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女,时隔四年回来猫的报恩 迅雷下载

YY帐号登录
登录前请仔细阅读
时隔四年,六小六爷我回来啦!1097人观看
扫描二维码马上安装手机YY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扫描分享到微信JYJ强势回归日本乐坛 时隔四年巨蛋开唱
JYJ (资料图)
  CJeS娱乐近日宣布了韩国三人男子团体JYJ4月2日至4日将在日本东京巨蛋举行3次live公演的消息。这是JYJ自2010年9月与日本艾回因合约纠纷对簿公堂后在日本的首次官方活动。CJeS娱乐关系者的言辞颇谨慎:&JYJ将时隔四年在东蛋和日本的粉丝们见面。三天间的公演,有着很多很多的意味。这次的演唱会对JYJ而言有着很深的意义,也是和日本合作方契约结成的一个企划之一。&
  三年多来在日本处于实际上被封杀状态的JYJ与艾回的官司在今年1月18日获判胜诉,意味着今后可以重开在日本的音乐活动。东京地裁做出&艾回独占JYJ日本国内活动的经纪权的主张无效&的命令。
  JYJ的日本粉丝等待这一天的到来可以说是历经辛酸。这次久违四年的重聚,无论是JYJ还是粉丝,都感慨良多。JYJ正式回归日本乐坛也指日可待。
分享图片:|转存:穷小子乞讨被女子收留一晚,变亿万富翁后回来报恩!
较昨日:0名
搜狐我来说两句官方微博和微信
精彩评论 尽在掌握  四年前,我工作比较闲,在天涯开了个帖子,断断续续写了一年,后来停一年,又续写;之后在本地入职一个新地产公司,四年后的今天,这个项目也要结束了,业绩在本地讲也算挺好,总归是有始有终。对公司和朋友有了交待,距离年底还有寥寥三四个月,今年的销售目标已经不是问题,闲了就开个新帖跟大家聊一聊。  且当再续前缘。  以下是前贴链接,    实际上转眼又是四年过去了,加上我最初入行商业的两年,兄弟从事这行十二年,在之前的帖子里,不少人跟我讲黑天鹅啥的,十二年里,年年都有人跟我讲崩,年轻的时候会跟人对抬杠,后来就不会了,只管自己该买买,从入行第五年,收入和状况都有了很大好转,就没怎么注意,每2年大致就会进一套宅子,大的小的,够了就买,最后用2个换了一个大的,算是自己用的到头了,以后再买也是小户型。  就一普通人,略懂点养家糊口的路子。
楼主发言:201次 发图: | 更多
  几年后的今天,楼价走到这份儿上,四年前讲黑天鹅的不知道他的黑天鹅尚能饭否。  我不讲旁的,实际上城市分化已经非常明显了,核心城市在这一轮跳涨以后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撵人”态势,撵人的意思就是,您混不下去了,实际上很多人不明白,真正的大宗消费在我国就是宅子,你在一个地方混没宅子,就意味着你没搞定最大头消费,其他的包包手表汽车啥的,都是浮云。所以,没有搞定宅子的人在核心城市混,一旦城市开始撵人,分分钟就悲催了。
  然后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再次放在一个又没赶上的人面前。  现在买,还是不买。  昨天我被同行讲贾康说利息抵个税的事儿刷屏了,他们看我不讲话,问我。然后我就跟他们讲贾所长是原所长,你们转那个新闻,人所长说的是我作为一个学者是这个想法,官方没有定调的。而楼部长在峰会上讲,这个事还挺远挺难。  且不说这个事啥时候能落地,但是既然有这个苗头,恐怕也是早晚的事,这个事如果是好事,首先你得缴税、其次你得。。。有按揭吧,所以这个政策,更多的利好于投资。兄弟每个月交个税都交的蛋疼,如果这个事落地了,我第一个跑去再来一套。  ~~~~~~~~~~~~~~~~·  我知道,其实最关心的依然是涨或者不涨,实际吧,我国房价走势是最好预测的,从来只有滞涨和跳涨两种,这和我国目前所处阶段有关,到那些关心黑天鹅的人讲的阶段,恐怕还要个三五七十年,说真的,我这辈子都未必看得到,您也就别想太远。  既然只有滞涨和跳涨,就无所谓首套时机问题,我只讲一个关键的东西,现在全国都在执行打折利率,重要的事情讲三遍,打折利率打折利率打折利率,所谓打折利率,就是开发商打不打折银行给你打折,这个总听得懂吧。  如果人家不打折恢复原价,你咋整呢?
  所以,干这么些年,别人问我的话,总是不变的,涨不涨跌不跌的,这些没有意义,一个七折利率买的一个1.2上浮利率买的,同样的价钱,一样吗?复杂一点,一个七折利率买的,一个不优惠利率买的,一样吗?
  所以,价格这个东西,因为大家都在直接关注,往往也就掉进了价格的迷思,这种情况也出现在股市里,多少人研究一辈子股价,走势图,最后穷困潦倒,或者靠骗几个学费度日。
  看来天涯现在人气真的是差了点,自己刷了四段,先停一下,等第一个回帖。  好歹混个开张。
  未看先顶
  @cjf633
09:48:00  未看先顶  -----------------------------  呦,开张了。
  热烈祝贺老皮归来开新贴
  就喜欢写点东西,从参加工作,一直在记录观察和经历到的事情,前后查一下手稿,快两千篇,因为有在固定的地方发东西,所以就特别能观察到身边人的变化。在2012年开始,因为在好几个坛子玩,就认识很多不同兴趣的人。在2012年智能手机还没有这么发达,我记得当时我写老帖的时候用的还是一个诺基亚E72就长的特像黑莓那个,在别地方写帖子,十个还能有四五个互动,那时候写文章也长,动不动就一大坨文字出来了,难为当时看的人。  我们国家阅读习惯不是很好,过去人还略有读东西的习惯,现在是被网络社交媒体给惯得,看不了超过300的字儿,而且只能读碎片。因此,时过境迁,近年写的东西越来越凝练,反倒不管在自己空间还是别的地方,因为很有意思的,当你可以看见访客、回复等等的时候,你发现会很多人看1分钟或者半分钟,就不看了,过几分钟又来了,又看了几十秒一分钟又走了,最后看下面一堆赞。  一个资讯娱乐化、碎片化、垃圾化的年代实际已经在人们身边,接触的东西,更大程度决定人的现状,这个也算是规律吧。
  就首先明白:在一个经济当量如此庞大的国家中,老担心崩,是很蛋疼的一件事,和平年代安居乐业,先安居再乐业。一个巨大经济当量的国家,在某个发展阶段到达天花板,随之而来的不是所谓崩崩崩,而是一个更巨大的变革机遇,如果不明白这个,就会天天活在崩的绝望中。  其次:房屋作为一个普通人一生也许是最大的消费品,这个必须先搞定的,不要做小清新,一个在观湖大宅阳台上吃面吃捞面条的哥们儿这是情趣,反倒你只能去湖边吃碗小面那是生存。搞定最大头,剩下的包包手表汽车家电跟着就来,不信看你身边是否如此,而没有搞定最大头,老是着眼于后面的那些玩意,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包包还能抵个对折吗?一套百万的宅子,和一架百万的车,在资产的意义上能一样吗,前者可以摸出本本贷款买后者,后者摸出本本买不了前者,这就是资产的差异。  第三:七十年的问题问的最多,就回答了。  七十年并不是什么坏事,按照温州还是福建出那个极端案例,大致计算一下,实际是补出让金而且没补足额,正常算现在的房子,大致就是三分之一的样子,七十年后再加三分之一就可以续杯,要真能写法律文书里,倒是确权的一种形式。最起码七十年后人家找你谈拆迁,价钱不合适,你可以直接讲,老子不卖,老子续杯行吗?换句话说,绝大部分人都是在三十左右完成第一次置业的,七十年后你都百岁人魔了,你确定自己有那么长的命?七十年前的今天,是一九四六年,共和国还没建国呢。
  所以你觉得复杂的卖房问题本质上并不复杂,特别对于首套,首套你只有买,或者在哪里买的问题,就从来不存在要不要等等的问题,距老帖四年过去了,昨天还有杭州的老粉问我,涨没样了,首套买不买,这问题哥们儿你问我四年了,我可曾改口过?  首套无脑买,因为首套总是面临价格和利率的双重逼迫,没得选。买多大,在哪儿买才是需要想的,而实际上,这个也总不那么有的选,因为我知道的绝大部分首套,看看兜就知道在哪儿能买了,而不是可以有选择。  核心城市在撵人,这意味着一个人如果在三十出头的壮年,即便可以勉强勒紧腰带在核心城市置业供楼,也很快会面临收入滞涨期,甚至滑坡,因为大城市年轻人更优秀更有精力,源源不断的蜂拥而来。  城市代表效率,主要城市相对普通城市更有效率,核心城市的效率更是碾压级,而对个人来说什么体现效率,打开工资表,那上面的数字儿就是效率,城市间差异,其实往往看工资表就足够了。
  为什么起名每当变幻时,一个我很喜欢大笑姑婆这首歌,另一个我在这个项目也要结束了,又是变幻的转角。实际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现在基准利率和贷款利率都在下行,息差在不断收紧,息差收紧以后会导致很多奇葩事,这个对不动产和个人家庭乃至生意的构成、经营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现在就是一个变幻时。
  旧帖的老粉,顶一个
  @品春秋
12:03:00  旧帖的老粉,顶一个  —————————————————  哈 常来  
  期待继续  
  关注中  
  也是一个参考的角度  
  欢迎老皮回归。
  @皮老邪
10:47:00  为什么起名每当变幻时,一个我很喜欢大笑姑婆这首歌,另一个我在这个项目也要结束了,又是变幻的转角。实际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现在基准利率和贷款利率都在下行,息差在不断收紧,息差收紧以后会导致很多奇葩事,这个对不动产和个人家庭乃至生意的构成、经营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现在就是一个变幻时。  —————————————————  啥影响呢?  
  @meiyuuser
13:21:28  @皮老邪
10:47:00  为什么起名每当变幻时,一个我很喜欢大笑姑婆这首歌,另一个我在这个项目也要结束了,又是变幻的转角。实际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现在基准利率和贷款利率都在下行,息差在不断收紧,息差收紧以后会导致很多奇葩事,这个对不动产和个人家庭乃至生意的构成、经营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现在就是一个变幻时。  —————————————————  啥影响呢?  -----------------------------  回答你问题。
  在息差世界里,实际上任何生意都是套取息差的过程,不管是最高端的金融还是最原始的卖花生,要套取息差,池子规模、利息成本就极为重要,人家10万年息4分,你1万年息8分,就趁早撤,因为你不过是人家的下家而已。  我们且不讲本金规模问题,在过去,央行作为一手利率批发商,我们毛估当时国债年化5%的收益,定存3%,这样大致折中一手批发利率在4%,到四大行看商业按揭贷款利率是不是在7~8%,再看市场拆借(信托等)是不是在10~12%,再看那些号称搞研发都上了月球的N手资金批发商是不是都在15~20%上飘着。最后,最后就传不下去了呗,因为包括号称暴利的地产行,也干不到20%。这生意只能卖白粉的干。所以回顾GDP高速发展期,用发展速度(增长率)覆盖贷款利率,实际是增速一直两位数的根源,实际上无法覆盖,利息一直被抬高的结果是利润被摊薄甚至只能靠财政补贴才能维持规模增速,也因此,博士上来就说要搞有质量的GDP。  所以,当供给侧改革投射到一个非常实际的利率问题上,央行持续收缩息差,极大压缩了息差空间,看上文——本来5~20%的空间,现在也最多是3%~8%,空间收窄,资金倒爷就分分钟扑街,这是必然的。  规模化发展到此为止,这就是影响。
  ??克~  
  息差,是个人和企业的生存空间,空间越大,自然容纳的个体和经济体越多,而空间收紧,效率低的就被挤压出局,或成为高效率者的依附,效率高的,可以继续存活。减速、收紧、提效,就成为了新的主题。
  所以,在息差收紧的变幻时,很多人、企业来不及转弯,一只脚依然踏在过去倒腾资金和息差的世界,一下子就扑街了。  某兄弟上班的公司,资金状况堪忧,董事长要求员工上下一心,以信用担保去信用社贷款给公司用,毛估一下涉及金额大致上亿,而且居然没有资产抵押,信用社还接了这活儿,我毛估加上所谓员工奖励什么的,年息绝不会低于12%,很可能在15%以上。这个其实和息差收紧有关,利率下行息差收紧会出现很多奇葩的事,像这种敲头买卖信用社不是逼急了是断不敢涉及的,为什么会这样,实际跟过去大量的表外业务存在、贴息揽储有很大关系,我毛估信用社的揽、吸储成本很可能高过6%,吃了一肚子高息资金,放不出去早晚要出事的,而最优质的贷款就是房地产按揭贷款,现在按揭利率迅速撤回4~5%,信用社以前不注重这块业务,看不上,且不说在四大行和民营龙头银行夹攻下,房地产按揭贷款中已经没有信用社立足的位置,就算给它做,它的资金成本过高也断吃不下去。所以,已经在活活撑死的边缘,所谓狗急跳墙,就是现在的状态,居然敢涉及风险如此高的领域。
  上次还是老皮推荐天齐锂业的时候啦!!!!!!!!
  在北京今年9、10月领证,想明年再买一套70年的小户型。主要看小户型学区,稳妥吗。
  @土逗崔
16:21:40  在北京今年9、10月领证,想明年再买一套70年的小户型。主要看小户型学区,稳妥吗。  -----------------------------  可以的,到时候看你算出来的单子,再具体讲。
  既然有人提股票了,简单说一下也行,息差收紧的过程中,实际上可以注意看,利率是下来的,但是水,真没放。  所谓什么病都好治,唯独没钱这事儿不好办。  现在股市就是没钱,没钱,画什么线都不好用,股神都改行开培训班了。  这个过程可能还要很久,我上面讲息差收敛,实际股市波动也在收敛,L不是说着玩的,很多股神只会看股价划线,实际上你从今年1月看过来,是不是波动的空间在收紧,息差世界视角下,看市场是另一个角度。没有波动,股神的突破回撤,死叉金叉有卵用呢?而且转头讲,刚刚经历一次牛市没多久,从某种意义上说,股票市场短期没有再来一次大牛的必要。  买不是不能买,真懂的,完全可以在这个位置选好标的定投。  但前提是你已经五子登科,基本的东西都齐全了。  股市这个地方,是你拿一块赚三块的地方,所以对于普通人,如果有十块钱,用七块钱去做五子登科,3块钱去股市里折腾,是比较合适的。  啥事儿都不带一把梭哈定生死的,财依然不入急门。
  啥事儿都不带一把梭哈定生死的,财依然不入急门。 学习了,定一个
  好贴呀,顶顶。楼主对济南有研究没,在下想在济南买一个小房子,纯投资,请教楼主现在时机合适吗。  
18:36:00  好贴呀,顶顶。楼主对济南有研究没,在下想在济南买一个小房子,纯投资,请教楼主现在时机合适吗。  —————————————————  不要买二手,利率打折可以的,具体看好了算价单看看再说。  
  热。。。烤板筋儿去  
  唠五毛钱的呗  
  发错,,,唠五毛钱的呗  
  @皮老邪   2014起乡下大妈都知道房子太多卖不动,房产税早晚得收了,还能忽悠几个年轻傻帽接盘?  利率可以降,一样可以涨  去年起所谓的“畅销”一多半是拆迁补偿带动的,还不说自己左右手切换的假交易  各处房子卖得怎样,数数空调和黑灯楼就有数  不收房地产税财政部长都没辙了,二手房实际价格跳楼还有多远?
  @mememevvv
21:12:00  @皮老邪   2014起乡下大妈都知道房子太多卖不动,房产税早晚得收了,还能忽悠几个年轻傻帽接盘?   利率可以降,一样可以涨   去年起所谓的“畅销”一多半是拆迁补偿带动的,还不说自己左右手切换的假交易   各处房子卖得怎样,数数空调和黑灯楼就有数   不收房地产税财政部长都没辙了,二手房实际价格跳楼还有多远?  —————————————————  我记得您,继续坚持。  
  @皮老邪
20:33:00  发错,,,唠五毛钱的呗  —————————————————  诺  
  @皮老邪
16:47:02  既然有人提股票了,简单说一下也行,息差收紧的过程中,实际上可以注意看,利率是下来的,但是水,真没放。   所谓什么病都好治,唯独没钱这事儿不好办。   现在股市就是没钱,没钱,画什么线都不好用,股神都改行开培训班了。   这个过程可能还要很久,我上面讲息差收敛,实际股市波动也在收敛,L不是说着玩的,很多股神只会看股价划线,实际上你从今年1月看过来,是不是波动的空间在收紧,息差世界视角下,看市场是另一个角度。没有波动,股神的突破回撤,死叉金叉有卵用呢?而且转头讲,刚刚经历一次牛市没多久,从某种意义上说,股票市场短期没有再来一次大牛的必要。   买不是不能买,真懂的,完全可以在这个位置选好标的定投。   但前提是你已经五子登科,基本的东西都齐全了。   股市这个地方,是你拿一块赚三块的地方,所以对于普通人,如果有十块钱,用七块钱去做五子登科,3块钱去股市里折腾,是比较合适的。   啥事儿都不带一把梭哈定生死的,财依然不入急门。  -----------------------------  在理!  
  皮老重出江湖啊,长者啊,一直在跟随啊
  先顶再看,楼主对青岛楼市什么看法?  
  可以写长一些,我们爱看。  
  二套,坐标北京,楼主还是建议买吗?  
  楼主修炼到一定的层次啦
  一块钱,在你手里和在我手里是不一样的。  不一样在什么地方呢?以前集团老总裁经常讲,钱在客户手里和在我们手里是不一样的,所以可以让利给客户,把资金回笼过来,这是互惠互利的,客户得了实惠,我们得了资金,所以不要老盯着那点账面利润,老总裁人非常睿智,思维敏捷。老总裁讲的不一样,就是效率不一样,同样一块钱在不同的人手里效率不一样,这是一个非常容易理解的事实。  实际上,看着相似的东西,内里也许完全不同。同样一块钱,在我国国民生产和经济循环序列里的效率,和在发达国家的效率也非常不同。有兴趣的或者有在银行工作的看官们,可以去了解一下,我们是用多大的货币当量推动经济的稳增长和高速增长。发达国家虽然增速不高,但人家用多大的当量在推动?
  房价的事儿,缓缓说。  先讲点别的,也许你看完就不再问了。
  实际上这个差异,我们每天都可以接触得到,具体差多少暂且不去分析,我毕竟也不是个搞科研的,但我可以毛姑姑的讲,我们和最先进的差异在6倍左右,这个差异非常惊人,体现在汇率里,体现在利率里,甚至无处不在,我们生活在息差和效率的世界,因为每天都生活在这里,反倒如鱼儿感知不到水,人感知不到空气。用一句80后听得懂的桥段,咱充其量是个超级赛亚人第一代,在七龙珠里有个桥段,特兰克斯跟沙鲁对劈,用了一招肌肉膨大,战斗力飙升块头惊人,但是被沙鲁揍的满地找牙,这就是那句,光大是不行的。  效率的提升是质的飞跃,在七龙珠桥段里,特兰克斯一味追求肌肉硕大,牺牲的是速度、效率。在我们高速发展期牺牲的是什么呢?用发展增速覆盖利率增长,看起来很美,实际上牺牲的是利润和效率,最终利润被越摊越薄。本来嘛,前面有财政当龙头拉动分钱,老板们只要走来走去投项目就好,谁还关心那点利润,这铁定是不能持久的,所以二位数增速就放弃,转为有效率的GDP。那是不是过去发展当量不对呢,这个我们不展开,话题太大,只能讲经济发展的当量有其当量意义,当量到一定程度效率就更有意义。每个时代都有其当时的具体情况,所以习近平三个不否定,是一个很拽的视角。
  不同代次的超级赛亚人没有可比性,块头再大你也是一代。  所以不能用一个经济、金融系统已然成熟高效的经济体,对照一个还在初级阶段的经济体,实际上从目前的发展阶段讲,我们大是大了,但更像一个有钱的土财主,在效率这条路上还有很远要走。这就带来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即,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之前都发生过,落后当然是劣势,但后发也具有优势。  优势就是摸石头过河,实际是在摸人家踩过的石头。  不客气的讲,即便今天面临诸多问题,前面也有人早就研究出解决方案,你照方抓药,吃死的几率很小。  从高层级往下看,实际都是控制论,无非是董事长一盘棋的问题,从资产到负债,从负债到资产,不停地折腾循环,一个经济体一个企业都是如此。在经国伟略方面,我国董事长不亚于任何先进经济体董事长。但,回到现实,饭一口一口吃,路一步一步走,步子太大容易咔,扯着蛋。这是实事求是的精髓,小平叔当年南巡完了回来也是先搞定吃饭问题再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因为这是实际眼前的事,我们不能一步跳进成熟金融市场阶段,当年烧锅炉跃进(懂的),就吃过这种亏。
  临时开会,先看着。
  那么什么是阶段,又是什么影响着效率。  这个话题我们可以以后展开说,这里先简单讲一个分类。  任何一国经济发展中调控主要手段,包括我国,以金融市场为分水岭都基本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最终的目标也是一致的。  这三个阶段包括:  第一阶段:以财政、央行直接干预、调整(间接融资)为主要手段,其中包括银行贷款、民间融资、财政划拨。对照的商业形态也较为原始,主要以初级(缺少附加值)的加工、生产、服务为主。  第二阶段:利率逐渐市场化,直接融资成为主要形式,其中包括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市场。对照的商业形态逐渐变得先进,附加值较高。  第三阶段:完全的直接融资,市场化利率,央行以控制利率、监管为主。  最终目的,是出售终极商品——货币。  我国所处的阶段:绝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末期,部分国家进入了第三阶段,我国目前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过渡转型期。所以你看,我们央行动一下,下面全鸡飞狗跳,我们财政拉一下,下面马上沸腾。实际上中间应该有一个缓冲带,以五大行和金融市场构建一个和央行隔离的缓冲带,这个缓冲带里就是利率市场化,实际上我们现在也在逐渐走这条路。
  那么在第一阶段,资产尚未全面证券化,央行和财政的调控还多体现在直接干预上,这个阶段,什么类型的资产更具有金融的、货币的属性。  这是一道送分题,我的同学们。第一阶段,主要生产资料是土地,搞得产品大多是土里刨出来粗加工,或者直接以土地、矿产等原始资料出产的,这个时候,土地就更多的代表硬通货。待到资产全面证券化,金融系统完善,利率市场化,你家保险柜里应该更多的是股票、债券等等有价证券。为什么在很多发达国家,某个穷逼小伙子突然挂掉一个有钱亲戚,给他继承一所房子,这小伙子很高兴,但多半转手卖了,这也是一道送分题,因为在人家那个阶段,不动产的金融属性已经很弱,交税也是很厉害的,他养不起的。  这个过程还远,或者我有生之年都未必看得到到达这个阶段,所以你眼前讲眼前的事,别看着第三代的问题,对照第一代,所谓富贵病,也得先富贵才能犯那个病。  换句话讲,真命长熬到那个阶段,你有资产垫底,也好过空心大佬官。
  用更少的货币供应,更小的息差,维持更高效、持久的经济运转,这是从纯粹的富,走向强的过程,其中面临科技天花板、金融系统和经济改革、税制、利率等等复杂问题。我们不搞科研,我们只想好好过日子,还是那句话,饭一口一口吃,路一步一步走,对个人来说,先五子登科,揣着房本儿、抱着老婆、开着小车、领着薪水、收着房租、医保社保商业险都武装到牙齿,有心有力给国家多纳税,支援经济建设,咱倒上二两小酒,嘬着鸡爪子,看着新闻联播研究南海菲律宾,这个更实惠。  因此,大道理管小道理,在资产尚未全面证券化之前,息差和利率还未收紧到目标以及市场化,所谓房价波动,只是一个非常短时间尺的小浪花,整体依然是一个“温和上涨——跳涨”交替的过程,这里涉及一个利率和利率反身的问题,我不在这里讲,实际对普通人这个也没什么意义,特别对于普通人来说,你能搞到比按揭贷款利率还低的贷款?
  楼主:皮老邪 时间: 10:15:08  房价的事儿,缓缓说。  先讲点别的,也许你看完就不再问了。  *********************************************  老朋友了,重新注册,来顶顶老邪  当初没有下手,目前还是空着,不过河北廊坊的房价从2016年2月到现在涨了100%  ,看不懂了,现在可以还下手不?  请明示
  @不背叛的行尸
11:05:23  楼主:皮老邪 时间: 10:15:08  房价的事儿,缓缓说。  先讲点别的,也许你看完就不再问了。  *********************************************  老朋友了,重新注册,来顶顶老邪  当初没有下手,目前还是空着,不过河北廊坊的房价从2016年2月到现在涨了100%  ,看不懂了,现在可以还下手不?  请明示  -----------------------------  就是还得涨,就是慢慢涨还是跳着涨或者歇歇再涨的区别,买不买你看看兜里的票票,结合自己开支情况。
  感觉楼主已经是写得很通俗易懂了,不过我经济学外行只能懂个大概,还得多看几遍慢慢琢磨,感谢楼主写的干货。楼主加油更新!  
  @不背叛的行尸
11:05:23  楼主:皮老邪 时间: 10:15:08  房价的事儿,缓缓说。  先讲点别的,也许你看完就不再问了。  *********************************************  老朋友了,重新注册,来顶顶老邪  当初没有下手,目前还是空着,不过河北廊坊的房价从2016年2月到现在涨了100%  ,看不懂了,现在可以还下手不?  请明示  -----------------------------  就是还得涨,就是慢慢涨还是跳着涨或者歇歇再涨的区别,买不买你看看兜里的票票,结合自己开支情况。  -----------------------------------***  老邪 有个大神:
七剑战歌之风月
观点 货币紧缩,房地产要爆。能给指条明路?
  @不背叛的行尸
11:05:23   楼主:皮老邪 时间: 10:15:08   房价的事儿,缓缓说。   先讲点别的,也许你看完就不再问了。   *********************************************   老朋友了,重新注册,来顶顶老邪   当初没有下手,目前还是空着,不过河北廊坊的房价从2016年2月到现在涨了100%   ,看不懂了,现在可以还下手不?   请明示   —————————————————  @不背叛的行尸
14:07:00  就是还得涨,就是慢慢涨还是跳着涨或者歇歇再涨的区别,买不买你看看兜里的票票,结合自己开支情况。   -----------------------------------***   老邪 有个大神: 七剑战歌之风月 观点 货币紧缩,房地产要爆。能给指条明路?  —————————————————  兄弟我光听爆听了十几年了。  
  好的,谢谢老邪
  好的,谢谢老邪
  支持一个,收藏了
  楼主快更,顺便问下对厦门楼市有研究吗
  外面主要经济体负利率,这次乐子大了。  
  @神神侠二
17:16:00  楼主快更,顺便问下对厦门楼市有研究吗  —————————————————  跟上面讲的一样的,只是具体到城市需要关注一个发展区域和方向问题,我后面讲,具体的区域什么还是问当地的,我地理很差,没方向感。  
  先看看
  最近半个月老板跑出去旅行,我也乐得清闲。昨天感慨一下负利率,今天先简单讲一下负利率。当全世界都在等联储调息的时候,联储就只动嘴巴,敲山震虎,先是主要经济体国债负利息,之后开始传导到主要经济体存款负利息。负这么一点点,看似没什么,但是算十年二十年就很吓人了,本金折损10~20%是没跑的。这个负利息和我们平时讲的,通胀抵扣利息后收益是负的不同,人家的负利息是直接票面负利息。而且作为金边债券的国债负利率,等于在向大资金喊话,外面不安全,我这里要收保护费。因此,金边债券负利息,是对大资金的洗劫。  这个话题我们不展开,只是讲,负利息会导致很多奇葩的事情发生。其中可能会导致执行负利息经济体的不动产市场跳涨。虽然在成熟经济体中,不动产的金融属性已经大大弱化,但作为大资产,对抗通胀的基本功能还是具备的,大周期内资产价格随通胀上行这个是基本属性之一。所以在这些地方,资金要逃避负利率洗劫,不动产市场是一个比较好的去处。  既然也讲到这个负利息的事情,我们也拉回我们过去的时间,讲一下,我们这边的“负利息”。我国的通胀指数,一直都是一个谜,非常难解,有专家专门去搞这个,但官方的通胀指数显然不太精确,民间较为统一的看法是3~4%年通胀率。这笔账不是很难算,按照一年期定期存款,咱就不说活期了,你从年初存到年尾,至少折损百分1%,可能更高,这个也是常识。但非常识的是什么,在09年以前,我们的投资普遍回报率在10%/年左右。这就是讲你如果真的只是存款,折损的可能不仅仅是那点本金,而是一个年10%的回报。  但是资产随通胀,这个没跑,事实上在过去的日子我们的不动产不仅是在随通胀,而是在随GDP(可能实际上略逊一点)跑,这就使得不动产成为一个相对来说还算不错的选择,我们且不讲去库存这个事对市场的强力刺激,在此轮报复性上涨之前核心城市的价格实际是被压制了好几年,按照这个上涨速率去不涨,你就发现一切都对上了。
  上文手误,“不涨”应为“补涨”。
  有人非常喜欢用房价收入比和一二手房市场去对比,然而过去的十几二十年,这俩数从来也就没对上过。为什么对不上,我觉得理论界肯定很困惑,但是这个问题,我楼下二十多位销售,都可以用最直白的话讲出来。  首先说这个房价收入比的事情,大致在十年前,本地官媒(晚报)有一个地产专版,当时有位地产记者特别喜欢研究房价收入比,我记得十年前他撰文头条是本地房价收入比已经是十了,即十年收入能买个房,当时我记得是左右的房价吧,他对比发达国家数据,认为要坏、风险巨大。时过境迁,不知这位仁兄还记不记得当时他写那篇文章。不过好在报社没研究房价收入比,后来报社搞三产,记者们都分了福利房,价格很低廉,在2012年左右,当时已经是4000多的均价,报社内部还是可以3000多一点买到。  讲一个常识,买东西啊,那个价格,只跟买得起的人有关系的。如果真的要对比房价收入比,不妨试试对比买得起的人收入和房价。兄弟这些年卖的房子没一万也八千,我毛估我客户买房子,对比收入大致也就是5~6年的总收入,有高有低,收入高的,也许2~3年总收入跟房价是对的上的。当然不否定从整体上看,人的收入有地域差异、阶层差异、行业差异,或者多个差异叠加的巨大差异,但差异是差异问题,还是那句话,买得起的人算收入比,买不起就不算了,这个价格只跟买得起的有关的。
  再讲一下二手房这个事,实际上,从最开始房地产市场商业化,到现在,二手房市场在整个大周期里不怎么地,说这个也许很多人会失望的,但这是事实。同时,如果你从二手交易不怎么好,推导一手市场不好,那就跑偏了。  在去年年底还是今年年初,业内对市场是很悲观的,我专门写了一篇房地产去库存文章,收入自己空间的手稿,如果有我的老粉看过,应该记得,我讲全中国最聪明的人都在搞去库存的研究,我觉得这事儿不大,半年之内一定搞定。现在看,央行利率一盘棋,直接下调,传导各国有银行按揭利率政策刺激下加上地方各种补贴叠加,起到强力刺激作用,去库存这事儿压根半年都没用。所以,您觉得楼价事儿挺大的,在高层那里并没有那么重要,去库存不是什么问题,楼价也不是什么问题,楼价这个东西,只是经济架构中的一个断面,如果只是搞这个点,央行和地方双叠加一下就OK了,并没有那么难搞,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股市等。实际上我不妨说句跑题的话,人家压根不怎么关心楼价和股价。  但是,但是,但是,重要的事情讲三遍。  自打兄弟我入行开始,我就没印象什么时候财政和银行刺激过二手房!我这么讲你就明白了。刺激不刺激,提振不提振,利率说了算、财政说了算、地方政策说了算,让你好你一定能好。如果同样的待遇对待二手房市场,二手房早彪了。  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不刺激二手房,这话问的就没水平了。  不如我们问,为啥要刺激二手房呢?  请各位睁大您那水灵灵的大眼睛看看,现在城市是在挖老区还是在搞新区,挖老区改一改对地方财政效率高,还是搞新区效率高?都知道拆一老城区能拆出一堆拆二代,不仅会加剧差异化,而且老城区改造是点的改造,对周边沿线有啥影响,地方财政怎么搞。所以,一个城市搞新区,是无所不用其极,最先进的交通线,最好的教育资源、城市自然资源全给配上,资源的强匹配对土地价值的附加是极大的,而且一拉一大片,如果不是叫停,各地能把市府都搬过去盖楼。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都不建议去买二手的,不是因为不景气,而是因为不符合政策的风向,这也是为什么这么些年研究一二手市场之间关系的总是没有结果,因为本身就没什么关系,政策说了算的,特别老城区二手房,您要听我一句就别买,买了N年,价格就是随着通胀蠕动,何必呢。
  因此,实际上就会逐渐出现一个情况。  价格不管是温和上涨还是跳涨,通胀您是没跑的,资产随通胀这个也是没跑的。  同时,因为价格改变了城市居住人口的效率,这个可能不太好理解,但是举个例子就好理解了,买1万一平的楼的人,比买5000一平的楼的人,从整体上看,赚钱效率高,虽然这话残酷了点,但这是事实,我们开封话将,猫有猫道狗有狗道各有尿道,且不管人家是投机倒把还是什么,只要没违法,赚得多就是效率高,一块钱在更高收入的人手里效率更高。  于是,逐渐的,不断上扬的资产价格形成壁垒,将低效率人群隔离开,或退居效率相对较低城市,这就是所谓的核心城市“撵人”。可以想想,在核心城市,一个人在35岁以后,生理和智力都开始走下坡,虽然挂个这总那总的头衔,一年赚个几十万,但是没有落户的能力,实际很凄凉,这就是我前面讲的空心大佬官。  另外的,资产价格形成壁垒后,会导致交易持续的萎缩,但价格并不会像所谓供需关系那样变化,因为已经形成了壁垒,交易量会很小,价格会很坚挺,同时,上涨会变得更为温和,这就是长期看会出现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已经形成壁垒,一个开封小伙要进入核心城市安家落户,面临五倍以上的资产价格壁垒,对此君的智力和能力要求都是质的碾压,只有核心城市一个萝卜被淘汰,这小伙子又足够优秀才能去顶这个坑,不然买不起啊,开过公司或者在大公司做过的人都知道,铁打营盘流水的高管,打废一波续上新的,更优秀的年轻人一波一波的上来,源源不断的,这个跟以后核心城市的情况很像。
  观点很有深度。继续。
  兄弟不是职业的,就是工作闲了,歇几天。随意更新,你们随意看。
  说得好,
  学习了。
  十  
  觉得很有道理  
  是个好贴,先留名,有时间慢慢看
  写的 很好 ,虽然我内心里
希望 房价 下跌,但是很认同 你的观点
  请问国家要抑制资产泡沫对楼市有影响吗?
  @皮老邪
10:33:00  所以你觉得复杂的卖房问题本质上并不复杂,特别对于首套,首套你只有买,或者在哪里买的问题,就从来不存在要不要等等的问题,距老帖四年过去了,昨天还有杭州的老粉问我,涨没样了,首套买不买,这问题哥们儿你问我四年了,我可曾改口过?   首套无脑买,因为首套总是面临价格和利率的双重逼迫,没得选。买多大,在哪儿买才是需要想的,而实际上,这个也总不那么有的选,因为我知道的绝大部分首套,看看兜就知道在哪儿能买了,...  —————————————————  问你个事,买动迁房靠谱不  
  马克下,虽然残酷,但是现实,地主佃户,房主租户,从来没有变过
  @皮老邪
10:16:07  实际上这个差异,我们每天都可以接触得到,具体差多少暂且不去分析,我毕竟也不是个搞科研的,但我可以毛姑姑的讲,我们和最先进的差异在6倍左右,这个差异非常惊人,体现在汇率里,体现在利率里,甚至无处不在,我们生活在息差和效率的世界,因为每天都生活在这里,反倒如鱼儿感知不到水,人感知不到空气。用一句80后听得懂的桥段,咱充其量是个超级赛亚人第一代,在七龙珠里有个桥段,特兰克斯跟沙鲁对劈,用了一招肌肉膨......  -----------------------------  先马一下,有空慢慢消化……谢谢楼猪赐教
  关注中
  现在买房是找死,有多套房的出手多难,开发商拿地多年不敢建。坐标昆明
  @ty_16-07-28 12:27:20  @皮老邪
10:33:00  所以你觉得复杂的卖房问题本质上并不复杂,特别对于首套,首套你只有买,或者在哪里买的问题,就从来不存在要不要等等的问题,距老帖四年过去了,昨天还有杭州的老粉问我,涨没样了,首套买不买,这问题哥们儿你问我四年了,我可曾改口过?  首套无脑买,因为首套总是面临价格和利率的双重逼迫,没得选。买多大,在哪儿买才是需要想的,而实际上,这个也总不那么有的选,因为......  -----------------------------  看本儿哥们儿,二手别要。
  @每日行云
13:02:12  马克下,虽然残酷,但是现实,地主佃户,房主租户,从来没有变过  -----------------------------  有产对无产,几千年的话题了。
  @haisunshan
12:18:32  请问国家要抑制资产泡沫对楼市有影响吗?  -----------------------------  抑制很多年了,不抑制比现在更野。
  今天不更了,看明天。  简单讲两句别的,就是一个很实际的事儿,在常识上,不管一个人多冷眼旁观洞悉世界,打比方说你公司老板要搞一个大项目,你站边上冷戳戳不参与还讲怪话,最后一定是最大的输家,为什么呢?你老板打算撑一桌麻将搞点事情,或者是抽个水或者是真想搞事,你最好跑快点去占个位置,别管他最后搞成搞不成你先捞一票,这个是实际的。  很多人就是不懂这个,冷戳戳站一边,要么是我只看看不说话,要么是说怪话,或者被赶出去了,或者十年二十年的错过机会。机会是什么,机会是改变并参与改变,不管改变的结果是什么,改变的那一刹那就是机会的。  人一辈子有几个十年二十年,错过一次,回首就青春不在了。赶上机会捞一票,五子登科以后随便清谈都没有问题的。白日里,舌灿莲花,一副智者,晚上回家媳妇柴米油盐叨叨,午夜梦回自己心里知道苦的。
  占个楼
  机会是什么,机会是改变并参与改变,不管改变的结果是什么,改变的那一刹那就是机会的。  人一辈子有几个十年二十年,错过一次,回首就青春不在了。  ===================严重赞同这句。  同皮老是老乡,去库存效果还是很明显,现在kf下面县城的疯狂的去西郊买房,有政策补助,利率低,妹妹所在县城保险公司同事,前几天去卞西湖边楼盘团购了几层。  担心那里楼盘太多,拉不起来,但是挨着西湖,环境尚可,您怎么看?  另外郑州楼王频出,貌似又一轮类似合肥苏州的暴涨来了,留意的一个郑州东区新盘近半年来一直跳价,近几个月从1.2已经跳到1.5+了
  @天地ya主
16:48:00  机会是什么,机会是改变并参与改变,不管改变的结果是什么,改变的那一刹那就是机会的。   人一辈子有几个十年二十年,错过一次,回首就青春不在了。   ===================严重赞同这句。   同皮老是老乡,去库存效果还是很明显,现在kf下面县城的疯狂的去西郊买房,有政策补助,利率低,妹妹所在县城保险公司同事,前几天去卞西湖边楼盘团购了几层。   担心那里楼盘太多,拉不起来,但是挨着西...  —————————————————  哪个盘啊,团购的。  
  楼主的观点跟微博名神嘛事儿这个人很类似,是同一个人吗?
  @傻了吧啊啊
17:51:00  楼主的观点跟微博名神嘛事儿这个人很类似,是同一个人吗?  —————————————————  汤婶儿我很欣赏,息差角度分析问题,观点不会差很多。  
  今年夏季用电多地超负荷,我看又该折腾电了,我办公室空调刚挂掉。。。。  
  楼主房事方面您是行家,能帮忙分下吗?老家18线小县城,县包括下面的乡镇总人口35万左右,木有像样的工业和产业,除了单位上上班的,基本都是靠外出务工赚钱养家的,前些年钨沙好卖,很多人发了横财,所以有钱的很有钱,穷的很穷,县城平均工资2500元左右,县城物价蛮高,高消费低工资。因为自己要买房子,所以对老家房价比较关注,房价最高的时候应该是13年,有亲戚13年买的楼盘现在还在卖,现在的价格比13年下降了几百元,靠近县城中心的地方2手房价格没降,因为也没多少2手房要卖的,我们现在的情况是小孩子要读书了,想请问问楼主我们这种情况是到县城里面买房?租房?  1.买2手房,上学生活都便利,房龄10年左右的2手房价格在4000元左右。  2.买新房,位置较偏,上学和生活等不方便,新房价格在元之间,县城很多楼盘入住率不高。  3.学校附近租房,租金大概500-1000元每月  4.未来20年可能都会在外面讨生活,买房子主要为了小孩读书方便  5.不会理财,一点血汗钱全部存银行,如果全款买完房子就没有什么钱了,我们没有稳定工作和收入  像我们这情况怎么做呢?1全款买房
2租房,用银行利息付房租,等过几年再看
  @人生浮沉2012
19:03:00  楼主房事方面您是行家,能帮忙分下吗?老家18线小县城,县包括下面的乡镇总人口35万左右,木有像样的工业和产业,除了单位上上班的,基本都是靠外出务工赚钱养家的,前些年钨沙好卖,很多人发了横财,所以有钱的很有钱,穷的很穷,县城平均工资2500元左右,县城物价蛮高,高消费低工资。因为自己要买房子,所以对老家房价比较关注,房价最高的时候应该是13年,有亲戚13年买的楼盘现在还在卖,现在的价格比13年下降了...  —————————————————  可不可以问一下去外面哪里讨生活,准不准备回县城定居,您这情况看着挺不容易的。  
  @人生浮沉2012
19:03:00  楼主房事方面您是行家,能帮忙分下吗?老家18线小县城,县包括下面的乡镇总人口35万左右,木有像样的工业和产业,除了单位上上班的,基本都是靠外出务工赚钱养家的,前些年钨沙好卖,很多人发了横财,所以有钱的很有钱,穷的很穷,县城平均工资2500元左右,县城物价蛮高,高消费低工资。因为自己要买房子,所以对老家房价比较关注,房价最高的时候应该是13年,有亲戚13年买的楼盘现在还在卖,现在的价格比13年下降了...  —————————————————  仔细看了一下,因为现在很多县城在并入市区,您也没讲是哪里,我看这个情况不像是要并区的县城,2013年的高点价格,很多县城和五线城市确实到现在也没能回去,很多县城更是雪上加霜,这次去库存市区倒是卖的不错,但这些县城更惨淡,实话讲的,这种县城没什么前景,买的话无非是享受个现在的低利率,价钱还算合适,我个人从不建议买二手,结合您这个情况,更不建议买二手房,如果买就买新楼,如果您有打算去外面定居,这个地方就别回了,也别买了,孩子就近租住几年上完学到市里定居上学吧,我们方言叫弯腰苦干几年以求翻身。尽量不要让孩子将来还待在这种县城,没有什么机会的。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莞打工回来的女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