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就要专科毕业几年可以考研了,现在已经找了一份工作明年入职,可是我又纠结

关于找工作、换工作那点事儿_先爽后疲惫_新浪博客
关于找工作、换工作那点事儿
本帖转自他人,非本人经历,谢谢~
&写了个收入历程的帖子,很多朋友咨询我职业
如何规划,如何换工作,如何提升。。。。。。我想,第一步,先来个扫盲贴,教你如何找工作,或者换工作。相信很多朋友信奉骑马找马,相信辞职后再找工作肯定很困难,相信隔行如隔山,,,,,,其实都有失偏颇。
这里就谈到了如何找工作的系统性问题,纵观网上网下报刊杂志,百度搜狗,就没有一篇系统介绍或者能够介绍如何找工作的指导性文章,大多是先来者给后来者的涓涓教诲,或者某某人事经理自居单方面谈需要什么样的面试者云云。不做销售如何懂得做采购,不懂得供销如何做老板?因此,我开天涯之贴,公开十年之学给大家,更重要的是亲身经历之经验分享,望抛砖引玉。
先从自己写起,这样才可以依己及人,铺展开来。  
至今我前面从2002年春天开始的近2年是在江苏省昆山市工作,后面7年一直待在上海,先后总计工作过五家单位,最短的9个月,最长的46个月。  
  我的优势就是善于总结,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的经验,总是短时间深入观察后直接进入本质,所以一般能看到趋势。这个大概与之前个人多年的学习方法有关,而且记性特别好。大致在初中二年级开始,我的所有学业的各门功课基本全是自学。我当时的信条就是:当科任课的任何一位老师的教育和知识水平,肯定赶不上教科书的主编,所以我只要将教科书学透就行了。后来,就由此养成了善于总结的习惯,从而指导自己以及身边好友的今后路程。现在将部分心得分享给大家。  
  不铺了,进入主题。
前面讲下刚毕业工作的情况,才能从中看出门道出来,再说,这也是对最广大的应届
或者刚毕业的大学生最有兴趣和最有启发的阶段,开篇就讲如何进入500强,显然不实际。  
  除了清华北大,在中国你不要过分讲你的大学多么出名,事实也是如此。我们这里就讲最普遍的通例,也是本人的例子,毕业于普通大学的一般本科,比方说全国排名在50至500名之内。2002年3月,随着大学第四年的第二学期也就是最后半学年的来到,大批的跟本校以往有合作的企事业单位也纷至沓来到我们学校招聘应届毕业生。我们这个系近200个应届毕业生都纷纷赶场子去投简历,突然有一天一家昆山的外资大企业来了,很讲排场很讲体面,阶梯教室,座无虚席,校长也出面,领导介绍,然后就是单位副总和人事经理的投影片介绍,一小时后大家热血沸腾,简历飞了半个小时。人事小姐收集了几百份简历后,面试流程开始了。从上午的自我介绍到下午的听力测试和脑筋急转弯,三轮考察终于结束。一个小时后公布结果,两百人参加面试共计50人榜上有名,我也在其列。人家人事经理说的也直接,你们学校是非重点大学,从以往贵校毕业生的工作表现来看,贵校毕业生比较实在,所以这次到你们学校招聘这么多人。后来我们反复琢磨“实在”这个词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就是“不跳槽”,别人来了后没多久就走了,你们大多还在,稳重,所以实在!
毕业之前3个月,可以先到这家昆山企业实习
,工资八折,毕业前2个星期回去做毕业设计以及参加毕业典礼。  好家伙,去昆山报道之后,才知道,连同本专业在内的本校应届毕业生这家企业一口气收了200人,连同其他学校的共计近千毕业生,其中最多的还不是我们而是中国矿业大学其次合肥工大,据说排名最靠前的是哈工大。第二知道的就是“外企”实际上不是外企,是台湾企业。最幸运的是单位给我们选择
的机会,共计十多个岗位,自己可以任意选择就职,但一旦选定就不好变动。我选择了一个项目经理职位,后来才知道正名是助理项目工程师,属于管理类岗位,文科类岗位,比其他工科也就是工程类岗位工资每月少100元工资,他们统一叫助理工程师,我们叫助理管理师。当时想想也好玩,直接就是工程师了,哈哈,是单位自封的。  
  项目的工作我做了2个月,主要就是排计划联系各个部门开会确定物料人员到位以及新机型试产预计日期,还有一半时间就是做EXCEL,ppT。
我不干了,觉得没什么意思,也学不到什么知识,而且是个管理类岗位,把专业都抛弃了,心有不甘。当时很羡慕其他同学都是某某工程师的抬头,特别是在研发部门的(R&D),多牛啊!  这两个月项目管理职位期间,我记住主管跟我说的一句话“新工作一开始的任务就是熟悉人和事”。是的,这个也成为今后所有新工作的信条。
    第三个月我联系了舍友部门的领导,并争取了本部门经理的同意,转去做布线工程师,终于圆梦做工程师了!实际上,布线工程师就是个操作工,线并不是你设计的也不是你布置的,而是事先有人设计好了,你只要按照程序来安排机器作业。
  枯燥的布线工作,总共七个月,我唯一的收获就是这期间摸清楚了公司的各个部门的名称,人事关系,组织架构,以及公司人事薪资福利等等制度和规则,明的潜的,比方说何时加薪,加多少,哪个部门加的多,年终奖有多少,以及离职人员的主要去向,等等,对公司的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  
  来年的四月份,在我多次努力下终于转去公司的另外一个部门,做主板修护工程师,也是当时公司薪水最高部门,六天十二小时制,没隔一个月白班夜班对调,也是最辛苦的部门。从此知道夜班十二小时下来脸上会有“黄油”,知道焊锡松香对身体有毒,知道什么叫“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知道高薪不好拿。。。。。。  这样,一年的修护电子工程师下来,我有两点收获:
  一,新岗位,从来不会有人来主动教你,即使我们每人都被指派了“师傅”,但师傅就是不教你。这点你要习惯,以后每次做新人都会面临同样的情况,不会有人教你,你没有教科书可以自学,师傅或者老员工就是你的书,要主动去问去学,这个不跟你说你去问那个,每个人问一个问题,你便也成了师傅。  二,要善于自我小结。三个月后我总结了修理笔记本的两种修护理论,一是从下往上改革法,就是从最底层坏掉的那个外设接口开始检查,层层往上到控制这个接口的芯片,再到控制这个芯片的核心,也就是南桥北桥和中央处理器所谓的BGA。二就是自上往下改革法,从电源输入口220伏的电压转换成14.7伏开始,去找下面的12伏,11伏,8伏,7伏,直至最小的电压值,从而找到偏离正常值的那个脚便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很快我也被安排了新人徒弟,我毫不隐瞒全盘倾授,当我给他讲“从下往上改革法”的时候,这才发现其他老人的徒弟都早围上来在听我讲。。。。。。
 第一份工作的总结是十分必要的。归纳我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持续21个月,心得如下:  1,抛弃专业。  这段期间属于工作新鲜期,无论外部还是内部,大多会不断换公司换岗位,而且总想往自己大学专业上去靠。我要是能回头,会给自己一个重大警告“抛弃专业”,专业并不重要,尤其是学校的专业,而换工作或者跳槽并无不好,至少可以让你找到合适自己的那份工,不试又怎么知道呢?  2,学会学习。  大学的本质是个平台,她实际不是让你去学多深的专业知识,也不是让你混个文凭,而是让你学会如何去学习,工作中才会知道如何去学习,就跟教育的本质一样,是培养有独立思考和独立行为能力的人。工作中更需要学习。  3,了解你的公司。  无论进哪家公司,进去前一般会了解,而进去后反而不知去发掘更深的信息,这个是所有职场人士的通病,第一次是进去前网上的猛搜索,第二次了解反而是离开后的回味与关心。说的更具体点,进入一家单位半年内,需要基本或者完全了解公司的产品性质,市场地位,全球布局,公司人数,组织架构,劲升机会多寡,加薪时间和幅度,职位最高极限,去职方向,以及同行布局以及公司竞争对手的市场能力与薪资水平。必须的。  4,时刻掌握自己的市场价值。  自身为例,2002年-2004年在第一家单位工作的20来个月中,我利用假期和空闲时间,面试了昆山大大小小近30家企业。当然不是让你作为一项任务去做,而是抽空去做。我就经常参加昆山每周六日都有的人才
市场而且时不时网上投递电子简历,而且当对方人事打来电话我都会要求必须是周六面试,否则我不去。为什么,因为我的立意就是面试了解市场信息,战略上就占了优势。如果有好的机会我才会当做真正面试去做,而且昆山绝大多数企业周六上班的,你要是碰到拒绝你周六面试要求的单位,那反而倒能吸引你,我就碰到过,通力电梯就是。总之,从城北的富士康,到前进东路的微盟带电子,到城南的南亚电子,再到仁宝电子,彩晶科技,纬创资通,广兴电子,神达电脑。。。。。。当时昆山数得上名号的我基本都面试过一圈了,这也锻炼了我面试的能力,而面试不慌张则成为我的经验,多了,也就疲了,紧张从何而来?20个月下来,我总结了一下,两点,一昆山薪水普遍不高,大部分台资企业,不如不跳;二我在昆山的市场价值就是2千的月薪,不会出其右。
下面,在第一次工作介绍完之后,开始精简语言,而且打破循序渐进的篇幅格调,希望能更好的驾驭这篇即兴之文。    2004年初进入上海,很显然,为了避免“男人当牲口”用,我这次是以项目经理的名义撬开上海单位之门的,从此不做工程师。工资翻番还多,税后5500。  回顾我自身以及身边多为同事的职场甚至是人生历程,我们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的第二年到第三年的过渡期,是工作生活甚至是人生最迷茫的时候,处理不好的人会灰心丧气,对自己失去信心,厌世悲观,又无颜见江东父老,甚至有跳楼亡命他乡的,当然从此一蹶不振得了抑郁症的更是数不胜数,很多你并不知道,而且你也关心不到他们,他们却是在当今所谓的“蚁族”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所以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培养信息以及乐观向上的稳扎稳打的精神动力。第二重要的是不要被忽悠。大家都是成年人,社会人,千万不要幻想你这个傻根能碰到刘德华刘若英夫妇,你遇到的当然好人居多但坏人也不少,所以你要做的就是不要被坏人忽悠。这里的坏人有些是损人不利己的,他甚至不是有心伤害到你但却忽悠了你,影响了你正常的决策。我就真真实实被忽悠过,第一家单位做电子修护工程师工作的时候,一个讲大话的山西同事,有次过年从老家回来大声炫耀他们村里面家家户户几乎都是身价上亿的大老板,主要靠煤矿发财,连他家也家产三千万。我当时正处毕业后的踌躇于彷徨期,在这个档口听到他的话我暗自计算2千月薪与三千万财富是什么差距?而他包括他这样的人天生就有如此身家,老天真是不公。这加速了我第一次失败的到来。几年后我自己一分析,才知道被那个伙计忽悠了,离乡背井的十二小时夜班他这个富二代如何能承受,而且他的实际情况远不是如此,山区农村家庭供个大学生不容易三千万更是子虚乌有,不知道他当初是何意,那么多同事都听见他“炫富”了,也不知道其他同事何等感想,至少,我那时,被忽悠了,这加重了我毕业2年时期的消极思想。当然这个毕业两年的槛跨过去就好多了,人生第一个真正的槛,希望你能好好度过。现在想来即使以前那位仁兄身价真的上亿,或者他是富二代又如何,我不能因为某一个富二代就对社会怀疑就去悲观厌世,你做你的富二代不会影响我个人的价值观,更何况当今除了层出不穷的富二代,更多的还有官二代也比比皆是,你都需要欣然接受,事实如此。我的失败就是到上海半年后投资5万花了全部积蓄开了个处于夕阳产业的长途话吧,请人管理,运营才6个月不到血本无归,发完最后一个小姑娘的工资后我身无分文,办了生平第一张信用卡透支度日。那时我意志消沉,每到周末休息找楼下一路公交做到底,记得乘坐过986公交,更记得上过911后2个小时才下,到了靠近江苏边界的某个花园洋房,下来晃了1个多小时回到终点站再乘坐回来,每每冥思苦想仍然不得其解。最终我缓过神来,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判断力以及被狮子座女友充满激情的人生计划所感染,让我熬过了毕业两三年时候的难关。所以,如果你处于那个时候,请你悠着点,乐观最重要。
此后,在一无关系二无过高学历的基础上,我顺其自然走上了外企的事业道路,而且是台企,合资,外商独资500强,再到中小外资的循序渐进的“正常”步骤。
   结合我在上海近百家企业面试的经验,先总结如下,为真正的介绍找工作技巧夯实基础。    一,关于企业,  很显然,按照中期收益来分,欧美独资500强为首选,而且我建议女孩进去就不要出来了,晋级和加薪机会多,记住是地区总部或者研发中心为最好。  其次是国内事业单位以及垄断国企,非垄断的就免了,被民营化的趋势很明显,少去。  然后是日本韩国企业,日本高于韩国,尤其是日本汽车企业三大巨头,福利薪水等不在欧美之下。  下面是国内半官办的上市公司。  接着是新加坡印度等亚洲企业。  再往后是香港台湾企业,当然香港好于台湾,加班是常事,而且加班工资很低。  最后是国内私营企业,或者中小民营企业,周六别想休息也不会按照法定给你算加班费,周一到周五忙死你,没有加班费,平时即使没事也不能早走,没有国企的待遇却有国企的作风,你懂的。    二,关于地区,  1,前几年一直是深圳为最高,其次上海,然后北京,再往后是广州,再以此类推。2011年的当下,前面稍有变化,上海职业经理人薪水远远第一位,北京第二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接着是深圳广州杭州苏州宁波,然后才是天津无锡大连等。  2,全国企业单位来说上海绝大多数执行五天八小时,其次是北京,其他所有地区或者包括深圳广州在内的大部分地区仍然主要还是6天工作制,当然部分大型外资企业除外。  3,税收,  越有国内关系或者越跟国内关系密切的企业,给员工扣的个人所得税越少。相对来说广东地区扣得最少,国有企业扣得最少。不谈公务员
,因为“我的地盘我做主”,我让你交税我不交。  
  三,关于压力,  1,排第一,压力最大的是国内民营企业中层干部;
  2,第二是民营企业一线工人以及基层管理人员;  3,三为台湾企业中的大陆人;
  4,四是外资企业中的中低层大陆管理人员;  5,五外企白领,工作层级,万事自己做不带人的;
  6,拿提成的大学生业务员;  7,物流人员;
  8,大型半民营公司工程师,比如华为中兴大唐等等,无论你进去多少年加班到夜里12点是正常情况。  
  四,发展机会  1,最大机会来自大型民营只有一个老板的企业,他们最缺的是人才,但他的薪水低吸引不了人,所以你需要足够聪明有能力而且需要走进他,他最缺你这样的人,他太累了;
  2,华为中兴大唐等的资深员工;  3,拿年薪的外资500强资深职业经理人;
  4,内资银行外资银行以及证券等金融行业职员;  5,外资白领。
    四点大致明确后,我们侧重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几年后的找工作方法讨论。
找工作,第一步,确定好找什么样的工作。    市场经济,讲究的就是自由选择,优胜劣汰。所以实际职场中也一样,当你想找工作时记住,你只找一份工作一个单位,同样公司在筛选人才的时候有权力甚至是很不小心的将你忽略或者遗忘也很正常。所以绝不要对某次面试的好坏耿耿于怀,也不要每天到处投简历生怕漏掉了某个企业某个黄金机会,否则你将郁郁寡欢而且临场发挥失常,否则你将每天24小时在网上也看不完一个小县城内的职位。所以记住,你只找一份工作。从概率论的角度来说一个职位可以挑选几十甚至上百个候选者,而你也可以投同样多的职位,所以你们的机会是均等的。这个首先就解决了找工作难的心理问题,就像中国男女比例失调一样谈了十几年说多出几千万光棍云云,但是你我他的同学朋友同事有几个找不到老婆的,高低参差而已,至少那个档口你只找一个对象,同样,工作也是如此。    所以,你将来的雇主以及职位,你要事先框好,比方说我毕业第三年想跳槽,目标就很简单:上海写字楼美国企业研发部项目经理,或者副经理,或者项目工程师,而且我要的是市场水平相当的最好8千往上的月薪,目标雇主就是我们现在公司的竞争对手和客户或者大的供应商,美资,而且不加班。这样,目标职位圈子就定好了。
第二步,不是急于去投简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你要去做的是将自己打造成符合那个职位的人选。    我有近3年的工作经验,其中只有一半不到的时间做的是项目管理方面的工作,所以我要充实自己的专业技能至少口头表述出来不成问题,这个就要我去思考第一家单位项目管理师如何做的,而第二家又有什么类似的地方更有什么不同点,哪家的方法和流程好,再想2个例子来证明它的好。当然如果还嫌不够那你在真正投简历之前还需要认真去复习或者请教其他有经验的项目经理。自己感觉思考成熟了的时候,项目管理程序都已了然于心也就差不多了,面试的时候自然能轻松说出,专业能力这关不在话下。下面就看我的目标企业还有什么需要我准备的,对了,英语!所以这几个月就要多看看面试英语,以及想法设法用一些连词将自己日常工作的专业词语链接起来,每天自己写篇关于工作内容的短文,200个单词足够了,没时间写的话就在路上自己对自己说。路上怕危险就上厕所的时候说,默不作声的心里说。回家后看看中央九套,听不懂不要紧只要你能听出几个单词,以后每天听,然后就能听懂短句了,但是刚开始的时候不要看英语新闻,因为你立刻会回想和套用最近的国际新闻并结合画面来猜这则英语新闻讲的什么意思,结果水平没有得到提高碰到老外就靠猜,这显然是不靠谱的。    当英语和流程都初具感觉之时,恭喜你,可以上路了。
这里的上路不是说你就可以停下来不做之前几个月在做的专业和英语的两大练习了,而是在直到进新单位报道工作几个月终于转正之后,方可以放下。我们自然也就谈到了第三步,做简历。    做简历很简单,你我都会做。但要做的简单明了,大气,主要类容跃然纸上,2-3页就行。这里有几个诀窍:问不同的猎头要几份他们各自公司的模板,选一份你觉得最好的往里面填;二,一定要中英文简历都有;最后无论你之前实际做过什么或者有什么不同经历,但是千万记住你写的简历内容,这个时候包括以后所有时候,你是什么样的人,以简历说了算,你写的什么你就要说什么。所以千万不要忘记自己写的简历,包括其中的每一个字,随时做好回答为什么写这个单词的准备。
后面的步骤就是实战篇了。  千万不要只将面试当成实战,而战斗从你开始投简历就开始了。    接下来要特别注意的就是简历的去向了,否则这么精美的简历特别是你这样一个人才,很容易会石沉大海毫无音信。  我们知道简历自然是去人才市场,对的,但那只是针对部分职业。你要记住的就是三点:一,大城市的主要人才市场在网上,网,就是国际互联网,你现在在上的这个网。二,中小城市的主要就业
渠道靠面对面的人山人海的人才交流市场,就是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过的,当然现在也有进一步网络化的趋势,将来不上网的人找工作也许只能靠父母或者亲戚朋友关系了。比方说昆山科技博览中心每周六周日的人才市场就是相当成功的典范,它每周末都举行而且如此成功,不仅大而全,企业多职位不虚,并且所有现场职位全部放到当地昆山在线网上去也可以在线申请;更厉害的是每周它都有来自周边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吴江太仓常熟等等其他城市单位的甚至是专场招聘会来吸引人才,这也说明了昆山不仅自身是用人大户也是个人才集散地,别人到你这来招聘,因为你这里人多有经验的候选者多。我们再比较下上海的人才交流会,你也可以去看看,一次就行,那是为下岗工人再就业准备的,而且除此很多是招聘保险证券和直销业务员的,来者不拒。去一次回来后你就会感慨世道不好混,工资怎么会这么低,生活信心立减一半。而且所有的招聘会都是每个区主办的,其规模和职位总和不会超过昆山一场招聘会。所以这里要明白城市大小跟招聘的习惯和文化,选择适合你的投递简历方式。第三点,几乎所有外资企业都倾向于网络招聘,现场招聘会你很少会看到他们,除了富士康台达等。  最后说明下,也有某某世界500强在某个周末举行自己的独场招聘会的,自己举办的。我就参加过一次,2007年施耐德在上海东华大学附近的一个五星级宾馆举行过他们自己的专场招聘会,跟开派对一样,气氛相当轻松,喝咖啡面试闲聊,但成功率不高因为比方说你跟你某个同事甚至是主管在里面不期而遇,尴尬自不必说而且寻找新工作毕竟是比较敏感的事情,所以大家都匆匆半小时一走而过,剩下的应届毕业生则很有兴趣的和招聘官大谈特谈,汉语英语上海话满厅飞,但是他门口写着所有职位要求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
上面对招聘会的比较,得出的结论就是,你要的职位,好职位,薪水不低的职位,几乎就全在网上了。网上,不是让你去网上漫无目的的搜索,所有门户网站
比如新浪搜狐网易同学录,还有百度等搜索引擎以及天涯这样的论坛,还有腾讯这样的网聊起家的巨头,等等,都有自己的人才或者招聘专栏,里面都有职位,不是让你都去注册。我这里就讲到了最有用的核心了,根据我从2005年到现在为止收集的网络招聘市场数据统计以及本人多年的网络招聘经验,得出如下结论:1,中国所有网络招聘市场,被三家(前程无忧,中华英才,智联招聘
)垄断,占全部有效职位数和网络招聘市场的80%以上,其余被其他上万家招聘网站或者版面瓜分,包括精英前程1010job搜狐猎狐新浪百度天涯等等不一而足,但鲜有一家占到1%以上者。有的舍才有的得,所以我们这里就将其他上万家放弃,如果我找工作就只上前三家,足够了。
2,略微说下三家各自的优势。前程无忧,占龙头地位,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也是中国最知名招聘网站,世界五百强最爱,其职位特点一为量多,二大企业包括世界级企业多;
中华英才,市场占有率达20%左右,有效职位数最多,大小企业通吃,缺点是针对性不强,虽广告费用不少,但职位不精挑细选,外资民营国有保险直销全有,所以投简历找工作成功命中率稍低。智联招聘,市场占有率近30%,中型外资企业为多,大家不要一直盯着世界五百强,很多中型企业相对职位薪水更高个人发展空间更大,所以就我个人偏好我会先投智联招聘的,然后再去其他2家投递。
公正点评判,针对毕业2年-15年的人士网上找工作,首选前程无忧,其次智联招聘,然后是中华英才。3,说下网上投简历技巧。
最好设置下关键字搜索,两三个即可,否则你忙不过来,看花眼也未定,很可能是重复看,浪费时间。投简历期间每天搜索一次看是否有合适的新职位,三个网站挨个投递一家不拉,投递总和每天达到10个新职位为止。
投递时间最好为每天上班时间,也就是上午9::0到11:00,下午1:00到4:00,道理很简单,挑简历的那个人在电脑面前正在上班,其余时间他(她)看到你的概率将大大减少。周末没必要投,因为周末都休息没人更新职位,以免重复投递。只在工作日投递,每天投,连续4个月后可以不投了,或者直到你找到新工作为止,当然如果一定要找到你能找到的最好单位那需要投递到你上班后转正为止。
一职位定向定位,圈好自己的工作范围后,  二准备好自己满足目标职位的技能,至少是面试半天不出纰漏的口头技能,  三做好简历,  四找准简历投递方式并执行下去。  到这里,整个找工作的前期工作,完成了。    接下来,开始登上真正的战场了。要说明的是,绝大多数人都在这里出问题了。哪里?就是投简历与面试的过渡期。无论是骑马找马的,亦或是提出辞职或真正离职后找下家的,还是应届毕业网上投简历的,还是失业在家后要找工作的,普遍的感觉就是网上投简历后杳无音信,简历如石沉大海,即使来的也都是传销或者某某片子公司,然后就这样的毫无选择的被仅仅打来电话的几次机会“套住”,当做救命稻草般的去仓促面试了,心理上的虚弱与失常的临时发挥加上时间上的自我紧迫感,让我们找工作变成了一个被动的战斗,最终草草以找到一个实在是“将就”的职位而收场,于是今后身在曹营心在汉,新工作上自然会无心进取,因为一开始就是将就下嫁的。。。。。。这个是职场上的通病。  --------------------------------------------------------------------  实际上,我们忘记了一点,当然也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发现这个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投简历的滞后期,而且是一个月以上的滞后期。  --------------------------------------------------------------------  也就是说在你每天投简历后,直到第三周也就是20天前投的简历才发挥了作用。理由很简单,人事首先要在茫茫应聘者中挑出他(她)认为合适的简历,于众多的候选者中挑出数名他(她)认为合适的几位,这个就是粗选的过程,他(她)也有很多的日常工作,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挑到你,比方说共计10份简历,然后他(她)会把这10份简历和缺人的部门经理提出的职位要求做一个细细比较,发现其中有5份不合格,那么他(她)会再次从以前的加上这几天新投的简历中再挑选补足5份,总共10份筛选后的简历推荐给需求部门。需求部门再在百忙中抽空把这10份简历全部看完,很显然这个部门经理或者用人部门的头会根据本职位的真实对口需求加上自身的个人爱好甚至是男女等性别偏好确定给人事部门面试人选,又是一周没了。然后人事会拿到部门确定的5个名单,当然这个名单是有个初步的排序的,去挨个打电话。这个电话就是你15天甚至20多天前投出简历时一直想象第二天就能接到的电话。人事这个电话一般会确认你是否看清楚他们的职位需求,是否投过这个简历,然后问你是否还有兴趣,哪天有时间来面试,当然有些还会经过他(她)自己的首轮电话面试,之后才会将这5位的合适面试时间告知部门主管,然后主管确认自己哪天有空安排面试,如果这5个人中已经有人比方说2个已经找到新工作了或者几个人面试下来没有合格的或者答应准时赴约的面试者突然临时变卦了更或者人事在重新根据部门要求又将之前粗选的你挑了出来,因为如此等等众多原因,所以在投递简历到大批量收到面试电话大概有至少20天的滞后期。如果你从1月1号开始每天坚持投递10份不同职位,那么真正的面试电话高峰还不是20天后,将是2月15日前后。最后一个电话甚至可能是5月1日,怎么会到5月1日呢?部门经理出了个长差,或者原先确定的面试成功者找到更好的去向不来了,或者这个职位冻结了2个月又解冻了,或者在新人招来之前又有老人跳槽所以部门真正开始人手不够了。。。。。    所以,记住,要提前准备。每个工作日10份简历投出去,至少一个月后,你准备大量接听面试电话。    现身说法,在2006年初我想换工作,于是就开始有所准备了。尽快更新简历,重启三大网站的搜索和职位预定功能,从3月1号开始每天投递10份左右简历。我预期四月五月将会有大批的面试电话到来。果然不错,在3月份基本没几个电话,从4月中旬一直到五一前后短短10个工作日,每天平均3-4个面试电话。由于早有心理准备,我预计5月6月会是面试高峰期,于是我将年假全部在公司系统里面预先申请好,目标面试日10天赫然在目并打印下来随身携带准备接到面试电话时确认时间。由于早有安排,而且对于最近疯狂多的面试电话早有预期,所以我站在一个主观的战略高度在电话中跟人事确认面试时间,跟他(她)说那几天我有空,否则我没空。这样,那年五一后我在自己事先安排好的日子里面试了近10家单位,当然也有第二第三次面试的,不多,基本一次人家就可以确定录用与否,我想可能我应聘的职位层级比较低。就这样下来,能接到的五六个录取通知书中我思考再三后选择了一份,签了,薪水并不是最高的,月薪税前1万,整一万,在毕业50个月达到。说来,自己都有点不相信,这么多单位同时看上我,我总结最大原因应该是跟2006年整体的用人市场比较火有关,其次,我进行了充足的准备,行动上和心理上的,有备而来,事半功倍。    以上包括这个经历,我之前跟一两个要好的朋友说过,这里总结成选人才网站做简历投简历以及确定面试时间技巧等经验总结,分享给大家。
下面就是面试技巧。  关于面试技巧,我们网上搜索一下,一大堆,从穿着到时间控制再到各种上千个具体问题和标准单按,,,,,,你真的要这么看下去,怎么也不可能看完,于是没看完的情况下面试心里就发毛。我们这里讲求真实,教科书式的面试技巧等于没有技巧,不看也罢,就跟中国式考试一样,实际挑选不出创造型人才,死记烂背填鸭式创造还不如仿造强。    面试,实质就是人与人心理的较量,水平高的不一定就成功,专业技能差一点的不一定就落选,这个跟面试者的个人因素有一半以上关系,而真正这个应试者的能力因素或者所谓的素质,则在其次,所以这里我们看到了面试这个事情极大的偶然性。我们首先要分析的就是攻克最大的那个因素,俗话就是搞定面试你的那个人。  因此关于面试技巧我们要讲的第一个就是搞定面试官。面试官也是人,有人的事情最难办也最好办,就看你能不能抓住他(她)的弱点。先说人事面试,这点可有可无,不要重视人事部门,初入职场的人并不清楚,在招聘新人的整个事件中,人事部门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它只是个流程,应聘的主要内容是战胜面试你的那个部门主管,而不要在人事身上多花时间。比方说跟打电话让你去面试的人事部门专员反复周旋还搞个什么电话面试或者经验介绍甚至专业方面的争论或探讨,这些都是浪费时间。打电话给你的大多是一个初入职场的人事招募课的小姑娘,甚至是个实习生,她在电话中提出要让你复述你的工作经验或者工作类容,你可以直接拒绝,她不会明白你的真正工作内容,跟一个外行的小姑娘谈专业知识,你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了,说不定还会观点不同而不愉快。她要是提出英文对话或者让你外语自我介绍,你心里要有底,她刚毕业外语肯定一般而且你所用到的专业外语她肯定不大知道,所以你尽量避免这种英语交流,可以直接拒绝或者婉转拒绝,更好的方法就是反过来让她用英语提问题,你来回答,可长可短。千万不要跟她较真,人家人力资源
部这样的小姑娘本身自己才工作或者工作两三年做一个低级别的职位,她的月薪可以想见在上下,你简历上来者要8千1万甚至更高的,她会想你比她工作时间长不了多少却狮子大开口,你作为应试者的一方很容易被她鄙视下去,所以尽量避免。也避免跟人事经理多说话,尤其是部门主管面试结束后,否则你的要求的最低薪水又会被砍一刀。你要利用人事小姑娘和人事经理做的事情,就是尽量从他们嘴巴里得到你的面试主管是个什么样的人,大致层级,抬头,工作执掌,汇报给谁,个人喜好,性别一定要知道,最好连他(她)上家单位在哪,在本公司服务时间多长,资历如何,性格如何,甚至生日血型年龄都问到才好。这样你可以在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下,对人下药,能够在刚接触的十来分钟内找到对方的部分弱点,利于下面的面试时间捕获他(她)的芳心,面试成功。人人都有弱点,抓住了他(她)的弱点知晓了他(她)的强项,因人施法,你就胜利在望了。这个对上了口味,专业就在其次了,再说各人以及各个公司术业有专攻,流程也不尽相同,越往职业后面的面试你越懂得多,他(她)的专业知识还未必如你好。
面试中要注意的第二点就是注重战略与战术的结合。    说的通俗一点,战略上藐视它,面对任何一个面试的机会,都不要太重视,因为一切都是机缘巧合,在投简历选简历以及面试机会筛选的时候,已经有那么多不经意的疏漏,你和对方已经错过了太多的不经意,互相选择带有极大的偶然性,而你为什么对这么一次就这么重视呢?机会的天平是对称的,他有选择和否决你的机会,你也有选择更多其他职位的机会,双方一定要站在平等的基础上,否则你一味低姿态去面试结果只能会被问得体无完肤,如果录取你你自己都会觉得奇怪了。与此同时,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你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此所谓战术上重视它,每次面试都要做到志在必得,仿佛是一场必须要取胜的战斗一样。这就跟谈判一样,你要达到做成生意的目的,但要表现的不是太在意这次谈判的结果,因此要一分两分的去守护自己的价格不要轻易放弃,否则贱卖了还不如就此放弃。细节方面来说则是最好正装去参加面试,到场时间最好提前十分钟,哪怕早到了在公司门外晃一圈也不要迟到,反过来,如果对方迟到你不迟到,那你就多了一点点情理上的优势。其次就是面试时间的掌控,宁可跟外国人多聊,少与中方人员聊大家都懂得一些浅显道理,但如果无法避免那就要用中国人感同身受的方法去感化对方,比方说“为什么抛弃上家单位而选择我们公司?”你可以直接点,就说“因为你们离我家近。”这个理由比什么看好你们或者想得到学习机会得到提升或者大而化之的单方面喜欢的理由都要来的不牵强,中国大陆是全世界最特别的地方当然也有特别的东西大家都理解的,比方说离家近这个理由,极其好理解,中国是高房价国家,一份工资在房价面前几乎是杯水车薪,所以工作围绕房子转,这个没有人会不同意,因此你的离家近的理由反而显得你最实在。    面试中最后一点,就是面对不同的面试官采取各自不同的保守或者激进的方法对待,比方说面对你将来的老板的老板,你要体现的就是坚决与诚实以及对公司的价值和贡献力;面对直接主管,你要说的就是自己的聪明快学能力,很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还有工作中很强的方法论以及执行力,记住你就是一杆枪领导让你往哪里你就往哪里开火,你不喜欢参合派别以及理念的斗争,因为你是干实事的人。记住,千万不要表现过分耀眼,切记说自己文理兼备里外兼通因为有你这样一个全能的手下没人会放心,中国自古以来为丞为君者在守业期间要的就是忠心耿耿的老实人做手下,第一选择绝不是聪明人。面对同级别的人面试就要说自己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说工作不好做,让他感同身受。面对人事,要表现的自己刚刚跟主管谈得很好,惺惺相惜,俨然已经成为同事,成为战友,让人事无话可说,更不要让人事有往下砍工资的口子。
面试成功后。    面试成功后,我们要做的不是收到了一家公司愿意录取你的电话后就立即停止现在手头的全部工作,也不是停止所有找工作的包括投简历准备面试安排面试时间的找工作状态切换成要到新单位报到的状态。按照我的定义,一直要到进入自己满意的新单位得到喜欢的职位后工作直到转正为止,这个换工作或者找工作才算画上句号,圆满的句号。  
  找工作的目的,就是找到你当时能够找到的最好的至少更好的工作。简单举个例子,当你毕业4年收到一家单位的报到通知月薪8千后,已经在原单位提出离职还有半个月就到新单位上班的时候,突然一天另外一家你面试过的你更喜欢的公司打来电话让你报到,而且职位你更喜欢,月薪1万2,很显然你会转向另外一家公司,这里就有了部分变化,就是下家的变化。但是如果你在面试一家成功后就拒绝了其他所有面试机会,那哪来的更好的机会?你之前对第二家单位的做简历投简历搜索了解信息以及请假面试等等成本就全部白费了。当然这里还是个比较积极的例子,有更好的单位给你机会,于是你到了更好的公司更好的职位。反之,如果新公司突然反悔说不缺人了,而你这边已经辞职覆水难收,你也没有继续面试,那如何对待?很明显,你失业了。更悲剧点的是当你报道2个月后,新单位因为人事调整或者经济危机,要将你这个职位砍掉,并且试用期内公司无需赔偿任何损失,你仍然失业了,彻彻底底的,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打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虑,就是试用期,英文就是probation,意思是见习,试用考察的意思,一旦用人单位不想要你就可以用你不符合职位要求的理由将你无条件辞退,同样你在试用期内有了更好的选择或者想开创自己的事业去创业
不想打工了,你也无须承担任何责任,第一天提出第二天就可以不来了。试用期,全球通用,一般3-6个月,是有她存在的道理的,我们换工作的职场人士身在其中又怎能视而不见?  
  因此我们总结,你的投简历面试以及跳槽的相应准备要到新单位转正才算结束,不要掉以轻心。  
  这点,不是职业老手是很容易栽跟头的;即使是职业老手,他(她)一般也是事后才发现,而且也不会对你说。这点把握好后,不仅解除了跳槽期间上家下家变卦的危险,也让你通过这次换工作能够真正找到你最适合的最喜欢的工作,薪水福利也更好。
适应你的新单位。    通过这次历时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跳槽经历,我们心理成熟了,俨然成为职场老手了。但是有人会问,为什么要花这么长时间来准备跳槽准备简历去面试收到一家的通知书后还要面试,甚至直到新工作转正?我们可以想见自己从上家公司换到新单位上班,这整个事情,大致算一下新单位工作满一年的收入是多少。比方说,毕业4年后成功找到新单位上班一年,这一年平均月薪9000元,按照13薪来算就是近12万,加上单位给你交的保险公积金,公司要为你付出的就是17万人民币,按照中国当今企业税后平均利润率来计算,我们选中等偏上的10%来算,你换一次工作就相当于创立了一个年营业额税前200万的工厂,而人家是操不了的心管上管下既当老板又当伙计的甚至没有周末的干,你是五天八小时,你比他舒服多了。所以,你的跳槽不是小事,当然要谨慎要多花精力;当你成为职场资深人士成为抢手的年薪百万的职业经理人后,你的变动几乎就相当于一家年营业额几千万的工厂的关停与转产,时间当然会更长。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某个高层的变动,老人走了后都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才会有人来补足他的空缺,而更多的时候是另外一个领导或者老板亲自代管这个部门直到甚至一年后才有新的接替者来。很大程度上不是老板开不起高工资找不到人,也不是原来这个人的工作不重要,而是找到合适的人这个过程比较漫长,不可一蹴而就,而离职国家规定可以是1个月,找个副总显然需要更长的时间。明白了本质后,对于各种现象我们就不足为奇了。
  创业容易守业难,我们在此对前面换工作的主要过程作了比较细致的经验总结,下面就讲到如何适应你的新单位,这个就跟守业是一个道理,毕竟这是个产值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公司,要懂得运营。
守业的第一步就是了解你的公司,从企业文化开始。    我们先谈内资企业。  内资,无论国有民营私营还是上市公司,只一条,相当复杂,她的文化就是你现在所在这个社会的文化,就是我党的文化,所有中国的关系的领导意志的两极分化的等等特征,不一而足,全部有,不需多言。    再谈外资企业。  简单分类:美国独资,欧洲独资,欧美合资,非欧美(韩国日本港澳台新加坡,印度,等等)。  先讲美国独资,细心的人会记得我毕业三年后就给自己确定只找美国企业的目标范畴。美国文化是建立在两百几十年的短短奋斗历史之上的奔放文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了你就会相信你;当然,在你中国设立了独资企业,但他会在确定高层领导人的时候尽量不用中国人,所以在全部或者绝大部分中层干部都是中国人的情况下他也会要么安排一个白人美国人作为这里的老大,要么会选择欧洲人,欧洲人是他们天然的盟友,要么就不伦不类的安排一个亚太其他国家的人士作为你中国区亚太区的全球副总,前二十年主要是新加坡东南亚人,然后香港台湾人,现在主要是印度日本或者韩国人,最后没办法也会找美籍华人。这个跟美国的政治是保持大体一致性的,他要先保有自己人的利益,其次是包括欧洲和亚太盟友,实在不行才会考虑美籍华人,首先你要是他认为的“民主”的。当然,现在港澳台的职业经理人在大陆美资企业已经基本跟大陆人属于同一级别,前二十年的区别对待现在已经取消。所以美国企业里面会有三个派别,白人,香蕉人(其他国家亚太人),中国人。  其次美国的文化是合纵连横的均势文化,他喜欢部门间或者下属间进行争论竞争或者斗争反复讨论,会议多如牛毛,就跟美国总统的决策需要得到参众两院的讨论和批准一样。所以他很乐于见到你们互相斗争,然后提交给他之后再三方一起讨论或者由他做中间协调人来调和,最后的决策必定是一个集体意志。基本没有个人意志的情况,大领导也不会像亚太人一样越级管理手下的手下。  美国大公司一般会保持每年4月份加薪的习惯,每年13薪之外还会在中国年前后发放1-2个月年终奖,比较公平,不会出现你没年终奖而他拿2个月的情况,所以我们自认为业绩突出的中国人会由于美国的过分公平而抱怨不公平,因为你会为了旁边那个调皮捣蛋整天无所事事的同事也跟你拿一样的年终奖而愤愤不平。  美国公司承认既成现实,很有可能这个人不被重要,但是他不会轻易将你开除,而是在你上面加一层领导,下面抽去你的下属将你架空,让你识趣自动离职,但是只要你自己不主动辞职就不会赶你走,每年的加薪你一样会有,养着你。同样时候进去的2个质量工程师,20年后一个做个副总,而另外一个还只是个高级质量工程师的话,前者薪水顶多是后者的2-3倍,而不会像中国有上百倍的区别。  第五点就是流程。美国公司有完善的流程,一个小项目的流程资料就是几千张电子文件,很多在我们国内企业几页就能搞定。他却需要每步骤都拆解开来,而且先仔细定义下每个步骤每个细节以及其名词,一切做到公开而有依可循。所以很多人会很不喜欢美国企业这么多文件流程,但用繁冗的流程集中控制这也是美国国家文化以及他短短两百年迅速发展以及先进科技文明的基石,这个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再来,美国企业讲求民主,对任何一个人的调迁或者处理会事先告知并咨询你的意见,你有足够的理由甚至可以更换你汇报的直接领导。直接点说,将你招聘进来的那个经理在你转正后甚至没有办法将你赶走。你只要进了这个公司,就首先是全体成员之一,而不是你的上司的下属。  然后说下美国企业的管理模式,说下他的扁平化管理。也就是只要无论是谁进去后都会有至少两个领导,一个是职能方面的上司,一个是地区的行政上的,稍微大一点的公司就还会有产品事业部的领导这条线,因此当你成为中层管理者后你就会发现你的抬头至少是三个后缀,分上述三个不同点。  最后说下美国企业的上班作业制度以及劳动强度。美国企业一般有年假15天,一视同仁,但是工作强度比较大,你不说你忙缺人我就会认为你工作量合适,不会找其他人帮你,也不会想到给你增加人手。通常情况下美国企业不会有内部监督机构,也不会不给你时间今天问你就让你明天给出答案的情况,你提出你的理由以及需要的条件他就会理解。你可以大干一场,但你主要事项最好知会你的领导,美国文化喜欢参与,尽管他什么也不做尽管他是你领导他也不会替你做主但他需要知道。美国企业有明确的流程和规章制度,从你进去后他就默认你懂得并在遵守。你可以晚点上班早点下班或者一天不来,他也是这样,你自己有你的理由,大家心领神会。但如果你的领导是个中国人,你就要小心了,虽然在美国公司里你可以因为工作需要或者偶尔的私事而迟到早退,但是你的中国主管会在美国文化里自己放火但不允许你点灯,以后会给你穿小鞋,这个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插曲,除非你这个中国领导是美国长大的,否则你还是注意点。  其他不一一叙述,会在讨论其他类型企业中有所提及。  对于美国独资企业还是要说明一下,这里讲的美国企业司美国大型企业或者世界500强企业,小型中型美国企业不在其中,请加入大型中国民营企业的特点进来,因为他不是足够大所以进入中国就会立即被中国化,你懂得。
欧洲独资。  先讲下为什么要将我们通常所说的欧美企业分开说。欧洲文化是建立在欧罗巴洲发源于希腊大致2000年的文化之上的,历史说不悠久但至少有两千年的文化积淀,是绝大部分区别于美国企业的另外一种文化。我们可以简单做个不成熟的比较,假如说中国这样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世界四大文明发祥地的泱泱大国有着其上达远古的大国文化,将中国看成60岁经验丰富的智者;将建国200多年并在开拓开放与天赋人权的自由文化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大国美国比喻成30岁而立之年的青年;那么,欧洲有着两千年历史并一直小国独立发展的欧洲,则是个45岁的中年人。从年龄看,欧洲文化不及中国的深邃与稳重,也不及美国的开放与牛仔,但反过来说他却前后通吃对年轻人了解也体会到老年人的想法,于是欧洲很大程度上是个中美思维结合体再加小国文化。为什么要加上小国文化,因为他没有大国。什么是小国文化,我们后面再讲。  欧洲企业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思考成熟。他有从文艺复兴开始的天赋人权的改革思想,但同时也要看到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一千数百年的封建统治思维,很大程度上跟中国的古代封建思想还是有很长时间同步的。所以作为中年人的欧洲思想缜密,处理事务慎重,万事会留有一手,准备退路。在美国市场上他比中国企业做的好,在中国市场上他照样比美国企业做的好。举个简单的例子,美国通用汽车和德国大众汽车在中国都大致年产销200万辆汽车,但大众在中国赚取的利润至少是通用的几倍。为什么?美国企业将自己参股哪怕20%的合资企业也算作自己的分公司,而欧洲企业将50%或以上的控股企业才计算在自己名下。二,欧洲企业更了解中国人的思维,知道关系的重要性,所以大多数欧洲大型企业在中国内地的公司会有面对政府和社会事物的专门面对中国的公关部门,去经营和打通关系,欧洲企业进口零部件会利用贿赂中国海关人员选择相对少交进口关税的税则号,而这点美国企业相对欠缺,他是个30岁年轻男士讲求的就是实力取胜,该交多少税我就交多少,我失败了是因为我的产品不受欢迎或者竞争力不够,而他不知道公关在中国的作用如此之大。其三,欧洲企业不会轻易亮出自己的底牌,他在中国究竟有什么真实规划,究竟赚得了多少利润,他不会真实公开,而美国企业一开始就将自己的底牌悉数亮出,我们自己一看就知道谁会在中国做得更好。所以美国企业与欧洲企业一比较下来就太老实了,而欧洲企业在中国赚了很多钱之后他也会躲在美国身后说自己没赚得多少而且中国市场不开放对外资有排挤,然后让美国企业来出头跟中国政府去斗去争取更多优惠和市场开放和准入制度,去要求汇率改革,去要求减少出口企业补贴。。。。。。  其次,欧洲企业在中国工资偏低,至少比相同级别的美国企业低。欧洲企业会经过大量的调查最后定下在中国的工资体系,会刚好达到比一般企业工资高正好你想进去但又不会太高的水平,比方说任何中国人能做到的在美国通用汽车和德国大众汽车中的相同类似职位,不出意外通用的薪水会比大众高,其他工程师包括产线作业员等几乎所有职位都是如此。  第四,也是我们最需要注意的,欧洲企业从来不会放权给中国人。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来比较。欧洲企业很知道如何利用中国员工,在他的销售部门冲在最前线的去公关去拿生意的业务部门他会大量聘用中国人,因为他知道你中国人最了解自己;而美国企业的销售部门经理或者负责销售的却还是个美国人,你说生意能比欧洲企业做的好不?再看,采购部门,欧洲企业绝对不会给你中国人来确定和选择供应商的权力,中国也会有采购部,但是实际上是为欧洲总部服务的,充其量是个中国市场询价和价格信息调查的功能;而美国企业会把这个部门的权力交给你,信人不疑疑人不用。以此类推,工程技术研发部门等等也类似。  最后说下欧洲企业的人事规则和劳动强度等。欧洲企业的假期一般也有15天年假,而且可能更多。欧洲总部答复或者反映速度一般比较慢,一来他们比较懒散二来他们本来假期就多上班时间短,早就休息去了。欧洲企业的优点就是假期比较多,而且节奏不快,劳动强度不大,两个人做一个人的事,而且是唯一能够提供工作轻松但薪水能赶上或者接近美国企业的选择。有个缺点就是抬头给得比较慢,所以我们作为职场人士的方向,可以是先到美国企业中苦几年拿到管理级别抬头后进入欧洲企业做中层,俗话就是养老,跟中国的国有企业一样,而不必像美国企业那样从上到下都要殚心竭虑万事参与而且越往上越不好做,美国企业有领导责任制,出事后最大的领导会引咎辞职,不是这个领导良心发现,而是美资企业的文化使然。所以欧洲企业的管理层职位相对好做,轻松压力小。
欧美合资。  欧美合资企业,实际上就是90年代初大量出现的中外合资企业,当时国家对外资企业防着一手所以一定要跟内地企业合资才给你优惠才让你进来,所以20年前开始出现了大批的合资企业。总结他的出现,再看他的趋势,从2000年开始外资发现合资后很多技术泄露了,很多部门中国已经放开允许独资,并且外资发现很多利润被内资合作者赚取并挥霍了一部分,所以他们心有不甘,于是这个后十年大量的独资企业出现了。直到今天,2011年,外企能够独资的肯定独资,不会跟你合资的。所以我们这里的所谓欧美合资企业在中国将会越来越少,除了一些外资暂时还没被允许独资或者国家的战略部门规定了一定要合资的企业。从趋势来看,合资企业将越来越少。  合资企业的第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半中半洋。什么意思呢?就是他是中外文化的结合体,所以一切几乎都是介于外企独资和内资独资之间的中间。包括工资福利水平包括社会公关方式包括人事制度,,,,,,所以我们可以大致参照,取你所需。  合资企业的组织架构特点就是一种对等权衡的机制。一般中外双方各占一半也就是50%的股份,一切对半分,包括公司内所有部门都是权衡机制的代表,你占领了销售部我就领导财务部你安排了一个管理部长我就安排一个运营总监你管物流我管采购,这就是他的结构写照。但,有一点很明确,他跟前面的美国独资企业和欧洲独资企业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香蕉人”。他的内部只分两个派别,中方,外方,没有东南亚人或者其他任何两国之外的势力集团。举个简单例子,通用电气里面肯定有一个比较稳固的派别就是介于中国人和白人之间的其他国家特别是东南亚的势力派别,他是独资的;而上海通用汽车里面就只有美国白人和中国人两个派别了,比较清爽。所以独资企业里面参合了香蕉人这些皮肤外黄内白的所谓香蕉派,事情就变得比较复杂,用国内流行的话语来说就是折腾,形成了公司资源的极大浪费。相对于独资企业来说合资企业更能结合中国市场做好生意,他们的生意大多比独资企业做的好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合资企业里面你要牢记一个信条,就是“跟中方”,千万别捧老外的大腿,结果汉奸没做成,还被排挤出来,成为牺牲品。为什么一定要跟着中方来?这个是中国本土文化决定的。我们这里就预见下几家实实在在的企业的未来,来阐述说明。比方说比较有名的中美合资企业,上文也提到的上海通用汽车,他就是美国通用公司跟中国本土的上海地方国有企业上海汽车合资的,前面十几年双方各占50%的股份,后面肯定是要有变化的,中国人迟早是要将之收回的。所以通用和上汽的合作,不会像以前那样再来个十五年不变。首先第一步上汽会拿回那象征性的“1%”控股权,接下来就是占有大部分股份,最后让你通用占有30%的却只能带走10%的利润,而且耗尽你最后一滴技术,将通用扫地出中国。这个可以大体说就是上海通用的结局,这个是从文化角度来提出的趋势论,趋势毕竟是不会改变的。这个从通用汽车在中国的另外一个事件也可以看出,通用汽车将上海通用这个他在亚太最大的子公司只看做自己在亚太的一个子公司,而在上海通用的管理者之上设立了一个通用(中国)公司,再往上还有通用(亚太),管理通用所有亚太子公司。通用忽略了上海通用太大,其他亚太子公司加起来规模也不出其右,也忽略了他的中方合作者上海汽车是个地道的中国本土国有企业这第二点,所以通用(中国)根本管不了上海通用,而且多次被上海通用排挤,最终通用很生气号称投入几十亿美金要强大他的通用(中国),要在中国发展壮大,要通过它从中国一年采购上百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目的就是绕开上海通用同时给点颜色和气势你看看。殊不知这一切都会因为美国企业的繁冗流程而执行不力,因为不了解中国市场和文化而折戟黄浦江边,也因为你通用全球业务和财务状况的一败涂地而灰飞烟灭,无论你当初多么雄心勃勃无论你将通用(中国)选址在王府井还是金茂大厦,失败是注定的。所以我们在挑选企业的时候,这里就要选择上海通用,而放弃通用(中国),这个道理从你投简历的时候就最好弄明白,否则被裁员将是最后的结局。这里合资企业就有了足够的吸引人的优势。当然,上海大众或者一汽大众也会步上海通用的上述后尘,只不过来自欧洲的德国人远比美国人来的狡猾,他要么买断你中方的股份,要么卖出全部股份之后自己独资,但他绝不会傻到在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之上再弄个强势的大众(中国)出来,这个是欧洲人的明智之举。当然,即使有个大众(中国)有限公司,你最好也选择合资的前面两家子公司而不要进大众(中国),除非你是想进去浑水摸鱼一下就走人。当然,合资企业也是帮了外资企业一把的,首先让你在中国站稳脚跟,让你比其他独资企业盈利快,采取合资方式的上海通用远比独资的什么标志或者菲亚特来的实在,后两者的命运只能是败走麦城,当然他们看到别人合资后赚了钱眼红又回来也合资了。所以合资对于外企在中国做生意还是大大有利的,至少在金融危机期间上海通用赚得的钱救了美国通用一把,来自上海贝尔的中国3G订单救了德国贝尔一把,否则真正的破产可能就为时不远了。当然,来自大众两家合资企业的利润也给大众每年的财务报表增色不少。  这些实际上都是讲的合资企业的优势,为大家在选企业以及入职后的取向做点参考。合资企业这一块就不多言了。
非欧美企业(韩国日本港澳台新加坡,印度,等等)  日本企业工资在所有这类企业中为最高,特别是日本汽车三大巨头,其相应职位工资直接可以跟同行业欧美企业叫板。  日本企业喜欢每点都明明白白,无论跟供应商还是客户开始都需要有配套的回忆记录甚至是签字后拍照留底,既说明了日本企业文化的注重细节胆小甚微,更说明了他们一丝不苟的精神,所以在日子企业你不要偷偷藏着什么,否则会被鄙视而被轻视。  日本企业关联关系为重,企业裙带关系明显,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跟陌生上下家做生意,即使跟熟悉的合作企业做生意也会亲兄弟明算账,万事一清二白。  缺点就是自己的日本同胞待遇优厚给中国人晋升的机会渺茫,而且信用不足遇强则变,揣测中国人心理的能力则在所有外国人中最为靠前。  日本企业做事谨慎,客户服务主动积极,喜欢买卖三方绑定销售,既不让你多赚也不让你亏,甚至你的利润和成本他都想晓得。
韩国企业。  韩国企业总体感觉跟日本有部分类似,也比较讲流程,不同点就是,如果日本企业善于研究你的心理耍小聪明,那么韩国企业就是比较无赖般的小滑头了。  韩国企业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开始显露明显的小国文化了,变化较快,所以在里面你要适时随机应变,不好听点说就叫做要会见风使舵。  韩国企业的第三个也是最大的特点就是危机感强烈。腹地狭小,没有可以依赖的国内市场,所以韩国企业实际上是比较国际化的企业,比方说三星比方LG,他的主要生产基地必定在穷国,而主要销售市场必定在富国或者大国,两头都不在自己的国家,两头在外的结果就是危机感强烈,对于美国和中国这样的国家都比较畏惧,当然也区别对待,对待美国人毕恭毕敬,对待中国人则总是心里私自的防着你,因为历史的原因。  所以进韩国企业不算好的选择,工资只比台湾企业略高一点,与港资不相上下。
香港企业。  香港企业从90年代初甚至是80年代末,第一个跨进了大陆的大门办厂,大多设在靠近的广东,以及北边几个大城市。在2001年前中国正式入市达到数值的高峰,03年到08年再到而今,近十年以来以香港制造业为代表的港资企业基本实现了脱胎换骨,期间百分之九十已经关停,或者正式寿终正寝或者裂变成其他行业的高利润公司。所以还在内地的香港企业依次为地产公司,金融公司,还留在珠三角的部分高端制造业,最后是发源于香港的几家猎头和咨询公司。  所以现在我们会有一个惊奇的发现,所谓香港公司,实际上在2011年的今天你走进了解之后会发现有一半是大陆人开的,不是真正的港资。  第二个特点,香港公司一般没有周六的习惯,而且工作时间较长,可能跟香港就业竞争激烈有关,在香港谋一份很好的职业不容易,压力较大,同样他的文化自然也会在大陆的港资企业显示出来。  港资企业的工资不算低,至少高于台湾企业但低于日本企业的工资水平而且是唯一不将13薪作为惯例的企业,这个是香港企业的弊端。
台湾企业。  台湾企业,名声不好。我大大小小接触了上百家台湾企业,总结些地道的台湾企业特点给大家。  台资企业首先以勤勉的态度赢得客户的亲赖,而且他欢喜公关大客户也只倾情于大客户,所以台湾企业公关能力雄厚黑白两路搞定客户,而对朝朝夕夕发展客户的业务部门却缺少耐心,所以台湾企业并不像大陆企业那样善于快速赢得客户,而是通过过硬的生产技艺特别是效率的改进来赢得客户长久的信任来做成长久的生意。所以台湾企业的老板就是业务员,而他的所有企业部门都是为客户制造业务服务的,你很少在台湾企业里面能找到天天忙着开发业务的销售员,即使能找到的销售也是几个维护长期客户关系的台湾美女,而真正的销售则在美女之外,实际上就是老板一个人。  持续的成本改善计划将是你在台湾企业听到的永远的话题,他甚至能从厕所点灯的常开常关规律中寻找出省钱的方法来,先微利接单然后从内部成本来节约来达成利润。省钱就是赚钱,被台湾企业学到并运用到极致。所以在金融危机以及每当危机到来时,欧美企业都想削减成本,也想出各种方法来想暂时减少成本,那只是形式主义,殊不知这个时候他只要派人到他的台湾供应商那里待一个月学几招就足够度过经济难关了。  台湾企业比较细心,你能够想到的一切都被他想到了,所以你抓不住他的漏洞,中西文化他全了解,你想以本地的文化或者古代的某个伎俩来充数也是无济于事,他早有方法防着你,所以在台湾企业严格的内部管理人权压制太多的氛围中,长久在其中工作会导致人的创造性的丧失。  台湾企业整体就是为客户服务,所以对客户的任何要求包括无理要求也会全盘接受,但是他会直接让自己企业的每个部门员工直接面对客户的责难与挑剔,导致压力管理体制下的大陆新进员工再次面临强大的处于劣势方的压力,让人身心备受折磨。假如你心理和生理承受力都不算强,进去最好不要超过一年,否则会被蹂躏成消极厌世的主。  最后开个玩笑,台湾人好色。好色,人之本性,台湾人长期在大陆设厂,本身企业管理制度就比较严格,更加导致满负荷工作之余的食色需求。这个跟和尚更爱女人是同一个道理,精神和身体都压抑久了,自然一有机会就显得比较过分,好色也不例外。台湾企业中好色的特点主要就是从台湾老板到中层干部,都有一个同样的爱好,现在主要就是大陆遍布各城市的KTV。其他也有很多人爱好之,但却是台湾人的最爱,时至今日,东莞昆山某些方面的出名,也与台湾人这方面的爱好有极大关系。当然,台湾主管与大陆女作业员的爱情故事则更加曾出不穷,不胜枚举。
新加坡企业。    有人会小看新加坡企业,其实新加坡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都不在台湾企业之下,而且发展潜力以及工资水平却在港台企业之上。    我们从在任意一个亚太开了分公司的某个世界五百强企业来看,会惊人的发现其一半左右的供应商是新加坡企业或跟新加坡有染。从我们经常耳濡目染的一些企业,诸如伟创力,捷普,安特,赫比,凯发,宝德隆(Boardroom),高大(Koda),旺旺,联钢(Unisteel),FCI,SCHENKER,慧亚电子,等等等,从物流到航空,再到机械产品,注塑产品,到汽车零部件,再到贴牌代工,新加坡企业无处不在,而且占比很高。新加坡企业20年前在苏州要建立工业园区不是一日来风,而是基于其强大的制造业需求。  所以新加坡制造也为亚太制造业出了坚实的力量,我们找工作碰到大量新加坡企业也就在所难免。新加坡企业的特点就是模仿,而且他比你模仿的像,他产品的性能和外表都接近欧美名牌,但他有自己的品牌,价格一般在欧美产品的七八折,他的产品不会像国内企业那样贱卖,利润率也相对较高。  新加坡企业文化和新加坡本身的文化是一样的,他是一个亚太保守文化与欧美自由民主文化的结合体,所以新加坡企业中西方的主要节日他都过。新加坡本身也是一个集权下民主的典范,所以实际上中国开放三十年,主要就是认真学了两个师父,一是美国,二就是新加坡,而小小的新加坡则是主要老师。我们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大多在向新加坡学习,而新加坡企业则喜欢利用中国庞大制造业的机会以及中国巨大规模的消费市场来做得自己的生意,傍大款好生活。  新加坡企业的薪水仅比国内民资以及台湾企业的工资略微高那么一点点。  新加坡企业将小国文化发展到了极致。“船小好调头”这句话不是他们发明的,却是他们天生的性格。而且很多外资欧美企业三十年前进入亚洲的第一脚是落在新加坡的,时至今日还有很多公司将亚太总部放在新加坡,而在大陆的分公司中也接近半数的部门为新加坡人掌控,他们将亚太人在欧美企业中的打工哲学也发展到了极致。  新加坡企业的弱点,就是他们毕竟出生在远没有中国这种竞争氛围的土壤,所以他们对客户的需求反应会比较迟钝,殊不知很多订单就这么被客户认为不受重视而失去了。
.作者:geordish 回复日期: 19:32:51     楼主你好,在下是刚英国毕业的研究生,回国有几个月了,最近找工作很迷茫,可能是本人比较懒,各方面做得还不够,简历发出后大多数都石沉大海。    看到楼主的帖子,受益匪浅。非常感谢!不过还是很想向楼主讨教下具体的求职
策略。    本人情况:
    1.26周岁,男,来自浙江沿海县城。    2.英国排名前20大学毕业的双硕士,分别是E-Business和HRM。
    3.本科在国内民办第三批院校毕业,电信类的工科专业。    找工作有几个月了,多为杭州和上海的,但不论是网上投简历还是现场招聘会,不知为何,都没什么回应。  再次感谢!
==========================================================================================  geordish,浙江沿海县城,无非就是海盐嘉善海宁慈溪这一代,要么远点的象山玉环温岭或者温州的沿海,但你一直在杭州周边徘徊说明前几个的可能性大点。这里要跟你说的就是你暂时的3个弱项,一你去英国留学两三年期间,已经错过了国内的部分发展机会或者叫中国真空期,所以最近几年国内的情况特别是职场情况你不是很了解,二就是职业方向早就应该明确但是你现在还没有主意究竟在你的多个专业里从事哪一个并发展下去。三你的三个专业如何面对别人包括对方公司人事和老板的好奇之问,你早该在上学期间就已经想好答案,而不是现在还在思索怕回答让对方不满意而为难。
  根据你的现状我给你三个建议,  在杭州,专门投马云名下公司,没准能够去淘宝或者阿里巴巴或者支付宝的人事部门去,那么你至少两个专业就可以对口起来了,更重要的是得到万字开头的月薪不在话下,投简历不成就盯住他看他们的专场招聘会,哪怕淘宝在南京或者上海的大型专场招聘会你也要赶去参加。
  前面这个杭州的马云名下的机会,是你的首选,当然不要成天盯着他其他机会就放弃,他们的合适职位以及招聘会不可能天天出来,你只要每天网上盯住看一下就行了。下面就要换一个地方了,周边最合适你的只有上海了,原因很简单,无论宁波黄岩还是温州包括杭州,4-5K就是你现在的市场价位,显然不会符合你的口味,就不要再试了。上海可以让你挑的机会就多了,人事入口的话不建议你直接去外资企业的人事部门,因为只要不是新企业也都会是论资排辈的,弄个本科毕业的小姑娘做你将来的主管你以后也会心有不甘,所以可以从外企咨询公司做起,比方说万宝盛华埃森哲等等,你可以去的这种写字楼有上百个,进去后上万的月薪不成问题,提拔快一点年薪50万在第五个年头可以实现。当然第三个也就是最后的选择则是上海的其他职位机会,这次瞄准的主要就是你电子商务的专业了,机会虽多竞争也激烈,第一年工资月薪大致在6K-8K,你还是要有足够心理准备的。  祝你如愿以偿。
=================================================================================================  真的非常感谢楼主前辈的一系列professional的建议,到马云旗下公司工作确实是个好主意,其实我一直都在关注他们的招聘动态,可惜的是他们目前为止招的大部分都是些只需要专科学历的岗位,一直没有类似HR的空缺,而且我发现哪怕类似层次的岗位,工资似乎也顶多只有4-5K。。。  不过前辈的指点还是让我的求职方向顿时清晰了不少。  所以在这里我还想厚着脸皮再问几个问题。  1.
我只是个应届毕业生,虽说任何人都是从毕业生开始的,但现在的企业大多都只招有工作经验的,我的简历在哪些方面突出自己会比较好呢?或者往哪些方向的单位求职成功率比较高呢?  2.
虽然楼主前辈说在上海我能进去的那样的写字楼有上百个,可也许是因为我的信息渠道还不够广,再加上工作经验所限,所以目前我能做的也只能是从3大招聘网站上找几个那样的单位,或者往仅有的几个自己知道的企业官网上投简历。前辈在这方面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3.
撇开个人喜好不说,楼主前辈觉得EB和HRM这两个专业,哪个更有发展前途呢?  再次感谢!  顺祝日琪
============================================================================================  第一个问题好解决,前面你讲的4-5K的那些单位你找一个认为最好的进去半年,哪怕三个月,只要离你英国毕业时间靠近一年,你就算有是有经验了。  第二个问题,你思维不要有太多局限,目标企业太多而不要拘泥于你知道的几家也不要局限在你只想去的那几家,从百度搜狐淘宝等等门户,到全球性的咨询公司,再到数十家有口碑的猎头公司,再到大公司人事行政部门的招募课培训课,再到至少几十家稍有名气的淘宝阿里巴巴有啊当当拍拍亚马逊金东商城人人赶集等等,再到知名的行业网络领先者腾讯优酷甚至搜房等等,甚至三大招聘网站其本身,都可以是你的标的,视野开阔点,姿态放低,几百家都不成问题。你之前是自己走进了自己画的圈,需要跳出来。  最后,EB和HRM,没有前途优劣之分,前者适合创业,后者适合管理性质的打工,而世界五百强的老总据说有一半曾经是人力资源部门总监,你也可以借鉴借鉴。真的是太感谢楼主前辈这么有心地给我那么多建议了。
这里我还有个疑问。
第一个问题好解决,前面你讲的4-5K的那些单位你找一个认为最好的进去半年,哪怕三个月,只要离你英国毕业时间靠近一年,你就算有是有经验了。
若我真是在那样的单位干了半年或者3个月就出来的话,那跳槽的时候不是会被HR觉得稳定性不够吗?
再次诚心地感谢!===========================================================================================简历中当然写你毕业就在这家企业做到现在了,当然不要写三个月。至于稳定性,你讲求稳定的话那就不跳了,还换什么工作,还要HR干嘛呢?
稳定性只要你的职场生涯稳定,有你这样的人才为职场里的需求做稳定的贡献,就是稳定。人事自己清楚的很,说不定他(她)自己也才报道三个月,你就不要将HR当成谈稳定处处为公司着想大公无私的神了,他(她)跟你一样,何况进去后不就你也会同样去面试别人了,不要想太多
.楼主您好!
我一直在为确定不了自己职业定位烦恼不已,现在给您说下情况:
我女,31岁,先说教育吧,97年中专毕业财会专业,然后自考大专会计专业,然后自考本科中文专业,都是边工作边自考的,本科学历和学位均已拿到。
再说说工作:97年-2000年,在一家百货商场人事部做档案管理员,后调至财务部负责报税发票等,2000年离职(不是主动走的);&应聘至一家网络公司做销售,做网站产品销售和金蝶财务软件的销售,业绩保持的还是很不错的,最好一月有十万的签单,
后来,我和老公(当初是男朋友)想来北京发展,我就辞职了,我老公是事先介绍好的工作,可我工作没着落,这是一家顾问公司,专做零售业和房地产业,在老公上班的第二天,也得到了让我上班的消息,因为公司缺少网站维护的人,虽然我不会,但为了有份工作,就说自己可以上手,就这样我上班了,一下在这家公司呆了七年,我做过的岗位有:网站维护,网站编辑,行业网站业务推广,培训市场开发﹑招生﹑组织等,后来08年我怀孕了,自然工作没啥内容,后来就休产假了,生完宝宝再上班就是09年三月了,做了一两期培训后,老板把培训业务暂停了砍掉了(有多种原因),这样我又开始维护网站了,到了2010年初,我开始陆续参与做项目,也就是文员的工作偏向于招商(类似销售),可这项目后来也没做完,中间有几次提升的机会可老板都没有提我,所以我有了跳槽的念头,经常上班出去面试,面试职位是招商经理,没想到应聘上了,各方面都算不错,我快速办了离职手续到新公司报道了,这是一家房地产经纪公司(业内名气很大),我在下面的商业地产分公司工作,还是经理的职位,可我毕竟经验不够丰富,专业缺乏,在我即将转正的几天里,被领导辞退了。这对我是个不小的打击,以前总认为在原公司怀才不遇,现在出来了才知道是自己的问题。接着,通过朋友介绍,我来到了这家公司(也是顾问公司,有自己的商场实体)任行政人事部经理。一直干到现在。
我家有两岁多小孩,因此工作限制很多,这家公司是单休我无法照顾孩子,于是又有了跳槽的念头,在这里问两个问题:1、结合我的工作经历、学历等,您感觉我从事什么职业比较合适?2、最近投了不少人事方面的岗位竟然没有一个通知我的,有个做微软软件销售的主动给我打来了电话我并且去面试了,我也去初试了(我英语不好),但竟然收到了复试电话,所以今天下午准备去复试,看结果如何。但做电话销售的,压力很大,虽然待遇高有五千,可如果没有业绩肯定呆不下去,又是结合到职业定位问题上来了。想听一下您的建议呀,谢谢你了!
================================================================================================  你岁数不算小,单位如走花灯,职位更是穿糖球。  优点就是勤勉,能像个男人一样去战斗。  缺点是没有主见,你发展在海南工作在北京,首先第一步就走的极其不好,你老公的那个单位第二天缺个网站维护人员你怎么就去了呢?毫无疑问,你的性格,那个时候只要是个工作你就会去,不管网络维护编辑,文员,还是总裁秘书部门助理,人事专员,行政干部,采购,销售,计划,宣传,财务,费收,等等,你都会去。  折腾了这么多次,其中还有个第二缺点就是不自信,一开始怕自己找不到工作,后来多次错失升迁的机会,没有积极主动接近老板表现自己,再后来又两次工作经历终于去年上了正轨,现在好端端的却一心留恋家中照顾小孩要找个顾家的工作,同时还对微软的电话销售工作感兴趣,居然十年前拿到本科自学文凭的职场老手还在为5千的工资赞不绝口。
让人有点不敢想象。  废话不多说,给你的建议,你现在最适合做个贤妻良母,在家全职太太,等小孩大了可以上大班或者一年级的时候你再出来工作,这中间几年你要做的是妻子,要让你的男人成为一个男人,看你前面折腾的。
退一步,如果不愿意全职太太,那就找家离家近的大公司,一定要是行政和人事分开的那种大公司,你争取做其中的一个经理,主管也行。工作清闲,自然照顾家庭就有余力。
—————————————————————————————-------------------------------------  你真是一针见血,我自己看不到的缺点都被你指了出来,没主见和不自信。我两次参加微软电话的面试,HR和部门领导都问我,在金蝶做了三年,来北京后可以再投金蝶啊,为什么没有投,唉,我当时没有长远的规划,就想有个工作就好,一步错步步错啊。哎,过去的就不多说了,听您的意思不建议我再去做销售了,是不是压力太大照顾不了家?离家近的、大公司、行政或人事的经理,何其难啊!不甘心在家做全职,这样老公压力太大。
作者:恋上香水的味道 回复日期: 14:11:31  LZ你好,非常敬佩你的善于总结,处处用心的精神,希望你的事业越来越好。  能否给我点建议,我05年毕业,一类本科硕士,化学专业,但毕业后由于不喜欢搞化学科研跳槽到市场策划。  我对自己的顾虑一个是总觉得英文不够好,担心自己不能把自己用英文很好的表达好,虽然现在每天接触英文,但都是邮件往来,觉得自己口语还很差。第二就是新公司的同级薪水水平我也不知道,不知道能否比现在更好,因为我一旦辞职,就不好意思再回这里。说白了我进500强的信心很不足,总觉得自己还不够。  罗利巴索半天,还望耐心给点指点。===============================================================================================  现在立即就着手找工作,怀孕和生养期放在外资总比现在福利好时间灵活。  女人相对学英语的能力以及表达力稍微好点,所以不要担心自己的英文表达,每天注意读写说,目标自己现在工作类似的外企中的职位,毕业四年,薪水可以开到现在收入的接近2倍,当然具体也看下家是个什么样的公司,加个50%的薪水应该可以满足。  相信自己,你会成功的;恋上香水的味道,恋上五百强。
.作者:jim0739 回复日期: 00:41:38   一口气今晚看完了楼主的帖子,钦佩之至!  在下不才,也斗胆来咨询楼主一下:  三流本科(计算机科学),04年毕业,专业学的一般,英语还行(六级,剑桥商务英语中级),性格外向  毕业后主要从事软件测试行业,在第一家软件企业(港资)工作两年,然后来到目前的企业,也是港资企业,待遇和发展空间目前已经不吸引我,与楼主前面介绍的港资企业情况吻合(比如无年终奖,无13薪),公司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很大,市场开拓从09年以后至今一直无起色,所以目前的工作事情不多,比较清闲(开发部门也忙不了多少)。  快29岁了,却感觉对未来依旧茫然,总觉得测试学的东西虚,不够充实,继续这样呆下去,有点虚度;想转行,又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如果继续做测试工程师,将来如果爬不上管理层,就危险了。  敢问楼主的建议?==========================================================================================  你的情况比较简单,准备好前期的换工作事项,目标欧美独资高新技术公司,软件或者测试工作不在少数,给你举个点名道姓的例子,希望你一年后能到泰为科技这样的公司上班,进去后你就自然会发现原来的瓶颈突破了,更大的收获是月薪增长了30-40%但年薪却增长80%。  祝贺你。
.作者:田园牧歌99 回复日期: 18:06:51   楼主好,用一整天时间看完了,非常感谢分享,现在也请教下我的问题  1.82年女,已婚未育,2001年大专毕业,食品专业.  2.先后三家公司工作,前两家都是台资和食品相关,现在苏州下面一个城市一家包装公司(福建人开的港资),品质方面工作,从检验员到现在品质主管,但收入基本没变过,很低  3.现在这个公司快倒闭了,我也一直在投简历,但只有2.3家通知面试的,都不大满意,有生育原因也有外语原因  4.我有质量工程师,国家外审员(实习)证书,然后本科工商管理在自学中,现在对于找工作信心不足  5.另外我现在城市外资企业较多,德资,美资都有,但大都和汽车或机械相关,以我的经历比较难进入,头疼  楼主,方便的时候,能给我些建议啊,谢谢========================================================================================  德资美资汽车零部件公司试试,去做出货品管或者仓库管理的职位,轻松薪水也不低,去之前先把英语联练习下。你放心,对你的英文要求不会高,但你要强调自己原来的品管经验特别是主管的经验。
.作者:夏末秋韵 回复日期: 22:08:42   谢谢楼主的回复。很感谢,本以为楼主没回复我,翻到后来,发现有我,很感动。楼主告诉我,女孩不需要给自己压力,差点都落泪了。可惜自己不争气,找个来自农村的男友,家境又不好,他家没有什么钱支持我们。他对我好,我不舍的因为房子等物质和他分手。今年男友考了研,分数考的还可以。我需要自己多攒点首付,否则担心父母不同意。压力来自于自己心里。我想可能自己给自己压力太大了。谢谢楼主的回复,我想我会好好思考,给自己一个适合的职业规划。谢谢。========================================================================================  家境不好还去考研?征询了你的意见没有?  我建议你这种情况尽早分开,双方都有利。否则后悔莫及,将来苦死你,今后在学校期间三年男人找了新女友你又当如何?硕士毕业再考博士你等到30几跟他结婚?不是说他不好,还在求学期间不适合谈组建家庭为目的的恋爱,因为还没到需要考虑社会责任的时候;而你不一样,你是以结婚和一生相伴为目的的纯情女人,而且是社会人,你有社会责任,如何能跟学生恋爱?
点到为止,抱歉。
.作者:raininfall2011 发表日期: 11:20:00   楼主,看了您的帖子很受启发。
希望您也能给我提议些建议。  我的情况和楼上一个网友有些类似又不同。
我是出国留学后又在国外工作3年多,拿到外国国籍才回中国来的。  中间因为怀孕生子的原因,到现在为止已经有2年多没有工作过了。现在有点怕过去的业务荒废,(以前我是做物流、国际贸易这一块儿的,)想找个工作,但是确面临了2个主要问题:  一是工作年限有了断层,2年多没工作过,好像很多用人单位都比较在意这个。  二是工作职位有点儿高不成低不就的,我有国外硕士学历,也有工作经验,找一般的物流职位好像有点儿太低了,工资也少的可怜;
但是又没有很多管理经验,所以也不大敢去应聘管理岗位。  请您帮我看看我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处理。
谢谢!=================================================================================================  知道自己的软档在哪里就去弥补。  将这2年的职业空白期拼凑成在某家公司的工作经验,或者写出国深造,比一定要写明深造这2年拿到什么学历,即使写在你读书的那个国家某个单位工作了2年,不会有人查夜无据可查。切忌告诉对方你全职在家2年,更不能再简历中写出来,那就傻到家了;当然,如果你想找个月薪2000的工作,尽管写吧,肯定好几家要你。
.作者:看前方11 回复日期: 19:04:46   您好!在您百忙之中打扰您,不好意思!  我今年30出头,男,性格有点偏内向,待人真诚,有亲和力,不善长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现在已经到了人生关键的时刻,不能再走太多的弯路了,所以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点。需要说明的是我不够自信,因为大学里所学的东西基本忘光,想过去考个企业法律顾问,不知道考了对职业有什么帮助,所以犹豫中。  最后祝您工作顺利,家庭美满!========================================================================================  先不要定性自己是否适合做销售,你之前的经历过早否定了你销售的部分天资,属于潜移默化的自我暗示。  现在有了六年多的工作经验,社会经验你也倾向于成熟了,再来看看自己是否适合跟人打交道,还是适合跟流程打交道。前者活;后者比较一板一眼,思维稍微机械点,虽然产线上全是人,但是此人非彼人,产线上的人已经成为产线机器的一部分。所以你要确定你今后是否能够跟“人”打交道,能否有信心做与人打交道之事。这里的人就是指的社会人社会文化,包括企业以及社会上的各种好的助人为乐舍己救人互帮互助嘘寒问暖等等坏的吹牛拍马送礼不断见风使舵看人说话等等。这个确定了后,再来选择你的方向,你的那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如果你觉得自己还是没办法跟这个人打交道,如果现在遇到上家单位拿6万要用掉3万的现实你至今还无法处理,面对客户的拍马你不会理睬只会照章办事而不会高估他的资质来迎逢客户的要求,面对领导的送礼暗示你仍然不会去理睬或者用其他方法来讨好,那么,你要做的就是回到产线队长--车间主任--生产经理--制造副总的路径上来,在本企业干好,锻炼自我并观察旁边合资企业的建厂以及招人动向,伺机而动,跳过去或者跳到类似或者更好的工厂去,但决不能再限于太阳能这一块。根据你的描述,我建议此方向你要占50%以上的考虑。  重新自我了解反省之后,你确定能够跟刚才所说的“人”相处,而且工厂领导要吃饭花钱你能想办法尽量用别人的钱或者报销或者其他渠道来解决掉,面对客户高估资质要求的贿赂你能够欣然接受而且自信能搞定本公司审查,面对领导你能够阿谀拍马面对下属你能够恶面相向严加要求,那么,去做资信调查员吧,而且你已经答应对方,人无信而不立,这符合你的属性。你还考虑考个什么企业法律顾问,趁早打消这个念头,一切按需来做,如果需要到时候想办法哪怕塞钱去买一个,除此别浪费太多时间,还不如省下时间给公司多做几个客户的评估表现好一点效率高一点来得实在。掌握了与人相处的规律后你会发现资信调查员的实际收入远可以比你说的生产经理甚至生产副总来得高。
.作者:wujing4223 回复日期: 22:57:32   楼主你好
一口气看完了你的文章,非常棒!!  我最近辞职半个月了,目前俩个选择,特别迷茫,我甚至把这次换工作看的比结婚还重要!!麻烦您的指点,我深夜等待回复.  一,介绍情况  05年高考志愿填报失利,无奈下选择了一个没啥名气的大专院校和一个自己不太了解的计算机软件专业  05到07,
我知道就业压力大
,学校期间逼迫自己每天都在学习,所以很少参加社团和社会工作,但是成绩每年都是班级优秀,由于那时家里条件不太好所以放弃升本的念头,正好ICBC招聘,由于学习成绩优秀和导师推荐毕业后顺利进入
国有银行柜台  07到11,工作后的前两年
,我对工作充满憧憬和希望,由于不是金融科班出身,我总是要求自己多学习,但后来发现我们这些所谓的柜台人员,根本不是ICBC的正式员工,也就是所谓的合同工。区别在于,我们的劳动合同是和第三方中介签订的与单位无关,并且行内部的竞聘一般都是有正式员工身份的才能去,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企业年金我们没有等等,不过总得来说待遇还算可观!由于那时没有社会经验,也不懂什么劳动合同,再有就是知道其实也没有发言权,那时工作太难找对于我一个专科生。
后来发现差距,我于是报考了成人本科,学习英语专业,目的也是希望将来能够有更多发展机会!但是随后的两年,我发现了ICBC其实是一个蛮讲关系靠路子的环境,我们这些小罗罗,即便有了本科,转正也是杳无音讯。而且随后的两年工作中,我发现每天的工作极其的单一,而且不会再有轮岗亦或者去大网点的机会,因为基本上大网点都是有关系的员工(这个是我最早一个关系好的领导透露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实行倒班制度,我今后其实还想学习,但是想到我本科这三年来,总是求同事跟我换班去学习,而且每天工作没有固定的时间
基本上就是7,8点钟下班属于正常,休息不好工作就会错帐自己赔钱。另外一点就是,基本上一个萝卜一个坑
,给你定在这个位置基本上就是一辈子了,除非领导退休或者你关系到位,基本上20多岁就看到了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专科毕业考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