的资料,整理後出来可以看到十一月二日累计战死240人。这个数据,应该是战后统计的,可信性比较高,按这个数据推算台湾守备队战死人数,伊东政喜的数字可能低了一点,不过反正台湾守备队的伤亡比较少,我认为可估计这个部队在淞沪会战死亡人数约为五百人。    101D、13D、台湾守备队参加淞沪会战比较晚,伤亡比较少是合理的。    结论    把上面六个淞沪会战参战主要部队的死亡人数加起来:00+0 就得到17000的数目,还没把一些独立或者是军直属部队计算在内,而且主要部队的战病死也应该没有反影在数字上。    从日方资料看来,战史丛书淞沪会战的伤亡数字豪无疑问是严重偏低的。    再看一些我看过的其他数据。  (1) 《歩兵第叁十四联队史》记载淞沪会战战死10076战伤30866战病20172战病死897  这个数据和战史丛书的数字相差不大,严重偏低。但值得注意的是战病的数目有两万多,虽然很大可能和其他数字同样偏低,但作为一个基数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2) 引用哈凯斯奇版主在  http://www.fightersalon.net/bbs/showthread.php?t=8483 提供的资料:  “上村利道的阵中日记(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陆军大佐),在日记载了上海派遣军军医部部长对上海派遣军到1937年底为止伤亡情况的统计:  阵亡:16609人  病故:1796人  负伤:86007人  总计:104499人(注此总计数字不正确,原文如此)。”    这个数据和我在上面的估计比较接近,但连南京保卫战在内才阵亡16609人,比我的估计还是少了一点。但值得留意的是病故的人数是阵亡人数的百分之十一左右,这个比例较《歩兵第四十叁联队》的高一些,但距离不太大。如果战死人数百分之十为战病死这个比例是準确的话,那就可以把我上面17000的数字加上百分之十,得到淞沪会战18700总死亡人数的估计。    上村利道的负伤数目有点奇怪,负伤与阵亡的比例大慨五比一,那么高的比例无论是战史丛书或者是各联队史里面都找不到(一般是二到叁比一左右),不知道有没有包括战病的两万多人。17000战死如果以负伤与阵亡叁比一的比例,战伤大慨是五万多,加上两万多的战病,就比较接近86007,但还有一点距离。    总的来讲,按我这个粗略的估计,上海派遣军在淞沪会战减员保守的估计大慨在九到十万之间。    最近看日方的《南京战史资料集》,发现上村利道的阵中日记的上海派遣军到1937年底为止伤亡情况的数字,86007人应是伤病的总数,哈凯斯奇版主引用的中文版应来自《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可惜翻译一字之差,伤病变了负伤!还原後上村利道的数字变得合理得多。《南京战史资料集》也记载了松井石根日记2月7日记载了慰灵祭,阵亡病故一共18000余,与上村利道数字基本上一致。    同一时间出版的《南京战史》记载在南京之战和淞沪会战与南京之战间的追击战中上海派遣军(主要是9D和16D)阵亡1649负伤6950,故按上村利道的数字淞沪会战上海派遣军的阵亡人数约15000,如战病死也按照这个比例的话,淞沪会战上海派遣军的死亡人数约为16500,伤病人数()=79057,上海派遣军在淞沪会战减员约95500。虽然细节上和我用联队史推断出来的数据有一些不同(主要在死伤方面),但总数却相距不远。   
楼主发言:1次 发图:3张 | 更多
    我看过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也说此战日军损失9万多,似乎是9.6万人。    日军作战意志真坚决,佩服!日军上海(华中)派遣军一共多少人?损失9.6万还能持续进攻,追击,攻克南京。一般作战损失1/3的话,部队就要进行整补了。因为损失的基本都是一线战斗步兵。    
  日军上海派遣军补充是非常频密的,所以到会战後期战鬥力依然很高。
  别老看日方数据了。太平洋战争日方的战报是每战必胜,实际上被美国打到了家门口才瞒不住国内民众了。你真的以为日本在二战时期很诚实吗?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上详细说明了:  第1卷,第2册,第83页,日至11月8日这一期间,日军伤亡数字累计如下:   8月13日至9月29日,战死:2528名,战伤:9806名,合计:12334名;   9月30日至10月14日,战死:3908名,战伤:15843名,合计:19751名;   10月15日至10月23日,战死:3809名,战伤:22151名,合计:25960名;   10月24日至11月8日,战死:9115名,战伤:31257名,合计:40372名;   共战死:19360名,战伤:79057名,合计:98417名。  -------------------------------------------------------------------  但是中华书局1979年10版的中文版本在10月15日至10月23日处有个印刷错误,原文是:战死:3,809名,战伤:2,151名,合计:25,323名  战伤处应该漏了一个数字。  因此此役日军伤亡10万左右是比较准确的。网上不少拿10月24日至11月8日作为日军此役全部伤亡,系误解原书意思,不详述。  但是我不明白,维基百科的70000人是出自何处资料?
  10月24日至11月8日,战死:9115名,战伤:31257名,合计:40672名;    上文40372系笔误,更正如上。
  日本大概覺得拿下首都南京.應該就結束了.    可以開始簽約談判了.結果............    
  真是好贴,很有考证精神!
  日本当时很多人死了但是在资料中还活着的有很多,就和我们当时活着但是在资料中已经死了一样
  战斗的伤亡数字是根据政治需要编造的,对照大陆、台湾、日本对同一战役的伤亡数字,也只能说,信不信由你了
  相当宝贵的战史资料考证贴!有获红脸的资潜力!              
  详实,
  @西晋羊牯  22:27:18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上详细说明了:  第1卷,第2册,第83页,日至11月8日这一期间,日军伤亡数字累计如下:   8月13日至9月29日,战死:2528名,战伤:9806名,合计:12334名;   9月30日至10月14日,战死:3908名,战伤:15843名,合计:19751名;   10月15日至10月23日,战死:3809名,战伤:22151名,合计:25960名;   10月24日至11月8日,战死:9115名,战伤:31257名,合计:40372名;   共战死:19360名,战伤:79057名,合计:98417名。  -----------------------------  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原文说得很清楚,每一个日期的数目是由开始累积到那一个日期的数目。
  两年多前的贴子,结论基本上没甚么改变,不过补充一点新的资料:  9D第36联队:《鲭江歩兵第叁十六连队史》记载到11月9日计战死 696伤 1784
  近日有人看了我关家垴的东西以为我为日本人说话,真好笑。把这篇舊作顶一下存照。
  @anony_01 14楼
11:10:06  近日有人看了我关家垴的东西以为我为日本人说话,真好笑。把这篇舊作顶一下存照。  -----------------------------  你本来就是个笑料,这里的权限狗也是笑料
  @蓝十字军 3楼
21:01:20  别老看日方数据了。太平洋战争日方的战报是每战必胜,实际上被美国打到了家门口才瞒不住国内民众了。你真的以为日本在二战时期很诚实吗?  -----------------------------  战时没有那一个国家是全讲真话的,吹牛一般只是程度上的分别。  故此战时的资料没有整理和根战後的资料核实,错误很多,日方如是,中方也如此。  不是什么都看日方资料,但研究日方的伤亡,日本人的资料,特别是战後的资料,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倭猪话居然也信??  脑子不够用了吧!!
  楼主是33还是HSY?
  @baab998 17楼
12:08:29  倭猪话居然也信??  脑子不够用了吧!!  -----------------------------  煮酒早就变得垃圾了,公认的事实
  放在几年前,那个什么拿倭寇《华北治安战》垃圾书说事的,不是版务,就是垃圾。  现在却可以加精,可见煮酒堕落到了什么程度
  @月夜听荷 18楼
12:44:41  楼主是33还是HSY?  -----------------------------  都不是。
  @月夜听荷
12:44:41  楼主是33还是HSY?  -----------------------------  @anony_01 21楼
16:17:12  都不是。  -----------------------------  兄台,我知道你是谁了。呵呵
  @月夜听荷
12:44:41  楼主是33还是HSY?  -----------------------------  @anony_01
16:17:12  都不是。  -----------------------------  @月夜听荷 22楼
23:20:50  兄台,我知道你是谁了。呵呵  -----------------------------  那么执着用不同种类日方资料去研究抗战中日军伤亡的人就那几个吧。
  @月夜听荷
12:44:41  楼主是33还是HSY?  -----------------------------  @anony_01
16:17:12  都不是。  -----------------------------  @月夜听荷
23:20:50  兄台,我知道你是谁了。呵呵  -----------------------------  @anony_01 23楼
00:14:24  那么执着用不同种类日方资料去研究抗战中日军伤亡的人就那几个吧。  -----------------------------  嘿嘿,都在本群里
  帖公开了快三年,虽然其中有不完善的地方,但还没看到有份量的重大异议。  曾在一个外国军事论坛中发表,那些日本版主也是不发一言。对他们来讲,要承认战史丛书有错是不容易的,但因论证全是引用日方资料原文,大概他们也没话可说。
  战争胜败最终是看战略目的达成与否,过于执着伤亡数字其实没意思,如果大国灭一个小国伤亡很大但灭了小国,再如何证明小国的英勇有何意义?  
  作者:羽吹雪 来自:Android客户端 时间: 07:22:55   战争胜败最终是看战略目的达成与否,过于执着伤亡数字其实没意思,如果大国灭一个小国伤亡很大但灭了小国,再如何证明小国的英勇有何意义?  --------------------------------------  一,战略目的以日本完败告终  二,执着于伤亡的恰是日粉小丑,楼主此贴狠狠扇烂了它们的狗脸,也趴了日本战史的皮
  请问LZ高人,日军第3D和40D在豫湘桂期间死了多少人?
  @羽吹雪 26楼
07:22:55  战争胜败最终是看战略目的达成与否,过于执着伤亡数字其实没意思,如果大国灭一个小国伤亡很大但灭了小国,再如何证明小国的英勇有何意义?  -----------------------------  不要误会,我研究日方伤亡只是为客观恢复历史面貌作出的的小小努力,并非要证明那一方如何英勇。  现在中方的战史中,很多战斗日方的记载不一样,但日方伤亡,在战后的记载中一般比较客观,在不少的情况中可以间接引证某一方的说法。
  光看伤亡 不看装备 素质呢?  
  日本的所谓统计也可信?  按照日本的统计,惨败于苏军的诺门坎战役和张鼓峰战役,全部是日军大胜。  整个诺门罕战争期间日军损失了近50000人,步兵第23师团、第7师团、第8国境守备队(旅团)、第1独立守备队(旅团)和第1坦克师团几乎损失殆尽,11个特种兵联队彻底丧失了战斗力。诺门罕前线的日军最后仅剩下400余人,整建制跑出来的只有骑兵联队百十人。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辞职,前线总指挥小松原切腹自杀,参谋长冈本双腿被打断,大量高级军官集中伤亡,日军被迫单方面停火求和。  这样的惨败,在日本的所谓统计里,日军死亡居然只有区区7696人!而拥有飞机大炮坦克装甲车优势的苏军伤亡居然比日军多一倍!你相信吗?按照日本的所谓统计,诺门坎战役应该是日本皇军大胜啊!区区几千人死亡,怎么能让日本皇军求和呢?  在张鼓峰战斗中,在日本的战报里:日军只有区区7000多人参战,没有飞机、坦克参战,死亡居然只有区区158名!受伤只有区区740名,伤亡共只有区区898名!而苏军竟然有30000多人参战,伤亡了4000多人并被击毁120多辆坦克!双方火力对比,日苏火炮比: 37比237 ;日苏坦克比: 0比285
;日苏航空支援比:0 比250 。 拥有飞机大炮坦克装甲车优势的苏军伤亡居然比日军多4倍!你相信日本的统计吗?  按照日本的所谓统计,张鼓峰战斗也应该是日本皇军大胜啊!区区158名蝗军的死亡,就能让大日本皇军主动求和,忍气吞声撤退到图们江西岸,让苏军完全占领张古峰地区,日军将张鼓蜂一带辟禁区,强行将洋馆坪、防川、会忠源和沙草峰四屯共140多户老百姓迁走。  你相信日本的统计吗?  毛子真他娘垃圾,在兵力火力都占优势的情况下,它的伤亡都永远大于蝗军,日俄战争是如此,到了张鼓峰和诺门坎,毛子对日军兵力火力上的优势比日俄战争更明显,但伤亡还是大于日军,假如毛子军的武器装备和日军一样,那还不知道会被日军打成怎么一副屎样!毛子永远都打不过日军,毛子永远都是日军的手下败将,真是个猪猡一样的民族,大和民族就凭精神力,屡次打败毛子的物质力,钢铁力,大和民族优越!!!
  @wugan000 31楼
18:32:17  日本的所谓统计也可信?  按照日本的统计,惨败于苏军的诺门坎战役和张鼓峰战役,全部是日军大胜。  整个诺门罕战争期间日军损失了近50000人,步兵第23师团、第7师团、第8国境守备队(旅团)、第1独立守备队(旅团)和第1坦克师团几乎损失殆尽,11个特种兵联队彻底丧失了战斗力。诺门罕前线的日军最后仅剩下400余人,整建制跑出来的只有骑兵联队百十人。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辞职,前线总指挥小松原切腹自杀,参谋长......  -----------------------------  我没有研究诺门坎战役和张鼓峰战役。不过我已经说得很清楚,战时的战报与战后的统计不一样。战时的战报常带有宣传成分,中外一样。  当然,如果战后出版的书如果只是照抄战时的战报,那还是有同一的问题。  总的来说,还是要用多方的资料和明白资料的来源和素质。
  @卢布林王国 28楼
10:36:15  请问LZ高人,日军第3D和40D在豫湘桂期间死了多少人?  -----------------------------  3D和40D豫湘桂期间死了多少人,日方没有说,不过3D的其中两个联队的联队史有比较详细的资料,可以估计全师团的死亡人数。
  楼主:anony_01 时间: 21:24:34   @卢布林王国 28楼
10:36:15  请问LZ高人,日军第3D和40D在豫湘桂期间死了多少人?  -----------------------------  3D和40D豫湘桂期间死了多少人,日方没有说,不过3D的其中两个联队的联队史有比较详细的资料,可以估计全师团的死亡人数。  --------------------------------  诚挚求教!
  多看,多思考,少发言。
  @anony_01   支持一下,这样的考证辛苦了,日本的记载中多种数字都不互冾,原始资料还销毁了不少,要还原历史真不容易。
  对外公布的战报都是扬自贬敌,日军在向上汇报战损时不可能作假,因为日军有严酷的军法。囯军则不同,除了中央军正规外,其它地方军队都是损失1千报5千,因为地方军队都存在吃空饷的即1个师编制1万2千人,领1万2千人的军饷20万元/月,只招4,5千人就可以吃7,8千人空额。一旦作战,只需要将空额报成战亡就抹平了。所以抗战期间囯军伤亡巨大,其中很大部分数字都是空的  
  非常不错啊。
  支持技术流
  @anony_01   “上村利道的阵中日记(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陆军大佐),在日记载了上海派遣军军医部部长对上海派遣军到1937年底为止伤亡情况的统计:  阵亡:16609人  病故:1796人  负伤:86007人  总计:104499人(注此总计数字不正确,原文如此)。”  -------------------  到1937年底,是包括上海战役,南京战役,以及11月13日江浙地区周边各处战斗损失。  1937年底,长三角地区异常寒冷,导致日军出现大量减员。上海派遣军将此后所有战斗和非战斗损失全部算进去了。  你不能将11月13日-38年底前增加的损失,算到上海会战日军损失中去。  又,另一说法,即日军在上海战役“战死2万多人”。根据的是松井石根在日的日记,日本东西本愿寺恭收纳日军遗骨2万4千具。但是这比上村笔记更加不确切,因为这是数字非但包括南京战役,11月13日之后周边战役,战病死,在战地因非战争勤务死亡等总数加起来的,离上海战役阵亡确切数字更远!
  @anony_01  “上村利道的阵中日记(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陆军大佐),在日记载了上海派遣军军医部部长对上海派遣军到1937年底为止伤亡情况的统计:  阵亡:16609人  病故:1796人  负伤:86007人  总计:104499人(注此总计数字不正确,原文如此)。”  -------------------  @giga_fans 42楼
15:15:21  到1937年底,是包括上海战役,南京战役,以及11月13日江浙地区周边各处战斗损失。  1937年底,长三角地区异常寒冷,导致日军出现大量减员。上海派遣军将此后所有战斗和非战斗损失全部算进去了。  你不能将11月13日-38年底前增加的损失,算到上海会战日军损失中去。  -----------------------------  不错上村利道的数据是超过单纯淞沪会战,我也为此故意上村利道的战病死与战死总人数降低。但我也不是单用他的数据,还有用《歩兵第四十叁联队》的数据来估计战病死。此外由于战病死只占整体战死人数的约十分之一,估计有(无可避免)的误差也不会对整体死亡数字有太大的应响。  要完全准确的日军伤亡数字是不太可能的,我以尽量用最大量的资料作估计。
  @楼主:anony_01 时间: 21:24:34   3D和40D豫湘桂期间死了多少人,日方没有说,不过3D的其中两个联队的联队史有比较详细的资料,可以估计全师团的死亡人数。  -----------------------------------------------  还请楼主说说第3师团在豫湘桂的死亡人数啊
  @anony_01 时间: 21:24:34   3D和40D豫湘桂期间死了多少人,日方没有说,不过3D的其中两个联队的联队史有比较详细的资料,可以估计全师团的死亡人数。  -----------------------------------------------  这两个联队的死亡情况,还请楼主赐教啊。
  按《歩兵第三十四联队史》第三十四联队1944年一共战死412人,战伤死83人,战病死1231人,绝大多数是湘桂作战中的伤病亡。  第六联队的伤亡数据并不完整,我在上面说错了。
  就算日本在沪死20万,也是非常值的。因为在上海,日本的海空军优势都能充分发挥,后勤也最易得到本士与冲绳的支助。而国军在此无险可守,浅原泽国,进易退难。百万精锐换得的损失比实在不值。
  @wangzicengfu 47楼
20:27:13  百万精锐换得的损失比实在不值。  -----------------------------  国军损失应该没有那么多。
  算上溃散的还不只呢
  @wangzicengfu 49楼
22:01:02  算上溃散的还不只呢  -----------------------------  溃散固然不少,但其中也有归队的,问题是数据呢? 。  我没有研究中方伤亡,但无论是日军还是国军,如果没有数据,那只能算是主观臆测,没有讨论的基础。
  @anony_01 时间: 19:00:15   按《歩兵第三十四联队史》第三十四联队1944年一共战死412人,战伤死83人,战病死1231人,绝大多数是湘桂作战中的伤病亡。  第六联队的伤亡数据并不完整,我在上面说错了。  --------------------------------------------------------------  今天才惊喜的发现楼主原来回贴了,非常感谢!  LZ是否对62师团、110师团在44年的死亡情况有所了解?
  @anony_01  --------------------------------  不能总是单向索取,呵呵  我这里有110师团参谋本部的一组战死数据,昭和15年,北支方面军总战死5436人,其中110师团为758人。 昭和16年,北支方面军战死2352人,其中110师团为495人。  希望该数据对楼主的战史研究有所帮助!  在此特别想了解110师团、62师团在豫湘桂期间死亡人数
  有那么点意思
  这么好的帖子顶的人太少了啊
  @anony_01  --------------------------------  @卢布林王国 52楼
08:48:50  不能总是单向索取,呵呵  我这里有110师团参谋本部的一组战死数据,昭和15年,北支方面军总战死5436人,其中110师团为758人。 昭和16年,北支方面军战死2352人,其中110师团为495人。  希望该数据对楼主的战史研究有所帮助!  在此特别想了解110师团、62师团在豫湘桂期间死亡人数  -----------------------------  110师团的资料比较完整,有空可以整理贴出。 62师团在冲绳岛全军覆没,我到现在还没找到其在中国的资料。
  @wugan000 31楼
18:32:17  日本的所谓统计也可信?  按照日本的统计,惨败于苏军的诺门坎战役和张鼓峰战役,全部是日军大胜。  整个诺门罕战争期间日军损失了近50000人,步兵第23师团、第7师团、第8国境守备队(旅团)、第1独立守备队(旅团)和第1坦克师团几乎损失殆尽,11个特种兵联队彻底丧失了战斗力。诺门罕前线的日军最后仅剩下400余人,整建制跑出来的只有骑兵联队百十人。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辞职,前线总指挥小松原切腹自杀,参谋长......  -----------------------------  日军估计被毛子的炮火炸光了,找不到尸首了,因此不能算是阵亡的。只要找不到尸首的,只能算失踪。
  这么有营养的帖子俺居然漏看了没给红脸?  俺自个掌嘴:啪啪啪……
  @唐封叶 54楼
21:12:55  这么好的帖子顶的人太少了啊  -----------------------------  题目比较严肃,有兴趣的人不多吧
  @唐封叶
21:12:55  这么好的帖子顶的人太少了啊  -----------------------------  @anony_01 58楼
16:14:33  题目比较严肃,有兴趣的人不多吧  -----------------------------  技术贴嘛,热度起来得都要慢一些,毕竟煮酒还是看热闹的外行多些。
  @anony_01  --------------------------------  热盼中!坐等高人赐料!
  @wugan000 31楼
18:32:17  日本的所谓统计也可信?  按照日本的统计,惨败于苏军的诺门坎战役和张鼓峰战役,全部是日军大胜。  整个诺门罕战争期间日军损失了近50000人,步兵第23师团、第7师团、第8国境守备队(旅团)、第1独立守备队(旅团)和第1坦克师团几乎损失殆尽,11个特种兵联队彻底丧失了战斗力。诺门罕前线的日军最后仅剩下400余人,整建制跑出来的只有骑兵联队百十人。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辞职,前线总指挥小松原切腹......  -----------------------------  你看的是地摊文学吧
  @anony_01  --------------------------------  @卢布林王国 58楼
12:36:17  热盼中!坐等高人赐料!  -----------------------------  按《歩兵第百六十叁联队史》,《姫路歩兵第百叁十九联队史》和《冈山歩兵第百十联队史》,110D叁个主力师团在1944战死约670人,战病死约380人。
  @anony_01 LZ如何看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经常谎报战果?
  @anony_01  --------------------------------  非常感谢!  看来在华北作战的师团,其减员比在湘桂作战的同伙要少到天上啊
  请问下,“战病死”数字这么高,是合理现象吗?会不会日军故意把战死人数转移过去?
  国军的游击队战绩可有数据?我对忠义救国军的抗日战绩很感兴趣,可网上一点资料也没,据说还是很善战积极的
  @百无禁忌2010 61楼
09:43:49  @anony_01
LZ如何看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经常谎报战果?  -----------------------------  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经常谎报战果,主要有几方面。一是战时为激励士气,故意誇大战果。二是实际上不能确定对方损失,这在海战跟空战中是常见的事。这两点其实在某程度上中外都是一样,所以战时对敌方的伤亡估计一般都不靠谱。  在战後出版的资料,如果是经过客观而严谨的研究的,那就比较可信。但还是要通过小心的验證。
  @anony_01  --------------------------------  @山村夜造柴火饭 62楼
10:14:07  非常感谢!  看来在华北作战的师团,其减员比在湘桂作战的同伙要少到天上啊  -----------------------------  这固然是事实,但湘桂作战是日军一个极庞大的军事行动,与华北的对八路的游击战是两回事。
  @老了懒 63楼
10:54:45  请问下,“战病死”数字这么高,是合理现象吗?会不会日军故意把战死人数转移过去?  -----------------------------  把战死转到战病死是不可能的,因为两者的待遇是不一样的。而且日军崇拜武士道,战死是光荣的事,跟战病死还是不同的。故此在战後战友会出版的战史中,是不可能把战友的死亡原因故意更改的!
  国军果然是窝囊废
  @雁山楠水 时间: 22:46:00   国军果然是窝囊废   -----------------------  杀的鬼子比八路多几十倍
  @老了懒 64楼
10:56:22  国军的游击队战绩可有数据?我对忠义救国军的抗日战绩很感兴趣,可网上一点资料也没,据说还是很善战积极的  -----------------------------  国军的游击队战绩不太明显,从日方的记录来看,共军的游击战对日军的威胁大得多。
  @老了懒 64楼
10:56:22  国军的游击队战绩可有数据?我对忠义救国军的抗日战绩很感兴趣,可网上一点资料也没,据说还是很善战积极的  -----------------------------  国军的游击队战绩不太明显,从日方的记录来看,共军的游击战对日军的威胁大得多。
  多看少说是王道
  @总机叫武昌
17:30:07  我看过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也说此战日军损失9万多,似乎是9.6万人。  日军作战意志真坚决,佩服!日军上海(华中)派遣军一共多少人?损失9.6万还能持续进攻,追击,攻克南京。一般作战损失1/3的话,部队就要进行整补了。因为损失的基本都是一线战斗步兵。  -----------------------------  鬼子有精密的预备役制度,37年,老兵油子多得是,数百万的规模,补充易如反掌。鬼子士官学校,军官学校已经把军事科技完备化,鬼军就是一部庞大的战争机器,换人如同换零件。只要主要的军官没死,就能照常运转。
  日军伤亡主要集中在早期登陆那几个师团(已多次补充),其他的部队伤亡还不太大,进攻南京是没多大问题的。
  抗战胜利之日,无忘中国军民付出的代价。
  帖一张比较少见的照片,是日军101D加纳部队阵地。  
  日军101D加纳部队阵地  
  101D的炮队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战 日军 伤亡 55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