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在轻松筹审核要多久筹钱,证明资料审核没通过,筹到的钱怎么办?我能拿到钱吗?

当前位置:&&&&&&正文
轻松筹向众筹之家回应“诈捐门”:捐助的钱会打到医院
来源:深窗综合&|& 10:39&编辑:胡新宪
导读:为了给事件做一个真实的还原,给投资者做出一个交代,众筹之家采访了轻松筹公关部的张女士,她对&诈骗事件&的来龙去脉做出了回应。
众筹之家讯:近日,轻松筹被人在微博爆料,有人涉嫌利用平台诈骗。自爆料以来,&诈骗事件&一直在网上发酵、质疑。为了给事件做一个真实的还原,给投资者做出一个交代,众筹之家采访了轻松筹公关部的张女士,她对&诈骗事件&的来龙去脉做出了回应。
10月20日左右,正在上大学的女孩刘云(化名),因母亲得了乳腺癌在轻松筹上发起目标金额30万元的众筹,在轻松筹上的病情描述显示:其母亲左右胸均为恶性肿瘤,动手术花光了所有积蓄,主治大夫说每个月用药费用基本上在五六万以上。因无力承担医院的开销,故在轻松筹上发起求助。
随后,10月26日,名为&一个有理想的记者&的微博号直接在微博贴出了医院的治疗证明及其主治医生的说明。证据表明,患者截至到爆料时间,在医院总花费17000元,自费6800元,并且医生从未说过今后的治疗费用每月5万。最后,经医生预测,她这种病直到治愈,自费总计3万左右。
事情一出,骂声一片。网友表示,这是&因病致富&啊。也就几万块钱的众筹费用众筹30万,并且还拉出主治医生的&话&做信用背书。轻松筹又一次陷入了信用危机。
对于网友30万的质疑,张女士表示,众筹目标金额是患者女儿自己的预测后续治疗的费用,当时女儿正在上学,可能对母亲的情况不太熟悉。但是,轻松筹平台并没有给这个项目通过,因为此项目描述的是左右乳房均患乳腺癌,但是由女儿提供的医院诊断证明却是一边患有乳腺癌,一边只是炎症。为此,审核没有通过,且没有给该项目做任何的推荐和推广。
同时,众筹之家提出质疑,个人求助者预计众筹多少钱,完全是由发起方填写,那平台方会不会对目标金额做出审核。张女士表示,轻松筹平台一直在对员工进行培训,让员工对大病的治疗费用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但是,填写的目标众筹多少钱,并不意味着能够众筹多少钱,或者说这笔钱最后能不能发放给发起方还不一定。
但是,既然平台并没有给该项目审核通过,为什么项目发起者可以转发至朋友圈,并且已经众筹了2万块钱。张女士回应,轻松筹平台的个人救助项目的运营机制是这样的,处于人道主义,站在个人求助者处于危急情况下的考虑,个人求助者可以先在平台发起求助,转发至朋友圈,进行筹款(即使在没有审核通过的情况下),但是筹到的款项到底能不能发放给求助者,平台还有进行相应的审核。
通过张女士的回应,发起方确实描述情况不实,涉嫌诈骗的嫌疑。但是平台决定,众筹的这笔款项,最终还是会给发起方。
事情负面影响至此,平台做出这样的决定实属意外。张女士表示,虽然发起方对病情的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符合,但是向平台提交的医院诊断证明是真实的。此次项目的捐助者大多是发起方的亲朋好友,并且金额不多。平台通过联系捐助者,他们表示,并不要求发起方退回款项。同时,平台还联系了患者的主治医生,主治医生表示,小女孩确实不容易,很可怜,有错,但不必过分指责。平台在综合各方的情况下,会把筹集的费用发放到医院,由医院对此费用进行患者的治疗费用调配。
轻松筹自成立以来,在大病个人救助项目上一直饱受质疑。前段时间,《安溪女子众筹后出国游事件》,同样网上骂声一片:有钱出国游,没钱就众筹,平台个人救助众筹成为了某些人发家致富的渠道。
张女士表示,对于安溪女子众筹后出国游事件,该女子的众筹资金并没有用在出国游上,对于普通人来说,工作累了也会出去放松一下。其实,这件事情的众筹与出国游并没有多大关系。
轻松筹在个人救助上事情不断,不断陷入信用危机,正如网友的质疑,平台是如何入选民政部对外公布的首批指定13家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平台的。轻松筹也做出了回应:当时评选时,提交了很多的资料,如平台慈善众筹项目审核的方式、平台的运营逻辑等等。网友完全地接受这一众筹理念是需要时间的。
审核一直是轻松筹的通病,平台很难对求助者个人资产做个尽调,确定他是否贫穷。为此,张女士表示,他们只能采取社会监督的方式,一旦公众发现任何问题,向平台提供发起人的手机号,经查实,会马上关闭项目。平台方也一直在努力,遵从民政部要求的个人告知义务,在平台不断提醒投资者,捐款要理性。
张女士表示,微博爆出&诈骗事件&后的几天,并没有受到负面事件的影响,众筹金额并没有减少。为什么不断陷入信用危机,轻松筹的个人救助项目依然能屹立不倒?首先,平台并没有对此项目进行营销推广,也就意味着网友捐助者极少。根因在于,项目发起后转发至朋友圈,拉你一把的大都是亲朋好友。
轻松筹饱受质疑,未来会不会转变业务重心。轻松筹表示,平台的业务中心一直不在大病救助上,主营业务是尝鲜预售和助农项目上。今年年初,增加了尝鲜等项目,平台基本上能够保持收支持平了。
在个人救助众筹上,它并不在《慈善法》所保护的范围内,捐助者如何保持一颗善心去帮助他人,只能一路质疑一路给予。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
尽在众筹之家微信 (ID:zczhijia),请扫描二维码转发
免责声明:本篇资讯属于广告宣传,广告内容来自企业投稿发布,与深圳之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下一篇:没有了
深窗公众平台她理财-下载领115元红包
新手专享,人人有份!
用 App 打开,
参与话题与讨论
扫码直接下载
轻松筹:筹的是钱,亏的是志气
有一篇帖子提到了轻松筹(),鉴于这一年的相关见闻,也来唠一唠我有个打光棍的小叔,我爸的亲弟弟,兄弟三个,就数他姿意人生,念书不好好念,赚钱不好好赚钱,赚一分花一分,反正就是不踏实过日子,从小挨揍无数次,我爷爷在的时候是他揍,我爷爷走了换成我爸爸揍。小叔就大我十岁,有一次他又被揍完了还跟我贫嘴:你小叔我想到致富的办法了!那时他也就十八九岁吧,我好奇,什么办法致富?他得意说:中国这么多人,我每人要一块钱,一万个人给我就有一万,一亿人给就有一亿!这话被我爸爸听到了,又一顿揍,吼他:人穷志不穷,你跟人要钱,跟叫花子有什么区别?有手有脚不自己去赚,还要去当乞丐?!!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实现我小叔这种宏伟目标的平台出现了,就是轻松筹。不可否认的,这个平台的正向作用,确实会帮到一些走投无路需要帮助的人。但是,我认为,现在这个平台是存在缺陷的,平台会验证真实病情去认可筹款,但平台并没有验证当事人的资产情况,即当事人是否只能通过轻松筹来筹款。我的原生家庭,即我爸爸的教育理念,就是能靠自己不靠别人,靠出去了,你的志气也就没了。就如宝总在那篇帖子提到的,遇到事情,她会卖房,会动用自己的存款,如果这些都花掉了还不能治病,那么她就放弃治疗。一个人,自己遇到的事情,总归得先动用自己的资源,这些资源用尽了,再去求助他人。说说我经历过的两次轻松筹。例一,隔壁小区一个孩子,我忘了是什么病,总之需要30万。因为我们在一个群里,许多妈妈都帮忙宣传,后来,筹到了,那个妈妈最后一次现身就是轻飘飘一声谢谢,之后再没有更新过进展,但还是有一些人能知道,后来我们知道,孩子病情控制住了,我们以为我们的善良挽救了孩子。然,不久之后,一个关系比较近的妈妈和我聊。说她家有两套房子,一套自住一套出租,那个小区,随便一套小一居也是300万起,而这次孩子生病花了几十万,其实不过动用了轻松筹的钱以及一些存款,而且也估计有一些是走了商业保险。那一下子,我真觉得挺打脸的,我这边怜惜孩子捐了1000块,但人家,不过是用此平台来减少对生活的影响。两套房子,市值六七百万或者更多,然后到处呼吁去筹这30万,许多捐款的人,也许还没有她家资产丰厚,钱是筹到了,志气也亏没了。宝总那篇帖子提到,她同事觉得,轻松筹不用还,这种占便宜的心态,真是挺奇葩的。例二,第二个例子,不是太愉快。我好友的小姑子的孩子,小姑子一家,学历比较低,经济情况也不是太好,小姑子老公有赌博历史,对于小姑子一家的帮助,他们哥嫂至少出了十几万,后来钱又用完了,然后她就想着帮忙弄轻松筹,她的人品一向很好,人脉也广,在她的呼吁下,又筹到了十几万,只是,最后孩子没有救回来,因为一开始就是很凶险的急性血液病,孩子年纪又小,所以没扛住。我确实也又捐款了。孩子没了,我们唏嘘了许久。但是没隔几天,我再次和我好友联系,发现她情绪低迷,我还以为还在为那个孩子伤心,一细聊,原来不是的。轻松筹的款,最后其实没有用完,还剩几万块,小姑子老公,拿去赌博了,不仅赔光了,还偷了好友老公的信用卡,又刷了七万多。好友气得无语,让他还钱,小姑子老公就耍无赖,说钱赔光了,没钱还。后来他们还是不打算追究了。但经此一骗,她的心理阴影面积,和我的心理阴影面积,都挺大一片,不仅她想到了,我也想到了,小姑子一家之所以没钱,也有一部分是自作自受的结果。轻松筹,我们知道孩子生病了,知道需要用钱,但如果你知道当事人在那边胡霍霍,导致情况更加糟糕,你还会捐款吗?你善意的捐款,可能不够对方霍霍一晚上的。人性的恶和善,从来就是最难的命题。我不再捐轻松筹,不是没有善心,而是我没办法判断这样的善心能否得到善终。再说说我周围一个真实的例子。是我们公司一个专家级工程师,兢兢业业20年,获得数项专利,后来被诊断为癌症。公司上的重疾险,他自己配置的商业险,前后赔付了五十多万。他们的存款也用了很多。管理层了解之后号召了捐款,一周之内全公司就捐了二十多万,但是,老工程师拒绝了,给全体员工发了一封邮件,写了他对公司的感情,写了他的病情,实在并非是钱就能解决的事,请人事部退回大家的捐款。从诊断到去世,大概两年的时间,他身体好的时候,依然来上班。去世之后,管理层发了一封悼念信。这,是我欣赏的方法。好像轻松筹最高是30万。就如宝总说的,买一份保险,攒几年钱,这30万不就出来了吗?
634人参与讨论
2016你有哪些难忘的经历?有哪些心得感悟?
85人参与讨论
2016年你的投资理财生活,有哪些变化和成长?欢...
iOS • Android
& 2012- 京ICP备号-2
加入她理财,与姐妹们一起理财、理生活。
第三方登录手机号/邮箱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邮箱
手机号/邮箱已经存在
请输入密码
请输入密码
请输入验证码
60秒后再获取
验证码错误
还不是会员?
手机号/邮箱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邮箱
请输入密码
30天内免登录
手机号/邮箱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邮箱
请输入验证码
60秒后再获取
验证码错误
输入新密码
请输入新密码
请输入密码
轻松筹“不轻松” 正为“靠谱”付出代价
来源:钛媒体 
作者:蔡鹏程
摘要:“轻松筹”平台上的项目性质属于“个人求助”,未被新《慈善法》所禁止或限制…
&轻松筹&近来着实不轻松。7月7日,轻松筹联合创始人于亮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是&上午才刚接待完几家媒体&。眼下这个宣称&随时随地和大家一起实现你的梦想&的众筹平台正遭遇着麻烦。
轻松筹是独立众筹工具平台&众筹空间&发布的一款产品,是一个主打社交和轻量化的众筹平台,于日正式上线,今年年初获IDG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
打开轻松筹的网站,可以清楚看到其设有「尝鲜预售」、「梦想清单」和「微爱通道」三个频道。让轻松筹陷入麻烦的就是关于&微爱通道&这个频道。
大量因疾病患而困扰的普通人,都可以通过&微爱通道&旗下的大病互助项目来发起筹款&&也就是常见于朋友圈、微信群里的各类病患求助的分享「卡片」,用户点开卡片,用自己的微信登陆即可向筹款者捐款&&确实有很多人因此而获得了帮助。据于亮告诉钛媒体,2015年&轻松筹&医疗救助板块上线2.3万个项目,筹款1.8亿元。
但同样是这样的分享方式,把&轻松筹&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筹款资质、管理费、资金监管、预防诈骗等方面的问题,始终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这家创业公司之上。
与&轻松筹&模式雷同的其他几家网络平台或多或少也遭遇了和它相似的窘境:野蛮生长,却毁誉参半。
为什么质疑&朋友圈众筹&?
多数人也许是从朋友圈里才第一次知道&轻松筹&。
选择把众筹尤其是&大病救助&与社交平台相结合,源于&轻松筹&两方面的考量:首先是微信的强社交属性对于提高信任感的意义。微信好友大多在现实生活中真实认识,他们发布的求助信息更易于核实确认,节省了相当大的审核成本。
当然,这只是明的一面。选择朋友圈作为主要传播渠道,更深层次的原因关乎法律。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资料显示,作为轻松筹平台的运营方,北京轻松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以公开方式募集资金&。不少网络贴文正是以此质疑轻松筹的运营资质问题,认为其涉嫌&非法集资&。
由于公募缺乏资质,轻松筹开辟了一条&新路&&&帮手之一正是朋友圈。轻松筹绕开&网页公开展示&,选择通过个人社交渠道发布医疗救助项目,并且针对特定受助人,形成了事实上的个人求助方面的私募,以此规避法律风险。
针对关于资质的质疑,&轻松筹&曾在5月20日通过其官方微博于发布了声明:
&轻松筹&平台仅作为信息服务方为其提供网络技术支持,&轻松筹&平台不对求助项目进行任何推荐与传播,求助信息在&轻松筹&平台发布后,多通过微信朋友圈及微博等社交方式进行传播,整个项目的发起即救助流程不属于我国新慈善法规制的募捐范畴。
整个项目的发起及救助流程不属于新《慈善法》规制的募捐范畴,我公司及其运营的&轻松筹&平台并非慈善组织,无须取得公开募捐资格,也并未违反我公司经营范围中的限制。
&轻松筹&平台上的项目性质属于&个人求助&,未被新《慈善法》所禁止或限制,其法律关系为单方赠与。
&轻松筹&的说法得到了部分学者的认可。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轻松筹&平台上发布的个人救助信息,不属于慈善法的规制范畴。&轻松筹&作为提供信息发布的平台,也不属于慈善组织,无需取得公募组织资格。
而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律师协会《广州律师》杂志主编陈舒则持不同观点。她在接受《法治周末》采访时曾表示:
&依据9月1日实施的慈善法,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展公开募捐,不过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并管理募得款物。&
谁来保证真实?
国内慈善领域遭遇信任危机,求助信息真实性无疑是重要考量。而上半年的几起疑似骗捐事件,让&轻松筹&陷入了信任危机。
2月10日,一位在德国留学的学生谢某自称患白血病并在&轻松筹&筹款,目标金额500万元,后不知何故修改为50万元,并筹款成功。公众质疑点首先是从500万到50万这一巨大的筹款金额改动,其次,该名学生若持有德国留学签证可以享受到德国医保,为何还在众筹平台大额募捐。
去年12月,广东市民卢某为患病女儿发起众筹,通过&轻松筹&在短时间筹得约10万元。但今年3月初,有网友在佛山论坛上爆料称,获捐后女孩还是离世了,但女孩母亲在朋友圈内晒出出国旅游以及美食照片。不少人质疑,善款被女孩父母挪作他用。
女孩母亲朋友圈截图
虽然最后这两起事件都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前者冻结了筹得资金,后者以发起人卢某承诺公开透明使用善款的情况并捐出余下善款而告终,但是&诈捐&、&审核不严&等质疑开始浮出水面。
而于亮则钛媒体记者介绍了公司内部的审核机制,即发起&大病救助&项目的病人,必须上传本人手持身份证原件的照片,以确认病人的身份。于亮说,&轻松筹和公安部有着一定的合作,可以帮助审核个人信息是否属实&,而对于像儿童、老人或重病患者等本人不具备发起项目能力的病人,可由其直系亲属发起项目(不过,除上传病人本人的身份证原件外,还需要病人的直系亲属上传户口本原件或结婚证等,以证明其与病人的关系)。
那么,谁来负责查验发起人具体病情的真实性?于亮告诉钛媒体,这主要靠病人提供的病历和诊断证明进行验证;除了病情的真实性之外,筹款金额是否虚高是另一个关注焦点。于亮坦言,在这点上&轻松筹&无法确定治疗一个疾病所需的具体数额,只能依靠经验上的大致判断。
按照轻松筹平台现行的规则,预售、非病患筹款等普通项目若未达到筹款目标平台将&全额退回&所筹款项;但对于大病救助项目规则不同&&即便没达到目标的也可以拿到已经筹到的钱款。
为了消除公众对于真实性的顾虑,&轻松筹&甚至还想到了直播。于亮告诉钛媒体,&轻松筹&正在筹备直播频道,发起人可进行视频直播以证真实,而&轻松筹&将报销其流量费用。截至钛媒体记者发稿前,&直播频道&还未上线。
作为平台方也正在追求信息真实性方面做出努力,但对于医疗这个专业门槛颇高的领域来说,能否完全规避造假者恐怕仍要存疑。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投中信息,或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投资中国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新闻排行榜“轻松筹”真相:模式和流程--百度百家
“轻松筹”真相:模式和流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轻松筹”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误解和坎坷,是误解,解释清楚;是坎坷,就要踏踏实实不断完善产品与服务。接下来通过技术(直播)来解决诚信的方法是值得赞成的。
【听杨姐说】
“轻松筹最大的风险在于诈捐,他们对项目没法把控,不能一一证实……
“轻松筹的收费是不合理的——他们收2%的手续费!
“他们的目标筹款金额能够改变……
一段时间以来,轻松筹正在饱受外界质疑:这家成立仅仅两年的众筹公司在试图用强关系来为生病的人筹集治病款项的过程中,是否有资质?病人在拿到善款后用途不明……
坦白地说,这吊起了杨姐的好奇心,于是开始了解事实。唉,这么多年仍然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写作欲望,姐有的时候禁不住思考过,这得是有多旺盛的好(ba)奇(gua)心啊!
言归正传,后来我想,与其去找证据证明轻松筹是一个别有用心的坏人骗钱的平台,我们是否能用另外一种办法来证明事实的本质——这样一家肯让所有项目充分曝光在世人目光下的“众筹+慈善”公司,你是否有什么办法能够骗到善款?
质疑一:卖惨骗捐
网友“午后狂睡_Silent”的质疑,引发了公众对轻松筹的关注高潮——这位网友认为,部分在轻松筹上筹钱的病人实际是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卖惨骗捐”。而另一个巨大的质疑,就是轻松筹这样的平台上,会不会滋生带人求助的“捐头”。
来,姐给大家仔细拎拎清楚……
第一种,如果你想靠“病”去卖惨骗捐,首先你要先自己拿着身份证拍照上传给轻松筹(如果病人没法自己拿着,那么把身份证放在床前或者病床前的病例牌上也是可以的);第二步,轻松筹通过身份证的信息去诚信机构核对,看信息有没有误,假设是真实的身份证信息,接着轻松筹会给这家医院的总机打电话,找到科室主任或者负责这个病人的主治医生,询问病情,证实真伪和严重程度!
如果这一切都没问题,说明这个人确实得了这种很严重的病,轻松筹才允许这个项目上线。注意,最关键的地方来了——轻松筹并不是把这个项目放在自己的官网或者APP上让陌生人来参加捐助,而是发给筹款人的微信朋友圈里。
这意味着,如果不是跟病人已经是“好友”强关系的人,是看不到这个筹款信息的。即便这个筹款信息再度转发,也是这位病人的好友自己做了信誉背书,能够保证这个信息是基本真实的情况。
于亮强调的是,你向周围的朋友筹款,靠的是朋友们对你的信任和支持,这是强关系——说白了,能筹集多少救助款就要看你平时的人品!所以,病是不能作假的,骗朋友这种事,概率也非常非常低。
好,问题来了,如果病人把筹款信息发到自己的朋友圈里,那么为什么要通过轻松筹——朋友直接微信转账给病人不是很直接了当么?
对于这一点,于亮说,如果你直接给朋友转钱,你并不知道他究竟筹集到了多少,筹集够了没有,而轻松筹的工具能够让整个众筹的进程阳光化,没有达到目标或者已经超筹,都是公开的。
图说:这几乎是在轻松筹上最早的一笔大病众筹,是一位29岁有理想的电脑工程师突发急性肝衰竭……从2014年的8月21日到9月1日,共收到善款1267笔,共计31.0019万元,以及2.3个比特币!
于亮说,轻松筹上的一切都是公开的,包括每个项目下面的评论,也正是由于所有都在阳光下,所以很难出现骗捐——任何人都可以来质疑,在所有人的监督下,才最干净!
质疑二:滋生“捐头”
这笔钱到底会不会被“捐头”拿走——这是个好问题!慈善的背后,会不会有人从中渔利?
什么叫捐头?就是手里有很多病人需要筹款,他一个人替所有人筹集善款,从中提成!
这么说吧,假设有个人A(中介),找到一个重病患者B,那个重病患者已经无力填写轻松筹上的资料并自行提款运作,A表示愿意代为召集筹款,B同意了,并且答应给A中介20%-40%的答谢费,手里的B多了,A就成了“捐头”!
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哈——但是,轻松筹在打款的时候,是要打给病人本人名字的账户或者病人所住医院的,钱不会直接打给A,那100多人的审核队伍中,有几十人干的就是在打款前审核所有账号是不是患者本人银行账户或者医院账号!
那么从这个流程上看,如果A要想从中赚取中介费,第一,要找到患者(如果他想持续经营,就要持续找到患者),第二就是患者拿到钱后给A答谢。
理论上来讲,A能够持续从中得到中介费的可能性不大,患者收到一次钱后,或者其家人,就不会再用A来继续求助对不对?如果钱直接进了医院,坦白地说,A中介就一分钱回扣都可能拿不到,如果患者能自己获得善款,就不会用A,如果患者已经动弹不得了,那谁给A回扣?
“所以,个人求助这个众筹方式,捐头要想从中持续得到好处是难上加难的。”于亮说,原因就是钱不经过中介的手,他无法保证自己的利益。
当然,目前的这种打款制度也是轻松筹从过去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后改进的:一位丈夫替得了白血病但坚持生孩子的母亲筹到治病款后,却没有将善款给妻子,最终夫妻离婚……虽然轻松筹做了大量工作,最终丈夫还是把善款给了病人,但轻松筹也从整个事件之后,重新制定了打款规则——必须是病人本人的银行账号或者医院账号!
“在严格的审核下,我们没有遇到过一起骗捐!”于亮说,但轻松筹确实遇到过两次“电信诈骗”,骗子得到了患者募集信息,发短信或者加微信后,说自己是基金会或者xx组织,吓唬患者说他们的行为违法,要求把钱打到指定账号上……这个是有两起成功的。“我们协助报警了,后来加强了安全提示,虽然还有短信诈骗的,但都没骗成了。”
不过,尽管大病求助这个占了轻松筹交易额50%左右的业务这么受到患者认可,但人们在轻松筹的官网上只能看到这家公司众筹的另外两个业务:预售和梦想清单——这是为什么呢?
质疑三:靠公益慈善“赚钱”
再跟大家讲一个关键问题——这也是我从这个公司身上刚学到的知识,这牵扯到轻松筹的资质。
根据国家规定,如果是个人求助——轻松筹上的这种,严格意义上讲不算募捐,如果是募捐就必须走基金会来管理项目,这种模式属于个人求助,轻松筹只是提供了一个个人求助的工具。而如果轻松筹把这些个人大病求助的项目放到了自己的官网上,就意味着这个项目需要基金会监管。
所以,轻松筹的网站上只有两个大类:尝鲜预售和梦想清单。
其中的“梦想清单”模式,坦白地说,显然中国人对梦想的支持程度远远没有对吃的兴趣大:
再看看尝鲜预售,很多都超募:
好吧,从整体上讲,这第三个质疑牵扯到轻松筹的盈利模式。根据我对于亮的采访,他的解释是,轻松筹目前是三个主要业务的模式,每种的收费不太一样。
尝鲜预售分为推荐项目和未推荐项目,推荐项目需支付10%服务费,其中包括8%的首页推荐广告费,而未推荐项目则只需支付2%服务费。梦想清单和微爱通道也是收取2%服务费——这三个业务所有的转账服务费中1%都是支付给微信通道的手续费。
这样看来,轻松筹在大病求助——微爱通道这个业务上并没有特殊多加费用。
好,但由于外界的说法,我又开始质疑这1%的手续费。结果,我从腾讯的官网上找到了这个(太长了,大家可以直接看最下面):
艾玛,太长了……我都看不清,重点在这里:
OK,那么微爱通道所收取的2%手续费里,1%确实是微信支付收了,也是轻松筹的成本,不是被轻松筹“赚走了”——而另外的1%,则是平摊的综合运营费,用于支撑企业运营成本。而轻松筹的利润其实主要是来自尝鲜预售部分的推广收入。
“其实微爱通道我们就是做公益,并没有指望这个赚钱!”于亮说,但是我们的尝鲜预售现在得到量起来得很快,未来公司正准备做大这块业务,将可能是轻松筹的主要盈利方向!对于外界的质疑,我们理解,因为不了解情况产生的质疑,我们都愿意耐心解释。另外,我们正在试图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直播。
未来,轻松筹准备应用直播技术来实现众筹参与者与项目之间的互动,例如,如果你参与众筹了一头猪,那么可以让农户架起来一个摄像头,参与众筹者可以随时看看自己预售尝鲜的这头猪的情况;即便是“微爱通道”,只要患者的家庭条件(手机费比较贵)许可,也可以直播患者进手术室……
杨姐点评:
中国人不缺温情
轻松筹是一家年轻的公司,而通过熟人强关系求助也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其快速发展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长期跟踪创业公司的杨姐来看,这只是创业公司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误解和坎坷,是误解,解释清楚;是坎坷,就要踏踏实实不断完善产品与服务。
接下来通过技术来解决诚信的方法是我最赞成的——通过直播,参与捐助的人看到了事实,就不会有人总是受揣测和传言的影响,让人们能够放心地捐助需要帮助的人,是一件善事……在我看来,中国人中好心人还是很多的,只是大家都不愿意自己的好心被利用、被欺骗,直播,或许可以作为解决的最好办法之一。
是的,中国人不缺爱心和温情,但缺乏的是信任和保障机制——好心人,禁不住骗子的打击。
而说到轻松筹的“微爱通道”,其实也可以算是朋友圈慈善的一个创举,前文展示的第一个案例2014年9月之后,腾讯we救助在微信上也有类似的案例曝光:
用轻松筹于亮的话说:“后来,腾讯we救助也采用了轻松筹的模式,其审核条件与轻松筹也基本一致,除了腾讯要求筹集资金目标在5万元以上的,需要公益组织认领……这说明腾讯对轻松筹这种模式和流程都是认可的——这是否能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这种模式其实风险还是可控的呢?”
【小白不菜】微信号:xiaobaibucai521
荣获2014年最佳自媒体
媒体训练营2014最佳自媒体
百度知道认证专家
2015媒体训练营年度媒体之星
您可以在百度百家、今日头条、QQ公众账号、腾讯新闻客户端、网易新闻客户端、网易云阅读……等平台同时阅读
您也可以通过以下来搜索杨姐所有文章中的关键词:
/selectxt/xiaobaibc/
阅读:658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3314
阅读:3263
热门文章HOT NEWS
看似不相关的两个人,可能正在遭受着同一种心境
百度新闻实验室
百度新闻实验室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轻松筹审核不通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