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地区民族文化的雪茄独特在哪里性表现在哪里

民族民俗文化的资源优势与品牌建设――以承德为例
人民论坛&刘云德&
  【摘要】发展文化产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战略目标。发展地方文化产业,关键是要把握自身的资源优势。挖掘承德丰厚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建设特色文化品牌,不仅对于发展承德的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对其他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民族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资源优势 品牌建设  承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发展承德的文化产业,必须挖掘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北京交通大学王衍用教授曾指出:个性化就是标准化,本土化就是国际化。诚然,把握一个地方的文化资源优势,重在发掘其个性化和本土化特色。承德除了皇家文化、生态文化以外,最具特色的就是民族民俗文化,特别是满族民俗文化。挖掘其优势资源,彰显其特色价值,对于发展承德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对其他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承德民族民俗文化的资源优势与品牌建设  文化产业的发展链条,一般呈现为从整理文化资源到把握资源优势,再把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产品,最终实现产品的品牌化。资源优势是基础,而品牌建设才是最终目的。要想依托承德的民族民俗文化 ,将其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同样要注意把握资源优势,通过开发文化产品,打造文化品牌。  承德是以满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全市总人口的40%,形成了厚重的民族民俗文化,包括舞蹈、音乐、民俗工艺、民族饮食等各个方面,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不少内容在全国影响广泛。近年来,承德市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悠久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努力培育和壮大特色文化产业,开发了很多文化产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仅就旅游游览与消费角度来说,极具满族风情的围场皇家秋A,蒙古族的风情演绎,还有丰宁的满族风俗游览,都已经成为承德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二是地方文化产品的开发。承德有三个满族自治县,这些地方丰厚的满族文化资源也逐渐被开发出来。比如丰宁满族自治县正在规划建设满族文化产业园、满族文化博物馆、满族风情一条街,努力形成满族文化聚集区,突出民族民俗品牌,让优质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生产力。三是民俗园区的开发。正在建设的《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区项目坐落在风景秀美的承德元宝山脚下,有望打造成为中国最具特色、最为丰富的满清文化产业长廊。  当然,发掘承德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最重要的是发展地方文化产业,创建特色文化品牌。文化品牌是在文化产业建设中形成的风格独特且影响广泛的文化现象,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提升和带动作用。一是整合效应,能够最大限度地整合文化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二是聚集效应,能够有效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是增值效应,能够充分发挥文化的经济功能;四是辐射效应,能够带动形成产业链条,拓展市场发展空间;五是放大效应。要想打造承德的民族民俗文化品牌,发挥文化品牌的多重效应,显然不能仅仅靠某个项目和某类产品,还需要对既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只有站在品牌建设的高度,才能认识、发掘民族民俗文化的资源优势。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整合是品牌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而品牌建设则是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整合的主要目的。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表述,对承德民族民俗文化的开掘应该是一个&化珠成链&的过程,尽管每一颗珍珠都会闪射光芒,但只有将它们穿成珠链,光芒才会最为耀眼。这就是品牌建设中资源整合的价值所在。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内容文化与形式文化的整体认识。所谓的内容文化,是指民族民俗文化中的精神价值蕴含。《说文解字》把&俗&释为&习也&,强调的就是民众的自我教化与传习。民族民俗文化,以其特有的形式承载着民众的生活愿望,塑造着民众的精神生活,孕育着民众的品格和素质,积淀着民族的文化和创造精神,必然渗透着民族的道德、情感、理想和审美等诸多精神内容。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是时代的进步。但是,如果只是片面地追求文化的产品化,忽略了产品的文化属性,即文化产品的文化元素,就容易造成文化产业的庸俗化乃至低俗化,导致文化精神的迷失和伦理道德的失序,从而偏离了倡导和建设文化产业的初衷。事实上,人们面对民族民俗文化产品,最感兴趣的正是其中所蕴含的丰厚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文化内涵。一段蝴蝶舞,上下翻飞的有这方水土英武雄健的磊落情怀;一张剪纸,可以感受到一个民族对这块土地上质朴而美丽的情愫。在发掘民族民俗文化产品的时候,只有充分认识到其内容文化的价值,才能从整体上彰显民族民俗文化品牌的特色和价值。  种类文化与主题文化的整体发掘。承德民族民俗文化内容丰富,种类繁多。要想从这些内容中提炼出特色文化品牌,就需要整体发掘,在特定主题的统领下,发挥整体效应。  以旅游主题为例。承德具备了民族民俗旅游的良好资源,比如丰宁坝上的满族风情,围场的民族民俗,平泉的契丹文化,还有待建的《鼎盛王朝》满清文化园区,紧邻外庙的&清城&,碧峰门民族民俗文化街等等。这些景观既是避暑山庄和外庙旅游的延伸,也都具有独立欣赏与体验的价值。若能够将这些旅游资源整体链接起来,就更容易形成特色品牌,发挥品牌的多重效应。  一是放大辐射效应。围绕避暑山庄和外庙,就近辐射《鼎盛王朝》的满清文化园区、&清城&和碧峰门民族民俗文化街,将观赏民族民俗文化、体验民族民俗文化与消费民族民俗文化产品融为一体,可以形成一级辐射的整体效应。如果向远辐射,还可以延伸至南北两端,比如向北的围场、丰宁一端,可以体验扬鞭跃马和婚嫁祭祀等民俗文化,形成二级辐射的整体效应。这样逐级辐射,就放大了个体景观的产业效应,也凸显了民族民俗文化的特色优势。  二是构建梯级结构。围绕避暑山庄形成一级结构;依次延伸开去,譬如以围场为二级核心,链接到承德县的民俗文化、平泉的契丹文化,形成二级结构;具体到围场本身,白天可以感受围猎场的壮观场面,参与民族婚嫁以及祭天等民俗活动,晚上可以欣赏丰富多样的民族表演。这样一来,每个具体的民族民俗文化项目都能在整体建构中放大其特色效应。  市区文化与县区文化的整体呼应。承德市区和县区的民族民俗文化各具特色,可以考虑从三方面促成市区文化与县区文化的整体呼应:一是形成市区文化与县区文化的整体链接,构建区域文化特色整体;二是借助市区文化,为县区文化营造良好的宣传与演示平台;三是市区文化与县区文化直接对接,形成互补共赢的文化产业局面。  承德民族民俗文化特色品牌的建设途径  发展地方的文化产业,关键是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清醒认识。要想建设承德民族民俗文化特色品牌,同样需要站在整体认识的高度,把握好自身的资源优势,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创新。  强化宏观谋划,创建整体效应。一是要科学规划,整体布局。在承德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已经试图对文化资源进行科学布局:围绕避暑山庄和外庙,建设清城、碧峰门民族民俗文化一条街、《鼎盛王朝》满清文化园区以及皇家文化广场,体现了近辐射、多角度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事实上,只有考虑整体布局,才能利用优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产业的整体效应。  二是要整体推介,强化效应。一张剪纸,再绚烂,也就是一张剪纸;一个舞蹈,再耀眼,也就是一个舞蹈。它们本身无法构成强大的特色品牌效应。如果将民族民俗文化放置一起做整体推介,就会有出人意料的宣传效果。  三是健全机制,形成合力。从组织机制、运营机制、人才培养机制、资金投入机制等方面,共同创造有利于发展承德民族民俗文化的整体环境。  深度整合资源,凸显民族民俗文化的价值。一是以避暑山庄为核心,辐射其他各县区,努力形成以市区为主体、向南北两端延伸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链。具体来说,要以避暑山庄、双滦民俗文化中心为核心,北向隆化北魏古城、木兰围场、丰宁民俗文化演示区域延伸,南向平泉辽河源、宽城满族自治县延伸,形成对文化资源的合理布局。  二是整合民族民俗文化中舞蹈、音乐、民间工艺和民族饮食等各种形式,营造整体模式,强化整体效应。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如果分散开来,往往难以凸显优势。只有通过集中展示、多元开发、市场拉动等途径,将这些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整体链接起来,才能加宽加厚文化产业链,在整体上推动承德的文化产业发展。  注重创新推广,放大民族民俗文化的品牌效应。一是注重创新品质。将分散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整合为一体,将潜在的满族文化资源发掘翻新。  二是注重扩大规模。在现有的基础上,对承德民族民俗文化的旅游规模、艺术及民俗表演规模以及民族工艺生产经营规模作整体性的扩展,放大民族民俗文化的品牌效应。  承德的民族民俗文化是已经被开掘但还要进一步整体开掘的丰富库藏,如果能够对其进行分层次、分规模、多角度、多结构的开发和利用,那一定是一项益与今人、惠及来者的文化工程,对承德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网络课 中国传统文化 期末
2015个人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网络课 中国传统文化 期末
2015个人答案
上传于||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 ​网​络​课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承德民俗 &
朱彦华 主编
本书是关于承德民俗文化的著述。全书共13章,内容囊括生产、商贸、居住、饮食、服饰、婚嫁、丧葬、节日等多个方面。
第一章 &生产民俗
一、农业生产习俗(1)
(一)清代承德皇庄农业生产习俗(1)
(二)其他农业生产方式(3)
(三)生产用具(4)
(四)生活用具(6)
(五)按节气安排农事民俗(7)
(六)农事预卜及农业谚语(7)
二、畜牧养殖习俗(9)
(一)大牲畜的饲养(9)
(二)大牲畜的买卖交易习俗(10)
三、副业生产习俗(10)
(一)养野山蜂(10)
(二)植桑养蚕(11)
(三)采摘(11)
(四)狩猎(12)
(五)家庭染织业(13)
(六)家庭生活用品自制业(14)
四、乡村工匠习俗(15)
编织匠、插柳匠、张箩匠、铁匠作坊、木匠、瓦匠、石匠、小
炉匠、铸铧匠、银匠、毛毛匠、镟匠、磨刀匠、厨子、弹棉匠、
烧窑匠、抄丝匠
第二章 市井交易民俗
一、 旧时承德市区店商(19)
油磨房、合子房、杂货铺、药铺、煤油、烟卷包销业、银行、
钱铺、当铺、绸缎庄与布铺、五金行业、果子铺、饭店、京货
铺、烧锅、其它行业、手工业
二、旧时承德县四大集镇(28)
(一)下板城水旱码头(28)
(二)白马川古镇郭杖子(29)
(三)头沟古镇(29)
(四)六沟古镇(30)
三、旧时平泉古镇集市贸易(30)
(一)&五行&(31)
(二)八作(31)
四、旧时承德街的商家字号(33)
五、旧时承德街的商家招幌(34)
六、旧时承德街的商家牌匾、楹联及市声(36)
七、旧时商业行规(37)
(一)从业人员行规(37)
(二)交易行规 (38)
(三)经营谚语和职业操行用语(39)
(四)摺子和秋盘(39)
八、庙会经济(40)
九、平泉骆驼队(41)
十、新时期的经济民俗(42)
第三章 &饮食民俗
一、 日常饮食习俗(45)
(一) 饮食制习俗(45)
(二) 日常主食(46)
(三)副食(49)
(四)采集食俗(50)
(五)丰宁、围场满族日常饮食(50)
(六)回族日常饮食(52)
(七)平泉县蒙古族日常饮食(52)
二、待客饮食习俗(53)
三、节令饮食习俗(54)
四、承德传统风味小吃(55)
五、承德市部分风味小吃的制作方法(57)
(一)市区风味小吃的制作方法(57)
(二)平泉县风味小吃制作方法(63)
(三)丰宁县风味饮食制作方法(65)
六、承德家庭制作采集食俗(66)
七、承德传统饮品(67)
杏仁露、山楂露、金莲花露、红枣露、酸枣露、莲子茶、莲子芯
茶、银杏茶、柿茶、银耳茶、奶茶、塞外山茶、百合杏仁茶、秋梨膏
八、承德饮酒习俗(69)
(一)个人、集体饮酒习俗(69)
(二)饮用酒类 (70)
(三)酒桌饮酒规矩 (70)
(四)承德满族饮酒习俗(74)
(五)平泉契丹酒俗(74)
九、饮茶习俗(75)
(一)在家饮茶习俗(75)
(二)旧时承德街的茶馆与茶摊(76)
(三)旧时茶馆文化(76)
(四)茶摊(77)
第四章 &服饰民俗
一、满族服饰(78)
(一)旗袍 (79)
(二)马褂 &(80)
(三)坎肩(80)
(四)套裤(80)
(五)鞋 (80)
(六)帽子 (81)
(七)发式(81)
(八)佩饰 (82)
(九)承德满族日常男子服饰(82)
(十)承德满族日常女子服饰 (83)
二 、蒙古族服饰(83)
(一)蒙古袍(83)
(二)蒙古靴(84)
(三)帽子(84)
(四)腰带(84)
(五)首饰(84)
三、回族服饰(85)
四、汉族服饰(85)
(一)男子服饰(85)
(二)女子服饰 (86)
(三)鞋袜(87)
(四)发型、帽巾与首饰(87)
第五章 &居住民俗
一、住宅选址(89)
二、承德旧时民居类型(90)
(一)市区民居类型(90)
(二)农村民居类型(91)
(三)承德满族民居类型(92)
(四)平泉蒙古族毡包(93)
三、承德旧时住宅结构(93)
(一)市区大户住宅结构(93)
(二)农村住宅结构(95)
四、房屋建筑习俗(96)
五、住宅信仰与禁忌(98)
(一)符镇(98)
(二)装饰吉祥图案的砖雕、木雕与石雕(98)
(三)乔迁仪式习俗(99)
(四)禁忌(99)
第六章 &婚嫁民俗
一、婚前阶段礼仪习俗(100)
提亲相亲、合八字、下聘、定亲、过通书
二、婚嫁期间礼仪习俗(103)
送亲、迎娶、摆嫁妆、拜堂
三、婚后礼仪习俗(107)
分大小、回门、住对月
四、满族婚嫁习俗(108)
五、回族婚嫁习俗(110)
六、蒙古族婚俗(111)
七、婚嫁中的特殊习俗(114)
八、新婚俗(115)
第七章 &丧葬民俗
一、汉族丧葬习俗(117)
选茔地、备寿材寿衣、装裹、报庙、停尸、入殓、挑神纸、守灵、
接三送三、辞灵、出殡、净宅、烧祭日、禁忌
二、回族丧葬习俗(122)
三、满族丧葬习俗(123)
四、蒙古族丧葬习俗(125)
五、特殊丧葬习俗(125)
六、丧葬中的&杠房&业(126)
七、新丧葬习俗(128)
第八章 &生育及日常生活礼仪民俗
一、生育习俗(129)
(一)重男轻女的生育观(129)
(二)怀孕(129)
(三)接生与分娩(130)
(四)坐月子(130)
(五)办满月、周岁(131)
二、满族生育习俗(131)
(一)生育期间习俗(131)
(二)生育礼俗(133)
三、日常生活礼仪习俗(134)
(一)过生日、祝寿(134)
(二)家风(134)
(三)邻里关系(135)
(四)满族日常生活礼俗(135)
(五)蒙古族日常生活礼俗(137)
(六)回族日常生活礼俗(137)
(七)汉族日常生活礼俗(138)
第九章 &岁时节日民俗
一、 春节(139)
(一)节前准备期间习俗(140)
(二)节日期间的习俗(143)
(三)满族年俗(146)
(四)蒙古族年俗(146)
(五)现代新年俗(147)
二、元宵节(149)
(一)放花灯(149)
(二)猜灯谜(150)
(三)吃元宵(151)
(四)花会、庙会(152)
三、添仓节(152)
四、龙头节(152)
五、三月三(153)
六、清明节(153)
(一)扫墓(153)
(二)植树(154)
(三)踏青(154)
(四)荡秋千(154)
(五)放风筝(154)
七、 端午节(155)
(一)悬艾蒿 &挂葫芦(155)
(二)包粽子 吃粽子(156)
(三)缠彩线 &带荷包(156)
(四)逛庙会 买&银锁&(157)
(五)赛龙舟 搞竞渡(157)
八、六月六(157)
九、七夕节(157)
十、 中元节(158)
十一、中秋节(159)
十二、重阳节(160)
十三、十月初一送寒衣(160)
十四、冬至(161)
十五、腊八节(161)
十六、回族的三大节日(163)
十七、蒙古族节俗(164)
十八、满族颁金节(164)
十九、现代重要节日(164)
第十章 &民间信仰与禁忌民俗
一、承德民间供奉的主要神祗(168)
(一)开天辟地神祗(168)
(二)生活方面的神祗(169)
(三)佛教中的神祗(171)
(四)承德满族的萨满教(172)
(五)萨满教中的祖先崇拜(172)
二、寺庙与庙会(174)
(一)承德市区寺庙(174)
(二)承德市区庙会(175)
(三)承德乡村庙会(182)
(四)承德乡村求雨习俗(184)
三、巫术(185)
(一)占卜(185)
(二)禳灾祛异(186)
四、承德民间禁忌(187)
(一)自然物禁忌(187)
(二)日常生活禁忌(188)
(三)礼仪禁忌(188)
(四)岁时禁忌(189)
第十一章 &民间艺术民俗
一、承德民间戏曲(190)
(一)避暑山庄内的戏楼(191)
(二)民间戏曲活动(191)
(三)热河皮影戏(193)
(四)宽城皮影(194)
(五)新时期承德皮影的发展(198)
(六)木偶戏(198)
(七)拉洋片(199)
(八)乡村戏曲演唱习俗(199)
二、承德民间音乐(200)
(一)承德宫廷音乐(200)
(二)承德寺庙音乐(201)
(三)承德清音会(202)
三、承德民间曲艺(204)
(一)承德民间曲艺的源起及发展(204)
(二)承德民间曲艺的曲种(205)
(三)承德民间曲艺演出习俗(206)
四、承德民间花会与舞蹈(208)
(一)庙会期间的花会活动(208)
(二)拉街类花会(209)
秧歌、武会、独杆大轿、隆化背哥、挑花灯、大头纸龙、中幡
(三)承德民间舞蹈(214)
寸子、蝴蝶、乔相扑、霸王鞭、八大怪、塞上花腔&地落子&
(四)满族民间舞蹈(218)
射猎归来、绣花灯、太平鼓、阿巴妞式
五、承德民间游戏与竞技(218)
(一) 儿童游戏(219)
跳房子、跳皮筋、编花篮、弹球、摔元宝、簸簸箕、跑马城、
拿王伦、憋死牛、打冰嘎、打木嘎、拍手游戏
(二)踢毽子(224)
(三)抓嘎拉哈(225)
(四)斗蛐蛐(225)
(五)乡村游戏(226)
打花棍、抽鞭子、织花手线、打花巴掌 &
(六)民间竞技游戏(227)
摔跤、赛威乎、珍珠球、蹴球、木球、赛马、双飞舞跑、骑马
战、跑黄河阵、雪地走
(七)蒙古族民间游戏赶老牛(231)
六、承德民间工艺美术(232)
(一)民间剪纸(233)
(二)民间刺绣(236)
(三)滕氏布糊画(237)
(四)楠木桌(238)
(五)雕刻工艺(238)
(六)其它民间工艺(239)
七、民间文学(239)
(一)叙事类民间文学(240)
神话、传说、故事
(二)民间诗歌类(243)
民间歌谣、民间谚语
第十二章 &民间收藏民俗
一、邮票收藏(249)
二、书画收藏(250)
三、古董收藏(251)
四、旅游门券收藏(253)
五、现代杂项收藏(254)
第十三章 &清宫礼仪
一、跪拜礼仪(256)
二、服饰与礼节(257)
三、皇帝召见职官礼仪(259)
四、清帝听政典制(260)
五、职官出行、进宫典制(260)
六、上书房典制(261)
七、帝后塞外北巡习俗(262)
八、皇帝&幸宫& 习俗(262)
九、清宫太监典制(263)
十、清宫皇家年俗(263)
十一、清宫冬季冰嬉习俗(267)
十二、清帝丧葬习俗(268)
十三、清宫选秀女习俗(268)
十四、清帝娶亲习俗(269)
十五、公主出嫁习俗(270)
十六、清宫饮食习俗(271)
十七、清宫值夜典制(273)
十八、清宫跳神习俗(273)
十九、清宫满族称谓(274)
二十、清代热河邮驿(275)
二十一、平泉蒙古族头台驿马站(276)
太平修史,盛世观风。编纂一部展现承德区域民俗风情的典藏书籍一直是我们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一个夙愿。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一部凝聚着我们无数民间民俗文化工作者辛勤汗水的典藏集《承德民俗》终于付梓。
我们说,民俗民间文化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影像,它扎根群众生活的泥土最深,关联群众生活的范围最广,并伴随着社会进步、生产发展的脚步,有变迁地被固定和传承下来。所以适时地将其采拮记录下来,意义可谓重大。可喜的是,近些年我们承德一些偏爱民间民俗文化的有识之士,曾先后编纂出版了部分从不同角度反映民间民俗文化内容的书籍,比如尹忠、彭坎先生编著的《热河旧景》;张达池先生编著的《承德史话》;白晓颖先生所著《玉塞文津》;彭坎先生编著的《承德历史故事》等,这些书籍的出版对承德民间民俗文化的研究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似乎还没有一部系统地全方位地反映整个承德区域内民俗风情的典藏卷,《承德民俗》一书的指导思想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从区域范围上,我们从市区扩展到八县三区;从内容上,除了衣、食、住、行、婚嫁丧葬、生育、日常生活礼仪、工、农、商、岁时节日、民间信仰、民间收藏等篇章外,还根据承德特殊的历史环境,增加了宫廷礼仪篇。
正如古谚所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虽然同属承德区域,但各县区间及不同的民族间在一些民俗事象中都有着诸多细节上的不同。我在编纂过程中,除了做到统一记述外,还注意选取不同之处的典型细节分别记述。这样做头绪似乎清楚了,但文字上却难免有重复之处。再者,由于资料的占有量不是十分充足(一些县区提供的资料过于简略),所以在其内容上难以体现全面性。
在本书的编纂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热情指导和帮助,比如钱树信先生、彭坎先生、张爱萍女士等等。尤其是年逾八旬的尹忠老先生特别让我感动,当他知道我在编这本书后,立刻主动为我提供相关资料,因为腿脚不便,就用电话告知。每当我接起尹老的电话,听到的第一句话多是:&彦华,我又想起来一点儿&&& 让我感动的还有李文浦先生,不仅自己一次次地为我提供参考书籍,还热情地介绍他人为我提供资料和图片。其实,让我感动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各县区的民协负责人及民间文艺工作者,如王振平、哈占元、张秀超、王咚涞、高兴库、王恩山、孙瑞林、马铁松、于广等,他们都为这部书的出版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这里我还想提及一个叫戎志军的女士,她是我市一名民俗民间文化的爱好者,多年来一直在从事承德地方方言的搜集整理工作。在我没有编纂这本书之前,她已经积累了很多方言资料,只是没有整理出来。当她得知我在编这本书后,立刻夜以继日地用了两、三个月时间整理出来上万例条目。我为戎女士的这种精神所感动,但她提供的资料我最终却没能采用。原因是我对承德地方方言没有研究,不能做到准确地分类,更分不清哪些是满族方言哪些是汉族方言,短时间内在上万例条目中分门别类地选取出承德地方方言的代表性条例,并将其上升到理论上的认识,这于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所以我选择了放弃。但我一直觉得愧对戎女士,好在她的劳动成果不会白费,将来有识之士可以将其出版一本承德地方方言的专著。
我知道,由于我个人编纂能力所限及占有资料上的不足,这部书还有很多遗漏和欠缺,但我还是真切地希望这部凝聚着我市众多民间文艺工作者心血的民俗典藏集能够让市人关注与喜欢。
编者 & & & & & & & & & & &&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雅尔中西文化比较考试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雅尔中西文化比较考试试题
上传于||文档简介
&&尔​雅​网​络​课​堂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字独特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