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萨是神仙,神仙与人等到底什么关系

查看: 1483|回复: 8
除了佛菩萨,还有神仙吗?
在线时间1354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仙道的,比如太上老君,等道家的仙家。
在线时间154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地藏经里面有详细记载
都是天界众生
在线时间9102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以佛理来说是有的。
按常理世间分三界。
天、人、地。
然后又以每个生灵的清浊(因清而轻,因浊而重)分配在每一个界。
分配的每一个界不是由谁定的,都是自己造就的。
而佛以证佛性,所以可以在三界任何一处随意显现。
佛无清无浊、无色无空......所以能在任何三界显现。
在线时间3205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静下来,静下来
诸天不知算不算神仙,但中国人眼中的神仙是能帮助世人的,有求必应的,佛的诸天只是自己享受美好的福报,似乎并不关心世人(或者是他们没有能力穿越六道来关注?)
在线时间7885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感觉很多学佛的人已经把佛当作神仙了。
在线时间1354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神仙也要轮回吗?
在线时间225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心无外物 发表于
神仙也要轮回吗?
去百度六道轮回
在线时间1992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南无阿弥陀佛
在线时间1611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按照道教的标准,佛教的修行有缺陷,难当大用。
按照佛教的标准,道教的仙人不可一概而论,有的勉强够得上“天”,有的就是“人”,甚至是“鬼”和“畜生”,总之都很卑下。
完全是两个话语系统,凑不到一起的。还是各说各的比较好。
Powered by还没有开通你的开心账户?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佛、菩萨、神仙与人等到底什么关系?_湖心亭看雪客_新浪博客
本转帖分类:&&&&
&&上一帖:
下一帖:&&
(%)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08-02 15:0008-02 15:0208-02 15:0308-02 15:0408-02 15:0808-02 15:1208-02 15:1308-02 15:1308-02 15:1408-02 15:18
热门转帖:
最新专题:
&2016 开心网6、大乘十信菩萨位:十愿心,遍游十方,化导众生,;三、缘觉法界(需继续修大乘佛法才能成菩萨成佛);中乘辟支佛:缘觉,独觉;四、声闻法界(需继续修大乘佛法才能成菩萨成佛);小乘四果:四果阿罗汉(无生、化城涅磐;并色无色界八地七十二品思惑;五、天法界(凡法界中三界六道之最高者:天道,共二;(一)三界之无色界天(没有形象也没有声音,仅有意;1、非想非非想处天(成语
大乘十信菩萨位:十愿心,遍游十方,化导众生,随其所愿悉得满足,名曰愿心。九戒心。安住净戒,心光常凝,名曰戒心。 八回向心,以保持修道力故,与佛光相交格,名回向心。七护法心,进趣功纯,保持不失,与十方如来,气分相接,名护法心。 六不退心,定发光明,进修无懈,深入自性,名不退心。 五定心,百杂粉碎,心体湛然,名曰定心。 四慧,心纯行勤,智慧自生,名曰慧心。三精进心,不杂曰精,不退曰进,进趣真净,名精进心。二念心,虽在无数劫中,舍身受身,此现前一念,决定不忘,名曰念心。一信,心与理合,确切不移,灭一切妄想,名曰信心。(十信位属于凡位。从十信菩萨开始,成佛总共要攀登52个阶梯。不过,经常有越级上升者,比如,观世音菩萨在初地的时候,听千光王静住如来说大悲咒,由初地一下证到八地的果位)
缘觉法界(需继续修大乘佛法才能成菩萨成佛)
中乘辟支佛: 缘觉,独觉。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
声闻法界(需继续修大乘佛法才能成菩萨成佛)
小乘四果: 四果阿罗汉(无生、化城涅磐。如:大目犍连、舍利弗、济公??有的是古佛示现),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
并色无色界八地七十二品思惑。三果阿那含(不来),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二果斯陀含(一往来),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及欲界思惑前六品。初果须沱洹(七往来),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
五、 天法界(凡法界中三界六道之最高者:天道,共二十八层天,以下从高到低介绍)
(一)三界之无色界天(没有形象也没有声音,仅有意识)
1、非想非非想处天(成语:想入非非):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2、无所有处天:空色既亡,识心都灭。十方寂然,回无攸往。如是一类,名无所有处。
3、识无边处天:诸碍既销,无碍无灭。其中惟留阿赖耶识,全于末那半分微细。如是一类,名为识处。
4、空无边处:若在舍心,舍厌成就,觉身为碍,销碍入空。如是一类,名为空处。
(二)三界之色界天(有光身形象而无肉身,无性欲。 四禅之五不还天,又称净居天,三果圣人居住)
5、色究竟天{阿那含天},究竟群几,穷色性性,入无边际。如是一类,名色究竟天。若于舍心,发明智慧,慧光圆通,便出尘界,成阿罗汉,入菩萨乘。如是一类,名为回心大阿罗汉。
6、善现天 {阿那含天}:精见现前,陶铸无碍。如是一类,名善现天。
7、善见天 {阿那含天}:十方世界,妙见圆澄,更无尘象一切沈垢。如是一类,名善见天。
8、无热天 {阿那含天}:机括独行,研交无地。如是一类,名无热天。
9、无烦天 {阿那含天}:苦乐两灭,斗心不交。如是一类,名无烦天。
10、四禅{舍念清净地}之无想天:若于先心,双厌苦乐,精研舍心,相续不断,圆穷舍道,身心俱灭,心虑灰凝,经五百劫,是人既以生灭为因,不能发明不生灭性,初半劫灭,后半劫生。如是一类,名无想天。
11、四禅{舍念清净地}之广果天:若于先心,无量净光,福德圆明,修证而住。如是一类,名广果天。
12、四禅{舍念清净地}之福爱天:舍心圆融,胜解清净。福无遮中,得妙随顺,穷未来际。如是一类,名福爱天。
13、四禅{舍念清净地}之福生天: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已尽,乐非常住,久必坏生。苦乐二心,俱时顿舍。粗重相灭,净福性生。如是一类,名福生天。
14、三禅{离喜妙乐地}之
遍净天:世界身心,一切圆净,净德成就,胜托现前,归寂灭乐。如是一类,名遍净天。
15、三禅{离喜妙乐地}之无量净天:净空现前,引发无际,身心轻安,成寂灭乐。如是一类,名无量净天。
16、三禅{离喜妙乐地}之 少净天:圆光成音,披音露妙,发成精行,通寂灭乐,如是一类,名少净天。
17、二禅{定生喜乐地}之
光音天:吸持圆光,成就教体。发化清净,应用无尽。如是一类,名光音天。
18、二禅{定生喜乐地}之无量光天:光光相然,照耀无尽,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类,名无量光天。
19、二禅{定生喜乐地}之少光天:梵天统摄梵人,圆满梵行,澄心不动,寂湛生光。如是一类,名少光天。
20、初禅{离生喜乐地}之
大梵天(上帝):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是人应时能统梵众,为大梵王。如是一类,名大梵天。
21、初禅{离生喜乐地}之梵辅天:欲习既除,离欲心现,于诸律仪,爱乐随顺,是人应时能行梵德。如是一类,名梵辅天。
22、初禅{离生喜乐地}之梵众天: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无有智慧,但能执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
(三)三界之欲界天(五趣杂居地,有肉身有食欲,有男女性别和性欲,但不需要人类深度交合,即能满足,各天天人满足性欲方式各不相同,如手触、目视等等。不存在怀孕,人非胎生,而是化生。寿命长达数千万年,青春长在,但最终会死,堕落下面五道。)
23、欲界六天之 他化自在天:无世间心,同世行事。于行事交,了然超越,命终之后,遍能出超化无化境。如是一类,名他化自在天。
24、欲界六天之 化乐天: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玉体}横陈时,味如嚼蜡,命终之后,生越化地。如是一类,名乐变化天。
25、欲界六天之 兜率天(离我们人世很近,其“内院”就是弥勒净土之所在,未来佛弥勒菩萨现居此天,将来下生人间成佛,在末法之后再度开弘佛法;当年释迦牟尼也是从这里降生人世成佛并开弘佛法。净土有许多,如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净土,药师佛的东方琉璃净土等等等等):一切时静,有应触来,未能违戾,命终之后,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诸人天境,乃至劫坏,三灾不及。如是一类,名兜率天。
26、欲界六天之 夜摩天:逢欲暂交,去无思忆,于人间世,动少静多,命终之后,于虚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类,名须焰摩天。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生活休闲娱乐、外语学习资料、中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各类资格考试、佛、菩萨、神仙与人等到底什么关系?84等内容。 
 佛、菩萨、神仙与人等到底什么关系? 研究人类科学发展史我们会发现, 实证科学...人法界,六、天法界,七、声闻法界,八、缘觉法界,九、 菩萨法界,十、佛法...  十法界图(来源:资料图) 佛、菩萨、神仙与人等到底什么关系研究人类科学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实证科学只是在以数理方式不断验证佛 学。科学的每一个进展,如果符合...  道家的神仙和佛教的佛菩萨有什么区别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道家的神仙...得很是顺口,然而说这话的人显然并不理解“仙”的概念,只是像他们顽愚的前辈...  “佛”是梵文“佛陀”的音译之略,也有译作“浮屠”、“浮图”、“勃驮”、...佛、菩萨、神仙与人等到... 13页 免费 佛菩萨与神的关系 暂无评价 1页 免费...  佛、菩萨、罗汉的等级以及关系_社会学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作者 弥勒内院看门人 这个问题要先说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因为在两者中,对待这个问题 是有区别的...  的老师;我们自称为弟子,弟子是学生,因此我们跟佛 的关系是师生关系, 所以不是...佛,菩萨 16页 免费 佛说菩萨本行经 27页 免费 佛、菩萨、神仙与人等到......  什么是佛菩萨?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释迦牟尼佛是人,不是神,也不是仙;菩萨是人,也不是神仙。我们一定要清楚这些名词术语的定义。「佛陀」是古印度梵...  介绍人的心态我认为从佛、菩萨…上帝、神仙、阿修罗...认为的炼狱,与地狱不同,是存在地球 之外的一个星际...是让受恩惠之人的感激心发出感恩的能量,等 于在给...  佛教中的佛虽然全知(遍知一切)但不是全能。虽然佛...菩萨只是人修行到佛的果位过程中必然要经 历的过渡...个层级,见《佛、菩萨、神仙与人等到底什么关系?》...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佛、菩萨、神仙与人等到底什么关系?
研究人类科学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实证科学只是在以数理方式不断验证佛学。科学的每一个进展,如果符合佛法,那就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否则,必定只是一个将来会被推翻的假说。昨天,新浪网一条的新闻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被认为是科学再次向佛学靠近的表现。文中说,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的计算物理学家尼尔-图罗克通过计算发现,大爆炸并非时间的起点,时间在大爆炸之前一直就存在,宇宙在不断经历着“生死轮回”,这一被称为“宏理论”的宇宙观与佛学的宇宙观(佛学称宇宙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不断经历成、住、坏、空的轮回,“无始以来”是佛学中常见术语)几乎完全一致(但也受到了天主教会和其它怀疑论者的讨伐)。而更为令人惊讶的是,宏理论认为,,宇宙至少存在于十维,并且由被称为“宏”的一维元素组成。这一观点又与佛学中讲的十法界、万事万物归一到“如来藏”惊人相似!那么,佛学中讲的十法界是什么意思呢?
法界,是世界的别称;所不同的是,世界是有限的称呼,法界是无限的称呼。因为眼所见的,有形的东西叫做法,意所缘的无形的东西亦叫做法。所以以法为界,纵横含摄,大而无外,就不同那有形限地域的世界了。
世界在佛学里分两类,就是“器世界”和“有情世界”。前者是指我们所依所住的地方,亦叫做“依报”;后者是指有情识有生命的众生群体,亦叫做“正报”。两者都是由众生自己所做的业力而感得的。现在说的法界,也就包括了这两种世界。
十法界,是把所有的众生,在性质状态上,区分为十类,但仍是以法为界;每类的众生,都是无量无边,不可计数。
十法界包括:一、地狱法界,二、饿鬼法界,三、畜生法界,四、阿修罗法界,五、人法界,六、天法界,七、声闻法界,八、缘觉法界,九、菩萨法界,十、佛法界。这是从极恶到极善、从极苦到极乐、从极低层到极高层的次序排列。前六个法界,叫做“六凡法界”;后四个法界,叫做“四圣法界”。六凡法界的众生随他所做的善业,上下升沉,循环不定,所谓:“三恶报穷来善道,六天福尽下尘寰”。普通所说的六道轮回,生死不息,就是指的六凡法界的众生。四圣法界的众生,已断烦恼,了生死,跳出三界,不受六道轮回,超凡拔俗,所以称之为圣。虽然佛、菩萨、缘觉、声闻,修证的程度有高低的不等,但他们超出三界,不受轮回生死的痛苦相同,所以总名四圣法界。
下面我们从高往低介绍各法界的生命状态。
一、&佛法界
佛法界无大无小,非去非来(佛的法身尽虚空、遍法界,无在无不在)。佛是所有法界众生中最究竟圆满的圣者,度众功行圆满,达到自觉、觉他、觉满,能利益一切众生,是出世圣人中最高的境界,如燃灯王佛、慈严德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等。佛具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种大乐、十八大空、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三学、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六度万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以法界为体(入一切时间和空间),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智慧无边、遍知一切……
二、&菩萨法界
大乘等觉菩萨位,&如: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弥勒菩萨等。是只有一分生相无明未破的菩萨位(古佛倒驾慈航的不计)。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可化身无数及各种形类(人世中亦有其化身,或为人王或为高僧)。
大乘十地菩萨位(人世中有其乘愿转世而来者):一者欢喜地(如:龙树菩萨):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二者离垢地,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三者发光地,净极明生,名发光地。四者焰慧地,明极觉满,名焰慧地。五者极难胜地,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六者现前地,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七者远行地,尽真如际,名远行地。八者不动地,一真如心,名不动地。九者善慧地,发真如用,名善慧地。十者法云地,慈阴妙云,覆涅盘海,名法云地。(在菩萨法界中,以上属于圣位。)
大乘十回向菩萨位:十者等法界无量回向,性海圆成,心等法界,含摄周遍,量等虚空,名等法界无量回向。九者无缚无著解脱回向,诸法本空,心无缚著,于根尘中,得大解脱,名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八者真如相回向,即一切法,离一切相,缘生无性,体即真如,名真如相回向。七者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十方众生,皆我性具,本际平等,无有高下,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六者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于诸佛地,起万行因,依因趣果,取涅盘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五者无尽功德藏回向,一切世界,过恒河沙佛,自性功德,重重无尽,名无尽功德藏回向。&四者至一切处回向,觉智周圆,无所不遍,名至一切处回向。&三者等一切佛回向,本觉之理,湛然常住,能觉之智,齐于诸佛,名等一切佛回向。&二者不坏回向,正显中道,归趣本觉,回入法身,无能坏者,名不坏回向。一者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化度众生,离众生相,回无为心,向涅盘道,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大乘十行菩萨位:十真实行,圆融德相,清净无漏,真无为性,妙契真实,名真实行。&九善法行,妙观慧中,显圆融德,能入诸佛法轨中,名善法行。八尊重行,缘般若故,成无著行,故六度中,特尊般若,名尊重行。七无著行,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于一尘中,现十方界,尘界交现,不相留碍,名无著行。六善现行,既离痴乱,则能现诸相,同异圆融,名善现行。&五无痴乱行,了达法门,悉无错误,名离痴乱行。四无尽行,三际十方,化身无尽,名无尽行。&三无嗔恨行,等视众生,不见其过,名无嗔恨行。二饶益行,饶利众生,使得法利,名饶益行。一欢喜,随顺众生,随喜功德,名欢喜行。
大乘十住菩萨位:十灌顶住,菩萨既为佛子,佛以智水灌顶,藉表成人,名灌顶住。&&九 法王子住,长养圣胎,绍隆佛种,堪作法王之子,名法王子住。&八童真住,佛之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如童真之可贵,名童真住。七不退住,身心增长,无有退缺,名不退住。&六正心住,心念同佛,惟得其正,名正心住。&五方便具足住,自利利他,方便具足,名方便具足住。四生贵,冥契妙理,行与佛同,气分感通,成如来种,名生贵住。三修行住,心所涉知,俱得明了,遍修诸行,皆无留碍,名修行住。&&二 治地住,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则一切皆治,名治地住。&一发心住,以真方便,假十信之用,圆成一心,名发心住。(按华严,以上十住十行十回向为贤位)
大乘十信菩萨位:十愿心,遍游十方,化导众生,随其所愿悉得满足,名曰愿心。九戒心。安住净戒,心光常凝,名曰戒心。&八回向心,以保持修道力故,与佛光相交格,名回向心。七护法心,进趣功纯,保持不失,与十方如来,气分相接,名护法心。&六不退心,定发光明,进修无懈,深入自性,名不退心。&五定心,百杂粉碎,心体湛然,名曰定心。&四慧,心纯行勤,智慧自生,名曰慧心。三精进心,不杂曰精,不退曰进,进趣真净,名精进心。二念心,虽在无数劫中,舍身受身,此现前一念,决定不忘,名曰念心。一信,心与理合,确切不移,灭一切妄想,名曰信心。(十信位属于凡位。从十信菩萨开始,成佛总共要攀登52个阶梯。不过,经常有越级上升者,比如,观世音菩萨在初地的时候,听千光王静住如来说大悲咒,由初地一下证到八地的果位)
三、&&缘觉法界(需继续修大乘佛法才能成菩萨成佛)
中乘辟支佛:&缘觉,独觉。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
四、&&声闻法界(需继续修大乘佛法才能成菩萨成佛)
小乘四果:&四果阿罗汉(无生、化城涅磐。如:大目犍连、舍利弗、济公……有的是古佛示现),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并色无色界八地七十二品思惑。三果阿那含(不来),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二果斯陀含(一往来),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及欲界思惑前六品。初果须沱洹(七往来),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
五、&天法界(凡法界中三界六道之最高者:天道,共二十八层天,以下从高到低介绍)
(一)三界之无色界天(没有形象也没有声音,仅有意识)
1、非想非非想处天(成语:想入非非):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2、无所有处天:空色既亡,识心都灭。十方寂然,回无攸往。如是一类,名无所有处。
&3、识无边处天:诸碍既销,无碍无灭。其中惟留阿赖耶识,全于末那半分微细。如是一类,名为识处。
4、空无边处:若在舍心,舍厌成就,觉身为碍,销碍入空。如是一类,名为空处。
(二)三界之色界天(有光身形象而无肉身,无性欲。&四禅之五不还天,又称净居天,三果圣人居住)
5、色究竟天{阿那含天},究竟群几,穷色性性,入无边际。如是一类,名色究竟天。若于舍心,发明智慧,慧光圆通,便出尘界,成阿罗汉,入菩萨乘。如是一类,名为回心大阿罗汉。
6、善现天&{阿那含天}:精见现前,陶铸无碍。如是一类,名善现天。
7、善见天&{阿那含天}:十方世界,妙见圆澄,更无尘象一切沈垢。如是一类,名善见天。
8、无热天&{阿那含天}:机括独行,研交无地。如是一类,名无热天。
9、无烦天&{阿那含天}:苦乐两灭,斗心不交。如是一类,名无烦天。
10、四禅{舍念清净地}之无想天:若于先心,双厌苦乐,精研舍心,相续不断,圆穷舍道,身心俱灭,心虑灰凝,经五百劫,是人既以生灭为因,不能发明不生灭性,初半劫灭,后半劫生。如是一类,名无想天。
11、四禅{舍念清净地}之广果天:若于先心,无量净光,福德圆明,修证而住。如是一类,名广果天。
12、四禅{舍念清净地}之福爱天:舍心圆融,胜解清净。福无遮中,得妙随顺,穷未来际。如是一类,名福爱天。
13、四禅{舍念清净地}之福生天: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已尽,乐非常住,久必坏生。苦乐二心,俱时顿舍。粗重相灭,净福性生。如是一类,名福生天。
14、三禅{离喜妙乐地}之&&遍净天:世界身心,一切圆净,净德成就,胜托现前,归寂灭乐。如是一类,名遍净天。
15、三禅{离喜妙乐地}之无量净天:净空现前,引发无际,身心轻安,成寂灭乐。如是一类,名无量净天。
16、三禅{离喜妙乐地}之&少净天:圆光成音,披音露妙,发成精行,通寂灭乐,如是一类,名少净天。
17、二禅{定生喜乐地}之&&光音天:吸持圆光,成就教体。发化清净,应用无尽。如是一类,名光音天。
18、二禅{定生喜乐地}之无量光天:光光相然,照耀无尽,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类,名无量光天。
19、二禅{定生喜乐地}之少光天:梵天统摄梵人,圆满梵行,澄心不动,寂湛生光。如是一类,名少光天。
20、初禅{离生喜乐地}之&&大梵天(上帝):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是人应时能统梵众,为大梵王。如是一类,名大梵天。
21、初禅{离生喜乐地}之梵辅天:欲习既除,离欲心现,于诸律仪,爱乐随顺,是人应时能行梵德。如是一类,名梵辅天。
22、初禅{离生喜乐地}之梵众天: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无有智慧,但能执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
(三)三界之欲界天(五趣杂居地,有肉身有食欲,有男女性别和性欲,但不需要人类深度交合,即能满足,各天天人满足性欲方式各不相同,如手触、目视等等。不存在怀孕,人非胎生,而是化生。寿命长达数千万年,青春长在,但最终会死,堕落下面五道。)
23、欲界六天之&他化自在天:无世间心,同世行事。于行事交,了然超越,命终之后,遍能出超化无化境。如是一类,名他化自在天。
24、欲界六天之&化乐天: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玉体}横陈时,味如嚼蜡,命终之后,生越化地。如是一类,名乐变化天。
25、欲界六天之&兜率天(离我们人世很近,其“内院”就是弥勒净土之所在,未来佛弥勒菩萨现居此天,将来下生人间成佛,在末法之后再度开弘佛法;当年释迦牟尼也是从这里降生人世成佛并开弘佛法。净土有许多,如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净土,药师佛的东方琉璃净土等等等等):一切时静,有应触来,未能违戾,命终之后,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诸人天境,乃至劫坏,三灾不及。如是一类,名兜率天。
26、欲界六天之&夜摩天:逢欲暂交,去无思忆,于人间世,动少静多,命终之后,于虚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类,名须焰摩天。
27、欲界六天之&忉利天(玉皇大帝):于己妻房,淫爱微薄。于净居时,不得全味,命终之后,超日月明,居人间顶。如是一类,名忉利天。
28、欲界六天之&&四天王天(转轮圣王所在。转轮圣王有武器叫转轮,亦可作交通工具,速度极快。天龙八部多为此天所摄):&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诸妻妾恩爱,于邪淫中,心不流逸,澄莹生明,命终之后,邻于日月,如是一类,名四天王天。其中,东方持国天王(穿甲胄,手持琵琶)管理寻香神歌神和啖精气鬼(专喜吸活人的精液,也要吃五谷的精气);南方增长天王(穿甲胄,手握宝剑)管理瓮形鬼和魇魅鬼、;西方广目天王管理龙、富单那(富单那鬼为饿鬼中福报最胜者,其身极为臭秽,专门让人畜发烧并其它灾害);北方多闻天王管理夜叉和罗刹。
六、&&&六道之阿修罗道与神仙道(得通力自在之乐)
(一)阿修罗:有天之福,无天之德。似天而非天。性好斗。男丑女美。
(二)神仙(寿命极长,但仍然难免生死轮回。)绝行仙: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名绝行仙。&精行仙:坚固交媾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照行仙: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成,名照行仙。道行仙:坚固咒禁而不休息,术法圆成,名道行仙。&通行仙: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仙。&天行仙: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空行仙:坚固动止而不休息,气精圆成,名空行仙。游行仙: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飞行仙: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地行仙: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
七、&六道之人道(六道中最殊胜,最有智慧。有苦有乐,最适合修行。佛示现成佛都是在人间)
熟谙世故,人情练达类:&&彼诸循伦,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达类。世智辩聪类:彼休征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明类。&文人类:彼应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于文类。&劳苦类:彼服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劳类。&优柔懦弱类:彼食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柔类。卑微下贱类:彼蛔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微类。&&凶狠类:彼毒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很类。庸俗类:彼狐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庸类。妖异类:彼咎征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异类。冥顽类:彼枭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顽类。
八、&六道之畜生道(愚昧且受吞赕杀戮等苦)
鸽犬猫类:依人之鬼,人亡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循类。
灵禽瑞兽类:明灵之鬼,明灭报尽,生于世间,多为休征一切诸类。
春燕秋雁类:和精之鬼,和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应类。
蚕貂驴马等类:绵幽之鬼,幽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服类。
鸡鸭猪羊等类:受气之鬼,气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食类。
蛔蛲等肠虫类:衰疠之鬼,衰穷报尽,生于世间,多为蛔类。
&&毒蛇蝮蝎类:虫蛊之鬼,蛊灭报尽,生于世间,多为毒类。
&&狐狸类:畜魅之鬼,畜死报尽,生于世间,多为狐类。
&&咎征淫兽类:风魃之鬼,风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咎征一切异类
&枭鸟类:物怪之类,物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枭类。
九、&六道之饿鬼道(受饥渴等苦)
传送鬼:贪党为罪,是人罪毕,遇人为形,名传送鬼。
&&役使鬼:贪成为罪,是人罪毕,遇明为形,名使役鬼。
&&魍魉鬼:贪明为罪,是人罪毕,遇精为形,名魍魉鬼。
&&魇鬼:贪罔为罪,是人罪毕,遇幽为形,名为魇鬼。
&&饿鬼:贪傲为罪,是人罪毕,遇气成形,名为饿鬼。
&&疠鬼:贪忆为罪,是人罪毕,遇衰成形,名为疠鬼。
&&蛊毒鬼:贪恨为罪,是人罪毕,遇虫成形,名蛊毒鬼。
&&魅鬼:贪惑为罪,是人罪毕,遇畜成形,名为魅鬼。
&&魃鬼{女妖}
:贪色为罪,是人罪毕,遇风成形,名为魃鬼。
&&怪鬼:若于本因,贪物为罪,是人罪毕,遇物成形,名为怪鬼。
十、&&六道之地狱道(最苦之道,苦到不可思议,详情见《地藏经》)
一百零八地狱:见见一根,单犯一业,是人则入一百八地狱。
&&三十六地狱:三业不兼,中间或为一杀一盗,是人则入三十六地狱。
&&十八地狱:身口意三,作杀盗淫,是人则入十八地狱。
&&八地狱:六根各造,及彼所作兼境兼根,是人则入八无间狱。
&&阿鼻地狱{无间地狱}:地狱十因六果,皆是众生迷妄所造。若诸众生,恶业同造,入阿鼻狱,受无量苦,经无量劫。
推荐阅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神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