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余额方向余额的借贷方向是只要是正的就记借负的就记贷么?如果不是要怎么确定余额的借贷方向呢

  摘要:借贷只是一种记账符号,没有实在意义,资产的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借方;资产的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记贷方。借贷记账法是会计最重要的核算方法,可以说没有借贷记账法就没有会计核算。但是对借贷记账法却一直没有一种好的理解,为此,本文拟从现金流入流出角度来阐述借和贷的本意,对于人们理解理解和掌握借贷记账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现金 流量 会计 记账 规则   1 &借贷记账法的提出   当代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A.C.利特尔顿教授不无遗憾地感叹:借贷记账法给我们留下一个令人困惑的特征,某些账户的左方代表增方,而在其他账户,增加额却记入右方。这种安排太复杂了,以至于试图将它合理化成为徒劳无益的事。我们别无他法,只好接受它并记住它的增减法则。   借贷只是一种记账符号,没有实在意义,资产的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借方;资产的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记贷方。   借贷记账法是会计最重要的核算方法,可以说没有借贷记账法就没有会计核算。   2 &会计记账中如何理解借贷   诚然,借贷记账法的借与贷,在客观上是充当了记账符号,但它又决不仅仅只是一种纯粹的记账符号。纵观借贷记账法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在12世纪末与13世纪初的欧洲,严格地讲是欧洲的意大利,借贷记账法则的设计初衷,是为了适应借贷业主记录款项的借出和贷入的需要。借贷业主的账户按人名设置,分上下两个记账地位:账户的上方登记客户的借款,称为借主方,账户的下方登记客户的存款,称为贷主方,从银行角度讲是借出贷入。   借&&指借出款项,即债权增加(应收款),表示现金流出。   贷&&指收入款项,即债务增加(应付款),表示现金流入。   可见借贷最早是用于记载现金流量的方向,贷主贷出和借主归还表现为借贷业主(以下简意称商业银行)的现金收入;贷主收回和借主借入则表现为商业银行的现金流出。在商业银行与借主和贷主的借贷业务中,现金流量方向与借贷记账方向的关联是:商业银行一身而二任,作为借主的代表,商业银行从贷主处贷出款项和向贷主归还款项;作为贷主的代表,借主从商业银行处借入款项和向商业银行归还款项。这时,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尚无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之分,而只有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之别。凡是涉及现金流入的业务,如从贷主的贷出和借主的归还,都记为贷;凡是涉及现金流出的业务,如借主的借入和向贷主的归还,则都记为借。商业银行的借或贷的记账方向是以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方向为依据的,而并不与资产负债的增减相关联。这样,借贷记账方向就与借贷业务的现金流量方向相一致,呈现为完全的对应关系,而不存在以资产负债的增减方向为依据时借贷记账方向与资产负债的增减方向相矛盾的状态。显然,现金流量方向体现了人们最初设计借贷记账法则的依据和前提。因此,以现金流量方向作为认识借贷记账法的基点,并进行借贷记账规则的讲解,不仅能充分揭示借贷记账方向与借贷业务的完全对应关系,而且比死记硬背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3& 用现金流量方向记录借贷   借贷记账法中的借贷记账方向与现金流量方向表现了完全的相关一致,因此,我们就有理由根据现金流量方向来确定经济事项的借贷记账方向,合理解释借贷记账规则。   3.1 借、贷表示意义的说明   3.1.1 现金流出、流入和资产、费用的关系   在现金流量规则中,所有能增加现金支出的业务都表现为现金的流出,而增加现金支出的业务主要是资产(非现金)与费用的增加,当企业购置非现金资产,发生作为费用的支出时,不论该现金流出是资本化形成资产,还是收益化形成费用。其主要表现是现金的流出。因此,当资产(非现金)与费用增加时,因为导致现金流出,记入借方。   反之,所有能增加现金收入的业务都表现为现金的流入,对资产和费用来说,增加现金流入的业务主要是非现金资产转换为现金,因此当非现金资产包括费用减少时,表现为现金的流入,记入贷方。   3.1.2 现金流入、流出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的关系   增加现金收入的业务,主要包括负债的增加、资本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对企业来说,债务、资本的增加,表现为债权人和所有者对企业的投入增加,因此产生的是现金的流入,记入贷方。而收入的增加,带来的也是现金的流入,与费用的增加正好相反,因此记入贷方。   反之,向债权人归还借款,投资人撤回投资,即负债减少、资本减少,表现为现金的流出,因此记借方。收入的减少,表现为现金流入的减少,也即现金流出,记为借方。   上述规则可总结为:资产、费用的增加,导致现金的流出,记入借方,反之记入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的增加,导致现金的流入,记入贷方,反之记入借方。   可见,采用现金流量规则对账户区分借和贷,只需对经济业务导致的现金流向进行判断,就可决定借贷记账方向。   3.2 由会计基本等式推导借贷记账规则   动态的会计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即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对企业来说,任何业务的变化都只能是导致等式两边同增或同减,或是一方内部的一增一减,增减的金额相等。对等式两方同增同减的业务,由于左方增加记借,右方增加记贷,因此记账时必然出现&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情况。同样,一方内部一增一减时,由于等式中的任意一方的增减记账符号恰好相反,也会出现&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情况,使记账工作变得非常科学、简明、方便。   4 &采用现金流量方向解释借贷   根据现金流入流出的方向讲解借贷记账规则,不仅使老师的讲解容易许多,还有诸多的优越性。   4.1 真正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借贷涵义   避免死记硬背带来的弊端,而且将借贷的本意与其现实意义相联系,避免了人为对借贷历史渊源的割裂,有利于会计知识的融会贯通。   4.2 更好的理解资产和费用的关系   不论资产还是费用,实质都是支出,资产和费用实质本是一个概念,都是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都是企业为取得一定的效用而付出的代价,只是资产的支出带给使用人的受益期较长,而费用的支出带给使用人的受益期较短。因此可以说费用是瞬间的资产,或者说资产本身也要分期转作费用,因此费用账户的性质与资产是一致的,其账户的设置与资产相同。   4.3 更好的理解收入与权益的关系   权益包括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收入导致的现金流入流出方向是与权益一致的,即权益增加,现金的流入增加,收入增加也表现为现金流入增加,反之都表现为减少。而且收入本身就归属于所有者,是所有者的权益,因此,其设置也同所有者权益一致。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委员会编.《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邵亨林,邵平,周旋.借贷记账法则的奥秘及其合理化.会计研究.1998.(1).P49.   [3]陶丘山.探索借贷之义.财会月刊.2002.(5). 【】 责任编辑:老A
上一篇:&&下一篇:
&&&&&&&&&&
学习到晋升一站式解决,一对一辅导直推上岗……
系统化培养会计思维,用就业验证培训效果……
通往管理层的有效捷径,短期晋升拿下高薪……
【对话达人】活动时间:日——10月24日活动性质:在线探讨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新闻资讯NewsCenter
考点解析Examination>>>>
2014年会计基础学习笔记: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是建立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的基础上,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
  借贷记账法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借贷二字已失去了原有的含义,而演变成纯粹的记账符号,用来标明记账方向。
  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是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要根据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的性质决定。
  (一)资产类账户结构
  资产类账户,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借方。即当资产类账户发生增加额时,登记在该账户的借方,发生减少额时登记在该账户的贷方。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公式如下: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增加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减少额)
  【例1】某企业的原材料账户期初余额为500000元,本期购入200000元,本期发出400000元,则原材料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如下:
  原材料账户期末余额=000-000(元)
  (二)权益类账户结构
  权益类账户包括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正好相反,权益类账户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贷方。即当权益类账户发生增加额时登记在该账户的贷方,发生减少额时登记在账户的借方,其余额一般出现在账户的贷方。
  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公式如下:
  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增加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减少额)
  【例2】某企业应交税费的期初余额为35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36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28000元。则应交税费账户的期末余额为:
  应交税费账户期末余额=-2(元)
  (三)收入类账户结构
  收入类账户的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结构相似,也就是说,对于收入类账户,金额增加时记入账户的贷方,金额减少时记入账户的借方,在期末应予以结转,将全部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通过&本年利润&账户计算出本期利润。因此,收入类账户一般期末无余额。
  (四)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
  费用是企业为了取得收入所发生的,在计算利润时将其从收入总额中扣除掉;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费用(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相同,与收入类账户相反,即借方登记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贷方登记费用(成本)的减少额。期末转销后一般无余额,如果有余额,则期末余额在借方。
  借贷记账法下各类账户的结构以图4-7概括如下:
  (五)账户结构总结
  1.对每一个账户来说,期初余额只可能在账户的一方:借方或贷方,反映资产或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期初余额。
  2.如果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的方向相同,说明账户的性质未变;如果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方向相反,则说明账户的性质已发生改变。例如:&应收账款&是资产类账户,期初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期初尚未收回的账款。如果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仍在借方,则反映期末尚未收回的账款,仍为资产性质的账户;如果期末余额出现在贷方,说明本期多收了,多收部分就转化成预收账款,变成负债性质的账户了。类似的情况在很多账户都存在,如&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反映往来账款的账户以及&待处理财产损益&等双重性账户,都应根据它们期末余额的方向来确定其性质,如果余额在借方,就是资产类账户;反之,如果余额在贷方,就是负债类账户。
  3.对于收入、费用类账户,由于这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在期末都要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用来核算企业的财务成果,所以一般无期初和期末余额。
  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即对于企业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而且借方和贷方的金额要相等。具体来说,就是指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事项,如果在一个账户中登记了借方,必须同时在另一个或几个账户中登记贷方;或者反过来说,在一个账户中登记了贷方,必须在另一个或几个账户中登记借方。而且登记在借方的合计数与贷方的合计数金额必须相等。
  运用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登记经济业务时,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分析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账户名称,并判断账户的性质;其次,判断账户中所涉及的资金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最后,根据账户的结构确定记入账户的方向。下面举例说明,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例3】大华公司2008年5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增值税略):
  1.5月5日大华公司获得凯文公司追加投资100000元,存入开户银行。
  2.5月10日大华公司向供货单位购入原材料一批,共价值50000元,货款暂欠,材料已验收入库。
  3.5月20日大华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所欠购原材料款50000元。
  4.按法定程序减少注册资本100000元,用银行存款向所有者支付。
  5.5月25日大华公司支付银行存款90000元购入生产用设备一台。
  6.5月27日以前购货所欠的应付账款60000元到期,但公司暂无款支付,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60000元用于归还前欠货款。
  7.以盈余公积80000元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8.经批准将企业原发行的20000元应付债券转为实收资本。
  9.经批准企业用盈余公积70000元转增资本。
  在上述所举的9个例子中,企业每发生一笔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账户只有一个借方账户和一个贷方账户。当一笔经济业务涉及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几个账户的贷方时,就应该使该借方账户金额等于该贷方的几个账户的金额之和,使借贷两方的金额相等。反之,一笔经济业务涉及到一个账户的贷方和几个账户的借方时,也应该使贷方账户的金额与借方的几个账户的金额之和相等。
  【例4】大华公司购入原材料一批,价格50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30000元,余款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例5】飞达公司收到某企业投入的资本,其中收到50000元是货币资金,已存入银行;另外30000元系木材且已验收入库。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在借贷记账法下,无论经济业务多么复杂,均可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
  (1)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总额增加;
  (2)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总额减少;
  (3)资产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
  (4)权益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
  注:前面第一章第四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中归纳的9种情况的再归纳。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经济业务,都将以相等的金额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和贷方,都应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
  在采用借贷记账法记录经济业务时,会使有关账户之间形成一种应借应贷的对应关系,称作账户间的对应关系;发生应借应贷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如:例3,业务1中的&银行存款&的对应账户为&实收资本&,二者形成对应关系;业务3中的&银行存款&与&应付账款&互为对应账户。
  五、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法
  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试算平衡有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
  (一)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其公式为:
  全部账户 本期借方 发生额 合计=全部账户 本期贷方 发生额 合计
  由于借贷记账法对每项经济业务的记录都是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进行的,这样一个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就一定相等。
  根据前面例3大华公司5月份发生的9笔经济业务,可以编制如表1的发生额试算平衡表。
  (二)余额试算平衡法
  余额试算平衡法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等于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根据余额时间的不同,又分为期初余额平衡和期末余额平衡两类,其公式为:
  全部账户 的借方 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 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 的借方 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 的贷方 期末余额合计
  注意:
  1.全部账户
  ①全部账户包括没有余额或没有发生额的账户;
  ②全部账户不能仅仅是某一类账户,如资产类全部账户。(&)
  2.借方合计=贷方合计
  因为试算平衡法是检查记账是否正确的,我们用的是借贷记账法,所以最后强调的是借方合计=贷方合计。
  3.三个公式为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套入。
  【例6】现在假定大华公司2007年5月有关账户的期初余额如表2所示,根据表2和前述9笔经济业务,可编制如表3的余额试算平衡表。
  余额试算平衡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进行,具体格式如表4-4所示
  在编制试算平衡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保证所有账户的余额均已记入试算平衡表。如有遗漏的话,就可能会造成期初或期末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不相等的情况发生。
  (2)如果试算平衡表借贷不相等,就说明账户记录肯定有错误。
  (3)如果试算平衡表经过试算都是平衡的,也不能说明账户记录就绝对正确,因为有些错误并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例如:
  ①漏记某项经济业务,将使本期借贷双方的发生额同时减少,借贷仍然平衡;
  ②重记某项经济业务,将使本期借贷双方的发生额同时增加,借贷仍然平衡;
  ③某项经济业务记错有关账户,借贷仍然平衡;
  ④某项经济业务在账户记录中,颠倒了记账方向,借贷仍然平衡;等等。
  注:试算平衡表只能检查部分数字性的错误,文字性的错误检查不出来。
  因此,在编制试算平衡表之前,一定要认真核对有关账户记录,避免出现上述问题。
  【例7&单选题】下列错误中能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有( )。
  A.某项经济业务重复记账
  B.某项经济业务未记账
  C.应借应贷账户中借贷方向颠倒
  D.应借应贷账户中借贷金额不相等
  [答案]D
&&&&&&& 2014畅谈梦想,会计梦想计划带你开启新征途,会计梦想,你值得拥有!
&&&&&&& 你适合做会计吗?你决定好做会计了吗?赶快来测测你对会计行业的适应度吧!准确度达99%!
  推荐: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资料
版权所有 (C)
武汉荣昌仁和会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电话:027-&&鄂ICP备号-1会计账户中的借方和贷方分别是什么含义? [会计汇]会计中的借方贷方分别是什么意思?
你正在浏览: & >
会计账户中的借方和贷方分别是什么含义?
会计账户中的借方和贷方分别是什么含义?
好,增加记在借方,减少记在贷方,借贷必相等、成本类,否则账就做不平,会计中的借和贷只是个记账符号,要想记住借贷的使用首先要记住资产负债表就可以了。在会计中,有借必有贷,借方表示增加,货方表示减少。 做账时如果有增加项,就一定要有减少项。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减少记在借方
资产类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一)“借”和“贷”是抽象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用以指明记账的增减方向、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账户余额的性质等,费用类是“借”增“贷”减,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并已经成为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   (二)“借”和“贷”所表示的增减含义   “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借”和“贷”何时为增加。“借”和“贷”是会计的专门术语,以“有借必有贷、“抽象的”记账符号,必须结合账户的具体性质才能准确说明、何时为减少,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收入类是“借”减“贷”增。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可知,“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通常又全称为借贷复式记账法,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而与这两个文字的字义及其在会计史上的最初含义无关,不可望文生义。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
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减少贷表示,负债和所有者增加,根据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借表示它们只是一个记账符号
根据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借表示,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减少贷表示,负债和所有者增加,资产减少
楼主。很好理解的,就是一个加,一个减。其他的不要多想就能理解了。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通...~~~
一、借方是一种会计科目,显示资产方的增加或负债方的减少;对应概念为贷方。 (1)、对于资产类、费用类...~~~
一、会计中运用账户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左方称...~~~
简单说就是资产类例如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账户的借方代表增加数,贷方代...~~~
应付账款中借方和贷方的含义: 应付账款贷方记增加,登记应支付给供应单位的货款;借方记减少,登记已偿还...~~~
它是会计核算当中的一种符号,对于资产类、费用类账户,“借方”记帐表示资产的增加,“贷方”就表示资产的...~~~
刚开始接触记账,很多人习惯极力从字面去理解借和贷,这样容易误解。一个简单方法:把 “借”和“贷 ”就...~~~
财务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相对于资产来说借代表增加,贷代表减少。如收到货款,银行存款...~~~
会计做帐中的借方和贷方是根据科目性质来区分的,具体如下: 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
资产类账户中的&借方“表示资产的增加,资产类账户中的&贷方”表示资产的减少。 资产类账户按照反映流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浅谈“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会计证考试当中的《会计基础》这门课程一共有十章内容,其中第五章不论是在书本内容还是考试分值的占比都是最多的一章,第五章说的是“借贷记账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且在实际工作中这也是财务会计的主要工作内容。
所以“借贷记账法”是会计证考试中《会计基础》最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和考点,仁和会计教育建议重点学习第五章,《会计基础》通过考试,也就基本没问题了。要学好“借贷记账法”的内容,首先要理解记账符号的含义。
一般会计老师在讲解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含义时,都是将“借”与“贷”说成“只是单纯的记账符号,不能用汉字的字面含义去理解,它们各自具有独立的、特殊的含义,是会计上的专业术语”。而回避触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本来含义,使学生不容易理解,对后面的学习,特别是第五章的学习设置了障碍。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其产生于12世纪的意大利,最初意大利的银行家在记录业务时采用这个记账方法时,“借”表示借出款项,即债权增加(应收款),“贷”表示收入款项,即债务增加(应付款),从银行角度就是:借出贷入,而从客户的角度来说正好相反。
后经逐步发展和完善,并传遍欧洲、美洲等世界各地,成为世界通用的记账方法。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我国,其中“借”和“贷”就是有日本学者从西方文字翻译成日语中的汉字,传入我国时直接照搬过来的。这个过程中,“借”和“贷”也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慢慢变成了记账符号,代表账户的两边,其中“借”表示账户的左边,“贷”表示账户的右边。“借”和“贷”与不同账户相结合,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
第一,代表账户的两个固定的部位。一切账户均需设置两个部位记录金额的增减变化,其中,左边一律称为借方,右边一律称为贷方;
第二,与不同类型的账户相结合,分别表示增加和减少。“借”和“贷”本身不等于增和减,只有与具体的账户相结合后才可以表示增和减,如资产类账户,“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负债类账户正好相反,“贷”表示增加,“借”表示减少;
第三,表示账户余额的方向。通常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都有余额,其中,资产类账户的余额在借方,负债类账户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余额在贷方。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我国采用借贷记账法,仁和会计教育认为学好借贷记账法,对学生通过会计证考试和实际工作中处理账务都意义重大,而理解透彻借贷记账法记账符号的含义是学好借贷记账法的关键。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会计基础 财经法规 电算化 三门课程
出纳 小规模和一般纳税人工业 商业 广告业 餐饮业 施工业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会计余额方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