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的四大咨询部门工资业务与MBB这类咨询公司有何不同

咨询公司和四大会计事务所咨询部门提供的咨询服务都有哪些异同?
【有熊出没的回答(12票)】:
谢邀,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回答。宏观角度:之前有看过咨询服务大致可以分为五种:政策咨询,管理咨询,工程咨询,技术咨询,专业咨询。中的tier1级别如MBB之类的公司,总体业务都是以管理咨询出发,不断后期发展延伸到政策咨询,专业咨询和技术咨询的。而四大的咨询业务,算是起源于专业咨询中的财务咨询,毕竟他们有很深厚的会计审计背景。而其中咨询部门成长延伸最快的德勤和PwC的切入行业的角度不太一样。PwC收购了Booz,原来的传统咨询公司中的佼佼者之一,所以应该算是全盘接受了Booz的市场份额和客户关系,在管理咨询方面也有了一席之地。德勤却是另辟蹊径,在工程咨询和管理咨询的新兴行业不断发展,以医疗健康领域为例,德勤在北美市场医疗健康领域的影响力堪比MBB甚至表现更好。四大中的其它两家公司的咨询业务总体来说还停留在传统的财务方面,财务以外的方面至少在大客户多见的行业没有太多的纪录,当然,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吧。到了微观层次,同样的业务,不同的公司提供的咨询服务差距服务差距大吗?我觉得是有的!McK的东西都会更接近actionable 的管理层决策,这一方面是由于本身这是干管理咨询出身的公司,只喜欢跟C-level打交道,另一方面因为人手有限,做不到面面具到的implementation,但的确它在朝这个方向发展。毕竟咨询行业发展趋势是分析领域要越来越深,服务层面要越来越低。四大咨询风格以德勤为例:作为咨询新贵,德勤从起步就开始做的比较先进,非常注重深度分析,并且他们有天然的广泛的客户关系,而且愿意去派前沿的大量的人力(人手足啊)去做调查研究和实施。回到题主的问题,同样一家国企雇佣了这几家咨询公司,如果只是为了管理咨询的话,最终方案都不会太细枝末节,而且最终结论都可能大同小异。如果是财务咨询的话,当然我认为四大会更专业。如果是IT方面的技术咨询,我甚至会觉得埃森哲,罗兰贝格,IBM会有比同行业竞争对手更漂亮的解决方案;所以最终提供的服务由于专业性,各公司的“性格”以及背景的差异,一定会有不同的。可咨询公司毕竟是局外人,漂亮的方案最终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还要取决于客户方面的管理和执行了。(以上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
【VincentQIU的回答(32票)】:
咨询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如果上维基百科搜一下“consulting”,就会出现诸如Financial Consulting、IT Consulting、Human Resource Consulting、Management Consulting、Public Relations Consulting等子条目。总的来说,“咨询”就是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士对其专属知识的有偿转移。四大的咨询部门业务与MBB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看看他们各自擅长的方面就知道了。
一、四大咨询部门介绍
四大的咨询部门主要由两块组成,财务咨询(Financial Advisory)和管理咨询(Management Consulting)。前者主要包括尽调、估值、清算之类与审计关系密切的业务,四大本就是审计出身,所以这块业务能力很强;后者的范围和MBB业务重叠性较高,从战略到运营都有涵盖。
1、Financial Advisory
四大这四家都有自己的财务咨询服务条线,其中以普华(PwC)的交易服务(Deals)最为强势,安永(EY)的财务咨询叫TAS(Transaction Advisory Service)【感谢
指正】,毕马威(KPMG)则叫Transactions & Restructuring,德勤(Deloitte)则是Financial Advisory Service。如果以一个前辈的话来总结各家的水平,就是“PwC是公认老大,其他三家都说自己是第二。
下面以Deloitte为例,具体说说四大的财务咨询业务。财务咨询板块的服务条线包括:
Restructuring
Corporate Finance Advisory
M&A Service
在不同的领域,德勤FAS的战绩还是不错的,有不少打广告效果比较强的case,比如梅艳芳遗产管理、小甜甜龚如心的遗产管理(都是有着“清盘王”之称的Derek Lai负责),又比如吉利并购沃尔沃的财务尽职调查等。
虽然细分了好几个领域,但财务咨询部门里的员工多有着丰富的财务经验(审计师出身居多),skill set也差不太多,可以应对不同的财务咨询服务。前些年开始FAS的老大Lawrence(此君现在已经是德勤中国CEO了,其故事也是多多,有机会和大家分享)就提出了要搞“One FAS”,说白了就是谁能拿到项目谁就能自己干。前一阵PwC Deals这块的一位合伙人跳槽到Deloitte FAS,不知道业务战略有没有改变。
财务咨询这一板块的业务主要竞争对手其实是投资银行和一些专注交易咨询服务的精品咨询公司(多是一两个来自业界或学界的牛人老大带个小团队就开干的,很多水平都很高),而不是MBB等战略咨询公司。以M&A咨询服务为例,MBB主要在战略层面去解决买不买、卖不卖的问题,而四大的财务咨询主要在操作层面去解决怎么买、怎么卖的问题。所以如果要比较的话,应该拿四大的管理咨询和MBB去比较。
2、Management Consulting
德勤的管理咨询,无疑是四大当中最强的(最新的vault排名把Deloitte Consulting排到第4,仅次于MBB),曾有一位在美国读本科和工作的朋友说,在他们毕业生看来DC和MBB接近是一个级别的,甚至在有些领域超过MBB。这里还有条八卦作证。德勤中国曾经的大佬级人物James Chen的儿子在芝加哥大学毕业后就去的德勤纽约的风险管理咨询部门。当然人家老大的考虑也是多方面的啦,作八卦了解。
德勤管理咨询部门主要有:
Strategy & Operation
Human Capital
Technology Integration
其中TI主要做信息技术方面的规划和实施,主要竞争对手是Accenture,IBM,Capgemini等IT咨询公司,Human Capital Advisory主要做的员工持股计划、人力资源规划、薪酬体系设计等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咨询,主要竞争对手是Mercer,Towers Watson等,而S&O则主要做战略规划、组织架构调整、管理流程再造等咨询,主要竞争对手就是MBB, RB, ATK, (原来的)Monitor和Booz等战略咨询公司了。
在管理咨询领域,MBB等老牌精品咨询公司经过多年的声誉积累,是毫无疑问的行业老大,从人员配置、项目质量上讲都是一流的。而四大因为自身的财务专业基础,在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领域的管理咨询还是非常出色,国内很多大型企业,包括大型央企的财务转型升级都是请了四大的财务管理咨询团队来做,项目内容包括财务共享中心的搭建(这两年比较火),全面预算管理,绩效提升。更有一个比较奇葩的项目:某银行请了四大某家来做“价值管理”(主要还是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
客观来讲,在人员配置和项目质量两方面来看,四大的咨询部门与MBB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比较这个事儿本来就是多维度的嘛,不好直接就下判断孰强孰弱。其实,这些公司之间的关系也还是很微妙的。就拿D家为例,有好几位经理是从Booz,RB过来,合伙人层面也有从MBB过来的,譬如现任D家TMT行业主管合伙人就是原来麦府的。到了上层的比拼就更多是客户资源,而非技术水平的对比了。
二、小议四大咨询发展前景
再谈谈四大咨询部门发展的前景。都说现在咨询行业不好做,除了MBB可以坚挺之外,其他咨询公司处于既谈不到好价格,又拉不到大单子的状态。
但是,四大咨询部门的业务前景还是看好的。尤其是在Deloitte收购Monitor,PwC收购Booz之后,这两家的综合业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如果有一家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需要从审计、税务、融资、战略、运营等方面的一条龙服务,Deloitte和PwC能以部门协同的方式以最低的成本提供,而MBB在这方面就会受制于较高的人力成本而给不出有竞争力的价格,其他咨询公司像RB、LEK等也无法在综合性上与他们匹敌。
交叉销售(Cross-sell)这事儿四大真的很牛逼,经常有这样的情况,见一个大客户的时候各条线的老大一起去拜访,全方位挖掘客户的需求。讲个案例,我国某能源央企,从审计开始,到战略、组织架构、内控、人力资源、运营,再到财务并购,都被四大某家一条龙全包了,做了几千万。有些consultant就是常年驻扎,然后顺利被甲方挖走。
这两年D家还并购了一个律所(勤理)以及中企华(中国最大的资产评估公司)。从这样的布局来看 ,全球最大的专业服务机构(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的名头真的不是盖的。正如国内某Top律所的合伙人坦言,他们管理层最近一直热议的两个问题就是“互联网法律服务”以及“四大进入法律行业怎么办”。
回过头来再谈四大和MBB的比较。从整个咨询行业发展史来看,MBB最初的发展得益于美国经济腾飞时期的企业发展热潮,当时企业对管理知识转移的需求很旺盛,加上这些知识从外部无法获取,咨询公司的业务自然也增长迅猛。而现在的情形不同了,互联网的发展让管理知识透明化、公开化,如果不具有最顶尖的咨询水平,难免失去市场地位。对于像Deloitte和PwC这样的四大来说,已经找到了可以替代的优势因素——综合一体化。与其找一家咨询公司做完战略,再找另一家咨询公司做运营,又找个会计师事务所做财务,导致三者衔接bug不断,不如让一个团队把所有活都做了,这就是优势的具体表现。统计一下找过咨询公司的企业数量,应该可以发现这个数字占所有企业的比例还很小很小(答主没有做过统计),所以理论上讲咨询市场还远未发掘殆尽。如果能以更低的成本(诸如计算机程序化的解决方案)给更小的企业做咨询服务,再辅之以数据分析和自动化定制,岂不是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个人见解,如有不当之处,望同行前辈指正。
——————————————————————————————————————
欢迎关注“职问”,一个精致专业的职业发展问答平台。
“您向我们后台提问,我们请大神给您送干货”
扫一扫,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姚旭的回答(20票)】:
以下内容含有传言,含有自己所见,也含有朋友证言,来源不一,故匿 & 欢迎指正。
如果反对的人多,我就不解匿了。
咨询公司和四大的咨询主要有三方面不同:
1. 业务范围:两者侧重、擅长的业务基本不重合
2. 团队参与度、专业度、业内认同度:四大会比top咨询弱一个档
3. 核心竞争力:四大咨询的团队比top咨询弱,但是有其他业务的强力支持
要明确一点,我接下来讲的东西仅限大陆地区,“咨询公司”以MBB+RB/ATK/Strategy&之流为标杆,为了讲得更具逻辑性、连贯,下面按照 双方历史-双方现状-不同之处及原因 来讲。
1. 双方历史介绍
1.1 四大咨询业务历史
四大的咨询业务多为重建起来的。著名的安然事件(2000)之后,四大为了避嫌,把自家的Consulting业务都卖掉了(DC是个特例,本来想卖后来不卖了),剩下的业务叫Advisory。
四大直到近几年(08年之后)才陆续重建咨询业务(比如09年PWC收购非常擅长Operation的PRTM),并在近几年通过并购来迅速强化咨询业务(pwc收购Strategy&,DC收购RB失败之后收购Monitor,EY去年收购Parthenon)。
为什么重建咨询业务?因为大家发现咨询业务增长飞快。Deloite之前收入的数据,审计还是最大的收入来源但Consulting已经增长到第二,而且增速远高于停滞不前的审计业务。
另一方面是业务互补形成业务组合。审计的那些大客户为了避嫌,不会一直只找同一家做,隔几年就要换一家来审计,中间的空白期完全可以拿咨询业务填上,都是熟人,业务好拿。
1.2 咨询公司业务历史
需要细说吗?有人问我再加吧,没啥好写的。
2. 双方在大陆的业务现状
2.1 四大的咨询的业务现状
如果要对比四大和MBB+RB/ATK,是没法只讲四大的consulting业务的,总得把Advisory也加上来。
且四大咨询近几年收购的firms仍然独立运营,所以业务现状评估里不包括pwc Strategy&、deloitte monitor、EY Parthenon的实力。
2.1.1 四大咨询业务范围
Consulting:战略咨询,运营咨询,HR咨询
Advisory:财务咨询(FAS,不是FA),税务咨询,风控(ERS),IT咨询
主要是advisory业务强,consulting业务弱(Operation consulting会强一些)。
说白了就是:搬砖拼体力的业务(“木匠工作”)强,扯淡拼上限的业务(“设计师工作”)弱。
2.1.2 四大咨询业务强度
四大咨询业务里面综合起来,德勤最强,在大陆排名算在10名之内。
其次pwc,再次ey,这俩都在排名10-15的地方吧。KPMG?他们的咨询业务有存在感吗?
也许会有人疑惑,dc在Vault的排名明明到前五了啊?
对,但那是北美。RB在北美排名还二十开外呢,在大陆人家第四。北美的排名不能代表在大中华区的实力水准。
有人说并购之后四大咨询的“综合业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这是臆想,实际上并购对他们大陆业务的提升并不大。近几年的大收购看上去威风凛凛,但实际上几家firm被收购之后很多人才都走了,业务也没有整合进自家的咨询业务里,而是独立运营(包括招聘、人员、财务等),知名度也没整合进来(pwc Strategy&的牌子远比pwc咨询来得响亮)。考虑到里面很多人(自称)互看不上眼,业务协同效果很难判断。
2.1.3 四大咨询的专业性
据说,四大咨询里做PM一级的人,行业经验往往很少,与咨询公司截然相反,这一点应该归咎于业务重建比较晚吧。有人声称“四大的咨询业务更贴近中国本土情况”,我对此不敢苟同。
另外,据说德勤咨询在用人上有很强的国企风。
2.2 咨询公司的业务现状
业务范围高度一致,战略,运营,并购,etc.
我在最上面列的那几家标杆,都不做HR咨询,IT倒是有人做(McK),但做得怎么样大家心知肚明。
业务强度没什么好说的,MBB前三(谁第一?目前所见还是M吧),RB应该拿到第四了(折算成每年30%的增长也够醉的),第五难说是谁,但反正我列出来的标杆都比四大的咨询业务强。说起来也顺理成章,毕竟四大咨询重建得晚。
咨询公司人员专业性比较高,同样一个case(比如,医药行业的Strategy development),咨询公司派出的团队(比如,两个Par/D会参与,一个PM/EM负责,两个Assistant/senior/consultant做主力,两个analyst/junior搬砖,外加PTA)里负责人往往是专攻此行业(这几家的顾问基本都会有两到三个专攻行业)有多年的此行业咨询经验,或者直接就是这个行业转行来的顾问,其他人里往往也有一半是类似的情况,只有一到三个人对此行业不是非常熟悉。
相比四大的咨询……虽说四大的情况会随着时间而改善,但目前这个问题还是存在的。
3. 两者的不同之处
3.1 业务范围
由2.1.1和2.2可知,两者侧重、擅长的业务基本不重合
3.2 专业度
由2.1.3和2.2可知,咨询公司在行业方面更专业,四大的咨询可能在擅长领域的职能方面比较专业(不过咨询公司可能不怎么做这些业务)
综合起来在业内比top咨询弱一个档。
3.3 核心竞争力
top咨询的核心竞争力是他们的业务骨干顾问,这群人有缜密的逻辑和大量的行业经验。
四大咨询则能拿很多钱来支持咨询业务的成长,比如某司愿意以极低的价格抢项目,人家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培养自己的咨询业务
午睡后乱答,谢绝任何转载,非法转载的我会举报 & 纠缠不休。
【夫人及老谢的回答(0票)】:
其实没有实质性差异,咨询公司能做的我们大多数都能做。咨询这事儿主要看人,敝司新加坡办公室的老板是某行业法律法规的主要参与制定专家,那么在那个行业做的就风生水起。
平心而论,专业自诩公司都有擅长的行业,人才积累比较厚。四大除德勤之外,非财务咨询还是弱一点。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新朋友,欢迎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Careers求职驿站,加关注。老朋友,欢迎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至“朋友圈”。Careers求职驿站微信号helpyoufindjob让未来不再迷茫!咨询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如果上维基百科搜一下“Consulting”,就会出现诸如Financial
Consulting、IT Consulting、Human Resource Consulting、Management Consulting、Public
Consulting等子条目。总的来说,“咨询”就是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士对其专属知识的有偿转移。四大的咨询部门业务与MBB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看看他们各自擅长的方面就知道了。四大咨询部门介绍四大的咨询部门主要由两块组成,财务咨询(Financial
Advisory)和管理咨询(Management
Consulting)。前者主要包括尽调、估值、清算之类与审计关系密切的业务,四大本就是审计出身,所以这块业务能力很强;后者的范围和MBB业务重叠性较高,从战略到运营都有涵盖。1. Financial
Advisory四大这四家都有自己的财务咨询服务条线,其中以普华(PwC)的交易服务(Deals)最为强势,安永(EY)的财务咨询叫TS(Transaction
Service),毕马威(KPMG)则叫Transactions &Restructuring,德勤(Deloitte)则是Financial
Advisory Service。如果以一个前辈的话来总结各家的水平,就是“PwC是公认老大,其他三家都说自己是第二”。下面以Deloitte为例,具体说说四大的财务咨询业务。财务咨询板块的服务条线包括:· Valuation· Restructuring· Corporate Finance Advisory· M&A Service在不同的领域,德勤FAS的战绩还是不错的,有不少打广告效果比较强的Case,比如梅艳芳遗产管理、小甜甜龚如心的遗产管理(都是有着“清盘王”之称的Derek
Lai负责),又比如吉利并购沃尔沃的财务尽职调查等。财务咨询这一板块的业务主要竞争对手其实是投资银行和一些专注交易咨询服务的精品咨询公司(多是一两个来自业界或学界的牛人老大带个小团队就开干的,很多水平都很高),而不是MBB等战略咨询公司。以M&A咨询服务为例,MBB主要在战略层面去解决买不买、卖不卖的问题,而四大的财务咨询主要在操作层面去解决怎么买、怎么卖的问题。所以如果要比较的话,应该拿四大的管理咨询和MBB去比较。2.
Management Consulting德勤的管理咨询,无疑是四大当中最强的(最新的Vault排名把Deloitte
Consulting排到第四,仅次于MBB),曾有一位在美国读本科和工作的朋友说,在他们毕业生看来DC和MBB接近是一个级别的,甚至在有些领域超过MBB。这里还有条八卦作证,德勤中国曾经的大佬级人物James
Chen的儿子在芝加哥大学毕业后就去的德勤纽约的风险管理咨询部门。当然人家老大的考虑也是多方面的啦,作八卦了解。德勤管理咨询部门主要有:· Strategy & Operation· Human Capital· Technology Integration其中TI主要做信息技术方面的规划和实施,主要竞争对手是Accenture,IBM,Capgemini等IT咨询公司,Human
Capital Advisory主要做的员工持股计划、人力资源规划、薪酬体系设计等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咨询,主要竞争对手是Mercer,Towers
Watson等,而S&O则主要做战略规划、组织架构调整、管理流程再造等咨询,主要竞争对手就是MBB, RB,
ATK(原来的)Monitor和Booz等战略咨询公司了。在管理咨询领域,MBB等老牌精品咨询公司经过多年的声誉积累,是毫无疑问的行业老大,从人员配置、项目质量上讲都是一流的。而四大因为自身的财务专业基础,在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领域的管理咨询还是非常出色,国内很多大型企业,包括大型央企的财务转型升级都是请了四大的财务管理咨询团队来做,项目内容包括财务共享中心的搭建(这两年比较火),全面预算管理,绩效提升。更有一个比较奇葩的项目:某银行请了四大某家来做“价值管理”(主要还是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客观来讲,在人员配置和项目质量两方面来看,四大的咨询部门与MBB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比较这个事儿本来就是多维度的嘛,不好直接就下判断孰强孰弱。其实,这些公司之间的关系也还是很微妙的。就拿D家为例,有好几位经理是从Booz,RB过来,合伙人层面也有从MBB过来的,譬如现任D家TMT行业主管合伙人就是原来麦府的。到了上层的比拼就更多是客户资源,而非技术水平的对比了。小议四大咨询发展前景都说现在咨询行业不好做,除了MBB可以坚挺之外,其他咨询公司处于既谈不到好价格,又拉不到大单子的状态。但是,四大咨询部门的业务前景还是看好的。尤其是在Deloitte收购Monitor,PwC收购Booz之后,这两家的综合业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如果有一家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需要从审计、税务、内控到融资、战略、运营等方面的一条龙服务,Deloitte和PwC能以部门协同的方式以最低的成本提供,而MBB在这方面就会受制于较高的人力成本而给不出有竞争力的价格,其他咨询公司像RB、LEK等也无法在综合性上与他们匹敌。交叉销售(Cross-Sell)这事儿四大真的很牛逼,经常有这样的情况,见一个大客户的时候各条线的老大一起去拜访,全方位挖掘客户的需求。讲个案例,我国某能源央企,从审计开始,到战略、组织架构、内控、人力资源、运营,再到财务并购,都被四大某家一条龙全包了,做了几千万。有些Consultant就是常年驻扎,然后顺利被甲方挖走。这两年D家还并购了一个律所(好像叫勤什么的)以及中企华(中国最大的资产评估公司)。从这样的布局来看,全球最大的专业服务机构(Professional
Firm)的名头真的不是盖的。正如国内某Top律所的合伙人坦言,他们管理层最近一直热议的两个问题就是“互联网法律服务”以及“四大进入法律行业怎么办”。回过头来再谈四大和MBB的比较。
从整个咨询行业发展史来看,MBB最初的发展得益于美国经济腾飞时期的企业发展热潮,当时企业对管理知识转移的需求很旺盛,加上这些知识从外部无法获取,咨询公司的业务自然也增长迅猛。而现在的情形不同了,互联网的发展让管理知识透明化、公开化,如果不具有最顶尖的咨询水平,难免失去市场地位。对于像Deloitte和PwC这样的四大来说,已经找到了可以替代的优势因素—综合一体化。与其找一家咨询公司做完战略,再找另一家咨询公司做内控,又找个会计师事务所做财务,导致三者衔接Bug不断,不如让一个团队把所有活都做了,这就是优势的具体表现。统计一下找过咨询公司的企业数量,应该可以发现这个数字占所有企业的比例还很小很小,所以理论上讲咨询市场还远未发掘殆尽。如果能以更低的成本(诸如计算机程序化的解决方案)给更小的企业做咨询服务,再辅之以数据分析和自动化定制,岂不是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其他观点A:
作为一个实习生,只能提供部分信息,不准确之处请谅解。四大的咨询部门不是特别有名气,相对于MBB,DC(不是四大那个德勤),
Booz这些而言差了不少。薪水也少了很多,MBB在国内起薪20多万,而四大咨询部门每月只有.
在美国,MBB,DC(+Monitor)这几个都是Top10 商学院MBA的Target
Company,但四大的咨询部门不是。但现在KPMG貌似把Booz收购了,因此以后会有长进。B:
四大的咨询基本还是靠审计业务的客户起家。比起那些知名的大咨询公司还会有差距,就目前国内的环境来看,大国企或者所谓500强企业其实资源很多,内部也有很多专业人才,单就某个专业领域(流程)来讲其实现在四大的咨询部门生意并不好做。另外,四大本身做财务审计起家,所谓的战略咨询、管理咨询最初算是给审计客户Add
Value这种定位吧,现在虽然独立出来,但是就业务专业水平来讲并没有很大提升。C:
现在咨询行业的发展是要在纵向的分析能力上有更深的切入,已经不是几十年前几份金融报告就能打发了客户的年代了。Back to the topic,
也许大家认为MBB是咨询行业的雷打不动的老大,但实际上很多咨询公司在个别行业的竞争力是相当强的,其中就包括四大的咨询公司:先天的良好客户基础以及极强的市场环境嗅觉,尤其基本大公司M&A他们都被涉及,如果内部资源协调的很好的话是会有很强竞争力。除去公司分析部门的差异,其实咨询是很讲求客户关系的,老的行业MBB已经有了稳定的我市场份额及Alumni的网络,而在新生行业如新能源,医疗健康,版图是需要被重新划分的,如果一个咨询公司能在一个行业坐稳,基本上也是够短期盈利了。有幸也认识一些四大咨询的朋友,他们的能力背景都让人自愧不如,所以我不认为MBB一定能找到更优秀的人才,并且也许在未来行业转变的适应过程中会尾大不掉,最终被淘汰也是有可能的。--END
--来源:知乎新朋友,欢迎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Careers求职驿站,加关注。老朋友,欢迎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至“朋友圈”。Careers求职驿站微信号helpyoufindjob让未来不再迷茫!如果你有独到的面经、笔经、求职好文和大家分享,无论是亲身经历还是转载,都可以投稿稿件寄 注明文章作者或者出处Careers求职驿站(helpyoufindjob)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helpyoufindjob由在500强任职的复旦、交大、同济、华师校友组建的职业发展团队,旨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实习、就业问题;帮助职场人士搭建职业生涯平台。热门文章最新文章helpyoufindjob由在500强任职的复旦、交大、同济、华师校友组建的职业发展团队,旨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实习、就业问题;帮助职场人士搭建职业生涯平台。&&&&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大的咨询部门的待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